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

2016-01-27 08:35:5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一《高中政治选择题集锦(2)》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供大家学习参考。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一
《高中政治选择题集锦(2)》

选择题集锦(二)

最佳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对外贸易中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瓜果、肉类等,频遭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注重质量是商品生产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只要注重商品质量就能保证其价值实现

C.没有质量保证的商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

D.农产品的质量决定其价格

2.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绿色产品发展的意见》农业部的做法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

A.加强了政策和信息方面的引导 B.加大对农业的直接管理力度

C.加强了与国际组织的沟通 D.通过立法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洲,大海风浪一起,绿洲也就会随着倾覆。运用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上述材料形象地说明

A.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B.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C.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

D.小农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4.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增加对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C.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D

5.马克思说,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

A.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C.采用股份制就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6—7题。

6

A

B

C

D

7

A.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B.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经营者的收入

C.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D.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据此回答8—9题。

8.诗中的“信”在这里强调的是

A.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B.符合法律规定

C.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D.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9.企业在经营中特别注重“诚信”,这是因为

A.具有良好的信誉,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B.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选择

C.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

D.诚信是开展正当竞争的重要要求

10.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在布什图书馆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和而不同”的重要观点,江泽民同志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伸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宋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据此回答11-12题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告诉我们

A.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重复的 B.新事物与旧事物总是不断重复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

12.“此事古难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 B C.矛盾双方的对立总是有条件地存在 D.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13

这种看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14.”这首诗表明的主要哲理是

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

C.实践是认识的一种来源 D

15—16题

15

A.①②③ B D.①③④

16

A B.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C D.我国节能技术措施不到位

17.”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分析法,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B.抓重点、抓主流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正确对待矛盾

1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表明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 B.一事物和其它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D.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0.“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C.否认了事事有矛盾,只看到了时时有矛盾

D.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这段话说明

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22.同样是写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诗句,白居易形容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勃则描绘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现象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C.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原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原理

2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庄子这句话

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④符合唯物辨证法关于事物是运动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5.“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

26.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C

D 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据此回答8-9题

27,是因为园林艺术家①注意把尊重客

A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29.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正是基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才得以丰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种,一旦远离“故土”,摆脱了天敌的克制,就会残害其它物种,致使引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引进物种时,一定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防患于未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0-31题

30.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物种间是相互制约的 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31.在引进物种时,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这是因为

A.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2.“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个观点

A.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C.符合唯物辨证法联系的观点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3.诗人刘禹锡有诗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B.发展是新事物全盘抛弃旧事物

C.新出现的事物比旧事物优越 D.物质决定意识

34使人进步⑤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⑥水涨船高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5.古人云: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C.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36.黑格尔说:“手才可能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

A.全局和局部不可分割B

C.局部离不开整体D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37-38题 37.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

C D

38.

A

B

C

D

39.,“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可以从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③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家》,回答40—42题。

40.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A.一般等价物 B.铸币 C.货币 D.等价物

41.“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A.获得鲜鱼的使用价值 B.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C.获得粮食的价值 D.实现鲜鱼的交换价值

42.“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A.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回答43—45题。

43.被称为闽南水果之乡的漳州今年的荔枝大丰收,但果农却笑不起来,荔枝大量上市时价格不断下降,收购价每500克0.30元,还不够付摘荔枝的工钱。今年荔枝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荔枝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B.荔枝产量的增加

C.荔枝质量下降D.生产荔枝的劳动生产率下降

44.“妃子笑”是早熟荔枝的一大品牌,荔枝种植大户陈某种的“妃子笑”由于比正常品种早上市约20天,价格达到每500克4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A.生产早熟品种就能够获得好的效益 B.质量好的商品价格就高

C.早熟品种的价值量大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45明

A.价值规律会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

B.价值规律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商品生产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D.价值规律会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

46法属于

A.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 C.利用经济手段增加财政收入 D政府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47.。这是唐朝陈子昂因得不到重用,登幽州

A.劳动者提高自身的素质 B

C.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D

导致企业逐渐亏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造成“给48—51题。

48

A B.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C D.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9

A

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市场调查,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C.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D.扩大生产规模能降低成本,但会引起经营困难

50.“盲目兼并与食品行业无关的企业导致亏损”,说明

①兼并与主业不相关的企业必然会导致失败②企业经营者应科学决策

③要全面看待兼并,注意兼并的负面效应④企业最好不要进行兼并和重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1.要防止出现“给别人输血,自己贫血”的状况,要注意做到

①跨行业兼并要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遵循市场规律

②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二
《高中政治选择题集锦(6)》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选择题集锦(二)

最佳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对外贸易中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蔬菜、瓜果、肉类等,频遭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注重质量是商品生产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只要注重商品质量就能保证其价值实现

C.没有质量保证的商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

D.农产品的质量决定其价格

2.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绿色产品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加快我国绿色产品的发展。农业部的做法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

A.加强了政策和信息方面的引导 B

C.加强了与国际组织的沟通 D

3—4题。

3.上述材料形象地说明

A

B

C

D

4

B.增加对农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CD.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5.马克思说,假若必须等待积累去使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筑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通过股份公司,转瞬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马克思这段话表明

A.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B.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C.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D.采用股份制就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世界上几乎每个优秀企业家都有一种危机感,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不断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做大做强。据此回答6—7题。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6.优秀企业家的危机意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表明

A.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企业经营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方向

C.企业经营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带领企业不断前进

D.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量好的业务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

7.优秀的企业家之所以要有危机感,是因为

A.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B.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经营者的收入 C.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D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据此回答8 8.诗中的“信”在这里强调的是

A.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B.符合法律规定

C.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D.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9.企业在经营中特别注重“诚信”,这是因为

A B C

D

10. 2002年10“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B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伸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宋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据此回答11-12题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告诉我们

A.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重复的 B.新事物与旧事物总是不断重复的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

12.“此事古难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 B.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矛盾双方的对立总是有条件地存在 D.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13.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道德

这种看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14.”这首诗表明的主要哲理是

A.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

C.实践是认识的一种来源 D

等地区。据此回答15—16题

15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

A.电力的供需矛盾突出 B.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C.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发展 D.我国节能技术措施不到位

1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体现了

A.矛盾分析法,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B.抓重点、抓主流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正确对待矛盾

1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的这段话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表明

A.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中 B.一事物和其它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D.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0.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C.否认了事事有矛盾,只看到了时时有矛盾

D.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A.难与易因人而异 B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

22如蓝”

A

C

23.”下列说

A B.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4”从哲学观点看,庄子这句话

①否认了生与死的区别,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能捉摸的不可知论②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即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④符合唯物辨证法关于事物是运动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5.“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26.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意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据此回答8-9 27,是因为园林艺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28

