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活着 余华多少字

活着 余华多少字

2016-02-06 09:06: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一《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活着 余华多少字》,供大家学习参考。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一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内容提要】《活着》叙述这一个平常而深刻的故事,叙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一个人忍受各种苦难活下去的勇气;讲述了苦难的价值与人的伟大;讲述看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他教会我们通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得乐趣。人只要一天不死就得好好活着,因为“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思想内涵

余华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父母都是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期。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同时也是余华在1995年的创作中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但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却是余华所要表达的绝对真理。

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诠释余华《活着》思想内涵。

一、坚忍是活着的力量

“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去死。”《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在讲述死亡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面对

如此困境,该怎么活下去。余华用简洁明了且朴素的文字将老农福贵的人生搬上文学殿堂。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由老农福贵所讲述的一个故事。读者和作者似乎都坐在老农身边,听他娓娓道来他那坎坷的一生。没起伏的语调,没激烈的情绪,更没有沮丧埋怨的哭声,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祥和。故事的主角明明就是老农本人,却“听着听着”就会觉得老农又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或许正是因为他太平静,太冷静,所说的语言对于他来说似乎都是无关痛痒的才会让人难以置信,从而思考为何面对如此坎坷的一生,老人却能如此淡定?是麻木,抑或是其他?我想应该是坚忍。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是福贵人生的记录,篇幅虽短,却能把福贵的一生写的淋漓尽致、活隐活现。没有华丽的词藻,丰富多彩的语言,没有精心雕琢堆砌的文字,更没起伏跌落、层出不穷的情节。有的只是浅显易懂的语句,平淡朴实的话语以平白无华的语言文字却能刻画富贵不平凡的一生 。富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因为一连串的死亡始终贯穿他的一生。他亲眼目睹至亲之人是如何一个个从自己身边里去,又亲手为他们建碑立墓。从父母到妻儿再到女婿外孙,从老到小,没一个能留下来陪伴他走过他余生,又或者说没一个人替他善后的。一生中经历七次与至亲之人的生离死别最后只留他自己一个人孤苦零丁的活着。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没那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老牛在没犁完所有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她的生命提前逃离的。无论他想与不想,都得留下来活着,因为这就是他的命运。

再看《活着》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福贵活着?福贵为何不死?是不是《活着》得像郭敬明的《幻城|》及《梦里花落知多少》般只留一个人来等故事散场,收拾残局,讲述其他人物不平凡的死亡以更显悲剧特色?可《活着》算是悲剧吗?不算,《活着》只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才会感到隐隐不快的小说,但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

酷造成的,而且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去儿女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情节并不具备轰动性,甚是稀松平常而已。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当中,余华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个人就是福贵”。福贵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然而他活着。将近四十年的人生中,他不断地经受人间的各种苦难,面对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死别,是一个痛苦至极的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为活着而活着。正如作者所说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可这有意思吗?其实,没有什么有没有意思的。就像一头牛在没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因为这就是他活着的使命。即便是孤苦,即便是艰难,但活着就要努力地活着。书中福贵说:一个人命再薄,只要想活着,怎么也死不了。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于是活着的本身就包含了对生活一切的坚忍。无论是苦难,生离死别,或是穷困潦倒,活着就得好好活下去,即使只有只身一人,就算跪着走,也要将剩下的人生路走完。

福贵在身边的一个个离去后人活着,仍选择带着伤痛继续往前走,即便是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也一样,人常说:这就是命。其实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坚忍,对生活的一种坚忍。只是传统的中国人习惯将之实俗化而已。或许将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艰辛、坎坷、痛苦、悲哀等归之为“命里有时终须有”,或许这样人们的心会更安分一点,接受它们也会变得理所当然一点。因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人力改变不了,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接受。这需有一点“认命”的颓丧思想在其中。只是人生在世,有时何尝又不是“认命”一点好呢!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一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在福贵眼里“平凡是福”“认命”是活下去的力量。但平凡大众当中的那种认命态度何尝不是文人所说的那种坚忍!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在中国广袤辽阔的大地上,在亿千万中国人当中,福贵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代表。生活中什么人都不缺,更不缺像福贵有着这样人生经历的平凡人;身边什么人都有,像福贵这样坚忍活着的人更是屡屡可见。福贵的存在只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那个时代的普遍所有。

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文本最后,福贵与一头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平和,但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而《活着》就是通过福贵来讲述那时的人民是如何熬过来的;是如何在时刻遭受着苦难与死亡的威逼诱惑,没有顺从,没有屈服,而是选择忍耐、承受的方式与苦难及死亡进行抗争。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与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困难和挫折,生离死别和痛苦不堪。

坚忍,活着的力量。

二、真情是活着的信念

在韩国的某部电影当中,主人公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只想为家庭好好的活着,只想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好好活着而已、、、、、、。而《活着》中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活着》中的世间真情处处可见,亲情、爱情、友情俯拾皆是。对于《活着》的人当中,这些真情便是他们活着的信念。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这些牵挂才会有想要活下去的坚忍与勇气。

(一)苦难中的亲情

在《活着》当中,亲情是其的主旋律,虽然福贵苦难不断,但一家三代浓浓的亲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家珍并没有埋怨,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他娘那时却还在心疼他,没怪他却怪他老爹,只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而他爹虽气他却也没对他怎么样,只要求让他将债务换成铜钱挑去还债,目的是让他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而已。

祖祖辈辈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财就这样散尽了,家可以说是破亡了,但只要人还在,只要人还好好的再穷也会幸福。福贵被拉去从军后,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仍在枪炮声中,在又冷又饿的恶劣环境下坚忍的活着,因为老劝说过:“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所以他“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正因有了对他们的牵挂、亲情的羁绊,福贵有了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再见家人的希望在。

