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

2016-01-21 09:14:0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一《《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呼兰河传内容摘要》,希望能帮助到你。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一
《《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作者:王瑶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8期

内容摘要:《呼兰河传》是萧红灵魂的独语,是她以女性独有的生命体验进行的创作。本文从感伤的文本旋律和作者对精神家园的皈依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表现出作者哀婉感伤的叙事基调以及情感上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关键词:《呼兰河传》 故土 感伤 思恋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并极具个性的优秀女作家。她以别致的风采出现于文坛,以女性独有的生命体验进行创作,表现出特有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创作于生命后期的《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个人最重要的代表作,它延续了《商市街》的私人话语,同时将《生死场》中那种令人哀伤不安的风格推向极致,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将呼兰县的风俗一一展现,文本极具自足的完整性。茅盾亦把这部长篇小说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是作者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小城作的传,也饱含着作者饱尝四海漂泊之后对故乡风物的浓浓思恋。

在那个悲壮的大时代中,萧红用自己的方式体味着生命的悲剧性和孤独感,精神上难以割舍地牵系着遥远的故土、逝去的光阴,而充斥着个性话语的《呼兰河传》成为了她心灵上最好的慰藉。

一.感伤的旋律

每一首交响乐曲都有它特有的主旋律,如果将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比作乐曲,那么,回旋在她作品中的便是一种哀婉感伤的基调。它不像贝多芬式的交响乐章,充满着爆发式的激情和动感,而是阴郁寂寞的,交织着淡淡的悲伤之感,又不乏女性的深情和悲悯,还笼罩着一层孩童梦幻式的色彩。与许多同时代的女作家不同,萧红的作品里没有愤怒的哭喊与控诉,她的大多数小说写得深层哀婉,却又不乏诗意。即使是在矛盾冲突揭示得比较尖锐的作品中,也是热情中夹杂着忧郁,同情中流露出感伤,字里行间始终弥漫着一种哀婉无奈的情绪。种种辽远的愁绪最终汇聚于她平静的叙述。渗透在萧红小说里的感伤情绪,是一种复合的情感。《呼兰河传》尤其如此。其中有梦魇般的沉郁、迷惘和痛苦,同时还交织着希望和追求,生与死的主题在此一一拉开序幕。萧红借此宣泄着心中的哀戚,也在写作上达到了艺术上新的高峰。 这感伤的旋律,是时代的苦闷。时间已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的浪潮似乎对这个呼兰河畔的偏僻小城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人们依然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社会状态中,麻木迷惘。小说一开篇便是严冬的冷冽与小城生活同一内容的反复轮回。其中,作者触目惊心地描绘了一个横梗在街头的大泥坑,它联系着人物悲苦单调的生活,联系着人们麻木的心理,犹如小城挥之不去的梦魇。“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

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哪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粘住的。”大泥坑俨然成为呼兰县城的标志和象征。这里常常淹死鸡、淹死鸭、淹死猪,陷住马车,甚至空中飞翔的燕子用翅膀点水,也有被粘住的危险。人们安心地看着旱天牵马抬车的盛况,乐得能够分享被泥坑淹死的便宜猪肉。在时代的阴霾中,人们尚未觉醒。在探求生命意义的坎坷艰难之中,作者以个人的身躯承受着历史的滞重,美好感情失落的悲哀萦绕在心头,笔触空灵却难掩沉重。

这感伤的旋律,是旧势力徘徊时在人们心灵上投下的阴影。数千年统治着古老中国的封建幽灵,仍然在这个小城里游荡。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吞噬着新生的力量和希望。《呼兰河传》里,读者可以感到旧势力附加在人们心灵上的沉重负荷,以及面对旧的、恶的传统观念的压抑和窒息。人的命运在这样的氛围里也愈加沉重。“死于无主名无意识的群体谋杀”的小团员媳妇正是这个时代的悲剧。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只因不会装作羞羞答答,吃饭吃了三大碗,不合封建礼教的妇道。于是,婆婆、叔公便狠狠打她、甚至用滚烫的水给她当众洗澡帮她除魔去鬼。“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小团员媳妇被折磨死了,一条青春的生命也随之毁灭。然而在这里的人们眼里,“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因为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睡得沉沉实实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又顺其自然,人们不曾反省社会的积弊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小团圆媳妇的死更多是一场无谓的苦难。萧红笔触中透露出的悲悯和感伤,有力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绪,让人挥之不去。 这感伤,又不能不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萧红在她的童年时期就过早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寂寞与悲凉,旧时的辛酸,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而成年后婚恋的伤痛,又使她饱经了人生的沧桑。在多年生活的磨难中,萧红目睹了人生的痛苦与欢乐。在生活的撞击下,才华横溢的她终于发愤为文。无疑,萧红的作品也打下了她性格的烙印。《呼兰河传》中的感伤情绪,外表柔弱,内在有力,是作者思想的外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感伤中求其美、在叙述中求其真的创作特色。一方面,因为看到美好事物被掩盖、践踏,读者会从感伤的旋律中感到同情和惋惜,并以此激发我们对扼杀美好事物的行为的愤怒;另一方面,读者通过小说感染到作者的心绪,从而使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提高。

二.恋者的皈依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童年见闻为题材,描绘北中国一个偏僻小城的风土人情的。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精神上难以割舍地思念着心中的故土。萧红情不自禁地以恋者的风姿,在小说中扮演着抒情的角色。《呼兰河传》中的“我”这个小女孩,天真无邪,纯朴自然,敏感细致,同时又充满幻想。在历尽世途坎坷后,萧红用小女孩的眼中所见完成了自己对故乡的皈依。现实中太多的苦难使她只能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抒写,建构起精神上的家园。而“故乡之成为故乡,必须透露似近实远,既亲且疏的浪漫想象魅力,当作家津津乐道家乡可歌可泣的人

事时,其所贯注的不止是斯土斯人的写实心愿,更是一种今非昔比的异乡情调。回忆及想象故乡双管齐下,由过去寻找现在……”萧红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但现实种种却让她深感无奈,美好的理想的失落让她在精神上由过去寻找现在。

