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

2016-02-06 10:43: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折柳送别篇一《折柳送别典故》 从“折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折柳送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折柳送别篇一
《折柳送别典故》

从“折柳赠别”漫话烟柳文学黄煜宝古代,人们对远行亲友送别,有一些寻常的方式,置酒饯行,曲艺欣赏,吟诗放歌,折柳话别等。“后夜并州月千里,南窗尊酒且留连。”“念此一筵别,分为两地愁。”是置酒饯行的诗句。“琵琶行”是曲艺欣赏送别。“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是吟诗放歌送别。而折柳话别,是古代最流行的送别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间很普遍。 《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送岳季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兰陵王》:“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从“折尽向南枝”“折尽边城路旁柳”和“应折柔条过千尺”等诗句看,无论在北国南疆,边塞内地,折柳送别是普遍的习俗。何以能形成折柳送别的习俗,欧阳修有诗:“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是说,柳树的天然特性,对送别环境有适应性,因而成了赠别的寄情物。柳树,是非常容易栽植的树种。柳絮,带有种子,轻盈的飞翔四面八方,遇到雨水,就发芽出苗。春来,折一枝条插在潮湿的泥土里,就能成活,生长迅速。柳树,在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常用的筐.箕.篮.簸,多用柳条制作。自古以来,人们随处种植柳树,特别是多在村口,河岸,桥头,井边,亭旁,植柳成荫置景,柳树存在范围极广。柳树,枝条繁茂婆娑,久折不衰,诗经里,就有“折柳樊圃”的诗句。亲友送别,携手到了村口,或桥头,或河岸,或长短亭,总会停下来话别一番。这时,随手攀抚柳条,终了,忍心折取一枝,递与亲友,以示留念,作伴,招摇之意,犹如今日人们间的握手,招手之形式,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也很自然,久而久之,便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也有折它枝送别的事例,宋代刘克庄《别敖器之》,“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奇一枝。”宋代姜夔《送李万顷》,“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是说,也有折梅或以桃赠别的形式,但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这说明,折柳赠别所以成为习俗,最主要的原因,是柳树的普遍性,适应了送别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对于折柳送别的含义,还有一些美好的说法。一说,“柳”者“留”也,赠柳表示留念,不忍分别,永不忘怀。另一种说法,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人之去乡犹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无疑,这些都属于对折柳送别缘故的合理解释,都属于折柳赠别含意中的美妙部

分。确且的说,这是逐渐融进折柳赠别美景的离别心理,这些心理的融入,使古人送别的这种形式,更具有仁爱意义,更具有哲理性。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在各个方面,普遍存在着不断融入新思想新理念,使它更丰富更绚丽的发展现象。如像我国一些传统的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含义,最初,也当是人们对于气候季节变化,与生活生产之的影响关系的认识,做的标记性的庆祝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融进了许多理念,使这些节日显得内容更丰富更有意义。折柳送别含义的丰富,也是送别文化发展的必然。折柳送别成为习俗,进而成为文化典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里的名句,描写西北边塞战士之苦,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西北人们的离别,就有了拿杨柳寄情的习俗。秦穆公为彰显霸业,改滋水为霸河,又在霸河沿岸遍植柳树,形成霸柳胜景。此后,长安人送行,多到霸岸折柳别过。秦王为征伐六国的军队送行,也到的霸岸而止。汉代,沿用秦代习俗,也到灞岸折柳赠别。到汉代,折柳赠别已经普遍化。“折柳”一词,最早见于六朝《三辅黄图》一书,说明,此前,折柳赠别习俗已经形成。由此可见,折柳送别,最早始于春秋时代的秦国,而霸岸折柳赠别,由来已久,诸多描写离别情的诗句中,“霸岸”,“灞桥”,“灞陵”字词最多,这表明灞桥柳,是折柳赠别这一典故的故里。自隋炀帝开凿运河,沿岸遍植杨柳以后,隋堤依柳话别也很常见。刘禹锡《杨柳枝》,“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泼中水鸟栖。”郑谷《送张逸人》,“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隋堤上,……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都是隋堤折柳送别的纪实。此外,还有洛阳柳,苏州柳,西湖柳,湖州柳等,都是送别的寄情物,宋,汪元量《湖州歌》,“柳摇花谢人分散,一向天涯一海涯。”即此。古来,人们以折柳赠别为题吟诗,以柳色胜景为题作文,成就了烟柳文学。烟柳文学,在我国历史悠久,若繁星灿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这一文学胜景,源于春秋,成于魏晋,盛于唐诗宋词,沿延到清晚。《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最早以杨柳,离别为主题的诗句,它美莫能及。西汉枚乗《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折柳枝》《杨柳枝》等乐府诗,梁,简文帝《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是第一篇咏柳诗。《

