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座右铭关于哲学

座右铭关于哲学

2016-01-26 08:44: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一《座右铭》 没有人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座右铭关于哲学》,希望能帮助到你。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一
《座右铭》

没有人愿意死。就算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去那个地方。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而且,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它清理掉旧的,让位给新的。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在过别人的生活上。不要受困于教条,也就是按照别人思考的结果生活。不要让他人的意见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有勇气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它们不知怎的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乔布斯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二
《励志座右铭》

0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0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0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0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

目标。

0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0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0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0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0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

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5、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6、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7、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8、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9、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1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15、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6、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17、火把倒下,火焰依然向上。

1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1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不降大任,你不还是斯人吗?

20、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21、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

22、雨是云的梦,云是雨的前世。

23、一贵一贱交情见。

24、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25、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26、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7、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8、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

29、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30、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31、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32、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3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4、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35、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36、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37、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8、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39、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40、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42、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43、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44、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45、上帝助自助者。

46、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47、成功就是你被击落到失望的深渊之后反弹得有多高。

48、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49、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50、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51、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三
《古今座右铭》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四
《富有哲理的座右铭精选》

富有哲理的座右铭精选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座右铭,希望大家喜欢。 富有哲理的座右铭

1、熟练来自经验。

2、潮涨必有潮落时。

3、聪明的女人对付男人,而笨女人对付女人。

4、守时为立业之要素。

5、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

6、趁热打铁。

7、怀疑是知识之钥。

8、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9、为了求知识,代价虽高也值得。

10、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车去吧。

11、今朝有事今朝做,明朝可能阻碍多。

12、一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有点田。

13、知识胜过金银。

14、晒草要趁太阳好。

15、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

16、知识之于精神,一如健康之于肉体。

17、经验是最好的教师。

18、知识就是力量。

19、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20、浅学误人。

21、前车可鉴。

22、从旁人的愚行中学到聪明。

23、经验学校学费高,愚人旁处学不到。

24、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2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26、经验是知识之父,记忆是知识之母。

27、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跃进。

28、站的更高,尿的更远。

29、胸中有知识,胜于手中有钱。

30、知识可羡,胜于财富。

31、若要求知识,须从勤苦得。

32、熟能生巧。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五
《西方哲学智慧答案大全》

1、结合授课内容,谈谈你对哲学的理解 (100.0分)

回答: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 2.哲学告诉人们

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 4.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5.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动将变得盲目,对未来将失去预见性,心灵也将失去寄托。

1、回想一下哪些哲学书籍对你有比较大的影响 (100.0分)

回答:

   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

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

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

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

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

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

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二、人与人的关系

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

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

益。总言之,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三、人

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

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

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

分子,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达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真

正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和谐社会 <br> <br>

1、学习哲学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100.0分)

回答:

&nbsp;&nbsp;&nbsp;哲学最忌讳抽象理解。牢记一些典型事例。不要死记硬背,没用的,不会运用,不理解真正的含义,背的再多,再熟也没用。哲学不像科学那样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或

者说,哲学留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许许多多的问题。譬如就数学而论,通常我们认为只有一

门数学,其他各式各样的数学都是数学的分支或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历史上只有

一门哲学,其他哲学都是哲学的分支或发展阶段。黑格尔曾经主张历史上只有一种哲学,其他哲

学不过是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现在很少有人持这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了,因为它起码与事实不

相符合。无可否认,哲学也有自身的发展过程,然而这个发展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确有某种传承关系,但是在大多数哲学问题上它们的基本观点却是很难调和

的。不恰当地说,自然科学类似某种知识积累的“直线运动”,我们可以不管科学的历史,只要把

它积淀下来的成果拿过来使用就行了。哲学却不一样,它更像是一种“圆周运动”,围绕着一些永

恒无解的难题,尝试着一种又一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尽管在哲学家们之间的确存在着继承和

发展的关系,但是每个哲学家的理论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它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显而易见,今天的人们在知识的占有上是古人无

法比拟的,任何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都要比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先进”得多,然而即

使是研究哲学的人也极少有人能够达到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虽然他们所表述的知

识内容早已过时了,故而哲学很难用“进步”来衡量,&nbsp;所以真正的哲学问题不仅是没有终极的答案,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因而哲学就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面对共同的哲学问题而采

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 <br>

1、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00.0分)

1、对于全物种而言,存在意识,就存在哲学。哲学是意识行为主体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和判断。哲学,就是意识的上层产物。希腊古典哲学,经常对造物主体进行人格化,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造物是造物主体的一种有意识行为。