在《呼兰河传》中这个外化的自我形象便是着迷于自由自在的大自然的女孩儿。“我”眼中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显然不是无情之物,而成为了作者寄托生命,表达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意象。“后花园”便成为了这一思恋的载体。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后花园与其说是一个实存,不如说是一个化作记忆然后又不断地依凭记忆再造的想象的空间。”诚然如此,《呼兰河传》中的后花园是萧红心中想象的空间,也是对故乡的感情投射。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一花一世界,后花园里细致的情景,亦成为了作者生命中最真挚的怀念。因此,作者极力描写了祖父对我的疼爱以及后花园带给我的快乐,并不厌其烦地用絮絮叨叨、罗嗦稚气的话语描绘着这美好的一切。

萧红曾写到,“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祖父的关爱、“我”的憧憬和后花园里的景致构筑了《呼兰河传》里作者内心深处的思恋,而这正源于作者强烈的生命感受和情感体验,包含着难以传达的人事苍凉的深层感慨。

《呼兰河传》是萧红写给自己的灵魂独语,在回忆中深深思恋自己精神上的家园,仿佛一次默默地旅行,诉说着对“家”的无限眷恋。作者心力所向,往往是她终身难忘的。呼兰河畔的小城是萧红本能的表述,真挚地记录了独特生命体验下的自己对故土的怀恋。然而对故土的思恋只能在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皈依中升华凝聚。童年的时光已经逝去,想象的故土早已遥远,“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寂寞之感在小说结尾再次流露出来。想象中呼兰河的小城,是逝去的故土,更是萧红生命中的精神家园。留不住的回忆弥漫着无尽的感伤,《呼兰河传》的歌唱始终是作者一曲恋者的伤歌。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70.

[2]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8.

[4]王德威.当代小说十二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112.

[5]徐妍.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228.

[6]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A].萧红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32.

[7]萧红.失眠之夜[A].萧红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王瑶,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二
《浅谈《呼兰河传》中呼兰河人的性格特点》

浅谈《呼兰河传》中呼兰河人的性格特点

第一作者: 郑家齐

第二作者: 雷丹阳

第三作者; 向熙春

内容摘要:《呼兰河传》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以其在故乡呼兰河的童年故事为题材的一部类似自传体又不是自传体的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本文在简要概括《呼兰河传》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将涉及到的人物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两类来大体了解书中人物,并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来浅谈书中呼兰河人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 《呼兰河传》 呼兰河人 性格特点

一《呼兰河传》内容分析

《呼兰河传》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讲呼兰河的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卖馒头的老头举步维艰,东二道街,西二道街的店面布置,村民对不幸人的态度,买麻花,买豆腐,看火烧云,扎彩铺人的生活以及所扎的物品,以及最主要的是东二道街上的一个大泥坑;第二章主要讲呼兰河人的祭鬼神的习俗,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第三章主要讲我和祖父在后花园的生活,以及后花园荒凉时我在储藏室的生活,在这段日子期间,祖母去世了;第四章主要讲我家的院子布置以及院子里形形色色的人;第五章主要讲老胡家的团圆媳妇由快活的来到悲惨的死的故事;第六章主要讲有二伯的生活;第七章主要讲冯歪嘴子和他的女人的故事。

二.《呼兰河传》中涉及的人物

书中所涉及的人物比较繁多,因此将作者的章节、字数安排,作者的提及次数,作者的情感倾注,对情节的推进程度等作为依据将人物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两类。值得一提的是,在书中有许多并不具有名字却很有代表性的一类类人,比如争着抢着看跳大神的人,道貌岸然的绅士们。

1.主要人物:“我”,祖父,祖母,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2.次要人物:卖馒头的老头,说猪肉是瘟猪肉的孩子,王寡妇,买麻花的一家人,兰哥,老厨子,周三奶奶,老

胡家的老太太、二儿媳妇、大孙子媳妇,云游真人,王大姐,李永春药铺里的厨子等。

三.《呼兰河传》中村民的性格分析

书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不仅仅适用于呼兰河那个地方,而是当时整个中国人的写照,透过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人民的生活图景以及其所透出的时代气息。我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进行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1毫无疑问,呼兰河人具有传统劳动人民的很多优点。(1)勤劳能干,呼兰河人顺应季节的变化一年四季的忙碌着,比如男人秋天时“白天忙着收割,夜里多做几个割高粱的梦就是了”,女人“浆衣裳,拆被子,捶棒捶,捶得街街巷巷早晚地叮叮地乱响”。(2)勤俭持家,团圆媳妇的婆婆的手因为扒豆子受了伤,“指甲就肿起来了,肿得和茄子似的”却还舍不得花钱买药,并且痛骂了想要给她买红花药酒的儿子。(3)善良热心,不小心的车夫连人带车跌进大泥坑里,有很多“帮忙救马的过路人”“卷卷裤脚,脱了鞋子”“走下泥坑去,想用几个人的力量把那马抬起来”;当祖父在为冯歪嘴子安排好住处以后,祖父教育我“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多说话的”怕冯歪嘴子“难为情”,祖父在小团圆媳妇被打时多次到老胡家为小团圆媳妇说情;小团圆媳妇生病时,许多人来给他们家出主意。(4)淳朴厚道,在因为野台子戏而又聚在一起的姐妹们互送礼物“无法表现,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把东西递过去就算了事”,不添加一言一词,只是把东西递过去就好。

2.呼兰河人的缺点是明显的,也是致命的。(1)迷信无知,封建的陋习带给人巨大的伤害。当家人有病的时候,首要的不是看郎中,找医生而是“跳大神”来驱鬼,将团圆媳妇受气看作是理所当然。(2)顺从命运,在这方面一共有两种人,一种是安于现状,不做长远打算。“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至于这个房子将来倒与不倒,或是发生什么幸与不幸,大家都以为这太远了,不必想了”;另一种,是以有二伯为代表的一类人,只知道每天怨天忧人,认为世事不公,这两种人都是相同的结果,顺从命运,从未想过要为光明的明天做些什么来实现自己的价值。(3)爱凑热闹,并且虚张声势,散布流言。明明马没有死,“一哄起来就说马死了”;每当有一家跳大神时,人们便“爬墙地爬墙,登门地登门”来凑热闹;“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面,在那里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

总结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响和色彩的,可又是刻薄单调的”,“萧红则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创作了这一部传奇之作。呼兰河的人民是勤劳能干,勤俭持家,善良热心,淳朴厚道的,然而他们又是迷信无知,顺从命运,爱凑热闹并虚张声势的。呼兰河人是当时中国人的缩影,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缩影,其引发的思考是无限并深远的。

