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

2016-02-11 16:56: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一《列举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一
《列举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二
《中国现当代成就人物人格特征的传记分析研究》

关键词:现当代 成就人物 人格特征 传记分析 对于某个或某类人物的传记研究在文学和历史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比较普遍,但都是一种定性描述。在心理学领域,马斯洛也曾对几十名当时在世和逝世的著名人物进行了描述性的传记分析。[1]对人物传记的定量研究目前在国内心理学界并不多见。主要有朱晨海等采用人格评定法对中国近现代100名文化名人的需要、气质、能力、价值观、伦理道德和人格特质的研究。 [2,3]张爱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62名近现代中国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人格特征的研究。[4]郑剑虹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内容分析法研究了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粱漱溟的人格特征。[5]上述这些研究是对某个人物和某类群体人格特征的探讨,所选的人物均为科技文化名人,缺乏与其他类人物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因此,本研究选取不同行业领域具有一定成就或创造性的人物的传记资料进行量的研究,通过对这些人的传记分析,以揭示不同行业成就者所共有的和独有的人格特征。一、方法与对象(一)方法选择内容分析法:以描写人格特征的形容词为分析单元,以频数为点算体系,对于同一个人,相同的词只记录一次。(二)研究对象选取学术界、文艺界和商界的成就人物各30人,共90人(名单见附录)。人物出生时间跨度为1895—1967年,平均年龄63.7岁。(三)材料来源从《人物》、《英才》、《中华儿女》、《名人传记》等杂志、《香港新富豪》、《中国当代名人成功素质分析报告》等书籍以及网络中选取传记报道99篇,共98万字。其中学术界人物的传记报道33篇,约25万字,出生年代为1895—1963年,平均年龄75岁;文艺界人物的传记报道32篇,约40万字,出生时间为1895—1967年,平均年龄61.9岁;商界人物的传记报道34篇,约33万字,出生年代为1934—1964年,平均年龄54.1岁。二、结果(一)基本情况考虑到教育程度与家庭出身等个人基本情况可能对一个人的人格及成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这两者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表1 不同行业领域成就者的教育程度(n =90) --------------------------------------------------------------------------------学术界 文艺界 商界 总体(n=30) (n =30) (n =30) (n =90)研究生 10(33.3%) 3(10%) 5(16.7%) 18(20%)大学 17(56.7%) 9(30%) 8(26.6%) 34(37.8%)中学 1(3.3%) 15(50%) 15(50% ) 31(34.4%)小学 2(6.7%) 2(6.7%) 2(6.7%) 6 (6.7%)不详

1(3.3%) 1(1.1%) --------------------------------------------------------------------------------从表1可以看出,学术界的成就者具有大学文化以上教育程度的高达90%,文艺界和商界成就人物仅为40%和43.3%;相反地,文艺界和商界的成就者中小学文化程度的高达56.7%,而学术界仅为10%。从总体来看,这些成就人物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上的占57.8%,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1%。表2 不同行业领域成就者的家庭出身(n =90) --------------------------------------------------------------------------------学术界 文艺界 商界 (n=30) (n =30) (n =30) 知识分子 14 9 2干部官宦 2 4 3农民 5 3 6工人 3 商人 2 11军人 2不详 7 9 8 --------------------------------------------------------------------------------从表2可以看出,在传记报道有提到的家庭出身中,学术界成就者出身于文化家庭(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的占60.8%,文艺界成就者出身于文化家庭的占42.8%,而商界成就者出身于文化家庭的仅占9.1%,出身于商人家庭则高达50%。(二)内容分析结果通过对90名各界成就人物传记资料的内容分析,最后把描写其人格特征的形容词归为9类,其中属于意志品质的形容词有15个;属于智能的形容词有26个;属于气质性格的有22个;属于个性倾向的有4个;属于自我意识的有6个;属于情感的有7个;属于工作态度的有13个;属于品德修养的有18个,属于为人处世的有22个。取频数大于9(即占10%)的人格形容词列入表3。对30名学术界成就者传记材料的内容分析发现,在描写其人格特征的9类形容词中,属于意志品质的形容词有11个;属于智能的有15个;属于气质性格的有10个;属于个性倾向的有3个;属于自我意识的有4个;属于情感的有3个;属于工作态度的有11个;属于品德修养的有14个,属于为人处世的有13个。取频数大于3(即占10%)的人格形容词列入表4。对30名文艺界成就者传记材料的内容分析发现,在描写其人格特征的9类形容词中,属于意志品质的形容词有11个;属于智能的有14个;属于气质性格的有13个;属于个性倾向的有3个;属于自我意识的有2个;属于情感的有4个;属于工作态度的有7个;属于品德修养的有10个,属

