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投资协定

投资协定

2016-01-18 11:26: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投资协定篇一《双边投资协定》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投资协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投资协定篇一
《双边投资协定》

投资协定篇二
《5. 双边投资协定》

投资协定篇三
《国际多边投资协定》

投资协定篇四
《第七章 区域投资协定》

投资协定篇五
《中美投资协定》

中美投资协定:借助钟馗打击小鬼

2013/7/15每日经济新闻

中美关系表面是严厉的,争论是常有的,内在还算是默契的,汪洋先生的比喻指出了这一事实。

7月11日晚,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闭幕,在经济协议中,引人关注的是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投资协定实质性谈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先生12日进行解读。所谓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在企业设立、取得、扩大等阶段给予外国投资者及其投资不低于本国投资者及其投资的待遇。负面清单是指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世界上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此种模式,中国是逐世界潮流而动。

很多人认定美国阴谋论者,认定与美国谈判中方一定吃亏,甚至重弹类似于签署WTO协议之时一样的卖国论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闭关锁国思维,正是因为把欧美视作铁板一块的阴谋同盟的非智论调大有市场,中美之间的投资协议谈判尤为必要。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稳开放的方针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中国之所以能够嵌入全球经济、贸易链条,与开放政策密不可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富裕、未来中西部城市化的制造业发展,仍然需要纳入全球贸易链的制造业加以支持,这就是日本、韩国发展之路,中国发展内需与发展外贸并不矛盾,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是上世纪70年代末全球产业链重新配置最重要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目前国内存在的经济低效、政府主导市场等种种问题绝不是对外开放的恶果,而是内部体制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的必然结果。

有一个最新的例子,能够证明改革开放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的收益。根据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先生的说法,从2009年到2012年,韩国埋头致力于扩大全球市场,与11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与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欧盟签订了协议,由此边贸税收大幅下降,市场大幅上升,现代汽车、三星、LG等企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电子元器件出口上升高达668%。并不奇怪,与相对闭关、挑战邻国的日本不一样,韩国成为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广阔的出口市场为韩国

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极高的溢价,有逐步取代日本之势。

中美进行投资协定谈判是抓住了中国贸易的牛鼻子,如果美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的高科技出口与中国的金融开放相对应,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得到的保护与美国企业在中国所受到的保护相对应——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12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体,中方亟需通过与美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缔结投资协定,在更高的层面提升中国投资者权益保障水平,促进对外投资——对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谈判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沈丹阳表示,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于2008年正式启动,迄今双方共进行了9轮谈判,已完成核心议题和双方各自关注问题的初步讨论和技术性磋商。此后所进行的将是实质性谈判。

美国对华投资多,中国在美投资少,截至今年5月底,美国在华累计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对美累计直接投资接近200亿美元,有人担心谈判是否对美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更有利。

我国企业在外投资屡遭壁垒,原因多样,其中就有投资与开放的不对等,事实上,就如金融领域的“金融监管例外”条款,国内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未能受境外切实监管,受损的是诚实在境外投资、上市的企业,如果允许美国监管机构监管,则中国可以提出同等要求,在国际板推出后由中国监管机构监管。

任何谈判都是对等的谈判,否则叫殖民侵略,不叫文明世界的谈判桌。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有收益也有教训,经典教训是汽车以市场换技术基本不成功,2003年前后为挽救金融业颓势不得不廉价出让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股权,以往为了吸引外资,我们对外资实行的是超国民待遇,在税收等各方面实行过大的优惠政策,逼近内资通过香港等境外转手成为外资,现在的谈判是国民待遇是市场意识、民族自尊的觉醒,取消的是自取其辱的超国民待遇。

开放促进市场化,促进中国本土规则的改进,能为中国企业争取对等投资待遇。在经济转型、思潮混乱之时,借助开放,打击闭关锁国的幽灵,非常重要。

投资协定篇六
《中缅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中缅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以下称“缔约双方”),愿为缔约一方的投资者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投资创造有利条件,认识到相互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将有助于激励投资者经营的积极性和增进两国繁荣,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两国间的合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定义

