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2016-02-08 13:07: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一《鸡冠花的功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一
《鸡冠花的功效》

鸡冠花的功效

来源:网站整理 时间:02-22更多关于 功效 鸡冠花 的文章

花序酷似鸡冠的鸡冠花,不但是夏秋季节一种妍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

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

【主要成分】

据报导,每百克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纤维6.3克。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矿物质及维生素。鸡冠花的嫩茎、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辅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

化学成分 含 山柰甙(kaempo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钾。红色花含苋菜红素,黄色花含量微。

鸡冠花含氨基酸

意大利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已在两年前提出:“鸡冠花和其花籽可提供人体所特别需要的氨基酸。”一些儿童常因食物中缺少氨基酸而瞎了眼。鸡冠花籽的蛋白质含量达73%,籽粒味道象榛子,可炒着吃。籽粒混合小麦制成面粉,是理想的食品。每天食用100克鸡冠花瓣,也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

性味 性凉,味甘、涩。

【食用价值】

作为一种美食,鸡冠花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 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籽糍粑等,各具特色,又都鲜美可口,令人回味。

如将鸡冠花去籽,拖刀切薄片,猪肉切片,投入菜油烧至七成熟的炒锅中,稍炒,再依次放入姜片、葱和泡辣椒的斜段,加入味汁,颠翻炒匀,装盘即成鲜嫩滑爽、清香诱人的鸡冠花肉片。

将60克洗净的白鸡冠花,加清水1升放入锅内煎煮到60毫升,留汤去渣。将洗净的葱段、姜片下入锅内,再下入适量盐、味精、白糖,烧开、调匀。将鸡蛋一只打入锅内,煮成荷包蛋,盛入碗中,淋上少许麻油即成鸡冠花蛋汤。本品汤白、鲜香、软嫩,兼有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白带等症。

【药学价值】

花序酷似鸡冠的鸡冠花,不但是夏秋季节一种妍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

【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鸡冠花9~15克,水煎服(配生槐米、生地榆效果更好),可治便血、痔血、痢疾。 鸡冠花9克,马齿苋30克,白头翁15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

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服4~8克,空腹酒调下(忌鱼腥猪肉),治经水不止。

鲜白鸡冠花15~24克(干品6~15克),猪肺1只(不可灌水),冲开水炖约1小时,饭后分2~3次服。治咳血、吐血。

鸡冠花全草,水煎,内服外洗,治荨麻疹。

鸡冠花籽15~20克,红枣7枚,水煎服,治夜盲、目翳

黄芪的功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黄芪的作用:

1 增强免疫功能 2 对干扰素的作用 3 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 4 促进机体代谢 5 改善心功能

6 降压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调节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样作用

黄芪简介:

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

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 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

黄芪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尤其适合女性使用。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

1.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研究表明当归挥发油对兔、豚鼠、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至消失,呈弛缓状态。并对抗垂体后叶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子宫收缩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当归煎剂或根及叶中所含挥发油可使心肌收缩频率明显受到抑制,可以使兔离体心房不应期延长,对乙酰胆碱或电流引起的麻醉猫及犬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

3.对血液及心血管系统

大鼠口服当归水煎液后,血浆凝血时间延长,可使血栓减少,血栓增长速度减慢,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4.对消化系统

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中毒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害有一定减轻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作用。呼吸系统:当归浸膏对慢性气管炎并发的肺气肿和早期或缓解期肺心病有相当疗效,用药后显着改善肺通气功能,体力有相当恢复。

5免疫作用

当归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

6.抗炎作用

当归成分正丁烯内酯及苯内酯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组织胺-乙醯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气喘。

7抗癌作用

当归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以气血停滞、瘀血凝聚者最宜。对血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8.抗菌作用

当归煎剂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轻度抑制作用。

9.除自由基

当归中阿魏酸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直接消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并能与生物膜磷脂结合,保护膜脂质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

10.抗老防老

当归煎剂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影响,用ㄚ迷宫法测定,当归能改善三氯化铝所致的痴呆,降低痴呆小鼠脑的过氧化酯质水准,和B型单胺氧化的活性,能治疗老年痴呆症。

11.促进造血

当归水浸液中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均能显着促进血红蛋白及红血球细胞的生成,故有抗贫血作用。

12.外科亦用此药,对于肿疡期的散瘀消肿,溃疡期的养血生肌,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13.当归有保护肝脏功能。

在医学典籍上,当归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有如下这些:

1.《注解伤寒论》: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

2.《主治秘诀》云:当归,其用有三:心经本药一也,和血二也,治诸病夜甚三也。治上、治外,须以酒浸,可以溃坚,凡血受病须用之。眼痛不可忍者,以黄连、当归根酒浸煎服。又云: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

3.李杲:当归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4.《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5.《韩氏医通》: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力柔宜补。凡用本病宜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配以生地黄、姜黄、条芩,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6.《本草汇编》:当归治头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调末服,取其浊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极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气,按当归其味辛散,乃血中气药也,况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故用血药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

7.《本草汇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诸病虚冷者,阳无所附也,宜用之。温疟寒热,不在皮肤外肌肉内,而洗在皮肤中,观夫皮肤之中,营气之所会也,温疟延久,营气中虚,寒热交争,汗出洗洗,用血药养营,则营和而与卫调矣,营卫和调,何温疟之不可止乎。

8.《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若血滞而为痢者,正所当用,其要在动、滑两字;若妇人经期血滞,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具当以此为君。9.《本草正义》: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添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

9.《本草新编》:当归[1],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入心、脾、肝三脏。但其性甚动,入之补气药中则补气,入之补血药中则补血,无定功也。

当归的食用方法: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二
《鸡冠花的功效》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三
《鸡冠花的作用_平平农业》

鸡冠花的作用_平平农业.txt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笑笑别说出来。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鸡冠花的作用_平平農業百度首页 | 百度空间 | 登录