凤霞因为家穷,有庆上学没钱而被迫送人。在被领走的的那一刻,眼里充满对这个家的不舍。因为在她眼里,家再穷,父母再贫贱,家仍是她的家,父母仍是他最爱的父母,小弟仍是他最不舍的小弟。所以就算养父母对她再好,她在那边的生活再富裕,也比不上有亲生父母和小弟在的那个“狗窝”。于是她在几个月后独自连夜跑回家,即使路再黑再远再难走,即使露水再浓再重再冷,她都无所谓。因为路的尽头是她渴望的那个家。福贵在送她回养父母家时,凤霞没有哭,只是眼睁睁地看着福贵。福贵在伸手去摸她的小脸时,她也伸手去摸福贵的脸,仿佛要将父亲那张脸深深记住似的,仿佛在对福贵说:爹,我不怪你。福贵在那一刻便决定:“就是全家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凤霞在见福贵背着她往回走一段路后突然紧紧的抱住福贵,因为她知道她可以回家了。那一刻,凤霞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没什么可与父母对自己的不舍和关爱相题并论。

有庆死了,福贵在抱着他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累了想把有庆放在背上,可心里就发慌。生怕他突然醒来他不知道,生怕儿子不知谁背着他而害怕,所以“不能不看着他”。因为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决定一个人悄悄把有庆给埋了。他用衣服把有庆包好放在坑里,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因为他怕石子烙疼有庆的身子。这浓浓的父爱,这无微不至的父亲情在此刻显露无疑。

看着《活着》,有时就在想,其实活着本来就没什么重大意义吧!大家也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而每天要求自己不断向上,不断披荆斩棘地勇往直前吧!这本来就是生而为人的本份、本职,来到这个世界就得对得起上天赋予你生而为人的使命。无论生活多苦多难多坎坷,只要你还在的一天,你都的往前继续走下去。福贵是如此,我们新一代中国公民更应如此。

(二)苦难中的爱情

如果说亲情是《活着》的主旋律,那爱情则是《活着》的主线。在《活着》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二
《余华《活着》书评》

“活着”不同于生活,活着是呐喊,是忍受生活,“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作者用主人公福贵自己的口吻去描述他的一生他的言语中怀着的是幸福,他的回忆平静而温馨,那是由他的女人孩子带来的深切的安慰。这是作者的一个写作技巧,用主人公自己感受讲述生活,而不需要借旁人的看法,刻画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他要的只是作者的切身感受,也正因为这样,让读者觉得更辛酸,淌着眼泪的微笑比同情、愤怒、仇恨更让人刻骨铭心。活着的福贵替一一死去的人做了总结。

福贵经历了一段时间,也用一生见证了一段动荡的历史。一个地主家的阔少爷,吃喝嫖赌,无所事事,最终败光了家底,沦为雇农; 一家人凭着勤劳勉强生活时,却不幸被逼充军,打内战,终于挨过了两年,被解放军俘虏放回了家,女儿因病变的又聋又哑,遇到了土地改革,觉得可以安稳过日子了,还得送掉了女儿让儿子上学,之后又来了人民公社、大跃进,食堂都吃坍了,却遇上了自然灾害,儿子死了,文化大革命紧跟着来了,面临着跟战友的生离死别,女儿也因难产死了,连小外甥都不幸死去,最终只能以老牛为伴。作品用福贵的一生,交待给了人们作为福贵生存的那个时间与空间跨度与背景,有残酷的战争对人生的践踏,红色政权对旧势力的恐怖,也有头脑发热发狂的年代,还有即在眼前的大动荡岁月。

在这段动荡的日子里,福贵跟其他农民百姓一样,只能忍受着生活的磨难,坚忍的活着。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死去,是那么锥心刺骨,

那么无可奈何,中国农民的是生命像草芥似的,那么轻易就能消失了,我们的前辈曾经都这样的活着,生活到底给了人类什么样的意义!更让人心酸的是这群善良的人就像福贵一样依然挺立着脊梁骨,微笑的体会着活着的含义。

命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以一种喜剧的荒诞捉弄了福贵,其间不乏美丽,不乏精彩,也有欢乐,也有喜庆,山川秀丽,阳光普照,然而,小说最终还是构成了把一个又一个美丽人生撕碎践踏的人生大悲剧。

这是一部中国农民的血泪史,作者用福贵一家的悲惨命运以点及面的辐射了整个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中国农民从来就是善于忍受的,忍受着生活给予的所有凄凉与悲哀,看着一条条在重压下挺立着的背脊,不知道还是否能用善良去概括,中国人善良的只要自己能让自己活着便什么都可以忍受,这个善良的意义太沉重,代价太大了。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为内心写作的所有作家,理解他们的愤怒与冷漠,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中,撕扯着让人疯狂的无能为力, 清晰透彻的看着生活的苦难在眼前穿过来又穿过去,分明能身手可及,可是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让人性在矛盾中疯狂。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人,只要活着,就能创造生命奇迹!活着,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1 他的父亲死了。他的母亲死了。他的儿子死了。他的女儿死

了。他的妻子死了。他的女婿死了。他的外孙死了。他的战友死了。他的赌友死了。他认识的很多人都死了……一本不断死人的书,书名却叫《活着》。

余华说《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他的意思似乎是:既然你还没有死,那就先活着吧。

离开了时代以及这段时间之内的意识形态是无法读懂这本小说的。故事的时间跨度大致是1940到1980年间。进化论以及别的理论告诉你: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

