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耶稣经典

耶稣经典

2016-01-18 10:15: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耶稣经典篇一《有关耶稣的经典电影》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耶稣经典》,供大家学习参考。

耶稣经典篇一
《有关耶稣的经典电影》

《基督最后的诱惑》(1988)争议的原因:本片堪称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宗教电影,导演马丁彻底颠覆了耶稣慈爱的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拥有情欲的凡人。怯弱犹疑,喜欢幻想,容易被错误诱惑,甚至象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而叛徒犹大则摇身变为忍辱负重的圣人。《耶稣受难记》(2004)争议的原因:影片以极其冷静的镜头语言,叙述了耶稣在拿撒勒度过的最后12个小时,以及受难的全过程。由于影片将耶稣受难场面拍摄的过于逼真血腥,导致很多观众深感不适,并传出一名女性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因突发心脏病而猝死的新闻,更因将耶稣之死完全归咎于犹太人,引发犹太学者和宗教团体的强烈声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著名演员梅尔.吉布森。《软乳酪》(1963)争议的原因:这部电影是帕索里尼最重要的宗教题材作品之一,影片采用戏中戏方法,表现了一个扮演耶稣的群众演员,戏外由于极度饥饿而食用了过多的软乳酪,结果在拍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场景时,自己也因为腹胀而猝死。这个结局将神圣和世俗两种等同结果讽刺的融为一体,遭到了宗教团体的强烈攻击。导演也因“渎神”和“反耶稣”而被叛入狱4个月。《十日谈》(1971)争议的原因:对宗教电影极度狂热的帕索里尼,从薄伽丘名著《十日谈》中,精选了9个故事拍摄成电影:在修道院做工的青年,在修女的引诱下与其发生性关系;用鬼话哄骗神父的小混混,死后却被尊为“圣徒”;农夫要求神父惩罚自己的妻子,神父去对其妻极尽猥亵。导演再次对神职人员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导致宗教人士大为光火,强烈呼吁把他再度扔进监狱。《怒犯天条》(1999)争议的原因:别放逐的两个天使,为返回天堂不择手段,来自地狱的撒旦,即将在地球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而万能的主,竟然是个女人!!!这部喜剧影片对白中充满对基督教义的刻薄讽刺,内容触及许多敏感宗教议题,更用恶搞的手法,完全颠覆了天使和耶稣的形象。《神父》(1994)争议的原因:影片细致刻画了一位年轻的神父的信仰危机,人世间的罪恶与无奈,使神父意志消沉,白天他在教堂中从事宗教活动,夜间则频频进出男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寻找真爱。《阿罗马神父之罪》(2002)争议的原因:影片根据葡萄牙作家同名小说改编,并将背景移至当代墨西哥,以性、毒品、丑闻为切入点,大胆揭露教会机构的内部腐败,一经面世便在教会势力强大的墨西哥引起轩然大波,保守派宗教人士不仅长期对影片进行强烈抗议,更要求将所

有主创人员开除教籍。尽管声讨四起,这部极具话题性的宗教影片却一举成为墨西哥最卖座的本土电影,并成功入闱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马德莲叛逆少女》(2002)争议的原因:影片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着力表现主持马德莲收容所里的修女们,如何对别她们冠以“淫荡”、“堕落”的少女进行严酷的惩罚和虐待。导演对天主教修道院黑幕的无情揭露,引起罗马教廷的极大抗议。《达芬奇密码》此类最强影片当然非《宾虚》莫数所谓宗教电影,大致有两大流派:一种直接拿《圣经》当剧本,辅以适当的想象和猜测,将其中的故事影象化;另一种则是以基督教教义打底,叙述神职人员的宗教活动。推荐几部好看的引发争议的宗教电影鬼子来了 《耶稣传》《耶稣诞生记》《圣痕》

耶稣经典篇二
《耶稣》

耶稣经典篇三
《耶稣十二门徒的经典故事》

St Peter主考验Peter的一个例子:

The Gospel took place on the night after Jesus miraculously fed a crowd of five thousand people. It happened on the stormy sea. Very late at night, during the fourth watch, Jesus approached the apostles. He was walking on the turbulent water.

And they, seeing him walking upon the sea, were greatly alarmed, and exclaiming, "It is a ghost!" And they cried out for fear. Then Jesus immediately spoke to them saying, "Take courage; it is I do not be afraid." But Peter answered him and said, "Lord, if it is thou, bid me come to thee over the water." And he said, "Come.' Then Peter got out of the boast and walked on the water to come to Jesus. But when he saw the strong wind, he was afraid; and as he began to sink he cried out, saying, 'Lord, save me!" And Jesus at once stretched forth his hand and took hold of him, saying to him, "O thou of little faith, why didst thou doubt?"

St Andrew:

Andrew, the Silent Apostle

The first occured on the shores of the Sea of Tiberias where Jesus miraculously fed a crowd of five thousand. The apostles stood helplessly before the hungry masses who followed Christ, Philip was partly dejected and partly frightened when Christ asked him where they could buy enough bread to feed so many. He hesitated to answer, "'Two hundred denarii worth of bread is not enough for them, that each one may receive a little.'" Then, unobstrusively, almost shyly, Andrew inquired about the provisions on hand. He could report only a pitifully meager result: " 'There is a young boy here who has five barley loaves and two fishes.'" and then, feeling almost personally responsible that there was so little to offer, he apologetically added, " 'But what are those among so many?'" And quickly he stepped back again to stand quietly on the side.

St Matthew

Jesus saw a man called Matthew sitting at the tax office, and he said to him:” Follow me." Jesus saw Matthew, not merely in the usual sense, but more significantly with his merciful understanding of men. He rose and followed him." There is no reason for surprise that the tax collector abandoned earthly wealth as soon as the Lord commanded him. Nor should one be amazed that neglecting his wealth, he joined a band of men whose leader had, on Matthew's assessment, no riches at all. Our Lord summoned Matthew by speaking to him in words. By an invisible, interior impulse flooding his mind with the light of grace, he instructed him to walk in his footsteps. In this way Matthew could understand that Christ, who was summoning him away from earthly possessions, had incorruptible treasures of heaven in his gift.

St Thomas

Thomas had experienced and foreseen the long hours of Good Friday with inexorable clarity, more clearly perhaps than any other apostle except Judas. Both apostles, the melancholy Thomas and the traitorous Judas, knew from the depths of their radically different hearts the fate of the Lord that was so near at hand. But Thomas-and perhaps Judas, too- had a hope hidden in the depths of his heart that the Redeemer could master and change this difficult destiny. Nevertheless, when the suffering of Christ had run its courses-capture, judgment, crucifixion, death--Thomas was struck by the heavy blow of reality. This was too much for him. He could not withstand the weight of this burden.

St Philip

Philip, the Individualist

The first clue to Philip's personality can be taken from the Gospel of St John.

The scene and circumstances which the Gospel describes were full of pathos. There were five thousand men, not counting the women and children. "Jeus had lifted up his eyes and seen that a very great crowd had come to him..." He knew that they were hungry. He Himself was a man and had felt the pangs of hunger. "He said to Philip, "Whence shall we buy bread that these may eat?'" There was a gleam of a smile in His eye. He knew what was happening and what would soon happen. He did not need Philip's ad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Yet this quiet and reserved apostle, the economist, was ask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eeding five thousand with next to nothing.

St Bartholomew

The apostle Bartholomew, a Galilean, journeyed through the side of India that had fallen to him when the earth was divided up for the preaching of the Gospel. He proclaimed the advent of the Lord Jesus to those nations according to the Gospel of St. Matthew. After he had converted many to Christ in that region and had suffered many toils and difficulties, he came to Great Armenia. In Great Armenia Bartholomew led the king, Poplymius, and his wife, in addition to twelve cities, to the Christian belief. These conversions very much enkindled the jealousy of the clergy there. The priests succeeded in stirring up the brother of King Polymius, Astyages, to such an anger that he gave the gruesome order to have Bartholomenw skinned alive and then beheaded. In this martyrdom he gave his soul back to God. St John

between Jesus and John there remained a secret of intimacy-a real spirituality, a close spiritual union, a deep contemplation. Here was a secret love and

understanding which the other apostles did not share. But the others-with the exception of Judas-recognized and respected this favor of love that John enjoyed. They neither questioned nor vied for John's first place with the Lord-as once Peter's first place of honor was challenged. Certainly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if the disciples had sought the place of John in the heart of their Master than the place of Peter in the majesty of God.

