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悼念 悼念母亲

悼念 悼念母亲

2016-01-21 08:36:1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悼念篇一《悼 念 母 亲》 悼 念 ...

悼念篇一
《悼 念 母 亲》

悼 念 母 亲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2011年2月17日,下午1时40分,我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4岁。

今天,我们在这里悼念我的母亲,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亲临灵前,为我们的母亲奠行(鞠躬)。

母亲!

就在两天以前,您虽然说不出话来,可是,当儿子握着您的手、问您能不能握紧一下儿子的手时,您轻轻地、连续地握紧了三下儿子的手!

就在前一天和当天上午,您的孙子、孙女、外甥来到你的病榻前轻声呼唤您的时候,您用您全部的力气、睁大了双眼、深情地注视着他们!

可是,在您生命的最后时光,孩儿却来不及赶到送您最后一程,孩儿不孝啊!

如今,与母亲阴阳两隔,孩儿心如刀绞,悲痛欲绝,声声把您呼唤,可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今后,我们再也听不见您的声音、看不见您的容貌、感受不到您的体温,您还没享尽天伦之乐、孩儿还没有尽孝,您就撒手而去,您走得这么匆忙,叫孩儿怎么不心碎肠断、泪如雨下!(鞠躬)

母亲!

在您生命的最后几年,病魔折磨着您柔弱的身子,让您无法顺利地咽下食物,无法平缓地呼吸空气,无法自由地伸展您的四肢,无法把您满腔的爱说与我们听,每一次抢救都让您承受痛苦,孩儿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孩儿的心好痛、好痛!

可是母亲,我们最亲爱的妈妈,我们多想再多喊您几年的妈妈呀! 现在,孩儿深深地希望,您抛开尘世间的所有病痛和磨难,一身轻松、一身自由地奔向天堂,去到那极乐世界!

母亲!您出生在旧社会,幼年丧父,过早地承受人间的种种磨难,可是您一生乐观、宽容,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念,有美好的规划和计划,是咱家的主心骨,务农、做裁缝、卖线、卖糊粉、做家务、置家产,冬天早上天没有亮就去溪边洗衣服,晚上一直忙到后半夜,胃病反复发作、刚吐完就投入下一次辛劳,回想您带孩儿一起去耕作、扫煤、做煤球、一起轧边、一起做买卖、一起卸糊粉,与父亲一起带领我们一天天改善生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您的病都是为了孩儿操劳出来的呀!

母亲!您虽然因为家境困难,没有正正规规读过一天书,可是您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少时在上山打柴时都不忘背九九乘法口诀,您才思敏捷、妙语如珠,胜过多少有文化的人;您说“就是讨饭,也要培养三个子女读书”,哪怕再苦再难,您都宁愿自己扛着,辛辛苦苦让三个子女都上了大学,让我们彻底改变了人生,这是您和父亲给孩儿的最大财富啊!

母亲!您为人善良,用朴实的话语,教导孩儿“要会做,也要会

算”,教导孩儿“做人要怂人不欺、本事人不忌”,教导孩儿无论在哪个单位“白支票不能信、糊涂钱不能要”,当年您教孩儿系鞋带、做家务、穿针引线、做人的道理,一幕幕,一桩桩,言犹在耳,仿佛就在昨天,您的教诲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母亲!您生活朴素,勤俭持家,关爱子女,舍不得为自己多买点营养品、多置办两件衣服,孩儿有不舒服,就掏出心来关心,对自己的病痛却一直忍着、忍着,特别是小儿永平,少时老是给家里添乱,被车架压昏后、是您三天三夜哭着陪着我、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手臂骨折后、是您带我到义乌、金华、杭州求医手术、让我树立乐观的信念。妈妈!当时您在手术室门口、鼓励孩儿时那含泪的笑容,孩儿永世不忘啊!(鞠躬)

母亲!

您是如此的伟大!用执着、坚强和智慧支撑着家,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成人,把母爱都无私地给了我们、把所有的痛都留给了自己,即使卧病在床、病痛难忍,也把痛苦藏起、把笑容展现给我们!