平平農業瞭解更多的養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農業、養殖、希望和大家勾通————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鸡冠花的作用2008年04月10日 星期四 22:02鸡冠花 开放分类: 中药、农村草药、被子植物 花卉 鸡冠花

Flos Celosiae Cristatae

(英)Cockscomb Flower

别名 鸡髻花、老来红。

来源 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株高2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叶互生,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肉穗丈花序顶生,呈扇形、肾形、扁球形等,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常用种子繁殖,生长期喜高温,全光照且空气干燥的环境,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强。

花序酷似鸡冠的鸡冠花,不但是夏秋季节一种妍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

下面介绍几则用药用便方。

鸡冠花9~15克,水煎服(配生槐米、生地榆效果更好),可治便血、痔血、痢疾。

鸡冠花9克,马齿苋30克,白头翁15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

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服4~8克,空腹酒调下(忌鱼腥猪肉),治经水不止。

鲜白鸡冠花15~24克(干品6~15克),猪肺1只(不可灌水),冲开水炖约1小时,饭后分2~3次服。治咳血、吐血。

鸡冠花全草,水煎,内服外洗,治荨麻疹。

鸡冠花籽15~20克,红枣7枚,水煎服,治夜盲、目翳。

作为一种美食,鸡冠花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

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籽糍粑等,各具特色,又都鲜美可口,令人回味。

据报导,每百克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

3.2克,膳食纤维6.3克。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矿物质及维生素。鸡冠花的嫩茎、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辅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

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

如将鸡冠花去籽,拖刀切薄片,猪肉切片,投入菜油烧至七成熟的炒锅中,稍炒,再依次放入姜片、葱和泡辣椒的斜段,加入味汁,颠翻炒匀,装盘即成鲜嫩滑爽、清香诱人的鸡冠花肉片。

将60克洗净的白鸡冠花,加清水1升放入锅内煎煮到60毫升,留汤去渣。将洗净的葱段、姜片下入锅内,再下入适量盐、味精、白糖,烧开、调匀。将鸡蛋一只打入锅内,煮成荷包蛋,盛入碗中,淋上少许麻油即成鸡冠花蛋汤。本品汤白、鲜香、软嫩,兼有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白带等症。

学名:Celosia cristata

科属: 苋科青葙属 Celosia civistata L.

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产地与习性

原产东亚及南亚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形态特征

株高40-90cm,茎直立粗壮。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及腋生,扁平鸡冠形。花有白、淡黄、金黄、淡红、火红、紫红、棕红、橙红等色。胞果卵形,种子黑色有光泽。

生长习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但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是当前发展庭院经济的一种新途径,有识之士不妨一试。

繁殖栽培:种子繁殖法,清明时选好地块,施足基肥,耕细耙匀,整平作畦,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略盖严种子,踏实浇透水,一般在气温15-20度时,10-15天可出苗。夏播于芒种后,按行距30厘米播种,苗高6厘米时,按株距20厘米间苗,间下的苗可移载其它田块,移载后一定要浇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不太干旱时,尽量少浇水。苗高30厘米,要施追肥一次。封垅后稍适当打去老叶,开花抽穗时,如果天气干旱,要适当浇水,雨季低洼处严防积水。抽穗后可将下部叶腑间的花芽抹除,以利养分集中于顶部主穗生长。

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发生根腐病,可用生石灰大田撒播。生长期易发生小造桥虫,用乐果或菊脂类农药叶面喷洒,可起防治作用繁殖与栽培

应用

高茎种可用于花境、点缀树丛外缘,作切花、干花等。矮生种用于栽植花坛或盆栽观赏。原产印度的凤尾鸡冠花(C.cristasta var,

Pyramidalis),茎直立多分枝,穗状花序。应用也较广泛。

------------------------------------平平摘要

类别:农作物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516) | 评论 (1) 上一篇:·马铃薯栽培技术· 下一篇:养鸡的十种妙法

相关文章:•开博二周年 感恩摄影照片 石缝中... •鸡冠花的种植技术

•头上的鸡冠花——红了 酒神曲 •鸡冠花与狗尾草 附.最近照片

•鸡冠花/瓦松

最近读者: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坐在窗口嬉嬉皮皮猴

网友评论:1

坐在窗口 2009年02月07日 星期六 23:14 | 回复 最近,读到一篇农业文章,说到鸡冠花是凤蓉猜!

发表评论:姓 名: 注册 | 登录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 容:插入表情▼ 闪光字

验证码:

看不清?

取消回复

©2009 Baidu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四
《鸡冠花》

 花序酷似鸡冠的鸡冠花,不但是夏秋季节一种妍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  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主要成分】据报导,每百克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2克,膳食纤维6.3克。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和E等矿物质及维生素。鸡冠花的嫩茎、叶和种子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另含一定量的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辅酶、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滋补强身作用。化学成分 含 山柰甙(kaempoferitrin)、苋菜红甙(amaranthin)、松醇(pinitol )及多量硝酸钾。红色花含苋菜红素,黄色花含量微。鸡冠花含氨基酸 意大利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已在两年前提出:“鸡冠花和其花籽可提供人体所特别需要的氨基酸。”一些儿童常因食物中缺少氨基酸而瞎了眼。鸡冠花籽的蛋白质含量达73%,籽粒味道象榛子,可炒着吃。籽粒混合小麦制成面粉,是理想的食品。每天食用100克鸡冠花瓣,也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性味 性凉,味甘、涩。【食用价值】作为一种美食,鸡冠花则营养全面,风味独特,堪称食苑中的一朵奇葩。形形色色的鸡冠花美食如花玉鸡、红油鸡冠花、 鸡冠花蒸肉、鸡冠花豆糕、鸡冠花籽糍粑等,各具特色,又都鲜美可口,令人回味。如将鸡冠花去籽,拖刀切薄片,猪肉切片,投入菜油烧至七成熟的炒锅中,稍炒,再依次放入姜片、葱和泡辣椒的斜段,加入味汁,颠翻炒匀,装盘即成鲜嫩滑爽、清香诱人的鸡冠花肉片。将60克洗净的白鸡冠花,加清水1升放入锅内煎煮到60毫升,留汤去渣。将洗净的葱段、姜片下入锅内,再下入适量盐、味精、白糖,烧开、调匀。将鸡蛋一只打入锅内,煮成荷包蛋,盛入碗中,淋上少许麻油即成鸡冠花蛋汤。本品汤白、鲜香、软嫩,兼有凉血止血、滋阴养血之功。可用于治疗便血、崩漏、白带等症。【药学价值】花序酷似鸡冠的鸡冠花,不但是夏秋季节一种妍丽可爱的常见花卉,还可制成良药和佳肴,且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鸡冠花以花和种子入药。花可凉血止血,有止带、止痢功效。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痢疾等。是一味妇科良药。种子有消炎、收敛、明目、