耶稣受难时John在身边的表现John stood by the cross and listened to the iron hammer hit hard against the heavy iron nails. At every blow he felt the thud in the earth beneath his feet. His heart pounded with pain, as the Lord's had throbbed in John's ear only the night before. Christ had foretold all of this. He heard the soldiers rail at Him and revile Him, and blaspheme Him. He was alarmed and startled and could not understand when he heard the cry,"'Eli, Eli, lema sabacthani... My God, my God, why hast thou forsaken me?'" the cry of Him who was with God, who was God. But John persevered. He stood by his forsaken Friend. He stood by in an ecstasy of grief and love, as the soldiers came and "one of the soldiers opened his side with a lance," the same side where John had reclined and rested only the evening before. He saw with his own eyes how "immediately there came out blood and water."

St James

Time passed, and nothing happened. James had done nothing conspicuous or outstanding in the ranks of the apostles. Then Christ was crucified, and all was over. Before the risen Savior's manifestation in Galilee, this apostle had returned, with his coworkers, to his fishing. There on the sea everything seems to be as it had been before the Messias came. Yet something was missing. The Resurrection gave Jesus back to His apostles, but only for awhile. After the Ascension, the fearful little group had retreated to an upper room to await the first Pentecost. Suddenly "fire from heaven" fell upon them, the true and holy and heavenly fire that purifies. James left his hide-out with the others and went to the far regions of the world preaching th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The Breviary praises this apostle in the lesson read on his feast day: "After the ascension James preached the divinity of the Lord in Judea and Samaria and converted many to Christianity." But all the others did this, also. He drank from the cup of the Lord, but so had all the others drunk from this chalice.

St Simon(这个不是故事,某有找到故事)

Simon, the unknown apostle, is the patron of the countless Christians who go through life without fame, without a name. He is the patron of the army of unknown workers in the vineyard of the Lord, who toil in the last places for the kingdom of God. He is the patron of the unknown soldiers of Christ, who struggle on the

disregarded and thankless fronts. No one notices, no one praises, no one rewards this obscure and often misunderstood apostles-no one except the Father, who sees through all obscurity, who understands all misjudgments.

Juda

The Apostle Jude Thaddeus had a name that was as famous and honorable in his day as the name Judas is infamous and heinous today.

1The dying patriarch Jacob marked his son Judah as the forefather of the Messias ○

with this blessing:Juda, thee shall thy brethren praise. thy hands shall be on the necks of thy enemies: the sons of thy father shall bow down to thee. Juda is a lion's whelp: to the prey, my son, thou are gone up. Resting thou has couched as a lion, and as a lioness. Who shall rouse him? The sceptre shall not be taken away from Juda, nor a ruler from his thigh, till he come that is to be sent: and he shall be the expectation of nations.

2Jude was a farmer. Before he, as an apostle, sowed the seed of the word of God ○

over the wide spaces of the earth, he, as a farmer, spread the grains of barley and corn on the soil of the land laid open by a plough. How well he could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parables of Christ!

"Behold, the sower went out to sow. And as he sowed, some seeds fell by the wayside, and the birds came and ate them up. And other seeds fell upon rocky ground, where they had not much earth; and they sprang up at once, because they had no depth of earth; but when the sun rose were scorched, and because they had no root they withered away. And other seeds fell among thorns; and the thorns grew up and choked them. And other seeds fell upon good ground, and yielded fruit, some a hundredfold, some sixtyfold, and some thirtyfol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man who sowed good seed in his fied; but while men were asleep, his enemy came and sowed weeds among the wheat, and went away. And when the blade sprang up and brought forth fruit, then the weeds appeared as well. And the servants of the householder came and said to him, 'Sir, didst thou not sow good seed in the field? How then does it have weeds?' He said to them, 'An enemy has done this.' And the servants said to him, 'Wilt thou have us go and gather them up?' 'No' he said, 'lest in gathering the weeds you root up the wheat along with them. Let both grow together until the harvest; and at harvest time I will say to the reapers: Gather up first the weeds, and bind them in bundles to burn; but the wheat gather into my barn.'"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grain of mustard seed, which a man took and sowed in his field. This indeed is the smallest of all the seeds; but when it grows up it is larger than any herb and becomes a tree, so that the birds of the air come and dwell in its branches."

"Thus is the kingdom of God, as though a man should cast seed into the earth, then sleep and rise, night and day, and the seed should sprout and grow without his knowing it. For of itself the earth bears the crop, first the blade, then the ear, then the full grain in the ear. But when the fruit is ripe, immediately he puts in the sick because the harvest has come."

Juda 被发现时的表现

The few disciples reclining next to the Lord were especially nervous: John, Peter, and -and Judas! John bent forward. He looked at Peter. He looked at the Lord. "Is it I?" Peter did not move. He stared at Judas. He stared at the Lord. "Is it I?" Judas was caught between them. He was paralyzed. His eyes were wild. He was terrified. He felt the stares from those on his left, but dared not look to his left-"Is it I?" he heard someone say-and he could not move, even though he wanted just to glance to the left. He knew the eyes from the right warded him off-"Is it I?"-and he could not look to the right-"Is it I?"-nor did he even dare to look at Jesus. There was Jesus, his Master, God. Judas needed the silver. He needed all thirty pieces.

St James the Less

身世James the Less, the brother of the Lord, was James the apostle. This is the only conclusion possible if this "brother of Jesus" is unequivocally to be shown to be the son of Alphesus and Mary, the sister of Jesus' mother. He is not the son of the mother of God, nor a son of Joseph by an earlier marriage-as the legendary accounts of the so-called Proto-Gospel of the Apostle James claimed. Only with this interpretation is James shown to be a son of the "sister" of the mother of Jesus and a relative of the brother of Joseph, the foster father of Jesus.

故事 Once at the Council of the Apostles. Here the most weighty ques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 was discussed and decided: whether the Gentile Christians were bound by the Law of Moses. Already Peter had made use of his full authority to bind-and to loose-and explained,

"Why then do you now try to test God by putting on the neck of the disciples a yoke which neither our fathers nor we have been able to bear? But we believe that we are saved through the grace of the Lord Jesus, just as they are."

Then all eyes fell on James. Both sides, some hoping for the Jews, others favoring the Gentiles, waited breathlessly. What was the opinion of this distinguished and most conservative of all the apostles? Which view would he adopt?

James arose, and spoke:

"Brethen, listen to me. Simon has told how God first visited the Gentiles to take from among them a people to bear his name. And with this the words of the prophets

耶稣经典篇四
《三、基督教的经典》

耶稣经典篇五
《基督教》

基督教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独一神和人类中保、为人类救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的主要教派有天主教会、东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东方亚述教会、安立甘圣公教会、路德信义教会、加尔文改革派教会、浸信教会、循道教会、五旬节教会、安息日教会等4万余个非共融的独立教派。西方教会可以分为罗马帝国末期开始的天主教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各占世界基督徒总数的50%和38%。其中新教教会大多直接以基督教相称,而天主教会则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教育、医疗和慈善机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佛教一般视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相信那位独一的神(或译为上帝,或天主)创造了世界,并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后来人犯罪堕落,带来了死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他降世为人,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并三天后复活。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赎价,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也将复活,与神同在,有永远的生命。他是人类的救主。

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建立,约于公元325年由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并成为罗马帝国国教,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因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差异化发展,形成罗马天主教会(天主教)为首的西方基督教,和君士坦丁堡正教会(东正教)为首的东方基督教。16世纪西方基督教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奠定新教(更正教)基础。基督教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及欧洲宗教改革后以地理大发现为契机传入世界各地。

20世纪,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成立,以求促进普世基督宗教各派之间的合

一。 现在全世界的基督徒约有24亿人,约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 美国是当前全球基督教最兴盛的国家之一,有接近80%的美国人属于基督教的各种教派,包括少数东正教和摩门教。中国大陆基督徒人口难以确切统计,某些人估计在9千万-1.1亿。 在中国五大宗教占据两席。

基督教的经典

四十余位执笔作者,前后写作时间跨越约1600年。

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是在耶稣的时代以前所写成的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记载了从耶和华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以犹太民族为核心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摩西五经,记载了神给犹太民族的律法,另外还有历史书、智慧书、先

知书等内容,原文以希伯来语写成。成书约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500年。 现今,有7卷被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的旧约经书未被列入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认的圣经,被基督新教称为次经,不同教派间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差别,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旧约圣经46卷,东正教50卷,基督新教39卷。 新约圣经

