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

2016-02-04 13:00:0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统筹兼顾篇一《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 ...

统筹兼顾篇一
《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申论解题的重要思维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发挥指导作用的基本思路。申论热点从宏观上来说,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就是掌握统筹兼顾的思维方法。

统筹兼顾的基本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的精髓和关键。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

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坚持实现阶段性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证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看做辩证统一的整体,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问题上,放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努力提高观察形势、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

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把经济社会发展看做动态过程,深刻认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鼓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努力实现均衡发展,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不强求一律,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防止顾此失彼。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重要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统筹兼顾篇二
《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篇三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叶德明

一、统畴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毛泽东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者(均衡发展理论) --各种社会经济成分要统畴兼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统畴兼顾

2、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方法论(非均衡发展理论) --“先富”、“后富”与“共富”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统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者的统筹兼顾 3、江泽民为统筹兼顾方法论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

4、胡锦涛完善了统筹兼顾方法论(科学发展理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五个统筹”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统畴”

二、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统畴兼顾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1、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表现就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的具体表现在:

第一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差距在扩大,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

第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发展滞后。 第三是工农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食品特别是粮食安全隐患增加 第四是资源要素向城市快速流动,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 第五是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在持续萎缩

2、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两个大局”就是指:鼓励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

3、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

另外,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无增长”现象严重

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制度建设滞后问题明显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口问题

--能源问题

--环境问题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其实质,就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

首先是从政治角度上看,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变。

其次是从经济上看, 经济一体化已是不争的客观趋势。

三、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统筹兼顾篇四
《坚持统筹兼顾 推进》

统筹兼顾篇五
《论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T

论统筹兼顾

■庞元正

【提

要】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治国理政的

基本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统筹兼顾【中图分类号】B27

基本方针

根本方法

【文章编号】1008-1747(2008)06-0015-03

【文献标识码】A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宝贵总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面临多方面的繁重任务,需要我们全面深入把握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自觉坚定地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失彼,应当使事物的各个方面按照合理的结构综合平衡,发挥最佳的功能。要按造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分别轻重缓急,配套进行,整体推进。要在时序上使各方面协调联动,互相衔接,使每一方面的工作要为其他方面的工作创造条件,防止互相扯皮、互相掣肘。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坚持辩证法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事物发展各个阶段前后相继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从长远发展出发为当前发展设定方向和目标,要使当前的发展为长远发展打牢基础、架桥铺路。要争取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统一,把既有利于长远发展、又有利于当前发展的办法和方案作为最佳选择。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工作,又要防止顾此失彼,搞“单打一”;既要全面把握方方面面的矛盾,又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既要以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其他矛盾和矛盾方面的问题创造条件,又要通过非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方面问题的一定程度的缓解和解决,推进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一种从整体上解决矛盾的良性机制。

坚持统筹兼顾,还必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统筹兼顾是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但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类似的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有极为不同的表现,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也会各有侧重和不同的要求。因此,坚持统筹兼顾不能拿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和办法到处去生搬

一、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

统筹兼顾,是一个体现辩证法思想的中国成语。“统筹”是指通盘筹划;

“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

“顾”:照

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顾。统筹兼顾意为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实行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实践中总结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统筹兼顾,就必须坚持辩证法全面看问题的观点,防止和克服片面性,做到统揽全局、统筹规划、系统安排。要考虑和照顾到全局的各个局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要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统一起来,寻找对全局有利、同时也对局部有利的解决方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坚持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看到全局中各个局部之间的关联,研究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联系、因果联系、时序联系等等,使各个部分结构合理、比例适当,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良性互动。要学会“弹钢琴”,该点到都要点到,不能顾此

2008.06理论视野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硬套。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二、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由于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坚持这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形成了统筹兼顾的方针。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历史方位的这种根本变化提出了把坚持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治国理政基本方针的现实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为执政的共产党实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提供了制度保障。新中国建立伊始,毛泽东就指出:

“全国统筹兼顾,这个力量大得很。资

本主义私有制大大地妨碍统筹兼顾,妨碍国家的富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他还诙谐地说,国共内战重庆谈判期间,

