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

2016-01-27 08:28: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一《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word版附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任思想信马由缰吧》,供大家学习参考。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一
《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word版附答案)》

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两分,共计60分)

1.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现代化的两大引擎是()

A.城镇化与军事化 B.城镇化与工业化 C.科技化与军事化 D.农业化与工业化 2.2013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本年度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 ) A.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B.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C.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D.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3.2013年12月4日,我国正式列入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A.端午节 B.皮影戏 C.珠算 D.剪纸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印发。意见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A.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 B.小抓起,从家庭抓起 C.从小抓起,从社会抓起 D.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2014年1月10日,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5、6题 5.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张存浩和程开甲分别是() A.箭推进剂专家 核武器技术专家 B.地球环境科学专家 核武器技术专家 C.火箭推进器专家 肝胆外科技术专家 D.航天技术专家 地球环境科学家

6.此项奖的设立,充分体现了我国实施( )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信息安全战略 D.军事强国战略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包括关闭污染企业、扩大天然气使用比例,发展新能源汽车灯35项措施的相关计划。据此,回答第7、8题 7.该计划是( )

A.《公共机构节能计划》 B.《开放和利用新能源计划》 C.《扩大天然气使用计划》 D.《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8.该计划的充分说明我国继续坚持:( )

A.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B.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法网冠军丽娜有一张神秘的小纸条,纸条上永远有一行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到”,这张纸条有效地换届了她在比赛中的紧张情绪。据此,回答8、9题。 9.丽娜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是()

A自负 B.自信 C.运气 D.人气 10.材料中,丽娜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避开诱因 B.心理换位 C.合理发泄 D.自我暗示

近年来,一些少儿读物渲染色情、暴力、成人化现象严重,损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2013年9月至10月,一场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据此回答11、12题 11.材料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学校保护D.司法保护

12.之所以开展少儿出版物市场整治专项活动,是因为() A.少儿出版物市场阻碍我国文化的发展

B.未成年人的身心不够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思 C.我国只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

D.能彻底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13.福州一民房失火,独自在家的4岁女孩躲进卫生间,关上门,阻断火舌和浓烟,并大声呼喊“救命”,最终获救。这名女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 )

1利用周围环境2机智求助他人3冷静应对4暂时躲避,听天由命 A. 124 B. 234 C. 134D. 123

14.某万股偶微博中晒出了温暖一幕:沈阳王福顺打野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一包,你赶紧上班去吧。”可据调查,王大勇没有医保,生活也过的很艰难。对王大爷的“谎言”正确认识是( )

A.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说谎 B.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C.诚实和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D.凡是都要隐瞒真相 15.下列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权利和义务具有对立性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权利和义务具有矛盾性 D.权利和义务具有强制性

一组教爸妈使用微信的漫画在微博上走红,漫画第一页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儿女不能时常陪在您二老旁边,既然不能很快使用微信,就慢慢阅读此册,但愿能解决二老焦虑的心情„„”据此回答16、17题 16.作者此举主要是为了( )

A.推动创新 B.发展文化 C.推脱责任 D.孝敬父母 17.作者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有( )

1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 2理解关心父母,让父母高兴 3父母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 4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A. 134 B. 123 C. 234 D. 124 今日,某快递公司的加盟商由于寄收信件、物品验收不规范导致部分消费者因工业原料污染的快递二中毒。据此回答18、19题

18.该快递公司的加盟商清风消费者的()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权 C.安全权 D.自主选择权 19.材料中受害者的正确做法是( )

A。自认倒霉 B.不再追究 C.照单付款 D.依法维权 20.受教育权是公民有从国家接受、获得( ) A.文化教育的机会、物质帮助的权利 B.文化教育的机会、民主选举的权利 C.劳动就业的机会、物质帮助的权利 D.劳动就业的机会、民主选举的权利 21.与人交往的必备素养是( ) A.态度谦逊 尊重对方 隐忍躲藏 B.真心诚意 彬彬有礼 以我为主 C.自然文雅 待人和气 霸气外露 D.语言文明 态度亲和 举止端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同步富裕 B.同等富裕 C.共同富裕 D.同时富裕

23.香港实业家邵逸夫为内袋教育捐建的“逸夫楼”遍布全国,是海内外爱国人士捐款时间最长、捐款金额最大的慈善家之一。他成为无数学子心中的“慈善标杆”的原因是 1热爱教育的真情2热心公益的善举3热爱祖国的情怀4履行法定的义务 A. 134 B. 123 C. 234 D. 124

观察右图。

据此回答24、25题24.要防止此类现象,应该( ) A.禁止国人出国旅游 B.大力加强公共设施 C.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D.改变当地风俗适应游客的需要

25.针对此类现象,2013年7月31日,我国旅游部门发出( ) A.促进土语旅游的倡议书 B.低碳旅游倡议书

C.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 D.绿色出行倡议书

26.中华文化的特点( )

A.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B.自由平等 兼容并蓄 C.争奇斗艳 大放异彩 D.得天独厚、熠熠生辉 2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28.2014年两会期间,部分民众借助知名网站的"两会建议通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C.公民通过网络形式建议监督权 D.网络是公民享有建议权的唯一途径 2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婚姻法 30.临近毕业,你可能纠结:“明天要填写志愿书,该报考什么学校?”“今年毕业后,是升学还是就业?”„„此时,你作出正确的旋转着的依据是( ) A.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 B.根据个人的真实需要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福州6路公交车司机突发脑梗,公交失控,如脱缰野马在榕城闹市狂奔,沿途11车受损。危急时刻,正在车上等候乘客的901路司机田云超他飞身下车,猛追数公里,强行登车,控制住失控公交。人们赞誉田云超是一个英雄,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正如田云超所说,只要大家都履行责任,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安全,更充满希望。让我们为这样的平民英雄点个赞。

(1)如何理解田云超面对赞誉所说的话?(6分)

(2)除了点赞,在生活中你会怎样行善举,传递爱?(举两例)(4分)

32. 前总统曼德拉因长期肺部感染于2013年12月5日逝世,享年95岁。曼德拉是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政治家之一。

他曾被关押27年,受尽虐待,但这没有摧垮他,反而使他变得坚强,坚持带领南非人民结束种族隔离制度,走向多种族的民主制度。

(1)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结果不同,曼德拉选择了什么态度?(2分)这种态度对我们学生有何现实意义?(4分)

就任总统的仪式上,他邀请了三名曾经虐待过他的看守到现场,并起身恭敬地向他们致敬,他说:“当我走出囚室,买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呢,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

(2)这体现曼德拉三名品质?(3分)中学生怎样培养这种品质?(6分)

33.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之处:全面深化摆个“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中频繁出现的“公平”,清晰勾勒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走向。

(1)请写出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与实现公平相关的两个举措。(4分)

观点一:公平的实现,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2)网络调查显示:对于公平的实现,多数网友持以下两种观点。(12分) 观点二:法制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方式。

请你分析说明上述两种观点。

2014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10分)

(1)○1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幸福的生活。 (3分)

○2对于个人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3分)

或:答因为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3分)

只答责任的含义。(2分) 言之有理的。(3分)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二
《政治心得》

政治学习心得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李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亲自为政府工作报告加入的这句表述,在现场引来掌声一片。李克强一句“有权不可任性”引得会场掌声一片,也让这几个字成为网络热门搜索语。在政府报告中有关简政放权的内容里加入这么一句表述,总理的特别用意也让人心领神会于掌声当中,更让无数网友为总理的机智幽默不禁会心一笑。

“有权不可任性”针对的谁?仔细想一想,“有权”者还能有谁?在总理的政府报告中已经相当明了,政府对手中的权力不可肆意而为,更不可懒政不为,直接把矛头对准政府,这是“向自己开炮”的节奏,对此,公众必是愿意奉上无数点赞的。

近段时间以来,“任性”几乎成为最热门的网络用词,既有游客“任性”到处出洋相,又有富二代、官二代“任性”不断“坑爹”,当然用的最多的场合是指有钱的“土豪”肆意挥霍金钱不顾没钱人的感受。“任性”的本意在各种场合是没变的,可理解为由着性子来、乱搞胡来、不守规矩、以损人不利已为代价。总理在针对政府在简政放权中如何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意味深长的提醒“不可任性”也必是在所指的。总理谈有权不可任性有何深意?

