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木鳖子外用

木鳖子外用

2016-01-17 05:37: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木鳖子外用篇一《外用药 木鳖子》 外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木鳖子外用》,供大家学习参考。

木鳖子外用篇一
《外用药 木鳖子》

外用药——木 鳖 子

2008-12-28 13:48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别名】木蟹(《纲目》),土木鳖(《医宗金鉴》),壳木鳖(《药材资料汇编》),漏苓子(《中药志》),地桐子、藤桐子(《中药材手册》),鸭屎瓜子(《药材学》),

木鳖瓜(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英文】

【拉丁】SemenMomordicaeCochinchinensis

【商品名】木鳖子

【处方名】木鳖子

【性味】味苦、微甘,性温,有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功效】消肿散结,解毒,追风止痛。

【考证】 木鳖子,《日华子》始载,《开宝本草》云:"藤生,叶有五花,状如薯蓣叶,青色,面光,花黄,其子似栝楼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其核似鳖,故以为名".其后,《本草图经》、《纲目》对其形态亦有类同描述,并云:"……每一实其(‘其’当为‘有’)核三四十枚,八月,九月采,岭南人取嫩实及苗叶作茹餐食之。"以上所述皆为本种。

【药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Momordica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种子。

【形态】

多年生粗壮大藤本,长达15m.具板状根。全株近无毛和稍被短柔毛。卷须较粗壮,光滑无毛,不分歧。叶柄粗壮,长5~10m,初时被黄褐色柔毛,后近无毛,在基部和中部有2~4个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宽卵状圆形,质较硬,长宽均为10~20cm,3~5中裂至深裂或不分裂,叶脉掌状。雌雄异株;雄花单生于叶腋或有时3~4朵着生在极短的总状花序梗轴上,花梗粗壮,近无毛,单生时,花梗长6~12cm,顶端有1大苞片,苞片无梗,兜状,

圆肾形,两面被短柔毛,花萼筒漏斗状,裂片宽披针形或长圆形,花冠黄色,裂片卵状长圆形,密被长柔毛,基部有齿状黄色腺体,外面2枚稍大,内面3枚较小,基部有黑斑。雄蕊3,2枚2室,1枚1室;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5~10cm,近中部生1苞片,苞片兜状,长宽均为2mm,花冠花萼同雄花,子房卵状长圆形,长约1cm,密生刺状毛。果实卵球形,先端有1短喙,基部近圆形;长达12~15cm,成熟时红色,肉质,密生3~4mm的刺状突起。种子多数,卵形或方形,干后黑褐色,长26~35mm,宽20~38mm,厚5~6mm,边

缘有齿,两面稍拱起,具雕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常生于海拔450~1100m的山沟、林缘和路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产地】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湖北、广西及四川等地。销全国各地。

【采收】冬初采集果实,沤烂果肉;洗净种子,晒干备用。

【炮制】

1.木鳖子 《理伤续断秘方》:"去壳,细切。"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用时去壳取仁,捣碎。

2.木鳖子霜 《朱氏集验方》:"去壳纸捶出油。"《瑞竹堂经验方》:"去皮油,为末。"现行,取净木鳖子,去壳取仁,炒熟,碾末,用草纸包裹数层,外加麻布包紧,压榨去油,

反复多次,至草纸不再现油迹,色由黄变灰白色,呈现松散状时,研细。

3.炒木鳖子 《博济方》:"炒焦。"《儒门事亲》:"干炒。"《普济方》:"去壳,炒熟。"现行,取净木鳖子,去壳取仁,用清炒法炒至青烟散尽,白烟初起为度,取出放凉。用时

捣碎。

4.砂炒木鳖子 取净木鳖子,投入油制热砂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取出,筛去

河砂,放凉,研细。

5.煨木鳖子 取净木材灰炒热,加入净木鳖子,用慢火(100~150℃)加热,适当翻动,

至外壳干裂有响声,外皮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灰,去硬壳取仁,放凉,捣碎。 贮干燥容器内,木鳖子霜、炒木鳖子。砂炒木鳖子。煅木鳖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商品情况】

【药材特征】 种子呈扁平圆板状或略三角状,两侧多少不对称,中间稍隆起或微凹下,长2~4cm,宽1.5~3.5cm,厚约5mm.表面灰棕色至棕黑色,粗糙,有凹陷的网状花纹或仅有细皱纹。周边有十数个排列不规则的粗齿,有时波状,种脐端稍窄缩,端处近长方形。外壳质硬而脆,内种皮甚薄,其内为2片肥大子叶,黄白色,富油质。有特殊的油腻气,味

苦。

以饱满、外壳无破裂,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饮片性状:木鳖子霜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松散粉末状,味苦。炒木鳖子为扁平圆板状,表面焦黑色,有油腻气,味苦微涩。砂炒木鳖子为淡黄色粗末状,有油腻气,味苦。煨木鳖子

为淡黄色碎块,有油腻气,味苦。

【应用】

主治痈肿,疔毒,无名肿毒,痔疮,癣疮,粉刺,(黑干)(黑曾),乳痈,瘰疬,痢

疾、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牙龈肿痛。

【用量】0.60-1.20g

【禁忌】孕妇及体虚者禁服。

【附方】 1.治一切痈疽肿毒,收赤晕木鳖子去壳、半夏各一两,小粉四两,草乌半两。上于铁铫内,慢火炒令焦,为细末,出火苗,再碾细,以冷水调敷,一日一换。(《济

生方》乌龙膏)

2.治两耳卒肿热痛木鳖子仁一两研如膏,赤小豆末半两,川大黄末五钱。上件药,同研

令匀,水、生油旋调涂之。(《圣惠方》)医学教育网搜集

3.治小儿丹瘤木鳖子(新者,去壳)。上研如泥,淡醋调敷之,一日三五次。(《外科

精义》)

4.治痔疮荆芥、木鳖子、朴硝各等分。上煎汤,入于瓶内,熏后,汤温洗之。 5,治肠风泻血用木鳖子不拘多少,桑柴烧过,微存性,便用磁器收之,候冷碾为末。

每服一钱,用煨葱白酒调下,空心服。(4~5方出自《普济方》)

6.治阴疝偏坠痛甚木鳖子一个磨醋,调黄柏、芙蓉末敷之。(《寿域神方》)

7.治诸癣川槿皮、剪草、木鳖子各等分。上为细末,用醋调,涂之即愈。(《直指方》)

8.治倒睫拳毛,风痒,赤烂木鳖子仁捶烂,以丝帛包作条,左患塞右鼻,右患塞左鼻;

次服蝉蜕药为妙。(《孙天仁集验方》)

9.治赤鼻,面疮,粉刺木鳖子(去壳)、大枫子(去壳)、轻粉、硫黄为末,以唾津调

搽。(《仁术便览》)

10.治小儿久患疳疾,体虚不食,及诸病后天柱骨倒,谓之五软木鳖子六个(去壳),蓖麻子六十个(去壳)。上为细末,先抱起颅,摩颈上令热,先用生山药捣汁,和药二味调

贴之。(《奇效良方》生筋散)

11.治脚气肿痛,肾脏风气,攻注下部疮痒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为末,猪腰子一个,去皮膜,切片,同药四钱掺在内,湿纸包煨熟,空心食之,米饮下。服后便伸两足,大

便行后,吃白粥二三日。(《本事方》)

12.治疟母木鳖子、穿山甲(炮)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下。(《医方摘要》)

13.治痞癣木鳖多用(去壳),独蒜半钱,雄黄半钱。上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

处。(《得玫方》木鳖膏)

14.治经络受风寒邪气,筋脉牵连皮肤,疼痛结聚成核,拘挛麻痹木鳖子一两(去皮),锉如小豆大,用清油二两,浸一二宿,然后慢火熬及一半以来,取出木鳖子,下黄蜡一钱,相搅匀,等蜡化为度,绢滤去滓,乳香一钱(别研细,等木鳖子油与蜡相次欲凝,急投在油内,不住手搅匀)。上以磁器收,每用少许擦肌肉皮肤疼痛聚硬处,不住手,以极热为度。

(《百一选方》木鳖子膏)

15.治打扑损伤,瘀血不散疼痛木鳖子(去壳研)半两,桂(去粗皮)三分,芸薹子(酒浸研)二合,丁香五十粒。上四味,将丁香、桂为末,与研者二味和匀,次用生姜汁煮米粥摊纸上,将药末量多少掺入粥内,看冷热裹之,一日一换。(《圣济总录》木鳖裹方)

16.治风牙疼痛用木鳖子去壳,磨稀,调上患处。(《普济方》)

【文献】

【医论】

1.木鳖子为散血热,除痈毒之药 ①缪希雍:"木鳖子味甘气温无毒。味厚于气,可升可降,阳也,为散血热、除痈毒之要药。夫结肿恶疮,粉刺(黑干)(黑曾),肛门肿痛,妇人乳痈等证,皆血热所致。折伤则血亦瘀而发热。甘温能通行经络,则血热散,血热散则诸证无不瘳矣。其止腰痛者,盖指湿热客于下部所致,而非肾虚为病之比也,用者详之。"(《本草经疏》)②赵其光:"苦温而甘,故能通达阴阳,流行经络之血郁壅热,消一切痈肿、折伤、瘰疬、乳痈、痔疮肛肿,止腰痛、疳积、痞块,追毒生肌,起倒睫拳毛,并一切寒湿郁热而为痛风、瘫痪、行痹、痿厥、脚气挛症、鹤膝,皆筋脉骨节,血不流行之病。"

