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

2016-02-14 10:42: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一《但丁和他的《神曲》》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但丁神曲天堂寓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一
《但丁和他的《神曲》》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二
《第二节 但丁和《神曲》》

第二节 但丁和《神曲》

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是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颠峰。但丁的重大意义在于他介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是站在旧世纪的终结与新世纪开端的门槛上的文学巨人。因此,他的创作具有两重性和由此产生的矛盾性。

一、生平与创作

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早年师从著名学者拉蒂尼,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中世纪的传奇、普罗旺斯的抒情诗以及天文、地理、历史绘画、音乐、建筑、政治、哲学、伦理和神学都进行了广博的研究,可谓博古通今,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才力基础。但丁的一生及其创作与两件事密切相关。第一,是但丁在少年时期的一次宴会上结识了他的终生至爱贝雅特丽齐。不幸的是不仅两人的恋情没有结果,贝雅特丽齐还在1290年夭折。1292到1293年间,但丁把给贝雅特丽齐写的情诗整理成诗集《新生》,以表达爱慕与哀思。在诗中,但丁把贝雅特丽齐看成是上帝派来拯救自己灵魂的天使,这种理想化的象征形象也延续到了后来的《神曲》中。第二件事就是因为政治党派斗争,但丁1302年被放逐,终生没有能够再回到家乡,最后客死他乡。但丁所生活的意大利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产生的国家。早在13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等城市就已经成为巨大的经济中心,商业手工业相当发达。但同时新旧经济关系的矛盾和政治斗争也十分错综复杂。在佛罗伦萨,封建贵族党派基白林派支持皇帝,新兴市民政党归尔夫党支持教皇,归尔夫党后来又分裂为黑党、白党。但丁家族本来就是归尔夫党的成员,但丁从年青时代就积极参加归尔夫党的政治活动。在党派分裂后,因为热烈主张佛罗伦萨的独立自由反对教皇干涉而成为白党成员,并在1300年被选为执政官。1302年,黑党在教皇帮助下取胜,但丁被赶出城邦开始近20年的流放生活。在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哲学神学论著《飨宴》(1304—1307)、语言诗学论著《论俗语》(1304—1305)、政治学论著《帝制论》(1309)以及他最伟大的作品《神曲》。《神曲》大约是在1307年但丁的流亡生活最痛苦的时期开始创作的。流放生活对于但丁来讲自然是凄惨悲痛的,但同时也正是因为流亡才让诗人能够走遍祖国大川,博览世态人情,才使他能够站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把这个时代所有相互矛盾的文化因素进行融汇,从而把西方文化带入到一个新的文化层次上。因此,但丁和他的《神曲》在欧洲文学史上成为一个巍然耸立的丰碑。

二、《神曲》

《神曲》原名《喜剧》。但丁认为《神曲》以悲哀的地狱开始,以光明的天堂结束,寓意着以痛苦始,以欢乐终的艺术精神,因此可称为喜剧。在薄伽丘给作品冠以“神”名之后,后世称为“神的喜剧”。

诗人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根据基督教宇宙三界的观念,描写了梦游三界的历程。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计14233行。作品通过但丁的自述,从1300年复活节那天的凌晨写起,诗人在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在黎明时分,正他要怕上一座小山时遇见了三只野兽。豹象征淫欲;狮象征傲慢;狼象征贪婪。正在危急时刻,古罗马的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的恋人贝雅特丽齐之托来解救但丁,并带领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然后又由贝雅特丽齐带领他游历了天堂。

全诗的情节充满寓意,内容复杂丰富。谈到《神曲》主题思想时,但丁首先

阐明了中世纪流行的“寓意说”。他说,“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简单”,“我们通过文字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通过文字所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意义。头一种意义可以叫做字面的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则可称为譬喻的、或者神秘的意义。为了更好地阐明它的意义,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就下面这行诗考虑一下:‘当以色列逃出埃及,雅各的家族逃出说外国语言的异族时,犹太就变成他的圣域,以色列就变成他的权利’。假如你就字面而论,出现于我们面前的只是以色列的子孙在摩西时代离开埃及这一件事;可是如果作为譬喻看,它就表示基督为我们所做的赎罪;如果就道德意义论,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灵魂从罪恶的苦难到天思的圣境的转变;如果作为寓言看,那就是圣灵从腐朽的奴役状态转向永恒的光荣的自由的意思。”按照但丁的说法,《神曲》的主题也要从两方面理解。第一,从字面意义论,整部作品写的是“亡灵的遭遇”,即人死后在三界当中的情况。第二,如果从寓言意义上看,则“其主题是人”。但丁作为文化转型时期的代表,在他身上既不可避免地带有所谓的字面意义,即中世纪神学的烙印,又必然表现出其丰富的寓意,即人学特征。因此,《神曲》实际上是一部以神学宗教意识作为形式而把人学内涵作为本质的作品,这本身就意味着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杂然并存并且矛盾统一。

