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皆大欢喜 佛教

皆大欢喜 佛教

2016-01-20 09:24: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皆大欢喜 佛教篇一《佛教 与管理》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皆大欢喜 佛教》,希望能帮助到你。

皆大欢喜 佛教篇一
《佛教 与管理》

管理别人前 先学习给人管

「管理学」是现代最时髦的一门学科,学者有学者的论点,专家又有一套说法,佛教对管理的观点又是如何?星云大师佛学讲座昨天举行第一场,讲的就是「佛教管理十问」;星云大师管理理念与现代想法不太相同,想法独到,他认为「管理别人之前,先要学习给人管」、「管理别人之前,要先管好自己」,管理要重视尊重、平等、沟通,以鼓励替代命令,受管理者自然心悦臣服

星云大师旁征博引、幽默风趣,让国父纪念馆的讲座现场充满笑声与掌声,大师谈的管理层面很广,包括管事、管物、管钱、管时间、管身体,还谈到心理、情绪、脾气的管理;更以佛光山的管理为例,谈到了修行、因果的管理。

星云大师谦称不敢谈管理,因为他的管理和一般所谈的管理不太一样,他说,人最难管理,但他觉得管人不够,要管自己!他认为管理不能高高在上,要彼此尊重!现代的管理讲阶级,由董事长、总经理到主任,一层一层的往下,阶级太多,他觉得不好,管理应该要平等,有平等的沟通,才会协调。现代管理讲指示、命令,他也觉得不应该,应该用赞美、鼓励!受管理者自然心悦臣服。现代管理讲定法、定规矩,他的看法是「定法要严、执法要宽」,受管理者会发自内心欢喜的工作

很多人习惯管人,不会管自己;很多人管理时常说:「你都不听我的话、你都不接受我的意见」,其实自己又何尝听自己的话?例如自己承诺的事情却做不到,就是自己不听自己的话,与其说管人难,有时候管自己更困难。我们在管理别人之前,先要管好自己,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口说不如身行」,自己管好以后,别人自然就会受影响。

至于管钱,星云大师说,很多好朋友都因金钱反目成仇,这样看来,有钱是好事吗?很多大企业家坐在高楼里看着几千万、几百万的支票,很高兴;老百姓坐在家里,数着花花绿绿的钞票,也很踏实!「有钱是福报、用钱是智慧。」有多少幅报,就能拥有多少金钱,重要的是,有钱就要会用。

有个信徒将金块藏在床下,不知怎么用,星云大师觉得,若把这四、五块金条拿来造桥、铺路、做好事,不是比只是在家里看看更有意义?金钱不会管理、使用,金钱最后不是自己的,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才是拥有!

除了自己,面对他人、团体又该如何管理呢?星云大师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皆大欢喜」,满足团体个人的需求,才能成就大团体的和谐成长;他也以佛光山为例,说明「以制度管理,以组织领导」的管理做法,让大众自动自发,肯定彼此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奋发突破,实现「同体共生」的精神,让大家上下一心,团体产生共识,才是高明的管理原则。 星云大师指出,三十多年来,佛光山为了斟酌各单位、各主管的不同看法,总有开不完的会议,但想到能凝聚共识、相互学习、彼此体谅,就不觉得开会有何辛苦了。 情绪管理-忍没有压力 就无法发挥力量

许多人容易闹情绪,脾气不好又好辩,甚至爱讲歪理,这都是人的坏习惯,要控制自己可是说得容易,做起来真难,怎么办?星云大师说,控制情绪的最高境界是「忍」。

星云大师在国父纪念馆的讲座中,轻松的指点迷津。星云大师表示,会闹情绪、脾气不好,与压力有关。只是不懂排解压力,因而容易产生忧郁症、躁郁症。大师说,从古到今,历代的人物不管圣贤也好、普通人也好,都是经过许多压力而成长。现代人会得忧郁症、躁郁症,根据观察,其实都是太过清闲、没有压力,因为胡思乱想才会造成许多疾病。

其实,有压力才会成长,有压力才有前途,就好像篮球,你打它一下,它就跳得很高。没有压力,我们就无法发挥力量,所以佛教有一个「忍辱」法门,所谓「忍」,不是叫人忍气、忍苦、忍饥、忍寒;「忍」是要你如何增加力量,如何拥有智慧,如何应付世间的一切

横逆。

讲到「忍」,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生忍」就是对生存条件的认识,进而具备处理的力量;「法忍」就是对宇宙诸法的了解,从而直下承担,转化心境的作用;「无生法忍」就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不生不灭,进而自由自在游诸国土度脱众生的世界观。

一个人在世上生存,要活得安心自在,就必须有「生忍」。所谓「生忍」,就是为维持生命,为要能生活下去,必须忍耐。

「法忍」,就是吾人要维持生活、生命,要把心理上的贪瞋痴成见,都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体认一切诸法和事物的实相为「缘起缘灭」,把心安住于此真理而不为生灭所动。

法忍就是一种体悟「缘起性空」,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而「无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灭,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这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一种觉悟无生之理,照见一切无生之法的实相智慧。

佛光山的管理艺术-建立制度 自己管自己

佛光山道场分布五大洲 信众千万人 如何做好管理?

佛光山的人众有好几千人,寺院更是分布五大洲,如何管理佛光山的人事呢?让许多人好奇。这个问题星云大师的答案是「制度」。他说,佛光山建立各种制度,以制度来管理,以组织来领导而已。佛光山的管理制度,可供企业界参考。

星云大师说,在开山之初,他根据六和敬、戒律和丛林清规,着手为佛光山订定各项组织章程,建立各种制度,诸如人事管理订定:「序列有等级、奖惩有制度、职务有调动」;以及「集体创作、制度领导、非佛不作、唯法所依」的运作准则。

有一段民间的绕口令说:「有一个城隍庙,东边坐了一个管判官,西边坐了一个潘判官,西边的潘判官要管东边的管判官,东边的管判官要管西边的潘判官,究竟是要东边的管判官来管西边的潘派官,还是西边的潘判官来管东边的管判官。」就是判官也彼此不服气,你要管我,我要管你,互相看不起,僵持不下,就很难为城隍爷了。可见得有了管理对方的想法,就有了分别对立,反而就更难管理了。

有鉴于「人和为贵」,大师主张「集体创作」,而最上乘的管理方式,应该是让大家自动自发,肯定彼此所扮演的角色,互相合作,共同奋发突破。

所以,佛光山不一定要靠人管理,就是靠人,也是本着因果观念在管理,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大师先训练大家有因果观念,一个人可以什么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因此「因果」两个字是很重要的管理学。用人去管理人很麻烦,能让人懂得「因果」、「缘起」等佛法,让他自己管理自己,才是最究竟,也是最上乘的管理法。

最好的管理-皆大欢喜 管理学最高境界

管理学可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许多公司行号、机关团体,不懂管理,把公司搞得一团糟。星云大师昨天在国父纪念馆的讲座中,点出管理学的要领。他说,要把管理学好,自己要具备充分的条件,比方说要能为人着想,要能给人利益,要肯帮助别人,让人觉得你在关怀他,你能给他利益,尤其能让人「皆大欢喜」,这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

大师认为,管理人最好不要用否定的,不要一味的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太讲规矩就很难管理;真正擅长管理的人不必一天到晚讲规矩,而是要让人「心甘情愿」的自己奉行,如此就会皆大欢喜。

有时候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星云大师讲一段亲身经验。大师说,当初办佛教学院时,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小女孩到学院读书,有些小女孩觉得自己口红还没擦过,玻璃丝袜甚至牛仔裤也还没穿过,就这样出家了,有点放不下。