(《本草求原》)

2.论木鳖子有大毒,不可妄服 张景岳:"木鳖子,有大毒,本草言其甘温无毒,谬也。今见毒狗者,能毙之于顷刻,使非大毒而有如是乎?人若食之,则中寒发噤,不可解救。若其功用,则惟以醋磨,用敷肿毒乳痈,痔漏肿痛及喉痹肿痛,用此醋漱于喉间,引痰吐出,以解热毒,不可咽下。或同朱砂、艾叶卷筒熏疥,杀虫最效。或用熬麻油,擦癣亦佳。"(《本

草正》)

木鳖子外用篇二
《木鳖子外用治疗腮腺肿痛》

木鳖子外用治疗腮腺肿痛

王世彪 何继红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刘某。男,1岁4个月,2009年5月9日诊。患流行性腮腺炎7天,右耳下肿大如小儿拳头大,焮赤红肿,发热,体温38.8ºC,恶心呕吐,口不能张,吮乳困难,舌质紫红,指纹直达气关。某乡医院诊断为腮腺炎,住院治疗1周,症状不见减轻,经人介绍求中医治疗。此属痄腮重症,热毒壅聚少阳,已有热极生风之兆。立即以三棱针点刺十宣、十二井穴放血,内服清温败毒饮加味,外用处方:木鳖子(去壳)30克,芒硝30克,冰片3克,研为细末,和仙人掌100克捣成药膏,每次取药膏50克外敷右侧腮腺肿胀部位,干则更换。1天后,体温正常,红肿变软消退,疼痛减去大半,已能吮乳。复用3天,诸症消失,病愈。

按:用木鳖子外用治疗腮腺肿痛,早有记载,《圣惠方》载“治两耳卒肿热痛木鳖子仁一两研如膏,赤小豆末半两,川大黄末五钱。上件药,同研令匀,水、生油旋调涂之”。笔者临床应用认为木鳖子确有较好的消肿散结、止痛效果。但《中国药典》用量过小,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经多年谨慎应用,发现其为相当安全的药物,单剂外用30-50克无明显毒性。本患儿腮腺焮赤红肿疼痛,发热,为热毒壅聚之象。故以木鳖子散结消肿,配合芒硝、仙人掌、冰片清热解毒,消散壅热,毒热散,则肿痛自消。笔者也曾用本方治疗乳腺炎亦有很

好效果。

作者:王世彪,(1963——),男,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邮编:730000

电话:13993197368

木鳖子外用篇三
《王世彪主任医师外用木鳖子临床验案》

王世彪主任医师外用木鳖子临床治验3则

廖 群

指导:王世彪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王世彪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是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从医23年,擅长中药临床外治,他常用木鳖子组方外用治疗风湿热痛(无名肿痛)、痔疮肿痛、腮腺肿痛等病屡获效验,现将典型病案报道如下。

1.风湿热痛

张某,男,12岁,学生,1995年9月27日诊。半月前感冒发热,体温39ºC,全身肌肉疼痛,右膝关节红肿热痛,经县医院检查化验,确诊为风湿热,住院半月,感冒已愈,体温恢复正常,全身肌肉疼痛消失,但右膝关节红肿热痛丝毫不减轻,经人介绍求中医诊治。刻下:右膝关节红肿热痛,按之灼手,触痛明显,活动受限,大便干,小便黄,口干,欲饮冷水,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滑数实。中医辨证:热痹。湿热壅阻关节,经脉瘀滞不通,故而肿胀热痛。因先前已有中医为患儿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数剂不效,患儿畏中药苦不愿服药,遂拟中药外治。处方:木鳖子(去壳)40克,芙蓉叶30克,大黄30克,芒硝30克,苦参20克,泽泻20克,吴茱萸10克,冰片3克。研为细末,每次取药末50克,用鸡蛋清1个和温水调和成软膏,外敷肿痛处,每次敷6-8小时,每天2次。敷药1次热痛即消

失,经治1天后,肿胀明显减轻。1周后,右膝关节皮肤脱浅蓝色壳一层而愈。随访2年无复发。

按:缪希雍《本草经疏》记载[2]:“木鳖子味甘气温无毒。味厚于气,可升可降,阳也,为散血热、除痈毒之要药。„„甘温能通行经络,则血热散,血热散则诸证无不瘳矣。”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2]:木鳖子“苦温而甘,故能通达阴阳,流行经络之血郁壅热,消一切痈肿„„并一切寒湿郁热而为痛风、瘫痪、行痹、痿厥、脚气挛症、鹤膝,皆筋脉骨节,血不流行之病。”本患儿风湿热致关节红肿热痛,湿热瘀阻,血热不散,木鳖子外用确有散血热,除肿痛之效,加大黄、芒硝、苦参、芙蓉叶和泽泻等,可增加清热、渗湿、消肿之功,吴茱萸和冰片通透止痛。实验研究证实皮下注射木鳖子皂甙于大鼠,能抑制实验性足踝浮肿[3]。王老师临床应用木鳖子为主外用治疗风湿热痹肿痛、无名肿痛等,一般1周内即可好转或治愈,大多数患者外敷后局部皮肤变为浅蓝色,之后慢慢脱落而愈。

2.痔疮肿痛

李某,男,53岁,农民,2000年2月14日诊。患有痔疮5年,平时嗜爱喝酒,脾气暴躁,5年来,痔疮每因醉酒或生气动怒而间断发作,此次因吃烤辣肉喝啤酒引发,肛门脱出不能回纳,肿胀疼痛3天,大便即脓血淋漓,不能步行,以往自服龙胆泻肝丸或槐角丸便好转,这次毫无效果,家人请诊。诊见肛门内痔脱落,红肿发青,按压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混合痔并脱肛。建议手术治疗,患者痛苦难忍,急想较快解决疼痛,就用外治法一试。处方:木

鳖子(去壳)30克,芒硝30克,芙蓉叶30克,白矾10克,硼砂10克,冰片3克。各药研为细末,水煎乘热熏洗肛门20分钟,之后坐浴20分钟,每天2次。药后效果立见,用药仅1次,肿痛已消失八九,肛门已还纳复位。用药3天,诸症全部消失。由于病人病程较长,建议做手术根治,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0年无复发。

按:古代许多医籍记载以木鳖子磨汁外涂可以治疗脱肛,如《开宝本草》记载木鳖子“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酐,蹭,乳痈,肛门肿痛” [2],缪希雍《本草经疏》记载木鳖子可以治疗“肛门肿痛”[2],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可治疗“痔疮肛肿”[2],张景岳用木鳖子醋磨外敷治疗“痔漏肿痛”[2],《普济方》 还有“治痔疮荆芥、木鳖子、朴硝各等分。上煎汤,入于瓶内,熏后,汤温洗之。”的记载[2]。王老师20年临床外用也证实,木鳖子外用治疗痔疮脱肛肿痛,许多患者有立杆之效,临床应用百余例,虽不能根治,但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和 消除肿胀,对于赢得手术时机,有很大的帮助。

3.腮腺肿痛

刘某。男,1岁4个月,2009年5月9日诊。患流行性腮腺炎7天,右耳下肿大如小儿拳头大,焮赤红肿,发热,体温38.8ºC,恶心呕吐,口不能张,吮乳困难,舌质紫红,指纹直达气关。某乡医院诊断为腮腺炎,住院治疗1周,症状不见减轻,经人介绍求中医治疗。此属痄腮重症,热毒壅聚少阳,已有热极生风之兆。立即以三棱针点刺十宣、十二井血放血,内服清温败毒饮加味,外用处方:木鳖子(去

壳)30克,芒硝30克,冰片3克,研为细末,和仙人掌100克捣成药膏,每次取药膏50克外敷右侧腮腺肿胀部位,干则更换。1天后,体温正常,红肿变软消退,疼痛减去大半,已能吮乳。复用3天,诸症消失,病愈。

按:用木鳖子外用治疗腮腺肿痛,早有记载,《圣惠方》载“治两耳卒肿热痛木鳖子仁一两研如膏,赤小豆末半两,川大黄末五钱。上件药,同研令匀,水、生油旋调涂之” [2]。笔者临床应用认为木鳖子确有较好的消肿散结、止痛效果。但《中国药典》用量过小,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经多年谨慎应用,发现其为相当安全的药物,单剂外用30-50克无明显毒性。本患儿腮腺焮赤红肿疼痛,发热,为热毒壅聚之象。故以木鳖子散结消肿,配合芒硝、仙人掌、冰片清热解毒,消散壅热,毒热散,则肿痛自消。王老师也曾用本方治疗乳腺炎亦有很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67.