宋书,五行志》载,“晋太康末,凉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唐书,乐志》也载,北朝南朝都演唱鼓角横吹《折杨柳枝》辞,“上马不着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渡江人”它源出北朝。唐代,咏柳和以折柳赠别为题的诗句,像杨花一样纷繁缭绕,天花乱坠,所有的诗人都作有柳枝词,而且首首精美绝伦。白居易《杨柳枝》,“苏家小女久知名,杨柳风前别有名。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刘皂《边城柳》,“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而最使人动情者,要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以说,唐代,把折柳送别以及柳色美景的诗歌,发展到顶峰。唐代,经济社会的繁荣,社会交游范围广阔,人们往来送迎平凡。这些现实,为折柳送别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个时期诗中烟柳文学的离别情特别浓重,悲怆,切切。“杨柳青青着地重,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宋词中,烟柳文学中的离情和美景融为一体,情意存储的更深邃,更幽然。寇准有“波渺渺,柳依依,......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州人未归。”晏几道“舞低杨柳楼心月......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魏夫人“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用柳荫衬托出沉绵的离情思念。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景清心冷,牵念邃远。晏殊“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周紫芝“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用杨柳美景衬托不堪离情之苦。借用杨柳思乡的,赵长卿“别来此处最萦牵。断蓬南浦雨,疏柳断桥烟。”吴文英“垂柳不系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用柳色惜春的词也很多。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刘过“......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有是中秋。......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还有“指令玉箫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用柳写景更美,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栏干尽日风。”晏殊“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宋代,以柳为题的诗,也很多。“可无昨日黄花酒,又是春风柳絮时

。”“西湖两岸千株柳,絮不因风暖自飞。”元曲中,借柳抒发离情,或以柳写景的曲调,也很普遍。只是单独以柳写情写景的曲调很少,往往是柳,桃,杏,梅杂写。这大概是基于说唱的需要,描写的情景复杂化的缘故。以柳为主景的曲调也有。“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泼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垂杨翠丝千万缕,惹住闲情绪。和泪送春归,倩水将愁去,是溪边落红昨夜雨。”“长门柳丝千万结,风气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复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眼,月圆人未圆。”而,大多曲调是多景杂以柳景。“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浓淡峰峦,高低杨柳,远近桃花。”“柳外莺声碎,花低隹人醉。携将酒去,载得诗归。”和以往大不同者,以往诸代,杨柳都是离别或美丽袅娜的代名词,而在元曲中,开始有歪写柳情的倾向。“与怪友狂朋寻花柳,时复间和哄消愁”。又有“攀花折柳”,“眠花卧柳”字样也常见于曲中。这反映出元代社会现实中,青楼妓的出现。歪写烟柳情意,实在是对烟柳文学的污损行径。明清时期,烟柳文学继续传承,仍然具备寄托离情和煊饰美景的特点。汪绎“一种风流得自持,水村天与好腰支,月残风晓无穷意,说与桃花总不知。”李永淇“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上高楼。”现代文学中,烟柳文学也时有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环境越来越美,许多地方,打造了绿水湿地景观,而柳荫成了主要景观之一。历史沿延至今的灞桥柳,曲江柳,西湖柳,苏州柳,湖州柳,更加姿韵袅娜。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又有一些描写柳烟美景的散文和诗篇出现。近年里,对灞桥柳色的描写和颂扬,乃是传统烟柳文学的继续和发展,像《春来灞上柳色新》《灞桥柳色》《灞桥柳》等,为烟柳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

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的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隋堤”,“霸陵”“霸桥”“洛阳桥”即是。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

