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怎么表现出愧疚

怎么表现出愧疚

2016-01-31 10:41: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一《20141008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怎么表现出愧疚》,供大家学习参考。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一
《20141008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Vol. 22, No. 10, 1628–163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4.01628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张 琨1 方 平1 姜 媛2 于 悦1 欧阳恒磊1

(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教研室, 北京 100084)

摘 要 几十年来, 内疚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其研究多从儿童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而近些年, 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内疚的道德层面, 即关注人际交往或社会事件中情绪的道德价值。内疚作为一种道德情绪, 是伴随道德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维持和修复社会关系以及情绪情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文章从道德视角对内疚的界定、产生机制、行为反应以及亲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以期为国内的同类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关键词 内疚; 道德; 补偿; 亲社会作用 分类号

B849:C91

发的一种焦虑状态。该学派认为内疚是精神病理学和情绪困扰的一种重要诱因(引自O’Connor, Berry, Weiss, Bush, & Sampson, 1997)。这种情绪困扰与恐惧、愤怒明显不同, 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对自身的行为、状态或意图不符合社会准则的认知(Baumeister, Stillwell, & Heatherton, 1994)。

之后, Hoffman提出, 内疚是个体因做了危害别人的行为, 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的反省, 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引自施承孙, 钱铭怡, 1999)。相对于精神分析学派, 这种界定从自我层面的焦虑延伸到因道德准则的违背而引起的自我反省。随后的许多研究都是基于这一界定来解释内疚的。

目前, 大多数国内外研究者认为, 当个体认识到自己做了某种违背道德的或伤害他人的事情, 并应该为之负责时, 就会产生内疚这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反应(Turner & Stets, 2006)。另外, 也有研究者从情感和认知成分的角度出发, 将内疚定义为在人际交往中, 个体根据道德自我认同标准认知自我, 评估事件后果并归因于内部自我而产生的情绪(俞国良, 赵军燕, 2009)。Tilghman-Osborne, Cole和Felton (2010)拓宽了行为感知的范围, 认为内疚是因为个体觉得他们的(真实或者假想的)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并且违反了自我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痛苦的情绪体验。因此, 内疚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反应,

1628

道德情绪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思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周详,杨治良, 郝雁丽, 2007), 其作用在于能够促进良好的道德行为, 抑制非道德行为, 并且有利于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发展(Eisenberg, 2000; 刘国雄, 方富熹, 2003; Jones & Fitness, 2008)。因此, 内疚(guilt)作为典型的道德情绪, 尽管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 其仍具有亲社会作用, 能使个体超越自身关心他人(de Hooge, Nelissen, Breugelmans, & Zeelenberg, 2011)。近些年, 国内外关于内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 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从人际活动的道德层面来探讨, 而国内对内疚道德层面的探讨则相对较晚, 较多关注在发展、心理健康和人格层面。因此, 从道德视角对内疚的概念和类别、产生机制、行为反应以及亲社会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 能够帮助理解内疚的道德价值, 并给国内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1 内疚的概念

最早对内疚进行心理学探究的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内疚并非是由伤害他人引起, 而是个体在幼儿时遭受父母惩罚或是抛弃后所引

收稿日期:2013-12-2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BA090065)资助。 通讯作者:方平, E-mail: pfang2007@126.com

第10期 张 琨等: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1629

它随着道德水平的发展而发展。而内疚的表达也可以反映出个体道德标准的建立。

在概念界定时, 由于同属于消极体验的道德情绪, 并且诱发情景相似, 使得内疚、羞愧(shame)和后悔(remorse)这三种情绪很难分离。为了准确界定它们的区别, 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对内疚和羞愧的区分一直是道德情绪研究的热点, 相关研究涉及诱因、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首先, 一般来说, 内疚是一种“私人化”的情绪体验, 而羞愧则是“公开化”的情绪体验。因此羞愧比内疚更关注他人的评价, 多产生于有他人在场的场合(Cohen, Wolf, Panter, & Insko, 2011)。当然, 也有研究表明, 一些被试存在“独自的”羞愧和“公开的”内疚(Tangney, Miller, Flicker, & Barlow, 1996; 谢波, 钱铭怡, 2000)。其次, 内疚针对的是自己的不良行为, 而羞愧针对自我本身(Gausel, 2012)。内疚不会影响个体对道德自我的认同, 而只是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反省, 并感到自责懊悔, 最终对自己将来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而羞愧则会使个体因违反社会道德标准产生整体的消极自我评估, 从而产生被贬低感和无价值感(Eisenberg, 2000)。然后, 在行为表现上, 有研究表明内疚者往往是“修复者” (amender), 会对负性结果进行补偿; 而羞愧者则是“回避者” (avoider), 面对负性结果往往选择逃避(Barrett, Cole, & Zahn-Waxler, 1993)。也就是说, 内疚关注的是事件对他人的伤害, 倾向于补偿; 而羞愧关注的是事件对自我的伤害, 倾向于回避(Teroni & Deonna, 2008)。最后, 在程度上, 羞愧比内疚更强烈, 更痛苦; 而内疚比羞愧更自责, 更具适应性(Kim, Thibodeau, & Jorgensen, 2011)。

在内疚和后悔的区分中, 研究者认为内疚和后悔作为相似的两种情绪, 都发生在对负性事件的结果负有责任的情境中。但是内疚多发生在伤害他人的情况下, 事件的不好结果需他人承受, 个体本身有一种“对不起他人”的情绪。而对于后悔, 事件本身的消极结果可能针对别人, 也可能针对自己。它是一种个体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 并想改变消极结果而产生的情绪。这种“不应该”表现为多个方面, 比如个体的局限、缺点、不幸或者伤害等(Zeelenberg & Breugelmans, 2008; Imhoff, Bilewicz, & Erb, 2012)。

2 内疚的类别

传统意义上的内疚是指人际违规内疚, 即个体层面的内疚, 是个体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性的影响并意识到自己应对此负有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种带有痛苦、自责的情绪体验(乔建中, 王蓓, 2003)。其中, 个体与违规有直接关系, 并存在实质性的伤害或违规行为。而且, 产生的内疚情绪是亲社会的, 能加强人际关系(Roos, Saalmivalli, & Hodges, 2011; Hale & Clark, 2013)。换句话说, 人际内疚是基于个体的道德标准产生的一种有利于社会交往的情绪(de Hooge et al., 2011)。

