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

2016-01-28 09:16: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一《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一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被压抑的扭曲人性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托马斯性格剖析

摘要:一部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物,它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带动读者产生共鸣。一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他的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多变的,很难用几句话加以概括。在这里,我想就《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部小说对其男主人公托马斯的性格进行一次深入的剖析。以此为切入点再次研究一下米兰昆德拉的这部经典之作,解读当时混乱的社会格局,军事、政治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导致的生活的苦难以及人性的扭曲。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托马斯;人性;布拉格之春

目 录

1 引 言 .................................................................................................................................. 1

2 小说男主角托马斯性格分析 .............................................................................................. 1

2.1 外在表现性格——浪荡洒脱 ................................................................................... 2

2.1.1 不成文的“性友谊” .................................................................................... 2

2.1.2 为人处世随性,不负责任 ............................................................................ 3

2.2 内在心理感受——矛盾的个体 ............................................................................... 4

2.2.1 对妻子特雷莎不同寻常的爱 ........................................................................ 4

2.2.2 对情妇难以割舍——以萨宾娜为例 ............................................................ 5

3 创作背景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影响 ...................................................................................... 6

3.1 作者米兰昆德拉 ....................................................................................................... 6

3.1.1 米兰昆德拉生平…… …………………………………………………..

3.1.2 米兰昆德拉写作风格概述………………………………………………….

3.2 小说创作所处社会环境——“布拉格之春” ....................................................... 8

4 结语 .................................................................................................................................... 11

参考文献 .................................................................................................................................. 13

1 引 言

人物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一部小说的典型形象。人物、情节、环境缺一不可,而人物就是连接情节和环境的纽带,不管现实也好,小说也好,人物性格往往复杂多变,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将其定性。恶人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样好人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因此对一个人物的分析,不能光看表面,要深入他的内在,也不能就一两个情节就给他下一个定论,要结合其所处的环境,小说就要联系到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环境,甚至是作者的生平,学习工作经历对他的影响。

通常来说,小说的人物性格可以分为外在表现性格和内在隐藏性格,它们一起构成了一部小说的一个完整人物。具体来说外在表现性格可以从小说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以及小说其它人物对这个特定人物的评价来分析。而内在性格就可以通过特定人物的心理描写,甚至是作者的旁白来加以概括。

作者米兰昆德拉作品风格独特,利用小说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和政治见解,甚至把情爱故事融入其中,他的作品充满思考,富有“哲理小说”之称。[1]所以大多数评论家、学者都总是在研究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哲理意义以及政治意义,很少有人就其某部小说的某个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在他的小说中虽然情节有时候只是他说理的幌子,但是小说中的人物依然鲜活的存在其中,仿佛有血有肉般,在故事情节里挣扎痛苦。每一个人物都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复杂的在思考生活给予的意义。

2 小说男主角托马斯性格分析

托马斯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表面随意,放荡不羁。内在软弱而纠结,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2.1 外在表现性格——浪荡洒脱

剪辑手法运用在小说中,往往表现为小说中时间的跳跃,是小说对时间的操纵。剪辑不但能使小说的某个场景的含意改变,有时甚至能主宰整部小说的主题。好的剪辑使小说像一首优美的曲子,它在场景和场景的交替之中,将小说的外在进度节奏和内在感情变化传递给读者。

小说中的剪辑技巧也让读者感受到小说叙事表层以外的东西,字里行间隐藏着的情感,无限暗示着的联想,从而更好地激起读者的审美感受。经由剪辑手法,小说的叙事

时间不再是一股独立前行的流,而是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可以是交错分叉的多条时间流,作者通过剪辑可以自由制定着小说叙事的时空维度。以白先勇早期小说《月梦》为例,作者通过对时间的剪辑,使整部小说的时空不断交替,出现多层时空的并行交错,直至最后完全重合在一起,并将整部小说的情感推向顶峰。

2.1.1 缓急相成的节奏——被干扰的时空

《月梦》采用了类似拼贴式的时空剪辑,小说的时空是涣散的,不完整的,过去的时空不断再现,现实的时间被不断打乱,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叙事节奏,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梦境之感。

小说以吴钟英医生在疗养院休息室为开头,这一时空起点是正常的,它按照自然节奏向前运行。紧接着小说时空通过吴医生的回忆而转入前一个晚上,即吴钟英在小花园的深夜徘徊漫游,这段回忆使小说的时间进程变慢,整个小说节奏放缓,并开始弥漫雾气萦绕的梦的气息。同时,作者又通过回忆中的回忆,即“昨晚”的吴钟英的回忆再次将时空跨度往前拉,回到多年前自己与静思一起游湖并发生美好爱情的那个夜晚,那个夜晚的时间几乎是静止的,叙事的节奏也变成了大提琴式无止境的、缓慢的一声呜咽。这种时间节奏对应的正是吴医生内心深处对于这一份此生唯一的、刻骨铭心的恋情的执著坚守,在小说后来的叙事中,只要吴医生回忆起这一晚的恋情,时间节奏始终是处于这一状态。

随后,一阵汽车的喇叭声将吴钟英从这回忆中的回忆再次拉回到现在,小说叙事时空恢复正常。时间正常前行,叙事节奏恢复到小说开头。然而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小说的时空再次通过吴钟英的回忆跳跃到多年前在印度的军医之旅,那个血红闷热的夜晚,那一生中唯一一次与女人的肉体接触,令人作呕的不堪回首。那段时空是压抑扭曲的,叙述的节奏则是紧张而快速的。

之后吴钟英的时空意识中出现了片刻的多重重叠,仿佛是在快要到达医院的车上,仿佛是在昨晚自家的小院,又仿佛已回到那个梦中,那个有湖,有山,还有松子静静飘落的声音的夜晚„„这多重的时空维度,使小说的情调迷幻飘渺,节奏回旋往复。

到医院后,那个濒死的患肺炎的少年将吴钟英拉回现实。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这个青涩的少年一如当年的静思般死去了,一个无比美丽的生命又这样轻易的从吴钟英手中悄然飘走。