折柳送别篇二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篇三
《“折柳送别”原始意蕴探赜“折柳》

“折柳送别”原始意蕴探赜

“折柳送别”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送别形式。每至行人远离,送行者往往折柳相 送以表惜别之情祝福之意。这种独特的送别方式在文人墨客中颇为流行,为原 本落寞惆怅凄凉伤感的离别场面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一般认为“折柳送别”发端于西周初期,而《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则被视为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到了汉代,“折柳送别” 渐成风气,记录汉代京师长安社会生活的《三辅黄图》云:“霸桥在长安东, 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1]据程大昌《雍录》载:“汉世凡 东出函关,必自灞陵始,故赠行者于此折为别”。“折柳送别”有固定的送别 地点及具体的折柳内涵,标志着这一送别形式的定型与成熟。到了唐代,由于 实行科举制度和边疆战争频繁,普通庶民为追求功名,或远离家乡以文求仕, 或远赴边塞建功立业,“折柳送别”之风大盛,成为时人送行饯别的主要方式, 所谓“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者,应为离别多”。[2]多情浪漫 的唐代诗人将其作为诗歌中的特定意象,引诗入词反复吟咏。权德舆《送陆太 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孤独及《官渡柳歌》:“远客折杨柳, 依依两含情。”同时,情感表达也从抒发离别之苦拓展到了表现离别双方的相 思之痛。王建《宫中调笑》:“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 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无领长相思,折段杨柳枝。”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一种别具一格的送行方式,“折柳送别”的原 始意蕴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历来不乏其人,然终是见仁见 智莫衷一是。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其一,礼俗说。有人从古代的丧葬礼俗中加以解释,认为古人用柳来制作 丧车丧具,是借用柳的再生功能,表现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生命再生的企盼和愿 望。再由“死别”转向“生离”,柳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远行或亲友分离时, 寄托生命长在、生命平安这一类朴素愿望的吉祥物。[3]

其二,生命说。有人从生物学角度予以阐述,杨柳易活,生命力旺盛,以 柳入诗,寄寓祝福,希望远行之人能很快适应异乡的水土,健康地生活。随遇 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正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 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丁•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 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其三,文化传承说。有人认为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 人人人熟悉,“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 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 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 说,“折柳送别”实际是一种文化传承。

其四,介之推说。有人认为“折柳”、“插柳”源于寒食节习俗,南北朝 时期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家家户 户门前插柳,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臣介之推的。据说他力保国君重耳出逃

19年,割股作汤,忠心耿耿。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他却被遗忘了,他与老母在绵 山自耕自织为生,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中的枯柳树下。人们插柳,是怀念介之 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 柳插门”的记载,折柳便有了纪念、怀念之意,成为后世“折柳送别”之滥觞。

其五,谐音说。有人从音韵学方面给予解释,认为古人注重谐音表意, “柳者,留也”,柳及相关无的这种谐音便易于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折柳相 送,是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况且那随风飘舞千丝万缕的柳枝与“剪不断、理 还乱”的离愁别绪是何等吻合,柳丝飘荡与游子飘泊的情状又何其相似,以柳相 送,商然是合情合景。

其信仰说:现代学者追溯出“折柳送别”的起源乃是蕴涵着“树神崇 拜,生殖信仰” [4]的观念,认为柳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就有祛邪扶正的神异 力量,是被推崇敬奉的神树,同时也是生殖重版的象征,后来逐渐演化为了送 别形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丰富发展了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却使得这 一送别形式的原始意蕴愈加变的扑朔迷离真伪难辨。

笔者认为,任何习俗的产生形成都来源丁•人们的生产生活,是那个时期人 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正如郭于华在《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 -------- 种权力实践的解释》一文中所说,“民间仪式主耍是作为生存的技术而存在的, 其遵循的是一种生存的逻辑”。追根溯源,“折柳送别”的起源亦应来自人们 的生产生活。我们因此认为:“折柳送别”滥觞于西周初期的“禁烟改火”制 度,源自古人对火的崇拜,是现实生活在习俗中的具体反映。

众所周知,火在人类进程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 饮血的蒙昧时代,增强了人类的体质,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本领,是人类从 野蛮走向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火所酿成的巨大灾难,给人类的生 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极大损害,又使古人对火产生一种畏惧之感,这种既敬且惧 的复杂心理表现在生活上就出现了对火的崇拜和用火的禁忌。