(一)《神曲》的思想内容

1、《神曲》的宗教性

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但丁无可否认地扎根于基督教文化当中,并用基督教文化灌溉他的诗歌之花。从结构框架上看,《神曲》的结构框架的原则就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的设置直接取材于基督教传统。但丁充分借鉴了《圣经》及后世基督教关于地狱、天堂的传说,兼采罗马天主教信条中对炼狱的说明构造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宇宙框架。数字在中世纪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如:“三”象征“三位一体”,“十”象征“完美”、“完善”,“七”象征“上帝的七灵”等。地狱和炼狱主体部分的安排是根据基督徒所犯的七种罪:骄傲、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但丁将他笔下的灵魂按各自所犯罪行的轻重分别发配到由浅到深的地狱层和由低到高的炼狱层中。从作品的思想观念上看,《神曲》也传达着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基督教的核心是上帝观,它不仅承认宇宙的终极本源是上帝,而且将上帝看成是宇宙间唯一的、最高的主宰。但丁接受了基督教神学观念,整部《神曲》,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上帝是万物之源和宇宙的最高主宰的观念。《神曲》中的但丁,从黑暗的森林起步,以光明的天堂作结,其间经历了的地狱和炼狱。这一过程与基督教经典所描述的“原罪——审判——救赎”的人类过程是一致的。尽管但丁否认人的本质是原罪,但他却承认人处于罪恶的深渊,其最终归宿是天堂,从地狱到天堂得凭借对上帝的信仰。他让象征理性的维吉尔引导自己游历地狱与炼狱,而让象征爱的贝雅特丽齐引导自己游历天堂,同时又将上帝看作是爱的精神之源。这就是说,他认为理性只能使人辨别真善美,认识假恶丑,而人的提升与超越,则必须依靠爱与信仰。在作品中,他还按基督教观念安排灵魂所处的地狱位置。将那些尽管博学多才,但却因为生于耶稣之前面没有来得及信仰基督教的古代圣贤的亡魂,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邪教徒的亡魂以及那些违反与上帝约定的亡魂——包括那些为了爱情而犯罪的所谓纵欲者都安排在地狱中。而将那些生前遵循上帝的约定,虔诚地信仰上帝而终身奉善者、博爱者的亡魂,信仰上帝的哲学家、神学家和为信仰而战死者的亡魂,以及天使、圣灵,都安排在天堂中。

2、《神曲》的人学内涵

但丁早年就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倡导者。他所汲取的古希腊文化养分和佛罗伦萨自由主义的文化氛围都决定了但丁从来都不是禁欲主义者。他缺少基督徒的忍耐和节制,也缺少对上帝的完全抛弃自我的献身精神。他仅仅是一个诗人,一个为了爱情刻骨铭心,对政治饱含热情,对民族命运关之切,对整个人类爱之深的诗人。他始终执着地思考和探索着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出路,并把这种对现实的满腔忧愤之情注入了他的《神曲》。因此,诗人虽然是在宗教世界中宣泄这自己积郁已久的愤恨,但却不可能脱离“人”的主题。但丁笔下的上帝,是一个为了人的存在,一个造福于人的存在。或者说,他笔下的“上帝”就是但丁自己,而且这个“上帝”在代表了基督教的爱与信仰的同时,又代表了人间的爱与正义。但丁是按照宗教观念里的形象制造了作品中的地狱层。在《地狱篇》里,地狱的入口就写着: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弃吧!地狱形象和宗教观念中一样阴森恐怖,一样有各种恐怖骇人的刑罚。唯一不同的是但丁把那些刑罚都用在了现实生活中不能受到惩罚的恶人身上。特别把那些当下社会中作恶的人放在地狱的下层。如在第八层受罪的是诱奸者、阿谀者、贪官污吏、买卖圣职者、伪君子、窃贼、劝人作恶者、挑拨离间者、伪造和诬告者以及罗马教皇等等。在第九层受罪的是谋杀族亲、卖主求荣、背信弃义、叛党叛国的一切叛徒。这里是永久的冰湖,受的是最严酷的惩罚。在《神曲》中,罪恶的审判标准显然与基督教不同,对现实人生是非善恶的评判依照的是但丁本人的标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但丁对于世俗爱情的态度。在地狱第二层,但丁把一批违反禁欲教条的人放入其中接受惩罚,但是诗人在面对“爱情的罪恶”时,心里充满异样的感觉。在看到两个到了地狱仍然因为相爱而互相缠绕的灵魂时,但丁竟然激动得难以自制,竟然几乎因为怜悯而昏晕。此时的但丁已然脱掉了神学的外衣,完全显露出他的世俗感情本体。地狱的审判显示出但丁不同于基督教的伦理价值标准,所谓天国的审判其实是但丁的审判,或者说是以但丁为代表的“善”对于“恶的审判。其意义在于,天国的审判在但丁的《神曲》中变成了人间,“地狱”不再是观念中压迫人们精神的巨石,而成为正义战胜邪恶的标志。可以说,这是但丁在利用上帝的权威所实行的人间审判,在上帝的权威背后隐藏的是世俗原则和人性角度。

