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016-01-19 09:12: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教师的学习和篇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师的学习和篇一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东风小学 柳絮

作为教师我到底教什么呢?作为学生他到底学什么呢?这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现在在课堂上有老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但是我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直到我在某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艺术》,他在文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是呀,在课堂上我只是作为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就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我只重视“经”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完全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可是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低级的动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既学习掌握知识,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潜力的挖掘,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课堂上通过对话、交流的师生互动在完成基础知识建构的同时,达成“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呢?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下面结合自己的五年级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一、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的教育。因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教师对于孩子理想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影

响,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慎重,有说服力。我们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教师应该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五年级的孩子长大了,有着自己的个性,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会对你言听计从的孩子了。那么教师要带着真诚、热情、平和,去和学生取得好的沟通,去了解、尊重、信任、理解、欣赏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生的知音的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领域,进行有效的探讨,去锻炼他们的能力,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因为学生们相信他们的老师,这种关系下的教学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心灵的相通使师生们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课堂的教学就能够形成生动、民主、合作的氛围,就能够顺利达到预设的目标。

三、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的平等对话。

简单地说,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它强调师生人格的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民主和平等的观念,学习尊重差异、尊重生命。由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

与情感体验。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平等对话的认识意义表现在,第一,促使知识增值。“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师生通过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第二,活跃师生思维。古人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缺少交往和对话很难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创造的火花。有些观点是想出来的,有些观点则是“讲出来”的。英国文豪肖伯纳说得好:“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总之,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师的学习和篇二
《关于教师终生学习和自身发展》

关于教师终生学习和自身发展

中学英语师资问题关系到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中学英语教学要跃上一个台阶,教师是关键。因此,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全面素质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从古至今关于劝学,勤学,治学的训言多不胜数。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含义。教师这一职业,知识更替比较快。如果不经常学习,在教学中只能是因循守旧,无所创新。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终生学习是教师这一职业的需要和必要。面对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爆炸地时代。“一劳永逸”,“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思想已无立锥之地。面对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谁不学习,谁不及时充电,最终的结果是要被社会淘汰地。学会学习,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教师职业的现实需求。

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曾经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扔进一口冒着热气的开水锅里,青蛙奋力跳了出来,得以逃生保住了生命;把一只青蛙放进一口盛着凉水的锅里,并在锅下点着火,青蛙一开始很自在的再里面游来游去,渐渐地水温升高,等到青蛙发现情况不妙时已为时已晚,它在无力跳出热锅了。因此,我们要及早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而不能满与现状。

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要把教学这门艺术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是一朝一夕事情。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日积月累,融会贯通,才能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理念素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教书匠。要成为“师”而不是“匠”。

针对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全面素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技能对以英语为工具的中学英语教师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讽二是要坚持不懈。现在学习外语的条件比以前已有很大改善。可经常收听收看到地道的英语节目;可以很方便地阅读原版的英语书籍、报刊杂"可以通过撰写学术论刃英文床提高英文写作水毛可参加各类学习班或国内高水平的赛事来提高翻译水毛还可通过多跟外藉人士交流或在同事之间成立口语学习小组来提高口语能力等等。

2、更新教学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智能结构、观念结构等,改变教学观念,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赵丽娟,1997 52,鼓励学生对语言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帮助其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应加大教育设备的投人力度,有条件地组织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法手段的应用培训,定期开展教学、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教学评优和教学能力竞赛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多法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从实用角度使学生多听、多说、多参与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运用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

3、增强发展专业能力的主观能动性。过去社会舆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上,英语教师并未感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教师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能力,如理解本学科的知识和结构,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扩展了的专业能力(extended professionalism ),即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提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发展己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自我控制、自我提升的能力。在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脱产进修、出国进修抱以较大的期望,然而就目前英语教师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及庞大的教师群体而言,脱产进修无法满足从整体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这就使得在职教育(in-service education)

愈显得重要。在职教育既不是教师培训也不是教师教育,它是一个终生持续成长的过程,包括集体或个人自主的学习。教师发展只能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Crandall, 2000:36-37 )。发韧于北美大陆的以教师发展为基础的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被认为是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很值得广大教师借鉴。