随着研究的深入, 根据伤害的性质、违规者与个体的关系以及道德标准的不同等诸多因素, 研究者开始关注和界定一些不同于人际违规内疚的内疚类型。

首先是替代性内疚(vicarious guilt)。它不同于人际内疚的是, 个体并没有违规行为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而是当与个体有较高社会认同或亲密关系的人做了违规行为后, 个体产生的内疚。替代性内疚一般可以通过个体感知到的与违规者的依赖关系、对事件的评价以及弥补他人错误的动机来预测(Lickel, Schmader, Curtis, & Ames, 2005)。

其次是群体内疚(collective guilt)。它是群体层面的情绪, 与个体所属的群体有关。一般认为, 情绪是个体体验到的事件对自身影响结果的感受。然而, 现有许多研究表明情绪也是一种群体层面的现象。这是因为人们对自我的感知有部分是来自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Ferguson & Branscombe, 2010)。与群体相关的事件即使对个体没有直接影响, 也会影响其所思、所感和所为(Postmes & Branscombe, 2010)。而且, 内疚不只是个体违背社会规则后的情绪, 当人们的群体行为与群体的价值或规则不一致时, 即使个体并未参与其中, 也可能会感到群体内疚(Doosje, Branscombe, Spears, & Manstead, 1998; Branscombe, Slugoski, & Kappen, 2004; Iyer & Leach, 2008)。另外, 对内群体认同的程度会影响内疚的程度。相比于低认同的人, 高认同的人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疚情绪(Seger, Smith, & Mackie, 2009)。群体内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负性社会形象的接纳。只要个体把自己归于施害群体

1630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perpetrator group), 承认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过去的所作所为威胁到了群体认同, 并且内群体应为之负责, 就会体验到群体内疚。因此, 即使有人已经为不道德行为负责, 甚至自身并未参与其中, 个体也会产生群体内疚。显然, 这是群体内疚与个体内疚的重要区别(Doosje et al., 1998; 石伟, 情境不同, 难以进行控制。

另外, 还有许多内疚研究采取情景模拟法。以儿童为被试的内疚研究常采用的是玩具范例法, 即呈现给儿童一个模拟的情景, 然后观察儿童的反应(Kochanska, Gross, Lin, & Nichols, 2002)。对于成人, 常常给被试呈现日常生活中能够诱发内闫现洋, 刘杰, 2011)。

最后, Hoffman (2000)提出了虚拟内疚。日常生活中, 尽管人们没有做伤害他人的事情, 或所作所为并没有违反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 但个体自认做了错事或与他人所受到的伤害有间接关系, 也会感到内疚。区别于伴随有实质伤害或违规行为的违规内疚, 这种内疚被界定为虚拟内疚。具体来说, 违规内疚是个体存在着主观意愿去伤害别人, 或真正地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 良心发现后觉得对不起受害人而产生的内疚; 而虚拟内疚则是个体在即使什么也没做, 或与伤害事件只存在间接关系的情境下产生的内疚体验, 其原因是个体觉得自己违背了自身认同的内在道德规范。虚拟内疚通常发生在道德水平较高或是有亲近责任关系的个体身上, 比如灾难幸存者, 或者看到亲人悲伤的个体等(引自乔建中, 王蓓, 2003)。

3 内疚的测量

内疚是高级情绪, 它的测量不同于一般情绪, 研究方法常常受到限制。目前关于内疚的测量多采用自我报告法, 情景模拟法和整体形容词描述法, 而较少采取非言语技术, 反应时技术和脑成像技术(谢晶, 方平, 姜媛, 2011)。

有研究者认为内疚是一种特质, 他们通过自我报告法判断个体是否是易内疚者(guilt- proneness)。比如GASP问卷(Cohen et al., 2011), 测量个人违规后的自我评价和补偿行为倾向。也有研究者编制问卷来测量状态内疚, 比如TOSCA、DCQ和SGS。日本学者开发的青少年内疚评定问卷(SGI) (Arimitsu, 2002)综合考虑了DCQ和SGS的因素结构, 对东方文化更具适应性。国内也编制了中文版的内疚问卷, 包括伤害他人、关爱不足、自私行为和辜负他人4个因素(胡金生, 2008)。还有一种自我报告的方法是让被试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 然后再评价其内心情绪感受的程度。这种方法使个体的感受更真实, 能够很好的诱发情绪, 缺点是每个被试回忆的事件和

疚情绪的道德情景, 并对道德情景进行内疚现象学的描述, 让被试做出态度评定等, 评定方式往往参考自我报告问卷中的一些问题。

整体形容词描述法在内疚研究中应用较少。这种方法并不是通过情景诱发被试情绪, 而是向被试呈现具有内疚倾向的形容词, 然后统计被试在每个形容词下的得分或出现频率。Harder和Zalma (1990)编制的个人情感问卷(PFQ-2)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该问卷使用自我报告的方法, 但是问卷内容是要求被试评定20个内疚的形容词, 如后悔、懊恼等。这种方法直接明了, 易操作, 但是无法避免社会称许性, 有时也要结合情景模拟法使用。

这三种测量方法都针对一般的人际内疚情绪, 对于群体内疚或虚拟内疚, 还需要考虑额外的变量和情绪产生的前提条件。群体内疚的研究主要采用群体情绪的研究方法, 例如启动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 操纵类别化, 并区分个体情绪和群体层面的情绪等(陈满琪, 2013)。而虚拟内疚则侧重于诱发情绪的事件、个体在事件中的角色、以及与道德水平的关系等方面。

4 内疚的产生机制

关于内疚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一直是内疚研究的热点。早期理论从发展和人格等角度解释了人际内疚的起源, 随着研究的开展, 学者们开始从人际关系的道德层面来解释内疚的产生。从道德视角分析内疚的相关理论, 可以为内疚的产生提供可探讨的方向。 4.1 内部焦虑

早期的研究者从发展的角度把内疚的起源归于冲突引起的焦虑。弗洛伊德(1930, 1961)认为, 内疚是个体内部冲突的产物, 是超我与本我冲突的结果, 内疚是超我用来影响自我的武器(引自Baumeister et al., 1994)。Piers和Singer (1971)认为内疚产生于焦虑, 并把内疚看成是个体对本能的侵犯、破坏和性冲突(尤其乱伦)的反应。他们认

