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儿女情多的意思

儿女情多的意思

2016-01-21 09:11: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一《2002年大综合试题》 ...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一
《2002年大综合试题》

2002年大综合试题

一、文学:每题1分,共50分。

01.《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作者( )。

02.《在桥梁工地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曾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在五十年代受到

批判,后来在1979年结集为( )。

03.第一批公布的八个革命样板戏中,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 )、

《奇袭白虎团》等五部京剧。

04.《受戒》作者( )。

05.巴金在七八十年代的散文作品集( )。

06.(选择题)以下哪部作品是文革手抄本:

07.(选择题)“当代文学”概念提出于什么时候:

08.(选择题)以下哪部作品反映了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主题:

09.(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知青作家:

10.《棋王》作者( )。

11.《相信未来》作者( )。

12.(选择题)以下哪一部是王安忆90年代的长篇小说:

13.(选择题)下列哪部剧作是高行健的?

14.胡适1918年在( )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15.(选择题)下列哪部重要论作的作者是周作人?

16.祥子是小说家( )笔下的人物形象。

17.沈从文《长河》的女主人公( )

18.“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出自卞之琳的( )。

19.曾文清是曹禺的话剧( )中的人物。

20.冯至40年代的历史题材诗化小说名作是( )。

21.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在( )年

22.李季的( )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23.鲁迅的《不周山》后来改名为《补天》,收入小说集( )中。

24.(选择题)以下哪一部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25.(选择题)以下哪一部是周作人的论著?

26.《战国策》由西汉的( )编辑而成。

27.《庄子》分为内、外、( )等三篇。

28.《九歌》共有( )篇。

29.《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载于( )。

30.称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是出自( )。

31.唐宋八大家在唐代的有( )、( )。

32.四大南戏是指《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 )。

33.“铁崖体”指的是元代诗人( )。

34.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 )。

35.唐代传奇大部分收入宋初编的( )里面。

36.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 )。

37.神韵说由清代的( )提倡。

38.长庆体是指( )的诗风。

39.《唐诗品汇》作者是明代的( )。

40.“此日六军同驻马,( )”。——李商隐《马嵬》

41.亚里士多德指出( )须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

42.布瓦洛《诗的艺术》是( )主义的文论著作。

43.《判断力批判》作者是( )。

44.(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

45.马尔库塞、阿多诺是( )学派的理论主将。

46.“复调小说”理论是由( )提出的。

47.接受美学的两大重要的理论代表是( )、( )。

48.“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是钟嵘《诗品》对( )的评价。

49.殷璠在( )中强调“兴象”。

50.《石洲诗话》作者是( )。

二、汉语:共35分

A.填空:每题1分,共24分。

1.世界上的语言分为( )、( )、( )、( )四种,汉语属于( )。按照语言

的谱系分类,英语属于( )语系,汉语属于( )语系。

2.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作用,一般把( )、( )叫做构词语素,把( )叫做变词语素。

3.语音的四大物理属性是( )、( )、( )、( )。音素是根据( )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在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节)。

4.词义引申的两种途径是( )和( )。

5.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是( ),他的代表作为( )。

6.同一个人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语音,是因为可以调节( )。

7.语气词“啊”若碰到前字的收声是前高不圆唇元音、后高圆唇元音、舌尖中浊鼻音时,

读音发生变化,文字上的写法也改为( )、( )、( )。

8.“他今儿要运走一卡车道林纸。”包含( )个音节,( )个语素,( )个词。

9—12.判断下列句法结构所属类型:

“明天晴天”( ) “说话不清楚”( )

“讲不明白”( ) “觉得好得很”( )

13.“我想起来了”由于( )位置的不同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14.“咬死了猎人的狗”之有歧义是由( )的不同而造成的。

15.1987—1988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成官话、( )、吴语、( )、

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平话等10种。

16.“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中的“讨”是( )的意思。

17.“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其中的“奏”是

指( )。

18.“亡不越竟”,句中“竟”与“境”是( )的关系。

19.宋代王圣美提出( ),认为汉字左边的义符表类别,右边的声符表意义。

20.“少”、“小”在上古汉语中,意义、语音联系很密切,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是( )。

21.《说文解字》中的转注字均有( )的关系。

22.《庄子·天运》:“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 ;至愿,名誉并焉。是以道不

渝。”中的“并”通( )。.

23.戴震把六书归纳为四体二用,四体是( )。

24.凡是从“页”作部首的字一般在意义上与( )有关系。

B.阅读古文并回答问题:11分

a. 晋人归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荦。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従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

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

1.“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的意思是:(3分)

2.解释“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纾: 懲:

3.“首其请于寡君”所请求的事情是什么?(2分)

b. 古代作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在实际创作中,有时也“论一三五”、

“二四六不分明”。

1.“论一三五”是指:(2分)

2.“二四六不分明”是指:(2分)

三、古典文献:每题1分,共15分。

1.战国七雄是指楚、燕、赵、( )、( )、韩、魏。

2.天干包括甲、已、丙、丁、戊、己、庚、辛、( )、( )。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的《( )》。

4.《楚辞补注》是宋代的( )为补充汉代王逸的楚辞注而作的。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五十而(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等都是( )里的篇名。

7.《资治通鉴》是( )体史书。

8.唐代建立于( )年,南宋灭亡于( )年。

9.宁波的( )是( )代范钦的藏书楼。

10.清代最大的官修目录( )由纪昀主编。

11.《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作者是( )。

12.章炳麟号( ),与静安先生( )是近代著名古文献学家。

13.《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都是( )代目录书。

A.宋 B.元 C.明 D.清

14.( )均是北宋皇帝。

A.真宗、神宗、孝宗 B.仁宗、英宗、哲宗

15.( )是我国古代用铜活字排印的大型类书。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古今图书集成》 D.《四部备要》

鹊巢子于2002-02-18 上午 12:40:18修改此文

部分题目答案

2,《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

3,《海港》

7,50年代后期?

8,《红岩》?

34,《昭明文选》?

40,当时七夕笑牵牛

48,张华

标?号的请核对是否正确。

34 我犹豫了好久,也写的是《文选》,但估计正确答案可能是《建安七子集》。

8 还有其他选项吗?好象没看到有《青春之歌》。也许我记错了。

第8题有青春之歌这一选项吗?我不记得了。

34应该是文选。建安七子集是别集而不是总集,而且它的成书时间最早也是明代,所以不

可能。

补充说明一下,做得出这份题目肯定做得出原题,但做不出这里的不一定就做不出原题,因为有些题目,原题要详细些,比如44,卷子里还引述了马克思的原话,即使不知道那本书的作者,也可能知道那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但我一时实在无法凭印象记起所有的文字,只好

如此。

6,公开的情书

9,昌耀

12,纪实和虚构

13,车站

15,人的文学

24,野草

25,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如果有误,还希望大家指正。

至于填空题,我想大家应该都没什么问题,这里就从略了。祝后来者好运!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二
《语文学习口诀》

语文学习口诀

一、汉语拼音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如果 i u 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w或y;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

凡带Ü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二、词类辨别

有些词类难区分, 典型特点要记清: 动形加不名不行, 动能加甭形加很;

连词前后能调换, 介词前后调不成; 叹词总是单独用, 语气助词词后跟。

三、词组辨别

基本词组四类型, 嵌字不同可辨清: 联合能嵌和而并, 主谓能嵌较很更,

嵌的地得是偏正, 嵌着了过是动宾。 的字介词和方位, 三种结构自分明。

四、划分单句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 形式标志要记住; 遇到格式有变化, 仔细分清莫含糊。

五、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诀窍, 方法步骤要记牢: 基本成分先找找, 主谓宾语是否少;

成分不缺看搭配, 主谓动宾可搭好; 搭配恰当看句子, 重复之处不能要;

次序不当须重排, 用词不妥应换掉; 再看逻辑乱不乱, 自相矛盾不可靠;