本协定内:

一、“投资”一词系指缔约一方投资者依照缔约另一方的法律和法规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所投入的各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一)动产、不动产及抵押、质押等其他财产权利;(二)公司的股份、债券、股票或其他形式的参股;(三)金钱请求权或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行为请求权;(四)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专利、商标、商名、工艺流程、专有技术和商誉;(五)法律或法律允许依合同授予的商业特许权,包括勘探、耕作、提炼或开发自然资源的特许权。作为投资的财产发生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不影响其作为投资的性质。

二、“投资者”一词,系指:(一)根据缔约任何一方的法律,具有其国籍的自然人;(二)经济实体,包括根据缔约任何一方的法律设立或组建且住所在该缔约一方境内的公司、协会、合伙及其他组织。

三、“收益”一词系指由投资所产生的款项,如利润、股息、利息、提成费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条促进和保护投资

一、缔约一方应鼓励缔约另一方的投资者在其领土内投资,并依照其法律和法规接受这种投资。

二、缔约一方投资者在缔约另一方境内的投资,应享受持续的保护和安全。

三、在不损害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缔约一方不得对缔约另一方投资者在其境内投资的管理、维持、使用、享有和处分采取任何不合理的或歧视性的措施。

四、缔约一方应依据其法律和法规,为在其领土内从事与投资有关活动的缔约另一方国民获得签证和工作许可提供帮助和便利。

第三条投资待遇

一、缔约一方的投资者在缔约另一方的领土内的投资应始终享受公平与平等的待遇。

二、在不损害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缔约一方应给予缔约另一方投资者在其境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活动不低于其给予本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活动的待遇.

三、缔约一方给予缔约另一方投资者在其境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活动的待遇,不应低于其给予任何第三国投资者的投资及与投资有关活动的待遇。

四、本条第一款到第三款所述的待遇,不应解释为缔约一方有义务将由下列原因产生的待遇、优惠或特权给予缔约另一方投资者:(一)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经济联盟以及形成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经济联盟的任何国际协议;(二)任何全部或主要与税收有关的国际

协议或安排;

第四条征收

一、缔约任何一方对缔约另一方的投资者在其领土内的投资不得采取征收、国有化或其他类似措施(以下称“征收”),除非符合下列条件:(一)为了公共利益(二)依照国内法律程序;(三)非歧视性的(四)给予补偿。

二、本条第一款所述的补偿,应等于采取征收或征收为公众所知的前一刻被征收投资的价值。该价值应根据普遍承认的估价原则确定。补偿包括自征收之日起到付款之日按正常商业利率计算的利息。补偿的支付不应迟延,并应有效兑换和自由转移。

第五条损害与损失赔偿缔约一方的投资者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的投资,如果由于战争、全国紧急状态、武装冲突、暴乱或其他类似事件而遭受损失,缔约另一方给予其恢复原状、赔偿、补偿或采取其他措施的待遇,不应低于它给予本国或任何第三国投资者的待遇。

第六条资本和收益的汇回

一、缔约任何一方应按照其法律和法规,保证缔约另一方投资者转移在其领土内的投资和收益,包括:(一)利润、股息、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二)全部或部分出售或清算资产获得的款项;(三)与投资有关的贷款协议的偿还款项;(四)本协定第一条第一款第(四)项的提成费;(五)技术援助或技术服务费、管理费;(六)有关承包工程的支付;(七)在缔约一方的领土内从事与投资有关活动的缔约另一方国民的收入。

二、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不损害投资者依据第四条获得的补偿的自由转移。三、上述转移应以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按照转移当日接受投资缔约一方通行的市场汇率进行。

第七条代位

如果缔约一方或其指定的机构对其投资者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的某项投资做了担保,并据此向投资者作了支付,缔约另一方应承认该投资者的权利和请求权依照法律或法律程序转让给了缔约前者一方或其指定机构,并承认缔约前者一方或其指定机构对上述权利和请求权的代位。代位的权利不得超过该投资者的原有权利。

