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

2016-02-06 09:42: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一《每逢佳节倍思亲》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一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

1.面向对象:面向三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4.课时:第二课时

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课文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和缘由。第二部分则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诗。

教学目标 :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

1.诵读法

2.质疑探究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媒体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题出自哪里吗?(来自于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读了课文你就会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个"思"写成红色。 一起来读课题:

师:看一看,"思"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对,心田。从心田里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最美的声音,让我们用心田里的声音来读课题。

二、自学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媒体出示:(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师: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读之前,看一下小黑板上的要求。

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 画出诗人王维看到的、想到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对应着诗中的哪一句。

(3)想一想:王维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精讲点拨,互动探究

1.师: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谁能告诉我,是谁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示:王维

师:王维是谁?谁来告诉我们?

出示:长安

师:说得真好,但老师还想见一见王维,谁来扮演王维作一个自我介绍?

师介绍王维(王维_百度百科)

2.师: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请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划出相关的句子。

组内交流。

媒体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

了。

师:你为什么划出这个句子?

①15岁

几岁?是啊,也就只比我们大了5、6年,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孩子呢! 备注:年纪小

那么小的年纪,本该呆在父母身边好好地享受父母的关爱,而王维却独自一人远走他乡,这中间,他一定饱受离别之苦。

②京城长安

王维的家乡在山东,就是华山以东地区,离长安600多公里,中间还隔着高高的太行山,古时候出行靠的是步行和马车,如果乘马车,一刻不停地走,也要走5天5夜多。王维和他的亲人一个在太行山的这面,一个在太行山的那面,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天各一方)。 是啊,王维离家非常的——(远)。

备注:远

③两年

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离家已经很久了。

备注:离家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圈出来,将自己的感受在旁边注一注,学着老师这样试一试。

王维那么小就离开家乡,而且时间那么久了。所以他时时都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指名2个学生读。

3.师:佳节在这篇课文中指什么节日?什么时间?有哪些风俗呢? 媒体出示:九月九日

王维仅仅是重阳节时“倍思亲”吗?

结合学生的交流,小结引读:是啊,每到节日,别人的团圆,别人的欢乐,就让王维更想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书上有一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长安人们在重阳节的心情,老师相信你只要仔细地读书,一定能找到!

出示:兴高采烈

师:请你打开笔记本,接着老师的话写下去,用上"兴高采烈"。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

师:把你写的句子读一读。

谁还能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

师:王维"兴高采烈"吗?那他怎么样?他想到了哪些人?还想到了哪些事?

出示:山东 兄弟

师:他想了很多很多,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这就叫----(思绪万千)。 出示:思绪万千

师:你有过思念的感觉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你的思念?

4.师:重阳节到了,诗人看到了什么?

(媒体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这样的节日里,人们的心情当然是高兴的,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

读。

师:诗人又想到了什么?

(媒体出示: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 ,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师:王维以前的重阳节也是令人兴奋的,可是如今呢?用这种感情读读他想到的。

5.师:大家过得是那么快乐,那王维快乐吗?自由读古诗,找出相关诗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出示古诗]

学生交流展示

师: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唐朝大诗人王维为我们朗诵他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诗。

师:诗写得棒,读得也棒!连电脑都想读了。谁敢和它比一比?

师:它读诗的水平可不简单,要想和它比,你自己可得好好多读几遍。 (古诗朗诵 - 3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比赛诵诗。

师:谁能背诵这首诗?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一写成,就被广为传诵,流传千古。如果让你从中选择最能表达王维情感的一句诗,你会选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二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 学 设 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三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四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级:三、2 主备人:孙景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时候有许多节日,有的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像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思念亲人而写诗的事情。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2.解释题意。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 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2)简介王维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局蒲州(今山西永济西),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等方面辨明读音。

(3)抽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词。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指导要点。

逢:半包围结构。注意内部的结构。

佳:由8画写成。右部是两个“土”叠加,不是中间一“竖”到底。

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上下两端齐平。

插:12笔写成。右部的笔顺为:“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末“横”左连

“竖” 笔,右连“横折”部,且让“折”部末端下露些。

忆:左部“竖心旁”笔顺是“点、点、竖”。

异:需注意上半部分。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细读课文,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细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讲读。

我们已经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事情,当时的王维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 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说了什么?