权力任性的代价就是腐败,越任性腐败越发严重,从“蝇腐”、“村官巨腐” 到系统式、塌方式腐败,权力集中、不遵循规矩以致成为祸群众、党和国家利益的洪水猛兽。简政放权旨在最科学最合理的调配、划分权力结构与功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市场潜在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各部门和单位当如何做好权力衔接与行使以充分做到权为民用考验着政府行政服务水平。然而在简政政权中,仍有不少难点,权力该放不放、放得不彻底,没有的权下放得多,有用的权下放难,而承接权力的下级衔接得不稳、管得不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仍然乏力。表面上各级审批事项取消了多少多少,但实际上企业感觉不到松绑,市场的活力也无法充分激发出来。如此种种难免导致权力界限不清、权责不明,监督惩处无以落实,必使权力有恃无恐、肆意任性。

总理谈“有权不可任性”不只是在提醒各级政府老老实实守规矩,科学依法行权用权,更在警示政府当避免权力脱缰、懒政惰政。权力任性既可指乱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也可指尸位素餐、让权力悬空,成为摆设。事实上,为官不为也是一种腐败,让权为民用,尽忠尽职、科学合法用权为群众做好服务正是让权力不任性的最好诠释。

走群众路线,动真碰硬,狠抓整治“四风”、反腐倡廉、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感触很深。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五项成果,总结了活动取得的六条基本经验,同时还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八条明确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具体生动,为巩固教育实践

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通过学习,我有如下体会:

体会一:开展学教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赢得了民心,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学教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坚持走群众路线,动真碰硬,狠抓整治“四风”、反腐倡廉、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党内民主生活进一步规范,群众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社会风气大为好转,教育实践活动净化了党员队伍,密切了干群关系,再塑了党的形象,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说学教活动顺时势、得民心,广大群众衷心拥护,同时,也说明只有得到群众拥护的政策才能得到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体会二: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持久抓好作风建设,是加强党建和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经验也证明,党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群众, 最重要的支撑点是一切依靠群众,最成功的切入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闪耀的闪光点是为民、务实、清廉。当前,少数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思想上轻视群众,感情上冷落群众,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漠不关心,这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带头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德修身,切实把服务群众、为广大群众谋取利益作为谋划工作、落实决策、化解矛盾的根本出发点,把群众是否赞成、是否答应、是否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得失的标准。目前,“四风”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还是存在反弹的环境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们必须坚持抓反复,反复抓,坚持把“四风”问题常抓不懈,直至真正的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这样才能不断使活动取得深入成果,也才能真正地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体会三:坚持严字当头,才能搞好一切工作。习近平强调,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应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严首先要从领导作起,俗语云:正人必先正己。只有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敢于拿自己开刀,解决问题才能影势如破竹,改进问题才能立竿见影。

体会四: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政策。习总书记在学教活动上的讲话,为从严治党提出了八条要求,为今后的党建工作指明了路线和方向。作为基层支部的负责人,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按照中央及上级的各项要求,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抓好党建,以身作则,带头落实党建任务,带头严纪律勇担责,带头推进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中心各项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发展环境。

体会五: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服务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着力点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次学教活动中通过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了效果。我们一定要坚持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真正解决好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看到具体的行动,感到积极的变化,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也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实践证明,一年多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鼓舞人心,我们党是有能力管好党、治好党的。只要我们深入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持之以恒地抓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党的建设,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写下更加精彩辉煌的篇章。

读书·怡情·成长(点燃读书激情 丰盈自我思想)

——2015读书报告会

本学期的读书报告会,在三位老师的娓娓的讲述中,我沉浸在书香里,体会着三位老师读书建立起他们各自的思想,读书改变他们对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我要让书,带着我去远方,我也强烈地想要读书,想慢慢会发现自己在变成象茶叶一样物质,表面干吧吧的,一旦遇到温度适宜的水,会把自己的能量香气释放出来,把周围的白水变成有味道的水,茶叶和水 ,彼此成全,滋养自己。

生命需要光的引领,读书就是美丽的光束 ,照亮了生活,让我们成为精神明亮的人。

推荐几米漫画 分享几米漫画经典语录

几米本人:

廖福彬,笔名几米,是台湾著名绘本画家。几米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后来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1998年首度在台湾出版个人的绘本创作《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获颁年度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民生报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童书、联合报读书人最佳童书奖。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获选为1999年金石堂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并兴起台湾绘本创作风潮。

1995年,几米遇到人生一个重大事件,罹患血癌,当时情况并不乐观,但后来病情奇迹似地被控制住。在家休养的三年期间,他重新开始画插画,也就是在此时,他的插画作品开始受到更多的注意。几米在台湾绘本阅读习惯风气未开之际,开创了一种成人绘本的风格。他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他的作品不只有短篇,不只是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而是呈现了完整的价值观、想法及人生态度。

1998年,几米在台湾出版个人最早的两本绘本创作《森林里的秘密》与《微笑的鱼》,从此专注于插画领域,累积20多本作品。从报纸、杂志插画工作者蜕变成为绘本作家,并曾举办个展,获得许多国内外艺术展览会邀请参展,亦得过许多奖项。其中作品《地下铁》与《向左走向右走》曾被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

经典语录:

就像城市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却一直生活在一起,但是,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但是,人生总有许多意外,握在手里面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走在人群中,格外思念那段甜蜜却短促的相逢。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都市中,无助的寻找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总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微微的惶恐。在开怀大笑时,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无

法相信单纯的幸福。对人生的欺负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人不是鱼,怎会了解鱼的忧愁;鱼不是鸟,怎会了解鸟的快乐;鸟不是人,怎会了解人的荒唐;人不是鸟,怎会了解鸟的自由;鸟不是鱼,怎会了解鱼的深沉;鱼不是人,怎会了解人的幼稚;你不是我,怎会了解我„„

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 岁月有时,一分钟很长,有时,却又很短。时我可以了解这世界,有时却一点也不懂。爱你时,一切美好,怨你时,人生灰暗。为何欢乐过后,只剩下一片悲凉?

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吧。

我的心开始下雪,雪无声地覆盖了所有,湮灭了迷惘,骄傲与哀痛,当一切归于寂静时,世界突然变得清亮明朗。所以,别为我忧伤,我有我的美丽,它正要开始„„

迷路的夜晚,失去了回家的方向,那条熟悉的小路不见了。但是,我并不真正的感到慌张。就像那熟悉的朋友,也常常突然消失了,但是,你知道他们中就会出现的。我看不懂星星的指引,我在寻路,及思念想念的人。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三
《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权威】》

湛江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题共4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叱咤(chà)蓬蒿(ɡāo) B.差使(chāi)狡黠(xiá) ....

C.呵斥(kē)匀称(chènɡ) D.阴霾(mái)盔甲(kǎi)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两边的小岛上长满了茂盛的芒果树,树冠相接如山丘起伏。

B.为了更好地了解湛江的历史文化,我校有近90%左右的同学参加了“湛江一日游”的活动。

C.虽然香椿树芽作为蔬菜在湛江少见,但在北方却是高档蔬菜,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作用。

D.能否加快开发建设海东新区,对提升湛江城市形象,支撑发展崛起意义深远。

3、请从以下提供的词语中选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描绘课堂情景的话,要求句子通顺,..

语意完整,合乎情理,字数在40~60之间。(4分)

兴致盎然 对答如流 味同嚼蜡 充耳不闻 昏昏欲睡 渊博 惬意 烦躁

4、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

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⑴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2分)

⑵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2分)

5、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 ,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⑶一鼓作气, , 。《左转•曹刿论战》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4题。

(一)历史像条棉被

商志强

①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②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成臣干将。 ③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④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⑤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

⑥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

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⑦“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⑧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⑨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惟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⑩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选自《作文与考试》2003年第14期,有改

动)

6、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

7、文章第②、第⑥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8、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9、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6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二)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四
《阅读1 (1)》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五
《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六
《高考满分作文36计》

高考满分作文36计

36计之1:吃透内涵,依题行文——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最关键的一点准确地理解话题含义,把握命题意图,做到“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①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话题。

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话题“脸”,在《现代汉词典》中“脸”有三个义项:一是面部,二是表情,三是情面、面子。据此,文章有下列几个立意方向:①以生动幽默的笔法,勾画各种脸谱,反映生活百态。②描写人物表情变化的细节,揭示世态人情。③揭示爱面子、好虚荣的心态,剖析其对生活的危害。④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误国害民。

②重视话题修饰语。

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话题“双赢的智慧”,就是一个偏正式短语,“智慧”是话题的核心,而“双赢”则是对话题中心词的特定的限制。实际上,对这个话题考生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话题的内层是“智慧”,话题的外层是“双赢”。你可以写“双赢”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也可以写怎样的“智慧”才能换得“双赢”,写记叙文则可以通过故事的编排,演绎“双赢”中的“智慧”。

③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

如,话题作文“生活的标签”:

一头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他想自己将其摘去是不行的,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愤愤地质问胡狼,‚我是不是狮子?‛‚你是‛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

