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

2016-01-29 08:58: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一《2-国外工作经验有用吗_国外工作经历》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一
《2-国外工作经验有用吗_国外工作经历》

国外工作经验有用吗_国外工作经历

今天乔布简历的小编就带大家具体看看国外工作经验有用吗,国外工作经历。 关键词:国外工作经验有用吗,国外工作经历 根据调查显示,国外的工作经验已成为影响海归薪酬最主要的原因,那些在大企业中身居要职,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海归基本都在国外有着数年或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不论是工作几年后再选择海外充电,还是在毕业之后先在海外积累工作经验再回国就业的,他们都能够顺利地进入一些知名企业或者大机构,事业起点比那些完全没有任何国外工作经验的海归要更高一层。拥有国外工作经验能够使海归们回国就业的起薪差距明显,完全没有经验的海归的年起薪大概在7万元左右;而有1—2年国外工作经验之后,起薪起码可以达到14.9万元/年;而拥有3年以上国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年起薪甚至可达22万元,比吗,比没有经验的海归高出15万元。

而且与海归人员的留学背景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国外工作经历。因此,国内本科毕业后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最好在毕业后在于当地工作几年,再回国发展。由于现在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才的流动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冯旭表示,所以出国不一定就是留学,到国外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或者工作,对于今后的发展都是不错的选择。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讯息尽在乔布简历。

国外工作经验有用吗_国外工作经历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二
《大海归VS小海归:同是海归工资竟差3倍多(图)》

大海归VS小海归:同是海归工资竟差3倍多(图)

原标题:同是海归 薪资却相差3倍多

核心提示 | 在“一周立波秀”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周立波说:“你以为海归很神气?其实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回来的。”

当然,这句玩笑话不必当真,但也确实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海归,之于现在的中国,从一个褒义词返璞成为一个中性词。他的神秘光环在逐渐消退,人们则更愿意客观地去看待这些海外归来的学子。

其实,海归一直都很“神气”,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真才实学,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就业心态。

同是海归,差别咋就恁大?

2005年,孙牤的表哥到美国读大学,三年后,学习经济学的他顺利完成学业,进入波士顿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

孙牤家住郑州,比表哥小两岁,两人关系很要好,从小就读于同一所小学、中学。2008年,孙牤一路追随表哥,来到美国选读经济学。2012年,孙牤大学毕业。这一年,兄弟俩一起回到国内发展。

没多长时间,孙牤和表哥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不同的是,表哥拿的是年薪,30万,而孙牤,每个月只拿不到5000元的工资,即便算上其他的奖励,一年最多也只有8万元的收入。

孙牤心里感到委屈:同是海归,一个年薪,一个月薪,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微博]生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与本土人才相比,海归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回国多久后能找到工作?每月能挣多少钱?哪个专业最吃香?

2012年年末,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权威发布《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该报告联合众多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上万名海归人士,回收超过8000份有效问卷。

报告从海归就业现状、薪酬水平、职业前景、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全方位多角度体现了中国海归的职场生态。

七成留学生回国就业

调查表明,在新的“回国潮”冲击之下,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回国就业。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67.2%起薪不足6万。

而美国海归的起薪普遍较高,近50%年薪超过6万,高于平均水平;拥有世界百强名校背景的海归目前平均年薪是20.9万,高于普通院校;外企海归目前的平均年薪为18.8万;男性海归的平均年收入也明显高于女性。

七成海归东家是私企

调查显示,私企成为中国海归就职的最大东家。71.2%的海归目前都就职于私企,就职于外企的海归仅有11.3%,还有8%就职于事业单位、大学和科研机构。

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海归薪酬也呈现出非常大的差距。

工作一年后,海归的平均年薪增加到了8.3万,工作3年后则能拿到13万左右的年收入,而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之后,平均年收入则高达32.7万。

21%海归扎堆金融业

调查显示,59%的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是管理学和经济学。

而此次对海归从事行业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金融业仍旧以21%高居榜首,其次是文化艺术、教育、商业咨询、电子信息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专业如创意艺术类、动漫设计类、环境类等,也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重要选择之一。此外,一些交叉学科如工业设计、新能源科学、生物医药、奢侈品管理等,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就业范畴广阔,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 名校背景“更值钱”

调查显示,海归之间收入差距显著,决策层与普通职员的年收入差距近30万元。

有世界百强名校背景的海归目前平均年薪是20.9万元,当地国百强院校毕业的海归平均年薪是14.1万元,普通院校背景则只有8.3万元。

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的海归年薪比普通院校毕业的要高出12.7万元,无论是在求职、工作还是职场人脉累积等方面,名校背景的确具有优势。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世界百强名校招生要求比较严格,其过硬的教育品质和强大师资力量能够保证毕业的学生在个人素质方面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同时,世界百强名校的名气和众多的国际校友资源,能够使得海归在进入职场时优先被企业所关注和接纳,开展事业时也有更多优质的国际人脉关系。

但是,名校背景的海归对自身的定位更高,普遍要求也更高,对于工作性质和薪酬都有比较高的期望值,一旦无法实现,容易产生较大心理落差。

在此次调查中,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的海归对于年薪的期望值最高,达到34.8万元,高出实际66.7%。同时,在对于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只有6.3%世界百强名校背景的受访者表示十分满意,远低于当地国百强院校毕业的19%,名校背景海归的工作满意度普遍低于非名校背景的受访者。

海外工作经验“最值钱”

调查显示,拥有海外工作经验能够使海归回国就业的起薪差距明显,完全无经验的海归,俗称“小海归”,年起薪在7万元左右;有1~2年海外工作经验之后,年起薪可以达到14.9万元;拥有3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俗称“大海归”。年起薪则可达22万元,比无经验的海归高出15万元。

虽然海归们初期的薪酬普遍低于期望值,但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实际收入和期望薪酬的差距逐渐减小。海归们对于工作5年的期望年薪酬是33.1万元,目前拥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海归,大部分可以达到这一水平。

这表明,海归凭借自身良好条件和不断努力,一般在工作3~5年之后,其职场竞争力将逐渐显现,发展速度和上升空间或可超过那些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近半海归“信”中国

除了海归的职场现状和薪酬外,海归们的幸福感和心理状态同样值得关注与深思,这也是关系到海归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

调查显示,47.5%的白领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只有6.6%的人存在明显不满意。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压力。部分受访海归表示,过大的工作压力对于工

作效率和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都有不小影响,而完全无压力也会使得工作的重要性过低,只有适当压力才能激发工作热情与激情。在调查中,43.4%的海归认为工作压力较大, 5.5%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5.8%觉得压力较小,认为完全没有压力的只有2.2%。

海归回国后还需要面对中国职场的层层考验,包括对中国职场环境的感受、人际关系的处理、企业文化的认同等,经受考验与自身工作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因此,如果可以重新选择, 17.9%的人表示会争取在国外继续学习深造; 18.6%表示并不适应国内环境,会争取在海外就业生活; 29.2%仍然回国就业但将重新选择职业方向; 31.0%坚持回国就业并维持现有职业路径,多数海归对于国内环境都比较适应。

