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悲秋

悲秋

2016-01-17 04:33:0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悲秋篇一《黄公度《悲秋》赏析》 悲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悲秋》,供大家学习参考。

悲秋篇一
《黄公度《悲秋》赏析》

悲 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①别浦,通往大江的小河汊。 ②楚人,指宋玉,他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悲秋的辞句。悲秋是唐宋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 诗人们往往以之诉离情, 写别恨, 寄愁思, 多作“儿女悲”, 其中不乏名篇佳什,但象这一首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的,却并不多见。 采用“感情物化”式的化虚为实的手法是这首诗的特色。所谓“虚”,是思想感情;所谓“实”, 是景物形象。一是从情绪引起的反应来表现,如“怅望”,“感慨”等,是伤时忧国的引起的反应。 二是“物化”的手法,如以“西风”,“别浦”,“寒声”等来渲染气氛,映衬心境。三是将感情比作某 一个具体的东西,如用“山鸟”,“井梧”作为特殊的比喻,分别表现暂时偏安一隅以求歌舞升平 和敏锐看出潜藏危机的隐忧两种人。所有这一切,诗人都是采用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来表现, 这就避免了“以虚为虚”的弊病。 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 的乡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首开其端,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经 历,以“悲秋”,“秋兴”为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这首《悲秋》诗,并未凭秋色以诉离情, 托秋意以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 诗一开始,即紧扣题目,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 斋怅然想望的画面。首句在“扉”前着一“晚”字,交代了时间,又渲染了冷寂的气氛。次句在“斋” 前着一“高”字,标明了立足点,为所见愈远作了铺垫。李白《折荷有赠》诗:“相思无因见,怅 望凉风前。”情景与之略相似,但此处写得较为含蓄深沉。诗人没有明说怅望什么,而是留下悬 念,径直引着读者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别浦。 “别浦”是通大江的小河汊。南朝宋代谢庄《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经乔林兮遇猿 惊。”唐人郑谷《登杭州城》诗中,也有“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的佳句。遥看别浦,双双行 舟扬帆而去,渐渐隐没;极目凝望,广漠而静谧的荒野伸向远方;荒野尽头,天似穹庐,边际 四垂,寥廓苍茫。萧瑟落寞的景象,映衬出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 作者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 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当时的

台谏官(御史的别称)已 成为秦桧排斥异己的工具,只要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讳”,无不争先揭发邀功。这首诗作年无考, 从内容上看,作者关切时事,委婉曲折地表示出对秦桧推行投降政策的不满。“雨意”一联,借眼 前实景写出了蕴结在心底的情思。“雨意欲晴”和“寒声初到”,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实中寓虚, 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诗人赋予“山鸟”“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 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到季节的变易。作者当时正处在 宋金对峙的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与欢乐,惟有关心国家命 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潜伏着危机的苗头。“井梧翻叶动秋声”,诗人运用“井梧”的物候特征, 含蓄不露地暗示他不甘于沉默,不屈于威压的决心。 最后,作者一变前文的铺叙景物的格局,直抒胸臆,以“丈夫感慨关时事”的壮语作结,痛快 淋漓地托出全篇的主旨,并且断然鄙弃楚人宋玉伤时悲秋、惆怅自怜的儿女之情。诗人的伟大 抱负,对个人穷通不萦于怀的豪迈气度,跃然纸上,读了令人击节赞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说作者“词气恬静而轩爽,无一切淟涊龌龊之态”,实属平允精当之论。 诗名《悲秋》,作者不写一个“秋”字,而是通过“西风”、“寒声”、“井梧”等事物的典型特征, 刻画出秋的意境。全诗气韵生动,时人称其“诗效杜甫古律格,句法逼真”(见《宋诗钞·知稼翁 集序》)。作者托景抒情,把复杂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形象表达出来,寓悲壮于闲谈之中, 的确耐人咀嚼,引人涵咏寻味。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这是一首记行述怀之作。诗人以鲜明的笔触,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诗的前四句准确地 写出了诗人行旅生活的时令及行经的地区特色。 它写的是初夏江南农村的情景。“花枝已尽”表示繁花凋谢,春光消逝。“莺将老”说明作为报春鸟 的莺、雏莺渐大,春天已经归去。“桑叶渐稀”说明桑已被采摘得差不多了,蚕已养大,准备做茧。 “梅雨"又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麦秋天”正是农历四月的麦收季节。 ①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还将养蚕、麦收等农事纳入诗中,丰富了季节感,增添 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下两联叙事抒怀,极显自然、妥帖。 ②诗的上两联运用了对偶句式,将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将江南农村初夏景色