降压、强壮等作用,可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眼疾等。【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性味与归经】甘、涩,凉。归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鸡冠花9~15克,水煎服(配生槐米、生地榆效果更好),可治便血、痔血、痢疾。鸡冠花9克,马齿苋30克,白头翁15克,水煎服,治细菌性痢疾。红鸡冠花,晒干研末,每服4~8克,空腹酒调下(忌鱼腥猪肉),治经水不止。鲜白鸡冠花15~24克(干品6~15克),猪肺1只(不可灌水),冲开水炖约1小时,饭后分2~3次服。治咳血、吐血。鸡冠花全草,水煎,内服外洗,治荨麻疹。鸡冠花籽15~20克,红枣7枚,水煎服,治夜盲、目翳。夏季养生推荐 注册会员交流 中医美容减肥分享到: 腾讯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开心网 新浪微博 百度搜藏 谷歌书签中药:市场·工业·偏方·方剂·图片·大全·更多 中医:文化·研究·医案·典故·医林·理论·更多养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常识·药膳·更多 美容:整形·护发·彩妆·常识·护肤·减肥·更多内科:乙肝·血压·感冒·糖尿·贫血·失眠·更多 外科:骨科·泌尿·肛肠·普外·肛肠·胸外·更多妇科:盆腔·乳腺·宫颈·痛经·功血·产科·更多 儿科:多动·休克·紫癜·感冒·五官·肠炎·更多五官:白内·青光·沙眼·口臭·鼻炎·咽炎·更多 皮肤:牛皮·皮炎·黄褐·湿疹·银屑·痤疮·更多肿瘤:宫颈·骨瘤·诊断·预防·护理·子宫·更多 传染:手足·流腮·结核·麻疹·流脑·接吻·更多性病:艾滋·淋病·非淋·梅毒·湿疣·疱疹·更多 男科:膀胱·阳痿·早泄·前列·包皮·龟头·更多 此文章为中医中药网整理或来自网络,内容仅供访问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摇身变垃圾贵中药放冰箱 京大戟的选方及使用注意 京大戟的性状特征及药理与 鱼腥草是清热解毒良药 鱼腥草的美食 鱼腥草的食疗作用及100克 鱼腥草的药性 鱼腥草的验方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和功用 鱼腥草的应用及性状 肿节风的毒副反应 肿节风的成分药理和现代应 狗脊的应用 狗脊的各家论述和功效分类 狗脊的考证及现代研究 金礞石的临床应用 储藏中药简易法 中

药味苦伤脾胃 金樱子的现代研究 金樱子的应用及古籍摘要 上一篇: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玫瑰的用途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热门图文京大戟的选方及使用注京大戟的性状特征及药肿节风的成分药理和现金樱子的应用及古籍摘金银花的鉴别方法金银花的应用价值金银花的常用药方金荞麦的生药材鉴定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五
《鸡骨草 鸡骨香 鸡冠花 鸡冠苗 鸡骨草 中草药》

鸡骨草 鸡骨香 鸡冠花 鸡冠苗 鸡骨草

(《岭南采药录》)

【异名】黄头草、黄仔蔃、大黄草(《岭南采药录》),假牛甘子、红母鸡草(《南宁市药物志》),猪腰草(《广东中药》Ⅱ),黄食草、小叶龙鳞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广东相思子

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达60厘米。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7~12对,倒卵状矩圆形或矩田形,长5~12毫米,宽3~5毫米,膜质,几无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锐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紧贴的粗毛,叶脉向两面凸起;托叶成对着生,线状披针形;小托叶呈锥尖状。总状花序腋生,花长约6毫米;萼钟状;花冠突出,淡紫红色;雄蕊9,合生成管状,与旗瓣贴连,上部分离;子房近于无柄,花柱短。荚果矩圆形,扁平,疏生淡黄色毛,先端有尾状凸尖;种子4~5粒,矩圆形,扁平,光滑,成熟时黑褐色或淡黄色,有明显的种阜。花朋春、夏。

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取全株,除去荚果(荚果有毒)及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的带根全草,多缠扎成束。根长短粗细不等,主根圆柱状或圆锥状,表面灰褐色,具纵横皱纹,侧根多与主根垂直横生;主根坚硬,不易折断。茎藤状,粗1.5~2.5毫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小枝红棕色,较平滑;质坚,断面不平。气微,味淡。以干燥、洁净,根、茎、叶全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

【化学成分】全草含相思子碱胆碱、甾醇化合物、黄酮类、氨基酸、糖类。

【药理作用】相思子碱腹腔注射,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索引起的炎症反应;对兔的实验性贫血无治疗效果,高浓度(1:500)可抑制羊血球的溶解。

【炮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凉。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②《岭南草药志》:"味微甘,性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

①《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②《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③《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黄疸:鸡骨草二两,红枣七、八枚。煎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瘰疬:鸡骨草六斤,稀莶草四斤。研末,蜜为丸,每丸重一钱。