4、从实际出发,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科研与教学结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科研应是有目的的科研,应紧密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从中发现问题,使教学成为科研的先导和研究对象,使科研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同时使科研进程在实践中得以总结概括,并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应该有条件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方面的培训,增加科研投人,加强各中学英语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的学术交流,坚持教学与科研成果互相作为检验标准的原则,使它们达到真正的统一,真正的互相促进,真正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5、加强品德修养,弘扬教师个性。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个体素质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态度决定其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效率和结果。当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中学英语教师采用新观念、新方法的时候,仅将中学英语教学看成其谋生手段的教师是不能满足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需要的。此外,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更在育人。所以优秀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还表现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融人英语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当然我们在强调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自身个性特征的培养。威尔金斯(Wilkins )曾经说过:“教师教学成功与否并不全是业务培训水平的问题。教师本人的某些重要个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学习机会。”(林志科,1992: 13)教师个性特征包括个人形象、富于幽默感、有涵养、知识渊博等等。

五、结语

随着科教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学英语教育改革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中学英语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呼吁,在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应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素质,采取一切措施加大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未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促进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转贴于

教师的学习和篇三
《教师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教师的学习和篇四
《教师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学习的重要性

目前,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虽说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现正处在攻坚阶段,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是在本世纪中叶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只靠热情去工作,一定要深入专业、精通专业。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成为已经成为了当今教师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现在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双主体教学的出现,就要求我们从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现在要求我们不单单是要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教会他们学习。师生关系的转变都让我们从教书匠这个角色转换成教育家了,当然教育家需要有渊博的知识。现在,学习知识成了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显然,没有知识,在社会上是寸步难行,很难立足于这个社会,更不要说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所作为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和家长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更何况现在的正朝着社会经济一体化,教育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今教学的出现、教学技术

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现在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家长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现在教师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就要求教师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学习型组织,他将学习型组织描述为是一个“ 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的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根据彼得对学习型组织的描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就是要通过学习,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促进教师反思;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教师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会系统思考,树立全局观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总结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有的老师教了几年书就厌倦了,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位老师不好学,不求进取,教学没有新意,变成了枯燥的重复劳动,当然就会越教越厌倦。相反,如果当老师的人能够锐意求进,必然“ 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他恳切地告诫教师们:“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构“天下皆为吾师”的理念,增强合作意识,力求推陈出新。学习型组织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的

这种个体反思,对于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以开放的心态,通过 深度汇谈使每个人的想法自由交流和碰撞,觉察彼此思维中不一致的地方。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检视和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不断进入一个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

教师的学习和篇五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及心得》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及心得

英语组 张福雷

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要想在教学和教研上有所成就,不仅要钻研教材和课标,还要经常学习一些提高教师素养的理论来指导自己不断成长。于是我在教学之余学习了“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的课题,现将我的学习笔记及心得总结如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二、师生角色的分配要科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

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艺术性强给人的感染力就深,反之就苍白无力。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老师基本功,诸如普通话、粉笔字等,就语言表达来说,普通话干练流畅,节奏感强,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感染力就深,印象就好。还有导入、过渡、提问、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总之教学艺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教师素质的综合效应。一节好课会使人感到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四、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总之,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充满生命力的,是“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致力于“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的境界。全情的投入,注重研究,于细节处下功夫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

1、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成功往往取决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积极的探究。如果不能舍弃已有的固定模式和观念,就不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堂,必须在头脑里有新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改革中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

2、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

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转折点。

3、中肯地分析

通过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准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明确的告诉她,她的其它方面比别人强,鼓励他用其他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

4、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恶快乐。

5、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上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快乐”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收获快乐,找寻快乐元素,在放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这种观念与新课标总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刚好吻合。“快乐”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的教学法。其中德奥尔夫教学法是“快乐”教学的典范。它在创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自信心提高、与他人的社交能力及其他优良个性的培养上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还可以通过小型音乐剧、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对青少年的性格进行重塑。

教师的学习和篇六
《做善于学习的教师》

做善于学习的教师

一个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个版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修养。这个知识结构没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是很难构建起来的,我们现在倡导终身学习,这不单单是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尤其是我们教师,离开与时俱进的学习,我们的职业生命就会失去活力,变得枯竭。对一个教师来说,工作就是不断的学习,读书就是很好的备课。那我们怎样做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呢?