于为人处世的有13个。取频数大于3(即占10%)的人格形容词列入表5。、对商界30位成就人物传记材料的内容分析发现,在描写其人格特征的9类形容词中,属于意志品质的形容词有12个;属于智能的有10个;属于气质性格的有14个;属于个性倾向的有3个;属于自我意识的有4个;属于情感的有4个;属于工作态度的有7个;属于品德修养的有6个,属于为人处世的有13个。取频数大于3(即占10%)的人格形容词列入表6。表3 90名成就者的内容分析结果(人格形容词后面的数字为频数) --------------------------------------------------------------------------------意志品质 智能 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 情感 工作态度 品德修养 为人处世勤奋努力68 创造性34 谨慎12 自信29 爱国23 认真严谨20 奉献12 谦虚15坚持不懈52 聪慧16 乐观10 兢兢业业12 人际关系好11有理想43 善于把握机会15 责任心强11 坚强33 才华横溢12 脚踏实地10 有勇气 16 天赋高 11 有胆识 9 --------------------------------------------------------------------------------从表3可知,频数百分比超过30%(即频数为27以上)的词依次为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有理想、创造性、坚强和自信,涉及到意志品质、智能和自我意识三类人格特征。表4 30名学术界成就者的内容分析结果(人格特征词后面的数字为频数) --------------------------------------------------------------------------------意志品质 智能 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 自我意识 情感 工作态度 品德修养 为人处世勤奋努力25 创造性19 内向寡言5 求知欲强3 自信7 爱国14 认真严谨12 奉献10 谦虚5坚持不懈17 聪慧5 倔强5 好动脑3 责任心强5 襟怀坦荡4 忠厚善良4有理想15 知识渊博4 乐观4 脚踏实地4 无私无畏4坚强13 才华横溢4 兢兢业业4 侠义4有勇气7 孜孜不倦3 高尚3不怕困难4 铁骨铮铮3锐意进取3 --------------------------------------------------------------------------------从表4可以看出,依频数百分比超过30%(即频数在9以上)的词统计,学术界成就人物最重要的人格特征形容词依次为勤奋努力、创造性、坚持不懈、有理想、爱国、坚强、认真严谨、奉献,涉及到意志品质、智能、情感、工作态度和品德修养五类人格特征。表5 30名文艺界成就人物

的内容分析结果(人格特征形容词后面的数字为频数) --------------------------------------------------------------------------------意志品质 智能 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 自我意识 情感 工作态度 品德修养 为人处世勤奋努力23 天赋高9 乐观4 兴趣广泛3 自信7 爱国7 敬业6 襟怀坦荡4 坦诚6 坚持不懈20 聪慧8 认真5 孝顺3 热情5 有理想14 创造性7 热爱工作3 正直3 谦虚4坚强10 才华横溢7 责任心强3 朴实3 有勇气4 善于把握机会4 有胆识3 领悟力强3 锐意进取3 敏捷3 技术精湛3 --------------------------------------------------------------------------------从表5可以看出,依频数百分比超过30%(即频数在9以上)的词统计,文艺界成就者最重要的人格特征形容词依次有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有理想、坚强和天赋,涉及意志品质和智能两类人格特征。表6 30名商界成就人物的内容分析结果(人格特征形容词后面的数字为频数) --------------------------------------------------------------------------------意志品质 智能 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 情感 工作态度 为人处世勤奋努力20 善于把握机会11 稳健谨慎9 自信5 激情3 脚踏实地4 人际关系好9坚持不懈15 创造性8 节俭3 责任心强3 谦虚6有理想14 目光敏锐4 认真3 低调4坚强10 思维缜密3 待人诚恳3有胆识6 富有远见3 宽容 3有勇气5 果断5 胆大心细4 有魄力4 --------------------------------------------------------------------------------从表6可以看出,依频数百分比超过30%(即频数在9以上)的词统计,商界成就者最重要的人格特征形容词依次为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有理想、善于把握机会、坚强、人际关系好和谨慎稳健,涉及到意志品质、智能、为人处世和气质性格四类人格特征。三、讨论与分析(一)成就人物的教育程度分析从上述成就人物的教育程度来看,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比例虽超过一半,但具有中、初等文化程度的比例亦高达41.1%,教育程度与成就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严格的正向线形关系。Simonton对杰出人物的研究发现,对诸如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等创造性人才来说,杰出成就是正规教育的U型倒置函

