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范仲淹有志成才

范仲淹有志成才

2016-01-21 10:10: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范仲淹有志成才》,希望能帮助到你。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一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目 录

1版本1

1. 1.1 原文

2. 1.2 译文

3. 1.3 注释

2版本2

1. 2.1 原文

2. 2.2 译文

3. 2.3 注释

3文中人物

4赏析 1版本1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

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因为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此文为欧阳修著)

注释

1、啖:喝

2、以:用

3、食:吃饭

4、贬:贬官

5、给(jǐ):供应

6、谗(chán):说别人坏话。

7、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8、既(仕):考取功名后。

9、妻子:妻子与孩子。

10、糜:稠粥.

倦了,往往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吃不饱稠粥,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于是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要意,情绪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1],现指孤儿失去双亲。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适,嫁。再,第二次)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世。 世家:家世。

4、之:到,往,去。

5、既:已经。

6、去:离开。[2]

7、南都:指应天府,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社为当时著名学社。

8、尝:曾经。

9、就寝:上床睡觉。

10、日昃(zè):太阳偏西。

11、或:有时,或者。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二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1

夜昏怠2,辄3以水沃4面;食不给5,啖6粥而读。‖既7仕,每8慷慨9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10受贬,由参知政事谪11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困了,就用冷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动的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谗言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注释

1、孤:幼年丧父之孤。

2、昏怠:昏沉困倦。

3、辄:往往,每每。

4、沃:浇,引申为“洗”。

5、给:供应

6、啖:吃。

7.、既:副词,不久,后来。

7. 谗:说人坏话。

8、每:常常 。

9、慷慨:形容慷慨激昂。

10、谗:说人坏话

11、谪:贬谪,贬官。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启示

本文是欧阳修为北宋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写的一篇传记,主要记叙了范仲淹为实现“天下之志”的艰辛历程。他家贫无依,凭着个人顽强的意志,发奋学习,以苦为乐,以天下为己任,刚正不阿,清贫自励,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当时乃至后世人民的敬仰和爱戴。他的立志高远、发愤图强、耿介正直、不慕荣利、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及人格操守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的意义,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的范仲淹,仍然是我们二十一世纪中华儿女的学习榜样。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②辄以水沃面

③食不给 ④乃至被谗受贬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 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________________》的

名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答案

1.①吃② 往往,总是③供应 ④说别人的坏话2.B

3.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4.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 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 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6.《岳阳楼记》,揭示主题.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三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阅读答案》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1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啖dàn 粥而读 音 : 义:吃,食用

辄以水沃wò 面 音: 义 :浇洗

食不给Ji 音 : 义 :接济

乃至被谗chán 受贬 音 : 义:诋毁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晚昏昏欲睡时,就用水浇洗面孔。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老婆、孩子吃的穿的只是狗用罢了。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一层:写其少有大志,发奋苦读。二层:做官关心国事,勇于但当。三层:写其刻苦自励,天下为先的崇高境界。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交代了范仲淹高风亮节的思想基础,是画龙点睛之笔。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dàn 义:吃

②辄以水沃面 音:zhé 义:往往,总是

③食不给 音:jǐ 义:供应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chán 义: 说别人的坏话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b)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 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

③ 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点明范仲淹胸中的大志)。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四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翻译》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五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里几乎都是和衣而睡,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冷水洗脸。(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吃不饱稠粥,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终于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情绪激昂地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诉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注释

1、孤:丧父的孩子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4、之:到,往。

5、南都:指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市。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6、再适:改嫁。

7、既:副词,不久,后来。

8、去:离开。

9、尝:曾经。

10、给:供应

11、日昃(zè):太阳偏西之时。

12、或:有时,或者。

13、昏怠:昏沉困倦。

14、辄:往往,每每。 15、沃:浇,这里指“洗”。 16、啖:吃。 17、谗:说别人坏话。 18、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19、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20、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21、既(仕):考取功名后

22、或:有时候 23﹑依:依靠 24﹑饘粥:稠粥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六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里几乎都是和衣而睡,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吃不饱稠粥,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于是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要意,情绪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曾经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注释:

1、孤: 幼年失去父亲,现指孤儿失去双亲。

2、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适,出嫁。再,第二次)

3、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家世。 世家:家世。

4、既:等……之后。

5、去:离开。

6、之:到,往。

7、南都:指应天府,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8、尝:曾经。

9、就寝:上床睡觉。

10、日昃(zè):太阳偏西。 昃:日偏西。

11、或:有时。

12、昏怠:昏沉困倦。

13、辄(zhé):往往。通常翻译为:就

14、沃面:洗脸 沃:用水淋洗,这里指“洗”。

15、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16、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17﹑依:依靠。

18、以:以......作为;用

19、诵:吟诵。

21.长山:古地名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感到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以至于谗言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够自己用罢了。他曾经自己吟诵说:“大丈夫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受乐之后才享乐”。(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注释:

1、啖[dàn]:吃。

2、以:用。

3、食:吃饭。

4、贬:贬官。

5、给(jǐ):供应。

6、谗(chán):说人坏话。

7、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8、既(仕):考取功名后。

9、妻子:妻子与孩子。

10、辄:往往,每每。

11、沃(wò):这里当“浇”讲。

12、昏怠:昏沉困倦。

赏析

范仲淹他刻苦学习、逆境成才的经历。这也正是他能成为刚直不阿、体恤民情、为政清廉的忠臣的原因。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而最后一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于《岳阳楼记》,不仅揭示主题,还点明中心,抒发了范仲淹伟大的爱国情怀。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七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目录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本文选其《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卖油翁》六篇;选其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踏莎行(候馆残梅)、《生杳子(去年元月时)》、《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蝶恋花(家庭院深深几许)》六首;先其诗《戏答元珍》和《画眉鸟》二首。

