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

2016-01-21 10:16:1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一《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一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魏清素

似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与你过不去,处处为难你,不停地否定你,挑剔你。在他面前,你会感觉不自在,你可能会怨恨他:为什么总是折磨我?为什么总是跟我过不去?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也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变得更加优秀,如果不是他们,你可能会变得懒惰、懈怠,最终远离成功。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从整个人生的大格局来看,那些折磨你的人恰恰是成就你的人。

当蝴蝶还是幼虫的时候,住在一个出口很小的茧中。要想破茧而出,它必须通过那个小小的出口,这个过程需要它竭尽全力,很多幼虫就因此失去了生命,没有成为美丽的蝴蝶。有人觉得蝴蝶太可怜了,何不将那茧上的出口弄大一点,这样那些幼虫就不必遭受那样的折磨。于是他们用剪刀把茧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幼虫很容易就可以从茧中出来,但是它们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拖着一双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小小的出口就是帮助蝴蝶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只有经过了出口的挤压,两翼才能顺利充血,幼虫才能蜕变成为展翅飞翔的蝴蝶。人为地将茧上的出口剪大,蝴蝶的两翼失去了充血的机会,便永远无法飞翔。对蝴蝶来说,这是最悲哀的事情。

其实,人与蝴蝶一样,也要经历破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生命的韧性和厚度。所以,如果你遇到了折磨你的人或者折磨你的事,不必抱怨,不要退缩,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机会,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如果人生一片坦途,也许就会像那些得到“帮助”的蝴蝶一样,萎缩了双翼,无法展翅高飞。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几乎每次提问都会问到我,别的同学回答不上来的时候,他会很温和地说“坐下吧”,如果我回答不上来,他就会让我一直站在那里,直到下课。对于我的作业,一旦有错误,他必定让我改正以后拿到他办公室再看一遍。

那时候我们住校,晚上熄灯以后是不许同学之间聊天的,但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活泼的时候,我们经常偷偷聊天。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很多同学都被老师抓到过,但多是说一句“快睡觉吧”就过去了。我也被抓到过一次,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老师先是罚我写了一份检讨,然后又让我请家长来学校。当时我很不服气,觉得这位老师一定是与我有仇,才这样故意刁难我,折磨我。

后来长大了,我才明白,这种严厉其实是对我的偏爱。正是因为这种严厉,我的成绩才能越来越好,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老师,我的命运可能就要改写。我永远感激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道路总是平坦,一帆风顺,你可能会感觉舒适而安逸,但同时也会失去历练的机会,你看到的风景也可能是平淡无奇的;如果你经历了一些坎坷,可能会感觉到痛苦和纠结,但这些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会成为你日后取得成功的重要资本。

罗曼·罗兰曾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的确,只有感谢曾经折磨过自己的人或事,我们才会理解折磨背后的深意,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努力地工作与学习,从而有所作为。

难怪有人说:“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

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读过这所大学的人才会将成功和幸福追求到底,因为他们深知其中的滋味,所以他们内心最渴望摆脱这种感觉。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知道的唯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二
《自主学习主导课程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自主学习指导课程语文六年级上册答案

第一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①娇—骄②妆—装③弛—驰④带—戴3.D4.①郑愁予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开放性作业〕

1.B2.上阕写祖国壮丽的山河之景,抒发壮志豪情,用了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3.承上启下的作用4.黄河、长城等。因为这些景物是北国的代表,是祖国的代表,并且景物有雄伟的气魄,与全词开阔的意境相符。5.不正确。这样写是为了直抒胸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拓展性学习〕

(一)1孤独,寂寞,倔强。我觉得悬崖边的这棵树是一个人的化身,是一个不屈从于命运的抗争者的形象。2. 因为它热切向往到森林中去,渴望得到小溪的滋润。3. 以生存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树顽强的生命。4.拟人。孤独、身处逆境,但乐观倔强,追求理想。5.不向命运低头,与恶劣的环境进行顽强的斗争。欣赏。 这是一种积极的、勇敢的人生,值得赞美。 (二)6略7C

第二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①意—义②阔—廓③复—覆④名—铭3.①A②C③B

〔开放性作业〕

1专心致志,心无旁骛2.凡人类的正当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3.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意对即可)4.示例:打扫厕所的吴师傅每天早起,不怕脏,不怕累,总是认真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拓展性学习〕

(一)1更生动具体地证明了“折磨是一种赐予”这一中心论点。

2. 示例:树苗的种子,只有全凭自身的钻劲破土而出,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功者的过去,只有历经苦难的折磨,才能成就辉煌。

3. 答案不唯一,要结合自身实际,还要谈出具体措施。

(二)4.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同学们面临毕业时刻难舍难分的情景。(意近即可)5B 第三单元

〔自主性探究〕

1.D2.箫—萧明—名塌—踏是—事3.D

〔开放性作业〕

1.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2.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

3.心理描写。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拓展性学习〕

(一)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以生命,揭示汉字灵性。生动表现人与汉字亲密情感。(扣住要点,意近即可)2.时间或老于一天的活动。3.神圣的汉字正在被功利的人们无情曲解、滥用、躯壳化,逐渐失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依托。表达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近即可)

4.老于是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中学语文老师。在老于眼中,汉字“神奇”“美好”“有情有义”,汉文化“千姿百态”,博大精深。老于深深爱着它们。(抓住要点,意近即可)5.我们应该对汉字及其灵魂与精神怀有敬畏之心。反对任意糟蹋和亵渎文字的行为。要像老于一样“坚守美好”,深深爱着并正确使用汉字,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意近即

可)

(二)6(1)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

(2)示例:该宣传画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有图案和文字,图案由两小段电影胶片交叠变形而成,图案右下角是“2014向上·向善”几个小字。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几个大字。

第四单元

〔自主性探究〕

1.B2.C3.D

〔开放性作业〕

1.必要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善于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的精神2.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3.①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②罗兰·本歇内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游戏4.把设想和行动写清楚即可。

〔拓展性学习〕

(一)1人生需要自我雕琢。2.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3.示例:①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著成《红楼梦》。②霍金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克服重重困难,成为物理学家。

4.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自我雕琢需要有恒心的观点。5.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自我雕琢,自我提升,如多读书,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不断完善自我。

(二)6.示例:(1)《西游记》吴承恩(2)①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浪漫主义文学巨著。②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它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五十多个故事,大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第五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略3.讳—诲义—易忘—妄惯—贯桓—恒夕—昔和—合绣—袖丰—风矛—毛4(1)《水浒传》 施耐庵杨志晁盖吴用刘唐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2)《三国演义》 白话罗贯中

〔开放性作业〕

1.正面描写: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侧面描写: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2.天热不仅是故事发展的环境,而且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天热引发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3.开始是好言相劝,忍耐,后来是对杨志公开抵制、大骂。皆因天热杨志为保生辰纲对军人残暴而引发。4.没有离题。写杨志一行为后面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写杨志处处小心,事事留意,精明过人,更衬托出晁盖等人的“智取”。 〔拓展性学习〕

(一)1《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2.英勇(或勇)。他义薄云天,是忠义的化身。如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义释曹操,义释黄忠。他具有军事才能。如水淹七军,攻襄阳。他胆识过人,武艺超群,勇冠三军,英武神威,不愧万人敌的称号。如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长沙战黄忠,单刀赴会,刮骨疗毒。但他骄傲自负,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如失荆州败走麦城。

3.①虚实结合。对帐内是实写,对战场是虚写,使读者既看到帐内的紧急情状,又能想见战场上的声势与气氛。②衬托(或对比)。以华雄搦战时众诸侯惊恐失色,反衬关羽的英雄胆略。以杯酒未寒而掷华雄之头于帐前,衬托他取胜之神速。

(二)4精神: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举例:孙悟空大闹天宫。他被骗到天庭,屡遭羞

辱,大搅蟠桃会,偷御酒,吃仙丹,勇斗神兵,虽败犹荣。5示例:粗鲁莽撞的一面:①潘家酒楼上,因金氏父女啼哭,打搅了饮酒兴致,鲁智深怒将碟儿盏儿摔到楼板上。②听到金氏父女受到欺辱,鲁智深怒火中烧,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③店小二不放金氏父女走,鲁智深大怒,一掌打得店小二吐血,再一拳打落店小二两个门牙。粗中有细的一面:①担心店小二拦截金氏父女,鲁智深掇条凳子坐在店中两个时辰,以拖延时间让金氏父女远走他乡。②鲁智深发觉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以麻痹围观的人,趁机脱身。