《新约圣经》是耶稣离世以后由耶稣的门徒写成,内容有福音书(记载耶稣言行生平)、使徒行传(天主教中文译为宗徒大事录)、使徒书信、启示录(天主教中文译为默示录)等几部分共27卷书,原文以希腊语在第一世纪写成,从公元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于公元4世纪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认。

对圣经内容的观点与论述

传统的基督教教义认为圣经是神启示,由人写下来的,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根据。但不同教派和思潮对圣经的观点有所不同。天主教对教会的圣谕也给予很高的地位,新教则提出“唯独圣经”,19世纪出现的自由派神学否定圣经是神的启示,与之对立的基要派则提出“圣经无误”。

圣经本身多处宣称自己是神的启示。圣经常常直接引用神的话语,“神吩咐这一切的话”(出埃及记20: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利米书1:4),新约福音书直接引用耶稣的话语,保罗对自己书信的内容宣称“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加拉太书1:12)。保罗总结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此处“圣经”原文应该是指《旧约圣经》,因为这封书信本身是新约圣经的一部分,写的时候新约圣经还未正式成典,但新约成典以后,基督教将这句话的意思推及整本圣经。

4世纪的奥古斯丁著有“论基督教教义”,专门讲读圣经的方法论和由此所得到的对神的认识,他认为圣经是教义的根本基础。在第四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教会逐渐形成一些增补的教导、礼仪,后来教会认为也是神所启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与圣经一样重要。16世纪宗教改革,以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为代表,提出“唯独圣经”,基督新教只承认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正确、不变经典,并且反对罗马公教教会与教皇有诠释圣经的最高权威。

19世纪开始出现自由派神学思潮,认为圣经最多来说是神对当时的人的一些启示,有历史的时限性,而且记载中有很多错误,中间很多东西根本只是传说、寓言、想像,总之圣经中有很多,甚至绝大部分,是错误、过时的内容,比如童女怀孕、死人复活、行神迹等,因而反对用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只使用圣经中一些他们认为可取的道德教训。这种思潮影响到不同教派。福音派基督徒反对这种看法,称自由派神学的人根本就是不信基督教。福音派中间的一些对圣经的权威性进一步强调,提出“圣经无误”,一般这些人被称为基要派。

基本信仰

上的共同性远大于其差异,以下的教义尽量涵盖各教派公认的基本信仰。 神学教义

 独一真神(“神”或译“上帝”、“天主”):宇宙间有一位独一的至高神,是自有永有、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称为耶和华。

 三位一体:独一神有圣父、圣子、圣灵(又译为圣神)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之源,圣子是耶稣基督,圣灵是神的灵。三者同质、同能、同永恒,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个神。阿塔拿修信经对三位一体进行了比较得到公认的解释,但这仍然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这个词,所以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中较受争议的一项,但也被许多相信三位一体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项教义。否认三位一体的理论当中有一位一体论(只有一个神,乃是父)、三位三体论(父、子、灵乃是三个神)、形态论等。由于源自犹太教思想的教派,也同样坚持“一神”论,因此三位一体与非三位一体论的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 创造:神创造了天地万物,最后照自己圣洁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为亚当和夏娃。

 罪与死: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圣洁良善的行为、思想。人的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带来了死。从此,罪与死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会犯罪(罪行)。如果没有神的救赎,都要走上灭亡之路,不仅肉体要死亡,灵魂也要永远死亡,而灵魂的死,不是永远的消亡,而是永远受火湖折磨。

 基督救赎:耶稣基督本为神的儿子,与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稣基督为了将世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而降世为人,从三十岁开始传道,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他的无罪之身成了赎罪的祭,赎了世人的罪。他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与父同在,他让父差下圣灵住在信他的人心中,与他们同在。他还活着,他在继续地作工。他将要再来,审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彻底地消灭罪,成就新天新地。

 复活与永生:耶稣基督将要再来,所有的人都要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信耶稣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与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后会因罪而下地狱,与神永远隔绝。(圣经对末世的启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

论在细节上可以很复杂,不同意见也比较多。)

 荣耀:人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全然归给神,使人真正的谦卑下来,做“荣神益人”连结人的枝子。

自由派神学的神学观是例外,他们基本对上述教义全部否定,只承认有一位慈爱的神,但他创造世界、能行神迹、将来审判都是不大可能的事。耶稣在世上传播爱的福音,后来被人迫害而死,是我们学习的道德典范,但童女怀孕、死后复活,都是不大可能的事。福音派认为自由派是不信基督教。

人伦道德

与基督教的神学教义有紧密联系的是它的人伦道德的教导,如果说神学教义侧重于人与神的关系,那么这些道德的教导就是侧重于人与人的关系,但这两者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些道德的教训是圣经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爱”是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观的最重要的一点,神对人最大的诫命是要爱神、爱人。另外,基督教也强调认罪、悔改、饶恕、谦卑等等。“十诫”和“登山宝训”是圣经中对道德的比较集中的论述。

基督教信仰中的伦理道德观虽然与其他宗教、文化的伦理道德观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其根源、目的、方法、侧重又有诸多不同,这十分关键。基督教认为爱来于神,行善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善行需要出于真心的爱。基督新教特别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好行为应该是对神的信心的结果,不应该脱离信心而单独强调做好事。

宗教比较

基督教源于犹太教,后来又有伊斯兰教承接二者若干渊源而另立旁支,三者可称为亚伯拉罕诸教。这三者有若干相似之处,与其他宗教相比,它们颇为独特。  相信有一位独一的神。这与其他的多神论宗教就区分开了。

 相信这位神是有位格的神,就是神有自我的意识,并进而有思想、意志、情感,这与自然神论不同。

 相信这位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是永恒、全能、全善、全知、全在的神,他还要来审判。相比起来,中国传说里的盘古、印度教的梵天,创造世界之后现在已经不在了。审判的观念非常独特(犹太教对于审判的观念比较模糊一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很清楚)。

 相信这个世界只是神的创造物,非常忌讳将神的创造物当作神来拜,因此非常强调不可拜偶像,这与许多宗教都不相同。

 强调经典: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这几个宗教传统上都很强调其经典是神的启示,是无误的,是其信仰的重要基础。它们对经典的严谨态度比其他许多宗教更强(19世纪开始的自由派神学在这一点上反对传统的观念。)

这三者之间殊途同源,关系错综复杂。按时间的先后 -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后来出现的信仰对前面的信仰多多少少有些承认,同时又有很多的发展/变化,前面的信仰都不承认后来的信仰。下面列表就其基本神学观念做简略比较,在具体的宗教实践上,许多细节纷繁复杂,比较变得比较困难。提一点,

基督徒生活

耶稣经典篇六
《科学、理性与基督教经典法则》

科学、理性与基督教

科学(Science)一词,意即知识。《韦氏大辞典》有几个定义,其中一个最简单明了的是:「科学是自然物质界的系统知识」。故凡超乎自然物质界的知识,如宗教、灵界,就不属科学范围,而是属神学范围。神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质,当然是不能用探究物质的方法来探究。

同一层次的知识,彼此连系,才可以系统化。科学与神学既非同一层次,彼此系统化便有困难。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挂钩,那是来源问题,也即创造问题。神学探讨「创造之主」,科学探究「受造之物」。二者可说都以「创造」为出发点。若无创造,便无万物,包括人类,那么科学与神学皆无可能。我们生活在自然世界中,较易了解物质基层的知识,对灵界高层的知识,则较难明白。

科学是利用感官、理智、工具与仪器,探究自然万物的工作。人的感官功能有限,必须用工具和仪器辅助。但同时,人在工作上,也反映了他的弱点,例如:无能、偏见、虚浮、主观、自私与夸张等。人不是万能,所造的工具亦不可能万能。因此科学也不是万能。

科学精神

从事科学的人,必须自认所知极少,再而驱除成见,实事求是,虚心地求证,严谨地治学,锲而不舍,直至认知。但单就这一方面来说,也不容易做到。因为每一个人有意或无意,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对客观资讯的评估,多少受到先入为主的世界观影响。并且人容易冲动,流于肤浅,所以常见不少人狂热,偏向这方面或那方面;例如大喊「科学万能」、「双手万能」者,就是一例。

科学假设

科学家假设在自然物质界中,有一致的自然规律,叫作「自然划一原则」(Principle of Uniformity of Nature),亦即自然律不因时间、空间、观察,或实验的人而变。换言之,相信自然物质界有固定的秩序,否则,客观上便无探究的可能。科学又假设,自然界的奥秘是人可以理解的,否 则主观探究便无法起步。规律与秩序是设计的表现;设计必需有设计者。自然界能被理解,就表明了它由最高的理智(即神的理智)而创造。无理智的产物非人所能理解,例如一只小鸟,不管它在白纸上留下多少脚印,我们都无法知其所云。

