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哲理古詩詞

哲理古詩詞

2016-02-13 08:43: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哲理古詩詞篇一《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哲理古詩詞》,希望能帮助到你。

哲理古詩詞篇一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

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7、【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8、【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9、【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10、【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1、【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12、【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13、【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4、【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15、【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16、【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17、【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18、【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19、【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20、【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21、【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2、【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3、【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4、【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25、【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6、【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7、【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28、【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29、【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哲理古詩詞篇二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

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 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

2、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3、找出与上述诗句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

A、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4、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生命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开始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条件的 B、物质是不长久的

C、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规律是客观的

6、贾岛的"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7、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有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从哲学上看是( ) A客观实际 B诗人大脑的产物 C诗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 D诗人的主观想象

8、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 D、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作用 B、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D、事物的前途是光明

10、王维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 )

⑴矛盾和事物不可分 ⑵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⑶事物就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 ⑷任何两事物都是矛盾关系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⑵⑷ D、⑵⑶⑷

11、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随人们的心情而变 B、不同时代,规律有不同的表现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就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12、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3、"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 )哲理

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看 ⑵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1

⑶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⑷事物联系可以主观臆造

A、⑴⑵⑶ B、⑴⑵ C、⑴ D、⑴⑶

14、上句诗体现了认识论的( )哲理

A、客观事物变化导致认识的变化

B、人与万物相区别的特点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是直接相通的

15、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6、苏轼的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 ) 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⑵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⑶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⑷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

A、⑴⑵ B、⑴⑶ C、⑵⑶ D、⑵⑷

17、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8、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 )

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⑶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⑴⑵ B、⑶⑷ C、⑴⑵⑶⑷ D、⑴⑶⑷

19、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20、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欲风骚数百年。"该诗启发我们()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D、李杜的诗已经过时

班级 姓名 得分

2

参考答案:

1----5CDCBC 6-----10BCDCC 11----15CAACA 16---20CBDBC 16---20BDBDA 3

哲理古詩詞篇三
《富有哲理的古诗词》

富有哲理的古诗词2009-08-27 01:55 P.M.1、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迷茫中坚定执着地前行,才会有希望的惊喜。 2、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世间万物总不能摆脱消亡,但是同时又会有新生命的诞生,表达一种欣慰的情感。 3、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一种历尽艰难险阻后取得成功的骄傲情感,告诉人们成功的韵味,从而激励世人。 4、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人应当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而且默默无闻的精神。 5、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站的高看的远,每个事物都能发挥他的作用,即使饱受他人的压制摧残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6、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死而后已的一种爱恋。感动他人的往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以好好去守护他人吧。(可能有点下掰,不过我这种答案往往有轰动效应,建议可以一试) 7、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 自然万物包括人都是分分合合,不必难过,可是你不是他,怎知别人的痛苦。表达无奈时的内心感受。 8、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就该豪迈洒脱,不谓权贵,做自己想做的事。 9、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抒发一种享受生活情趣吧,感叹自然给人的美感,表达一种乐观的思想。 参考资料:原创!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

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

)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

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 ------------------------------------------------------------- 一封书信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默无言,心事重,万千情思。 绕结心头,咫尺相近天涯远 从何开口?欲说还羞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万般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断天涯无际,凄凉无语悲伤 只为两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状 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夜深风雨归何处,西月窥人到半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经多世事心长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哲理古詩詞篇四
《古诗词与哲理22》

古诗词与哲理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

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

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第二章:成语、典故与哲理

1、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

2、 一傅众咻: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

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往往是关系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

3、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擅长配制使手不冻裂的药,他家世代以漂洗丝绵为业。有人听说这事,愿出百金购买这个秘方。宋国人想:我世代漂洗丝绵,收入不过几金,现在一下子就可得百金,还是卖给他吧。那人买了秘方后,就去游说吴王。恰好吴国与越国打仗,冬天,吴国士兵涂了那药,手脚不冻裂,因而打败了越军。吴王就给他封赏了土地。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所发挥得作用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使用,才能做到物尽其用。用人也是这样。

4、拊马不时:夫爱马者,以筐盛屎,以大蛤蜊壳盛尿。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这人的头碰破了,胸骨也撞碎

哲理古詩詞篇五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

诗词哲理精华积累

1、“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刘禹锡·《金陵怀古》

【解读】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之所为,山川险要并不能起决定的作用。国家的兴亡当取决于清明的政治、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议论高深,识见卓越。

【哲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解读】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同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哲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读】在多雨的季节里,天气阴晴不定。若说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若说是雨天,东边还出着太阳。