他的人生充满了死亡。死亡接着死亡,直到死亡成为你的习惯,然后只能皈依死亡,把死亡变成一种希望。 这还是一本死亡亲历记。死亡被文字拉近,被文字的手触摸:“有庆躺在坑里,越看越小,不像是活了十三年,倒像是家珍才把他生出来。我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我怕石子硌得他身体疼。”“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子里……我站在雪地里听见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地上。”没有安魂曲,没有死后世界的消息,死亡赤裸,直截了当横陈在人的面前。这确实是我们活下去的自画像,韩国的评论家说得对极了。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三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一位走过历史的普通老人娓娓从容地到来他的一生,《活着》里的故事便在老人平淡的声音里,像是静静的河水般流淌出来,没有哀泣,也没有呜咽。讲述者老人没有刻意煽情,可是波澜无惊的语言里蕴含的故事震动了读者的心,不禁对老人的曲折不幸一生满怀同情。老人在经历了诸多亲人离世,只余孤单的自己凄凉在世后,还能安然平静的向他人讲着自己的亲人如何一个个离开,他最终会做到这样的超然心态,又说明了他经受了人世间极大的痛苦,物极必反,痛苦的不能再痛苦了,只有平平淡淡的活着。

《活着》里讲故事的老人叫福贵,他本是个地主的儿子,有土地,有房产,有身份,有地位,是个堂堂大少爷。可他偏偏是个好赌的败家子,很快就把家里的财产输个精光。他的不争气气死了老子,赔着全家人过起了贫穷老百姓的苦日子。好在万贯家产的消失换来了浪子回头,福贵从此改过自新,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当起了农民,真好地为这个潦倒的家担起了责任。没过多久,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当兵期间认识了春生,两年后福贵被共产党俘虏,这才有机会重回到家里。福贵不在家的两年里,他的老母过世,妻子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讨生活,凤霞有庆都张大了不少,凤霞因为发烧变成了聋哑人。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进行土地革命,实行大跃进,人民公社。熬过了这之后的苦日子后,眼看着好日子是苦尽甘来,命里安排的却是福贵一生厄运的真正开始。钱财散尽方可豁达一笑,因为身边还有亲人的支撑,那么失去了亲人,就是没有了支撑,粉碎了希望。福贵的接下来的后半生,就是在不断地忍受着死神无情的双手将他的至亲从他的身边一个个的夺走,忍受着每次燃起的希望又一次次被掐灭。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都死去了,只留下孤孤单单,凄凉独活的老人……

在我读完《活着》后的第一想法是很不理解为什么徐福贵到最后还要好好地活着?他不止一次地面对着至亲至爱从他身边相继离去,又不止一次的希望遭到破灭,这样的不幸接连不断的砸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肉身,饶是任何一个平常人陷入这般精神打击的连环套中,都可能扛不住如此巨大的折磨,将会濒临精神崩溃。我曾怀疑是不是生活的压力,亲人离别带给他的痛苦,早已超越了他的心理承受极限;怀疑心灵的抑郁已将他压迫的麻木,冷淡,他的心已被吹向茫茫沙漠,干涸到绝望地苟延残喘余生。

仔细回想考虑之后,我发现福贵最终变成一个孤独的老人,心态淡然的活着,是有其中的理由的。人是情感动物,往往对痛苦的记忆比较敏感,而且痛苦的经历总让人印象深刻,一旦沉溺便不容易自拔。所以在读《活着》时,情感就在无形当中被福贵的悲惨经历所笼罩,

那么痛苦也就越放越大,因而当我们只将关注点放在福贵的痛苦上时,就忽略了福贵人生里更为美好的东西,比如福贵儿女孝顺懂事;妻子善良贤惠,不离不弃;女婿踏实肯干;小小孙儿也似乎理解大人的苦恼,乖巧听话。这些都是福贵一生最朴实最真挚的收获,是他回忆里值得欣慰的地方。福贵能够活着的力量一方面除了对生活的坚忍之外,另一方面还有亲情的心理支撑。

一、活着是对苦难生活的坚忍。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里的徐福贵不正是在忍受着现实给他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吗?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没有很高的觉悟,尤其像福贵所处的经济落后的年代,广大农民一生当中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着。他们起早贪黑,不计劳累,拼命苦干,只是简单为了养家糊口,养儿育女。活着的最高追求就是过上衣食无忧,家人平安的好日子。像徐福贵一样的农民都把亲人和粮食看做他们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他们追求的很简单,眼光和思想也停留于此处,自我意识很低,因而当他们的粮食受到威胁,亲人遭遇厄难时,他们不会抱怨社会谴责老天,只是逆来顺受,接受现实的打击,去忍受生命赋予他们的责任,等到亲人离世,再没有亲人可以让他负责任时,就剩下他对自己负责任了——活着。

其实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坚忍,对生活的一种坚忍。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福贵的一生多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后,却又变成山重水复又无路。他从心底高兴每次似乎已来的幸福,这种平淡的幸福给乐安知足的福贵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希望,可是命运恰恰就像是逮住了他不放,不断地给他开着玩笑。生活带给他的希望,在他还没来得及憧憬时,便毫不留情地夺走他的至亲,将他希望的小火苗生生浇灭,一次次打入绝望的深渊。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也许在他们的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的留恋和执着。

但是活着不容易,活人追忆死去的人又是很痛苦的。福贵的亲人大都又是不愿死去的,无论生活多么困苦艰难,一家人每天在一起也是开心的。即便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带给他超越身体伤痛的近乎使人精神崩溃的精神打击和折磨,他依然挺了过来。余华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个人就是福贵”。“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再回首,一切化作夕阳下淡然的身影,福贵没有表现出无限痛楚,也没有抱怨苍天或谁,这些普

