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

2016-01-20 09:03: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一《艺术与审美》 ...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一
《艺术与审美》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二
《经历与文化冲击——席勒的作品发展轨迹1》

经历与文化冲击——席勒的作品发展轨迹

埃贡 席勒(1890——1918)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画家,是一个天才型艺术家,这一天才也没逃脱短命的魔掌,享年仅28岁,虽然他生命极其短暂,但他的艺术光辉照耀着欧洲的艺坛。席勒短暂的艺术生涯经历却很丰富,加上天才的乖张遍使得作品拥有极为鲜明的个人特色。

一、早期受克姆里特分离派影响

席勒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画风,也会积极的追求自己的风格。早期时由于结识克里姆特并受克里姆特赏识,所以早期作品受到分离派的影响比较多。在这时席勒的作品大致特点为构图细节复杂、线条铺陈大胆纯熟、富有装饰性的画面。这都展现了他作品相当强的魅力。在《特里斯特港口的船》这一作品中可见分离派的特色完全统领席勒的表现风格。

在一段时间的探索后,画法也日趋成熟,也更加有自己的思想语言想要表达,画面开始体现出逐渐脱离分离派的影响。在看过梵高展览之后,尤其梵高那件描绘自己卧室的作品带给席勒很大的冲击,也是促成席勒改变画风的引子。在静物画中的取材就直接受到了梵高的影响。他进入了另一个领域——肖像画。这一主题他投注了大量的心力于肖像画中,在肖像画的表现上,他总是能够展现特有的那份内在强度与情感。从1909年开始,席勒的画作中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正在滋长。

在肖像画的探索中,他的一个创作主题便是自画像。席勒有很严重的自恋倾向,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希望引人注目,他喜欢穿自己设计的服装并研究新的剪裁方式,也愿意摆姿势来展示这些衣服。我们从今天席勒留下的照片中也可以发现他面对镜头时非常在意自己表现出的效果。席勒对镜子十分着迷,总是专心审视自己的容貌,渴望通过自己的审视和对自己不同的描绘来反映自己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创作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自我风格初步形成的基础。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必然带来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自恋倾向使自画像这一主题一直延续下去。早期时例如1909年《裸体的自画像》,在这张作品中我们似乎只能略微发现克里姆特的影响。这幅画中虽然还是能看出席勒对于装饰性线条的兴趣。但作品以裸体表现诱惑性的暗示与其他画家明显不同。从这个作品中我们已经看出他脱去了华而不实的“年轻风格”,渐入成熟,开始了自己的风格和关注点。

《裸体的自画像》中,席勒的眼神凝视着观者仿佛要求响应,他的手臂往下逐渐化成一串花纹,几乎盖过他的下半身。这幅作品是未经精确计算的,那做作的表情、对于人体毛发的强调、身体自然主义的画法与装饰的花纹出现了形势之间的矛盾与不和谐、作品以直接强烈的情感表露展现出青春期追寻心理和艺术上的自我肯定,是相当特殊动人的。

1910年他画了一系列才华横溢的自画像。这些精彩的自画像表现出那份撼动人心的内在痛苦。痛苦是多个时代的主题,在叔本华的哲学观点中体现最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裸体自画像,他把自己的身体画成极其瘦弱的肉体,皮肤颜色也呈现十分脆弱接近病变的状态,脸上表情痛苦挣扎,肢体曲扭,毛发分张,看起来几张狂又脆弱,像一只困兽。这使我们很轻易就审视自己的人生,不要过得虚无软弱。

同年《拉扯脸颊的自画像》则表现他充满困惑的拉扯自己的脸颊。这些自画像充满了忧伤和一种强大的孤独以及愤怒的情绪,种种不安的情绪纠缠,仿佛自己与外界无法沟通,只好全力转向对自己灵魂内在的挖掘,自恋的画家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在情绪,以细微精准的刻画自己的表情与自己特有的笔触来表达一种态度,画家,艺术,是更多探索人精神领域的工程,是一种更前沿的文化发展,注重人的内心也是艺术主要的主题,席勒对自己内心不安

的表达也反映着时代的问题,这使作品呈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戏剧效果。

我们前面提到了席勒与镜子的感情,所以还有一件十分有趣的自画像——《画着镜前裸体模特儿的自画像》,这幅作品也预告了席勒另一个创作主题——女性裸体。当然,这里我们还是来看他的自画像作品。在这幅画中,自恋画家与他不可或缺的工具镜子以及女体混合在一起。后方坐着的席勒,眼神尖锐地越过模特,观者可以看见模特的背面和镜中映出的正面。这样的搭配自然十分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太过惊世骇俗,日后为他带来了严重的麻烦。

席勒在自画像的创作中经常表现奇特的动作或扭曲的表情,表现技法也日益纯熟,这些作品都传达出席勒许多对自我的想法。他的绘画特点在自画像中展露无疑——充满震撼力、生命力以及情感爆发力的动感线条与笔触。但是他的创作大多还是都市孤独灵魂的自我投射。用最独特的视角表达时代心声。

三、人生经历带给席勒的影响

前面提到席勒又一创作主题——女性裸体,这与日渐衰败的奥匈帝国的社会现状也脱离不开,虽然道德规范严厉,但腐朽的社会气息下处处都是情色产业,妓女、恋童癖、色情图片充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平民区的童男童女为了生计出卖肉体。艺术家与知识分子也不免惹上麻烦。引发了较高层次的对与性的探索,比如文学、心理学的风行,而弗洛伊德的学说便是最好的例证。

席勒对于性的描绘直接坦白,对于这样私密的行为被如此逼真的表现,在当时势必引起骚动,而席勒把收留的流浪儿童作为模特时激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当地的居民认为受到了侮辱,并举报到警察局,警察把席勒带回警局,没收了席勒的色情作品,提出控告,最后席勒服刑24天。席勒的自恋情结使他出狱后把自己描述成为艺术牺牲的烈士形象,强调自己是被无知大众迫害的艺术天才。但这一举动却使席勒的名气更加响亮。

他在牢中画了不少素描,他将自己画成遭受残酷对待的牺牲者,并且在这些素描中写上夸大的文字。在出狱后的一段时间内的作品都体现出面容曲扭夸大、颜色特殊、不均匀且浑浊。

1912年底席勒从牢狱事件中恢复出来,充满自信。这时表现主义艺术家高举着艺术上的反动大旗。席勒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同其他表现主义艺术家一样,用狂烈曲扭的画风表现他们内在的情感。但席勒仍保持自己精致的画面。

我不得不说席勒是一个精力旺盛的画家,他对日本以及中国画也表现出热情,在作品《桥》中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对画面构成处理成倾向于抽象的方式,画面是方形的格式,物体在画里成为形状、线条与图形的构成,席勒表现了它们与邻近空白空间的互动关系。席勒在当时的笔记中提到,他要表现一种“完全亚洲”的效果。这也是席勒受到东方影响的见证。

1915年,席勒被召入伍,军旅生活为席勒的创作增添了新的特色,战争并没有让席勒的作品中体现出痛苦和死亡,反而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这一时期席勒靠着自己的回忆画了很多风景画。不想过去那样充满着死亡与败坏、阴郁的象征意涵,反而出现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意识。战后席勒的画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此时席勒的地位达到顶峰,作品中那份忧郁不安早已消失,也没有过去那份挑衅和攻击性,也许由于情感经济的安定,席勒画中出现一种较为平稳与安全的情感。作品《家庭》尤为明显,画中的席勒眼神温和,第一次像是真正直视自己以外的世界,并有所期待。画中的席勒也再不是过去那个身体枯瘦、姿态扭曲、比例怪异的画家。他有着结实的肌肉,强壮而健康。在画中夫妻之间亲密稳定,不再有性的紧张,与那个虚构的孩子,构成一个亲密的团体。

另外,从席勒这个时期的肖像画中也可以看到,席勒的笔法有相当大的不同。过去席勒重视线条以及图案区隔画面的手法,此时已逐渐衰退。席勒现在着重于自由的、富情感性的笔触。表现出更为美好场面。

同年十月席勒死于流感。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三
《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

2011/11・文艺争鸣・理论

理论

[新世纪文艺学的前沿反思]

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

林国兵

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中,艺术的演化路径呈现出由纯化而综合的复杂倾向。经巴托描述而在概念上初步确立的美的艺术,在康德的论证中走向纯粹的形式游戏并成为先验性的道德象征,继而在席勒的游戏说中回归伦理现实,与艺术独立相关的审美也随之成为拯救现代社会分裂心灵的良方,并在其后一系列的演进中最终进化为抵抗世俗生存状态的基本伦理准则。

一、现代艺术的理论确立

一般认为,中世纪以前的西方艺术更多表达了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联,缺乏艺术自觉观念,因而也难以独立为一种自律的社会实践。它被进步论历史观视为前现代的未成年艺术。西方早期社会中,艺术家实际上就是工匠,他们依附于贵族或者教会,用技艺表述神学意志或家族荣耀。这种谋生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具有独立的品格,只有在文艺复兴之后趋向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工匠艺术家们才逐步走出依附性的生存方式。供养人制度的解体最终使得艺术家必须独立地面对文化市场,于是作为文化产品的艺术为提升自己的交换价值必须论证艺术的自主、自洽和自律的属性。现代艺术的观念正是在此历史进程中逐步生成。

追寻自律性的现代艺术从概念和内涵两个维度确定自身,二者分别由巴托、康德完成。1747年法国

学者巴托出版《论美的艺术界限与共性原理》,对此有当代学者这样评价,“‘美的’艺术”,“这个术语出现在他的那部学识广博的论著的标题之中,而且贯

(1)

穿在全书里。概念的建立也是随之而来的”。“美

的艺术”虽以古代模仿说为基础,但对美的自然的模仿却使其超越前者并区别于技艺和科学,使艺术在新质基础上被理解,以此范畴为基础的现代艺术体系因此而被后世广泛接受。保罗・奥斯卡・克里斯莱尔评价这种体系时认为:“这五种主要艺术组成的体系构成了现代美学的基础,它对我们所有的人来

(2)说是那样的熟悉,但它却只有比较晚近的起源。”

具有新质的“美的艺术”起初并未受到包括鲍姆加登在内的理性主义美学家的重视,但到《判断力批判》时,情况发生变化。通过将“质”置于鉴赏判断诸契机首位以及与感官和善的愉悦的区分,康德论述并强调了鉴赏判断的独特性,即“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表现方法的一