‚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

‚我是不是狮子?‛他向袋鼠征询答案。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清!‛

狮子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徒劳地追问,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同情狮子的不少,但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其实生活中的人们,也往往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等标签,你怎样认识这个问题,请以“生活的标签”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生活的标签”是个比喻性的话题。“标签”本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的纸片。(《现代汉语词典》82页)而这里的“标签”则指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或指责、诬陷、罪名„„根据话题材料,文章立意有两个基本的方面可供选择:一是从“狮子”(即自我)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对待

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在荣誉、地位、权势的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奉献人生。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襟怀坦白,心胸开阔,不被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二是从胡狼豺狗等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要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例文点评] 冰 山 雪 莲

朵朵雪莲怒放在猎猎寒风中,脚下是彻骨的严寒,头顶是阴晦的天宇。然而,风霜雨雪中,它心灵的天空,写满了坦然与执着,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

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映现出一个古老而真实的故事:

一个古老的山村中,有一对同胞兄弟,像所有洋溢着青春热情的青少年一样,十分讨人喜爱。但是兄弟俩却不那么老实,骨子里有股野性使他们犯了一个不能再大的错误:偷了村里人的羊。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阴风呼呼的叫着,哥俩被人五花大绑地推至祖宗祠堂前,接受祖传的惩罚——在额头上打上ST(SheepThief偷羊贼)的烙印,耻辱的‚标签‛将伴随着他们度过一生。

背负这沉重的标签,弟弟羞愧难当,次日清晨,村头的一条小河中便浮起了一具灰暗的尸体。

哥哥却放下了内心的重负,坦然地面对了残酷的实现。他开始辛勤耕耘,热心地帮助别人,尽管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歧视,他无言的接受了,仍面带微笑。别人一有困难就出面帮助,仿佛天生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一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村里人被小伙子那颗滚烫的热心,执着的奉献,开阔的胸襟深深打动了。从此,大家又信任他,接受他了。

几十年后,几个外地游客见到村边有个带ST‚标签‛的老人,慈祥的坐在那里。所有的村里民经过老人身旁,都会停下脚步,表达他们的敬意,深深的向老人鞠躬。孩子们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游客好奇,问当地人老人额头的标记是什么意思。有人答曰:‚圣徒‛(圣徒saint缩写也是ST),游人顿时起敬。

冰山的雪莲之所以美丽,因为它凌寒开放的坦然与执着;老人之所以值得敬仰,因为他笑迎冷漠、热心助人的大度与热诚。

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就不会展现彩虹的娇姿。漫漫人生之路,多的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坎坷曲折犹如冰山,寒冷彻骨,好比雪压,内心备受摧残。人生的‚雪莲‛能否绽放,关键在于面对冰冻雪压的无情‚标签‛,有没有冰川雪莲立于寒风峭壁,迎受冰雪磨难的那份坦然与执着。

[简评]“冰山雪莲”迎风傲雪独立寒冬,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额头被烙上“偷羊贼”的青年,做人的尊严被毁灭,却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执着的追求真善美,修炼成村民仰慕的“圣徒”。有灵魂,有热血,有智慧的我们,无论身处何境,只要笑对人生,都能化为人间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

36计之2:弄清关系,辩证说理——符合题意

关系型话题作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构成,如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三张全国卷的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铭记与忘记”等。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大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辩证分析说理。

1.辩明关系型话题各要素间关系。关系型话题重在考查考生思辨能力,因此,构思行文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型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比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也可以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们追求“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就属于这种关系。

②是非取舍关系。构成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做出选择。比如“偏见与关爱”,应该理解为“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它理解很可能不准确。“铭记与忘记”就属于这种关系。

③并列共存关系。构成话题的要素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

可以同时共存,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议论时,深刻阐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将这个题目谈透。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属于这类话题。

2.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关系型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总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命题者也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辩证思考。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如,2005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属于关系型供材料话题作文,强化了思辩色彩,审题难度加大。“出人意料”是事物的表象,是偶然性的体现;“情理之中”是本质,是必然,是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体现。因此,我们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揭示了“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哲理关系,这是评分的重要依据。据此,评分细则在“符合题意”下规定了四个评分档次:

一类卷:切合题意,既谈到“出人意料”,又谈到“情理之中”,且谈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或者从“出人意料”谈起,落脚点是“情理之中”。

二类卷:符合题意,二者不是对等的,以一方面为主,另一方面也谈到一点;二者之间的关系说到了,但说得不很透。写记叙文能从记叙和描写中体现出“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关系的,也算是符合题意。

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只谈“出人意料”,不谈“情理之中”;或者只谈“情理之中”,不谈“出人意料”。

四类卷:偏离题意,二者均不涉及,与话题无关,与话题无关。

不符合题意的文章在内容项中最高得分是6分,在表达和发展项中,不得超过11,也就是最多可只能达到28分。

[例文点评] 生活的真谛

河北一考生

你驾着马车在这崎岖的路上不停地奔波,马车上颠簸着你的美酒与寂寞,你愿意车子能永远不停,然而马突然顿住了,你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的没有路了?你一阵晕眩,不由自主的,你已泪湿双目,声声抽泣转为号啕大哭…… 言行,是出人意料的。

雪花狂翔,玉宇成瑞,好一片雪夜!你不禁来了兴致,于是执书抱酒,踏雪寻友!哦,你是要找山阴郡的王辽么?你迫不及待地登上船连呼要快,船走了。过了些时候终于到了他的家门口。然而,你竟又要掉头而走,船侍惊诧地转向你,你一脸地坦然:“我本是乘兴而来,兴致尽了,便回去。”

思想是出人意料的。

而我心却已了然。

泥路高低不平,阮藉信马由缰任其前行,只愿转移那抑郁蔓延着的心情。司马大权下,你嬉笑怒骂,偃仰啸歌,世俗的礼法让你显得如此不和谐;乱世于你不容;如今天地于你不容。天穹苍茫,竟也载不下你的孤歌与漂泊。

于是,你只有身心俱裂地来一句“穷途之哭”了。马不识途,天不知音。这一哭,东风呜咽,孤雁哀鸣,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王子猷是个那么放浪形骸的人,他的兴至而歌、兴去而悲也是让人只觉得可爱而不觉顽劣。

这一个个千古的流传却已让人觉得合乎情、顺乎理了。

生活便是这样。有许多的出乎意料让人耐不住揣摩,然而,要结合其人,结合其事,细细想来,竟成了真哲。 因为没有一眼看到尽头的路,即使路很平坦。

因为没有无变化的云彩,即使其姿态看上去都是轻逸而淡白。

它们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你措手不及。可是,路需要走,方知其中的延绵与悠远;云需要赏,才能懂其变幻的意韵与神奇。

生活的意韵悠长,合情合理,其实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不是吗?

[简评]这是一篇符合题意,取材巧妙,蕴含哲思的散文。文章巧妙地选取王子猷这个放浪形骸,兴至而歌,兴去而悲,率性而为,出自本真却又让人难能以理解的人物的言行巧妙地切入话题,并能由此升发开去,阐述生活之理。考生没有停留在对材料分析这个层面上,而是在用简明的语言点明材料内蕴,触及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之后,展开对生活的深层次的思索,在形象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哲思,富有启发作用:生活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然而,行路,方知延绵与悠远;赏云,才懂变幻与神奇:生活中意韵悠长的合情合理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之中。

36计之3:贴切具体,简洁新颖——自拟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标题就像《老残游记》中在明湖居说书的那位明眸善睐的白妞,让人欲罢不能。高考作文,如果题目贴切具体、简洁新颖,就能引起卷老师的注意,留下美好印象。

那么,高考作文中怎样自拟标题呢?