数曲线,而对政治、军事和宗教领域的领袖人物来说,杰出成就和正规教育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是一种负的线性关系。[6]从表1统计结果来看,正规学校教育对不同领域成就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学术领域的成就人物更需要高学历的正规教育,而文艺界和商界成就人物似乎不大需要很高的学校教育。这可能是因为学院和大学所提供的教育,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训练有助于发展学术创造潜能,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学术实践活动。而文艺创作成就更多地与天赋和生活实践活动有关,而非高学历的学校正规教育。同样,商业活动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生活实践能力,很难从正规教育中得到培养。(二)成就人物的家庭出身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学术界的成就人物大部分出身于文化家庭,商界的成就者则有一半出身于商人家庭。在这里,家庭出身作为一个环境或家庭背景变量,在不同行业领域的成就人物身上存在差异。有人提出了“职业遗传”(occupational inheritance)的概念来解释,并在大量关于科学家的研究中得到了检验。如Chambers(1964)对化学家的研究和Knapp(1963)对作为自然科学家对照组的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来自父亲是专业人员的家庭。[7]张爱莲对62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也发现,她们中有53%出身于文化家庭。[4]这种“龙生龙,凤生凤”的状况可能与“角色示范”(role models)的潜移默化影响有关。(三)成就人物的人格特征分析从表3可知,以频数百分比超过30%的词来看,成就者最重要的人格特征依次为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有理想、创造性、坚强和自信。这与Cox(1926)对301个各领域的创造性人物的传记研究结果较为一致。Cox注意到:“动机和努力的持久性,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的巨大力量或作用”司空见惯。[7]在表3所列的成就者的9类人格特征形容词中,意志品质维度下的高频词明显多于其它维度下的高频词。在频数最高的上述六个人格特征词中,其中的四个高频词,即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有理想、坚强均属意志品质,可知意志品质是成就者共有的最重要的人格特征。这是因为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包括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商业活动都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朝着目标不懈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这种品质无论在所研究的学术界、文艺界还是商界成就者中均可见到。如我国著名德语文学专家叶庭芳小时候失去左臂,上数学课需要用直尺画图,因只有一只手,没办法画图。他经过千百次的苦练,硬是练就了用拇指按尺,用其它手指握笔画线的绝技,后来竟成了手绘地图高手。中学五年,父亲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三
《优秀的人名》

梦琪、之桃、慕青、尔岚、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映易、雪柳、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代云、梦曼、幼翠、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从寒、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问旋、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紫蓝、幻柏、元风、冰枫、访蕊、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从安、夏槐、念芹、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灵雁、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含蕾、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笑珊、寒珊、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访云、翠容、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笑白、妙海、紫霜、凌旋、孤丝、怜寒、凡松、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代云、香薇、冬灵、凌珍、沛文、紫槐、幻柏、采文、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凝阳、访风、天亦、觅风、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飞绿、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海

冬、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小珍、妙旋、雪枫、夏菡、绮琴、雨双、听枫、觅荷、凡之、晓凡、雅彤、孤风、从安、绮彤、之玉、雨珍、幻丝、代梅、青亦、元菱、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元枫、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寻双、涵瑶、冷梅、秋柔、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梦槐、南琴、绿海、沛儿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烨磊 (光明磊落)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鸿涛 (鸿:旺盛,兴盛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荣轩 (轩:气度不凡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擎宇(意思同上)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子轩 (轩:气度不凡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雨泽 (恩惠)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天磊 (磊:众石累积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n )昊强 (昊:苍天,苍穹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子骞 (骞:高举,飞起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越彬 (彬:形容文雅 )风华 (风华正茂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明辉 (辉:光明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明轩 (轩:气度不凡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嘉懿 (