第八条缔约双方间争议解决

一、缔约双方对本协定的解释或适用所产生的争议,应尽可能通过外交途径协商解决。

二、如果争议在六个月内未能友好解决,根据缔约任何一方的要求,可将争议提交仲裁庭解决。

三、仲裁庭由3名仲裁员组成。应按下列方式逐案设立:自收到仲裁要求之日起两个月内,缔约双方应各自任命一名仲裁员。该两名仲裁员应选定一位与缔约双方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国民担任首席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的任命应在自前两名仲裁员任命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

四、如果仲裁庭未能在自书面仲裁申请提出之日起四个月内组成,缔约双方间又无其他约定,缔约任何一方可以提请国际法院院长作出必要的任命。如果国际法院院长是缔约任何一方的国民,或由于其他

原因不能履行此项任命,应请国际法院中非缔约任何一方的国民也无其他不胜任原因的最资深法官履行此项任命。

五、裁庭应自行决定其程序。仲裁庭应按照本协定以及缔约双方都承认的国际法的规定作出决定。

六、仲裁庭的裁决应以多数票作出。裁决是终局的,对缔约双方均有拘束力。应任何缔约一方的请求,仲裁庭应对其所作的裁决进行解释。

七、争议各方应承担其仲裁员及出席仲裁程序的代表的费用。首席仲裁员和其他费用应由争议双方平均承担。

第九条缔约一方投资者与缔约另一方争议解决

一、缔约一方投资者与缔约另一方之间就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的投资产生的任何法律争议,应尽可能由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友好解决。

二、如争议自协商解决之日六个月内,未能通过协商友好解决,缔约一方的投资者可以将争议提交缔约另一方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

三、任何争议自协商之日起六个月内,未能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通过协商友好解决,应任何一方的请求,可将争议提交:(一)依据1965年3月18日在华盛顿签署的《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设立的“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或(二)专设仲裁庭。条件是争议提交上述仲裁程序之前,作为争议一方当事人的缔约方可以要求有关投资者用尽该缔约方的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国内行政复议程序。但是,如果投资者已经诉诸了本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则本

投资协定篇七
《中日韩投资协定(2012英文版)》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siring to further promote investm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among Japan,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in this Agreement as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Intending to create stable, favorable and transparent conditions for investment by investors of one Contracting Party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ies; Recognizing that the reciprocal promotion, facil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such investment and the progressive liberalization of investment will be conducive to stimulating business initiative of the investors and increase prosperity among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Recognizing that these objectives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relaxing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easur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vestors’ complying with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a Contracting Party in the territory of which the investors are engaged in investment activiti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gress; and Bearing in mind their respec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the WTO Agreement and other multilateral instruments of cooperation; Have agreed as follows: AGREEMENT AMONG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PROMOTION, FACIL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Agreement: (1) the term “investments” means every kind of asset that an investor owns or control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vestment, such as the commitment of capital or other resources, the expectation of gain or profit, or the assumption of risk. Forms that investments may take include: (a) an enterprise and a branch of an enterprise; (b) shares, stocks or other forms of equity participation in an enterprise, including rights derived therefrom; (c) bonds, debentures, loans and other forms of debt, including rights derived therefrom; (d) rights under contracts, including turnke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duction or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e) claims to money and claims to any performance under contract having a financial value associated with investment; (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luding copyrights and related rights, patent rights and rights relating to utility models, trademarks, industrial designs, layout-designs of integrated circuits,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trade names, indications of source 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undisclosed information; (g) rights conferred pursuant to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contracts such as concessions, licenses, authorizations and permits; and (h) any other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movable and immovable property, and any related property rights, such as leases, mortgages, liens and pledges; Note: Investments also include the amounts yielded by investments, in particular, profit, interest, capital gains, dividends, royalties and fees. A change in the form in which assets are invested does not affect their character as investments. Article 1 Definitions