参考文献:【1】 萧红.《萧红全集》上 【M】 哈尔滨出版社 98~275页 1998年版 第一作者: 郑家齐 1993年8月9日 辽宁省北票市 12级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三班 第二作者:雷丹阳 1994年2月13日 辽宁省葫芦岛市 12级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三班 第三作者:向熙春 1992年12月5日 甘肃省天水市 12级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三班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三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内容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

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这些都不是是单纯地写介绍呼兰河的地理,而是以地理为纲逐一介绍,反映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对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影响。不同的是《长恨歌》各小节都加了标题,并单纯地介绍一种事物,而《呼兰河传》没有这么做。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总的来说,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呈现以下几种心理:

一.迷信愚昧,二.自私,自顾自,三.冷漠麻木不仁,四.“看客”心理,喜欢看热闹,说东道西,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谈资,幸灾乐祸。

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八娘娘庙大会,跳秧歌等;第二部分(3、4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5、6、7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但是,作品各部分、各章节、各人物之间似乎无必然联系。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是一部典型的“三无小说”,即无主要人物,无连贯情节,无确定主题。萧红自己也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正如矛盾在序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

小说虽无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但又确确实实为我们塑造了四个经典的人物,即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忍的冯歪嘴子。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是祖父、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目前还没有人专门论述有二伯。有二伯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古怪的性格形象,绝不亚于鲁迅笔下的阿Q。

《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形象分析

萧红,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廼莹,“萧红”系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多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的小说自有一种东北特色的豪气,又多添一份女性的情致,因此很耐看。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在《小城三月》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聆听到一个东方女性悲惋的哀歌,一个叫做翠姨的女子热烈而哀怨的情感贯穿全文。在三月的微风里,这个平凡的女子静悄悄的死去。对于这样一个处在新旧礼数之中的一个被新思想熏染的传统型的少女,她的命运到底是有希望的好,还是没有希望的好,或者说哪一种情更为悲剧?正如鲁迅的关于铁屋子的思考:对于没有希望的民众,不去唤醒他们,固然可以让他们蒙昧地死去,不必背负心理的痛苦,但面对希望,还是有唤醒他们的责任。那么,在旧礼教的中国,翠姨的命运到底有没有希望呢?这也许有,但她的境遇却注定这是多么渺茫的一种奢望。

首先,小说尾声给了一点亮光,“我”母亲在翠姨死后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意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但翠姨的悲剧不在于嫁与不嫁,她的悲剧在于她认识了一个有文字、文明的一种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在当时只是一个如试管中的胚胎,微动而脆弱。这个世界让她对原有的她脱胎出来的世界绝望。而她更大的悲剧是她深爱着这个她不属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而且爱上了她不能爱的人。可以想象,不嫁人的翠姨仍然要死!

其次,翠姨的性格直接导致了她的失望。她腼腆、柔弱、纯情,她没有去反抗与争取的能力与勇气,她只能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她的希望。翠姨的世界是万分复杂的,过分的复杂让她的选择没有空间。翠姨的爱是一种没有成功希望的冒险,相比于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她的爱更不能为世人所容,因为她与“表哥”是姨与侄的关系。她没有曹七巧那么蒙昧,所以她不愿只求得一个嫁或不嫁的结果。嫁,他不能成为曹七巧。如果她要活下去,又必然得成为另一个曹七巧。不嫁,她的世界是空的,她的生命在真空中是不能存活的。所以,她无需于此加以选择。她也没有曹七巧的心力,曹七巧最起码能孤身去同周围的人拼打,尽管为了存活而失去了原本的心灵。翠姨的美丽恰在于此,她不做曹七巧,所以悲剧美让她如同圣母,没有曹七巧的庸俗。曹七巧的悲剧是一直庸俗下去,而翠姨的悲剧是她选择了文明:文明的世界,文明的思想,文明的生命,文明的爱情。

翠姨的悲剧美尤其在于传统之外有一点新化。如果她是传统的,她不过腼腆,贤淑;如果她完全新化,她也就会热烈、坚强。但她在新旧之间,为我们显示了一种既贤淑又聪慧,既腼腆又充满向望,既柔弱又不无勇气的激情少女情致。正如小说末尾,那马车再也驮不动美丽的甚至圣洁的翠姨了。

在文明与传统夹缝里生存的翠姨,她选择的悲剧的命运其实就是最幸福的了。正如她所说:“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萧红与《王阿嫂的死》

《王阿嫂的死》是萧红早期的作品之一,写于1933年5月21日,收录在《跋涉集》中,篇

幅极短,场景也不是很大。但是,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社会意义是极为深刻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方法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是其乡土小说中成功的篇章之一,全文共分为六节,写的是有孕在身的“王阿嫂”因失去丈夫过度悲伤、劳累,在休息时被“张地主”踢中肚子而早产后失血过多而死,新生儿也随即死去的悲惨故事。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王阿嫂”这一悲剧形象,展现出受地主阶级无情压迫、剥削的农民艰难度日的情况,并且通过写“王阿嫂的死”来控诉封建统治阶级吃人的残酷本质。 “王阿嫂”,一个身怀六甲的女人,“什么活计都做过,”地主们从不管农民的死活,时时刻刻变着法儿的剥削他们。“家家都从房檐上把茄子解下来,送到地主的收藏室去,”他们自己冬天吃的却是“地主用以喂猪的烂土豆,连一片干菜也不曾进过嘴。”

农民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却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掌控,更不消说别的了。萧红些这类题材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生于地主家庭的她,耳濡目染,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苦。难得她有这样的出生却懂得反抗,懂得争取自由,否则,她也只是千千万万个牺牲品中的一个, 陷入封建家长的摆弄之中。尽管后来萧红的生生活道路布满荆棘,但总好过被别人支配一辈子,她离家私奔体现了莫大的勇气,在那样的情况下都不屈服,这是她的性格所在。正因为如此,萧红的小说大多都是以农村为背景并且隐含着浓烈的悲剧味道。她没有写农民与地主的正面斗争,或者说没有斗争,只有压迫与被压迫;也没有写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是写一系列麻木的过着自己生活,一代一代重复着相同悲剧的,却没有想过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命运,依旧如蝼蚁般苟活着的愚昧的农民形象来表现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农民身心备受摧残,无力抗争,也不想抗争,连死亡都不能唤醒他们的灵魂的真实情况。