[3] 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037.

木鳖子外用篇四
《木鳖子外用治愈风湿热痛》

木鳖子外用治愈风湿热痛

王世彪 何继红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张某,男,12岁,学生,2005年9月27日诊。半月前感冒发热,体温39ºC,全身肌肉疼痛,右膝关节红肿热痛,经某县医院检查化验,确诊为风湿热,住院半月,感冒已愈,体温恢复正常,全身肌肉疼痛消失,但右膝关节红肿热痛丝毫不减轻,经人介绍求中医诊治。刻下:右膝关节红肿热痛,按之灼手,触痛明显,活动受限,大便干,小便黄,口干,欲饮冷水,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滑数实。中医辨证:热痹。湿热壅阻关节,经脉瘀滞不通,故而肿胀热痛。因先前已有中医为患儿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数剂不效,患儿畏中药苦不愿服药,遂拟中药外治。处方:木鳖子(去壳)40克,芙蓉叶30克,大黄30克,芒硝30克,苦参20克,泽泻20克,吴茱萸10克,冰片3克。研为细末,每次取药末50克,用鸡蛋清1个和温水调和成软膏,外敷肿痛处,每次敷6-8小时,每天2次。敷药1次热痛即消失,经治1天后,肿胀明显减轻。1周后,右膝关节皮肤脱浅蓝色壳一层而愈。随访2年无复发。

按:缪希雍《本草经疏》记载:“木鳖子味甘气温无毒。味厚于气,可升可降,阳也,为散血热、除痈毒之要药。„„甘温能通行经络,则血热散,血热散则诸证无不瘳矣。”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木鳖子“苦温而甘,故能通达阴阳,流行经络之血郁壅热,消一切痈

肿„„并一切寒湿郁热而为痛风、瘫痪、行痹、痿厥、脚气挛症、鹤膝,皆筋脉骨节,血不流行之病。”本患儿风湿热致关节红肿热痛,湿热瘀阻,血热不散,木鳖子外用确有散血热,除肿痛之效,加大黄、芒硝、苦参、芙蓉叶和泽泻等,可增加清热、渗湿、消肿之功,吴茱萸和冰片通透止痛。实验研究证实皮下注射木鳖子皂甙于大鼠,能抑制实验性足踝浮肿。笔者临床应用木鳖子为主外用治疗风湿热痹肿痛、无名肿痛等,一般1周内即可好转或治愈,大多数患者外敷后局部皮肤变为浅蓝色,之后慢慢脱落而愈。

作者:王世彪,(1963——),男,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邮编:730000

电话:13993197368

木鳖子外用篇五
《重用木鳖子治验3则》

重用木鳖子治验3则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8年03月11日 20:19:49 Tuesday

101

作者:顾铭印 刘灵芝

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内科,河北行唐 050600

《河北中医》2008年1月30卷1期 方药运用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木鳖子;乳腺纤维囊性病;滑膜炎;肺肿瘤;中药疗法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种子,我们用其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举验案3则如下。

1 乳腺增生病

魏某,女,34岁。 2006-12-05就诊。双乳憋胀疼痛6个月。曾在多家医院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用乳癖消等成药治疗效果不佳,又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中药月余,病情时轻时重。刻诊:双乳憋胀,经前为甚,偶发疼痛,口苦咽干,舌黯红,脉弦略数。查双乳外上象限肿块压痛,直径约3~4 cm。诊为乳癖,辨证为肝郁化火,痰瘀积聚。处方:木鳖子15 g,栀子10 g,牡丹皮10 g,当归10 g, 赤芍药15 g, 薏苡仁20 g, 酒大黄5 g, 白芷15 g,甘草10 g。水煎服,日1剂。3剂后肿块变软,疼痛消失,复进15剂,病愈。随访2个月未复发。

按:木鳖子有较好的消肿散结、止痛效果。但《中药大辞典》用量过小,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经多年谨慎应用,发现其为相当安全的药物,单剂20 g无明显毒性。本患者乳腺疼痛憋胀,口苦,为痰瘀化火之象。故以木鳖子散结消肿;配合牡丹皮、栀子、酒大黄清散瘀热;薏苡仁、白芷利湿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其他如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等痰瘀交结者亦有良效。

2 滑膜炎

傅某,男,53岁。 2006-07-02初诊。双膝疼痛4年。常服布洛芬等止痛药,坚持工作。近6个月药效渐差,行走困难。X线片示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刻诊:膝痛腿软,行走无力,二便正常,舌淡,苔白略厚,脉弦重取无力。双膝压痛明显,屈伸受限。诊为膝关节滑膜炎,证属肝肾亏虚,痰瘀阻络,筋脉失养。治宜补肾养筋,化痰祛瘀止痛。处方:木鳖子30 g,熟地黄30 g,黄芪40 g,苏木10 g,附子8 g,白附子10 g,黄柏10 g,牛膝10 g,甘草10 g, 生姜10 g。日1剂,水煎40 min分3次服。药渣热敷患处。5剂后疼痛缓解,关节较前灵活。复进20剂,病情基本痊愈。

按:《开宝本草》谓木鳖子“甘,温,无毒”,《本草纲目》谓其“苦微甘,有小毒”。其毒性并非如毒蛇猛兽,但不知何时成为仅治疗肿毒的外用药。木鳖子有良好的化痰止痛作用,对滑囊炎、滑膜炎、膑软骨软化等关节退行性病变有效。本患者年逾五十,腰膝酸软,舌淡,脉重取无力,故以熟地黄、黄芪、附子补肾养肝;木鳖子、白附子、苏木化痰祛瘀止痛;牛膝、黄柏强腰健膝;生姜、甘草和胃。配合药渣外敷,止痛迅速,关节功能也能明显改善。 3 肺癌

鞠某,男,67岁。 2006-04-08初诊。患者2个月前咳嗽发热,输液后好转。但其后反复发作,再治效果不佳。后因咯血至医院检查,诊为肺癌晚期,化疗1个疗程难以忍受副作

用而停用。刻诊:咳喘气短,不能平卧,痰多难咳,痰中带血,胸痛,低热,纳呆呕恶,二便少,下肢水肿,舌黯淡,苔白厚腻,脉虚大数。辨证为肾元大亏,脾虚胃弱,痰瘀积聚,本虚标实。处方:木鳖子10 g,大黄5 g,苏叶3 g,甘草2 g,山茱萸15 g,砂仁2 g, 人参5 g, 生姜10 g。水煎,频频小量服用。5剂药后,呕吐渐止,能少量进食,但仍胸痛咳嗽。2006-04-13复诊,处方:木鳖子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猪苓10 g,山茱萸10 g,大黄3 g,人参5 g, 甘草5 g。5剂药后咳痰容易,无咯血,能进食馒头、鸡蛋等。此后灵活配合苏木、蜈蚣、海藻、黄芪、白花蛇舌草等,用药月余,病情稳定,无胸痛,咳嗽气短减轻,复查X线胸片示肿块较前缩小,肺野清晰,现仍在治疗中。

按:本例因化疗副作用,脾肾虚,胃气上逆,故用人参、山茱萸急固本培元;用大黄、苏叶降胃止呕;砂仁、生姜调养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复后以木鳖子化瘀散结为主,配合其它药物,疗效尚可。用时木鳖子不必打破,止痛散结作用十分明显。以其为主治疗肺癌、食管癌数十例,均有效控制肿瘤生长,连续服用月余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木鳖子外用篇六
《木鳖子研究进展》

中药材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30卷第11期2007年11月

1475

(20μg/ml)和FA对照品溶液(98μg/ml),按21212

项方法操作,并依法测定,HSYA和FA的平均回收

率分别为98197%和9918%,RSD为1112%和1111%。21219 样品含量测定:按21212项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4次,测定三批川红片中HSYA和FA的含量。HSYA平均含量为0152mg/片,RSD为2192%;FA平均含量为0121mg/片,RSD为2167%。3 讨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川芎药材的标准中尚未有FA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实验在已有文献报〔1、2〕道的基础上对川芎药材中FA含量的确定做了进一步研究。药典中HSYA的HPLC测定方法的峰形有较严重的拖尾现象,分离度也不理想,因此测定红花提取液中HSYA的含量

〔1、3〕

本实验中所采用的色谱条件为参考文献后自行摸

索,在该色谱条件下HSYA和FA峰形对称,与相邻峰达到基线分离,并且方法学考察也达到分析要求。该色谱系统同时适用于川红片提取液中FA和HSYA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1]国家药典委员会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一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3,6361

[2]贾晓斌,陈彦,蔡宝昌,等1HPLC法测定川芎配方颗粒

中阿魏酸的含量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1):

602611

[3]于志庚,陈卫军,王新春1月红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

A的HPLC,2005,30(15):21

(2007-06-05收稿)

未采用药典方法・综述・

木鳖子研究进展

领 小,博・格日勒图,苏日娜

(内蒙古大学高分子化学及蒙药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 对近年来有关木鳖子的化学成分、炮制、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今后该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鳖子;化学成分;炮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454(2007)1121475204