感情色彩别弄反, 事情次序别颠倒; 对症下药仔细改, 切勿信手胡乱搞。

古诗鉴赏口诀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

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穷愁潦倒人沦落,忧国忧民长夜多。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明丽又开朗,音韵显晓畅。 清新加淡雅,秀颖入诗画。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诗文融一炉,风韵自独树。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答题技巧

胸有成竹话题型,内容手法和意境。 情感修辞词理解,意象思路与风格。

通读纵览理文意,朦胧获取初信息。 题目点意明情状,统率作品起导航。

主体意象是关键,心情蓄积有积淀。 主旨意蕴在诗眼,情脉基调显隐含。

景情事理实与虚,披文求迹寻思路。 已知信息巧利用,时间注释及前序。

身分身世与思想,柳暗花明又一庄。 含英咀华品语言,含蓄曲折捕隐含。

情理一脉有跳跃,起承转合莫放过。 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

主旨思想把握准,遣词炼字诗有神。 立场观点与态度,思想倾向有表露。

古典常识勤积累,知识常规君莫违。 干戈烽火指战争,月亮婵娟与蟾宫。

金乌东曦指太阳,乌兔漏箭喻时光。 兰舟樯棹代指船,书信鱼雁简札笺。

物象传情珠有泪,物是人非人空醉。 柳笛雨月北雁飞,鹧鸪杜鹃人憔悴。

以水喻愁不罕见,托物言志不片面。 景语情语不分家,拨云见物有余暇。

常见主题有门道,顺理成章露一招。 自然风光基调新,乐景乐情把握准。

别诗分清主与客,时间场景莫放过。 边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诉肠断。

干戈涂炭闹兵荒,历史背景记心上。 报国请缨路无门,怀才不遇伤忠心。

怀古凭吊人和事,昔胜今衰流涕泗。 他乡月明思亲人,景情相生不可分。

咏物寄兴尽余情,托心于物道心声。 词中共性有风格,花间豪放与婉约。

边塞山水与田园,独树一帜有特点。 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节有个性。

词法句法要明察,修辞借用有变化。 专用术语勤积累,有备而来谁怕谁。

开放鉴赏君莫怕,自圆其说思路阔。 敏锐挖掘信息点,机警捕捉切入点。

多答点数抓关键,撒网捕鱼有分赚。 重点条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连。

思路清晰要点准,精心梳理心平稳。 重点内容讲具体,物我合一咀嚼细。

熟读成诵多积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辨析常见虚词口诀

判断无误用必定,客观趋势用必然; 情理必要用必须,客观需求用必需;

从未有过用不曾,以前有过用曾经; 没有害处用不妨,程度范围用不过;

控制不了用不禁,忍受不了用不堪; 从今以往用从此,过去至今用从来;

确实如此用诚然,情理如此用当然; 基本估计用大抵,比例很大用大多;

情况估计用大概,数量猜测用大约; 总括一般用大凡,主要情况用大致;

毫无顾忌用大肆,竭尽全力用大力; 情况突变用陡然,果断决定用断然;

出于常情用反而,结果一样用反正; 不同对象用分别,各自行动用分头;

不久之后用既而,紧接其后用继而; 时间临近用将近,不久发生用将要;

随便轻率用贸然,突然产生用暮然; 反复出现用连连,连连发生用频频;

最初开头用起始,最低程度用起码; 直接前往用径直,独自前往用径自;

暂时将就用暂且,让步凑合用权且; 原来这样用本来,一直这样用素来;

程度超常用特别,进步强调用尤其; 不一定会用未必,从前没有用未尝;

表示肯定用未免,避免不了用不免; 情况不变用仍然,情况照旧用依旧;

同时发生用一齐,一致行动用一起; 反复多次用一再,刻意追求用一味;

按通常做用照常,按老样做用照旧; 按惯例做用照例,按式样做用照样;

仅仅这样用只是,只好这样用只有; 预料期待用终究,出现结果用终于;

步步渐进用逐步,自然变化用逐渐; 肯定真实用着实,强调重点用着重;

数字相加用总共,必定这样用总归。 引用标准用按照,依据准则用本着;

引用证据用根据,遵循标准用依照; 表示原因用因为,表示理由用由于;

仅仅如此用罢了,不过如此用而已; 略微超过用开外,大约如此用上下;

目的强调用起见,也就算了用也罢。

古文今译口诀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难解句子,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 仔细斟酌,揣摩语气。要求做到,合情合理。 词句间段,紧密联系。跳跃句子,补出隐意。 加上括号,表明增益。人名地名,不必跳译。 人身称谓,掌握惯例。吾余为我,尔汝是你。 常见虚词,没有定意。对待之法,因句而异。 全篇译完,还须仔细。逐句流畅,错字无迹。 改无可改,方可搁笔。

得分口诀

首先沉心读进去,把握作品的大意。 借助题眼和题干,参照注解和设题。

第二注意抓语言,借助语感心洞然。 辩析语意看语境,语气语势照顾全。

第三情景要相合,情景交融是准则。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后议论抒情多。

第四叙事抓脉络,记叙顺序别搞错。 通过描述塑形象,性格特点要把握。

第五要知干溯源,曲解倒置戴错冠, 扩大缩小换概念,无中生有偏概全。

第六技巧是重点,碰到术语绷紧弦, 细描象征和铺垫,衬托铺陈和渲染。

第七修辞有考点,比喻夸张和委婉, 对比借代和双关,铺排互文和用典。

第八作者要记牢,作品风格要通晓, 联系时代和背景,婉约豪放别混淆。

第九注意抓意境,意境本由形象生, 合理想象是途径,通过意境看心胸。

第十注意辨类型,诗言志来词言情。 散曲语言通俗化,戏剧语言有个性。

十一当心限定语,褒贬语句要警惕, 无限拔高和贬低,陷阱往往在这里。

十二出题有顺序,先是局部后整体, 逐题找准对应点,推敲排除重迁移。

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 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

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 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 [ “ ” 引号 ]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 [ ( ) 括号 ]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 [ ------- 省略号 ]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 [ —— 破折号 ]

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 [ — 连接号 ]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 [ • 间隔号 ]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 [ 《 》 书名号 ]

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粘。 [ • 着重号 ]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 [ 。 句号 ]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小圈。 [ ? 问号 ]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 [ , 逗号 ]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 [ 、 顿号 ]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 [ ; 分号 ]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 [ : 冒号 ]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 [ ! 感叹号 ]

一、口诀复习法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三
《语文口诀》

语文学习口诀

作者:夏传寿 文章来源:安徽省当涂一中 点击数:659 更新时间:2006-11-7 广告载入中...

语文学习口诀

一、汉语拼音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 i u 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w或y;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

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

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

凡带Ü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二、词类辨别

有些词类难区分, 典型特点要记清:

动形加不名不行, 动能加甭形加很;

连词前后能调换, 介词前后调不成;

叹词总是单独用, 语气助词词后跟。

三、词组辨别

基本词组四类型, 嵌字不同可辨清:

联合能嵌和而并, 主谓能嵌较很更,

嵌的地得是偏正, 嵌着了过是动宾。

的字介词和方位, 三种结构自分明。

四、划分单句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 形式标志要记住;

遇到格式有变化, 仔细分清莫含糊。

五、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诀窍, 方法步骤要记牢:

基本成分先找找, 主谓宾语是否少;

成分不缺看搭配, 主谓动宾可搭好;

搭配恰当看句子, 重复之处不能要;

次序不当须重排, 用词不妥应换掉;

再看逻辑乱不乱, 自相矛盾不可靠;

感情色彩别弄反, 事情次序别颠倒;

对症下药仔细改, 切勿信手胡乱搞。

古诗鉴赏口诀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古诗鉴赏口诀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

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穷愁潦倒人沦落,忧国忧民长夜多。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明丽又开朗,音韵显晓畅。

