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心灵空虚的表现

心灵空虚的表现

2016-01-18 10:32:0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一《莫让空虚扰心灵》 ...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一
《莫让空虚扰心灵》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二
《青少年空虚心理的表现及调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152 更新时间:2011-5-28

(一)空虚心理的涵义与特点

《辞海》释"空",虚也,指中无所有;"虚",空也,与"实"相对。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或沉溺于牌九,或酗酒吸毒,或卖淫偷盗,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同行尸走肉。

论其特点。首先,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病态心理。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机器的附庸,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金钱关系,人的价值被利润、卖买所代替,人们之间存在的只是一种物质交易关系。许多人因此生活在一种压抑、紧张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今日不知明日事,许多人只好得过且过,用吸毒、放纵等方式来麻痹自己。

如今商品经济给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但它所具备的功利性与竞争性,又使得某些人为名利、竞争所累,这些人便成了金钱的奴仆。"笑贫不笑娼",只要有钱,什么都肯干,什么人格、国格、理想、贞操通通置于脑后。有些人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吃、穿、住、行都讲究豪华气派,但他们内心却十分空虚。拿某个体户的话来说:"我们穷得只剩下钱。" 其次,精神空虚的危害性非常大。毛泽东同志曾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也即是说,一个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才能迎接一切挑战,有为于世界。然而精神空虚者往往萎靡不振,缺乏社会责任岂不是一句空话?就连他们的家庭及个人生活都会无法正常维持下去。社会上游手好闲之辈、酗酒嗜毒之徒充斥于大街小巷,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问题。 精神空虚有碍于社会发展,也有害于人类发展,必须慎而待之。

(二)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

可以从社会与自我两个方面来讨论。

由于"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病,当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发生偏差时,常导致人产生空虚心理。具体说来,有以下这些情况:

1.社会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是大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例如一些伟人及其思想论说;一种理想社会的模式;一些自幼在学校、家庭所接受的道德伦理,诸如"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等信念。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人不断进取,但是社会常常并不按照人们心目中想象的轨迹发展,理想的社

会模式常常为一些捉摸不定的、难以适应的形态所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往往取代了单一的、固定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情形下,原来的社会精神支柱可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

2.个人价值的抹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群体意识和社会价值,但是社会价值和群体意识又是构建基础之上的。没有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作贡献的能力。如果社会不考虑个人价值的存在,或者过多地抹杀个人存在的价值,人就会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青少年若受到过于严厉的管教、成人的成就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都会导致空虚心理的产生。

3.社会交往的畸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交流沟通与友谊,但交往有平等的原则,地位相等、志趣相同者才会有真正的友谊。在社会变迁中,有些人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一跃而起。地位的变化使得一些故友之间出现了鸿沟,原来无话不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新的社交圈正在形成。"有钱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因为经济地位高的人,商品意识往往特别强,并极易将这种意识渗透到与别人的交往中去,因而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这种种非功利性的比较平等真诚的友谊。他们常常怀疑别人与他们交往的动机不纯,是为了钱而来交朋友。有一位25岁的男青年很有钱,但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虽然周围不乏出色的女孩追求他,但他老是为她们是爱他的钱还是爱他这个人而思虑不已。此外,有钱人在外界常常是一副强者的形象,他们不愿让外人看到自己也有难处,因而羞于启齿向人诉苦,只能把烦恼埋在心里,从而加重了所固有的孤独、空虚感。

从个人角度来说,空虚心理源于以下方面:

1.自我贬低、缺乏自信。个人的早期生活不幸、父母早逝或生活在离异家庭,从小得不到温暖与关怀,犹如"瓦上霜,路边草",自觉低贱,自暴自弃,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社会上的流浪儿,闲杂人员多半属此类。

2.错误的认知。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将社会看得一无是处,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当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份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这种情形在青少年与一些成人中间较为普遍。

3.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人有许多需求,大致有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几方面。一般而言,生理需求与物质需求满足较易,后两种满足较难。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财富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例。当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之产生麻木乃至厌倦。而当生活没有了往日奋斗追求的动力,人生也就失去了目的与意义的确定,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百无聊赖中度日,或者设法寻求一些更新更强的刺激。一些豪赌、纵欲的个体户就属此类情况。

(三)空虚心理的表现及其危害

精神空虚有如下表现:

1.丧志综合症。即缺乏作出决定或根据自己作出的决定去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行为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易受暗示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嗜烟、聚赌等不良行为。例如一些犯罪团伙及迷信团伙的成员,之所以受团伙头目的操纵、摆布,就是因为空虚丧志,不能自控。

2.否定一切。这在青年中较为常见。心理学家汤姆利尔茨认为,儿童向青年期转化,便带来了青年人对过去对外界关心的逐渐减弱,而将注意力逐渐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时向内部世界的转移是由青年内在的性本能萌动所致,青年在这个时期一下子落入了暴力性的不安之中,因而有所谓青年的反抗、蛮横、怠慢、见异思迁、冷淡等心理表现,他们不但否定了外在世界,也否定了自己。汤氏将青春期称为"否定期"。这一时期的青年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被称为"孤独的、骚动的青春一族",行为上自然是"虚无主义"。

3.富贵病。多见于社会的"款爷"和"富豪"。由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较为显赫,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例如对生活的厌倦,对孤独的感慨,对财富与生命安全的忧虑等等。为了解除这些烦恼,有些人不是将财产投入再生产,而是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欢乐,这也是一种空虚行为。

4."混日子"。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态行为,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倭给别人,自己则老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混混儿"心理自然也是空虚的。