3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co2

〔1〕

chinchinensis(Lour1)Spreng1的干燥成熟种子。蒙药名为陶木2阿拉坦2其其格音2乌热吉莫德格2策瓦

〔3〕

〔2〕

1 化学成分

111 脂肪及脂肪酸 商慧娟等

〔4〕

用石油醚(沸程

,异名为色日

。历代蒙医药专著《无误蒙药

为30℃~60℃)提取木鳖子脂肪油,产率为35%。

脂肪油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2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其中8

鉴》、《认药白晶鉴》、《蒙医药选编》等均有木鳖子的记载。蒙药学认为木鳖子味苦、涩,性凉,有抑希拉、清热解毒之功能。木鳖子也是常用中药之一,但多供外用,很少口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记载:“木鳖子性味苦、微甘、凉、有毒。有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等功能,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痔漏、干癣、秃等。近年来,国内外对木鳖子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因此就其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木鳖子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3

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8164%。其中饱和脂肪酸占5种,分别为羊蜡酸即癸酸(C10H20O2)、软脂酸即十六酸(C16H32O2)、十七酸(C17H34O2)、硬脂酸即十八酸(C18H36O2)和花生酸即二十酸(C20H40O2)。其中含量最高的为硬脂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1168%。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10,132亚油酸(C18H32O2)、油酸即92十八碳烯酸(C18H34O2)和112二十

碳烯酸(C20H38O2)。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7142%。

通讯作者:博・格日勒图,Tel:047124992511。

1476

中药材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30卷第11期2007年11月

〔5〕

丁旭光等以石油醚(沸程60℃~90℃)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油,产率为719%。脂肪油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析出14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9123%。鉴定出的14种脂肪

酸中7种为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7132%,另7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1191%。饱和脂肪酸有十五酸(C15H30O2)、十六酸(C16H32O2)、十七酸(C17H34O2)、十八酸(C18H36O2)、十九酸(C19H38O2)、二十酸(C20H40O2)和二十二酸(C22H44O2)。含量最高的为十八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3146%。不饱和脂肪酸有112十六碳烯酸(C16H30O2)、22乙基2环丙烷辛酸(C17H32O2)、(Z)2132十八(Z,Z)2碳烯酸(C18H34O2)、9,122十八碳二烯酸(C18H32O2)、10,132十八碳二烯酸(C18H32O2)、102十九烯酸(C19H36O2)和112二十碳烯酸(C20H38O2)量最高的为(Z)2132十八碳烯酸(C18了木鳖子皂苷的电喷雾质谱机理。

2 药理作用211 细胞毒性 木鳖子素有很强的细胞毒性,能较强烈地抑制兔网织细胞裂解液蛋白质合成,ID50为30ng/ml。对小鼠Thy111阳性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更强,ID50为3ng/ml。对小鼠腹腔注射。21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木鳖子的水浸出液、乙醇2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对狗、猫及兔等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但毒性较大,无论静脉或肌肉注射,动物均于数日内死亡。

木鳖子皂苷于大鼠静脉注射,血压暂时下降,呼

〔7〕

吸短暂兴奋,心搏加快3 炮制311,蒙医常炮制后才先取河砂置锅内,加火烧至湿气除尽,放入木鳖子一起炒至木鳖子壳鼓起,待有芳香味时取出,筛

〔11、12〕

去河砂,晾干,剥去外壳,刮净绿色表皮,备用。现在也有一些研究机构和制剂中心把传统炮制法进一步深化,用开水烫并麻袋搓的方法进行炮制。木鳖子取净仁、放入沸水中,稍烫,然后取出倒在麻袋上用两手来回搓,绿皮很快去除,用水洗净之后晒干

〔13〕

即可。

用炒药机炮制木鳖子,取净木鳖子去壳后置大锅内加沸水浸泡3~5分钟,用武火将炒药机内温度提高至120℃左右时,将木鳖子捞出,由炒药机进料口倒入机内15~20kg,用文火加温炒,机内保持一定湿度,利用机内的药物相互碰搓而搓掉种仁绿表〔14〕

皮。用炒药机炮制木鳖子既能节约时间也能提高产量。

312 中医炮制 中医的生木鳖子多供外用,很少LD50为16mg/kg。中毒动物安静,衰竭死亡

〔6〕

酸总量的21162%。

6112 仁先用石油醚(沸程90℃)脱脂,脱脂粉在5℃~7℃的冷柜中用适量0115mol/LNaCl、5mmol/LPBS(pH712)提取过夜,离心得到提取液。提取液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蛋白质,取40%~60%饱和度沉淀蛋白,CM252柱和SephadexG275柱层析,分得木鳖子素。木鳖子素是含大量天冬氨酸的蛋白质,等电点为615,分子量在27000~29000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

〔7〕

113 其它成分 阚连娣等从木鳖子的不皂化物中分离出栝楼仁二醇(karounidiol)、异栝楼仁二醇(isokarounidiol)、52脱氢栝楼仁二醇(52dehydro2karounidiol)和72氧化二氢栝楼仁二醇(72oxodi2hydrokarounidiol)四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另外还分

β2离得到β2谷甾醇、豆甾272烯23醇和豆甾27,222二β2烯23醇等三种甾醇化合物。木鳖子较早期研究的

化学成分有木鳖子皂苷(momordicsaponin)Ⅰ、木鳖子皂苷Ⅱ、木鳖子酸(momordicacid)、齐墩果酸

〔8〕

(oleanolicacid)、木鳖糖蛋白(momorcochin)等。商慧娟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对木鳖

β2子皂苷的酸解产物次级苷32O26’2O2甲基2D2葡萄

糖醛酸丝石竹苷进行了含量测定。其采用的色谱条

μm),流动相为件为C18色谱柱(416mm×250mm,5

甲醇2水(80∶20),流速为018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

〔10〕

郭明全等利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多级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木鳖子皂苷Ⅰ的结构,推断

〔9〕

口服。木鳖子经过炮制处理后毒性降低,可用于内

服。中医的木鳖子炮制主要有制霜法。取净木鳖子仁、炒热,碾末,用吸油纸包裹,外加麻绳包紧,压榨去油,反复多次,至纸上不现油迹,色由黄变灰白色,

〔15〕

呈松散粉末状时,研细备用。4 临床应用411 治疗希拉症 蒙医常将木鳖子制成散剂用于治疗希拉症。如木鳖子与金色诃子、石榴、五灵脂、黑冰片配伍,制成十味黑冰片散用于治疗食欲不振、

〔16〕〔17〕

恶心、不消化等引起的寒性希拉病。孙海山等口服十味黑冰片散治疗28例反流性食管炎,基本治愈19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4%。

中药材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30卷第11期2007年11月

1477

木鳖子与诃子、丁香、熊胆、丹参等配伍,制成十

五味红花散用于治疗脾希拉病黄疸等。与金色诃子、玫瑰花配伍,制成阿拉坦其其格23用于治疗希

〔16〕

拉引起的头痛。

〔18〕

李英格给30例偏头痛患者口服蒙药十三味红花秘诀散,每次5克每日2次,早晚用温开水送服,2周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3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3%。蒙医认为偏头痛属希拉性头痛。

412 治疗癣 木鳖子肉研磨成细泥,另将甘油、尼

24小时更换。治疗80例腹泻幼儿,痊愈62例,显

效12例,有效6例。

〔27〕

吴瑜用等份的木鳖子与母丁香研细末,每次用药115g,敷贴于小儿脐窝,每日换药一次。治疗45例泄泻小儿,痊愈29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56%。

除此以外木鳖子在治疗扁平疣等疑难杂症及治

〔28〕

疗中耳炎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张好生等将木鳖子在食用醋中研磨成糊状,涂于扁平疣体上,一天3次,2周为一个疗程,1疗程治愈21例,2个疗程治愈9例,好转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

〔29〕

葛银燕用黄连、木鳖子加麻油炸至色黑弃去,,本方有清热解毒、、5,主产广西、四川、湖北等,且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和显著的疗效。木鳖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近几年还不断有新化合物被发现,但迄今为止,国内外仅对木鳖子的脂肪酸、皂苷等极少部分化学成分进行过研究,药理活性研究方面则更为欠缺。因此进一步的扩大研究范围,开展木鳖子药材的质量标准、炮制原理等系统研究,加强与化学成分相配合的药理筛选,是很有必要的。

泊金乙酯混合缓缓加到80℃左右的白凡士林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木鳖子细泥,搅拌至凝固成膏状。将膏涂于患处,治疗头癣14例,体癣26例,治疗总