星云大师知道以后,就经常利用到香港、日本、美国的机会,顺便买一些口红、香水、玻璃丝袜、牛仔裤带回台湾。到了海关,海关人员就笑他:「这个大和尚,买玻璃丝袜、口红。」当时星云大师心里则想:「你们懂得什么!」他认为,要能满足年轻人的想法,给他们满足他才会跟你合作,才会听你的话,如果他们感到不满足,就很难和谐相处了。

甚至四十多年前,美国白雪溜冰团到台湾演出,引起轰动,当时学院有一名学生说,如果不去看白雪溜冰团表演,将会终生遗憾;星云大师知道以后,特地拿钱要他到高雄采买文具用品,并暗示他在晚间开大静之前回院销假就可以了;星云大师善巧的让他藉公务之便,满足去看白雪溜冰团的愿望,看过以后愿望满足了,自然也就定下心来了。

他说,佛光山有很多出家众,每个人出家当然各有因缘,不过因为给他们穿过牛仔裤、玻璃丝袜,让他们擦过口红以后,因此发心入道出家的为数不少。

「很多的规矩『定法要严』,但是『执法要宽』」,星云大师说,因为这不是很严重,只要不伤害,不是破坏很大,要能稍微宽松一点,要让被管理者有自己的空间,感觉得到别人对他的关怀与爱护,他就会成长。

心的管理-人心最难管 妄想由此生

星云大师认为,管理学中,最难管理的是「心」。俗话说,人难管,自己更难管。其实比人、比自己更难管的,就是我们的「心」。

大师说,我们的心很难安分,也不容易听话,他可以为所欲为,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心」而生活,这颗心给我们制造很多的妄想、烦恼,让我们不得安宁。 虽然佛教里提出很多的对治法门,比方说「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五停心观」就是五个治心的方法:如果你的贪心很重,例如贪色,你就用「不净观」,贪求就会少一点。如果你的瞋心很重,老是发脾气、骂人、怪人、冤枉人,假如你慈悲心重一点,用「慈悲观」也能对治。如果你对世间上的道理常常颠倒妄想,不能明白来龙去脉,事情都是一知半解,假如你有这样的性格,用「缘起观」也能对治。

缘起观,就是知道世间一切事情都不是突然有的,穷有穷的原因、笨有笨的来由,星云大师说,懂得「因缘法」自然就不会无明。

皆大欢喜 佛教篇二
《佛教对联集锦》

佛教对联集锦山门: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乐山凌云寺。 上联:尔来礼拜乎?须摩着心头,干过多少罪行,向此处鞠躬叩首。 下联:谁是讲经者?必破出情面,说些警赫话语,好叫人入耳悚神。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应县净土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枣庄龙泉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张掖大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台湾台中慈善寺。 观音阁: 上联:音可观乎? 下联:士何大焉。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观音’。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潮州开元寺观音阁联。 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时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济南千佛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陈宝琛撰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杭州灵隐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 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 来由。此联为广东南华寺。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 中。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城隍庙: 上联: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 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

,那一条孰非自作。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 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此联为台南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此联为贵阳城隍庙。 上联:只是骂个道打个僧,这这般这般,若毁圣谤贤,那还了得。 下联:不过吃口肉喝口酒,便如此如此,倘坏心毒胆,怎么样儿。.此联为安徽宿松城隍庙。.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神仙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此联为财神庙。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郭天民题湖南长沙真武庙。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李汇川题四川叙永灶神庙。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 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 可怕可悲可怜。此联为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玉瓶甘露滴; 紫竹惠风生 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 千秋甘雨露; 万古海潮音山西河曲海潮禅寺观音殿 偈答无尽意; 名为观世音张凤年题江苏南通送子观音堂山门 观从心底发; 音自静中生闻楚卿题安徽六安观音寺 西极旃檀地; 南天紫竹林湖南永顺观音庙 观听周三界; 音容式万民广东雷州伏波祠观音庙 法水青杨露; 慈恩紫竹风四川隆昌观音岩 矍铄微支杖; 清癯不染尘何祖禹题云南剑川石窟愁面观音 慧日被诸阇; 慈眼视众生杲堂题日本长崎兴福寺观音堂 剖腹方知真性; 开口便见良心杨怀忠题云南剑川石窟剖腹观音 法云广荫无遮会; 慧日高悬有相天北京陶然亭观音大士祠,又称观音庵 觉海化身现金粟; 普门香界涌白莲北京大报国慈仁寺观音龛 芙蓉花面春风暖; 杨柳枝头甘露香天津北塘观音寺 皓月无端窥色相; 青云有路觅真如冯士翘题山西长子观音堂 匣里夜光南海月; 袖中诗草敬亭云冯士翘题山西长子观音堂 观空有色西方月; 听世无音南海潮山西长子观音

堂 青蔼柳枝含玉露; 风翻贝叶惹慈云 上我慈航休错念; 教人苦海即回头辽宁北镇小观音阁 观空有色西方月; 听世无声南海潮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 慈悲群生称老母; 救难万世感能仁山西河曲海潮禅寺观音殿 问大士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头江苏南京鸡鸣寺观音楼 太湖慈航逍遥水; 南海普渡省悟身张金海题江苏无锡马山观音殿 甘露常流功德海; 香云遥映普陀山乾隆题江苏镇江金山寺观音殿 烟霞表里因心静; 无水空澄触目新江苏镇江观音阁 潮音普遍华严海; 慈竹常霏妙鬘云上联:东土耶,西土耶,古木灵根不二; 下联:风动也,旄动也,清池碧水湛然。上联: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 自然自在; 下联: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末来,究这身如何得来?已过来 如见如来。上联:莫道是空门,要进来须踏着实地; 下联:紧防有叉路,走错了便堕入深坑。(此又舍字面而说理,提撕 警觉,足代晨钟暮鼓。)上联:吾道非耶,岂复出山为小草; 下联:此生休矣,乃知阅世尽沧桑。上联:能渡众生,岂独潭龙知听讲; 下联:愿闻一喝,长教海水不扬波。上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 开口笑; 下联:我肚皮这般磁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 放宽心。上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下联: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禅机盎然,佛的宗旨 就是一颗平淡心,得失何计?不了了之。)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横披:明因识果 欲除烦恼须无我; 各有因缘莫羡人。横披:般若为导 一切有相皆虚幻; 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披:般若常照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披:般若常照 五蕴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披:般若为导 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 常乐破四相,当下即涅??。 横披:般若常照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横披:自净其意 万法皆空观自在; 一尘不染见如来。 横披:为善最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止恶行善,作个好人。 自作自受 天堂地狱,自心所造,不由外来; 清净安乐,从学佛来,舍此莫由。 横披:永志庆贺 周昭王,甲寅年,佛生西域; 汉明帝,乙卯岁,法流东土。 横披:严于律己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横披:自心是佛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佛在性中莫远求。 横披:平安至上 世上虽有千般好; 平安胜过一切福。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问君能