“王大哥”的死,没有换来村民对地主的不满与反抗,不知情的妇人们甚至还说“总是张老爷子,有多么慈心;什么事情,张老爷子,都是帮忙的。”对“张老爷子”感恩戴德,这是多么讽刺,多么可笑的场面,形成的强大的反差,自然会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冲击。

当然,文中也不乏人性的闪光点,不管是处于真心还是假意,总归又善良和美丽的一面,也是一点小小的慰藉。“竹三爷”对“小环”的怜悯,“李愣三”对“王阿嫂”暗中的关心,“王妹子”对“王阿嫂”的照顾等等。虽然这些人同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的卑微,但对于比自己更弱小,更卑微的人他们还是存有一丝怜悯之心,这是同为下位者的惺惺相惜。即使不能名正言顺的给与帮助,总还是会在暗地里相互扶持。从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出尽管萧红写的这些小说都以悲剧为总格调,以农民阶级的落后、愚昧为出发点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丑陋面貌,但是,总会有人性的美贯穿在一些细节上,说明她本人虽痛心于农民阶级的愚昧,却一直坚信这个民族是有希望的,只要人性未被扼杀,这个民族迟早会兴盛。

再者,从作者的创作方法上来说,本文采用的是顺叙、插叙的手法。先写“王阿嫂”在其丈夫过世后独自支撑整个家的艰苦生活,再插入“王大哥”惨死的原因和过程,最后回到“现在”写”王阿嫂之死”。这样设计更加突出“王阿嫂”的悲剧性。“王阿嫂”是封建礼教调教出来的产物,

“女以夫为天”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在得知“王大哥”被“张地主”烧死后,她失去了理智, 啕天大哭,声音“凄惨泌血”,连听的人都免不得被这“滴血的声音诱惑得哭了”,“王阿嫂” 哭的不仅仅是她的丈夫,更是哭诉自己坎坷的命运。一个弱女子,在封建农耕社会若失去了男子的依靠,就根本无法活下去,而“王阿嫂”却只能咬着牙苦干,养活自己和“小环”。因为她们无人可靠,等待她们的只有永无止尽的劳动。萧红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因此她能更清楚地认识到笼罩在中国农民头上的阴云有多厚,更加迫切的局的解放、改革的重要性,从而用文字表现出来的震撼力也大大加强,文章的深度自然而然也就的到提升。 另外,作者的比喻手法、细节描写运用的相当的不错。比喻例如,把“茄子”比成“紫色的铃铛”十分新鲜、恰当;把“王阿嫂”比成“一条瘦龙”,不仅贴切,更突出其瘦骨嶙峋的身板;把她的“悲哀”比成

“沉淀了的淀粉,”沉重的厉害,浓厚的不可分解;把“张地主”比成一只“阴毒的老鹰,”使“张老爷”丑陋、残暴的一面表现淋漓尽致,是典型的剥削者的形象,令人厌恶、痛恨。细节描写也是相当的成功,例如,妇女们穿茄子时,“不管蚊虫把脸和手搔得怎样红肿,也不管孩子们在屋里喊叫妈妈吵断了喉咙。她只是穿啊,穿啊,两只手像纺车一样,在旋转着穿„„” ,可以看出她们必须不停地穿才能保证自己有饭吃,就算是蚊虫叮咬、孩子叫喊也顾不得了,生存的艰难一览无余;再如,写到妇女们谈论“王阿嫂”的不幸时,有的同情,有的漠然,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挖别人的痛处,而有两个“死去男人”的妇女什么也没说,只有她们才真正知道这其中的苦楚,才明白“王阿嫂”的痛;写到“小环”在“王阿嫂”坟前睡着后呓语“妈 妈,我冷呀!”直到“竹三爷”把她叫醒,她才意识到她又只剩下一个人了,于是哭喊着;“妈妈,跟„„跟我回„„回家吧„„”,多么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可是现实却不给她幸福的机会。连最后一丝希望都给抹杀掉了。“小环”今后的命运若继续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运转,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萧红又含蓄的启示我们,必须尽快解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自己命运都无法掌握的人,给他们光明、幸福的生活,。这是萧红奋斗一生的目标,也是她创作动力的来源。

重读中篇小说《生死场》

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的确具备一部好作品的品质,经得住岁月的淘洗,富有历久弥新的内蕴。重读《生死场》,读出了萧红的纠结,读出了《生死场》新的意味。

《生死场》中,对于乡村景物的描写飘逸着诗性之美,萧红以她特有的细腻和源于生命的体验,叙写从容,用情极深„„作品中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只山羊、一匹马、一畦菜圃、一枚树叶、一声蛙鸣,都浸透着萧红的万般柔情。精细的工笔描摹中流露出纯美的诗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而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这其中有萧红远离故土漂泊尘世的深情回望,笔端蘸满乡愁,思念最终化作了一行行文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形容污浊,境况凄惨。大自然在自由地生长、繁荣和轮回,而人们却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内心其实并不复杂,对生活的需求也很简单,只是希望可以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应该说,他们的期望值并不高,潜于他们生命深处的是与大自然一样纯真的心灵。他们依土地而生,接受土地的馈赠与熏染,那么他们的生活当与大地一样,可以自由而快乐地歌唱。可是,在自然的天堂里,他们却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这巨大的反差,是引导我们深入思考的进口。或许,这才是萧红纵情写景的意旨所在,也是这部作品极具魅力之处。

呈现人们的生活情状,目的不在于撕开伤疤,漠然地让鲜血流淌,任凭呻吟随处飘荡。萧红试图追问人们凄苦困顿的缘由。小金枝来到人家才够一个月,就被爹爹摔死了;金枝受男人所虐待,生不如死;男人们则在外来侵扰中,陷入绝境。生命不再是内心力量的涌动,而饱受外在力量的扭曲与蹂躏。或许,萧红是在说,人在外部力量打击下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主生活的权利,便失去了一切。用今天的话,就是“被生活”。

人被美景囚禁,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这与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有着某种共性话语。物质越来越丰富,世界的色彩越来越炫,可我们的内心却空洞无物,灵魂在苍白地游走。 冲破牢笼,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萧红以行走的方式寻觅向往的生活,《生死场》中的人们,也在挣扎。

