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美雪争春

美雪争春

2016-01-30 08:54: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美雪争春篇一《百鸟争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美雪争春》,希望能帮助到你。

美雪争春篇一
《百鸟争春》

百鸟争春

美雪争春篇二
《傲岩争春春长在》

傲岩争春春长在——记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

王生英,女,河南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汉族,党员,48岁,教龄30年。当选为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简要事迹如下:山村女教师,30年教学生涯中,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1978年雨季校舍破旧,为保证学生安全,她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1986年放弃改行多挣钱的机会,自愿调到最偏僻的学校,将破旧仓库修补未教室。1993年,学校被暴风雨摧毁,为方便本村学生读书,她就把学生带到家里上课,后又和丈夫一起把家里的小麦、谷子等卖了,并赊帐、借钱建起了家庭学校。为偿还债务,一家人节衣缩食,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将省下的钱为学生添置学习用品。

王生英同志是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她所在的山村经济比较落后,土地贫瘠,山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生活清贫,教育落后。为了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王生英同志立志家乡的教育事业,克服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三十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歌,被誉为山区的“蒲公英”和“傲岩争春的青松”。是什么力量使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安贫乐道、无怨无悔,三十年如一日呢?“让山区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我最大的心愿。”王生英质朴的话语折射出一个山村教师高尚的品格。

一、“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王老师出生在卸甲平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王生英,偏偏喜欢上了读书,但是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一个女娃,而且还有残疾。为了上学,王生英哭着、闹着求爹娘。爹娘疼爱她而且比较开通,他们咬咬牙,答应了的生英要求。为了供生英上学,他们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钱。生英的母亲给人家纺花常常深夜未眠,父亲冒着危险到山上采石。体味着父母的辛劳,眼见着儿时的伙伴因为贫穷上不起学,在山上放羊、拾柴、嬉戏打闹,王生英深深体会到山区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于是她暗暗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王生英勤奋刻苦,终于读完了高中,并在197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民办教师,实现了她多年的愿望。当她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几十双渴望知识的目光,她激动得流下眼泪,立志要扎根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二、“山路崎岖,挡不住脚下的路”是她献身教育的决心

王生英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河相隔,就是隔山而望,从家里到乡里,二十多里的山路一口气都不歇还要走四个多钟头。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了隔着一条大河,平常需要走半个钟头的路程。因为王生英同志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

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王老师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又回到家里。那时候乡亲们一次次搀扶、学生们一次次接送,增添了她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1978年6月,阴雨下个不停。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经风挡雨。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实在太危险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家里。这时候的王生英,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看着王老师每天这个样子,乡亲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股劲地掉眼泪。孩子们哭着说:“王老师,你不要再挨家挨户地跑了,我去把他们都叫到我家里来!”乡亲们无言的泪水、孩子们质朴的话语就象缕缕春风,拂干了王老师湿漉的衣衫,抚慰着他摔疼的腿脚。每当这时候, “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这两句恩师的赠言便浮在眼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在三十年的教学生活里,王生英同志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8个月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王老师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跋涉在山间小道上,道路漆黑,没有灯火,摔跤是常有的事。一次竟从山半腰滚下来……山路崎岖,没有动摇她献身教育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竟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乡亲们的支持,孩子们的敬重,使王生英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山路再难,她不怕,工作再苦,她能顶住。由于山村落后,一些人不重视教育,认为上学没啥出息,不愿让孩子上学。有些人认为一个残疾女人,拖着病腿东奔西跑,是出风头,是自找罪受。甚至村里的个别干部也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为此,她曾感到过委屈,也曾伤心地落泪,心想,干好事咋也这么难!但是乡亲们信任的目光和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使她把所有的委屈、泪水都抛在了一边。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感到踏实和快乐。