1、必须有学习的意识。一提到学习,我们的好多老师都抱怨,哎,哪来的时间和精力呀,工作这么忙,一天到晚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学校还盯着教学质量„„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真的就一点时间都没有吗?我觉得不是,白天我们也许没时间,但业余的时间我们是有的,关键看你想不想读,这需要你有一定的毅力,有一定的控制力,好多时候需要强迫自己去读书,读书最大的好处不在于提高自己,更主要的是为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引导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举例:每晚都坚持十分钟以上的读书)。读书可能有100个十分崇高的理由,但在更多的情形下,读书的理由可能是十分卑微的,甚至是十分功利的,其实,读书是不需要理由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放下一切借口,从现在开始,拿起书本,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只要有开始,就会有收获。 对于我来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每天睡觉前,和孩子一起读读书,讲讲故事,相互谈论各自的一些读书观点,不仅不是麻烦事,而且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喜欢这样的时刻,我的女儿也喜欢这样的方式,如今,读书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每天不读书便不睡觉。

2、必须有计划的读书。(读专业书、读成本的书、读名家的书、读专业以外的书,才能形成开阔的人文视野)读书对任何一个人都非常重要,我特别崇尚高力夫老师的观点:读书的女人最美丽。作为女人都追求美丽,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女孩子具有天然的美,如果你赞美她你看上去很美,我想她会心花怒放,三十多岁也行,而对于我们这些四十多岁的女人,再说你有多么多么的漂亮,我想我们也不会有多动心,因为我们的外表的确不占优势,但我们一样很精彩,那就是我们的气质,我们的成熟,我们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气质美,让人觉得我们很丰富,很有内涵,不空洞,我敢说,这是年轻的女孩子所不具备的。这种丰厚的气质美,不通过读书学习是永远不能获得的。所以说读书就是最好的美容,打理好我们的生活也是最好的美容,用美容的钱买书、买蔬菜水果,我们一样会很美,只是个人观点,该美容的还得美,人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美,但读书是使每个阶段的人都变得美丽的通用法宝。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师理念的变化。教师理念的变化要依赖于培训和阅读,非书不能充盈教师的思想,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阅读,一名教师没有相当数量的专业素养的阅读,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读书,是对教师得起码要求,如果连我们教师也不读书了,那么我们还指望谁会读书呢?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我们是不能离开阅读的,不读书的教师就不能丰富自己的心灵,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读书应成为我们重要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教育一直倡导“人”的工作,这种“人”的工作显然不是靠各种技术所能解决的。“人”的教育本质上还是要靠“人”,也就是优秀的老师来实现,而不读书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作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我们必须要让自己走进阅读。你可以读那些专业杂志,但更应读一些教育名著。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留下了许多教育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文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皮亚杰、美国布鲁纳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他们的著作虽然代表着当时年代的教育教学思想,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但其主要思想观点对我们今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仍然有着学习借鉴价值。因为这些教育名著积淀着深邃的思想精华,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能使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领悟到教育法则和规律。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多方面的,但教育理论是教师专业素养中带根本性和实质性的成分,因为他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材的解说着,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应对多种考试的组织者。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是一件十分复杂而痛苦的事。为了应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认真阅读教育名著。阅读教育名著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读理论书籍是从当教导主任开始的,当我再次走进课堂的时候,我感觉我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真正做到真心实意的去尊重学生,能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特别明显的就是从不跟学生发火,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我和学生是平等的,他们是来学习的,不会是正常的,他们需要我的引导、点拨,犯错误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就是在不断的犯错误中成长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课堂变得轻松了,学生们学的更加愉悦了,上课也就成了很有乐趣的事情了。因为有这样的深刻体会,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静下心来,多一些理论书籍,哪怕是一些管理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这样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你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不仅要读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还要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这是我们形成开阔的人文视野及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大师和思想家们的书籍,做精神世界的富有者,我们的底蕴丰厚了,在学生面前的底气就足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感染学生,丰富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海洋,汲取营养,健康茁壮的成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在他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中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看不起你!”确实如此,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没有教育信念,没有教育思考、教育信念,也就没有教育活力、教育创新。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3、必须把读书与教学有机结合。目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学生的阅读正受到电视、网络等多元媒体的冲击,再加上口袋书、卡通书等灰色图书在学生中的流行,经典文学阅读呈现出萎缩态势,有一项调查显示,读者数在前20位的书目中,几乎都是电视上播放过的热门动画片或卡通片或电视剧,如《数码宝贝》、《蜡笔小新》等,而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则很少有学生阅读,有的学生即使读了,也是老师或家长要求的。当前,儿童文学创作日益繁荣,精品力作异