嘉:美好;懿:美好)煜城 (照耀城市)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烨伟 (烨:光耀)苑博 (博:博学)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博涛 (博:博学)烨霖 (烨:光明)烨华 (烨:光耀)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正豪 (豪:豪气)昊然 (昊:苍天,苍穹)明杰 (明智,杰出)立诚 (诚:诚实)立轩 (轩:气度不凡)立辉 (辉:辉煌)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四
《教师资格证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

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四)文化素养

第一章 科学常识

考点归纳

1.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重点提示

一、中外科技发展史

(一)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

数 学

1.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比西方早500年。

2.《周髀算经》所记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4.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他的数学专著《缀术》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材。

5.近代前期的李善兰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理论,在《垛积比类》中,说明了高阶等差数列的理论。书中的“李善兰恒等式”为当时数学界所瞩目。

6.华蘅芳的《代数术》,介绍了西方代数学、三角函数、微积分及当时欧洲刚出现的概率论。

7.近代后期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分别在堆垒素数论和微分几何学的研究上作出了显著成绩。

天文学、地理学

8.夏朝开始有了历法。

9.商朝时,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10.春秋时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公元前613年)。

1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而且能够测定一年中的季节;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1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和测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13.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编制了《大衍历》。

14.元代郭守敬制成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天文仪器——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并编制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与实际时间只差26秒。同时,郭守敬还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

15.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医 学

16.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

17.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提出四诊法。

18.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19.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20.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21.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22.唐朝有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熔医、儒、道、释、杂各家于一炉,建立了养生学的完整体系。

23.唐朝时,“药王”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农 学

24.北朝时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书中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5.元代的《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26.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27.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28.当代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建筑学

29.战国时期的鲁班已经会建造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世土木匠奉为祖师。

30.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31.唐朝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建筑宏伟,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2.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33.明朝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4.近代前期詹天佑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35.1937年茅以升设计建造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近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36.粱思成是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和教育家,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其 他

37.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38.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39.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的活字是胶泥,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

40.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是唐初孙思邈提出的硫黄伏火法。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

41.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二)近代世界的科学成就

1.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伽利略于1632年发表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并开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英国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经典力学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而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4.英国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5.英国瓦特于1769年开始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新型蒸汽机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人们开始用煤作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

6.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美国爱迪生一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这些发明创造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从此进入电力时代。

7.爱因斯坦于l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原理,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量子理论

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9.西门子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艺,是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10.汤姆孙在1897年发现物质结构的第一种基本粒子——电子。

11.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1807年制成蒸汽汽船。

12.德国工程师本茨在186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内燃机汽车。

13.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在1800年制成伏打电堆,不久又发明伏打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电流。

14.德国工程师尼奥托在1876年制成第一台四冲程循环的煤气内燃机,使汽车和其后飞机的问世成为可能。

15.德国机械工程师戴姆勒在1883年制成第一台汽油机,l886年又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内燃机汽车。

16.英国发明家帕森斯在1884年制成第一台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17.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在1897年制造了第一台柴油机。

18.英国工程师贝塞麦在1856年发明转炉炼钢法。

19.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在1837年发明了电报机,l844年5月24日,拍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20.美国发明家贝尔在1876年发明电话。

21.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在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l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22.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在1866年制成了安全炸药。

二、科学常识

(一)物理学常识

1.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是牛顿提出的物理学的三个运动定律的总称,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的是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个定律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指的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建立的描述电场与磁场的四个方程。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电场和磁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电

磁理论,是经典物理学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之一。

3.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沦(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相对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E=mc2,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

4,分子运动论

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阐述热现象规律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实际上,构成物质的单元是多种的,或是原子(金属),或是离子(盐类),或是分子(有机物)。在热力学中,由于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分子。

5.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向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二)化学常识

