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我看孔乙己100字

我看孔乙己100字

2016-01-29 08:51: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一《孔乙己读后感100字》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我看孔乙己100字》,希望能帮助到你。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一
《孔乙己读后感100字》

孔乙己读后感100字

让历史退回去,让我们仔细想想,新中国没有成立之前,谁不想弄个官来当,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也就对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考个文状元;武工出采,能拼能打的赢个武状元,这样也就对得起自己,像朱自清所说“不在这世上白走一遭”。看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有些才气,但始终没有落个举人。可怜他被社会所吞噬。

孔乙己好说也是个知识分子,说起话来也是满口“之乎者也” 之类的,他将精力全部投入书本之中,使得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一个“痴书人”标准模范。但他选择的这条“知识之路”并非完全正确,我想他应该不曾想过有多少人能通过科举而登上仕途,他不应该不屑于从事体力劳动。他没过于就是个被文学所残害的低层社会中的人。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二
《孔乙己 阅读》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三
《孔乙己与范进中举比较阅读教案(详)》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比较阅读教案

林芝二高 文玉玲

【教学设想】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生通过学习,已基本掌握,但尚停留在单篇的基础上,如何将两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角度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考试大纲》中也说到“能够阅读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小说”。

根据蔡澄清先生的“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的教学理论,本节课拟就两文的人物思想性格、命运结局、社会环境以及主题思想指导学生作一比较。

【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小说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得出两篇小说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电教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幻灯片1出示对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2、请学生读对联。提问大家看了这副对联有什么想法?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这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位举人有感于他中举前后冷暖的人情、炎凉的世态而写的对联。这种人情世态,在封建社会并不是绝无仅有的。

相传清朝时候,云南某地有个读书的青年,才学超群,徒步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当他衣锦还乡之日,地方上的豪门巨富和文士名流、三亲六戚,个个争相上门祝贺,有认亲者,有奉承者;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尤其是新春佳节,他家门前更是车水马龙,锣鼓喧天。可是初一大清早,新科状元既不备美酒佳肴,也不收拾庭堂,却上大门,贴了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季四,都来锦上添花

原来这位青年初学时很穷,他虽苦读寒窗,但因家境贫穷,无人登门,唯恐受到拖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家中少米无柴,十分窘困,让人焦急不安扎可是三亲六戚,一个个求告不应,令人心酸,受够了气,‘吃够了苦,现在该轮到他把那些势利者拒之门外了。,果然,纷拥而来的贵客们见这副对联,一顿

时面红耳赤,知道巴结无望,怏快而去。

4、提问我们学的哪两篇文章把这种丑恶的人情世态描绘的淋漓尽致。这副对联的上联是谁的生活的写照,下联又是谁中举后的生活的写照呢?出示课题。幻灯片2

我们已经学习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这两篇小说有其共同点,也有其不同点。课前已布置同学们试对这两文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比较。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孔乙己和范进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人物的身份生活经历和命运结局。

通过点拨,使学生明确: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悲惨致死的穷书生。范进是一个大半生都在追求功名但直到老年才考中的新举人。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身份相同,都是读书人,他们是什么时代的读书人?(封建社会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2、思考:结局不一样,一个死了一个考中举人(命运结局不一样)那除了命运结局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思想性格生活经历)打开书看看体会体会,孔乙己跟范进生活经历有哪些不一样?

(1)生活经历的差异: 明确:孔乙己:无家可归,生活潦倒,孤苦伶仃。有时会偷东西,好

吃懒做(为了生存,是被迫)“偶然偷些东西 偷的是书”所有人都嘲笑孔乙己,经常挨打到最后也没有考中秀才

范进:生活虽然也穷困潦倒,但比孔乙己强些,秀才,有家,有妻子,实在不行时,丈人接济他。最后考中举人。

生活经历不同,思想性格也会不同

(2)思想性格不同:

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拿一些无

用的知识来炫耀,面对人们的嘲笑,他虽有所抗争,但却是软弱无力的。自命清高,总要争辩卖弄学问,维护尊严,长衫,迂腐,之乎者也,来与人交谈。可是也善良,写字,分豆而孔乙己在酒客嘲笑他有偷窃行为时,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