(3)种判断力”。康德曾说:“我首先探讨关于质的契

机,因为对于美的审美判断,首先应该顾到质这方

(4)面。”有学者认为:“把质放在量之先正说明审美一(5)开始便根本不同于科学认识。”事实上,康德的论

述,既确立了鉴赏判断的经验性质,也确立了美的形式特征;不仅使美学和艺术欣赏领域内的审美无利害思想立于现代逻辑论证之中,也使“美的艺术”概念及现代艺术体系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现代艺术的独立特征——不关涉认知、伦理,仅在于对象之形

22

林国兵・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

式表象带给主体精神的愉悦——至此初步形成;与美的理想、天才相关的审美成为现代艺术的构成性原则,它使现代艺术在理论上的确立基本完成。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艺术独立性这一原则的确立,而是如何从关于艺术制作技艺、作品的构成和意义的自主性原则演化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审美伦理。

二、传统思维方式下现代艺术的伦理诉求近代科学以一种精确化和形式化的话语体系制造了一个“祛魅”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失去了神性的光晕,而且呈现为抽象的数理逻辑关系。当现代性之伦理隐忧日益显露之时,西方思想家们开始从独立的艺术中找寻出具有超越世俗世界之“现代奴役”状态的一种自主性的伦理依据,以此建立审美解放的自由之路。天才诗学、艺术化人生、康德关于美的伦理价值的论述,都是这一思想背景下的“人类解放论”思索。

对于康德来说,因纯粹美而来的固然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但理想的美“必须不是空洞的,而是被一个具有客观合目的性的概念固定下来的美”,而且

(6)“只有‘人’才独能具有美的理想”。由于康德认为

会中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促使席勒重新思考人性等问题。作为文克尔曼的继承人之一,在古希腊完整人格的参照下,席勒认为当代人被感性、理性冲动所分裂,前者受制于官能感觉,指向并欲望着对象的实际存在、造就自然人;后者受意志等因素影响,指向对象的结构与形式、造就理性的人,二者之间的不可通约造成了伦理现实的分裂状态。借助于“活的形象”的游戏,人得以将两种冲动融合,因此以游戏为主要内涵的审美教育乃是通往解放的大道。由于这种“活的形象”正是艺术的本质,因此,以本能冲动为基础的美的艺术使现实分裂之人走向正常状态,并使自身与被分离的各类理性、伦理再次联系起来,这一联系使双方由形而上倾向回到客观现实中来。黑格尔对席勒思想中的这种客观性评价很高:“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并且孜孜不倦地通过艺术和美感教育

(11)

把这种统一体现于现实生活。”由席勒所描述的艺

术、美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客观性联系,在唯美主义诗学流派那里被艺术家们以生活实践方式表现出来。从这种客观联系及其影响来看,彼得・比格尔在《先锋派的理论》中关于康德和席勒艺术自律思想的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

唯美主义作为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对现代艺术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拓展。一般认为,作为文艺评论的唯美主义主要体现于戈蒂叶、佩特、王尔德等人“为艺术而艺术”创作活动及追求纯粹美的精神世界中。这种精英式诉求受到精神至上论者较多关注和肯定,如卡尔・贝克森《1890年代的唯美主义者和颓废主义者》(1981)主要关注的是这类艺术家及其追求。然而,这类研究仅指涉了唯美主义者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除此精神方面之外,唯美主义也体现于惠斯勒、王尔德、西蒙斯等人追求生活艺术化、美化等“为艺术而生活”的社会实践行为上,据传王尔德经常手持百合花,以奇装异服出入公共场所,四处宣讲并践行自己的美学主张,瓦尔特・汉密尔顿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1882)对此作了较多描绘。威廉・冈特在《美的历险》中也描述了唯美主义者们那种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王尔德等人以反道德的方式宣扬着一种审美主义的艺术化道德,他们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艺术之上,通过指向社会实践和伦理现实的诗性生存原则而使自主的艺术大大超

艺术根本上“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一切自

(7)

由艺术里仍然需要着某些强制性的东西”,“美的

艺术只有作为天才的作品才有可能”,因此,美的理想、艺术仅属于依存美一类,而且在根本意义上与人相关。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显然是就艺术美的依存性而言的。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里,“艺术并不等于美,它是在‘无目的的目的性’即美的

(9)形式中,表达出理性,提供‘美的理想’”。这一分

(8)

析点明了康德先验哲学体系内美的内涵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康德是在用艺术学寻找通往伦理学的路径。

美由纯粹形式演绎为道德的象征、艺术经由天才的创造而关涉道德,在这种转变中人趋向自由。艺术和美有助于造就道德自由之人,康德的这一乐观态度曾对席勒产生影响,席勒曾说,“诚然……下边的看法大多是以康德原则为依据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如果使您联想到任何另外的哲学学派,请您

(10)把这归之于我的无能,不要归诸康德的原则”,但

人道缺席使席勒认识到:当代人并未像康德所指示的那样结束自然状态,分裂的、非理性的人在现实社

23

2011/11・文艺争鸣・理论

出现代思想为之设定的范围。

在19世纪的德国美学、法国唯美艺术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天才诗学的共同作用下,面对现代性之隐忧的日渐显露,艺术和美开始被西方知识分子们视为解放与超越的路径。于是一种建立在独立、超然的艺术之上的生存原则逐渐冲出艺术的象牙塔,它高扬着一面审美伦理的大旗对世俗化的现实发出叛逆、教化、革命的声音。这是一场艺术和美的扩容,也是一场启蒙大众的审美教育课堂。后来陆续走上讲台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审美救世论者。

三、现代理论背景下现代艺术的伦理扩张部分思想家和艺术家在艺术和美的理论中表现出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具有普遍性质的思考,未能消除现代技术理性带来的困惑。自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与“重估一切价值”等反对传统理性的口号以后,人们关于自身生存状态的新思考也随之而来,美和艺术由此而被置于更本源的地位。

艺术和美在尼采思想中的地位与其关于人的存在——生命——的思考紧密相关。虽然德里达对尼

(12)

采“符号、解释、游戏和风格”的关注,否定了海德(13)格尔近乎“只关注尼采思想的基本立场”的做法及

为目的,所有美的形式最终导向生命。在尼采看来,生命的典范状态体现于古希腊人的生活中,“这些希

(18)

腊人呵!他们懂得怎样生活”,在苏格拉底学派之

前的古希腊人的生活中,具有形而上性质的艺术与生命归于一体。

艺术和美的本体论倾向在尼采后的反传统理性思想家中继续发酵。与尼采从生命角度思考人的存

(19)在状态、断定“艺术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不同,海

德格尔从此出发对存在诸问题作出始终处于路上的无尽探索,认为存在即无蔽,即存在本身由隐入显的运作;作品的作品性就在于“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

(20)地”,而世界是天地人神的共舞和作品,“世界世界

化”,它“始终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归属

(21)于它”,大地则神秘无言,“退遁于任何展开状态亦(22)即保持永远的锁闭”,真理“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23)的无蔽状态”,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认为艺术是(24)“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是发生在艺术作品中

的世界和大地的冲突。由于海德格尔认为作品所建造的世界和大地使历史性的人类的命运和栖居成为可能,“只有从存在问题出发,对艺术是什么这个问

(25)题的沉思才得到了完全的和决定性的规定”,所

以,艺术乃至艺术品本源上与存在而非此在归于一体。经过尼采、海德格尔的思想洗礼,以艺术独立为基础的审美化生存更趋近于本体论地位。虽然这类思想难免会被现代性滚滚前进的车轮碾得粉碎,但它却引发人们深思:人类的生存,究竟应该在传统方式基础上修补与改良,还是对传统方式彻底抛弃而改走其他道路?

与尼采、海德格尔力图在传统思维方式之外对艺术和美作形上追问不同,马克斯・韦伯则从影响广泛的基督教文化入手,从基督教教义层面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精神及与此相关的艺术和美的合法性作出说明。韦伯认为,加尔文教派通过改革,将基督教的最高信仰与现世事功联系起来,“现世注定是为了——而且只是为了——神的自我光耀而存在,被神拣选的基督徒的使命,而且唯一的使命,就是在现世里遵循神的戒律,各尽其本分来增耀神的荣光。但是,神要的是基督徒的社会事功……加尔文派信徒在世上的社会活动,单只是‘为了荣耀神’。所以,为了此世的整体生活之故而从事

(26)的职业劳动,也带有这种性质”。“被神拣选的基

其关于尼采是“最后的形而上学家”的断言,但尼采在似乎矛盾的行文中,仍然流露出关于艺术的形而上思考。在尼采看来,不存在超感性的生命,生命活动本身即是最真实的存在;生命的形而上活动追求自在的生命,而自在生命的根本恰恰在于生命自身之中。尼采认为自在生命就是艺术,坚信“艺术是生

(14)

命的本来使命,艺术是生命的形而上活动”,“艺术

——而不是道德——业已被看做人所固有的形而上

(15)活动”。所以,尼采的生命形而上学,也就是艺术

形而上学。人们极易将尼采的这一思想与一般“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相联,但他“为艺术而艺术——

(16)一条咬住自己尾巴的蛔虫”(或译为“蛇”)的比喻

形象表达了对艺术形而上学的理解:一方面,艺术无目的,排斥道德化倾向;另一方面,艺术又从心理上不同程度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正是在此意义上,尼采认为艺术无道德目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情绪化的说法。恩斯特・贝勒尔这样评价尼采涉及艺术的反思:“这些特殊反思的中心思想就是艺术家的‘基本本能’并不必然导向艺术;它导向生命,‘使生命变得

(17)可爱’。”出于游戏的艺术以满足生命的情感需要

督徒”的现世事功及服务于社会秩序理性建构的性格等,在“单只是‘为了荣耀神’”的使命中获得来自

24

林国兵・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

神的许可与认同。虽然有学者认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与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思想相悖,但经过韦伯梳检之后,以基督教最高信仰及其衍生品质为基础的、包括很多现代艺术家及其实践活动在内的文化活动得到肯定,这种肯定恰好从另一角度证明了美学现代性的合法性;而且,经过韦伯发掘,人们还可以作出相关如下引申,即以艺术独立为基础的审美化生存,作为一种生存方式,由艺术家的一己主张变为社会大众具有普遍意义的合法性生存诉求,同时,它作为现实中的一种伦理形式,由艺术家的职业伦理乃至个人的普遍伦理,演变为社会的普遍伦理,这种引申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主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一系列灾难性事件的影响下,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虽然他们以此反思为基础的社会批判理论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但由于研究过程中近乎独立的资金支持和多数研究者从德国大学教育传统中秉承的学术独立精神的影响,这种回溯更注重重新探索“马克思主义