“蒋委员长要管饭,他不管

我们的饭,我不另起炉灶怎么办?那个时候,我们向蒋介石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要各得其所。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铲除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奠定了基础。以往在旧制度下阶级利益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状况不复存在,虽然还存在极少数的敌对分子,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了社会矛盾的主体,而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能够通过也必须通过统筹兼顾的方针来解决。

第二,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的宗旨。在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之前,虽然我们党始终在为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但我们还没有或缺乏实际地去实现全国人民现实利益的条件和资源。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执掌了政权,掌握着全国的大量资源,具备了为全国人民谋利益的条件,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让全国人民都各得其所。正如毛泽东1957年所说:

“全

国六亿人口,我们统统管着”。所以,他强调: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

16理论视野2008.06

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他还举例说,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

“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

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统筹兼顾全国人民各方面的利益,复杂程度和难度都加大。1993年邓小平指出:

“十二亿人

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他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早在改革初期就极有预见地提出:

“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

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第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向执政党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基本方针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始终坚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落后、人口多、底子薄,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着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为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服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就强调指出:

“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

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把这个基本方针,称为统筹兼顾的方针。他指出:统筹兼顾,

“这是一个什么方针呢?就是

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

”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力量”。进入新世纪,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

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三、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因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论是坚持发展是一要义,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因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但发展决不单纯是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所有这些方面,在发展中缺一不可,都需要做到统筹兼顾。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就必须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阶层、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群众的利益,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T

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更为集中全面地体现了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坚持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必须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事业,克服“

单打一”和顾此失彼的片面做法,注重解决全局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就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就需要统筹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要实施可持续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积极和清洁生产;要实行可持续消费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推进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要加强政府管理,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要倡导生态道德,形成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行为规范;要强化法律约束,制定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要扩大公众参与,把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开展广泛地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政府、人民共同携手解决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所有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作者为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姚中

2008.06理论视野17

统筹兼顾篇六
《深度统筹,化解矛盾-提高统筹兼顾能力 课程的考试

深度统筹,化解矛盾-提高统筹兼顾能力 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一个大系统。”这是谁提出的?

A.江泽民

B.胡锦涛

C.温家宝

D.邓小平

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A.以人为本

B.可协调发展

C.发展

D.二元经济

3. “有人说我们党的哲学叫斗争哲学”。这句话是谁说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蒋介石

4. “30年来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必须实行开放政策。”是谁提出的?

A.江泽民

B.胡锦涛

D.邓小平

5. “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发挥两个积极性。”是谁提出的?

A.江泽民

B.胡锦涛

C.温家宝

D.邓小平

6. “取守不同术”是谁提出的?

A.秦始皇

B.赵匡义

C.刘秀

D.贾谊

7. 和谐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

A.共存

B.统筹兼顾

C.共存共荣

D.共建共享

8. 矛盾分析着眼于()。

A.统筹兼顾

B.共赢共存

C.共存共生

D.和谐发展

9. 党的()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十四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0. 蒋介石搞祭孔的目的是?

A.崇拜孔子

B.个人信仰

C.讨好共产党

D.维护反动统治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对于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A.?系统把握

B.矛盾分析

C.动态平衡

D.掌握动态发展

2. 2003年,胡锦涛提出三个文明()。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精神文明

D.传统文明

3. 毛泽东说的斗争哲学是特指()。

A.阶级斗争

B.革命斗争

C.资产斗争

D.民主斗争

4. 马克思主义强调在发展当中的质变,发展是()在渐进过程的中断。

B.巨变的

C.革命的

D.全面的

5. 三股势力是指哪三股?

A.宗教极端势力

B.民族分裂势力

C.封建势力

D.恐怖势力

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毛泽东对待和谐哲学也不是简单否定的,毛泽东既讲斗争哲学,也讲和谐哲学。

正确

错误

2. 和谐哲学就是执政党或者执政者的一个哲学,一个道理。要执政,就必须搞和谐哲学。

正确

错误

3. 从理解上看,斗争哲学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把它泛化,尤其不能把斗争都归为斗争哲学。

正确

错误

4. 社会主义时期,社会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

错误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正确

错误

6. 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正确

错误

7. “和”的哲学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的哲学也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点。