〔19〕

有效率100%。

伍国健等将木鳖子的外壳除去,放入米醋中研磨成糊状,将糊状药涂于癣面,治疗413 治疗痔疮 ,过食辛辣刺激之物,便秘,、微甘,有散结消肿生肌止血功能。

〔21〕

罗顺洪把去外层壳木鳖子仁加到适量醋酸和少许冰片中磨成糊汁,取糊汁搽敷整个痔疮,疗效

〔22〕

显著。秦秋芳等将木鳖子肉加水研制为末,呈乳白色液体,加少许冰片、孩儿荣末混匀装瓶,每瓶5ml。治疗痔疮出血期病人,疗效显著。用脱脂棉蘸

〔20〕

药液送入肛门,2个小时后可取下,如果不愈,可隔日再敷一次,大多数病人一次即愈。50例病人,敷药一次止血的为42例,敷药二次止血的为8例,无

〔23〕

效为0,有效率百分之百。姜春英等以木鳖子、木贼、苏木为君药的由三木颗粒剂、三木药膏组成三木痔疮速愈药盒。取三木颗粒剂每包15g于盆中,兑温水100ml,用纱布清洗或湿敷患处3~5分钟后,再兑入沸水800ml稀释,趁热熏洗患处,待水温降至适宜后坐浴15~20min,然后将三木药膏用送药器注入缸内2~215cm,卧床休息,每日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315%。范闽香等用木鳖子6g、烫象皮3g、蜂蜜10g,将木鳖子与烫象皮研成细末,加入蜂蜜调匀。用温水清洗患处,以棉签蘸适量药液涂抹患处,每日三次。治疗痔疮痔核发炎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得到满意的疗效。用木鳖子为主药,纳脐

治疗数例泻痢患者,疗效较好。

〔26〕

王辉将木鳖子一个取仁与丁香三粒捣烂研细,加数粒熟大米,调成丸状,直接敷在脐窝上包扎,414 治疗泻痢 申广亮

〔25〕

〔24〕

[1]国家药典委员会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0:471

[2]罗布桑主编1蒙药学(蒙文)1呼和浩特:内蒙古民族出

版社,1989:162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1中华本草(蒙

药卷)1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1161

[4]ShangHuijuan,YuanChunfang,WangYuguang,etal1

StudiesonFattyAcidCompositionintheOilofMomordicacochinchinensis,中草药,2000,31(10):72727281

[5]丁旭光,张捷莉,郑杰,等1中药木鳖子中脂肪酸的气相

色谱2质谱联用分析1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022

2031

[6]郑硕,李格娥,颜松民1木鳖子素的纯化和性质研究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2,24(4):31123161

[7]阚连娣,胡全,巢志茂,等1木鳖子脂肪油不皂化物质的

化学成分研究1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14412

14441

[8]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77:3691

[9]商慧娟,高其品,王玉光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鳖子

β2中32O26’2O2甲基2D2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1

1478

中药材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30卷第11期2007年11月

[20]伍国健1木鳖子治癣有良效1新中医,1994,11(12):

481

[21]罗顺洪1木鳖子外治痔疮1中医外治杂志,1997,

(5):461

[22]秦秋芳,柴玉楼1中药外敷治疗痔疮出血期临床观

药物分析杂志,2002,22(2):12521271

[10]郭明全,宋凤瑞,商慧娟,等1电喷雾多级串取质谱快

速鉴定木鳖子皂苷1质谱学报,2002,23(3):13521401

[11]高等医药院校蒙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蒙药炮制学编

篆组1蒙药炮制学1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9:1061

[12]刘振国,明珠尔,贡斯琴,等1蒙药传统炮制介绍1中

察1黑龙江中医药,1999,(5):491

[23]姜春英,祝颂1三木痔速愈药盒治疗痔疮的临床研

药材,1995,18(6):29422971

[13]张红霞1蒙药木鳖子的传统炮制法1中国民族民间医

究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2741

[24]范闽香,孙丽,孙迎忠1治痔疮肿痛验方三则1中国民

药杂志,1995,13:312321

[14]贺喜格图,包全喜1用炒药机制木鳖子效果好1中国

间疗法,2004,12(10):621

[25]申广亮1木鳖子纳脐治疗泻痢的临床应用1中医外治

中药杂志,1994,19(11):6661

[15]叶定江,张世臣1中药炮制学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杂志,1995,(3):301

[26]王辉1木鳖子、丁香、熟大米敷脐治疗幼儿腹泻80

社,1999:5251

[16]蒙古医学经典丛书———药物学1呼和浩特:内蒙古人

例1中国乡村医药,1999,6(4):151

[27]吴瑜11江苏中医,1999,20

(9):[]1木鳖子食用醋治疗扁平疣

,1999,13(2):1141]葛银燕1黄连木鳖子油治疗中耳炎1中国民间疗法,

1999,(1):471

民出版社,1998:381

[17]孙海山,崔海山1蒙药治疗返流性食管炎28例临床报

告1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36(1):111

[18]李英格130中国民间疗法,2005,([19]焦新彩,时淑华11中国医

(2007-04-19收稿)

院药学杂志,1997,17):3251

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刘秋琼,高玉桥,林秋晓,梅全喜

1

2

1

2

(1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080;2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 本文对单味和复方中药防治肺结核的作用做了概述,认为中药抗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而达到治疗目的。中药配合西药化疗,不仅能促进痰菌阴转、空洞闭合、病灶吸收及缩短疗程,而且可缓解抗结核药的毒副作用,迅速改善肺结核症状,进而提高疗效。

关键词 单味中药;复方;结核杆菌;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454(2007)1121478204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为“肺痨”、“痨瘵”。目前,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及多发耐药菌株增多,

使全球结核病明显回升。随着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克服多重耐药菌和药物的毒副作用成为了治疗肺结核成败的关键问题。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对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单味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研究111 猫爪草 猫爪草是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2

culusfernatusThunb1的干燥块根,在中医临床上用

于治疗肺结核、颈淋巴结结核、咽喉炎、肿瘤等茅蓉等

〔2〕

〔1〕

在抗肺结核短程化疗中加用猫爪草胶囊

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经治2个月,联合用药组患

者的局部及全身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胸闷气急、低热盗汗等)、胸片病灶吸收好转以及痰菌阴转等,都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其痰菌阴转率为9313%。对于猫爪草抗结核菌的机制,詹莉等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QC2RT2PCR)方法及PCR方法,对猫爪草有效成分小毛茛内酯(Tern)进

〔3,4〕

行了抗结核菌分子免疫学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Tern可能诱导周围血管GLS基因高水平表达,杀灭

木鳖子外用篇七
《木鳖子》

·44·

木 鳖 子

Mubiezi

SEMEN MOMORDICAE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本品呈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

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灰色。厚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波状,直径51~117µm,壁厚,木化,胞腔明显,有的狭窄。子叶薄壁细胞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块及糊粉粒;脂肪油块类圆形,直径27~73µm,表面可见网状纹理。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醚20ml,温浸30分钟,滤过。取醚液2ml,置玻璃皿中,挥尽乙醚,残渣加无水硫酸钠少量,直接加热,产生气泡及具刺激性的浓白色气体。

(3)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置具塞试管中,塞紧,用力振摇1分钟,发生大量泡沫,10分钟内不消失。

【炮制】 木鳖子 去壳取仁,捣碎。

木鳖子霜 取净木鳖子仁,炒热,研末,用纸包裹,加压去油。

本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的松散粉末。

【性味与归经】 苦、微甘,凉;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漏,干癣,秃疮。

【用法与用量】 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干燥处。

本品粉末黄灰色。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1.厚壁细胞 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波状,直径51~117µm,壁厚,木化,胞腔明显,有的狭窄。常连结成团,细胞间界限不甚分明。

2.子叶薄壁细胞 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块及糊粉粒。

3.脂肪油块 类圆形,直径27~73µm,表面可见网状纹理。

4.种皮表皮细胞 无色或淡黄色,表面观呈多角形,侧壁微弯曲。

性状鉴别

种子呈扁平圆板状或略三角状,两侧多少不对称,中间稍隆起

或微凹下,长2~4cm,宽1.5~3.5cm,厚约5mm。表面灰棕色至

棕黑色,粗糙,有凹陷的网状花纹或仅有细皱纹。周边有十数个排

列不规则的粗齿,有时波状,种脐端稍窄缩,端处近长方形。外壳

质硬而脆,内种皮甚薄,其内为二片肥大子叶,黄白色,富油质。

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以饱满、外壳无破裂、种仁色黄白者为

佳。

显微鉴别

1、木鳖子横切面:种皮的表皮细胞一层,近长方形,常径向

延长,壁薄;表皮下为3~4层薄壁细胞,近方形或矩圆形,较小并排列整齐;内侧为十数层近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厚壁细胞,大而壁极厚,边缘波状,层纹较明显;其内为3~4层长方形或长圆形薄壁细胞,壁常呈波状,种子两侧的细胞壁渐增厚,至两端处细胞壁增厚成纵向延长的石细胞,横切面呈圆形。胚乳薄壁细胞2至多层,其中有的部分已颓废。子叶薄壁组织中充满糊粉粒。