周人尚赤重火,于此尤甚。据专家考证,曾有过很长一段时期,周人是以 火星作为示时星象,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候,天上的火星和人间的火,被 想象为有着某种神秘关系。每当仲春时节火星昏见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 开始,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去年薪火相传下来的全部旧 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其名目叫做 “改火”。《论语•阳货》“钻燧改火” [5]讲的就是此事。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周礼•秋 官•司煊氏》云:“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在周代时还专设官职,名曰 司熘氏,是主持火禁的官,负责仲春的改火,他摇着木铎通知人们熄火,三天 后再给人们带来新火。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古代钻木取火讲究四季要用不 同的木。《论语集解》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 枣杏之火,季夏取燊柘之火,秋取柞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 各异木,故曰„改火‟。” [6]与春相关的是榆、柳之木。而春季正是将士出 征游子远行的多发时节,将用于改火后的柳枝新火赐于行人以避祸祈福保留火 种,方便征人生活,温暖游子身躯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了保证火种不 致半道熄灭,就须折柳相送,以备路途不时之需。这应是“折柳送别”的原始 起源。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火的认识日趋理性客观,钻木取火保留火

种已非生活必需,那么对火的崇拜保留火种的原始意蕴就逐渐淡化。后人沿用 了其送别的意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折柳送别”的习俗。并且对其所承载 的文化内涵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我们这么讲并不是主观臆断空穴来风。赠火的古老传统即使在唐宋仍留有 余绪。韩翊“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唐王朝 赐火的情况。据唐末李绰《辇下岁时记》载:“清明日取榆柳枝火以赐近臣。” 《宋朝事实类苑》亦有记载:“唐时唯清明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 之,唯赐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 厚赐,非常赐例也”。我们注意到其中赐火的时间与材质同西周时期的“禁烟 改火”完全吻合。“以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也充分证明赐火之说并非笔者 妄加揣测实乃古亦有之。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乃 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只不过此时赐火的主体与对象发生了变化,赐火已成为 统治者的特权,是封建贵族独享的殊荣,一般的平头百姓则与之无缘。因此我 们可以这么说,“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源出一辙,但其社会功用却大相 径庭。

赠火之说还这可从汉族《商伯盗火》的神话中得到佐证。据张振犁《中原 古典神话流变论考》记载:“商伯将要从天上来人间的时候,心想:这一次如 果还不能把火种带下凡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指望了。当时,他就把一根蒿绳点 着,悄悄地藏在衣服下面,冒着危险,把火种带到世上来。”

保存火种不仅是宗教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西南地区,不仅少数民族 这样,居住在偏僻地区的汉族同胞,也有保存火种的习惯。他们主要以柴草为 燃料,几乎每家人的灶膛里,都保存有火种,主要方法是在用火以后,把木柴 燃烧后变成火红的木炭,用灶膛内炽热的余灰掩盖起来,保持阴燃。在第二天 用火时,拨开掩盖的余灰,加上柴草就生火了。如果熄灭了,就到邻居家去借 火。直到现在,就是在一些城镇仍然使用煤炉的居民家中,尽管己有火柴、打 火机等随时可用的火源,但他们在每天晚上用火完毕,把煤炉内的煤球或煤饼 加足,然后盖上铁板,关上风门,使其阴燃。第二天早晨开炉就可以用火了。 这不能不说是先民保存火种的一种遗风。

综上所述,“折柳送别”与“禁烟改火”同出于西周,且选用的材质亦有 雷同之处,其中的联系似乎很难用“巧合” 一词解释的通的。而且从“折柳送 别”习俗的产生发展轨迹看,它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现实生活需要到情感寄托 表现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及人类认知水平的。

参考文献:

[1] 曹瑞娟、商光锋.“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J]. 2006. 4.

[2] 王之焕.送别.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3] 刘蕊杏.“折柳赠别”民俗考略.安顺学院学报[J]. 200

7.1.

[4] 李亚军.“折柳送别”解.阴山学刊[J]. 2006年04期.

[5] 孔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 裘锡奎.寒食与改火[A]. 世纪中国问世考据文录[C].昆明:云民出版社.2001.

[7] 韩翊.寒食.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二十南人

折柳送别篇四
《为何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篇五
《“折柳送别”解——论“折柳”民俗蕴涵的树神崇拜、生殖信仰观念》

折柳送别篇六
《送别诗鉴赏》

折柳送别篇七
《折柳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隋无名氏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丝丝拂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折柳送别》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折柳送别的诗句 折柳送别习俗 折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折柳送别”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折柳送别"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121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