《神曲》的人学内涵还表现在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即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身上。但丁出于对维吉尔的崇拜和热爱,把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并予以极高的赞美。他赋予这位古罗马诗人以崇高的使命,用他象征智慧和理性,让他带领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着诗人对于知识的推崇,并把知识作为通往至善至美的天堂的向导。但丁以理性和智慧作为人获得现世精神生活提升的引导是迥异于中世纪传统的。贝雅特丽齐这一象征形象的人学色彩更为浓厚,是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最后见到上帝,象征人通过爱的途径认识最高真理和至善,获得永生的幸福。贝雅特丽齐既是但丁少年之爱的感情积淀,也是他精神自救的宗教信仰的象征,是世俗之爱和信仰之爱二者的结合。贝雅特丽齐的形象所包含的自然爱欲的成分表明,但丁的救赎之路不仅指向宗教,更是指向尘世的。尽管贝雅特丽齐早逝之后,这种感情很大程度上已上升为一种精神之爱,但仍然属于一种世俗男女之爱。从基督教的观点看,这种世俗情欲是邪恶的应该禁止的。但丁却让其升华为圣母之爱,而且,还让贝雅特丽齐引导诗人游历天堂。这里,尽管这种世俗的情爱已蒙上了宗教的神圣面纱,但显然标志着诗人对这种世俗情爱的肯定。通过这两个人物的象征意味,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但丁为人类精神危机所寻求的最终途径,即人智和爱的完美结合。但丁所设计的这一人类模式,是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对个体人格的肯定,对主体性的高扬,也是但丁区别于基督教诗人的重要标志。

(二)《神曲》的艺术特色

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神曲》全书分三章,每章有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每章篇幅大致相等,结构匀称。地狱分九层,加上外围共十层。炼狱主体是七层,另有外围和地上乐园,总数是九层。天堂也是十层。

2、象征手法。在《神曲》中,象征的手法俯拾皆是。黑森林象征邪恶的世界,豺、狮、狼分别象征淫欲、傲慢和贪婪,维吉尔象征人智,贝雅特丽齐象征爱,甚至故事结构、情节、题目、典故、引言,处处是象征,因此也处处是玄机。虽不免艰涩但富于哲理,充满寓意。

3、虚构与写实结合。《神曲》的内容本来是虚构的,人死后的三界、灵魂等都是作者的想象而非真实的现实生活。但是一方面,但丁非常强调细节描写。在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所处的环境还是人物的活动都通过细节描写而显得更加真实、形象。作品创作性地写出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具体形状和身处其中人的景况。比如,地狱中人如何接受惩罚,炼狱中灵魂如何修炼写得十分详细具体。因此作品虽然光怪陆离却又让人感觉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作品涉及到了当时最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故事素材和人物形象大多来自于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但丁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往往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如,贪婪残暴的教皇、刚强不屈的法利那、温柔多情的弗兰采斯加,尤其是热情奔放、渴望知识的但丁本人的形象最为突出。

5、俗语写作。《神曲》摒弃了中世纪惯用的拉丁语,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并借用了法语和拉丁语的丰富词汇进行创造,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成熟做出突出贡献。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三
《论但丁神曲》