通世人的品质,与淡然心态未必人人都领悟得到,福贵把活着的意义升华了,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行尸走肉,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沉溺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也没有消极地放任生活放弃生命。过尽千帆,这是普通农民经历多次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死离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锤心之痛后的超然,他在好好活着。

二、活着里的浓浓温情是生活里的欣慰与希望。

《活着》中的世间真情处处可见,小说中的真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这些真情便是他们活着的信念。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这些牵挂才会有想要活下去的坚忍与勇气。

福贵与家珍的夫妻之情: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家珍并没有埋怨,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家珍没有嫌贫爱富,跟着福贵吃苦受累无半句怨言。徐家破亡后,家珍被富商父亲强行接回家里,半年后家珍放弃家里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地重返徐家跟着福贵过平头百姓的艰苦日子,日子是好是坏,从不说什么。福贵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勤劳顾家,踏实肯干。家珍和福贵在家衰败后仍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无怨无悔,共同走完坎坷苦难的一生也实在难得。

福贵和有庆父子之情:有庆死了,福贵在抱着他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累了想把有庆放在背上,可心里就发慌。生怕他突然醒来他不知道,生怕儿子不知谁背着他而害怕,所以“不能不看着他”。因为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决定一个人悄悄把有庆给埋了。他用衣服把有庆包好放在坑里,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因为他怕石子烙疼有庆的身子。这浓浓的父爱,这无微不至的父亲情在此刻显露无疑。

福贵和凤霞的父女之情:凤霞因为家穷,有庆上学没钱而被迫送人。在被领走的的那一刻,眼里充满对这个家的不舍。凤霞连夜跑回家再被父亲背着送回养父母家时,福贵在伸手去摸她的小脸时,她也伸手去摸福贵的脸,仿佛要将父亲那张脸深深记住似的,仿佛在对福贵说:爹,我不怪你。福贵在那一刻便决定:“就是全家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凤霞在见福贵背着她往回走一段路后突然紧紧的抱住福贵,因为她知道她可以回家了。那一刻,凤霞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没什么可与父母对自己的不舍和关爱相题并论。

此外,福贵与长根的主仆情,与春生的战友情,还有与女婿二喜的半个父子情和对外孙苦根的爷孙情,无不让人感动落泪。命运里的不足用人与人之间淳朴的真情填满,源源无尽的苦难无法枯竭用温暖人情哺育的精神世界。

尽管《活着》给读者展示了福贵悲惨的一生 ,儿子有庆遭遇意外夭折,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媳妇家珍悲痛伤亡,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仅在的小外孙苦根又被撑死夺走小命。这一连串的厄遇都降在了福贵头上,感觉他算得上人世间最不幸的人了。可是整篇小说读下

来,给读者的感觉除了对主人公福贵的至亲相继离开他的同情之外,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我想这些人与人之间最为淳朴真诚的感情是《活着》里不幸之人深感欣慰的地方。活着的人命运是悲惨的,但他们的心灵是滋润勃发的,因为在作者给我们描述的故事里,大多数人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拥有善良的品质,少去了一些作品中世态炎凉,社会黑暗,人类冷漠世故之类的丑陋真相,所以更加突出了作品里人性的温暖,增添了许多人情味,福贵活着不再是痛苦凄凉的事。《活着》不单单是对亲人的怀念,还有对曾经美好人性光辉和亲情温暖的缅怀。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四
《浅析余华《活着》》

浅析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

-

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讨论《活着》的叙述手法,想将它归类于某种主义。关于这些的讨论有太多了。放弃从作者的角度探寻文本内容,而是从读者的角度进入,结合读者阅读感受和文本内容解读余华的《活着》。

关键词:读者 文本 共鸣性 普遍经验性 情感内化

刚开始阅读余华的《活着》时,里面的情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通常令读者捧腹大笑,感觉太过于荒唐。比如父亲“ 拉屎时就像个穷人了。他不爱在屋里床边的马桶上拉屎,跟牲畜似的喜欢到野地里去拉屎。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爹打着饱嗝,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走出屋去,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走到了粪缸旁,他嫌缸沿脏,就抬脚踩上去蹲在上面。我爹年纪大了,屎也跟着老了,出来不容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除了福贵父亲蹲在缸上大便的场景外,还有青楼胖胖的妓女被福贵当马骑,满大街的跑。这些情节总体上是轻松愉快的,而福贵就一个浪荡公子哥的形象,没有挣得读者的几分好感。

可是,越往下读,我们会发现,我们轻松不起来了。书名虽然是《活着》,讲的却都是死的事情。因为吃喝嫖赌,福贵把祖上的家产败光,气死了老父亲,接着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回来时母亲已经死去。女儿在一次高烧后成为了聋哑人,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活着”。可是中国公社化运动、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和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妻子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给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先是淋了雨生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最后孤伶伶只剩下一个“福贵”独消残年。福贵没有像

他的名字一般“福贵”。这位承受了无数苦难而“ 安然”活下来的老人确实是一位英雄。当掩上书时,一份沉重的伤感从四面八方把我们笼罩进去。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陷进作者所构造出来的故事中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活着就意味着永不放弃。对于福贵的感情也悄悄地产生了由鄙视到同情再到钦佩的变化。