科学方法

科学观察和实验,使用度、量、衡为客观标准。凡不能用客观定量考究的,严格地说都不属科学范围。例如精神抽象方面的爱、恨、善、恶、怯弱、勇敢等等,都不能客观作「量」的测定,只能主观作「质」的形容。

至于理解方面,需要在没有政治或人事 压力下,才可根据逻辑自由思考、讨论、归纳或演绎;这就是为甚么自由社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原因。若是政治干涉知识,凡 政权不悦的,即使是事实,也不容 发表,那么求知的事业,便难于运作。

科学的目标

科学的目标是寻求自然系统中的事实及原因,不涉及超自然。但不涉及超自然,并不等于否认超自然。这点许多人都弄糊涂,所以才有唯物论者以偏盖全的现象。

正因为科学探究要求严谨,所得的讯息清晰明确,所以科学探究的范围甚窄小。而即使如此, 科学知识仍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有随时被推翻或修正的可能。这便是科学知识的「暂时性」。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哲理家朴柏(Karl Popper),已清楚给我们解释,科学归纳法所得的「定律」,虽由百万个事实支持,仍只能如采样法(Sampling)得出简略性的结果,不能保证永无例外情形。科学发现的事实却可推翻已有的理论。尚未推翻的理论,算为「暂作此论」;尚未推翻的定律,则作为「近似真实」。故此,欲在科学中寻求永恒不变真理,必招致失望。

科学只能知道:自然万物是「怎样的」;不能知道「怎么会这样」。笔者年轻时,在中国上大学一年级化学课,听一位留学美国化学博士教授大谈化学原素周期表,他对原子构造与性质的秩序与周期性甚为详熟,但下课后,一个同学问他:「怎么会这样?」他便瞠目答不上来。类似的问题,例如:「 为甚么人只有两只眼睛、两只脚?」「为甚么人没有翅膀?」「为甚么兔子不能像牛那般大?」「为甚么马不能像猫那么小?」千千万万个「为甚么」,都是科学不能解答的。惟有圣经告诉我们:「...万物是因他(上帝)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示录四11)。只有神自己才能给我们最后答案。

科学家可以在大自然的体系中,追究彼此的 关系与原因,但对整个大自然的存在,即最终的来源问题,便无法探讨。这好比研究一所房子的结构,可以知道建造的先后次序,却永远找不到建造房子的工程师。根据常理与逻辑推断,必有一位设计的工程师在先,而这位设计、建造宇宙的工程师,便是基督徒所敬拜的创造者。

基督徒敬拜「独一真神」,相信宇宙的一元性,作为科学寻求划一定律的心理基础,因而帮助了科学寻求普通定律的发展,这是历史事实;也是东方多神信仰文化土壤培植不出科学的原因。

科学需要逻辑思想作归纳或演绎,前已提及,逻辑思想即理性的正当运作,如古希腊人所发展的。法国哲学家勒农(Renan)说:「一个人的心意未直接或间接纳入希腊的纪律,便缺乏了正当训练。」当基督教在 犹太兴起之后,以宗教本位的希伯 来民族思想,与以理性为本位的希腊民族思想,起了调和作用。因为希腊传统的多神信仰,已为哲学思想家所否定,「毁灭乾净」(注一)。胡适之先生说:「相当于中国汉朝以后,犹太系加入希腊 系,成了欧洲的中古哲学」(注二)。屠正叔 说:「… 试考 欧化发达之本末及其精神所在,乃知希伯来之思想不独不为学术进步之阻碍,且实有助长之大功焉。」(注三)

最显著的例子是基督教神学的发展,以理智探讨信仰,即「以理证信,以信辅理」。理性为人体功能之一,有其限度。理性不足时,需要信仰辅助。反之,古代神话或迷信受希腊理性考验后,便无法立足。历史家说:「罗马帝国起初的三个世纪…希腊与罗马的旧宗教都已失去生机,虽然形式仍然维持,谁也不真相信朱庇特(Jupiter)及他的诸神明。企图以皇帝及国家为中心的宗教也失败了。」(注四) 亚力山大大帝以后数百年间,希腊文化──语文、艺术、科学、哲学,远播南欧、中东、北非,成为国际性新文化,称为「希腊化的文化」(Hellenistic Culture)。犹太国便在其影响范围内。第一世纪最杰出的基督教宣教士使徒保 罗,深受希腊文化薰陶,理性极强。在他所写的书信及讲道中,皆已呈露。他驳斥伊比鸠鲁(Epicurus,B.C.342-270)派,主张人生只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论调;也驳斥斯多亚(Stoicism)派克制情欲,置苦乐生死于度外,以理智追求至善的论调。这二派是当时盛行的哲学(参使徒行传十七18)。他以宇宙万物,作为神存在及具有大能的具体实证。既有「所造之物」,必有「造物之主」;叫人无法否认,神即是造物之主。

虽然保罗的理性极强,但他不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者。他在大马色路上,有很不寻常的经验,令他从反对基督的福音,转变为不顾性命传扬福音。但他又不是经验主义(Empiricism)者,而是极重「信」的人。他在名重一 时的律法师迦玛列门下受教,一生勤读不倦,知识极为丰富。但他又不高举知识,反而著重爱心。因为他所传的是真理。真理与理性、经验、知识,都可沾边,但不偏于一方。后来中世纪的教会领导或神学家,也因同受希腊文化的薰陶,理性强劲。历史家说:「中世纪欧洲最富创作性的思想家,皆出自教会。例如罗介培根(Roger Bacon)与阿奎那(Thomas Aquinas),他们醉心于学术的冲力,即来自对基督耶稣的献身」(注五)。中世纪教会有「文明堡垒」之誉,神学被尊为「百科之后」。

近四世纪以来,现代科学的发展,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大学中的教师(Schoolman)。他们继希腊之后,首次再以客观理性,严谨探讨自然万物,重视思想合理化,并锲而不舍、潜心研究的精神,奠定 现代科学的基 础。特别是英国牛津的方济各会(Fransiscan)学者,在光学的 实验中,给物理学带来了新 趋势。再经过十四、十五世纪的努力,直至意人加利略(Galileo,1564-1642),成为高潮,被视为现代科学家的第一人。继来杰出的科学家,多数信仰基督,如:

一.克卜勒(JohannKepler,1571-1630)被认为天文学的创始人,证明太阳中心说。他说他只是「思神之所思」,跟进神之思路而已。

二.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的贡献是强调实验,由数据 归纳的「科学方法」。他说:「我们有两部书可以学习,以免谬误。一本是圣经,启示神的旨意。另一本为造物,彰显他的大能。」

三.巴斯加(BlaisePascal,1623-62)为大数学家,创动水力学及静水力学,发明气压计,贡献甚多。

他说:「作基督徒必不亏本,即使他死时发觉没有上帝,徒然相信,他仍无所失,因为他在世已较同伴们活得更快乐。但是,若有上帝及天堂地狱,那么,他得了天堂,他的同伴则一切消灭在地狱中。」

四.波义耳(RobertBoyle1627-91)是现代化学鼻祖,皇家学会的创办人之一,发现气体力学原则。他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与圣经学者,以经济支持翻译圣经及宣教事业。

五.雷伊(JohnRay1627-1705)为美国自然历史鼻祖,当时动植物学的权威,著书阐扬创造论,反对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的机械说。

六.牛顿(IsaacNewton,1642-1727)发现万有引力,以公式说明运动三定律。发展微积分,又在光学上贡献很大,制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他是个圣经学者,对圣经预言有特别的心得。

七.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78)是生物分类学鼻祖。他是很虔诚的基督徒,相信各种生物皆为上主创造,而非唯物进化。

八.莱布尼兹(GattfriedW.Leibnitz,1646-1716)是极具才干的数学家与哲学家,与牛顿同时发现微积分,他认为现在的物质世界为各种可能性中之最佳选择。

九.柏金森(JamesParkinson,1755-1824)在医学界很有贡献,柏金森病因他发现而以他为名,他有许多证道文章。

十.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世界公认他是最大科学家之一,发展电学与磁学,在教会中活跃事奉,他说:「惟有圣经,不加不减,是每人在各样境况中独一充分的向导。」