日服三次,每次二丸,连服二至四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取干鸡骨草全草2~3两(儿童1~2两),瘦猪肉2两,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为止.治疗44例,治愈42例,治愈时间平均为21天。黄疸消失平均为15天;肝功能恢复一般为18~21天;肝肿大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恢复正常。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对慢性肝炎效果不佳。曾报道1例重症肝炎(严重黄疸合并昏睡)患者,服鸡骨草煎剂每次60毫升,日服3次,4天后,神志开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觉症状显著减轻,第14天自觉症状消失,黄疸不显,第19天一般情况恢复正常,停药观察,肝功能逐渐恢复。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

【植物形态】鸡骨香

短小灌木,高约30厘米。根粗壮,外皮黄褐色,易剥离。枝叶和花序均被星状茸毛。叶互生;卵形或矩圆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浑圆而稍带心脏形,全缘或锯齿缘,侧脉3~4对,最下一对由基部射出,与中脉呈三脉状;叶柄长1.5~2.5厘米,密被星状茸毛,花单性,浅绿色,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长2.5~5厘米;苞片分裂,裂片线状,顶端有腺体;雄花小,簇生于花序上部,花瓣矩圆形,雄蕊约20枚;雌花通常数朵生于花序的基部,萼长约4毫米,花瓣缺,花柱4裂。蒴果长约6毫米,外被锈色柔毛。

花期4月。

多生于山坡、丘陵等干旱地带。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采集】全年均可采挖。剥取根皮,或取全根切片,晒干。

【药材】根细长条状,径2~4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纵纹及突起,有时栓皮脱落。质脆易断,断面黄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弱芳香,味苦涩。

【化学成分】全草含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辛苦,性温。"

【功用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咽喉肿痛,心气痛。"

②《本草求原》:"祛风,壮筋骨,消疬。"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舒筋活络。治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胀气。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六
《常用中药主要功能与分类》

常用中药主要功能与分类

从中药相关材料看,中草药从功能作用等方面来看,常用中药主要有22大类,46个分类。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2.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5.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6.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7.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8.攻下药

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9.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10.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11.祛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12.祛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13. 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14.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15.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

16.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七、温里药

17.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

八、理气药

18.理气药

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

九、消食药

19.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

十、驱虫药

20. 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

十二、止血药

21.凉血止血药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

22.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

23.收敛止血药

白芨、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

24.温经止血药

艾叶、炮姜、灶心土

十三、活血化瘀药

25.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

26.活血调经药

丹参、红花(附药:番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藤、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

27.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

28.破血消症药

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

十四、化痰止咳平喘药

29.温化寒痰药

半夏(附药:水半夏)、天南星(附药:胆南星)、禹白附(附药:关白附)白芥子、皂英(附药:皂角刺)、旋覆花(附药:金沸草)、白前、猫爪草

30.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浙贝母、瓜萎、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

31.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附药:甜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玲、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药: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

十五、安神药

32.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

33.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

十六、平肝息风药

34.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生铁落

35.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附药:山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附药:密环菌)、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

十七、开窍药

36. 开窍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

十八、补虚药

37.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

38.补阳药

鹿茸(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紫河车(附药:脐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海狗肾(附药:黄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

39.补血药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

40.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

十九、收涩药

41.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浮小麦(附药:小麦)、糯稻根须

42.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43.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

二十、涌吐药

44. 涌吐药

常山、瓜蒂、胆矾

二十一、攻毒杀虫止痒药

45. 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附药:蟾皮)、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

二十二、拔毒化腐生肌药

46.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七
《中药功效归纳》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 +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紫苏 解表散寒 +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安胎

生姜 生半夏生天南星之毒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西河柳 +除湿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善太阳头痛、上半身痹痛)

藁本 同上 (巅顶头痛)

防风 +止痉

苍耳子 +通鼻窍+止痒

细辛 祛风散寒、通鼻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 +除湿、止痒

白芷 +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

(2)发散风寒药

薄荷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

牛蒡子 +宣肺、解毒、消肿疗疮

蝉蜕 疏散风热 、明目+透疹止痒+熄风止痉

木贼 +止血

桑叶 +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 解表、退热、升阳+疏肝解郁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阳明头痛)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薄荷 +利咽、透疹、疏肝

淡豆豉 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 解表、利水消肿、透疹止痒

疏散风热、透疹的药: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疏散风热、疏肝的药:薄荷,柴胡;

疏散风热、解毒的药:牛蒂子、升麻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温)、浮萍(寒)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 (气分高热症、肺热喘咳、胃火上炎所致诸症)

知母 +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天花粉 +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 +利尿(清心火)

芦根 +利尿+排脓、止呕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止血 (心肺三焦火)

夏枯草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 +润畅通便

密蒙花 退翳+养肝

青葙子 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要药,有扩瞳作用)

谷精草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风热目赤要药)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

黄柏 +退虚热

龙胆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肝胆湿热、实火要药)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鱼腥草 +排脓消痈

土茯苓 +利关节、解汞毒(15—60)

白花蛇舌草 +消痈、解蛇毒

鱼腥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金荞麦 +祛痰、散瘀止痛

紫花地丁 +凉血消肿、解蛇毒

野菊花 +疏风平肝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败酱草 +活血止痛

红藤 +活血止痛、祛风通络

穿心莲 清热解毒、解蛇毒+凉血消肿、燥湿、止痢

半边莲 +利水消肿

半枝莲 +利水消肿、散瘀止血

白花蛇舌草 +消痈、利湿

重楼 +消肿止痛、清肝热、息风定惊

垂盆草 +利湿退黄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 +消斑

青黛 +消斑、清肝定惊 、凉血止血(1.5—3克入丸散)

山豆根 清热解毒、清肺热、利咽(清胃热,毒,3-6克)

射干 +祛痰、散结消肿(散血,孕妇忌)

马勃 +止血开音

木蝴蝶 清热解毒、疏肝和胃、利咽

熊胆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长于目赤翳障,1—2.5克入丸散)