我认为,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普遍经验性,二是情感的内化。

一、普遍经验性

《活着》是一部阐释“ 活着” 的寓言, 是一部描写生存镜像的寓言。《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是一种张力, 是一种希望, 是承受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在我们看来似乎不会发生的事情,所有的苦难都让一个人去承受了。虽然具有不可能性,但是确实让我们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这里的寓言非传统意义上的寓言,而是西方现代再阐释与重获资格的寓言,如文学理论家保尔•德•曼所言,“寓言暗示着世界在现实中出现的方式与在语言中出现的方式的不连接。寓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不被教条所规定„„替而代之,我们有一种这样的符号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的意义的关联成为次要的„„”。从这个层面上,《活着》可以概括为“一个赌徒的故事”,即关于一个人“输得有多惨”的寓言故事。这样,它就还原到一个古老、朴素的经验原型,它的叙述对人出现了不可抵抗的诱惑力。作为普遍的生命经验和人类自古以来的一个无法消除的心理症结,“赌”在这里已经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赌博,而是超越了道德,产生出更加深刻的经验内容。因为以生命做赌注与命运赌博,可以说是人生普遍的处境。福贵的一生因此也具有了普遍性,他由开始的一个富家子弟、一个家财万贯的恶少,到输得一无所有,再到承受失去亲人的地狱般的深渊。在时间的意义上,它和每一个体的生命经验是完全重合的:一个人从小到大,再到老死,实际上就是一个从富有到贫穷,再到完全剥夺的过程。《活着》在人们的心灵中所唤起的是这样一种简单又复杂的经验。

除此之外,死亡作为一个永恒绝对的存在, 是我们不愿面对而又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死亡, 这个结果的存在, 恰恰凸现了“ 生” 作为一个过程的内涵。文中福贵没有因为凄惨的一生和凄凉的晚景而拒绝生存, 他以自己韧性、乐观的精神承受并超越了一切的灾难。当我们想象进人垂暮的福贵和他的老黄牛在古老

的土地上耕作、“ 对话” , 并且伴着福贵粗哑的旧歌谣时,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福贵超越苦难后的宁静与平和的心境, 而不是对于人生的怨恨和刻薄。这样的境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升华了的对于生命的感动。

二、情感的内化

人们曾这样评价诗人卞之琳的作品“诗的非个人化,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我认为,这个描述余华《活着》的写作也是相当贴切的。作者的情感没有外露,而是完全流淌在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讲述中。余华对《活着》的叙述采取绝对冷观的视角, 将叙述的知性主体的道德判断和情感介入彻底瓦解。小说的开始设置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叙述者,整天“拖鞋吧哒吧哒,把那些小道弄得尘土飞扬”的民间歌谣收集者,将福贵引到现场之后,变成了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或者说,变成了这部小说的记录者。从福贵的自我讲述中,福贵的命运轨迹渐渐地呈现出来。表面上看,作家似乎站在作品之外,以一个高傲冷峻地姿态描述,冷淡地对待主人公所面对的一切苦难。而实际上,叙述语言的客观效果追求和叙述者的姿态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这是一种“在之中”的呐喊,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承受了巨大的悲痛时,往往哽咽难以说明,这种悲痛无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而且,情感与整体生存完全合为一,也就没有必要在生活世界之侧另外树立一套言语系统来反射和诠释这个弥漫性的情感世界。余华的情感是非表达性的,它完全流淌在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讲述中。余华那种非常沉得住气的描写手段比一切含有主体过多解释成分和现实指向性的呼声,更能从四面八方把我们笼罩进去,以至于使我们反而沉不住气。

除了作者情感的内化,主人公福贵的情感也是打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余华说“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 都是我叙述中的符号, 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 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 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 我应该尊重他们自己的声音, 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 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 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理解的过程, 当我感到理解的差不多了, 我的叙述也该结束了。”所以,福贵的“声音”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福贵的家庭悲剧从1940年代一直延伸到1980年代,集中体现了半个世纪里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富贵的寿命超过了家里所有其他人,亲历了从国

民党统治时期到中华民国、文化大革命以及邓小平经济改革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他反而称自己的生活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当福贵牵着那头老牛一步步踏在田间时, 他可以如此坦然、平静地面对遥远而清新的过往, 并以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而感到安慰。这不是麻木, 而是深重的悲哀已然溶入血液, 泪水只是一种徒然, 活着成为唯一的理由。这是一种生存本位状态的忍耐与张力,给予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2002,(11) : 171- 175.

[2] 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 ,(04)

[3]洪治纲 ,《余华研究资料》【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克尔凯郭尔.致命的疾病. 引自徐崇温主编. 存在主义哲学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郭春林. 新写实小说的文化精神分析—兼谈对新写实小说某些批评的看法

【J】. 文艺理论研究,1992.2

[6]余华.《活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五
《从_活着_看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

2010年第10期第28卷(总第123期)JOURNALOFBIJIEUNIVERSITY毕节学院学报NO.10,2010Vol.28GeneralNo.123

从《活着》看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

魏家文,楚亚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余华在《活着》中用平静的语调向读者讲述了富贵的坎坷人生故事,从叙事内容到作品内涵都表现出一种坚强而又孤独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目的的全新认识、对苦难的正视与超越等方面。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哲学层面来看是一种积极面对生存,沉着应付苦难,坦然面对死亡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从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悲剧和生存宿命的探寻与超越。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命意识;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I20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059(2010)10-0082-04

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余华早期的小说在情感上显示出一种明显的冷漠叙事倾向。进入90年代之后,冷漠叙事的一面逐渐减少,温情的一面逐渐增加,这一转变在小说《活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围绕《活着》所引发的对先锋小说转型及其余华本人的论争中,大多数评论家侧重于对冷漠叙事改变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而对其中所蕴含的超越生命个体存在的生命哲学意识的关注明显不足。事实上,尽管《活着》向读者详细展示了富贵的苦难命运史,但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是一种对苦难的理解和同情;《活着》打动读者的不是小说的故事本身,而是作家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对生命本身的眷顾与思考,这正是这篇小说独特的价值之所在。