第六单元

〔自主性探究〕

1.略2.略3.①適谪②唱倡③被披④错措⑤信伸⑥有又4. D5.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③塞下秋来风景异④斜晖脉脉水悠悠⑤沙场秋点兵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开放性作业〕

(一)1.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首先,陈胜、吴广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同时还分析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提出借扶苏、项燕之名“为天下唱”的正确主张;最后他们为起义制造舆论,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俗来制造舆论,树立威信,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者的足智多谋。3.语言、动作,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才能4.①最根本的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最直接的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那些戍边的贫苦百姓走投无路的境遇正是“天下苦秦久矣”的具体体现。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6这两句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吃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7全词抒发了词人的爱国激情、雄心壮志及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拓展性学习〕

(一)1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2.B 3.(1)发扬光大 (2)曾经 (3)到(至)4.(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2)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那用什么来回答? 5.忠实(意思对即可)

(二)6将句末句号移到引号外。 (2)实践 (3)在“书中”后加“精华”。7三种类型蚂蚁筑巢的不同方式。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三
《中考议论文试题》

“舌尖”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 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食物。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家国意识。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 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 阅读①②段,说说“舌尖”第二季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哪两点? (4分)

3. 第③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3分)我们应当珍惜“舌尖”的文人气质。

2.(4分)进行国家主义(家国意识)的教育;(2分)矫正快节奏、粗鄙的现代生活。(2分)

3.(5分) 得出的结论是: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3分)以无人问津的穷小子比喻默默无闻的“舌尖”节目,以中了巨奖的富小子比喻名满天下的“舌尖”节目,(1分)富小子身边一定簇拥许多亲戚朋友,成功后的“舌尖”必定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无法保持纯粹。(1分)

折磨是一种赐予 (2014宿迁中考试题)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11-08 09:43 1157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折磨是一种赐予 魏清素

①似乎每个人一生中部会遇到这样的人:他总是与你过不去,处处为难你,不停地挑剔你,否定你。你可能会怨恨:为什幺总是折磨我?可是,就在他的苛求中,你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些,从整个人生的大格局来看,这些折磨恰恰成就了你。

②当蝴蝶还是幼虫时,住在一个出口很小的茧中。要想破茧而出,它必须通过那个小小的出口.这个过程需要它竭尽全力,很多幼虫因此丧命。有人觉得蝴蝶太可怜了,就用剪刀把茧上的出口剪大了一些,让幼虫很容易地从中出来。但是它们却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只能拖着一双翅膀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小小的出口就 是帮助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只有经过了出口的挤压,两翼才能顺利充血,幼虫才能蜕变成展翅飞翔的蝴蝶。

③其实,人与蝴蝶一样,也要经历破茧的过程,只有这 样,才能增加生命的韧性和厚度。苏东坡固“乌台古诗案”被眨黄州,身处荒凉,远离亲友,身心备受折磨。这一切,却带给他更多的体验和思索,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突围,艺术才情也获得了整体蒸馏和升华,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峨》相继诞 生,岂止苏轼,人类之明之上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哪-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磨砺?折磨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最大限度地考验一个人,而人生的最大值也正在此中求证。

④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面对折磨,不必抱怨,不要退缩,这些都是你成长的机会,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不要去祈求什么“剪刀”的帮助,那只能萎缩了你成功飞翔的“双翼”。

⑤ 蝴蝶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成长中的人,只有经历世事的“折磨”,才能迈向成熟和成功,正确地面对“折磨”,并藉此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节选自《这些事,现在明白还不晚》,有删改)

1.作者在第②段介绍了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有何用意?(2分)

答:

2.依照第⑤最中的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蝴蝾的幼虫,只有经过狭窄出口的挤压,才能蜕变为美丽的蝴壤。

3根据文意,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折磨”。(3分)

答:

答案:

1. 更生动具体地证明了“折磨是一种赐予”这一中心论点。

2. 示例:树苗的种子,只 有全凭自身的钻劲破土而出,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功者的过去,只有历经苦难的折磨,才能成就辉煌。

3. 不设唯一,能结合自身实际谈出具体措施即可。

品味瑕疵 阅读答案(2014十堰中考语文试题)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9-26 21:17 278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 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四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练习及答案》

内蒙古赤峰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完成第16—22题。(15分)

(1)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2)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3)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4)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5)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6)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xīn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7) 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忧人,在绝境中概叹命运不济,最

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8)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9)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

16.第(7)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17.根据第(6)段的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卧xīn尝胆( ) 笔耕不辍( )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20.从文中得知,成功者和失败者在逆境或顺境中各有怎样不同的表现?(2分)

21.下面一段文字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为什么?(2分) 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22.仿照第(6)段画线处的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内容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2分)

参考答案:

16.“忧”改为“尤”“概”改为“慨”(2分)

17.薪 chuò(2分)

18.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2分)

19.摘录句子1分,说明理由2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20.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而失败者怨天尤人,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2分)

21.放在第(6)和第(7)段之间。(1分)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1分)

22.是绝境中获得成功的实例得1分,句式表达和文中划线句子一致得1分,共计2分。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五
《初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度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又是油菜花开的季节,窗外油菜花依然如期zhàn放。此时抬起疲惫的双móu,令

人惊chà 的不是流水潺潺,不是花红柳绿,更不是姹紫嫣红,而是那划破心海、穿透

心扉的片片金黄。陌上花黄,我心底激荡,润了心扉,醉了心房。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体”。

B.“真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C.《画山秀水》选自《杨朔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改动。

D.中考加了音乐、美术,农村孩子会不会吃亏,这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我市教育部门目前正在制定讨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相关意见,试行“艺术进中考

方案。

B.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C.能不能进步,关键在于学习态度。

D.教育对外开放,充分体现了“十三五”时期开放发展的重大传统。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法不阿贵, 。 ② ,其实难副。

③ ,民弗从也。 ④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⑤漫步唐诗宋词,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陶渊明《饮酒》中的

“ , ”展示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李白《行

路难》中的“ , ”充满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

5. 名著阅读。(6分)

⑴《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飞岛国后来到了 国,该国展示了 的怪

诞现象。格列佛从该国回国后不让妻子子女靠近是因为 。(3分)

⑵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否定了英国现存文明的话,那么斯

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承认了笛福通过主人公的形象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

东西 。

B.格列佛来到飞岛国的语言学校时,三位教授正在那儿讨论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

C.小人国的朝廷官员也时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术高低获得各种丝线, 第

一、二、三名分别赏给红丝线、蓝丝线、绿丝线。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借宫廷游戏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

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在九年级我们学习了“气象物候”和“广告”专题,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问题探究】人民网旅游频道曾开展“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江苏兴化、云

南罗平、青海门源排在前6位。兴化赏花期为4月2日至4月25日,云南罗平赏花期在2

月至3月,平均海拔2866米的青海门源赏花期则在7月。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云南

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而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几个月的主要原因。(4分)

(2)【拓展延伸】仔细观察这幅招贴画(为吸引注意而张贴的画,广告的一种形式),说说

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2分)

(3)【课外实践】最近,中国工程院钟南山先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大气污染比非典可

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但是大气污染任何人都跑不掉。为此,学校准备开展“美丽中国”

主题行动。现向你征集具体活动项目(贴近学生实际,至少写出两个)。(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㈠阅读高适《塞上听吹笛》,完成第7题。(6分)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7.⑴ 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具体景象?(2分)

⑵ 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⑶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为: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

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㈡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 分)

宝元中,党项①犯塞②,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陈③,遇寇多北④。狄青为将,一日尽

取万胜旗付虎冀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⑤,全军径趋,为虎冀所破,殆⑥无遗类。

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

钲⑦一声则止;再声⑧则严阵而阳⑨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

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

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注释】①党项:古代少数民族。 ②犯塞:侵犯边境。 ③陈:同“阵”,阵势。

④北:败北,失败。 ⑤易之:认为他们容易对付。⑥殆:几乎,差不多。

⑦钲:古代行军时用的一种乐器。 ⑧声:敲响 ⑨阳:同“佯”,假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度必以奇胜( ) ②再声则严阵而阳却 ( ) ..