如今您走了,孩儿们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您走了,却带不走孩儿无尽的思念,把良好的品质、坚韧的信念、慈祥睿智的母爱留给我们。

亲爱的母亲,请您停一下离去的脚步,再看一眼深爱您的孩子们!再看一眼为您送行的亲朋好友!

母亲!您没有走!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当我们回忆那些和您在一起的幸福时光,相信您也会含笑九泉的。儿女们为您祈祷:原您在那边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欢乐的生活!

亲爱的妈妈,安息吧,孩儿下辈子还投胎做您的子女!

母亲!父亲一直要来看您最后一眼,孩儿怕他承受不住,没有让他来,请原谅孩儿。勤劳善良的父亲在您中风后的十五年,为了照顾您,为了不让孩儿分心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真正的相濡以沫,他所做的,本来应该是孩儿做的,他是有真正伟大的父爱。您在天之灵,要保佑父亲健康、快乐!请您放心,孩儿会照顾好、孝敬好父亲的!

在母亲生病、住院期间,金华舅母、亲家公和亲家母、各位亲家、有香阿姨和姨夫、姑姑、洪法舅舅和舅母、洪泽舅舅和舅母、小泽舅舅和舅母、银香阿姨和姨夫、加辉叔叔和婶婶、关寿叔叔、西山下表伯和表叔以及众位表亲姻亲、好友邻居、兴业银行义乌分行张行长等都来探望,我代表全家致以衷心感谢!

最后,再次感谢今天前来参加追悼会和未能前来的所有亲朋好友,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母亲的关心,对我们全家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将永远保持这份真诚的谢意!谢谢!(鞠躬)

悼念篇二
《悼念我的老师》

沉痛悼念我的老师、同事张玉才先生

花甲人生情同义,一世辛苦何须愧。三十功名尘与土,两袖清风

不为悔。纯净一生,桃李满天下;群贤毕至,松竹拔昆仑。秋风哀鸣,

天地含悲,青山不语,流水呜咽,我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

汉封教育界的老前辈、汉封中学退休教师、我的好兄长、同事、尊敬

的张玉才老师。

张玉才老师出生于1947年 8 月 12 日,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

师, 19 72 年8月参加工作,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36年,为汉封教

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1年10月 18 日,因病患突发,医治

无效,不幸逝世,享年64岁。

张玉才老师自幼勤奋好学,少年考入凤翔中学学习,毕业时正值

文革动荡,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登上三

尺讲台,开始了他长达将近30年寒酸民办教师的育人生涯。

自参加教育工作起,他便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事业,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默默奉献着。在这36年

的育人历程中,哪怕是每月5元的薪水,他依然勤奋不止,劳作不息。

先后在家乡中小学任教, 2008年8月光荣退休。退休后,仍不辍劳

作,亲承家务,悉心抚育年幼长孙。

张老师的一生是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培育桃李三十载,鞠躬尽瘁六十春,张老师的一生是无私献身教