木鳖子 上:横切面简图(×4.6) 下:粉末图

1.种皮后壁细胞 2.种皮内左右两侧的石细胞

2.木鳖子粉末:呈灰黄色或浅棕黄色。主要特征⑴厚壁细胞有两种:一种为棕黄色,不规则椭圆形或矩圆形,边缘多呈深波状,长50~338μm,宽45~143μm,壁厚9~50μm,木化,有层纹,胞腔狭窄或几无胞腔。另一种呈条状或棒状,长100~270μm,直径约25μm,壁厚约10μm,边缘深波状。⑵子叶薄壁细胞五角形或六角形,充满糊粉粒。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温浸半小时,滤过。取醚液2ml,置玻璃皿中,挥去乙醚,残渣加无水硫酸钠少量,直接加热,发生气泡及具刺激性的浓白色气体。(检查油脂)

2.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半小时,滤过。取带塞试管二支,各加滤液1ml,一管加5%氢氧化钠溶液2ml,另管加5%盐酸溶液2ml,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两管产生高度相近的大量蜂窝状泡沫。(检查三萜皂甙)

木鳖子外用篇八
《中药木鳖子的研究进展》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4

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0卷第4期

并,如查询在主治中输入“跌打损伤”查询功能,会出现“活血化瘀”“活血止痛”“活血化瘀止痛”“活血通经”等,通过完善,系统将会自动合并相近一致内容。2.2.4实现中西医术语互查现输入的内容基本上为中医术语,不少现代疾病名称还需转化成中医术语才能查询;通过完善数据库后实现中医和现代医学病名的互查。

2.2.5扩大数据库的应用范围使数据库也能查询中药临床新用、临床主治出现频次,由药理和其他内容提示中药町能具有的临床应用等,突出数据库的实用性和便利性。3展望

在2l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传播、更新速度对于学科的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获得信息、更新信息,谁就能够取得学科的领导地位。为了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就必须逐步完善中医药的数据化,加快中医药信

图13由中药查询其性、昧、归经、主治、功能、药理作用

息、知识的综合利用、自动检索等,而建立中医药信息

2.2.1丰富扩展CFCPS的内容现有数据库收录的只是主要的、常用中系统,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电子信息数据的药,内容也仅限《中国药典》、教材和教参几本书上所载内容,虽有一定代表使用范围和应用方式,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性和权威性,但因内容不够全面、所提供的信息量不是很大,可能会有一定CFcPs的建立和应用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偏差。拟收录更多药物及相应内容,如收录《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要的措施。

草纲目》《证类本草》《法定中药药理与临床》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所参考文献:

载中药,使药味达到2000种以上;增录中药资源和化学成分等内容;增加

[1]

xue

TH,Roy

R.stII抑ng删itional

chi。撇Medi。i。

《理瀹骈文》《药性论》等相关中药外用的内容,增加中药外用和药性理论的。。[J].scI。:。.2003,;蔷:740.专项内容,并实现光盘查阅相关数据库内容。[2]王啸天.中药药性与药理的结合应用[J].中华实用中2.2.2增强查询功能在每次cFcPs的查询结果中,得到的信息相对单西医杂志,200l,l(14):188.一,如只能通过主治查询到相关的药理作用、功能及其频率。通过完善后,使每次的查询结果可以根据需要出来两项或者多项内容,如输入主治,可以出现药理作用和功能两方面的信息。

2.2.3查询功能更加智能化使查询结果中出现的相同内容实现自动合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I部[s].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5.[4]乔延江,李澎涛,王永炎.有效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学

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l(5):17・

◇文献综述◇

中药木鳖子的研究进展

林慧彬1,安芸2,路俊仙1,林建强¨,林建群¨

(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2.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

3.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木鳖子始载于宋《开宝本草》。文章就木鳖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主要涉及原植物研究、化学成分研

究、炮制研究、药理作用等,并对其研究的热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木鳖子;鉴别;成分;炮制;药理中图分类号:R282.7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旬805(2009)04旬785旬3

TheResearchAdvance

of^如mD,饿c口cDc,l讯c,l伽P尼s妇(Lour.)Spr.

UNHui.binl,ANYun2,LUJun—xianl,UNJian-qian93+,UNJian—qun3+

(1.Is^口凡dong胁疵娥!矿化M,五耽凡250014,观i船;2.胁船坛航c以cD啦ge,强狁274000,铂i胍;3.伤乒feg它妒L咖&拓,堋,|shⅡ,渤略踟泐瑙妙,^mn250100,劬iM)

Abstract:Theseed

clereviewed

recent

of肘o,∞rd沁coc^i聊^iM瑚括(k岍.)Spr.惴fi瑁t陀cordedin

so

on.

Kaibao

Benc∞insongD!m鹪t),.Theani-

researchindetail,whichinvolvedinv撕ety,chemicalco鹏tituents,山e

Identmcation;

processofrefimIlgherbal咖也cine,

herbalmedicine;

ph删acologicalaction锄ld

Keywords:^如,加rd记口co如i础i船船诂(I舢.)Spr.;

旦垦竺里!!尘型

收稿日期:2008JD9.08;修订日期:2008一12i26

C鲫p∞ition;Process0f础IIing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课题的子课题(No.2006BA瑚B06—05)

作者简介:林慧彬(1962一),女(汉族),福建厦门人,现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质量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简介:林建强(1964.),男(汉族),福建厦门人,现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简介:林建群(1969一),男(汉族),福建厦门人,现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

・785・

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0卷第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4

中药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胁,加rd池coc柚w_Ili聊珊fs

(Lour.)spr.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具有散结消肿、攻毒疗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瘘、干癣、秃疮等症’1J。木鳖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广东、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心。,在南方大部分省区有栽培。木鳖子是一味有毒中药材,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报道不多,对其有效成分、有毒部位及其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很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就木鳖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

l原植物及鉴别研究

木鳖子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粗壮。叶片3—5掌状浅裂或深裂,果实宽椭圆形,较大,种子稍似警甲状,故有木鳖之称。木鳖子又称土木鳖,在商品名称上容易与番木鳖混淆。《本草求真》有:“木鳖子有二种,一名土木鳖有壳,一名番木鳖无壳。”木鳖子种子呈扁平近圆形,中间稍隆起,边缘有两列相对的锯齿状突起,全形似鳖。表面有凹陷的网纹。外壳破碎后,内有带灰绿

30

Ooo,被认为是根中蛋白momorcochin的异构体。1992年,郑

硕等瑚一从木鳖子中分离出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称为木鳖子素(cochinchinin),分子量29000。王秀琴等‘21。将木鳖子脱脂粉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用硫酸铵沉淀,将沉淀用水溶解后上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及凝胶柱,也纯化到单一组分的木鳖子素。3炮制研究

目前木鳖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是制霜法。亦有去壳取仁、炒制、砂烫制、煨制等方法m’2引。制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大部分油脂,从而使毒性降低,缓和药性,也可防止油脂滑肠致泻的作用过猛而影响健康。现代研究认为,木鳖子有毒,生品多作外用,内服宜慎。制霜后毒性降低,可入丸、散内服…。

木鳖子手工去壳去种皮费时费工。据报道,有人采用将去净外壳的木鳖子放入沸水中加热2—3min,捞出,用毛巾等物搓去种仁绿色表皮,然后洗净,轻炒干燥旧“。另据报道,采用CY一2型炒药机炒制木鳖子,提高生产效率10倍,町避免去不净绿表皮

J。

色绒毛状薄膜的种仁一J。番木鳖则为马钱科植物马钱&伊^,娜而影响药物功效m,I眦一∞m池L.或云南马钱Stryc^,螂p据川口∞A.W.Hill的成熟4药理研究

种子,种子呈圆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入,状如纽扣,密生茸毛,因似马之连钱,故又有马钱子之称。

木鳖子粉末特征主要有:石细胞形大,与星状细胞连接,形状不规则延长,界限不甚分明,壁波状弯曲,纹清晰,孔沟不

明显-3。。

木鳖子是一味散结消肿的中药,常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瘘、咳喘及多种皮肤病。现代研究发现,木鳖子具有以下作用。

4.1对心血管的作用大鼠静脉注射木鳖子皂苷,血压下降,呼吸短暂兴奋,心搏加快。注射于狗股动脉,可暂时增加后肢血流量,其作用强度约为罂粟碱的1/8,对离体蛙心则旱抑制作用。“’。

4.2

邹琦丽等¨1对木鳖子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比较了与罗汉果、苦瓜、河南赤胞等植物花粉形态的差异,具有鉴别意义。2化学成分研究

木鳖子含多量木鳖子皂苷(momordin),被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和糖。将木鳖子甲醇提取物及50%的甲醇提取物用丁醇水分配,水层用聚苯乙烯系树脂精制并用逆相色谱法分离,结果得到2种皂苷l、Ⅱ,在植物体内以羧酸盐的形式存在一。。郭明全等。61用电喷雾质谱方法测定了木鳖子皂苷的分子量,并通过3种不同方式的多级串联质谱方法结合皂苷部分醇解产物和皂苷元的质谱,进一步证实了文献报道的木鳖子皂苷的结构,提出了该皂苷的电喷雾质谱机理。商慧娟等一1将木鳖子皂苷进行酸水解,得到其次级苷,3一。一67一。一甲基一8一D一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3一。一67一。一me山yl—B—D—glucllron叩Fanoside

ofgyp-

对肠管的作用木鳖子皂苷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呈抑制作用,

而对豚鼠回肠则能加强乙酰胆碱的作用,拮抗罂粟碱的作用,高浓度时引起不可逆性收缩。”。。

4.3

抗炎作用大鼠口服或皮下注射木鳖子皂苷,能显著抑制

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踝浮肿”J。

4.4抗病毒作用在单磷酸阿糖腺昔交联物及植物毒素蛋白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研究中表明木鳖子素5—40mg/IIll有轻度到明显抗病毒作用,对HBsAg或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达到2.6和5.9,有望研制成抗乙肝病毒的靶向药物‘…。