③尽舍弓弩 ( ) ④不可胜计也 ( )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

A.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B.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C.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D.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1)士 卒 皆 如 其 教 (标在主谓之间)

(2) 孰 谓 狄 天 使 勇 (标在动宾之间)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1.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为其添加一个文言标题:______________ (2 分)

㈢阅读祁麟的《二维码是个啥?》,完成12-14题。(10分)

①《羊城晚报》报道,一个位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拉科姆市的家庭农场,申请认证了一个奇特的玉米迷宫,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大的、可使用的二维码。这个玉米迷宫面积达2.876万平方米,如果有人乘坐直升机,在玉米迷宫的上空用智能手机扫描这个迷宫图案,就能自动跳转到农场的专属网站。原本属于辨识商业信息的一种工具,由此变得有趣起来。

② 它是什么? ③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即二维方向上)分布双色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它区别于常见的条形码(即一维码)。在信息表达上,二维码能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不同信息,因此可存储的信息量是条形码的几十倍,并能整合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在功能上,二维码不但具有基本识别功能,读取方便,而且可显示更详细的产品内容,还能节约纸张。

④ 二维码有许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QR二维码, QR即英文Quick Response (快速反应)的缩写。很明显,发明者就是希望QR二维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这也是目前二维码的最显著特点。

⑤ 此外,二维码的特点还包括保密性好、制作成本低、容量大、编码范围广等。它还具有纠错功能,二维码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并被正确识读,其译码可靠性高,错误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⑥ 二维码除了被广泛应用在文件信息存储、物流运输管理、身份识别、多媒体阅读、网上购物、即时交友软件、广告营销、电子票据等各个领域,还有一些更新奇的应用方式正在被不断挖掘出来。

⑦ 二维码门牌。广州番禺区最近创新研发试用“出租屋智能手机巡查系统”。出租屋管理员在上门巡查时,用智能手机读取门牌上的二维码信息,即可准确获取该户址的信息。

⑧ 二维码公交服务。想知道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或者还有几分钟可以到终点站,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公交服务网站,便可轻松获知。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已开始实现这种公交服务。公交乘客不仅可以得到所有的乘车信息,甚至还可同时获取公交车站附近吃喝玩乐的信息,失物招领也可通过此平台发布。

⑨ 防伪隐形二维码。因为荧光粉等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一些商品开始使用隐

形二维码。这些隐形二维码裸眼看不到,必须通过红外激光照射才能进行扫描验证。由于该技术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造假者无法轻易复制。

⑩ 二维码导览。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国际雕塑展引进了二维码铭牌(装在机器、仪表、机动车等上面的标牌)技术。智能手机的用户拍下二维码解码后,耳贴手机就能听到有关雕塑的具体语音介绍,不仅省去了语音导览等麻烦,也不会因大喇叭介绍打扰其他游览者。(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2.文章以“二维码是个啥?”为题有什么妙处?(3分)

13.按要求答题(4分)

⑴说出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⑵在享受二维码便捷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2分)

14.对本文说明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开头引用新闻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二维码的显著特点是信息量大,读取方便,内容详细等。

C. 选文⑥——⑩段主要说明二维码的新奇应用。

D. 一些商品开始使用隐形二维码,因为造假者无法轻易复制。

㈣阅读《低头是一种智慧》一文,回答15-17题。(10分)

①雪松懂得低头,能够造就一片山坡的翠绿;海鸥懂得低头,可以忍受狂风暴雨的冲击。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我们学会低头,懂得伸屈,生命中才总会有绝处逢生的惊喜。

②四面楚歌中,当那寒光闪闪的长剑划过虞姬那白皙的脖颈,留下一抹鲜艳的红色时,你只剩那吟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无可奈何;你只会长啸“此天亡我,非战之过也”的末路悲声。面对滚滚的乌江水,昔时勇猛盖世的西楚霸王,如今却为何落得个自刎的下场?虽有李清照歌颂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然而你可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你可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当时的天下,是一个群雄逐鹿的舞台。只是遗憾,你始终磨不平你那突出的棱角,始终学不会那“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的灵动。只能惋惜,你是山,一座从不肯低头弯腰的山。这样的性格,便注定了你很难有绝处逢生的惊喜。

④纵然你的决定是对于尊严的维护,是对于耻辱的抗争。可若你懂得低头是一种智慧,渡过乌江,以你的才能,以你的勇敢,卷土重来,历史或许就会被改写。与你不同,司马迁却深谙低头的智慧。他的“苟且偷生”,他的能屈能伸,成就了中华历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他明白,低头是一种绝处求生的智慧,是一种可以在逆境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超脱。

⑥即使遭受过痛苦与耻辱的双重磨难,即使在犬牙差互的黑暗隧道中踽踽独行,即使在死亡的江河中艰难求渡,他用激昂的信念将痛苦粉碎,将耻辱焚烧,升华灵魂,从此踏上了一条隐忍的路。在“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折磨中奋笔疾书,书写三闾大夫行吟江畔的忧郁,书写壮士荆轲行侠仗义的豪气,书写贪官酷吏内心蛰伏的蛇蝎,书写秦皇汉武干戈滴落的鲜血,书写盖世英雄垓下末路的悲歌……为的便是心中那永不磨灭的信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⑦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领悟个中的智慧。重新站上现实的土地,我们要学会重新审视自己,学会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这绝非懦弱和畏缩,而是经营人生的阅历与智慧,

是修身处世的风度与气概,是超越自身极限的信心与勇气。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困难挫折,不乱闯硬干,不讳疾忌医,坦然接受,从头再来。即便痛苦,但痛苦又何尝不是上天赐予我们换个视角看世界的机会呢?

⑧无所谓风雨兼程,只要有“低头”的睿智,就可以呵护好你的梦。人生如一泓水,温存而灵动。学会低头,懂得屈伸自如,这种智慧会让我们在困境中得到柳暗花明的转机!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6.本文②-⑥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

【链接材抖】从“五连冠”的辉煌到雅典奥运会夺冠的复兴,再遭遇近几年新老交替、教练更迭的低潮,中国女排从未放弃光荣与梦想。“头颅埋得更低,只为专注苦练;羽翼暂时收起,是为更高飞翔!”人民相信,中国女排在新任主教练郎平的带领下,一定会再创辉煌! ㈤阅读《攥一把芳香的泥土》,完成18-21题。(20分)

(1)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间地头,格外兴奋踏实。泥土的故乡,扎满我生命的根须,是我心灵皈依和朝拜的圣地。

(2)我和妻子借假日回到地处沂蒙山区东部的老家。早饭后,跨进父母精心打理的菜园,只见一片片韭菜、大蒜、小葱、白菜、生菜,你挤我,我挨你,长得亲密而兴旺。夜晚与爹娘拉呱半宿,像品尝味道醇正的陈酿,甘美香甜,余味悠长。盖着母亲提前晾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勾起许多记忆。

(3)难忘童年时代,我放学后扔下书包就去沟底岭剜菜、割草、放羊。麦苗浇过返青水,麦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气,伴随各种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夏季,田间、沟底、河沿上的野草紧紧抓住大地,长得墨绿、茁壮、坚韧,那是上等的牲畜饲料。

(4)我深爱土地,缘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的爷爷。爷爷一生坎坷,七八岁时就为富裕人家放牛。后来,有了自己的土地,便把土地当作命根子,无论是耕种、管理、收获,都精掐细算,妥妥帖帖。每次下地,必须先把鞋脱了,直接光着脚板。爷爷说,地是通人性的,可不能用鞋踏。如果踏了,地就喘不动气了,庄稼也就不爱长了。因而全家人把土地当作恩人、亲人,春夏秋冬,义无反顾地爱惜、保护着。

(5)父亲就像能感觉到土地的体温和脉动。他经常把责任田深翻整平、刨垄调畦,体味土地苏醒的喧哗与冲动。记得那年播种前,父亲走到地中央,深深刨了几镢头,轻轻跪下右腿,将十指插入泥土中,用力攥一把,看一看土地的墒情,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口里念叨着:“这土,多润呀!这土,多香呀,这土,多肥呀!肯长庄稼,种啥都成!”那是父亲一生重复了许多次的庄重礼仪和独特享受。人勤地不懒。那普通的土坷垃,在串串汗珠的浸润下,长出一茬茬小麦、地瓜、苞米,点缀着全家人幸福的鼾声。那把弯弯的镰刀,在父母布满老茧的手里,飞快地收割生活的希望。

(6)记得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捏泥巴、塑泥哨、摔跤等游戏,每项游戏都离不开泥土。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大家沐浴着温煦的阳光,手里抓满温软的浮土,让土从指缝里慢慢漏下来,看细土在头皮上、脖子上、肩膀上、胳膊上水一样流淌,挂在密密的汗毛上,一会工夫,个个除了眼睛外,都成了“泥娃娃”。然后跳到池塘或河溪中冲洗干净,周身光滑。那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童年!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六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九年级自我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我做些场外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于是他对我说:“(2)”

(1) (2)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chén12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习近平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向毛泽东座像三鞠.