第10期 张 琨等: 道德视野下的内疚 1631

为, 真正的内疚是独立的, 不需要有意识地考虑旁观者的反应(引自Baumeister et al., 1994)。Buss (1980)也认为, 内疚是个人私有的, 对内疚最好的检验是了解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违规行为(引自Baumeister et al., 1994)。Buss的观点虽然增加了个体的内省因素, 但仍把内疚看成是单一的、内部过程的结果。所以, 早期的焦虑观点主要是从个体自身来考虑的, 人际道德层面的作用并未引起重视。 4.2 依恋

持发展观的研究者认为内疚源自个体害怕被排外的心理, 是由依恋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内疚的产生与父母的回避有关, 个体犯错后产生的悲痛、焦虑和恐惧是因为感受到被排斥的威胁, 而且内疚的强度与伤害关系的重要程度成正比(Kochanska & Aksan, 1995)。内疚产生后引发的补偿行为(如利他帮助和合作)能修复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依恋(Lickel et al., 2005)。此理论认为内疚的产生是为了维持社会关系, 若施害者不会被他人排斥, 其犯错误后就不会感到内疚, 或是会采用其他方法来合理化内疚事件(比如, 非人性化) (Kemp, 2012)。但是, 这种观点的局限在于不能解释替代内疚, 比如目击者不会受到排斥, 但是仍有利他行为的产生。总之, 持依恋观点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内疚情绪产生的人际交往层面的成因, 只是其焦点仍在个体自身的得失, 对内疚事件中他人的得失没有足够的重视, 它并没有从道德层面上考虑个体因为错误而产生内疚的根源, 因此, 这只是一种发展性的观点。 4.3 共情

许多研究认为内疚是由共情(empathy)引起的。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替代体验, 它是一种选择情绪, 人们对和他们类似的人更易产生共情和友好。而且, 内群体认为外群体缺乏次级情绪(爱、希望、轻视、愤恨), 所以个体对外群体成员较少产生共情。易共情的个体更利他, 更爱帮助, 更容易体验到内疚(Brown & Cehajic, 2008)。Baumeister等(1994)也认为引起内疚的典型原因是伤害、失去同伴或是让同伴感到痛苦, 内疚的情感来源是共情的唤起。个体天生会对他人的灾难、痛苦有一种共情, 当他们把他人的痛苦归因于自己的行为时, 内疚就产生了(Howell, Tutowski, & Buro, 2012)。也就是说, 当个体看到

别人痛苦时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这即是内疚产生的基础(Eisenberg, 2000)。这种共情观点关注内疚的人际层面, 焦点不是对自我得失的权衡, 而是对他人痛苦的体会, 具有道德层面的考量。 4.4 交换互惠

有研究者认为内疚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破坏了交换道德中的互惠原则(reciprocity morality)。许多研究证实情绪具有人际功能。比如, 情绪能够促进长期的社会团结和互惠的发展(Keltner, Haidt, & Shiota, 2006)。而且, 良好的社会化能自动地帮助人们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 内疚作为道德情绪, 对激发道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内疚是由道德规范所不接受的行为引起的, 这种不接受存在个人或社会标准层面的差别(Basile et al., 2011)。此外, 内疚主要产生于道德侵犯的情景, 在这类情景中, 个体的行为伤害了他人, 所以内疚被认为是个体违反了互惠原则后的结果。内疚产生后会促使个体采取随后的行为, 即重建互惠(重建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和重建积极自我概念(Cottrell & Neuberg, 2005)。然而, 目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受违规事件的影响, 所以违规事件的目击者会产生亲社会行为仍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基于这个理论, 我们可知如果没有互惠, 就没有内疚。比如, 犯人伤害一个陌生人, 相比于受害者是熟悉的人, 其内疚的程度更低。这种交换互惠的观点是从道德层面来引入的, 互惠就是个体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标准。 4.5 报应惩罚

还有研究者把内疚的起因归结于个体因果报应(deservingness)的心理, 觉得自己应该受到惩罚。Lerner和Simmons (1966)认为, 人们普遍相信在一个公正的世界, 每个人都会得到他应得的。这能解释一般的内疚, 比如, 违规通常被认为是“坏”的。根据公正世界理论, 违规者必须受到阻挠和惩罚(引自Miron, Branscombe, & Biernat, 2010)。如果没有惩罚, 也没有悔改的表达, 对于违规者自身和目击者来说公正世界的信念就受到了威胁。这种解释得到了一些关于公正信念实证研究的间接支持(Tangney, Stuewig, Mashek, & Hastings, 2011), 一些人认为“不公正—不必要”的违规若是偶然出现, 就会觉得内疚。比如, 个人被奖励了, 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特别贡献却得到奖励而内疚; 他们甚至会批评自己, 认为自己

163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22卷

不该接受奖励。报应惩罚的观点是不同于交换互惠的另一种道德视角, 公正是其核心。当个体意识到自身行为违背了公正这一道德标准, 作为必要的惩罚手段, 内疚及其补偿行为就会产生。 4.6 自我控制

在内疚的机制研究中, 也有研究者认为内疚的产生是因为个体感到失去了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理论着重在强调内心冲突。发展性研究表明内疚倾向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破坏行为。比如, 高内疚倾向儿童的不良行为会被过去的错误和预期的焦虑所抑制(Kochanska, Barry, Jimenez, Hollatz, & Woodard, 2009)。Baumeister, Vohs, DeWall和Zhang (2007)的研究也表明, 遭遇内疚的预期能够阻止人们去犯可能会引起内疚的不良行为。这种影响不受人际冲突的限制, 而是受个体行为与内心标准之间冲突的作用。比如, 无关道德的追求享乐也会使个体产生内疚, 因为享乐被认为是无用的, 甚至是不道德的。因此, 个体会控制他们的享乐追求(Kivetz & Zheng, 2006; Nelissen & Zeelenberg, 2009)。又比如, 在潜意识地产生内疚之后, 个体会对享乐追求表现出较少的自我沉迷, 并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Zemack-Rugar, Bettman, & Fitzsimons, 2007)。总之, 互惠和报应理论都关注的是人际和社会交往层面的道德标准, 而自我控制的观点关注的是个体内心, 即个体行为与其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冲突。

5 内疚的行为倾向

产生内疚后的行为倾向是补偿, 这在内疚的相关研究中基本是没有争议的。内疚作为一种道德情绪, 其会促使个体产生道歉、对受害者进行补偿、帮助他人免于受伤等亲社会道德行为的意愿。而在补偿意愿付诸于行为时, 补偿的方式有很多种。在精神层面上, 有道歉、忏悔和自我惩罚等(Howell et al., 2012); 在物质层面上, 有经济赔偿和帮助他人等(Basile et al., 2011)。信教者在内疚情绪产生时, 往往会选择在教堂忏悔, 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这是内疚表达的一种常见方式。而当补偿的可能性不大时, 个体常会采取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减少内疚(Nelissen & Zeelenberg, 2009)。此外, 内疚会有助于个体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而出现利他行为。Tangney, Wagner, Fletcher和Framzom (1992)