有几多愁? 念佛可令烦恼无。 横披:净土为归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求生安养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大畅如来,度生胸怀; 弥陀弘誓,九界全收,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威令登彼岸。 横披:净土为归 求福、求慧、求生净上; 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横披:净土为归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横披:净密不二 净宗即显说之密法; 念佛为成佛之捷径。 横披:一心念佛 为人若要超三界; 念佛速令登彼岸。 横披:欣厌俱足 日轮西去,娑婆光阴有限,百年寿命转眼即到; 净主安养,极乐寿命无穷,只此一生即成佛道。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横披:因果不虚 一切遵循因果律,自有吉祥常随身; 切勿自我常卑视,欲转命运多修心。 横披:识心达本 修道修仙,先须修身,身为道之本; 信佛学佛,不可离心,心是佛之源。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人生真谛何处寻; 自性三宝即尔心。 横披;行菩萨道 发一片慈心,愿度众生达彼岸; 照五蕴皆空,行深般若观自在。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常怀惭愧。 横披:但念无常 人生犹似西山日; 富贵终如草上霜。 横披:行菩萨道 六波罗蜜‘施’为首; 四无量心‘舍’最高。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戒定慧,三无漏学,真善美; 佛法僧,稀世珍宝,难遭遇。 横披:自性即禅 万法皆空归性海; 一尘不染证禅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金刚降魔护三宝; 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带业往生,方便至极; 弥陀宏誓,九界全收,其大无外。 横披:心作心是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念佛佛念,净性天。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看世间,苦海无边,唯有放下一切,信愿持名求往生; 信佛法,迷津有岸,朝夕勤撑宝筏,净心念佛到彼岸。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圆满佛法,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求生安养,视信愿有无为决定。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九界众生,离求生净土,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不能普利群萌。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我佛如来,见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弥陀慈父,建极乐世界,何等庄严。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但看百年后,无论老少俱成灰; 及早作归计,求生安养无量寿。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稀有难值,往生即成佛道;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还不赶快念佛。 横披:以善为宝 心存邪恶,烧香拜佛有何益; 持身正大,不求佛佑佛自佑。 横披:诸行无常 有相皆虚妄; 无我即如来。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发落齿疏,幻形凋谢,实未足虑; 归依三宝,得闻佛法,欢喜无量。 横披:一心念佛 以一念而除众念; 登九品直趋涅??。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以念佛心,证无生忍; 将净土教,度有缘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礼敬慈尊,三身圆现; 虔诵佛号,万德齐彰。 横披:一心念佛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高登九品,大愿方成。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末法修行,净土为归,方向正; 一切法门.般若为导,慧灯明。 横披:老实念佛 深信念佛,句句是金刚般若; 切愿往生,念念显妙明本心。 横披:求生安养 人生无常,转眼成空; 离欲清净,一心念佛。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末法不念佛,修行难有成; 学佛无般若,如同盲者行。 横披:精进念佛 无常就是苦,诸法空幻,悟者少; 岁月不留情,百年光阴,转眼到。 横披:精进念佛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因名法藏,誓愿宏深,所建极乐国,净妙世无双; 果号弥陀,慈悲广大,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横披:群经指见 不用三?o修福慧; 但凭六字出乾坤。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持名功夫,贵在念念无间断; 德行高尚。令人频频闻妙香。 有缘入佛门,切莫宝山空手回; 能见弥陀佛,往生才能有把握。

皆大欢喜 佛教篇三
《佛教烧香、拜佛的正确方法》

佛教烧香、拜佛的正确方法烧香的正确方法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每年春节的家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烧香礼拜。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了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烧香礼拜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奉为“地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谢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吉祥如意。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不一定。供养佛,菩萨的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因),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能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烧香的含义是什么?第一、虞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烧香成灰是表示无私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众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自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象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的大香还是小香而分别赐富呢?有人一定要烧大香怎么办?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众生,烧大香稍有不慎就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大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统一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的法师们也会为你祈福。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

的愿?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量,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之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可以了,其它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你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得超过三支香最为适宜。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先插在香炉,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容易引起大患,炼伤自己或他人;也容易烧坏拜垫等器物;更是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又不如法。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对于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的受持读诵,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处世待人接物之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何为开光?开光有什么作用?开光简单讲就是请诸佛入驻器物。开光复杂讲必须是在佛教寺庙中由方丈选择吉利的时辰即适合开光的时辰,吉时一到,由方丈和主持亲自装脏、做法、念经、念咒语等一系列的请佛法事,此法事一般要持续1-3个时辰,持续三到七天,经过此开光法事后,佛像、佛珠、挂件等器物就具备了佛入驻的灵性,具有保佑平安、带来好运、辟邪、祛晦气、增财、镇宅等作用。2、如何选择供佛像的地方?单独一间房屋最好,如果没有,在书房或其他清净的房间也可,但要收拾干净,在佛像的上面遮块黄色或红色净布,不拜时把布放下。佛像最好向东,拜佛的人向西诚拜,但也不是绝对,根据情况,只要心诚,任何方向都是灵验的。3、如何选择供品?通常可选择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素物中的几种

即可,但决不能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4、如何烧香点烛?香、烛是心香和心光的象征,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都有心香和心光,但大多被妄想、执着所蒙敝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所有的心香和心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因此香只可点一柱或三柱,烛只要有光亮即可,并不是香、烛越多越好,只要心诚,就一定能得到供养的功德。(注:香是一种通经工具,即通过香烟让佛菩萨知道你的心愿或祈福。上香必须磕头(3-9个)香不必天天上,有事之前上香让佛菩萨知晓给予您及家人无边的佛力加持和保佑,让诸人诸事平安、顺利、成功。)5、如何为佛行礼?对佛行礼有磕头、作揖、鞠躬、合掌几种方式。磕头礼最为恭敬,所以最能无罪、得福。拜佛最好应在早起或晚初始前的清净人少时,最好先用专用皂(般若花拜佛净手香皂)净手,漱口,再到开光佛像前献水、焚香。焚香时双手平捏住香的下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把香举过头顶,鞠躬,上香,合掌心诚的向佛说出你的心愿。然后对佛行礼。(注:跪拜时,两手先合掌于胸前,合掌应两掌中间留有空隙,然后两手掌心向下扶地,双膝跪下,额头着地,双手翻转掌心向上,然后额头抬起,收起两手合掌于胸前,起身站立,合掌行鞠躬礼,后退离开席座,不可转身背对佛像离开席座。)供香缘起略说 慈云庵妙香坊撰印往昔释迦牟尼佛应各国君王长老邀请往复来往于天竺各国之间弘扬教法、利益有情,其间所到之处,各国君主臣民倾其国力盛况庄严布置佛陀沿途经过道路及讲经道场,广行供养布施,人天皆大欢喜,佛陀更是慈悲依慧眼观视众生不同根基,善巧宣说对机妙法并示现种种广大神变教化以令无量具缘有情得度。由于古代印度天气潮湿炎热并时常有各种瘟病流行,于是各国君王臣民 依照当时最尊贵崇高的接待礼仪盛待佛陀及其随行弟子,如依次向佛陀敬献洗面水、浞足水、漱口水、洒净水,之后又依次敬献鲜花蔓、妙药熏香、明灯、鲜花水涂香弹洒、妙膳食、击鼓伎乐等,以表达重法恭敬之心。其中妙药熏香,梵文称之为“都贝”,既是聚集当时各种珍贵天然药物香料,如旃檀、沉香、琥珀、龙涎香等,放置于众宝物嵌饰之熏香炉中点燃并由供养天女双手执持缓缓围绕世尊圣众,以表示供养迎请圣者同时兼备清净道场、驱除瘟秽的作用。以后佛教弟子们延续了当时的这些迎请礼仪,用以供养三宝菩萨圣者。在佛教五明学之一的医方