由于精神空虚,一损国家;二害集体;三害自己。必须见其危害,通过社会努力与自我调适加以克服。

(四) 空虚心理的自我调适

根据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只要个人主观努力,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精神空虚是可以克服的。

1.对社会存在抱有一种较为现实的认识。社会是由许多组织、群体、个体组成的,社会的跨地域性、跨时空性,决定了它存在着许多亚文化。主体文化与亚文化构成了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复杂化。换言之,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就要看主流、看社会发展的方向,绝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社会的消极面,从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而应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接受现实,正视现实,改造现实。

2.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事要有恒心,做人要有理想与抱负,正确对待失误与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顺境中的人们也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经济追求与享乐上。

3.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正确认识自我,不时反思自我,记录自我的人生轨迹与心理变化轨迹。从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了解困惑与决择的得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确立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除去无精神追求的心态。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学习琴棋书画。实践长才干,实践出成绩。成绩能强化个人价值,满足个人的自尊、自爱、自信的需要。有成就动机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从而为个体行为不断增添新的动力。同时,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儿童与老人的合法权益。

5.运用音乐来调节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军乐曲、进行曲能使人的斗志昂扬、情绪高涨,而旋律悠扬的乐曲能使人情绪安静而轻松、愉快。如轻音乐能使人增加生活的乐趣和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增进人对生活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对较严重的精神空虚症可以采用音乐式的自我心理疗法。

空虚心理

一 临床表现特征:

空虚心理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沉溺于酒色、吸毒、卖淫偷窃、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形如走肉一般。

精神空虚是一种社会疾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某些人无所适从,或者当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更易于出现这种疾病。

1.丧志综合症。就是缺乏自我作出决定的能力或按照自我作出的决定行动的能力。这种病态的根源在于精神空虚、情绪紧张、意志薄弱,不能把握事情发展的规律,易受外界的干扰及环境的摆布,并有酗酒、抽烟、赌博等不良行为。

2.否定一切。这是青年中最常见的。儿童时期向青年期转变,随着转变,人的关注逐渐由对外部的关注转为更多对内心的关注。这时向内

心的关注是由青年内在的性本能萌动所致,他们一下子落入不安中,所以他们的反抗、蛮横、见异思迁、冷淡等心理反应,不仅否定了社会,同时也否定了自己。

3.社会上有些人身份或地位较为显赫,同这样的生活也给他带来了无边的烦恼。例如:他们经常为自己的生命和财富的安全担忧、还有对生活的厌倦等等。为了解决这些烦恼,有些人就选择在投入生产,有的则选择在享乐中寻找刺激,在刺激中寻找快乐,这也是空虚心理的表现。

4.得过且过,随大流,不求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混日子,本身没有远大的理想,喜欢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自己坐享其成,这也是心理空虚的表现。

二 形成原因:

空虚心理形成的原因可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来来分析。

社会精神支柱的消失。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是大众在社会生活中所公认的价值体系和人生榜样。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人不断的进步,但是社会经常不按照人们心里想像的轨迹发展,理想的社会模式经常被一些捉摸不透的、难以适应的形式所代替。多元的价值观常常代替单一的、固定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原来的精神支柱可能会消失,被一些难以适应的茫然感所代替。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三
《心灵空虚》

心灵空虚 大部分的人尽一切力量与贫穷奋斗,那是很难获得幸福的,这种人的心灵是空虚的,想象是迟钝的,精神是贫乏的。持久不变的不是财富,而是人的性格。 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

由于内在的空洞人们寻求社交、余兴、娱乐和各类享受。因此就产生奢侈浪费与灾祸。

在这个世界里常是恶人得势,愚声震天,各人的命运是残酷的,而整个人类也原是可悯的,既然如此,也唯有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缺乏内在生命的人就好比在暮冬深夜的冰雪中。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四
《战胜空虚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第二中学

高 二 年 级 班 主 任 班 会 课 设 计

设计者:江力古力·木拉提别克 日期:2013年11月12日

战胜空虚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一课时 【年纪】高二年级 【教学理念】

本届班会努力贯彻“学生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设计思路】我把这个班级从2009年的初中带到高中已经五年了,在这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心里空虚问题,特别是高中阶段每次考完试后很明显,为了帮助学生战胜空虚感,充满热情,保持积极的心态我开设了这个主题班会。 【学生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高二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同时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但心里发展不成熟不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很多压力,金钱压力、生活压力、学业压力,甚至人际关系的压力。 【重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理想,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难点】

高中学生空虚心里的几个表现。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视频, 图片,黑板。 【教学过程】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五
《心灵空虚的创意说说:心里还存着不甘心》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六
《[年轻,不要让空虚占据你的心灵]》

[年轻,不要让空虚占据你的心灵]

一个中学生和我这样谈到:“每天,我照常地学习、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学,学,学得有劲;玩,玩得潇洒。可我却学也学不踏实,玩也玩不痛快,感觉什么都无研,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帐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这位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一些中学生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很多中学生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毫无价值。

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每当我们听到一些人说着诸如“唉,真没劲”、“唉,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之类的口头禅时,我们就说他是个心灵空虚的人。但实际上,真正空虚的感觉往往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只有空虚者自己才能真切地

体验到,他人是难以深入体验的。所以,这使得感觉空虚的人不太容易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自己再不积极努力的话,只会越来越紧地被空虚所包围。

空虚是随时可以产生的。留意一下周围,有的中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因没有及时地被接受,就会产生不被理解、无所依托的感觉;有的中学生由于学习差、纪律不好、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有的中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束缚,就会觉得中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么诗情画意……这些时候,空虚都可能会乘虚而入。如果你正好是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就更容易被空虚所征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改,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耽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面对空虚,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俗话说“治病先治本”。

因为空虚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当你坚定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时,空虚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你可以积权地去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认认真真地学点本领,帮他人做点好事,也能对自己的成功颇感得意,从他人的感谢中得到欢愉。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你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你生活中的空白时,你哪还有心情和闲暇去空虚呢?