而范进则懦弱、猥琐,面对胡屠夫的训斥、辱骂,范进只是“唯唯

连声”,甘受屈辱,说“岳父见教的是”。 丈人骂不吭气,经济上有困难时,还要冒着受屈辱的危险向老丈人讨钱,是一个逆来顺受自卑自贱生就一副软骨头,不懂得维护自己的自尊。卖母鸡,没有营生的能力。跟孔乙己一样。

孔乙己作为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身上存在着种种恶习,如好喝懒

做等,为自己争辩,偷东西。但他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教小伙计认字等,从中可以看出他善良的一面。而范进对对胡屠夫前称“岳父”,后称“老爹”,没有关心邻居。面对张静斋的拉拢,则表现得世故、虚伪。

(3)思考:生活经历思想性格他们命运经结局一样吗?

明确:命运结局不同。孔乙己和范进同是读书人,他们在科举制度下,孔乙己“连个秀才也没捞到”,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凄凉地死去。而范进则侥幸中举,喜极发疯,被胡屠夫一巴掌打好,终于成了封建特权阶级的一员。

(4)思考: 命运结局不同(一个死了,一个中举了甚至花天酒地),为

什么说他们都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思想的毒害?

明确:这两个都热衷功名的读书人,都在科举制度毒害下,孔连半个秀才没捞到,最后不得不拖着一条断腿走向坟墓。而范进却叩开了功名的大门。从表面看,孔的命运悲惨,范幸运,但实际上他们的命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没有?为什么没有?如果没有,那他们的命运都是悲惨的,为什么这样说?谁来谈谈?怎么受着毒害?中举以后的表现说明也还在受着毒害。跟张乡绅的勾结,大家可以想象他当官以后会怎样?会是什么官?贪官污吏,对老百姓不能做什么事,剥削压迫,鱼肉百姓,对封建统治者,他是走狗,爪牙,神智被打醒了,灵魂被金钱腐蚀了,人性就会被泯灭。从这点来看他的灵魂被腐蚀了,人性就会被泯灭跟孔乙己悲惨死去是不是同样的悲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如何理解?请同学回答?他们为了考取功名,花费了大半生的经历,从小说其他人物身上可以看看。跟小说环境有关系,小说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也就是对生活在这两个主人公周围人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同样受着科举制度的毒害,人们的心目中,读书是为了什么?(考取功名)那个时候在读书在他们的心目中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他们为了读书耗费大半生的经历,为了做官不要自己的面子,不要自己的尊严。而那些做官了人呢,考取功名的那些人呢?丁举人可以随便打人,可以欺侮别人,把别人的腿打折,成为一个吃人者,而孔乙己呢?受人欺负被人吃掉,原因就是没有考取功名,而范进,没有中举时,穷困潦倒低三下四向丈人乞讨,中举之后,受不了这个消息刺激,一下子疯了,丈人一巴掌打醒之后,跟大贵官人勾结一起。那些人也是考取功名的人,所以追求功名的思想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整个的社会,毒害着整个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这么一个环境中,大家可以想象他们有什么好的结果?没有,所以范进跟孔乙己悲惨的命运都是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

(5)社会环境不同:

(冷漠无情)腿折,有钱才想起他。鲁迅通过孔乙己前后两次来酒店喝酒的情景的描写,既揭示了孔乙己的迂腐,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麻木。他第一次是“站着喝而穿长衫”,“脸色青白”,虽不算很好,也不是很差;第二次倒是“坐”着喝——因为被打断了腿,“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着”。离死亡也不远了。可是,掌柜除了记得他“还欠十九个钱”之外,就是与其他人一起“笑”他。这是冷漠的笑,无情的笑,残酷的笑!

范进中举前,没有人关心他,世态炎凉。考中之后,巴结他讨好她治他的疯病,为他出主意,全都为他转。甚至连他的老丈人,也对他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贤婿老爷才学又高”文曲星。范进中举前,被他称为“现世宝”,受他的训斥和“教导”;范进向他商借乡试的盘费,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又是“尖嘴猴腮”,又是“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范进一中举,地位马上从地下升到天上,他立刻毕恭毕敬,低声下气,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范进不再是“现世宝”,而是“贤婿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是天上的星宿”。胡屠户为何前后判若两人?用他的话说:“姑老爷今非昔比!”这一句话毫不掩饰地道出了他对功名富贵的由衷向往之情。

周围的人是很虚伪势力的人他们看中的是钱,是一些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充满了当时整个社会。这就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问:同样是抨击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那个揭露的更深刻?