清新加淡雅,秀颖入诗画。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诗文融一炉,风韵自独树。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四
《高中语文口诀》

语文学习口诀

一、汉语拼音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 i u 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w或y;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

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

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

凡带ü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二、词类辨别

有些词类难区分, 典型特点要记清:

动形加不名不行, 动能加甭形加很;

连词前后能调换, 介词前后调不成;

叹词总是单独用, 语气助词词后跟。

三、词组辨别

基本词组四类型, 嵌字不同可辨清:

联合能嵌和而并, 主谓能嵌较很更,

嵌的地得是偏正, 嵌着了过是动宾。

的字介词和方位, 三种结构自分明。

四、划分单句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 形式标志要记住;

遇到格式有变化, 仔细分清莫含糊。

五、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诀窍, 方法步骤要记牢:

基本成分先找找, 主谓宾语是否少;

成分不缺看搭配, 主谓动宾可搭好;

搭配恰当看句子, 重复之处不能要;

次序不当须重排, 用词不妥应换掉;

再看逻辑乱不乱, 自相矛盾不可靠;

感情色彩别弄反, 事情次序别颠倒;

对症下药仔细改, 切勿信手胡乱搞。

古诗鉴赏口诀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古诗鉴赏口诀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

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五
《宋词》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六
《何谓《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何谓《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如果说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儿女真情”,那么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关系,是不是“儿女真情”?或者换一个说法,他们之间够得上够不上“儿女情”?以我多年读《红楼》的经验,宝钗的情,我看不是真情。

对理解这部奇书而言,年龄和阅历比知识与学问更其重要。只有经历过爱情,才能知道爱情的滋味。所经历的爱情有多深,对爱情的理解就有多深。

儿女两个字,通常是站在父母尊长的角度,语及自己或他人的孩子们。生儿育女这个成语,就是针对父母之于孩子们而言的。但“儿女情”却与生儿育女的父母们暂时没有直接关联,而是单指儿与女之间的情感。具体说,更多的是指儿女之间的爱情。俗话说,英雄志短,儿女情长,就是此意。

《红楼梦》是古今描写爱情的杰构,书中对儿女情可谓做足了功夫。作者喜欢将书中的各种爱情以儿女情一语概括之。而且颇为自负地宣称,已往那些描写爱情的风月故事,不过是些“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这是书中开卷第一回,作者通过一僧一道之口讲出来的话。听话听音儿,如果我们说《红楼梦》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致和异数,在于此杰构写出了人间儿女之真情,恐怕不会有人说笔者误读了那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传递出来的此书作者的真情美意。

《红楼梦》第二回,古董商人冷子兴和官场一折腾贾雨村在那里讲今论古,其实是作者狡狯的写作手法,不经意间就让读者领略了书中的背景、人物和人物关系。这比西方古典作品书前的那张长长的人物表好看多了。可是大家不要忘记,这两位仁兄在谈话中重点介绍的是荣宁二府的显赫背景,以及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并没有涉及金玉姻缘的女主薛宝钗。难道是作者的疏忽和遗漏?当然不会。而是把对薛家的介绍放在了林黛玉进贾府之后的第四回,而且和薛宝钗的哥哥薛蟠抢走英莲又打死冯渊的官司搅在了一起。至于这种写法对很多人喜爱的宝姑娘是否不利,这里且不管它。主要是贾雨村在断判此案时,不经意地还发了一通感慨。他不禁叹道:

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头路,且又是个多情的,若能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这薛家纵比冯家富贵,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定情于一人者。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

英莲就是香菱的前身,《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的命运簿册,将其置于“金陵十二钗副册”,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红楼梦》中描写香菱的书份儿并不是太多,为何置其于这等重要位置,研究红学的人会讲出很多道理。吾友黄一农教授就认为英莲有“英亲王”的影子在里面。不过我此时更为关心的,是贾雨村的慨叹中的“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一对薄命儿女”这句话。“梦幻情缘”和“薄命儿女”相对,换言之可以说指的就是儿女情缘。那么这两句话,几乎是《红楼梦》主题的概括了。不错不错,描写人世间儿女的梦幻情缘,正是《红楼》一书的主旨所在,只不过作者所强调的和我们所看到的,是此书写出了“儿女之真情”,和通常的儿女情抑又有别。

天下的儿女情多有,真情则不可多得。真情必须是把爱作为唯一考量,除此之外不知有其他。爱的标志是知情、知意、知心。而且需要有“敬”的参与,形成爱敬,是为爱的至境。紫鹃

姑娘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诚哉,斯言。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写儿女情的传奇说部不可胜数,而能写出儿女之真情的百不及一乃至千不及一的缘故。数来数去,惟《红楼梦》是古今不二之选。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秦可卿带他来到那个人迹罕到的胜境,就听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又是对沉迷于情缘梦想里的儿女们的告诫。而第五十回,薛宝琴的咏红梅花诗亦有句:“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则写出了青春儿女的美丽与哀愁。第七十四回比较起来不免煞风景,王夫人拿到了傻大姐拾到的绣春囊,误认为是贾琏和王熙凤的闺房之私不慎外泄,因此当着凤姐的面说:“自然是那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当作一件顽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凤姐自是受了冤枉,但她的机敏和口才能够自证清白,稍加举证和论理,便尽脱干系。

王夫人此处说的“儿女闺房私意”,也是《红楼梦》所写儿女真情的一种。那是司棋与她的表兄潘又安的爱情,宝黛爱情之外同样惊心动魄的儿女真情,他们最后双双为爱情而死,是为殉情。还有第三十回“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写的龄官和贾蔷的爱情,在龄官一方也是不折不扣的儿女真情。所以才震撼了情痴情种贾宝玉,悟道似的跟黛玉和袭人说:“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原来他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有意思的是第七十九回,贾赦将迎春许给了“中山狼”孙绍祖,贾母心里本来不赞成这桩婚事,但也未予拦阻,原因是老太太知道:“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是啊!作者不是开卷就向我们交代,宝黛的爱情就是有前世宿因的,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神瑛侍者,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但这段奇缘奇遇的儿女真情,却在人间演绎为悲剧:“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对儿女真情的描写是太令人心醉了。我从小至今,不知读过多少遍《红楼梦》。十几岁的时候读,不明所以,常常跳过许多段落。二三十岁的时候读,爱情的魔力深深吸引住我。但吸引归吸引,实际上并没有明白《红楼》一书的真谛。对理解这部奇书而言,年龄和阅历比知识与学问更其重要。只有经历过爱情,才能知道爱情的滋味。所经历的爱情有多深,对爱情的理解就有多深。宝玉的感叹,贾母的推因,都是在经历之后的悟道参玄。然而《红楼梦》所呈现所给予的,永远比你知道的还要多,比你理解的还要深。

据说人的最真实的经历和最深刻的体验是无法再现的。自己以为做到了真实,实则比原质的真实还差得遥不可及。以为自己的理解至为深刻,实际上与深刻本身的间隔仍无法以道里计。艺术与文化的山峰,里面的宝藏是采掘不完的。单个的个人能够打开的只不过是一隅一角一枝一叶而已。本人研红可谓有年矣。连书都写了百数万字。但绝不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别的不说,单是作者在书前特地饶有深意地标示出来的“儿女真情”四字,我们可敢说已经读懂?“儿女情”自然略知一二,但何谓“儿女真情”?