牛黄 +化痰开窍(善治痰热中风)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阿米巴痢)

马齿苋 +通淋、止血,(干品30—60,鲜品加倍,热毒血痢、血热崩漏、热淋等)

鸦胆子 +截疟、燥湿杀虫、腐蚀赘疣

秦皮 +燥湿止带、清肝明目(为治湿热泻痢及赤白带之要药)

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杀虫

(4)清热凉血药

生地 清热凉血,养阴润肠+生津、止血

玄参 +解毒散结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退虚热(治无汗骨蒸要药)

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 +解毒透疹

水牛角 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定惊

(5) 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清热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

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 +清湿热、解热毒

地骨皮 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

丹皮 +活血散瘀

胡黄连 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

黄连 (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通便、清热+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泄湿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入汤剂后下或泡服)

芒硝 +软坚,局部外用清热消疮肿,回乳(冲服)

番泻叶 == (内服缓下用量1.5—3克)

芦荟 +清肝,杀虫 (1—2,入丸剂,不入汤剂)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补虚

郁李仁 +利水消肿

杏仁 +止咳平喘

桃仁 +止咳平喘、活血袪瘀

(3)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0.5—1,反甘草)

京大戟 (瘰疬痰核,1.5—3,反甘草,来源大戟科)

红大戟 功同京大戟 来源茜草科)

芫花 泻下逐水,去积+袪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1.5—3,反甘草)

巴豆 +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去腐(0.1—0.3,畏牵牛子)

牵牛子 +杀虫

千金子 泻水逐饮,破血消癥

(四)祛风湿药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辛苦温燥,善少阴伏风头痛、齿痛及下半身痹痛)

川乌 +温经散寒(苦辛热,大毒,先下久煎)

防已 +利水(辛苦寒,清下焦湿热,汉(粉)防已偏于利水,木、广防已偏于祛风湿止痛;粉、木

防已来源于防已科,广防已来源于马兜铃科,肾病患者忌服广)

威灵仙祛风湿止痛、通络+消痰水、治骨鲠(温)

徐长卿 +活血止痒、治蛇毒(辛温,止温力强,不宜久煎)

秦艽 +清虚热、利湿退黄(辛苦寒,治痹证通用,热痹最佳)

雷公藤 +活血消肿、杀虫解毒(苦辛寒、大毒3—9;粉剂0.5—1克)

木瓜 :祛风湿、通经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力缓)

豨莶草 +清热解毒、降血压 (寒,酒制变温)

臭梧桐 +降血压(寒,不宜久煎)

络石藤 +凉血消肿 (微寒)

桑枝 +利水(性平,尤善行走肢臂)

路路通 +利水,通经下乳,止痒

海风藤 +活血(微温)

青风藤 +利小便(性平)

丝瓜络 +化痰散结(性平)

伸筋草 +舒筋(温)

穿山甲 +活血,化痰止咳

蕲蛇、乌梢蛇 :袪风通络,定惊,止痉(热。蕲蛇有毒力强,为截风要药)

千年健:袪风湿,强筋骨(温)

鹿衔草 +止血、补肺定喘(性平)

香加皮 +利水、强心(温、无毒)

五加皮 +补肝肾+利水(温、有毒,尤宜于心衰性水肿)

桑寄生 +补肝肾+安胎(苦甘平)

狗脊: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绒毛外用止血)

(五)化湿药

佩兰:化湿发表+解暑

广藿香 +解暑、止呕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厚朴 :化湿行气 +消积平喘

白豆寇 +温中止呕

砂仁 +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草豆蔻 : +温中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六)利水渗湿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凡水湿、停饮,寒热虚实均可)

薏苡仁 +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 == (性平,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湿盛泄泻)

泽泻 +泻热(肾与膀胱之热)

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强心利尿(尤宜心衰性水肿)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 (湿热淋痛。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包煎)

滑石 +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 (湿热淋痛。细粉包煎)

瞿麦 +破血通经 (热、血、砂、石淋)

海金沙 +止痛,排石(热、血、砂、石、膏淋。包煎)

萆薢 +利湿浊(膏淋、白浊要药)

石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热、石、血淋)

萹蓄 +杀虫止痒(热、血淋,蛔、晓虫,湿疹、阴痒)

地肤子 +袪风止痒

木通 +通经下乳、清心热 (湿热淋痛)

通草 +通经下乳 (湿热淋痛,2—5克)

冬葵子 +下乳+润肠通便

灯心草 +泻热(1—3克,肾与膀胱之热)

茵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利胆 (黄疸要药)

金钱草 +消肿,利胆排石、利尿通淋(30—60克,砂淋、石淋要药)

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肝胆及泌尿系结石)

连钱草 +散瘀消肿(石淋,黄疸)

(七)温里药

附子:温中散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止痛(3—15克,先煎久煎)

干姜 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 :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温通经脉、(2—5克,研末冲服1—2克,畏赤石脂)

附子 +回阳救逆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寒疝腹痛)

高良姜 +温中止呕

荜茇 +止泻

吴茱萸 +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1—5克,治肝寒气滞诸痛及下焦寒湿脚气肿痛、经寒痛经、

丁香 +温肾助阳 (畏郁金,胃寒呕逆要药) 寒疝腹痛、厥阴肝经头痛等)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安蛔、驱蛔)

干姜:温中、温肺化饮+回阳通脉

生姜 +发表止呕

肉桂:温阳、温经散寒+补火助阳、止痛

桂枝 +解表、利水

(八)理气药

枳实:化痰消积+破气除痞、行滞止痛

陈皮:燥湿化痰+理气调中、健脾

化橘红 +理气宽中、消食

橘红 +行气宽中、发表散寒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八
《药用植物学-习题及部分答案-2013》