2、对于个体而言,除了有意识外,就是要有探索本质的欲望,或者说是对真理的渴望。哲学世界,本无对错之分,大家都是在探求真理;只有你的、我的之分,每意识行为主体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哲学。

1、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有哪些 (100.0分)

哲学的直接前身是原始的神话和自然宗教的世界观。哲学和宗教都是世界观,但是哲学是以科学的理性思维为主要形式,神话则是感性的神秘的形态。哲学在文明史中只能在一种较狭隘的范围内产生和流行,而神话宗教有更悠久的历史。因此,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里,宗教固然从哲学里吸取成果,而哲学尤其要从宗教里吸取思想营养,并常常要受宗教的支配。 在自然哲学兴起前,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是神话。人们试图探寻种种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但除了凭借感性之外,他们尚没有别的机能去把握自然界,于是便想象在自然现象背后存在着控制自然现象的各种神灵。

1、巴门尼德的贡献表现在哪里 (100.0分)

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他真正创造的了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

1、谈谈你对苏格拉底的认识 (50.0分)

回答: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

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2、如何认识苏格拉底的座右铭:认识你自己 (50.0分)

回答: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1、柏拉图通过哪三个比喻来论证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 (100.0分)

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1、“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以日喻善,对可视世界与可知世界作了描述。在这里,可视世界与可知世界是彼此对应的,在他的“日喻”中各方涉及的四种要素排列如下:

善的理念 ↑ 天上太阳

知识 ↑ 光线

理智 ↑ 眼睛

各类事物的理念 ↑ 种种可见的对象

柏拉图从二元论出发,认为对象分为两种:一是感知的对象,凭感官看得见,可通过观察去了解;二是思想的对象,凭感官看不见,只能靠理智去认识。相应的世界也分为两种,一是可视世界,一是可知世界。

2、“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有两个国王,一个统治着可视世界,,一个统治着可知世界。要弄懂两个世界,请你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不相等的两段然后按同样的比例把每段再分成两个部分。假定第一次分成的两个线段,分别表示可视世界与可知世界,然后再比较第二次划分的各个部分,以表示清楚不清楚的程度……”可视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3、“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

在“洞喻”中,洞穴比喻可视世界,火光比喻太阳的光照能力,洞外的天地比喻可知世界,最后看到的太阳象征善的理念。“此乃万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是可视世界中光和光源的创造者,是可知世界中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就追求的终级目标或绝对原理而论,这与日喻、线喻是相当一致的,只不过洞喻最为含蓄,寓意最为深远,因此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也最大。

柏他图通过以上三个比喻,更深刻地阐述了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特征、内涵和两者的关系,使得两个世界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总之,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最完美、最伟大,是真理所在,并且“可知”,是“美”本身,是“善”本身,是“真”本身;感性世界虽可见却不可知,是低层次的,是不完美的。

1、柏拉图对事物与理念关系的解释有哪两种 (50.0分)

回答: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

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

2、柏拉图的理念有几种含义 (50.0分)

回答: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 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

回答: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列举了十大范畴,它们分别是实体 数量 性质 关系 场所 时间 姿势 状态 动作 承受。

3、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30.0分)

回答:首先,“质料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来源于以泰勒斯为首的米利都学派以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其次,“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和恩培多克勒的“爱憎说”。毫无疑问,以“火”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其善变的动力作用,而“爱憎说”进一步把动力划分为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再次,“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不难看出,以“数”和“理念”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实际上都是:“通式”的定性作用。最后,“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可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因为,以永恒不变的“存在”为万物之本所强调的是因果的同一性,而以“理性”作为安排万物秩序的“善”更表明了其趋向性。

评分:

1、晚期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100.0分)

伊壁鸠鲁学派、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学派,斯多亚学派、皮罗的怀疑主义学派,还有犬儒学派。

1、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区别是什么 (30.0分)

