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安德烈·纪德

安德烈·纪德

2016-01-27 10:20:3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安德烈·纪德篇一《纪德》 ...

安德烈·纪德篇一
《纪德》

安德烈·纪德篇二
《论纪德与马丁》

论纪德与马丁·杜加尔的文学交往

摘 要:罗杰·马丁·杜加尔与安德烈·纪德是分获1937和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法国作家。以他们的文学交往为主线,探讨两位作家在个性特点、文学审美、创作手法等各方面的差异,以及他们在文学道路上的相互扶持与影响,有助于更深地了解两位作家。 关键词:马丁·杜加尔;纪德;文学交往

安德烈·纪德比罗杰·马丁·杜加尔年长12岁,少年时代的马丁·杜加尔已是纪德的忠实读者,尤其是《地粮》一书给他带来了全新的精神洗礼和持久的心灵震撼。1913年,纪德已是一位世人所瞩目的作家,而马丁·杜加尔正为他的小说《让·巴鲁瓦》被格拉塞出版社断然拒绝而郁郁寡欢。一次偶然的机会使《让·巴鲁瓦》到了纪德手中,纪德读完之后赞不绝口并要求伽里玛立刻出版,由此,马丁·杜加尔进入了以纪德为中心的《新法兰西评论》文学圈。1913年11月,马丁·杜加尔第一次见到纪德,虽然纪德的外表跟他的想象出入很大,而且纪德谈话时情绪的跳跃和话题的突然转变也让他措手不及,但是他十分欣赏纪德的才情、谈吐和学识。的确,纪德就是这么一个出乎意料的人,“身上披着的斗篷让他看起来半像羊倌半像乞丐,斗篷下面却总是法兰绒背心和丝绸衬衫。”[1]484而马丁·杜加尔本人性格则比较保守、传统,在浑身上下透着矛盾的纪德面前,他觉得自己简单而“均匀”。虽然他内心也渴望得到精神上的超越,但是用他的话来说,几代人的资产阶级秉性积淀在他血液里,令他“追求舒适”,“深居简出”,“害怕危险和不可预料之事”,甚至他的外表都是“路

易·菲利普时代的资产阶级形象”。他创作《蒂博一家》的最初动机,便是用雅克和安托万两兄弟截然不同的个性来反映他本人这矛盾的两面。

一战结束后,纪德与马丁·杜加尔的友情突飞猛进,两人进入了无话不谈的境界。此后三十多年间,他们的友谊历经风雨却日益坚固,虽然两人在文学理念、文学审美和创作手法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彼此的欣赏与爱护。

在作家这一职业的本质上,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纪德认为自己作为作家负有社会和历史使命,应用手中的笔表达大多数人的心声,传达正确的理念。他勇于在各种社会和政治问题上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采取立场时从不含糊。他的《访苏归来》、《刚果游记》和《乍得归来》等作品皆反映了这种在问题面前表明态度和采取行动的立场。而马丁·杜加尔则对此抱有极其谨慎的态度,他认为作家的天职是创作虚构的文学世界,即便作品中包含时事,也应该仅仅客观公正地去反映,不应加上作家本人的主观想法。再者,依他看来,社会话题尤其是政治问题远非一般人所能参透,正如他笔下人物雅克·蒂博所言:“一切事物皆受两个极的作用影响。真理永远具有两面性。”[2]1170更何况世界瞬息万变,人无法预料下一刻,因此不该妄下论断。在5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几乎从未发表过任何宣言或声明,甚至没有撰写过一篇序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理时事,他非常关心欧洲和世界的局势,在动荡的年代,比起摇旗呐喊,他更倾向于默默支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创立为结核病患儿服务的阅读疗养所,捐出版税

以支援战士家属的生活,捐款给红十字会等等。

在对待名誉上,他们的态度也颇不相同。马丁·杜加尔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竟躲了起来,而且自始至终都不允许报纸杂志刊登他的照片。此外,他屡次拒绝了法兰西文学院的邀请,不愿成为“不朽者”。他不喜在公众场合露脸,在他生活的街区,邻居和街坊们只知道他叫“马丁先生”,“巴黎不认识他。”[3]12这种态度显然是导致迄今为止,他是在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中被谈论得最少的主要原因。而纪德则不同,他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未知事物所怀有的好奇心使他愿意接受各种荣誉、邀请、演讲、采访,“抛头露面”在他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两人在文学审美和小说创作手法等方面有很多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作家。但相较而言,马丁·杜加尔尊崇托尔斯泰为“大师中的大师”,也是他个人“唯一且真正的导师”。纪德则偏爱陀思妥耶夫斯基,连他村里的人取笑他,给他取绰号为“白痴”[4]97,他都兴奋不已,觉得是一个天意的巧合。两人时常就这两位俄国作家作品的不同之处展开舌战,为各自的偶像进行辩护。事实上,托陀两位作家代表了他们各自的小说观。在他们看来,托尔斯泰着重于描绘社会中的普通人,从深度上挖掘人性,以典型人物反映社会现实和风俗人情;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从特例入手,反映不常见的人物心理,探求人性的边缘。纪德和马丁·杜加尔的好友范·里塞尔伯格夫人这样概括他们的文学观:“托尔斯泰(和马丁·杜加尔)寻找证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纪德)

寻找可能性。”[5]870

马丁·杜加尔认为,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并无二致,但是他却能发现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挖掘其隐藏在表象之下不为人知的本性;他看到人性最深处,固执地寻找每个人的秘密,不懈地搜索具有启示意义的符号。他说:“托尔斯泰的洞察力让我们无所适从。相形之下,我们的视野多么狭窄、浅薄、懒惰和墨守成规!”在他看来,作家的天职就在于把典型人物的每一个面都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他认为纪德只注重特例而忽视了全面。而以纪德的观点,作为作家的马丁·杜加尔在探索人物心理时,总是自动地排除特例甚至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其笔下的人物就染上了一层平庸的色彩。 在他们的会面和通信中,这种辩论时常发生。虽然两人并不能最终说服或改变对方,但是都从谈话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马丁·杜加尔认为纪德是他们那个时代唯一读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与纪德的交往令他对人物的心理认知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看到了更多平常被忽视的人性特点。而纪德也不止一次在日记中写道,他和马丁·杜加尔之间的争论并不会令他们成为对立的双方,而是使两人都得到了教育、提示和启发:“至少对我而言(也许我应该说:尤其对我而言),我们的谈话超乎寻常地丰富了我的内心,我所得到的裨益,一言难以蔽之。”[6]631-632

文学观念上的差异自然会反映到两人各自的创作方法和作品风格之中。纪德曾形象地解释过他们两人在小说创作上截然相反的态度。他在白纸上画下一条直线,随后用手电筒从直线的一头照到另一头,并

对马丁·杜加尔说:“这是您的《让·巴鲁瓦》,这是您的《蒂博一家》„„您先是想象某一人物的生平,或者一部家族史,然后忠实地把您的光线按年代顺序投射到这条直线上。”他又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方法:他在白纸的背面画下一个半圆,把手电筒放到圆心,让它慢慢转动,从半圆的一个点照到另一个点,而支点则保持不动。这是两种迥异的美学观,在纪德眼里,马丁·杜加尔像历史学家一样,按年代顺序陈述事实,让作品像一幅全景画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为了讲述过去的一件事情,他从来不使用当前发生的事,也不会创造一个当事人以外的人物:“在您笔下,没有什么是迂回的,难以预料的,不符合年代顺序的”。他在这样解释马丁·杜加尔创作手法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马丁·杜加尔的理想是让作家跟随人物而动,而纪德则是要以作者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将作家的内心世界投射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

马丁·杜加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天分在于创造生动和富有代表性的人物,能让他们生活在读者的脑海中。他将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认为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创作活动始于对小说内容的构思,他先是将所有想法、感情、人物的动作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花大量时间搜集资料,记笔记,在脑海中反复设想最接近真实的场景。他注重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使之尽可能地接近读者。他的理想是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一扇开着的窗户”,或者至少让读者在阅读他的小说时如同置身于一个玻璃鱼缸前,亲眼看见鱼缸中各种生物的活动,而作品的形式就应该像那面透明的玻璃。他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很

安德烈·纪德篇三
《名人的成功心得_纪德的故事》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出生在巴黎。纪德是法国小说流派承上启下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打破了以巴尔扎克为首的法国小说传统创作手法,也没有法国现代小说那么“前卫”。作品虽然有故事、有情节,但已显露出淡化朦胧的倾向,且随意性很大。

叛逆多产的纪德

纪德出生在巴黎一个宗教气氛十分浓重的家庭,是诺曼底一个富有家族的后代。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

188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纪德随母亲离开巴黎,来到外祖父家。母亲经常给予他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岁时,他对表姐玛德莱娜产生了纯洁的爱情。1889年通过学士学位考试之后,纪德向表姐玛德莱娜求婚,但遭到拒绝。直到20多岁,他一直未与其他女子交往,并继续向比他稍年长的表姐求爱,却一直遭到拒绝。当时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态度对他影响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开始追求同性恋生活。在文学创作上,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是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1895年5月其母死后,玛德莱娜应纪德母亲在病榻上的请求最终同意与纪德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美满,纪德仍不改同性恋癖,致使妻子抑郁成疾,于1938年死去。

纪德称他的作品是孪生的,几部作品是同时构思而成。一部作品往往表达两个互相矛盾的真理,而用一个完善的艺术形式使之统一。他的三部作品《蔑视道德的人》、《窄门》、《田园交响乐》就是根据这种观点创作的。