对五年级儿童内疚倾向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纵向研究, 八年后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 当初有内疚倾向的儿童更倾向于从事社团服务等与道德行为有关的活动。Kochanska等人(2002)指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需要内疚情绪, 因为内疚能帮助儿童抑制非道德行为的产生。Dearing, Stewig和Tangney (2005)发现内疚倾向与酒精和药物滥用及个人不幸之间存在负相关, 而与同情有正相关。Ketelaar和Au (2003)用实验的方法对内疚与合作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内疚可以增加人们的合作行为, 尤其可以增加那些平时有自私倾向(亲自我取向)的个体的合作行为。这些道德行为会减轻个体的内疚程度, 使其获得内心的平衡或他人的原谅(Tracy & Robins, 2006)。

所以, 内疚作为典型的道德情绪, 与道德行为密切相关, 并具有较高的亲社会性, 这是内疚研究者们的共识。当个体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伤害到他人或群体时, 内疚体验会驱使人们去补偿自己对他人或群体造成的伤害; 如果无法补偿受害者, 也会以其他方式来消除自己心中的内疚(Berndsen & McGarty, 2010; Ghorbani, 2013)。

6 内疚的亲社会作用

内疚这种由消极道德事件引起的负性情绪是一种基于道德的情绪反应, 进而产生具有道德性质的行为表现。这种道德情绪的表达以及道德行为的实施会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起到促进作用, 所以许多研究都表明内疚能加强社会契约和促进依恋关系的良好建立(Menesini & Camodeca, 2008)。

内疚情绪的产生能修复人际关系。施害者(perpetrator)违规后, 受害者一般认为违规者是受益者。如果违规者感到内疚, 其快乐会被削弱, 违规者的内疚会使受害者感觉好些。此外, 内疚可以使得两个同伴间的情绪状态更亲密和谐, 这种平衡会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Locke和Horowitz (1990)发现, 人们处于相似的情绪状态时会有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互动, 进而得到一个积极的结果。然而, 人们若是处于不匹配的情感状态, 则会进入一个沟通不畅, 互相不满, 甚至回避的恶性循环中。

除此之外, 内疚能加强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 内疚产生后, 违规者会产生补偿意愿, 进而实施补偿行为, 补偿行为的实施会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二
《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

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

约丰

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

导读:每个人都有脾气,但是“生气”却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隐性“炸弹”,要如何正确的表达生气而不影响人际交往呢?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个人情绪而言,生气是免不了的;从维护自身的权益,赢得别人的敬重,戒防别人犯错方面来说,生气也是必要的。 我们大多数人想把生气表达出来,就是想使自己的生气产生效应,使得自己的生气对他人人有所震慑,或是使别人更加敬重自己。“给别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是每一个受到别人伤害的人的内心的想法。你把生气表达了出来,别人就会有所畏惧,有所收敛,但是也会对你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恨。那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才产生好的效果呢? 1得不生气时且莫生气 打仗最好的方法是不战而胜。同样的,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是不要生气。气在心头,如何做到不与人生气?你要学会专注去做你应做的事情。

在施行专注做事计划的时候,不断会夹杂着有冷漠、报复的念头,打破了你内心的平静。其实,专注做事的过程,不是以把人当空气的方式来报复对方,不是对人冷漠,而是在等待一个与对方洽谈、和好的时机。时机未到,你自己不肯降低身价去迁就对方,就算你能俯下了身子,也未必得到对方的热诚响应。

你要向别人表达你的生气,你内心必得有充分的理由。理由不充分,就难以生别人的气。就算你能冲别人乱发火,也不能理直气壮,难以起到震慑别人的效果,处于弱势的一方也会在心底瞧不起你。另外,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生气不值,这就是所谓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所以,我们应当养成宽容、谦让的美德。

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暴跳如雷等,是生气时声色俱厉的表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这是中医上的理论。声色俱厉地生气,直接伤及人的内脏,影响人体气机。同时,也给受气者带来伤害。人都有保护自尊的需要,伤害了别人自尊,无形迹可究,但影响最为深远。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感到难过是因为我们哭泣,感到气愤是因为我们斗争,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颤抖。”这是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要减轻生气等负面情绪的伤害,你就要学会放松——或是换个场景,或是换个舒适的姿势静坐片刻,以此消除生理、心理上的紧张。

我们的内心难免心生抑郁不平之气,尤其是在失意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与自己相亲近的人,把这种不便于向外人发作的无名之火转身边的人。

《心理学与生活》一书在“为你的健康干杯”中向人们建议道:永远不要说你自己不好的事情。寻找那些你将来采取行动可以改变的不快乐的根源。只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下次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最行之有效方法。如果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别人一定会对你心生不满,甚至会在心底里嘲笑你的自私和自大无知,你自己也会因此而愧疚,而后悔。

表达生气的时候要注意你表达的目的是获得尊重,所以前提你也要尊重别人。不指责,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三
《语文学习——如何看待“参考答案”》

如何看待语文“参考答案”

2016年北京率先改革,高考语文总分提到了180分,中考语文总分150分。语文火了!但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有着很多甚至根深蒂固的误区!对于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的认识便是其一。

语文试题大多给出“参考答案”,但是人们对“参考答案”的认识却有很多偏差。很多官方文件(例如“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题目样例”)很多热门备考书籍(例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也原样照搬。于是“参考答案”在人们心目中就具有了“圣旨”般的权威地位,人们称之为“标准答案”,或简称为“标答”。

这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在语文备考中危害极大。语文备考有两项任务:一、明确答题的思路、步骤,二、激发、充实积淀内涵。因为“参考答案”大多未能展示清晰的思路,所以第一项任务落空;因为“参考答案”谬误甚多,所以第二项任务也难以实现。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是提供给阅卷人员评分的一种参考,并非考生备考或考场答题的准绳。

第一、“参考答案”并非最佳答案,而是一种分寸尺度的提示。

[例1·2010年山东课标卷·16]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参考答案】(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

这则“参考答案”正好50字,符合题目要求。但有两个要点缺失:菊花分类的“花径”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这应该不是命题人水平所致;它应该是在向阅卷人展示一种评分的分寸——缺失某一个或两个要点,可以给满分。

但是,如果把这则“参考答案”神圣化为备考的金科玉律。我们就会有些恍惚:为什么花序、花期、花径、花瓣四项分类标准里,独独剔除“花径”?为什么“高雅不屈的象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要保留前者去掉后者?