1.源于话题,高于话题。

话题往往能够直接充当标题,但这样做不具体、不生动,不能“秋波流转”、“顾盼生辉”,不能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要想有新意,出亮点,必须在拟题上动脑筋,下功夫,必须对话题进行一番“精加工”。如2005年高考中,江苏考生拟写的《豹子飞奔》运用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切合了题意,给文章增添了动人的情趣;贵州考生写的《忘记伤口,铭刻阳光》则用对比手法,显示了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湖南考生写的《那鱼·那鹰·那人》运用猝然并列,福建考生写的《晶莹雪,寂寞林》巧用双关,山东考生写的〈〈美哉,我的大好河山〉〉句式倒装,个性鲜明,先声夺人。

2.统帅全篇,串珠攒玉。

考生拟写标题要考虑表达主题的需要,以拟出文体特色,服务于自己的写作思路。例如,小小说《樱桃红了》就是一个匠心独运的标题。“樱桃红了”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美丽的意象,且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仔细品读全文,“我”不就是成熟的“红樱桃”吗?初次审问的对象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玲,“我”是那样的动情和不安,竟一句也没有审问,因为“我”还是一小朵初绽的樱桃花,而今接到玲的电话,我是那样的沉稳坚定,同学之间感情犹存,但它已经丝毫不在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标题牵动全篇,而又韵味深远。

3.掌握技巧,点铁成金。

一个好题目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对一些基本技法的灵活运用。下面是考场作文拟题的一些常见技法:

(1)、直叙法。话题作文只圈定一个写作的范围,并未限定所写的内容,最简单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以所叙事件作为标题。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流泪的日记本》、《一滴水的世界》、《父亲的游戏》、《搬家的启示》、《永远的苏武》等都直陈其事,事件是文章标题,又是行文线索,有利于考生写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2)、观点法。这里所说的观点,就议论文而言,是指论点,就记叙文而言,是指主题。以观点为题,中心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据此选材,有的放矢。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让纪念闪耀真理的光芒》、《学会纪念》、《本没有意外》、《平凡成就伟人》、《拥有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才最好》都是观点式的标题。

(3)、借用法。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还加深了作文的文化意蕴。

如,《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的大小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名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响水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纪实》(正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小标题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标题二)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标题三)

《日出江花红胜火》(小标题四)

五个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全部出自唐宋名家之手。它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引用,而更在于靠这些优美的诗句酿造了意境,暗示了主题。如果我们纵向考察四个小标题,就会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源头活水”的滋养中,响水县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终于迎来了“江花红胜火”的繁盛局面。

再如,《春风“欲度玉门关”》(西部开发),《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诚信),《怎一个“道歉”了得》(美军用飞机撞毁我机)等都是化用了现成的诗文名句写成的好标题。

(4)、修辞法。灵活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与的《生如夏花》、《点一盏快乐之灯》、《拣出记忆里的沙子》、《呼唤黑脸》、《掀起你的红盖头》、《人生四瓶饮料》、《绽放心中的玫瑰》等题标,比喻形象,生动活泼,让阅卷老师兴趣陡增。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等题目,比喻新颖鲜活,使人过目不忘;《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对比鲜明,各得其得其妙;《人生五线谱》、《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饶有趣味。

(5)、悬念法。文章中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妙不可言。在文题中设悬念,同样能引人注目,让人产生急于阅读的欲望,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八·十八·二十八》、《两份病危通知单》、《谁是英雄》、《生活中的“黑马”》、《驾起天使的翅膀》等。

(6)、联想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相似性,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由对已知事物的感知而联想到与其在形式、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其他事物,也可拟出别开生面的题目来。比如以“树”这话题作文,考生就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题目,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木秀于林:谈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这些题目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好的标题是文章的亮点,影响到文章的评分,考生在训练与考试中,要充分注意“标题自拟”这个重要环节。

36计之4:思维严密,结构谨严——结构完整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七
《顺畅构思》

顺畅构思

一 如何让写作“得心应手”

韩愈《答李翊书》叙说自己写作的过程:“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也,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黑白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

这是一段很有名的文字,人们把“惟陈言之务去”看作古文运动的重要口号即由此而来。这里所说“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就是把思想表现为言辞。寻找思想形成主张,便是“得之于心”,发为言辞形成文字便是“应之于手”,两者相应无间,就是“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本来是指技术活。《庄子·天道》说一个极高明的木匠叫轮扁,说到怎样用斧子砍一个车轮,“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他是说用的力气要不大不小,砍的速度要不快不慢,手能听心的使唤,斧子能听手的使唤,这火候的掌握只在方寸之间,说都说不出来。写文章的人,手中有一只笔,心中有一个思想、一些形像,可是话一说出就变味儿,与心中想的两回事,这就是心手不相应,而想说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都能随心所欲了,就是“得心应手”。

只怕所有的写作者都曾苦于思想与言辞的不相应。韩愈就说他自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戛戛乎其难哉”——脑子里虽有新鲜独特的想法,一写出却是陈词滥调,于是像水在石坝里憋得难受,流也流不出;第二个阶段“汩汩然来矣”——哇,通了,畅了,顺了,石坝开了,奔腾欢畅、源源不断;第三个阶段“浩乎其沛然矣”——哈,不得了,发大水了,挡也挡不住,一泻千万里!

真令人嫉妒。谁的文思能像发大水一样啊,吹牛呢吧?

可不对,枚皋做赋,倚马可待,曹植为诗,七步而成,听说莎士比亚一出戏一个星期就写出来,光写出来算什么,还要流芳百世呢。

怎敢想那么高?只要让我们顺顺溜溜把作文写够800多字,就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

韩愈告诉我们了,要潜心阅读,要精力集中,而且“如是者亦有年”、“如是者亦有年”,“有年”而且至于两个——猴年马月,谁等得及?只怕修好庙宇,老了和尚。能不能来点简单易行容易见效的妙招儿? 灵丹妙药不能说有,而且也相信不可能有的,不然还不早已畅销全国风靡世界了?也常见些以“灵丹”自许的广告,哼,反正我是不信的,真那么灵验还用得着广告吗?但我也相信,虽无通天桥,却有上山路,方法和规律,那是绝对有而且也绝对需要的。

我觉得自己的笔还是较为流畅的,但也常有滞涩得拖不开的时候。下面就自己的体会说几个关系,或许会对心手不相应、常感写作为难的同学有些借鉴作用。

一:写与改

人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也有的说:与其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是必须要在写出之后的,一边写一边改,这种“一步三回头”式的写法,是什么也写不出来的。

下笔犹豫,对某些同学而言简直是一种习惯——一上来匆匆下笔写一个开头,然后研究合适不合适,然后划去重写,最后干脆撕了从头开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次次自我否定造成的挫折感,让作文成了一种其苦无比的经历记忆,一想就发憷。

实际上,差不多每个同学对题目都有些想法的,但是左掂右量,这个不合适,那个不精彩,写下去呢,这样说不好听,那样写又感觉不大对,给仨钟头,用俩半钟头犹豫,要给一星期,则要犹豫六天半,倒不如卡死了,一个钟头必须完篇——也能凑合出来。

“十鸟在树不如一鸟在手”(别想它的环保意义),哪怕残次品,也比一无所有强得多,不管三七二十

一,先写出来再说。话说得不好,模模糊糊地说下去;字忘了怎么写,先空着过后再想;一句引用忘了出处,记不确切,稍用些工夫查查就能找着的,不查,先写上。为的就是趁热打铁,保持住一点冲动劲儿,一点流畅感,先写够了字数再说。

“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呀”,“要精益求精呀”,知道“推敲”的故事吗?修辞家的话可以听,但什么时候听呢?写出来了,大致可以了,再研究。我没见过盖房子一边垒着墙皮一边就进行精装修的。

什么时候写文章不害怕了,顺顺当当有话说了,反倒可以在脑子里多犹豫会儿,大架子搭上,细节处想想,有好话放在什么位置啦,有好例子怎么引出啦等等。

二、硬写与等待

权威的话最容易被滥用,格言的害处常在这里,比如鲁迅先生曾说“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不少学生拿来作为不交作文的挡箭牌。其实那句话是针对谁的?是针对报章杂志上无病呻吟之徒的。

写不出硬写,对初学者而言,不但不可避免,简直不可缺少呢。原因简单得很:作业和考试都是限时限量的,不硬写行吗?其实大作家又何尝能够避免?鲁迅也说他自己的文章有不少也正是挤出来的:“至于所谓文章也者,不挤,便不做。挤了才有,则和什么高超的‘烟士披里纯’(注:inspiration,灵感)呀,‘创作感兴’呀之类不大有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见《并非闲话(三)》)

硬写,就是在脑子空空荡荡一片茫然的时候,先随手抓一把,有水没水先挖一镢头,没话找话,而且,不怕笨拙。

其实,一挥千万言的古代大作家也不总是“下笔如有神”的,文采绚烂的陆机,也有时候“思轧轧而若抽”,“轧轧”,正如同韩愈的“戛戛”,都是那种缺少润滑油的声音,那时他们怎么办?他们等待,正所谓“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想用加热法加速小鸡的孵化,得到的不是毛绒绒的小鸡而只能得到熟鸡蛋。《文心雕龙·养气》说:“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而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则说:“你必须期待出乎意料的东西,因为它不能靠追求和追踪来发现。”

不过可别忘了,他们搞的是“创作”,是文艺,要一鸣惊人、万古不朽的东西,咱们进行的却是训练,是基础。

硬写多了,就顺畅了,就不至于老那么艰难。人必须有勉为其难的时候,文思不来,只好硬追,《古兰经》有言:“若你呼唤远山,远山不来,就向它走去。”

谁不想要心血潮来不可遏止万象奔汇百感交集不吐不快那种爽绝的写作感?谁不渴望一字不易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畅快淋漓?但那种状态是等不来的,灵感只在写的过程中来访,激情,也要自己点火煽风,就是那“成竹在胸”的画家,也还要在笔墨行于纸上的时候找到感觉,我们怎么能等待文思自己来访呢?