于是吴钟英那种无言的、悲痛的情绪达到了迸发的顶点,连月光都怂恿着他回到过去:“他的脸是雪白的,眉眼的轮廓仍然十分清秀,嘴唇微微带着浅紫,柔和得很,好平静,一点也没有痛苦的痕迹”,那么就将那份爱暂时寄托在一具死尸上一会儿,于是“轻轻的将他的衣服脱去,月光下,那个少年的身体显得纤细极了。吴医生很小心的用

手在那雪白的面腮上抚摩了一下,然后慢慢的在床头跪了下来,将脸偎到那映着青光的胸口上”。一切一如当年那个夜晚与静思的依偎。于是霎那,幻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时间与空间,重叠交错。两个不同的时空交融在一起,犹如所有的乐器同时鸣奏,小说情绪达到极致高潮。

在此,“死亡使得血脉贲张的快乐与锥心刺骨的疼痛紧密相连,使爱具有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大美并将短暂永恒化”[2]148。因为爱的参与,《月梦》使死亡成为一个最纯粹的审美事件,小说前一部分拒绝言说的关于当年静思死亡的过程,在这个多年后患肺炎而死的少年身上重演,敏感的读者或许可以意识到这是小说叙事中对于静思死亡过程的一种延宕,而这种延宕的意图在于以时空的似是而非的重叠感来强化吴医生恋情的极致升华。

2.1.2 单面的雅努斯——渐行渐缓的回忆

《月梦》中还有另一种套层式的时空剪辑,更形象地说即是俄罗斯套娃式。小说中出现回忆中的回忆,空间中的空间,被回忆者又扮演起回忆者的角色。就像在《回忆的积木小屋》中加藤先生把回忆具象成一层层在水下越来越深的积木小屋,《月梦》通过时空中的时空,在时光的轨道上缓缓的往回走,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越行越缓,叙事节奏也随之放慢,直到最后到达那个永恒化了的静止的夜晚。

《月梦》中的吴钟英总是在回忆着的,在这里古罗马的司门神雅努斯是单面的了,他只朝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过去。《月梦》以正常的时空为起点,然后通过吴医生的回忆,时空不断往后行进,先是回到“昨晚”,吴钟英倚着园中水池的柱子,对着半裸的少年雕像思绪万千。在这个时空驻留不久,作者又通过吴钟英面对雕像时的回忆,让时空继续后退,时间上回到多年前那个空气香醇月光明亮,两个少年相爱的夜晚,空间则自然转为那松树林萦绕的涌翠湖畔。因此吴钟英既是被动的被回忆者又是主动的回忆者。

《月梦》中时光之流逆行而上,愈行愈缓,回溯的终点永远是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那个夜晚的时间流是明显地被延缓了的,每一秒仿佛都是一个世纪,在这里心因为极度的快乐和痛的混杂而沉寂下来,我们在现实中所感受到的时间也不过成了另一种时间的参考系统。如同莎乐美之吻,它代表一种时间观念,即刹那主义,《月梦》在此也运用了这样一种时间观。吴钟英与静思一起的这个夜晚被无限延展,那一瞬便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刻,从那刻起,未来是被否定的,今后是不再有意义的。

就如世人对皮埃尔•博纳尔的评价,“在他的画里,万物在时间面前都会俯首称臣,除了玛特” [3]。时光打败了一切,但在这里,到那个回溯的终点——吴钟英医生记忆中的那个永恒的夜晚,时间几乎停止了,在那里它借由主人公情感的固执坚守而拒绝前行,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二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读书笔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物流0970 邹家华9208097035

最近,读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描写了二战苏联入侵捷克的那段期间,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弗兰茨四个人的离奇生活。透过他们的种种经历,托马斯与特蕾莎灵魂与肉体的纠结,萨宾娜与弗兰茨面对媚俗的选择,从不同层面表现文章的主题,置换主人翁,置换时空,深入思考,反复迭代,回归自然。人生中充满了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选择的背后却是无法抗拒的责任,因为有了责任,生命才变得真切而美丽,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不过是一张躯壳而已,毫无意义。

作者深刻地揭露了生命的重与轻,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亦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蕾莎,但又不愿成为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且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能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受到所谓的自由时,却体会到了失去责任的“轻”,很快变得空虚难耐,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是何等重要!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人如果没有了责任,那就没有了动力,那活着就像一具行尸走肉,生命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了。活着,就要承受。生命之重能让人脚踏实地,活着踏实。有重物压住才能感到存在感。轻就会像氢气一样把你符在上面轻飘飘的没有支撑点很没有安全感,轻是不能承受的。只有扛住生命之重才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米兰不仅仅是在探讨性的问题,他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挖掘人的本性,以及更不能言传的复杂内心。他会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释放,学会自信,让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审视我们的生命,轻浮绝对不可取,但是太过看重一件事也只是增加生命的负担。

托马斯,布拉格的一位外科医生,出诊到一个小镇上邂逅了特蕾莎,一位旅馆的服务生。只是很短很短时间的打了一个照面托马斯就离开小镇了。然而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难以忘怀她,而她也竟不可思议地出走到布拉格与他见面。他,一直都跟很多女人发生着肉体关系,不过奇怪的是他从不让她们在自己的住所里过夜。然而,很自然的,他与特蕾莎过了一夜,而且是在他的房间里 ,而后的

而后他与她结婚了。结婚,并不是结束。婚后,特蕾莎对托马斯又爱又恨,她深深地爱着他,但又忍受着他那喜好其他女人的癖好;托马斯对她是一直的爱着的,但又抑制不住自己幽会其他女人。其中,有一个人物——萨宾娜,他最好的情人。苏联入侵布拉格,为了特蕾莎,托马斯和她离开布拉格去了瑞士,而后又是为了特蕾莎,他又追随她回到了布拉格,还是为了特蕾莎,他们去了乡下。特蕾莎出走的原因,还是对于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的难以忍受,而他,甘愿陪着他最爱的人而漂泊。 米兰说:“爱是性的附属。”我同意却也感到悲哀。一个人能和自己不爱的人做爱,或许我们不能苟同,却也必须承认。所以背叛也好,欺骗也罢,如果他爱你,又何必在乎其他呢?忠诚,贞洁,一个心属于你的人总比一个心不属于你而肉体却依附于你的人要更让你幸福和满足。所以爱情不是占有,爱不是我行我素,而是包容和呵护。特蕾莎最终明白了托马斯对自己的爱,尽管有些太迟太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