悲秋篇二
《悲秋诗》

悲秋诗初探

阅读下面的诗词,揣摩诗人悲秋的原因。(可以借助资料)

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秋窗风雨夕 林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蝶恋花 【作者】: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唐 【作者】:王睿

蝉噪古槐疏叶下,树衔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谦谦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悲秋篇三
《“悲秋”的解读》

“悲秋”的解读

---古典诗词悲秋现象的一种透视

周吉本

内容提要:悲秋作品承载了古代诗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对生死的忧

患和惶恐是“悲秋”最根本的抒情动机。传统农耕生活习俗和观念习养并赋予秋

以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形成了古代诗人以秋为悲,以悲为美的情感定势

和诗学风格。本文从惊秋、悲秋、吟秋三个层面透视秋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诗学

意象的内蕴,以此解读“悲秋”感动古今的原因。

关 键 词:悲秋、惊秋、吟秋、生死、悲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代诗人们每每将悲情愁绪与

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以萧瑟的清秋意象传达所感的人生的愁

烦,生命的忧患,人称“悲秋”作品。

“悲秋”始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

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九辩》)。作品中,诗人将登山临水的送别

之情,羁旅孤苦的寂寞之心,贫士失意的忧愤之怨,以及时光匆匆,生命将尽的

惶恐等种种人生悲情通过叶落草枯,山川寂寞,大雁南翔,蟋蟀悲泣的清秋意象。

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开创了“悲秋”先河。明人胡应麟称《九辩》为“皆千古

言秋之祖,六代.唐人诗赋,糜不自此出者”①日本学者小尾郊一也指出“悲秋

观念,实际上始于《九辩》。而且从《九辩》以后,悲秋的季节感开始被频频利

用”。②自宋玉以后,悲秋“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汉武帝

《秋风辞》感慨人生短暂,到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写年老多病,故园难回的

悲凉;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表达羁旅无涯,游子之痛,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历代诗人