此外,作为有国外工作学习背景的高素质人才, 39.1%的海归更加看重的是行业发展前景下个人的晋升空间和工作成就感。

海归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态度和信心,同样会成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就感、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 48.5%的海归对中国未来发展比较有信心;17.2%非常有信心;对中国发展缺乏信心的海归只有8%,大部分海归对于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建议:

留学挑专业 别再扎堆选热门

调查显示,59%的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是管理学和经济学,是中国留学生首选专业。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口极大,一些新兴专业如创意艺术类、动漫设计类、环境类等也成了中国留学生的重要选择之一。 启德专家表示,在选择留学专业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和行业发展前景等综合考量,不要扎堆选择目前的所谓就业热门专业,应该更加关注在未来5~10年内发展态势良好的朝阳产业。

对于选择新兴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国内外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存在一定差距,可能一时找不到完全对口的工作,可选择一些相关行业熟悉环境、积累经验或自主创业,在未来一定会有令人瞩目的发展前景。

海归“吃香”有前提

“其实,海归从来都很„香‟,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真才实学,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就业心态。”郑州市大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开屏说,在出国留学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海归的海外经历带来的“国际化视野”为其就业增加砝码,大多数海归在短期内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三
《2014薪资白皮书看海归就业问题》

2014薪资白皮书看海归就业现状

2014年11月2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显示,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占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创历史新高。小站教育表示,留学国家移民便利程度,与留学生回国意愿相关:欧洲留学生归国意愿更强,55%以上选择回国或在国外短期工作后回国。虽然留学成本高昂,但随着近年来留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出国留学的“光环效应”已被稀释,留学生回国普遍面临就业问题。 海归找工作起薪不高

调查显示,约八成留学回国人员月薪低于1万元,包括73.5%的博士生、86.6%的硕士生、88%的本科生和88.6%的专科生。另外,32.8%的博士生、40.86%的硕士生、47.74%的本科生、51.14%的专科生月薪在5000元以下。

造成海归起薪不高的重要原因是国内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同时,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影响薪酬的重要方面。根据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2014职场人薪资满意度调查》也称《薪资白皮书》显示,对薪资影响最大的是工作经验,其次才是学历。与学历影响力接近的还有人脉这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海归起薪略高,但有部分海归因为语言优势不明显,薪资期待高,与国内学生竞争反而不受青睐。对于在海外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来说,除了学历之外,与国内毕业生相比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由于海归数量庞大,所学专业也有扎堆现象,因此相互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竞争。据调查显示,外语、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决定了海归的待遇。目前,仅有32.8%的海归起薪超过6万年薪,其中只有极少数海归进入知名企业机构担任主管,与基层员工年收入相差近30万元。

薪资不理想是普遍现象

薪资白皮书指出,有近5成职场人士对薪资不太满意。其中,对薪资不满意的原因各有不同。应届毕业生主要因为生活不能保障;工作1-4年的职场人认为自己付出大于所得;已有5-10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认为自己的能力远高于现在的薪资价值。可见对薪资不满意是普遍现象,海归并非特例。

很多海归在回国前都希望能够进入外企工作,一来企业文化背景与留学国家相似,可以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二来传统意义上来说,外企薪资水平和福利都会优于民企。但是显示是,进入外企的海归仅有11.3%,71%的海归都就职于民企。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者外企在进入中国后更需要了解本土文化的人才;二者,一些留学生的能力甚至不如国内毕业生。

此外,根据薪资白皮书的调查显示,由于国企降薪和外企在国内的成本上升,本土企业加入竞争,使得国企和外企的薪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普遍面临加薪难的困境。一方面国企论资排辈现象还很严重,新入职员工薪资上升缓慢;另一方面,外企分工职责明确和细化,未必

能显现员工能力。因此,在国企和外企之中,能力未必可以实时和薪资挂钩。与之相对的,在民企工作,虽然工作压力较大,但是会有更多机遇。

由此可见,初入职场,无法得到高职高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更关注海归发展的潜力和职场前景,包括外语优势、国际化视野、人脉资源、领先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优秀的沟通能力。因此,小站教育认为,海归的优势会在3年后显现,只要他们愿意沉下心来工作,薪资水平将比国内学生高出30-50%。

留学前应先作好职业规划

想要在工作1-3年内展现自己优于国内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则必须要在留学初期就制定好职业规划。职业方向明确得越早,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越高。其中,留学前就明确职业方向的“海归”,该相关度为71.8%;留学时逐渐明确职业方向的,其相关度为58.4%,留学时仍未明确方向的,相关度降至45.4%。所以,尽早确定职业方向能帮助海归选择更契合的职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据最新发布的《2014“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0.9%的海归在留学前有较明确的职业方向;37.3%的海归在留学时逐渐明确职业方向;26.4%的海归在留学时仍未明确,有15.4%的人在留学中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小站教育专家提醒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提前做好规划:想好哪些学习、工作更适合自己,尽量在国外进入与专业相关的正规企业,了解公司运作流程,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后打算回国的留学生一定要定下鲜明的工作目标,在留学期间培养差异化能力,使得自己更容易在职场脱颖而出。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四
《大学生职业规划-无工作经验,海归留学生怎么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招聘市场的需求特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学历至上的思想已经淡化,经验成了很多企业的首选条件。很多企业招聘人才日趋务实,不会因为求职者有海外背景就更加青睐,对于人才的选择还是以适合职位为主。过去走俏的留学生,在信心满满地从国外“镀金”回来后,却发现自己找工作的待遇与国内毕业生无异。就业的困难让他们懊恼,难道海外留学生涯就这么失去价值吗? 案例一 Penny今年刚从国外完成本科学业回来,正在找工作。她对于如何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感到比较迷茫,不清楚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以及对首份工作应当有什么样的预期。没有职业经验的她,在找工作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Penny,赫敦的职业顾问给的建议是:第一份职业的重点是入行。要根据她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语优势,向一些外资公司或者中小型贸易公司求职,从初级职位做起,2-3年后再考虑是否有合适的转岗机会。在成熟的企业开始职业生涯自然是最好,有助于她学习比较规范系统的工作流程。而如果有新成立的公司提供合适职位,在详尽考虑后可以选择,可以随着公司的成长学到很多开拓性的东西。关键是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把握好现在的每一个机会。 案例二 小徐本科毕业后去了英国留学,硕士学习结束后回到了国内。他希望能尽快找到现实的工作机会。目前国内对经验型人才更加偏好,这使得小徐在找工作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高学历背景没能转化为求职利器。 赫敦职业顾问给小徐的建议是,尝试大型欧洲金融机构在华办事处的基层工作,此外也要对他感兴趣并符合他能力倾向的其他行业与职业做一番了解。这个工作不但在求职阶段要做,在将来职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应该不间断地进行研究和了解。 求职策略上,小徐应该整理和归纳自己已有的项目经验,并在简历和面试中突出表现这点。小徐在留学期间有过非常丰富的跨文化工作经验,但是对国内的人才市场和游戏规则不太有经验,必须多和工作上的前辈讨教。薪酬待遇暂时不要考虑太多,如果在未来几年工作顺利,待遇自然能有一定提高。反之则很容易迷失自己长期的职业方向。 赫敦职业规划启示录 一些企业不喜欢海归留学生的原因是,部分海归留学生对自己定位过高,对职位和薪资的期望过高,而且心态不稳定,容易跳槽。赫敦资深职业顾问徐莉琴女士建议,留学生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和定位。要认清竞争形势,端正态度,适当降低自己的要求。在求职时,要放低自己的“身段”。 分析自己的求职目标与自己的