十一.邱维埃(GergesCuvier,1769-1832)是伟大的解剖学及古生物学家,是创造论的健将。

十二.道尔顿(JohnDalton,1766-1844),现代原子学说的倡导者,在气象学中也有大贡献,也是发现色盲的人,是一位虔诚的信徒。

十三.阿加西(LouisAgassiz,1807-73)是一位古生物学家,对鱼类研究有杰出的成就,坚信圣经的学者。

十四.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95)是杰出的细菌学家,第一个认为细菌为致病的原因。是虔敬神的人。

十五.克尔文(WilliamThompson, LordKelvin,1842-1907)他在物理及数学上的 贡献几与牛顿及法拉第并驾齐驱;这三位都是笃信圣经的人。克尔文是第一个采用「能」的观念的科学家。

十六.马克士威(JosephClarkMaxwell,1831-79)是笃信圣经的学者,在电磁场理论有卓越贡献。 等等杰出科学家不胜枚举。欧洲首创从事科学研究的伦敦皇家学会(RoyalSociety),初期会员中百分之九十为基督徒,而当时社会中基督徒仅占人口百分之二十。除历史人物外,今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有基督信仰,从事科技研究或教育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以一方面探究自然之奥秘,一方面赞美创造主造物之大智大能;科学与神学携手并进。前者究察神之工,知道造物主的存在;后者领悟神之言,接受天父的训诲。

耶稣经典篇七
《基督教A》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它于公元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巴勒斯坦,最初是从古代犹太教发展而来,后流传于罗马帝国全境,4世纪时得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支持,获得了与其它宗教(主要是罗马多神教)平等的地位。80年后,在392年,当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在位时,颁布了一则法令,欲“取缔一切异教迷信活动”,从此,基督教上升为帝国唯一正统的宗教。不久后,它伴随着传教士和移民的足迹,走遍了整个欧洲,乃至于整个世界。

目前人们常说的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其实都是基督教的不同派别,但它们形成今天这样的多个派别是有着特别的历史和政治原因的。所谓天主教,英文名称是Catholic,意为‘大公教会’我们也称之为加特力教,或称罗马公教会。它现在的中心是梵蒂冈,罗马教皇是这一教会的世界性领袖。凡属于公教会的各地方教会,都奉罗马教皇为它们的最高权威。重要的教职,例如大主教,必须由罗马公教会任命。我国天主教会由于实行“三自”方针,不承认罗马教皇对我国教会的领导。近期发生的所谓“地下”天主教会的事件,就基于天主教会内部的派别对立,一派主张继续实行“三自”爱国方针(自养、自治、自传),另一派主张与罗马教会建立直接的领属关系,乃至最后发展到与国家政权相对抗。

所谓东正教,英文名称是Orthodox,即“正统的”之意。东正教与天主教间的分歧由来已久,自早期基督教进入罗马帝国上层以后,就有过多次教义上的争论和教派方面的斗争,基督教会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斗争,曾经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基督教主教公会议。但由于涉及到政治和文化上的多重背景,这种矛盾很难解决,最后在1054年形成东西方教会的分裂。双方都自称为正统,都不服从对方的领导,相互指责、相互诅咒,相互除籍,于是形成了教会的分裂局面。东正教会依托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为皇权护佑下的教会。后来,传到斯拉夫世界。现在的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等巴尔干民族,近东的亚美尼亚和叙利亚基督教会奉行东正教的教仪。分裂之后的西派教会,就是上面所谈到的天主教。

基督教的第三个派别是一个十分混杂的团体,因为它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大系。“基督教”这个名称,是我国人民对它的称呼,而在西方,这些新教派被通称为“抗议宗”,它们都是宗教改革后发展起来的派别,其中因其创教者的宗旨不同而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德国路德派改革后出现的派别,称为信义宗,因为它提倡“因信称义”的教义。而且,由于路德曾经是位牧师,并没有授神职,路德教会不设主教;瑞士卡尔文派改革建立的教会,被称为长老会,因为在这类教会中实行长老制,而不是主教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改革只是立足于摆脱教皇对英国的控制,带有民族独立的色彩,因此,它宣称英国的国王是英国教会(安立甘宗)的最高首脑,不承认教会的权威,但在其它方面,与天主教没有大的区别。这也是后来引起清教革命的主要原因;美国新大陆开发以后,基督教会的派别更加繁多,其分散性也更为明显。但总体来说,由于基督教产生于宗教改革之后,在教义和礼仪方面对传统的天主教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在先进的知识阶层有较多的信众。

基督教的经典就是一部《圣经》,也称为《新旧约全书》,其中包括“新约”和“旧约”两大部分。所谓的“约”,即强调人与神的契约关系(积极的互动关系)。旧约部分是直接承袭于犹太教的经典(犹太教称其为妥拉,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圣著三部分)读过《圣经•旧约全书》的人们都知道,上帝曾与人类有多次的约定:在大洪水之后,上帝曾以彩虹为标志与义人挪亚立约,表示只要人类能够完善自己的行为,他将不再以洪水危害人类;后来,他又与其选民,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立约,要他和他的民族成员都实行割礼,以肉体和血为信,他则保证使亚伯拉罕成为多国之父,子孙繁多;最后,当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时,他又在西奈山上与摩西立十诫,以律法限制和规范犹太人,让犹太人永守其约。

基督教产生后,继承了犹太教传统中的立约说,强调耶稣降世是上帝与人重新立了约,以耶稣的血和生命赎了人类的原罪(亚当、夏娃),使人类摆脱了原罪的阴影。此后,人们应当一心向善。但是,人生中如果再度犯罪,则需要自己进行忏悔。于是,人们就称基督教的经典为《新约》。

《圣经》是古代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生动记录。它涉及的不仅是犹太人,还有其他民族的历史。其内容有上帝创世、亚当夏娃犯罪,洪水灭世,亚伯拉罕移居迦南,犹太人流亡埃及,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重回圣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以色列亡国与巴比伦囚虏,犹太人重建圣殿,希腊人统治,罗马征服,直至基督诞生、传教、殉难,他的门徒各处传播基督教等。其中有许多涉及古代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充满了人生的哲理、醒世格言、抒情诗歌、文学故事和成语典故,在西方乃至世界文化传统中深入人心、久传不衰。

《圣经》还是西方社会儿童的启蒙读物,出生后接受了洗礼的儿童,从小就在教堂中了解了基督教圣经的故事、传说和种种伦理说教;基督教会为步入青年时代的新教徒实行坚振礼,使其从此开始成为自觉的基督徒;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神学课,也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圣经和基督教的理论教义原则。《圣经》在西方的地位,几乎等同于中国古代社会《四书》、《五经》的地位(目前,华夏人群中出现了由南怀谨发起的新的一轮读经运动,说明古代典籍在华夏人群中经久不衰的地位)。而基督教世界的成年人,也以其研读圣经的深度和广度来表明其知识文化修养的深度。所以,要了解西方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形成的原因,首先要研读圣经,它不是一门杂学,而是西方文化思想的宝库(傅雷所说,卓新平,第2页)。

我国宗教学者认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包括上帝论、创世论、救赎论、圣灵论、末世论、教会论、圣母论、天使论等。用基督教会在公元4-5世纪召开的基督教全体主教公会议的决议来简明地概括,就是这样几句话:

我信独一的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和一切有形无形之物的主。我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之前为父所生,从 神出来的 神,从光出来的光,从真神出来的真神;受生的,不是被造的,与父一体,万物都是藉着他受造的。主为要拯救我们世人,从天降临,由圣灵感孕童贞女马利亚,取了肉身,并成为人;在本丢•彼拉多手下,为我们钉十字架;被害,埋葬,照圣经所说第三日复活,升天,坐在父的右边;将来必在荣耀中再临,审判活人、死人,他的国永无穷尽。

我信圣灵是主,是赐生命者;从父、子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享尊荣;曾藉先知传谕。我信使徒所立惟一圣而公的教会。我承认为赦罪设立的洗礼。我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 阿门。(325年尼西亚全体主教公会议)

(基本部分)我们跟随教父们,全体一致同意,教导人们宣认同一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也完全者;是真上帝,也是真主。具有理性灵魂和身体;按其神性,与父同体,按其人性与我们同体,一切都像我们,只是无罪;按其神性,万世之先,由父所生;按其人性,为我们和拯救我们,晚近由上帝之母、童贞女马利亚所生。同一基督是子、是主、是独生的、具有二性、不相混淆、不可改变、不可分割、不可离散;二性结合,不失区别,各性特点,反得保存。并存于一个位格和一个实质之中,不分成两个位格,仍是同一圣子、独生子,即上帝——道、主耶稣基督;众先知论及他时自始如是说,主耶稣基督本人如是教导我们,圣教父们传下的信经也如是说。(威利斯顿《基督教会史》第175页)