躬。随后,习近平等瞻仰了毛泽东遗容。 诞chén 鞠.躬 改为 2.按要求填空。

(1)针对安倍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0日表示,中

国人民不欢迎他,中国领导人也不可能同他对话。就连日本的盟友美国也对此表示“失望”,这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所言“ , ” (2)《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做到了“取信于民”的一件事是

(3)《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4)《从军行》中表现战斗场面激烈悲壮,有声有色诗句是:

(5)《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了诗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

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

3.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执行,可以解决我国学生上下学安全隐患问题。

修改:删去“问题”。 B.扩大内需的方法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修改:删去“的方法”。

C.2013年,中国乒乓球女队以3-0横扫日本队,连续六次夺得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

修改:将“夺得”改为“创造”。

D.教育部能否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直属高校干部选拔任用

制度改革的重要决策。

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4.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写英国船医格列佛等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马(慧马

因)国的经历。

B.在大人国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C.简•爱,是一个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姑娘,追求自由幸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D.《简•爱》一书的景物描写色彩斑斓,情节曲折、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5.口语交际。(2分)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商场门口遇见一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去准备搀扶,我在钦佩他热心助人的品行之时,又担心他会因此惹上麻烦,于是拦住他说:“(1)”小华听后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但他看着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样子,还是决定救助。同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叫二、古诗文阅读

(一)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6.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 和 。(2分)

7.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3分)

(二)(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

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

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

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必先苦.其心志 (2)官大者,主恶.

之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0.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三、现代文阅读 (一)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对他来说,

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

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

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地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

得了很好的生意。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可是现在?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

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抹些自来水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⑧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也了然于心。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让父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也有可能是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父亲的尊严”?(4分)

12.文中第⑥节,作者为什么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4分)

13.文中第⑨节划线句中“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指的是什么?(3分)

14.你赞同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作者的说法吗?为什么?(4分)

(二)八度幸福

去过很多旅游景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名山大川的恢宏气势,也不是小桥流水的雅致幽静;不是万丈高楼的流光溢彩,也不是摩肩接踵人群的潮流时尚,而是一个并不出名的景点——草堂门口的一块杉木牌。那个牌子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如先改变自己,对方也会改变;对方有了改变,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词也会改变;言词一有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运气就会改变;运气一有改变,人生随之改变!

多么有味道的人生箴言啊!我赞叹于景点管理者这温情的创意,当即记下了这段话。

对我而言,这段话像一把锐利的铁锹,可以挖出板结的思想心田,让沉寂的生活春意萌动;像一缕阳光,穿透阴霾,直抵心灵深处,让被困苦挫折失落遮挡的精神叶芽,伸出拥抱阳光的手臂;像一束黑夜里微弱闪动的烛光,于不动声色中焕发生命的亮度。

古人说“从恶如崩,从善如登”。太阳改变了脸色,夜色就多了风情万种的妩媚:冬天脱去了冰雪的桎梏,春天就多了一分沁人心脾的标致;自我改变了冷漠和自私,他人就回报出热情和友善的微笑;心境像玻璃一样在背后镀上一层水银,生活就多了一份色彩和明亮;我们的言行多了一份柔和,脚下就多了一条坦荡的道路。为人处世,一副做人厚道、处事和善的态度,必将撑起我们有风度的行走。坚持一种好的态度,就会收获一种好的习惯。好习惯就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好运气,而好运气就是好人生。

做到这样的八条是种子一样生生不息的信念。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一粒种子将信念扎根泥土,就有了一树春秋。而一个人将一种崇高的人生观像露水一样滚动在每天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就多了一种别致和幸福。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活着,每个人拥有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是我们对时间和生活的态度。我们羡慕别人的成功时,却忘了他所流过的泪水。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如何一夜之间迅速实现自己的追求,而是拿出一面镜子,时常审视反省自己:你是否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刻制了一块那样的“杉木牌”?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就像那块名叫“八度幸福”的杉木牌所说的。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

16.文章第三段运用的是哪一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3分)

17.“做到这样的八条是种子一样生生不息的信念”一句中的“这样”具体是指哪一段话的内容?为什么说“拥有这样的人生是源头活水一样绵绵不绝的幸福”? (4分)

18.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遭遇过不如意的事情,请谈谈你将用什么样的人生观去改变它。(4分)

四、写作

19.满树的花朵,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请以“种下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1辰 jū 座改为坐2(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5)锦不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3B4B6 (1)愁 恨(2) “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诗人无法排遣的深愁苦恨。8(1)使„„痛苦(2)讨厌,厌恶(每小题1分)9(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4分)10(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2分,意对即可)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11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

12“矮小”说的是外形,“高大”指的是精神的高度,因为父亲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甘心为儿女忍受屈辱,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代价,所以说“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13是他用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14赞同。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句话中的“卑微和渺小”应该指的是父亲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我们不能要求自己的父亲在各个方面都符合我们心目中“高大而完美”的形象,我们更不能让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所以,“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15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如果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就要拥有美好的人生观。

16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杉木牌上的那段话对“我”心灵的深深触动,给“我”积极作为的思想启迪。

17第一段话后引用的那段话,即杉木牌上所刻的文字。只要用美好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就会赢得许许多多的成功、快乐,从而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

18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性格内向、懦弱的我,时常遭受别人的白眼甚至欺凌,我知道,自暴自弃只会陷入痛苦的深渊;我想,我应当积极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之中,试着向别人敞开心扉,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争取博得别人的好感,相信会有一天,我将步入到一个友好、温馨的世界。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七
《期中考试材料作文讲评 酒与人生》

班级 学号 姓名 家长签名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酒的储存是一个简单的封存过程,似乎时间越长越好。其实,一坛酒要成为上品,除了

有足够的耐心,还需要一份修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琢磨和醒悟。因此,同样的酒,同样的储期,酒品却可以完全不同。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此则材料寓含一定的哲理,写作时不能就酒谈酒,应认识到它实际上谈的是人才成长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从材料的用语上可以明显看出。比如“一份修持”“一个安静的环境”“自身的琢磨和醒悟”等。因为就“酒”而言,是无所谓“修持”、“安静的环境”以及“琢磨和醒悟”的,材料所以如此用语,事实上已经向写作者透露了这样的信息:言在此而意在彼。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上品”,亦即成为“优秀人才”呢?材料明确告诉我们,除了“足够的耐心”之外,

“还需要一份修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琢磨和醒悟”。这里列举了三项,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条件。据此,我们可提炼出以下立意:

成为优秀人才,需要有个人的修炼、操守;成为优秀人才,需要有自身的思考和感悟(自身因素)。

优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外部因素)

成为优秀人才,既离不开自身因素,也离不开外部环境。(两者结合的角度)

可不可以形成这样的立意呢?成为优秀的人才需要有时间的等待,足够的耐心。似乎不可。因为

从材料行文来看,这样的观点是拟题者所否定的。这从材料开始的用语“有人认为”“似乎”“其实”等可明显看出。同时以一种立意为主题展开讨论,也应提及另外一面。这样可使论述辩证而周全,避免行文的片面性。

【量裁素材】

素材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叙而不议,叙多议少。 解决方法:对叙述文字加以概括提炼。

二、论证未紧扣论点。 解决方法:论证过程中常常回扣论点。

三、论证浮于表面、分析不充分。

解决方法?