三、积累和表达

积累,我不得不重复这被无数人嚼烂了的陈旧话题。有些观点是可以求异的,有些却不得不趋同,比如人饿了怎么办?吃饭——重复多少回也还是不厌其烦,舍此,岂有他哉?

想写好作文就要注意积累,只是我们不能等着积累得足够了再写作文——什么时候是个够呢?只能一边使劲写,一边注意积累。

写得费劲就会着急,着急就要想办法,当然就会注意到积累,就像挨了饿的会注意积累粮食,挨过渴的会注意存水一样。我希望人人如此办理,而千万别一着急就“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儿”了。

积累什么?至少积累了挫折感——一次次憋得脸红脖子粗,泄阵儿气又鼓阵儿气,甩甩头再咬咬牙。人心怎么练硬了的?要靠摔打!挫折感多了,也是一笔财富,至少在战胜困难、战胜自我这类话题上有了亲身体验,再遇难题也不至捶胸顿足、怨天尤人。

挫折之后,就是方法的积累。我们熟悉了自己是怎么从迷魂阵里绕出来的,怎样寻着蛛丝马迹在无路中找到出路的,又怎样一步步走得顺畅踏上轨道的——“入道”不能单靠别人的引导,那好比坐出租,走多少回也不如自撞的体验亲切。

也积累感觉——写作靠的就是写作感觉。

有形象的感觉——身临其境、出神入化,一如亲临亲历、亲见亲闻。有的人学谁像谁,学什么像什么,让人羡慕不已,这是天赋,也是训练,其本质的功夫就是“移情”、“入境”,就是变成你的模仿描述对象,

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福楼拜写女人喝药,如尝其味、俨然毒发,胃不纳食,赵子昂画虎,跳踊吼啸,自视真虎,这就是“移情”作用;汤显祖记沈启南六月画雪还要添衣,这就是“入境”:你想写什么,必设身处地、入情入理,方能尽态逼真、惟妙惟肖。

有语言感觉——语调口吻、遣词造句,或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或精警有力、一字千钧,或典雅严密、风雨不透;有时是口语式的,像唠家常,像说平书,有时是书面语式的,像莎士比亚戏剧里走出的高级角色,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语言感觉,要避免一副学生腔,练久了自己也会被一种风格同化,为自己的表达所陶醉。风格不是一天练就的,韩寒写《三重门》有钱钟书味儿,不知读了多少,也不知练了多少才成的,写《赤兔之死》的考生,又不知把《三国演义》读了多少遍。

积累物象——阅读、观察都是物象和思想的积累。阅读也有助于观察,因为那也是一副眼镜。一般性地提倡观察,总是提不起兴趣,但看见人家观察得够细致、够微妙,自己觉得佩服的同时也会学样。

积累词汇、积累资料。要读,还要随时随地拿来运用。用是记的最好手段。一个个生疏而有表现力的词语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一个个艺术典型引用到例证中来,一个个形象的骨架自己去添肉加毛,阅读的营养就滋养了写作。

表达实际上也是一种积累。说是表达,写是表达,复述也是表达,复述之后评说几句,书页空白处写几句短评,这不都是表达吗?

要表达,就要试着研究听众,研究他的接受规律,从而自我调整,这不就是“应试能力”吗?这不也是理解力吗?

要表达,就要动用积蓄、开发储备——积蓄不翻出来晒晒太阳就会发霉变质直到成为粪土——世间从无久藏不坏之物,连同感情与思想、记忆和友谊。

四、计划与随意

一气呵成啦,写不出硬写啦,都是要你“随意”,保持着旺盛的激情和汹涌的气势。

阅读是“精神的冒险”——你不知道后面会遇到什么,写作也未尝不是一种冒险——你也指不定会在后面说出什么来。随意所之,保持着自由和生气勃发,是写作的快乐之一。听说王勃要写什么,预先磨好一砚墨,然后蒙头大睡,然后起床一挥而就,似乎一字一句都是预先想好了,也修改妥当了,只待笔端流出。就算是真的罢,我想那大睡一觉,也不是在被窝里推敲字句,而是在等待一种精神状态,等待着笔下跳出些让自己惊喜的新东西。

但是,布局谋篇、预先设计,也究竟是一项很有用的训练,尤其是准备应试的时候。因为信马由缰不一定能走到目的地,因为你的“马”本不是识途的“老马”,让思想“从流漂荡,任意西东”,很难不走题出偏,或者虎头蛇尾,要么鸡头凤尾,反正不会协调统一、健康匀称的。

当然,有一种人,随意一说,曲径通幽而不离正道,自由却又自如,随随便便地就前后一贯、首尾照应,一笔不多、一笔不少。那是他按照规范玩熟练了,像孔子说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可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呀,到不了一定年头,够不上这份老辣。

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两点了:一是随时要用一只眼瞄着主题,本着大方向——干嘛一只眼?两只眼都看它就看不见别的了;二是完成之后要修改。

写完后谈修改是适宜的,重新审视一番,该留就留,当去则去,发挥不够的地方重新发挥,千万别“既往不咎”,不然就成了“固步自封”了。

学会计划就可以少些修改。

学会修改,你也可以更好地计划。

要知道,改好一篇文章,要比写一篇新的更有收获,尤其是结构调整、语言锤炼一类的修改。

五、凝神与游心

写不出来,东张张、西望望,翻翻书、说说话,有时一个话头找到了,这就写下去了;心眼儿死、头脑僵,钻牛角尖儿,常常越急越写不出。这是不少同学的体会。

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平时如此,考试时怎么办?

要学会凝神,集中精力,这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修炼。陆机《文赋》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

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不听,也不看,心思集中于一点——“耽思”——沉浸在深深的思想世界里,才可以想得最多,想得最远。

眼睛、嘴巴忙着,心思就跑不快、走不远。凝神之后,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古今中外,想哪儿是哪儿。《文心雕龙》则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一声不出地在那里想,眼睛跟着思想走,就看到了千古以上、万里之外,再带着点感情,所想就有了冷热,直至喜怒形于色而不自知,笔下就会有那种“汩汩然”冒出来的感觉了,得心应手就顺利实现了。

二 打通思路,顺理成章

——如何解除考场作文思路阻塞

一、 如何保持思维流程的快速运行?

我不知道别处的考生是怎样的情形,反正我们身边的学生有不少是很勉强地作文的。所谓勉强,就是不被挤压着就不肯完成。如果留下的时间是两个小时,他们就两个小时完成,如果是一星期,那就要直到周末才能完成。同学们的热情不够,原因很多吧。一是没有表达欲,我们出题的或许不能贴合他们的心理,二是缺少信心,对自己能否写够800字心里就没有底。

这对考试来说可绝非好事。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我们没有养成按时完篇的习惯,到需要的时候怎么能做到心中有底呢?打开思路,扩展思路,需要良好的心态,要给自己一个强硬的限制。那就是:不但要做自己爱做的文章,还要能做不爱做的文章;要能写自己习惯的题目,也要能对付陌生的题目;能接受训练过的类型,也随时准备应对完全没见过的类型。

做什么事心态都是首要的。同意品尝各种滋味和一味挑食的人,胃口就是不一样;准备接受任何训练和拒绝它,感觉不会一样; 愿意调整自己获得一种能力与迫不得已地应付,那效果肯定不同。

在考场上应安静而专注地思索,让心沉静下来,静听心灵的声音,要坚定一个信念: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出来再说。完成了才能谈好不好。即使是一篇“烂货”,也比完不成好得多。

二、见到作文题,我为什么总觉得无话可说?

要说看见一个题目一句话没有,那也不大可能吧,总有几句话。但好像几句话就能说完。别说800字,三四百也够戗。人家哗啦哗啦写上了,自个儿这儿还直冒汗呢。人家有个话头儿就嘚啵嘚啵没完没了,自个儿这儿像茶壶里煮饺子——开始还像有个个数,再想想就一壶浆糊分不出溜来了。唉,要不怎么一提作文就发憷呢!

不要先麻起头皮在这儿等着。这话头儿呢就像线,纺线的没见过吧,一大团棉花,先要搓成棉条,再在纺车上纺。一大团的思想,先要大体理一理,再准备抽一个话头儿。不会纺的,纺车一转,“突——”,得,一根棉条全绞进去了,哪还成什么线啊?这就是咱写不出来的。会一点儿的就能从棉条里一点点朝外抽,只是掌握不好,一会儿粗,一会儿细,一会儿又断了,这就是会写一些的状态,有词儿,但把握不好,一碰一碰的。有的题目能写好,或者有些段落写得好。而人家会写的,那就是纺线能手,线出来又匀又细,纺的姿势那叫舒展潇洒,干净利落不说,还时不时玩个花活。作文写美了也这样,不但顺利,还能追求点快感、美感。

那怎么找“话头儿”,又如何“纺”出来?