论但丁《神曲》的思想意义

但丁,大部分中国人对其不甚了解,但是很多人都对他的一句名言耳熟能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使人坚定,自信,义无反顾,这也侧面反映出但丁是能够说出这样一句话得那种坚定意志的人。但丁不仅仅只是个只会说豪言壮语的名人,他在欧洲文学、政治、宗教、历史、艺术等方面都作出了其应有的贡献,欧洲人把他看得如同中国人对待孔子、老子一样的地位崇高,因为他的作品使当时的人们从思想上得到了进步,从而导致了文艺复兴的来临。 以《神曲》这部巨著为论题,就我个人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 ,因为《神曲》是一部诗歌,体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长14233行,用的诗体叫三韵句,就是每三行是一个诗节,每三行隔行押韵,连环押韵,一韵到底;由于全文都要行韵,所以有一些隐含意义需要查阅其他书籍包括《圣经》、《旧约》甚至包括但丁生卒年间的史实资料等等,因此读起来晦涩难懂。然而对于我来说,《神曲》还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原因有二:其一,但丁一生跌宕起伏,有着极坎坷的经历,我读他的《神曲》与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但丁于1265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原名杜兰丁,连姓称为但丁·阿利吉耶罗;他生平有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他有一个钟情的女子,在1290年死了,他称这个女子为贝雅特丽齐,为她作了许多诗,都记在他的著作《新生》里面;第二,引文政治关系,在1302年他被敌党放逐出去,终身没有返回佛罗伦萨,1321年竟客死于腊万纳。这两件事情和他的著作有密切关系,要是但丁生平没有爱情和放逐这两件事情,我们也不会有《神曲》的。”——【1】《神曲》也是在但丁的放逐过程中创作的,作为《神曲》创作的最重要素材,但丁的政治活动有必要也说清楚,来方便我们阅读《神曲》;“但丁的放逐,是他在1300到1301年的政治活动惹出来的。原佛罗伦萨有两派,一派效忠教皇的叫做贵尔弗;一派效忠日耳曼皇帝叫做吉伯林。二派争斗已久,到1266年贵尔弗派胜利,赶走吉伯林派,可是由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作祟,贵尔弗派专政后他们又分化为一心要保持独立和自由的白党与想要借助教皇势力、妥协于教皇的黑党,因此,贵吉二派争斗之后黑白党争又起。但丁的家族本来是贵尔弗派,1300年但丁被选为佛罗伦萨六执行委员之一,作为白党代表,于1302年被阴谋放逐,终生不得再回故乡佛罗伦萨;流放途中曾想借助法国国王亨利七世返乡,但最终希望破灭,郁郁一生。”——【2】因此,我认为在如此艰辛的经历之下创作出来的《神曲》也必然会千回百转,读了它会使我在心理和文学创作方面获益良多。

其二,我对《神曲》中的神鬼内容,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颇感兴趣。我从小喜欢看一些志怪、游记一类的书籍,包括《聊斋志异》、《山海经》、《封神榜》等等,小时候就听闻东西文化差异很大,在神话方面西方与东方最大不同分为了几个神话时代:从奥林匹亚山诸如宙斯、维纳斯等等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英雄类神话到之后的北欧奥丁再到中古时期的《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耶稣降临创世纪等等直到现在;《神曲》中虽然大多是但丁本身空想出来,但也是他熟读《圣经》、《旧约》、《新约》之后才能两相结合出来的作品,对于“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颇为详细,使我先闻其名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过《神曲》这部著作之后更是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深了一层,我的专业是对外汉语,熟悉中国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对我现在和将来都会有很大裨益,因此,我选

择这本实际上晦涩难懂的书作为我的论题。

《神曲》的故事梗概:诗人被放逐创作《神曲》正值35岁人生的中途,一日,诗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诗人向往光明努力向山峰攀登,却被象征淫欲、强暴和贪婪的母豹、雄狮和母狼阻挡,后被古诗人维吉尔救下并接引游历地狱和炼狱;但丁的地狱与传说相合,地狱分为九层,状如漏斗,由上往下第次变小底在地球的中心点。居住在这里的都是生前犯有重罪的灵魂,依照他们罪孽的轻重,被安排在不同的层面中受惩罚;这里有贪官污吏、伪君子、邪恶的教皇、买卖圣职者、盗贼、淫媒、欺诈者、高利贷者,也有贪吃、贪色、暴怒者和邪教徒以及诗人痛恨的个别神职人员、卖国贼和出卖恩主之人,他们罪孽深重受酷刑折磨。从冰湖之底穿过地球中心,就来到了炼狱(也称作净界),炼狱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是灵魂忏悔赎罪的地方,也分九层,各层中分别住着不同罪孽的灵魂,就是根据基督教的“七罪”骄、妒、惰、怒、贪财、贪吃、贪色得来的。待罪恶炼净后,仍有望进入天堂,但丁觉得一个人自拔于罪恶,沉痛地忏悔,恒久地刻苦以达于至善之境,必须要有不屈不挠的毅力,顽强的意志。维吉尔引导但丁一层层游历,一路听着忏悔和赞美歌而上到了顶层的地上乐园,直到但丁遇见贝雅特丽齐才任务完毕。但丁与贝雅特丽齐在地上乐园的相会为全部《神曲》的顶点,诗人用四个章节的内容来表达他与心爱之人相会的欣喜之感。“但教心如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可说是咏但丁。贝雅特丽齐一边温柔地责备诗人不该迷误于象征罪恶的森林,一边指点但丁进入“忘川”,使他忘却往昔的痛苦,随后二人游历天堂。两人坐着凯旋之车,由贝雅特丽齐亲自来引导但丁经过诸重天,天堂的概念在民间极为模糊,但丁借用托勒密的天体系统来做天堂的骨干,将天堂分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外加恒星天和水晶天共九重天,假定地球居中不动好比被一层层果皮包围的果核。天使们居住在九重天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义人,诸如英明的君主、学界的圣徒和虔诚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恒的幸福。但丁用其独树一帜的描写体现着天堂虚幻的美好:灵魂们不仅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情感,同时用闻所未闻的歌唱,或有音节的动作,其光芒或聚或散,而且各灵魂的光芒可以聚成十字架、字母或者羽翼,都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但丁自己对传闻中的天堂的诠释给了人们一个具体的概念,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任何人也没有胆量和能力会做到的事。——【3】