们总是将自己感悟的人生千愁百绪表征为“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的意象,将悲

与秋两种性质相异,形态相远的存在紧紧联系、熨贴在一起,形成了秋必含悲,

悲必言于秋的诗学模式,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悲秋”景观。

对于“悲秋”需要回答的是,作为一种物候现象,秋何以生悲?秋之悲何以

感动人心,被千古传唱?解读悲秋,就是探究其中包含的文化的诗学的原因。从

而去领略古代诗人乃至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感伤情怀。

一、 惊秋:逝者如斯的生命惊觉

“睹物识时迁,顾已知节变”(张载《秋》)中国古代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习惯

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生命。大自然季节

的变更和生命的律动总是引起他们强烈的生命感动;春去秋来,花开叶落,燕鸟

辞翔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诗人来说都是一种生命暗示,萧子显曰“若乃登高目极,

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斯来应,每不能已也”。

③然而,在大自然日出月落,春生秋残的季节更替中,一年将尽的清秋时节最能

引发古代诗人的时间惊觉,唤起“人生几何”的感慨。

华夏民族自古以农耕为基本生存方式。在这个农业社会中,千百年来人的生

命主要是依两条主线来展开和完成的:一是基于生存需要,按自然的气节进行庄

稼春播、夏养、秋收、冬藏的农事活动;二是基于繁衍需要,按生命的节律,从

出生,长大、婚嫁、衰老、死亡走完人生。两种活动紧紧相联,均按农时同时展

开。因此,费正清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成员的生活周期是同精耕细作的

季节周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人的生死同贯穿在庄稼的栽种和收获中的旋律相协调„„村、家和个人按季节和庄稼收获的旋律,按出生、结婚、死亡的旋律展开活动”。④在长期的农耕生活过程中古人经验到,庄稼植物按时季节更替,呈现出春生,夏荣、秋凋、冬残而完成一个生命周期。“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止也”。⑤而人的生生死死也象自然生命一样,按春秋代序,有生机勃发的青年,有精力强旺的中年,也有年老体衰的暮年和生命断灭的人生终点。秋是一年之暮,属时序中万物冷落,萧条的季节。《月令》表述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天地始肃„„霜始降、草木黄落”。⑥当秋天到来,生命万物经夏日的繁茂由盛转衰,绿草枯萎变黄,树叶飘飘落下;秋风乍起,天气转凉,秋气凛冽,寒霜始降,砭人肌骨;秋天到来,燕翔辞归,蝉声凄切,蟋蟀悲泣,原来喧闹的生命世界变得萧条;秋季烟霏云敛,昼短夜长,山枯水瘦,物色惨淡,生机的世界变得冷落。朱筠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⑦面对这种显示时序变化,满目冷落,万物生命周期行将结束的季节,人们自然会触景悲怀,推物及己,由此联想到自我生命短暂,人生终点将近而生“逝者如斯”之感慨。

古人对秋的时间和生命感悟不但习得于长期的农耕生活经验,而且也渗透了基于农耕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天人不二”的文化观念。汉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生命一体化联系。天地万物,自然生灵,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气聚化而生:“鸟得而蜚,鱼得而流,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⑧庄子也说:“人之生,气之聚也”⑨相反,自然生灵也因气散而死“聚则为生,散则为死”。⑩可见,气是生命之本,而气又有阴阳盛衰之分,“升谓之阳,降谓之阴”。(11)因此,生命盛衰与气的消涨相对应:气升,万物生,生命强旺;气降,万物衰,生命阳萎;气散,万物死,生命断灭;人乃是大地之子,

属自然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命也必然受动于自然气数的变化,与万物的生命节律同步。以此,作为对“秋”的把握,在汉文化传统中,一年气节中的秋季,自然之气由阳转阴,生命节律由强变弱,因而是万物凋残,生命的衰微的时节“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12)人的生命受动于自然之气,因而秋季也是人的生命节律由盛变衰,人的生命周期行将结束的时节。中国民间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之说就是将人的生命律动比喻为荣于春而衰于秋的草木变化。这样,自然之秋包含了生命之秋;叶落草枯言喻了人生暮年。

由此可见,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古代文化观念中,“秋”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物候现象和农时季节,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时间意识,被赋予了凝重生死意味的文化原型和生命符号,成为时间将尽。生命临终的表征。在这种文化心理下,秋作为与生命倾向相背的感伤世界,最能汇聚多愁善感的古代诗人的人生感悟,引发他们强烈的生命感动,使他们触秋生悲。落叶伤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秋士悲,而知物化”。(13)之说。阮瑀感慨:“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杂诗》刘桢悲叹:“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赠五官中郎将》)岑参悲慨:“千念集暮节,万簌悲萧辰”。(《暮秋山行》)。秋天的来临,景物由春夏的繁茂转换为凋败,意味着一个生命周期行将结束。物色由盛变衰最容易将生命前行的终点标示出来,从而将生命的短暂性凸显出来,使人产生“人生几何”的时间惊觉。这种惊秋的情感逻辑如日本学者分析那样“诗人看到了秋景,便感到了岁暮一何速,即感到了时间的推移。感到了时间的推移,也就是知晓人类生命的推移;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种沉重的忧愁”。(14)

古代诗人对秋的惊觉和感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感秋伤逝。在“草木摇落而变衰”中宋玉感到“岁忽忽而道尽兮,恐余寿之弗将”。(《九辩》)。因叶落草枯,

石崇叹息“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思妇叹》),而陈琳在“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中,惊觉“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游览》)。另一类是感秋叹老。《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将冷落的秋景与美人的迟暮联系在一起。面对秋叶黄花,钱起悲叹“春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伤秋》)。苏祐感慨“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阴云连紫塞,清泪对黄花”。(《九日》)。李贺则伤感“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伤心行》)总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15)成为了古代诗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反应。