3、思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同样是抨击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哪那个揭露的更深刻?

明确:(1)虽然写了范进的疯,但是还是清醒了,作者给了他一条活路。而孔乙己呢死了,有活路吗?精神上已经受到毒害了,以读书为荣,以劳动为耻,不屑于与短衣帮为伍,不愿意脱掉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袍,精神上已经受到毒害了,可作者还不行还让他肉体上也得受到摧残,要让那个读书中了举人的丁举人把他腿打折了,不但打折,最后连活路都没有,只有死路一条,从两人的结局来看,谁的更深刻?(孔)因为范进还有一条活路,尽管可能成为贪官污吏,而孔连活路也没有也生存的权力也没有。

(2)考虑孔乙己身边的人,有钱的长衫主顾对他什么态度?讥讽他嘲笑他看不起他没钱的短衣帮也嘲笑他,连我这个12、3岁的小伙计也看不起他,最后是死是活谁知道呢?没人知道。所以就作者刻画了一群麻木无情的旁观者来说,无论地位高与低,年龄大与小,财富上的穷与富,对孔乙己都是一种嘲讽,冷漠,不关心他。是不是《孔》揭露社会更深刻一些?

这是小说的主题思想。《范进中举》与《孔乙己》的主题是都是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从而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刚才我们就孔乙己跟范进就思想性格命运结局以及社会环境有很多相同点跟不同点进行了对比。

除此以外小说中还有哪些人有相同点跟不同点可以拿来比较呢?

4、小说中还有哪些人有相同点跟不同点可以拿来比较呢?

明确:掌柜跟胡屠户(爱财除了钱什么都不认都是很势力都是做生意的)丁举人跟张乡绅(都是举人,封建官僚)短衣帮跟众邻居(经济地位一样都是下层的贫困的人,对主人公的态度。冷漠不关心,后来讨好)

三、课堂作业:假如孔乙己与范进相会在咸亨酒店会发生什么?(100字)

四、总结:通过人物生活经历、思想性格、命运结局、社会环境以及主题思想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确实给我们的文学画廊增添了不朽的艺术形象,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五、作业布置:重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应用课上的方法,把这篇文章与契诃夫的《变色龙》 进行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

比较阅读

孔乙己 范进

一、相同:读书人

二、不同:

生活经历:

思想性格:

命运结局:

社会环境:

三、主题:抨击封建科举制度

板书设计2:《孔乙己》和《范进中举》

比较阅读

孔乙己 范 进

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贫困-中举-发疯-“打”愈 打折腿――死去

迂腐

死爱面子 虚伪

冷漠 麻木 前倨后恭 凉薄 赠银送房 拉拢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四
《孔乙己试卷》

孔乙己试卷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孔乙己》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语言基础知识

1、加点字注音(8分)

咸亨( )绽放( )笔砚( )深恶痛疾( )

模样( )打折( )蘸酒( )不屑置辩( )

2、 没有错别字的是( )(4分)

A. 畸形 绰号 意想天开

B. 羼水 隐弊 张灯节彩

C.怠慢 视察 众志成城

D.阔绰 陡俏 与时俱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4分)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4分)

没有什么失职, 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

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孔乙己到店, 可以笑几声, 至

今还记得。

语言表达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

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

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 ③ ⑥ B.① ④ ⑤ C.② ③ ⑤ D.① ④ ⑥

6、假如你亲眼目睹丁举人毒打孔乙己,请你描述当时的情景,字数在100字左右。(4分)

课内同步测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台里面预备着热水,

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可工,每每花四文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

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

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

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着喝。

7.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8.文中对短衣帮和长衫客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什么?(4分)

9.作者细致地介绍酒价和菜价,用意何在?(4分)

10.长衫客踱进里面喝酒的“踱”字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1.这一段文字属于 描写。(4分)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

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

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

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

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

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

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

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

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5分)

13.第一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5分)

14.划出本段中描写孔乙己肖像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5分)

1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笑声”的理解。(5分)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办公室的书桌上放着一只藤编的小鹿,侧着长脖子,天鹅般的优雅,加上稍微低着的头,温

柔、沉默。

那天我在广州的街上,见到一个小伙子提着一大串藤编的工艺品,我一眼看中搀在里面

的这只小鹿。

“停停,让找瞧瞧。”我叫住了小伙子。他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将那串工艺品搁在路边,

任我翻看。

“我买它。”我找到了小鹿,正要掏钱。

“不卖。这些都是样品;”小伙子笑呵呵地说。

我还以为他是街边的小贩呢!