面对空虚,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时候,人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偃旗息鼓而轻易为空虚所困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而始终愉快充实。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能够将空虚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给它以进一步侵袭的机会。

当你和空虚顽强斗争的时候,请记住普希金的这句诗:

“生活不会使我厌倦。”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七
《别让职场的空虚感腐蚀心灵》

??? 职场上的工作通常都是枯燥无趣且重复的,爱职场奋斗的人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对未来没有目标的时候,就容易感到空虚。而空虚是职场上的“恶魔”,它会不断地腐蚀人们的灵魂。??? 一个年轻的职员和我这样谈到:“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 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 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帐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这位职员提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 云笼罩在一些年轻人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很多年轻人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 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 生命毫无价值。??? 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 每当我们听到一些人说着诸如“唉,真没劲”、“唉,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之类的口头禅时,我们就说他是个心灵空虚的人。但实际上,真正空虚的感 觉往往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只有空虚者自己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他人是难以深入体验的。所以,这使得感觉空虚的人不太容易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自己 再不积极努力的话,只会越来越紧地被空虚所包围。??? 空虚是随时可以产生的??? 留意一下周围,有的中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因没有及时地被接受,就会产生不被理解、无所依托的感觉;有的中学生由于学习差、纪律不好、不 被信任、不被尊重;有的中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束缚,就会觉得中学生活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么诗情画意……这些时候,空虚都可能会乘虚而入。如果你正好 是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就更容易被空虚所征服。??? 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耽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职场人士要怎

样摆脱空虚???? 1、面对空虚,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 俗话说“治病先治本”。因为空虚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当你坚定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时,空虚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2、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你可以积极地去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认认真真 地学点本领,帮他人做点好事,也能对自己的成功颇感得意,从他人的感谢中得到欢愉。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你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你生活中的空白时,你哪 还有心情和闲暇去空虚呢???? 3、面对空虚,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有时候,人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偃旗息鼓而轻易为空虚所困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而始终愉快充实。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能够将空虚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给它以进一步侵袭的机会。??? 职场人士要认清空虚的危害,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做个快乐、充实的人。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八
《不觉悟的人心灵就会空虚》

果戒法师:不觉悟的人心灵就会空虚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果戒法师 发布时间:2011-7-8 0:29:55 繁體版 面对自己的环境,一定要认账认命,在这个环境中我们积上殊胜的因,这叫真修行,并不是你逃避,逃避属于消极,消极没有力量,凡是消极出家、消极的念佛,没有一个成功的。想成就,就在你这个环境当中、逆境中、所造的一切业力当中随这个缘、了这个业,随这个缘增长你的愿力,随这个缘把你这个分别心、嫉妒心、虚荣心统统地磨掉,这就叫随缘了旧业。如果你真正认为有意思,说在有意思当中修,你绝对出不了六道,你处处就开始贪恋,这也好,那也好,一切都美好,逐渐地就懒惰了。

实际有意思跟没意思都是边见,我们佛弟子不追求那个有意思,也不追求那个没意思,我们每一天积德,增长愿力、了业,它不在于有意思、没意思当中所能说清楚的。你要说在有意思当中那就是有为法,我们离苦得乐在无为法当中,不是有求当中;你要说在没意思当中,天天低沉,那也不是学佛。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轮回相,要细想一想啥都没意思,吃,有意思吗?吃得再好,还得拉出来,也留不住,有意思吗?穿再好的,也得破,还得旧,有意思吗?万事万物都是成住坏空,楼房盖得再好,一地震没了,有意思吗?人在一起相处再好,总有一天得下课去炼人炉,自己孤孤独独地有意思吗?你说干啥有意思?天热了出去晒够呛,冬天还得冻够呛,相处的人说话不好听还气够呛,你说天天有啥意思?说有意思,处处都有意思,哪都是了业,哪都是积德,那就看你怎样理解,理解好了你就过佛菩萨生活,处处都有意思。生活在美好当中,有个美好心情,虽然环境不好,但是我们心情好,所以必须得把我们错误的想法逐渐转成正确的想法,让心中的崇高信仰不退。

人们大都活得迷惑颠倒,就说人们把头发烫出弯儿来,有啥意思?凡是不明佛理的人都生活在一种没有价值的状态下,描眉画眼的给谁看?生气气得把嘴唇都气紫了,把嘴唇再描红了,内在的一片混乱,描它有啥用?这就是生活在愚痴当中,正活在没意思当中,所以说人活着很苦!极乐世界净乐没苦,人们皈依佛门,寻找极乐,我们一定要去。也就是我们到底为啥而活着都没搞清楚,你皈依佛门,为啥而活着?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了吗?如果你真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活着,绝对不会生出没意思的想法,也绝不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而生出种种妄想,都会处处为众生着想。

我们学佛到底为了啥?特别是赤峰来的60多岁、70多岁的老人们,坐着车,50多公里的路,放下家里的一切事情,你到底为了啥?乐意听师父讲法,想听什么?问问自己,不就是想听出离六道的方法吗?怎么做才能出离六道?才能离开烦恼?因为烦恼是从错误的思想中生出来的,通过听法你认清了什么叫正确的想法,通过听法,逐渐地把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这个法没白听。明理在哪都一样修,不明理的时候就需要接触善知识,接触好的同修,逐渐地提高你的鉴别能力,逐渐地把迷惑颠倒的想法清理出来,变成正确地想法,啥时候你能做到样样清楚、样样不迷惑,你的智慧大开就行了。如果一遇到事,你还很迷惑,你明理的功夫还不行,特别我们觉得没意思这个想法,是最大的障碍,我们天天讲,作为一个佛弟子,有多少苦难的众生,他们多么地苦啊!我们不诚心诚意带着愿力给他们念佛,消除业障,消灾免难,我们还在这没意思呢?你的责任心呢?你的菩提心呢?