三、“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的面貌的改变”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山区的教师是十分清贫的,在那过去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山区的民办教师,工资少得可怜。升英同志每月拿过5元、10元、30元、40元、70元的工资。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而在当时,王生英的裁缝活儿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凭着她的本事和心劲,完全可以开个裁缝店,挣钱养活全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家里人和亲戚朋友也曾多次劝过她,但是她没有动心。因为山里的孩子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山里的孩子们。

1985年,王生英同志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王老师商量:“咱们一

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丈夫的心情,王老师能理解,他是为了她好,为了这个家好。但是她却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丈夫被她的赤诚打动了。为了她钟爱的事业,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王河生最终放弃了东北的工程。从那以后,他成了学校的义务好后勤。在山区的小道上,他用自行车驮着生英上班下班、开会学习。学校的门窗坏了,他义务修理,校舍漏了,他主动修补,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条件,他花钱给学生打造了32块水泥板桌面。这在当时,成了大队里条件最好的学校。

1986年。王生英老师自愿调到最偏僻、最遥远的桃园学校。教室设在一个废弃的破旧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每到下雨的时候,总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教室的墙皮四处脱落,地面也是坑坑洼洼,支水泥板的泥墩东倒西歪,水泥板动不动就歪倒,经常不是压着学生的脚,就是碰着学生们的腿。找村里反映,也未能及时解决。丈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学生放学的时间,悄悄地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他又自己花钱,买来一百多片蓝瓦,修补好教室的屋顶。看着他所做的这一切,王老师感到莫大的幸福和鼓舞。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她的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

人们都说,山里的孩子不金贵,摔摔打打又一年。每当想起这句话,王老师便想到那些心酸的往事。多少个夜晚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里,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害怕地依偎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的时候,她常愧疚地落泪。特别是有一次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和补课、浑身是泥地回到学校,看见姐姐把弟弟搂在怀里,依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的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伤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为了山区的孩子和山区的教育事业,王生英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庭的照顾很少。每到祭日,她就会到父亲的坟头前,为父亲烧上一把纸。因为在他老人家生前,好没有尽到当女儿的孝道。1980年,父亲大病住院,母亲又身患肾病,无力照顾父亲,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当时都还年幼,照顾父亲理当是她这个当大姐的责任。但是几十个学生就她一个老师,她离开了,他们就得停课。权衡再三,她只好去求大妹妹替她去照顾父亲。当时她妹妹还小,没有出过家门,这么重的担子让她去担,实在太难为她了。看着妹妹泣不成声的样子,她感到揪心般的难过。1990年父亲老病重犯,病卧在床。王老师当时正担任着四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直到父亲去逝,也没能亲自给他喂一口水、一口汤,父亲的永别给她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和愧疚。

今天,女儿和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上了大学。女儿回忆儿时的经历时,在信中对她说:“那时候,看着妈妈你整天又忙又累,我们心中也挺难过。天天饿着肚子等你盼你,却不见你回来,特别是冬天,你连夜给学生做棉帘,我们没有棉衣你却不管。又

冷又饿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每当听别人家的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们就烦。现在我们才逐渐明白,你并不是不爱我们,你只是把对家庭的爱、对儿女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生活在那样特定的环境里,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付出、有牺牲,而付出和牺牲对妈妈你来讲,只能以家庭为代价。”女儿这番真切的话语,使她热泪盈眶,心中的伤痛多少得到一些抚慰。

四、“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家为校十余载”是她无私奉献的写照

九十年代,在偏远的山区,能有一间破旧的教室上课,就是老师和学生最大的心愿了。坐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课学习,简直是一种奢望。可是就连这样的心愿,一夜之间也化为乌有。