就像书中米兰所说的,生命中所承受的重,来自于尼采所说的“永劫回归”观。“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确实如此,假如我们总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同一天,没有了明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是枉然,只要你一觉醒来,什么事情就得重新来过。就像那位不断的推着石头上山的希腊英雄,就像上帝。上帝,之所以是全知全能的,也许我们可以解释为他是处在于永恒中,处在不断重复的一天中,由于重复,不断的了解我们,所以对我们是无所不知,所以上帝凌驾于我们之上。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帝代我们承担了这种生命之重,这,就是仁慈。也许,我们对于这种生命之重的体验,可以反映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上。战争的回归,造成了永远的劫难,成千上万的人承受着这种不堪忍受的痛苦与无奈。也正因为这种重复,让我们有了祈求和平,谴责战争的信念;也正因为这种“永劫回归”,让我们有了对于上帝的依托。

姑且让我们选择了生命之轻吧,看看是否会活得更为轻松,更为辉煌。这时的我们不会陷入于“永劫回归”,没有了重复,没有了历史的可比较性,我们就陷入了另外一种状况:偶然,永劫偶然。我们的体验不会重复,我们的生命不会回归,我们的生命轻得只有一次。 “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因为“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轻,意味着偶然;偶然,又使生命轻得没有过。我们必须为我们的选择而负责,而选择又是偶然的,我们也同样的为我们的偶然,为我们的生命之轻负责。承担这份未来未卜的责任,就是承受着这一片生命之轻。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他们的一生就是在承受着这种“轻”,承受这种不可承受之“轻”。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

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寂。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人活着一直都在反抗,反抗过去,成就未来。米兰.昆德拉,作品透露出两个字:颠覆。颠覆生活,颠覆爱情,打破一切伪原装存在的美好,然后以最自我的方式重组,炫耀那些变态的美丽。然而米兰,你的重组也不过是一厢情愿,那些流离的感情,那些残破的故事,那些漫不经心的喃喃自语,都是你精心策划的 骗局!即便是我心甘情愿沉溺其中,我还是会在生命的桎梏里挣扎,我会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承受这份生命之重,即使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让我感到辛苦。但是,在这个旅程中,我将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从容面对责任。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窘境面前,渐渐成熟。

i 参考文献:[1]范文先生网: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2]中山大学求进报社[52期——书评]轻与重

[3]古社人文网 文学杂谈 马失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读后感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三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之读后感

郭韵仪

我选择这本书作为我计划的第一本是有原因的,并且,看完后我也觉得这对我思想的成熟思维的转变很有帮助。

除了看完书,我还抽时间把电影看了。不过电影实在拍的好,主角的特点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男主角实在太帅了,托马斯的坏与爱,特里莎的纯与真,萨宾娜的野与性。

据我的理解,这文主要讲的是托马斯在灵与性中挣扎,最终选择了灵魂。托马斯是一个很花心的人,他渴望女人,而且总把性与爱分开,不和每一个他的情人睡在一张床上,他享受这种充满激情而不用负责任的生活。直到他遇到特里莎,这个让他有除了肉体上需求的需求的女人,他享受与她一同牵手睡觉的时候,喜欢看她睡着的样子,沉迷于她工作认真的时候,他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永远保护她。他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是的,他的灵魂归属了她。可是,他却总是保持与别的女人在肉体上的接触,导致了特里莎的离开与背叛。

作者的文笔很好(不知是作者还是译者),文字中总透露很多灵动的思想,永劫回归、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辉煌吗?、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这些跳动着的思想试探着我,问我,你知道生命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孰重孰轻?你分得清爱与欲吗?他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

在一片求知与激动的混战中,我潜入了书中寻找答案。

生活本身比戏剧还要戏剧。作为本书的主角托马斯与特丽莎,他们的相遇,有六个极偶然的因素。碰巧他前面展开一本她读过的书;碰巧她在餐馆工作,他向她要了一杯白兰地;碰巧这时收音机里放着她喜欢的贝多芬的音乐;碰巧她送酒时强烈地感应到这乐曲;碰巧他住在六号房,她父母离婚的房子也是六号;碰巧他坐在她以前读书常坐的那张凳子。书、贝多芬、数字六、黄色公园长凳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巧合,还是冥冥的安排?在作者身处的这样一个特殊的二战背景下,他描绘了一个戏剧化的爱情故事。

在这里,我不想多说主角托马斯的行为心理。我倒是比较想说说剧中的女主角,特丽莎的思想曲线及内心挣扎。

特里莎是一个专一的人,她坠入情网,爱上了托马斯。可是,托马斯的不断背叛却让她心生恐惧,难以承受。她常作噩梦,在梦幻中总是梦到死亡,而且置她于死地的竟是她最爱的托马斯,她因为知道托马斯有许多的女人而痛苦不堪,总是害怕离开她。可是当她真正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这么深爱着他。

托马斯无疑是受到沉重感的诱惑,为他的选择一再付出代价,最后这个布拉格的知名外科医生,不得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落脚。萨宾娜一再地逃避媚俗的世态,为的只是那份“轻盈”,可这样一种“轻”注定是一生的漂泊不定,这无非是另一种痛苦。正如昆德拉说的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提到斯大林之子雅可夫的死时,评论说是一种真正形而上的死,无论是托马斯的沉重,还是萨宾娜的轻盈都可以说是基于某种形而上价值观的选择。当人们回首往事,重新回味人生十

字路口的一次次选择,你曾经做出的决定是茫然随意的吗?那中间是不是也有一种东西被你坚持着,难道这些说不清的执着,便是我们今天种种痛苦的根源吗?