《神曲》中既写了人世中的黑暗现实,也写了对来世的美好憧憬,毕竟但丁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思想有时也带有某些旧时代的痕迹:神学观点,中世纪的道德观乃至世界观的种种矛盾,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流露。譬如《神曲》的结构就含有一种神秘意义,这也是中古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从布局谋篇和字面意义来看,《神曲》也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但丁说过“仅从字面意义论,全部作品的主题是写‘亡灵的境遇’的”,但是,“从寓言角度来看全诗,主题就是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正的奖惩。”他还指出,他的《神曲》是隶属于哲学的,但他所属的哲学是“属于道德活动或伦理那个范围的”。这里明确肯定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活动,也就是“为了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益”。这是但丁本人对《神曲》所指出的寓意所在。

根据但丁《神曲》一书中描写的种种恶行与善行其实还是可以从现实社会中找到原型的。现当代我国社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口众多,人民的素质水平良莠不齐,我们同样应当在道德活动和伦理范围给自己规定一个良好的约束。就像书中描写到的“贪婪”、“奢侈”,现如今仍然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公款吃喝、洗浴、按摩等少则三五千、多则上万,还有收受贿赂,于人于己,这样的不道德都

不当有;书中写到“贪色”,乱伦之事从古至今屡见不鲜,这样的败坏伦理纲常不当有;又或者像书中提到的“偷盗”、“欺诈”,现如今社会上从小的短信骗钱、街头行骗大到拐卖儿童、电子眼复制银行卡盗窃,这类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法律都将重惩,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些事都不当有。于《神曲》书中“天堂”部分,我们也能了解到待人需要友善、个人需要理智、信仰需要虔诚、对美的东西需要接纳,从狭义的角度看《神曲》,这部书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能时时鞭策我们不要逾越伦理道德,又能刻刻教导我们人心向善。

而从广义上看《神曲》,这是一部反封建反教会干政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著作。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民来说,国王、君主乃至教皇就是人民必须服从的阶层,人民生来就是要受他们的剥削和压迫的。然而,但丁的这部《神曲》赤裸裸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黑暗:从买卖教职的教皇、贪婪嗜血的主教到教会中干涉民间政治的神职人员和愚昧无知、残暴虐待人民的帝王,但丁在地狱中一一加以痛斥,这些言论如同一口警钟,敲响在当时被统治阶级蛊惑的人民心中,使人们从思想上觉醒,从根本上对自由和民主产生了向往。这从根本上导致了“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到来,可以说,但丁这部《神曲》是推动西方社会向进步变革走出的第一步。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的源头恰恰是从这里开始的。“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宣扬个性解放、尊重人、爱人等人文主义思想,用资产阶级的“人道”反对封建阶级的“神道”,用资产阶级的纵欲主义反对封建阶级的禁欲主义。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意大利文艺复兴 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地区有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 。这3个城市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发源地和最大中心。”——【4】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当时意大利本土人民写作和记录的官方语言是拉丁文,是但丁毅然决然地使用意大利文来创作《神曲》,这也导致了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意大利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等等都是用意大利语来引导整个文艺复兴的走向的。可以说,当时的意大利,是当时欧洲文化和科技的进行第三次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发源地,换句话说,曾经是佛罗伦萨执政官的但丁引领了欧洲时代的进步,是一个伟大变更的领导者和奠基人。

然而,在但丁《神曲》一书中,我同样看到了许多不足之处。譬如说在写法上但丁不可避免的仍然使用了很多中世纪的神学创作手法,使得《神曲》看起来很神秘,作品中也提到了许多封建迷信的东西,甚至于在我看来,有很多地方都是但丁被放逐之后郁郁不得志的体现,在《神曲·地狱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但丁在描述种种地狱刑罚过程中所提到的人物,有很多都是但丁当时的政敌与仇人,像但丁认识的仇敌家族的以善怒闻名的菲利普·阿尔津蒂、曾经跟但丁的贵尔弗党争斗的吉伯林党魁,但丁最为憎恨的是圣职买卖者与贪官污吏,他称贪官污吏为黑魔鬼,对于贪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但丁用严厉教训的口吻对他口诛笔伐,他觉得教皇应该以身作则,为万民导师,反而知法犯法为罪魁的话,必下地