基督教的教义要求通过各种宗教礼仪表现出来。传统上基督教的礼仪乃有“七圣事”,其中一为洗礼,为教徒的入教仪式,象征着进入信仰;二是坚振礼,指教徒对其信仰的确认,象征着信仰上的成熟;三为告解,即教徒把自己的“罪行”“罪感”和内心的各种秘密向神职人员告明,表示忏悔,并渴求帮助,为此天主教堂两侧一般都有这种告解室,但神职人员在此作为神之代表一定要为教徒的告解内容保密;四为圣体,即弥撒或圣餐礼仪;五为终傅,乃教徒临死前由神职人员祝祷、赦罪之举;六为神品,

即天主教会按立神职人员的仪式;七是婚配,指教堂为教徒举行的宗教性结婚仪式。新教一般只主张洗礼和圣餐这两种圣事,有少数教派甚至不主张举行任何仪式。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等。此外,天主教习俗中也有狂欢节,北美新教的感恩节也有较大影响。

基督教圣经:

基督教的《圣经》是由《旧约》和《新约》两部书合成的。《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由律法书、先知书和圣著几个部分组成。在基督教产生之前,犹太人称之为《塔那克》:即律法书(Torah,妥拉)、先知书(Nebhum,•内毕姆)和圣训(或曰“智慧书”Kethubim,克图毕姆)三个词的希伯来文缩写形式T.N.K.。•由于基督教是由犹太教脱胎而出来的,耶稣和他的门徒都是犹太教徒,所以《旧约》也是基督教最初的经典;后来基督教早期文献,也按照旧约的模式,把它们分为“历史书”、“先知书”和“智慧书”(圣著)三个部分,逐渐汇集成册,最后编成一本《新约》;早期基督教将《旧约》和《新约》合并成为自己的经典,称之为《圣经》,又称《新旧约全书》。

• 《圣经》不是个人的作品,而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长期发展中,由各个不同时期的希伯来人“先知”、“圣贤”所写,被后人汇集起来的一部丛书。基督教会与天主教会认为,该书不是凡人所写,而是在上帝-天主的圣神默示下成书,即天启经典。罗马天主教会一向认为该书包括《旧约》46 卷,《新约》27卷,共73 卷经典。但是多数基督教新教会只承认以希伯来文写成的经典是“天启”经典,而不承认只有希腊文原文的《巴路克》(又译《巴录书》)、《多俾亚传》(又译《多比传》)、《友弟德传》(亦称《犹滴传》)、《玛加伯上、下》(亦称《马加比传》上、下)、《智慧篇》(亦称《所罗门智训》)和《德训篇》(亦称《便西拉智训》)等七卷书为正典。因此,在基督新教的《圣经》中,只收入了有希伯来原文的“圣典”39 卷。而在天主教会那里,凡属收入希腊文“七十子译本”的经典,都属于天启经典的范围,故把上述七卷书收入《圣经》典藉中。

上述经书之所以被称为“约”书,是取经书中多次出现的上帝与人类“立约”的含意:在“旧约”时代,上帝与人类三次立约:第一次是在大洪水灭世之后,因挪亚为上帝筑圣坛献祭,上帝以彩虹与挪亚立约,保证日后不再发水来毁灭人类和地上有血肉的生灵;第二次是与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立约,使他成为“多国的父”,但亚伯拉罕要因此而使他和他的后代在肉体上接受“割损礼”,以作为立约的标志;最后一次是在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在西奈山上为摩西和他的后代立了律法“摩西十诫”作为与以色列人立的盟约,上帝要求以色列人严守律法,独尊唯一神,同时,他向摩西保证,要使他和他的后代永远拥有迦南这块福地。到了新约时代,上帝又以其爱子耶稣的血与全人类立永远的盟约,要求人类虔信宇宙唯一神-天父上帝,相信耶稣是上帝之子,“道成肉身”,降世为人,为救赎人类而舍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后复活、升天等教义,于是人类将得到上帝的赦免,得进永生的天国。

另一方面,上述经书在译成中文时又被译为“圣经”-在英文原文和希腊原文中,《圣经》有两种说法:“BIBLE”(“书卷”)和“SCRIPTURE”(“著作”、“手稿”、后演化为“经卷”),中文译为“圣经”是强调这部经书在规范人生伦理、宣教基本信仰、阐述宇宙真理方面的作用,尊其为“神圣典范”、是“天经地义”的圣书,故译为“圣经”。

《圣经》中最早的成文史料,如《史官记述》写于公元前10世纪,而若干最早的诗歌,则可上溯到公元前1 000 年以前。《旧约》最早的经卷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新约》中最晚的经卷成书于公元 2 世纪,前后相距1 000余年 。

《新旧约全书》,不但是宗教的经典,同时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部重要文献,是研究西方文学,艺术,哲学,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范畴的丰富宝藏,它对西方文化影响之大,是难以估量的。自有基督教存在的1 000•年以来,西方文学名著,艺术杰作或则采用《圣

经》上的内容作为题材,或则广泛引用《圣经》上的典故或名言,因此,《圣经》是研究西方文学历史的学者必须接触和认真学习的重要参考书。

据统计,《圣经》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出版量最大的书。它共有1 400 多种文字的版本,其中《新约全书》曾先后被译成 1848 种文字和方言。目前,全世界约有3 亿册《圣经》在各地流通,每年销售量高达1 500万册,•各种版本的《圣经》诠释、故事等书更是不计其数。(1)

恩格斯在《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一文中,曾对于早期基督教的性质做了如下的概括:“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驱散的人们的宗教。”(2)。•《新约全书》正是这样一个原始基督教运动遗留下来的一部文献汇编,其内容包括“福音书”4 卷: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历史书”1 卷:《使徒行传》;“使徒书信”21 卷:《罗马人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力比书》、《哥罗西书》、《贴撒罗尼加前书》、《贴撒罗尼加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犹太书》;最后一部分是被称为“先知书”(或智慧书)的《启示录》 1 •部。按照天主教会的意见,通常把《新约全书》中的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划为《历史书》一类,以同《旧约》中的分类方法统一,同时把“使徒书信”中的 21 卷划分为“保罗书信”(14 篇)和“公函”(7 篇)两部分。在《新约全书》的全部经卷中,除《马太福音》是用亚兰文写的外,其余各篇都是由希腊文写成。因为,《马太福音》的宣教对象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而其他各部经卷都是为“外邦人”即非犹太人所写,向他们宣传基督教的教义、面向整个罗马世界的各族人民的。

四福音书记载耶稣的事迹和言论;《使徒行传》叙述耶稣的门徒在他死后传教和建立教会的情况;书信是当日教会领袖写给各地教会和信徒的信札;《启示录》是一部以犹太教传统的启示文学体栽写的宗教典籍。

《新约》最早的一卷写于公元 51 年,最晚的写于公元 2 世纪中叶,•其中所有较重要的经卷都作于公元 50-100年的60 年间。这个时期,基督教还处于为生存而挣扎的阶段,时间虽短,却已建立了几个中心,如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叙利亚的安条克,小亚细亚的以弗所,罗马帝国首都罗马等。

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因此,《新约》的一些最早的文献资料都写成于巴勒斯坦,是用当地的亚兰文(或称为阿拉米文)写成,如“耶稣的语录”,学者们称之为“Q”文献。以后教会迅速在罗马帝国各地发展,所以《新约》各卷都是在巴勒斯坦以外的地方编写的。例如《马可福音》写于罗马;《马太福音》写于耶路撒冷;《路加福音》写于安条克;《约翰福音》则写于以弗所等。 《新约》各卷的作者虽然身居罗马帝国各地,但他们的原籍可能都是犹太人。他们在外籍人居大多数的各地教会中负传教的主要责任,这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耶稣本人是犹太人,只有犹太人才有足够的宗教背景和素养对耶稣的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由于当时信徒的大多数讲希腊语,所以他们的著作大都是用希腊文写成的,那些最早的文献资料,也一定都由亚兰文译成了希腊文。 《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部福音书是《新约》的核心,记载着基督教的教主耶稣从诞生、出门传道、到受难、复活的事迹。它们是四个不同的作者,于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地点撰写的,其中。除了《马太福音》外,都使用当时罗马帝国东部各地通行的通俗希腊语言写杨,文词虽然简朴,流传却很广泛,在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福音”一词的原意是“佳音”、“喜讯”、“好消息”。据学者们考察,该词语出自《旧约.以赛亚书》中“报好信息给赐安的”(40:9)、•“我要将一位报好信息的赐给耶路撒冷”(41:27)、“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上帝作王了’”(52:7)。在新约中,“喜讯”即“天国近了,你们应当诲改、信福音”,也就是说,上帝派遣弥赛亚降临的许诺开始实现、他已在地上建立天国、实行并完成自己的救赎计划。此后,“福音”一词就成为耶稣的信徒报告他的言行、受难及复活的信息的专有名词。(3)