《伪币制造者》是纪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纪德的创作十分丰富,有的作品堪称法国现代文学的丰碑。作品文笔清丽精湛,思想深邃细腻,语言温婉和谐,具有古典美。他始终是法国人民最喜爱的现代作家。

快乐的自相矛盾

“快乐”是纪德作品中最亮丽的一个词,几乎成为他生活的真谛。快乐、纵欲、生活、幸福、爱„„这些在纪德笔下全是同义词、主题词,构成纪德作品鲜明的生命线。

纪德明确写道:“人长出牙齿,能咬食咀嚼了,就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寻求食粮。勇敢点儿,赤条条地挺立起来,你只需要自身汁液的冲腾和阳光的召唤,就能挺立地生长。”

在生活中寻求食粮,就是寻求快乐。纪德早年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就是追求生活快乐的宣言。后来发表的三部曲:《蔑视道德的人》、《窄门》和《田园交响乐》,可以说是追求生活快乐和幸福的历程。

然而,在人性被窒息的社会,快乐也是一种奢侈品。哪怕享受大自然的快乐,一不小心也会伤害你所爱并且爱你的人。快乐既是天生的需要,又是道德的义务。作者一生的活动、一生的创作,似乎都旨在调和这两者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更加和谐。然而他一生的行为、一生的作品,却更多地表现出两者的矛盾和冲突。

纪德和他的作品总是扮演并变换着角色。他和他的作品绝不会确定为一种哪怕是伟大的角色一直演到终场。他和他的作品要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善恶好坏,而只是组成相互对立体,在人生大舞台上演出。

变化与否定,贯穿纪德的一生。纪德从不试图维持自身的一致,维持已有的公认形象(如文坛王子)。他一个思想能幻化出许多思想,忽然念及天使就扮演天使,忽然念及魔鬼就扮演魔鬼,即兴演出傻剧、讽刺剧、悲剧和喜剧,还拉着观众一起演出,即使漏洞百出,有时甚至出丑,引起嘘声喝倒彩,也照样演得有声有色。落得个痛快不说,还常常给人意外的惊喜,从台上下来是充满活力的纪德。

纪德喜欢快乐,但更喜欢变化。他一再强调:“没有进步的状态,不管多么幸福我也不稀罕”,“没有进展的一种快乐,我嗤之以鼻”。这也许就是纪德活到82岁高龄的原因。

快乐,正是纪德作品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此后,纪德的创作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他采用小说、日记和书信等形式公开了内心的许多想法。1932年,他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1936年访问苏联,回国后发表了《从苏联归来》,对苏联提出批评。

纪德的作品是多方面的,有小说、游记、剧本、回忆录和专论等,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纪德于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在巴黎去世。

安德烈·纪德篇四
《穿越《窄门》看纪德》

穿越《窄门》看纪德

【摘 要】《窄门》行文如同诗歌般华丽而隽永。文中的姐姐阿

丽莎的爱情观满溢着偏激的禁欲主义和宗教情怀,但却是字字珠

玑。纪德不愧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级作家。他用他那凝练、

优美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看似矛盾,实则感人至深、发人深

省的爱情故事。

【关键词】纪德;道德;幸福

安德烈·纪德,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

家,他的创作和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思想和伦理的演变中产生过不

容忽视的巨大影响。

纪德出生在一个充满清教气氛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个信守道德教

条的清教徒,在纪德的成长过程中,类似“肉体器官是罪恶之渊”

这类要求性的纯洁的伦理观念,最终使他产生了某种精神与肉体的

分裂。成年后,他费尽周折娶了挚爱的表姐为妻,但却满足于柏拉

图式的精神交流,把爱情和所爱的人视为极端神圣与纯洁的存在,

把性视为罪恶,以致于无法对妻子产生情欲。同时,他发现了自己

的同性恋倾向,并不断追逐少年青春美丽的身体,过起了一种精神

之爱与肉体之爱完全分离割裂的生活。《窄门》就是这种生活的产

物,是渗透着作者大量亲身经历的作品。

小说通篇是用第一人称写成的。“我”(热罗姆)与表姐阿莉莎自

幼青梅竹马,两人互相爱慕,情投意合。然而,还未等热罗姆向阿

莉莎求婚,她的妹妹朱莉埃特却告诉热罗姆,姐姐对她说,在自己

得到幸福之前,要让妹妹先获得幸福,并让朱莉埃特与热罗姆结婚。

热罗姆目瞪口呆。但出乎阿莉莎意料的是,妹妹虽然很快结婚了,

丈夫却不是热罗姆,而是一个她不爱的商人。妹妹并没有得到姐姐

预想当中的幸福,这让阿莉莎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她

深信自己和热罗姆的幸福只有通过漫长的德行的积累,才能在上帝

那儿获得。而现在自己成了热罗姆通向天堂之路的障碍,因此,她

决定让热罗姆疏远自己。为此,她穿粗服,像家庭妇女一样做家务,

读枯燥乏味的宗教小册子,热罗姆果然陷入了痛苦之中。三年之后

两人重逢,阿莉莎变得苍白病弱,她要把象征两人情感联系的紫晶

十字架送给热罗姆,让他送给他未来的女儿。热罗姆百思不得其解,

伤心欲绝。不久,他接到了朱莉埃特的信,告诉他阿莉莎病死了,

留给了热罗姆一本日记。日记中,一个在炽热的爱情与德行的修炼

这对矛盾之间备受煎熬的灵魂,让热罗姆的心灵深深震撼了„„热

罗姆起先对表姐超越尘俗的爱情观是同意的。因为,阿莉莎在他的

眼中是如此的纯净美丽,就像但丁心目中的贝雅特丽齐。问题是,

当他提出的结婚请求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表姐拒绝,让热罗姆陷

入了悲喜交加、迷惘痛苦之中。

明明是一对青梅竹马、一往情深的恋人,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没有

什么障碍,为什么阿莉莎要对表弟设置德行上的高门槛呢?这必须

从阿莉莎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中去寻找。阿莉莎的母亲抛下了

丈夫与孩子,跟着一个年轻的军官私奔了。这对阿莉莎心灵造成的

创伤可想而知;作为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家庭,阿莉莎生活中的宗教

氛围是浓厚的。伏蒂埃牧师有一次讲道时引用的《圣经》中的一段

话给她留下了铭心刻骨的印象:“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灭

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

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她试图用宗教来规范她的情感生

活,她确信她和热罗姆都需要通过德行的累积和提升,经历艰苦的

跋涉,最终才能在上帝身边相聚。她用这样严苛的道德标准要求热

罗姆,也要求自己,结果让表弟无法穿越德行的“窄门”,到达不

了幸福的彼岸而痛苦迷茫;自己也忧郁而亡。在这德行与爱情的角

力中,阿莉莎的心在挣扎,她因此痛苦地呼唤:“上帝啊,我保证

把心给您,请将我所需求的东西赐给我吧,我将把我剩下的生命全

部献给您„„”她甚至心有灵犀地预感到了热罗姆的最后一次到

来,欣悦地祈祷:“主啊,将幸福的大门微微地向我打开片刻吧。”

阿丽莎与热罗姆,他们的爱情就是以这样的基调——以相互搀扶着

走向窄门、力求纯洁与高尚的美德、用一生的路程向上帝靠近的基

调开始的。

纪德不愧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级作家。他用他那凝练、

优美的文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看似矛盾,实则感人至深、发人深

省的爱情故事。在前后充满戏剧对比和张力的人物塑造中,我们看

到了一个在德行与情爱、灵与肉、人性与神性中徘徊挣扎的灵魂。

纪德通过阿莉莎这一富于宗教色彩的人物形象,探索了人性中的又

一种可能。这才是最可贵的。

就小说的自传成分而言,阿莉莎身上有纪德妻子的影子,但是整

部作品中最象纪德的,其实也就是阿莉莎。纪德在《现在就看你怎

么办》中写道:“„„认为我在《窄门》中刻画了她的肖像的人将

会犯极大的错误!在她的品质中从来没有半点强制和极端的成分。”

的确,他的妻子对待她们之间爱与性的态度,也许更象米歇尔的妻

子,而阿莉莎身上的强制、极端,恐怕更接近纪德。阿莉莎的爱情

如此强烈,而她抛弃尘世之乐的决心又如此坚定,她的心在矛盾中

被撕裂。她的身上有一个反抗者坚定的意志,但却凭着这意志走上

了一种神秘主义的路。她所寻求的其实已不再是上帝和所谓的至

福,而是一种“走向幸福的过程”,一种与上帝“无限的永无止境

的接近”。阿莉莎也是个迷了路的人,她抛弃了一切,自由地寻找

幸福,却不明白,也许幸福就在她所抛弃的东西之中,幸福并不意

味着虚无。

值得重视的是,纪德一贯的真诚和独立,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

改变的精神,并贯穿他的所有作品中。如果说思想上的矛盾让他学

会宽容和调和,那么这种独立与真诚则保证他永远清醒地走在追求

自由与快乐的道路上,坚持毫无妥协、热爱真理和主张正义相融合

的正直态度。他在《文学回忆和现实问题》提到:“无论在文学还

是生活中,怀着圣洁的感情,戒惧便利、随和,以及一切讨好和诱

惑的东西,而且对己对人,都毫不动摇地热爱和需要坦率、正直,

坚定地确信这种愿望: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体现人的价值、荣誉和

尊严的东西,要胜过,也应当胜过其余的一切,而其余的一切必须

出于从属地位,必要时就该牺牲掉。”

1947年,为表彰纪德的“内容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

以对真理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

处境”,纪德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文学有个特点,总是在探寻“幸福到底是什么”。《窄门》中

宣扬的幸福论或多或少与朱熹的观点近似:即存天理,灭人欲。道

德和欲望,在幸福这架天平的两端,左右摇晃,为了通过窄门到达

幸福的彼岸,人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快乐?读读纪德去看他如何表率,感受他心中涌出的快乐,那种足

以让你融化掉的伴随着疼痛感的但是穿透灵魂的幸福。在矛盾的环

境中成长的人们早早地就懂得孤独的意义,强烈地渴望爱与被爱,

从而使自己从困境中得以解脱。弱小的个体,悲伤的泪水,敏感的

内心,这些无一不引诱着纪德去爱。爱上升到的高度,使性别和肉

体都来得那么微不足道。大部分的人很难获得这种情感。它存在于

两个内心互通的人之间,超越一切界限,不愿归落于世俗。

【参考文献】

[1] (法)马丹著,李建森译.纪德[m].三联书店,2002.