爱情是盲目而轻信的。我们只被那些自己自以为是的风度和外貌吸引,或为某些时刻的感动中自己营造出的诗意的幻想而倾倒不已。 我们何以令自己如此自信:爱是美的?生命是美好的?所以很多时候我在听罗大佑的那首歌中唱到“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的时候,我就不由的问我自己:“永远是什么?” 这是不是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想告诉我们的呢?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四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观后感》

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捷克】米兰.昆德拉 许钧 译

读米兰昆德拉是从高二的时候开始的,但是没读完他的作品都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似懂非懂,他的文字像雨像雾又像风,有彷徨慢慢变得清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更是他的代表之作,读完思绪万千。

他在轻与重,灵与肉的探讨中微微道来,但是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是重如万钧。开始就别他的开篇之词吸引:“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别钉死在永恒上”他在发问:“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他的回答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他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在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人们的选择无限的重复着前人,人类历史只剩下媚俗。书中的主人翁托马斯一直在固执的拒绝着媚俗。他不可遏制的爱上了特蕾莎但又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跟他人一样甘于平淡的生活。他怀着一种矛盾的心里用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的和别人女人偷情,迫使索爱的人不固守自己,给自己自由。放弃了家庭的责任。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不负责任的轻的时候,却又感到无比的空虚,他才意识到,承担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是何其的重要!

爱情如此,物欲更是这样。萨宾娜是一名画师,同样坚决反对媚俗,认为个性才是最重要的,反对用被逼的手段最求金钱与名誉。可是在动乱的国家被迫的逃亡,生活毫无着落面前,她还是接受了别人的同情,把自己并不怎样的画高价卖出,求的利润。他目睹着人们的聚会游行反战声援这些极端消除个性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又感到自己内心的矛盾。

而弗兰茨,他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和家庭,很有名望,应有尽有。但是他却觉得生活太轻,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的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相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是每个目的本身都有自己的空虚,最求爱情是怨多于乐,最求名誉却遥不可及,最求钱财却竹篮打水。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五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材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曾在一部讲述大学四年生活小说中提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近日阅读之后思绪万千。

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时画家萨丽娜是托马斯情人,而萨丽娜与大学教授弗兰茨也是情人关系,以一言以蔽之:第一遍是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第二遍,梳理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第三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两千字宣言”,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第四遍,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四个人生活遭遇,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比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当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来自富有激情的萨比娜充满好奇,犹如刘姥姥踏进大观园,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追逐梦想到柬埔寨边境,死于抢劫的毛贼,死得轻于鸿毛。 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不是抛却一切就真的感觉到自由 也不是背负一切就无愧

不是抛却一切就真的感觉到自由 也不是背负一切就无愧

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 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

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六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经典语录》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经典句子

一.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二. 他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的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三. 粗暴地显示了肉体和灵魂之间不可调和的两重性——这一人类的根本体验。

四. 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

五. 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六.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的。

七. 人类的博爱都只能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八. 但是在某个政治运动独霸整个权力的地方,人们便一下置身于极权的媚俗之国。

九. 在媚俗被当作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处于非媚俗的境地。

十. 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十一. 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

十二. 任何政治运动并非建立在理性的态度之上,而是以表演、形象、词语、老套等为基础,其总体构成了这种或那种的政治媚俗。

十三. 我们全部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

的目光类型,可以将我们分成四类。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目光。

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第三类,这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第四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

十四. 现实大于梦想,远甚于梦想。

十五. 媚俗,是存在与遗忘之间的中转站。

十六. 幸好,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在何种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感情,即我们的爱还是不爱,是善待还是仇视,而且,它们在何种程度预先受个人实力对比的制约,这是永远都无法下确切定义的。 十七. 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

十八. 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是最为彻底的测试,但它处于极深的层次,往往部位我们注意),是看他与那些受其支配的东西如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十九.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二十. 这就是人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二十一. 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看见的,只是所期待的未知事件的一束强光。忧虑

则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是有所知的。

二十二. 人们都倾向于把强者看成是有罪的,把弱者看成是无辜的牺牲品。

这本书是投向政治与诗为基础的某种哲学意义上的撒旦主义形式。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七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

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不是所有的落叶,都会飘成生命的轨;不是所有的微风,都会吟出秋天的歌,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结出美丽的果. 我和你的距离,只不过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 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寂. 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 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 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 “人为

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今天的我们无法对这句话的实质亲身一试,我们只能从过去中得知,在寻求新的“活法”中听取这个旧的“活着”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这个故事本身的目的还是积极向上的,他让我们感到,虽然“活着”的状态已经逝去,但“活着”却以人最本质的生存方式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存在,它时刻准备着承受一切生命的不幸。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的本身,并没有造物主去安排谁一定要完成某一伟大的使命,或者说某一伟大的使命等着谁去完成。 生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不是说生活的无聊、无趣,而是指它不是异想天开的一步登天。这种平淡它应该让我们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懂得我们追求的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懂得我们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福贵的妻子家珍倒是实在,对人活着的意义把握得明白,看得也清楚。她是这样告诉福贵

的:“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人之渺小,生命之伟大!人生如若不平庸,总要遭逢磨难,有苦难、有超越的人生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生。命运的曲折不但不是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营养。一切磨难都是对有色有声的人生新的赐予。把磨难变为丰富自己、激励自己的机会。活着是艰难的,生存是充满苦难的,当一系列的苦难,有时甚至是永无休止的苦难,就象无穷无尽的风一样袭向作为人的生存之旅时,人会怎么样?人能怎么样?人应该怎么样?这是人在面对活着、面对生命、面对存在时不得不思考也无法躲避的一个根本命题,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个命题解答的方式决定着主体处理个人与内心,社会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而《活着》这部作品,

就是通过展现一个又一个的死亡镜头,一波又一波无的苦难浪涛,宣扬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可能的态度,一种正视“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精神。正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中所言:“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轻也好,重也好,生活本来就是一杯苦咖啡,香醇中掺杂着苦涩。一个人活着,无论外界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都不是生命的绝境地。 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而尼采所谓的“永劫回归”,大概是说经历过的事情无休止地重演。如果猛地想象一下,那当然是相当可怖的。然而客观地思索一下--自创世纪以来生活不正是反复的重演吗?昨天与今天,明天与今天,上一代人与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最后一章里,作家写道:“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这是句模棱两可的话,完全要看读者如何去理解它。在那个“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压迫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同时却也把我们压向大地,压向真切实在的生活层面。如果没有负担,人会轻飘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轻与重的评判似乎就需要费点踌躇了。正如昆德拉所说:“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想起昆德拉对生命的宣言“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得以无限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