育的一生。他热爱事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甘为人梯,他把炽热

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以他一生的实践,谱写了

一首忠诚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审视他走过的坚实步履,时时处处无

不闪射出他兜中羞涩,任以坚强的毅力辛勤劳作、笔耕不辍的身影。

透过朦胧的泪光仿佛还会看到当年衣衫烂褛的他:在夜雨孤灯下笔耕

不辍,在课堂教学中的旁征博引,教学研究中的谈笑风生。

“风雨急而不缀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张老师的一生又是

乐于奉献,正直做人,务实做事的一生。有当校长的机会他不珍惜,

因为再紧俏的经费中拿不出可观的留念、纪念费用,也不能提供在酒

桌上吆三喝四的环境;有当劳模的资格,但毕生经验的结晶被他人截

取成为先进;不是高级教师,因为评职称前兜中羞涩,没有“突出贡

献”。他严谨而又风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从不计个

人名利、得失。他为人忠厚、性格耿直,平易近人,生活节俭、极富

爱心和责任心,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乐善好施,热心服务乡里。张

老师生前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逢年遇节,婚丧嫁娶若有求用之处,

一概应允,从不推脱,墨迹留遍阴阳两界。今天,我们仿佛能看到他

躬身奋笔疾书的身影。

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今天,张老师溘

然长逝,带着对亲人的深深歉疚和牵挂,带着对儿女的牵念,带着对失

伴孤雁般的老妻肝肠寸断的不忍和难舍,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依恋与热

爱,带着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一生一贫如洗,没有给亲人留下任何遗

产的怨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从此以后,张氏家族失去了一位好儿

子、好兄长、好丈夫、好父亲,汉封教育界少了一位好前辈、好师长、

好同志,乡亲们少了一位好邻居。烟雨凄寒,万里青山凝血泪;音容

寂寞,清溪流水是哀音。桩桩往事,萦绕心底,幕幕情景,历历在目。

他的突然离去我们莫不惋惜痛心。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

你是老民办的缩影,你是我们的楷模,我们永远,永远不会忘记你。

老师一路走好,含恨早去的老民办们为你铺好了通往天堂的红地

毯,你不会下地狱,因为你没有“柴门酒肉臭”的资格。天主是公平

的,他会如数补发给你应得而没有拿到的那份报酬,实现你未了的走

出校园这片广阔天地,去省城、坐火车的夙愿。有钱了,别吝啬,邀上早年同事,含恨九泉的刘文杰、刘秋虎、王五成、王武勤„„等老师,坐飞机,去北京,游遍天涯海角,赏足大好河山。了却未了心愿。

张老师安息吧

悼念篇三
《父亲悼念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领导、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沉重悼念我慈祥、善良、勤劳的父亲。父亲因病经 医院医治无效,于2011年7月22日六时三十五分不幸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0岁。我代表全家向前来参加父亲追悼会的长辈、领导和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父亲的追悼会,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与我最敬爱的父亲作最后告别。

夏日酷暑,有着儿子无尽的悲哀;流云不语,带走了我永远的牵挂。父亲一生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服从组织安排,父亲于1978、10月——1988年3月在侏儒中学当教师,1988年4月——92年7月蔡甸区侏儒街司法所所长,1993年7月——97年5月,蔡甸区公安局办公室任主任,1997年5月——10年9月蔡甸区交通大队办公室主任,2010年9月新农中队中队长直至退休。父亲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坚持工作为重,驾轻就熟、纵横协调、成绩显著。父亲生前很孝顺,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在百忙之中为爷爷奶奶作家务,用不多的薪水给爷爷奶奶补贴家用。父亲一生疼爱子孙、赋予厚望、关心成长、常教面前。父亲在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含辛把我从小抚养到成家立业,父亲是一位慈爱的长者,他的叮咛与关爱我历历在目,父亲是一位严厉的家长,他的教诲与训诫我铭记在心;父亲是一位益友,与人为善、豪情仗义、乐善好施、言而有信;父亲是一位坚强的战士,年事虽高,仍与病魔顽强斗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慈父遗训声犹在,深恩未报泪空垂”,父亲与我永别了,留下了您对生活深深的眷恋,留下了您对我们深切的关爱,流下了你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 父亲一生问心无愧,是一个值得我永远追念和热爱的父亲,我会深深惦记您,直到永远。父亲,您安息吧!我们知道,您与病魔搏斗的这些日子,已经很累了。愿你一路走好!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儿子,您永远是我的好父亲,您永远活在我心里。

最后,我再一次代表全家感谢父亲生前单位的领导、亲朋好友,在父亲生病住院期间曾经给予的关爱,感谢各位长辈、领导、亲朋好友为我的父亲诚挚的送行!