A

CD.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29

A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

正是基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才得以丰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种,一旦远离“故土”,摆脱了天敌的克制,就会残害其它物种,致使引进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引进物种时,一定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防患于未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0-31题

30.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三
《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

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信息就是用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由于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因此信息的存在是普遍的;又由于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因此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之中。信息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刻概括,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在研究广义通信系统理论时把信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1950年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并使这种适应被客观世界感受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964年R.卡纳普提出语义信息。语义不仅与所用的语法和语句结构有关,而且与信宿对于所用符号的主观感知有关。所以语义信息是一种主观信息。80年代哲学家们提出广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直接或间接描述客观世界的,把信息作为与物质并列的范畴纳入哲学体系。

电子信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在本书,电子信息特指通过电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传播的瞬时信息,以区别于相对固化的电子文献(光盘等)。这是当今发展最快、最具应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型信息源。

国内专家在比较了中外各家各派的信息定义后,倾向于取中国学者钟义信的解释。1988年,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这里,“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 “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与态势。钟义信还指出,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信息还不同于情报和知识。总之,“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能涵盖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例如,引入认识主体这一约束条件,可以转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定义,即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换一个约束条件,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 层层引入的约束条件越多,信息的内涵就越丰富,适用范围也越小,由此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信息概念体系。

信息一词在各个学科中的定义因其关注的角度不同而相异,为了更好地阐述网络信息转播权的需要,采取了有关网络方面的定义:

信息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是普遍而又是客观的,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对信息的的分类,筛选、综合的过程。信息是具有传承性的和公共性的,一个人的对世界的认识都不可能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它所依据的在已有的认识上的进一步的发展,是对已有知识的继承。马克思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社会性的,每个人的行为和意识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性就意味着公共性了。所以在法律还没有产生著作权等信息专有权前,所有信息都是公共的,是不带有财富性质的。信息是作为公共资源出现的,人人得而取之而不用付费。

信息得以具有财富性是与文字成为了信息的主要载体密切联系的,文字的魅力在于能够

跨时间和空间把信息加以传递,这与口头这一方式相比,效用是显而易见的:(1)保持了信息的真实性;(2)把信息从无形的东西固定下来了,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3)有了控制信息的可能,口头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进入了传播的渠道,要想控制在某个范围内是缺乏实际操作性的或是操作起来很难。而使信息附上了财富性质则是法律对著作权的认可,将某些信息划分了出来加以保护,赋予了握有这些信息的人以专有权。信息结束了作为社会共享资源的历史。制定这样的法律依据很多国家的是洛克的自然权劳动学说,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论》的下篇中说到个人对自己的身体享有产权,每个人对其劳作所加之物享有所有权。因此当一个人能够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了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从而排除了其他人的共同的权利,应该得到特别的保护。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四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第一章

1.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2.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3.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强调的是称处理的

结果为管理信息。

4. 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简答):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是是相对的,低层决策

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次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之间的递归定义。

5. 管理信息的作用(简答):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管理信

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带。

6.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信息不灵就可能导致决策得失败。从控制论的观点看,管理过

程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决策的过程。

7.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再返回到

输入端,经过处理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8. 管理信息的特点(简答):(1)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2)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

(3)信息量大(4)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5)信息的发生、加工、应用在空间、时间上的不一致性

9. 固定信息: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在各项管理任务中重复使用,

不发生贬值的变化。

10. 流动信息:又称为作业统计信息,他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

息。他随生产经营活动的进展不断更新,因此时间性较强,一般只具有一次性使用价值。

11. 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数)/信息项目总数

12. 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提供五个方面。原始信息

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记录下来,做到不漏、不错、不误时。二次信息收集其实质是从别的信息系统得到本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传输要考虑信息种类、数量、频率、可靠性等要求。

13. 信息传输与信息存储的密切联系(简答):当信息分散存储在若干地点是,信息的

传送量可以减少,但由于分散存储带来的存储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如安全性、一致性等.,则会变得难以解决。如果信息集中存储在同一地点,那么存储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信息传递的负担将大大加重。实际工作者常常面临着二者的权衡和合理选择。

14. 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简答):(1)及时:一对一些时过境迁并且不能追忆

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信息的加工、检索、传递要快。(2)准确:信息不仅要及时,而且要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3)适用(4)经济: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必须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

15. 计算机应用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简答):(1)管理体制的合理化(2)

管理方式的有效化,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变化,是管理工作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计算机管理是以计划和控制为核心的。(3)管理工作的标准化(4)管理效果的最优化(5)基础数据的科学化(6)管理里劳动性质的变化。

16. 电子数据处理(EDP):(1)单项数据处理(2)数据综合处理:有关的数据处理任

务开始集成为系统,即用计算机来控制某一个管理子系统,并且具备有限的反馈功能。

17.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特点(简答):(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2)

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3)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18. 决策支持系统(DSS):在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中,高、中层管理决策问题往往具

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特征,即决策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经常变动;支持决策的信息不

能完全获得;支持决策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人机对话方式,决策支持系统的许多功能,是从系统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衍生出来。DSS是由一个模型库(MBMS)、一个数据库、用户对话子系统,以及它们的管理软件系统组成。

19. 面向高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简答):(1)主管支持系统(ESS):也称

为主管信息系统,他是专用于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有关信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2)成组决策支持系统(GDSS):把计算机处理、数据通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以支持决策者之间的通信,以各种形式传输数据,表示信息,使不同地点的决策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终端参与共同决策。(3)智能支持系统(ISS):具有类似人类专家的知识和判断推理功能。

20.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和参与、建立

专业人员队伍,抓好培训工作。

21. 管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简答):(1)职能结构(2)管理阶段结构

(3)层次(纵向综合)结构(4)全面综合结构

第二章

1.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文件管理系统,他把数据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

早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集中式应用为基础。

2.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一

般由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四个部分构成。其特点是(简答):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可控冗余度。

3. 基本数据模型:层次型、网络型、关系型。其中前两类又可称为“格式化模型“。

关系模型运用人们通常使用的表格形式为存储结构,易学易用,使他从一开始就吸引公众的注意,成为广大用户特别是微机用户乐于接受的数据模型。

4. 关系数据库系统一般有许多不同的关系构成,其中每个关系就是一个数据元素,可

以用一张二维表表示。数据元素间的每一组联系也是一个关系,也用一张二维表表示,取消了路径的概念。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各种处理都是以集合运算为根据的。基本的关系运算有三种:选择(筛选)、投影和连接。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帮助用户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由数据

库描述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第五章

1. 系统开发的任务(简答):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 系统开发的特点(简答):(1)复杂性高(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3)质量要求高(4)