如果说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儿女真情”,那么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关系,是不是“儿女真情”?或者换一个说法,他们之间够得上够不上“儿女情”?以我多年读《红楼》的经验,宝钗的情,我看不是真情。特别是她那个被大观园中很多人都以“姨妈”相称的娘,无论如何给我留不下好印象。哪有带着女儿一到贾府,就宣称她的宝贝闺女是等着有玉的才嫁呢。大观园内外,普天之下,谁有玉?不就一个贾宝玉吗?到后来,这位老大不小的薛姨妈竟公然地住到大观园里了,而且是住在潇湘馆。贾宝玉和林黛玉谈恋爱的机会都被她挤兑没了。

即使我竭尽努力想保持学术研究的客观性,而且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恕道,对古人应该采取“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不知为何缘故,我还是无论如何产生不了对薛家母女的好感。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七
《语文学习口诀 一》

语文学习口诀 一、汉语拼音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 i u 紧相连,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w或y;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变大y 。 u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就可以; u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变大的。 凡带Ü母要注意,独立去点前加y;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二、词类辨别 有些词类难区分, 典型特点要记清: 动形加不名不行,动能加甭形加很; 连词前后能调换, 介词前后调不成; 叹词总是单独用, 语气助词词后跟。

三、词组辨别 基本词组四类型,嵌字不同可辨清: 联合能嵌和而并, 主谓能嵌较很更, 嵌的地得是偏正, 嵌着了过是动宾。 的字介词和方位, 三种结构自分明。

四、划分单句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 形式标志要记住;遇到格式有变化, 仔细分清莫含糊。

五、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诀窍, 方法步骤要记牢: 基本成分先找找, 主谓宾语是否少;成分不缺看搭配, 主谓动宾可搭好; 搭配恰当看句子, 重复之处不能要; 次序不当须重排, 用词不妥应换掉; 再看逻辑乱不乱,自相矛盾不可靠; 感情色彩别弄反, 事情次序别颠倒; 对症下药仔细改, 切勿信手胡乱搞。

六、古诗鉴赏口诀 内容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古诗鉴赏口诀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穷愁潦倒人沦落,忧国忧民长夜多。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明丽又开朗,音韵显晓畅。 清新加淡雅,秀颖入诗画。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诗文融一炉,风韵自独树。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答题技巧胸有成竹话题型,内容手法和意境。 情感修辞词理解,意象思路与风格。 通读纵览理文意,朦胧获取初信息。 题目点意明情状,统率作品起导航。主体意象是关键,心情蓄积有积淀。 主旨意蕴在诗眼,情脉基调显隐含。 景情事理实与虚,披文求迹寻思路。 已知信息巧利用,时间注释及前序。身分身世与思想,柳暗花明又一庄。 含英咀华品语言,含蓄曲折捕隐含。 情理一脉有跳跃,起承转合莫放过。 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主旨思想把握准,遣词炼字诗有神。 立场观点与态度,思想倾向有表露。 古典常识勤积累,知识常规君莫违。 干戈烽火指战争,月亮婵娟与蟾宫。金乌东曦指太阳,乌兔漏箭喻时光。 兰舟樯棹代指船,书信鱼雁简札笺。 物象传情珠有泪,物是人非人空醉。 柳笛雨月北雁飞,鹧鸪杜鹃人憔悴。以水喻愁不罕见,托物言志不片面。 景语情语不分家,拨云见物有余暇。 常见主题有门道,顺理成章露一招。 自然风光基调新,乐景乐情把握准。别诗分清主与客,时间场景莫放过。 边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诉肠断。 干戈涂炭闹兵荒,历史背景记心上。 报国请缨路无门,怀才不遇伤忠心。怀古凭吊人和事,昔胜今衰流涕泗。 他乡月明思亲人,景情相生不可分。 咏物寄兴尽余情,托心于物道心声。 词中共性有风格,花间豪放与婉约。边塞山水与田园,独树一帜有特点。 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节有个性。 词法句法要明察,修辞借用有变化。 专用术语勤积累,有备而来谁怕谁。开放鉴赏君莫怕,自圆其说思路阔。 敏锐挖掘信息点,机警捕捉切入点。 多答点数抓关键,撒网捕鱼有分赚。 重点条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连。思路清晰要点准,精心梳理心平稳。 重点内容讲具体,物我合一咀嚼细。 熟读成诵多积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辨析常见虚词口诀判断无误用必定,客观趋势用必然; 情理必要用必须,客观需求用必需; 从未有过用不曾,以前有过用曾经; 没有害处用不妨,程度范围用不过;控制不了用不禁,忍受不了用不堪; 从今以往用从此,过去至今用从来; 确实如此用诚然,情理如此用当然; 基本估计用大抵,比例很大用大多;情况估计用大概,数量猜测用大约; 总括一般用大凡,主要情况用大致; 毫无顾忌用大肆,竭尽全力用大力; 情况突变用陡然,果断决定用断然;出于常情用反而,结果一样用反正; 不同对象用分别,各自行动用分头; 不久之后用既而,紧接其后用继而; 时间临近用将近,不久发生用将要;随便轻率用贸然,突然产生用暮然; 反复出现用连连,连连发生用频频; 最初开头用起始,最低程度用起码; 直接前往用径直,独自前往用径自;暂时将就用暂且,让步凑合用权且; 原来这样用本来,一直这样用素来; 程度超常用特别,进步强调用尤其; 不一定会用未必,从前没有用未尝;表示肯定用未免,避免不了用不免; 情况不变用仍然,情况照旧用依旧; 同时发生用一齐,一致行动用一起;

反复多次用一再,刻意追求用一味;按通常做用照常,按老样做用照旧; 按惯例做用照例,按式样做用照样; 仅仅这样用只是,只好这样用只有; 预料期待用终究,出现结果用终于;步步渐进用逐步,自然变化用逐渐; 肯定真实用着实,强调重点用着重; 数字相加用总共,必定这样用总归。 引用标准用按照,依据准则用本着;引用证据用根据,遵循标准用依照; 表示原因用因为,表示理由用由于; 仅仅如此用罢了,不过如此用而已; 略微超过用开外,大约如此用上下;目的强调用起见,也就算了用也罢。 七、古文今译口诀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难解句子,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要求做到,合情合理。 词句间段,紧密联系。跳跃句子,补出隐意。 加上括号,表明增益。人名地名,不必跳译。人身称谓,掌握惯例。吾余为我,尔汝是你。 常见虚词,没有定意。对待之法,因句而异。 全篇译完,还须仔细。逐句流畅,错字无迹。改无可改,方可搁笔。

八、得分口诀 首先沉心读进去,把握作品的大意。 借助题眼和题干,参照注解和设题。第二注意抓语言,借助语感心洞然。 辩析语意看语境,语气语势照顾全。 第三情景要相合,情景交融是准则。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后议论抒情多。第四叙事抓脉络,记叙顺序别搞错。 通过描述塑形象,性格特点要把握。 第五要知干溯源,曲解倒置戴错冠, 扩大缩小换概念,无中生有偏概全。第六技巧是重点,碰到术语绷紧弦, 细描象征和铺垫,衬托铺陈和渲染。 第七修辞有考点,比喻夸张和委婉, 对比借代和双关,铺排互文和用典。第八作者要记牢,作品风格要通晓, 联系时代和背景,婉约豪放别混淆。 第九注意抓意境,意境本由形象生, 合理想象是途径,通过意境看心胸。第十注意辨类型,诗言志来词言情。 散曲语言通俗化,戏剧语言有个性。 十一当心限定语,褒贬语句要警惕, 无限拔高和贬低,陷阱往往在这里。十二出题有顺序,先是局部后整体, 逐题找准对应点,推敲排除重迁移。

九、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 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 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 [ “ ” 引号 ]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 [ ( ) 括号 ]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 [ ------- 省略号 ]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 [ —— 破折号 ] 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 [ — 连接号 ]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 [ • 间隔号 ]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 [ 《 》 书名号 ] 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粘。 [ • 着重号 ]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 [ 。 句号 ]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小圈。 [ ? 问号 ]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 [ , 逗号 ]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 [ 、 顿号 ]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 [ ; 分号 ]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 [ : 冒号 ]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 [ ! 感叹号 ]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

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例: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八
《古代文学》

1.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2.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3.太康诗风: 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4.《诗品》: 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提出了“自然英旨”、“直寻”的吟咏性情观。5.志怪小说 : 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等。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6.《文心雕龙》: 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50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10.《典论?论文》: 中国文论史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曹丕在论著中反对古来“文人相轻”之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12.宫体诗: 宫体诗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萧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12.宫体诗: 12. 宫体诗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