1、探因法: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而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运用标志性句式: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正是源于„„

例子: 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被“埋没”的命运。华罗庚曾被“埋没”在小店铺

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他为什么没有因被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所建树呢?因为他是生活的强者,他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他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在被“埋没”的日子里,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2、假设法: 思路:反面假设——推测结果——正面强调

借助标志性句式:如果„„那么„„;假使„„那么„„;试想„„

例子: 论点:立志

王羲之从小就立志要做书法家,他九岁就开始练字,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最终练就一手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

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3、对比法 思路:分析相同之处——分析相异之处——强调观点

借助标志性句式: 同样是„„然而„„可见„„; 同样是„„但„„因此 „„;反观„„

例子: 论点:不慕虚名

在肖邦时代,除他以外,没有任何一个重要乐家终其一生固守这种“私人叙述”的写作思路。舒曼在早年似乎是肖邦音乐上的同道,但人到中年后,终于没能摆脱德奥根深蒂固的交响乐传统的强大吸引力,拼命在言不由衷的交响语言旋涡中挣扎。至于李斯特,虽然也热衷于钢琴音乐的潜能挖掘和性格拓展,然而更多是为了博取外表的辉煌与廉价的掌声,因而与肖邦独语的趣味恰恰形成对比。肖邦因此踽踽独行。他身为著名钢琴家,但却完全不像其他炫技大师,不仅在成名之后拒绝旅行演出,甚至很少举行公开音乐会。

4、排比法: 层次:中心句——排比事例——回扣观点。

例子: 静 静,这株树,被很多人种在自己的心田里,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史铁生在静谧的地坛思考,看蚂蚁蝉蜕的细微变化;曹雪芹曾十年增删《石头记》,血泪辛酸不寻常;雨果通过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达演绎人性的美丽与庄严;卢梭在郊外的小木屋中写就《忏悔录》,真诚坦荡地剖析自己的人生;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静观万物,横眉冷对,激扬华章……静默如山,宁静如湖,纯静如水,安静如树,幽静如林。自然是静的本体,静中含着一种凝重,透着一种本真。

5、以议代叙(备受推崇) 化失意为诗意

若要记起谁是化失意为诗意的高手,我想,当属熊顿无疑。一位年轻有才,处于花样年华的漫画

家,不幸罹患淋巴肿瘤,却始终相信自己能战胜病魔。更可贵的是,将沉闷严肃的生命离别之痛化为嬉笑幽默于笔端。此等气概,不仅仅源于对生活的乐观,更源于对生命的虔诚。将病痛的折磨化作震撼人心的正能量,并将真正的达观传递给我们,多少艰辛,多少智慧。

【考场作文】

要求:细致阅读下面考场例文:1、用不同的标记标出材料和分析的语句或语段。2、综合写出评语。

一 虎头鞋

做虎头鞋的老人将她的店铺迁得更远了

几年前,这个小镇并没有什么稀奇奇特的地方,它座落在山脚下,长期的闭塞使得这里有着淳朴

的民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又恬淡。

要说奇特,就是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一种手艺——做虎头鞋

最近小镇被开发,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当越来越多的皮鞋和高跟鞋踏足这片已不复宁静的土地,这里的人发现远道而来的客人都对虎头鞋这精致小巧的玩意儿爱不释手,不惜重金买下这些对他们而言实则平常的物什。

于是家家户户都争相装修自家的店铺,花样百出,他们也学起了各种销售手段。只有老人,默默

地将她那简陋的小店铺往后迁了迁。

她每天都在这个鲜有人问津的孤僻之地琢磨她的手艺。清晨,她会戴着那副有些破损的老花眼镜,坐在初升的太阳底下裁剪布料,画好鞋样;午后,她又穿针引线,独自坐在大树的阴凉之地缝缝补补;夜间,一灯如豆,她边哼着小曲,边纳鞋底。

她享受着这孤独寂寞的时光,陪伴她的,是那一双双无比精致的虎头鞋。

小镇里的人渐渐不再追求技艺。当他们运用机器,批量生产的时候,老人依旧默默地穿针引线;当他们为了减少成本而偷工减料的时候,老人默默地用着最好的布料,纳着最厚实的鞋底;当他们把店面装修的富丽堂皇,印发各种广告,传单的时候,老人还是默默地守着她低矮的瓦屋,伴随着一台破旧电扇的“呼呼”声,哼着古老的小调,一针又一针„„

来往的游客发现,他们好奇的传统技艺也披上了一层金钱与名利的薄纱,不复以往的朴实无华,沾染了无比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唯有老人,始终如一地琢磨专研着自己的技艺,将铺子一迁再迁,只是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保住内心的那一份质朴与干净。

我路过老人的店铺,依旧是那一瓦屋舍,青砖青苔,一位老人在树阴的遮蔽下穿针引线,依旧是那古老的小调,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

【分数】

【评语】

二 一日看罢长安花

马未都说,我们一日千里地活着,忽然想要活得久,而不是活得仔细。

我们时时体悟着生命的繁杂纷呈,感受着自己之于漫长时间的渺小,于是我们想要活得更长久,

或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接触更多人更多事,变相地延长着自己的单位时间,仿佛这样,辞世时就能拥有最好的一生。

可正如不是所有的酒历经年月都能酿出甘露一样,也不是所有的人网罗天下塞进自己的人生中就

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北京的万圣,南京的先锋,上海的季风,台北的成品„„这些扬名的实体书店正在由城市地标落

为城市符号,实体书店的逐渐衰落背后是什么,人们消费需求的下降必是其中之一。我们步入了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企图将所有的精神意志缩减到140字以内;我们放弃了传统的纸质书,只将电子书作为阅读工具,并为其“海量储存”沾沾自喜;我们接受的文学文化,不再是墨香缭绕,而是一个个虚拟的文档。我们逐渐降低了阅读选择的标准,广博群书,自以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阅读本身没有错,科技的发展造成了纸质书的衰落也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却在用手指刷书

的乐趣中失去了阅读本身的意义—-思考,体悟,收获,充实自己的精神和思想。

我们如同一坛酒,每日只为自己多得了一天日子而高兴,却不知自己还是自己,未曾醇厚半分,

反是在过盛的激情中挥发了酒精。

诗中写,一日看尽长安花。这自然是有前提的。若我们仅仅怀着看花的目的赶往长安,本已身心

俱疲,却也不曾慢下半分,闲下心情来赏一赏,只走马观花匆匆过一眼,一日看罢又赶去下一个景点。日后回味过来,只知长安花开正好,甚美,却道不出其中所以然,还是计划明年再看一趟罢。

生命本不是由时间来度量,日日匆匆过也增不了生命的长度和分量。我们真正需要的,恰是一份

慢下来的心境。学会在悠然岁月中只走自己的一小段,在浩繁书海中只挑自己最爱的深入去看,在长安花海里只看一簇如何鲜亮,学会感受与体悟,学会如何专注于生命,不是活得更久,而是活得仔细。

杨绛先生百岁风华,毛笔抄录先生钱钟书的《槐存诗序》,这一份悠然,岂是一日看尽便得?

【分数】

【评语】

三、 非思无以致远

坛中之酒,其香致远,非久如是,唯思,唯悟。

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曾有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成为一个真正学者所敬奉

的精神教条,同样也让我深思,一个贯通古今中外知识,一个通晓二十二国语言的大学者所凝练出的为学之旨竟是如此之简单。这句话强调的并非是如何苦学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方才能成为一个有大学问的人。“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从未讲过的。”这是陈寅恪在清华任教时的名言,不讲别人讲过的是一种思

考的表现,不讲自己讲过的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啊,倘若只是背下别人的言论,自己却毫无思考的话,那么一个人的作用岂不与电脑无异?我们需要有积累,但更需要的是自己去思考,领悟,这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如同那封存的酒一般,失去了自身的琢磨与醒悟,酒品也不会好的。

一座远离城市的村庄,一位踽踽独行于村庄中的思想大师。一堆柴火,一堵断墙,甚至是一缕寒

风都能将他引到一个个不同的思想世界里,都能让他产生对生命、人生的思考。他或许不曾有陈寅恪那般丰富的求学经历和惊人的知识,但他却有着细致入微的思考,他就是刘亮程。每每读他的散文都仿佛是一次艰难而愉悦的思考,其思想力也感染着很多人。何以仅一个村庄的叙写便能有如此力量?是思考的力量。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渊博的知识,但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能力,而其思考力的体现也恰恰是一个人能力的真正体现,就如同那酒一般,难道所有的酒都封了足够长?事实并非如此,但这世间却是从不乏美酒的。

反观我们的社会现状,信息时代大量信息争相入眼入目,我们不加思考记住了大量别人的言论而

缺乏自己的思考,不管了解多少都只能是一个书袋子。一位哲学大师曾说过:“若是我被书中的思想左右,那我宁愿不读书。”而今的教育也是如此,死记硬背是过关的通行证,而其中学生又真正学习到了多少,进步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世中之人,其名致远,非死背如是,唯思,唯悟。