王婆需要解脱,便以自杀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卸下肉体与心灵那些沉重的包袱。只是,在这个生死场上,许多人轻易地就丢掉了性命,而她这位饱受磨难的老妇人的自杀却意外失败了。生之艰辛,死亦难求,王婆连死的权利都没有了。

金枝选择的是出走,这样的姿态是被动性的,至少缺少更为积极的反抗力。出走,其实就是逃离。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只身进入都市,然而她却遭受了更大的屈辱。那就远离红尘吧,“金枝又走向哪里去?她想出家庙庵早已空了!”金枝居然无处可逃,当然她也应该无处可逃。毕竟,逃避是无力于生活的。王婆是在逃避,金枝也在逃避。显然,萧红是传达一种信息,这就是女性最大的抗争力量似乎只局限于逃避,而逃避,最终不会有任何的成效。我们只能看到金枝那苍然的目光和无助的叹息,无法知道她将会走向何处。而复活的王婆似乎开始重生,加入了直接的斗争行列。她的身影是渺小的,行为是轻微的,但至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与这个世界有力地对话。置于死地而后生,在王婆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作品的第一部分《麦场》,主要叙述了二里半找羊。因为丢了羊,这个男人性情大变,生活变得一团糟。这与其说是铺陈生活的细节,饱满作品的生活质感,还不如说是萧红在不动声色地表达羊之于二里半的重要,羊,是他生活的支柱,是他的生命之根。在这里,羊是一个需要我们极度重视的象征。

二里半也是要抗争的,而且决心极大,因为他可以舍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地反击,抛开现有的一切,毅然上路。与羊的告别是他最鲜明的出征仪式,悲壮的情绪弥漫在空中。王婆和金枝未能如愿,二里半的命运将会如何,萧红没有明示,只是在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二里半不健全的腿颠跌着颠跌着,远了!模糊了!山岗和树林,渐去渐远。羊声在遥远处伴着老赵三茫然的嘶鸣。”身后的故乡成为一种记忆,一切美好似乎都已隐去,二里半只是带着“茫然的嘶鸣”去开拓新的人生,大有壮士兮不复返的壮烈。忧郁浮在表面,内在的却是萧红对于二里半的钦佩和崇敬。

二里半目睹了王婆和金枝等人的命运,似乎悟出了彻底改变人生需要付出的代价,参透出斗争必须是放下一切,轻装上阵。这需要具备莫大的勇气。对于乡村人,这是最难走出的一步,但可能也是非得跨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是以《生死场》在诉说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意图在提示陷于苦难中的人们,无论是自救还是投入到集体性的抗争之中,舍弃是必然的。找准人生的症结,瞄准前行的方向,放手一搏,也惟有挺身而出,与压制生命的力量进行角力,才有可能转危为安,迎来灿烂的人生。这对人生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四
《呼兰河传评论》

孤独的心灵 寂寞的情怀

—— 《呼兰河传》与萧红情结

摘 要:萧红终身强烈要求爱和温暖,然而都以孤独和寂寞告终。这一欲爱不得、欲罢又不能的感情纠葛终于郁悒成结,苦苦折磨了她一生。《呼兰河传》是萧红作为“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最杰出的作品,它与萧红情结息息相关,不仅始终为这一情结所笼罩,印证着作者与孤独、寂寞的特殊关系,更藉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向我们揭示了萧红情结的源头。

关键词:萧红情结 孤独 寂寞 源头 情感主题

从童年的乏人垂爱,到刚刚成年的逃离家庭,再到而立之年的客死异乡,东北作家萧红的一生与当时的祖国一样多灾多难。然而,她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因为她与众不同的题材、独具风格的文笔以及因特殊的经历而形成的对世事的特殊的感应。如果一定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中给萧红一个定位,我愿将她比作一颗水晶石。剔透晶莹、质朴无瑕,一如她的为人和文章,又冰冷如她一生中心境的悲凉主调。

观照萧红短暂的一生,孤独和寂寞如影随形,始终与她寸步不离。虽然也曾因瞬间的欢乐而匿藏心底,但更多的是因祖国的多灾、自身的多难而演化成无以化解的、病态的抑郁。

萧红一生强烈要求爱和温暖,然而因所处时代的特殊、自幼情感生活的过多挫折以及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多病的弱体等缘故,她的追求

一次次地破灭。这使她的孤独和寂寞层层加深的同时,也让她对爱的渴求更加迫切了。但也正因这“更加”的迫切,她的孤独和寂寞愈为明朗。这一欲爱不得、欲罢又不能的感情纠葛终于郁悒成结,苦苦折磨了萧红一生。就如她自己所说的:“痛苦的人生啊!服毒的人生啊!”“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这个萧红倾尽一生仍无法解开的“结”,不仅与她的现实生活难分难舍,更深深渗透于她作品的世界。而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与萧红情结更是息息相关。

一、孤寂:《呼兰河传》的情感主题

作为一个“内观和自传体型的作家”,萧红 “最成功和最感人的作品,大多是经由她个人主观和想象,将过去的事,详尽、真实地再创造”。 《呼兰河传》正是她这一特点最杰出的表现。

《呼兰河传》创作于萧红人生中最孤独、最寂寞的阶段。慈父般恩师鲁迅的逝世,和萧军感情的彻底破裂,与端木蕻良的错误结合,加上病魔的无休止的纠缠。萧红渴望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寻求得 “一个平静、能修身养性和安心创作的环境”,于是她于一九四〇年一月间来到了香港。然而在香港是非常孤寂、惊恐而又有重疾缠身的。香港也因此成了她人生旅途的终点站,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萧红病逝于此。而《呼兰河传》便是她流亡的一生中最后的杰作。

这是一部不是小说的小说、一篇不像自传的自传。也正因如此,它更以诗般的词章、赤诚的情感而扣人心弦。它是“一篇叙事诗”,讲述着呼兰河动人的故事;它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描绘了故乡独特的风光景色、习俗民情;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唱出了童年

的寂寞和小团圆媳妇、有二伯、磨倌冯歪嘴子等多少人的命运„„

《呼兰河传》叙事行云流水,语言简练自然,行文流畅得让初读者只觉得轻松有趣,而忽略了作者笔尖蘸着的忧郁。其实以一种感情为内在旋律谱写而成的《呼兰河传》,字里行间所弥漫着的是 “悲凉”“沉郁”的气氛。