萧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14.玄言诗: 魏晋玄学风盛。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诗人以玄言入诗,诗述玄理。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诗人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诗品序》评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但是玄言诗对后来山水诗的出现也有积极意义,如孙绰的《秋日诗》,借山水抒情,写自己逍遥林野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少玄味。17.《文选》: 是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以萧统的文学观为指导,并在其实际主持下完成。共三十卷,以文体和体裁分类,共分三十七体,收录秦以前至梁代的作家130人,作品514篇(一题数篇按一篇计)。《文选》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起到保存和流布的作用,而且提供了文学范本,对于推动文学沿着自身的轨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8.骈文: 骈文是南北朝时期出现并流行的一种文体,具有裁对、隶事、敷藻、调声的特点。裁对,即讲究对偶工整,就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音节数目相同的一对句子,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句式上用四字句或六字句;隶事,即用典,表现典雅含蓄;敷藻,即讲究文采,显示作者的语言才华;调声,即注意语言的平仄协调,读起来有韵律美。22.沈宋:初唐时期两位宫廷诗人沈全期、宋之问的合称,与“四友”先后,闻名于武周、中宗之时,因其声望相当,故世称“沈宋”。 两人诗歌多是宫廷应制之作,主要成就是对声律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把四声分为平仄,在几代诗人取得的经验之上,他们完成了律诗定型化的任务,使“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创作规范化,从此,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了明显的区分。25.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以山水田园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是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裴迪等。王维、孟浩然成就最高,因而又称“王孟诗派”,把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推想了高峰,影响极大。26.边塞诗派:盛唐时期出现的以边塞景物、边塞战争、边塞生活和诗人的独特感受为描写对象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高适、岑参成就最高,因而又称“高岑诗派”,把中国文学史上的边塞诗创作推向了高峰,影响极大。 28.大历十才子:中唐大历时期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等十位诗人的合

称,首见于姚合《极玄集》李端小传。钱起、卢纶成就最高。诗歌内容以酬赠送别、感伤身世、隐逸思归为主。风格特征是“省净清约”。29.韩孟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元白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韩、孟成就最高,故名曰“韩孟诗派”。以不平则鸣为旗帜,奇崛险怪是其主要特征,与元白诗派的浅近通俗相对,对宋诗影响较大。 30.元白诗派:中唐贞元、元和时期与韩孟诗派同时崛起于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等,元白成就最高,故名曰“元白诗派”。用新乐府进行创作,浅近通俗是其主要特征,与“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相对,对晚唐和宋初诗风影响较大。 31.新乐府:即新题乐府,和汉魏乐府相对而言,确切的讲新乐府就是用新题反映时事的乐府诗。元稹、白居易是其代表。32.古文:所谓“古文”,即先秦、两汉以来通行的散文,是与讲究声律、辞藻、用典和排偶的骈文相对而言的。它以散句单行、不拘格式为基本特征。“古文”作为文体概念是由韩愈最先提出,唐以前无此概念。33.小李杜:所谓“小李杜”是和“李杜”相区别而言的。“李杜”指的是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则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二人皆擅长于“咏史诗”的创作。诗歌形式上杜牧长于七绝,李商隐长于七律,为晚唐诗坛增辉甚多。35.唐传奇:文体名,唐代小说的通称,因晚唐作家裴鉶的小说集名转变而来。唐传奇指的就是唐代文人创作的以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的描绘为内容的文言短篇小说。36.变文:文体名。它是唐代寺院中僧侣向听众作宣传的有说有唱、散韵结合的俗讲话本,用接近当时口语的通俗文字写成,其内容大致分佛教故事和世俗故事两大类。作为文体在唐代成就并不突出,但对唐以后的说唱文学影响很大。37.花间词人: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因《花间集》而得名。《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后蜀赵崇祚在其中选录了当时十八位作家的500篇作品。这些作家大都是蜀人或是流寓入蜀的,温庭筠、韦庄成就最高,他们在词风上大体相近,后世称之为“花间词人”或“花间词派”。内容多写花间月下、男女之情,相思之愁。主要风格是 香软浓艳绵密。温庭筠被称作是“花间鼻祖”。38.南唐词人:指出现于五代时期南唐的一群词人。他们大都是帝王和大臣,多才多艺,有着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在追求花月歌酒的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外,更有着高雅的精神

生活追求。写词以“娱宾遣兴”为宗旨,以“助欢佐乐”为目的,也有不少作品抒发了深广的忧患意识。主要代表人物是:冯延巳、李 璟和李煜父子。1. 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境界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A、质直省净。多白描,多口语,多叙态。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钟嵘《诗品》:“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B、平淡醇美。笔致轻闲,意态丰满。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东坡续集》卷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情理兼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4.南朝与北朝的民歌有何不同?南北朝乐府民歌都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但由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地理环境的不同,民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从题材说,南朝民歌都是情歌艳曲,北朝民歌除情歌外,还有描写战争、劳动、风景等方面的内容,题材广泛的多;从风格来说,南朝民歌缠绵温婉含蓄,北朝刚健粗犷直率;从诗句形式看,南朝民歌多为五言体,北朝民歌形式为杂言,变化多;从语言看,南朝民歌常用谐音双关语,而北朝民歌语言质朴无华。9.简述曹操诗歌艺术成就。曹操诗歌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他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借古题以写新事的,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用其悲凉苦恨之调,创作《薤露行》、《蒿里行》,以写汉末动乱:“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后人评论说: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登高必赋,其诗有一种悲凉沉雄、梗概多气的独特艺术风格,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其诗古直质朴,但抒情浓郁,悲歌慷慨,气韵沉雄,抒发了建立功业的渴望。如《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均写得高远阔大,气势雄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10.简述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1、结构上善于运用景物变化来暗示季节的推移,一篇之中写出四季相思;2、善于以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寄赠”而引发出一系列动作:开门、采莲、望飞鸿、上

青楼、入梦等,写主人翁从春到秋、从白天到黑夜、从醒到梦,不停追求,把相思之情推向极致;3、丰富的修辞手法,多用双关语。如“莲”通“怜”,“芙蓉”通“夫容”;采用“钩句”联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4、五言四句,语短情长。语言清新流丽,音韵和谐悦耳。11.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是曹植诗歌的代表作,此作品通过对一个武艺高强、勇猛无畏,又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以爱国勇士英勇卫国的精神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诗迸发着慷慨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不凡的蓬勃朝气。诗歌内容充实丰富,采用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笔法,工于起调,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多慷慨悲愤之气,体现了其诗辞藻华茂的艺术风格。13.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谢灵运大量写作山水诗,“谢诗如出水芙蓉”,使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一、纪行性。追寻蛮荒林野的游历,形成其诗自然状态的游踪纪行式的格局:诗人总是先要申述一番我是如何要进入山水而又是如何进入山水的,结尾时又往往要有几句我在此山此水的游历中收获如何巨大的论说,而中间部分则是对于自然山水的俯瞰仰观。其二、特写性。钟嵘《诗品》说:“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 《文心雕龙》说其“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诗人极貌追新,辗转生发,远近游目,达情务尽,真可谓“富艳难踪”。自然主义的创作原则和刻意精工的美学追求,但终究未能脱去临摹痕迹。其三、泛理性。谢诗化玄入景,以物质的山水还原为形而上的玄学义理。才能出众的谢灵运生性本来就偏激而横恣,不堪承受政治上的打击,他变得更加的孤愤抑郁,即便置身好山好水,也不可能忘情投入,其诗难免不因任性使气而有伤情致,有种“理过其辞”的玄味,往往以玄理的感悟于诗末拖出一条玄言的尾巴来。1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诗,顶峰上的的顶峰”。其主要成就是:①情、景、理融为一体。全诗描写了绮丽朦胧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发了深沉的宇宙人生之思和游子思妇的凄婉相思之情,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热切追求,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哲理性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感伤。写景浩瀚壮观;抒情深情绵邈;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深沉而又启人遐思。②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用月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九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 重要名词解释梳理 汉乐府