因此,备考中教师和学生要自己作答,得出“备考答案”。

【备考答案一】(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观赏花卉,依花序、花期、花径、花瓣分多种类型,可食用药用,是象征高雅不屈的艺术题材。

【备考答案二】(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观赏花卉,依花的序、径、瓣和花期分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象征高雅不屈的艺术题材。

第二、“参考答案”很多并非恰切中肯,而是谬误层出不穷。

[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题目给出的这个长句的核心(重要信息)是:“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次要信息包括两部分:“为建立„„所做的工作”和“为促成„„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样,一主二辅,分割信息,本可以得出清晰的“长改短”的句式转换。可命题人居然给出了如下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参考答案”无论内容还是组织,都呈混乱状态,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备考中如果迷信这种答案,当然没有思路可循。逐次提取重要信息,可以得出如下“备考答案”。

【备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了他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了解了他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

[例2·2010年广东卷·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阅读文本是西德作家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小说《面包》。画线部分是三处细节描写,我们逐次分析一下。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参考答案】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

画线部分含两部分内容:“他”(丈夫)的语言和动作。“参考答案”只涉及“撒谎”的语言,对“环视一下厨房四周”的动作片视而不见。

看一下上文相关内容,我们会发现,“参考答案”对“撒谎”的认识也是不准确的,肤浅的。题目上文是: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他”不仅是“想掩饰”,而是“在掩饰”;不仅是“偷拿面包”,而是“切”下吃了。更重要的是透过细节看内心。

【备考答案】丈夫说谎话,并用“环视”的动作向妻子掩饰自己偷吃了一片面包的行为,表现出内心的惶恐和愧疚。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参考答案】觉得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慌乱不安。

这个“参考答案”同样无视细腻的动作描写。这里不是简单的“继续撒谎”,语言上是重复,动作上有发展。

读一下与画线部分相关的上文,我们可以进入小说人物的感情世界: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多么深切的体察,多么细腻的笔触,却被“参考答案”搞成那么一种样子。

【备考答案】丈夫感到妻子衰老,又担心偷吃面包的行为被发现,更让妻子伤心,慌乱中继续重复同一句谎话,又觉得欲盖弥彰,以致失去自制,目光游移,不敢正视妻子。表现出内心更加忐忑不安、十分羞愧。 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摔跟头。

【参考答案】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

这里“他”把头“埋在盘子上”是“深深”地,不应无视;“他没有摔跟头”,是妻子眼中所见,需要解释。

这一处画线语句的同段上文是“她注意到”,同段下文是“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相关上文是: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备考答案】面对妻子的同情、理解、宽容,丈夫感到无地自容,几乎失控摔倒。表现出深深的愧疚和痛苦。

语文备考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程度和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显然,迷信荒疏的“参考答案”,只能将学生引向迟钝和粗糙。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华子孙的骄傲。但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目的“参考答案”,错谬舛误却层出不穷,有些常识性错误匪夷所思,令人扼腕。

[例1·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琼珠碎却圆”十分精细地描绘出初夏时节,小雨过后的一个特写镜头:清新的景,纤秀的手,拨弄泉水,溅起水花,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水珠圆润晶莹的瞬间景象,真切入微地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这个“参考答案”可以说是百孔千疮,一片荒芜。

首先,“参考答案”所云的“特写镜头”缺少主体人物,词中描绘的是谁的“特写镜头”?莫不是苏轼用自己“纤秀的手”在“拨弄泉水”?

再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但是,“参考答案”中的“情景”均有重要缺失。从“景”的角度,下片里诸如“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和“玉盆”等形象都不见了。从“情”的角度,“参考答案”中,由“瞬间景象”到“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之间,缺少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特写镜头里主体人物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琼珠碎却圆”首先是词中所描绘的少女澄澈、欢悦心情的形象写照。“参考答案”竟视而不察。

另者,仅就“作品中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而言,“参考答案”所云“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也让人费解,“复原”成什么?“复原”成“水花”吗?

又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但稍懂诗词的人也知道,上下两片是不能完全割断的。这首词上片所描写的正是下片情景的环境和缘由。“昼眠”被“棋声”惊醒,既表明环境的雅静,也表示“昼眠”已足,心境愉悦。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心境引出下片的“情景”。如果说,“参考答案”依据题目,严格局限于“下片内容”,那它又为什么要跳过上片,涉及词的题目,出现“初夏时节”的字眼呢? “参考答案”的拟定相当率性。

【备考答案】“琼珠碎却圆”精妙地描绘出一幅园池初夏的动态特写。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女,酣香的昼眠在棋子轻敲的声响中醒来,她透过碧纱窗看到微雨过后满园清新:小荷初成,随风翻转;榴花经雨,盛开似火。这秀色生机让她陶醉。少女禁不住端着玲珑的瓷盆到池塘边玩水。她纤秀的手,拨弄清泉,溅起水花,水花撞击荷叶,飞溅散成许多珍珠般的水珠,水珠落到荷叶上,旋即汇聚成圆润晶莹的大珠。可以想见,少女的心情恰如这瞬间的景象,清澈、欢悦得有点不能自持。这幅小品,间接而真切地传达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这种率性绝不是个例。如果说,高考语文的“参考答案”全部错误——这样说的确是耸人听闻;但是,如果说,历年古代诗歌阅读题目的“参考答案”几乎都不精当,都有毛病——这样说又确实是负责任的。

[例2·2011年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处错误:“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按这种说法,这首诗是在抒发“秦盛唐衰”的感慨。这就很奇怪,诗人为什么不追思大唐王朝曾经的繁荣强盛,而去遥想秦国?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可这里不也是唐朝统治中枢所在地吗?不错,诗题是“春日秦国怀古”,但以秦汉譬唐,不正是唐代诗人的惯常表达方式吗?杜甫诗中“况复秦兵耐苦战”“武皇开边意未已”就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名句。

第二处错误:“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油然而生”指好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是一个褒义成语;而“不堪回首”显然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这是一处典型的褒词贬用,一则成语题目中使用不恰当的选项。

第三处错误:“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诗歌里描摹的“泾水之滨”,可不是“只见古碑”,还有荒原、远村、游荡的牛马和耕破的原田。而“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两句,更是形象丰富,感情深邃——怎么视而不见?