明学经典中,阐述记录了许多供养妙熏香功德及配方制作方法等内容,历史上汉传佛教、藏传和南传佛教信徒都有用天然名贵药物制香供佛的优秀传统,佛教历史记载中更有先辈古德长期紧衣缩食却不惜几十两黄金用以配置珍贵熏香药料以无吝供养三宝圣众的真实范例。熏香供养延续到近代也已伴随着正法的衰败与往昔净信弟子供养的形式及内含大相径庭,时至今日熏香制作及供养的状况更可以用一个“恶败”来概括。目前大江南北各大佛教名山、寺庙及商店里,绝大部分供香产品都是“名称千奇百怪,外表包装精美,而内则掺以廉价废纸烂渣并添加有毒化学香精及染料”的假劣产品。所到之处几乎都是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焦糊和化学香精的刺鼻气味。日前,国家权威环保检测机构受邀对华南某著名寺院内空气质量抽样检测,其结果令人震惊,各项污染指标严重超标,其中包含多种有毒化学及重金属成分,属于重度污染级别。近期全国各地寺院也已连续发生多起年青僧俗信众因长期触闻劣质熏香而造成致癌早逝等严重疾患伤害的事例。时下还盛行许多打着佛教旗号的所谓“观音点头香、金箔香、高考香、求子香、无烟香、显字香、开悟香”等名称怪异、内涵迷信庸俗的伪佛教产品,加上歪法邪引、愚昧讹传的烧高香进财、成捆香灵验、特大尺寸香消灾等旁门左道陋规,此等种种令众生折福损寿的败法现状实在令人堪忧。 杭州临安慈云庵比丘尼发心恢复佛教供养熏香优良传统,她们依照佛教传统熏香配方,精选多种纯天然名贵药材原料,自己动手亲自制作纯天然优质供佛熏香产品,并积极倡导如法文明燃香供佛积福,为广大四众弟子提供助缘方便,此乃当今佛门一值得庆幸之善举。慈云庵是大乘佛教尼众寺院,位于风景如画的云雾山脚下,本院始建于清代中期,后毁于动乱,后在临安市政府的支持倡导下重建恢复,现建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放生池等,殿堂内佛像庄严,此为持戒清净正法道场。如各位大德、法师、居士对此佛门弟子自制之天然熏香感兴趣并需要提供样品选购及等,欢迎与慈云庵妙香坊联系。妙禅法师:E-mail ciyunshiyanzhen@126.com 。 上海圆戒居士 janiceliu119@gmail.com 。 规格、品种如下: (以下全部产品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包装)(一)十八味吉祥福聚香 25厘米规格 由白檀香、红檀香、黑沉香、藏红花、麝香、降香、郁金香、芸香、竹黄、丁香、冰片、乳香等十八味天然名贵

药材精制而成。此品种是供香上等精品。(二)九味慈云贡香 25厘米规格 由红檀香、红柏香、芸香、丁香、乳香等九味天然名贵药材精制而成,此品种熏香味雅甘纯、价格适中,是日常供香首选精品。(三)六味慈云清香 25厘米规格 由黄柏香、桑柏、乳香等六味汉藏药材原料精制,此品种熏香气味清雅悠长、价位适中,是日常供香的必备之选。(四)净坛除秽香 7厘米规格 采用佛教传统净坛除秽黑、白芸香配方精制而成,此品种熏香气味甘烈殊妙,是四众弟子日常清净精舍道场、闭瘟除秽的必备用品。 (五)妙供香 49厘米规格 由红檀香、红柏香、芸香、丁香、乳香等九味天然名贵药材精心制作而成,此品种熏香味雅甘纯、可连续燃烧三小时左右,是为各寺院、庵堂、道场大殿上殿及日常早晚课专门精心制作的供香产品。 旃檀龙涎妙冰片 堆聚犹如须弥山 香馥遍满三千界 十方诸佛尽欢颜 愿以此等恭敬意 徊向有情菩提善 尽除三毒诸罪苦 福智资粮速圆满 虚空无边本无实 缘起性空游戏显 如来本无需香供 实为众生培福田海星尘 2006-3-14 0:45:14供佛烧香一般以一支或三支为宜。有的人以为拜佛烧香越多越好,其实是不恰当的。在佛教有善香和恶香的区别。心愿端正,香烟清静,能滋养人五官、福业者,为善香;心存杂念,香烟过浓,损害人五官,导致罪业者,为恶香。一次烧香过多,烟过大甚至乱烟滚滚,上面熏黑佛像,对佛不恭,下面呛人眼鼻,自救尚且不及,何谈与佛相悦。有道理。

皆大欢喜 佛教篇四
《佛教对联集锦》

佛教对联集锦

张贴佛教对联,也是最好的弘法利生。因为佛教文化,甚深微妙,含意新颖,词美句妙,世所少见,其法义又为世

人所最需要,故最能引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留心观看,发人深思,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弘法利生的作用。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光照江山千古秀 清净土显花木四时春

横批: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 千处祈求千处应 万里无云万里天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知福 惜福 再造福 才最有福 忆佛 念佛 又作佛 终必成佛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存好心 说好话 行好事 做好人 念佛恩 思佛慧 修佛法 成佛觉

横批:世之真谛 养天地正气,三宝为最; 法古今完人,佛陀至上。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真佛不从心外觅;此身即是真道场。

横批:作人至宝 心有慈悲添福寿; 知因识果得吉祥。

横批:佛光普照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横批:开佛知见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世间有三宝,九界众生大欢喜; 心地常健康,昼夜六时恒吉祥:

横批:断惑证真 看破有尽之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 悟入无念之境界,一轮之心月顿明。 横批:德行至上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横批:千古明灯 佛法能除世间苦; 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批: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批:无住生心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无能令心常净 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行者应作如是观

横批: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批:般若为导 常观四念住,能令心定神安妄念息; 远离一切相,即是金刚般若波罗密。 横批:命随心转 人莫欺心,自有造化相辅佑; 欲得好命,唯有好心能招至。

横批:明因识果 欲除烦恼须无我; 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批:般若为导 一切有相皆虚幻; 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批:般若常照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批:般若常照 五蕴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横批:欣厌俱足 日轮西去,娑婆光阴有限,百年寿命转眼即到; 净主安养,极乐寿命无穷,只此一生即成佛道。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横批:因果不虚 一切遵循因果律,自有吉祥常随身; 切勿自我常卑视,欲转命运多修心。

横批:行菩萨道 发一片慈心,愿度众生达彼岸; 照五蕴皆空,行深般若观自在。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金刚降魔护三宝; 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带业往生,方便至极; 弥陀宏誓,九界全收,其大无外。

横批:心作心是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念佛佛念,净性天。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看世间,苦海无边,唯有放下一切,信愿持名求往生; 信佛法,迷津有岸,朝夕勤撑宝筏,净心念佛到彼岸。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圆满佛法,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求生安养,视信愿有无为决定。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九界众生,离求生净上,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不能普利群萌。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我佛如来,见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弥陀慈父,建极乐世界,何等庄严。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横批:回向偈安 愿我命终时,再无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皆大欢喜 佛教篇五
《佛教祝福语

佛教祝福语

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施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

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

愿三宝加持,福慧双收!

更上一层楼,早登无上觉!