【哲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9、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哲理】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

禹锡·《竹枝词》

【解读】每逢秋季,就会抒发自己的悲伤寂寞愁苦的情思,可是我却觉得秋日要胜过春天。你看那晴空万里,秋高气爽,一行白鹭笔直的飞向云端,我的诗情也随之冲向那美丽的苍穹。刘禹锡在诗中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强调“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哲理】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解读】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珍重。 【哲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顾况·行

路难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尊重客观规律;矛盾具有特殊性。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解读】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哲理】前一句: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后一句: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总的来说;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具有局限性。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摆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1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解读】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哲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遵循客观规律。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解读】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哲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13、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杨万里·《桂源铺》

【解读】万山阻挡了小溪奔流的去路,但小溪仍然不屈不饶千方百计地找出路,曲折蜿蜒,不停地向前奔走,日夜在山间暄闹不停。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 【同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4、“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解读】万物都为我而存在,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 【哲理】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2、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王充《论衡.超奇》

【解读】王充指责了那些儒生读千卷无以致用的毛病,提出了“文贵能用”的主张。 【哲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15、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心雕龙) 静水观澜

【解读】摇晃树木,见到叶落归根;看到水流的波谰,不知不觉就追溯起它的源头来。

静水,代表那些平静的事物澜;代表那些波澜汹涌的变化。用来描述那些有先见性的人,他们可以居安思危,了解事物的规律,洞察事物的走向。

【哲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

【解读】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哲理】强调了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同理】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16、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

【解读】第一句:羽毛虽然轻,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消融;流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可以消灭。 第二句:严寒酷暑由春秋逐渐发展而来,事物的兴衰成败开始于极小的得失。 【哲理】体现质量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同理】“寒署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晋书》

24、相对主义

就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由于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因而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

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老子《道德经》

【解读】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哲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论语 · 雍也》

【解读】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哲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18、"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

【解读】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

【哲理】强调抓主要矛盾;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寡与众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化。

2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解读】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 【哲理】尊重客观规律。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同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1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

【解读】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怎么都拖不动。但慢慢等到春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形容人的修养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便是“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了。

【哲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解读】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乐观的看待人和事。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读】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哲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解读】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还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叫做中;向外表露的时候却能够有所节制,能合着自然的道理叫做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 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儒家很重视“中庸”,把“中庸”看成是做事至高无上的原则。 【哲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21、“多难兴邦” “好事多磨”

【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9、“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解读】“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是“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

【哲理】这个辩论讲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有限之中有无限。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含义)

【解读】学习可贵之处在于有怀疑。有自己的思考,打破迷信。小的怀疑则有小的进步。大的怀疑就会有大的进步。意思是说,读书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哲理】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

30、“求同存异”与“和而不同”

【解读】“求同存异” --是不抛开“异”,就难以求同(眼睛死盯着利害冲突,怎么谈团结合作);而“和而不同”――是离开了“不同”,就谈不上“和”。

【哲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或斗争性,“和”指矛盾的普遍性或同一性。

“求同存异”是指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和而不同”是指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3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解读】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 【哲理】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理。

37、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解读】诗人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反衬手法)

【哲理】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二者要结合起来。王安石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31、“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陈宠·《清盗源疏》

【解读】严重的事是以轻微的事为开端的,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做好小事,认真对待和完成最简单、最可行的事情。

【哲理】事情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解读】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哲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3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宪问》

【解读】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意思就是,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说大话,要言行一致,慎言慎行。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哲理】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第一。

3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

【解读】请阁下不要再弹奏前朝的旧曲了,听我唱已经翻新的<杨柳枝词>吧 【哲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40、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李商隐·谒

【解读】以麻姑为典故,想象通过买下沧海来留住时间;由沧海到一杯春露,将沧海变桑田化为一瞬,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时间流逝的感慨。

【哲理】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3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

【解读】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哲理】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同理】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杨万里

4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慧能

【解读】这个是六祖慧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哲理】唯心主义观点。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3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解读】“天变不足畏”: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这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后,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哲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遵循客观规律。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

4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苏轼·琴

【解读】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和指头都不行,需要二者协调。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 【哲理】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35、“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清·陈宪章

4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读】花落、燕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哲理】规律的客观性。“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寓意为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人们无法改变。 【哲理】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将某一事物当做原因来看待,预见它可能产生

的结果,尽力争取未来好的结果。

44、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解读】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有时并不是一致的。 【哲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有意栽花花不开”是指人们违背了客观规律,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指人的行为顺应了客观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1.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清·陈澹然