【备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感情。诗歌首联总写景和情:郊野一派荒凉引发极度哀伤,回肠九曲一如泾水盘旋。颔联写村落生活:没有春草生机,凸显古碑苍凉,牲畜游荡,原田废置,破败不堪。颈联写自然景观:山雪苍茫,烟树昏残,毫无生气和希望。关中一带,曾是秦国的发祥地;而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一百余年后,京畿一带居然如此荒凉残破,不见一丝转机。尾联收束:脚下黄沙,内心枯焦。“不堪回首”一语双关:既不忍回首荒原,更不忍回顾历史——无限凄楚迷茫尽在其中。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这个“参考答案”实在笼统,就是提供给阅卷参考,也未免不负责任。势必对将语文教学引向空洞概念化产生不良影响。“参考答案”有责任说清诗歌哪里是“触景生情”,哪里是“寓情于景”;而所谓的“景”和“情”又分别具体是什么内容。

【备考答案】诗歌开篇触景生情,诗人行经萦纡泾水,放眼望去,满目荒凉,“欲销魂”三字脱口而出,到诗歌结尾,更是发出“不堪回首”深沉喟叹。中间两联描摹所见,寓情于景,残破的村落,兀立的古碑,云雪的晚山,烟笼的黄昏——凄凉的景色无不包容、渗透着悲怆绝望的感情。诗人对照古今,满怀抑郁,这主观情绪更使他感受到满眼昏黄。昏黄,是眼前景色的写照,是脚下行路的写照,是大唐王朝现状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处境与内心世界的写照。

更有些题目,从文本来看,根本没有答案;但命题人却给出了“参考答案”。这就只好凭阅卷处置了。

[例1·2012年北京卷·10]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诗歌阅读采用明代金銮的诗“柳堤”做文本: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题目所说“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就是通感修辞格。因为“通感”不在《考试说明》的范围,所以题目回避了术语,而用语句说明。这一点考虑很周到。

但是题目很费解。触觉,应该是指雨落在身体上被感知;视觉应该分别指看到雨落和燕子飞掠。可是,我们无论怎样打通经络,发挥联想和想象,也无法把这些感觉与“香”联系到一起。至于雨有无香味,可能见仁见智。退一步,就算这场雨落下的是“纯净水”,本身“无香味”,也会激发出泥土和花草的香气。“雨香飞燕促”描写的就是诗人敏锐的感受,根本就没有“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一道站不住的题目居然也有“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E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是看见燕子来、春雨飘感觉到“香”,还是春雨落到身上感觉到“香”?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是看到尘土被雨水沾湿感觉到香,还是感觉到雨的滑润感觉到香?

我想,一般人感觉不到,除非有特异功能。金銮、杨维桢和邱濬都嗅到了雨香,都在诗中写出了嗅觉快感,都没有用通感修辞格。

题目都兜了个大圈子。之所以把D、E作为“参考答案”,无非因为“花经宿雨香难拾”写的是“花香”,“菡萏香中带雨披”写的是“菡萏香”,“几经夜雨香犹在”写的是“海棠花香”,而“燕子来时春雨香”“浥尘香雨润如膏”和“雨香飞燕促”,“香”的主体都是“雨”。

高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中错误不少,但如此用心费力去制造错误的还真不多见。这道题目当然没有答案。如果删掉题目的拽文,只问“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是”,那么答案是:A、B、C、

D、E。

还有一些“参考答案”,简直就是答非所问。问其原因,可能因为制定“参考答案”的专家看题不仔细,和命题专家又沟通不够;也可能是“参考答案”已制定,后又修改题目,而忘记调整“参考答案”。这在阅卷中并不是大事,因为阅卷领导小组从来不把“参考答案”奉为圣旨,他们会根据题目修订、补充,甚至会推翻“参考答案”。

[例1·2005年北京卷·21]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有一句俗话: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这话,话糙理不糙。“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一般而言,并不一定表现在文字表面。往好里说,曲笔讽喻,含蓄内敛,别有所指,以小寓大;往坏里说,另有所图,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从古至今,司空见惯。因此,“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类问题,只根据文章,往往是看不出来,无法回答的。是需要掌握作者背景材料,并兼顾时代环境深入探究的。探究结果,也大多是见仁见智的揣度而已。

但是,有些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却在“见仁见智”之外,是无论如何站不住脚的。例如这道题目就是答非所问。

【参考答案】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阅读文本是史铁生的《合欢树》。散文写的是,在作者病重时妈妈种下一棵“合欢树”。母亲种下的,是对儿子痊愈的希望,对儿子幸福未来的憧憬。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意象,代表着母亲一片拳拳之心。作者在散文结尾怀念这棵树,表达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感戴。

这则“参考答案”阐述“母爱”的属性。这是读者阅读散文可能得到的感受,绝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史铁生在写作中完全沉浸在对母亲的怀念中,他在痛苦的思念中不能自拔。不可能一边痛思母亲,一方面又想给读者阐明“母爱”的属性。就算是作者有点儿“精神分裂”,“参考答案”的两点母爱属性,也不能是并列的,而应该是“虽然母爱是普遍的;但母爱又是独特的。”前者是铺垫,重点在后者。 看文本吧。题目出在文本最后一段: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四
《如果我们在乎》

如果我们在乎

——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

近期因为德育工作需要,我们走访了几所学校,调查了目前“问题生”的行为表现及学校的应对措施。调查未必全面,但所得信息已足够让我们担忧。

A中学的“问题生”主要来源于三类家庭:离婚或二婚家庭,原生父母只有一方管理孩子或双方都不管孩子的;父母从商而无暇顾及孩子的;父母赌博导致家道中落的家庭而影响孩子的。而比较极端的“问题生”表现为偷窃及吸食K粉,偷窃食品的学生被发现后,会很坦白说是自己所为,并自辩称是因为嘴馋才偷的,这样的孩子不免让人心惊,对比过去年代,一般孩子被发现偷窃行为,都会沉默、害怕并且回避成人的问话,表现出愧疚及羞耻,而现在的孩子,并不以为耻,甚至会有炫耀的意味,就像新闻里报到的两个90后女孩醉驾而且接吻并导致车祸发生,而在警察问话时还说要表演给警察看她们是如何“舌吻”的,这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都让我们深思。而吸食K粉的孩子,是在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吸食了,并且女生居多,沉溺于精神活性物质的孩子,是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就像沉溺网游。而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功利性强,并且学校教育强调“优秀选拔”的情况下,很多学生被累次的挫折而自暴自弃的,“自信心被摧残”的孩子就算成绩好也不一定心理健康的。