悼念篇四
《悼念词》

遗体告别仪式主持词

(请大家肃静)

向原后寨村党支书记马成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现在开始,默哀3分钟。

默哀完毕。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向马成友同志的遗体告别。马成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年 月 日不幸去世,享年57岁。

在为马成友同志治丧期间,送来花圈的单位和个人有:

岚头镇党委政府、三桥村党支部村委会、双飞粉厂、

三桥村党支部书记:何荣华、党支部委员:韩云才、刘书奎、魏先林、但家义;村委主任:王永强;村委委员:龚开宇、敖正祥、张林、母小江

对以上敬献花圈的单位和个人,治丧小组均已登记造册,提供亲属留存纪念。

今天前来参加马成友遗体告别仪式的单位和领导有:

岚头镇党委政府、三桥村党支部村委员、

三桥村党支部书记:何荣华

三桥村党支部委员:韩云才、刘书奎、魏先林、但家义

三桥村村委主任:王永强

三桥村村委委员:龚开宇、敖正祥、张林、母小江

双飞粉厂:张祥开、朱凤华、何文琪、王龙发

另外,马成友同志的同事、邻居、生前友好也前来参加告别仪式,与会人数约1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 在马成友同志生病治疗期间,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及各界人士给予了他极大的精神安慰。在此,我代表马成友同志的亲属向上述所有献出爱心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原后寨村党支部书记杨照发同志介绍马成友同志生平。

下面,请三桥村党支部书记何荣华同志致悼念词。

(下面,请亲属代表向来宾致答谢词)。

马成友同志走了,他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和生活,离开了他日夜眷恋的亲人和朋友。在他的身上,闪烁着正直人生的光辉,他留给后人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和传统美德,是人们对他无尽的缅怀和思念。

马成友同志一生奉献,不求索取,他将人生最美丽的彩霞留在了人间,他无愧于党和组织,无愧于社会和单位,无愧于家族亲朋,无愧于他为之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我们知道,这是和他最后的一别。我们决心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干好本职工作,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同志,安息吧!

马成友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英名和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悼念他,缅怀他一生为企业、为社会和家庭所做出的贡献,就是要学习他公而忘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优良品德,将他保持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我们还要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工作,继续完成他所未完成的事业,为全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积极的贡献。

悼念词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原后寨村党支部书记马成友同志。马成友同志因患急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3月19日在金沙县中医院与世长辞,享年57岁。马成友同志 年 月 日生于金沙县岚头镇后寨村, 年 月入党, 年 月参加工作。 年 月但任村委主任。 年 月但任党支部书记。

在几十年的村支两委工作生涯中,马成友同志忠于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马成友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行政管理岗位,还是在企业管理岗位,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敬业爱岗,廉洁自律。马成友同志为人正直、谦虚谨慎;生活节俭、家庭和睦;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

马成友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政廉政和无私奉献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马成友同志榜样,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再创佳绩。以慰马成友同志在天之灵。

马成友同志安息吧!

悼念篇五
《悼念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邹锡华同志。邹锡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0月 日 时 分与世长辞,享年60岁。

邹锡华同志1950年9月生于新化县 乡,1968年入伍,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光荣退伍,分配到冷水江工作,先后在潘桥、矿山、中连乡工作,担任过乡团委书记、武装部长、纪委书记等职,2009年9月退休。

邹锡华同志的一生,是勤劳工作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少年时代的邹锡华同志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积极上进。刚满18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训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他时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热心帮助他人,积极团结同志,一切行动听指挥,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伍到地方工作后,邹锡华同志更是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不忘党的培养,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了自己所钟爱的伟大事业,邹锡华同志在长达41年的革命工作中,倾近心血,无怨无悔!他工作能力强,有魄力、方法多,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为官清廉、敢讲真话、坚持正义,在担任中连乡纪委书记期间,他所分管的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全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邹锡华同志对待群众,总是如春天般的温暖,作为一名乡镇领导,他时刻不忘自己人民公仆的责任,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经常深入群众,体察百姓疾苦,积极帮助困难群众。他从矿山乡调任中连乡纪委书记时,许多群众还自发为其送行,一位老奶奶手捧鸡蛋对邹书记说:“孩子,谢谢你多年来对我的悉心照顾,大娘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这几个鸡蛋你一定要收下,别太苦了自己”。邹锡华同志热爱群众、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事迹被广为流传,得到了上级领导一致好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与爱戴,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干部。

在个人生活上,邹锡华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对长辈,他孝敬父母、是一名好儿子;对家庭他勤劳负责,是一名好丈夫、好父亲;对邻里,他热心帮助,是一位好邻居。虽然担任领导多年,但他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对子女也是从严管教,严格要求,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邹锡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公正清廉的崇高品德!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慰邹锡华同志在天之灵!