“真可惜。”我爱不释乎,将小鹿拿在手里看了好一会儿才放下。正想离开,小伙子却大

方爽快地将小鹿递给我说:“你拿去吧,送你好了。”

“那怎么可以?”我惊喜不已,“我付钱。”

“拿去吧。”小伙子脸上依然堆着笑容。我终于发现,这张笑脸流露出除了“小意思”的大

方外,还有一种被人欣赏的喜悦。于是,我欣然接受了小鹿——这个陌生人送给我的礼物。

好多年了,小鹿虽与办公桌的现代化用品很不相称,但我总会将小鹿摆在办公桌上。每

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成人之美的小伙子。

小鹿比用钱买的东西更可贵。 从那以后,我会为买东西时无法找钱的陌生人出

零钱;我会在“的士”上主动与司机聊天;我不会介意陌生人在街口不小心将我碰撞……我相

信,在陌生人的世界里、有着许多淳朴善良的心。一分善意,会换来十二万分的感动。

16.在文中的横线处应填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它引发出我心灵深处的那份善良。

B.因为它代表着我对那位陌生人的感激。

C.它引发出我心灵深处的那份善良,因为它代表着我对那位陌生人的感激。

D.因为它代表着我对那位陌生人的感激,它还引发出我心灵深处的那份善良。

17.文中说,“好多年了,小鹿虽与办公桌的现代化用品很不相称,但我总会将小鹿摆在办

公桌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2分)

18.第—自然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9.文章结尾,作者连用两个“我会……”和一个“我不会……”,我为什么这样做?请你用原

文中的话回答。(3分)

20.简析这篇文章的特点,并简析本文思路。(3分)

(二)

(1)雅安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戴维先生告诉我,面试将要由贝克先生主持,在十人中选

择三名,我荣幸地成为十名面试者中的一个。

(2)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雅

安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年龄不大,只有四十岁上下。

(3)我听这个消息,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

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4)考试是单独面试的。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上的一位老外便站了起来,

我认出他正是贝克先生。

(5)“是你!你是 —— ”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并且快步走到我面

前,紧紧握住我的双手。

(6)“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的惊喜,激动地转过身对在

座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7)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我说话,贝克先生把我拉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

“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你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

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8)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双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

过您,更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9)贝克先生又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四月二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

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10)我站起来说:“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11)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

的 , 我决定,免试了。”

(12)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安公司的职员。有一次,我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

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13)“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

七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21、联系上下文,第(11)段横线上应填入的双音节词是 (2分)

22、从文中找出第(1)段中“荣幸”的近义词 (2分)

23、第(2)段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2分)

24、划出文中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2分)

25、第(11)段中“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的原因是什么?(2分)

26、文章通过对贝克这一人物的 、 、 等描写,写出了贝克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五
《5.孔乙己PPT课件》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六
《孔乙己》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七
《孔乙己》

《孔乙己》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精巧含蓄的布局。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难点

1)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精巧含蓄的布局。

2)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涵。﹙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简介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短篇小说集中呐喊》的有《社戏》《故乡》。

本文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入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小呐喊入这篇小说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也是鲁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之-。

2.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它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院试由县、府、省主持,及格者称秀才。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主考由朝廷委派,参加者须是秀才。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中者称进土,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实际上是由下而

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允许越矩半步,严重禁铜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经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人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型,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开头3段)介绍鲁镇咸亨酒店,交代环境景。

第二部分:4—12段)以“我”的口吻,描述了孔乙己的遭遇。

第三部分:(13段)小说的尾声,深化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

2.这篇小说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3.提问:小说开头写穿长衫的和短衣帮酒客在喝酒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1)短衣帮;靠柜外站着,花10几文钱,热热的喝了休息。