生命意识是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的生存、死亡意识。对生命个体而言,生命的最大的威胁是来自死亡,但由于“死亡本身的不可经验性,人类对死亡的全部知识,都建立在对他人死亡的现象感知上”。[1]因此,死亡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他人死亡现象的感知上,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自我恐怖性想象。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意识对大多数人而言意味着如何对待现实生命本身,如何看待生命本身的价值。

处于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是一种“乐生安死”的文化。虽然儒家珍视生命,但却强调超乎个体生命本身价值意义之上更高的东西,那就是作为道德终极范畴的“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衡量个体生命价值的尺度不再是生命本身,而是附着于其上的道德层面的东西。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现实行为方式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套与之对应的价值观,被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为社会成员继承下来。对中国文学而言,则是形成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这就造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普遍存在的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漠视。虽然在“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开始对这一根深蒂固的文学传统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但在随之而来的民族危机所掀起的“救亡”的喧嚣声中,中国文学中刚开始的“辟人荒”的启蒙工作还没有充分展开就被迫结束。

“五四”时期被迫中断的工作在进入新时期后,重新得到众多作家的响应。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余华,在继承“五四”文学传统的同时,向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生命价值观提出了大胆的挑战。他的作品收稿日期:2010-05-15

作者简介:魏家文(1970-),男,湖北枝江人,贵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楚亚萍(1986-),女,陕西汉中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09级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82·

在对暴力、死亡、苦难、欲望等生命表现形态的描写中,提出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的全新的价值观,这在《活着》中富贵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现。

1、生命的价值和目的在于活着本身

生命存在的标志之一在于“活着”,离开了“活着”的抽象生命形态,对生命个体而言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意味着,作为万物尺度的人必须是“活着”的人,“尺度”本身只能体现在具体而非抽象的生命形态中。因此,对于个体生命而言,生命的价值离不开“活着”的生命形态,如果生命本身不存在了,那附着其上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样,当个体生命遭遇到超越自身能力之外的灾难性的打击、而个体的抗争无济于事时,首先必须想方设法“活着”。但这种“活着”并不是“苟活”,而是直面人生的种种苦难,以“活着”的生命对死亡的威胁予以无言的反抗。

《活着》通过“以死写生”表达了作家对生命价值的探索。富贵在经历了父亲被气死、母亲无钱医治病死、儿子有庆抽血而死、女儿风霞产后出血而死、妻子家珍积劳成疾累死、女婿二喜意外事故猝死、外孙苦根吃豌豆撑死等一系列常人难于承受的苦难之后,却生活得更加坚强。他踏踏实实地做人,满足于老人老牛相依为命的简单生活:“皇帝选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富贵终于认识到“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性命”,他最终领悟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对富贵而言,虽然“活着”的生命过程始终伴随着灾难和死亡,但富贵在一次次目睹亲人死去之后,并没有选择死亡,而是选择“活着”。因为在富贵看来,生命的价值和目的在于“活着”,“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富贵身上,余华发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乐天顺命、知足常乐的坚韧与通达的现代价值。对此,余华在1996年《活着》韩文版序中对这一思想做了详细说明:“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3]4-5在余华看来,这种在面对苦难时的达观及其顽强,正是中华民族虽历经苦难而屹然独立的原因之一。

2、对生命过程中苦难的正视与承受

个体的生命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对苦难的正视和承受是个体生命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对苦难的认识及承受方式是其生命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活着》主人公富贵的人生可谓命途多舛,他经历了少年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青壮年的家境破败父死妻离、中年的穷困潦倒、以及老年的孤苦零丁。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幸尤其是身边亲人一个个离去之后,富贵并没有绝望,而是激励自己“这下可要好好干活”。如果说富贵前半生所遭受的苦难还有他自身的因素,而后半生“平民”富贵的不幸却让人更多感受到人对命运的抗争及其无奈。尽管富贵此时已经从一个“二流子”变为爱家、爱老婆、爱孩子的“好男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平静的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但是富贵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晚年只得与一头同样衰老的老牛相依为命。正是在目睹亲人一个个死亡的过程中,富贵深刻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从而对生命中的苦难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一思考在后期小说《兄弟》中得到了延续。与富贵的命运相似,李兰在面对“两个像是在垃圾里埋了几天的肮脏男孩”以及一摊被丈夫鲜血浸透的沙子和家中血肉模糊的丈夫的尸体时,李兰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令人吃惊地撕心裂肺的喊叫,而是不动声色把丈夫清洁干净,还躺在他的身边睡了最后一夜。在宋凡平出殡的那一天,“在李光头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见过李兰的表情如此骄傲。李光头的生父给她的是恨和耻辱,宋凡平给她的是爱和尊严。李兰昂首走着,像电影里的红色娘子军”。尽管嘴角被“红袖章”打得鲜血直流、李兰依旧微笑拉起李光头和宋钢的手向前走去,和街上两支游行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通过富贵和李兰故事向读者传达出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活着,就必须直面这样或那样的生存困境,不管是辛酸还是幸福,你都得经历,都得活着。

——忍耐3、排解苦难的方法—

余华曾说:“《活着》是‘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3]3《活着》一共叙述了富贵七

·83·

位亲人的死亡,但是小说的重点不是叙述死亡过程本身,而是重点描写生者在目睹亲人死亡时情感和行为的变化。富贵在自己心爱的儿子有庆死后,“我一遍遍想着他中午上学时跑去的情形,书包在他背后一甩一甩的。想到有庆再也不会说话,再也不会拿着鞋子跑去,我心里是一阵阵酸疼,疼得我都哭不出来”,“我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我怕石子硌得他身体疼”。而疼爱有庆最深的家珍没有呼天抢地,只默默流泪,“两只手在坟上像是在摸有庆。可她一点力气也没有,只有几根指头稍稍动着。”相比富贵,家珍的痛苦更是来自于灵魂深处,没有了张狂的表现,只是在默默的忍受中表达对生命的眷恋。关怀生命者,必将为生命的消逝痛心不已。痛心之余却又无能为力,只有忍受,用“活着”来告慰已经逝去的生命。