(27)的黑格尔起源”、探索黑格尔所强调的“意识对世界(28)的构成作用”在新时代的影响。当然,法兰克福学派

这种应用虽然在否定现代启蒙思想过程中与尼采、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的肯定性理解不尽一致,但它作为现实中的一种思想形态,从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述中获得了合法性。

四、后现代社会中现代艺术的伦理之路人类社会的演化似乎并未按照柏拉图、海德格尔等思想家所设想和启示的良好路径展开,如纳粹统治时期发生的大屠杀事件即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代理性,有些学者对此种现象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即人类很多重大行动往往是非理性的。人类灵魂不断探索的本性并未随纳粹统治的结束而结束,人们关于自身生存状态的思考在纳粹统治结束后发生深刻变化。从传统思维方式角度看,审美精神由过去主要对人和社会的形而上层面的关注逐渐演变为形而下层面的探索并越走越远,以至成为广义社会政治、伦理乃至日常生活的基本精神。

1960年代后期,法兰克福学派“已开始被公众视为美国和国外新左派的理论灵感,其影响已超出学

(33)

术领域”,但公开颂扬“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塞”

(三个M)名字的五月风暴等新左派革命的失败、新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后现代的大众文化的兴起,这一切表明法兰克福学派“实

(34)现其思想的机会”“已经消失”。以艺术至上为基

“至少还因为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柏格森、韦伯、胡塞尔以及其他人而与康德、黑格尔分开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社会大众被驯化成工业机器上单个齿轮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社会正以技术异化和社会异化两种方式消灭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冲突成为西方社会的主要冲突,个体启蒙遂取代阶级启蒙而成为社会革命的最根本前提。如何达到个体启蒙?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社会中“被压抑和被扭曲的人和自然

(30)

的潜能只能以异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艺术即(31)‘异在’”,“异在”的艺术通过特定的形式构建自己

(29)

础的审美救赎理论逐渐失去其自二战前后开始的、在精神和现实层面的深远影响。深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的、包括艺术家在内的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及与此相关的元叙述随之向纯学术领域转化并弱化,演变为微观政治学意义上的、关于社会文本批评的理论。比如,詹姆逊努力寻找的,是作为社会象征性行为的叙事“文本”中蕴涵的、“作为

(35)

一切阅读和一切阐释的绝对视域”——政治视角

的世界,“对抗那些滋生在统治的社会制度中的理性和感性”,它代表着“所有革命的终极目标:个体的自

(32)

由和幸福”。霍克海默也认为,艺术,自它成为自律

下的意识形态等因素。这种对后现代社会政治的美学解读,于表面的总体化倾向中暗含着与德勒兹、德里达等为代表的“二度的或批判的哲学”在精神上的某些相似性,后者“将通过对总体性概念的反动来重

(36)

新确立总体性概念的地位”。

以来,就已保存着从宗教中脱胎而来的乌托邦。所以,现代技术理性条件下的异化大众和社会,只有凭此艺术才能从根本上被拯救,艺术在此终极目标和意义上获得了合法性;同时,审美化生存也进一步由社会的普遍伦理演化为具有批判性的意识形态。从法兰克福学派部分学者曾师从海德格尔这一历史事实看,这种批判性意识形态,是尼采、海德格尔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审美化生存思想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

在福柯看来,法规层面的道德造就了出现于基督教时期和现代社会中臣服、他律、普遍化的主体;伦理层面的道德则造就了出现于古希腊时期自由、自主、个体化的主体,这种道德实践和个体塑造被他称为“审美的”、“艺术的”,进而被称作“生存美学”、

25

2011/11・文艺争鸣・理论

“生存艺术”,成为他追求的目标和评价社会的标准。莫雅・劳埃德评论说,对福柯而言,“伦理学代表了

(37)‘一种实践,一种自由方式’的结果”。伦理审美化

人类心灵的灯塔。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现代性视域

]中的艺术自律问题研究》〔10BZW002〕中期成果。

注释:

(1)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禇朔维译,学

苑出版社,第26-27页。1990年版,

(2)保罗・奥斯卡・克里斯莱尔:《现代艺术体系》,载W.

《艺术与哲学》,转引自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E.肯尼克编:

学》,人民出版社,第33页。1994年版,

[上],宗白华译,商(3)(4)(6)(7)(8)康德:《判断力批判》

务印书馆,第47页,第39页,第71页,第149页,第1994年版,153页。

(5)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9)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406页。1994年版,(1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页。2003年版,

(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1)黑格尔:《美学》

年第二版,第页。197976-78(12)(13)(17)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利达》,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81页,第2001年版,

第102页。114页,(14)(15)(16)(18)(19)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第387页,第275页,第325页,第231页,1986年版,第325页。

(20)(21)(22)(23)(24)(25)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三联书店,第1996年版,

第265页,第267页,第302页,第298页,第306页。268页,(26)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9页。2007年版,

(27)(28)(29)(33)(34)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单世联译,陈立胜校,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第52页,第53页,第二版序。

(30)(31)(3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7页,第181页,第236页。2001年版,

(35)(36)(38)詹姆逊著:《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8页,第43页,第48页。1999年版,

(37)莫雅・劳埃德著:《福柯的伦理学和政治:适用于女权主义的策略?》,张玫玫等译,《福柯的面孔》,汪民安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73页。2001年版,

(引言),(39)利奥塔著:《后现代道德》莫伟民译,学林出

版社,2000年版。

(40)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页。

(序言)(英文版),(41)赫勒著:《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

第20页。1990年版,

(42)理查德・舒斯特曼:《通过身体思考:人文学科的教育》,《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倾向随福柯的主张而传播开来并在文艺、文化批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虽然政治和集体批评被詹姆逊视为阐释的绝对视域,但他也认为,在当下环境中,本质上是心理的和心理化的伦理批评,作为比它所包含的形而上学和人道主义两个思维类型更广泛的一个范畴,是“必须为仍然在今天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38)

形式和文化批评开辟”出的“一块立足之地”。比

伦理范围更广的道德,在某些思想家看来也充满审美精神,例如利奥塔认为,“所有道德之道德,都将是‘审美的’快感”,后现代社会具有“唯美倾向”,“与这种唯美化倾向相反的是:人们并不摆脱生活,因为人

(39)们已把它归于人为的方法”。在利奥塔看来,审美

化倾向构成道德的根本并弥漫于包括道德在内的后现代社会多个角落。

现代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也表现出审美倾向,部分研究者从传统理性精神出发攻击其为“庸俗‘自

(40)由’倾向”,主张对其进行“人道主义的、民主的和(41)社会主义方向上”的改造。攻击和改造者表现出

精英化审美倾向,它与后现代精神——尊重和倾听具有优先权的“他者”——不协调,部分人以此倾向为面具掩盖自身虚伪现象和丑陋行为的行径应该被否定。当然,也有部分研究者对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审美倾向予以积极肯定,如对身体的讴歌,“身体不仅是完善人性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是这个尊贵的目的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培养身体的意识能力以改善我们通过身体而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不仅改善着人类文化的物质手段,也增益着我们作为主体

(42)来享受它的能力”。这种以身体为基础的日常生

活细节上的解放,适应了时代呼声,如果滑向对于欲望的欲望则不妥当。对于当下人们而言,在尊重“他者”前提下,坚持以现代性是一项未竟工程的态度对待包括艺术和美在内的一切“文本”也许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以艺术独立为基础的审美,经过不同艺术家、思想家阐释,由现代艺术的构成性原则,逐渐演变为艺术家逃避和抗拒社会丑陋现象的艺术化人生态度、个人生存的普遍伦理,最终演化为尊重“他者”的现实之“我”的生存准则,它与当代人日常生活相结合,成为拒斥庸俗物化倾向并指引

26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四
《辨析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以往惯用的理论和习惯的看法,最易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艺术活动截然分离。因为艺术活动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为目的的;而经济活动则将满足人类的实用需要为出发点。就是说,艺术所从事的是满足于人类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而经济活动则是为满足于人类物质需要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不少现行的教科书就是借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实践”理论做出了看似明了的上述划分。

的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都十分鲜明地指出;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人类诸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尽管我们也知道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何者为第一性、占主导地位仍勿庸置疑。也因此,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虽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却归根结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

如此,经济与艺术的关系似又有了个明确的说法。然而,我们也还常常看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引述出来的另外两个看法,似有意无意地触及了艺术与经济关联的更为复杂的状况:其一,经济与艺术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不是“直通车”,而是间接的,其间的中介环节还不止一个。如经济活动通常要通过一种社会精神、时代感情乃至政治、法律、伦理、宗教、哲学作用于艺术,而不是经济结构、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同样,艺术对经济的反作用也十分的间接,它不可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也是通过一种“时代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经济基础;其二,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这个观点十分著名,也影响很大,尤成为主张“艺术独立性”的鼓吹者的重要理论依据。具体来说,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一定是同步的,物质生产水平高、经济繁荣,不一定能带来艺术的繁荣和高水平。马克思就曾以繁荣的古希腊艺术为例,说明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非是成正比的,古希腊开创了文化史上第一个艺术繁盛期,并构成整个欧洲文化的一个“高不可及的范本”,但随后的物质生产的发展进步,却未能使古希腊艺术获得进一步繁盛,如其艺术代表形式“神话”、“史诗”便停滞了。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鲜见,比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经济衰败,灾荒连年,战争不断,是中国政治上最黑暗、混乱的时代,“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参见宗白华《美学散步》);我们还可以以中国盛唐时代为例,虽有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出现,纵观整体,却未必就构成了中国文艺的高峰时期,至少无法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水平成正比。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物质生产是落后的,却产生了歌德、席勒等一批杰出的艺术家、思想家。19世纪的俄罗斯,是其文学艺术的空前高峰期,但此时俄罗斯的经济却相当落后,甚至还残存有农奴制。这些描述经济与艺术发展不平衡的经典例证是值得深思的。虽然它一直成为鼓吹艺术自身独立的一派意见的籍口,但也受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士的进一步界定,认为这种“不平衡关系”只能佐证艺术与经济关系的间接性,却不能成为否定经济基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对艺术活动根本制约和决定的作用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与经济的这种非直接关联,以及笼罩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背景下的关系,既不能简单理解成艺术与经济就是一种疏远的关系,甚至理解为没什么关系,也不能武断为是种“决定论”式的因果关系,不然怎样看待“反作用”?仅仅是种物理学意义上的“反弹”吗?深刻地认识艺术与经济的关系,我们尤须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辨证方法和唯物史观。的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导言》中曾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因此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有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马恩选集》第二卷第112页)但这一看法绝非是关于经济与艺术关系的结论性观点,勿宁说,更是意在指出艺术与经济二者关联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才是我们需要再次阐释经济与艺术关系的根本理由。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经济与艺术关系的见解,给予我们重要启示的根本点是“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将“艺术”与“生产”联接起来,这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创举。籍此,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获取了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无疑,马克思是通过经济学理论研究进入到生产领域的。进而马克思通过生产、劳动概念的透析,对“人的本质”、“人的特性”作出了空前未有的揭示,即他的“实践观”思想理论的确立。此刻,生产、劳动已不再是个普通的经济学概念,而上升为一个哲学术语,并被赋予了人类生命智慧的光辉。以往的哲学思想,或空洞抽象地理解“精神”,或孤立机械地看待“物质”,唯有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史观的先进思想,以一个全新的世界观重新注视和理解人和世界。在实践的意义里,生产、劳动不再是狭隘的体力活动,不再是低层次的生存手段,也不再是仅限于实用功利性的经济行为,它更彰显出人的高度,它成为人的特性,人的本质,人的根本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劳动还创造了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创造了美”。