药用植物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写出下列各中药来源于何科的何种植物和入药部位

1、桑螵蛸: 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螳螂在其上产的卵。

2、南葶苈子: 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种子。

3、凤丹: 来源于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产自安徽铜陵凤凰山上的丹皮又称凤丹。

4、槐米 : 来源于豆科植物槐树的花蕾。

5、公丁香: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6、桑瘿:来源于桑科植物桑树上的虫瘿。

7、北葶苈子: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独荇菜的种子。

8、丹皮:来源于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9、火麻仁:来源于桑科植物大麻的种子。

10、 母丁香:来源于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

11、决明子:来源于豆科植物决明的种子。

12、莲须:来源于睡连科科植物莲的雄蕊。

13、化橘红: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洲柚的果实。

14、苦丁茶:来源于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的叶子。

15、苘麻子:来源于锦葵科科植物化苘麻的种子。

16、沙棘子(沙枣):来源于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

17、莲梗:来源于睡连科植物莲的叶柄。

18、橘红胎: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洲柚未成熟的幼果。

19、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的根。

20、冬葵子:来源于锦葵科科植物化冬葵的种子

习题二、写出下列植物所属科的名称,可入药部位和对应的中药名称

1、草珊瑚:属于金粟兰科植物,全草入药称中药金粟兰。

2、桑:属于桑科植物,叶入药称中药桑叶。

3、辽细辛:属于马兜铃科植物,全草入药称中药细辛北细辛。

4、马兜铃;属于马兜铃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马兜铃。

5、掌叶大黄: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大黄。

6、塘沽特大黄: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大黄。

7、药用大黄: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大黄。

8、何首乌:属于寥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首乌。

9、金钱草:属于报春花科植物,全草药用称中药四川金钱草。

10、牛膝:属于苋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牛膝。

11、毛茛:属于毛茛科植物,全草药用称中药毛茛。

12、乌头:属于毛茛科植物,主根药用称中药川乌、支根称附子。

13、威灵仙:属于毛茛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威灵仙。

14、黄连:属于毛茛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黄连。

15、芍药:属于芍药科植物,根刮皮药用称中药白芍。

16、厚扑:属于木兰科植物,茎皮药用称中药厚扑。

17、凹叶厚扑:属于木兰科植物,茎皮药用称中药厚扑。

18、望春玉兰:属于木兰科植物,花蕾药用称中药辛夷。

19、玉兰:属于木兰科植物,花蕾药用称中药辛夷。

20、五味子:属于木兰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五味子。

21、八角:属于木兰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八角。

22、肉桂:属于樟科植物,茎皮药用称中药桂皮。

23、山茱荑:属于山茱萸科植物,果实药用称中药山茱萸。

24、伏生紫堇:属于罂粟科植物,块茎药用称中药夏天无。

25、菘篮:属于十字花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26,蓼蓝:属于蓼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27、木篮:属于豆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28、马蓝:属于爵床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板蓝根。

29、珊瑚菜:属于伞形科植物,根药用称中药北沙参。

30、阴行草(或奇蒿、甜菜仔):属于玄参科植物,全草药用称中药北刘寄奴。 (菊科/华中刘寄奴、南刘寄奴)

习题三、选择题

1、伞形科植物的特点之一是( B )。

A、 无花被 B、草本 C、藤本 D、 无气味

2、桔梗科的沙参、轮叶沙参、及杏叶沙参的根入药,称为( C )。

A、北沙参 B、粉沙参 C 、南沙参 D、糖沙参

3、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入药,称为中药材( D )。

A、大高良姜 B、白豆蔻 C、益智仁 D、红豆蔻

4、“石斛”是兰科植物石斛的干燥地上部入药之称,其药性味( B ),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津亏,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A、温,甘 B、 微寒,甘 C、温,苦 D、温,辛

5、下列药用植物中只有( A )是属于金粟兰科的。

A、草珊瑚 B、大麻 C、海风藤 D 、百蕊草

6、青葙是苋科植物,其干燥的种子入药,可以用于( C )方面的治疗。

A、肠炎 B、流感 C、肝热目赤 D、 脾虚泄泻。

7、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 )。

A、聚合蓇葖果,雄蕊多数 、B浆果,心皮多数 C、 角果,单心皮 D、分果,两心皮

8、杜仲是落叶乔木,干燥( B )入药,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通常用于腰腿痛的治疗。

A、根皮 B、树皮 C、果实 D、种子

9、蔷薇科是药用植物较多的一个大科,依据心皮数的多少、托叶的有无、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等,分成( C )个亚科。

A、 2 B、 3 C、 4 D、 5

10、中药“山楂”属于( B )的植物,有消食降脂的功效。

A、蔷薇亚科 B、苹果亚科 C、梅亚科 D、舌状花亚科

11、中药“合欢皮”的原植物是属于( B )科的。

A、金缕梅科 B、豆科 C、大戟科 D、石竹科

12、中药“五味子”属于( C )科的植物,性温、味甘辛。可益气生津,安神宁心,有滋补作用。

A、罂粟科 B、樟科 C、木兰科 D、五加科

13、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药用,为《药典》记载的中药材“首乌”。它的药材性味是( D )因而有养血安神、乌发润肠之功效。

A、性寒、味苦 B、性凉、味涩 C、 性凉、味甘 D、性微温、味甘

14、望春玉兰、玉兰、紫玉兰的干燥花蕾入药,为《药典》记载的中药材( B ),有散风寒,通鼻窍的作用,通常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

A、玉兰 B、辛夷 C 、玉兰胎 D、厚扑

15、蝶形花亚科植物膜荚黄芪,干燥(A )药用为药典规定的中药材黄芪。

A、根 B、根茎 C、叶 D、花

16、中药“葛根”的性味特点是( D ),所以,通常用于感冒发热,麻疹不透等热病。

A、性温味淡 B、性平味苦 C、性热味辛 D、性凉味甘

17、中药材“当归”属于( D )科的植物,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A、五加科 B、山茱萸科 C、报春花科 D、伞形科