1 乐府: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乐府就是乐府机关采集的民间歌谣。思想上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如《病妇行》、《东门行》。其二,反映战争徭役给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其三,反映青年男女婚姻恋爱方面的问题,如《白头吟》、《孔雀东南飞》。其四,反映社会动乱给文人造成的忧惧漂泊之痛,如《枯鱼过河泣》、《西门行》。

2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大都作于东汉末年。南朝萧统将其合为一组,收入《文选》。形式都用五言体,语言朴素自然,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文人的失意之感,充满了感伤情调。

古代文学 重要名词解释梳理 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

1.永明体: “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时,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诗人们便利用这个规律来写诗,创作时讲究“四声”“八病”和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手法。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2.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3.太康诗风: 太康是西晋司马炎的年号,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对于太康文学的评价,一般都主要持批评态度。太康诗风的共同特征:“繁缛”,“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细致雕琢,缺少胸怀天下的抱负,缺乏现实内容。

4.《诗品》: 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提出了“自然英旨”、“直寻”的吟咏性情观。

5.志怪小说 : 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等。对后代具有深刻影响,形成了说狐谈怪的小说流派。

6.《文心雕龙》: 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50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的规则;下编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及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

7.《玉台新咏》: 徐陵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660余首,其中多为五言四句的小诗,成为后来五绝之前身,风格上宫体情调颇明显。《玉台新咏》之收录对《文选》有所补充。

8.《搜神记》: 是东晋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作者干宝,今本二十卷。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1分)《搜神记》,具有完整的结构,离奇的故事,浪漫的想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细节描写以及对话的生动。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9.“魏晋风度”: 乃魏、两晋名士风度的总体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涵:曹魏时积极建功立业的健迈风度;正始与西晋士人心灵苦痛而自嘲自残的风度;东晋的审美风度,以山水游宴、游仙清谈、琴棋书画及赏竹养鹤等为风度的载体。

10.《典论·论文》: 中国文论史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曹丕在论著中反对古来“文人相轻”之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将文章

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

11.《后汉书》: 南朝范晔所撰,全书纪十卷,列传八十卷。范晔其人不满现实,不肯媚事权贵这在其著中表现为“贵德义、抑权势”的进步倾向。书中首列《文苑列传》,记录后汉作家事迹。他最自负的是书中序论,骈文体式,笔势纵横,整齐密丽,后多为《文选》收入。

12.宫体诗: 宫体诗发端于齐梁之际,萧纲时达到全盛。今人考证“宫体诗”因萧纲入主东宫而得名。内容上多写妇女、男女之情,或者咏物游戏、游宴登临。创作上重声律、求技巧,从咏物走向咏人,刻画精工,细致入微。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靡丽。

13.《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对后世的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4.玄言诗: 魏晋玄学风盛。玄学对文学之影响,产生了玄言诗。诗人以玄言入诗,诗述玄理。西晋以玄言入诗者不多,玄言诗的代表诗人为东晋时期的孙绰、许询。《诗品序》评曰:“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但是玄言诗对后来山水诗的出现也有积极意义,如孙绰的《秋日诗》,借山水抒情,写自己逍遥林野的生活,已经没有多少玄味。

15.“正始文学”: 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文学以阮籍、 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16.“诗赋欲丽”: 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此论文乃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诗赋欲丽”是对建安文学的创作倾向的基本概括,是文学自觉的本体要求,顺应时代对诗赋提出的总体的审美规则。

17.《文选》: 是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以萧统的文学观为指导,并在其实际主持下完成。共三十卷,以文体和体裁分类,共分三十七体,收录秦以前至梁代的作家130人,作品514篇(一题数篇按一篇计)。《文选》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起到保存和流布的作用,而且提供了文学范本,对于推动文学沿着自身的轨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骈文: 骈文是南北朝时期出现并流行的一种文体,具有裁对、隶事、敷藻、调声的特点。裁对,即讲究对偶工整,就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音节数目相同的一对句子,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句式上用四字句或六字句;隶事,即用典,表现典雅含蓄;敷藻,即讲究文采,显示作者的语言才华;调声,即注意语言的平仄协调,读起来有韵律美。

儿女情多的意思篇十
《汉魏六朝文学简答题》

汉魏六朝文学简答题

简答题:

1.何谓梁园唱和?

汉高祖之兄子吴王刘濞,于文、景之际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助等,后因吴王谋反又不听劝谏,他们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诵读辞赋、文酒高会的生活,史称梁园唱和。参加梁园唱和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

2.《史记》的人物传记在剪裁和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成就?

第一, 运用“互见法”,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人物多侧面的

性格特征,使之形象鲜明,血肉丰满。 第二,司马迁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既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写出其复杂性。

3.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第一,丧失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第二,空间的极度排比。第三,以直接、单纯的铺叙描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第四、遣词造句繁难僻涩。

4.钟嵘是如何评价曹植的诗歌的?如何理解?

钟嵘称曹植诗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前者主要是指曹植的诗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建安风骨的精神,前期作品充满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期满怀悲愤,总体表现出慷慨多气、主体情致充盈丰沛的特点,在建安一代中堪称代表;后者主要是指诗歌艺术形式上的美。曹植的诗艺术手段多样,词采丰富赡丽又典雅流畅,注意字句精工,使用对仗,多用双声叠韵,讲究起调等等。可以说,曹植诗所有的抒情性与艺术美,完成了从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化。

5.骈文有什么特点?

骈文是南北朝时期出现并流行的一种文体,具有裁对、隶事、敷藻、调声的特点。裁对,即讲究对偶工整,就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音节数目相同的一对句子,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句式上用四字句或六字句;隶事,即用典,表现典雅含蓄;敷藻,即讲究文采,显示作者的语言才华;调声,即注意语言的平仄协调,读起来有韵律美。

6.为什么说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种平淡自然的境界。其成因来自诗人在诗中表现的平和心境和淡泊的人生旨趣,其表征则在于诗歌语言的质朴平易,以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意象的生活化、日常化,并在其境界中充分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恬淡优美,其极致则臻于物我浑融的“无我之境”。

7.宋初时期山水诗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1)魏晋以来流行归隐之风,一方面由于社会动荡,一方面门阀世族享有种种特权而不务实事,社会上有股归隐之风,在归隐中欣赏山水,成为山水诗产生的生活基础。(2)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往往从对自然风景的欣赏中领悟道义,随着玄言部分渐渐淡化,山水描写成为诗的主要内容,这直接引发了山水诗的发展。(3)晋室南渡以后,南方山水秀丽多姿,逐渐启发了文士对自然的欣赏,到此期,对山水的审美意识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品评山水成为士族的新风尚。

8.太康诗风的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

形成原因:其一,时局稳定,生活舒适,导致诗歌内容平庸;其二,政失其本,士无特操,爱财贪欲成为士人的主要人生追求,缺乏建安以来的理想主义色彩,使诗歌流于形式,追求技巧。内容特点: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艺术特点:追求文字辞藻华美,注意排偶,描写细腻。代表诗人有陆机、潘岳,其中,陆机诗歌语言华丽排偶,内容多拟古酬酢之作。潘岳诗追求辞藻绮丽与陆机相同,但"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潘岳《悼亡诗》三首发自本性,情感真挚,委婉转折,淋漓倾注,后世评价极高。以至"悼亡"一词,专为"悼妻"之用。

9.南朝乐府民歌为何均是情歌?