产品是无形的(5)历史短,经验不足

3. 系统的目的性(简答):人工系统都具有目的性,明确开发的目的,确立面向用户的

观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他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企业的数据,并加工成信息,保证信息的畅通,为企业各项决策、经营、计划、控制活动提供依据,使企业各机构和生产环节活动联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 生命周期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并为许多组织确定为标准的系统开发方法。广义的说,

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为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目前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为生命周期法。

5.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简答):优点:整个开发过程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阶

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这些成果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的概念形式确定下来,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缺点:难以准确定义用户要求、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整个系统开发工组是劳动密集型。

6. 面向对象的方法:系统模型的基本单元是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抽象,是相对稳定的。

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的。

7. 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条件:为了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地组织

各项工作,在大型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常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来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

第六章

1. 系统总体方案的内容(简答):(1)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长期目标3-5年,近

期目标1-2年。(2)系统运行环境描述(3)确定计算机系统选型要求(4)系统开发计划

2.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简答):(1)

现行系统概况(2)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要求(3)拟建系统的总体方案(4)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5)技术可行性分析。(6)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7)结论。

3. 事物流程图是以一项业务活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

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事物流程图是系统业务调查中使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工具。

4. 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

要工具。其特点是具有概括性,具有抽象性。

5. 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处理功能可归纳为3类,即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处理、算术运算、逻

辑判断。

6. 系统方案说明书的内容(简答):(1)原系统的状况和问题(2)新系统的目标(3)

新系统的逻辑设计(4)有关新系统方案的比较。

第七章

1.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的详细设计,编写系统设计说明

书。

2. 总体结构设计的任务(简答);是将整个应用软件系统合理地划分成各种功能模块,

正确处理模块之间与模块内部的联系,使整个系统有良好的可用性、可读性、可修改性,易于调试和维护。

3. 数据按其复杂程度可分为: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4. 系统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代买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代码的功

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他是实体明确的、唯一的标识。其次,使用代码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效率。

5. 系统设计说明内容包括:(1)控制结构图及每一模块的详细说明(2)数据库设计说

明(3)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4)代码设计说明(5)用户界面设计说明(6)计算机处理过程说明(7)实施费用估计

第八章

1. 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现的过程。他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制

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进行系统调试,系统转换等工作,将技术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

2. 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购置和安装必要的硬件及设备,购置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包,

培训操作与使用人员,数据存储的准备,信息的重新组织和管理职能的重新规划。

3. 序设计质量的主要要求有:程(1)源程序的正确性,是对程序设计质量的最基本要

求。(2)源程序的可读性(3)原程序的可测性和可维护性。

4. 源程序的可测性:是指它应该有利于查错和排错,使得以开发的软件在经过测试和调

试以后,能消除绝大多数隐藏的差错,实现正常稳定的运行。

5. 源程序的可维护性:是指在源程序投入运行后,发现的问题或错误应容易修改,并且

能在运行环境下根据用户的需求比较容易地扩充其功能。

6.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和实施的最终审查。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源程序,而是整个应用软件系统。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努力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7. 测试中可能发现的错误按其性质可分为:功能错误,系统错误,过程错误,数据

错误,编程错误。

8. 软件产品的测试方法:黑盒法又称为功能测试。白盒法又称为结构测试。

9. 系统转换:是指新系统替换老系统,即老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运行的过程。系

统转换的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试点后直接转换,逐步转换。

10. 系统转换的主要工作:建立系统使用能够说明文档,系统初始化。

11. 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简答):(1)成立测试小组,测试小组应与开发小组分

立,即测试工作应避免有原开发组人员承担(2)精心设计测试用例(3)进行回归测试

(4)集中测试出错多的模块,

第九章

1. 信息中心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素质要求(简答):(1)信息中心负责人,其主要任

务是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规划组织新系统的发展。(2)系统分析员,其职责是研究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指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确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维修方案。(3)程序设计员,主要职责是按照系统分析员所提出的系统设计报告、编制、调试、修改程序。(4)操作员,具备一定的硬件知识,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操作和构造,能排除一般故障。(5)信息控制员,相当于信息中心的信息收发员和调度员。(6)其他人员。

2. 系统的安全性:是指应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

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者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

3. 质量控制:主要是指防止来自系统内部的设计错误、管理不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造成的信息失真、处理错误等情况,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4. 影响安全性的因素:(1)自然灾害,偶然事件。(2)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和窃取,

使系统的软件泄密和被破坏(3)数据的非法篡改、盗用或破坏(4)硬件故障

5. 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1)物理安全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设备和环境设施的安全

而采取的措施。(2)人员及管理控制,主要指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和检验。(3)存取控制,是在共享资源条件下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

6. 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响应时间、

容错性、使用效率等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简答):应用软件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硬件设备维护。

7. 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1)完善性的维护(2)适应性的维护。适应维护性是指

为使应用软件系统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活动。(3)纠错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

8. 数据库的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系统的正确性保护转储和恢复;

数据库的充组织与重构造。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五
《哲学》

诗文中的哲学归纳1.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 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欵乃一声山水绿” 同是一个“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 4.意识有错误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5.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8.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10.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1.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1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4.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5.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16.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17.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19.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0.透过现象看本质“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2.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文、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归纳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

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

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62.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六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七
《习题二》

十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B.和面 迷惑 霍乱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C.甲壳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D.殄灭 舔嘴 腼腆 忝列其中 恬不知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辜负 自欺其人 作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B.提纲 拭目以待 融洽 前世不忘,后世之事C.精悍 只言片语 奥秘 偷鸡不成蚀把米D.通牒 寻物启事 汲取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 ,引发人们的思考。②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 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③人如果总是 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A.批判 现时 满足 B.批判 现实 沉湎C.针砭 现时 沉湎 D.针砭 现实 满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拼才会赢,我们赤手空拳办成这家小厂,是一家人十多年拼搏出来的。B.洪才凭啥闭起眼睛说瞎话,洪喜搞科学实验,能算落后?C.这里都是离退休人员,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D.小唐一心想观看比赛,可妻子却让他切菜。他只好一边切菜一边看电视,结果打草搂兔子,一刀下去切了自己左手的食指。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试开始,按照抽签顺序,1号候选人率先被召进了外企老总办公室。B.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C.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 单位之间。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