作者在对生者痛苦的描写中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也为生命个体找到了排解苦难的方法———忍耐。作者主张用忍耐来应对生命中出现的种种苦难,只有忍耐才能使生命个体在面临苦难与不幸的威胁时,产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忍耐,实际上就是最大勇气的活着!这样看来,在对苦难主题的反复咀嚼和叙述中,作者实际上是站在理性的生存层面上审视人生,在深沉的“苦难书写”中表达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小说中的人物乃至整个人类寻找超越苦难的希望之路。

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无论是普罗米修斯崇高的牺牲,还是俄底修斯艰难的挣扎;无论是屈原九死不悔的求索,还是杜甫老病孤舟的哀怨,无不体现出人在艰难困苦的生命磨砺中,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执着探寻与追问。

既然最能体现生命价值和目的是“活着”的生命,而“活着”的生命形态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在创造中显示生命的价值与活力。西方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说:“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我们在不断的创造自己”[4]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冲动的自由创造本性。这种自由创造本性即要求人对于生活应当是创造,而不是服从;应当是实践,而不是沉思;应当是进取,而不是保守。这种自由创造本性在作者创造的主人公“富贵”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读者在主人公平静讲述自己苦难往事中的那份从容与镇定中,充分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力量,并为此深深震撼。

1、积极的生存态度

既然人是为生命本身而活,而不是为活着之外而活,那么积极的生存态度是“活着”的基本前提。《活着》中的富贵,在亲人接二连三的死亡面前,依旧满怀热情地耕种脚下的土地,那头老牛成了亲人们的化身,他嘴里不时喊着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依然在他的生活中。动荡岁月中,脆弱的生命需要执着的活着来守卫。余华笔下的富贵、许三观、李兰等人在面临生活的苦难、甚至是亲人的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宁静、忍耐、温情的人生姿态,显示出一种执著于生命的人性光辉,这也正是中国底层老百姓在残酷的境遇中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积极态度。

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其实劳动也创造了生活本身,特别是创造了人的生命,因为劳动使得生命有了延续的条件和保证。富贵这样默默的劳动何尝不是为自己的生活做打算,又何尝不是积极乐观的生存、善待自己的生命呢!余华后期的小说塑造了一个个颇具个性的典型性人物,详细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画面,在此过程所展示的是一个个生命个体在挣扎与反抗中对生命的创造和延续。创造的不仅仅是作为具体的个体生命本身,更有群体的生活空间,即世界,进而包括个人至于群体的世界观。余华笔下的生存空间尽管都充斥着苦难,但是以富贵为代表的主人公们选择的是积极的生存态度,最终在与苦难的抗争中获得胜利,使生命得以延续。

2、对现实苦难的精神上的超越

在余华的小说世界中,苦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有的苦难可能就此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而结束其生命;有的苦难虽不足以造成大的影响却接连不断,并促使人们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疲于奔忙,导致更高精神生活的虚空。黑格尔曾说:“人的躯体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而是在形体和构造上既表示它是精神的感性的自然存在,又表现出一种更高的内在生活,因此就不同于动物的躯体,尽管它和动物的躯体大体上一致。”[5]这就意味着,人的生命存在不是一种纯自然状态,而是伴随着精神的感性的自然存在。正是依靠这种精神的感性存在,使得个体生命得以摆脱动物自然的生存状态,以一种更高的内在精神生活来超越现实的苦难,达到一种生命的自由状态。

在余华笔下,主人公对于苦难的精神超越,集中表现在一个“情”字上。余华笔下生活在苦难中的人·84·

物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如《活着》中二喜因买不起蚊帐,总是先把蚊子喂饱后才让凤霞去睡觉。有几次凤霞进去看他,他就焦急,一把将她抱出去。看他被蚊子咬得到处是红点,“我”也心疼,说:“你别这样。”二喜说:“我一个人,蚊子多咬几口捡不了什么便宜,凤霞可是两个人啊!”质朴而简短的语言表现出在苦难面前支撑人们“活着”的是不动声色的情感:夫妻情、父女情、姐弟情等等。年轻的富贵富裕但却空虚地生不如死,吃喝嫖赌是他生活的全部,感情世界苍白无色;而战时的富贵九死一生,却为了再见他的老娘、妻子和一双儿女而坚强地活着;极度贫困饱受命运打击的富贵,为了他的家、他的亲人需要他而顽强拼搏;亲人们全都离他而去的富贵,为那点点滴滴的亲情、爱情的怀念和回味而平静地活着。这种情感的力量支撑着富贵在对苦难的承受中超越死亡的威胁。即便是家人一个个先后去世,那种情感仍根植于富贵记忆深处。生活仍是苦难,但富贵并没有情感的孤寂,情感支撑着他坚强的生存下去,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善待生命,忍受苦难,学会正确面对死亡,这是我们品味生命时候所得出的感悟。细细品读,余华作品中那些苦苦挣扎的生命背后都有着反抗命运的源自生命个体自身的强大力量,他们积极的人生姿态给读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人生之所以美,在于作为主体的人懂得追求生命、创造生命、实践生命,懂得去自主寻求苦难中的希望之光。