1.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

在公元前45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这个词语。

2.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即铋Bi及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的,会进行放射衰变。原子序数在83以下的某些元素,如原子序数为43和61的元素(即锝Tc和钷Pm)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

3.分子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五
《各民族杰出人物》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六
《青铜艺术的杰出成就》

《青铜艺术的杰出成就》

一、 教材分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青铜器就是标志之一。青铜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华夏祖先跨过了原始阶段,而且使中华文化有了一个新的独特标志。青铜文化是本册中的重要章节,学生从祖先留下的青铜器中,不仅可以窥见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节课的内容集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从青铜文化的角度讲述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将青铜器尤其是青铜名器视为技术和艺术的结晶。全课共安排了“巧夺天工的青铜冶铸技术”、“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精美绝伦的青铜艺术”三个子目,前面两目侧重青铜艺术成就,后一目侧重青铜艺术的欣赏。安排一个课时学习。

二、 对学生的分析

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已趋于成熟,并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体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历史现象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已经相当强烈。针对这一特点,除了在课堂上加以充分利用外,我充分发动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的形式,广泛了解有关青铜器的知识;为了解青铜的铸造技术,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参观铸造厂等;为使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巨大成就,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注重探究式学习,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本着这一依据,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记住青铜器的主要成分和最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理解“青铜时代”的含义及历史地位。

2、思维能力目标:通过识别和鉴赏青铜名器,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学习利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划分青铜器的种类,学习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欣赏青铜名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1、重点: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青铜器。

2、难点:青铜的含义、成分及铸造工艺。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我认为宜采用问题探究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收集的相关资料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及学生活动,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既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六、学习方法

通过课前预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筛选、分析、归纳及运用史料。通过对青铜器的分类及对铸造工艺的了解、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三星堆青铜器的活动性学习,既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又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标。

七、教学程序

根据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在讲述本课时,我打算将教材内容加以重新组合,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青铜器,接着共同探讨青铜的种类及青铜艺术,然后是对青铜冶铸技术的学习,最后说明“青铜时代”、“青铜文化”。为此,具体设计的教学过程是

1、讲好开头,激发情趣

对学生而言,三、四千年前的历史感觉很久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

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如果能把这些久远的历史跟现实结合起来,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设计这样的开头来引入课题:在中法文化年,利用其中的两个事例谈起,:(1)巴黎时装着现青铜故事;(2)法国总统希拉克到成都访问:遗憾:没去三星堆看青铜器。以此来吸引学生探究青铜器是什么?它有什么魅力闻名海内外?由此进入课题。

2、新知识的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以下几个回合展开:

(1)对于青铜及青铜的含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的方式。

(2)对青铜的分类,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课前学生的准备,教师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类。

(3)对青铜艺术的欣赏,以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为例,师生一起欣赏,让学生讨论其艺术价值,教师加以总结。以此为基础,介绍三星堆青铜器,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假如一群外国朋友来三星堆参观,请同学以导游身份给他们介绍,引导他们欣赏三星堆青铜器(教师用课件展示代表作)。

(4)以司母戊鼎为例,介绍青铜器的冶铸技术。由于学生在感观上对青铜器有了一定认识,教师用课件导入“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并用同学们计算的方式.了解制过程的复杂,突出技术高超以及我们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精神。

(5)青铜时代,要突出夏、商、西周时代(从“夏铸九鼎”谈起),并衍生出“青铜文化”这个概念,让学生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进步的历史发展观。(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5分钟)

3、巩固练习

通过百家讲坛关于中国青铜文化的知识涉及,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播放视频)

4、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掌握学习的技能方法。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七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2、大致了解青铜铸造工艺的过程。在想象、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划分青铜器种类。 3、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能用

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赏析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

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从中体会合作的乐

趣。在识别、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

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在这个过程中逐渐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欣赏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欣赏法、问题引导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漫画,猜成语。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漫画《问鼎中原》和《一言九鼎》,请同学们猜

一猜这两幅漫画画的是什么成语故事? (学生回答:问鼎中原、一言九鼎。)

不错。问鼎中原是我们学习第二学习主题春秋争霸一课时学过的一个成语。。一言九鼎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除了这两个成语外,同学们还知道

哪些和鼎有关的成语? (学生回答:三足鼎立、人声鼎沸、大名鼎鼎„„)

同学们说了不少和鼎有关的成语,谁来告诉我鼎究竟是什么东西?