邹锡华同志永垂不朽!

悼念篇六
《悼念母亲文》

沉痛悼念妈妈去世

青山无语、九天寒彻、慈母仙逝、鹤鸣低回、音容宛在、母仪千古,儿孙满堂,无力回天。妈妈啊,十月深秋,我们长跪在您的面前,追思您的恩德,追思您生命的坚强。

2012年4月12日 时 分,您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您长久的闭上了您那慈爱的双眼,就这样舍下您的亲人而去,静静地走了,走的那样从容,走的那么平静,走的匆忙。其实您的儿孙都知道,您不想走,您有太多的牵挂,您有好多的希望和期盼,您想着您的儿孙们日子越过越好,幸福长久,可是无情的病魔夺走了您的一切。 妈妈啊,您从南充一步步走到南江,走到正直大山,您一生坎坷,一生坚强,您用母爱的宽容和坚韧,以及全部的爱,支撑起了我们这个家,妈妈啊,您是天下最善良,最好的妈妈,您执着,坚韧,勤劳、贤惠,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妈妈,您一生俭朴、勤劳、心地善良,您把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我们兄妹5人身上。用心血、汗水,甚至泪水支撑着我们这个家庭,把我们兄妹5人拉扯成人,各自成家立业。从我记事起,就看见妈妈每天每天为了我们而忙碌。常常在我们进入梦乡时,您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操劳家务,尽管那时日子很艰难艰难,但妈妈您仍然尽力让我们吃饱穿暖,从不顾及自己。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多年奔波在外,深深理解妈妈的艰辛,尽力想为您做点啥,特别在您患病后,腿脚行动不便的情况下,总想尽一下我的孝道,可每次回家,因为忙,又总是匆匆来去,每次我走出

家门的刹那间,您总是迈着蹒跚的脚步,要目送我远去。就在前几天,您的病情和越来越严重,在家里卧床不起,就在我们和您告别时,您还执意送我们远去。我没想到,这是您最后一次送我,就在我走后,悲痛的事情发生了。现在想想再尽孝心一切都为时已晚,如果有来世,我们还愿做您的儿女,再来报答我们做为您儿女没能报答完的养育之恩......

妈妈,您一生平凡、善良,辛苦,而上天竟何其残忍,让我们母子天隔一方,叫我们怎能不悲伤!我记不清许多汹涌感情激荡的事,却永远抹不去您望着我们几个儿女那永恒的依恋和不舍。看着那碧蓝的天空,眼前浮现出每次回家您见到我们时,那无限慈祥和喜悦的笑容,翘首期盼着我们早点回家。眼前浮现出童年时家中的一幕幕生活场景,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无情的现实,只能化作我们对妈妈永久的追忆,以泪洗面,怀念我们平凡而伟大的妈妈!

妈妈,愿您一路走好!我为您选中的乐土,那里能看见您一生居住的家,还有长期劳作不息的家人..... 妈妈大人,您停止匆匆的人生旅途,安心的歇息了,妈妈,您放心的走吧!我们兄弟姐妹们也会慢慢地从悲痛和忧郁中走出去,从深切的思念中走出来,我们会彼此搀扶、互相照应,继续着我们漫漫的人生旅途,愿您保佑您的子孙一切平安!

妈妈,希望您在天之灵,安息吧!

亲爱的妈妈,带着儿女们虔诚的祝福,您一路走好!

悼念篇七
《悼念妈妈》

悼念母亲

在这里长眠不醒的,是渐长、渐发、茶陵、利民、渐光、渐强、速建七兄弟和参军、启凤、周伟、雪梅、小燕、武英、海涛七媳妇及青莲女儿、浩然女婿最最亲爱的妈妈,是立农、立线、立丰、喜优、肖娟、肖华、肖科、冰洁、肖扬、瑞施、晨晓、晨广、肖潇、李莹、道良、图姗敬爱的阿婆,是秀兰、肖遥敬重的姥姥。是我们历经无数痛苦与艰辛,勤劳、勇敢、善良、能干而顽强的妈妈!