[2] 朱静,景春雨著.纪德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安德烈·纪德篇五
《“非道德者”对自由[论文]》

“非道德者”对自由的探索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被喻为“20世纪的歌德”。他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他本人及其作品都积极介入到时代的脉动中。通过分析作品《大地食粮》和《非道德者》,可以感受到纪德通过不断自我探索,追寻解放自由思想精神的持续努力,同时能看到纪德不仅仅影响了同时期的法国年轻人,更是成为他们“自由解放精神的导师”。

纪德《大地食粮》《非道德者》自由思想一、“纳喀索斯”的一生 安德烈·纪德(1869~1951)出生于巴黎。他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教授,笃信新教,在纪德童年时就去世了。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以无尽的关爱对纪德灌输一种严格的清教徒道德观念,这使得纪德向往自由生活的天性被束缚,纪德个性中逐渐显露出了外表顺从而内心反抗叛逆的性格取向,并竭尽一生对抗这些价值观念,这在他日后许多作品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纪德在母亲死后与表姐玛徳莱娜结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玛德莱娜在纪德的生活中,与其说是他的妻子,倒不如说是他亡母的替身。在纪德的一生中,他的同性恋欲望更多的只是一种肉体的欢畅,而每每沉湎于这样的放纵之后,他又需要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平衡,玛德莱娜或许只不过是一个支点。

1893年,纪德首次出游北非,在那里他见识到的是与基督教社会截然不同的异类道德观,感到前所未有的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摆脱社会的束缚,坦然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他不再用道德去

钳制欲望。对于纪德而言,此次北非之旅无异于是他的“新生之旅”,是他一种解放自我的过程。此后又多次前往非洲,既为了完成他对自我的探索解放,也为作品创作获取了灵感。

1947年,牛津大学授予纪德荣誉博士称号。同年,纪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2月19日,安德烈·纪德在巴黎逝世,享年82岁。纪德走完了他“非道德者”的一生,留在身后的是他用浩瀚的文字构筑的一座巨大的迷宫。

二、作品思想的多重性

纪德一生的经历复杂多变,作品涉及多种文学体裁,有小说、游记、剧本、回忆录和专论等,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并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甚至他的不同作品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思想,这种多重性是和他复杂的经历及当时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

早期受象征主义思想影响创造的象征主义作品,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大地食粮》(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是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作品以和年轻人对话的形式抒发了纪德在生活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观点:摆脱一切束缚去享受感观所能感受到的所有生活乐趣,人们为此应该抛弃一切,使自己回复到一无所有的本真状态中。《大地食粮》充斥一种本能的、原始的冲动,记录了本能追求快乐时那种冲动的原生状态,给人以原生的质感,具有粗糙、天真、鲜活、自然的特性。恰恰是这些特点,得到了青年一代的认同。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的《大地食粮》,是作者对迟到的

青春激情的宣泄,是追求快乐的宣言书。

象征主义对纪德的影响很快的散去,非洲之行以及与王尔德的相遇,让纪德开始了另一种生活。《非道德者》的出版标志着纪德创作高峰的来临,纪德在作品中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欲望。作品似乎更像是纪德的自传,描述了纪德的见闻及经历,采用纪德最为擅长的心里小说的形式,把主人公米歇尔发现自我的精神苦旅呈现给读者。纪德举起自己的“非道德主义”旗帜,吸引了一批青少年追随其后,一方面,长了一些见识和才干;另一方面,却也在心灵上受到不小的震荡。从《大地食粮》开始,纪德就一再要求年轻人先接受他的思想,然后远离他的思想,最后忘掉他,只以自己的内心要求作为生活向导。

纪德认为,一位真正艺术家所应当做的,“不是原原本本地讲述他经历的生活,而是原原本本经历他要讲述的生活。要完完全全成为真实的自我,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生活真实,体验各种各样的生存形态,自由享用人间的所有食粮。这种“全欲”的生活与创作理念,就是纪德作品最主要的特点。纪德全方位的生活姿态同他多方位的创作理念形成了互动。纪德笔下的各种人物都是他的一种生活尝试、一个心灵的影子,一种欲望的演示,都是纪德的一部分,又不能代表纪德的全部。

再之后,他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纪德漫长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纪德肩负作家崇高的使命,关注着这一切,他本人及其作品都紧随着时代

的脉搏跳动,介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他采用小说、日记和书信等形式公开了内心的许多想法并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问题。他反对殖民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不仅为同性恋者得到社会的认可疾呼和辩护,还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无情的批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一切约束,表现出了他的乌托邦社会理想。他在著名的“徳雷福斯事件”中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还以事情本来的面貌,给予了中肯的支持的态度。

三、社会意义

纪德的思想影响了西方整整3代人,成为西方在现实的压抑下痛苦地追求真诚和自由的心灵树立了榜样。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萨特、加缪等众多思想家、文学家,他们都曾将纪德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萨特在悼念纪德的文章中写道:“他为我们活过的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因为他选择了变成他自身的真理。”

纪德在作品中对人性的强调和对欲望的放纵,亦反映了他的反抗,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纪德亲身见证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神没有死去,而是以其他的形式展现出更强的力量和对人类更强有力的主宰。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每个人的个性和欲望已不再张扬地显现,每个人都只是社会机器活动中的一颗螺钉。他看着社会前进的车轮大声地怒吼,就像唐吉柯德一样,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和风车作战。

一方面,纪德的声音提醒人们关注自我,找回自己,成为这个社

会大机器中与众不同的一个,因为在他看来,没有欲望的生活不能称其为生活,而没有个性或者说不能展现自己个性的人生也不是真正的人生;另一方面,纪德激进地诉说着他的观念和理想,召唤人们去体现“自我”的时候,放纵天性,“做我们自己”,挣脱家庭和传统道德的束缚,赢得随心所欲、成为真正自我的自由。纪德在强调人的随意性、反传统、追求绝对真诚的同时,又常常使其笔下的人物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集中表现在《伪币制造者》和《梵蒂冈地窖》两部小说之中了。纪德在感情上对诸多价值观念追求绝对化,在理性上又否认绝对的存在,他在痛苦的矛盾和思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他不强调小说的故事,却刻意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他的人生哲理和观念。因此,读者能从纪德的作品中受到启迪,引发深思,这也许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pierre lafille.andré gide pages

choisies.boulevard saint-germain,1979.

[2]claude martin,seuil.gide.1963 et janvier,1955.

[3]michel 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éditions du seuil,1997.

[4]朱静,景春雨.纪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埃里克·德肖著.罗泼译.纪德评传.花城出版社,2004.

[6][法]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纪德.三联书店,2002.

安德烈·纪德篇六
《蒙蒙素材》

生命最小的瞬间。也比死亡强大。 ——纪德

安德烈·纪德 百科名片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主要作品有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等。 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

中文名:安德烈·纪德

国籍: 法国

出生地:巴黎

出生日1869年11月

期: 22日

逝世日1951年2月19

期: 日 毕业院校: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巴黎大学 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 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等

目录

安德烈·纪德

在那。在194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纪德死于1951年2月19日,天主教于1952年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 纪德的小说,包括“背德者”(

L'Immoraliste)(1902年),“窄门”(LaPorteÉtroite)(1909年),探讨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编辑本段

艺术人生

188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纪德随母亲离开巴黎,来到外祖父家。1889年通过学士学位考试之后,纪德向表姐玛德莱娜求婚,但遭到拒绝。直到二十多岁,他一直未与其他女于交往,并继续向比他稍稍年长的表姐求爱,却一直遭到拒绝。为了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他叩响了文学创作的大门,于1891年写成了第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安德烈·瓦尔德的记事本》。 189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人间食粮》是他的第一部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

安德烈·纪德

品。

1895年5月其母死后,玛德莱娜应纪德母亲在病榻上的请求最终同意与纪德结婚。在几十年之后,纪德才确实意识到,自己与表姐的婚姻从来没有幸福过。

纪德自称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孪生的,几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同时构思而成。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往往表达两个互相矛盾的真理,而

用一个完善的艺术形式使之统一。他的三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蔑视道德的人》、《窄门》、《田园交响乐》就是根据这种观点创作的。《伪市制造者》是纪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25—1926年纪德在刚果和乍得旅行时,卷人了支持共产主义的政治活动。由于他长期严重脱离人民,把自己封闭在内心世界的探寻中,所以他的政治立场具有很大的摇摆性。

1939年他出版了1889—1939年间的日记,以后他继续写作,并于1947年获诺贝尔奖。他除了小说、游记外,还发表了多卷文学评论集,如《借题发挥集》、《新借题集》、《偶惑集》等。纪德于1951年2月19目在巴黎辞世。

编辑本段

安德烈·纪德诗选

别再等待

安德烈·纪德著

别再等待,别再等待啦!哦,堵塞的道路,已经轮到我了,我要超

安德烈·纪德著

越你!阳光告诉我,欲望就是我最好的向导。今天早晨,一切都那么惹我喜爱。无数闪烁的光线凝聚在我的心头。我以种种细微的“感触”来编织那奇妙的衣衫:神冲着我微笑,我也以微笑回答。谁说伟大的泮已经死去?我透过呼出的水汽见到了他。我的嘴唇也迎向他。今天早上,他不是悄悄说过:“您还等什么?”用思想和双手把一切帷幔都拉开,直到眼前呈现的只有一片光明,一片赤裸。 欲望!美丽的欲望欲望!美丽的欲望!我将给你们带回压碎的葡萄,我将再次斟满你们巨大的酒杯,让我回家吧——

但愿你们陶醉而睡去时,我能戴上缠有红缎带的长春藤花冠,遮住我前额的忧伤!