18、中药“前胡”性微寒、味苦辛,有散风清热的作用,通常用于( C )方面的治疗。

A、活血、止血 B、活血、通络 C、风热咳嗽 D、健脾开胃

19、中药“白扁豆”性微温、味甘,通常用于( B )

A、胃寒胃痛 B、健脾化湿 C、芳香开窍 D、活血散瘀

20、中药“淫羊霍”又称“仙灵脾”,其药用功能是( A )。

A、补肾壮阳 B、燥湿利水 C、安神宁心 D、清热解毒

21、下列植物中属于三白草科的药用植物是( B )

A、 鸡骨草 B、鱼腥草 C、白花蛇舌草 D、 莽草

22、三白草的药用部位通常是( A ),性寒、味苦辛。有清热利湿,消肿

解毒之功效。

A、全草 B、根 C 、花蕾 D、果实

23、白胡椒是( B )入药,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通常用于胃寒胃痛。

A成熟浆果干燥 B、成熟浆果除去外果皮后干燥 C、根干燥 D、花托干燥

24、无花果属于( C )科的植物,有润肺,平喘之功效。

A、桑科桑属 B、 蔷薇科绣线菊属 C、桑科榕属 D、桑科构属

25、下列药用植物中,其药用部位有止血、止带作用的植物( C )是属于苋科的。

A、虎杖 B、大麻 C、鸡冠花 D 、百蕊草

26、中药“牛膝”性平味苦酸,归肝肾经。有( D )的作用

A、清热解毒 B、祛湿利水 C、利二便 D、 补肝肾强筋骨。

27、桑科,桑属植物桑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C )

A、掌状复叶 、B二回羽状复叶 C、 单叶互生,有乳汁 D、单叶对生

28、中药材“杜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 ),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通常用于腰腿痛的治疗。

A、树皮折断后有很多白色胶丝 B、树皮折断后有很多黄色汁液

C、树根折断后有很多黑色晶体 D、叶子折断后有很多红色乳汁

29、蔷薇科植物通常依据( C )为主要特征之一划分亚科的。

A、 叶的形态 B、 根的类型 C、果实类型 D、生态类型

30、中药“山楂”的药用部位是( C ),有消食降脂的功效。

A、种子 B、果皮 C、果实 D、 叶子

31、中药“莱菔子”是十字花科植物( A )的干燥种子,性平味苦辛,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效。

A、白萝卜 B、白菜 C、甘蓝 D、胡萝卜

32、“大枣”或“红枣”属于( B )科的植物,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血健脾作用。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九
《中药功效汇总》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功效表

1. 解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通阳化气

紫苏: 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解鱼蟹毒;【治风寒感冒兼气滞胀满者;气滞胎动】 生姜: 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解鱼蟹毒】

荆芥: 散风解表 透疹止痒 止血 【解表散风,风寒风热皆可;炒炭止血】

防风: 祛风解表 胜湿 止痛 解痉 【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无论兼寒兼热皆可】 羌活: 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细辛: 祛风散寒 通窍 止痛 温肺化饮【阳虚外感、寒饮咳喘】

藁本: 发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

白芷: 发散风寒 通窍止痛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入阳明燥湿散寒止带、走肌肤消肿排脓】 香薷: 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 利水消肿【化湿和中而解暑、亦治阴寒水肿及风水水肿】 苍耳子:散风寒 通鼻窍 除湿止痛 止痒

辛夷: 散风寒 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 祛风除湿【治风寒湿痹】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 宣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透疹 疏肝

牛蒡子:疏散风热 宣肺利咽 解毒透疹 消肿疗疮

蝉蜕: 疏散风热 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肝明目 凉血止血

菊花: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葛根: 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 升阳止泻

升麻: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蔓荆子: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

柴胡: 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淡豆豉:解表 除烦

浮萍 : 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 利水消肿

木贼 :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止血

2.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 生肌止血

知母: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清三焦之热而滋润上清肺润燥、中清胃生津、下滋阴降火】 天花粉:清热生津 清肺润燥 消肿排脓

栀子: 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明目 散结消肿

芦根: 清热生津 除烦止呕 利尿【胃热呕吐】

竹叶: 清热除烦 利尿 生津

淡竹叶:清热除烦 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 润肠通便

密蒙花:清热养肝 明目退翳【肝热目赤】

谷精草: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风热目赤】

青葙子:清肝泻火 明目退翳【肝热目赤】

2.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虚热

龙胆草: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苦参: 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 利尿

2.3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润肠

玄参: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润肠

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退虚热

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清肝火

紫草: 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定惊

2.4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痈散结 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缓泻]

牛黄: 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

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祛瘀止痛

重楼: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息风定惊

射干: 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通淋

马勃: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清泻肺热 利咽

红藤: 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肠痈腹痛】

青黛: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定惊

蚤休: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息风定惊

穿心莲:清热解毒 燥湿

白鲜皮: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 止痒

半边莲: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半枝莲: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散瘀止血

土茯苓:解毒 除湿 通利关节

山豆根: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

大血藤: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祛风通络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利湿 消痈

野菊花:清热解毒 疏风平肝

熊胆: 清热解毒 明目 止痉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金荞麦: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肺痈、肺热咳嗽】

鸦胆子:清热解毒 止痢截疟 燥湿杀虫 腐蚀赘疣

垂盆草: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

秦皮: 清热解毒 燥湿止带 清肝明目

马勃: 清肺 解毒 利咽 止血

木蝴蝶:清热利咽 疏肝和胃

2.5清虚热药

青蒿: 退虚热 凉血 解暑 截疟

地骨皮:退虚热 凉血 清肺降火 生津

白薇: 退虚热 凉血清热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清肺止咳】

胡黄连:退虚热 除疳热 清湿热 解热毒【实热虚热两清之品】

银柴胡:退虚热 清疳热

3.泻下药

3.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解毒止血 活血祛瘀

芒硝: 泻下 软坚 清热 回乳(外用)