《活着》的整个故事通过“以死写生”的艺术方法来表达对生命意识的探索。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一次次的死亡事件扑面而来。而主人公富贵则以一颗明净的心态去对待生存,生无所求,死亦无所需。对于死去的亲人他不再悲伤沉沦,代之以开心的对着老黄牛叫“家珍,凤霞,有庆,苦根……”在富贵的心里,亲人们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另外一种永生,家珍她们不止活在他的世界里,更活在老黄牛的世界里,她们是真真切切的活着。这一次次的沉痛死亡,反衬出“活着”的不易和艰辛以及“活着”的弥足珍贵。这可以说是终极意义上的对人的生存悲剧和生存宿命的审视与超越。

个体生命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实践上而不是形式上的玄思上。面对生命中的苦与乐,不能做冷眼旁观的沉思,只能去挣扎、去实践。而这种实践是在竞争中进取,还是在落魄中沉沦,都基于生命主体的自我选择。正确的生命观,导向完美的生命进程,就像“富贵”一样以其积极的生命观,去坚强的面对生活所赋予他的“悲惨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在苦难中挣扎而出,在煎熬中自主寻求到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

[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0-71.

[3]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10.

[5]吴俊.美学理论与美育实践[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135.

DiscussiontoLifeConsciousnessinYuHue’sNovelsfrom"Huozhe"

CHUYa-ping,WEIJia-wen

(SchoolofHumanitie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Abstract:YuhuadescribestheFugui’sfrustratedlifetothereaderswithacalmtoneinthe"huozhe".Boththenarrativecontentandmeaningshowastrongandlonelylifeofconsciousness.itmainlymanifestthenewunderstandingaboutthevalueandpurposeoflife,faceupthesufferingandoverstepthedistressandsoon.Thisuniquesenseoflife,fromthephilosophicalpointofview,itisapositivefacetosurvival,calmlydealwithsuffering,franklyfacingthedeathoflife,tosomeextent,itreflectsthewritersexploreandoverstepthepeople’stragedyandsurvivalfatalisticfromtheultimatesense.

Keywords:Yuhua;"Huozhe";LifeConsciousness;ViewofLive

(责编:叶莉责校:张永光)

·85·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六
《余华活着》

余华《活着》

余华书写的《活着》,让我酣畅淋漓过后,我的内心更多是震撼,那一幕幕故事场景历历在目,我仿佛随着故事的主人公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走过一遭,在兴盛与衰亡的酒缸中饮尽辛酸,在活着还是死亡的界限上思考许久。书中用一种接近零度的笔调来描写一个在当时是惯见的但是却是不正常的故事。有一丝孤零零的味道,令人辛酸难耐,一种难以捉摸的不快在盒上书后油然而生,这种不快并不是有作者可以去煽动的,而是在这种娓娓叙述的过程中

侵入我们神经的,作者正是用了这种渗透式表现手法来完成了对人生活着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余华眼中的“活着”:活着,在我们的中国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由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来自忍受,因为已经活着,所以要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不幸福、苦难、无聊、平庸

《活着》这部新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跨越了中国从国民党到后毛浙东的时期,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从我的角度来看,福贵的一声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福贵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他相信自己的妻子家珍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友庆,女儿凤霞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二喜和他的外孙苦根,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时刻激励着我微小面对这个美好的世界,没有什么坎是跨不过的。乐观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而余华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这部小说是一首对于一个无限匮乏的年代的赞歌。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不过我喜欢余华没有煽情地写作,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也会有轻松的、优美的、善良的时刻。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他说: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他们埋在一起的。" 从他的语气中,我 们可以感受到像他这样尝尽人生百味的老人,在晚年对生命的那种平静、自然的态度。

我很喜欢余华简洁而有力的结尾:唯一活着的老人福贵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贵,小说中叙述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肚子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者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如此简单的美丽的朴素的力量来自于字面同样召唤着我的心。“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

候想想又很踏实”,这正是福贵对自己的评价。 看着福贵,我就纳闷当今社会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早早放弃生命,有敢死的心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活下去,他们抛弃一切,一个人可贵的责任感在自杀的念头出现时已经消失殆尽了。看看当代大学生,有多少为了感情,为了学业,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就想不开,要是他们能看到死后爱他们的人痛哭得死去活来,我敢肯定他们不会再这么做的。不管有多么大的事多比不起活着重要,乔布斯,保罗沃克,迈克杰克逊多么成功的三个人,再怎么成功,没有了生命,留给我们太多的惋惜叹息不是吗?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世上没有人能打倒你除非你自己放弃了。做自己想做的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人,生命只有一次,机会只有一回,我们可以在《活着》的激励下更好地活下去。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自述的角度,让主人公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增加了小说的感染力。另外,虽然小说中没有散文、诗歌中华丽的辞藻——而这也是有主人公福贵并未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的背景决定的,所以也正恰恰符合其身份——但在描人状物、情节安排等方面同样可看出作者深厚的功底。泪水似乎成了全篇的线索,有悲伤的泪,有绝望的泪,有喜极而泣的泪。由于泪水几乎是均匀地分布于整部小说,与欢喜交加,使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福贵总是每每过了几年幸福生活的时候,就会有厄运到来一次。

小说虽名为“活着”,但讲述的却是一个个死亡的故事。余华用死亡来讲述活着,似乎更有道理,不止是福贵,我们每个人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才会静下心来去认真考虑活着。《活着》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余华似乎在小说中想告诉读者们,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我不敢深究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人为什么而存在,但我认为,一个人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一定有他存在的道理。我们无需去费心思探究活着的意义,福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好好地过好自己的生活,走好自己的道路。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如果我们非要给活着赋上一个意义,那就是幸福,追求和享受幸福是我们活着最大的意义,失去了它,我们的活着将会只是一种机械活动,没有丝毫光彩。

活着 余华多少字篇七
《余华与《活着》》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活着 余华多少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活着 余华多少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1025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