彩纷呈,我们的学生为何远离文学呢?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有家庭、家长的责任,但教师文学素养偏低、对学生缺少引导,尤其是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中国教育报》“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爱读书、在读书,但相当多的教师都在读教学参考一类的书籍,对于提高人文素养的文学名著很少有人阅读,由于缺少经典阅读,相当数量的老师,对该向学生推荐什么书感到一片茫然。”我觉得这是一种现实,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读书,还要把读书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改善我们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才能使孩子们真正具有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说:“儿童是需要文学的,如果说拥抱是身体的维生素,儿童文学则是孩子精神的维生素。”读书会使孩子们的心灵获得智慧雨露的滋润,应该说,读书是一种更为主动、更为有效、更具思考性的学习方式,喜欢读书的孩子,往往具有更扎实的知识功底、更好的文学修养和更强的思维能力,学习成绩也会更好。因此,我们不仅要自己读书,还要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读书,让读书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如果我们总是即时备课,所有的备课都是零起步,那么要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臻于完美,你就只能疲于奔命,晚上不睡也来不及。

苏霍姆林斯基是用一生来备课,“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这种“准备式”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授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持之以恒地“海量”阅读与所教授学科的相关学术著作,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当我们经过几年的知识蓄积,自己所储备的学科知识与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20∶1,30∶1,50∶1的时候,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学校教科书的背景知识越深厚,犹如强大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有了源源不断补给的“大海”,要滋润一小方田地不是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吗?正所谓“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教师的学习和篇七
《中青年教师如何学习》

中青年教师如何的学习

——安徽省太和县倪邱中学

摘要:

作为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学习必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更新观念,教师要在他整个教学生命中,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学会多向学习,提升自我,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改革。

关键词: 中青年教师 学习

中青年教师往往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可谓轻车熟路,或已经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评上了高级职称,于是就会在工作上缺少了以前的认真,思想上就缺少了追求和动力,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然而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要求教师一生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它是教师生存发展、提高教学生命质量的第一需求。同样作为中青年教师,我对教师学习的看法和方法作一总结:

一、读书学习,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

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教学专业知识。要上好课,功夫要在课外练。如果你不想把上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就要读专业著作。要想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的乐园,教书人首先要成为读书人,教师应让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在向书本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文章中精辟的理论、精美的语言、精彩的案例、经典的论述复印下来,或记录在笔记本上,写进自己的教学笔记中,

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教师多看书,不仅看专业的书,也要看心理学方面和相关的青少年读物的书。应广泛涉猎人类文化的众多领域,逐步积累广博的知识与技能,做到“一切东西懂一点”,既“专”又“广”,以求触类旁通。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教师广泛的阅读。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教师不可忽视报刊、杂志的订阅,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在杂志中有一些教学研究文章,教学心得、案例分析等等。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人成功的教育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可以体验到别人的科研视角,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二、借助网络,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借助网络,我们可以领略最前沿的知识。可以说,网络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成长的新舞台,为我们提供了还有许多详实、丰富的数学动态和报导借助网络,我们可以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如:博客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课程素材,比如: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件、试题、教学中的心得体会等。作为当代中青年教师,要有从网络提取信息的基本能力,要学会利用电脑进行资源管理,努力构建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

三、向教育同事学习

教师的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与同事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向名师学习,也可以向一般的老师学习;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习。

1、学习老年教师教学耐心,讲解细致

老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和教材处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虚心地向老教师学习,在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有些概念、问题自己虽然清楚,但很难在课堂上给学生解释清楚的情况。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听老教师的课”作为自己成长和进步的需要,而不是把它当作是一种任务,或者是做样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和长处,然后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合理借鉴,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吃苦奉献精神