1993年,一场狂风暴雨冲垮了他们赖以学习、生活的校舍,破旧不堪的教室,坍塌成一片废墟。王生英老师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到外村学校去借读?不行!外村学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去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在那里出没,过去曾有过小孩被狼吃掉的事情,孩子们经过那里是很危险的。她拖着残疾的腿多次找村委会反映情况,请求村里尽快盖几间教室,得到的回答是“村里穷,眼下拿不出钱来”。被迫无奈,她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学生们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情景是那样的凄凉。有一次,他们正在山上上课,骤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未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大风卷走,学生的书本被狂风刮得七零八落。倾盆大雨直泻下来,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乱响,孩子们吓得乱作一团。她再一次把情况反映到村上,仍然没有满意的回答。无奈之下,她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家里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也很破旧,但总比在野外上课强多了。爱人听了她的话,二话不说,便回家收拾屋子去了。从此,她们家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三个班学生的教室。 孩子们在拥挤不堪的环境里上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时间长了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王老师常常为此事犯愁,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这在当时谈何容易呀!1989年因为爱人生病欠下一大笔债,而她当时每月只有40元的工资。怎么办?和丈夫一合计,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建房。于是夫妻俩横下一条心,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拉出去卖了,盖房的钱还差很多,于是他们又到东姚乡李家厂村付银顺家赊砖瓦。好话说了一箩筐,并答应给人家付利息,才谈妥了砖瓦的事。为了解决木材问题,他们把家里的大小树木全刨出来,又到几十里外的安阳县马家乡横岭村姨父家借椽子和檩条,单单去她姨父家拉木料就跑了三次。有一次深夜两点,爱人还没有拉料回家,她在家坐卧不安,和邻居一起到几里以外的路上去接。因为那儿的山路非常难走,村里的车常常出事,当时又是深夜,万一有个好歹,家庭和孩子的命运都无法想象。王生英在焦急中等待了许久,终于看见闪亮的车灯,听到“拖拖”的响声,绷在心里的那根弦才松下来。

在建房的日日夜夜里,王老师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她和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为了学生们的安全,

他丈夫又想尽办法,给楼梯走廊焊上了栏杆。从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而她和丈夫因为建房过度操劳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她也常常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偿还欠下的大量的外债,一家人节衣缩食,每天拾柴烧火做饭、挖野菜充饥。省下一个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学生们的衣服脏了她给他们洗;学生们饿了,她给他们烧火做饭;学生生病了,她给他们打针吃药;天气冷了,她给他们添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她就像他们的母亲。山里人都非常实诚,为了报恩,学生和乡亲们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油、鸡蛋送到她家里,每次王老师都把礼物一一退回去,因为她办学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图得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

在王老师的学生中,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同学叫李增华。他只能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刚来学校的时候,增华的父亲十分为难,一再说给她送来个累赘。望着增华渴望上学的目光,王老师毫不犹豫地收下了他,并对他父亲说:“孩子虽然残疾,但是他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她每天背着他上楼、下楼,背着他上厕所,帮助他解腰带、系鞋带。一背就是两年。随着增华年龄的增长,背着增华上楼越来越吃力。有几次还摔倒在楼梯上。爱人见状,毫无怨言地接过了背增华上楼下楼的任务,一背又是四年。十年里,在领导和乡亲们的关心鼓励下,在丈夫的配合支持下,无论经历了多少艰难,她都没有气馁过。每当提起这事儿,她总是说:“虽然苦了自己,苦了家里,但是为了学生,值得!”

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虽然普普通通、坎坎坷坷,但她选择了教师这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为之默默奉献,而无怨无悔;三十多年来,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了她“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三十多年过去了,数名学生升入了大学、数十名学生升入了高中,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成绩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她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王生英同志是红旗渠的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感染着她,无私奉献、不断进取的品格时时刻刻激励着她。使她勇于面对山区的贫困、环境的险恶和身体的残疾,顽强地实现着自己“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的志向。

三十多年过去了,王生英老师满怀深清地说:“家乡依旧贫困,但已是今非昔比;我依然贫穷,但已是翻天覆地。这是知识的力量,这是教育的伟力。我甘于清贫,但我不甘于家乡的贫困。在今后的岁月,我将以自己微薄之力广播知识的种子,让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美雪争春篇三
《梅花争春》

彩梅苑里朵朵彩梅俏争春

我们班取名彩梅苑,因为彩梅代表着各展其能、各放异彩的孩子们,希望每个孩子的生活都多姿多彩。

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每天早晨孩子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美妙的晨诵之旅。

还记得诵读《不应当只记得》这首诗时,

不应当只记得

金波

不应当只记得,

牛奶是从奶瓶里倒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

牛从大草原上走来,

草原很辽阔,很遥远.