首先,体现在《呼兰河传》题材的选择方面。作品分七章。第一章描写呼兰县城的一般情况,如风光景色、民情风俗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当地的大节日和一些庆会。第三、四章追述了作者的祖父和她小时候生活过的四合院的往事。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了小团圆媳妇、有二伯、磨倌冯歪嘴子的故事。后面三章的主人公无疑都是悲剧人物。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封建思想、封建习俗的牺牲品,一个“黑忽忽的、笑呵呵的”、说是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的高大又结实的小姑娘,就死在一群“婆婆妈妈”的手中。有二伯是个活无分文、生无乐趣、死无子嗣的一无所有的老长工,他在供人取笑的同时引发读者无尽的同情。只有磨倌冯歪嘴子顽强的生命力还为作品留了一丝曙光。这个“穷而诚实”的邻居,在妻丧子幼的现实面前并没有绝望,而是 “还很有把握地”活着。而第三、四章的内容,有关作者童年的趣事读起来似乎不乏笑声,却是“含泪的微笑”,凸现其上的也不过“寂寞”二字。至于第一、二章,作者也并不逃避呼兰河老百姓们生活痛苦、不幸的一面。其实作品寥寥数语的“尾声”已经告诉我们,萧红在怀念她那遥远的故乡时,心境是何等的寂寞。这已经奠定了作品情感的基调。

其次,体现在作者叙述的语言、营造的氛围上。言为心声,心境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孤寂”,毋庸置疑会折射到文字上来。例如: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荒凉的了。就是晴天,多大的太阳照在上空,这院子也一样是荒凉的。”

“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如此直白、反复地诉说,“荒凉寂寞”的已不仅仅是这些了。又如:

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当然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作者对生和死的看法却在这透着悲凉的气氛中耐人寻味。作者强调 “死”这个“自然的结果”“默默地一声不响地”降临,并不能让人自己控制和主宰,就如人间无可逃脱的“风霜雨雪”。这万般的无可奈何正是作者一生中心灵的常客。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挣开的孤独和寂寞,萧红这辈子似乎已经注定要为它们所奴役。

二、呼兰河:孤独、寂寞的源头

萧红的童年就是缺乏爱的,具体地说,是缺乏父母的爱。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是尽量回避这一话题的。她一直想用一生中得到的最真挚、最宝贵的爱——祖父的爱,来弥补这心中最深的伤。在一九四〇年,在萧红怀着孤寂的心情来到她人生旅途的终点站——香港,并过上更为孤寂的生活的时候,她似乎没有勇气再去直面这刻骨铭心的、无意之中已经左右了她一生的伤害了。然而,痛苦与欢乐一样难忘却,甚至比欢乐更深刻。所以《呼兰河传》中,萧红儿时的不幸仍不可抑制地几次露面。虽然用的是典型的“萧红方式”,轻松自如、不事雕琢,甚至有时可说是轻描淡写。例如 “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但这更令人心酸、叫人扼腕。

好在还有个慈爱善良的祖父!小时候得到的这唯一的爱,“是萧红日后所能得到片刻陶醉的主要泉源”。然而真的“有了祖父就够了”、其他的那些“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了吗?如果萧红的父母和祖母在不给她爱的同时,也不要给她伤害,那单凭祖父的爱,萧红或许还能健康地成长。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疾痛惨怛”没有人“不呼父母”的时候,萧红所回忆到的,只是“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

而《呼兰河传》中,因为创作时萧红正处于孤独和寂寞的顶峰、极其需要爱和温暖的缘故吧,她将祖父的爱作为主旋律,只写了祖母用针刺她、父亲一脚把她踢翻的事,关于母亲的也就只几笔带过了。但这同样让人触目惊心、过目难忘。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五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内容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

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总的来说,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呈现以下几种心理:

一.迷信愚昧,二.自私,自顾自,三.冷漠麻木不仁,四.“看客”心理,喜欢看热闹,说东道西,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谈资,幸灾乐祸。

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

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八娘娘庙大会,跳秧歌等;第二部分(3、4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5、6、7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但是,作品各部分、各章节、各人物之间似乎无必然联系。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是一部典型的“三无小说”,即无主要人物,无连贯情节,无确定主题。萧红自己也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正如矛盾在序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

小说虽无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但又确确实实为我们塑造了四个经典的人物,即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忍的冯歪嘴子。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是祖父、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目前还没有人专门论述有二伯。有二伯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古怪的性格形象,绝不亚于鲁迅笔下的阿Q。

萧红,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廼莹,“萧红”系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多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的小说自有一种东北特色的豪气,又多添一份女性的情致,因此很耐看。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六
《呼兰河传》内容》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七
《呼兰河传》的文化意蕴(修改)》

《呼兰河传》的文化意蕴

【摘 要】作为享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其作品《呼兰河传》既是她临终前的辞世大作,同时又是萧红其人其作颇有争议的“焦点”之作。此部作品通过作者追忆东北家乡呼兰小城中的各种人物以及生活画面,表达出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蕴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即地域特色及文化气息;文学视野上的“以人为本体”问题;悲剧意识与女性问题。

【关键字】 萧红;呼兰河传;文化意蕴

Content summary: Xiaohong is 20 centuries, famous woman writer of Chinese literary circles of 40's, produced to allow of no the influence of the under-estimation to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ts work ?《 the Hunan river spread 》 since is she died the your work at time of death and before, is" focus" that its person makes to have the controversy to make again at the same time. This work pass the author recalls the northeast hometown to shout the small city of Hunan in of various person and living appearance, express for old China of distortion human nature injure the negation of the social actuality of the personality. Among them, the cultural meaning performance forgive is three aspects of the following, namely the region speci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breathing;" Make people the center body" problem of the literature visual field; The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female problem.