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永恒的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生活中总有太多的唏嘘感叹,说不上为哪般?不仅荣耀,事业爱情,加之鸡零狗碎,时间一过扬起的尘土便尘封满处,托马斯和特雷莎始终走不出死亡的轮回,萨比娜始终选择漂泊地把一个个城市甩在背后,弗兰茨或许是毫无意义的死都承担着对生命本意的解释,尽管荒诞离奇,在轮回的高度上来说,却是如此的合情合理,如果说他们,甚至我们,此生的每一件事都在前生有个经历,来生有个重复,托马斯还会选择那个像是从上流漂过来给他的特雷莎吗?还会再驾着那辆汽车走向黄泉吗?弗兰茨也许会安分守己的当好老师,我们呢?不会再有错误的选择,不会再忽视周遭遗失过的美好,生命在设想中一步步的前进,平淡的像一张白纸,这也许就是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获得了永恒,却像耶稣一样,背负着十字架,无法承受。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质,那么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昆德拉说的好,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生命仅此一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每一步都是探索,承担着选择的重任,生命正是在探索和选择中得以本质的延续,“当负担完全的缺失去,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漂浮起来,几会远离大地上的生命,人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此间的重量,是非如此不可,非选择不可,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步将会是怎样,走一路是山穷水尽,也许是柳暗花明,如此横亘在前的重量,不得不承受。 既然生命只能在摸

索中前行,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能做的无非就是将重量扛在肩头,在选择中把仅此一次的生命画写完整。责任,道义,关怀。。。。我们心中的牧歌悬在彼端始终在召唤,纵然有缺失与遗憾,却必须直面生命的赤裸与显然,也许,当我们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责任,担当了道义,负起了关怀,给予了呵护,生命承受的这些重量会爆发出强劲的声音和力量,“牧歌”不再是遥遥无及。最起码,在我们早就知道一定会双双死去的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呵护下,在其困苦和脆弱之中,最终会出现也已被死亡所威胁的卡列宁的微笑。那也很好! 其实生命是一场幻觉..烟花绽放了..我们离开了. 最沉重负担压迫着我们 让我们屈服于它 把我们压倒在地上 最沉重的负担 也是最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负担越重 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 它就越真切实在 当负担完全消失 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 就会飘起来 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 人只是半真的存在 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中,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轻便真的美丽?

这是作者米兰、昆德拉的撷问。

近日读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不禁想 生命不能承受,既然很轻,为什么还难以承受?看完这本书后,我终于找出答案。

生活本身比戏剧还要戏剧。做为本书的主角托马斯与特丽莎,他们的相遇,有六个极偶然的因素。碰巧他前面展开一本她读过的书;碰巧她在餐馆工作,他向她要了一杯白兰地;碰巧这时收音机里放着她喜欢的贝多芬的音乐;碰巧她送酒时强烈地感应到这乐曲;碰巧他住在六号房,她父母离婚的房子也是六号;碰巧他坐在她以前读书常坐的那张凳子。书、贝多芬、数字六、黄色公园长凳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巧合,还是冥冥的安排?如果托马斯所占的位置被当地屠夫占了,特丽莎就不会注意到收音机在播放贝多芬,但她初生的爱情加强了对美的敏感;如果没有那本书,那她就不会去注意他,他也不会眼光与她相撞时突然想要一杯酒;如果他不那么刚好住在六号而是十六或者二十六,那她就不会如此相信是注定;如果不是七年前主治大夫坐骨神经痛的话,他也不会到那里去。

从此,两个生活在不同两维的人,牵扯在一起,你进入我的生活,就象格列佛进入了小人国的领地,这事多么奇妙。更奇特的是,相遇后,生命中一切不能承受之轻便由此展开。

托马斯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他有着众多情人却从不留在女人身边过夜。直到特丽莎,就像他自己所形容的——好似一个睡在摇篮里的孩子顺水漂到他那里。从而打破了他的一部分生活习性,他发现自己竟然习惯睡在她身边,这是托马斯生命中的屈从;但他的生活离不开其它女人,他觉得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甚至对立的感情。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这种渴望对无数

女人都可以有,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这种需要只能对一个女人产生,这超脱的思想又是托马斯生命中的反叛。

但爱情从来是自私的。特丽莎与他的其它女人永远是对立的个体。她不断地做恶梦,不断地把她的梦向他倾诉。增加了痛苦却得不到解脱,最后她决定离开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他妥协了,他可以放弃一切,他决定去找她。他从一个有名的医师,到小司机员,最后沦落为一个擦玻璃工。她看着他老态的样子,突然感觉到奇异的快乐和同样奇异的悲凉。悲凉意昧着:我们处在最后一站。快乐意味着:我们在一起。她终于达到自己的目标,变老后的他虚弱到需要她的保护。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

我在想,当初不遇上她,伴随而来的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可是民族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都只具一次性,是永远不会成为图画的草图,是永远不会成为演出的初排。我们没有被赋予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来比较所有选择的好坏优劣,来决定当初是否别样更好。选择还有什么意义?所有“沉重艰难的决心”不都轻似鸿毛、轻若尘埃吗?

这让我想起《蝴蝶效应》这部经典影片。即使可以回到过去让你重新选择,就算结果是好的。在这过程中,肯定有别样的痛苦别样的好,但就一定比这样的痛苦这样的好更好么?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艰难的决心”不都轻若尘埃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么,到底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呢?本书的作者昆德拉无力解决。相信你我更无从解答。我们所要做的,便是热爱生命所赋予我们的形式,然后永不言悔的一直走下去„„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九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轻”与“重”。 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他变的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无意义。那么轻为积极,还是重为积极呢?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是:轻与重对立最为神秘,也最模棱两可。

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 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他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 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托马斯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君不见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君不见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君不见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探讨完“轻”、“重”、“沉重的轻”使我们明白了人应该这样的活着:一边疯狂的赚钱,一边疯狂的花钱,挣多少,花多少,只要开心幸福就好。因为这样的人生观可以恰倒好处的把 “轻”与“重”结合起来,使人既享受了生命本身,又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让人感到充实平静。它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哲学生活观,试想一下,人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没有一件