不应当只记得,

苹果是从奶奶的菜篮子里取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苹果是从树上摘下来的——

苹果树长在土地上,

土地很黑 , 很肥,

泥土里还有人们的汗水.

不应当只记得

衣服是从市场上

买回来的

还应当知道

花花绿绿的衣裳是纺织女工织出来的。

丝线很细、很长

编织着纺织女工的梦想

不应当只记得

米是从米缸里取出来的

还应当知道

米是稻谷碾出来的。

稻谷长在稻田里,

稻田里还有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慕语涵续写了这首诗,

不应当只记得,

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还应当知道,

这世界很大很大,

有许多许多的你我他,

共同生活在一个太阳下。

我们要记得别人的给予,

更要懂得回报大家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晨诵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诗

歌所传达的感恩、美好及快乐。

生日诵诗为一个孩子的生日带来怎样的感动。这是送

给史丰宁的生日诗:

奔跑的信念

送给史丰宁

在长长的跑道上

出现了一个小女孩 那就是史丰宁

她用自信的微笑

来回报长长的跑道

她相信最后她一定会跑到终点

她一定会在终点欢呼

多少孩子们成长中的生命,又因为这样的诗歌添加了多少诗意与坚强。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又会因这样的吟唱达到怎样令人憧憬的美好。

午读是一段美妙的时光。

本学期我们首先共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这也是我们班的推荐书目,因为我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能像主人公——金玲一样正直、善良、懂得关爱他人,不一定学习成绩优秀,但要努力去做每一件事。《爱的教育》这本书,

是我们班苦等了三个星期才在图书室借到的书,这本书我们共读了一个多月,书中的每一篇日记,每一个故事,我们都细细品尝,感受着书中那些崇高、纯真的师生之爱、同学之爱、父母之爱、朋友之爱。我们们准备下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再读《爱的教育》。因为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在五(5)班发生了那么多或开心或难过的事情,在读这本书时,每个学生都会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相似的经历,我相信,书中传递的爱、坚强、信念,会让孩子们的心灵再次得到净化。

读完这本书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爱的教育》读后感手抄报评比,孩子们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话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班的感恩课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主题班会,这次主题班会是因为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而举行的,我们班的课程表旁边有一句话——是谁的生日自己早上主动把名字写上。晨诵时,就会得到李老师和全体同学的祝福。恰巧一次,班里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两人同一天生日,班里一些调皮的男孩子就嚷嚷着同年同月同日生……之类的话,闹得沸沸扬扬,针对这件事,我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我和你一样,我又和你不一样,通过这次班会课,学生们意识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有许多,但它们就像班里每一个同学一样,虽年龄相同,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还是家里

的小皇帝,有的已会做鸡蛋炒西红柿,有的自己步行上学,有的却天天需要接送,有的勤奋努力又上进,有的却整天嘻嘻哈哈,啥都不在乎。同时也意识到小小年纪生日搞得特隆重也不好,生日更应感恩父母。这次主题班会后,懂事的彭鑫彤在自己生日时反而送给妈妈一个礼物,她说:

“我的生日,就是我的感恩节!”