如果净想自己,那肯定没意思,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记住了,佛弟子是真正地行菩萨道,不是你自己啦,你心里装着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如果一个佛弟子真正让菩提心起作用,没有没意思的这个想法,哪有啊?那个没意思的,就证明你理解错了,你把佛法理解偏了。

我们往往都生出贪恋、有求,所以说就累,所以说就觉得没意思。这是前生造的业,没有办法,不爱的人天天也得在一起过,爱的人还成不了,业力所牵。实际越跟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越容易成就,这个情容易断,越是恩恩爱爱这样的在一起,不好成就,难舍难离怎么能成?

我自己苦修的时候,就没有那孤独、没意思的想法,就自己成宿地走,散步念佛一直走到天亮,也没觉得没意思,因为我一直让愿力心在起作用。你说畜生道的,它活着有意思吗?很无奈呀!那些拉车的畜牲,他们很热,不拉行吗?不拉就挨抽、挨打,它们向谁喊冤?它们生活的比你有意思吗?凡是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的,都是好吃好喝,什么也不愁的,看看那些畜生道的不赶紧生起悲心,还在那干什么呢?还不好好念佛,给它们消除愚痴的罪业?看看三恶途,拔舌地狱,看看屠宰厂,天天杀的那些畜生,它们也是众生,比起我们怎么样?我们能听闻佛法,我们热了还有能力躲到屋里打开电风扇,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抓紧时间好好修,增长愿力,还没意思呢?这哪是一个佛弟子说出来的?

一切都是轮回,你所说的没意思正好为有意思做准备,有意思过了劲以后就变成没意思,到极乐世界就跳出来了,啥叫净乐没苦?走路要软有软,嫌热了要

凉就来凉风,疲劳了就有功德水一泡,就轻松。你说想听法,小鸟儿一叫就开始讲法,小鸟是阿弥陀佛化现的;你不是要金项链吗?到极乐世界就是土块儿,金砖铺地,摸一块儿就是金子,咱们现在还显摆呢,把极乐世界的土块儿挂到耳朵上,让佛菩萨一看是不是好笑。你好好修,到极乐世界珍珠玛瑙有的是,满地都是黄金。佛陀的教诲就是提高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开了,别贪恋,因为贪恋把自己害了,最后到三恶途,暂时的不贪恋是为了以后永久的得到,到了极乐世界应有尽有,想听阿弥陀佛讲法,想见观世音菩萨,随心所愿,一念就遍游十方佛刹土,想到灵山会上听释迦牟尼佛讲法,一想,直接就到了,想认识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一念间就到了,任运自如。

我们看看上净下空老法师,83岁高龄,还在苦口婆心地为众生传送法宝,他老人家有过“没有意思”吗?我们知道自己德行不够,增长愿力、增长德行,功到自然成。由没有德行成长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是一个过程,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德高望重,谁不都是在每一天的积功累德中成功的吗?也绝不因为你是女的而成不了佛,龙女8岁成佛,所以说要自信,绝不能瞧不起自己。眼前一点点逆境算得了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诚心诚意地行菩萨道,佛菩萨时刻都在加持你,一定要把这个“没意思”的错误想法及时地转成力量,要会修,听法要听明白了。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九
《孤独、寂寞与空虚的辩证分析和比较》

孤独、寂寞与空虚的辩证分析和比较

【孤独】

孤独,根据中国古代文字里解释,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很平静的环境下独行。

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让自己安静,都能自得其乐。

孤独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富 ,人只有在孤独时,心才会真正的安静下来,才会很理智,孤独并不苦,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孤独≠寂寞

真正的孤独不是温饱后的无病呻吟。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没有声音却有思想,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是一种深刻的诠释,是不能替代的美丽。

喧嚣里的独行客也是孤独的。也许越是纷繁越成空,越是孤独越丰富。一个人未必孤独,人多时,也许更茫然。月亮仅一个,却有众星捧,走在人海中,不知谁人懂。因此,才有了喧闹中的慨叹,热烈中的冷观。

独处时,才有时间思考;静思时,才有机会感悟。

能专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独,也许才有奇迹的诞生。那些超前的理论学说,往往都是在长久煎熬后,方被后人体悟和理解。很多科学发明,也经历了痛苦挣扎,才被人们认可和推广。那近乎黑暗的埋没,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

融入喧嚣,就难逃纷扰,经常身心疲惫、憔悴不堪。为功名利禄明争暗斗,为爱恨情仇恶性角逐,几多不害他人,又几多不被人害?殊不知,厚待别人方能善待好自己。

在一个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难找回真实的自我。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才能真正袒露活脱脱的自我。

不会享受孤独,就不会享受人生。

学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才能享受孤独的时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遗憾和美好。

挤一点时间,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惬意!