时时心清净,日日事吉祥

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烧手患。

3.道人见欲,必当远离,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4.一念之正,百邪隐退;一念之差,万劫俱来。

5.真修道人,当净其心;能净心者,可以超群。

6.勿贵人知,勿希天应;恒一其心,必坚必正。

7.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8.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9.万缘皆假,一性惟真;圣人假借以修真,愚夫丧真而逐假。

10.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利,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11. 凡夫积善法,恭敬于三宝,身坏命终时,资神心安乐。

1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13.若不观自己,则道心无所出;若不观众生,则悲心无所出。

14.人还为畜畜为人,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要披毛与带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15.眼不睹非法之色,耳不听非法之声,口不道非法之语,

心不缘非法之事。

16.一派青山景色优,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17.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女,生生世世互有恩。

18.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19.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20.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21.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

22.万事如戏,外像宛然,内心坦然。

23.修道人,心要空,劳劳碌碌苦无穷;成聚坏,万象空,世态无常若梦中;利薮名场埋后杰,爱河苦海丧英雄。

24. 为僧:外不温柔,则不能处世化人;内不严明,则又被尘世所转。

25.“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字,误却人生大事。

1.平日深涵养 临时见工夫

2.现境虽有善恶 转变在乎自己

3.业力由心转变 善根在人栽培

4.生来之福有限 积来之福无穷

5.无智空长百岁 有德不在年高

6.水流原归海 月落不离天

7.六道是苦海 三宝是慈航

8.庄严三宝地 接引十方人

9.青山原不动 浮云任去来

10.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11.万行不如修白业 一心何苦恋红尘

12.眼前色相皆成幻 静里乾坤不计春

13.世味滋益性分损 人事便宜天道亏

14.沧海纳百川不溢 大镜含万象有余

15.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

16.欲得长寿须放生 欲得福报须布施

17.心似浮云无所寄 事如春梦了无痕

18.竹影扫街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

19.雁过空中空绝迹 花含镜内镜无心

20.正念存举措得当 真神定邪鬼莫侵

21.道在人弘修在己 善由我积福由天

22.利人时出有益语 修己常存过改心

23.道心之中有衣食 衣食之中无道心

24.觉后方知尘缘自累 修来始证色相皆空

25.生死本是互为因果 唯其善生方能善死

26.诸余罪中杀业最重 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27.敬三宝受三皈福如江海 念一声再一拜罪灭河沙 28.不变随缘十界升沉迥异 随缘不变一心体用无殊 29.公心若比私心何事不办 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 30.识体轮回六趣无非父母 生死变易三界孰辨怨亲

31.暮鼓晨钟惊醒俗尘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

32.菩提无树无我无人观自在 明镜非台非空非色见如来

33.举步向前到得此间良不易 回头趁早须知好梦本来空

34.父母未生以前原无男女之相 四大分散以后唯有灵知之心

35.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 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36.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 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

37.入道场而随喜则修行之念勃兴 登丘墓而徘徊则名利之心顿尽

38.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则不敢作恶 不信因果其心常荡荡则无所忌惮

39.一杯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 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殊宜常独朗

40.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功德悉皆无量 五戒可保人身十善可升天界因果决定不昧

41.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妄心歇则真心 岂可随俗浮沉 遇父言慈遇子言孝佛法不外世法 正应代佛宣化

42.从五更枕席上参看心体气未动心未萌才见本来面目 向三时饮食中暗练世味浓不欢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恒沙世界极乐最易往

十方诸佛弥陀独称尊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娑婆不是安身处

故乡只在藕花州

极乐人民无量寿

不将日月计年华

只因佛由心俱

故愿寿与人同

余门学道似蚁子上高山 念佛往生如风帆扬顺水

华台迎接无疑士

宝手提携有愿人

一门入后门门入

初步迷时步步迷

安心定意生极乐

独超三界出烦笼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乐邦有路 起信即生

现前一会皆师友

都是当年发愿人

借问家乡何处在

极乐池中七宝台

心心只畏娑婆苦

念念思归极乐乡

俯谢娑婆 为弥陀真子 高登极乐 作海会良朋

世上万般浑是梦

无如急早念弥陀

世间大事唯生死

不念弥陀更念谁

虽有珠海金山 不如坐进此道 纵令封禅拜国 何若立往西方

若要现生生净土 劝君急早念弥陀

安住当下 身心悉清凉 慈悲喜舍 福慧双增长

诸恶莫作 岁岁平安 众善奉行 年年如意

有一座七宝楼阁,

舒畅为地,

福慧为基,

悲智为梁,

性空为瓦,

方便为门,

六度为梯,

菩提为顶。

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

皆大欢喜 佛教篇六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佛教起源于印度,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佛经》、《佛典》慢慢传播开来并逐渐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佛教词语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词汇史上,鸦片战争以前,汉语较大规模的吸收佛教外来词汇有三次:一是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从匈奴和西域传来新的词汇;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而产生的新词汇;三是明清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词汇。其中来自梵语的佛教词汇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三次,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 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 “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下列是汉语中常见的佛教成语:

1、“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2、“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3、“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

4、“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

5、“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临济的喝,德山的棒,棒喝是禅宗师家接待初学者的手段之一,对于其所问的问题,师家往往不用语言来答复,或者使用棒锋击打其头部,或者冲其大喝,看其反应能力,断定学生悟解能力。现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同样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里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及日常用语中。

一、佛教专用词

佛教源于印度,却在中国得到更高度的发展,并由于中国与之不同的国情以及中国本土的文化思想,而产生新的教义。由于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入,许多佛教专用语在汉语中得到普遍的使用,而且由于翻译与不同认识等原因,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例如:

1、尼姑:原本根据梵文音译为“比丘尼”,即出家后受足戒的女性佛教徒,其中“尼”表示女性,以别“比丘”(男信徒)。到汉语中,“尼”就是“比丘尼”的省略音,“姑”来自汉语,也是女性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尼姑”代替“比丘尼”使用。

2、菩萨:省略自“菩提萨埵”,也是音译。意思为“觉有情”,指未曾成佛,但已解脱烦恼的智者,亦泛指一切修习大乘佛教之人。汉语中本没有“萨”字,是新造的字。

3、塔:又称“卒堵波”、“偷婆”、“兜婆”或是“塔婆”,用来藏佛之身体和经卷的,是佛教的一种建筑形式。“塔”字是译经是所造,在南北朝以前已经流行,民间有时也称“佛塔”或”宝塔“。在西安市现在还有”大雁塔“和”小雁塔“,这都是佛教的建筑形式。

4、魔: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名是“魔罗“意译为障碍、扰乱、破坏。魔,音译初作“磨”。“魔”的原义是指一种使人迷惑烦恼,不易摆脱的妨碍修行的东西。后来这个词进入了全民语言,现在人们所说的“魔鬼”“魔力”等都是由此引申出来的新词。

僧伽、阿修罗等许多词汇,也是汉语中本来并没有的佛教专用语。

二、哲学词汇

和中国一样,印度有着高度文明水平,在哲学上印度较中国有着更严谨的概念。佛教是世界上最有哲学思辨精神的宗教,佛教中许多哲学词汇是汉语中本身没有的。来源于佛教的哲学词汇已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以及现代哲学不可缺少的词汇。如:

1、世界:佛教用语。即宇宙,“世”即时间,“界”即空间。《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过去、现在、未来称“世”,上下八方称“界”。中国本无明确的时空观念,“天下”亦仅指古人可以到达的地方而止,直至佛教传入中国才有比较抽象的宇宙观。

2、唯心:《华严经》:“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大乘入楞伽经》卷上:“因有故成无,因无故成有。微尘分析事,不起色分别。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佛教主张诸法均由心起,有“三界唯心”之说。唯心主义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早有的思想,“唯心”一词却源自佛教,用在哲学上指思想、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3、实际:“实”,最高的“真如”、“法性”境界;“际”,境界的边缘。《大乘义章》卷一:“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之,故称为际。”现在把客观存在的现实叫做实际,与“理论”相对。

其他如相对、绝对、意识、因果、悲观、此岸和彼岸、平等等常用的哲学词汇也是来自于佛教。

三、文学词汇

佛经中优美的典故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的新的意境体验,也大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语言。那些信奉佛教的大文学家,如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上,都受到佛教的影响,其诗文中佛教术语频频可见。如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僧祇”为“阿僧祇”之略、为佛家用来表示异常久远的时间单位,诗中与“刹那”相对。到后来敷衍佛经而成的俗讲和变文,佛教词语已是其中的常用词。元、明、清通俗文学中,佛教词语则进一步深入汉语。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佛教语与汉语相融,更多的佛教词汇融入到汉语中。