第一,你有看法没有?有,很好。没有,就确定一个。

第二,你的看法是个道理还是感觉、意见?是道理,很好。是感觉、意见,那怎么服人呢?

比如:“春来草自青”——08年山东高考话题作文。春天来了,草当然会青。青就青了呗,说啥?——这就写不出来了。草青了,挺好啊——这叫“感觉”。春来了,草青了,我挺喜欢的——这叫“意见”。感觉和意见太个性了,它只是个人爱好,没什么道理好讲。那文章还怎么写呀?

咱们要会把感觉和意见情理化,分析分析。话题里有两个东西:春,草。草青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是“因果关系”。“自”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一个条件具备了,那结果就会自然产生出来。那个“春”就是“春夏秋冬”之“春”,“草”就是“花草树木”之“草”?就不能“如同”点别的?这种一个条件

一旦具备,另一个结果自然而然出现的关系,别处就没有吗?用不着拔苗助长,不需要怨天尤人,只要想要结果,准备条件就是了。而不想要一个结果,那你也要从条件上去除。你看,“话头儿”这不是要出来了吗?

如果是道理,论一论,这就是议论文;想把它体现在事件中,那就能写成记叙文;人们糊涂,到处是违背真理的现象,这就可以写成杂文;引起心灵激动,散文啊。

三、写了三四百字,就把意思说尽了,怎么办?

扯出话头或许不难,可写上一半,没词儿了,再写就是废话了,怎么办?

半路迷途,还不是线路没规划好?为什么不在动笔之前多想想?“袖手于前”,才能“奋笔于后”嘛。 那么,请回答我:你在一开始想些什么?是不是一看题目,就想着写什么观点,用什么例子?像老鹰一样,好容易蹦出个兔子来,还不赶快抓住?这观点例子一用完,那还不“墙上贴狗皮——没画(话)了”?

不想这些,想什么?

你不是要论道理吗?好,咱们先别急着想例子——别老怕写不够字数,像心理障碍一样。先循着“理路”往深处想想。理的层次一丰富,还怕找不着词来论它?理儿正了,词儿跟着就来,那叫“纲举目张”——网上的大绳一拉,网眼自然全张开了,整个网就鼓起来了。

一个道理,直说出来,没几个人能接受。直通通往外一说,“竹筒倒豆子——一个不剩”,“哗”,什么也没有了。

你要先做些准备,从自然、社会、生活现象中引过来——这是一层。

提出观点,还要证明它。证明之道,有例证,还可以用它本身的逻辑来证明它——更高级,那叫“本证”。如说“不要揠苗助长”:生长,是有生命者的自然要求,也是一个自然过程。凡生存之物,都有生长繁衍的自然要求,种子发芽,小苗长大,小鸡出壳等等。只要条件具备,这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春来草自青,秋去黄叶落。揠苗者,就是不肯尊重事物生长规律,不顾条件是否成熟,一味要求结果,必然事与愿违。用加热法想使小鸡尽快出壳,得到的不是毛绒绒的小鸡,而是熟鸡蛋。因为规律是不容违背的。——这又是一层。

任何一个道理,都有其意义,意义之中,有生活意义,即它所适用的生活问题,有对我们心灵的启发作用,也有对于未来的借鉴价值等等——这又是一层。

道理也不能偏到一头儿,从而极端化——超越真理一步就是谬误嘛。任何道理都不能走向极端,我们还可以从道理的另一面说说。“不要揠苗助长”,但也不意味着人对自然之物无可作为,规律不可改变,但可认识、可利用。——这又是一层。

总之,多想几层,何愁不能完篇?

四、我为什么经常半路离题?

前半截还好好的,可写着写着,好像不对劲了。再改也不容易,索性就这样了。

半路走题,我们称它为“灶王爷下锅台——走板(灶王爷一般都在锅台上面的小板上供着)”,像唱戏的跑了调、乱了节奏。

“走板”,一般出于两种情况:一是说到“理屈词穷”,只好“另起炉灶”再开话题,以便完篇;二是说到得意处,煞不住车了,结果弄得枝粗于干。前者只要在构思时多考虑考虑,不至于半路上思维枯竭,是容易避免的,而至于后者,就要学会养成头脑的纪律性了。

如果某段篇幅太长,那就赶快响警报叫停。与整体不谐调,枝强于干,虽好必捐。全文结构匀称才叫好看,某一部分格外膨胀,像吞了耗子的蛇,不成病态了?

五、我为什么写不出新意,越写越没有信心?

提这种问题的同学是有追求的。

首先,我们要强调一下,为求新意而求新意,在形式上弄花巧,那是讨厌的。因为看上去新奇,其实是无能。而在观点上“反弹琵琶”,成心与常识对着干,也往往适得其反,人家都说饿了要吃饭,你偏说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八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题(扫描版)》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九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2013-2014学年度沫口中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测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的表格里。

1.小黎一直以有一位朋友般的母亲而骄傲,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越来越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小黎想这可能是母女之间产生代沟了吧。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 A、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B、我们与父母的性别差距 C、我们与父母的阅历差距 D、我们与父母的价值观差距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家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功能和结构是不一样的

②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③小房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住在一起,爸爸妈妈一有时间就带小房到叔叔婶婶家看爷爷奶奶,小房和爸爸妈妈这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属于联合家庭

④小林随生母刘某来到继父韩某家,小林和继父韩某的关系得到了法律确认,韩某对待小林如同亲生儿子,一家人和睦相处,韩某与小林之间的关系是血缘关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文娱委员肖玲玲接到初三的一位男生的来信,眼前立刻浮现出男孩的音容笑颜。对于这封信,肖玲玲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具体做法是( ) A、不予理睬,遇到他时臭骂他一顿

B、悄悄写封信告诉他,我们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 C、告诉好朋友,让他们出面教训他一顿

D、把信交给他们班主任,让他在同学、老师们面前抬不起头 4.下列四位同学有关孝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恩是一种美德,需要从对身边的人感恩开始 B.长大后孝敬父母就行了,现在不用感恩 C.如果父母对我不好,就不必对父母感恩 D.父母教育抚养我们是法定义务,不需要感恩

5.你认为以下属于男女同学恰当交往的是( )

A.小婷是个活泼的女孩,经常与男生称兄道弟、打打闹闹 B.小梅和小强互相欣赏,两人经常避开集体活动单独交往 C.小繁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很少于男生交往

D.小玉和小亮都是班干部,他们经常一起组织和策划班级活动

6.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一集: 在北京门头沟灵水举人村的乡村生活体验中,前跳水冠军田亮女儿Cindy曾多次出现情绪失控,因为嫌弃屋子太破,不断地哭闹“我想回家,我要奶奶”,甚至“绝食”抗议。田亮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这问题出在我太溺爱她了。基本上什么事情我还是以哄的方式,„„就是没办法。” 下列属于父母恰当的教育方式的是( )

A.爸爸对儿子说:“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 B.孩子犯了错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

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C.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

D.父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7.李叔同: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子之交,如清风徐徐,若明月朗朗,腾达时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 B、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更多的是心照不宣,是心灵上的相契相合。” C、是“不求回报的支持,两地一心的牵挂” D、不需要给朋友任何物质上的帮助

8.柳岩:别人泼我冷水,我烧开泼回去!下列评论或选项正确的是( ) A.做人应宽容而不失原则,未必针锋相对 B.有恩必还,有仇必报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D.素质低下的人,容易违法失德

9.一位同学在教师节这一天发了一条短信给老师,他写道: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贡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尊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了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滋润我们情操的美果。对这则短信解读正确的是( )

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教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③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④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权威和生活的领导者,我们要绝对遵从老师的教导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0.“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当老师讲课出错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合理地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B.私下里与老师交流看法 C.课后写纸条给老师指出错误 D.当面指出,使老师难堪 11.你认为以下对教师工作特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②教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③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④教师是我们的朋友、榜样和心灵医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了学生的( ) ①学习合作者 ②学习指导者

③学习参与者 ④分享快乐和倾诉烦恼的朋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3.“就如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其家长的品行一样,从学生的身上也可以折射出其老师的痕迹。”这句话表明( )

A.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没有缺点的 B.老师要向家长一样关爱自己学生 C.学生的成功应当完全归功于老师 D.老师的人格能影响到学生的人格 14.打开师生交往的新空间,最重要的是( ) A.改变对学生角色的认识

B.强调师道尊严,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 C.对学生严格要求,追求卓越

D.以学生的喜恶为标准,在学习交往中全面崇尚学生的个性 15.【一个老师的个性签名】吸粉,卖声,坐台。这表明( ) A.老师的工作是清闲的 B.老师是学生最真挚的朋友