4.5抗菌杀螨作用木鳖子水煎液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2.5IIlg・IIll一,抑菌效价为50

mg・

IIll“圆J。木鳖子0.1g・“‘1的丙酮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

作用,抑制率在75%以上mJ。木鳖子汤剂及粉刺均可抑制葡萄球菌及化脓链球菌的生长,但无杀菌作用’”。。木鳖子煎剂对嗜热链球菌及人蠕形螨也有一定作用一。…。

4.6毒性木鳖子有毒。其水、醇浸液静脉或肌肉注射,动物均于数日内死亡。小鼠静脉注射木鳖子皂苷半数致死量为32.35mg・ml~、腹腔注射则为37.34mg・rIll“【3“。有人认为木鳖子的毒性成分是木鳖子皂苷Ⅲj。木鳖子水煎剂长期给药可以造成大鼠肝脏、。肾脏损伤,血中ALT及BIL含量显著升高,血糖下降:37’圳。

5小结

sogenin),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含量在O.15%左右。

阚连娣等旧1从木鳖子脂肪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栝楼仁二醇、异栝楼仁二醇、5一脱氢栝楼仁二醇、7一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B一谷甾醇、豆甾一7一烯一3B醇、豆甾一7,22一二烯一3母醇等化合物。并证明葫芦科植物的种子具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成分。

木鳖子种仁含脂肪油约41.2%,油中含有29.02%的d一桐酸(a—eleoste耐cacid)组分一.10J。丁旭光等应用GC/Ms联用仪,从木鳖子脂肪油中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9.3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脂肪酸总量的41.91%。木鳖子中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19.85%)、(Z)一13一十八(碳)烯酸(21.62%)、11一二十(碳)烯酸(2.10%)为主‘¨J2j。

木鳖子中还有海藻糖(mgco∞)¨31、d一菠菜甾醇(d—spinas-ter01)¨“、木鳖子酸(momordicacid)¨5|、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甾醇(steml)¨“、木鳖糖蛋白¨虬”】、氨基酸及蛋白质等。1987年,杨显荣从木鳖子根中分出1种具有引产活性的木鳖根蛋白(momorcochin)¨“。1989年,Bolo印esiandr髓等m一从木鳖子中分离出了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momorcochins),分子量

・786・

中药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jllro脚rd泌口∞c硒w^i舶瑚西

(kur.)spr.的干燥成熟种子,从历代的文献记载来看,木鳖子的伪品主要是马钱子,即番木鳖。由于二者在名称、功效E有相似之处,都能消肿散结.定痛,皆可用于疮痈肿痛等外科疾患。但它们是不同科、属的植物,药性也各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鉴别。

关于木鳖子毒性的记载,历代本草认识有异。现代药理实验证实,木鳖子皂苷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餐较小,容易中毒。但临床使用的是木鳖子饮片,《中国药典》2005年版记载的用量为O.9

一1.2

g‘“。沈丕安一。报道用木鳖子饮片水煎服治疗肿瘤和类

风湿关节炎最大剂量为3—9g,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治疗淋巴结肿大,一次呵服10g㈨J。由于目前木鳖子毒性的成分及

LISHIzHEN

MEDIcINE

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

VoL.20No.4

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第20卷第4期

中毒机理不清楚,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确保临床用药安[17]sti。pe

Fio坤∞,Ba而耐Luigi,G埘∞Gi龃IIi.mbi8a眦imctiva£iIlg全有效。

pmteilIsh呲inimm∞m疵嵋[J].EⅢ,P砒.Apple.EP,1990,

现在木鳖子的炮制方法大多沿用制霜法,对于炮制工艺及炮3:390.

制原理方面的研究依然很少。结合化学成分的研究,探讨木鳖子[18]

YeuIlg,H.W.I鲫lation锄dcha眦细i删ion0f锄abonifkient

pmtein,

的炮制工艺及其减毒的机理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MomorcochilI,蠡舢mottube璐0f

Mor删icacochinchinens髓(F唧ily

木鳖子具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恶疮顽肿、Cucurbitaoe∞)[J].IIlt.PeptidePmteinR∞.,1987,30:135.[19]

Bolo龋画A,BaIbieriL,C锄IicelliD,etaI.PIl娟cation粕d

pruper-

瘰疬、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等症,它在临床上常配合其ti伪0f

new

m珩∞me—in卵tiv砒iIIg

它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proteinwi出RNA

N—glycosid蹴

∽tivity引uitable

for

i彻unotoxj“prep眦tion

f南m

tlleseed80f

Mom础一

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迫在眉睫。对于木ca

o∞hinchine嘣s[J].BiochimBi叩hy8知协,1989,993(2—

鳖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抗癌新药的研究以及新用途的进一步开发。

3):287.

参考文献:

郑硕,李格娥,颜松民.木鳖子素的纯化和性质研究[J].生物化[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I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笼卫生出版社,1990:267.

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2,24(3):311.

王秀琴,李檀,白宗利.木鳖子素的分离与纯化[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78.

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37.

[3]

张贵君.现代实用中药鉴别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炮制经验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31.

[4]邹琦丽.罗汉果、木鳖子、苦瓜、河南赤臆等四种植物花粉的观察

M[J].广西植物,198l,3:55.

王琦,王龙虎.现代中药炮制与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4.

【5]

1w锄咖,M.,0kabe,H.,Y舢chi,T.,et

a1.stIIdi∞伽thec伽一笱嘶tIIem8of

Momordi∞cochinchinemis

贺喜格图.蒙药木鳖子简易炮制方法[J].中药材,1993,16Spmng

1.kdati∞∞dcIlamc・

terizati∞0n山e辩ed蛆poni璐,m咖ordi∞saponi璐I粕d(7):44.

II[J].

Chem.Ph㈣.Bull.,1985,33(2):464.

贺喜格图,包全喜.用炒药机制木鳖子效果好[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1):666.

[6]郭明全,宋风瑞,商慧娟,等.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快速鉴定木鳖子

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037.

皂苷[J].质谱学报,2002,23(3):135.

”勰

杨生,黄继强,梁勇,等.单磷酸阿糖腺苷交联物及植物毒素[7]

商慧娟,高其成,王玉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鳖子中3一。一6’蛋白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一。一甲基一B—D一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

(3):196.

志,2002,22(2):125.

欧阳录明,黄晓敏,吴兴无,等.中草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8]阚连娣,胡.全,巢志茂,等.木鳖子脂肪油不皂化物质的化学成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3):26.

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l(17):1441.

张应烙,尹彩萍,赖伟明,等.10种中药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测[9]黄民权.木鳖子种仁油中特殊脂肪酸成分的研究[J].广西植物,

1986。4:128.

[10]

定[J].河南农业科学,2005,6:98.

张应烙,尹彩萍.15种中药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源菌抑菌活性的H叩kins

clarence

Y.,chi8holmMaryJ.,09rodnikJ.A..Identi何

粕d

co曲gll州on∞njugated

初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8.l撕y

acidsin

certainseed

0i18[J].“pids

砣1J

吴国娟,张中文,李焕荣,等.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致病菌的抑1969,4(2):89.

菌效果观察[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3:33.

[儿]丁旭光,张捷莉,郑杰,等.中药木鳖子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一

rL弘

1J

宋晓平,于三科,张为民,等.杀螨植物药及其有效部位的离体筛质谱联用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02.

选研试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

[12]

warIgwei,Niu

zhjd∞,waIIg

Yongqi.studies仰胁yAcidC伽po_

(6):69.

8ition

intIIeoilofMoInordicacocllinchjneI面8[J].clline眈T例王itional

∞d

[34]袁方曙.郭淑玲。于安珂,等.杀人体蠕形螨中药筛选试验研究Herl)al

Dm铲,2000,3l(10):727.

[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993,3:15.

[13]中尾万三.木毪子刃一成分c二就r[J].檠翠蘼诘(日),1919,

[35]于智敏,王克林.常用有毒中药的毒性分析与配伍宜忌[M].北京:453:89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02.

[14]久保田合彦,佐藤三知子,村上孝夫,等.木别子妒术二7力药理作

[36]松田久司.皂甙类功能的开发:齐墩果酸糖甙的胃粘膜保护作用用c二,)L、【[J].蔡单耀蕊(日)。197l。9l(2):174.

(日).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l(4):56.