二、悲秋:死亡断灭的生命感伤

死亡是对生命存在的否定。是唯一可与存在并称的话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人类的“终极境况”。死亡意识潜含于生命意识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及由此产生的困惑和焦虑,“无疑是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人类本能之一”⒃今道友信说“思索存在的人,而且思考人的人,不能不思索死”⒄因而死亡也是任何艺术都必然触及的基本母题.以儒家社会伦理功利体系为基本建构的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重社稷,厚人伦,求功名是其文化主导性格,而缺少对现实的超越感,缺少对终极的关怀和信仰建构。在这种人文背景中,生与死的对立显得尤为剧烈,生死情结时时缠绕古代诗人的心性,对生的忧患,对死的惶恐,成为他们挥之不去,抑之难平的人生长恨。早在《诗经》中就可看到“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诗经.曹蜉蝣》)对生死的高度觉醒和殊深忧患。《古诗十九首》中诗人们 悲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抒写了向死而在的难以抑制的感伤。面对生命的“逝水流光”,王羲之感慨万千“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⒅刻骨铭心的生死之忧溢于言表。李贺要“捶

悲秋篇四
《《伤春悲秋-----唐诗鉴赏》教学PPT》

悲秋篇五
《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浅析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

摘要:“悲秋”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情绪主要感怀抒发的

寄托与宣泄,也正是在这一寄托与宣泄的影响下“悲秋”也成为中

国古典文学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历朝历代均有大批文人骚客创作

以“悲秋”为主题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凝结着作者深深的感时伤

怀、悲悯无助的情感。古代文人的这种悲秋情怀与我国的文化创作

传统以及民族集体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本文即从这一角

度对古代文人的悲秋情怀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文人 悲秋 创作传统 民族心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代文人普遍有悲秋的情怀,也正是在这种

情怀的影响和刺激下悲秋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主

题之一。从《诗经·国风·秦风》中“蒹葭”篇中的“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屈原《湘夫人》中的“帝子

降兮木北渚,目眇眇兮愁乎,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和叶下”;从

曹丕《燕歌行》中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到柳

三变《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南唐后主《相见欢》中的“无言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到纳兰容若《清平乐》

中的“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等,悲秋情怀一直萦绕在古代文人的心头。也正因为此,在我国的

古典文学作品中,“悲秋”成为备受文人青睐的永恒创作主题。但

凡有写到秋天景致,抑或在秋天抒发情怀时,古人眼中的秋山秋水、

秋草秋木、秋鸟秋虫,乃至于秋风秋月、秋思秋绪都会沾染上或浓

或淡的愁苦情思。所有这一切,都是古人悲秋情怀的表现与抒发。

中国古代文人为何会有如此强烈而鲜明的悲秋情怀呢,对此进行

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 秋天独有的肃杀萧条的自然环境与氛围

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的蓬勃生机,夏天的绚烂热烈,秋天

的肃杀萧条,冬天的寒凛落寞,每个季节都有专属于自身的独特景

致与氛围。人们身处不同景致与氛围之中情绪也会因之受到感染。

俗语讲“牵一发而动全身”,按照中医传统理论,人自身的五脏六

腑、七情六欲与外在环境的四季更替以及“金、木、水、火、土”

五行学说均存在这千丝万缕的影响与对应的关系中。在上面所提到

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中的“肺”,“七情”(喜、怒、

忧、思、悲、恐、惊)中的“悲”,四季(春、夏、秋、冬)中的“秋”,

同属于五行学说中的“金”。而在我国古代的五音(宫、商、角、徵、

羽)中,“商”音即属于“金”。“商”通“伤”,“商”即“伤”也,

“商”音也多用来表现低沉悲苦的曲调。也正是在这一连串的联系

中,秋与伤感苦愁连为了一体。同时,每每秋天来临,秋雨连绵如

丝恰似人内心的苦愁难以排遣,秋风萧瑟又如人内心郁结的苦楚,

加之落叶纷飞更会引发文人草木凋零韶华易逝的悲叹,这样文人就

被一种浓浓的愁苦情绪所笼罩,而这种情绪的触发正是因为秋天独

有的肃杀萧条的自然环境与氛围。许多古代文人正是因为目睹了秋

草秋木,感受到秋风秋雨激发起创作的情思,唐代诗人司空曙的”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