四、日常生活用语

从东晋以来佛教的盛行,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的教义逐渐渗入人们的思想当中,佛教词汇也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我们日常使用的词汇中就有近五百条是源自于佛教词汇的。如:现在、过去、未来、刹那、瞬间、须臾、圆满、念书、缘分、姻缘、生老病死、不可思议、一丝不挂、回头是岸、恍然大悟等等,如今我们的表达已经离不开这些词语了。例如:方便:原是佛教用语,《维摩诘经》“以方便力,为众诸生分别解脱,显示分明。“意思是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化方式。进入全民语言后又引申出“便利”的意思。常说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方便群众”等即是。

日常用语中,时时有“佛语”出现,其中最多的是时间词。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在佛经中都有定量。“刹那”是梵 语Ksana的音译,而“一念”是“刹那”的意译,或者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仁王经》),又或者说“六十刹那为一念”(《往生论注》卷上)。“弹 指”,本来指弹击手指。在佛经中,这个动作表示:许诺;欢喜的心情;或警告别人。这组“时之极微”者,早就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时间词的“骨干”。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有着重大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中土得以发扬光大,这使得中印文化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大大扩充了汉语词汇的数量,既扩大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有充实了汉语常用词汇,并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佛教对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社会生活的影响,使佛教文字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汉语词汇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佛教传播一定程度

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对汉语的演变与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进而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传统文化,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虽然是外来文化,但是它并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完美地与本土的儒道文化融为一体,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是巨大的,已经渗透在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传入对词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皆大欢喜 佛教篇七
《佛教经典--律部 完整版 完全免费!!!!》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西晋居士聂道真译五盖品第一闻如是。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清净法处自然金刚座。光影甚明无所不遍照。与众摩诃萨等无央数菩萨共会坐。三曼陀跋陀罗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最第一。 文殊师利菩萨问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言。若有人求菩萨道者。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无盖清净者。当施行何等法自致得之乎。 三曼陀跋陀罗报文殊师利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菩萨道者。当整衣服昼夜各三稽首十方诸佛。 作礼悔过悔诸所作恶。诸所当忍者忍之。诸所当礼者礼之。诸所当愿乐者愿乐之。诸所当劝请者劝请之。 如是一切诸罪盖诸垢盖诸法盖悉除也。一切功德悉得具足。般若波罗蜜兜沙陀比罗经。一切三昧。一切诸邻尼。一切沤憩拘舍罗。是为诸经中尊。将如是者为已得礼一切诸佛。其意至心也悔过品第二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言。 一切人身所行口所犯心所念恶。一切诸佛瘌其中。尘等起意念一切诸恶。某皆为其悔过。某从本所作为有恶。 於诸佛诸菩萨诸迦罗蜜父母阿罗汉辟支佛怛沙竭护怛沙竭寺神怛沙竭法中。诸所犯过恶。须呵摩提阿弥陀佛刹一切P666c诸佛。一切诸佛刹一切诸佛法。若有狐疑起意不信者。芋为其悔一切罪过。其有於一切诸佛诸菩萨诸迦罗蜜诸父母诸阿罗汉诸辟支佛一切诸人所可诽谤者。 若恣随欲恣随痴恣随自用。 若有顽恨不与人语。 若为贪 所牵。为悭嫉所牵。为贪殄所牵。为谀谄所牵。它百五十诸欲所牵。其心乱时不能自专。为一切所盖。为一切所畏。所起意有过失。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某从阿僧只劫。起恶意於佛。若斗乱比丘僧。若害阿罗汉。若害父母。若见正法言非法。若见非法言是法。嘲笑一切人所思念。常与非法之事。若他所犯过。若欲 。若已犯。其多沙竭所教诫若犯之。 今世若前世不知佛法比丘僧时。诸所犯过恶。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某诸所作邪嫉之意。 若有佛断止人不得令见若有明经说法者。断止人不得令闻。若有迦罗蜜。断止人不得令住会。若有人施与钵震越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所作功德。 呵止人不得令与。作无央数不止。展转相教起罪。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某诸所作罪。见人犯者於边劝助。用是故为罪所牵生於末世。若生於贫家。若离迦罗蜜。若有佛不能得见。若有菩萨迦罗蜜。不能得与共会。而不能得闻经法。以诸所作恶故。不能及值是圣贤身。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某诸所作罪。不能及逮闻法。或闻法其心不能受法。若已受而复忘失不能坚持法

。不能谛P667a持法。而怯劣无瞻。其形色不能致得端。政。所生常少财宝。不能得陀邻尼行。不能得三昧行。不能得般若波罗蜜行。不能得无念慧行。不能得沤憩拘舍罗所入慧。不能得兜沙陀比罗无所 碍所入慧。其一切诸所作罪。不能及逮是也。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某诸所作罪。不能得一切法行所入慧功德。不能得一切人意所行慧功德。 不能得一切人因五根所入慧功德。不能得一切人慧律所入功德。不能得一切法慧所入功德。不能得一切人泥洹慧功德。其一切诸所作罪。不能及逮是也。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某诸所作罪。不能得洞视彻听。不能得神足飞行。不能得自知宿命。不能得知去来之事。不能得梵天音声。不能得身口意功德。不能得清净高行。而不能得具足於功德。其一切诸所作罪。不能及逮是也。今某皆为悔一切罪过。若他人起恶意向某。若有众兵。若某起慈心向他人。若有众兵。若致一切诸盖所畏。某合会於诸佛前。诸眼谛慧遍谛所言则受谛。某於是谛前自归悔。复自发举自发竟。自悔责不敢覆藏。从今已後不敢复犯愿乐品第三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言。 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者。当作是愿乐。今某自归晓一切。於诸佛晓。 菩萨迦罗蜜及父母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一切人。至心求哀。不可晓者今皆晓之。如诸佛所知。如是者所可自归。为已自归也。复次今某礼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诸迦罗蜜父P667b母及阿罗汉辟支佛。皆为作礼。最中最上无上明中明。无有双亦无比。如诸佛所知。如是者所当作礼。为已作礼也复次今某愿礼诸佛功德一切诸菩萨诸迦罗蜜功德诸阿罗汉诸辟支佛功德及十方一切人所作功德。如诸佛所知。如是者所当礼诸功德为悉礼也是则菩萨慧。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是功德者。愿乐助其欢喜。若有逮佛慧者所当愿乐。某已愿乐也。 其未作功德者今作功德。某皆愿乐其有尊复尊所作功德。某亦愿乐。持某所作愿乐功德。令十方一切皆悉得也请劝品第四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言。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道者。当作是请劝。某至心请劝左切诸佛。今现在佛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及至阿惟三佛。其已成悉等知未转法轮者。某请劝诸佛转於法轮。今诸佛所转法轮者。以用请劝故。所说经法。令一切人各得其所。悉令安隐。 及诸天龙鬼神乾陀罗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休勒人非人。其在泥黎薜荔禽兽诸勤苦中者。皆令得解脱。其伙所晓者皆令舍痴意。悉得正意入於佛道复次其诸佛所欲般泥洹者。 某请劝且莫般泥洹。用一切人故。且自住无央数劫。以

法身住为无所住。所说经法令一切人各得其所。皆令勇猛具足三曼陀跋陀罗菩萨法行。 令一切人悉以是为本各得安隐。 及诸天龙鬼神乾陀罗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休勒人非依据: 新修大正大藏经第十四卷fulong512制作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①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於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 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当②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於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於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於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亳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瞠恚、邪见。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於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於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瞠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布;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者③、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

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 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於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於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复次,龙王!若离瞠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瞠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

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唯④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於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⑤。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於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⑥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 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慧⑦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於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四摄庄严故,常劝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劝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劝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龙王!譬