(2) the term “investor of a Contracting Party” means a natural person or an enterprise of a Contracting Party that makes investments in the territory of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3) the term “natural person of a Contracting Party” means a natural person that has the nationality of that Contracting Party in accordance with its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4) the term “enterprise of a Contracting Party” means any legal person or any other entity constituted or organized under the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at Contracting Party, whether or not for profit, and whether private-or government-owned or controlled, and includes a company, corporation, trust, partnership, sole proprietorship, joint venture, association or organization; Note: For greater certainty, a branch of an enterprise is not, in and by itself, deemed to be an enterprise. (5) the term “investment activities” means management, conduct, operation, maintenance, use, enjoyment and sale or other disposition of investments; (6) the term “freely usable currencies” means freely usable currencies as defined under the Articles of 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7) the term “ICSID Convention” means the Convention on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between States and Nationals of Other States, done at Washington, March 18, 1965; (8) the term “UNCITRAL Arbitration Rules” means the arbitration rul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9) the term “WTO Agreement” means the Marrakesh Agreement Establish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done at Marrakesh, April 15, 1994; (10) the term “ICSID Additional Facility Rules” means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Additional Facility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oceedings by the Secretariat of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1. Each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encourage 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nvestors of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ies to make investments in its territory. 2. Each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subject to its rights to exercise pow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cluding those with regard to foreign ownership and control, admit investment of investors of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Article 3 National Treatment 1. Each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in its territory accord to investors of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and to their investments treatment no less favorable than that it accords in like circumstances to its own investors and their investments with respect to investment activities. 2. Paragraph 1 shall not apply to non-conforming measures, if any, existing at the date of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Agreement maintained by each Contracting Party under its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any amendment or modification to such measures, provided that the amendment or modification does not decrease the conformity of the measure as it existed immediately before the amendment or modification. Treatment granted to investment once admitted shall in no case be less favorable than that granted at the time when the original investment was made. 3. Each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take, where applicable, all appropriate steps to progressively remove all the non-conforming measures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2. Not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firms that its measures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2 shall not be inconsistent with paragraph 2 of Article 3 of, and paragraph 3 of the Protocol to, the Agreement between Jap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the Encouragement and Reciprocal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 signed at Beijing, August 27, 1988. Article 2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s

1. Each Contracting Party shall in its territory accord to investors of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and to their investments treatment no less favorable than that it accords in like circumstances to investors of the third Contracting Party or of a non-Contracting Party and to their investments with respect to investment activities and the matters relating to the admission of inves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paragraph 2 of Article 2. 2. Paragraph 1 shall not be construed so as to oblige a Contracting Party to extend to investors of another Contracting Party and to their investments any preferential treatment resulting from its membership of: (a) any customs union, free trade area, monetary union, simila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leading to such union or free trade area, or other form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 any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or arrangement for facilitating small scale trade in border areas; or (c) any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involving aviation, fishery and maritime matters including salvage. 3. It is understood that the treatment accorded to investors of the third Contracting Party or any non-Contracting Party and to their investments as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1 does not include treatment accorded to investors of the third Contracting Party or any non-Contracting Party and to their investments by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between a Contracting Party and investors of the third Contracting Party or between a Contracting Party and investors of any non-Contracting Party that are provided for in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Note: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the term “non-Contracting Parties” shall not include any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or of the WTO Agreement that is a member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s of the date of entry into force of this Agreement. Article 4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投资协定篇八
《中俄保护投资协定评析》

《中俄保护投资协定》评析

朱南平

2013-3-11 15:37:22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5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

摘 要: 《中俄保护投资协定》,虽然文字简约,但其中包含了在中俄两国之间进行跨国投资相关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和基本方面。所有设置的焦点都是针对投资者可能面临的几大风险及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方法设计,这些设计被固化为协定的条款,使其成为两国投资者可资利用的法律工具。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保护投资

中图分类号: F832.48; F835.12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 -0961(2011) 05 -0060 -05

作者简介: 朱南平(1961 - )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法律研究。

随着中俄各种经济主体相互投资的不断发展,各方对投资的保护问题日显突出。中俄之间签署了大量的双边协议,借以保护中俄双方经济主体的商业利益。但由于多数中方企业及相关人士对这些协议的忽视或未透彻地理解而导致的对这一法律工具的漠视,必然会造成法律风险日益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俄保护投资协定》[1]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一、中俄两国之间的协议状况