【解读】不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是没有获得一个地区的智慧的;不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策划的,

是不能够筹划好一时的事的。

【哲理】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地位。这要求人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45.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解读】混乱和有序,胆怯和勇敢,弱小和强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乱和治、怯和勇、弱和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2.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解读】从国家的法规、时代的趋势,到人伦事理、社会风气,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

【哲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句话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同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解读】提起渔网上的总绳一撒,网眼就全部张开;解释清楚一卷的内容,其余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哲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举一纲”、“解一卷”就是抓主要矛盾。

53、吃一堑,长一智。

【解读】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才智。

【哲理】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7.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解读】堆积九仞高的土堆,就是差一筐土也不能成功。

【哲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同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5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解读】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哲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4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解读】不同的人,由于他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总会有差别。

【哲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55、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杜荀鹤·泾溪

【解读】越是在石头遍布危险的小河上行船,由于人谨慎反而能平安无事。而越是在一帆风顺的河流上行船,反而经常发生翻船事故。

【哲理】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49.“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解读】宇宙万物不是神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气是变化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上述两句话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56、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解读】毛泽东意旨战士部队(剩勇)乘胜追击,决不放过残留的敌人,抓住时机,促成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

【哲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办事情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5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解读】善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都会心生暖意;而怀有恶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酷热的夏天都会心生寒意。

【哲理】意识对人的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矛盾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读】事物的未来是由现在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其结果既有好的可能,也有坏的可能,如果没有“远虑”,对坏的可能估计不足,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到时候真的出现了坏的结果,那就变成了“近忧”。

要坚持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哲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外因也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我们要重视。

58、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解读】静的时候更能衬托出动(风定花犹落),动的时候也特别体现了静(鸟鸣山更幽)。借落花、鸟鸣来烘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哲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

6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解读】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为残夜带来光明;江南春早,旧年尚未退去,江南已先有春意。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信前途光明,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同理】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应不断进取。

5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

书有感》

【解读】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

66、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解读】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哲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60、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解读】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

6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孔子

【解读】君子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故说君子是保留了差异的和;小人嗜好相同,但各争其利,貌合心不和,所以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和的,一旦出现利益冲突时当然就不会融洽相处了。 【哲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6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

【解读】事物总是在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这是“道”的运行规律。柔弱是“道”发挥功用的体现。道所使用或运用的是弱而不是强,是柔而不是刚,强调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站在生机转处去面对危难困境的来临--反者道之动;以谦卑柔软的态度才能扭转颓势和命运--弱者道之用。 【哲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1、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哲理】 量变到质变;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辩证的否定。 【同理】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69、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

【解读】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处著手。

【哲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6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管仲

【解读】(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哲理】看到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看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6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解读】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哲理】首先它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落红当它落下来时是无用了.但它又化作春泥向它有用方向转化;其次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对未来有信心。

70、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

【解读】这首诗通过对小松不气馁,继续向上生长的描述,说明了有因必有果,在积累“因”的过程中,“果”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只是由于一时机缘未到,“果”尚未被人发觉而已。

【哲理】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6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解读】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7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解读】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哲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体现的是树木的高大与根基,河流与源泉,国安与德义的联系。

哲理古詩詞篇六
《古诗文哲理论文》

巧析古诗词哲理 提高哲学复习效率

近年来,教材中及试卷里借助古诗词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知识的内容很多。但如何准确分析古诗词中蕴涵的哲理,恰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哲学与古诗词的关系。

哲学与诗词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有棵常青的智慧之树,那就是哲学,诗就是这棵智慧之树上盛开的花朵。”哲学深入人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大自然,深入到人的思想内心,哲学无所不在,哲学是含蓄的诗词,诗词是形象的哲学,哲学是人类智慧的诗篇,诗词是人类思维的灿烂花朵。“哲学不是玄学,哲学是股清泉,诗词不是精神贵族的养料,诗词是大众的面色。”这是诗人寒山石在谈及哲学与诗词的关系的一段话。可见,作为文学的诗词离不开哲学的引导,哲学也需要文学诗词的语言来表达。教师在讲哲理时,巧用诗词,可以帮助学生富有感情地理解哲理,心中领悟并接受教师要讲的哲理,以达到教学目的。

以下列一些例子说明哲学与诗词二者的关系。

名句解读1:“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该句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表明人类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

哲理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高行为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名句解读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的《琴诗》表明美妙的琴音来自于手指和琴弦的和谐合作。