的确,辩证唯物史观指出:人类活动最初是基于物质生产劳动的。那时意识形态尚未形成,艺术也未出现。但正是基于人类劳动生产所特有的“实践性”,生产迅疾地发展起来,被描述为“物质生产”的人类活动也渐渐显露出日益明确的“非自然”属性。如人类在原始时期制造的石器,绝非是个单纯的自然物,从一开始使之带有了人类的意志,精神的痕迹。哪怕当时它还仅仅是作为人类图生存的一种物质手段。之后的陶器、铜器、铁器,更是带有了人类鲜明创造属性的“自然物”,具有了“人化自然”的显著特征。另外,还存在一类无直接实用性的器物,尤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虽是物质性的,却更凸现出人类的精神需要,如贝壳项链、骨质饰品,以及后来的玉器。由于与后来人类的艺术形态最为相近,被称为“原始艺术”,它不仅成为艺术产生的重要根据,也同时成为理解人类生产活动丰富性、复杂性的重要依据。 但是,“艺术”以及其它人类意识形态的正式出现或被确定,则是伴随着人类生产水平发展到“分工”的阶段。此刻,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持续最久的“二元论”思想也随之产生,即将世界(包括大到宇宙小到人自身)划分为物质与精神,以及类似的二元,如主观与客观、心灵与肉体、理性与感性、此岸与彼岸等等。或许早期的奴隶主统治阶层的出现,致使因“生产分工”而产生的划分思想、划分方法出现了偏激、片面化甚至极端化、对立化的倾向。如古希腊柏拉图对精神“理念”的倍加推崇;如春秋时代孔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都在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注重的同时,又有些顾此失彼地贬低、甚至忽视了“物质活动”的重要性甚至根本性。由此,人类所独具的“生产劳动”也被片面化地当作专事物质生产或体力劳动的活动。“脑体分工”导致了“脑体分离”,“艺术与经济无关”这种长期积习的成见,其实早在艺术出现前就已埋下了顽虐的情愫。人类生产的进步却使人类自身对“生产”

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才使这种局面出现扭转。从本质的意义上说,“物质生产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都是基于生产的,或者说都是“生产劳动”,所不同的是它们各自表现的形态,根本基础应该是一致的,即人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方式的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

由此,艺术活动从其产生起源的角度上,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物质生产劳动活动所具有的关系便极为密切了。20世纪以来的原始文化研究,对揭示人类艺术活动的根由、源起,有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如“巫术说”理论,将艺术活动与人类早期特殊的精神活动方式,包括特定的思维特征、心理状态、情感寄托方式、精神智性倾向作了充分的揭示。这些成果均有意无意地将人类史前精神活动更密切地联系到人类具体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并深刻地触及到艺术与经济在人类史前时代的内在关联。这也十分有助于克服那种或狂妄自大地将人类精神活动“唯心主义”化地居之高阁;或庸俗地、机械地将人类意识形态简化为仅仅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其实,马克思主义一开始便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构成的这种独特的对应关系,不是照相机式的再现或机械式的反映,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野蛮期的初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灵以及关于大主宰的模糊概念……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能力及其思想认识的变化,那种“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神话不再重要。因此,经济发达与否,表面看来与艺术繁荣程度虽未构成比例关系,却恰恰揭示了艺术与经济的更深刻复杂关系,这是以一句“艺术的独立性”所无法昭示的。

如若强调艺术的所谓“独立性”,那也并非是针对经济的独立,而是涉及到人的“独立性”,即人类在劳动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主体性”。马克思研究艺术活动如同研究经济活动一样,并不孤立或抽象地看待,而是紧紧地与人类独具的活动属性——“生产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考察。即相对于客观自然世界(客体)揭示艺术活动所表现出的人类独有的“主体性”。马克思曾以人与动物的差异、区别,来指出这种“主体性”的意义。在谈及动物似乎也能进行“生产”如海狸筑窝、蜜蜂造巢之后,马克思深刻指出:“动物只是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在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在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一段马克思涉及到美学的最著名的论断。也由此,艺术活动与经济活动通过人类这种独有的生产劳动方式,既被深刻的贯通,又被鲜明地划分开来。人类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来“生产”,才有了种植、养殖、发明,才有了农业、工业、科技,才有了轮船、汽车、飞机,才有了宗教、哲学、艺术。

恩格斯还曾这样概述艺术何以源于劳动:“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

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因此,马克思认为“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从终极的方面讲,人的“生产劳动”根本上表现为一种自由自觉的,合规律合目的的创造性活动。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而包括经济活动也包括艺术活动在内的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均能够显示出这一特性。所不同的是,因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在人类进入“分工时代”后,这种特性或不同程度,或不同侧面,或直露或隐现,或正常或畸形地表现出来。但均是人类独具的“主体性”的证明。而人类的这种“主体性”的特征也通过人类经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各自侧面显现出来。马克思深刻指明:“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的、展开的、丰富性的、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还借此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提出尖锐无情的批判,他指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过度分工、片面化生产、畸形(唯利是图)地追求最大利润和盘剥剩余价值,致使“劳动异化”,劳动非人化,劳动沦落成为最低层次的谋生活动,堕落成为最庸俗的暴敛财富的手段,劳动的主体本质被扭曲了,经济与艺术出现了灾难性的对立,并使“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内在一致的本质性在根本上丧失。这是生产活动中人的本质的丧失,也是劳动的神圣性和审美性的丧失。经济与艺术在泾渭分明的同时,其实也致使各自走向苍白和贫瘠。也是在这个意以上,马克思称尚存有诗意的农业自然经济时期的手工业活动为“半艺术式劳动。”

当艺术从人类“一般”(普通的、基本是物质性的、实用性的层面)生产劳动活动中分化出来的时候,的确曾一度更多、更集中地展现出人类超越物化层面的更高理想和自由的境界。也因此渐渐与主要为满足人类基本物质需要、实用目的的经济活动拉开距离,这也是一定历史时期从人类“体脑分工”、分化的表现。但是,当人类活动和生产劳动过程出现了进一步“体脑分离”乃至对立的情形后,艺术与经济分离乃至对立,便成为人类主体性产生危机的表现。艺术与经济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不平衡关系”恰恰是人类活动整体性被分割之后的不和谐、不平衡状况。而艺术自身发展过程的潮起潮落,高峰低谷,也根本上与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坎坷历程(尤其在劳动分工、社会分工的时代里)密切相关。“主体性”思想,既让我们看到了表现在人类经济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中的最重要的属性,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经济的分离是阶段性的,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更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经济活动的必然联系。

将艺术活动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联系起来比较,也是进一步认识经济与艺术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地讲,艺术活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环节,依次为创作、作品、欣赏,而以物质生产为典型类型的人类一般生产活动也具有相应的三个环节:生产、产品、消费。当然,艺术的欣赏活动不同于一般消费活动,产品(在商业社会中又称为商品)在消费中消失,而艺术则在欣赏(一种特殊的“消费”)中增值,这并非意在提供给把艺术乃至一切意识形态恃傲居高的口食,而是要说明这种微妙的差异是我们发现艺术活动与经济活动如何关联的一个切入点。

马克思已深刻地指出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根本上不同于动物式的生存活动,进而,在提到人类生产过程中的消费环节时也坚守了这一看法:“这里要强调的主要之点是: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为它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马恩全集》)46卷上册31页)这样,“消费”其实也便具有了“生产”的深刻性,或者说,具有了人的活动的深刻性。这其实也是艺术欣赏活动中的突出特征。或者说,对“产品”乃至“商品”的“一般消费”,其实仅具备了消费的片面意义,甚至在艺术欣赏的反衬中暴露出其危险,沦为或堕落为动物式生存满足的危险。马克思的这种对生产活动过程的分析,特别是对“生产”与“消费”的两要素关系的深刻分析,不仅成为我们理解日常意义上的“欣赏”与“消费”的双刃剑,既使商品化的消费活动暴露出其片面性,又使艺术化欣赏活动呈现出其本质性;同时也再一次让我们在对人类生产活动的深刻把握中,从活动过程及过程中的环节、要素角度,将艺术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内在一致性通过表面差异性获得认知。如同消费应以生产活动的高度来看是生产的一部分,欣赏也成为艺术生产整体的有机组成,进而“欣赏”和“消费”其实体现的是人类独特生产劳动活动的一种永恒需要,正如同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一种永恒需要一样。

在人类一定社会阶段里,经济与艺术的差别是显见的,也是现实的,但更深层的现实却是二者的一致性,我们要做的是在二者的分离和差别中寻求一种有机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的,也是我们应当不断努力实践和实现的。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五
《如何解决人的异化——对席勒和马克思的比较》