能从忙碌中解脱劳顿,能在静夜里独对心灵,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

暗夜里,独守一盏心灯,凝望苍凉无垠的夜色,便没了痛苦,没了压抑,静静地品味那份空旷开阔和寂静清远的孤独。漫步于自我的心灵旅途,就把平日里那颗焦躁的心融入了如水的宁静,在追忆和反思里淡品人生,在夜的最深处,触摸飞舞的灵魂,让虚无变得富有,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寂寞】

寂寞是表示人冷清孤单的形容词。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灵,人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当个人离开群体过久后,人性就会以一种手段惩罚个人,这种手段就叫寂寞。

寂寞和孤独的词性几乎完全相同,其不同点主要在于感情色彩。

孤独是指一种可见的状态,同样也可以指一种态度,指没有人陪伴或者拒绝别人陪伴。

作为状态来说,只要一个人有人陪伴着,便不是孤独的;

作为态度来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孤独,也可以选择不孤独,人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有主动权的。

寂寞是指一种不完全可见的状态,指无法与人沟通或无法通过沟通来获得满足。

作为状态来说,寂寞与否的判断,从别人的角度而言,是猜测性的和充满暧昧的。你难以从一个人身边有没有人,以及他的行为表现来确知他是否寂寞。

同时,相对于作为态度的孤独来说,寂寞是不能主动选择的。也就是说寂寞拥有属于不受人们主观好恶所影响的特性,无论人们是陶醉于寂寞还是厌倦寂寞,寂寞这种情绪都会依然固我。

寂寞和孤独不一样,寂寞可以是想一个人,可以滔滔不绝的说话,也可以是逃避现实。寂寞又很多种。而孤独却只有形影单只这样的词。

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关于寂寞和孤独的区别还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两个人背靠着背仰望星空,这种情况下,对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单体都不适宜用孤独来形容,但是他们依然有可能是寂寞的。

孤独是一个小水池里只有一条鱼;寂寞是水池里什么也没有。孤独是在很多人的地方,身边却没有人陪伴;寂寞是在很多人陪伴的时候,也只能沉默。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寂寞的旅程。

也有人说,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叫孤独,想一个人的时候才应该叫寂寞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寂寞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为想得太深.

孤独是一种态度,寂寞是一种想法。

寂寞就是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色,也许不经意的抬下头就再也无法回避。

孤独只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

寂寞则是心灵上的孤单,缺少心灵上的共鸣。

实际上,在心灵上有共鸣的人碰到一起的几率是相当小的。很多人一生都碰不到一个知己,就是寂寞。

有的人,没有知己,同样也没感觉到寂寞,而且生活还挺美。

这说明,寂寞与否,跟精神境界有关系,跟性格有关系,跟环境有关系。

忧郁症患者普遍都有寂寞的感觉,而忧郁症患者无一不是性格上存在缺陷,所以,性格也导致了寂寞。

寂寞是什么感觉?

就是身边没有了聊的来的人 所以

有的人可以陪坐在有的人身边一夜却一句话也没说。

有的人寂寞的时候说不出话来,有的人寂寞的滔滔不绝。

寂寞就是你靠某个压抑的节奏来呼吸,

寂寞就是想逃离现在的自己 。

寂寞也是幻想家的坟墓。

寂寞就是常常沉默,常常紧闭双眼。

所以一旦寂寞起来 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可怕。

寂寞就是要一点点这样的走下去。

而且大概要这样很久。

如果一个人喜欢与寂寞打交道,或者说寂寞已经在这个人的身体里,占据了相当的领地,而且还不断地扩展,这个人的精神堡垒离倒塌就不远了。 寂寞是柔软的,寂寞像温水,像轻风,你感觉不到它,在这个充满坚硬物质的世界里,它的确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寂寞本身却是敏感的,它像个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劳地寻找着自己的寄居地。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经意地浸润着你的身体,当你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你这才意识到,寂寞已经无可挽回地侵占了你的精神世界。

孤独与寂寞虽同为一种精神状态,而孤独更显得强硬、健壮,带有诗性。孤独虽然同寂寞一样特立独行,但它的骨子里有一种渴求人观赏的欲念,因为它美丽如烟。也就因此,孤独有媚俗的一面,惹得一些艺术家们,喜欢把孤独的标签贴得满身都是,害得孤独像个可怜虫似的,甚至有自杀的念头。而寂寞没有孤独那么不幸。也许,这得益于寂寞的秉性,寂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自然而然的,无法掺入任何人的主观成分的一种天然状态。它不是因喜欢不喜欢所能够任人取舍的,凡人还是伟人,只要夜静人深,或不得不独处时,寂寞便会悄然而至;但若想排遣寂寞也不是一件难事,有人群的地方,甚至只要有声音,即便那些无规律、更谈不上美的噪音,都是寂寞的对手,每遇此时,寂寞便悄然而逝;而孤独,无论在人声嘈杂之处,或是那些杯光酒影的应酬场面,都会坚强地存在着,像兀立了几千年的岩石,坚硬而恒久地存在着,它远比寂寞要顽强和执著。

寂寞的软弱有如毒药,如果你一味地顺从它,沿着它划定的曲线走,你就会掉进它设置的陷阱,在那里,寂寞特有的压抑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你无法冲破它,你会被寂寞杀死。寂寞一旦攫住了谁,谁就慢慢改变自己,直到面目全非。