回答: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异同

第一,出现的时代却不相同。犹太教出现于公元前1千纪,流传在犹太人中间,而基督教却出现于公元1世纪中叶,流传在部分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六
《对哲学的认识》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务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这是罗素对哲学的概括,非常经典地说明了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其实哲学一直都是围绕在我们周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没有接触过哲学。是的,它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每一个部分。其实我们都是在“哲学”地生活着。我们由不知道到知道,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哪一个变化不包含有哲学的成分?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似乎是无所不涉及了。其实这正如哲学的产生,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试想一下,我们那些蒙昧无知的先祖们当面对风雨雷电之时,仰望繁星点点之际,怎会没有丝毫的惊恐和迷惑。他们一定会迷失般地拷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那是人类在叩响哲学的大门了。关于星空,挂在天幕上闪闪发光的钉子是一种解释,二十八星宿、牛郎织女何尝不是另一种解释?哲学不过是人从对自然对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开始,去把握万物。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不断的困惑,又不断的解释,人的认识前进了,哲学也就产生而且不断得到了丰富发展,以致成为了一科涵盖甚广的学问,所以我认为哲学的学从一开始就是一把为人们解惑的钥匙。 一提起哲学,我就会想到抽象二字。但是抽象怎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所以对应哲学的是各门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听起来就是那麽的真实的存在着。它们有各自的独攻性,可对于社会则是需要把握它们的整体。因为一旦某种学科和其他学科以及整个知识体系失去互动,它便不在够资格称为一门学科了。光有具体没有抽象,就象谈庄子而不谈老子一样,没有什么意义。在这个精确定义的时代,事物都被细分到了个人难以理解的程度,需要整个社会来消化。而这时我们就需要哲学。如果说具体科学是知识,那麽哲学就是智慧,知识就象散落的珍珠,而智慧就是那根彩虹一样斑斓的联接。从此我们就可以得知哲学实是万学之学,一切具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遵循抽象的规律而一切具体的应用学科都应该遵守抽象而且正确的哲学原理。正是有了哲学“为什麽”的疑惑,才有了科学“是什麽”的探索。哲学家奥斯汀说:哲学的太阳逐渐喷出巨大的燃烧气团,这些气团后来凝成星体,并进而产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哲学是各门学科研究的导火索。看似无用,因为的是它不直接致力于解决具体的问题。可缺少了它,何来对各种具体问题的思考?

哲学是抽象的学科,又不能脱离具体悬浮在空中。如果只懂哲学或具体科学,是不能研究好哲学或具体科学的。所以我想学习和研究哲学应该可以对个人的思路、思辨、思想有作用。 哲学大概有两个分支:唯心论和唯物论。以主观为主导,以精神为第一性的,称做唯心,即不太好定论的东西,其实它应该是唯物论的先驱,就象自然科学里数学自成系统早已超越了其他科学发展到研究那东西“不知是干什么用的”,但数学家都相信未来某一天他们的成果会被社会应用上。已经有了定论的大概都被归到了唯物论,但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没有绝对的真理。

以上就是我对哲学的认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的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先进的。但我们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也应该带着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我想,这一观点马克思也会支持的。因为马克思的座右铭就是怀疑一切。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 “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七
《哲学通论》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八
《经典哲学名言》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解读]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解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解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果:坚决。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解读]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仰:仰头。怍(zuò):惭愧。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于.尽心下》

[解读] 饱食伤心,欲多伤心。修养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最好的办法是减少私欲。欲:情欲,贪欲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解读]了解自己这方面的情况,也了解敌方的情况的人,打一百次仗也没有危险。这是春秋末期吴国军事家孙武的一句名言,它的适用范围不限于军事方面,只要和他人有关的,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有一个知己知彼的问题。殆(dài):危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百闻不如一见。——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解读]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听到的要可靠些。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傅玄《傅子·口铭》

[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不:亦作“焉”。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九
《哲学论文》

哲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赵弘扬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 2010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学号6100100301)

摘要: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哲学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又变化无穷的领域。对于哲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也是众说纷纭。本文将以围绕“什么是哲学”的角度来尝试回答哲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就是要通过对日常思维的批判,确立一些终极的生活原则,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 关键词:哲学;生活态度;价值

即对智慧之物或智慧本身的追求。中

引言 国古代典籍中虽然没有“哲学”这个

词汇,但《尔雅》中已有“哲”的解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释。《尔雅·言音》载:“哲,智也。”值,以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问题为对象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中,“哲”字就有而存在的哲学也不例外。我们应从对智慧之意。因此,哲学是爱智慧之学。 哲学的解释出发,阐述哲学的内涵,既是智慧之学,那么什么是智慧,从而引出哲学的价值,以体现哲学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又究竟是什么,对于一门思考的学科,是一门增长自身修哲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北大黄枬森教养和智慧的学科,是一门与人们日常授说得很清楚:“哲学这个概念所反映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是一门提高人的对象比较含糊。许多学科都能望名生境界和人的素质的学科。我们应在而知其对象,如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充分理解哲学的基础之上,将其应用的„„,但我们不能望文生义地说哲于生活之中,是哲学充分展示出其魅学是研究哲的。” 力。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精神的精华便是思想的精华,而哲学的真正