【分数】

【评语】

四、修心持节,方成大美

一坛普通的酒埋藏在地底,无声无息,却为何在数年后的开封之际得以飘香数里,完成自身的蜕

变与升华?所需的不单是时间与耐心,更是一份修持。

何谓修持?即修心与持节。修心者熏陶内心,他们用道德与规则来约束内心,以保证心灵的纯粹

无暇,持节者操持节律,不移不变,以保证品节的高尚。更多时候,修心与持节其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心的高洁必定伴随着高尚的节操,而品格高远之人也必定有一颗纯洁的心。

修持,往往是一种人格的魅力,它使平淡无味的酒变为佳酿,也使人们在困境中不移光彩。

抗战中,朱自清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坚持不受日军米粮,最终活活饿死。这即是一种坚定与操守,不屈不挠,不低头不降服,坚守崇高的内心,使一个在任何环境中都不会磨灭其人格的光辉,纵然遭受外界的折磨或摧残,但也不会影响其心灵的高洁美丽。而这样的品质也终会被人们、被历史所铭记、所镌刻,而非随碌碌之人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反观那些不修持者或半途而废之人呢?汪精卫在年少时代投身革命,以反清作为毕生目标。他

曾去刺杀摄政王不成而被捕下狱,他在狱中写道“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何等豪气干云!但在国民革命后,他却背叛革命,投靠日军,成为千夫所指的叛国贼,令人何等痛心!放弃节义、心灵,苟全于乱世,不仅玷污自己,危害他人、社会,更使自己背上骂名。声誉、声望荡然无存,这是多么不值得!背弃节义的人纵然可得一时富贵荣华,贪得一晌之欢,但终究不会长久,自己也会受到内心的拷问,痛苦难安,以致毁了自己。

可见,我们必得修持,而这则更需要坚持与毅力。叶公超有一句咏竹诗“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

云处总无心。”修持并非只是年少时的信誓旦旦,更是矢志不忘的坚持。不管外界的风云变幻,闲言碎语,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始终如一,才可成就自我。

酒水修持自我,终成佳酿,愿我们每个人也能修心持节,方可成就自我。

【分数】

【评语】

五、叩问灵魂

好酒的储存除了要耐心,还需要在安静中冥思。有耐心容易,而在耐心中不急不躁反复叩问灵

魂很难但非常关键重要。

学会叩问灵魂即学会在漫长的人生中保持最初的信仰,不为各种有诱惑力的外物动摇心志,在这

个过程中,反复磨砺最终使其如赤子般最纯净也最强大。

王维,他是一个很好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世外人”。他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做

到了清静无为灵魂无垢。究其所以,是在一夜一页的青灯黄卷中反复禅悟,反复叩问灵魂:是否平心静气。这样的王维,在多年后灵魂的风采依旧让人敬仰。叩问灵魂,才能使不失本心最终了悟。

杨绛先生是一个很令人欣赏的女士,钱钟书曾评价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什么铸就了

她的“贤”和“才”?十年文革,她们一家备受折磨,但这个女子依旧能够挺直了脊梁安慰身旁的丈夫。因为灵魂深处告诉她: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文革是一场风,起风了,但终会过去。因为不间断地叩问灵魂,所以才能够保持从容醒悟人生。杨绛九十寿辰的时候,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尽管年事已高,她依然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因为叩问灵魂后的答案是:书和事业远比名声重要。什么是身外物什么是追求她一直分的格外清晰。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始终步伐坚定。叩问灵魂,才能使不忘本心坚定如初。

相比较王维和杨绛,拿破仑这人很有争议。争议的焦点便在他后来的军事独裁和侵略欧洲。从起

初的推翻封建王权抵抗他国侵略到后来的造成欧洲人民的苦难,他的名誉有声转衰,他的人生也在那转折。拿破仑的前期赢得太多赞誉,他忘记了时时叩问那被各种诱惑包裹的灵魂,所以灵魂最终也只能被诱惑吞食,导致他本可以光辉灿烂的人生染上了无法避免的污点。如果那时拿破仑不是沉沦而是去叩问,为灵魂鸣警钟,他最终的结局便不至于是被流放。

道家有思想无为而治,意思是顺其自然。更包含着一种顺本心不偏离的思想,而这恰恰需要我们

在一生时刻叩问灵魂,去琢磨去反省而后醒悟,而非在现代生活中满心焦躁去追名取逐利而后沉沦。

【分数】

【评语】

六、 修持成就自我

每日被花花世界的浮躁包围,每日在物欲横流里驰骋奔波,若无自我修持、自我琢磨醒悟,如何

获得尘世的幸福?

博尔赫斯曾说:“年轻时我爱落日、爱城市中的贫民窟、爱死亡。现在我爱早晨、爱市中心、爱

热闹。”看似简单又很轻的一句话背后那种对人生美好的彻底醒悟不禁让人心头一暖。

人活在世,需要的是在安宁的环境中琢磨与省悟。美国国父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在民众再三

坚持下连任了两届总统后辞官回到自己的庄园,也过上了“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不断琢磨谋求人民幸福的人,适时放手,不贪恋权位,坚持自我修持,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让人永怀不忘的伟人。

将流沙捧在手中,握紧就会流失于指缝。

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耗了他十多年的心血,这部影片最终成为票房传奇,多年后回味仍

数经典。他不走“快餐电影“的捷径,在十几年中以足够的耐心将心血倾注于他的电影事业。也许他注重票房、名气,可他更注重的是自我的内心,坚持他自己的价值观,使自己的创作在不断改进中走向成功。他的电影不会像《小时代》之类的电影,徒有光鲜表面,剧中红男绿女,纸醉金迷却没有思想,此类“快餐电影”仍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实在令人可叹可悲!

世事变化无常,惟有在安宁心境之中坚持自我,不断琢磨,不断醒悟才可获得尘世幸福。比如说

“人走茶凉”,平凡人体味到了世态炎凉,商家看到的是商机,碌碌无为者无所感悟,可道家体味的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八
《高三期中作文分析及佳作赏析》

高三期中作文分析及佳作赏析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二、关于审题(罗宽海 撰写)

审题立意时,可以从肖伯纳或者周国平的角度进行立意,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大致可分为三个角度:

从肖伯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是用悲剧(消极)的眼光看人生,是从占有欲或者从满足或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的,体现了悲剧的人生观。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是双重悲剧。这两种悲剧的根源都关乎欲望,没有实现欲望就痛苦,实现了欲望就无聊、空虚。这样看来,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与叔本华的悲剧观是一样的。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是相对的。这两种的矛盾很难调和,因此,人很难得到永恒的快乐,总在痛苦与无聊、空虚之中摇摆。可以从欲望与痛苦的角度深入思考。

从周国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是用审美的眼光看人生,为得到而寻求、创造的过程以及得到后品味、体验的过程,都是同样幸福的事情。周国平的话强调人不应当从功利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而应从审美(非功利)的角度去打量人生,从而可以提出:创造(或者体验)的过程就是快乐、幸福;立足于创造,收获快乐人生;艺术的、审美的去看待人生也是快乐和充满激情的。

整体上把握材料,可以从浅层和深层角度来立意。

从浅层次看,肖伯纳和周国平因视角、心态的不同,带来了认识、观念的不同。由此,可提出:不同的心态、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结果。

从深层意义来说,肖伯纳与周国平的出发点是一样的。肖伯纳揭示出这两大悲剧,就是告诫人们,不要有太多的占有欲,不要只重视人生的结果。因为太重视结果,追求结果时,就会把过程视为一种苦役;另外,要是太看重结果,那么,即使实现了结果,也会因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快乐,陷入无聊、空虚。肖伯纳是从反面来说的。周国平则从正面来说,生活的快乐,人生的幸福,应更注重创造的过程,以审美的眼光关注过程,也就是说在追求、创造的过程中,要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豁达些。因此可提出:幸福、快乐既可以体现在结果上,又可以体现在过程中,只是要注意的是,放在结果上,往往是只能收获短暂的快乐,而放在过程中,既能体会过程的快乐,也能体会到收获结果的快乐。也可由此得出,摆脱了占有欲,就能收获快乐;痴迷占有欲,就会陷入痛苦与无聊的泥淖之中。

其它有关契合内容的立意都应该算切题。

三、佳作赏析

找寻生命的无限

星海实验中学高三(4)班 顾洁婧

帕斯卡尔对人有这样一种认识:人既伟大又悲惨。人认识到了自己所能取得的有限,不会诸事顺遂己愿,却仍渴望着无限,因生命中未得的残缺而不断追求。

正因如此,未得的悲伤被巧妙地转化为追寻的快乐,这一份对无限的渴望使人清醒地定位自己,付出无悔的努力。遥想当年《法国大革命史》这部巨著的形成过程,是著者卡莱尔在失去原稿,不复可得的悲惨遭遇中,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完成,并更为精益求精的第二部成书。这部书是卡莱尔的梦想,是在一直渴望取得的顶峰。倘若就因一次失去的悲惨,认定此生无法企及,那卡莱尔何尝能在找寻未得,找寻无限的过程中重拾作为一个史学家的欣慰和喜悦呢?