·总第442期·

【哲学百家】

如何解决人的异化

———对席勒和马克思的比较

□苏醒

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

摘要:从宽泛的意义上讲,18世纪德国美学争论的背景催生了席勒和马克思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两人虽都关注“人的异化”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两人对异化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途径却迥然不同。席勒认为人的异化源于近代文明,故提倡通过审美教育恢复性格的完整;马克思则认为解决人的异化需要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尽管两人的思想之间有着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但二人宝贵的思想遗产都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异化;美;自由;私有财产;共产主义〔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8-0079-04

”〔2〕人性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

的分裂导致了社会分裂成两个阶级:下层阶级粗野、无法无天,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上层文明阶级则呈现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景象。国家逐渐消灭了个别的具体的生活,在公民们眼里,国家永远是异己的,近代国家成了由无数无生命的部分组成的机械生活的整体。

与席勒侧重抽象的人性不同,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他经过观察发现,实践的人的活动是劳动的异化行为,这表现在四个方面。(1)物的异化。劳动和其产品的直接关系就是工人对其生产的对象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穷;他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越廉价的商品。这一事实表明: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对象,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对象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也是工人对感性的外部世界、对自然对象的关系。(2)自我异化。劳动产品的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还表现在生产行为和生产活动本身中,因为产品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劳动的异己性表现在:对工人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它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能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精神受到折磨、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不劳动时才感到自在、舒畅,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不舒畅。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为了满足一种需要,而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还表现在:这种劳动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3)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

从宽泛的意义上讲,18世纪德国美学论争的背景催生了席勒和马克思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虽然马克思的思想主要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影响,但是,马克思的思想与席勒的思想之间也存在着不少关联: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及的劳动异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统一、艺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最高的人道主义等重大问题,都是席勒曾经接触到而且努力要解决的。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就两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行一番比较无疑是一种深刻的教育。〔1〕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主要关注二人针对人的异化问题所做的思考。马克思和席勒都关注当时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由于两人对异化的着眼点不同,因而他们的看法以及解决途径有很大不同。简言之,席勒认为人的异化源于近代文明,故提倡通过审美教育来恢复性格的完整;马克思则认为解决人的异化需要积极扬弃私有财产,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尽管两人的思想之间有着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区别,但二人宝贵的思想遗产都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一、人的异化

席勒看到,与希腊社会相比,近代社会是畸形的。希腊社会组织单纯,结合一切的自然还在正常发挥作用,没有造成个人内部的分裂和社会的分裂。而在近代,理性在个体和社会两者中都造成了分裂,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被撕裂开来。“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收稿日期]2010-01-22

[作者简介]苏醒(1982-),男,河南许昌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论与西方文化。

079

2010第8期理论界

【哲学百家】

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他物的类——

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3〕

·总第442期·

谈的是一种结构关系,而不是一种历史关系。马克思并不是主张异化先于私有财产,而是认为财产或者资本只不过是异化了的劳动。在谈到异化是私有财产的原因时,马克思并没有否认它的历史特征,他将它更明确地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起来,在这种生产方式中,财产关系本身产生于对工人的经济剥削并且由这种剥削来维持,而不是像在封建社会中那样是直接政治性的。〔4〕

值得注意的是,席勒和马克思在客观地分析各自所处时代人的异化现象,并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的同时,都对处于异化中的大众抱以深切的同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人类不幸的深切关怀促使他们去探讨异化的根源,并努力地寻找解决人类异化的途径。

席勒看到,就像古代单纯的风俗习惯一样,古代共和国的那种简单的社会组织也并不能存留得更久,古代希腊人的那种和谐性格也不会长期坚持不变。这种和谐的性格之所以不能长期坚持,是因为,要追求认识的明晰,知性必须与感性相分离。要发展人身上的各种力,除了使这些力彼此对立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办法。尽管力的训练的这种片面性不可避免地把个体引向迷误,但却把人引向真理。例如,如果不是理性在有天赋的个别主体身上成为一种单独的力,人的思维力绝对不会创立出微积分。但席勒认为,无论这种分割培育人的各种力的做法对世界的整体有多大好处,我们都不能否认个体在这一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片面地发展某一方面的力固然可以造就出非凡的人,但只有各种力都得到均衡发展的人才会感到幸福和完善。席勒还令人警醒地问道,我们现在像奴隶那样地劳动,难道只是为了让后代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自由地展现他们的人性?显然,为了培养个别力,就不惜牺牲力的完整性,这肯定是错误的。

马克思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分工使劳动的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增加了社会财富,使社会日趋精美完善。然而,它却使工人陷入贫困,直至变为机器。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人变成了抽象的活动和胃。工人不仅必须为了得到物质的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必须为找到工作,为谋求实现自己的活动的可能性、手段而斗争。

席勒认为近代人异化的原因在于近代文明、国家。就像观察异化现象时那样,席勒对异化根源的剖析也带有相当的抽象性。而马克思则从经济事实出发,揭示出异化根源的复杂性。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运动是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文明、国家等只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们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对异化根源的剖析更切近事实,更具有历史真实性。

三、消除异化的途径

简要来说,席勒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达到美而把自由返还给人,使人的天性从分裂状态恢复完整。席勒认为,人的发展必定依次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物质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由于国家是由众多的公民个体组成的,所以,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国家依次经历的如下三种状态是一一相对应的,即:权力的动力国家、游戏和假象的快乐国家(审美国家)、义务的伦理国家。人的审美状态实现了,国家也就变成了相应的审美王国。人的审美状态的实现为人从物质状态

人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

劳动这种生命、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人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当作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的生活对人来说成为对象,这样,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然而,异化劳动却使这种关系颠倒了过来,正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由于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人本身,使他自己的活动机能、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它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导致人的类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4)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生命活动、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劳动产品和对自己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就是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他还生产出资本家对他的生产和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和资本家的关系。工人的劳动产品属于工——资本家,于是,整个社会分化为两个阶人之外的他人—

级:有产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

席勒和马克思都看到了人的异化的表现:各种科学精确区分,等级、职业严格划分,人的禀性被忽略,人的性格分裂开来,社会也同样处于分裂状态。但席勒只是着眼于人的性格的分裂,而马克思则通过对经济现实的分析,揭示出工人们的异化劳动不但导致他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还导致他同他自己、人的类本质、他人相异化。席勒的“人”还带有明显的抽象性;而马克思的“人”则是当时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活生生的工人。与席勒相比,马克思的观察分析更细致、深入。

二、异化的根源

席勒以希腊社会人性的完整为理想来衡量近代社会、人性的分裂,以希腊社会的和谐来比对近代社会、国家的分裂。造成近代人天性的内在联系被撕裂这种创伤的是文明:只要一方面是经验的扩大和思维的更加确定带来的各种科学的精确区分,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这座更加错综复杂的钟表而更为严格划分的等级和职业,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就要被一种破坏性的纷争所分裂。

马克思通过对经济事实的研究发现,导致人异化的根源是比较复杂的。对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实际上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就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有些评论者认为,马克思在这里

理论界2010第8期

080

·总第442期·

向道德状态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审美王国的实现为国家从力的可怕王国向法则的神圣王国的上升打下了基础。正因为席勒认为人的美育和政治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所以,席勒才会说,“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

〔5〕

【哲学百家】

验中出现,它将在人身内唤起一个新的冲动———游戏冲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在这种新冲动之中一起活动。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广义的生活,形式冲动的对象是事物的形式特性以及事物与思维力的关系,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也就是最广义的美。由于游戏冲动是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集合体,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所以它就会完满实现人性的概念。

美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手段,从而把人从物质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存在,是因为美为思维力创造了可以根据思维力自身的规律来进行外显的自由。所以,美把自由完全归还给人。在审美心境中,人又被赠予了一切赠品中最高贵的赠品,即人性,因而我们把美称为继自然之后的我们的第二个创造者。但是,“美只是使我们能够具有人性,至于我们实际上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人性,那就得由我们的自由意志来决定”。〔7〕

马克思认为,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知道: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中解放出来,从奴役制中解放出来。而工人的解放就包含着普遍的人的解放,“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8〕私有财产不过是以下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对了”

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东西,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在私有制下,一个对象只有当它被我们所拥有、使用的时候,它才是我们的,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代替了一切肉体的、精神的感觉。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它使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的结果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它们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9〕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而经济的异化则是现实生活的异化,因此,对异化的扬弃包括两个方面。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0〕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影响对共产主义的必要性,工业化在打破狭隘的分工以及在创造充足的

在明了席

勒思想中人的美育和国家、政治之间关系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二者的实现之间还有一个先后次序,即,只有先实现人性的完整,以此为基础才能形成审美国家。

我们不能够期望目前的国家起到恢复人性完整的作用,因为它正是祸害的起因。在人内心世界的分割被扬弃,他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之前,任何希望改革国家的尝试都为时过早,都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而,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国—美的艺术。为此,我们首先要提出一家不能给予的工具——

个美的纯理性概念。由于这个概念不能从现实的事件中得出,所以,我们必须在抽象的道路上去寻找,必须从兼有感性和理性的天性的可能性中推导出来,简言之,美必须表现出它是人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我们现在必须使我们自己提高到人的纯粹概念上去,因为经验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个人的个别状态,而不是人类。因而,我们必须在人的各种个体的、变化的现象中发现绝对的东西,通过抛弃一切偶然的局限来获取人生存的各种必要条件。

抽象来讲,在人身上可以分出两种状态:持久不变的———人的人格(自我、绝对主体、形式和理性);变化—人的状态(现象、世界、物质、材料、内容或感性)。的——

人格和状态在绝对存在(神)那里是同一的,而在作为有限存在的人那里则永远是两个:现实中的人是一般人格与特定状态中的人格的统一。如果脱离开感性材料,人的人格性就只不过是空洞的功能和形式;如果脱离开人格性,人的感性的功能就只是使人成为物质。只要人仅仅是在感觉,他就只不过是世界,即:时间的还没有形式的内容。为了不只是成为世界,人必须给物质加上形式;为了不只是成为形式,人必须把自身的天禀变成现实。由此产生了对人的两种相反的要求:人必须把形式的东西转化为世界,使他的天禀表现为现象;人必须把他身内仅仅是世界的东西消除掉,把一致性带入他的变化中。这也就是说,他必须把一切内在的东西外化,必须给一切外在的东西加上形式。