正文 研究对象便是人的思想,在研究人的

思想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精华,精神的精华。

1. 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哲学史”,这句反应

哲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特有方出哲学也是对“史”的研究,而哲学式,探寻着人生的幸福与世界奥秘。对于“史”的研究,多是对历史的反那么,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自有哲思,而哲学的智慧也便是从反思中得学以来任何哲学家都无法回避也都难出的。所以,可以说哲学是一种高度以准确作答的问题。在此,笔者将先反思的学说,哲学的智慧也是一种高对百家之言,做出一些总结并浅谈一度反思的智慧。 些自己的看法。 但是,哲学的反思是一种事后思

首先,“哲学”一词并非中国原维。从哲学史来看,反思主要是指事生词汇,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是后思维。对此,黑格尔曾用“密涅瓦“philosophia”,其本意为爱智慧,的猫头鹰”作过比喻。“密涅瓦”即

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栖落在她身边的猫头鹰则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在蓝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它表明哲学是以现实的、经验的存在物为对象的,是有其经验的和实证性根基的。就此意义而言,哲学思维是一种事后从事的思维,是一种事后形成的高级思想,而哲学家则是事后出场的。然而这种事后的反思并非只是“密涅瓦的猫头鹰”,更要做“高卢雄鸡”,即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未来。

这种反思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深有体现,老庄哲学应该是中国哲学的真正诞生地。《道德经》为人们熟知且能背诵。这里彻悟了天地人生之形上大德大道,反省了生命的凶吉祸福、善恶美丑,体察人间的治乱灾变,柔刚弛张,创意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方略。如此虚悬奥妙、虚无缥缈的哲慧,便发自对生命的感叹与反思。

但是,这种反思不仅仅是对某个事物的反思,更是一种“寻根究底”追问,从而得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与智慧。比如,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有终极性“寻根究底”的思维根据的,都是解决了终极关怀问题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如方志敏所言,乃是宇宙之真理。为何这样说?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理论的根基在于物质世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从原始星云的一步步演化中讲到共产主义社会,并且认为这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形式:“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

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时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2. 哲学的生活价值

以上简单介绍了笔者对哲学的一些理解,然而哲学究竟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呢?哲学究竟有多少生活价值呢?下面,笔者将对哲学问题的生活体现展开些许讨论,以解答上述问题。

在前言之中,我们提到哲学是一种高度反思的学说,这种反思的思维方式,便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我们生活。“吾日三省吾身”,这便充分体现着哲学的生活价值。而我们也早已被教导:做错事要改正,要反思,要吸取经验教训。当反思得出一个以前没有意识到的结果的时候,我们也就从单纯的反思上升到了哲学的反思思想高度,从而得到了思想的升华。

在生活之中,我们也常常有意无意地“触碰”到一些小哲理。举例来讲,在《士兵突击》之中的一句“不抛弃,不放弃”,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珍宝,被无数人拿来当做座右铭,被无数人称为“哲理”。当我们刚刚看到这一句时,其实它仅仅是一句普通的话语,然而,我们真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一句话,去审思,去反思这句话时,便可以得到以前意想不到的内涵,这便是反思得的“哲理”,思想的升华。

同时,哲学一种“寻根究底”式的追问。一位教授说:“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话。另一位教授问他:“你所说的这句话对吗?”“当然对。”又问:“总对吗?”“当然总对。”于是,这另一位教授归纳说道:“对,就是正确;总对,应是绝对正确。你所说的这句话总对,也就是这句话绝对正确。这不正是一句绝对正确的话吗?怎么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话呢?” 教授补充

说:“除了这句话,再没有。”于是,另一教授又说:“‘除了这句话,世上再没有绝对正确的话了’,这句话不又是一句绝对正确的话了吗?绝对正确的话不是又多了一句吗?”上面一个生活中的小笑话充分体现着这种“寻根究底”式的追问。在生活中,我们也会不停地追问为什么,在追问中充分认识到事物、道理的本质,体会到其存在的必要与美妙,达到哲学思想的境界。