芦荟: 泻下 清肝 杀虫

番泻叶: 泻热通便 消积健胃

3.2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 兼补虚 【治肠燥便秘兼体虚者】

郁李仁: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行肠中滞气【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3.3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京大戟:泻下逐饮 消肿散结

红大戟: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芫花: 泻下逐饮 祛痰止咳 外用杀虫疗疮

巴豆: 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蚀疮去腐

牵牛子:泻下 逐水 去积 杀虫

千金子:泻水逐饮 破血消癥

4.祛风湿药

独活: 祛风湿 止痛 解表

防己: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徐长卿:祛风止痛 活血通络 止痒 解蛇毒

威灵仙:祛风湿 通经络 消痰水 治骨鲠

豨莶草:祛风湿 通经络 清热解毒 降血压

臭梧桐:祛风湿 通经络 降血压

海风藤:祛风湿 通经络

青风藤:祛风湿 通经络 利小便

秦艽: 祛风湿 舒筋络 清虚热 利湿退黄

木瓜: 舒筋活络 化湿和中 生津开胃

桑寄生:祛风湿 强筋骨 补肝肾 安胎

五加皮:祛风湿 强筋骨 补肝肾 利水

香加皮:祛风湿 强筋骨 利水消肿

鹿衔草:祛风湿 强筋骨 调经止血、止带 补肺止咳

千年健:祛风湿 强筋骨

川乌: 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

雷公藤: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

伸筋草: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蕲蛇: 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络石藤: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桑枝: 祛风通络 利水

丝瓜络:祛风通络 化痰解毒

乌梢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路路通:祛风活络 利水 通经下乳 止痒

穿山龙: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化痰止咳

5.芳香化湿药

苍术: 燥湿健脾 祛风湿 发汗 明目

厚朴: 燥湿 行气 消积 平喘

砂仁: 化湿行气 温中止泻 安胎

草豆蔻:燥湿行气 温中止呕

白豆蔻: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广藿香:化湿 发表解暑 止呕

佩兰: 化湿 解暑

草果: 燥湿温中 除痰截疟

6.利水渗湿药

茯苓: 利水渗湿 健脾 安神

薏苡仁: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清热排脓

泽泻: 利水渗湿 泄热

猪苓: 利水渗湿 【淋浊、带下,湿盛泄泻】

车前子:利水通淋 渗湿止泻 明目 清肺化痰

滑石: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外用清热收敛

木通: 利水通淋 泄热 通经下乳

金钱草:利水通淋 除湿退黄 解毒消肿

石韦: 利水通淋 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血淋尿血;清肺热治肺热咳嗽】

海金沙:利水通淋 止痛【淋证兼尿道涩痛者】

瞿麦: 利尿通淋 破血通经

萹蓄: 利水通淋 杀虫止痒【湿疹及阴痒】

灯心草:利水通淋 清心除烦【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茵陈: 清热利湿 退黄

地肤子:利尿通淋 祛风止痒

通草: 清热利水 通气下乳

萆薢: 利湿浊 祛风湿【膏淋、白浊及湿盛带下】

冬葵子:利水通淋 下乳 润肠通便

广金钱草:清热除湿 利尿通淋

连钱草: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 散瘀消肿

7.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肉桂: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经通脉 引火归元

干姜: 温中 回阳 温肺化饮

花椒: 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高良姜: 散寒止痛 温中止呕

丁香: 温中降逆 温肾助阳

吴茱萸:散寒止痛 疏肝下气 燥湿止泻

小茴香:祛寒止痛 理气和胃

荜拨: 散寒止痛;中寒腹痛、呕吐、泄泻、龋齿牙痛 8.理气药

陈皮: 理气调中 燥湿化痰

木香: 行气 调中 止痛

枳实: 破气消积 化痰除痞【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要药】

青皮: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香附: 疏肝理气 调经止痛

佛手: 疏肝理气 和中 化痰

香橼: 疏肝理气 和中 化痰

化橘红:理气散寒 燥湿化痰 消食

橘红: 行气宽中 燥湿化痰 发表散寒

沉香: 行气止痛 温中止呕 温肾纳气【集理气、降逆、纳气于一身】

川楝子:行气止痛 杀虫 疗癣【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兼热者】

乌药: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甘松: 行气止痛 开郁醒脾

青木香:行气止痛 解毒消肿

荔枝核:行气散结 祛寒止痛

薤白: 行气导滞 通阳散结

枳壳: 行滞消胀 理气宽中

柿蒂: 降气止呃

玫瑰花:行气解郁 活血止痛【肝胃气滞胸胁脘腹胀痛;肝郁血瘀之痛经;外伤肿痛】 绿萼梅:疏肝解郁 和中 化痰

9. 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 活血散瘀

麦芽: 消食和中 回乳 疏肝

稻芽: 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神曲: 消食和胃

莱菔子: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

鸡内金:运脾消食 固精止遗 化坚消石

10. 驱虫药

使君子:杀虫消积【小儿驱虫消疳之要药;1-1.5粒/岁/天 ;<20粒/日;嚼服,忌饮茶】 槟榔: 杀虫 消积 行气 利水 截疟【消积利水3-10g;杀虫30-60g】

苦楝皮:杀虫 疗癣【有毒不宜过量和久服;难溶于水,文火久煎】

贯众: 杀虫 清热解毒 止血

雷丸: 杀虫 消积 虫积腹痛;有小毒【研粉或入丸剂,不入煎剂】

南瓜子:杀虫【生用,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兼润肠通便】

鹤草芽:杀虫【研粉吞服成人30-50克;小儿0.7-0.8/kg,日一次,早晨空腹服】

榧子: 杀虫 润燥【杀虫消积、虫积腹痛常用;肠燥便秘、肺燥咳嗽】

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篇十
《鸡冠花药用价值实验研究概述》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白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红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 1、白鸡冠花中药的功效与作用(2015-12-3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药鸡冠花的功效与作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184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