你如果足够聪明,当寂寞袭击你的时候,或者说寂寞像雾一样弥漫了你的居所,你嗅到了寂寞独特的暧昧气息,你便应逃离它,跑到有人群的地方去,比如菜市场、百货商店、美术馆以及节日的公园等等一切人头攒动、人生嘈杂的地方,那些都是扼杀寂寞的好地方。你要让那种热烈、兴奋,甚至肮脏的氛围彻底将自己浸透,让你的神经逐渐地麻木,麻木的神经有如小吃

店里刚下锅的面条,生硬而僵直,这时寂寞就会灰溜溜地消失在嘈杂的缝隙间;你不去问它的下落,恐怕它会因此记住你的模样。

如果你是位艺术家,以搞点精神把戏为乐的那种人,寂寞便没那么面目可憎了,一忽儿的寂寞,或许可以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构想,奇妙的构想再佐以时日,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品(一幅画、一曲旋律,或一首隽永的诗)。但有的时候,艺术家脆弱得还不如婴儿坚强,尤其心灵,更是软弱得一塌糊涂,所以这时,寂寞便无一点可爱之处,它像个吸血鬼,吸走你的精神之髓,让你的精神患上软骨症,阳光也无济于事。有一天,我碰到了一位卖文为生的朋友,他萎靡不振的样子让我吃一惊,我问他怎么回事,他长叹一口气道:寂寞难耐,我可能是患了忧郁症„„我劝他多找朋友聊聊,或许能排解寂寞和孤独。他又摇头,试过了,不管用的。或者多读读书,在书本里找知音,不是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等于同一个高尚的人谈一次话„„好了好了。他打断我。那都是中学生的把戏,我是曾经沧海了。或者你„„我又想出了一个主意,然而没等我说出口,我的朋友却已转身走远了。我看见寂寞并携着孤独在我的朋友周围跳舞。

寂寞的体验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寂寞,它让人想到死,想到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它是情感当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那种热烈精彩的场面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比如你工作学习,你忙得不可开交,而这对于你那漫漫一生来讲,也是相对短暂,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需要你一个人慢慢地挨着,你不妨就将人的一生看成是一只又苦又涩的青橄榄,你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唯其如此才有滋味。你要安心于那种不急不躁的状态,不要将你的情绪的瓦罐倾斜,让寂寞,或其他毒害你心灵的东西乘机而入。

【空虚】

与孤独、寂寞相比,空虚则显得低级的多。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当人们长期生活在空虚状态中,不满足本性遭到长期打压,就会产生抑郁病,忧郁症,孤独症等病态。

心理空虚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因为不思追求,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因为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就会感到寂寞难忍。于是,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就有可能去寻求极端刺激,最终便有可能走上歧途。

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空虚不同于慵懒。慵懒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是诱发空虚的条件,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的温床,但慵懒未必一定导致空虚,因为慵懒的人心理上也可能很“充实”——喜欢懒散生活、满足懒散现状,尽管这种“充实”是消极的,对常人来讲是难以理解的,但慵懒的人并不会感到心理空虚。当然,慵懒的人如果逐渐感到无聊、寂寞、万事不称心并向往通过消极的新鲜刺激来排遣此种心情,以消磨时光,则就会演变成空虚的人。

要对抗空虚就要看清空虚的本质就是不存在。这时如能转移注意力做些“实质”的活动,如逛街就认真挑选衣物、聚会时就专心与人谈话,都可有效驱除空虚感。至于常感到空虚的人,很可能是活得不踏实。有些人在生活中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目标,自己总是在生活中追寻些什么,而没有落实到现实生活本身,不免常有虚幻感。要挥别空虚感就要建立“务实不务虚”的生活态度,能“活在当下”的人,心中是不会有这么一个黑洞的。

总之,孤独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种心境,空虚是一种情绪。

心灵空虚的表现篇十
《空虚美-村上春树作品的赏析》

空虚心灵的拯救 自明之光的觉醒

——赏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空虚美

● 莲花以西

摘 要 述说人生旅途的不可思议和命运之路的冥冥无凿,在意义失落的现代社会寻找人生的价值并与泯灭良知的世俗采取疏离、与命运式的黑洞殊死较量,是村上小说中散发出的“空虚之美”,本文将从村上春树小说的人物分析入手,一方面剖析他们灵魂缺损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挖掘“空虚美”深层的拯救意识,体悟“空虚美”的审美意蕴,评赏它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它对于当下主体精神缺失的时代性症候所起到的疗救效力。

关键词 村上春树 空虚美 荒谬感 拯救意识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虚无缥缈”的意境是屡见不鲜的,几乎所有的小说都不乏对“空虚”意境的营造,并且,在此意境中把握小说叙事结构的艺术构建,包括对人物性情的展露和意念的推敲、情节发展的节奏和疏密程度的安排、小说背景所依赖的氛围,无不散发出无着无落的空虚感。

置身于如此彻底的黑暗,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恍惚成了空洞的概念——肉体融入黑暗而不在存在实体,这一概念如同外层灵质般在空中浮现出来,但尚未觅得新的去处,而在虚无缥缈的宇宙中,在噩梦与现实的分界线上往来彷徨。[1]

我觉得自己成了一座四壁萧然的空屋——就像被她定定注视时的感觉一样里面没有家具没有窗帘没有地毯,形同空空如也的壁橱。[2]

从地上仰望,天空似乎集一切存在于一身。大海也是如此。连看几天大海,往往觉得世界只有大海……同船这一雷同产品中分离出来,而被抛弃在横无际涯的海面上的小艇…… [3]