使我们内心的必然转化为现实,使我们外面的现实服从必然的规律,我们受到两种相反的力的驱使来完成这双重的任务,这两种力被席勒称为“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感性冲动由人的物质存在或者说由人的感性天性产生,它使人受限制于时间,它要求变化,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它废弃了人格性,使人不可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形式冲动则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者说人的理性天性,它给人自由,使人在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保持绝对的、不可分割的人格,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只要人仅仅满足于两个冲动中的一个,或者是在满足了一个之后再去满足另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在经验中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假使出现了以下这种情况,即“人同时有这双重的经验,即他既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他既感到自己是物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6〕如果这类情况能在经

081

2010第8期理论界

【哲学百家】

物质条件中的作用。〔11〕马克思以此把真正的共产主义与粗陋的共产主义区分开来,并对后者进行了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将对物质的占有作为生活和存在的唯一目的,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私有财产,用公妻制来反对婚姻,共同体同实物世界的关系仍是私有财产关系……这种共产主义只不过是私有财产的彻底表现,因为它到处否认人的个性。

由于着眼于抽象的人性,所以,席勒的解决途径局限于哲学思辨式的思想解放。因而,通过美育解决异化问题只是个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理想仅仅只能在少数杰出者的思想中实现。马克思则认识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既要包括思想理论领域,更要包括现实生活。因而,马克思才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2〕

四、小结

经由以上的分析比较,我们看到,席勒观察到近代人性的分裂,然而,他却把异化的病因抽象地归于近代文明,因而开出了“美育”这副药,希望藉此恢复人天性的完整,使人处于自由之中,为人从物质状态向道德状态的提升奠定基石,为国家从力的可怕王国向法则的神圣王国的上升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席勒陷入了唯心主义,他的解决途径也只是个乌托邦。而马克思则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异化劳动的现状的分析开始,探讨异化的根源,并提出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扬弃,从而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得到彻底解放,使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是一种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尽管两人的思想之间有着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区别,但二人宝贵的思想遗产都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马克思的思想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建立更(上接第181页)劳,保持节日的新鲜性和鲜活感。

7.维护节目品牌形象,不能失信于观众。节目品牌形象是观众通过收看某一节目所得到的关于这一节目的大体印象。节目的品牌形象本身是一个双向合成的结果。一方面,节目制作团队是节目品牌的创立者,节目品牌的形成凝聚着他们的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另一方面,节目品牌一旦形成,反过来又突出了节目组创作人员的群体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观众对节目品牌的认可就是对节目创作群体的认可。

除此之外,还应对品牌栏目进行统一评估、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品牌节目可以说是一个频道、一个电视台的支柱节目。品牌蕴藏着大量的无形资产,电视台应该对旗下的品牌栏目进行保护。栏目的名称、标志等基本形态不能改变。在媒介纷争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来自市场的概念,电视节目的品牌就是一种竞争力、吸引力、亲和力和信任度。在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只有那些能够被观众识别、获得观众信任和得到观众正面评价的电视品牌节目,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

理论界2010第8期

·总第442期·

合理的分配制度,减少贫富差距……虽然马克思批判了席勒,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席勒的思想无足轻重。我们也许更应该把二人的思想看作是殊途同归:纵然走着不同的思想道路,目的地却都是解决相同的问题。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经济基础搞好了,上层建筑就会随之变好。正是因为认识到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国家才会提出建设两个文明,要求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紧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于精神文明来讲,物质文明的传承、发展是容易的,因为,物质文明的成果增长迅速,个体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现成地去享用它,而不必亲自参与它的生产过程。而精神文明则增长缓慢,它需要每个人从零开始,亲自努力地学习、体悟、修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更为抓紧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推进教育的同时,我们更要强调个人学习修养的重要性。这实际上就是席勒给我们的启示。正像席勒所说的那样,“在人的内心里必然存在着某种东西,它阻碍接受真理,虽然真理之光是如此明亮,它阻碍承认真理,虽然真理是如此地令人信服。有位古代的智者已感到这一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sapere

aud(勇于

为智)。要克服由于天性的怠惰和心灵的怯懦而造成的接受。〔13〕古今中外先贤教化的障碍,必须有坚韧不拔的勇气”

们的灿烂成果就在那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勇敢地去学习,使用它们。■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459.

[2][5][6][7][13]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30、14、73、108、41.

[3][8][9][10][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2:272、278、298、297、306.

[4][11]凯蒂·索珀著,廖申白,杨清荣译.人道主义与反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5-36、41.人道主义[

责任编辑:江海洋

会效益的良性互动,才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生长和发展空间。

中国电视终将走向市场化的格局,决定了其只有开创自身特色、树立品牌才能站稳脚跟。综观国外电视业,美国CBS的《60分钟时事杂志》、ABC的《美国,早上好》,甚至儿童节目《芝麻街》等,无一不是电视人通过努力,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最终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中国电视节目要想吸引更多的眼球,当务之急就是树立自己的品牌,以特色取胜。

总之,在“电视品牌战”的洪流中,无论是电视品牌,电视机构,还是电视人都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在这场挑战中,谁能够明白电视所导致的结构,或者说电视所明白的“电视场”,谁就能赢得观众;谁能够真正掌握电视品牌所带来的效应和解决出现问题的相关办法,谁就能赢得真正的电视品牌,赢得电视,赢得一切。■

责任编辑:余

082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六
《08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

08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美术编

艺术学, 美术, 基础, 知识, 汇编

"美术编"介绍了美术领域的基本常识,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为基础,并参照若干专业学术著作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美术概论、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中外美术史、美术批评与鉴赏、美术名家名作、风格流派等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为基础美术理论,其中有关美术一词的历史、美术的起源等问题需要重点掌握。美术的门类部分需要全面阅读。

第二部分涉及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其中构思与构图、意境、风格等三部分内容需要重点掌握。

第三部分为中外美术史常识,中国部分以宋元和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可结合本书第五部分"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进行学习。外国部分以"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为重点学习内容。

第四部分节选了中外艺术批评的几个重要概念。其中"六法"和"南北宗''论为重点。西方艺术史学部分,应重点注意图像学和形式分析两方面的 内容。 '

第五部分以介绍画家、作品和各种风格流派为主,对画家姓名及其代表作品,尤其对美术创作群体或风格流派应加以重点掌握。

本编重点介绍艺术设计学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其中部分内容主要参照《中国工艺美术史图录》、《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并吸收其它艺术设计类书籍进行摘要、改编而成的,其内容都是属于基础知识,以供阅读参考。读者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第一章主要讲述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应该比较准确地认识该学科的本质及其专业特点。

第二章介绍艺术设计领域所包含的专业内容及其分类,对于比较贴近日常生活的专业,都应该大致有所了解。

第三章从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概况作简要提示,重点是要了解每一历史时期著名的工艺美术创造。

第四章是概述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的简况,重点应该了解影响世界现代设计的主要国家和主要代表人物。

--

“美学”备考资料(1)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n 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任何一种美学理论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n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n 美学研究所涉及的美感问题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而研究美感,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

n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判断往往会与伦理判断紧密交织在一起,并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5、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区别:

答:审美意识不是美学思想,因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审美意识都不具备。这两个基本特点分别是:(一)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并得以传诸后代。(二)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不在像审美意识那样可以是一些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远为深刻的能够揭示审美现象某些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8个阶段

1)古希腊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方美学的开端;

2)中世纪, 认为一切美的东西都是上帝早的

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没有美学大家

4)18世纪,理性美学主义、经验主义美学,鲍姆嘉登出版《美学》

5)19世纪前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尔,代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期

6)19世纪后期,实验美学、移情美学、生命美学,代表:车尔尼雪夫,认为美是生活

7)20世纪出,心理学美学,佛洛依德

8)20世纪,语言论美学,从语言角度、符号的角度探讨美学

7、“由下而上”:行而下,由具体的研究上升到抽象理论研究的方法。

“由上而下”:行而上,由抽象理论研究演绎到具体现象的研究方法。

8、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

例:①“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

②19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老*欧米哀尔)的形象-化丑为美。

9、美学研究的对象:(名/简)

答: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首先,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其次,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它们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再次,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10、美学为什么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第二,艺术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艺术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

第四,通过艺术研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1、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1)多样性。

(2)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相联系。

(3)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唯物辩证法是美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哲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古学的方法等具体方法在美学研究中都有用武之地。

1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就是说,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把人类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即“内在固有的尺度”与具体事物的客观属性,即“任何物种的尺度”结合起来,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

第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说明,虽然有美的事物,但当审美主体处在异化的状况下无法欣赏美的东西,审美依赖主体的条件、心境。

异化:外在客观事物本来应当是与人类一致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第四,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

第五,马克思主义美学还对其他许多美学问题进行了论述,如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艺的真实性问题等。

1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手稿》中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把美的本质问题与劳动相联系,也就是人的本质相联系。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美的本质,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

第二章 美 论

1、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的几个方面的求解路径:

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探求美

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自然是依据数而成型的,所以数是整个自然中

第一位的东西,坚持数学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这个根本性的立场,美也必然会受制于数的本性和力量,美来自于数的秩序,音乐就是对立面的和谐,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2、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书中提出自己的美学理论:1) 美是认识能力的对象,2) 美是看上去使人偷悦的东西称作是美的,3) 美即在恰当的比例,4) 美属于形式因的范畴。他更倾向于认为,审美的愉悦取决于被观看的事物,他强调美与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指称美在本质上是由于具有客观的依据而成为认识的对象,美被认为是那些引起愉悦的事物的客观属性。

3、荷加斯《美的分析》书中: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4、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来探求美的合理性、片面性?