我们的班级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晒晒我的桌斗”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每次班会课前一分钟检查。

“保护我的小书包”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更加珍惜自己的小书包了。有的学生的书包,实在不能用了,就自觉找一个颜色、样式差不多的代替,为什么举办这个活动?是因为,这个小书包确实很轻巧、实用,走路队时,一溜儿显眼的黄色,总会让路人、车辆自觉为路队让道,为我们的学生让道,为我们的学生又筑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指本学期要养成随手把凳子放桌子下面的好习惯,小举动,却包含着大安全。

除此之外,我们班每学期还要举行一次书法比赛和两次书法姿势比赛。

我们班的班级博客圈、QQ群,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照片上传给家长看。群里的家长论坛为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关系,让我们的家校共育更有效、更有价值、更有生机。

美雪争春篇四
《雪梅争春》

雪梅争春

作者:吴思远

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2015年第06期

【向你介绍我】

我喜欢亲近大自然,它就像无字的书;我也喜欢亲近书本,它是凝练的自然。书中那些奇妙的文字,漂亮的图画,丰富的想象,把我带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沉醉在书海中,我懂得了怎样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怎样描绘自己的梦想。

南京的雪,来得迟,来得慢,来得优雅。寒假中的一个早晨,我终于等来了一场瑞雪。 一打开窗户,一个银白色的世界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房子、草地、树木……银装素裹,我像是置身于童话世界。一阵寒风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梅香。嗅着梅花散发出的令人陶醉的花香,我走出屋子,去探寻冬日里的美丽。

草地已不再碧绿,小草也没有了以往的活力,正躺在雪被子下做着美梦。唯独这梅花,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使整个银白色的世界丰富了起来。虽然它们只有红黄两种颜色,却并不逊色于牡丹的艳丽;它们虽小,却不逊色于松树的挺拔。它们这里一簇,那里一朵,为世界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就在我专心赏梅时,天空中飘下了另一种“花”——雪花。在空中飞舞的雪花,是单纯的白,晶莹剔透。雪花虽惧热,却不冷漠,尽心尽力地装扮着这个世界。

雪花与梅花都在展示各自的美,都想成为春天来临时那最美的一道风景。我认真地观察雪花和梅花。雪花晶莹洁白,形态各异;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雪花飘得更轻更柔了,梅花开得更娇更艳了。它们似乎在异口同声地说:“我给人们送来了美丽,我为春天送来了色彩,我是最美的!”

雪花在我眼前舞得更欢快了,梅花在寒风中笑得更灿烂了。它们好像在问我:“你快说呀!谁是春的使者,谁最美丽?”“这……”我左右为难,“你们各有所长,你们装扮着这个世界,都是春天最美丽的使者。”雪花和梅花似乎都明白了我的话,不再争吵了。雪花悄悄地落到梅花的枝头上,梅花友好地朝它微笑。

“嘀——”汽车的喇叭声将我从雪花和梅花的世界中带回现实。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梅花在雪中灿烂地绽放。它们真的听懂了我的话吗?没有人知道。可是,正因为有了雪花和梅花的相伴,这个季节才显得更加美丽。

(指导老师 朱万梅)

美雪争春篇五
《争春升级1》

序言

以九连环为代表的巧环玩具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为使巧环文化传承有序,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巧环著作。1958年俞崇恩出版《巧环》,收录苏州阮氏巧环24种,1999年再版时更名为《千变万化的九连环》。2000年周伟中出版《九连环图谱》,2003年又出版《巧解九连环》,收录巧环60余种,并对巧环做了详细的分类和研究。2003年王宗一出版《神秘的绳套》,收录巧环50种。

我与巧环结缘实属偶然。2001我从杂志上第一次看到巧环的介绍。2002年在省城购得第一副九连环,把玩片刻即能解开,似有天赋。2006年入住魔方吧论坛,发现这里竟有个专门讨论巧环的版块,从此我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犹记当初蒙乌木、邱志红等高手悉心指点,才得以略窥门径。此后,我详细学习了几部巧环著作,并通过网络看到了国内外众多新奇的巧环作品,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遂编《智力铁环集中营》和《新环展示厅》两帖,总结心得。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学会了拓扑简化术,走上了脑解巧环之路,每见新环,凝视片刻,即可解开。但巧环的更新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我“贪婪”的双眼,于是更多的日子是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度过的。