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开始,中国跨国经济活动日益增强,跨国贸易极其活跃,跨国投资逐年增多。30 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形成了巨额资本积累。由此,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引资为主的投资东道国变成同时兼具境外投资母国的双重地位。对外投资的不断发展,法律风险的日益增多,由此引发跨国投资的保护问题日显突出。在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对俄经济贸易合作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中俄之间签署了大量的双边协议。

二十多年来,中俄两国政府为加强两国各领域的合作签订了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各种条约、协议数十个,在两国之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公法体系,为两国国家关系的发展,尤其为两国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中俄之间在经济交往方面的协议紧紧地围绕着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步伐,可以说是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法律佐证。改革开放后,中俄两国之间签署了大量的双边协议,其中涉及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协议主要包括: 《中俄政府间关于经济贸易关系的协定》(1992 年) 、《中俄政府间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透漏税的协定》(1994年) 、《中俄政府间关于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合作协议》(1996 年) 、《中俄政府间关于解决政府贷款债务的协定》(1998 年) 、《中俄政府间 2001—2005 年贸易协定》(2000 年) 、《中俄政府间关于 短期劳务协定》(2000 年) 、《中俄政府间关于共同开发森林资源合作的协定》(2000 年) 等等。 发展到 21 世纪,两个国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转型时代。俄罗斯在政治改革上疾风暴雨,国体、政体发生了巨变,经济发展缓慢起步; 而中国实行可控制、有计划的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迅速积累的巨额外汇资本,形成了中国

史无前例的境外投资需要和投资能力[2]。为了规范中俄两国的投资行为,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促进相互投资,2006 年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 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以下简称《中俄保护投资协定》) 。

就我国地方对俄经济业务发展而言,我们同时需要关注地方性协议。在这些协议中直接涉及中俄两国地方和区域合作的协议是《俄联邦各主体行政机关与中国地方政府间关于合作原则的协议》,该协议由中俄两国政府于 1997 年 11 月 10日在北京签订。该协议的目的是积极地促进俄联邦各主体行政机关与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发展,并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此,双方主管机关应根据需要建立联系。该协议第 3 条规定,俄联邦各主体行政机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可以就其管辖范围内的合作问题达成协议,按照本国的法律并依法签订有关协议,但这些协议不是国际条约,因而,两国地方主体双方无权干涉那些属于对外政策、国防、国家边界、领空及俄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范围内的主权和领土问题,同样也无权对两国、两国政府、双方中央各部和主管部门签订的协议做修改或者对其发表特殊的意见。俄联邦各主体行政机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将只能按照本国的法律履行有关协议。

尽管中俄国家间的协议很多,但涉及投资保护性质的协议却只有2006 年签署的《中俄保护投 资协定》,它是近二三十年中俄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对协定基本内容的重点分析

《中俄保护投资协定》共 13 条,分别从定义、促进和保护投资、投资待遇、征收、损失补偿、支付的转移、代位、缔约双方争议解决、缔约一方与缔约另一方投资者争议解决、其他义务、适用、磋商及生效、期限和终止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定。《中俄保护投资协定》,虽然文字简约,但其中包含了在中俄两国之间进

行跨国投资相关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和基本方面。所有设置的焦点都是针对投资者可能面临的几大风险及控制和降低风险的方法设计,这些设计被固化为协定的条款,使其成为两 国投资者可资利用的法律工具。

《中俄保护投资协定》设定的目的是为缔约一方的投资者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相互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以激励投资者经营的积极性和增进两国繁荣,使两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该协定的第 1 条对协定使用的六个概念进行了定义说明,阐释了相关概念在本协定中的含义。根据协定的第 1 条第 1 款的规定,“投资”一词系指缔约一方投资者依照缔约另一方的法律和法规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所投入的各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动产、不动产及任何财产权利; 股份、股票及其他形式的对商业组织的参股; 与投资相关的金钱请求权或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行为请求权;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专利、商标、商名、工艺流程、专有技术和商誉; 法律或法律允许依合同授予的商业特许权,包括勘探、耕作、提炼或开发自然资源的特许权。作为投资的财产发生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不影响其作为投资的性质,只要该变化不违反接受投资一方的法律和法规。