实际能力是否相符。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初期的求职目标不宜定得过高。不必太在意行政职级的提高或高收入,而应更加关注与自己的目标有关的知识、技术或经验的积累,那样是在为今后在更高的平台上盈利打基础。 应当把留学纳入个人职业规划中。确认自己是否会成为“有用”的海归。在留学前就应该量身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了解自己所学对自己的提升程度,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程度。一部分学生的态度是,先去留学,回来再考虑就业。这种不考虑自己的留学目的,将就业与留学割裂开来的态度,势必将导致就业时的困难。由于留学投入高,部分人对工作的期望值就更高,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尽快收回,而这是招聘者所不喜欢的求职者类型。除了掌握专业知识,留学期间还要注意多实践。较长的留学经历和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增加海归的含金量,更受HR的青睐。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五
《(转)美国海归亲身经历:国内国外生活的真实比较》

[转]美国海归亲身经历:国内国外生活的真实比较 转 美国海归亲身经历 美国海归亲身经历:我在美国时也和各位想法差不多, 那时候在美国一年下来税前也有 8 万多 (我在的地方 在美国算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 房租 one bed room 一个月$800)。 回国的 offer 给了三十几万, 算了半天才下决心。等到了国内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一来国内的税低,年收入 50 万以下真正交的税在 22%左右。 此外还有住房公积金, 一般是 10%,也就是说你工资的 10%放在公积金里,剩下的 90%才交税,公司另外在 match 10%的工资,这比美国的 401k 可强多了。通常年末还有 10%的奖金,和美国同样的 stock option。所以算下来实际拿到手里的税后也是三十几万。而在加州这种地方一年的联邦税和 州税加起来怎么也在 30%以上,大打折扣。当然在国内时间久了,你还会有做个生意等其 他赚钱的法子。 此外国内的外企里有各种补助,比如手机费报销(我现在的公司一个月最多 1000 元, 足够了) ,午饭(500 元)等等。国内实实在在做 research 的很少,大多都要和客户打交道, 这样出去吃饭打车的开销都可以报销。我现在也就是租个房子花钱,2000 每月在北京不比 美国的 apartment 差,上网水电杂费一月四百,其余还不是衣服鞋子追追女孩。兄弟我在美 国作过几年 IT 咨询的,美国东南西北都跑过,要说看到的中国人个个都挺省的,大多数情 况下自己做饭,也没见租多好的房子,要攒个四五年才出个首付,连看个电影都很少。美国 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环境,还有城郊的一个 single house。在国内可以说是五光十色. 我觉得回不回去看个人性格和背景,你要是做 research 或编程序的,性格内向,在国内只会 吃亏,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要是你性格外向,想做市场或者销售,开公司,那赶快收拾收 拾回家了吧,熬着实在难受。 兄弟我说的可能有点不清楚,我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又念了个 MBA 才回去的,所以你 说我是学生刚回去也可以。我在美国是做 IT 咨询的,其实就是系统集成和架构设计,再管 管和印度方面的外包服务,技术含量不如编程序的高,不过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挺长 见识的。在美国我就是一普通作技术的,工资 8 万在 IT 行业里不算高,相信在美国做过的 都清楚,就是由两三年工作经验人的平均数,真没什么好吹的,只是供大家参考。至于税, 我从来都是用 TurboTax 之类的软件, 不大会用 exemption, 加上加州的州税高, 确实就是 30% 那个数。当然我也交 401K(我那会好像是 11000 每年) ,不过剩下的还是有 30%交给 Uncle Sam 了。俺在美国就买过本公司的股票,因为有 15

% discount, 不过还是赔了点,买股票赚钱 真的不容易。我现在从 TOP 20 B-School 出来,也不认为以个人的精力和掌握的信息炒股能 真赚到大钱,当然管个基金除外。 至于在国内的工资水平,有过几年美国经验的,只要不是人太死板纯搞技术,三十几万 在 IT 行业的外企真不算什么高薪。即使是 local 的人拿到这个数的也不再少数。国内靠跳槽 涨工资不难,按我现在的背景,在公司里再干两年跳一次,那个五六十万还是有信心的。另 外,国内的工资水平涨得很快,和外派的差距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回国还是留在国外还是看个人 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回国就一定比国外怎么样。 国外确实有比国内好的地方, 但也有 不如国内的地方。 也有人在国外混得不错, 我也承认。 就我个人而言, 国内生活比较适合我。 一来经济上我虽然绝对数字比国外低, 但我在国外买东西吃饭还要考虑一下, 在国内我基本 不怎么考虑。有人非要说国外净收入高,我可感觉不到。二来国内文化上适应,朋友也多。 国外中国人的娱乐就那么些,交往圈子也窄。国外的生活对我而言比较枯燥,当然有些中国 人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 不过我孤陋寡闻, 还真没见到上完国内大学出来的大陆人真能做的 到的。第三呢,我最看重的是事业上的发展,以我的背景,人际网和工作经验,在国内往上 走的几率肯定要比国外大。 国外的公司不是人际关系不复杂, 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参 与,你没到那个圈子里,只是一个技术工具而已。不少中国人充其量做个 team manager 而 已。我觉得这里有些朋友动不动就拿国内的平均水平比,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自己的定位 错了。在美国名牌大学拿学位,几年工作经验,只要人灵活一点,在国内怎么也是 top10% 里的。至于吃饭报销,手机,打车之类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还是一穷人。 关于我为什么回国再说两句真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真的就是一普通的俗人,回国不是因为什么爱国情结,实实 在在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上去才回国的。一来觉得在中国有机会发展,顺带着发点财。我现在 自己搞了几个项目,虽然还没见到钱,但想来也是迟早的事。在美国我从来没这个机会。二 来想着生活过的舒服一点, 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喝玩乐还有人买单我就是挺高兴的, 你要是说 我没啥品味,我承认。前面有位老兄说纳税是天经地义的,这说得没错。不过我就挣这么多 钱,不管是给中国的贪官污吏还是美国的 Uncle Same,我都是想能少交点就少交点,当然 我也不会故意去偷税漏税。 在美国那么多年, 我也没见到谁以多交税为荣的。 当然物以