妈妈,此时此刻,我们多么想念您,想念您泡的香气四溢的茴香茶,想念您蒸的甜蜜蜜的糖蒸蛋,想念我们离家时您的千叮咛万嘱咐,想念您送别我们时您伫立车旁默默挥手的身影。可如今,人海茫茫,苍穹无限,妈妈,您在哪里啊,您在哪里?我们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多么希望您能再回到我们身边,哪怕生气地瞪我们一眼,哪怕是开口骂我们一句,哪怕让我们再听听平时最为揪心的您的咳嗽声,我们也愿意。

妈妈于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丁卯二月初六日亥时出生在早田乡高家坪,兄弟姐妹七人,排行第三。在苦难的旧社会,外公靠打豆腐、做米粉卖维持生计,家庭负担沉重,度日艰难,常常是吃了早饭没有中饭。妈妈七岁做童养媳,七岁,这本该是坐在宽敞的教室读书的年龄,可妈妈却不得不以童养媳这一苦难的特殊身份料理家务,服侍姥公

姥婆、公公婆婆。七岁,有几个孩童不是还在爸爸妈妈身上撒娇?可妈妈七岁时稚嫩的肩膀却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此时此刻,我的眼前怎能不浮现妈妈幼小的身躯用水桶挑着水摇摇晃晃、背着柴篮只见篮子不见人的情景„„那时,妈妈每天都站在和自己差不多高的灶台边,搭着凳子做饭炒菜。为了侍奉好五位长辈,妈妈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先烧好三炉火,再逐一喊五位长辈起床。

妈妈,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您所经历的磨难,但是,每当听到您那最为揪心的咳嗽声,我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年幼的女童在家里这所房子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身影,那就是您啊!妈妈,从您七岁做童养媳开始,在苦难的旧社会,您经历了封建落后社会穷苦大众所受的苦痛,小小年纪,赤脚单衣,起早摸黑,常常忍饥挨饿受冻。

我的阿婆共生了九个子女,只有伯父国生、父亲福生和姑姑素磊长大成人,特别是伯父国生血洒疆场,公公阿婆悲伤过度,急垮了身体,这使妈妈的担子更重,除侍奉老人外,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姑小叔。旧社会,父亲以挑脚赚点苦力钱,维持家用,常常捉襟见肘。为了维持生计,妈妈在白天劳累一天之后,晚上又拿起纺车,踩起织布机,借着香火的微弱光点,纺纱织布到深夜,换来几个可怜的小钱补贴家用。过去的冬天哪有现在这么暖和,门前圳里的水冻住了,妈妈敲开冰去洗衣,常常冻得直打哆嗦,从此,妈妈落下了气管炎

和哮喘的病根子。

妈妈二十岁生下头胎,由于当时经济极其困难,缺医少药,大哥不幸幼年夭折,接着,妈妈于二十三岁那年生下渐长哥,后接连生下我们七兄弟。父亲五零年投身革命,他工作繁忙,一年之中难得挤出几天时间回家,养育我们七兄弟重担绝大部分落在妈妈肩上,妈妈常常是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为支持父亲的工作,照顾父亲的日常生活,让父亲全身心投入工作,妈妈于一九五二年随父亲到湘潭,接着又辗转茶陵、醋陵,后定居长沙市物资局。妈妈从来不计个人得失,急国家之所急,为国分忧,深明大义,一九六零年国家困难时期,妈妈响应党的号召,作为干部家属带头下放回老家。一九七四年,父亲英年早逝,撇下我们四个未成年的弟弟,此时,妈妈年仅四十七岁,小弟弟速建才刚刚五岁半,只有大哥结婚成家,是妈妈用那孱弱的肩膀挑起全家沉重的担子,含辛茹苦,将中年丧夫的巨大悲痛强压心里,用坚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将我们兄弟养大成人。我们七兄弟中有六个是父亲去世后成家的,妈妈为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体,不知操了多少心,假如没有妈妈博大的爱和无私的奉献,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真让人不敢想象。