2)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两种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贫一富,写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别,为不伦不类的孔乙己的出场埋下伏笔。

4.提问:小说写“我”一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有3种作用。

(1)‘我”一12 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2)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3)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剧的意味。

5.提问:小说开端介绍鲁镇酒店的大概情况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咸亨酒店是孔乙己出场的背景,穿长衫的、短衣帮、掌柜和小伙计都是孔乙己身边的人,同时酒店的大概情况也就是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面,这些构成了孔乙己的社会环境。

四、小结

课文的前3段是小说的开端,它介绍了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环境,展示了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五、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依这个字的读音,再组3个词

1.附和() 2.间或( ) 3.打折() 4.单调() 5.监督()6.好喝懒做()

﹙ 二﹚教人活泼不得”中“教”字正确的读音和解释是〔〕

A.jiāo传授 B.(jiào )教育 C.jiāo)让 D.(jiào)使 ﹙三﹚简答:小说开头写穿长衫的和短衣帮喝酒方式有什么作用?

两种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贫一富,写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别,为不伦不类的孔乙己的出场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阅读全文,质疑。

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四题。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以及社会环境,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三、具体赏析

1.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

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第三层:﹙12﹚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2.第一层描写了哪些生活片段?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3﹚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3.小说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的?

﹙1﹚通过掌柜和顾客的对话,侧面交代;

﹙2﹚正面描写孔乙己;

﹙3﹚掌柜和顾客的嘲笑;

4.小说是如何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的?

小说通过还欠酒店的十九个钱交代了他的悲惨结局。

5.提问: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说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讨论并归纳:

(1)概括介绍:“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衣裳的椎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桔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不能享受“长衫顾客”的待遇,只能和“短衣帮”一起,可他又舍不得脱下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这便使他成为不伦不类的唯一的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3)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惟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⑥“不要取笑!”“跌断,跌,跌„„”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不敢说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残了他的肉体,他却至死不悟,死要面子。

(4)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桔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③孔乙己教“我”识字,表现他的热心善良。

孔乙己是一个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但又热心善良的下层知识分子。

6.提问: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的说来就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体来说:

(1)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迂腐不堪,成了废料笑料,任人取乐践踏的对象。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而且使不恨不能成材,相反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

(3)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意识不到自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反而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为能事,为乐趣。

(4)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把孔乙己推上了死路。

7.掌柜又是怎样一个人?

严厉冷酷、自私奸诈、唯“钱”是图

8.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讨论并归纳: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而善良的特点描摹地淋漓尽致。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当时社会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9.提问:小伙计的笑,掌柜的笑,短衣帮的笑,小孩的笑各是什么样的笑? 讨论并归纳:

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

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小孩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10.提问: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讨论并归纳: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四、小结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场搏斗上,可是直到胡子花白,还是连学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轻视劳动的坏习气。他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破长衫。然而严酷的现实却把他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终于被丁举人毒打之后悲惨地从人们记忆中擦去。作品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五、作业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八
《孔乙己》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九
《孔乙己》

我看孔乙己100字篇十
《孔乙己》

十六、孔乙己(鲁迅)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重点)

3、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4.深入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难点)

教学时数:3课时

一、复习小说常识

1、定义: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根据定义看三要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故事情节

明确:在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物性格,小说的中心往往通过人物形象展示出来。

1)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A、通过分析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父母的心》父母

B、通过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草》当中的周恩来

人物形象分析的语言和思路:A、外貌(神态)描写:这里描写了**人物***样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发展。

C、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的品质。

2)环境描写的方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衬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3)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二、本文有关文学常识:

1、作者和作品:本文作者周树人,笔名是鲁迅,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 《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彷徨》,译著《毁灭》等。本文选自《呐喊》是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也是鲁迅发表的第二篇小说。

2、社会背景: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处理社会事物、谋划生计的能力是很缺乏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又让他们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不耻。所以实际上,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所培养出

的人是一群无用的人。

三、课文初读:

(一)环境描写:恩格斯说“小说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那么,在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出场之前,鲁迅先生安排了一个怎样的环境呢?迅速阅读课文,用铅笔勾画出环境描写,研究一下它们的作用。

第1段:社会环境,交代鲁镇酒店格局和里面的人物以及关系。(交代社会背景)。

第11段:自然环境,渲染悲凉的气氛,对社会人情世态的暗示。

(二)故事情节:1、本文就是在讲孔乙己的故事。但文章一开篇却没有介绍孔乙己,那么这些段落的内容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1——3段,序幕。孔乙己出现的地点(社会环境)

叙述者和叙述者的经历。(用一个小伙计的眼睛来看来感受的作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底层)

2、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本文记录了关于他的几件事?