等待与空落、失去与寻找、乖戾与荒芜,这些空虚而彷徨的情感基调,使村上的小说透露出一股无所不在的空虚美感——以空虚的表面生活状态为背景,述说空虚主体的生活遭遇及生存困境,营造出一种无声反抗式的流离颓唐的生活基调,提炼出一种孤独、正义、良善又看似低靡的精神品质,换言之,就是以“空

虚”为思考契机,穿透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原生的不可磨合性,积蓄出一种追寻自我本质及探测自我生存意义的醒悟力。即,“空虚美”代表了颓唐人生即将觉醒的那一个开悟瞬间的灵光乍现,对一个个体而言,是站在失败和奋起两岸的索桥上,一次彻彻底底地自省和反思的过程。它是小说的独特魅力与审美底蕴之一,哈佛大学的杰·鲁宾教授解读出村上小说中强烈的“空虚感”(空虚美散发出的味道),而且将它作为一种处世哲学观,上升为一种“主义” :“他处理的都是那些根本性的问题——生与死的意义、真实的本质、对时间的感觉与记忆及物质世界的关系、寻找身份的认同、爱之意义——但采取的是一种易于消化的形式,不沉闷、不繁赘、不压抑、但又十足真诚,绝不故弄玄虚。他面向现今的我们讲话,用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对于活在这个世上所具有的全部好处和乐趣,即敢于接受又秉持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4] 林少华也说:“村上文学宣誓的是孤独的美学,停止的美学而这正是他叩问心灵救赎心灵之路。”[5]

村上小说中弥漫的空虚气氛带有深刻的精神指征,即“空虚美”述说了人生旅途的不可思议和命运之路的冥冥无凿,在失落意义的空茫中寻找值得珍视的价值,并为了保存意义的完好,与泯灭良知的世俗采取疏离,与命运式的黑洞殊死较量的行动,在此过程中散发出正义力量的人格美。同时,“空虚”得到信念上的依托,散发出超然物外的潇洒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企及一种美的莅临,饱含着“悲剧式”的生存理念和“拯救式”的思想维度。

如果说“虚无主义”(杰·鲁宾语)是村上小说中展露无遗的生存哲学观,以理性思辨的方式反映“主体的精神荒芜”,那么文中的“空虚美”就是以感性显现的方式从另一侧面来反射“主体的精神荒芜”,它是从小说人物的行动语言中自然流露的主观化性情。由于“虚无主义”是概括性的人生观,作为概念它可以脱离主体而携带意义,但是“空虚美”作为人特有的情感类型/ 生存态度之一,必须依托主体而存在,即失去了“人”这个载体,“空虚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本文将从村上小说中“空虚”的人物入手,一方面剖析他们灵魂缺损的深层原因:情感变故、战争、历史深渊、无孔不入的形态各异的霸权;另一方面,挖掘“空虚美”底深层的拯救意识,即“空虚”之谓美的根本依据,在此过程中体悟“空虚美”的审美意蕴,评赏它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它对于当下的时代性症候——主体精神的缺失,信仰的覆灭,焦虑、恐惧、浮躁横行于世的现状——所起到的疗救效力。

一 空虚化的灵魂

照一般的理解,“空虚”是指“没有实在的内容,不充实”,代表精神上的空洞、生活兴味的丧失、情感信念的萎靡、意义虚无等生活内容。可是,在村上小说中,“空虚者”的形象却内涵丰富,即人物们的“空虚”是由于丰富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貌似百无聊赖的空虚度日,但内心的体悟和所知所觉却繁富深刻,别具意义。从这些“空虚气质”的载体入手,才能切切实实感知到“空虚”的存在,把握其中的里层意蕴。

更加有趣的是他们身后的经历、回忆、想象无不奇特怪异、别开生面。村上笔下那些由于权力话语、邪恶势力、暴力、战争而被“抽空灵魂的人”,他(她)们在神秘莫测的变故后,“从‘有’产生‘无’,造成存在的缺如、缺损、不足”,

[6] 精神主体残缺不全,徒留一具空荡荡的肉身,毫无意义、无知无觉的行走世间。当然,“大部分人觉察出了无意义中的意义,无趣中的有趣,荒诞中的真实、庸常中的神奇”[7]。况且,小说中“抽空灵魂”的形式各具特点,除了权力话语、战争暴力,邪恶意念这三大项外,还包括通过民间神话、幻境、探险、谜团、神秘的暗示等等表述手法,来讲述“空虚心灵”的遭遇,它们的构建极具想象之能事,犹如天方夜谭,颇有审美价值。

1.权力话语式的夺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我”,身不由己的卷入到“符号士”与“计算士”两大集团腥风血雨的争斗中,来往穿梭在阴暗恐怖“夜鬼”出没的地下世界,历尽艰险救出被邪恶势力围困地下的博士后,却得知自己的生命将所剩无几:

博士说,“最初我也没注意到,起始只是出于些许兴趣开始这项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才碰到这点发现了这点。人并非通过扩延时间达到不死,而是通过分解时间获得永生。”

“你就把我拖入了这个不死世界?”