妈妈胸怀宽广、博爱,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疾苦,极富同情心,与邻居和睦相处,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在那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因为家里男丁多,粮食

经常不够吃,一年中生产队分得粮食最多只能吃上半年,另外半年的时间,靠到外面买粮食和借米度日,即使这样,妈妈经常把好不容易借来的米分一部分给更困难的人家。妈妈热情好客,嘱咐我们弟兄,冬天每天傍晚早早地生好火,夏天每天傍晚把前坪打扫得干干净净,烧好开水招待左邻右舍和亲朋戚友,家里经常有很多客人,好不热闹。

妈妈辛勤劳作,勤俭持家,既勤劳又能干,经常把家里整理得熨熨帖帖,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尽管我们兄弟这么多,但妈妈总是把我们的衣服洗得非常干净,折得方方正正,摆放在虽然不太宽敞但整理得非常整齐的衣柜。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穿的衣服洗得发白,甚至补丁上有补丁,但是补得整整齐齐,针线均匀,那是妈妈挑灯给我们补的。妈妈不知给父亲、姑姑和我们做过多少双千层布鞋,纳过多少双鞋垫,我们数也数不清。妈妈心灵手巧,虽没学过一天缝纫,但我们七个兄弟小时候都经常穿妈妈手工缝制的衣服。妈妈做事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常常一桌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不声不响就做好了。

妈妈自己没上过一天学,可是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妈妈不惜一切代价。七八年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利民的同学邀他到浏阳九中参加高考补习班,此时的利民多想去呀!可看着家里当时的情况,经济那么困难,妈妈年老体弱多病,利民把到口里的话咽进肚里,妈妈看到利民坐立不安

的样子,再三盘问,利民才说出补习班的事,妈妈说:“利民,你一定要去补习,不管家里多么困难,哪怕拆楼扶卖也要供你去读书。”正是妈妈高度重视对我们的培养,对我们几个兄弟严格要求,用自己没有文化的痛苦告诫我们发愤学习,老实做人,勤恳做事,使我们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我们七兄弟和七媳妇中有七人取得大学文凭,普遍得到大家的好评。

妈妈对我们学习严格要求,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茶陵不吃辣椒,妈妈就常另外给他做菜,双抢时,妈妈看我们劳动强度大,想方设法为我们改善伙食,用平时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钱买肉做老姜肉片汤给我们补充营养,而自己平时却连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存起来,等我们劳累时给我们煮一碗香喷喷的薄荷蛋,让我们醒脑提神,消除疲劳。我们每次赴考前,妈妈总要给我们蒸甜蜜蜜的糖蒸蛋,而妈妈即使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下,往往不肯自己吃一点。每次我们离家,您总是送了又送,是那么舍不得我们走,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妈妈对儿媳和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亲,七个媳妇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像亲生女儿一样。妈妈以自己的行为举止、辛勤操劳感染着儿媳们,关心爱护儿孙有加。就是到了病重时,即使只有一个饼,也要分给曾孙们吃。

公元二〇〇〇年庚辰元月十二日卯时,老天无情,天旋地转,一个惊雷粉碎了我们的心田,妈妈与世长辞!从此我

悼念篇八
《悼念词》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仪式,深切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一个刚强而又善良的女性,一辈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好老人**老伯母,对她的逝世表示沉重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老伯母生于公元一九三一年农历十月廿二日吉时,因病医治无效于二〇一三年农历六月廿六下午六点十五分逝世,享年83岁。 **老伯母出生于某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历经风雨,饱经风霜,坎坎坷坷。自从嫁到本村后,生育有三男三女。为了养活一家人,她历尽千难万苦,尝尽人间心酸苦辣,在几十年的人生风雨中,她凭着自己刚强的性格和伟大的母爱,抚养儿女长大,成家立业。 **老伯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一生平凡而伟大,朴素而真实。她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生。但她拥有对生活的一份执着,对磨难的一份坚强,对子孙的一份疼爱,对邻居的一份善良。她那与命运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性格,她那团结邻居,乐于助人的品德,她那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作风,她那乐善好施,吃苦耐劳的情怀,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农村普通女性的平凡而伟大。在她身上凝聚着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美德,她一生的每一次拼搏之举,每一句教诲之言,每一回慧淑之风,都堪称普通农村妇女中作为一位母亲的典范!