类聚, 我周围也都是俗人。有人说我给 Top 20 school 的 MBA 丢脸了。兄弟我念书就是为了自己 的事业发展, 没想着给谁挣脸, 所以你要不愿意与我为伍, 那也随你。 20 School 的 MBA Top 里我算干的中等的,比我好的差的都多了去了,其实做事完全看人,不是念个书拿个学位就 能怎么样的。这里这么多人都是精英见多识广,要么是在美国做到 VP 年薪至少二三十万, 要么是思想高尚看不起吃喝玩乐,要是觉得我给中国人丢脸,那我也在这说一句抱歉。 我也在中西部住过。生活确实平静但很 boring.我认识的朋友里,特别是大城市过来的 都很不 happy.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和经历。我喜欢热闹,向往挑战的生活,在那种地 方我真得很不适应。 在美国每年 Top 20 BSchool 的 MBA 有一万多,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去 IBank 或 Management Consulting,大多数 MBA 最后也就是 financial analyst, marketing analyst,product manager 之类的工作,更不用说中国学生在语言,文化和 networking 方面的劣势了。你可能 听过不少 top MBA 的传闻, 但不幸的是, 那只是传闻而已。 但在中国, 不仅仅是由于 TOP 20 MBA 在中国很少,美国的 MBA 学历和经历确实能对你的职业道路帮助很大,再加上文化 上的适应和 networking,很多人几年之内就升上去了。我个人的经历是在国内的朋友比国外 过的好,职业发展好,当然,你所看到的可能不一样。 至于报销,手机,Taxi 之类的,我说过我不是富人,你也可以认为我在美国是低收入。在美 国, 我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在饭馆里消费(如果相同的质量的话,差不多$30/meal), 我也 不可能每天 taxi 和随便用手机聊天. 当然, 美国人人都自己开车上班。 但在中国, I drive for fun, not for work.我现在工作开展得很好,生活也很开心,当然,这里有不少很有钱的朋友 看不起我这样的生活,不过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我只是说说个人感觉罢了。 关于海归再说两句 看了前面几个人的回答,不妨再说两句。国内的工作没大家想像得那么 累。有些人以为在国内拿个几十万就得一天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其实没有的事。和在美国一 样,不一定拿钱越多就越辛苦,一个月几千块钱的人有时候比一个月几万块钱的还累。只是 拿钱越多,责任越大,可供调用的资源越多而已。海归在国内平均收入很高的,和国内平均 水平比较基本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没受过高等教育,而海归清一色的 至少大学本科以上,更多的还是硕士博士。 海归收入高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现在每年进出口贸易几千亿,每年 FDI 几百亿,更有大 量跨国公司直接把工厂销售直接设在中国本地

, 这么庞大的资本都需要通晓中国文化市场和 西方公司管理的人才管理, 而中国这类人才的数目和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 尤 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公司的高管是外籍和港台人士的原 因,实实在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这几年海归在公司里升得很快,是因为本身比外籍和港台 人相比有优势,一旦经验到了,自然就上去了。说到回国发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的个 人感觉是原来在国内干得还算可以的,比如年薪十几万以上的,出来后都叫苦,回去的比例 也很大。而在国内国企,本地小公司干的都不愿意回去,因为对国内的负面印象深。前面有 位加拿大的兄弟说 IBM 不好进, 其实国内的 IT 外企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 一旦进去了, 跳来跳去还是很容易的。 没想到大家对我的$80k 年收入那么感兴趣 那是差不多 00 年的收入,是 MBA 前的。如果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话,相当于现在的 9 万到十万吧。我所在的地方房价中挡当时在五十万左右,相当于我工资的六倍到七倍。要是 在上海,按同样比例 ,我的国内收入在上海可以买到 180 万到 200 万的房子(这还不算住 房补贴的因素) ,从位置到面积都算不错了。至于吃穿住行,在中国的花费我现在比美国小 多了。 至于所得税, 有人说 30% 不对, 可是对于单身的算上州税, 联邦税,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就是那么多。美国有美国的好处,中国有中国的好处。我说这些,并不是说每个 人选择回国都是对的,只是个人感受。 另外,国内的年薪二十万,特别是在外企工作的,比你想象的要舒服得多,可不是你说 得像狗一样。你是拿美国的模式套。美国的工资发给你多少就是多少,所有的花费都从你的 工资里出,所以总也不够花。不像国内那样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报销。一般国内的人说年薪二 十万,是不包括奖金和住房补贴,和交通等津贴的。二十万年薪的税不高,算上各种各样的 社会保险,也不到 20%。 就国内的外企而言,级别越高,绝对数目的工资和美国同级别的差别就越少。到 VP 一 级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越到高层购买力的优势在中国越明显。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中国的 business 对于外国公司已经是非常重要了,不仅增长快,而且绝对数字和别的国 家比起来也不差。举个例子,比如 Nokia, 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或者波音, 中国的采购使这几年最大的亮点。现在大量跨国公司的采购都在中国,从服装,玩具,到家 用电器甚至一些高科技产品,像 Walmart 一年的采购有上百亿,这么多钱花在了中国,创造 的商机可以

想象有多大。 从个人发展讲,美国能做到 director 以上级别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在大陆念大学以后 出来的)占的百分比少之又少,到 VP 那一级更是屈指可数,在国内机会可就多了,自己创 业也容易。 我说过回国有个定位问题,有些人总拿中国的平均水平说事,其实根本不 make sense. 受过高等教育,精通外语,又有专业经验的人,在中国能有多少。可以说,只要你不是在国 外混学位,你回来已经在中国前 10%里面了。前面有人说上海的人均收入是 2 万,那可是 包括所有人的统计。海归的平均收入绝对要高得多。回来抱怨多的海归有两种,一种是到英 国澳洲混学位,本身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另外一种是搞纯科学,离市场需求比较远的。 关于收入,再多说两句 我前面说的是北京上海的收入,就现在国内的发展状况,除非你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 两个地方是最适合海归发展的。 你要非跑到偏远山区发展只能怨你自己。 我个人更看好上海 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快,市场也比较规范。国内的绝对收入不能和国外直接比,比如你 挣个二十万一年,在上海生活已经可以很舒服了,房子也能买。但两万多年薪的工作在纽约 (和美国中小城市比没有意义,完全不同的生活)几乎就活不下去了,房子更是想都不敢想。 上海的房子虽然贵,也绝没到纽约 LA 那么离谱。 国内的开销,无非是物质和人工服务, 人 工绝对是国内便宜,物质上,吃住都是国内便宜,穿上,国内的名牌稍贵一些,但你也不必 每天买衣服吧。行上两边差不多。我个人的感觉是考虑到税,物价因素,在中国只要能拿到 美国三分之一的税前工资就绝对值得回去。 其实回不回去还是对个人的定位, 你要把自己定 位成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国营企业的工人,那还是留在国外吧,对你来将会来真的不合适。 谈谈我所知道的国内收入 我上次发的关于国内国外生活比较的帖子朋友们都很感兴趣, 这次我来说说我所接触的 国内收入状况,相信大家也很关心。我先声明我不是什么所谓的精英,对所谓的远大理想崇 高责任不感兴趣。我就想自己过得快活,做自己想做的事,顺便发点财,前面有人指责我给 中国人丢脸,兄弟我不明白哪里招惹他们了,也不在乎。转入正题。国内的收入可以说是千 差万别,我接触的多的是外企。从大的方面来说,外企里美企收入最高,其次是欧洲,在其 次是日企,然后是咱们的港澳台胞开的公司。就行业而言,收入最高的当然是投行,管理咨 询(就那么几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废话了) ,其次是 IT 通讯,然后是机械医药快速消 费品等传统行业。 就拿我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六
《八成海归月薪万元以下 海外留学性价比堪忧?》

八成海归月薪万元以下 海外留学性价比堪忧?