安德烈·纪德著

广袤的原野上。傍晚,沟壑中有薄雾冉冉升起;跑累了的马放慢了步子。每一个黄昏都使我陶醉,仿佛我是第一次闻到了大地的气息。这样的时刻,我爱独自坐在林边的陡坡上,四处铺满落叶。我谛听那远远传来的耕作的歌,凝视着夕阳在原野的尽头缓缓睡去。湿润的季节,诺曼底多雨的土地„„漫步——荆棘丛生但并不崎岖的旷野——突出的峭壁——森林——冰冻的小河。树荫下的憩息,聊天——深褐色的蕨。唉,草原,为什么我们的旅途中见不着你?我们多么想骑马穿越你呵。我们没有这样想过

安德烈·纪德著

吗? 夜晚流泉······夜晚的流泉更加清冽,日中则显得醇厚,清晨河上凉爽,微风低低掠过浪涛,海湾樯桅林立,河岸上散发着阵阵热气„„啊,要是有通往平原的路,那便是晌午的炎热,野外的冷饮,晚上,则是麦秸堆里的憩息。要是有通往东方的路,那便是去可爱的海上远航,是伊拉克莫索尔城的花园,撒哈拉的土库拉舞,瑞士山间的牧歌。要是有通往北方的路,那便是尼吉恩的集市,飞驰的雪橇,冰冻的湖泊。是的,娜塔那埃拉,我们的欲望可不安德烈·纪德著会厌倦。船舶驶进港湾,载来了发自陌生海岸的成熟的水果。卸货吧,让我们好好品尝它们。

给娜塔那埃拉

娜塔那埃拉,你无法想象酣饮日光的后果!持久不断的热会带来何等的肉体陶醉!橄榄枝横在半空,山岗之上是沓远的蓝天。咖啡馆门外传来悠扬的笛声。阿尔及尔显得如此炎热,充满节日的欢乐,使我不得不想离开它三天。来到布丽塔,我发现那儿正值橙花怒放„„拂晓,我便出门散步;虽没注视什么,却看清了一切。在我内心深处孕育和合成的那支交响乐并非来自我的听觉,而是来自我的感觉。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激动缓和了。

安德烈·纪德篇七
《新闻报道与写作》

《新闻报道与写作》笔记摘要

第一部分:在工作中的记者

这个部分主要是写在岗位上的记者,通过一系列的与记者坚守岗位,不留余力的报道来阐述笔者的观点。

1在这个部分中比较新的是作者将记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契约关系:这是一份○

心照不宣的协议——记者将尽他最大的努力,为公众提供对事件尽可能完整而准确的报道。 公众认定记者的报道是诚实的、准确的,虽然民意调查告诉我们,人们对他们看到的、读到的新闻是心怀戒备的,但事实上人们会对他们从报道和广播电视他的信息作出反应。

米勒(Miller)说:“数据的力量在于你可以把以前很难建立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想要找到一篇没有蕴含数字的报道是一件困难的事,电子数据库是报道

深入的关键。”

2报纸大网络版:“我们努力避免看起来像一份网络上的报纸”《普罗维登斯新闻报》的网○

站Panciera)说

在德克萨斯州的威奇托福而斯的《时代记录新闻报》,卡罗尔·威尔逊的撰稿人们建议“尽

量短小,篇幅尽可能控制在电脑的一屏之内,威尔逊说,人们浏览网页,在网上冲浪不同于阅读一份报纸,当你上网看信息时,你是一扫而过的。 3记者素质:·坚持不懈 ;坚持不懈也意味着一个接一个的提问,知道问题澄清,情况为读○

者或观众中理解为止。专栏作家戴夫·巴里说:“我过去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作家,我以为这是最重要的。但实际上,新闻并不关乎写作,你得清楚他实际上关乎提问尖锐、坚持不懈。”

·公正:今天的记者始终在寻找反驳、辩护、回答,即报道的另一面。对在职记者的一次调查发现,他们在两项报道要素上面达成一致——把事实搞清楚与得到报道双方的陈述。

·知识面广,

·进取心:《今日美国》戴维·马扎雷拉将其定义为——深入报道、进行调查、发现趋势

·勇敢,

·富有同情心,

记者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记者的态度,他或她很好奇,记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第一手资

料,这种好奇心不是天生的爱管闲事,记者早就知道亲眼看见的和亲耳听到的比二手报道好得多,第一手报道具有真实性,

第二部分:基础

·准确(accuracy);美国新闻界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给他的采编人员立下一条最重要的规则:

“准确、最缺、准确”《纽约时报》的新闻主编曾经说过“核实应该成为记者的第二天性。”准确性还体现在语言的应用上。

第一手观察;记者知道在准确性和读者兴趣上,一篇以记者的直观观察写成的报道要优于根据第二手资料写成的报道。正如英国哲学家博特兰·罗素建议学生的那样:亲自去观察。亚里士多德本来只是劳驾亚里士多德夫人张开嘴,自己数一数,就可以避免以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的错误。你以为你自己知道,而实际上你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容易犯的致命错误。

“在越南,据说有两种观察者,一种是从他人哪儿听说战况,另一种是浑身泥土亲赴现场。我宁愿做后者。”——马尔科姆·W·布朗(Malcolm W Browen)《泥靴与红袜》 新闻过滤(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第三手资料)散布信息与收集信息的矛盾。 ·(恰当)溯源:(properly attributed):

·验证

·完整:如什么什么之最。什么记录、落差的具体化等

·公正(fair):如果报道忽略了具有关键价值或意义的事实,那么报道就是不公正的,因此公正包含了完整性。

如果报道包含了大量不相关信息,从而丢掉了重要事实,那么报道就是不公正的因此公正包含了相关性。

如果有意无意误导甚至欺骗读者······因此公正包含了诚实——忠实于读者。

如果记者把自己的情感或偏见隐藏在像“拒绝”、承认、和笨重的这样的贬义词语之后,那么报道就是不公正的。因此公正要求直白而不是华而不实。

如果是无辜的人受到伤害,那么报道就不是公正的。

·平衡(balanced):“一个绝对平衡的新闻界等于没有新闻界”平衡是一种道德责任,不能够用秒表和折尺来计算。

“记者向所有方面、所有观点开放。但是那不意味着记者在一篇报道中必须极端地平衡。事实不是50对50”

·客观

·简洁(而突出重点):(brief and focused)

·选择性

·清晰

·人情味

·责任感

·写作上乘:(well_written)

第三部分:撰写报告

记者凭借一套新闻价值观来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这些价值观包括

·及时性

·冲突性、终果性、重要性

·所涉及人名的显赫性

·与读者和听众的接近性

·冲突性

·事件的不同寻常性

·当下性

·必要性

新闻价值观

以下几个要素决定了事件、人物和想法的价值

1:及时性——法国小说家安德烈·纪德把新闻定义为“到明天就不如今天有趣的任何事情。媒体是一种商业机构,以其将易碎品迅速传递给人们的能力为基础来出售时间和版面。 2:冲击性

3;显赫性

4:接近性

5:冲突性“我听说过的最有效的报道,”《夏洛特观察家报》的撰稿人彼得·圣翁奇说:“是关于面对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

有一种观点既给新闻下了定义,又为新闻辩护即:新闻是讨论冲突的论坛,在这些冲突中,人们分裂成不同的团体,这种和平的争论是冲突的解决称为可能。

6:异常性

7:当下性

8:必要性

新闻是相对的

第四章:职业工具

·懂得如何使用这些基本的参考资料

·了解有关公共档案的法律

·知道如何了使用计算机为报道收集和分析信息

·能够进行和解释民意测验

1:现实的工具——手机、电话、便笺簿、笔记本电脑、录音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2:新媒介记者

数字摄像机、膝上型电脑、手持型电脑、数字录音机、数字手机:强大的上网功能、移动电子邮箱:在任何地方都能有现场保持联系、用于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移动接收器;直接应在照片和图像上的数字化水印,以保护版权和鉴别拍摄时间与日期、无线互联网接入设备:用于现场实时传播、搜索资料、获得定位与地图、大容量的数字存储器、安装在席上电脑上的各种软件包——(录像编辑、图片图表图像编辑、声音编辑、文字处理、电子数据表、电子邮件、带有各种插件程序的网页浏览)、卫星电话、可视电话、电子传真服务与网络驱动器。 3:新闻编辑室资源

4:参考文献

每个记者手里都应该有几种参考资料——报纸或电台的问题手册、字典和电话号码簿 名人录等等等等

5:使用计算机

A:寻找信息——网站:有几个机构为记者提供背景素材和采访专家的线索(AltaVista HotBot 百

度等;邮件目录表;进取心;