皆大欢喜 佛教篇八
《佛教成语选编》

佛教成语选编

1. 一口吸尽西江水 2. 一切众生

3.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4.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5. 一动不如一静 6. 一丝不挂 7. 一尘不染 8. 一瓣心香 9. 七手八脚 10. 七颠八倒 11. 人穷智短 12. 八面玲珑 13. 三生有幸 14. 三灾八难 15. 三姑六婆 16. 三教九流 17. 三头六臂

18.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9.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20. 千差万别 21. 口碑载道 22. 大千世界 23. 大吹大擂 24. 大吹法螺 25. 大发慈悲 26. 大慈大悲 27. 大彻大悟 28. 女大十八变 29. 寸铁杀人 30. 弓折箭尽 31. 不二法门 32. 不可言宣 33. 不可思议 34. 不即不离

35. 不看僧面看佛面 36. 五体投地 37. 六耳不同谋 38. 六根清净 39. 匹马单枪 40. 天花乱坠

41. 天女散花 42. 少见多怪 43. 认贼为子 44. 心心相印 45. 心到神知 46. 心花怒放 47. 心领神会 48. 心猿意马 49. 手忙脚乱 50. 方便之门 51. 水中捞月 52. 水泄不通 53. 水涨船高 54. 水到渠成 55. 水乳交融 56. 火烧眉毛 57. 火中生莲 58. 牛鬼蛇神 59. 牛头马面

60. 牛头不对马面 61. 仙露明珠 62. 功德无量 63. 功德圆满 64. 半斤八两 65. 半路出家

66. 只重衣衫不重人 67. 四大皆空 68. 打成一片 69. 生老病死 70. 白玉无瑕 71. 吐丝自缚 72. 因果报应 73. 因风吹火 74. 回头是岸 75. 在劫难逃 76. 多口阿师 77. 好肉剜疮

78.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79. 安身立命 80. 有口皆碑

81. 死马当活马医 82. 百了千当

83.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4. 老僧入定

85. 肉眼凡胎 86. 自由自在 87. 自作自受 88. 衣钵相传 89. 佛口蛇心

90.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91. 佛眼相看 92. 佛头着粪 93. 作贼心虚 94. 冷暖自知

95.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96. 忍俊不禁 97. 见兔放鹰 98. 邪魔外道 99. 依草附木 100. 味同嚼蜡 101. 呵佛骂祖 102. 拂袖而去 103. 披毛戴角 104. 抛砖引玉 105. 拈花微笑 106. 拖泥带水

107.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8. 泥牛入海 109. 泥船渡河 110. 沿门托钵 111. 盲人摸象 112. 金刚怒目 113. 门外汉 114. 勇猛精进 115. 急来抱佛脚 116. 恒河沙数 117. 指东话西 118. 皆大欢喜 119. 看风使舵 120. 看破红尘

121.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22. 若即若离 123. 降龙伏虎 124. 面壁功深 125. 香火因缘 126. 香花供养 127. 香象渡河 128. 借花献佛

129. 冤有头,债有主

130. 哼哈二将

131. 家丑不可外扬 132. 旁门左道 133. 破颜微笑 134. 神通广大 135. 笑面夜叉 136. 臭肉来蝇 137. 茹苦含辛

138.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139. 唯我独尊 140. 将错就错 141. 张三李四 142. 得未曾有 143. 得其三昧 144. 救苦救难 145. 杀人不眨眼 146. 清规戒律 147. 现身说法 148. 庄严宝相 149. 逍遥自在 150. 逢场作戏 151. 雪上加霜 152. 顶礼膜拜 153. 单刀直入 154. 寻行数墨 155. 拣佛烧香 156. 森罗万象 157. 游山玩水 158. 无佛处称尊 159. 无事不登三宝殿 160. 无风起浪 161. 猢狲入布袋 162. 发人深省 163. 善男信女 164. 菩萨低眉 165. 超凡入圣 166. 开山祖师 167. 圆孔方木 168. 摇头摆尾 169. 极乐世界 170. 猿猴取月 171. 当头一棒 172. 当头棒喝 173. 万古千秋 174. 万劫不复 175. 万家生佛 176. 万籁俱寂 177. 叶落知秋 178. 叶落归根

179. 解铃还是系铃人 180. 游戏三昧

181.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82. 电光石火 183. 电光朝露 184. 顽石点头 185. 僧多粥少 186. 梦幻泡影 187. 对牛弹琴 188. 敲骨吸髓 189. 紧箍咒 190. 纶音佛语 191. 聚沙成塔 192. 蒸沙成饭 193. 暮鼓晨钟 194. 担雪填井 195. 昙花一现 196. 磨砖成镜 197. 醍醐灌顶 198. 随波逐流 199. 头头是道 200. 龙蛇混杂 201. 龟毛兔角 202. 韩卢逐块 203. 骑牛觅牛 204. 骑驴觅驴 205. 想入非非 206. 宝山空回 207. 悬驼就石 208. 馨香祷祝 209. 鉴貌辨色 210. 驴前马后 211. 钻冰求酥 212. 钻冰取火 213. 鹦鹉学舌 214. 称心如意 215. 舍身求法 216. 群魔乱舞

1. 一口吸尽西江水

禅宗比喻融贯万法。《五灯会元·卷三·庞蕴居士》:“后参马祖,问曰:‘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顿领玄旨。”

2. 一切众生

佛教称所有的天、人、畜生、地狱、饿鬼。也就是一切有情识作用的生命。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救度一切众生。”《红楼梦·第七七回》:“我佛立愿,原是连一切众生无论鸡犬皆要度他。”或称为“一切有情”。

3.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出世为生,生天指死。全句意指死去活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亦作“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4.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涅槃”是佛教用语。指佛教修行者的终极理想。为梵语nirva的音译。意译为灭、灭度、寂灭。指灭一切贪、瞋、痴的境界。因为所有的烦恼都已灭绝,所以永不再轮回生死。涅槃并非死时才能证得,肉身尚在者称有余依涅槃,肉身已死者称无余依涅槃。一般也用来尊称出家人去世。俗以出世为生,涅槃为死。“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意指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九回》:“一连打上五十下,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亦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5. 一动不如一静

南宋孝宗游幸杭州灵隐寺,有僧净辉相随,见寺前有飞来峰,问净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典出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劝人行事谨慎小心,以静制动。《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

6. 一丝不挂

了无牵挂。语出《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意思是钓鱼人

虽然钓竿随身,钓丝上空无一物。宋·黄庭坚《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比喻人虽活于世上,当无所牵挂,不为尘俗所牵累。宋·苏轼《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后将钓丝转为布丝,一丝不挂遂指赤身裸露。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四首之一:“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或作“寸丝不挂”。

7. 一尘不染

尘,比喻物欲,佛家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一尘不染”指修道人六根清净,不受尘俗干扰。《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在皋亭山显孝寺住持。”《红楼梦·第一一三回》:“我想他一尘不染,是保得住的了,岂知风波顿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后比喻品性高洁廉明。《清史稿·卷二九九·路振扬传》:“向闻振扬操守廉洁,今览此奏,非一尘不染者不敢言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8. 一瓣心香

心香,指虔诚的心。佛教徒以燃香供养三宝,对于未燃香而其心相同者,称为“心香”。《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一瓣心香”,比喻心悦诚服,有似于焚香供佛般的诚敬。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

9.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动作纷乱没条理。《五灯会元·卷二○·育王德光禅师》:“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金瓶梅·第七回》:“七手八脚将妇人床帐、装奁、箱笼,搬的搬,抬的抬,一阵风都搬去了。”《红楼梦·第七十回》:“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