Keyword: Xiaohong; the Hunan river spread; Culture; Cultural content

萧红是近代中国文坛上颇具影响的女作家,从她1933年初步入文坛到1942年英年早逝,在这短暂的9年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创作了不少篇享誉中外文坛的作品。其中,《呼兰河传》是她后期的作品的代表作,那么对于她的这部告别人生的“终篇”大作应当如何评价和解读呢?本文试从其蕴涵的文化意蕴方面予以透视和阐释。

呼兰有女初长成

萧红,是一个有着跨越时空魅力的名字,物换星移,时空变迁,多少故人旧事已随风飘散,但在历史的星空,她却以其坎坷的人生经历,鲜明的创作个性,独特的艺术风格,长久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萧红等。笔名“萧红”始用于其成名作《生死场》。她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幼年的萧红受到冷遇,贪婪暴戾的父亲,恶言恶语的继母从不给她亲情温暖,唯有年迈的老祖父待她以慈爱。祖父教她背诵《千家诗》,带她在后园里栽花、拔草、捕蜻蜓、捉蚂蚱,并支持孙女进县立女子高小读书。老人的关怀,使萧红在寂寞的家庭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并受到最初的文学熏陶;后园绚丽多彩的景致陶冶了她热爱大自然的性情。另外,生活在她家院落周围的那些普通的城镇劳动者,也对她发生着深刻影响,萧红敏感早熟而又倔强任性,桀骜不驯的性格,也与早年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1930年, 萧红为反抗封建家庭包办的婚姻而离家出走。1933年,萧红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处女作为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1934年到上海,次年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她的成名之作——以抗日为背景的乡土小说《生死场》。继《生死场》之后,1938年萧红在重庆开始创作她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直到1940年底才在香港的寓所中最后完稿成书。《呼兰河传》问世后,伟大的革命文学评论家茅盾为之作序,对于这位女作家的创作动因和作品的整体意蕴都做出了客观而恳切的评价。他精辟地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作品主要取材于作者童年的生活,有浓重的自叙成分,其中不仅生动地描绘故乡风俗,赞美了普通人淳朴,善良的天性以及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更抒发了作家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之情,并且深刻揭示了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传统对下层

人民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束缚和戕害。所以,这部作品不仅可以堪称是中国现代文学“诗化小说”中的经典,而且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少有的一部长篇乡土风格的小说。

呼兰女儿的吟唱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它才是世界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呼兰河传》无疑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的民族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示和再现。作品开篇就用整整前两章的篇幅,来描绘出一个关东乡土农村的缩影——呼兰小镇,正面切入小镇独特的自然条件、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作品一开头,便紧紧扣住北方天气寒冷这个特点,多方描绘,尽力点染。从大地被“冻裂了”,年老的人进屋先“用笤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子”等诸多方面说明北方严冬季节天气的寒冷。作品不仅在描写自然景物上具有风俗画的特点,并且在介绍呼兰河的社会风貌时,更加注意在风俗画上着色,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十字街”和“东二道街的大泥坑”上。通过作者对呼兰河风土人情的一系列描写,可以发现作者这样写不仅仅是在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和想唤起读者对东北沦陷的爱国目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作品中既融入了作者慨叹世风下,民生多艰的朴素民本主义思想,又渗透了“哀起不幸,怒起不争”的激扬民族精神回归,觉醒的叛逆个性。

“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萧红“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和散文家”,她采取合乎自己情感意向和审美心理的创作方式来进行创作的,在把呼兰城和呼兰人向读者进行了全景式描写之后,开始荡开笔墨,把焦点放在呼兰小城的广大人民身上。第三章是作者在追忆自己的童年的幸福愉快生活和祖父对“我”的挚爱。第四章作者通过幼年时期对周围房客生活、思想、精神的观察和感受,反映出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贫苦。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了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三人的故事。粗读《呼兰河传》,仿佛只是看到作家的童年人生,但细细品味一番以后,就会发现作者童年虽然寂寞但却清新;呼兰小城的生活虽然刻板,单调却也离不开音响和色彩,更会强烈地感受到北国故里世代延续的时风遗俗,民情世态„„ ①

面对这座闭塞而寂寞的小城以及世代生活在这狭小天地的民众,“也许你要《呼兰河传》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而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也不是单纯的。她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她给我们看,这些屈服传统的人多么愚蠢而顽固——有的甚至残忍,然而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们不欺诈不虚伪,他们也不好吃懒做,他们极容易满足。”其实,作者展示出这样一幅惊心动魄的民族社会和现实人生的真实意图在于,对东北三江平原国土的生命意识、文化观念、价值取向重新所作的一次全面的审视。从文学的视野本质上看,作品所反映出关于“以人为本体”的一种文化选择和审美追求。此部作品的创作,是把社会人文,世态民情风俗所作的文化选择以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大背景都融入了创作视野,具体地,历史地展示出呼兰小城文化和呼兰“众生相”,进而去感悟作品深层的稳定的文化精神结构和集体无意识形态。作品着意描述的典型环境“东二道街”上的那个终年泥泞的人生陷阱,不单给呼兰人带来的是生活灾难,也给这个单调寂寞的小城平添了一道独有乐趣的“风景线”。那个“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终于在要“规矩出来一个好人”的婆婆愚妄无知和乐于充当“看客”的国人颇有满足的观感中被“调教”死了;体健力壮话音响亮的王大姐也难逃于人们终日奚落的恶声,留下两个孩子悄然死去。还有那一群唱着古怪歌谣的漏粉苦工,提心吊胆又悠然自得地住在三间房顶上长蘑菇夜里会走的房子里„„这一切让人看似轻松可笑,可是就在嘴边的笑还没有完全褪去时,眼角已然挂着泪了。这一切不仅发人深省:为什么呼兰小城会是如此寂聊淡漠?为什么会有像动物一般存活着愚昧麻木的人群?他们“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为什么他们非要在大泥坑边际作息生活,安于现状而不自知不反抗不觉醒?为什么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多余的苛求,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仅仅是满足人类这种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可是他们既“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心了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面对着一连串的问题,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都是‘集体无意识’ 即‘原始意象’的呈现,所谓‘原始意象’,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世代遗留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深远且古老和普遍的人类思想。” 韦勒克·沃伦也指出:“背景又可以是庞大的决定力量,环境被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社会的原因,个人对它是很少有控制力量的。”作品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正值辛②

亥革命之后,封建王朝闭关自守的政策被帝国主义侵略所打破,中国经历了十九世纪的维新运动和二十世纪初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呼兰河传》揭示出这一时期强大愚蛮的背景环境——集体无意识扼杀着人性。呼兰河人认同环境,实际上是认同它包蕴的所有的历史惰性、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念。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他们在表面上一定程度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影响他们最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麻木、喜当看客、不信科学、不讲卫生、生老病死任其自然的封建思想。他们虽然有着许多不幸和悲哀,可是日月推移大家皆如此,结果是不仅旁观者不知同情,到了最后就连不幸者也不觉其不幸,没有愤怒,只知平平静静过那千古不变的日子。鲁迅先生曾把中国国民的不觉醒性比作是,在一间加热的铁屋子里睡觉的一群人,却没有人醒过来,打破这“铁屋子”。受其影响,萧红渐渐成长为一位具有严肃思考民族心态和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所以她对于国民在旧社会遭受肉体和精神双重压迫所表现的颓废怠惰而不自知,表现出极度的痛心疾首!她是满含热泪在无声地控诉中,无情到鞭挞着造成如此惨痛现实的阶级压迫和社会罪恶。此时,作家和作品留给人们的思维空间,不是叹息,怜悯,沮丧,消沉,而是中国农村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历史和未来,对人的生存价值和历史主动精神和严肃思考和积极启蒙。