近两年,“海归潮”规模越来越大。教育部12月初发布的《中国留学(课程)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显示,2013年我国海归达35.35万人,占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其中,八成海归月薪低于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要给留学的“性价比”打上问号。究竟是海归们脱离了国内的“基本国情”,还是用人单位缺少伯乐的慧眼?

海归:想找工作不容易

毕业回国近1年了,26岁的海归吴女士一直为求职而奔忙着。当年,在北京飞往英国的航班上,刚刚本科毕业的吴女士曾经憧憬着,学成毕业后,在国外找份工作,或者回国在知名外企当白领。

然而,并不轻松的留学生涯结束后,吴女士发现,毕业后想在国外找工作,根本不是以前想象的那么容易,自己心里的白领梦似乎有些难以企及。

2013年回国后,吴女士一直在天津、北京两地找工作。几个月里,城市重建专业毕业的她,连续参加了十几场笔试和面试。可能因为有海归头衔,她总能顺利闯进面试,但往往还没和面试官谈几句就被淘汰,理由五花八门——“在国外自由惯了不好管理”、“没工作经验”等不一而足。

当初留学是为了增加就业筹码,但如今的现实并不乐观,原本对求职信心满满的她,正慢慢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比较难,”吴女士告诉《青年参考》记者,“现在招聘单位比较看重工作经验,相对于同时入大学的同学,我缺少这方面的优势。”

像吴女士这样的归国留学生不在少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留学(课程)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海归达到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受访留学生中已有八成现在国内工作或者在国内找工作。而对在读留学生的调查显示,92.2%的人有学成回国工作的打算。但另一个事实是,在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陷入“找工作难”的困境。 理想一两万,现实只过半

“我在英国留学4年,大约花费140万,而现在的月收入还不到6000。差距太大了!如果减去日常支出,可能100年才能赚回留学的投资。”曾在英国攻读金融硕士的王先生这样告诉本报记者。他目前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收入还算稳定。但与当初毕业时“月薪过万”的期许相比,骨感的现实仍让他感到些许失落。

“还不如去搬砖!”王先生自嘲道。在他看来,与动辄数百万的海外生活费用相比,这样不成比例的收入真的“很不值”。

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设计专业的Lee也有相似的感受。他表示,海归这个身份,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很多企业看简历就觉得不适合,要么担心你在国外的待遇比较高,回来后不能安心工作;要么觉得你缺乏本土工作经验,高不成低不就。”名校毕业的Lee回国找工作并不顺利,在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朋友的帮助下,他偶尔会接一些英文翻译方面的零活儿,每个月的收入算下来还不到2000元。

王先生和Lee的故事并非特例。随着海归就业竞争优势的日渐缩小,不少留学生如今都面临类似的窘境。《中国留学回国(课程)就业蓝皮书》称,大约半数留学回国人员希望月薪区间在5000元至1万元,23.32%的人希望月薪在1万至两万元;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三成希望月薪在1万至两万元。但现实中,多数人的月薪在1万元以下。

对此,欧美同学会会长王耀辉表示:“海归也是人,有优势,自然有劣势。现在留学日趋常态化,留学基数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薪酬水平。此外,国内700多万的大学生群体也对留学人员的薪酬造成一定冲击,这是正常现象。” 王耀辉认为,留学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累广泛的人脉,这些优势会在后期发展中逐步显现。不能单纯以短期薪酬回报衡量出国留学的价值。他说:“相比国内的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除了具有语言优势外,也能带回更多国外的思想和做法。但他们同时缺乏对国内市场大环境的了解,没有更多的人脉积累。因此,对留学生来说,自我定位很重要。”

海外文凭不再吃香?

《中国留学(课程)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从1978年至2014年底,我国各类留学人员累计约306万,留学回国人员大幅增加,2014年达到35万人,是本世纪初的近30倍。其中,英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成为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60%的留学生在海外获得硕士学位。随着英语国家的海归增多,一张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留学文凭在中国社会已不是高收入工作的保障,有时甚至不如一张接地气的国内本科文凭。

“现在的中国社会,海归已不再稀奇,再也不像十几年前那么吃香。”美国《赫芬顿邮报》这样写道,“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找工作除了凭真本事外,更多的是靠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事实上,海归工作起薪低的背后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国内教育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留学资源不再那么宝贵了。与国内学生相比,留学生的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

“现在,人们在网上花很少的钱,就能远程学习哈佛大学的各项课程,留学生的优势正在减弱。”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孙叔豪告诉《青年参考》,在他看来,海归找工作难,并不令人意外。“有没有能力胜任一份工作,不是留没留过学能决定的。我觉得国内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起薪要求也比较低,企业倾向雇佣他们,而不是高傲的留学生,这很正常。”据统计,找工作比较困难的海归占总留学人数的35%,更有70%的留学生回国就业身价贬值。 另外一方面,留学盲目、热门专业扎堆儿以及回国找工作时自我定位高等,也是海归感觉低起薪的重要原因。

北京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经理王先生对记者说:“我觉得主要是现在留学生太多了,虽然里面确实有大量的优质人才,但还有很多只是为了出国镀个金,没学到真本事就回来了,能力不强。”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现在留学已经不是稀奇事儿,我们更重视真才实学。海归要把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在国外的社会实践经验展现出来,把视野和格局观展现出来,把勤奋、务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

海归就业:心态比学历更重要

“不可否认,海归的价值确实没有十几年或二十年前那么大了。以前总觉得高人一等,对工作的要求也更高,现在的海归不一样了,需要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目标。”新东方前途出国副总裁俞仲秋表示,“面对如今的就业形势,海归们要放下身段,适应环境,从基层工作做起。”

事实上,由于海归就业形势不是特别理想,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调整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法国留学7年、目前博士在读的夏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月薪不过万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国内就业市场应该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虽然总体薪酬较海外发达国家仍然偏低,不过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国内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还会增加,薪酬也会上升。”

在他看来,尽管国外就业收入高,但自己更愿意在国内工作。“毕竟对国内文化环境更熟悉些,用中文更容易与同事沟通,离父母也更近。”

事实上,不少留学生明知国内薪水不理想,仍然愿意留回国就业。最近正积极在国内求职的肖先生告诉《青年参考》:“薪水低不会影响我的就业热情,我认为不论在哪行工作,都需要有高于工作本身的‘战略眼光’。 我们的视野不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七
《留美“海归”少有单位感兴趣 月薪开价5000元》

留美“海归”少有单位感兴趣月薪开价5000元

又到毕业生招聘季。人保部门前天组织的2014届高校毕业生招

聘会在人才大厦拉开序幕,首场“2013生物医药(上海)专场招聘会”吸引了数千名大学生。

而在招聘会现场拥挤的人流中,时常闪现“海归”身影。不过,这些在海外留学4年甚至6年的普通“海归”似乎难以吸引企业的目光。一些参加招聘的“海归”摇头叹息称,很难与本土毕业生竞争。