10. 七颠八倒

(1)形容复杂难言。《五灯会元·卷八·招庆道匡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七颠八倒。’”(2)形容纷乱。《朱子语类·卷五一·梁惠王》:“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家下人等见凤姐不在,也有偷闲歇力的,乱乱吵吵已闹的七颠

八倒,不成事体了。”(3)形容晕头转向,神魂颠倒。《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只为这冤家害的我一丝两气,七颠八倒。”

11. 人穷智短

人的处境穷困,知识浅薄,言行就显得笨拙而不聪敏。《五灯会元·卷一九·五祖法演禅师》:“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答曰:‘人穷智短,马瘦毛长。’”亦作“人贫智短”。

12. 八面玲珑

玲珑,明亮的样子。“八面玲珑”,形容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语出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楼。”宋·葛长庚《满江红·钧天高处》词:“八面玲珑光不夜,四围晃耀寒如月。”《古典复音词汇辑林·册一引马熙·开窗看雨诗》:“洞房编药屋编荷,八面玲珑得月多。”后转而形容人处世圆滑,面面俱到。宋·夏元鼎《满庭芳·久视长生》词:“虽是无为清净,依然要,八面玲珑。”《续传灯录·卷二六·明州青王佛智瑞裕禅师》:“无孔铁锤,八面玲珑,多虚少实。”《孽海花·第七回》:“原来宝廷的为人,虽是八面玲珑,却十分落拓。”

13. 三生有幸

佛教指前三世修来的福分,今多用以谦称荣幸之至。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孽海花·第一二回》:“贱妾蒲柳之姿,幸蒙太太见爱,今日登宝地,真是三生有幸了!”

14. 三灾八难

三灾,原指佛教所说的大小三灾。大三灾是指“风灾”、“火灾”、“水灾”。小三灾是指“刀兵”、“饥馑”、“疫疠”。八难,指八种难以入道的状况,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长寿天、聋盲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众生在这八种情况或苦、或乐、或残废、或过分聪明和没机会见佛,都很难修行。《西游记·第八回》:“那怪道:‘南海菩萨可是扫三灾、救八难的观世音么?’”后来“三灾八难”也用来形容人多灾多病。《红楼梦·第四五回》:“赖嬷嬷向孙子说:‘从小儿三灾八难,花的银子照样打出你这么个银人儿来了。’”

皆大欢喜 佛教篇九
《佛教歌曲歌词汇总》

佛教歌曲歌词汇总

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

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

顺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

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

愿修一切善,愿断一切恶,誓度一切众生。

贪嗔痴慢远离心田,拥有明净的心灵。

人生无常,及时行善,让生命散发光芒。

发挥真性情,慈悲喜舍,心中常存爱心。

把握当下,把握今天,净化那心灵。

感恩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已注定将会往西方而落。

当众生相遇的那一刻,早已伏下了离别的宿命。

缘起时,我们要懂得珍惜。

缘灭时,更要懂得感恩。

因为,万物的一切皆理所当然。

其实,都深藏着大地无尽的悲怀。

只是,无知的我们都从未发觉,原来自己一直是如此地幸福,一直是如此地被呵护。 以致于失去了欢欣,以致于不懂得感恩。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蜀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黯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任席众生,功德莫能明。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

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解脱道

茫茫的沧海间,何处是尽头?苦难的人生,似永无止尽。何时才能得解脱? 自性佛净土,存在你我心中,依靠弥陀愿力的引入,即得契入其中。

心、佛、众生,本无丝毫分隔,只因执迷分別,觉悟只需念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念念启发自性。南无阿弥陀佛,唤醒自性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念念启发自性。南无阿弥陀佛,依靠自性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念念启发自性。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当下即佛。

极乐歌

让我为众生唱一首极乐歌,让我为众生唱这首极乐歌。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您永远在我心间。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让我欢喜每一天。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极乐歌,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极乐歌。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您永远在我心间。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伴我度过每一天。

让我们一起无悠无忧唱这首极乐歌,让我们一起同唱这世间最快乐的歌。

阿弥陀佛,您永远在我心间,让我总是欢喜每一天。

阿弥陀佛,您永远在我心间,伴我唱著这首歌。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会欢喜每一天。

忆儿时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抓。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笑看人间

人生本是昙花一现,无人能改变。

匆匆岁月,沧海桑田,甜酸苦辣,在所难免。

常言道,人生犹如南柯一梦,无人能改变。

放下所有,欲望和名利,幸福就在眼前。

念一声佛号,灭一切杂念,平常心,去笑看人间。

念一声佛号,除一切妄想,往生极乐,笑看人间。

人生总是变化无常,无人能改变,平安乐道,知足常乐,有失有得,才是人生。 常言道,人生仿佛命运弄人,无人能改变,脚踏实地,随遇而安,幸福就在眼前。

佛陀的爱

在心中,有一份爱,那是佛陀的关怀。

它指引着我的心,让我更坚定,去面对每一天。

在心中,有一种爱,来自佛陀的关怀。

让我们把这份爱,用心来灌溉,一起去散播开。

让每个人都分享这份爱,让每颗心都能够平静。

用这份爱感动每颗心,将这世界变得更有情。

让每个人都分享这份爱,让每颗心都能够安宁。

用这份爱抚平每颗心,将这世界变得更和平。

梦幻人世间

梦幻人世间,匆匆过一生。究竟有何物,可寄于永恒。

梦幻人世间,茫茫过一生。究竟有何事,可显示真常。

快快看破,快快放下,寻找真实的生命。掌握当下,释放出光芒,让此生真正拥有过。 快快看破,快快放下,创造充实的人生,回归自性,通达无障碍,让极乐真爱永常在。

世间苦谁知道

世间苦,谁知道,只有佛陀最明了。

生老病死无人幸免,只有佛陀最明了。

世间苦,谁知道,只有佛陀最明了。

相爱之人终须别离,只有佛陀最明了。

世间苦,谁知道,只有佛陀最明了。

所求违愿烦恼无尽,只有佛陀最明了。

浮沉苦海已久远,如今我已真的觉悟了,祈求佛陀不舍弃我,引我回归清净, 回归极乐的安邦。

只有佛陀不舍弃我,引我回归清净,回归极乐的安邦。

阿弥陀佛在心间

阿弥陀佛在心间,他教我不贪不厌,阿弥陀佛在心间,抛开红尘多杂念。

不管路艰辛,我愿意去,迈开大步勇向前。

不管路遥远,何时到终点,我会完成这心愿。

阿弥陀佛在心间,快乐在人世间。阿弥陀佛在心间,快乐在人世间。

阿弥陀佛在心间,逍遥于人世间。阿弥陀佛在心间 我坚守这份信念。

佛光永远照耀您

如今您已别离,可是在我心里,您的恩惠将永难忘记。

纵然不再相聚,我再也不哭泣,因为您会到更好的地方去。

虽然我们不同信仰,我愿佛光来照着您。

衷心的感激您,含辛茹苦数十载,无怨无悔为我阻挡风雨。

若有一天再相逢,我会像从前一样,关心您,照顾您,爱护您。

今生无法再相聚,我依然会继续,祈求佛光永远照着您。

弥陀天堂

越过西方约十万亿佛国的地方,有世界名曰极乐净土的故乡。

人们都向往快乐无忧的天堂,弥陀光明照耀十方,我向往。

无量光,是天堂,是净土的地方。

我们有佛菩萨陪伴,不彷徨,不惆怅。

无量光,是方向,是迷途的希望。

我们要念念都不忘,永不推转在弥陀的天堂。

无量光,是光芒,有弥陀的温暖。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皆大欢喜 佛教》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古装版国语 皆大欢喜古装版粤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皆大欢喜 佛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皆大欢喜 佛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49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