所以,对生命无限的渴望,对未知的那种期盼,恰是人们创作的不竭源泉。纪伯伦曾指出:“一个人不在于他成就了什么,而在于他企求成就的东西。”在找寻生命的无限中,人们练就了坚持不懈的品格,他们品尝了人世的悲欢,终于在找寻无限,追求未得中暂且放下了不圆满的缺憾,努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伟大。

的确,就算人在知、情、意方面总会有个限度,可这也提供了一个未得的契机,使自己突破已往的极限。正如当年的培根,为了润色自己的随笔与人生箴言,时刻将笔记本放在身边,不断修改。或许在旁人眼中,那已经是足够完善的作品了,但培根认为他的文字还远未达到满意的标准。这也就激发他去不断超越自我,近于完美。

而今,当人们读着《培根随笔》时,是否品味出了那因“未得”而更上一层的语言?又是否体会到找寻未得,渴望无限所给予的活力和热忱?它确实融进了人的生命,让他们的议论文章都有了热度,让他们的智慧汇聚为文明的长河。

从中,我们可以知悉人的伟大和悲惨了。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是有可悲之处,那是人终将走往的限度。可当我们知晓了无限,进而追求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方显出生命的本色,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实,生命的意义也便是这样。从二律背反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在得和未得间感慨不已,弱者安于所得,但强者找寻生命的无限,让卑微的生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

得分:61

点评:这篇文章延续了小作者一贯的风格,语言优雅而有哲理意蕴,厚积方能薄发,这与她扎实的阅读功底密切相关。整体思路架构清晰,各部分有序有效展开,材料能够有效支撑观点,思维思想是作文的灵魂,小作者平时的思维训练是有效的。(指导教师:宋建州)

多一度热爱

星海实验中学高三(2)班 凌扶摇

纪德有言:“我愿为一切美好的事物燃烧自已的灵魂。”这美好的事物就是我们的理想与追求;这燃烧,便源于热爱。有了这样的爱的追求,人生就没有悲剧。

热爱一项事业,在前进的路上我们走得无悔而多姿;在达到终点后也未曾放弃执着。 为了这度热爱我们在追求。科比有对篮球的热爱,35岁“高龄”脚祼重伤也不言退役只为一个篮球梦;著名考古学斯坦因,终身未娶,在被截去脚趾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还能远行么?”他们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心中有追求,于是踏着荆棘也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凄凉。对事业的热爱,给予了他们走下去的信念与勇气。斯坦因一个人开创了“敦煌学,”冒着各种危险驰骋于世界。这份快乐,比待在家中悠哉地喝咖啡豪迈得多。若缺少热爱,就若缺少了领略这份快乐的资格。

因为真正热爱这份事业,即使得到了心爱的东西,也仍会细细品味和体验。杨绛对文学的热爱使她历经百年仍旧风华如初,品读她的文字,能感受着她内心的执着。我热爱着我所执着的事业,这份爱源于内心。得到了它,我便站在山顶,对这份快乐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只是这种热爱已不多了,现实中满眼可见的是得到你喜爱的东西后的“悲剧”。高学历的研究生在实验中摇晃着仪器,因为要证书要荣誉。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恐怕仅是因为要“吃饭”,要文凭找工作,一旦荣誉证书到手,他们的脑海中的光环便黯然褪色,最终沦为平庸一族。缺少真正的热爱的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沦为肖伯纳所说的悲剧。我们多的是像于丹那样不热爱灵魂只热爱名声金钱的人,这份爱太肤浅。只顾眼前的浮华与喧嚣,少了一份对事业的执着。他们的人生才是肖伯纳所言的悲剧。

圣埃克苏佩里说过“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换取无限的价值。”这创造,来自热爱。因为有了热爱,我们收获了追梦的信心。《逆光飞翔》中的黄裕翔是快乐的,即便盲了,但他有对钢琴的热爱支撑着他;文学家桑坦格是幸福的,他愿意为了文学而写作,虽然可以逍遥度日,但热爱拒绝了悠闲。

我们若想要快乐,必须热爱一项事业,方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也只有热爱,才不会让你收获果实时为失去方向而迷茫,才会让你“人生有两大快乐”。

每一段热爱都会成为不朽。历史作证。星河作证。生命作证。

得分:60

点评:本文论点明确突出,对两则材料均有一个辩证的分析。结构清晰,利用几个分论点彰显主论点。思想具有一定深度,关注生活,在很常见的事情上挖掘并论证。语言不死板,能引用名句,增加文章内蕴。同时联系了当今现状提出反思具有时代气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白坤峰)

高三期中作文阅卷小结

西交附中 姚铁意

本次材料作文是由两段名言组成,按理说,审题上比期初的“懒蚂蚁勤探索”这则材料作文降低难度了,因为至少学生已用不着大费周折地要按照我们老师所指导的几大审题立意方法,去“提炼主要信息”、“分析核心立意”、“辨明几种关系”、“把握情感倾向”、“以果溯因”(这种方法还是很有用的)等等,于能力和心理上对学生已然都是一种“降难减压”了!学生可以从肖伯纳的角度立意,也可从周国平的角度立意,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整体上进行把握。

但问题的关键是,即便材料审题上没有难度,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依然写不出条理清楚的、论述严密的议论文,更遑论个性深刻的考场议论文了。(记叙文也是乏善可陈。)平时老师们的指导讲评不可谓不到位,学生们习作的训练也不可谓不用力,但何以一到考场,立马都被“打回原形”,“低幼的依然低幼”、“腐朽的还是腐朽”、“混乱的照常混乱”、“瞎编的仍旧瞎编”,这真是令人头痛和纠结的地方!所以,不得不说一句,这则材料作文出得还是很高妙的,审题难度是降低了,技巧方法也不甚管用了,但实则对学生的学识素养功底、理性思辨能力、人生态度和修养程度都是一个不小的综合考察和挑战,要写出真正优秀的考场文章也实属不易!

下面想就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个人思考择其一二稍作阐释,纯属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维浅表化,多为“擦边球”:

绝大多数学生看到材料“想不开,想不深” ,停留于浅表理解。这是本次作文暴露出来的最大的问题!

学生们一看到材料中的“悲剧”和“快乐”,马上就浅表地理解“不同的人生态度”,然后在行文中就大谈特谈“要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不屈服于命运;面对挫折,要乐观豁达;态度决定成败,成功源于坚持”之类的;一看到材料中的“没有得到”和“得到”,马上就肤浅地勾连“得与失”,然后在行文中议论“得与失的转化;如何面对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前社会得到了物质方面的,却失去了自然风景和精神道德”等等之类的;一看到材料中两个人名两段话,一则悲一则乐,立马思维定式“要换位思考”“要发出不同声音”“要从不同角度”。读到这样的文章,真的既无奈又无语,评分时很难下手。上述种种“擦边球”倘若语言卷面都不错,很容易给老师带来评分干扰。这也是在仲裁时常常发现同篇文章分数高低很悬殊。

作文中多为“擦边球”,究其原因,则是学生们实在缺乏对材料的“深根究底”的“追问”精神!缺少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强烈意识!