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1.A(A都读jìng B和面huó C翘首以待qiáo D恬不知耻tián)2.C(A“自欺其人”应为“自欺欺人”,B“后世之事”的“事”应为“师”,D“杆”应为“竿”)3.C(①“批判”是对错误的或反动的思想进行分析、批驳;“针砭”是古时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现比喻发现错误或指出错误以求改正;②“现实”与理想相对,指客观实际,“现时”指当前;③“沉湎”指深深地迷恋,不能自拔,“满足”指满意)4.D(打草搂兔子,北方方言,比喻顺便、顺带。本句应用“一心二用”。)5.B(A项“率先”和“被召”互相矛盾。C项“背地里”与“阴”重复。D项成分残缺。“爱幻想”后加“的特性”之类的中心语;或删去“天性中的”,在“爱幻想”后加“的天性”)6.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十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觊觎 忌妒 稽查 赍恨而亡 叽叽嘈嘈B.丽水 狸猫 黄鹂 不幸罹难 梨园子弟C.车棚 抨击 膨胀 蓬门荜户 令人捧腹D.蚊蚋 纳罕 木讷 方枘圆凿 千补百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雏形 首屈一指 消声匿迹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C.证券 化险为夷 固若金汤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D.寒暄 众口烁金 开门揖盗 山雨欲来风满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愉悦的享乐、丰美的衣食、 的生活,这一切若不成为为人类作贡献的条件,也不能充实人生的意义。②柏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 ,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③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 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人 他有多大的本领,我们也不能委以重任。A.舒服 呆板 进而/不管 B.舒服 刻板 因而/尽管C.舒适 刻板 进而/尽管 D.舒适 呆板 因而/不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营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B.他仍然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名教授,门墙桃李,此中大可物色党羽。C.招聘又不是

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到达一米七五。D.我呻吟着伸手去按那只涎皮赖脸的大脸猫闹钟。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C.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D.“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话”艺术出现后,民间的话本如《三国志平话》等,既粗糙又不准确, ;而其中的 ,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①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也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②不能代表说话艺术的成就,也不能作为流传的读物③错误、疏漏、粗糙之处④粗糙、错误、疏漏之处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B. A 赍恨而亡读jī;C抨击读pēng,令人捧腹读pěng;D蚋、枘均读ruì,纳、衲均读nà、讷nè。2.C. A项:消—销;B项:渲—宣;D项:烁—铄。3.D(“舒服”侧重表示人身体、精神的主观的具体感受,多用于口头语;“舒适”侧重表示客观环境或东西给人的综合性感受,多用于书面语。“刻板”侧重指不会变通、缺少变化,多用于学习、经验等方面的生搬硬套,多用于书面语,多用于形容做某事;“呆板”侧重指不自然、不生动,多用于艺术创作和为人处事中的墨守成规,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既可以用于形容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做某事。4.C(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涎皮赖脸: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5.D。A项:“传来……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B项“进入”与“殊荣”搭配不当;C项:有歧义,“自己”:老人的哥哥/老人自己。6. D十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霎时 飒爽 厦门 歃血为盟 煞费苦心B.凭吊 棋枰

浮萍 抨击时弊 评头品足C.愧疚 日晷 纠正 饮鸩止渴 既往不咎D.奶酪 恪守 炮烙 草行露宿 一丘之貉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烊 贸然 颠扑不破 出奇不意B.蝉联 伸张 见微知著 老生常谈C.荟萃 招徕 辞不达意 芒刺在背D.宣泄 通牒 惹是生非 看风驶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大量童工为他们进行繁重的劳动。②这个人真是有 ,别人对他态度那么横,他却一点也不计较。③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位老华侨 感慨地说:“真是换了人间啊!”A.驱赶 涵养 无不 B.驱使 修养 不无C.驱使 涵养 不无 D.驱赶 修养 无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侯老很动感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B.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巴塞罗那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D.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经验,我们的改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等,只会耽误时机。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录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C.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D.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需要全国人民作出回答。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少了三倍以上。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1.D 2.B 3.C 4.C

5.B 6.D十三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旅 行头 行将就木 行贿受贿B.给予 给水 自给自足 不给面子C.测量 掂量 丈量土地 量入为出D.应该 应届 得心应手 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脉搏 扶直贫困 晶莹 寥若辰星B.焕发 一幅对联 关键 性格不合C.提纲 情有可原 厮打 连年歉收D.幅射 绿草如茵 松弛 旁征博引3.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 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②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大幅下跌,失业率达到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已连续三次降息,以期恢复投资者信心, 经济增速下滑趋势。③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是 刊登。④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 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十年了。A.泰然 遏制 摘要 就教 B. 安然 遏止 择要 执教C.泰然 遏止 摘要 执教 D. 安然 遏制 择要 就教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B.他们镇的某个领导为了迎接上级的扶贫检查,把邻近好几个村的羊、鸭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C.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王熙凤被刻画得鲜明生动,很有个性。D.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小煤窑的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市里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小煤窑的管理。B.他向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宝珠,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C.中国足协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球迷揭发少数裁制的黑哨现象。D.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6.下面填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正的。 历史无情,岁月不饶人。老人是去日苦长,来日苦短, 。不过,正如老年是从青年过来的, ,如果有足够年龄可称得上老年的话,这个道理很简单,或长或短,任何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①人人不断拥有时间,人人又不断丧失时间②人人不断丧失时间,人人又不断拥有时间③年轻人的时间经得起透支和挥霍,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④年轻人的时间当然比老年人富得多,经得起透支和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八
《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0月5日,浙江温岭市石仓下村的溪坑里,近百人疯抢“神水”。有传言说,这泉水“洗澡能治无名瘙痒,生喝能包治百病”。来自哈尔滨的许英和乌鲁木齐的张秀一大早来到溪坑里,用“神水”洗手,希望能借着“神水”治疗手臂上的无名红点。然而,温岭疾控中心出具检测报告称,被疯抢神水菌群总数等3项指标均不达标,不能当作生活饮用水。这蕴含的哲理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各异 D.哲学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2.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汉语里,知识的“知”字通假“智”,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A.发挥哲学智慧不断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 B.离开具体知识对整个世界进行深入思考

C.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和总结 D.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推动具体知识向前发展

3.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一个科学家只是一个干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只是一个给人娱乐的艺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哲学与科学艺术是相互影响的 ②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和艺术要受哲学的影响 ④有了哲学思想就能成为科学家或艺术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和我的意识”。这两种观点回答的都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 D.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

5.专家介绍,不同于“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中秋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而这轮满月最圆时刻将是北京时间9月30日上午11时。这说明了

A.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D.思维能够反映存在

6.从右图漫画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6月24日,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

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 1

对接,我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成功,3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开展相关科学实验。据此回答8—9题。

8.被古人称为“玉轮”、“桂宫”的月球,随着航天观测的不断深入,确认其组成物质和地球基本相同。这有力地证明了

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9.从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到今天的“天宫一号”,以及未来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目的性计划性

10.2011年底,中国电影告别胶片时代。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物质与运动的统一 D.自然与规律的统一

11.医学科学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受损,人就会变成白痴,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认识具有反复性

13.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他的作品深遂隽永,耐人寻味。下列对“冰山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

B.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C.文学创作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型并实现作家塑造读者心灵的创作意图

D.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14.传说有一土财主,买了这样一幅春联贴在自家门上:“一支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拂栋梁”,四邻看了无不笑话,与这一传说蕴含着相同哲理的是:

A.守株待兔 B.