一位新闻记者的百宝箱《坦帕论坛报》十多媒介新闻的先行者,该报负责机构建设的助理编辑主任帕蒂·布雷肯里奇为21世纪的新闻记者提出了一“系列工具”——新闻记者必须知道使用用于计算机辅助报道的页调整工作站、电子数据表与数据库软件、用于图像处理的程序以及与电视、电台和互联网合作需要的工具;

B:计算数据

·按字母顺序排列

·归类排列

·比较

数据库的类型——完整文本式:来自报纸、杂志和文件上的文章

参考文献式;完整文本的参考资料;完整文本概要

数字式:人口普查材料之类的数据

C:公共档案、《信息自由法》、提醒和警告(修正论者------虚假信息;数据库的污染)——全国计算机辅助报道联合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的培训主管尼尔·莱斯特(Neil Reisner)说:互联网只是“新闻记者的工具之一,让各种消息来源相互验证”;

D:有用的数据库

人口普查数据——反映民生;死亡与疾病数据

E:记者的数学知识

基本计算——○1百分比:重罪案件的升降、比较去年交通死亡事件与今年的、人口是增是减等等等○2平均数○3比率——谋杀案率、死亡率、离婚率、婴儿死亡率——总数最高并不代表比率最大

F:提炼数据;平均这个词包括了三中数字——众数(一组数字中出现最频繁的数字)、平均数(总数除以个体总数)和中位数(一组数字中间的那个数字)

G:分析平均数——例如联邦政府宣称去年家庭收入的中位数是44570美元,还不错,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这个国家白人和黑人还有拉美裔人之间的收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收入是有很大的悬殊的。

H:将数字个性化——比如将烟民个性化“据估计5000万美国烟民去年吸掉了6000亿支香烟 就比不上一个烟民一天平均洗掉32.87支烟 一天一包半的量 按照他或她每天的剂量,烟民揉皱了第一个烟盒,第二包香烟吸掉一半)

I:民意测验——例如总统选举的测验、天主教徒是否同意堕胎、人们对死刑的看法、黑人怎样看待肯定性行动、孩子是否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民意测验的类型——电话调查(和附单式民意测验一样受到批评)、非正式投票(不可靠)、街头调查

正确的民意测验——可靠的民意测验应该在晚上和周末进行,而不应该只是在工作日进行、最好是在人们的住处进行而不应该在街上进行——样本(代表性)、统计学的真理是“样本的质量在决定民意调查准确性上有着同样的效果。

第五章:导语

直接是导语:这种岛屿能够立即告诉读者和观众报道中最重要的内容,他通常用于突发性新闻事件。

延迟式导语:这种导语通过暗示报道的内容,引导读者或听众走进报道,通常用于特稿。 有效的导语满足两个要求:它抓住了事件的实质;它吸引读者或听众为该报道停留。 如“我感觉自己好像被肮脏的手抓了一把”玛莎·格雷厄姆说——《纽约先驱论坛报》舞蹈批评家沃尔特·特里撰写。此前,两名国会议员公然将格雷厄姆的舞蹈贬为“色情的” 光荣的代价是什么?两只眼睛?两条腿?一条胳膊?——每月12美元——《华盛顿先驱报.》圣克莱尔·麦凯尔维所写的关于一名一站残废老兵一贫如洗的报道

下雪了,小男孩们坐上雪橇——《纽约世界电讯报》艾伦·史密斯所写的天气预报

这些导语虽违反规则 但令人难忘——是因为他们适应了导语写作的要求因为他们用白描的手法将事件核心形象化了,他们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伟大的开头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昧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严冬。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的开头》:有一条众所周知的真理,那就是拥有大量财富的单身男子必定需要一个妻子。

发现导语

新闻记者约翰·W·钱塞勒和沃尔特·R·米尔斯的话,他们说“我们发现了一个写作好导语的方法:提前想好他们——在报道还未展开时就设计好导语。

导语的重要性

“报道由导语延展而出”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博斯维尔说“写报道最重要是寻找中心思想,一件事被给与一个主题,但是你必须在那主题内找到思想或概念,一旦你发现了那个思想或思路,剩下的所有奇闻异事、阐述说明与引语便是穿在这条思路上的珍珠。串珍珠的线可能毫不起眼,珍珠可能光彩夺目,但仍然是线造就了项链。”

发现思路

五个W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一个H how

淹没了导语,换言之主要报道淹没于报道主体某个地方,而没有放入导语。(年轻记者常犯的错误)

钱塞勒和米斯在《新闻业》一书中所说“当你冲到一台电话前开始口述时,或者当你开始进入镜头开始说话时,你唯一真正需要的:你的头脑中有一个导语。他并不需要很奇特,但是如果你是当地设计好了她,自然而然其余的报道就会顺理成章”

记者如何思考导语

1:在发生的事件中,什么是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或者是最不寻常的?

2:该事件与谁有关——谁做的活谁说的

在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以后,记者可以接下来问三个问题,从中学找到使答案具体化的词语和格式

3;最好用直接是导语,还是用延迟性导语

安德烈·纪德篇八
《外国那些文人》

外国那些文人

在中国读者的心中,尤其是偏爱古典文学的读者,可能是深受“文章憎命达”的影响,记忆中的文人大体是失魂落魄穷困潦倒,最终用生命写出一本书流传千古,当然也有更可怜的连一本书也没写完的,如曹雪芹(不做学术论争)。而且不少人都痴迷于人物传记,希冀从成功者的人生经历和箴言中获取人生的方向和力量。本文主要挑选一些笔者较为知悉而一般又知之不多兼颇有个性且“小有所成”的欧美文人。(以近现代为主,力精求简,参照朱伟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郑克鲁《20世纪外国文学史》及平日闲记)

乔治·伯纳·肖(萧伯纳)(1856-1950):英国现实主义戏剧家,继莎士比亚之后开创剧坛新格局的文化巨人。擅长创造颠倒场面,人物语言充满似非而是之论:“会的做,不会的交”“伟大只是一种空虚的感觉”“生命使一切人平等,死亡才显出他们中谁伟大”。1925年获诺奖,之前他明确表示看不起诺奖,但之后还是去领了的。 父亲是酗酒成性的破落户子弟,母亲喜爱音乐。15岁进入土地代理商办事处,工作出色很快升任为出纳员。持续五年,因枯燥而赴伦敦。无正式工作而潜心写作,但早期作品找不到出版之地。在报刊上发表大量音乐、艺术、新书评论,1891反对伦敦商业剧的《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是其走上剧坛的宣言。 代表作:(包括个性之作)《武器与军人》:“---他干什么都是讲究原则的---他跟你作战是根据爱国主义的原则;掠夺你是根据贸易的原则---他拥护自己的国王是根据忠顺的原则;砍掉自己国王脑袋又是根据共和政治的原则---”;《匹格梅梁》;《巴巴拉上校》:“---别的罪恶和穷一比就都变成了美德---”。

威廉·萨姆赛特·毛姆(1874-1965):英国现代著名作家,毛姆奖为英国最高文学奖之一。 10岁父母去世由自私吝啬的牧师伯父抚养,因患严重口吃成为同学和老师的嘲笑对象,养成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1891年伯父安排毛进牛津大学攻读神学,但他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二年回英做了六个月会计事务所见习生,后去生托马斯医学院学医。五年后毕业却并未取得医生资格,未去行医,而根据在医院实习的见闻写了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很受读者欢迎,于是毛放弃收入丰厚的医生职业,开始前途未卜的文学生涯。 代表作:《人生的枷锁》,带自传色彩。

高尔斯华绥(1876-1933):英国高产作家,《福尔赛世家》获诺奖。 富家子弟,为了取悦父亲而尊从家人安排进牛津大学学习法律,因毫无兴趣而大学成绩平平,毕业后取得律师资格但毫无建树。青年时胸无大志,忙于伦敦上流宴会社交,并由父亲出资作了一年的环球旅行。在返英的托伦斯号游轮上碰巧遇见该船大幅约瑟夫·康德拉(后为英国著名小说家),相见如故成挚友,受康影响而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但促使高真正走上文学道路的是其堂兄亚瑟的妻子艾达。从1895年确立情人关系,十年后终成眷属。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小说系列,共三部小说和两部插曲。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英国20世纪最重要作家之一。 父亲长年承受沉重的矿井生活,性情直爽粗暴,与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感情生活不和。劳伦斯夫人便把全部感情都投入到小劳伦斯身上,诱发了劳伦斯的恋母情结,影响了成年后与女性的交往。劳曾与中学女友订婚,但他到诺丁汉大学法语教授维克利家拜访时,同“终生一遇”的比自己年长八岁、已有三个孩子的师母弗丽达一见钟情,两人不能自持而出奔欧洲。 代表作:《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

多丽丝·莱辛(1919-):多方面展现了英国战后50年的生活,1997年诺奖候选人。 父亲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好意气用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一条腿,但很运气地和照顾他的女护士结了婚。举家前往非洲,独特的经历和大量的阅读时莱辛成长的两大因素。两次婚姻失败后,莱辛再也没有尝试婚姻:“我不认为结婚是我的才能之一,我不结婚比结婚快乐得多。” 代表作:《金色笔记本》。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小说家,40年代末获诺奖,荣誉至巅峰。 父亲是巴黎法学院教授,母亲是大实业家之女,11岁父亲去世,母亲管教甚严,但小学因“坏习惯”被开除,四年后才返学。因家庭富有,不愁生计,年轻时变投身文学创作,也参与政治。1916年妻子发现他是同性恋后关系破裂。 代表作:《未被束缚住的普罗米修斯》;《背德者》;《伪币制造者》:“人身上最深沉的东西就是皮肤”。其日记表示《伪》意在阐明,为什么在年轻人眼里,前辈人显得如此僵化和逆来顺受,好像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年代从未被愿望和热情困扰过;而为什么新的一代人在批评了老一代人的态度和行为之后,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名言:“为了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托马斯·曼(1875-1955):20世纪德国最重要小说家之一,在现代主义思潮席卷欧洲之际,捍卫并发展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1929年获诺奖。1935年,为表彰他的反纳粹立场,美国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德国纳粹政府随即剥夺他的德国国籍,但当时仍与德国对抗的捷克马上给予他捷克国籍。作为报复,德国波恩大学又取消了他的名誉博士学位。 兼继了父亲作为北部德国人的严肃冷静和母亲作为南欧人的敏感热烈、喜爱幻想,两种不同的性格构成了托的个性和其作品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矛盾因素。在慕尼黑一保险公司当见习生,心不在焉,偷偷写小说。 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十几年后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先声。两人都深受尼采的病理艺术观的影响,认为艺术