有研究者指出,一部小说的影响,不仅在于它的主题是否深刻,更主要的是在于是否具有深广的情感含量,是否能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萧红正是这样一个注重感情体验和生命感悟的作家,她善于把自己深刻的悲剧体验融于艺术性的思想和语言中,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质地丰厚的悲剧意蕴。而这种来自人生的刻骨的悲凉也就成为萧红小说潜在的情感基调,从而获得一种“悲凉之雾,边被华林”的审美效果。而在萧红的悲剧意识中,关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可以说是核心的问题。在《呼兰河传》中这种思考具体表现为,作者自觉流露出的女性意识。她以入木三分的反讽笔调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给予了强烈的抨击。她把女性作为人的个性尊严来捍卫。在作品中,始终关注思考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充满着悲剧美。与丁玲笔下的莎菲、伊萨、阿毛等现代女性身上体现的精神悲剧相比,萧红笔下的女性悲剧更为深重,更具有多种内涵,这不仅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在萧红对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八
《论《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篇九
《内容摘要7》

内容摘要:金融市场的深化对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操作风险正上升为现代商业银行得主要风险。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呈现出频发状态,因此,操作风险控制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得重要领域。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控制得主要手段。内部控制得合理性和完善性有效的提高了操作风险的控制效率。国际金融领域中由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方面的原因导致的金融风险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继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大和银行、住友银行也相继因内控漏洞发生巨额亏损,再到去年由于泰铢贬值引发的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强烈地振动了国际金融界,如何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金融热点。本文试从如何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入手,分析并提出若干举措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内部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markets to a higher demand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risk management of modern commercial banks,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operational risk is increased by the main risk to the modern commercial banking. In recent years,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onal risk showing the frequency of state, therefore, operational risk control will becom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risk control important areas.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operational risk control. Internal control reasonable and sex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al risk control. Caused due to internal control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financial risk event after another, especially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Barings Bank in the United Kingdom, Japan and Japan Bank, Sumitomo Bank, have also occurred due to internal control vulnerabilities huge losses, and then last year due to baht devaluation triggered the financial crisis swept through Southeast Asia, the strong vib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mmunity, and how to defuse financial risk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concern financial hot. This paper from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ow to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s, analyzes and proposed a number of initiatives thinking.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risk management

第一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1.1内部控制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重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到2000年初上市公司舞弊案件和审计失败案件的不断曝光,如安然、世通、施乐等系列会计舞弊事件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恐慌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完善公司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热点。美国国会和政府于2002年7月25日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里法案》,又称“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法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随年度报告附内部控制报告,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评估。内部控制的定义与信息披露最早定义内部控制概念的是1936年修订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管理理论的一场质的飞跃,很多学者同意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是不可分割、两者是相互联系的观点。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剧。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

1.2何谓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所谓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就是金融机构管理层为了保证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而制定并组织实施的,对内部部门和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程序和方法的总称。这种理论的实质就是将控制论、监督学和制衡论应用于金融管理活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把业务经营过程中无意差错和有意舞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确保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是银行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稳健发展的关键。

1.2.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提出后,得到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认可。1997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对内部控制做定义如下:”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一家银行业务能根据银行董事会指定的政策以谨慎的方式经营。是有经过适当的审批方可进行交易;资产得到保护而负债得到控制;会计及其他记录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而管理层能够发现、评估管理和控制业务的风险。”

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认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些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1.2.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把商业银行的内内部控制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不只针对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他活动,强调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性目标包括管理信息,明确要求实现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合规性目标也即遵从性目标,要求商业银行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目标是:

(一)保证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

行;

(二)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三)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保证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完整和真实。 商业银行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应符合内部控制政策,并体现对持续改进的要求。在建立和评审内部控制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技术、财务、经营和风险相关方等因素,尤其应考虑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指标要求。内部控制目标应可测量。有条件时,目标应用指标予以量化。

1.2.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银行的内部控制不是只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而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要做到无所不控。

(二)审慎性。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都应当体现“内部优先”的要求。

(三)有效性。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真正落到实处,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四)独立性。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第二章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2.1“巴塞尔体系”中的内部控制思想和原则

2.1.1“巴塞尔体系”中的内部控制思想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是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巴塞尔委员会进行了多次阐述和修改,形成了其基本思想内容、所谓“巴塞尔体系”,是指在巴塞尔委员会所产生的一系列文件中关于银行业监督和管理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3年的《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督》、1998年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标准的报告》、1998年的《巴塞尔协议》、1997年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以及1998年的《银行内部控制基本原则》的报告。

上述几部代表性文献的出台,使得巴塞尔体系得到逐步完善,并使巴塞尔体系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思想、理论和原则有了实质性发展,其影响扩大到了世界的各个国家,“巴塞尔精神”已经开始具体化、系统化、国际化。

2.1.2“巴塞尔体系”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原则及相关内容

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核心原则》的第四节“持续性银行监管的安排”,就银行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要求,在其中,有两个原则涉及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定。

原则14: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是否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原则15:银行监管者必须确保银行具有完善的政策、做法和程序,其中包括严格的“了解你的顾客”的政策,以及促进金融部门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标准,并防止银行有意或无意地被罪犯所利用。

针对以上两条原则,《核心原则》又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进一步具体化;

(1)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银行的业务能根据银行董事会制定的政策以谨慎的方式经营。只有经过适当的授权方式方可进行交易,资产得到保护而负债受到控制,会计及其他记录能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而且管理层能够发现、评估、管理和控制业务的风险。

(2)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组织结构、会计规则、“双人原则”、对资产和投资的实际控制。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呼兰河传摘要 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呼兰河传内容摘要”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呼兰河传内容摘要"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78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