卢纶见宿》)就是其在目睹连绵秋雨与飘零黄叶触发内心情感所写

出的悲秋抒怀佳作;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

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苏幕遮》);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对秋天景

致与氛围对人悲苦离愁情思触发的有效印证。

2 文学源流的传承与影响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启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

学的源头,自此我国的文学朝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条大道不

断发展与壮大。《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

学发展史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其中的许多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

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国风·秦风》中的“蒹葭”篇就是《诗经》

中的这样一篇代表作品,这篇作品所营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荒凉而充满寒意的图景对后世文人的创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诗经》作为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之一,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

早已被其烂熟于心,每每相似情境出现时都会自然不自然的触发其

创作的冲动,并且在创造时又会往往被固有作品中所营造的情境与

氛围所笼罩,进而使得自身的创作也受到这种情境与氛围的牵引与

影响。因此,每至秋风秋雨草木枯落的情境,就会触发文人的愁苦

之情。曹丕在《燕歌行》中所吟咏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

露为霜,群雁辞归雁南翔”上承宋玉悲秋喟叹,下启后世借秋抒怀;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经历人世的颠沛流离与辛苦遭逢之后,身处秋景

之中目见落木萧萧的场景不禁触发诗人伤时忧国、老病孤独、壮志

未酬的复杂情感,为此诗人写出了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的名篇

《雨霖铃》中更是对清秋时节所触发的离愁别绪予以了精到描摹,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人的离苦之情溢于言表;

元代词人马致远素有“秋思之祖”的美誉,在其千古名篇《天净沙?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极凝炼地勾勒出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

然、孤独、疲惫、感伤、无奈的情态。

3 古代文人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

如果说最初宋玉在《九辩》中所发出的悲秋喟叹无意间开启了悲

秋先河只是一种偶然的文化现象的话,那么,之后出现的各式各样、

林林总总的有关悲秋佳作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也构成

了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线。每至秋日来临,古代文

人的悲秋情怀就会被触发,这也使得“悲秋”成为文人心中一种不

可不写的创作题材。在这一情境中,“悲秋”往往成为历代文人抒

发仕途失意、感时伤怀、去国怀乡乃至情感落寞的首选。这也就恰

似文人将明月、春花、杜鹃、落木、杨柳等作为永恒的经典创作意

象,悲秋也就在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的内心中沉淀下来,逐渐成为

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创作。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沉淀,一代又一代文

人才能创作出蔚为可观的悲秋佳作。曹丕很早就写出了“秋风萧瑟

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名句,而唐代诗人张继在科举失意的

落魄时刻,客居姑苏之时面对水雾茫茫的清冷秋夜写出了千古名篇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晏殊面对秋景更是写出了“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悲壮词句,秋风渐起,伊人远离,

望眼欲穿,柔肠寸断。如此等等,这也就难怪唐朝诗人刘禹锡发出

“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叹。

4 士人伤怀失意情怀的寄托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其对士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特别是汉代以降,任何一个文人墨客都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