“不不,这纯属事故,我原本没那种打算,请你相信。真的,我真的没有那样做的念头。但事到如今,已别无选择,能使你免进不死世界办法只有一个。” “什么办法?“

“马上死掉。”博士用事务性口气说……[8]

“我”被不容分说地充当微不足道的工具,荒唐潦草的结束了三十五年的生

命。“强势力霸权”为了做高端实验全然不顾个体生命的价值,将生命等同于实验台上的“小白鼠”任意解剖、化验。人的思想、心性、知觉就在丧失了自主权的情况下,被一只强大如天的“手”不容分说地抹杀,于是“我”只好孤零零的静待大限的到来,最终与自身的“影子”(记忆的指代词)两相分离,进入一个无“爱”存在的臆想国度,作为一个虚幻的模拟存在,留守寂寥的世界尽头。

遭遇类似劫难的还有《海边的卡夫卡》里童年时代的中田。在一次远足中,由于9岁的中田无意中找到了女教师例假后沾满血迹的毛巾,老师羞愤难当竟然将中田痛打到失去知觉。醒来后的男孩将记忆忘却的一干二净,从此成了一个不会读书写字的弱智患者。对于一个不懂世事毫无反击力量的孩子来说,大人在此处象征了不可忤逆的“权力者”,可以对弱小者随意进行侵犯和虐待。而小中田记忆的失去,则是对暴力行径的“失语型抵抗”,即起不到实质作用的条件反射性的自我逃避。这与村上小说中时而坚决反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将在后面具体说明这方面的差别)。“失忆弱智”的中田与“流落幻境”的“我”对那些摧残灵魂的权力话语机构,多少带有无声妥协与无奈逃离的色彩。

2.战争暴力式的摧毁

《奇鸟行状录》中的间宫中尉是被“战争的噩梦”抽空了灵魂的人。他在日军占领东北建立伪满州时期,作为地理情况的绘图人员亲眼目睹了一场摄人的血腥场面。同行的本田乃掌握军事机密的要员,俄国军官及当地的蒙古士兵逮捕了他们逼问情报不得后将本田活生生的剥皮。遭遇一场绝惨至极的“受难场景”,即使间宫中尉如何的坚强,恐怕此后的精神难再回到以前的完整状态了:

返回日本以后,我终究像空壳一样活着。而成为空壳,即使长命百岁也算不得真活。沦为空壳的心和沦为空壳的肉体所产生的,无非是空壳人生罢....了。[9]

在这里,村上将“灵魂虚无化”处理得神圣而震撼人心(与《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里的“我”干干脆脆的消失,灵魂进入意识底层预备好的彼侧世界大不相同),“战争”这位暴力的掌权者,在收复间宫中尉的灵魂时,举行了一个近乎“洗礼”的神圣仪式——光照仪式。当他被蒙古兵丢在沙漠枯井频临绝望时,意外蒙受上天的眷顾,即每天体验三分钟左右的光照——

“在这辉煌的祝福中我想死又何妨。实际上我也想死去。此时此刻,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浑然融为一体,无可抗拒的一体感。是的,人生真正的意义

就在这仅仅持续十几秒的光照中。我应该在此就这样一死了之”[10] 。

“光照收魂”的仪式,使人想起了日本的民间神话:在日本冲绳有一种信仰,认为“太阳是死与复活的象征——太阳穿过一片黑暗的世界,从二见浦的门再次生上天空。所以认为太阳是穿过黑暗这一死亡的世界而苏醒过来的”[11]。那口深深的“枯井”,象征着黑暗的死亡世界,投射进井底的“太阳光”象征了死后的重生,间宫中尉完整的灵魂在“无可抗拒的一体感”中“死去”,当光照结束后,变异残损的灵魂开始“复活”。这“一死一生”的情节象征了战争后的人们,原初灵魂的覆灭和空壳人生的开始。通过这种宗教气息浓郁的方式,灵魂被收缴一空,思想性情被彻彻底底的整饬,作为一个“空壳”之人,间宫坦言道:

从那以后我无论目睹什么经历什么,内心都全然不为所动。……处于某种无感觉之中。说来奇怪,那些对于我已怎么都无所谓了。我身上的什么早....

[12] 已死掉。 ...

这里“早已死掉的什么”不妨可以理解为“灵魂的死亡”而导致的“肉体知觉的硬化”。一种“无心”所以“无觉”的表现,呈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废墟状态 。这一点让人不免想起《海边的卡夫卡》中因失去恋人而心如死灰的佐伯。自从她少年时“两人一降生就正好找到了对方”这般天衣无缝的恋人被激进的学生帮派暴打致死后,灵魂被彻底摧毁(以“比常人淡的影子”来象征灵魂的寂灭),从此远离家乡神秘失踪。战争中的暴力,毫无意义的牺牲无辜人,而且方式惨不忍睹。这是“抽空灵魂”的方式中最为残酷的手段了。而村上对这样的情节却运用的很频繁,包括同本书中“童年中田失忆”的事件,也带有大部分暴力化的倾向(虽然笔者将其归为“权力式剥夺”,但并不否认“斥责武装暴力的正义思想”依然渗透在村上小说的各个部位),这也印证了他自己的那句话“暴力,就是打开日本的钥匙”(Violence, the key to Japan.)。

3.邪恶意念式的绑架

“意念的邪恶”这一点在《奇鸟行状录》中彰显的很彻底,并带有寓言的性质。与男主人公冈田亨生活六年的妻子久美子在一天早晨离家后再未返回。这会使人联想到《背带短裤》里的妻子,因为突然间发觉无法忍受丈夫试穿背带短裤时的模样,“母亲这才明白自己是怎样无可遏止地憎恶父亲”[13]。而在三十分钟内决定离婚,她的行为与久美子离奇的失踪如出一辙,带有荒谬意味,“荒谬就是不合理,亦即不能用理性去解说的事件”[14]。村上的小说中充满荒谬和乖戾,乖戾


心灵空虚的表现相关热词搜索:心灵的空虚 空虚的心灵基督教 心灵空虚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心灵空虚的表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心灵空虚的表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84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