而这仅仅是个人生活中小例子,哲学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多地体现在“入世”与“出世”思想的矛盾与统一之中。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因为某人某一天读了一遍《道德经》而突然生出的思想,更多地是世人在经历许多世事沉浮之后,对自己人生进行充分的反思,从而对命运有更多的认识,才达到思想的转变,在古籍哲学中得到心灵的慰藉而生成的思想,这也是哲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结论

生活之中,处处皆有哲学的思维,在充分理解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使其在生活之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价值与魅力,可以使我们的更好地体会与享受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杨帆 ;《“哲学是什么”与“什

么是哲学”——哲学观的潜移默化》;《学术交流》;2010年4月刊

[2] 秦朗;《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几点思考》;《艺术理论》;

[3] 冯洋洋;《浅谈哲学的价值》;《学理论》;

[4] 邓晓芒;《什么是哲学》;《华

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5卷第1期

[5] 卢风;《哲学回归生活》;《哲

学分析》,2011年2月,第三卷第一期

座右铭关于哲学篇十
《哲学客观题》

《生活与哲学》模块综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l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面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3.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有所成就,需要哲学思维。这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发展联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学习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 D.唯心主义

7.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D.世界的统一性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坚持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辩证法和唯物论统一的基础是

A.物质 B.实践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社会存在

10.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我国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上述观点

A.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11.下列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错误的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12.“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3.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的

14.李白名句“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被改造的

15.人们在生活巾,往往会有“谈虎”可能“色变”的情况,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来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 D.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16.“不折腾”是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北方方言,其要求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维护安定团结、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这种要求体现了

A.意识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B.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C.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D.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

17.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18.《论语.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当时孔子弟子子夏做了莒父这地方的县长,向老师问政治。孔子给他指点迷津,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率不成同。„‘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19.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20.“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2.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真理的具体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真理的客观性

23.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 ⊥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5.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大干快上”、 “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这表明认识运动是一种 ①直线式发展②圆圈式循环③螺旋式上升④波浪式前进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6.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普遍存在的、无条件的 B.普遍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有条件的、个别的 D.主观的、有条件的

27.正在建设中的广州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带动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钢铁、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这体现了

A.实事求是的观点 B.变化发展的观点 C.普遍联系观点 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

28.恩格斯说“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结构的有机体的一个肢体”。这表明了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整体与部份的关系

29.“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从哲学上看,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D.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之和

30.掌握系统优化的观点要求我们

A.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状态的简单重复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数量的增减 D.事物位置的变更

32.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告诉我们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33.“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34.“天下大事,常发于至微,既终为患。”这句话给人们的警示是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要反对唯心主义

C.要注重量的积累 D.要坚持适度原则

35.“物极必反”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36.美国前总统林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任何矛盾都有主次方面 B.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C.分清主次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D.人生就是成功与失败的总和

37、计算机网络给我们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C.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38.据专家分析,人类基因用于医学之后,病人到医院就诊,同样的病情医生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这是因为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不同的特点B.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C.不同事物的矛盾没有共同之处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9.邓小平多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B.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共性包含着个性

40.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说,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B.办事情找重点、抓关键

C.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 D.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41.“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肩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人们常说“不要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从哲学上讲就是指

A.要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C.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43.“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两

种说法的区别在于

A.前者承认矛盾,后者回避矛盾 B.前者主张批判创新,后者主张折衷主义

C.前者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后者是辩证的否定观

44.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的几十条成批量生产线全部靠进口,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特别是装备等核心技术方面往往受制于人。这启示我们

A.要抛弃过去的一切,另辟蹊径

B.树立创新意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C.根据自身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D.坚持自力更生,抵制一切外来技术

45.200B年1月1 1日,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代表团中一位瑞典著名科学家在访问浙江大学时说:“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上讲,它说明

A.哲学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 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 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法

4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所以我们应当

①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旧观念②用创新精神看待我国社会,拥护和支持改革

③要突破前人,敢于割断与过去的联系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7.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 来解决。

A.阶级斗争 B.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改变社会制度 D.先进阶级反对落后阶级的革命

49.右边漫画说明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50.青年工人邓建军长期从事纺织设备抢修保养,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破

解了许多重大难题,成不“知识型工人”的楷模,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邓建军的事迹表明

A.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B.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C.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意。

51.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这说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和规律的思考

C.哲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D.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民族精神的凝聚

52.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下列命题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是非难辨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座右铭关于哲学》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哲学座右铭 哲学家的座右铭 关于座右铭的作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座右铭关于哲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座右铭关于哲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755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