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最初是一种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

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到后来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在奴隶

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今天我们除了要认识鼎,还要学习其他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又瑰丽的青铜艺术世界吧。

一、板书课题 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2、大致了解青铜铸造工艺的过程。在想象、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划分青铜器种类。 1

3、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赏析内容。

三、自学指导

1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101了解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 3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巧夺天工或类似的表述)

4从用途上划分,青铜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别。(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

5青铜器种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种类繁多或类似的表述)

6、如何欣赏四羊方尊(以教师示范引导为主)

7、如何欣赏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以学生模仿讲解为主)

8、如何欣赏三星堆青铜器(以多媒体影片播放欣赏为主)

四、先学

五、后教

冶铸技术篇

1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历史上称夏、商、西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阅读材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青铜是铜与铅、锡的合金。加入铅和锡以后,铸器时可使铜液的流动性能得以改善,使青铜器表面的装饰花纹获得清晰的效果。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古代工匠已经掌握了这种三元合金工艺。这比西方要早好几个世纪。

2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101了解司母戊鼎的铸造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 (首先是把铜、锡、铅等几种金属按一定比例放入坩埚中,加热熔化,然后将合金溶液灌注入陶范里。冷却后撤去陶范,再精心修饰,青铜器就制造出来了)

再通过一个计算题体会铸造司母戊鼎工程的浩大和工艺的精巧。

3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巧夺天工或类似的表述)

器物分类篇

4从用途上划分,青铜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别。(酒器、乐器、食器、兵器和工具)

5青铜器种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种类繁多或类似的表述)

精品赏析篇

在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中有不少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在精品赏析篇中我们不仅会欣赏到一些难得的艺术珍品,还要初步学会赏析青铜器的方法。

6、如何欣赏四羊方尊(以教师示范引导为主)

步骤(1):展示四羊方尊图片,学生整体感知。

步骤(2):教师引导提问:“四羊方尊究竟美在何处?”学生分组讨论,畅谈自己的感受。

步骤(3):教师引导观赏,介绍赏析方法,从三个方面来赏析:数据分析,整体欣赏和细节欣赏。并给出参考资料。

2

数据分析: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4.5公斤。通过数据,我们大致了解了四羊方尊的大小和重量。

整体造型:四羊方尊整体造型别致奇特,整体器型和动物形象相结合,巧妙自然和谐得体。它集线雕、浮雕、立体雕塑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瑰宝。

细节欣赏: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上的花纹叫夔形纹。夔是古代龙的一种,象征王权。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用狰狞的面目体现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可逾越。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大为美,含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都铸有棱脊,增强了造型的气势,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体现出商朝的威严法度。全器上下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

步骤(4):学生归纳此尊的特点:造型奇特,纹饰瑰丽。

7、如何欣赏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以学生模仿讲解为主)

步骤(1):展示图片,学生整体感知。

步骤(2):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欣赏的感受,简单谈谈对司母戊鼎的初步印象。

步骤(3):学生模仿上述欣赏方法,参照课文和教师提供的资料,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从数据分析、整体造型、纹饰图案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讲解。

数据分析: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整体造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形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纹饰欣赏:饰饕餮tāo tiè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8、如何欣赏三星堆青铜器(以多媒体影片播放欣赏为主)

首先是整体欣赏,让音乐、画面将学生带入一个青铜艺术的世界。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的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同,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遗址就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华文明最杰出的代表。它的奢华在许多方面为中原所不及,它是三千多年前傲视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南方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出土的各种器物,它们有的被神化了,而有的又具有写实风格,动物雕像形象生动,制作传神,植物的创作也似乎被注入了灵性,它们有的纯朴古拙,有的诡谲神秘,将怪异的"形"与神秘的"神"相结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三星堆青铜器珍品欣赏,包括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和青铜大立人,可以根据时间进行选择欣赏。每段影片之后都有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青铜大立人:青铜大立人身高172公分,加基座通高262公分,重180公斤。青铜立人像头戴华美冠冕,身披法带,穿龙纹左衽燕尾长襟衣,粗眉大眼,威风凛凛,双手夸张地握成环形,赤足佩脚镯立于双层方座之上,给人以高贵雍容、生动精美之感。他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和王权,是一个集神、巫、王于一体的领袖人物形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大得出奇的双手,所执何物,费人猜思。