留美生少有单位感兴趣

在美国读完本科的小A特地来赶场子,他学的是生物专业,从高二开始赴美留学,至今已有6个年头。这次回沪找工作,他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希望。前天,他挨个了解招聘单位情况,同时也把自己在海外的经历逐一介绍给招聘单位。“仅有一家单位表示会再联系。”当小A大谈特谈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时,招聘单位都告诉他“看不出你有什么优势”。小A回忆,出国之前,他觉得今后很有希望在美国立足,但事实上在美国找工作竞争也很激烈。不过,在上海找工作也并非他所想象的那么轻松。回沪后,他已经在网上投了多份简历,都没有明确回应。他表示,自己开价月薪5000元已经放下了身段,几乎与国内毕业生处在同等起跑线上,不想依然没有引起招聘单位的兴趣。

一位据称毕业于美国排名80多名大学的毕业生小刘前天遇到了

相同情况,她告诉记者,当她报出所读大学一连串英文名字后,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回答没听说过这所学校。她担心,找工作竞争不过华师大、华理工的学生。

西比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会为“海归”专门加分。普通“海归”或许没有复旦、交大生优秀,他们甚至会更多地关注国内一流大学,而不会看重海外背景。在他们看来,关键是学生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发展前景。

学生“撒网式”投简历

新一届毕业生多数在每年的11月正式开始找工作,多数企业也都在这月开始启动招聘。人保部门前天启动的首波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共举办16场现场招聘会及1场网络招聘大会,预计参会单位将超过1600家(次),提供岗位13000余个(次)。

由于是刚开始找工作,前天,多数应聘学生采用“撒网式”投简历的办法。“我们才刚开始找工作,不知道单位要不要,我们是在试探、问路。”很多被采访的学生都这样告诉记者。

西比曼公司前天一上午收了50多份简历,翰博瑞强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也收到10多份简历。而在招聘现场,记者数了10多位应聘学生携带的简历,发现一位学生少则携带10多份简历,多则五六十份,最多一位上大学生携带66份简历。“66份简历”说,“这些简历不是仅仅为今天招聘活动而准备的,接下来要参加的招聘活动还有很多。”

有学生低于4000元不接受

每年招聘开始,学生们最关心的是薪酬,记者在前天的招聘现场了解到,今年本科生薪酬在3500元-4000元/月,比去年略有上涨。毕竟这几年物价、房价和各种开支都在上涨,涨薪,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不使学生的实际收入减少。

对于这样的薪酬,多数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华师大的小张前天与同寝室的同学一起来参加招聘,她和同学都觉得,每月3500元-4000元的薪酬能够解决目前个人生活需求,“一来我们还没有成家,二来我们刚走出校门,没有工作经验,这样的收入能够维持生活,也符合实际。”

但也有多位学生感到,3000多元的收入不够花销,“上海不比一般省会城市,低于4000元不会接受。”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八
《海归求职不敌大专生 因工资高做留学顾问》

海归求职不敌大专生 因工资高做留学顾问(图)

2012-06-24 18:48:05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转发到微博 (4)

有51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学历不重要,经历、资源更重要。北京《中国青年报》

中新网讯 近日,大陆一档求职节目《非你莫属》因屡屡刁难海归掀起轩然大波,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还号召全球海归予以抵制,此举受到包括众海归在内的大量网民支持。曾一掷千金、背井离乡的海归们回到中国后的就业、职场问题再次受到瞩目。美国《侨报》21日刊发一则报道《海归中国遭遇求职难》讲述了几名求职者的真实经历。报道最后给海归支招,建议海归人士积攒实力并持平常心求职。

2011年中国海归逾18万

大部分是“绿毛龟” 求职难起薪低

第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2012年3月发布数据显示,仅2011年,中国海外归国人员人数就达18.62万人,同比增长38.08%。大部分海归是缺乏海外工作经验的“绿毛龟”,他们中很多人为留学支付了高额费用,回国后却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许多人只能接受3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月薪。

2011年底,某教育集团发布的《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中国7800余名各行各业的海归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其中71%的受访者月薪在3000元至1万元之间;月薪上万的只有15%。

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政府为缓解美国国内就业压力,鼓励美国用人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雇佣美国籍求职者。这使得中国留学生越发难于在美国找到合适的工作,并取得海外工作经历。

Jack 陈是北京一家国有企业的中层主管,作为一名回中国5年的海归,Jack坦言自己的收入远不及在美国的同学们,并且经历过一段艰难的“职场阵痛期”。“回国初,我经常顺嘴溜出英文单词,因为这个我曾多次遭同事、领导的白眼。”

随着职位上升,Jack有过几次面试应聘者的机会。“我个人是很喜欢海归的,他们平均素质确实比较高,见多识广、思想活跃、英语也好,但他们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他们比中国大学生更在意自己的权利,不如中国大学生顺从。”

Jack坦言,目前企业录用员工都很实际,希望新员工有工作经验、甚至资源。“如果没有工作经验,除非你是海外名校毕业,否则很难争取到明显高于国内大学生的薪水。但有一点要强调,起薪低归低,海归在企业里肯定是受重视的,领导不会无视有才能的人。”

林雨辰

海归何苦为难海归

2011年夏,林雨辰在美国硕士毕业后回到中国。两个月的时间里,林雨辰参加了近30场面试、笔试。她觉得,“海归”这个头衔是块不错的敲门砖。 一次,经过笔试、人力主管面试、部门主管面试三轮的顺利闯关后,林雨辰终于坐在了一男一女两名副总面前。

“说说你为什么回国,”其中男副总首先发问。当林雨辰答“我是中国人,始终觉得中国才是我施展才华的天地”后,两名副总对视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施展才华?广阔天地?你刚回国吧。”女副总有点轻蔑地说。林雨辰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男副总就说:“我和Mary都是海归,你才刚回来,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了,你太天真了!”

林雨辰回忆,“当时那两个副总上来就给我下定论,贴标签,还不给我反驳机会,我解释一句,他们就说我在海外自由惯了,太自我、想法太多,加入到团队不好管理。在他们面前,我完全是弱势群体!”

林雨辰那次面试以失败告终。女副总在她出门前“阴阳怪气儿”地说:“别以为你是海归就这么不谦虚,我们这儿海归多了!你没有工作经验,能比别人多什么啊?我见的求职者那么多,同样的工作,中国大专生一样能做,我录用了他,他会对我感恩戴德、百依百顺!你呢?”

林雨辰现在在一家中国国有企业从事企业市场营销工作。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大半年,但她每每提起还是觉得气愤,“我真的想不明白,我是海归就有罪吗?我找工作就失去了发言权吗?他们俩也是海归,海归何苦难为海归?”