[15]

T.M佃lkand,H.Nag咽晰a,H.IoDk州a,Y.‰Ili,K.T觚aka,11le[37]向丽华,陈燕萍.张智,等.24味有毒中药长期毒性实验对大鼠哟ucttI他0fa

new

trite。pene,m咖伽dic∽id8,o‰nedf曲珊加∞di・

脏器指数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47.∞cochinchinen8i8

8p姗弹[J].Tetrahedl咖L触嘲,1966。42

[38]

张智,闪增郁,向丽华。等.24味有毒中药长期给药对大鼠血液(7):5137.

[16]Bolo印∞iAndr龃,BarbieriLuigi,c锄icem

生化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ll

Dom即ica,Abb鲫d锄勰

Ada,C觚ni(12):918.

Pie呻,Fala肫a

A删Ida.Dino诅Angelo,鼬rpe

Fio静

呦.Pllrification锄d[39]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p彤pe】m铭0fa

n州rib0洲耻一inactiVating

pmtein

讲tlIRNAN—glyc∞id雠activity

for

i姗unot0】【inprepa觚仰

2006:888.

suitable

[40]

吴又忠.壳木鳖治疗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8例[J].浙江中医杂缸帅tl陀seeds

ofMoInordica

c∞hinchiIle璐i8[J].Bi∞him.Biophys.

志,1998,33(12):565.

Acta,1989,93(2—3):287.

・787・

木鳖子外用篇九
《木鳖子(《开宝本草》)》

木鳖子(《开宝本草》)

【常用别名】木鳖(《开宝本草》),土木鳖(《金鉴》),地桐子、藤桐子(《中药材手册》),漏苓子(《中药志》),鸭屎瓜子(《药材学》)。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

Momordica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广西、四川、湖北、云南等省区。9~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剖开果实,晒至半干,剥取种子干燥或用草木灰与果实一同搅拌,然后用水淘洗,除去瓤肉及外膜,取出种子,干燥。或装入盆钵内,待果皮近于腐烂时,将果皮弄烂,用清水淘洗,除去瓤肉及外膜,取出种子,晒干或烘干。

【历史沿革】唐代有去壳,麸炒法(《理伤》)。宋代有炒焦(《局方》),去壳纸捶出油法(《朱氏》)。明代有油制法(《正宗》)。清代有土炒(《奥旨》),制炭法(《金鉴》)等。现行有制霜(《中国药典》1995年版),炒焦(《汇典》),煨、砂烫法(《集成》)等。

【炮制方法】净制去壳(《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取仁,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

1.制霜取净仁,炒热,研末,用纸包裹,加压去油(《中国药典》1995年版)。

2.炒制取木鳖子,除去外壳,取净仁,用清炒法炒焦,以青烟尽,白烟升起为度,取出放凉。用时研碎(《汇典》)。

3.煨制先将干净的木材灰炒热后,加入木鳖子,用慢火(100℃~150℃)炒至外壳干裂有响声,外皮呈焦黄色时,去净硬壳,捣碎(《集成》)。

4.烫制取净仁与油砂拌炒,用文火炒至老黄色,取出,去砂,研细(《集成》)。

【成品性状】木鳖子:呈扁平类圆形。表面灰褐色,有网状花纹,周边有纵棱突起,呈锯齿状。内仁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炒木鳖子:外表呈焦黄色。煨木鳖子:外皮呈焦黄色。烫木鳖子:表面呈老黄色。木鳖子霜:为白色或灰白色的松散粉末。

【性味与归经】苦、微甘,温;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漏,干癣,秃疮。

【用法与用量】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涂患处。

【处方应付】处方写木鳖子霜,付木鳖子霜;写木鳖、生木鳖子付生品;写炒木鳖子、煨木鳖子、砂烫木鳖子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生木鳖子有毒,供外用;制成霜后,除去大部分油质,降低了毒性,可供内服。

【化学成分】含木鳖子皂甙,被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和糖。另,含皂甙、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油等。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介绍一种木鳖子炮制方法:将木鳖子放入已将细砂加热的锅内,炒至鼓起并有芳香味,取出,筛去细砂,剥去外壳,将去净外壳的木鳖子放进沸水中加热2~3分钟捞出,用手

巾等物搓,这样很容易搓去种仁绿表皮,然后洗净,轻炒干燥即可。本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炮制品符合规范要求[1]。

【贮藏与保管】贮干燥容器内。木鳖子霜瓶装或坛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本品有毒,内服慎用。

大头医生

木鳖子外用篇十
《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毒效关系研究_孙付军》

#946#

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毒效关系研究

孙付军,路俊仙,崔 璐,陈慧慧,王春芳,林慧彬

1

1

2

2

2

1

(1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 要:目的:分别观察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急性毒性与药效学作用,探讨毒性与药效学的关系,为制霜工艺提供毒理和药效学依据。方法:按照急性毒性试验LD50测定方法,灌胃给予10%、20%、30%含油量木鳖子霜和木鳖子原药材的水混悬液,观察其急性毒性,Bliss法计算各自的LD50和95%可信度区间。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耳肿胀率、痛阈值等指标。结果:10%、20%、30%含油量木鳖子霜和原药材的LD50分别为31923、516393、519594、611610g/kg。不同含油量木鳖子霜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耳肿胀率、痛阈值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影响,小鼠一般状况较空白对照组差,体重普遍低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明确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但对镇痛试验的舔足次数无显著性影响。上述所有指标均未呈现明显的线性量效关系,随含油量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其中10%~20%含油量时其抗炎、镇痛作用最好,且对体重和免疫器官的影响最小。结论:木鳖子毒性随着含油量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木鳖子在20%含油量时抗炎、镇痛等药效学作用最为明显,对免疫器官的抑制作用最小,对小鼠一般状况和体重影响最小。

关键词:木鳖子;急性毒性;药效学;小鼠

中图分类号:R28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5-0946-03

TheStudyofRelationofToxicityandPharmacodynamicActionWith

CochinchinaMomordicaSeedCremWithEifferentOilContentSUNFu-jun1,LUJun-xian1,CUILu2,CHENHui-hui2,WANGChun-fang2,LINHui-bin1

(11Shandongacademyofchinesemedicine,Jinan250014,ShandongChina;

21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014,Shan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Observingacutetoxicityandpharmacodynamicactionofcochinchinamomordicaseedcremwithdifferentoilcontentrespectively,anddiscussingtheirrelationprivedbasisforfrost-likepowdermakingartworkintoxicologyandpharma-codynamics.Methods:AccordingtoLD50assaymethodintheacutetoxicitytest,lavagedaqueoussuspensionwith10%,20%,30%indexofoilmomordicacochinchinensissub-frostandthemomordicacochinchinensisoriginalrawmaterialobserveditsacutetoxicity,andcalculatedrespectiveLD50and95%confidencelevelsectorintheBlisslaw.Adoptearedemaandhotplatemethodinmicetoobserveant-iinflammatoryandanalgesiceffectofdifferentindexofoilmomordicacochinchinensis.Results:theLD50of

10%,20%,30%indexofoilmomordicacochinchinensissub-frostandthemomordicacochinchinensisoriginalrawmaterialis31923g/kg,516393g/kg,519594g/kg,61161g/kg.Cochinchinamomordicaseedcremwithdifferentoilcontentplayapartofdi-fferentdegreeinmouseweight、organindex、earswellingrate、painthresholdandsoon.Themousegeneralconditionisworsethanthemouseinblankandthebodyweightislower,too;Havingthevaryingdegreeinhibitoryactiontothemousemainimmuneor-gan;Havinganexpectanti-inflammatoryandanalgesiceffect,butithasnosignificantimpactforLickingtestofanalgesiasuff-i

[13] KanzakiA,ToiM,NeamatiN,eta.lCoppertransportingP-type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7B)isexpressedinhumanbreastcar-cinoma[J].JpnJCancerRes,2002,93:70-77.

[14] AidaT,TakebayashiY,ShimizuT,eta.lExpressionofcopper-transportingP-type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7B)asaprog-nosticfactorinhumanendometrialcarcinoma[J].GynecolOnco,l2005,97(1):41-45.

[15] NakagawaT,InoueY,KodamaH,eta.lExpressionofcopper-trans-portingP-type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7B)correlateswith

收稿日期:2009-09-07

基金项目:/十一五0国家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06BAI09B006-05)

作者简介:孙付军(1977-),男,山东苍山人,助理研究员,学士,从事中

药炮制毒效关系研究。

通讯作者:林慧彬(1962-),女,山东济南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

中药资源鉴定。

cisplatinresistanceinhumannon-smallcelllungcancerxenografts

[J].OncolRep,2008,20(2):265-270.

[16] KanzakiA,NakayamaK,MiyashitaH,etalMutationanalysisofcop-per-transportingP-type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7B)inhu-mansolidcarcinomas[J].AnticancerRes,2003,23(2C):1913-1915.

[17] SugenoH,TakebayashiY,HigashmiotoM,eta.lExpressionofcopper-transportingP-type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7B)in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J].AnticancerRes,2004,24(2C):1045-1048.

[18] Martinez-BalibreaE,Mart

相关热词搜索:木鳖子的功效与作用 木鳖子根作用 木鳖子的副作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木鳖子外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木鳖子外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62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