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这些民歌并不是来自广大的农村,而是以城市都邑为其策源地;二是由于统治阶级有意识地采集。南朝统治阶级是腐朽透顶的士族地主,他们采集民歌,丝毫也没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意味,而只是按照他们的阶级趣味、享乐的要求,来加以选择和集中。

10.简析《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阮籍与嵇康的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为正始散文的代表。阮的散文代表作为《大人先生传》,嵇的散文代表作为《与山巨源绝交书》、《声无哀乐论》等。《大人先生传》酣畅淋漓,辞采瑰奇,骈散相间,譬喻警拔,震憾人心;《与山巨源绝交书》以幽默嘲讽出之,貌似平易之言,显尽高洁之志,揭露官场恶俗淋漓尽致,比喻妙谑迭出,语言生动贴切,妙思入神。

11.简述李斯《谏逐客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秦唯一的著名散文家是李斯。李斯与韩非都是荀况的学生。李斯原是楚人,后入秦,作吕不韦的门客,官至秦丞相。李斯一些好的散文也是在秦统一以前创作的。其代表作《谏逐客书》,写在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当时秦王曾经下令驱逐从别的国家到秦国来的一些客卿、士人,李斯当时从楚入秦,也在被逐之列。他对此事很不满,写

了这篇《谏逐客书》,陈述如果秦王实行逐客令,其危害将是无穷的。文章劝谏秦王要取消逐客令,要有气量容纳各国的人才。李斯在这篇上书中,从“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列举了历史上客籍人物对秦国的贡献,指出如果采取“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那么就等于把武器借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强盗。就是说人才外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以至于必然导致秦政权的危亡。全文写得议论驰骋,气势奔放。文章在艺术上排比铺陈,富于文采,写得很有说服力。而且语言趋于骈偶化,这种文风对于后来文章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2.汉代文才录士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

13.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1)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①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②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2) 献纳辞赋的风气。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虽然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除了西汉武、宣、元、成诸帝,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使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3)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4)游学游宦的兴盛。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14.从《史记》的褒贬尺度看,它表现了哪些进步倾向?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这首先表现在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丑恶面貌的揭露和讽刺,如《项羽本纪》、《循吏列传》、《酷吏列传》等。其次,司马迁不仅大胆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而且也热情地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如《酷吏列传》中都有所表现。第三,《史记》的人民性、战斗性还表现在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肯收录的下层人物,并能从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观点出发,分别给他们以一定的评价,如《游侠列传》。第四,《史记》中还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总之,作为传记文学的《史记》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刻的: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画出了他们真实的脸谱;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了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以及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困急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质,这对今天都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15.《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公元前104-前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16.在司马迁的生平中主要有哪几件与他的《史记》的写作有密切关系?

司马迁的一生,据王国维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推断,当是“与武帝相终始”。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有三点与他的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其一,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著有《论六家要旨》,把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之学”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对阴阳等前五家作了分析批判,而对道家作了肯定,认为道家是兼具五家之长而无五家之短。司马谈立志修一部记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并为此做了一定的史料准备,遗令司马迁完成。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为太史令,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着手起草。可见,司马迁的学术思想、事业理想均受到他的家庭环境和他父亲的影响。其二,青、中年时期的漫游。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开始了漫游生活,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各地社会状况和了解风土人情。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江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

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三,遭李陵之祸。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机报答汉朝。正好汉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汉武帝。武帝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遭受“腐刑”。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述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是这次被摧残的记忆,时常使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可以更简略)

17.《史记·项羽本纪》中“垓下之战”如何描写英雄末路的悲哀?

第一层:在垓下被围,美人帐中作歌,英雄与美女惺惺相惜,渲染浓郁的悲剧氛围,表现出作者对项羽的怜惜之情。第二层:东城之战,再次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表达了对项羽绝世才华的爱惜。同时也表现了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对自己的失败不能自责,反而怨天尤人,同时通过被田父欺骗,也表现出项羽的失败客观上在于不得民心。第三层:乌江自刎是项羽一生中最悲惨,也最壮烈的一个场面。宝马酬知己,头颅赠故人,义不过江东,司马迁用浓墨重彩表现英雄悲壮的死,并把这种英雄气概同汉朝军队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项羽最后一次展现性格中光辉的一面,并最终完成了这个悲剧人物的描写。

18.举例说明《史记》强烈的抒情色彩。

(1)鲁迅先生曾盛赞《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含义之一就是指这部著作的强烈的抒情性而言。《史记》是一部饱含着作者激情的文学著作,司马迁主要是要通过写史来表现他的政治理想。《史记》中有的作品通篇像一首抒情诗,如《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史记》中这种全篇都像一首诗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一篇之中有一个或几个抒情段落的篇章则是很多的。有些段落中,作者还特意引入一些歌谣谚语,特别是那种让作品人物 “自己”的即景作歌,突出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如《刺客列传》荆轲在易水送别时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史记》的文章常常夹叙夹议,这些议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写到廉颇失势时,作者借廉颇与宾客的对话抒发了他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3)《史记》语言的总体风格是朴拙、浑厚、气势沉雄,这种特点在那些记述悲剧英雄人物的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项羽本纪》、《伍子胥列传》、《荆轲列传》等就是如此。

19.试分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和艺术。

《汉书》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传记是《苏武传》。他表扬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品德。文章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情节描写和鲜明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汉使臣苏武不畏强暴、不为利诱、受尽折磨、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形象。如李陵劝降时,表现发苏武始终如一凛然不可侵犯的严正态度,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尽管李陵动之以情义,诱之以利害,娓娓动听,但苏武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的言语不多,却字字有力,表现出为国家宁愿肝脑涂地的坚强信念。因此,当苏武说出“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的话时,李陵竟不禁自惭形秽而喟然叹息地说:“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两相对照,形象异常鲜明生动。最后写李陵送苏武返汉,虽只写了李陵向苏武表白自己内心悲痛的一段谈话,但其中流露的重个人恩怨得失而轻国家民族的思想,两相对照,却更加反衬出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格。《苏武传》正是通过这些情节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和鲜明的对比,绘声绘色地表现了苏武这个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他在迫害之下和诱降面前的大义凛然的不屈态度,真可以说是高风亮节。苏武的事迹是十分激动人心的,而班固的文章也写得可歌可泣。

20.简述《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思想上:《陌上桑》则是通过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机智、勇敢、坚贞的女性形象。汉时太守,照例要在春天循行属县,说是“观览民俗”,“劝人农桑”,实际上是“重为烦扰”。《陌上桑》揭露的正是当时太守行县的真象,所谓“重为烦扰”的一个丑恶斋,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

艺术上:《陌上桑》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罗敷和使君的对话,表现出罗敷的机智与勇敢。形式上是五言体。《陌上桑》从精神到表现手法都具有较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因素。诗中的主人公秦罗敷,既是来自生活的现实人物,又是有蔑视权贵、反抗强暴的民主精神的理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高贵品质。正是这种疾恶如仇的现实主义和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的这两咱精神有有机结合,以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虚构这两种艺术方法的相互渗透,才塑造出罗敷这一卓越的形象。

21.简述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与其它诗歌样式一样,也是从民间产生的。早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言诗就已经开始萌芽,《诗经》中的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五言诗句。到了春秋末期,楚国的《孺子歌》、秦始皇时的《长城谣》等,已可看作是五言诗的雏形。西汉时,五言的歌谣越来越多,自汉武帝以后,五言歌谣被大量地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它们有不少的新故事以及相当的艺术技巧,逐渐吸引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文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开始模仿起来,于是就有了文人的五言诗。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当是班固的《咏史》。歌咏缇萦救父的故事。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木无文”,缺乏形象性。文人模仿民歌创作的五言诗当以辛延年的《羽林郎》为著名,它是模仿《陌

上桑》而写的。东汉桓、灵之际的《古诗十九首》则标志着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22.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

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究竟产生于什么时期呢?它的首创者又是谁呢?对个问题看法很不一致。有人认为是枚乘、卓文君、班婕妤、李陵等人是文人五言诗的创始者,但是考察当时诗歌发展的情况,证明这些说法并不可靠。比较可信、而且得到公认的说法,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写作的《咏史》。这首诗的内容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免其父亲的刑罚请求没身为奴婢的故事。这首诗只是老老实实地叙述事实,缺乏诗歌应有的形象性,所以显得枯燥,缺乏文采。这说明文人运用这一新体还很不熟练,因而不免幼稚。但从表现形式看,这已经是一首典型的五言诗了。班固以后,作这种新诗体的逐渐多起来了,如张衡的, 《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疾邪诗》二首,比班固的《咏史》已有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有作者姓名的完整的五言诗。此外还有一些无名氏的作品,如《古诗十九首》,以及曾经被误认为苏武、李陵的一些作品,大概也产生于这一时期,就是产生于班固以后的东汉时期。特别是《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

23.《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为何?这组诗有何社会性,有何局限性?