老伯母没有念过什么书,但她知情达理,无论邻里乡亲,内外亲戚,只要认识她的人无不对她的博大胸怀和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行

为倍加赞许。

**老伯母虽然是一位善良的农村妇女,但她朴素的言行蕴含着伟大的母爱,蕴含着高尚的品德,也蕴含着一位普通母亲的教诲,她用言行举止影响着她的子孙后辈,教育子孙后代一定要团结邻里和亲朋好友,乐于助人,本分做人,一定要从严待己,宽以待人,一定要尊老爱幼,尊敬祖宗,弘扬祖德,她一生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老伯母的一生热爱党,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她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她的逝世使得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前辈,好老人。她走了,带着对人间的眷恋走了,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她勤劳善良的美德,艰苦奋斗的作风,她虽然没有感天动地的业绩,但以她的一生的努力,实现了她做为好人的人格塑造。走完了她无愧无疚的人生旅程,她虽然走了,但她的品德风范却永留人间。

今天,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老伯母的勤劳善良,为人正直,教子有方,无私奉献,一生无愧的精神美德,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我们的富裕家园而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为她老人家送行,祝她老人家一路走好。**老伯母,您安息吧。

悼念篇九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的用具,指出:“《葛 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 旨,是有说服力的。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诗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见出生前的相亲相 爱,同心同德,以致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诗反复抒写无法忍受的独处的时日,都是为了表达当初同处和和谐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悼亡诗的滥觞,那 生死不渝的爱情绝唱,可以穿越时空,成为每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梦想与期许。

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 衣

——诗经·邶风 #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背景】:

这首诗同样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悼亡诗‟,和《葛生》一样,其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否归属悼亡范畴亦有争论。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毛诗序》 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但后世多家注本均点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 奉为悼亡诗经典。

`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睹物思人,是悼亡怀旧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刚刚从深深的悲痛中摆脱,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东西,便又唤起刚刚处于抑制状态的兴奋点,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如其第一首“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 在壁”、“寝兴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等,实《绿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

第三首——魏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悼亡诗

——潘岳·魏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作者】: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背景】:

据说,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杨两家原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杨氏的父亲杨肇,杨肇很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美少年,便把自 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他。潘岳十二岁时与杨氏订婚,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当时不到五十岁。潘岳 夫妇感情很好,杨氏去世后,潘岳除过《悼亡诗》三首外,还有《杨氏七哀诗》等。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其二首分别为: 其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另注】:

潘安以前,中国古代文学并无„悼亡‟一说,正是潘安所做《悼亡》三首,开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辞源》对“悼亡”的解释:“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 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该辞典也收“潘岳”条,其释文中有:“工诗赋,辞藻艳丽,长于哀诔之体,《悼亡》诗三首最著名”的内容。 第四首——南朝·沈约《悼亡诗》之: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亡诗

——沈约·南朝 @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作者】:

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 书令,卒谥隐。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 永明体”。所创“ 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所著有 《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 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第五首——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其四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

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

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八岁丧父,少年贫贱.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 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 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背景】:

元稹有离思诗五首,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做。韦丛为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 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首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 到其他的水,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从成千的美女中走过,都懒得回过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为了修身 治学,一半是没有忘情于你呀!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用笔极妙。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诗一直以前都是传唱的经典,除此之外,其还写了悼念亡妻韦氏的《遣悲怀》三首,同样堪称中国悼亡诗歌的绝唱。„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之类的诗句已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遣悲怀》三首如下: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第六首——北宋·苏轼《江城子》之: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作者】: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苏”。嘉佑进士。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他 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背景】:


悼念 悼念母亲相关热词搜索:悼念词 悼念短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悼念 悼念母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悼念 悼念母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677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