林晓

很难适应中国职场

三年前,林晓在美国博士毕业。“当时我老公已经博士毕业两年,他们公司派他驻中国分公司,我就跟了回到中国。”林晓说。

林晓的求职经历很顺利。由于博士期间曾发表多篇“比较有影响的”论文发表,她在回到北京之前几个月就拿到了两所高校的聘书。2009年夏,林晓在众人羡慕的注视下开始了教师生涯。

刚开始都很好,可没两个月,林晓就有点“不合群”,比如开会的时候,领导讲话,大家都很沉默,唯独林晓发表不同意见。

2010年3月,林晓的导师,一个美国的“学界大牛”到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会议间歇,导师请林晓给他当向导,同游北京,林晓欣然答应。她没想到的是,导师走后,林晓“借导师上位”的闲话就传开了,有人甚至把她刚申请到研究经费跟导师扯上关系。

苦恼的林晓找到同事兼留学期间的师兄诉苦,师兄只是淡淡地说,“你刚回来,做人做事都低调些好”,然后跟他分享了自己回国初期的一些经历。听了师兄的话,林晓决定努力适应中国的职场环境,但其后的一次经历却使她放弃了这种想法。

一次公共课上,林晓让学生们讨论“宗教政策对中美社会安定的影响”这一话题。“后来没想到因„在课堂上传教‟被人告到院办,说我在课堂上宣扬宗教。还把这事儿发到学校的论坛上!”院内大会上,高层点名批评了林晓,愤怒的林晓摔门而去。从那以后,林晓彻底成了独来独往的“异类”。

刘影

留学归来 我成了留学顾问

25岁的刘影目前在北京一家留学中介担任留学顾问。“这是我这个留美社会学硕士在北京能找到的工资最高的工作”,刚刚结束一场留学咨询活动的她说。

2011年5月,刘影结束在美国两年的留学生活,怀揣着社会学硕士学位回到北京。起初,刘影将目标锁定各大专院校,几次试水之后,她发现“现在没有博士学位,根本别想进高校”!

于是,刘影把目标转向中国一些知名的非盈利性机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很多公益组织都要求5-10年工作经历,组织过大型国际活动。”刘影说。

求职一个月后,刘影发现,在求职网上搜索“海归”,“留学归国人员”后搜出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留学中介招聘留学顾问的。

“我确实是经历了一番挣扎才投出简历的”,刘影静静地说,“其实做这行根本不需要研究生学历,不需要留学背景。但作为海归,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对外国高校和它们的申请制度比中国大学生了解得多!”

得知留学顾问的平均月薪在万元以上之后,刘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李连杰壹基金提供的职位。刘影说:“留学顾问挣得多,这就是理由!”

刘影坦言,经常身边的人为她这样的选择感到惋惜。“我认识的留学顾问中将近一半的人都有留学背景”,刘影反问,“以后自己开个留学中介,不比讲师们挣个五六千的月薪好吗?”

支招

积攒实力 持平常心求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人力资源问题专家陈胜军建议海归们在求职时尽量保持平常心,“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随着海归的增多,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海归高看一眼的惯例已经成为历史。用人机构接触的海归越来越多,自然有比较和筛选。空有留学经历而没有工作能力的海归想在求职过程中受重视、受优待的想法不太现实”。

陈胜军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一些毕业于海外普通大学的海归的素质未必高于中国大学生。“国家愿意用高薪、高福利等„精英待遇‟吸引其回国的只能是各领域最尖端的人才。背景平庸的海归只能得到跟普通人一样的„草根待遇‟”。

“留学生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海外留学期间多学、多看、多体验、多经历,不断提升个人素质”,陈胜军说,“一个见多识广、能力出众的海归即使不是名校毕业,就业时也是有明显优势的。刘俐俐和郭杰都在节目上被张绍刚刁难过,但前者的语言能力比后者出色得多。语言优势在求职时能PK掉很多人”。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白智理对侨报记者强调,美国移民局允许F-1学生通过申请取得为期一年的可选实习时间(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学生可以通过可选实习时间丰富自己的工作背景,这有利于增强他们回到中国后的就业竞争力”,白智理说。

业内资深人士刘昕老师建议留学生充分利用可选实习时间。“这一年的时间非常宝贵,我建议留学生好好把握,不要因为工资低就放弃在美国实习或工作的机会。不要想一口气吃下一个胖子,很多人都是在这一年里通过跳槽找到理想的工作的。即使不能在美国就业,一年的海外工作背景也是回国求职的重要砝码。”

“在荷兰,留学生毕业之后有一年时间。一旦找到工作他们就可以留在荷兰,即使找不到,很多知名的荷兰企业,比如飞利浦、联合利华都在中国有分公司,他们可以去这些企业工作”,荷兰蒂尔堡大学校方代表方复礼提示求职海归。 (鑫音)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九
《海归“海外工作经验”比名校证书更重要》

海归:"海外工作经验"比名校证书更重要 这几年每年出国留学的人员都在十几万,出国越来越容易,有些人还是抱着 "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是二三流的学校,几 年下来可能也没学到什么真东西,甚至还有个别人不惜造假,弄假洋文凭骗人, 洋文凭含金量的降低,让更多的雇主面对洋文凭时更加理性.一批这样的海归也 自然被拒之门外,而成为海待. 而还有一批海待,他们留学的国家很强,留学的学校也是知名学府,但是回 国就业时仍然遇到了不小的挫折,来看看小雷和小宋的求职经历. 小雷今年 23 岁,是一名有两年出国留学经 历的"海归".2003 年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以后,她放弃了一份已 经找好的工作,选择了去英国约克大学攻读社会学的硕士学位.考虑到约克大学 是英国排名前十位的名校,小雷认为,自己毕业以后,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是从去年十月回国以来,她在北京找了三个多月的工作,结果却令人非常失 望. 小雷:一开始呢,我还是投那些知名企业,后来听朋友说,现在找工作这么 难,所以中型企业也开始投. 为了能尽快找到工作,小雷不仅降低了对招聘单位的要求,连工资期待也是 一降再降. 记者:底线是多少? 小雷:税后三千吧. 小雷说,她是山西人,来北京工作,要租房子,还要应付日常生活,月薪三 千,已经不能再低了.尽管如此,她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记者:你认为找工作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小雷:(没有)工作经验. 小雷说,她想从事的是像秘书,助理这样的行政工作.而这样的职位,几乎 都要求求职者具有 1 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但是, 本科毕业就直接出国的小雷 从来没有工作过.不仅如此,因为她所学的社会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 科,在留学期间,她连正式的实习或兼职也没做过.没有工作经验,成了阻止小 雷迈进职场大门的最高门槛. 就在小雷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的时候,她在网上偶然发现,北京有个海归俱 乐部,里面有很多和她经历相似的人.小宋就是其中一个.小宋大学时期读的是 建筑专业,出国之前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后来由于对建筑行业缺乏兴趣,她辞 了职,自费到英国桑德兰大学去攻读国际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桑德兰大学虽然 算不上英国的名校,但是在近几年的大学排名中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管理专业 又是相对热门的专业, 因此小宋认为, 自己毕业以后, 找到一份好工作应该不难. 但是,她在北京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记者:三个月投了多少份简历? 小宋:上百份了吧,两三百肯定是有的. 记者:面试机会多吗? 小宋:不多.10%,就算不错的了. 小宋说,她曾经差一点就被一家卖户外用品的外企公司录用,但是在最后