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与浸染。虽然儒家思想更多强调积极的人世

精神以及为仁献身的精神,但是作为一种学术体系,儒家思想在现

实的残酷映照下仍不失为温文尔雅,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圣贤为后

人勾画了一幅温柔敦厚的图景,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家学说还带

有学者式天真的哲学思想。它通过对“仁”、“义”的提倡,激发士

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

悲秋篇六
《悲秋的诗词》

~{!>1jLb!?#:1/Go~} ~{!>Dj4z!?#:LF~} ~{!>WwU_!?#:B,Rs~} ~{!>LeTX!?#:F_>x~} ~{!>DZH]!?#:~}-------------------- ~{Go?UQc6HG`LlT6#,JhJw2uK;0WB6:.!#~} ~{=WOB0\@<SLSPFx#,JVVPMEIH=%N^6K~} ~{!>1jLb!?#:1/Go~} ~{!>Dj4z!?#:LF~} ~{!>WwU_!?#:6E8&~} ~{!>LeTX!?#:NeBI~} ~{!>DZH]!?#:~}-------------------- ~{A97g6/Mr@o#,H:5AIPW]:a!#<RT64+JiHU#,Go@4N*?MGi!#~} ~{3n?z8_Dq9}#,@OVpVZHKPP!#J<S{M6H}O?#,:NSI<{A=>)!#~} ~{!>1jLb!?#:1/Go~} ~{!>Dj4z!?#:DOKN~} ~{!>WwU_!?#:B=SN~} ~{!>DZH]!?#:~}-------------------- ~{Go5FHg9BS)#,lZlZ9"40;'#;GoSjHgB)~}?~{#,5c5NA,TgD:!#~} ~{NRFq3~Vp3<#,2Rbk3vT9>d#?7jGoN4Cb1/#,V1RTSG9z9J!#~} ~{H}>|@O2;U=#,1HN]@'Uw83!#~} ~{?IJ9=-;4<d#,KjKj3#APJy#?~} ~{!>1jLb!?#:WSR9Go8h~} ~{!>Dj4z!?#:DO11~} ~{!>WwU_!?#:DO11N^C{~} ~{!>DZH]!?#:~}-------------------- ~{Go7gHk40@o#,B^UJFpF.Qo!#~} ~{QvM7?4CwTB#,<DGiG'@o9b!#~} ~{!>1jLb!?#:5{A5;(~} ~{!>WwU_!?#:KUix~} ~{!>LeTX!?#:4J~} ~{!>DZH]!?#:~}-------------------- ~{WrR9Go7g@4Mr@o!#TBIOFA`x#,@dM8HKRBqG!#SP?M1't@3n2;CB!#DG?0SqB)3$HgKj!#n?IaAtA,9i<FN4!#CN6O;jOz#,R;UmO`K<@a!#RB4x=%?mN^1pRb!#PBJi1(NRLmc>c2!#~} ~{!>1jLb!?#:Go~} ~{!>Dj4z!?#:KN~} ~{!>WwU_!?#:3Lr+~} ~{!>LeTX!?#:F_>x~} ~{!>@`1p!?#:<GJ1!>DZH]!?#:~}-------------------- ~{O45SQW0#K^SjGg#,>.N`R;R61(GoIy!#~} ~{Fx4Sg>JR]g]3Fp#,7gOr0WF;V^d>Iz!#~} ~{!>1jLb!?#:Go~} ~{!>Dj4z!?#:LF~} ~{!>WwU_!?#:8_s8~} ~{!>LeTX!?#:F_>x~} ~{!>DZH]!?#:~}-------------------- ~{QtO[O*Iy@d:'HK#,64M%I=4dMmD}Iq!#~} ~{Ll=+=pSqN*7gB6#,TxN*8_Go<86HF6!#~} ~{!>1jLb!?#:Go~} ~{!>Dj4z!?#:LF~} ~{!>WwU_!?#:@nI=8&~} ~{!>LeTX!?#:F_BI~} ~{!>DZH]!?#:~}-------------------- ~{0xSjR@7g@d=%TH#,8|F>G`E.JB>+Iq!#@4J1=+5C<86`Qc#,~} ~{5=4&3nK{N^O^HK!#D\1;BLQnIn0CDU#,C!YK;F>UKMRsGZ!#~} ~{W^<R2;SCF+45BI#,5=5WHY?]R2WT>y!#~} ~{!>1jLb!?#:Go~} ~{!>Dj4z!?#:LF~} ~{!>WwU_!?#:Mun#~} ~{!>DZH]!?#:~}-------------------- ~{2uTk9E;1JhR6OB~}~{#,JwONP1HUS39B3G!#~} ~{S{V*EKw^3n6`IY#,R;R9PBLm0WJ}>%!#~} ~{!>1jLb!?#:Go~} ~{!>Dj4z!?#:LF~} ~{!>WwU_!?#:N^C{JO~} ~{!>LeTX!?#:F_9E~} ~{!>DZH]!?#:~}-------------------- ~{TBI+G}GoOBq7j;#,A:<dQ`So4G32Tg!#9EL&D}WOLyQ~=W#,~} ~{B6iHLd:l6i=-2]!#T=?Mn?;j9R3$5@#,Nw7gS{=RDOI=59!#~} ~{7[6p:^9G2;J$RB#,S3CE3~1L2uIy@O!#~} ~{!>1jLb!?#:Go~} ~{!>Dj4z!?#:LF~} ~{!>WwU_!?#:N$S&No~} ~{!>DZH]!?#:~}-------------------- ~{Jx4xWT:bCE#,7nC|TWMug\!#>}:nMw8_<x#,>YIFQZh&4C!#~} ~{K9Cq1>RQ02#,9$W>A=N^J)!#:NRT3jCw5B#,KjjL2;AWg;!#~} ~{J1=ZDK@4</#,P@;37=TX3[!#F=Cw4s8.?*#,R;5C0]9b;T!#~} ~{NBHg4:7gVA#,K`HtQOK*M~!#H:JtKyTXU0#,6xM|>kSk<"!#~} ~{9+LCQ`;*s[#,@q0U84QT4G!#=+4SF=CE5@#,m,35ccK.dX!#~} ~{I=4(=5<NKj#,2]D>CIHsWL!#JkTF;91>RX#,;3A56@3Y3Y!#~} ~{!>1jLb!?#:Go~} ~{!>Dj4z!?#:LF~} ~{!>WwU_!?#:NLd,~} ~{!>LeTX!?#:F_BI~} ~{!>DZH]!?#:~}-------------------- ~{KNSq8_RwK<MrVX#,3N3Ne>SnUq=p7g!#TFOPHUTB8!Pi0W#,~} ~{D>BdI=4(5~Ki:l!#AH~}?~{Qc6`9,B)S@#,:SG~QLA2H{Ll?U~}~{!#~} ~{:nCE4&4&;1;(!u#,OW83:NJ1SvVA9+#?~} ~{!>1jLb!?#:Go~} ~{!>Dj4z!?#:LF~} ~{!