刻舟求剑 C.掩耳盗铃 D.邯郸学步

15.右边漫画《某些记者的采访》中“钓鱼式采访”的做法

A.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D.忽视了规律的普通性和客观性

16.中宣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只有走下去,深入实践中,才能发现真问题,找到“怎么看”的科学

视角;只有走进去,深入生活中,才能得出真理论。这意味着

2 B.只要有健康的人脑,就会产生意识 D.意识的产生可以不依赖于人脑 12.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

A.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B.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C.没有认识就不能检验实践 D.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没有实际意义

17.近年来,人们对春晚褒贬不一,春晚导演感慨众口难调,这反映出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B.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C.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 D.对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

18.漫画“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的反复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群众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19.201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4个年头,34年来,从

“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今天党和国家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总是变幻莫测难把握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人们可以利用社交互动网站联络朋友,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和朋友分享相片、音乐和电影;找到老同学,结识新朋友。社交互动网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空间理论体现了

A.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联系是大胆想象的结果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21.iPhone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这说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

C.人们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建筑学界诺贝尔奖”――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的作品早就诗意地与杭州山水融为了一体。无论是充满中国山水水墨意韵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还是钱江新城地标性的建筑钱江时代,抑或是南宋御街历史博物馆,都给杭州城市建设带来了不一般的古典东方美。据此回答22—23题。

22.与很多当代建筑不同,王澍的建筑作品极为重视人与自然融合的整体性和师法自然的审美情趣,使新的建筑在人工与天然的有机结合中“重返自然之道”。“重返自然之道”体现了

C.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完全把握 D.对习惯性思维束缚的突破

23.中国建筑从汉代以后逐渐把屋檐做成微微向两侧升高的形状,特别是屋角部分明显地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这个如鸟滑翔的造型,既可以使阳光充分照入室内,使雨水借抛物线流向远处,又具有审美价值。这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

3 A.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利用 B.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视

①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必然具有客观性 ③渗透着人的目的性,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具有主观创造性,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25.本届校运会,高三(10)班女子4×100田径比赛破校记录。4×100接力赛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第一棒要求反应速度快、爆发力强;第二、三棒要求奔跑速度快、耐力强;第四棒要求心理素质好、冲刺能力强。在四名队员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排列顺序的优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这说明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B.整体的功能是部分功能的总和

C.关键部分决定整体发展 D.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最近,清华大学学生马冬晗“密密麻麻”的作息时间表和她多门功课超过95分的成绩单在网上广为流传。下面表格中左半部分是马冬晗校园生活点滴摘录,其中蕴涵一定的哲学道理。

4

中方立即做出了强有力的反应,中日关系因“购岛”危机迅速降到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的冰点,钓鱼岛争端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直接破坏了中日经贸关系,也破坏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最近,中日两国有关媒体就继续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进行网络调查,调查显示:中日两国都有八成以上的民众认为,中日两国关系“重要”。有关专家呼吁:为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中日两国特别是日本政府要扎实可靠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要让中日关系进化成名副其实的战略互惠关系。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意识的作用”分析说明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走势。(6分)

(2)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中日两国深化战略互惠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8.材料: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地、湖泊被高楼大厦取代。如武汉的南湖,曾经水域辽阔,湖汊交错,形似一匹向东奔驰的野马,疯狂的填湖造地和无序的城市开发,近乎毁灭了这座“百湖之城”天然的湖泊调蓄优势。如今湖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湖边一辆又一辆的渣土车驶过、一片又一片的芦苇丛消失。

2012年盛夏几场暴雨,再次让武汉、杭州、北京等多个城市陷入“水患”,城市路面雨水汇流,不少地方几成汪洋大海。城市“内涝”不断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城市用水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雨水也是一种宝贵资源,让雨水白白流走不算本事,留而不涝,才是高手。

(1)结合材料,请你用规律的知识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多个城市陷入“水患”之灾的原因。 (6分)

(2)假如你是一名城市管理者,从哲学角度谈谈城市化进程中怎样才能让雨水留而不涝。 (6分)

29.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法治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杜培武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躲猫猫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一系列案件, 不仅凸显司法理念的滞后,更反映出法律制度上的缺陷,修正刑事诉讼法已是迫在眉睫。

材料二:在保障人权、刑讯逼供、公民沉默权、管辖范围等诸多方面,立法部门、学者、律师、司法部门争执不休。修法难——它不仅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权衡,也是权力与权力的博弈。自2003年全国人大第二次启动修改计划,距今已整整十年,十年之辩,十年之争,甚或搁置,修法之难可想而知。2012年“两会”,刑事诉讼法迎来了第二次“大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文写入刑诉法是最大的亮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说明修正刑事诉讼法的正确性。 (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刑诉法修正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8分)

5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九
《2013年高考语文易错成语归纳大全(语意重复)》

2013年高考易错成语归纳大全(语意重复)

一.识记

1.哀鸿遍野: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2.当务之急:目前当务之急

3.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

4.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5.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6.活蹦乱跳: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7.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刻骨铭心 铭,镂刻,记载。镂刻在骨头上或心里。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

10.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

11.满腹经纶: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能力。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

12.漫山遍野: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13.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4.民不聊生: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

15.蓬筚生辉: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6.破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17.潜台词: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18.任重道远:任,负担。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19.日理万机:理,处理,机也作“几”事务。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0.日臻完善: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21.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22.莘莘学子:众多的莘莘学子

23.声如洪钟: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24.通宵达旦: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25.妄自菲薄:妄,不实在,过分的。菲薄,轻视,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26.闻名遐迩:遐,远,迩,近。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27.无地自容:容,容下。没有地方可以藏身。也指处境窘迫,无栖身之处。

28.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

“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9.责无旁贷:责,责任。贷,推卸。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30.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31.众所周知:周,普遍、全。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32.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唤起迅捷激情 震撼学子心灵

2012高考英语完形圣经秘诀教案

透过已知信息 推断未知信息

不易策略,扫描选项,在万变中找到不变的规律!

简易策略,瞻前顾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变易策略,左顾右盼,以变制变,熟能生巧!

首尾段首尾句,边做边看选项中与中心同现词或复现词!