四福音书的前三部,观点大致相同,因此有“同观福音”之称(SYNOPTIC GOSPEL)。据多数学者的意见,《马可福音》成书最早,它主要叙述耶稣传道的事迹。《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编写较

晚,他们将《马可福音》所载耶稣事迹几乎全部采用到各自的书中;在耶稣的言论方面。《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援用了一部很早就流传着的耶稣语录,即前述所谓“Q”文献,这就说明了这三部福音书之所以能有那么多相同之处的原因。

但是,这三部福音书又各自有其特殊的资料。《约翰福音》独具一格,在资料方面没有前三福音书之间的那种关系。按照《圣经》的排列顺序,《马太福音》位于《马可福音》之前-尽管人们通常认为《马可福音》成书最早。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按照《圣经》的顺序来分别介绍四福音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基本特点、其编写宗旨和大致结构。

(一)、《马太福音》-记述耶稣教训最详细的福音(缩写形式为“太”)

《马太福音》一向深受教会重视,从《新约》开始编集之时,即被排列在卷首。

• 据教会自古相传,这部福音书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马太所作。福音书记载,马太又名利未,是亚勒腓的儿子,蒙召前曾在迦伯农任税吏。税吏是当时犹太人看不起的一个职业,马太在自己的福音书中也不回避这一点。据学者们统计,书中谈及银钱的例子有12 处之多,而且更多地流露出对法利赛人的反感。因此,•他们认为这都暗示着《马太福音》的作者就是税吏马太。在《马太福音》中所列的十二使徒名单时,在“马太”之前加上了“税吏”的字样,表明马太并不避讳“税吏”这一职业,也说明福音书中提到的税吏马太很可能是本书的作者。但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福音书中没有提到足资证明的可靠证据。公元2 世纪的教父帕皮亚说过:“马太用希伯来文编写了《耶稣的言论录》,各人照其所能进行解释。”如果这话符合事实,那么,马太所写的《言论录》,可能就是后来被编入《马太福音》的“Q”文献的蓝本。(4)

据说,耶稣死后,马太在巴勒斯坦一带传道多年,后来又到外地传道,最后殉道。天主教会规定每年9 月21 日为马太的瞻礼日。

一些学者根据他们的研究认为,•《马太福音》援用了《马可福音》中的一些材料,应该晚于《马可福音》问世。有的人强调,由于书中多次提到信徒将为基督的名受迫害的预言,显然反映了公元1 世纪晚期基督徒遭受大规模迫害的情况,于是他们推断著作年代当在公元90 前后。但是,•天主教会一向把《马太福音》视为第一部福音书,即早于《马可福音》面世。教会认为,《马太福音》的原本是用巴勒斯坦地方犹太人通行的亚兰文写成,大约于公元50 年前后面世;•而它的希腊文译本则晚于《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大约于公元70 年前后面世。(5)

教俗学者们通过考察认为。《马太福音》的成书地点大约是在耶路撒冷。其主要材料来源于所谓的“Q”文献,据一些学者认为,其中引用了《马可福音》中90%的内容。此外,书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自民间的口头传说。

该书的宗旨是以报福音的方式陈述耶稣的生平,证明《旧约》中一个弥赛亚即将来临的预言在耶稣身上完全得到了应验,耶稣就是古代先知们常常提到的弥赛亚。(5)由于该书是这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所写,•所以提及犹太人的传统和习惯时并不加以任何说明,而且特别强调耶稣的家谱和耶稣向犹太人传播福音的使命。其次,该书的另一个宗旨是要强调耶稣由童贞女所生,并不是政治领袖,他来到人世间不是为了废除律法,而是为了完善律法。因此,也有人把《马太福音》称为《犹太福音》。

《马太福音》在四福音书中成书年代不是最早的,文字也不是最美的,其所以自古以来深受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内容比较丰富,结构层次分明,便于阅读。二、收集耶稣言论最广,成为基督教伦理的重要文献。三、兼收并蓄,将当初基督教两大派别的不同观点巧妙地编录在一起。根据历史资料,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有犹太派与外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犹太派是巴勒斯坦的信徒,他们本来是犹太教教徒,后来信了基督教,其中包括当时跟从过耶稣的人。他们主张:外邦人要加入基督教,必须遵守犹太教教规。外邦派主要是非犹太藉的的基督徒,也包括旅居国外的那些受希腊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犹太人基督徒。他们强调基督耶稣是世界各国的救世主,信徒不必拘泥于犹太教教规,保罗就是这一派的领袖。《马太福音》一方面反映了犹太派的狭隘的民族观点,如犹太教律法的永久有效性(5:18),犹太人的优越地位(15:24)等;另一方面,书中也强调基督教的普

耶稣经典篇八
《六大宗教基本经典和教义》

基督宗教的经典和教义

(一)圣经的结构和内容:“圣经”虽是基督宗教三大派共同的经典,但它们的“圣经”在结构、内容上都存在很多差异(如在新教的和合本圣经中,旧约有39卷,但是在天主教的思高本中,旧约有46卷;在犹太教的塔纳赫中,则只有24卷);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就必须了解次经的由来。

▲ 次经又叫“第二次圣典”(为犹太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所共同承认,新教则不予承认)。它们本是民间收藏的书卷,但是公元前2世纪时, 72位犹太学者在把旧约译成希腊文的过程中,收录了它们。到4世纪末,当基督宗教学者哲罗姆奉命修订原来不够规范的老版拉丁圣经时,吃惊地发现原来依据的70子希腊文译本比希伯来原本多出了12卷(有7卷单独成书)。于是他将这些经卷单独置于新旧约之间,并加上序言,指出其地位次于正典。

1、旧约的结构和内容:基督宗教之所以把从犹太教那里继承来的那部分圣经称为旧约,是因为它记载的是上帝为拯救人类,而不断与人类(尤其是选民以色列)立约的漫长历史。主要分四部分:

▲ 律法书5卷:即摩西五经或托拉,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记载了人类的起源、族长时期的犹太教的历史,以及摩西律法等。

▲ 历史书6卷: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尔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因为记录了一些早期的著名先知,如底波拉、撒母尔的事迹,故又称前先知书。

▲ 先知书:15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3卷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第二部分是12卷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弥迦、那鸿、哈巴谷、西番亚、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

▲ 圣文集:13卷,分五部分:1、抒情诗-诗篇、耶利米哀歌、雅歌;2、智慧文学-箴言、约伯记、传道书;3、故事-路得记、以斯帖记;4、历史纪事-历代志、以斯拉记、尼西米记;5、启示文学-但以理书。

2、新约的结构和内容:新约是《圣经》的第二部分,意思是上帝派他的独生子与人类重新订立的契约,它是基督宗教所特有的经典,也是其最重要的经典。新约共有27卷,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福音书:4卷。福音的意思是报告上帝籍其子拯救世人的好消息。解开整个福音书乃至整个新约的钥节是《约翰福音》3章16节。

▲ 历史纪事:1卷,即使徒行传。记载耶稣死后的30年里,教会的成长过程。

▲ 使徒书信:21卷,是初期使徒写给各地教会或传道人的信件,它们阐述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和教义。

▲ 启示文学:1卷,压卷之作,脱稿于罗马的政治高压之下,安慰作用。也更明确地宣布了一系列重要教义,如千禧年、末日审判、肉身复活等。

(二)基督宗教的教义: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很多神学观念,但是又对其加以创造性发展,从而使它们具有了新的含义,并且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教义。

1、上帝论: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论,并且将其改造成了三位一体的上帝论。即认为:上帝既是一个神,又包括父、子、灵三个位格。其中,父是第一位,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造物主;子是第二位,是太初与神同在的道,是上帝创世的途径和中介,为救赎世人被钉十字架,将来复活行审判;灵是第三位,从父出来或从父和子出来,全在于宇宙和人类的全过程中的神。