终于,DDK来了,带着自己的独门重宝。如同跋涉于沙漠的旅者看到了绿洲,漂泊于大海的水手看到了陆地,我的欣喜无以言表。还记得DDK最初发帖,因图片模糊,应者寥寥,然从“抚琴退兵”始,DDK开始发力,精品相继而出:葫芦穿梭、峰回路转、古墓逃生、杯弓蛇影、哪吒闹海、九九连环系列、天笼系列……他就像机器猫小叮当,口袋里的宝物取之不尽。

DDK的环难度高、结构巧、名字形象,还出现了一些前所未闻的新结构,大大丰富了传统巧环的形式与内容。

有DDK相伴的日子不再沉闷漫长,每天早上,打开电脑总是先到吧里欣赏DDK的新作,每见新作,必绞尽脑汁破之而后快,此环刚破,新环又出,再破之……日子就在这样的“较量”中度过,其间快意,就算当初洪七公和欧阳锋的临终对决,也不过如此。

2010年10月,DDK闪亮登场。2012年5月,DDK又悄然隐去。短短一年半,DDK发帖500余,创新巧环千余件。期间,DDK日日有更新,天天有惊喜,为众多环迷带来了一场巧环盛宴。如果说之前的巧环领域是万物蛰伏的寒冬,那么DDK的出现就犹如一声春雷,顷刻间大地复苏,斜红叠翠,美不胜收。

神龙见首不见尾,DDK为人低调,姓字籍贯亦无从知晓,他的隐去,给巧环事业留下了无法填补的空白。哥已不在江湖,江湖里仍有哥的传说。无论何时,环迷们都不应该忘记巧环奇才——DDK的传奇故事。为此,某编写此书,收录DDK的心血,以资纪念。

本书共分四卷——

第一卷:一枝红杏出墙来。收录DDK比较简单的作品。第二卷:乱花渐欲迷人眼。收录DDK中等难度的作品。第三卷:空谷幽兰独自愁。收录DDK曲高和寡的作品。第四卷:百花齐放闹新春。收录其他环友的创新作品。

忧天杞人2012.10.14

《巧环之春》第四卷——百花齐放闹新春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4-

第巧环四之卷春��

�百花齐放闹新春

《巧环之春》第四卷——百花齐放闹新春

目录

-5-

蓦然回首篇篇首语………008两袖清风……009心如明镜……010日月争辉……011聪明蜗牛……012倒拔垂柳……013玉米九连环…014混沌九连环…016大龙虾………017一夫当关……018山重水复……019爱的奉献……020三打祝家庄…021百足之虫……022神龙摆尾……023梯田…………024金钩蝎子……025蛟龙惊蛇……026爱情保卫战…027心有灵犀……028花季少女……029

问道者篇篇首语………030龙字环………031东字环………032方字环………033文字环………034明字环………035道字环………036赵字环………037钱字环………038孙字环………039李字环………040郑字环………041马字环………042福字环………043爱字环………044顶字环………045英文人名……046软硬兼施……047骊龙吐珠……048

忧天杞人篇篇首语………049麻花辫子……050颠倒九连环…051山路十八弯…052蚊香环………053反蚊香………054旋转风车……055长弓环………056奥运五环……057九死一生……058倒脱靴………059拉锁环………060琵琶环………061投石激浪……062向日葵………063五行阵………064苹果树………065中国结………066糖葫芦………067Z连环………068金字塔………069

超级立方体…070魔方环………071二阶九连环…074左右为难……075勺子丸子……076救生艇………077忘记二千篇篇首语………078米奇环………079岐中易………080幻环…………081孔明帽………082铁饼人………083两道弯………084小灯笼………085龙头环………086金猪送福……087大力士………088四节鞭………089鱼环…………090螺旋掌………091

美雪争春篇六
《俏也不争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美雪争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中岛美雪北国之春 春桃的战争 战国春秋全面战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美雪争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美雪争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912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