青铜面具:青铜纵目面具,通宽138公分,通高65公分,眼球柱状向外突出长达16 3

公分,最奇特的是它的招风大耳,许多年轻人把它视做外星人。古代史书中说:蜀王杜宇乃“从天堕”,即从天而降,这是否意味着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创造者们真的是天外来客?还是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是早期蜀王蚕丛的神像?甲骨文的古“蜀”字的上部象征纵目,纵目人像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正相吻合。

青铜神树:通天神树全是用青铜铸造,高达384厘米,最上端的部分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4米以上。神树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枝,共九枝,符合中国古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每枝朝不同方向弯成弓形,上面挂满了“果实”;神树上还有一条龙,从树顶上蜿蜒而下,栩栩如生。这棵神树结构复杂的造型、精美独特的工艺,可谓举世无双。

9青铜器珍品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工艺精湛或类似的表述)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它是中国文化灿烂的篇章。自从发现了青铜材质,人类从原始阶段进入到一个文明的时代,青铜是这一时代鲜明的标志。世界各文明古国都经历过青铜时代,唯有古代中国赋予青铜器重要的社会意义,深厚的精神內涵,以及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

(三)美文、美器欣赏。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精美的青铜器物,同时富有感情的朗诵文章,让学生感受青铜之美,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升华。

文章内容:每当我面对青铜器时,总感到有一种神力在震撼我的心灵,令我崇敬而流连 它那硕大和精巧的形体,凝重和庄严的气质,无不显示出王权的威严、神权的尊贵; 它那和谐流畅的线条与通体巧夺天工的图饰,展示出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璀璨的思想。图腾之精神幻化出的巨力点燃了那个刚刚从蛮荒中蹒跚而来的时代的文明之光,并成为后来华夏民族坚强意志的巍巍大厦;

它那铜绿斑斑的外表,在久远的年代中剥蚀着,但那由血与火铸就的厚重历史的内核,却永远不会被风化。

由青铜器构成的青铜文明,始终昭示出英雄时代的辉煌和不灭的伟力;人的力量,历史的力量,时代的精神,使青铜文明灼灼发光,耀眼四射,恰如丰碑般的崇高而魅力不朽!

六、当堂训练

(四)课外拓展:

学生活动:1、“我是小小欣赏家”。学生回忆本课欣赏过的青铜器精品,然后选择一件自己最喜爱的大致画下来并运用这节课学过的鉴赏方法将欣赏时的感受写下来。 2、课后用橡皮泥模仿或创作一件青铜器,并在课外活动中交流展示。

七、教学反思

4

播放flash动画:铸造青铜的过程。

1、用特制的塑模泥土,做成一个跟待铸的觯外型一样的实心泥模,然后在上面雕刻花纹。

2、泥模干后,在上面分块翻制外模。外模依器型的需要,分成若干块。由于觯的形体比较简单,器身部分只用前后两块大模,在加上口部和底部两块模就可以了。

3、修整外模,加刻精细的花纹,并且控制花纹组织的均匀。

4、在觯模的底部,制作一个铭文模,以便铸成后,觯的底部会留有铭文。

5、在实心泥模的表面上刮去一层厚度,这样在外模和实心泥模合在一起后,两者间便会形成空隙。这层空隙就是待铸的觯的厚度了。

6、将内模和外模合在一起,以子母榫相互扣合,以免错位。并且留出喇叭形的浇口,然后用大约摄氏600度的温度,将泥模预热。

7、把熔化的铜液从喇叭形的浇口注入,浇口旁边有排除空气的小孔。

8、等待青铜溶液凝固后,敲碎铸模,取出青铜觯,然后再经过细部的修整、打磨,一件金光闪闪的青铜觯就完成了。

5

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篇八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说课》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形容成就杰出的成语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中科院杰出成就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人物成就杰出的"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207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