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了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所以我喜欢诗人兰坡的诗:人生一边赶路,一边观花。 因此,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就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娱乐。我们的人生需要在同一生活段完美地把学习工作娱乐结合起来。在生命的过程中来体验幸福,追求幸福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不是所有的落叶,都会飘成生命的轨;不是所有的微风,都会吟出秋天的歌,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结出美丽的果. 我和你的距离,只不过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 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寂. 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 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 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 “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既然生命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能做的无非就是将重量扛在肩头,在选择中把仅此一次的生命画写完整。责任,道义,关怀。。。。我们心中的牧歌悬在彼端始终在召唤,纵然有缺失与遗憾,却必须直面生命的赤裸与显然,也许,当我们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责

任,担当了道义,负起了关怀,给予了呵护,生命承受的这些重量会爆发出强劲的声音和力量,“牧歌”不再是遥遥无及。最起码,在我们早就知道一定会双双死去的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呵护下,在其困苦和脆弱之中,最终会出现也已被死亡所威胁的卡列宁的微笑。那也很好! 其实生命是一场幻觉..烟花绽放了..我们离开了. `

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篇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赏析》

米兰·昆德拉简介: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出生书香门第受家庭熏陶,童年时代便学作曲;少年时代广泛阅读世界名著;青年时从事写作,画画,音乐,电影。年轻的时候当过工人、爵士乐手,三十岁左右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最后致力于文学和电影。丰富的艺术行业的阅历,塑造了他感性,善于思考,以及分析能力,进而对政治,哲学,伦理,等诸多领域形成独立的自己的思想,为以后对人生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布拉格影艺学院当教授期间,带领学生倡导了捷克的电影探索。1967年,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1968年,苏联坦克占领了布拉格之后,曾经是共产党员的昆德拉,厄运降临,自己的作品横遭查禁。1975年他移居法国,由于他文学声誉日益增高,法国总统后来特别授予他法国公民权。他潜心于小说创作,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国际奖,近年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1968年前),长篇小说《玩笑》(1968年),《生活在别处》(1973年),《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年),《笑忘录》(1976),《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

解读:

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学,由强权批判走向了人性批判,从捷克走向世界,从现实走向了永恒,面对一个超政治超时空的而又无法最终消灭的敌人,面对着像玫瑰花一样开放的癌细胞,面对着像百合花一样升起的抽水马桶,面对着善与恶两极的同位合一。这种人力的抗击沉重而又无所着落,最终变成了生命不能承受的轻。

小说叙事——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小路。

自由主义的叙事小说,呵护现代生活秩序中脆弱的个体生命的叙事本身,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伦理,自由主义小说家负担着过去牧师的负担。昆德拉希望“小说成为精神的最高综合”,这使昆德拉的小说叙事显得很像哲学,并喜欢说教。不过,既然昆德拉的小说是自由主义的,对于昆德拉来说,小说的喃喃叙事负有重整生活信念的现代使命,他所谓的“精神的最高综合”就当是自由主义精神的最高综合,是反形而上学的、实验性的生活信念。

昆德拉的人义论自由主义伦理学在生存眩晕的我在兴奋论上走向了个体自由德性的圆融:超越归罪、寻求意义的人生。昆德拉的小说叙事伦理学宣称,要照亮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都无法进入的神秘之地,这神秘之地就是不寻求生命意义、不为什么事业奋斗的人生。为生活本身寻找一种意义、为这或那种事业奋斗,会错过兴奋的生存眩晕。

在捷克的文学传统中,诗歌散文的成就比小说更为显著。不难看出,昆德拉也继承发展了这种散文笔法,把小说写得又像散文又像理论随笔。举重若轻,避繁就简,信手捻来一些寻常小事,轻巧勾画出东西方社会里的人生百态。

解读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昆德拉?犀利深刻的笔触,媚俗背后所隐藏的真理与真性情,冷冷苦涩的黑色幽默在文字后面蔓延,伴随着耐人寻味的重复悖论,构成了他奇特的永不磨灭的魅力。昆德拉出神入化的幽默与反讽征服了无数长期按照一元化进行思维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困惑中的青年人。昆德拉存在主义以及白描似的手法如同给予了大家一个宽广的舞台,让大家一起在上面思考着,涂鸦着。有一种说法:昆德拉书被世人反复地误读着。也许大家的思考结果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都思考过,结合自己的环境,自己儿时的梦想,亲人的期望,寻找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意义。

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类: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他的小说很明显已经不满足于第一二个层面,“思考”贯穿了小说始终。虽然他曾在一个颁奖礼上说过那句有名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他的小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并引人思考。思考什么呢?就象苏老师说的自由主义论理学,生命的意义,反形而上学的、实验性的生活信念,社会学和政治学,昆德拉给予我们最多的是一个思想的古战场,自由主义论理学,带来的就是自由主

义与保守主义的矛盾争论,生命的意义更是每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反形而上学的、实验性的生活信念更是带来更多的思考,反形而上学是站在什么立场反对呢?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还是下面具体一个流派呢?实验性的生活信念真的就能给我们自己带来真我无上的快乐吗?太多太多。

也许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我们需要的是哪个认真解读的过程进而寻找到自己。我如同在海滩上寻找自己足迹的孩子,通过几个关键词:“存在”,“媚俗”,“政治与性”“轻与重”来谈谈我对他的小说如何揭示人类存在的一点看法。

1、存在

昆德拉把小说分为三类: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他的小说很明显已经不满足于第一二个层面,“思考”贯穿了小说始终。虽然他曾在一个颁奖礼上说过那句有名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他的小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并引人思考。思考什么呢?人类的存在。乍听起来这好象是哲学家的任务,小说家怎么在一个故事中讨论人的存在呢?通览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我没有找到关于“存在”的任何一个明确的定义,反而在昆德拉的小说中我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了“存在”意味着什么。其实,昆德拉是很明确自己的写作任务的,那就是:“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这样一句话就把他的小说与那些18、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划清了界线,如果说原来的小说家力图向读者证明他所写的就是现实,就是真实的话,昆德拉则用一副无辜的眼神望着他的读者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可能性”成为我理解“存在”时最先想到的关键词,正如《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主人公所做的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正如昆德拉在开篇探讨的尼采的“永恒轮回”观,正如他把生命比喻成“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导致的结果各不相同,我们永远也不找到哪一种是更好的,在永恒的可能性面前人永远面对着选择,而一旦决定了,这个选择及其带来的结果便成为了你的本质,但这仅仅是你存在的一部分,因为你还有其他的选择,其他的选择也构成了你的存在。