是迷人的,但从本质上说是文化中的一种病态表现,而当这种病态表现成为某种文化的注意特征是,也就表明这种文化已呈现“没落”状态; 《魔山》,托对诺贝尔评语不满,他们只提到了《布》,而贬低了《魔》。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与马塞尔·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伊斯齐名的奥地利作家。 出身教授家庭,1892-1897年间就读于多所军校,1898转入布吕恩大学攻读机械制造,两年后成为工程师。1903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和数学,其间发表处女作,五年后获博士学位。拒绝大学任职邀请,自1923开始了自由作家和评论家的生涯,中晚年贫困而寂寥。 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以书信和杂文和基础写成,被誉为“小说革新家”。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 生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入维也纳贵族学校人文中学,学校生活死气沉沉,当教师在课堂上念讲稿时,他便在课桌下看他喜欢的尼采和斯特林堡。少年兴趣广泛,后入维也纳大学读哲学。他选哲学并非他喜欢哲学,而是因为学习哲学比较容易对付,可以有更多时间去研究文学艺术。 代表作:《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1898-1970):德国作家。 家境贫寒,18岁应征入伍,作战于西线。所有朋友和母亲均在战争中死去。战后当了小学教师,因不感兴趣辞职,做过各种工作。1927年六个星期便脱稿长期酝酿的《西线无战事》。 代表作:《西线无战事》,自传性质,保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自己(原名艾利西·保尔·雷马克)。保尔班里有个青年有尿床毛病,长官就从其他班里找来一个也尿床的战士,让他俩睡上下铺,一天一交换。1918年秋天,保尔班中只剩他自己,10月保尔也孤独地战士西线。那天整个西线异常平静,司令部的报告只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改编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世界上第一位获诺奖的女作家,瑞典人。 生于布满了茂密森林和澄澈湖泊的高山峡谷省份韦姆兰省,封闭的环境和神秘的自然孕育出许多神话传说。拉3岁胯骨节因病变形,直到7岁才能瘸行。长期静养,只能靠祖母、妈妈及其他许多人给她讲故事以大法时间,尤其是记忆力极好的祖母给她塑造的奇异的童话世界,对她的成长和未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代表作:《一座贵族庄园的传说》;《骑鹅旅行记》,根据瑞典教育部要求,为一部学校地理教育读物而写的,是一个按照官方意旨创作而后成为世界艺术珍品的极为罕见的例子,使其与安徒生同誉。

弗兰斯·埃米尔·西伦佩(1888-1964):迄今为止获诺奖的唯一芬兰小说家。 生于农民家庭,是父母唯一幸存的儿子节衣缩食设法让他读书。1908以优异成绩考入芬兰最高学府赫尔辛基大学攻读生物学和数学,但他并未花很大精力学习课程,而是悉心研究生命现象和人类的生产规律,并接受了宿命论。1913家境日艰被迫辍学,三年后同女佣西格丽特·沙洛米基结婚,开始乡居写作生涯。自30年代,西的名字每年都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名单。 代表作:《少女西丽亚》。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捷克讽刺作家。 出身贫苦家庭,13岁父亲去世,辍学当药铺学徒。童年的不幸为他一生埋下了叛逆的种子。14岁便参加了反对异族统治的活动,常撕破奥匈帝国的国旗,砸碎反动机关的玻璃,并因参加反德游行入狱。做过银行小职员和编辑后,再也没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开始离家游历,周游整个奥匈帝国及中欧部分地区,先后到达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匈牙利、西利西亚、保加利亚、德国、奥地利---只不过他的游历多半是靠步行完成,实际上是“沿街乞讨”,并经历的警察局、监狱、贩狗场、疯人院等的一系列不公平待遇。哈生活中常有令当局瞠目结舌之举。组织政党在一家下等酒店猛烈抨击当局,事后却说只是为了给那家酒店招来更多顾客;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布拉格一家旅馆住宿,登记簿上填“俄国”国籍、“刺探奥地利参谋部活动”事由,警察包围旅馆以为发现重要间谍,真相大白后哈说他对奥地利警察不大放心,想考验一下他们的警觉程度;还曾因假装跳河而被警察送进疯人院。 代表作:《好兵帅克历险记》。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波兰“灾变派”诗歌代表。波兰第三位诺奖得主,第一位波兰诗人诺奖得主。 出身军人家庭,18岁考入巴托雷大学,先后主攻法律和经济学,但所涉猎领域中最喜文学,诗歌最能让他心动。 代表作:《诗集》。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自费朗罗以来,最能深入全美民族心灵的诗

人。 父亲是记者,母亲爱好文学,14岁开始写诗,19岁发表处女作,母亲十分自豪,祖父表示担心:“写诗可不能当饭吃啊。给你一年时间吧,写不出什么名堂来,就得放弃写诗。”“给我20年吧!”不料一语成谶,大器晚成之前二十个年头中没有一首诗被刊物采用。举家迁英第二年,诗集《一个男孩的意愿》成名。 代表作:《一个男孩的意愿》;《今天的教训》,“请在墓碑上这样记载 我同这个世界有过情人的争吵。”

赛珍珠(1892-1973):美国文学史上第三位诺奖,继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后第二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中国题材见长。 父亲赛兆祥是长老会驻中国传教士,长期定居镇江。“乳母汪氏所讲的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7岁立志终身从事文学写作。自己设计的墓碑上只有“赛珍珠”三个汉字。 代表作:《四海之内皆兄弟》,翻译《水浒传》;《中国小说》,在斯德哥尔摩领诺奖时的长篇演讲;《大地》三部曲,“中国农民的苦难史、心态史”。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当代著名俄裔美国作家、学者、翻译家,后现代主义经典作家,其人其言其人离经叛道,“美国实验小说最有影响的先驱”。 出身圣彼得堡贵族,家族可上溯至14世纪入俄的鞑靼王子纳博科·慕尔扎,历代祖先一直出任政界要员或军界高级将领,外曾祖父是俄罗斯帝国医学院首任院长,祖父是沙皇时代司法部长,父亲是法理学家和政治家,精通狄更斯,后被右翼君主主义分子刺杀。纳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3岁英文好于俄文,5岁始学法文,7岁继承父亲收集蝴蝶标本的爱好,14岁用俄文通读托尔斯泰全部原著,用英文通读莎士比亚全部原著,用法文通读福楼拜全部原著,另涉猎数百本其他书籍。17岁出版处女作俄语诗集——献给心上人塔玛拉的情诗总汇。“十月革命”后随全家流亡西欧。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俄罗斯语言学,转读法国文学,自称从未光顾剑桥图书馆。大三发表

第一篇学术论文《论克里米亚蝴蝶》。迫于生活压力,开始在柏林为报刊翻译文章,编制象棋棋谱,教授5门互不相干的课程(虽然不善言辞,授课完全依赖讲稿)——英文、

法文、拳击、网球和诗体学,还偶尔充当临时演员。 代表作:《洛丽塔》,遭数家美国出版商拒绝后由巴黎一家专营色情书刊公司出版;《微暗的火》,纳最有实验性和最神秘莫测的一部,后现代主义经典;《说吧,回忆》,20世纪最杰出的自传性作品之一,别具一格;《固执己见》,晚年恃才傲物、鄙睨群雄,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坦陈自己见解,大肆贬低弗洛伊德,对泰戈尔、高尔基、罗曼·罗兰、帕斯捷尔纳克、福克纳、布莱希特、劳伦斯、加缪、庞德等颇有微词,以上访谈结集而成。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开创者,创造了一系列的“硬汉”传奇,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两获普利策文学年度最佳小说奖。 生于芝加哥郊外的橡树园小村,父亲是著名的全科医生,爱好广泛,母亲有较好艺术修养。在父亲影响下,不同于一般文弱书生,海有着运动员般的强壮身躯和饱满肌肉,他的一生也丰富多彩,甚至具有某种传奇性。1918年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救护队,前往意大利驾驶救护车;8月,负伤住院,从他身上取出277块弹片;1937年,以记者身份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二战期间作为杂志记者随军行动,去北非途中十几次受伤,其中一次汽车事故中头部缝57针;30年代上半期去非洲围猎,两次飞机失事,头、肝、腰和下脊椎均受损伤。可晚年健康恶化,各种疾病使之身心交瘁,精神抑郁,终于1961年7月2日用最心爱的镶银双筒猎枪自杀在爱达荷别墅。 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最高成就;《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流动的圣节》,巴黎生活回忆录。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以“遁世”而闻名的美国作家,是“整整一代青少年和大学生眼里美国最出色的作家”,是“他们被放逐的领袖”,自1965年在《纽约人》发表短篇至今未见新作,堪称当今西方文坛一怪。 生于富裕的犹太进口商家庭,15岁被送进军校,毕业后随父赴欧,并学习制作火腿,不久擅自回国,此后相继进入三所学院学习,但均未获得学位。二战期间曾在驻欧军队服役,战后专事写作。 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写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个人反抗者”,迄今销售总数已超过千万册,对小说及作者的评论研究也近乎一种“工业”。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思想艺术独树一格的俄罗斯作家,其诗兼有象征派的神韵、阿克梅派的精细和未来派的奇伟,其文语言高超,独立时俗。性格卓尔不群,特立独行,这既给他带来了问鼎诺贝尔的荣誉,也招致不白之冤,决定了他坎坷的文学生涯和悲剧命运。 出身于艺术之家,父亲是著名画家、美术学院教授,与托尔斯泰过从甚密,曾为《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插图,帕自传《人与事》回忆:托尔斯泰“伴随我一生---我们全家都渗透了他的精神。”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就读法律系,转历史哲学系,毕业后去德国读哲学——“诗外的功夫”造就了非凡的文学成就。大清洗期间,帕潜心翻译,有研究者认为他在大清洗年代幸免于难和翻译格鲁吉亚诗人作品而受斯大林赞赏有关,据说斯大林在要求惩治帕的文件上批示:“不要碰这只闲云野鹤”。解冻时期来临,帕满怀希望奉出8年心血《日瓦戈医生》,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准备出版之际,有人攻击“小说精神是仇视社会主义的”。国内出版无望,帕通过意大利驻莫斯科记者转交意大利出