《古诗十九首》反映的思想内容就很复杂。有写热中仕宦的,如“今日良宴会”;有写游子思妇的,如“行行重行行”;有写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如“驱车上东门”;有写朋友交情淡薄的,如《明月皎夜光》等等。《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感情虽然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人生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大有唯恐不及的忧虑以及在这种忧虑下所表现出的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所有这些都是失意士人正当社会大动乱的前夕,现实生活和内心要求产生矛盾、苦闷的反映。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主要在于《古诗十九首》与乐府民歌的作者身份不同,大都是属于中小地主阶级的文人,为了寻找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游宦在外,以求一官半职。他们长期在外,与家人的离别,彼此之间易生伤离怨别之情。这种感情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反映,其中浓厚的消极情绪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时期的反映。

24.简析曹丕《燕歌行》的艺术成就。

首先,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首文创作的七言诗。七言诗的形式,在曹丕之前,只有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但《四愁诗》每句中间加有一“兮”字,而曹丕此诗则完整的七言句式,因而他对七言诗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尽管它还是句句押韵,音节不免单调,但却直接为后来七言诗的成熟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第二,这首诗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切和谐流畅,很能体现曹丕诗的艺术风格。作者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上来描写,即景抒情,即委婉细腻,又凄恻感人。开头三句写秋景,以燕雁尚知时令以兴起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怀念。“慊慊”二句揣度对方远游也必定思念故乡。“贱妾”以下五句写女子百无聊赖的思念情状。最后四句补写夜景,末二句感慨牵牛、织女隔河遥望,为他们无辜被隔离而叹息。这样景情结合,非常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相思别离的幽怨之情。全诗语言上平易清新,颇有个性特色。

25.简述蔡琰五言《悲愤诗》的成就。

《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它长达五百四十字,象这样的长篇叙事诗,是前此文人诗歌中所没有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这首诗虽然是写诗人自身的遭遇,但是它通过一个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汉末动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女的共同命运,同时也控诉了军阀混战的罪恶。《悲愤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现实主义,它善于通过细节的描写,具体生动地表现各种场面,使人有如身临其境,目睹其人。汉乐府中开始大量出现叙事诗,象《十五从军征》、《孤儿行》等都是以诗中人物自叙身世遭遇。《悲愤诗》正是从精神到艺术手法都受到这一传统的影响。它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北征》等诗显然受到它的影响。

26.简述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早年“好诗书”,有“济世志”,但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在统治阶级的残酷斗争中,不仅抱负无法实现,自身的安全也没有保障。于是转而崇尚老庄思想,对黑暗的现实采取发一种消极反抗的态度。他终日饮酒酣,遗落世事,做官只是“禄仕”而已,言谈交际更是“发言远,口不藏否人物”。

阮籍尽管在行动上佯狂放诞,但内心却十分痛苦。他把这种深藏内心的、无法渲泄的痛苦与愤懑,用隐约曲折的形式在诗歌是表达出来,这就是他的著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咏怀诗》不是一时之作,它们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复杂思想感情。诗中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现实中的诗人的内心苦闷,以及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患。诗中还表现出尽管诗人有惧祸的思想,但对暴虐的现实政治仍表现出一种守正不阿的品格。诗中还从进步的思想出发,对曹魏统治者的日趋荒淫腐朽也朝廷了揭露。以上这些都是《咏怀诗》思想上的积极表现。此外,也有不少作品表现了诗人意志消沉、畏祸避世的消极思想。

阮籍处于政治高压之下,虽然满腹愤懑不平却不能直接说出,因此,在表现上多用比兴手法:或用自然事物象征,或用神话游仙暗示,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隐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诗人,且能吸收多方面的影响,创造独特的风格,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7.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传统?

在形式主义诗风盛行的太康时期,能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的传统,写出了有充实内容的作品的作家,是杰出的诗人左思。左思现存诗十四首,《咏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这些诗并非一时写的,它反映了诗人由积极而消极的过程。左思出身寒门,在门阀社会里得不到重视,一生不得志。正是这种感受,诗人对门阀制度朝廷了揭露和抨击,如《咏史》第二首,全诗前半以贴切而形象的比喻揭露了门阀社会的不合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后半更指出了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样就扩大了诗歌的肉,加强了诗歌的思想感染力。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所以他的咏史诗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这显然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钟嵘《诗品》说他“文典以怨”,是指其史诗而言。这诗里多引史事,所以“典”;他用史事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所以“怨”。从他的诗里还可以看到建安以来文学技巧的发展。诗中使用对偶,也用词藻,但由于剪裁得当,严格地为表现内容服务,使得罗力内充,一点没有冗沓平弱的毛病。所以左思的诗歌,不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

28.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其一、南北朝乐府民歌继承了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北朝民歌,尤其突出。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南北朝时期,这种“刚健清新”的民歌的出现,就显得特别可贵。给文坛带来了一种新的力量和新的血液。

其二、在诗的体裁方面,南北朝民歌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象《木兰诗》这样长达三百多字的长诗,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也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

其三、在表现手法,南北朝民歌对唐代诗人也有许多启发。如排句、口语、双关语,尤其是双关语,唐以后,诗人们由于处境的险恶,往往利用双关语写作政治讽刺诗,来曲折地表达他们那种难以明言的家国深衷,这一发展也是基于南朝民歌的影响。

其四、南朝民歌对唐五代以后的许多男女艳情的小词,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9.简述游仙诗渊源及郭璞《游仙诗》

(1)游仙诗渊源可上溯到先秦,在《离骚》中,屈原就幻想神游天界。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

(2)游仙诗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并非以游仙为主旨,而是有所寄托。(3)郭璞游仙诗另一内容,即采取游仙方式,创造一个浪漫神仙境界,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情绪和态度。诗中抒发感情真实,情采斐然,描写形象生动。

30.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谢灵运认真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从此,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2)谢灵运山水诗的第一个特点是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先叙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

(3)其第二个特点是在局部景物描写中表现情思韵味,朝着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

(4)谢灵运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注意到诗中画面的色彩和谐与明暗对比。汤惠休评“谢诗如出水芙蓉”。

(5)谢灵运山水诗有佳句而无完篇,存在运用典故成句过多、节奏冗缓等不足之处。

31.谢脁诗歌的艺术成就。

谢脁的诗追求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情思明净潇散,意象清新明丽,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李白评价他的诗是“清发”。

谢脁感情单纯明朗而外露,所以可以感受其诗中一种纯净如竹露如风荷如月色如流泉般的情思流溢。即使写离忧哀伤,也不会百结回环,感慨深沉。

谢脁诗意象天然韵致,落尽华饰。他的诗的意象色彩趋向于浅色调和暖色调,意象多琴、竹、荷、月、归舟、鸿等雅文化因素,有助于清新明丽意象之构成。

谢脁诗语言流畅明白,去除了任何晦涩的文字与赘典,有的完全接近口语,明白如话,这是谢脁的着意追求


儿女情多的意思相关热词搜索:儿女情长的意思 儿女情长什么意思 儿女情长是什么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儿女情多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儿女情多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76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