昆德拉探讨存在很明显受了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的影响。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存在先于本质”是其主要观点。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性自行选择和造就的。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萨特也写小说直接阐释他的“存在”,他的小说是“哲学小说”,他关于存在的思考还是哲学家的思考,而昆德拉和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昆德拉写的是“哲思小说”,他关于存在的思考是小说家的思考。当别人问到哲学的思考是不是其小说结构的基础和主要的写作手法时,他说道:“我觉得‘哲学的’这个词不恰当。哲学在没有人物没有境况的条件下发展它的思想。”这段话告诉我们,小说家的出发点绝不是哲学命题本身,一开始就必须有一个叙事者存在,是叙事者在提出问题。如果说存在主义哲学从哲学的角度反思了“存在”,那么,昆德拉则是从小说学的角度抵达了“存在”。这也是他的小说与众不同的地方。

2、媚俗

昆德拉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最后一章突然提起斯大林的儿子在德国的战俘营中因为“粪便”而丧命的故事,由此引出了一个关键词:媚俗(KITSCH)。他说:“生命的绝对认同,把粪便被否定,每个人都视粪便为不存在的世界称为美学的理想,这一美学理想被称之为KITSCH。”“媚俗”是来自19世纪浪漫主义的德文词,本意是指戏剧艺术上为吸引公众而矫揉造作,扩大一点讲,它有矫情、虚假和趋时之意,而在昆德拉的笔下,“媚俗”已不是对某一类人或某个特定情况的描绘,也并非仅仅限于艺术,它已成了政治、社会、文化的

一个基本特征,成了人类共同生存境况的一个指称。政治媚俗则指对既定秩序与既定思想的主动或盲目追从,文化媚俗则指对多数的、流行的、大众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媚俗因此也成了当前大众文化批判的一个“常用语”),人类学媚俗则指人类在无条件地认同生命存在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乐观盲从与拒绝思考的态度。在书中昆德拉关于“媚俗”的定义有很多,比如“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任何政治运动并非建立在理性的态度之上,而是以表演,形象,词语,老套为基础,其总体构成了这种或那种的政治媚俗”。

3、政治与性

有人总结,昆德拉的小说中总会出现人类的两个场景:政治与性爱。为什么他对这两个题材情有独钟呢?还是要回到昆德拉对存在主题的揭示上来。就人的社会性而言,是一个政治动物;就人的个体性而言,人又是一个性爱动物。

在性爱和政治这两类或私人化或公众化的生活中,人类都能够爆发出惊人的狂热,这狂热犹如两道强光,照亮人们的心底世界。昆德拉正是凭借着性与政治这两柄利剑,挑明了一系列存在题旨的真谛。在个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之间,对性爱与权力的渴望成为人类本性中追求“自由自在”(制人而非受制于人)的生动写照。昆德拉精辟地发现了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这一内在的隐秘联系:“那种在重大的(看上去不可思议和毫无人性的)历史事件中起作用的心理机制,和这种控制私生活(非常平凡和十足人性的)情境的心理机制,其实是一回事。”

因此,昆德拉从政治这个公众领域中发现个人的无意义,又从性爱这个私人领域中发现政治的残酷与可笑,二者互相纠缠与参照。政治异化导致了人对生活的失望与怀疑,因而人逃遁到自我的内心,希望在性爱的世界中找寻另一个自我,弥合心灵的创痛。但这一寻找依然是难以奏效的,昆德拉试图借助于刻画人的灵肉分离探讨人存在的种种方式,探讨人在精神异化情态下肉体可笑的表演以及精神折磨时刻肉体的放纵。阅读这种政治异化下的性爱描写,我们一方面发觉其中的荒谬与可笑,另一方面也不由陷入对存在的深深思索之中。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对待政治和性爱这两个题材的具体态度上,昆德拉是有所区别的。在他看来,政治属于一个暂时性领域,与真实和价值无关;而性爱却可归于永恒,与人的本性更加贴近。正是源于这一点,昆德拉对性爱描写注入了比政治分析更多的笔力和篇幅。性爱,成了他探索人性的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存在领域,同时,它有时还成为人物借以抗拒权力等专制因素的一个通道。可以说,政治揭露了私生活的形而上的一面,私生活反过来又揭露了政治的形而上的一面。

4、轻与重

两千多年前,一个关于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在三代哲学家口中转述,苏格拉底告诉他的学生色诺芬的是:故事的主人公赫拉克勒斯离婚后遇到了两个女人,一个叫卡吉娅,一个叫阿蕾特,两人都许诺可以给他带来美好的生活,赫氏却隐约的感到这两个女人将是自己要面对的两条不同的生命道路,一条通向轻逸,一条通向沉重,尽管两条道路的名称都叫幸福。原来,卡吉娅和阿蕾特本来都不是女人的名字,而是专有道德名词:希腊文卡吉娅的意思是“邪恶,淫荡”,阿蕾特的意思是“美德,美好”。赫氏面对两个女人的身体期许,感到自己彷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是邪恶的幸福,一个是美德的幸福,邪恶的幸福感觉是轻逸,美德的幸福感觉是沉重。苏格拉底通过这个故事建构了他自己关于身体伦理学的主要观点,因为他虽然没有揭示赫氏最终的选择,却暗示学生“你必须与阿蕾特一起生活”,苏氏为两个女人所代表的身体感觉建立了一个不平等的秩序,就是需要负担辛苦责任的生活必然比不需要沉重仅靠轻逸便可享乐的生活要有价值。

现代启蒙之后,作家昆德拉编织了与“十字路口上的赫氏”相似的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托马斯与萨比娜和特丽莎。昆德拉审慎的思考着一个问