扫描选项 同义词 / 同类词排除

高频答案词

相反项有解

同现

思路 瞻前顾后 复现

逻辑结构

左顾右盼 P原则

关联结构

技巧归纳: 感情色彩 时态暗示法 动词综合法(主语/宾语是人是物? 及不及物?过程还是结果?......), ...... (略)

共20多项法则,交叉都指向同一个答案才最准确!

满分策略: 五四运动法 串线交叉法 主线贯穿法, ......(略)

节选教案试看!

瞻前顾后 同现 复现 逻辑结构 同现

中心同现是指段落的首段的中心词或段落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名词词组,在被选空格内的句子中也重复出现或与其意思倾斜向;词汇同现是指属于同一词汇搭配范畴或者某一领域的词汇在文章中共同出现,达到语义衔接的目的。一般来说,上下文中词汇的范畴越小,上下文的衔接关系越紧密。

首段首句一般都是中心句,名词是核对重点!

◆Then , mountain

began to

as a sport. To some people, there is something

battle ___30____other human begins. And then , when you are at the mountain top after a long and difficult ____31____, what a

reward ( 奖品 )

it is to be

able to look ___33___ on everything

within

B. interested C.dangerous

D.terrible

32.A.surprising C.disappointing

D.astonishing

◆Lauren was giving her ___1___ concert. She had been waiting for this __2__ for years and years. “Now it is here at last,”

The song made her ___4___ to the days when she was Lauren‟s ___5___. As a young ___6___, Dorothy

States. “You can become a

years.

B. face C. dress D. life

7. A. French

C. piano D. dance

8. A. actress B. student D. dancer

抓住中心意思-----

围绕什么话题 (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

◆Every Thursday afternoon, my art history class meets not in our usual lecture hall ( 演讲厅 ) but in our

that we have already studied in class. The professor begins by selecting one ___2___ After

K

1. A. subjects

C. speeches D. lectures

仅有技巧和词汇是不够的,高频答案词及短语,是突破的关键!但相当多的具体情况和难以处理的选项,做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怎么办?

吴军老师刚刚出炉的2012高考英语完形暗示点全归纳将使您傲视群雄!

宾语从句是特殊疑问句WH-或whether/if时,要选下列动词:

ask, doubt, wonder, want to know, know, guess

答题选动词:

〖2011·全国新课标卷〗The professor 37 the lecture hall, placed upon his desk a large jar filled with dried beans(豆

shouts of wildly answer, and went on saying, “You 38. A.count

B. guess C. report D. watch

考察动词,或根据后文B。

反过来选WH-或whether/if:

〖2011·安徽卷

〗机会),The people there advised me not to continue my job search in that 42 .

41. A. why B. wherever C. whether D. whenever

一天,作者走进一座大楼去问“是否”(whether)有自己能做的工作。选C。A项为“为什么”;B项为“无论在那”;D项为“无论何时”

怎么样?这样做题快吗?

为了让您更加深信不疑,我们再免费发布一个法则,你可以马上用下列真题或你学校的模拟练习题来验证一下,好使,就要赶紧预定呦!每省仅限定10套,额满即!止

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 还是负面的,消极的,否定的?

◆“I’m sorry, but we have enough 27 for the newspaper already.

Come back next year and we‟ll talk

叹气sighed说明是勉强的,选消极的weakly

28. A. widely

B. weakly C. excitedly

D. brightly

B.seriously C.carefully D.calmly

but we all, my friends as well as I, consider this one of life‟

〖2011·四川卷〗I truly feel that my mother led me here, to Morzaine, and to my future as a happy wife and

in October 2007, I was a cook.. In December that year. while I was working for a wedding, a pearl necklace Mum had left me distraught(忧心如焚的).Some days later, I was “could prhe necklace he found.”, he returned it.

22.A. burned B. disappeared C . broke D. dropped

22空就近distraught(忧心如焚的)是负的,只有disappear

是负的;burn燃烧;break打破;drop降低,落下。有后文的我感到“忧心如焚”及“归还”(return)可知此处是指项链丢失了。B B. unhappy C. not pleased D. careful

〖2011·安徽卷〗

积极的!

I was a little surprised. but had

about him. Along the way ,I realized that I had resumes(简历‟ copies. He also gave me some

on dressing and speaking. I handed out my resumes and went home feeling The offering me a job.

46. A. silent B. busy C. positive D. comfortable

他问了问我的打算,鼓励我要振作起来,不要灰心。选C。A项为“沉默不语的”;B项为“忙绿的”;C项为“积极乐观的,有信心的”;D项为“舒适的,舒服的”。

48. A. dull B. good C. guilty D. general

作者对他的主动帮助感到有点惊奇,但是对他充满了“好感” (good feeling)。选B。A项为“阴暗的,无趣的”;C项为“内疚的”;D项为“一般的,普通的”。 53. A. lonely B. funny C. disappointed D. satisfied

我分发完简历回到家感到非常“满意”(satisfied)。选D。A项为“寂寞的,孤独的”;B项为“滑稽的,可笑的”;C项为“失望的,沮丧的”。

〖2011·四川卷〗Some days later, I was 23 that a guy who was working with us that day. “could the necklace he found.”

I‟d Mum for six months before her death, he said, “Christmas is going to be why not go out to the Alps for a couple of weeks?

27.A.long B. hard C. merry D. free

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篇十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核心考点“类题训练”参考答案

(完整版)

第一章 第一节

【类题训练】

1.A(‚擢发难数‛的‚擢‛,方言中读‚chuò‛,一般考生读不准正确读音。这时可以用‚旁词佐证‛的方法,想一想《陈情表》中的‚过蒙拔擢‛一词,可推断其正确读音为‚zhuó‛。)

2.B(‚没齿不忘‛的‚没‛读‚méi‛还是读‚mò‛?如果拿不准,可以用‚据义定音‛的方法来解决。根据‚没齿不忘‛之‚没‛为‚尽,终‛义,确定其读‚mò‛,而不读‚méi‛。)

3.C(‚载‛字,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年‛与‚记载‛的意思时读‚zǎi‛,其余都读‚zài‛;故‚怨声载道‛的‚载‛注音错误。)

4.D(‚良莠不齐‛的‚莠‛,不能读为 ‚秀‛,应读 ‚yǒu‛。)

5.A(‚拗‛有三个音。‚不顺‛为‚ào‛,‚弯曲使断‛为‚ǎo‛,‚固执‛为‚niù‛。据义定音,‚拗断‛之‚拗‛,应为‚ǎo‛。)

6.B“ ‚吓‛有两个音,用在口语中(一般在复音词前面)如‚吓唬‛读‚xià‛;用在书面语中(一般在复音词后面如‚恫吓‛‚恐吓‛与单独使用)读‚hè‛。 ”