B中学因地处于的城乡结合部,近几年经济开发,大量工厂设点,各类人流涌入导致人员复杂(原来的乡村居民、山区迁移下来的农民工、外省来的打工者、以及圈地买卖的暴发户),治安问题突出,加上周边大量低等的文化娱乐设施,赌博风气日益严重,使得这个学区的学生深受影响,而最为严重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爱的缺失,让学生对学习、对学校产生的消极情绪,出现厌学、行为自由、不文明不讲卫生、不服管教、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赌博甚至离家出走等行为。 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不懂管教,时常以唠叨、讽刺、甚至打骂为主的教育方式;有的原本教育素质较差,对教育不重视,为生计问题早晚工作的也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作息及学习;有的甚至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男孩子就自由发挥,女孩子就死了都无所谓”,造成男生行为自我中心,没有管教没有规矩,而女生自卑自残,自暴自弃;更有甚者,父母带着小孩同场聚赌,让小孩看场子放风或赌博赚钱。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父母爱的缺失,让这群孩子在这个混浊的社会失落了。

面对这些让人内心泛疼的孩子,我不由得愤怒,这些孩子如果生下来就被这样对待,那些为人父母的有什么资格做这件事!虽然说人类繁衍至今和继续下去的终极目标就是防止人类灭亡,但是,你们给的环境、给的条件,何尝不是在灭亡下一代呢?恶性循环下去呢?

当然,这些小愤怒不可能升华到可以去改变什么, 没能力去改变社会现状,没能力去指责这些父母,只能卑微的提出我的期望:能不能多一点在乎?

现代社会,是上一代公社化教育改革后的混乱社会,不再有为之献身的信仰,不再纯洁地劳动,不再关注是否爱是否在乎,只为了自己能不能活着,自私地活着,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阻挡的。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A中学的孩子,生活在相对经济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家长平均的文化水平较高,为什么孩子仍然不得安生呢?因为父母的不在乎。父母为了权、钱、面子等问题,错误地将孩子摆在了机器人的位臵,认为只要给予良好的物质生活,

就能满足孩子的种种需要,而且要求孩子必须成长为龙凤来回报自己的付出,可是父母们有没有真正在乎孩子心理的需要,被保护被爱护,甚至只是一个拥抱?马斯洛的五需要中,人类基本满足生理需要后必然会要求安全感和被爱感,然后才能体现自尊自信,实现超越自我。不得不说,中国式父母基本上只停留在满足孩子生理需要,然后直接要求孩子超越自我去成功,这也是高文化水平的父母才有的无私奉献,去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爱感的产生,从而期望被关注,期望父母的在乎(虽然是此生无法实现的愿望,但孩子依然期望着)。而B中学的学生家长们,为了活着,挣扎着每天糊口的生计,给予孩子的就不是无私奉献了,而是刻薄地说“因为生了你我才那么倒霉”、“生了你这个废物,我有多辛苦工作!”、“除了浪费我家的饭,你还有什么用”,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都无法被好好地满足,而是被灌输着能毁灭世界的自罪感,生命从一开始就被扭曲了,没有人会在乎这个弱小的心灵,逼着他们像成人一样保卫着自己,一切放形浪骸的行为被提前到现在,如果,多一点在乎?

如果,多一点在乎,父母们在给足了温饱之后,能再看看小孩的眼神,再给予一个鼓励的笑容、一个温暖的拥抱,让稚弱的心灵得以安生。

如果,多一点在乎,就算再困难再累,也不要把你的负面情绪撒播在孩子弱小的心灵上,坚韧的精神起码能给孩子一个顶天立地的榜样。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五
《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

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 导语

从维护自身的权益,赢得别人的敬重,戒防别人犯错方面来说,

生气也是必要的。

Managershare:生气当然是必要的。现代医学也证明了憋在心里的“气”最终会转化成各种未知的疾病。与其以后受罪,不如当下发泄一番来得痛快。但是如何正确的生气?已经真的很生气的时候,是否还能做到认真考虑“如何正确”这件事?嗯,有点怀疑。

很多时候我们把生气表达出来就是为了想让生气产生效应,对他人有所震慑,让他人更加敬重自己,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的生气产生效应呢?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个人情绪而言,生气是免不了的;从维护自身的权益,赢得别人的敬重,戒防别人犯错方面来说,生气也是必要的。

我们大多数人想把生气表达出来,就是想使自己的生气产生效应,使得自己的生气对他人人有所震慑,或是使别人更加敬重自己。“给别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是每一个受到别人伤害的人的内心的想法。你把生气表达了出来,别人就会有所畏惧,有所收敛,但是也会对你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恨。那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才产生好的效果呢?

得不生气时且莫生气

打仗最好的方法是不战而胜。同样的,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是不要生气。气在心头,如何做到不与人生气?你要学会专注去做你应做的事情。

在施行专注做事计划的时候,不断会夹杂着有冷漠、报复的念头,打破了你内心的平静。其实,专注做事的过程,不是以把人当空气的方式来报复对方,不是对人冷漠,而是在等待一个与对方洽谈、和好的时机。时机未到,你自己不肯降低身价去迁就对方,就算你能俯下了身子,也未必得到对方的热诚响应。不记恨,以宽宏的情怀去包容别人的错失,是件实属不易的事情。保持平静,不要生气,不要在精神上沦陷,不要让你的情绪机制失灵、失控,使一切在常态中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心灵训练课,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的情绪习惯。

待理由充分后才表达生气

你要向别人表达你的生气,你内心必得有充分的理由。理由不充分,就难以生别人的气。就算你能冲别人乱发火,也不能理直气壮,难以起到震慑别人的效果,处于弱势的一方也会在心底瞧不起你。另外,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生气不值,这就是所谓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所以,我们应当养成宽容、谦让的美德。

生气时不要声色俱厉

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暴跳如雷等,是生气时声色俱厉的表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伤心胆,这是中医上的理论。声色俱厉地生气,直接伤及人的内脏,影响人体气机。同时,也给受气者带来伤害。人都有保护自尊的需要,伤害了别人自尊,无形迹可究,但影响最为深远。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感到难过是因为我们哭泣,感到气愤是因为我们斗争,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颤抖。”这是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要减轻生气等负面情绪的伤害,你就要学会放松——或是换个场景,或是换个舒适的姿势静坐片刻,以此消除生理、心理上的紧张。