优秀教师是一个极有特点、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是广大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榜样。他们不仅引领着广大教师队伍前行,而且随着他们刻苦、执著的学习和思考,他们将创造和发展教育理论,他们当中将涌现一批真正的教育家。

优秀教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特级教师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之中。”在繁重工作的同时,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是优秀教师的另一个共同特点。优秀教师都善于把日常繁琐的工作和科研、创新融为一体。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 青年优秀教师蒋军晶说:“我不但没有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目前我还把这种工作的幸福状态延伸到我的和别人的生活当中。”

3、向年轻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新的教法和积极的心态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是人人都有可学习之处,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的纵向教学经验虽然很少,但横向的知识面和接受能力却较宽、较强,尤其是在普通话和计算机方面。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能制造有声课堂, 让课堂更活跃。其次是年轻教师的有激情,工作热情,在工作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的勇气。同时,年轻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善于学习,他们往往更愿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年轻教师比老教师更容易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关系融洽,因而也更容易影响和感染学生,也更容易和学生们交朋友。

四、向学生学习,学到了知识,融洽了师生关系

韩愈在《师说》中也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任何人的知识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知识再渊博、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有被学生难倒的时候,此时应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过失,放下姿态向学生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向学生学习的观念。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思维有时比老师更敏捷,认知和理解的角度更新颖。教师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长处,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用虚心好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师生的各种能力,这无疑是教学相长的好方法。向学生学习,即使从教育的角度看也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从教师

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如何让自己能够站稳讲台、驾驭好课堂教学,成为教学领域的行家能手?作为新时代的中青年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面对教育事业,走进学生心灵,多读书,多学习,克服职业倦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由成熟走向优秀,为教育未来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冉乃彦 优秀教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2.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教师的学习和篇八
《新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带着理想、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很荣幸地成为英德华粤中英文学校清远光明校区小学部教师队伍中的一名新成员。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十分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予我这样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为了使我尽快的成长起来,学校给我安排了有着丰富经验的导师,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少走许多弯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会有人及时的指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向导师们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尽快地成长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另外还要立足岗位,必须以集体备课、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为业务学习载体,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理论方面,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2、在业务方面,首先要勤听课,多反思。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多听导师们和老教师的课。在听课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学习导师们的各大教学环节和对学生兴趣的调动,而且要认真学习导师们对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方法。只听课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听课后的反思。每听完师傅的一节课,都要认真反思,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然后对照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如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要及时的与导师们进行交流沟通。并将修改完的教案拿给师傅看,使每一节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导师们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尽快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3、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多读一些有关教师成长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读完以后,要认真思考,同自己的课堂教学相联系,做做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就要及时向导师们和老教师们请教,以至于更好地将所学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所以,我准备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从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

2、在教师团队中,要团结各教师,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多向潘导师和李导师学习,学习她们是如何导入新课的,如何教授课文的,如何进行游戏活动,如何调动正班的学习气氛,并进行笔录。

4、自己没课的时候,要多去听导师们的课,带上笔记本,进行全堂记录,边记录,边观察,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上课,这样的课堂模式起到什么作用,换了是自己,又会怎样做。

5、在听课过程当中,要仔细观察导师们的每一个动作,教学用语,教态及肢体语言。还

要学习如何进行板书。另外,要多观察学生,看他们是怎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

6、每当听完导师们的课之后,主动与导师们进行教学交流,把自己日常中没做到的、做不到的、做不好的各方面的问题主动提出来,好让导师们指导,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

7、每当听完导师们的课之后,就要及时反思,整理记录,有哪些方面是自己从来没有留意到的,有哪些方面是自己做不好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认真抓住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

8、每当导师们去听完我的课之后,主动向导师请教。当导师对我进行评课时,要认真做好笔记,明确知道有哪些方面做得不足,该如何改进,另外还有什么解决方法。明确知道后,就要从自身各方面出发,逐点攻破。

9、积极去听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的课,从中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达到跨科域进行自我提升的目的。

10、每当遇到自己解决不到的问题时,认真进行记录,做到不耻下问。把自己做不好的各方面记录下来,寻找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