7.C(‚解‛的常见读音为‚jiě‛,特殊读音为‚jiè‛与‚xiè‛。表示‚押送‛意义的读‚jiè‛,如‚解送‛‚押解‛的‚解‛;在‚解数‛‚解趣‛‚姓解‛‚跑马卖解‛之中读‚xiè‛。)

8.D(‚河畔‛这个词很熟,遇到熟字尤其应该谨慎。大家常常把‚畔‛错读成‚bàn‛,正确读音应是 ‚pàn‛。)

9.A(‚泊‛有两个音,‚湖泊‛‚血泊‛的‚泊‛读‚pō‛;其余如‚泊船‛‚泊位‛‚停泊‛‚漂泊‛‚落泊‛等词的‚泊‛都读‚bó‛)

10.B(‚谥号‛的‚谥‛应读为‚shì‛。)

11.C(‚机杼‛的‚杼‛应读为‚zhù‛。)

【综合测试】

1.B(A项‚悚‛应读‚sǒng‛;C项‚牾‛应读‚wǔ‛;D项‚辗‛应读‚zhǎn‛。)

2.A“B项仗义执言,蹙(cù)额;C项再接再厉,百舸(gě)争流;D项绿草如茵、乳臭(xiù)未干。”

3.D(A项‚浸‛应读‚jìn‛; B项‚着‛应读‚zhuó‛ ;C项‚庖‛应读‚páo‛。)

4.D“A项‚质(zhǐ)量‛应为‚质(zhì)量‛;B项‚露(lù)脸‛应为‚露(lòu)脸‛;C项‚笑靥(yǎn)‛应为‚笑靥(yè)‛。”

5.C(A项‚歃‛应读 ‚shà‛;B项‚中‛应读 ‚zhòng‛; D项‚监‛应读 ‚jiàn‛。)

6.A(B项‚捕‛应读 ‚bǔ‛;C项‚炫目‛应读 ‚xuàn‛;D项‚积淀‛应读 ‚diàn‛。)

7.B(A项‚折‛应读 ‚shé‛;C项‚露‛应读 ‚lù‛,‚弦‛应读为‚xián‛;D项‚蜷‛ 应读 ‚quán‛。)

8.B(A项‚喝‛应读 ‚hè‛;C项‚蝎‛应读 ‚xiē ‛;D 项‚舷‛应读 ‚xián‛。)

9.A“B项‚帛(bó)‛与‚悖(bèi)‛两音近字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音近但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形似音不同。”

10.B“A项‚犷‛(guǎng)和‚旷‛(kuàng)形似音不同; C项‚瞋‛(chēn)和‚撑‛(chēng)音近实不同;D项‚迸‛(bèng)和‚屏‛(bǐng)音近亦不同。”

11.B(A项三组字依次读为wéi/wéi、guō/tián、mú/mó;B项三组字依次读为qīng/jīng 、yǐ/qǐ、chù/chǔ;C项三组字依次读为qí/jī、gǎn/kàn 、jué/jué;D项三组字依次读为 yàn/yīng、 xùn/xùn、 cān/cēn。)

12.C(A项四字依次读为‚líng‛‚lín‛‚ líng‛‚ líng‛,B项四字依次读为‚dàn‛‚dàn‛‚dàn‛‚dān‛,D项四字依次读为‚zī‛‚zī‛‚zhī‛‚zī‛;C项四字都读为‚sù‛。)

第二节

【类题训练】

(一)1.“不知所云”意思是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与听讲的学生因知识贫乏而“不知所讲的”无关。

2.“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后来比喻为困难重重,应付不了,与句中的“不合身”无关。

3.“噤若寒蝉”比喻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不叫的蝉,与句中 “寒冷”无关。

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句中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5.“涣然冰释”是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而不是句中“冰块解冻”之意。

6.“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7.“文不加点”应该是写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句子望文生义而致使用错。

8.“含英咀华”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

9.“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这里应该用“谈笑风生”。

10.“拍手称快”是指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此句并不存在正义得到伸张的意思。

11.“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与这里“不能完整理解课文”不同。

12.“安步当车”的意义是心情闲适平和,不慌不忙地慢慢步行,与这里“徒步赶路以代替车行”之意不同。

13.“细大不捐”指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意在兼收并蓄,与这里“什么都不捐献”之意截然不同。

14.只是断取“心悦诚服”中“心悦”二字,忽视了“诚服”的意义,从而使整个成语与语境中的“心情舒畅愉悦”之意相左。

15.只是断取“年富力强”中“力强”二字,忽视了“年富”的意义,从而使整个成语与语境中的“力气大”之意相异。

16.“当仁不让”的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勇于承担;可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不让”的意思,错用。

17.“危言危行”是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可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危”(危险)的意思,错用。

18.“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句中主要断取“首”所含的最先、最早的意思,而抛开“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故错用。

19.“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句中只断取“强”所含的“强迫”“勉强”之意,而抛开“差”的意义,故错用。

20.“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句中只断取“狮吼”所含的“睡狮醒来,发威长吼”之意,而抛开“河东”的借代义——“悍妇”,与语意不符。

(二)1.“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系褒义词,这里误用为贬义词。

2.句意否定“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前仆后继”是褒义词,这里误用为贬义词。

3.“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系贬义,这里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4.“附庸风雅”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文化人,假装自己很有修养,这里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5.“拾人牙慧”是指拣别人说过的话,含贬义,这里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6.“耿耿于怀”指不能忘怀,牵萦于心,含贬义,这里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7.误将贬义词“蠢蠢欲动”用为中性词。

8.“翻云覆雨”是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这里显然是误用。

9.“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

10.“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用在这里显得感情色彩不当。

11.“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里贬义词误用为褒义词。

12.“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这里褒义词误用为贬义词。

13.“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里褒贬不当。

14.“无所不为”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用在“年轻的科学家”身上,显然不当。

15.句意是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急功近利”则是指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显然与原句意思不符。

1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这里应该用褒义词。

17.“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是褒义词;此处应该用贬义词。

18.“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是褒义词,用以形容垃圾食品厂,感情色彩不对。

19.“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这里用以描述犯罪行为,感情色彩不对。 (三)1.“津津乐道”已经有“说”这一动作,与句中 “谈论”重复。

2.“一语破的”意思是一句话就说明关键,与句中 “说得”重复。

3.“难言之隐”指难以言说的苦衷;句中“苦衷”与“隐”重复,应删掉“之隐”或“的苦衷”。

4.“生灵涂炭”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指老百姓,与“人民”重复。

5.“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与句中“自己”重复。

6.“民不聊生”意思是人民没办法生活,与前面“劳苦大众”重复。

7.“大方”指见识广博的人,“贻笑大方”表示被内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成语前不能再加“让人”。