版商,1958获诺贝尔文学奖。苏联作家、报刊对帕兴师问罪,谴责小说交由外国出版“玷污了苏联作家和公民的起码荣誉和良心”,指责帕是“社会主义污蔑者”“苏联人民的诽谤者”“犹大”(父亲是犹太人),苏联作家协会宣布开除帕的会籍,苏联政府扬言让他离开祖国。帕只得拒绝接受诺奖,并致信赫鲁晓夫恳求不要将他驱逐出境。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为帕平反,恢复会籍,遭到口诛笔伐的《日》也于1988与苏联读者见面,1989年儿子代领30年后的诺奖。 代表作:《草原》,预示着诗人后来的创作方向和艺术境界,有着屠氏的描写和托氏的思索;《日瓦戈医生》,强烈的人道主义视角,日瓦戈是作者精神上的“自我”。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 以描写顿河哥萨克的生活和命运而闻名于世,他独特的艺术世界,是贯穿从孕育到解体前不久的整个苏维埃百年世事的宏伟篇章,开创了苏联叙事文学中悲剧史诗的艺术先河,随着亲历者的逝去,“顿河系列”恐怕也将成为哥萨克民族的绝响。1965年获诺奖。 肖家是顿河的外来户,父亲是平民,肖青少年时代便参加过苏维埃的征粮队,同地主、白匪战斗。后来做过多种体力劳动,业余时间文学创作,因为“需要写作,有非常多有意思的东西需要得到反映”。 代表作:《被开垦的处女地》;《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最能征服读者的“人的魅力”在于,他在动荡的年代真诚地寻求哥萨克道路却同时陷入错误选择的悲剧,他是“最早的觉醒者”,却又是“最晚的归来者”。

索尔仁尼琴(1918-2008):以其悲剧性的创奇经历和极具轰动挑战性的社会小说而获诺奖。11年备极磨难的监禁流放和20年寄人篱下的流亡岁月里表现出“牛犊抵橡树”的巨大勇气,他是“普罗米修斯式”的殉道者。作为符号象征,继续了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神话。 父亲早逝,母亲是虔诚的教徒,索从小就在和谐的唱诗声中和神圣的氛围里培养了对罪恶的强烈憎恨和对纯洁的热情向往,性格叛逆倔强。卫国战争期间,身为炮兵大尉因与友人通信“对领袖不敬”被判刑8年,刑满后又被送中亚监管3年。莫斯科服刑时,曾因数理才能(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被调监狱研究所,同其他服刑科学家研发语言辨音器,供克格勃监视公民和涉外人员的通电情况。晚年深信自己是时代的先知和预言家,60年代就模仿托尔斯泰蓄起的大胡子,此时更是须发尽白,一副老年圣哲相。 代表作:《牛犊抵橡树》,大型“文学生活随笔”,显然以“牛犊”自喻,描述自己与苏联文化部门和苏联作家协会等“橡树”的对抗周旋;《癌病房》,艺术性最强、最能代表索风格。

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文艺复兴的领导人之一,1923年获诺奖。 父亲是拉斐尔前派肖像画家,叶早年继承父业,后觉绘画不能像诗歌更能表达他的思想感情而弃画从诗。1889初始风姿绰约的女演员莫德·冈,只不过她还是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叶为其美所吸引,分享她的激情和神秘主义, 虽然“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但对她身体力行的暴力革命有所保留,故而,莫始终未答应叶的求婚而于1903嫁给了军官。尽管婚姻不美满,且莫丈夫1916年反英武装起义遭镇压被杀,但两人仅维持着“友谊”,叶依旧“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邂逅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之后,1917年叶最后一次向莫求婚遭拒,转而向她女儿求婚也遭拒,第二年娶乔治·利斯,搬进象征时代和遭遇的古塔栖身。 代表作:《十字路口》;《在学童中间》。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继海涅之后最有声望的德语诗人,把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象征性和音乐性特点扩宽为刻画精细的雕刻美。 母亲是个有点神经质的世家之女,虚荣成性,出于对死去女儿的纪念,里被起女孩名字马利亚,且直到6岁还被做女孩打扮,被母亲当玩偶一样抚育。因此,里成年后与许多女性的交往,无不近似对未曾得到的母爱的追寻。父亲原为奥地利小军官,退役后潦倒以致里9岁随母离异,又出于父亲的自我补偿心理,里11岁便被送进军事学校,其间尝试写诗以适应孤僻敏感的性格而乐此不疲,五年后因身体不适离开,转入商业学校,两年后也因身体退学。1892入布拉格大学读法律和哲学。22岁结识36岁的生命中的女人莎乐美,莎是俄国将军之女,也是尼采和弗洛伊德的好友。莎激赏里的诗才,里也终于找到了向往的母性光辉。两人相携访俄,拜访托尔斯泰、列宾等,学习艺术、历史、语言——这一切让里的诗情喷薄而出。归途中结识罗丹的学生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两人1901结婚。纵使里雪片般地投稿,可经济依旧拮据,为了利用独来独往的好处和不断变更的好客主人给予的创作机遇,两人决定重拾当年漫游生活,直至终老。 代表作:《杜依诺哀歌》;《致俄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埃兹拉·庞德(1885-1972):美国现代文坛的风云人物,与叶芝、艾略特被公认为20世纪西方诗坛的三颗巨星。 作为独生子,接受了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文学教育。入学

安德烈·纪德篇九
《《理性的疯狂——未来主义》(摘录)》

《理性的疯狂——未来主义》

阅读摘记

阅读摘录资料,完全按照印刷版本编排摘自页码,属于个人阅读整理的东西。学习参考或者做论文摘录资料。对于写论文什么的或许有一定的帮助,能省去一些查阅的时间。至于准确性,喜欢的朋友可以找到原书对照即知。整理有类似资料的朋友,也欢迎分享!

工业文明的进展和一个新的社会组织的形成;机器的产生和由科学发明及新的意识形态风起云涌所促成的思想革新;旅行和信息作为沟通工具的飞速发展;所有这些因素,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都在迫使欧洲社会发生变化,甚至使它陷于危机。

——P1

未来主义的文艺理论正是要打破美学框框,其目的正是要摧毁“唯美论”,而主张“反文学”。“我们要在文学上勇敢地塑造‘丑’,不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要把庄严一笔抹煞!必须每天把口水吐在艺术祭坛上!我们应当进入自由的直觉行动的广袤无垠的天地”,马里内蒂在他1912年的《未来主义文学的技巧宣言》就曾这样声名。

——P8

思维上的温情主义应当消失。对于艺术家来说,种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疯狂的东西和非逻辑的东西,都是前提(甚而是要求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的)。

——P9

未来主义者„„他们反对君主制,反对情欲和温情主义,反对追求女性的理想主义、反对通奸和占有女性。他们把家庭看成是“扼杀生命精力的东西”,贬低婚姻嫁娶,希望“自由性爱”。他们要“消灭月明如昼的诗情画意”,要“唾弃被千百年来的骄奢淫逸折磨得疲惫憔悴不堪的旧威尼斯”,唾弃这个“充满古董和外国人的市场”,唾弃这个“浪漫主义的垃圾堆”,而要争取一个“工业化和军事化的威尼斯”。

——P10

未来主义反对和否定教育方法,鼓动学生反对老师,因为这些老师只会诠释但丁,并且把《神曲》降低为“汇集一堆注释家的蛆虫窝”;它还鼓动学生反对古典式的教学。马里内蒂就曾奋不顾身地反对教授,而维护一个曾杀死一个“穷凶极恶的教授”的学生;帕皮尼也高喊:“让我们关闭学校!”;普兰波利尼则叫喊:“让我们炸毁科学院!”