C.学生热爱老师 D.老师的工作是清苦的,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1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土

B、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答„„„„题„„„„„„„„„„„„

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

C、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环境 D、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有差异的

17、如今,可口可乐、麦当劳快餐、松下电器已成为广大中国人所熟悉,有的甚至成为一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它们而来的,还有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

A、中国人已放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B、一部分崇洋媚外的中国人的追求

C、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D、一些西方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的一种手段

18、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唱响五大洲,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和“福娃”走进人们的生活,北京奥运不但是体育健儿的盛会,而且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很好契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弘扬中华文化,坚决抵制外国文化 B.中外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替代 C.要让西方文化代替中国文化

D.既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又要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9.提起安徒生,人们会想到丹麦;提起甘地,人们会想到印度;提起华盛顿,人们会想到美国„„这说明( )

A.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同,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B.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国家中起着相同的作用

C.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国家中代表该国文化的相同方面 D.各国的文化都是由这些代表人物创造的

20.成龙是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坛巨星,无论出席国内还是国际的隆重场合,他总是身着唐装。当有人问他为何总以唐装形象示人时,成龙说:“唐装代表着中国的文化,我想要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成龙的话启示我们( )

①要保护本国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②要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 ③要积极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④要积极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友好使者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2013德国·中国西藏文化周”于10月23日至29日在德国柏林、慕尼黑等城市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德国举办此类文化活动。据悉,“2013德国·中国西藏文化周”,将在举办传统的藏民族歌舞演出、图片唐卡展览、藏学家活佛交流等活动的基础上,增加西藏民俗文化演示和涉藏图书展等内容。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 ) ①要有开放的心胸,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 ②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③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 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有位社会学家曾这样说过: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是指这个民族的人已经全部不存在了,而在于这个民族的人身上已不存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这启示我们在对待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时( )

①要尽到保护的责任 ②要防范、排斥其他文化,避免被同化 ③要积极宣传、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④要珍惜自己的独特性,不能迷失自己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不„„„„得„„„„答„„„„题„„„„„„„„„„„„

23.普林斯顿大学周质平教授带美国学生来北京时,曾抱怨说,到处都是现代化的东西。他说:“到美国我也很失望,因为没看见白人和印地安人打架。” 面对全球化的大潮,有人对文化逐渐失去个性充满担心。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B.我国的文化习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C.我们必须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并取其精华

D.保持自己文化的个性与特征,凸现独特的魅力,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24.“守护传统是必要的,但又不能死守传统。只有放宽视野,包容整个人类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守卫我们自己的文化。”这表明( )

A.守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该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固守中华传统文化 C.文化具有多样性,要积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D.只要学好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一定能守卫好我们的文化

25.“中国好声音”源于荷兰,是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为中国乐坛发展发现和提供怀揣梦想、具有天赋的音乐人,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近来引进的“爸爸去哪儿”等电视节目,也深受观众喜爱。我国不断引进国外的文化产品来丰富国内文化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这是因为( )

①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与世界文化交流 ②我国的传统文化不符合世界文化的潮流 ③吸收优秀外来文化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④外来文化不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辨析题(8分)

26、八年级某班同学小文在期中考试前要求好友小明在考试时“关照关照”,他说:“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忙,否则就不够朋友”。小文的说法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

„„„封„„„„线„„„„内„„„„不„„„„得„„„„答„„„„题„„„„„„„„„„„„

三、问答题(6+8+8+12+8=42分)

27.张涛和佩佩品学兼优,都是班干部,在共同的学习工作中,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情景一:但由于二人没能把握好情感的缰绳,过早地陷入情感的漩涡,不能自拔,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在中考中都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情景二:张涛和佩佩常常在一起工作,引得有些同学说起了闲话,这让佩佩感到很害怕。因此她再也不和张涛说话了,看见男同学都躲得远远的。 请回答:

根据材料, 分析情景一中张涛和佩佩在中考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根据上述情景及所学知识,谈谈张涛和佩佩应该如何改善这种状况?(4分)

28.丽丽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一次正在认真听课,邻座的同学传来一张纸条,问她中午去哪儿吃饭。丽丽马上回了一张纸条,并轻声劝告﹕“上课不要传纸条!”谁知恰好被老师发现,马上就批评了丽丽。丽丽真是有口难言,十分委屈„„

(1)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丽丽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让老师原谅自己?(2分)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类似情况,你认为在融洽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6分)

29.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女儿回家看见妈妈正准备去拿放在高处的东西: 女儿:妈妈,我来拿吧。 妈妈:(a)不用了,谢谢! (b)好,谢谢! (c)好吧,你来拿。

对话非常简单,语言本身并没有障碍,可在选择答案时,中国人大多数选择c,而外国人大多数选择b。请问:

面对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的选择会不同?(2分)

(2)你是如何理解和对待这种差异的?(6分)

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篇十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必备:高考满分作文36计》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必备:高考满分作文36计

36计之1:吃透内涵,依题行文——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最关键的一点准确地理解话题含义,把握命题意图,做到“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①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话题。

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话题“脸”,在《现代汉词典》中“脸”有三个义项:一是面部,二是表情,三是情面、面子。据此,文章有下列几个立意方向:①以生动幽默的笔法,勾画各种脸谱,反映生活百态。②描写人物表情变化的细节,揭示世态人情。③揭示爱面子、好虚荣的心态,剖析其对生活的危害。④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误国害民。

②重视话题修饰语。

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话题“双赢的智慧”,就是一个偏正式短语,“智慧”是话题的核心,而“双赢”则是对话题中心词的特定的限制。实际上,对这个话题考生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话题的内层是“智慧”,话题的外层是“双赢”。你可以写“双赢”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也可以写怎样的“智慧”才能换得“双赢”,写记叙文则可以通过故事的编排,演绎“双赢”中的“智慧”。

③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

如,话题作文“生活的标签”:

一头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他想自己将其摘去是不行的,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愤愤地质问胡狼,‚我是不是狮子?‛‚你是‛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

‚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

‚我是不是狮子?‛他向袋鼠征询答案。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清!‛

狮子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徒劳地追问,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同情狮子的不少,但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其实生活中的人们,也往往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等标签,你怎样认识这个问题,请以“生活的标签”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生活的标签”是个比喻性的话题。“标签”本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的纸片。(《现代汉语词典》82页)而这里的“标签”则指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或指责、诬陷、罪名„„根据话题材料,文章立意有两个基本的方面可供选择:一是从“狮子”(即自我)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在荣誉、地位、权势的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奉献人生。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襟怀坦白,心胸开阔,不被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二是从胡狼豺狗等的角度看,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要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例文点评] 冰 山 雪 莲

朵朵雪莲怒放在猎猎寒风中,脚下是彻骨的严寒,头顶是阴晦的天宇。然而,风霜雨雪中,它心灵的天空,写满了坦然与执着,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

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映现出一个古老而真实的故事:

一个古老的山村中,有一对同胞兄弟,像所有洋溢着青春热情的青少年一样,十分讨人喜爱。但是兄弟俩却不那么老实,骨子里有股野性使他们犯了一个不能再大的错误:偷了村里人的羊。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阴风呼呼的叫着,哥俩被人五花大绑地推至祖宗祠堂前,接受祖传的惩罚——在额头上打上ST(SheepThief偷羊贼)的烙印,耻辱的‚标签‛将伴随着他们度过一生。

背负这沉重的标签,弟弟羞愧难当,次日清晨,村头的一条小河中便浮起了一具灰暗的尸体。

哥哥却放下了内心的重负,坦然地面对了残酷的实现。他开始辛勤耕耘,热心地帮助别人,尽管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歧视,他无言的接受了,仍面带微笑。别人一有困难就出面帮助,仿佛天生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一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村里人被小伙子那颗滚烫的热心,执着的奉献,开阔的胸襟深深打动了。从此,大家又信任他,接受他了。

几十年后,几个外地游客见到村边有个带ST‚标签‛的老人,慈祥的坐在那里。所有的村里民经过老人身旁,都会停下脚步,表达他们的敬意,深深的向老人鞠躬。孩子们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游客好奇,问当地人老人额头的标记是什么意思。有人答曰:‚圣徒‛(圣徒saint缩写也是ST),游人顿时起敬。

冰山的雪莲之所以美丽,因为它凌寒开放的坦然与执着;老人之所以值得敬仰,因为他笑迎冷漠、热心助人的大度与热诚。

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就不会展现彩虹的娇姿。漫漫人生之路,多的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坎坷曲折犹如冰山,寒冷彻骨,好比雪压,内心备受摧残。人生的‚雪莲‛能否绽放,关键在于面对冰冻雪压的无情‚标签‛,有没有冰川雪莲立于寒风峭壁,迎受冰雪磨难的那份坦然与执着。