8.“孑然一身”是指孤零零的一个人,与“独自”意思重复。

9.“不虞之誉”是没有预料到的赞扬,句中“没想到”与“不虞”重复。

10.“遍体”与“全身”重复。

(四)1.“铩羽而归”,其“铩羽”指翅膀被摧残,该成语形容失意或失败;这里与“赢得‘尤伯杯’”矛盾。

2.“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这里与讲述的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矛盾。

3.“付之一笑”含有蔑视之意,这里与“感激”矛盾。

4.“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明显”与“蛛丝马迹”矛盾。

5.“宛然在目”形容文章或诗画使人产生逼真联想,这里与眼前所见矛盾。

6.“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这里与眼前“可见”矛盾。

7.“如数家珍”意思是好像在数自己家里的珍宝,这里就是介绍自家的珍贵的物品,再以此作比,自相矛盾。

8.“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技艺极其精巧,胜过自然;这里与“天然”矛盾。

9.“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相识的人遇然相遇,这里用于与老战友见面矛盾。

10.“身无长物”形容生活穷困,与前面“腰缠万贯”矛盾。

11.“不易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与“初稿”矛盾。

12.“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遇,与句中“精心组织”矛盾。

13.“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既然李大妈已经获得过三等奖,就不能说再次获奖是“一鸣惊人”。

14.“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与“犯不着太认真”矛盾。

(五)1.“叶公好龙”意思是说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非真爱好;这里说是表面憎恨,而实际爱好,类比不当。

2.“东山再起”指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后重新任职,用于人而不用于物;句中“冒牌货”不宜用此成语,可用“死灰复燃”。

3.“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宜指男孩。

4.“忍痛割爱”的意思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句中作为商品的运动服本不属于自己所有,因无钱而没能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不能叫“忍痛割爱”。

5.“有口皆碑”的使用,有两个条件:一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必须是特别出众的,是需要建立“功德丰碑”来长久颂扬的,二是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应是经过长时间验证的。句中“机关作风的变化”显然不具备这两点,搞错对象了。

6.“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用来形容花木。

7.“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而不是宽宏大量、心胸宽广的意思。

8.“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这里对象搞错了,应为“惟妙惟肖”。

9.“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10.“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使用对象有误。

11.“无出其右”意思是才能“没有人超过他的”,不能用在屈辱与困境上。

12.“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只用于人,不用于物。

13.“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一般用于人。

14.“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见,应用“视而不见”。

15.“无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应改为“无处藏身”。

16.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17.“高抬贵手”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与“接济我们”语境不合。

18.“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里明显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19.“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句中用错了对象。

20.“抛砖引玉”是谦辞,多用于自己一方,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或尊卑关系,显然不正确。

21.“忝列门墙”属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句中用于对方,对象搞错了。

22.“鼎力”属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句中用于自己,对象搞错了。

23.“姑妄言之”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24.“蓬筚生辉”是自谦之辞,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不得体。

(六)1.如果说老张夫妇“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其主宾搭配是得当的;但句中扩展到一家三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其主宾搭配就不当了。

2.如果是“部分与部分水乳交融”,其主谓搭配是得当的,但句中缩小到“各部分水乳交融”,其主谓就不当了。

3.“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与“对于孩子的毛病”搭配不当。

5.“情不自禁”对象主要用于感情,不用来修饰动作。

6.“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这里做“大家”的谓语,主谓搭配不当。

7.“日理万机”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里不能用来形容教师。

8.“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可改用“鞭长莫及”。

9.“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用“一劳永逸”做它的谓语,不恰当。

10.别人是不可能对“你”的事情“身临其境”的,该成语不可以做“想一想”的状语。

11.“摧枯拉朽”比喻迅猛摧毁腐朽势力,用在这里修饰“创造力”不合逻辑。

12.“行云流水” 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歌唱等),不能形容时间。

(七)1.正确。“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但它还有一个中性义,即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叙述。这里正好使用了中性义。

2.正确。“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3.正确。“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4.正确。“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5.正确。“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6.正确。“灯红酒绿”常被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其实,它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因而使用正确。

7.正确。“苦心孤诣”形容尽力钻研、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形容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费尽心思。

8.正确。“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作贬义。实际“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力所达不到的境界”。本句把它用来形容“种种天真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不同一般的“丰富的想象力”,是贴切的。

9.正确。“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详尽,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淋漓尽致”用来形容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10.正确。“不三不四”有两个义项,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可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11.正确。“捉襟见肘”,原来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12.正确。“铤而走险”形容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由于现在多用来形容违法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

13.正确。“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接、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

14.正确。“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离奇,也指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

15.正确。“秀色可餐”既可以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可以形容花木、山林的秀丽。

【综合测试】

1.A(‚方寸之地‛形容很小的地方,此处用错对象,小词大用。)

2.D(A项‚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这里误用为褒义词。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句中望文生义。C项‚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句中把‚假‛误解为‚请假‛,望文生义。)

3.C(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更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4.C(A项‚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B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D项‚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句中用错对象。)

5.B(A项‚如数家珍‛指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句中用来修饰介绍地震现象系用错对象;C项‚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句中用来陈述婚丧嫁娶系用错对象;D项‚茹毛饮血‛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句中用来修饰残酷故事系用错对象。)

6.C(A项‚如期而至‛指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是褒义词,句中用来陈述消极性安全事故,褒词贬用;B项‚垂询‛是敬辞,句中搞反了对象;D项‚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句中形容优美歌声,搭配不当。)

7.D(A项‚不孚众望‛指不符合大家的期望,句中意思搞反了;B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句中用错了对象;C项‚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用它形容中国古典家具重新出现为搭配不当。)

8.B(A项‚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或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句中用来描述姑娘的身材相貌是望文生义;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句中用来叙述两人动手逮住惯偷的动作是望文生义;项‚从一而终‛本指妇女从属于一个丈夫而终其一身,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句中用来形容‚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为用错对象。)

9.D(‚指日可待‛是褒义词,不能表示灾难很快来临。A项‚步履维艰‛比喻过程艰难,此处正确。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此处正确。C项‚妙手偶得‛本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此处正确。)

10.A(‚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B项‚繁文缛节‛是指过分烦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这里对象使用错误。C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是贬义词,这里情感色彩不当。D项‚不绝如缕‛指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第三节

【类题训练】

一、语序不当

(一)1.“当年”应置于“周恩来”后;“东西”改为“物品”。

2.应将“一系列”提至“促进”前。

3.“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不是鉴定的内容,“发现的一种新的野生动物”才是鉴定的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形容事物变化快的诗句 形容事物变化的词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事物重复不断的变化和运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00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