正确

错误

8. 马克思主义道理,它既是一个革命的道理,也是一个不许革命的道理。

正确

错误

9. 和谐哲学的目的是要打破统一。

正确

错误

10. 过去讲的发展强调渐进过程的中断,而今天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

正确

错误

统筹兼顾篇七
《《深刻理解矛盾论——提高统筹兼顾能力》96分试卷》

《深刻理解矛盾论——提高统筹兼顾能力》试考试标题 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

60 分及格。 《深刻理解矛盾论——提高统筹兼顾能力》所属课程 (下)

倒计时 47:29

一、判断题 (10 道)

1. 毛泽东认为,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的变动当中,但是又有相对的平衡、稳定。这种相对的平衡和稳定是物质分化和生命存在的本质条件,非常重要。

正确 错误

2. 孔子在谐哲学中所指的继承和改变,主要限定在损益的范围内,没有认识到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改良,具有保守性和局限性。

正确 错误

3. 和与矛盾不是互相排斥的;有矛盾才需要和,有矛盾才能够和。

正确 错误

4. 平衡是统筹兼顾所追求的重要原则。

正确 错误

5. 和谐就是没有矛盾,有矛盾就不是和谐。

正确 错误

6. 传统的和的哲学、中庸之道,对革命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今天继续保持这种态度,顺应时代需要,是积极的。

正确 错误

7. 在哲学上,不超过界限就是度的把握,就是不超过一个事物保持自己的数量界限。

正确

错误

8. 封建时期的“和”所要求的秩序,如”三纲五常”,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照搬到现代社会。

正确 错误

9. 一个系统和事物的状况怎么样,主要取决于它的要素水平高低,和其结构没有太多关系。

正确 错误

10. 斗争哲学是与和谐哲学、和谐文化完全对立的。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10 道)

1.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提出()的要求。对内怎样扩大消费潜力、挖掘潜力,需要从总体上统筹兼顾考虑。

A. 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B. 扩大内需 C. 通货紧缩 D. 加快生产速度

2. 科学发展观的()是以人为本,()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兼顾。

A. 基本要求;核心;根本方法 B. 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 C. 核心;根本方法;基本要求 D. 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核心

3. ()是关于事物质变的道理和哲学,是革命的哲学。

A. 斗争哲学 B. 和的哲学 C. 历史哲学

D. 古典哲学

4.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矛盾的条件性和无条件性 D. 矛盾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重大进展。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马克思主义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 系统标志事物()哲学范畴,它揭示了任何事物都有其内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所组成的,并且同其周围环境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A. 普遍的 B. 整体的 C. 特殊的 D. 具体的

7. 和谐哲学的道理就是()。

A. 统一 B. 一致 C. 管理 D. 统治

8. 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矛盾排除在外。

A. 统一性

B. 特殊性 C. 普遍性 D. 斗争性

9. ()提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社会发展方式越来越健康和全面。

A. 党的十五大 B. 党的十六大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十七大

10. 马克思主义侧重于()道理,()道理相对较少。

A. 质变的、革命的;量变的、稳定的 B. 质变的、稳定的;量变的、革命的 C. 量变的、革命的;质变的、稳定的 D. 量变的、稳定的;质变的、革命的

三、多选题 (10 道)

1. 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双方适当结合的典型有()。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 讲斗争的目的如果是为了维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就是必要和有益的。因此,我们应该和以下哪些势力做斗争。()

A. 宗教极端势力 B. 民族分裂势力 C. 恐怖势力 D. 法轮功宣传者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所有矛盾的()。

A. 同一性 B. 普遍性 C. 斗争性 D. 特殊性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只注重抓主要矛盾,而忽视次要矛盾”的错误事例有()。

A. 以粮为纲,忽视副业发展 B. 全民大炼钢,砍光森林,放弃农业 C. 文化大革命时期,只许样板戏一种表演形式存在 D. 某些东欧国家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

5. 布哈林论述生产力发展影响社会平衡的情况包括()。

A. 保持稳定的平衡 B. 带正号的动的平衡 C. 带正号的静的平衡 D. 带负号的平衡

6. 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并朝此方向努力的过程中,要注意界限,不能超越。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超越界限的有()。

A. 修改阶段性目标 B. 通过其他方式补偿 C. 转变发展方式 D. 停止发展或变化

7. 五四时期,反封建的同时也批孔,()因为不符合革命的要求而不受欢迎。

A. 和的哲学 B. 反封建思想 C. 中庸之道


统筹兼顾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统筹兼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统筹兼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086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