试想,看到萧伯纳的话,我们的学生若能追问“为什么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就觉得人生是悲剧?”然后在内心里试着做出类似的思考和回答:“因为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所以会“辗转难眠,寤寐思服”,“为伊消得人憔悴”,想得却不可得,甚至努力去得仍未可得,可以想见为此你肉体上精神上都倍受折磨痛苦,人生能不悲剧吗?何况你不得的是自己心爱的东西呀,何谓“心爱”,一心钟情衷爱的,视作心肝宝贝的,没有它,你会觉得生命就没有意义,但无奈和悲哀的是你还必须这样地活着。这样的人生能不悲摧吗?”

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得到了心爱的东西,人生还是悲剧啊?”然后再在内心里尝试做出类似的思考和回答:“因为得到了,所以就满足了,满足时是快乐的,但这种满足的快乐转瞬即逝后,继而就感到无聊空虚;无聊空虚后又会滋生出新的渴望得到的东西,而又不得或又不得不去求得,肉体、精神又进入新一轮的痛苦折磨,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折磨着痛苦着,所以得到了心爱的东西,还是悲剧!再者,“距离产生美”,万一心爱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却发现跟你原先心理上的期待和需求有差距,你就会产生失落、懊恼、后悔、难过等等的情感,这难道不是更进一层的折磨和痛苦吗?”

所以说,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这很大程度上是人性使然。

由这一角度可以衍生出相关契合的立意:

1、为伊消得人憔悴:“伊”指材料中的心爱的东西,引申类比到议论文习作中可以是“爱情、尊严、自由、信仰”等等;引申类比到记叙文习作中就可以构思一件你很心爱珍视并且它承载(或象征)了你某段生命历程或精神成长的东西,描写出你得到或没得到的种种心理变化,由实及虚地抒情议论出它对于你的价值。

2、距离产生美(“得到”一定快乐吗)

3、论“围城”之人生悲剧:“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4、论欲望的不可满足,由此引申出的“知足常乐”

5、引申出对悲喜、祸福、幸不幸的辩证思考:如“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变工”、“诗穷而后工”、“祸福伏倚”等的思考。

同理,关于周国平的这段话也可做这样的追问和自答。事实上,材料中给出的周国平的话,命题者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给出了我们追问和思考的方向:如“为什么没有得到你心

爱的东西,人生仍很快乐?因为没有得到,所以你就可以去追求和创造,在追求和创造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为什么得到了心爱的东西,人生很快乐?因为得到了,所以你就可以细细品味、好好体验;在品味和体验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快乐和美妙!” 只可惜,绝大多数学生都忽视了或根本就无视于“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的隐含着命题者提示的核心话语。(如果说,我们一定要给这则材料定个核心立意的话,我以为这两句话就是整则材料的核心所在!)

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相关的立意:

1、追求(创造、品味、体验)是一种快乐

2、我们要重视过程

3、永远“在路上”

4、“生命在于折腾,活着是种修行”

5、幸福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至于对两者的整体把握后能否得出契合的立意,实则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辨要求:既要分析出萧伯纳的这段话主要是看重“结果”得出人生有两大悲剧的结论;又要分析出周国平这段话主要是看重“过程”得出人生有两大快乐的结论;同时还要把两段话观照起来思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是悲剧还是快乐取决于你重视结果还是重视过程。至此,我们可以做出个性化的诠释了:我认为“幸福快乐重在过程中”;我认为“幸福快乐既要看重过程,又要看重结果”;我认为“幸福快乐只与内心相连,无所谓得到和不得到;无所谓结果和过程。刹那即永恒,当下快乐即快乐,活在当下!”

我个人认为评分意见上给出“不同的心态带来不同的认识和结果”太笼统不是很确切,给评分造成误导。因为这种笼统地所谓整体把握很容易导向我开头提及的学生的“擦边球”:立意走向“积极心态”,走向“豁达乐观”,走向“坚忍坚持”,走向“宁静淡然”等等之类的。悲哀的是,我们学生都以为材料的整体很好把握,认为“不同的心态视角带来不同的认识与结果”几乎是这则材料的最好立意了,结果多数作文都在上面兜圈赘述,至于不少学生全盘托出上学期的那篇“两个导游面对坑洞,一则抱歉说麻子路面,一则诗意说酒窝大道”,然后写“积极心态”也就不足为怪了!

2、思维偏狭化,分析很无理:

按照学生分析的无理无赖程度,可以分成若干等级。下面撷取较为典型的几例,供大家参看:

病例1:人生之快乐,就是在于不断追求一个人心爱之物。在我看来,这就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有了理想,才有一直支持和帮助自己前进的动力。

拥有理想,就拥有帮助你自由翱翔的翅膀;拥有理想,就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拥有理想,就拥有一个不让自己失望的未来。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要怀抱自己的理想前进,无论实现还是没有实现,它都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下面举例分析孙杨、马云之类的理想以及他们为理想坚韧的奋斗与拼搏) ——《谈理想》

师:你的“心爱之物”真的是理想吗?我表示又钦佩又怀疑。即便真是,你在文中大谈特谈理想,跟人生之快乐有什么关系呢?跟材料中 “周国平”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病例2:追求一生,却不曾拥有,也是一种快乐。诗人陆游一生渴望朝廷收复失地,临死前也不忘嘱托子女:“南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着天下一统,他上言朝廷,拖着老弱身躯依然亲赴沙场。即使在梦中,也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翻开陆游的诗篇,我们感受到的是他的一颗赤子之心。纵然,朝廷最后也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九
《议论文如何归纳中心论点》

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篇十
《议论文阅读》

一、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2,找论点的方法:

一要看文章的标题。

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⑴标题揭示;(如:“二,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四,快乐是一种能力”,“十二,熬住就是一切”“十三,将兴趣进行到底”,

⑵开头提出;(如,“五,放弃也是一种快乐”,“六,人总得藐视点什么”,“九,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十八,书中自有黄金屋”。“二十一,说真情”。 ⑶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

⑷结尾归纳 ;

⑸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练习: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3、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1)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③对比论证:一般从下反两方面进行比较,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④比喻论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证明论点。

练习: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1、本文的论点是: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

论据①: 这个论据是属

于 论据。

论据②: 这个论据是属

于 论据。

4、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深入浅出。 ④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

格式:用„„与„„进行对比,鲜明突出„„的观点。

练习:

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又说:“任何人,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卓越的诗人,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大的人物。”

1、本文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道理论证。有力的论证了“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仍然是我们的表率”的观点)

议论文的考试要点有下列几个方面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方法见上面)

2.辨别论据的类型,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两种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找出本文或本段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四种论证方法,格式见上面)

4.议论全文(文段)的论证思路(过程)是什么?(见下文)

5.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或作用。

6.为文章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7.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8,文章开头引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

9,议论文的全文(或段落)结构特点:总——分——总,总——分,分——总。议论文段落的作用:总领全文,引领下文,过度,总结全文,前后呼应。 三、议论文论证思路(以全篇来看的,论证的是中心论点,即推理过程)

论证思路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四、议论文语言特征:准确性 严密性逻辑性 生动性 鲜明性

五、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首段的作用:

格式:1.开头通过„„的事例(或道理)引出中心论点(或: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或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2,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3,作为本文的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七,议论文尾段的作用:

格式: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的结论。2.再次强调中心论点。3.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训练巩固 (一)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读完此文,你认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二)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在上文《勤出智慧》中认为:勤奋克服困难就能成就事业。 请你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四)

①孩提时代读过一则童话:一天,种子很不理解地问稻子:“你把全身都献出去了,得到人类什么报酬呢?”稻子自豪地回答:“得到人类的珍视。”——故事意在告诉孩子们,只有对人类作出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的。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战斗里,战士们出生入死,献身疆场;在抗洪救灾的斗争中,英雄冒险救人,激流勇进„„无数无名英雄在工作,在贡献,在奋斗„„正因为如此,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伟大的。

③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历来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表现。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今天,曲啸同志又加了句名言:“爱的本质是给予。”这些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他们的精神实质是何其相似啊!

④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不平衡的心理就产生了——忌妒眼红,行动上则争名夺利,乃至蝇营狗苟。只有把贡献放在第一位,把“自私的我”踩在脚下,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好处理了,这时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⑤“心底无私天地宽”,砸碎了狭窄的“自我”桎梏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幸福——因为那开阔的胸襟,那崇高的理想已经使你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高尚的人。

1.全文的论点是:

2.②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

③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法)

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如此”具体指代什么?在原文中划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折磨是一种赐予 快穿之炮灰的别样人生 穿越之别样人生
  • 1、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2016-02-04)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折磨是一种人生别样的赐予 中心论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95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