只给自己和他人建设性的批评

我们的内心难免心生抑郁不平之气,尤其是在失意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与自己相亲近的人,把这种不便于向外人发作的无名之火转身边的人。

《心理学与生活》在“为你的健康干杯”中向人们建议道:永远不要说你自己不好的事情。寻找那些你将来采取行动可以改变的不快乐的根源。只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下次采取一些不同的做法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换个角度来表达你的想法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最行之有效方法。如果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别人一定会对你心生不满,甚至会在心底里嘲笑你的自私和自大无知,你自己也会因此而愧疚,而后悔。

作者:约丰 文章来源:壹心理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六
《教会你如何正确的表达生气》

曾经有看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在为人处世方面不是很会来事,工作中有的时候因为没有脾气,总是会经常被别人欺负,但是我不希望别人觉得我是软弱的,那么我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生气?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相对于个人情绪来说生气是避免不了的;相对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来说赢得别人的尊重,预防他人犯错来讲,有时候生气也是有必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把生气表达出来,就是想让自己的生气能得到反映,让自己的生气对别人能产生到影响,又或者是想得到他人的尊重。“给他点颜色瞧瞧”这几乎是每个受到伤害后内心深处最初的想法。但是当你把你的生气表达出来了,别人可能就会对你有所畏惧,甚至还会对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恨!看看如何表达生气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呢?

1、 不该生气的时候就要学会“莫生气”

打仗最好的方法是不战而胜,当然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也是不要生气!不记恨,以宽宏的情怀去包容别人的错失,是件实属不易的事情。保持平静,不要生气,不要在精神上沦陷,不要让你的情绪机制失灵、失控,使一切在常态中开展,是一项重要的心灵训练课,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的情绪习惯。

2、 待理由充分后才表达生气

你要向别人表达你的生气,你内心必得有充分的理由。理由不充分,就难以生别人的气。另外,为鸡毛蒜皮的事情生气不值,这就是所谓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所以,我们应当养成宽容、谦让的美德。

3、 生气时不要声色俱厉

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暴跳如雷等,是生气时声色俱厉的表现。声色俱厉地生气,直接伤及人的内脏,影响人体气机。同时,也给受气者带来伤害。人都有保护自尊的需要,伤害了别人自尊,无形迹可究,但影响最为深远。

4、 只给自己和他人建设性的批评

我们的内心难免心生抑郁不平之气,尤其是在失意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与自己相亲近的人,把这种不便于向外人发作的无名之火转身边的人

5、 换个角度来表达你的想法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着眼,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最行之有效方法。如果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别人一定会对你心生不满,甚至会在心底里嘲笑你的自私和自大无知,你自己也会因此而愧疚,而后悔。

怎么表现出愧疚篇七
《今天怎样做教师 我仁巴》

——《今天怎样做教师》读后感

我仁巴

这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我逐渐明白:教师的成长来自对学生问题的思考,来自对学生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都需要我们不断阅读,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

暑假我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老师确实要及时更新我们认识,以便我们更有成效地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该书用丰富的案例为我们透析了教师当中普遍存在观念的落后、手段简单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用科学的精神引领我们对教育手段的深入思考。作为班主任,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然而我们大多时候习惯于“见贤思齐”而做不到“见不贤而内省”。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就毫不留情地为我们揭示了一些我们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低含金量的教育手段。

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用来了解学生的手段与方法。

在问题生的转化问题上,我们很多老师面对学生的烦恼时,根本就不想知其所以然,他的思路毫不犹豫地跳过“问题”,直接进入“管理”层面——“我们该怎么办?”比如我们教师或许都遭遇过学生迟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怎么又迟到了!然后把学生找来提出要求,让学生保证下次不要迟到。可是很有可能,隔天我们发现这个学生又迟到了。其实学生迟到的原因很多,有的时候是因为公交车晚点,有的时候是遭遇恶劣天气,有的时候是因为家里有点急事。如果我们足够留心,就会发现大多数迟到的学生在意识到自己迟到后都

会低着头表现出一丝愧疚,都会在快进教室的一刹那一路小跑。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先去想想学生为什么迟到,而不是急着要学生保证下次不迟到,学生的迟到现象应该会得到更好的改善。

我们的德育至今还是强调“集体化”的道德过多,而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还不够。我们德育教育普遍强调外部干预,靠煽情,靠群体威力。殊不知,外部干预很有可能削弱个人的道德内化过程;煽情,有可能削弱道德教育中的理性和理智成分,助长盲从之风;而靠群体威力,则有可能削弱个人主体性,逼迫学生形成随大流的风气。这三条有一个共同点——不需要受教育者独立思考。我们的德育总是促使学生热血沸腾,而不是同时帮助他们冷静思考,尤其是独立思考。我们很多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打着为集体争光的旗号,用集体的力量暂时去约束个别同学的不良行为。表面看,有的时候我们似乎解决了某个问题,其实只是把问题潜藏起来,而未能根本解决。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习惯了简单思维方法的教师会瞪着眼睛把有用的信息筛掉,正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很多老师,不明白一个结果可能有多个原因,一个原因可以导致多个结果。很多时候他们往往只能开出千人一方的药方,而想不出另外一种可能性。比方说学生讲话,他们就条件反射地让学生闭嘴,学生不爱学习,就和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似乎明白了这一点,学生的态度就会主动转变。这里老师就把一个很复杂的厌学问题删节成了一个简单的认知问题。

教师把心理问题错看成了品德问题、纪律问题,我们必须承认,

这是目前多数教师的习惯思路。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路子是不一样的,前者必须分清是非,而后者恰恰不能从分清是非入手。沿着“分清是非”的思路,下一步任务自然是“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而不会是“如何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如何使孩子的压力真正得到释放”。认真反思我们的工作,我们会发现,我们遇到问题,恐怕首先关心的是我们的“硬指标”,而不是孩子这个“活人”。我们其实是不大关心孩子的感受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也浮出水面,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而不是简单地划归到道德品质的范畴内。 正如王晓春老师在序言中写道:“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虽然科学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走科学之路。我们的教师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科学精神,研究意识。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重温五四时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精神,希望我们教育可以真正地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关热词搜索:让男人看了愧疚你句子 愧疚的意思 男人觉得愧疚一个女人
  • 1、愧疚伤感(2016-01-2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怎么表现出愧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怎么表现出愧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972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