合理性: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美离不开事物的客观属性。

片面性:①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虽然认为是客观的,但不认为是人的劳动创造的,而是认为是自然就有的;②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证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就是美的,同样的形式也可以是构成不美或丑的因素;③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总之,事物的客观属性是美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看不到美与人及其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是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或者直接把美看成是事物的感性形式,是行不通的。原始民族很少认为花是美的,极少以植物作为描写对象,原因是还没有成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部分,所以不是美感的对象。

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1、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的,精神的,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会美,是由于“分享”了“美的理念”。理念是美的本质。这种美的理念“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2、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认为美是理念。 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还必须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本质在于客观的运动的发展的理念。在柏拉图那里,美的理念是不变的,在黑格尔这里,理念却按照辩证法的逻辑,在自我的矛盾中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并进行自我创造。

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

1、英国经验主义派休谟认为,因为外和的秩序和结构“适于使灵魂发生快乐和满意,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七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人。纵使自己知道有些无理取闹,但就是想要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1、我才发现,原来感性的人会想很多很多。就如我给你发信息,你会偶尔回我,然后干脆不回,渐行渐远。我们都明白,彼此都不会是最后谁的谁。我以为我在你身边多待几秒,你会多想我一点。我以为我拼命地和你说话,你会感觉到我多爱你。我以为我做的,你会明白。但是,我错了。

2、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但是,与青春有关的一切,总会沉淀到河底,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并不是那些事和人,而是我们逝去的梦想和激情。

3、恋爱就象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的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恋爱的逻辑。

4、原来只要分开了的人,无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5、我,不会问,不会提,难过了,心痛了就一个人不停地走,用沉默代替一切。我,不会哭,不会笑,累了我就会消失一下。我知道,每条路都好难走。我知道,我的那条路注定了要坎坷。我知道,我不可以去强求任何人。我知道,我很坚强。

6、请传递一句话:我有一个很棒的妈妈, 我爱她。

7、突然发现对着镜子久了,里面的我变陌生了;突然发现念的名字久了,名字也变陌生了;突然发现某个字写久了,字不再是原来的字,它还是陌生了。世界在变,风景在变,周围的空气一直在变,可是我却抓不到重心,不知道谁会是谁的风景,谁又只是谁的过客。我不知道。

8、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独无助。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乐与苦。

9、我遇见了猫在潜水,却没有遇见你;我遇见了狗在攀岩,却没有遇见你;我遇见夏天飘雪,却没有遇见你;我遇见冬天刮台风,却没有遇见你;甚至我遇见的猪都会结网了,却没有遇见你;我遇见了所有的不平凡,却没有遇见平凡的你。我们来不及遇见,可遇见了,却还要说再见。

10、铭记点滴的快乐,淡忘神伤的痛苦;铭记刻骨的爱恋,淡忘别离的无助;铭记生活的甘甜,淡忘奔波的酸楚;铭记珍贵的友谊,淡忘纷争的冲突;铭记暖心的恩惠,淡忘缠身的屈辱;铭记笑,淡忘哭;铭记牵手,淡忘侧目;铭记充盈,淡忘孤独……坚定你的脚步,铺设通天坦途。

11、一首歌曲,会想到你。一些字眼,会想到你。一篇文字,会想到你。一部电影,会想到你。一张侧脸,会想到你。一个笑容,会想到你。一点温暖,会想到你。才发现,一个不小心,我也变得如此脆弱。才发现,随便一个不小心就会踩到想你的雷,然后,让自己粉碎在对你的思念里。

12、我们的软肋,是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13、你在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时候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然而,许多人却在悔恨过去和担忧未来之中浪费了大好时光。

14、如果你有那么一点点喜欢我,就一点点,我也会有勇气去争取。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分辨,生怕或许我以为的表示,也只是自己的自作多情。这样的自

己,就会显得那么的渺小而力不从心。当对某人放进了感情,那么在他她面前,你就像个神经,会惶恐,会不安,会焦虑,会患得患失。

15、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显贵重,一旦有自知,品就自动下降一个层次,就仿佛栀子花不知道自己有多香,兰花不知道自己有多幽静 天分,天性,从来都不需要发言和解释。——安妮宝贝《素年锦时》

16、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人。纵使自己知道有些无理取闹,但就是想要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17、我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小心翼翼斤斤计较,我怕伤人,也怕别人伤害自己。也许这样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幸福。可是我还是坚定的等待着,等待你的关心,等到关上了心。于是我告诉自己,要独立,要坚强,要勇敢,要活的漂亮,要让自己永远善良。

18、若无其事,原来是最好的报复。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是为了自己。

19、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累时,闲是幸福,够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20、恶狠狠看你,爱欲交织,守口如瓶。反正我总会爱上其他的人,又何必说给你听,教你沾沾自喜。

2011年10月6日,苹果董事会宣布前CEO乔布斯逝世,终年56岁。

乔布斯曾经表示,没有人愿意死, 即使人们想上天堂, 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 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 你们将会逐渐的变成旧的然后被送离人生舞台。

世界会以另一种方式记住乔布斯,正如盖茨所言,他将影响几代人。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八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九
《中西方美学比较》

中西方美学比较分享到: 哲学范畴的美学化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演变不像西方遵循严格形式逻辑的程序和规律,而是借助于朴素的辩证逻辑、弗晰逻辑。因此中国古代美学的范围没有形式逻辑要求的确切的外延和内涵,而常常是同一范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叠加和转换其内容,内涵和外延随之扩大或缩小,如“气”、“神”、“象”、“骨”、“味”、“妙”、“虚”等等范畴,在先秦时期一般是哲学、生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范畴,但是经两汉、魏晋的发展,就转化为美学范畴了,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应物象形”、“杰有骨力”、“滋味异美”、“曲尽其妙”、“贵在虚静”等等。这些美学范畴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美学思想进入了一个系统化、完善化和成熟化的阶段,这是艺术哲学和美学体系的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西方范畴的演变往往是随时间和内容的变化而使用不同的范畴。例如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模仿论”,而近代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再现现实”。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提出“快感”,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美的对象作用与人的神经使人感到“舒适”。鲍姆嘉滕将感性认识的完善界定为“美学”,提出“知”、“情”、“意”三个概念。为康德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康德对审美愉悦特性作出了有价值的分析,提出“鉴赏判断”这个概念。席勒曾把劳动与艺术作比较,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冲动”。(二)内容中国在魏晋之后,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理论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艺术哲学的高度。一下我们分别论述一下艺术哲学中的一些主要内容:1.论情感魏晋时期出现了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片是曹丕的《典论论文》,一篇是陆机的《文赋》;前者提出“以气为主”,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后者突出以情为主,是一篇名副其实的艺术专论文章。文章主要阐述了文以情生,情因物感,主体与客体相互感应的关系。文学创作需要有情感的诱发,而情感需要有外在事物的感染。17、18世纪以培根、霍布斯、夏夫兹博里等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流派,第一次注重主体心理研究,把包括情感、想象在内的感情经验当作审美基础。以莱布尼茨、沃尔弗、鲍姆嘉滕等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流派,针对经验派对美感经验的过分强调的倾向,认为理性是人性中的主要部分,只有符合理性法则的事物才是美的,但是他们也并不否认美感的作用,鲍姆嘉滕说:“天生的美学家具有情感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就跟容易导

向美的认识。”康德美学体系正式把“情”作为“知”和“意”的桥梁,并力图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的矛盾。2.论想象想象是情感的派生物。《文赋》在论述情感之后,接着就谈到想象问题:构思开始的状态是深思默想,心游神驰,即从外部世界捕捉物象,以达到“意”与“物”的统一。然后从物象向艺术表象的转化,情感由朦胧变得清晰,从外部捕捉的物象与情感相吻合,情感找到了替代物而成为艺术表象。作为文学作品,艺术表象只有用恰当的语言符号来表述,才可能转为艺术形象。17、18世纪,西方对想象的研究极为广泛。英国文学家和美学家艾迪生写下“想象的乐趣”专论,认为诗的本质就是想象的满足,想象具有创造性功能,它可以创造出高于自然的作品,给人以第二乐趣(第一乐趣来与自然)。艺术创作和欣赏都依赖于想象。意大利哲学家和古典主义美学家缪越陀里写了《论想象的力量》专著。3.论形象创造艺术形象是主体创造性想象的外化形态,是美与艺术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文赋》中作了既深入且广的论述。“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抱景”即把握了外在景色的特性,“怀响”即体验到外在声音的特点,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和体验到外在色、声的感性特征,才可能将内有情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咸叩”、“毕弹”的意思。有关艺术形象地创造及其特征问题,西方17、18世纪研究得更为深入和细致。英国经验派夏夫兹博里著有《特征论》二编,他认为:“美的,漂亮的,好看的都绝不在物质(材料)上面,而在艺术和构图设计上面;决不在物体本身,而在形式或赋予形式的力量。”他强调了艺术形象创造的感情特征,又强调艺术创造中人的心灵作用,二者应和谐统一,而人的优美品质又是起主导作用,这里所论及的艺术形象特征,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强调的意象与言辞的统一是一致的。4.论灵感《文赋》对灵感状态作了极其生动细致地描述。文中所说“应感”,即灵感问题。“应感”,也就是心对外在事物的情感反应,这种感应不想认识活动那样清晰、稳定,它的通畅与闭塞具有来去藏行不可把握的特点。因此灵感突然到来的时候,是纷乱而无条理的,只感到思如风光,言如流泉,思想盛多,随笔挥写,满纸是目不暇接的绚烂色彩,耳朵里听到的是清幽的音韵。而灵感消失时,“六情”(喜、怒、哀、乐、好、恶)钝涩,神志空虚,虽然苦苦探索,情思隐而难出。因此有时是竭情而多悔,有时却率意而寡尤。虽然情思在我,却非人力之所能及。西方早期对灵

感的论述带有神赐天启的观念,到了18世纪,才进入到科学化的研究,英国文学批评家赫伯特·立德说:“18世纪以后,灵感一次便失去宗教意义,几乎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美学术语。我们几乎可以说: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历史区别就是由这个概念决定的”。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狄德罗对灵感的解释与《文赋》中论述十分相近,他在《论戏剧艺术》一文中写道:“当他神游物外的时候,他完全接受艺术的支配。可是一到灵感消逝,他又回复为原来那样的人,有时候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就是思想和天才的不同处,前者是几乎永远存在的,而后者却时常会逃逸无踪”。5.论艺术功能什么是艺术的社会功能,自先秦以来就有广泛的讨论,如荀子的《乐论》和汉初的《乐记》。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家对“乐”的认识与儒家有重要的区别:从美学思想的发展上看,儒家只是将“乐”作为伦理道德教育的手段,是善的延续;而玄学则将“乐”看成是“天地之体”、“万物之性”,是人的生命的和谐发展。可以这样说,玄学是“乐”从单纯的教化作用变成包含教化在内的对个体生命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的艺术品,“乐”从伦理走向了美学。从孔子以“乐”为“善”发展到阮籍的以“乐”为“和”,说明对艺术功能的本质的把握。17世纪法国批评家圣·艾弗蒙对亚里斯多德的“净化”说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作了有价值的补充,他摆脱了神和命运对艺术的束缚,将艺术转为人的本体。三、中西美学体系的形成比较(一)《文心雕龙》和德国古典美学产生的背景比较历时369年的魏晋南北朝,是秦以后,我国社会分裂动荡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其间只有35年是统一的。封建统治集团明争暗斗,豪门横行,政治腐败,并推行所谓的“九品中正制”,使儒学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生活在魏晋南北朝变异时代的知识分子,由于黑暗跋扈、阴谋猖獗的现实与他们的“济世志“的抱负形成尖锐的冲突,使他们的灵魂深处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和苦痛。阮籍从儒家“济世”的理想走向“不与世事”,酷好《庄》、《老》,酣饮为常,不拘礼法的一生,正是出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达到白热化的阶段,司马氏集团大开杀戒,被杀者包括著名玄学家何晏和阮籍的好友嵇康,阮籍为了保全生命,不得不以做官虚应事故,以“嗜酒”、“痴”作为保全自己的方法。这种以儒家为主体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哲学思潮所形成的人生观,使当时的知识分子陷入深刻的矛盾和痛苦之中,而由此产生的二重心态,却使他们有可能以艺术的