2、基督论:受膏者一词的希腊文音译(christos),希伯来文的音译为弥赛亚,意即上帝所派遣的救世主;在新约的保罗书信中,已形成了正式的基督观,因为它们常常将基督与耶稣两词混用或合称为“耶稣基督”。但是对于基督究竟是兼有神性和人性、还是只有其中一种的问题,历史上的神学家一直聚讼纷纭,从而加剧了基督宗教会的内部分裂。先后形成了幻影论、嗣子论、二性二位论、 二性一位论等多重解释。其中以二性一位论最为正统,该理论认为;基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但两者又结合成了同一个位格。

3、救赎论:是基督论的发展,表达了基督宗教对基督的使命的理解。正统观点认为,原罪使人无力依靠自己摆脱罪恶和死亡,故而上帝派他的独生子道成肉身、钉十字架为人赎罪。但神学家对此提出过许多不同解释。其中,正统的解释是“客观救赎论”——基督之死的作用是客观的、必要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感化人(具体又分为赎金说、 胜魔说和补偿说)。此外,还有一种有影响的非正统解释,即源于12世纪的阿伯拉尔的道德感化说,即认为:基督的舍己牺牲不是为交赎金或补偿公义,而仅仅是为感化世人。

4、圣灵论:早期的基督宗教神学往往直接根据《圣经》的说法,承认圣灵是“从父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的“上帝之灵”或“基督之灵”。而在5-6世纪期间,罗马主教擅自将这一说法改为“从父和子出来”,从而导致了著名的“和子句纠纷”,以致诱发了东派教会与西派教会的正式分裂。

5、“人性论”:基督宗教神学根据《创世记》的描述认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或样式创造的,因此与上帝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如具有灵魂、自由意志、道德观念)等。不过,围绕着亚当堕落之后、这种“形象”是否已经丧失的问题,却存在着长期争论。许多神学家认为,人类在犯下原罪之后已经完全失去“上帝的形象”。另一些神学家则认为,堕落后的人类只是失去了“上帝的形式”(凭借神性的恩赐来认识上帝和遵行上帝旨意的能力),但并未失去 “上帝的形象”(包括理性在内的自然能力),因而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上帝。

6、教会论:关于教会的性质、普世性和统一性,以及教会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正统的基督宗教神学认为,教会是基督所建立的、由上帝的“选民”组成的团体,具有圣洁性和普世性。一些神学家还提出了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的观念,前者是指尘世中有组织的教会(可能会包括一些不好的基督徒);后者则是指天国的永恒教会,是古往今来一切真正圣徒或义人的总体。

7、圣事论:关于圣餐、洗礼等基督宗教礼仪的性质和意义问题的讨论。正统的基督宗教神学认为,“圣事”或“圣礼”是借助外在可见的形式或表象,将不可见的神性恩宠赐予领受者,因而具有神秘的性质,其功效不依赖于施礼者和领受者的功德品行,而是取决于各种可见的形式或表象是否符合耶稣当时做出的规定。新教则更为强调只有凭借信心领受圣事才有意义。此外,关于圣餐礼中的饼和酒在经过祝圣之后具有的性质问题,曾有三种不同的神学主张:

▲“变体说”:祝圣后的饼和酒在质料和形式上都已经变成了耶稣的肉和血;

▲“同体说”,祝圣后的饼和酒虽然没有发生实体性的变化,但是耶稣肉和血的实体却必然与它们同在于圣餐礼之中;

▲“纪念说”:祝圣后的饼和酒只是一种象征,没有什么神秘的意义。

8、“恩宠论”。关于恩宠或神恩的含义、以及世人如何获得上帝恩宠的探讨。虽然基督宗教神学认为,上帝赐予人的恩宠既没有先决条件,也不索取代价,但是天主教往往强调上帝是因为耶稣基督的救世功劳才赐予人类以超自然的恩赐的,所以人类也需要通过祈祷和圣事来获得神恩;新教则反对这种将恩宠与功德直接联系起来的观念,主张因信称义。

9、“末世论”。关于人类以及整个世界的最终结局的讨论。末世论的观念主要来自帖撒罗尼加前后书和启示录,因为当时的基督徒认为,基督会很快回来,届时会首先出现各种异常灾变,接着天使与魔鬼决战,并在地上建立以基督为首的千年王国,千年后魔鬼再次复出,

与基督交战,但魔鬼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和恶人一起跌入硫磺火海,信徒则在基督的带领下进入永远的安息。

佛教的经典教义

(一)佛教的主要经典:释迦牟尼在世时并无著述,佛教经典是在他逝世后的两千多年间逐渐形成的,可谓汗牛充栋。后来的佛教徒把它们分为“经”、“律”、“论”三大类,合称“三藏”。“经”是根据弟子们的回忆所记载的佛陀语录;“律”是佛教的各种典章制度。“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阐释。按照佛教的历史发展,这些典籍又可分为小乘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经典和中国佛教典藉。

1、小乘佛教的经典: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是论述原始佛教的主张的《阿含经》和论述“部派佛教”的主张的《阿毗达摩发智论》和《大毗婆沙论》。

▲ “阿含”是梵文音译,意为“法归”,即归集了佛的全部说法。《阿含经》按内容和文体分为“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四类。

▲ 《阿毗达摩发智论》,简称《发智论》,是佛陀入灭后300年,由迦旃延尼子所著。全书阐发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观点,兼及当时部派佛教斗争的各种问题。

▲ 《大毗婆沙论》,简称《毗婆沙论》,是迦旃延尼子的弟子对《发智论》的解释和宣传,系统总结“说一切有部”的主张,并且阐发了小乘佛教的基本概念、范畴、义理,带有早期佛教百科全书性质。

2、大乘佛教的经典:影响最大的经典主要有六部。

▲ 龙树提婆的四论: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它们发挥《般若经》的空观思想,提出“缘起性空”和“八不中道”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万物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故而万物没有独立不变的自体自性。然而,尽管缘起万物的本性空寂,但是现象并不是绝对虚无的,而是“非有非无”的。这种基于“缘起性空”的见解和方法,称为“中道观”。《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谓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基此,龙树认为,万物“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称为“八不中道”。 ▲ 无著、世亲的《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它们主要阐释了佛教唯识论的观点,强调世界万法都是“心识”的变现,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境在识内”,“唯识无境”。

3、中国佛教的经典:广义而言,包括译著和自著两大类,都收录在汉文大藏经之中。狭义而言,专指中国人自己的著述,包括注疏、专论、语录等。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经典: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部。

△《肇论》:东晋僧肇的佛教论文集,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作。书中收入的《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系统阐发了佛教中观学派的宇宙观、动静观和认识论。特别是《不真空论》以“缘起性空”论证般若空观,认为万物虚幻不真,“非有非无”,从而使人们对“般若空观”的理解达到了新高度。

△《弘明集》:梁朝僧祐所著的佛教论文汇编。此书围绕当时社会所关心与争论的重大问题,辑录了东汉末年至梁朝的约三百年间的上百篇佛教论文。

▲ 隋唐时期的佛教经典:这一时期的中国佛教开始分宗立派,各宗派都有作为自己的基本教材的论著。

△ 天台宗:最重要的著作有《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均为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所作,被称为“天台三大部”。它们阐释了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一、定慧双修,止观并重,即主张宗教实践和佛教义理的把握并重。二、五时八教,五时即把释迦牟尼一生的说教分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个时期;“八教”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的八种教学方法。三、“一心三观”,即一念心中同时悟“空”“假”“中”三谛。四、“三谛圆融”,即空、假、中三谛并具,圆融无碍。五、“一念三千”,即一念心中具三千大千世界。 △ 三论宗:创始人吉藏的《大乘玄论》、《三论玄义》、《二谛义》。它们发挥龙树中观学派三论中的缘起性空,八不中道和二谛思想,提出“破邪显正”和“四重二谛”的理论,以“忘言绝虑”,“一无所得”为最终境界。

△ 华严宗:创宗人法藏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金獅子章》、《华严义海百门》、《华严经探玄记》等。它们发挥《华严经》的思想,提出无尽缘起论、四法界观、六相圆融、十玄门等理论,其教义的中心思想乃在说明世界万有相互依存,融通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唯识宗:创宗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的《成唯识论》和《成唯识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此宗系统译介无著世亲的唯识学理论,阐释“八识”和唯有内识,非有外境的思想。 △ 禅宗:虽然该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是其保留下来的禅宗文字却大大超过其它宗派。最主要的有:一、《楞伽师资记》,记录从菩提达摩到神秀、普寂的禅法。二、《六

耶稣经典篇九
《基督教》

相关热词搜索:耶稣经典语录 耶稣说过最经典的话 经典传奇耶稣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耶稣经典”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耶稣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81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