>WwU_!?#:Au3$Gd~} ~{!>DZH]!?#:~}-------------------- ~{Mm=Z7j>}H$5@In#,=aC)TTJw=|6+AV!#NaJ&<86HTxD&6%#,~} ~{8_J?:NDjKl7"PD!#11d>H}8|NE9}Qc#,Nw3GMr@o6/:.Uh!#~} ~{2;<{V'9+SkP~6H#,O`K<S5O%Wx3$Rw!#~}

悲秋篇七
《古代悲秋与颂秋的诗句》

古代悲秋与颂秋的诗句

1、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九辩》主要抒发自己落拓无偶的悲愁和不平,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为一体,宋玉因此被称为"悲秋之祖","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3、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4、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5、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6、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0、唐李白《赠庐司户》: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11、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2、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13、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4、唐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15、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6、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7、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8、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9、南唐李琼《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20、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1、宋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2、宋寇准《书河上亭壁》: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23、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4、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5、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26、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27、宋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28、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29、宋辛弃疾《昭君怨》: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30、宋张炎《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31、元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32、元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悲秋篇八
《悲秋情结》

悲秋篇九
《青楼悲秋 王毓宝》

青楼悲秋 王毓宝

皓月当空夜如昼, 妓女自叹在青楼, 斜椅栏杆紧皱眉头 ,哎嗨呦, 一阵儿泪悲秋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过了青春几时风流,日月穿梭白了头,. 哎嗨呦,哪是奴家我的叶落归秋?恼恨爹娘把小奴家我们卖出了手,贪图了洋钱好几十轴,扔在了火坑何日出了头,哎嗨呦,亲生的儿女多么大的冤仇,赚了洋钱领家妈妈乐,不赚洋钱皮鞭子蘸水抽,抽的奴家我们鲜血崩流, 跪在了尘埃苦苦的哀求,老天爷保佑着早早的从良走,不论穷富心投意投,那是奴家我的结果收,哎嗨呦,我跟领家解开了冤仇,手提着银壶多贪上几杯酒,和衣而卧躺在了床头,一醉解千愁。满怀心事一笔勾。

相关热词搜索:宋玉悲秋 伤春悲秋 悲秋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悲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悲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56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