狱等诸如此类,可见但丁对私人恩怨仍然是耿耿于怀的。

其次,从书中我们也能看出但丁反封建反集权统治、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思想仍然是不彻底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但丁在地狱中批判的是暴君、买卖圣职的教皇,批判他们贪婪成性、荒淫无度,寄希望于一个充满“爱”与“光明”的新统治阶级的出现,他将理想寄托于“天堂”一样的美好生活,却不打算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完成;第二,诗人肯定人的现实生活,赞美人的智慧和才能,反对蒙昧主义,这点可以从但丁赞美先贤哲人如维吉尔、荷马、苏格拉底等可以看出些端倪,但是仍然用神学观点来看问题,认为理性和群众的智慧在神学角度上讲仍然是脆弱的,改变不了社会局面的,比不上上帝的“真善”与“爱”,所以将那些古代先贤仍然安置在候判所或者是炼狱中。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民才是领导社会的主要力量,而不是依靠统治阶级;理性成就了法律、智慧推动了进步。但丁的思想在当时很进步,但在我们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拘泥于时代了。

然瑕不掩瑜,但丁仍是一位可敬的伟人,《神曲》仍旧不失为一部巨著。恩格斯曾评价但丁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如同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但丁及其作品《神曲》给欧洲乃至全人类所做的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启蒙”,无论是文学还是思想上,但丁的举动无异于一次崭新的革命,毫不夸张地讲他的作为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因国父孙中山二十世纪的革命而结束封建统治,而欧洲的民主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便是从但丁的《神曲》而始,我们需要尊重和学习的便是这一领先了我国近六百年的启蒙师。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四
《但丁和《神曲》》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五
《但丁和《神曲》》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六
《论但丁_神曲_的象征特色》

)第18卷第2期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原名《法学学刊》Vol.18NO.2

                    

2002年12月JOURNALOFHUNANPOLITICAL-LEGALCADRECOLLEGEDec.2002

论但丁《神曲》的象征特色

Ξ

彭青青

  但丁的《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最难懂的作品之一。它的难懂,一方面是由于它“百科全书”的性质,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无所不在的象征。整部《神曲》就是一个象征的世界,不理解其间的各种象征,解《神曲》这部作品。来分析《神曲》一、,是神秘信仰的一块基石。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把自己的力量同当时已经存在的追求象征主义的普遍倾向合流了,并从而使最鲜明地体现中世纪诗歌和雕塑特征的一种艺术习性变成了

〔2〕合理的和无可指责的东西。基督教传统特征之一是偏好使

〔1〕

光”()、光辉(splendor)、灿烂(re2

、()……等时常出现。美是神性、上帝光

,就是鲜明的颜色或光泽所

〔2〕所以《天堂》篇中最频繁出现的意象就是光,各

种强弱不同的光。《圣经・启示录》将天堂描绘成一座金碧辉煌、珠光宝气的宫殿。而但丁笔下的天堂则是由无所不在的、各种各样物质的、行而上的光和缥缈的、似有若无的天籁之音组成的一个神秘、光辉、超脱的、非物质的时空。上帝本身也是光,是单纯的光、永恒的光、光的本体。“圣三位一体”被概括为三种光“:……三个圈环,三个圈环有三种不同的颜色,一个容积;第一个圈环仿佛为第二个所反映,如彩虹为彩虹所反映,第三个像是相等地从这两者里面发出的一片火光。”从那永恒的光明里“我看到了全宇宙的四散的书页,完全被收集在那光明的深处,由仁爱装订成完整的一本书卷;实物和偶然物,以及其间的关系,仿佛揉合和融化在一起,使我所能说的仅是一单纯

〔3〕的光而已。”

这灿烂的、照遍宇宙内外的光,象征着永恒的上

用数字和符号作为象征物,而颜色、声音和形式等领域由于有助于展示和反映宗教学说,所以在神学美学中赢得了应有

2〕

的地位,进而在象征主义的理论中也被大量运用〔。基督教

传统象征特征之二是象征义总是指向神、上帝,指向无限和永恒,具有彼岸性和神秘性.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称《神曲》为基督教中世纪的史诗,基督教传统象征在其中得到了大量的和典型的运用。

《神曲》的结构框架的原则就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的设置直接取材于基督教传统。但丁充分借鉴了《圣经》及后世基督教关于地狱、天堂的传说,兼采罗马天主教信条中对炼狱的说明,利用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天体系统构造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宇宙框架。数字在中世纪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如“:三”象征“三位一体”,“十”象征“完美”、“完善”“,七”象征“上帝的七灵”等。《神曲》的布局和结构设置完全建立在中世纪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概念上。全书分三章,每章有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每章篇幅大致相等,结构匀称。地狱分九层,加上外围共十层。炼狱主体是七层,另有外围和地上乐园,总数是九层。天堂则由托勒密天文体系的九重天为基础,加上上帝所在的净火天构成,也是十层。地狱和炼狱主体部分的安排则是根据基督徒所犯的七种罪:骄傲、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但丁将他笔下的灵魂按各自所犯罪行的轻重分别发配到由浅到深的地狱层和由低到高的炼狱层中。在这样的结构安排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煞费苦心地对应了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数字。