——P11—12

“我们要颂扬战争——世界的唯一救星,颂扬军国主义、爱国主义,并为之而牺牲的壮丽思想„„”马里内蒂从1909年2月20日起,就提出了一项纲领,这项纲领确定了一些并非只属文艺方面的,而且也属于政治方面的主张。他还在同年的大选中,发出了第一项政治宣言,这项宣言确实是一份基本的、概括性的宣言,因为它把“自豪感、毅力和民族扩张”作为独一无二的思想,反对“老人和教士”,争取在议会中有一个全国性的代表团,主张“把一些木乃伊排除出去,把一切绥靖主义的卑鄙行径摆脱掉”。

——P14—15

马里内蒂„„指出,“只要战争在持续,我们就该把诗句、画笔、雕刻刀和乐队撇开一边!”。他就此宣告了意大利主义的诞生,并说:“意大利这个词应当压倒自由这个词”(1911年10月11日的《意大利的黎波里》)。„„后来,他与无政府主义者更加疏远了,而与民族主义者更加接近了。他与俄国未来主义者也发生了根本分歧。

——P16

一种带有极端个人自由倾向的左翼未来主义,就是马里内蒂的左翼未来主义。他于1920年就曾写过“要走到共产主义的另一边去”。他害怕“产生自由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爱国主义”,„„他主张“艺术家执掌政权”,他对军国主义的军营像对共产主义的军营一样切齿痛恨;„„主张„„“要像对待艺术作品那样对待生活”。但是,所有这些更多的只是随心所欲的、无政府主义的诗人的思想和胸怀,而不是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思想和胸怀。 ——P23

未来主义者不是反对“所有”的女性,而是反对“某一种类型”的女性;他们不是反对以女性为艺术,而是“反对艺术的女性化”,„„

——P26

而儿子,则应当是“属于国家”的(未来主义“首要一点”就是要摧毁资产阶级家庭。这正像安德烈·纪德①曾大声疾呼的那样:“一个个家庭啊,我恨你们!”,而费德里哥·托兹②也曾诅咒他的父亲和亲戚:“让你们的家下地狱吧!”)

(①安·纪德(1860—1951):法国著名小说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②费·托兹(1883—1920):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和诗人。)

——P26—27

极其众多的未来主义文学作品都是贯串着一条滑稽的线索,因此,不言而喻,是贯串着“反痛苦”。

——P31

“未来主义的道德”是要“保卫人,使之不致受到由缓慢、回忆、分析、休息和习惯所造成的腐烂分解。由速度使之成百倍增加人的精力,将会主宰‘时间’和‘空间’”。速度会使人发现神灵的一个特征:即直线,并使人的生活具有这个特征。

——P33

另一位未来派音乐家,即弗兰科·卡萨沃拉,„„指出,音乐艺术以前只关心要“用柔美的谐音来抚摸耳朵”,但是,现在,“它则要探索那些最最不相一致的混杂乐音,”因为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感到的需要,即:需要采用一些新的音色”。种种乐器只能提供“种类有限”的音色,然而,在天然噪音中,在生活中,却有“种类无限的音色。”因此,就必须扩大“乐音的狭隘领域,”从噪音的无限音色中汲取营养。

——P58

电影是运动的记录。电影在距它诞生只有几年的时间之内,就发现了“剪接”①,要看到,运动和剪接都已成为20世纪初几乎所有先锋派艺术流派的真正动力。(①“剪接”也可音译

为“蒙太奇”(montaggio)。)

——P63

马里内蒂也在未来主义戏剧综论《同步性》(1915年)中指出:“两个环境相互渗透,许多不同的时间同步地活动起来。”这也正是电影的那种理想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结果。 ——P69

卡拉在他于1913年8月11日发表的宣言中就说,未来主义绘画是声音、噪音和气味的绘画。„„未来主义的全面绘画“要求有一切感官的积极合作,形成宇宙事物的绘画——造型精神状态”。

——P70

未来主义的综合性戏剧要求做到“非技巧——动态式——同步性——自主性——非逻辑——不真实”。

——P83

动感摄影恰恰否定瞬间,也否定线条和色彩的旧有价值,它在寻找新的节奏感。 ——P94

1924年,在《未来主义舞台气氛》一文中,普兰波利尼就早已认为,演员是一种“无益于剧情发展的因素,因此,他(她)对剧情的将来是危险的,”因为“戏剧,以它最纯粹的表现力来看,是超出人的表象以外来揭示人的奥秘——不论是悲剧的,正剧的还是喜剧的奥秘——的一个中心”。因此,“未来主义的多种表现力的戏剧,就将是一个抽象力量的极其强大的中心地带。任何一出戏都将是对物质的永恒超越的一种机械节奏,将是对精神和科学奥秘的一种魔术般的揭示。”

——P100—101

一位评论家即吉诺·哥里曾这样评论道:“从实质上说,看来如下一点是很清楚的,即未来主义的舞台首先取消的是现实主义,并且设法利用一种精神状态来造成一些完整的形象,这些形象与正在展开的戏剧主题是恰相符合的。这不是在表现某个环境,而是在表现一些精神因素。这些因素能在观众的心目中造成这种或另一种境界”。

——P102

《未来主义对宇宙的重建宣言》„„它是证明未来主义的意图不再是“歌颂”世界,而是“改造世界”的一项文件。巴拉和德佩罗于1915年3月11日宣布了这项宣言„„

——P107

(马里内蒂:)在我们以前,艺术曾是对一个失落的“物象”(幸福、爱情、风景)的记忆和渴怀焦虑的追述,因此,艺术曾是怀旧、静态、痛苦、遥远。相反,由于有了未来主义,艺术就变成艺术——行动,也就是说,变成意志、乐观、侵犯、占有、渗透、快乐、艺术中的粗暴现实(例如,象声词。再例如,音调噪音:马达)、种种力量的几何式光辉、向前抛射。因此,艺术就变成“存在”,新的“物像”,用宇宙的抽象因素创造出来的新的现实。怀古主义的艺术家的双手是为失落的“物像”而感到痛苦的;我们的双手则为要创造出一个新的“物像”而痉挛颤动。

——P107—108

根据巴拉和德佩罗的意图,他们是要“用使宇宙变得欢快的办法”来重建宇宙,是要“全面重造宇宙”。

——P108

未来主义的兴衰经历,从一定的长远角度来看,又恰好是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衰经历相吻合的。 ——P124

法西斯主义从未来主义中汲取了不少东西,不仅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而且也在实践方面。“要前进而不要腐朽”、“只有战争才是世界的救星”等标语口号,都是未来主义提出的,法西斯主义则把这些标语口号接过去,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

——P125

未来主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是属于法西斯主义的左翼,它被中间派和右翼的立场所击败。未来主义者中虽然有马里内蒂成为意大利学院院士,实际上却得到“官方”极少支持,甚至任何支持都不曾得到。文化权力的杠杆掌握在他人手中。

——P127

法西斯主义的垮台„„也殃及未来主义,使它与自己一起同归于尽。

——P128

德国戏剧导演古斯塔夫·哈尔维说过以下一番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世界上所有的现代艺术运动,都是以未来主义作为它们的精神之父”。

——P136

在意大利,未来主义曾在一定的时期„„是属于法西斯性质的,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除了极其罕见的情况之外,它却是革命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 ——P142

本世纪“时代精神”中的相当一部分,至少是在未来主义的影响和号召下展开的。 ——P144

★(以下为附录:未来主义的若干宣言)

我们走吧,我说;我们走吧,朋友们!我们动身出发吧!神话和神秘思想终于已经过时。 ——P146:《未来主义的成立宣言》,此宣言发表于1909年2月20日巴黎的《费加罗报》。

我们要歌颂对危险的热爱,歌颂倾向刚强和果敢的习惯。

勇敢、大胆、反叛,将是我们诗歌的主要因素。

——P148:《未来主义的宣言》,非利浦·托马索·马里内蒂,1909年。

不投入斗争,就不再有美。

——P149:同上。

„„的确,艺术也只能是暴力,残酷和非正义。

——P152:同上。

艺术上是的一切都是程式化的,昨天的真理,在我们看来,今天已成为纯粹的谎言。 ——P153:《未来主义绘画技巧宣言》,1910年4月11日。

空间不再存在了;被雨淋湿和被电灯泡照亮的一条街道,应一直深入到地球中心。 ——P153:同上。

为了要画一个形象,不必“画出这个形象”,必须画出这个形象的氛围。

——P153:同上。

当我们的生活无可否认地已经分裂为梦游式的境界时,又怎能看到人的面庞上有玫瑰色呢? ——P155:同上。

你们一定会认为我们都是疯子。恰恰相反,我们是一种经过彻底改造的新的感受力的原始人。 ——P156:同上。

★ 其他相关信息: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流派与思潮。未来主义的理论创始于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后传播到欧洲各大国家,主要观点是:①欧洲已进入社会工业化的时代,大都市、机器文明构成时代的主要特征,所以文学应反映新的世界和新的观念。②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的文学,认为只有描写“机器的文明、现代的战争、都市动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艺术,只有表现运动、速度、力量诸抽象因素的“美”才是真正的美。③排斥理性和逻辑,不仅文字可随心所欲地表现“想象”,而且数学符号、乐谱也用来表现思想与情感。未来主义从文学开始,很快席卷绘画、音乐、电影等领域,给西方文化以强烈的冲击。

——《读书辞典》P626。(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意)里奥·维尔多内 著 黄文捷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资料整理:童童布点

未来主义:

二十世纪初出现于意大利诗歌领域中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由作家马利奈蒂倡始,诗人布齐、卡瓦乔里等参加。原是反对邓南遮等人追慕、因袭过时代的唯美主义的运动。1908年,马利奈蒂的小说《未来主义者玛卡》为政府所禁,作者被囚于米兰,激起文艺界的抗议,结果马利奈蒂胜诉出狱,诗人们欢呼“未来主义万岁”,故名。1909年在巴黎正式发表《未来主义的诞生及其宣言》。1910年画家卡拉、波菊尼、巴拉、塞维里尼在都灵两度发表宣言。


安德烈·纪德相关热词搜索:纪德 木心 高行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安德烈·纪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安德烈·纪德"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31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