我国对俄投资者在理解“投资”定义时应注意的要点之一是,投资人可以使用“各种财产”进行投资,该协定将这些财产划分为五大类,展示了中俄投资人在选择财产形式上广泛的可能性。所 列财产清单是开放性的,包括了物权、债权、股权和无形财产权的几乎所有的财产权形式,融汇了产业投资和资本投资的丰富内容,适用所有类型的投资主体。

投资人应注意的要点之二是,协定规定了“依照缔约另一方的法律和法规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进行投资,即投资的法律适用是投资东道国法律,协定第1 条第6 款也强调了“缔约方的法律法规”是指中俄两国的法律法规。我国对俄

投资人要清晰地确认这一点,以避免我国投资人习惯了的以投资人母国法律来考量在东道国的投资项目。投资行为比贸易(买卖) 行为复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投资行为触及投资目标国多种法律。由于投资涉及的不是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物权和资本权的复杂关系,这就使了解投资目标国的内国法成为投资法律尽职调查的关键内容。

依据协定的第1 条第2 款,在该协定中“投资者”包括两种法律主体: 一种是根据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法律和法规,具有其国籍的自然人主体; 第二种是非自然人性质的法律上的实体,包括根据缔约国任何一方的法律设立或组建且住所在该缔约一方境内的公司、协会、合伙及其他组织。对“投资者”的立法文字表述,看上去简单,但意义深远。整个协定规范的创设,实际上是为两国的经济交往的私权主体做出的安排,即令投资资本来源于国家,其投资行为仍属私权交易,遵循的应是市场游戏规则。在协定规范的投资交易中,其主体行为的私权性必须首先被认定。作为个体的自然人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法人及各类法律责任形式的组织,他们是协定创设的跨国投资舞台的主角。可见,该协定是为拥有私权的“投资者”创建,是强化两国私权互动的一种保障机制。

该协定的第 2 条《促进和保护投资》包括三方面原则性的规定: 其一是缔约一方应鼓励为缔约另一方的投资者在其领土内投资创造有利条 件,并依照其法律和法规接受这种投资; 其二是缔约一方应根据其法律法规在其领土上对缔约另一方投资者的投资提供完全的保护; 其三是在不违反缔约方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缔约方应对在本国境内从事与投资相关的活动的缔约另一方的国民在提供签证和工作许可方面予以优惠考虑。这是对两个缔约国的国家公权提出的作为要求,也是两个缔约国保护投资的原则性的宣示。这种要求和宣示能对两国政府职能机关产生多大作用,尚无数据证实。实践表明,任何国际立法、条约和协定,其实现的关键条件确实有赖于相关国家公权职能机关具有配套的工作机制,如果

投资协定篇九
《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_崔凡》

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

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崔凡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修订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方应采取的立场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修订中涉及国家主导型经济体的内容对中方的影响有限。面对目前国际投资协定中准入前国民待遇条款日益增多的形式,本文认为中国应该支持多哈部长宣言第22段倡导的基于肯定清单的准入前国民待遇,以此为基础与美国及其他经济体展开投资自由化谈判。本文最后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双边投资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肯定清单

2012年4月,经过历时3年的研究和讨论,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了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2012USModelBIT),取代之前的2004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①,以作为美国对外进行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基础。紧接着在5月,中美双方宣布重启双边投资协定谈判②。在最新的这个BIT范本中,美国加入了一些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对“被授予政府职权的国有企业”做出了定义③;规定不得有技术本地化的履行要求④;要求东道国允许外国人适当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等⑤。