哲理分析: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我们要善于利用事物固有的联系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

名句解读3:“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哲理分析: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之中,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加深。“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变化发展的。”(注意:不可断章取义,把爱因斯坦看成有神论者。) 名句解读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哲理分析:事物内部包含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但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在这里,“学习”是难易转化的条件,“学”则由难转易,“不学”则由易转难。

名句解读5:“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该句出自《孙子兵法·势篇》,其意为:混乱和有序,胆怯和勇敢,弱小和强大,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各以自己的对立面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名句解读6:“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是德国诗人莱辛的著名诗句。

哲理分析: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真理将会落后于现实的发展,因此,认识应该不断的扩展和深化。

名句解读7:“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是一首好诗。”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强调后天教育和勤奋在认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哲理分析:人的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名句解读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这句话指出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哲理分析: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有限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扩展和深化。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要重视实践。

名句解读9:“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决不会不含有某种杂乱。”

这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的名言。

哲理分析: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表面的、零乱的、肤浅的,必须进行加工制作,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名句解读10:“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教育弟子的一句话,表明齐老在创作中鄙视摹仿、鼓励创新的绘画风格和对学生严格要求以及严谨治学的高尚人格。

哲理分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扩展和加深,创新是人类本质能力的最高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名句解读1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分析: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名句解读12: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哲理古詩詞篇七
《哲学中的古诗词》

一、唯物论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哲理】对待知识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体现了唯物主义精神。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哲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哲理】说明人们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热闹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鼓励人们应当有所作为。

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

【哲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7、昨夜江边春水生,猛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动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理】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8、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二、辩证法

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5、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6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

8、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11、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12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1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14、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哲理】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

16、“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 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哲理】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

【哲理】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19、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

【哲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哲理】 量变到质变,矛盾双方在1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荐有新生者,一:丈龙孙绕凤池.:

【哲理】辩证的否定

22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哲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哲理】做任何事情功都需要一定的积累过程,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哲理】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三、认识论

1、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一切真知源于实践。

四、历史唯物主义

1、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哲理】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

哲理古詩詞篇八
《语文:例说古代诗词哲理句赏析》

例说古代诗词哲理句赏析

我国是诗的国度,在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之中,古代诗词是灿烂耀眼的明珠,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仔细品味优美的诗句,不但能领略到美妙的意境,而且能从中看到哲理的光芒,受到哲理的启迪和教益。因此古诗词哲理题成了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以2005年全国各省市中

考为例,主要有两种形式:

1. 根据提示默写哲理句。

(1)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等。(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

(2)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东省济宁市)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东省烟台市)

2. 根据提供的诗词(句)进行哲理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示例: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江苏省南通市)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感情,感悟古诗词中蕴涵的哲理,系统地复习好古诗词,现将课本中古诗词名句蕴涵的哲理集释如下。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腐朽没落的旧事物,旧制度终究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充满生机和活力;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赞美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一个人在事业上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鹤楼》王之涣 站得高,目光远大,视野开阔,才能饱览千里风光;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才能不断发现新境界。 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

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6.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以品格高尚立身,以志存高远处世,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境界,自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苏轼

看人、看事、看社会,要全面地、辩证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李清照

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9. 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饮酒》陶渊明

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就能自得其乐。

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充满自信,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11.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13.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珍重。

1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彼此的心灵和精神也是相通的。 15.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人生,才有意义。 16.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时序交替,来去匆匆。

17.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只要彼此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就能冲破阻隔,达到心灵的契合和感应。

18. 云霞,我爱山无价;行踏,云山也爱咱。《雁儿落兼得胜令》张养浩

爱自然的人也会被自然喜爱;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必须和谐共处。

1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老一辈的退出,是为了更好的关心培育下一代新人。

20.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天地间人才辈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富有哲理的诗句,脍炙人口,发人深思,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诗句的含义显得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结合现实的生活,进一步合理的联想和推理,赋予这些诗句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原意只是涉及到对个人命运的忧伤,现在却能用它来形容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局面的盎然生机,“春蚕到死丝方尽”原意是写儿女情长的缠绵,现在也用来比喻对事业呕心沥血的赤诚和殚精竭虑的执著,我们品读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歌,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能得到深刻的启迪,常思常悟,就能成为人生路上催人奋进,激人向上的精神食粮,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它就能给我们以鼓舞和激励,给我们以智慧和力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哲理古詩詞》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哲理古诗 励志古诗词 古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哲理古詩詞”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哲理古詩詞"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2255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