明确: 4段:孔乙己的肖像,酒客揭短取笑偷东西。

5段:孔乙己的长处和偷窃的毛病。

6段: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7段: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

8段: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

9段:过渡总结。

10

11段: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

12、13段:孔乙己的结局。

明确:本文通过孔乙己的四个生活片段和一个悲惨遭遇来展开孔乙己的故事。

(三)人物形象:本文描写孔乙己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肖像、语言、动作)找出并分析。 肖像描写:

第4段: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愁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所致),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颓唐萎靡)。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愁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总括: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经济状况窘迫,社会地位低下而念念不忘自己是读书人,穷困不得志又饱受欺凌的老书生)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满手是泥(说明他已经被打折了腿,丧失了劳动能力,断腿前后外貌的对比,更显出其遭遇的悲惨。)

(一个垂死挣扎的末路人。)

神态描写: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讥笑)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3)、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说明孔乙己深

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至死不悟)

(4)、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说明迂腐不堪)

(5)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说明其迂腐不堪)

(死要面子,怕人讥笑,迂腐不堪)

语言描写:

在文章中依次画出孔乙己讲的话,这里要提一下,直接用引号说出的叫直接语言,还有一种是叙述人讲出孔乙己讲的话叫间接语言,凡所有的语言一并画出并作体味。 明确:依次语言排列是:

(1)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

(2)“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有钱时很阔绰,好喝,舍得花钱)

(3)“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板书:死要面子

(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板书: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5)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迂腐)

(6)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迂腐)

(7)“你读过书么?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对呀对呀,回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么?”(说明他一方面很自命不凡,又迂腐不堪,同时字里行间也显示出他善良、热

(8)“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说明他迂腐又不失善良)

(9)“温一碗酒,温一碗酒”(说明他俨然失去了先前的阔气,同时也表明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很差)

(10)“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说明死要面子,好喝)

(11)“不要取笑,跌断、跌,跌”(说明他至死还是死要面子,始终没有醒悟)

(迂腐可笑,自命清高,自欺欺人,死要面子,但善良热心)

动作描写

(1)、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明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了他的心理。)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直起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说。(表明他虽然迂腐可笑,但本性还是善良的)

(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孔乙己已经穷困潦倒到了极点,摸字表明他悲惨的境地。)

2、文章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既然是“大约”,哪为何还要用“的确”,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明确:大约说明作者没有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到孔乙己的死讯,他最终的命运几乎无人问津,在这样一个冷漠的社会里,没有人能关心他,照他这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遇,加上从此失踪的迹象来看,孔乙己的确死亡无疑,作者这样写更加凸现出社会的冷漠和底层人的麻木,漠不关心了。这样的简练而不失精确的语言艺术深得我们学习。

3、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板书:

客观上社会原因是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麻木不仁

(3)、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主观上自身的原因是

热衷科举 好喝懒做 麻木不仁 至死不悟

4、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什么?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6、文章在笑声中开始又在笑声中结束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当时社会中的人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们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奴役,又长期收封建等级观念的侵蚀,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科举失败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用无情的嘲弄来求得他们苦累而苦闷的劳动生涯中片刻的欢乐。这样的笑是冷酷的、自私的。它使得孔乙己的悲剧更悲凉,也表明了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5、、本文中心是什么?

明确:《孔乙己》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三、课文总结

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生活拮据又死要面子,迂腐可笑又不失善良本性,但最终被社会所吞噬。

在封建社会中,民众的思想被毒害而变得麻木不仁,读书人则通过科举爬到上层,却变得残忍冷酷。

以笑贯穿全文,使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发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深哀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将永远矗立在世界文学的艺术之林中。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我看孔乙己100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孔乙己续写100字 孔乙己读后感100字 孔乙己读后感100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我看孔乙己100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我看孔乙己100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79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