原文及译文

【原文】

1.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2.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充,日昃(zè)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1.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又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困了,就用冷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谗言而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孤:幼年丧父之孤。

再是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

世家:家世。

之:到,往。

南都:指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这里的南都学舍为当时著名学舍。

适:嫁。

既:副词,不久,后来。

去:离开。

尝:曾经。

给:供应

日昃(zè):太阳偏西。

或:有时。

昏怠:昏沉困倦。

辄:往往,每每。

沃:浇,引申为“洗”。

啖:吃。

谗:说人坏话。

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慨然:形容慷激昂。

每(以天下为己任):常常

既(仕):考取功名后

或:有时

阅读练习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音:dàn 义:吃)粥而读

②辄( 音:zhé 义:往往,总是)以水沃面

③食不给(音:jǐ 义:供应)

④乃至被谗(音:chán 义:说别人的坏话)受贬

⑤由参知政事谪(音:zhé义:降职)守邓州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范仲淹年少家贫却拥有大志。

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贬。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点明范仲淹胸中的大志)的作用。

6.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二岁而孤”、“母贫无依”;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八
《四年级期中测试题》

小学语文第七册期中质量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6)

chuí shàn pān zhǎn kuǎn shùn

( )背 ( )良 ( )登 ( )新 ( )待 ( )间 yì fù shîu lán

洋( ) ( )盖 骨( )如柴 波( )壮阔

二、多音字组词。(3)

shì( )

ū ( )ǎn ( )

似据卷sì( )ù ( )àn ( )

三、比一比,再组词。(10)

绵( ) 峦( ) 假( ) 悔( ) 湛( ) 棉( ) 恋( ) 瑕( ) 诲( ) 堪(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造句。(12)

( )( )如柴 ( )( )不断 奇峰( )( ) ( )( )不堪 ( )( )而起 突兀( )( ) 狼( )虎( ) ( )( )花开 ( )翠( )开 ( )( )一新 不( )思( ) ( )喻( )晓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

( )的汽车 ( )的时刻 ( )的汗珠

( )的泰山 ( )的香山 ( )的西湖

六、我会积累:(10)

1、 ,勿施于人。

2、 ,澄江一道月分明。

3、如果你要劝别人做人要讲信用,你会送他一句格言说:

“ ”

4、关于尊老爱幼,《孟子》中有句话这样说: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厌”的意思是( ),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是 。

七、阅读并回答问题:(23)

范仲淹苦读

我国自古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胸怀大志

的人。他从小就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并且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没有抱负,即使能吃好喝好,我看也没多大的意思。” ∥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范仲淹勤奋苦读,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他家

境贫寒,上不起学。他一人住进一间僧房里,昼夜攻读。累了,就用凉水冲洗头脸;睡觉时,往往连外衣都不脱,免得耽误读书的时间。家里粮食不够吃,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凝成块后,用刀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两份,就着盐浸的野菜充饥。

有个大官的儿子,见范仲淹生活如此艰苦还吟诵不绝,自得其乐,很不理解,便把这件事当作新闻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志气、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咱们家的好饭菜送些给他吃吧!”

大官的儿子照父亲的吩咐做了,可是,过了几天,他发现送去的东西范仲淹

一点儿也没动,有的已经腐烂了。他很惊讶,便问:“我父亲听说你很勤奋苦读,很是赞赏,让我送些东西给你吃。你一点也没动,难道是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吗?”范仲淹恳切地说:“你们父子的深情厚意,我十分感激。只是我平时吃粥已经很久了,习惯了,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 后来,范仲淹穷得甚至连一天两顿粥也吃不上了。他仍然埋头昼夜苦读,五年没睡过一个安安稳稳的觉。∥

由于范仲淹长期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个能诗善文、文武双全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1 、什么叫抱负?范仲淹的抱负是什么?(6)

2 、短文被“ ∥”分成了三段,试写出第二大段的段意。(4)

第二段: 3 、短文记叙了范仲淹苦读成才的事,再一次证实了( )。(3)

A 大官说的话:“这是个有志气、有出息的孩子。”

B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

C 范仲淹所说的“一个人不读书没有抱负,即使能吃好喝好,也没有多大意

思”。

4、范仲淹勤奋苦读,忍受了哪些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10)

2

七、作文(30分) 爸爸和妈妈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为了我们的成长操碎了心,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心理话,在下面的习作中向妈妈或者爸爸一吐为快吧。 ,我想对您说 3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九
《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司马光好学》》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 音:dàn 义: 吃 ②辄以水沃面 音:zhé 义:就 ..

③食不给 音: jǐ 义: 供给、供应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chán 义: 说别人坏话 ..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B )(2分)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晚上疲惫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3分)

① 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 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揭示主题 的作用。(2分)

6.翻译全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三)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①患记问不若人 担心 ②众兄弟既成诵 已经 ..

③迨能倍诵乃止 等到 才 ④咏其文 吟咏 ...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2分)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划分句子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用 力 多 者/ 收 功 远 咏 其 文 / 思 其 义 / 所 得 多 矣

4.翻译句子。(3分)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译: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5.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C )(2分)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韦编三绝 (2分)

7.翻译全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范仲淹有志成才篇十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范仲淹有志成才》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启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范仲淹有志成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范仲淹有志成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935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