我们认为,2012年范本中的这些变化虽然确实有针对中国之嫌,但并不是中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018)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项目支持。作者感谢在最近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两次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座谈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特别是周文重大使、孙振宇大使、商务部美大司王旭副司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林桂军教授、赵忠秀教授、白树强教授的精彩观点。

崔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100029电子信箱cuifan@uibe.edu.cn。

①美国从1982年开始制定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之后于1994年和2004年分别推出了第二版和第三版。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是在2004年版基础上修改而成。

②该项谈判于2008年启动,但很快因为美国需要修订双边投资协定范本而于2009年中止。

③美国2012年BIT范本第二条第2款脚注8。

④Performancerequirements,中文文献中通常翻译为“业绩要求”或者“履行要求”。考虑到这些要求并不一定针对其投资业绩,而是针对投资在运营过程中的表现的要求,我们这里将其翻译为“履行要求”。新增内容为第八条第1款(h)段及脚注12。

⑤美国2012年BIT范本新增内容为第十一条第8款。

-123-

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主要障碍。中美谈判中方主要关注的仍然应该是2012年范本中继承了2004年范本的一些核心条款,最主要的仍是东道国如何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问题和东道国如何在面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实施审慎监管措施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以美国2012年BIT范本为基础达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中国对美投资因此获得的商业利益并不明显,却将对中国今后外资管理的灵活性造成极大的束缚。但是,如果中国拒绝做出进一步的有约束性的投资开放承诺,可能在目前的全球投资体系新格局形成过程中居于不利地位⑥。中国应该明确自己的投资开放立场和策略以争取主动。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一、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中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方可能的影响

美国目前与4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⑦,同时与10多个国家在其自由贸易与投资协定中签订了双边投资条款。这些协定和条款都是以其双边投资协定范本为基础进行谈判和签订的⑧。在美国签有上述协议的这50多个国家中,加拿大是唯一一个与美国有较大双边投资流量的国家。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投资开放与保护关系是由《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NAFTA协定)第11章来规范的。而NAFTA协定第11章的基础也是美国的BIT范本。因此,美国的BIT范本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投资保护协定范本,而是兼具投资开放协议范本的功能。

在1997年以前,国际上投资人与东道国的争端相对较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在1997年以前的争端案例每年一般是1到3个,有时甚至没有争端案。1997年以后,ICSID的争端案每年都是两位数,到2011年已经高达37个⑨。尽管美国在ICSID只被申诉了4次,但加拿大公司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通过其他机制至少申诉了美国15次以上(Anderson,2009)。美国国内特别是环境保护组织和劳工组织,认为外国公司的这些申诉直接在国际上进行仲裁,绕过了美国的国内救济,直接挑战了美国国内的法规,而同样的国际仲裁机制美国国内公司无法使用,导致了不公平。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印度等国就双边投资协定进行的谈判引起了美国国内的广泛关注,一些人担心这些协定一旦达成可能会加速美国资本外流,同时造成工作机会的外流。到2009年,美国在其对外投资谈判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他们希望把在与韩国、卢旺达等国家的谈判中积累的经验体现在新的范本中⑩。

相对于2004年对BIT范本的修改,2012年范本的修改工作尽管历时3年,但最⑥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开放主要是一种自主的开放,从国际法上并不构成对外承诺。中国投资开放的对外承诺主要是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非约束性承诺,即发展中国家应于2020年以前实行完全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⑦这里指的是生效的协定。另外有的协定虽然得到签署但至今没有生效,例如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于1992年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

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5年到1998年期间草拟的《多边投资协议》也是以美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范本(1994年版)为基础的。参见崔凡(1998)。

⑨根据ICSID公布的案件整理。

⑩关于允许投资人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条款来自于美国与韩国的谈判实践。在美国与卢旺达的投资谈判中,美国完善了其有关金融服务的条款(参见Rosa,2012)。

-124-

后的改动并不多。首先,在本次修改中,缔约方领土范围进一步明确,包括了领海,以及根据反映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际习惯法的、领海外的、缔约方可以实施主权和司法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投资协定》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双边投资协定 中美投资协定 bi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投资协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投资协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96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