板书:王维

(3) 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

京城长安已有两年。

(4)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呢?请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

前三句说了什么?

板书:重阳 登高

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很热闹,他们扶着老人,搀着孩子,你可以从那个词语看出来

(扶老携幼)。

从哪里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大街上很热闹,人们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

高游玩可以看出人们把重阳节看做是个佳节)

这种情况使王维看了有什么感受?(第四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为什么逢到重阳节,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和第一段的第二句有联系,那句话说明王维15岁离开家,来到长安已经有两年,他年纪

轻,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看到重阳佳节京城长安家家欢庆的情景,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名题目。 (4)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想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哪些事?请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五句话)

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插茱萸

教师讲述:茱萸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古人重阳节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

以辟邪。这两句话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况。王维除了想到

这一层,还想到了什么?读第三到第五句。

什么叫“天各一方”(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

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有的意思省略不说)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省略不说了?(表示王维思念兄弟们有些想法省略不说了)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有些话省略了)

你们看,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多么深切,既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

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的确体现了“倍思亲”的思想感情。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思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思绪万千就是想头很多,

想法很多)这一句话同上面哪个自然段意思有密切的联系?(这一句话和第三

自然段关系密切)

下面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点名了重阳节)

“忆”是什么意思?(指思念)

注意:“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不是今天的山东省。

这个诗歌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们。

(3)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异乡 客

(4)看图,加深体会诗句意思。

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

点示:桌子上的纸上写的是繁体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未写题目。 (5)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

(我孤身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他乡

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着茱萸,唯独缺少我一个人)

(6)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

(7)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 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2)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长安)—— ----------- 亲人(家乡) 重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五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六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诗句内容,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1、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3、每逢佳节倍思亲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

理解了王维,还认识了一些生字词。下面请同学们看两组词语

课件出示:

重阳 佳节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异乡 异客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过渡: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让我们走进王维的心灵深处。

二、 合作探究,读文悟情 1、了解为何而“思亲”

(1) 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读第一小节。

(2)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王维)在这里,出现了哪两个数字?

(3)你能感受到什么?你离开过家一段时间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4)那焦老师在这里要考考我们班小朋友的数学了,两年过去了,王维多大?

师描述:王维只身一人到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求学,华山以东是王维的家乡,两地相隔千里,长安对王维来说就是异乡,王维就是异乡的客人,而这一别就是两年,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诗句 (5)让我们带着王维的孤独、惆怅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2、 体会为何而“倍思亲”

过渡: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1)那是什么让王维“倍”思亲?请你再读读课文。 (2)学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

(3)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呢?(重阳节)

(4)逢年过节家家户户是多么热闹呀,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热烈场面呢?用“~~~”画出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读来听听,要读出重阳节的热闹来。

(5)“扶老携幼”中的“携”是“带”的意思,那么“扶老携幼”呢?

“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

(6)引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现在你知道“倍思亲”的“倍”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吗?(更加思念,比以往更思念了)。

课件出示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指名读,齐读)

过渡:然而,重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此时的王维独自一人身在他乡,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3、品悟 “思亲”之情。

(1)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指名说说

(2)课件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①指名读句谈体会(提示: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话的?为什么高兴?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就一个重阳节去登高了吗?)

(指名说)

②这里有个词语“登高远眺”,“眺”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出示:向远处看) 那么,“登高远眺”是什么意思?

③全体起立。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是大诗人王维和他的兄弟了,让我们也来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远眺,高高兴兴地做做动作,好吗?(师读句子,学生做动作。)

(3)师:欢乐的时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在重阳佳节,王维举目无亲,长安与家乡相隔千里,王维与亲人不能相会,这就叫“天各一方”,指导读好“天各一方”,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出示: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

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①师:这里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唉——从这声长长的叹息中,你们读出了什么?(指名回答)

预示:

生:我读出了王维当时与忧愁相伴,心里很难过。

生:王维当时心情十分低落,没有心思再去做别的事了。

生:王维很无奈,也很悲伤。

师:是啊,你们体会得真好。一个标点符号也能表达出这么复杂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容啊!这真是思绪万千哪! ②师:王维的兄弟们真的在头插茱萸,登高西望,(出示课件:兄弟登高图)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预示:

生:唉,要是王维在该多好啊,我们多一个人,也会热闹一些了。

生:王维啊,你怎么还不回来啊,我们可想你了。

师:是啊,又是一年重阳到,思念兄弟愁煞人。 生:王维啊,你也不要太想念我们,我们都很好,你独自一人在长安,可要多保重啊。 ③师: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他不禁写道——(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④师:少了谁?(生:王维。)从前兄弟欢聚,如今独少一人,谁再读?(生读略。)

4、感受“思亲”之心

过渡: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也做一回大诗人王维,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谁先来?(指两名学生配乐朗读古诗。)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说诗人仅仅在重阳节的时候才更加思念亲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师:是啊,每逢佳节,中秋节、端午节、除夕之夜等,王维都会加倍地思念亲人。

(3)出示:

中秋之夜,王维看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

大年初一,王维看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

中秋之夜,王维看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

(自己说,四人小组说,师巡视指导)

师: 后面两句你为什么不背了?你真聪明,后面两句是写重阳节的,用在这里不合适。

3、小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十分深切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所以,它就成了千古传唱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

4、记得有一年的元宵节,我在外地培训,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看着家家户户吃着团圆饭,我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之夜,坚守边疆的子弟兵们,看着天上一轮圆月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人,情不自禁地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同学们,今天,我们静静地走进了诗人王维的心灵深处,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思,让我们再次真情吟诵(齐读课题)。这句话现已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2、出示作业:

(1)小练笔: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

你对亲人的思念。

(2)收集一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或者文章,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思乡之情,选择一篇正确流畅地读给大家听。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篇七
《每逢佳节倍思亲》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词、想象说话等方法,理解“扶老携幼、登高远眺、天各一方、思绪万千”等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大意,体会诗人身居外地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朗读,理解并积累课外古诗两首。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单和不同的朗读方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书写的规范和对多音字的认读掌握情况。

2.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正确、流利朗读、有感情朗读情况。

3.借助拓展练笔检查学生学以致用情况。

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生字卡片

教师:设计预习单,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中国古时候有许多节日,有的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像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古代一位诗人在重阳节思念亲人而写诗的事

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2.解释题意。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2)简介王维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局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等方面辨明读音。

(3)抽生字卡片让学生读生字词。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指导要点。

逢:半包围结构。注意内部的结构。

佳:由8画写成。右部是两个“土”叠加,不是中间一“竖”到底。 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上下两端齐平。

插:12笔写成。右部的笔顺为:“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末“横”左连“竖”笔,右连“横折”部,且让“折”部末端下露些。 忆:左部“竖心旁”笔顺是“点、点、竖”。

异:需注意上半部分。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细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讲读。

我们已经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事情,当时的王维是怎样一个人呢?请读:

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说了什么?

板书:王维

(3) 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

(4) 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呢?请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

前三句说了什么?

板书:重阳 登高

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很热闹,他们扶着老人,搀着孩子,你可以从那个词语看出来(扶老携幼)。

从哪里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大街上很热闹,人们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可以看出人们把重阳节看做是个佳节)

这种情况使王维看了有什么感受?(第四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为什么逢到重阳节,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和第一段的第二句有联系,那句话说明王维15岁离开家,来到长安已经有两年,他年纪轻,

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看到重阳佳节京城长安家家欢庆的情景,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名题目。

(4)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想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哪些事?请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五句话)

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插茱萸

教师讲述:茱萸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古人重阳节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辟邪。这两句话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况。王维除了想到这一层,还想到了什么?读第三到第五句。 什么叫“天各一方”(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

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有的意思省略不说)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省略不说了?(表示王维思念兄弟们有些想法省略不说了)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有些话省略了)

你们看,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多么深切,既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的确体现了“倍思亲”的思想感情。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思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思绪万千就是

想头很多,想法很多)这一句话同上面哪个自然段意思有密切的联系?(这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关系密切)

下面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点名了重阳节)

“忆”是什么意思?(指思念)

注意:“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不是今天的山东省。

这个诗歌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们。

(3)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异乡 客

(4)看图,加深体会诗句意思。

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

点示:桌子上的纸上写的是繁体字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未写题目。

(5)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

(我孤身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他乡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着茱萸,唯独缺少我一个人)

(6)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 (7)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 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2)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他还会想什么呢?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ppt
  • 1、每逢佳节倍(2015-12-22)
  • 2、每逢家人倍思亲(2016-01-2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王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109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