11、每当放假时,要不断充实自己,多去观看生本教育理论的教育丛书,多上网查阅关于教育教学的资料,及多查看各优秀教师教学视频,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目的。

12、学海无涯,要多钻研与英语有关的学科领域,如英语词汇学、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英美文学选读等,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要多听BBC等英文频道,多听英文歌,多观看英美等国的优秀电影、与教育教学题材相关的视频,从而更好地练习英语口语

方法总比困难多,努力+勤奋=成长。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充实自我,踏实勤恳的走好每一步!争取在收获的季节,有着属于自己的的丰硕成果。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的学习和篇九
《学习,教师成长的阶梯》

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材料(六)

学习 ,教师成长的阶梯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成为其标志性特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成了当代国际社会教育改革的主流,成了世界各国教育竞争的着眼点。在终身学习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了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教师理应率先学会终身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一、终身学习是“潜教育”对教师的理想要求

学生时期正处于一个人的品格塑造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教师“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毫不例外地会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潜教育”要求教育者本身的完美,本身越完美,教育孩子就越轻松。

二、终身学习是“人文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人文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已刻不容缓。在教学中,如何挖掘、发挥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是各门学科教师面临的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以数学教师为例: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智慧的结晶,向学生介绍这些辉煌的成就,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在教学“圆”时,可以向学生介绍“π”与祖冲之的“祖率”,还可以随时相机向学生介绍现代的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研究水平和对世界的贡献等等。通过史料与史实的介绍,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没有人文意识与人文素养是行不通的。

三、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现实要求

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和开放,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风景”。第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成,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出发,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能灵活巧妙地应对课堂即时生成的种种情况。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第三新课程强调实践探究,要求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心中装有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及其相关的引导经验。然而以上这些知识的获得,一要靠探索,二要靠学习。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很多,但不管做什么样的准备,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学习。

四、终身学习是“教学相长”在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在某一些方面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先于教师或超过教师的事,是经常出现的。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课堂上经常出现尴尬的“反哺”现象,不能不说是对教师威信和尊严的挑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在学生面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教学相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显示其生命的活力。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理应成为在座的每一位骨干教师的一种生存的理念,它是教师自身发展、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骨干教师的必备素养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主体性知识)、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同时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是作为一位骨干老师必备的素养。

(一)教师的主体性知识

教师的主体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理念和学科特色等,这是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教师如果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就犹如建造大厦少了砖、灰、沙、石一样,教学过程也就无法有效进行,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只有当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否则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就无威信可言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和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也正说明了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一般性文化知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的总量大为增加,知识的更新周期大为缩短,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互动也愈益明显。对于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来讲,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现实.因此,教师在力求专业知识不断“爬坡”、“登高”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修养的培养,有意识地实行科际整合,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整体优化。否则,拘于一隅,孤立地研究和精通专业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也说明了,现代教师师只有勤奋广泛地学习,建立起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通、一专多能、主精辅熟的“通才”,教学才能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给学生以“复合维生素”,产生综合效应。

(三)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的技能。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切记,“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

(四)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这就更要求教师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并以自身的实

践性知识优化整合主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一般性文化知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师自身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既非线性,也非平面,而是呈现出类似于“长方体”的开放的复合型结构。其中“长”指所教学科专业特长,“宽”指相关科学知识面宽,“高”指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素养高。这三方面的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并形成现代教师的知识容量。

学习化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何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呢?我觉得以学习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途径。这种学习化的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大家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要多读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博览群书,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二是读业务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等,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读书要有长远目标,长久计划,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

二要善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统一关系。善思,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教育家波斯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他总结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做一个明智清醒的人。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身素养。 三要勤写

写是学习实践后总结提高的重要一环,是实践向理论的上升过程。不会写就不会有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下成功的经验,记下自己的感悟,记下失败的教训,记下典型的教育案例,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在理论上会有所提升,在实践上也会有所突破。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我们每天写一些,记下只言片语的随感,记下丁丁点点的思考,坚持不懈,一定能从中找到幸福的感觉,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读书也好,练笔也好,贵在坚持,坚持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也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事。认准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座的大家中,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叶澜、肖川、朱永新。祝老师们在教育这块园地中,幸福地生活,诗意地栖息,快乐地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大连教师在线学习中心 大连教师在线学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07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