帝的崇高和仁慈。但丁获得了精神历程终极处的大彻大悟。“光”,这一天堂的基本构成因素,因其在基督教传统象征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使《神曲・天堂篇》成为众多描绘天堂的典籍和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

二、传统象征和个人象征的统一

“传统象征”和“个人象征”或者说“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是对象征的一种简单的划分,前者“所具有的深远的意义受某一特定文化的制约”,后者“暗示了某一个方向或某个广

〔4〕

阔的意指范围”。《神曲》中大部分局部象征和整体象征都

具有浓厚的中世纪传统特色,它们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象征框架。个人象征贯穿《神曲》的始终,是作品的象征主线,它们将所有的象征因素串连成整体,使之披上浓厚的个人色彩《神曲》,由此区别于中世纪千篇一律的使用传统象征的作品。这些个人象征形象的创作使中世纪象征创作实践中的主体性因素大大增强,不再只是基督教信仰下个人体验的描述和再现,也不再只是对传统象征的模仿或稍加修改,而是利用传统象征中的因素创造出的真正属于但丁本人的象征系统。

中世纪的传统象征大多选用自然界的动、植物为象征物。中世纪的人把自己充满灵感的眼光放在自然界的动物上,发现了铭刻在自然界和动物上的宗教法则。中世纪的思

Ξ收稿日期 2002-11-02

121

想吸取了早期东方人对奇珍异兽的想象。这些奇珍异兽在贫乏的现实世界中是不会出现的。”《地狱篇》气氛阴森恐怖,里面充斥了许多怪兽的形象。使主人公但丁最为惊恐的怪兽是第八层地狱的守护者野兽格吕翁“,它的面孔是正直人的面孔,外貌是那样和善,身体其余部分完全是蛇;它有两只一直到腋下都张满了毛的有爪子的脚;背上、胸部和左右腰间都画着花纹和圆圈儿。”“它的整个尾巴悬空摇摆着,尾巴尖上那个像蝎子的钩子一般作为武器的毒叉向上弯曲

〔5〕着。”这个诡异的形象是欺诈的化身,正直的面孔、邪恶的

〔2〕

中风景里的作用外,也象征傲慢和权利,有人认为特指法兰西王。另一重象征意义还指但丁个人生活中的政治野心。但丁在被判处终身流放后,回忆自己早年的生活,未曾不反躬自省:政治野心使他失去了信仰与虔诚,残酷的党争使他永远不能回到弗罗伦萨。回归宗教使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失,思索出新的人生道路。因此猛兽出现的那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由社会现实和人性现实所构成的困境,象征主人

公(指但丁或任何人)陷于社会邪恶或人生错罪而无法摆脱的状况。但丁在进入炼狱的最后一部分时,曾梦见一位圣女帮助他摆脱西壬的诱惑,这位圣女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具体象征什么迄今仍无定论,,到底是指圣母玛利亚、象征的是真理、理性、哲学、、,。这种具有多,使上下文也呈现出多重意中指出诗有字面的、寓言的、奥秘的即神学意义上的四重意义,而以后面三种

〔1〕,即超越字面的象征意义。紧接着,但丁

蛇的身体、加上象征种种阴谋、诡计的花纹和圆圈儿,处处都象征欺诈者的特征。以植物为象征的形象较以动物为象征的形象少,但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炼狱中的地上乐园有整部《神曲》中最美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小河、绿草、繁花、清风和小鸟的歌唱,圣林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丁选用大自然中的一切清新、美好的景物用以象征纯真无邪的幸福状态;序曲中的幽林则是一座幽暗的森林,,凶猛的野兽,阴沉、恐怖,,象上有很大的差别,,义的特定景物的设置境,两相对照,。