复 试的时候,却因为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而被淘汰.小宋说,她以前虽然有在建筑 行业的工作经验,但是因为跟现在寻找的管理方面的工作相差很远,对现在找工 作没有什么帮助. 在海归俱乐部里,小雷和小宋发现,很多人都跟他们一样,经历了短暂的待 业阶段. 海归俱乐部发起人王国伟:主要是一些本科毕业就直接出国,或者连本科都 是在国外念的,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因为现在的企业都很实际,都要求能直 接上手工作的.所以,这部分人找工作最难. 为了帮助像小雷和小宋这样的人,度过最初求职的艰难,海归俱乐部经常组 织大家聚会,交流找工作的经验,互相鼓励.但是,每次聚会一结束,小雷和小 宋的心情就又沉重起来.很快,春节就要到了,因为工作的事还没有个着落,小 雷和小宋过节的心情并不轻松. 花了大量的金钱去读书,回来后却找不到工作,我想小雷和小宋的心情大家 都能理解.仔细分析一下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对小雷来说,因 为一直上学, 没有实践机会, 在找工作的时候, 就很难证明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对小宋来说呢,因为最初的职业规划做得不好,先学建筑,又学管理,没有朝 着一个方向走,因此以前的工作经验对现在找工作起不到太多的作用. 其实,没有工作经验也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这 更说明,海归和国内大学生在国内求职就业已经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即便你去的 不错的国家,上的是知名学府,雇主也会更看中你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这其 实也给那些海归和即将成为海归的人提了个醒.希望海归不要成为海待. 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雇主都认为海归的竞争力下降了,那么,竞争力为什 么下降了? 我们采访了一些大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人,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某寿险公司董事总经理齐莱平: 很多人的期待值非常高, 他认为他出国几年, 拿了一个洋文凭,不管他做得得意不得意.他回来后,瞧不起这里,认为他来这 里应该,应该可以做什么,有的时候他没有从基层做起. 某手机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赵九阳:从教育背景来看,中国学生接触的知 识,实际上和国外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学校也接受了很好的语言的教育.在毕业 的时候,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能力,所以说语言上没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海归 优势越来越弱化了. 某 IT 企业副总裁乔健:我们在招的时候会发现,基本上一判断你出去是到 哪个国家,然后学习的是什么专业,出去到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国家,很普通的学 校,交了很多钱去读了一个书,如果以为出去转了一圈就有竞争力了,是不太可 能的. 某影像产品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经理管然:我们更多地讲我们谈到的技能,技 能是能够产生绩效

的能力.有的人说我的能力很高啊,那么这种能力,可能指的 是过去的能力 .比如说我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像刚才您讲的,从本科到硕士甚 至到博士,那么他具备的是书本上的系统的知识结构 ,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转化 成他完成既定工作或者目标所需要的技能的本身. 雇主们的分析反映的是一些海归身上存在的问题.其实归纳起来,主要有四 点:第一,海归的期望值比较高,自我定位不准确;第二,国内学历的竞争力上 升.第三,洋文凭的含金量总体有所下降,第四,海归人员增多,不再物以稀为 贵.

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篇十
《大海归VS小海归:同是海归工资竟差3倍多》

大海归VS小海归:同是海归工资竟差3倍多

“你以为海归很神气?其实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回来的。”

当然,这句玩笑话不必当真,但也确实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海归,之于现在的中国,从一个褒义词返璞成为一个中性词。他的神秘光环在逐渐消退,人们则更愿意客观地去看待这些海外归来的学子。

其实,海归一直都很“神气”,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真才实学,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就业心态。

同是海归,差别咋就恁大?

2005年,孙牤的表哥到美国读大学,三年后,学习经济学的他顺利完成学业,进入波士顿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

孙牤家住郑州,比表哥小两岁,两人关系很要好,从小就读于同一所小学、中学。2008年,孙牤一路追随表哥,来到美国选读经济学。2012年,孙牤大学毕业。这一年,兄弟俩一起回到国内发展。

没多长时间,孙牤和表哥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不同的是,表哥拿的是年薪,30万,而孙牤,每个月只拿不到5000元的工资,即便算上其他的奖励,一年最多也只有8万元的收入。

孙牤心里感到委屈:同是海归,一个年薪,一个月薪,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微博]生回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与本土人才相比,海归的就业竞争力如何?回国多久后能找到工作?每月能挣多少钱?哪个专业最吃香? 2012年年末,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权威发布《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该报告联合众多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上万名海归人士,回收超过8000份有效问卷。 报告从海归就业现状、薪酬水平、职业前景、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全方位多角度体现了中国海归的职场生态。

七成留学生回国就业

调查表明,在新的“回国潮”冲击之下,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回国就业。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67.2%起薪不足6万。

而美国海归的起薪普遍较高,近50%年薪超过6万,高于平均水平;拥有世界百强名校背景的海归目前平均年薪是20.9万,高于普通院校;外企海归目前的平均年薪为18.8万;男性海归的平均年收入也明显高于女性。

七成海归东家是私企

调查显示,私企成为中国海归就职的最大东家。71.2%的海归目前都就职于私企,就职于外企的海归仅有11.3%,还有8%就职于事业单位、大学和科研机构。

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海归薪酬也呈现出非常大的差距。

工作一年后,海归的平均年薪增加到了8.3万,工作3年后则能拿到13万左右的年收入,而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之后,平均年收入则高达32.7万。

21%海归扎堆金融业

调查显示,59%的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是管理学和经济学。

而此次对海归从事行业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金融业仍旧以21%高居榜首,其次是文化艺术、教育、商业咨询、电子信息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专业如创意艺术类、动漫设计类、环境类等,也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重要选择之一。此外,一些交叉学科如工业设计、新能源科学、生物医药、奢侈品管理等,由于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就业范畴广阔,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 名校背景“更值钱”

调查显示,海归之间收入差距显著,决策层与普通职员的年收入差距近30万元。

有世界百强名校背景的海归目前平均年薪是20.9万元,当地国百强院校毕业的海归平均年薪是14.1万元,普通院校背景则只有8.3万元。

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的海归年薪比普通院校毕业的要高出12.7万元,无论是在求职、工作还是职场人脉累积等方面,名校背景的确具有优势。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世界百强名校招生要求比较严格,其过硬的教育品质和强大师资力量能够保证毕业的学生在个人素质方面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同时,世界百强名校的名气和众多的国际校友资源,能够使得海归在进入职场时优先被企业所关注和接纳,开展事业时也有更多优质的国际人脉关系。

但是,名校背景的海归对自身的定位更高,普遍要求也更高,对于工作性质和薪酬都有比较高的期望值,一旦无法实现,容易产生较大心理落差。

在此次调查中,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的海归对于年薪的期望值最高,达到34.8万元,高出实际66.7%。同时,在对于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只有6.3%世界百强名校背景的受访者表示十分满意,远低于当地国百强院校毕业的19%,名校背景海归的工作满意度普遍低于非名校背景的受访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海归收入 海归第一年收入 海归找工作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工作经历海归收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881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