[简评]“冰山雪莲”迎风傲雪独立寒冬,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额头被烙上“偷羊贼”的青年,做人的尊严被毁灭,却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执着的追求真善美,修炼成村民仰慕的“圣徒”。有灵魂,有热血,有智慧的我们,无论身处何境,只要笑对人生,都能化为人间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

36计之2:弄清关系,辩证说理——符合题意

关系型话题作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构成,如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三张全国卷的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铭记与忘记”等。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大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辩证分析说理。

1.辩明关系型话题各要素间关系。关系型话题重在考查考生思辨能力,因此,构思行文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型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比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也可以变通理解为:

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们追求“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就属于这种关系。

②是非取舍关系。构成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做出选择。比如“偏见与关爱”,应该理解为“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它理解很可能不准确。“铭记与忘记”就属于这种关系。

③并列共存关系。构成话题的要素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

可以同时共存,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议论时,深刻阐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将这个题目谈透。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属于这类话题。

2.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关系型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总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命题者也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辩证思考。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如,2005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属于关系型供材料话题作文,强化了思辩色彩,审题难度加大。“出人意料”是事物的表象,是偶然性的体现;“情理之中”是本质,是必然,是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体现。因此,我们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揭示了“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哲理关系,这是评分的重要依据。据此,评分细则在“符合题意”下规定了四个评分档次:

一类卷:切合题意,既谈到“出人意料”,又谈到“情理之中”,且谈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或者从“出人意料”谈起,落脚点是“情理之中”。

二类卷:符合题意,二者不是对等的,以一方面为主,另一方面也谈到一点;二者之间的关系说到了,但说得不很透。写记叙文能从记叙和描写中体现出“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关系的,也算是符合题意。

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只谈“出人意料”,不谈“情理之中”;或者只谈“情理之中”,不谈“出人意料”。

四类卷:偏离题意,二者均不涉及,与话题无关,与话题无关。

不符合题意的文章在内容项中最高得分是6分,在表达和发展项中,不得超过11,也就是最多可只能达到28分。

[例文点评] 生活的真谛

河北一考生

你驾着马车在这崎岖的路上不停地奔波,马车上颠簸着你的美酒与寂寞,你愿意车子能永远不停,然而马突然顿住了,你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的没有路了?你一阵晕眩,不由自主的,你已泪湿双目,声声抽泣转为号啕大哭…… 言行,是出人意料的。

雪花狂翔,玉宇成瑞,好一片雪夜!你不禁来了兴致,于是执书抱酒,踏雪寻友!哦,你是要找山阴郡的王辽么?你迫不及待地登上船连呼要快,船走了。过了些时候终于到了他的家门口。然而,你竟又要掉头而走,船侍惊诧地转向你,你一脸地坦然:“我本是乘兴而来,兴致尽了,便回去。”

思想是出人意料的。

而我心却已了然。

泥路高低不平,阮藉信马由缰任其前行,只愿转移那抑郁蔓延着的心情。司马大权下,你嬉笑怒骂,偃仰啸歌,世俗的礼法让你显得如此不和谐;乱世于你不容;如今天地于你不容。天穹苍茫,竟也载不下你的孤歌与漂泊。

于是,你只有身心俱裂地来一句“穷途之哭”了。马不识途,天不知音。这一哭,东风呜咽,孤雁哀鸣,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王子猷是个那么放浪形骸的人,他的兴至而歌、兴去而悲也是让人只觉得可爱而不觉顽劣。

这一个个千古的流传却已让人觉得合乎情、顺乎理了。

生活便是这样。有许多的出乎意料让人耐不住揣摩,然而,要结合其人,结合其事,细细想来,竟成了真哲。 因为没有一眼看到尽头的路,即使路很平坦。

因为没有无变化的云彩,即使其姿态看上去都是轻逸而淡白。

它们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你措手不及。可是,路需要走,方知其中的延绵与悠远;云需要赏,才能懂其变幻的意韵与神奇。

生活的意韵悠长,合情合理,其实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不是吗?

[简评]这是一篇符合题意,取材巧妙,蕴含哲思的散文。文章巧妙地选取王子猷这个放浪形骸,兴至而歌,兴去而悲,率性而为,出自本真却又让人难能以理解的人物的言行巧妙地切入话题,并能由此升发开去,阐述生活之理。考生没有停留在对材料分析这个层面上,而是在用简明的语言点明材料内蕴,触及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之后,展开对生活的深层次的思索,在形象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哲思,富有启发作用:生活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然而,行路,方知延绵与悠远;赏云,才懂变幻与神奇:生活中意韵悠长的合情合理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之中。

36计之3:贴切具体,简洁新颖——自拟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标题就像《老残游记》中在明湖居说书的那位明眸善睐的白妞,让人欲罢不能。高考作文,如果题目贴切具体、简洁新颖,就能引起卷老师的注意,留下美好印象。

那么,高考作文中怎样自拟标题呢?

1.源于话题,高于话题。

话题往往能够直接充当标题,但这样做不具体、不生动,不能“秋波流转”、“顾盼生辉”,不能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要想有新意,出亮点,必须在拟题上动脑筋,下功夫,必须对话题进行一番“精加工”。如2005年高考中,江苏考生拟写的《豹子飞奔》运用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切合了题意,给文章增添了动人的情趣;贵州考生写的《忘记伤口,铭刻阳光》则用对比手法,显示了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湖南考生写的《那鱼·那鹰·那人》运用猝然并列,福建考生写的《晶莹雪,寂寞林》巧用双关,山东考生写的〈〈美哉,我的大好河山〉〉句式倒装,个性鲜明,先声夺人。

2.统帅全篇,串珠攒玉。

考生拟写标题要考虑表达主题的需要,以拟出文体特色,服务于自己的写作思路。例如,小小说《樱桃红了》就是一个匠心独运的标题。“樱桃红了”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美丽的意象,且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仔细品读全文,“我”不就是成熟的“红樱桃”吗?初次审问的对象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玲,“我”是那样的动情和不安,竟一句也没有审问,因为“我”还是一小朵初绽的樱桃花,而今接到玲的电话,我是那样的沉稳坚定,同学之间感情犹存,但它已经丝

毫不在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标题牵动全篇,而又韵味深远。

3.掌握技巧,点铁成金。

一个好题目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对一些基本技法的灵活运用。下面是考场作文拟题的一些常见技法:

(1)、直叙法。话题作文只圈定一个写作的范围,并未限定所写的内容,最简单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以所叙事件作为标题。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流泪的日记本》、《一滴水的世界》、《父亲的游戏》、《搬家的启示》、《永远的苏武》等都直陈其事,事件是文章标题,又是行文线索,有利于考生写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2)、观点法。这里所说的观点,就议论文而言,是指论点,就记叙文而言,是指主题。以观点为题,中心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据此选材,有的放矢。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让纪念闪耀真理的光芒》、《学会纪念》、《本没有意外》、《平凡成就伟人》、《拥有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才最好》都是观点式的标题。

(3)、借用法。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还加深了作文的文化意蕴。

如,《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的大小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名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响水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纪实》(正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小标题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标题二)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标题三)

《日出江花红盛火》(小标题四)

五个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全部出自唐宋名家之手。它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引用,而更在于靠这些优美的诗句酿造了意境,暗示了主题。如果我们纵向考察四个小标题,就会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源头活水”的滋养中,响水县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终于迎来了“江花红盛火”的繁盛局面。

再如,《春风“欲度玉门关”》(西部开发),《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诚信),《怎一个“道歉”了得》(美军用飞机撞毁我机)等都是化用了现成的诗文名句写成的好标题。

(4)、修辞法。灵活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与的《生如夏花》、《点一盏快乐之灯》、《拣出记忆里的沙子》、《呼唤黑脸》、《掀起你的红盖头》、《人生四瓶饮料》、《绽放心中的玫瑰》等题标,比喻形象,生动活泼,让阅卷老师兴趣陡增。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等题目,比喻新颖鲜活,使人过目不忘;《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对比鲜明,各得其得其妙;《人生五线谱》、《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饶有趣味。

(5)、悬念法。文章中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妙不可言。在文题中设悬念,同样能引人注目,让人产生急于阅读的欲望,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八·十八·二十八》、《两份病危通知单》、《谁是英雄》、《生活中的“黑马”》、《驾起天使的翅膀》等。

(6)、联想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相似性,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由对已知事物的感知而联想到与其在形式、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其他事物,也可拟出别开生面的题目来。比如以“树”这话题作文,考生就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题目,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木秀于林:谈

相关热词搜索:信马由缰 广场舞信马由缰背面 信马由缰广场舞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任思想信马由缰吧”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任思想信马由缰吧"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798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