形式去呼唤人生,以理论的方法去探讨人生。阮籍和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玄学哲学家。玄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当时知识分子二重心态的产物,是对儒、道的平衡和统一。这种思潮影响着魏晋南北朝的全过程,中国美学体系也正是这思潮的影响下得以形成的。文艺复兴以后,德国象英、法一样,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著名的反封建宗教改革的农民战争。但是由于斗争失败,统一德国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要求,不但没有达到,反而加强了封建割据的局面,特别是1618——1648之间的三十年战争,更是严重的破坏了阻碍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德国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致使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形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二重心态,使他们不敢直接面对现实,参与斗争,而是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把一切都归结为从现实逃向观念的领域”。歌德写了《葛兹·冯·柏利欣根》,以表示对叛逆者的哀悼和敬意。席勒写了《强盗》,歌颂一个向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梅林在《德国历史》中说:“那时代经济的发展给德国的资产阶级以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但是因为这个阶级无论在哪方面都不够坚强。像在法国那样去争取政治的权利,于是就在文学里创造资产阶级的理想图像。”(二)《文心雕龙》与德国古典美学基本内容比较1.美的本体论《文心雕龙》论美超越了艺术哲学的高度。艺术哲学这种是对艺术规律的理性把握,而《文心雕龙》却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即宇宙本体的高度来论述美。《文心雕龙》中的“文”字在全书中用了337处,有时指文章、文学,有时指文化、学术,有时指修辞,藻饰,有时指花纹、色彩,而全书开宗明义的第一个“文”字却是泛指,也就是说它不是指某一具体的赏心悦目的感性形态,而是对所有能引起人的赏心悦目的感性形态的概括。这个“文”字就是“美”。美作为对象的一种赏心悦目的感性形态,这种泛指似乎是人对美的最初的把握。被称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藤对美的理解也是十分宽泛的,他几乎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产品都称作为美和艺术。他认为,美学就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美和艺术就是人的一种感性认识,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鲍姆嘉藤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研究美,从现实美的形态入手,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艺术及其显现特征。作为东西方美学体系的建构者,鲍姆嘉藤和刘勰分别从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美的感性性质,这种不谋而合,恰恰说明了他们对美需研究对象的真正把握

,这正是学科体系成熟的标志。2.论美的规律(1)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刘勰以“神与物游“来说明主体精神与客体事物的交融关系。“物与貌求”与“心以理应”是一种互为作用的对应关系:“貌”,是指“物”的生动形态,外在事物以他们的生动形态打动作家、艺术家;“理”是指“心”的规律和法则,作家、艺术家根据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而产生的相应的构思活动。审美联想是审美的高级形态,是创造活动的前提。在美的本质论上,黑格尔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是在美的主客观的统一论上,却要比刘勰深入而深刻得多,因为它毕竟是近代思想的产物。黑格尔认为人除了理论方式认识自己以外,还以实践的方式认识自己,人要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关照和认识的对象,人类里的历史、知识、艺术就是人类的自我创造,美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在这种自我创造中获得满足。这一卓越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提供了思想材料。(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附质”与“质待文”(《情采》)的辩证统一是刘勰对艺术内容与形式的深刻把握。刘勰推崇的“为情而造文”的“文”,反对“为文而造情”的“文”,他认为如果脱离了内容而一味地追求形式,作品必然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关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问题,黑格尔的认识也是非常深刻而丰富的,他认为艺术发展史就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运动过程,艺术就是人类的普遍理性与个别感性,即内容与形式的精神活动。黑格尔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的联系着的形式。(3)继承和创新统一刘勰认为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他认为楚国的骚体诗,它的形式是从周朝的诗歌中蜕化而来的,汉代的赋颂又受了楚国作品的影响,魏国的创作大都崇拜汉代的风尚,晋代的作品又都倾慕魏国的文采。这样代代相承,文学艺术才得到了发展。“通则不乏”(《通变》)是刘勰提出发展文学艺术的重要的美学思想。在“变”的问题上,它提出了“参伍因革”的观点。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在“通”中包含着“变”,二是“变”必须凭借真情和符合时代要求。黑格尔在谈各门艺术的体系中,始终贯彻着“历史发展”的观点,在谈到希腊雕刻时说:“埃及雕刻作为希腊造型艺术各种形式的出发点和源泉”,“希腊艺术接触到外来的影响,向埃及有所学习和借鉴”,在谈到绘画时说:“在起源时绘画用的是宗教题材”,起初“采用简单的建筑样式,色彩的运用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篇十
《思想名言》

思想名言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

爱因斯坦

益有多大的作用。——爱因斯坦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写作的人象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麽,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果戈理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爱这种人。——契诃夫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席勒

出头露面的人是有福的。知道世人一定在瞧着他必须完成的事业,他从头到底干得挺有劲儿。然而这样的人更值得尊敬,他默默无闻地躲在暗地里,在漫长的辛苦的日子里无报酬地劳动,得不到光荣也得不到表扬;只有一种思想鼓舞着他的勤劳,他的工作对大众来说是有益的。——克雷洛夫

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 达尔文

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卢瑟福

一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高尔基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费斯克

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周海中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

如果我们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我们的情感。—— W.克莱门特.斯通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纪伯伦

离婚率高至少反映了好坏不同的两点:好的一点是人们的观念已经趁向人性化,不在封建思想而禁捆自己,坏的一点是对与婚姻的轻率,没想好结什么婚?—— 网络收集

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 伏尔泰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乔治·桑

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 罗素

人恨之入骨。—— 罗素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雨果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什么事是好的或坏的,但思想却使其中有所不同。——莎士比亚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吴晓龙

人生思想名言

1、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整体的精神(信仰)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重大人生启示录》正是展现永恒的人性与世界,揭示人与人生命运的出路,指引我们如何获得安宁的一生。

2、我们生活在比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爱,有坏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在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3、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生命没有终极意义。——不要轻易去否定。我们需要在最沉痛的世界观里重新审视当下总让我们痛苦的欲望。

人所执迷的欲望是如此虚妄、空洞、无聊,但我们却并不容易不去执迷它。人诞生在这个世界是被迫的,生来就有的俗世的道德与竞争意识注定了我们的不自由。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

4、我们只需要一个我真爱的人和真爱我的人,在一起,我们的人生便圆满了。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得到真爱。有一个人爱上你的所有,你的苦难与欢愉,眼泪和微笑,每一寸肌肤,身上每一处洁净或肮脏的部分。真爱是最伟大的财富,也是唯一货真价实的财富。如果在你活了一回,未曾拥有过一个人对你的真爱,这是多么遗憾的人生啊!

5、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美与快乐的需要而去确定。

人具有死亡的权利。我们应当主张快乐人生,就是但凡在你活着的每一时刻你都是安宁与快乐的,如果你受到了生命中的重创,你评估这种创伤是难以挽回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死亡。死亡并不是邪恶的、可怕的,它是自由的象征,没有什么比它更为高尚,更为美丽。

如果这个世界接受“死亡权力”,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活着会显得轻松愉快、安详。它将击垮一切陈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也都因此真正平等。

生命如艺术品一样,不论其长短,都在生命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他的奇妙意义。我的这段生命也许只是为了一段旅程,也许只是为了一段风景,也许只是为了一段爱情,这正是生命的伟大意义之所在。

如何这样,我们会发现,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生机、美和喜悦。

6、有一个年轻人在森林里的伐木场工作,却在都市里租下房子居住,每天奔波于两地,他说他喜欢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那让他觉得生命的激情和炽热,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上流社会的人。金钱和名色的欲望已经让他疯狂了。

我告诉他:你所想象的事物被你蒙上了神秘的光环,实际等你拥有它的时候,它会和你此刻握在手中的杯子一样朴实。而他不能听从我的建议。他深陷入欲望中,由此偏执,不能自拔。

欲望的事物是一个发光体,充满神秘和迷惑性,这是人们痛苦的根源。

7、最困扰我们的欲望,其一是爱情,其二是爱情中的性。而当我们所渴望的事物真的变成现实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它并非那么华丽,有时还让我们觉得充满了极强的欺骗性。

——所有真实的都是朴素无华的。所有激情的渴望和热爱如果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那我们可以去抱有那份欲望。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我们一定要警觉它的虚幻性!

8、所有人的人生都是极度平凡的,你所看见的那些你未得到、你渴望得到的所谓的幸福,也极度平凡,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想象)所欺骗。

人生

9、人们对爱情的失望是因为人们参考了错误的爱情标本——世间多数人的爱情都是本能的或者是功利的。本能的爱情是男女之间在适当的青春年龄里本能地互相吸引,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规律,而没有深层次的精神领域里的和谐和心灵共鸣,它在暂短的时间里拥有爱情的浮华,但没有爱情的内核。而功利的爱情则是权利、财富渲染下的美丽假象。

10、人是否有灵魂,是否存在一个超验的精神世界?这是悬而未决的。现代尖端科学已经证明:纯粹物质的科学思维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和曾经纯粹精神的宗教思维一样是迷信。于是:宗教的未必不是科学的,科学的未必不是宗教的,更准确表达:物质与精神的片面化世界观都是错误的,于是我们需要对”死后”抱有敬畏。[5


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相关热词搜索:埃贡 席勒 席勒速写 席勒作品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然只给了我们生命,艺术却使我们成了人。——席勒"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43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