题:“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的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重还是轻?”谓存在之重,即存在的沉重感、压抑感。在生命的循环中,人有了欲望、理想、责任、义务与由此而来的种种束缚,而一种欲望的满足又导致新一种欲望的产生,永无止境,于是便饱尝痛苦、磨难、深重与压抑。然而,实际上,生命只有一次,逝去的不会再来,只是人们不愿让一切轻轻飘去而坚持要赋予存在以意义,在昆德拉看来存在之轻才是存在的真实境况,存在之轻源于存在的毫无意义。

在开篇用两个篇幅讨论尼采的“永恒轮回”后,昆德拉接下来以一句“多年来,我一直在想着托马斯”引出了男主人公,一开始他就处于痛苦的选择之中,是否该建议女友特丽莎来布拉格住下?如果来,自己就要承担责任,如果不来,自己又抵挡不了思念。正是在这样的困惑与迷茫中,昆德拉顺势总结到:“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在昆德拉的小说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类似于这样的大段独白,似一个两鬓班白的老者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为我们提出一个个关于人生与生命的议题。这次他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常见的人生困境,托马斯的选择可以隐射出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面对生活,学业,爱情,家庭甚至是生死的选择,形而下的讲,每一次涉及到的是具体的诸如换不换工作,升不升学,爱或不爱,结不结或离不离婚等等抉择,形而上的讲,这每一个选择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生命历程和结果。而“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次一次,不能准备。……正因为这样,什么才像一张草图。……他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于是托马斯的生命草图便在他的选择中展开了。

萨比娜成长在极权统治的国家,但她一生都在“拒绝服从秩序——拒绝永远和同样的人在一起讲同样的话”,背叛让她不断打破秩序并投身神秘的未知,而背叛所带来的刺激,热情与神秘又引导她在背叛之路上越走越远,萨比娜背叛了父母,丈夫,爱情以及国家,她从一种压迫的重进入到一种空虚的轻,昆德拉说“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的起或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以说,萨比娜的身上有着卡吉娅的影子,她和托马斯的关系在他们三个人中是最不会被常人所理解的,可是在我看来,表面上看,他们的关系在托马斯与特丽莎结婚后演化成了偷情的关系,但实际上,因为萨比娜与托马斯在精神实质上的某一点相同性,竟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相比起特丽莎这个看起来仍像个孩子的女人来说,萨比娜的老练,成熟,深刻尤其是反抗媚俗的个性,更适合托马斯的口味,也更符合托马斯原来对于爱情的想象,那就是你情我愿,不需要承担任何实际责任的轻逸享乐的生活,这时连他自己都发现“特丽莎和萨比娜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自从发现托马斯与萨比娜的情书后,特丽莎一直处于惶惑,恐惧和歇斯底里之中,她曾不告而别的离他而去,曾尝试与一个工程师体验轻逸之爱的感觉,却摆脱不了灵魂的沉重。其实,在轻与重的权衡中,昆德拉要告诉我们的仍然是沉重胜过轻逸,只不过超出了伦理判断的范畴,用一种道德延期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一个男人意欲寻求轻松但并不轻松的情爱之路。

看起来昆德拉的故事与苏格拉底的故事结局一样,其实不然,托马斯的觉悟过程可谓掺杂了特丽莎太多的心酸和牺牲。放大点看,整个故事交织的是一种不容人辩解的男性话语。“自从言语以来,男人们一直在以不同的叙述形式述说着相同的话题:关于男人自己的躯体及其

与另一个或一些身体的种种纠缠……卡吉娅和阿蕾特看起来好象她们的身体感觉不同,其实是男人普罗狄科和苏格拉底用言语编织的自己对女人身体的伦理想象。”“把卡吉娅的身体感觉说成邪恶的是男人,颠过来说成美好的也是男人。”而在昆德拉的叙事中,萨比娜的身体与特丽莎的身体不再像两位女神一样代表着邪恶和美德,不再具有道德对立的含义,两种身体感觉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也许这时我们会更加困惑,既然托马斯面对的不再是具有道德审判意义的爱情选择,那么他选择和谁在一起岂不是更加轻松么?可是我们发现,就是这份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始终困扰着男主人公,他在遇见特丽莎之前是个不会跟任何一个女人同床共枕的人,一直过着特丽莎无法理解的“性漂泊”的日子,而特丽莎的出现让他慢慢接受了一觉醒来时身边有个人的现实,可他还是改变不了偷情的习惯,仍然继续着以前的生活方式。昆德拉似乎想讨巧,让他的主人公既选择了沉重的美好,又选择了萨比娜轻逸的丰润,可选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始终伴随着特丽莎身体和灵魂的伤痕。

看到此处我几乎有放弃阅读下去的想法,人们研讨的时候都更多地站在托马斯的角度思考生命的价值,而我眼中看见的托马斯几乎就是一个不成熟的男人,规避着自己的责任,那怕是思念特丽莎又不敢接特丽莎过来,所有的踌躇所有的忧郁一次次中伤着特丽莎的心灵,而后的生活继续着他的自私,穿着寻找真我生命意义的外衣。由此,我们开始发现一个问题,如同宙斯赋予赫氏编织言语织体的能力一样,昆德拉也赋予了他的主人公一种更现代的对于女性的言说权力,所不同的是,古代伦理学中对轻与重这两种个体生命的体验方式,即卡吉娅要求身体的在世只服从身体自身,阿蕾特则要求身体的在世服从灵魂,并且后者一直以绝对真理的地位压制着前者。特丽莎每次收拾完自己破碎的心灵后,总是准备好再次解决自己的爱情问题的勇气一次次地震撼着我的内心世界,她不仅仅肩负绝对的权威,承担着灵魂的重(其实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真我,轻重也许是读者人生观价值决定),然后义无返顾的付出,利他主义者的高大光辉几乎压出托马斯皮袍下的小(我假象托马斯成为真男人的哪天)。通读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很少有作家可以把哲学与文学结合的那么好,并且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情景与手段描述“存在”,捅破了一层窗户纸,那就是人们生活中的具体某一件事与人类生活的普遍存在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相信这些年来几次轮回的“昆德拉热”会给中国的作家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还有关于昆德拉小说形式上的革新,比如说音乐性,复调式结构与反复叙事。总之,昆德拉作品中的思考还将继续带给我更多关于生活与生命的思考。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以承受为题的作文 承受为题的作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 用点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46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