在《神曲》的个人象征中,最突出的是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这两个形象。但丁出于对维吉尔的崇拜和热爱,把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并予以极高的赞美。他赋予这位古罗马诗人以崇高的使命,用他象征智慧和理性,用他带领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人凭理解力和判断力认识罪恶的后果,从而悔过自新,通过锻炼达到道德上的完美境界。但维吉尔属“邪教”之列,在中世纪,异教徒是遭诅咒的。而且教会要求的是温驯的虔诚,而不是清醒的理性。但丁以异教文化作为人走向完善和美的起点和基础,以理性和智慧作为人获得现世精神生活提升的引导,这一切都迥异于中世纪的传统,所以,维吉尔是完全“但丁式”的象征形象。贝雅特丽齐这一象征形象的私人色彩更为浓厚,但丁年轻时曾经爱上一位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在《神曲》中贝雅特丽齐象征信仰和神学。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最后见到上帝,象征人通过信仰的途径和神学的启迪认识最高真理和至善,获得永生的幸福。贝雅特丽齐既是但丁少年童真之爱的积淀,也是他晚年精神自救的宗教信仰的象征,是童真之爱和信仰之爱二者的象征。贝雅特丽齐的形象所包含的自然爱欲的成分表明,但丁的完善之路不仅指向宗教,而且也指向尘世。这已经不同于基督教将至真至美的理想放在来世的观点。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二人不仅是象征符号或标记,还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饱满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维吉尔既像慈父又像严师,贝雅特丽齐既是但丁不朽的恋人,又是慈母般的圣女,还是指引他不断向善的圣洁天使。这两个私设象征形象贯穿整部《神曲》,由此但丁在基督教传统的框架内构筑起一个由个人和传统整合成的精神整体。

三、多重象征意蕴

《神曲》的主题具有多重象征意蕴,各个局部象征形象也具有多重象征性。正是由多义性的局部象征支撑起整部作品,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蕴的象征世界。如《:地狱》篇第一章里但丁在幽林中遇到的那头狮子,除去它在诗

用诗的字面义和象征义解释了他的《神曲》,他认为从字面上说《神曲》,的主题是“死后灵魂的状况”“,从寓言来看全诗,主题就是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正的奖惩。”他还指出《神曲》,是隶属于哲学的,但它所属的哲学是“属于道德活动或伦理那个范畴的”。这里明确肯定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行动,也就是“为了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

〔5〕益”。这是他本人对《神曲》的寓意所作的直接阐述。但丁

写作《神曲》的意愿首次出现是在他的诗集《新生》的最后一章,他说“:如果上帝假我以笔,但愿我将为她(贝雅特丽齐)写出从未有任何人为任何女子写过的作品。”因此,根据但丁自己的表述来看《神曲》的主题内容就有多个层次的象征意义:爱情的、宗教的和哲学的。但丁是一个博学多思、阅历丰富的人,他熟悉他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并关注当时无论社会、政治或宗教方面的一切冲突,作品中的多重象征形象加上他开阔的视野和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使《神曲》不仅成为他个人生活的回顾或总结,也不仅仅是他政治观点和宗教立场的表述,他的作品也是有关神性和人性世界的真理、欲望和暴力的总结。它是意大利的历史,世界的历史;是

〔6〕教会和国家的理论。反过来,这博大精深的内容又使《神

曲》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和深刻,使《神曲》真正成为了一部伟大、深刻的象征作品。

但丁使传统的隐喻解经学开始真正成为象征主义诗学,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在他建构的《神曲》这个庞大的象征世界里,宗教的和世俗的因素、传统的和个人的因素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成为后世作家创作象征形象的优秀典范。

参考文献:

〔〕陆扬1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1中世纪文艺复兴美学〔M〕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

〔2〕〔美〕凯・埃・吉尔伯特、〔德〕赫・库恩1美学史〔M〕1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

〔3〕〔意〕但丁1神曲・天堂篇〔M〕1上海:生活译文出版社,1984.〔4〕王先霈1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5〕〔意〕但丁1神曲・地狱篇〔M〕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美〕乔治・桑塔亚那1诗与哲学1三位哲学诗人卢克莱修、但丁及歌德〔M〕1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1

122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七
《第四讲__但丁与《神曲》》

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篇八
《从《神曲》看但丁的文论思想》

从《神曲》看但丁的文论思想

摘要:但丁的《神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他因此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最

初一个诗人”。他所提出的“俗语观”和“四义说”,在《神曲》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推动意大利乃至世界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试从《神曲》着眼对其所体现的文论思想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但丁;《神曲》;俗语观;四义说。

《神曲》是但丁在文艺复兴之前写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品,也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他在创作中对俗语的应用,使他成为意大利民族语言之父。他对四义说即: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万古长青。俗语观与四义说究竟如何?又怎样在作品中体现?但丁的《神曲》为我们的困惑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一、 俗语观

作为意人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 但丁不但身体力行, 在文学实践中运用俗语创作, 以自由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思想, 写下了《新生》、《神曲》这样垂为后世典范的作品, 而比在理论上大力倡导俗语, 要求在俗语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统一的意大利语。但丁的“论俗语”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建立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同时为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丁的俗语观主要体现在其作品《论俗语》中,该书用拉丁文撰写,目的在引起知识界对于民族语言的注意。这是最早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其文体和诗律的著作。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但丁提出统一语言的必要, 主张对各地方的语言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和提炼的语言是“属于意大利一切城市而又不专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城市的那种语言, 意大利一切城市的方言都以此来计量、权衡和比较”(4).。俗语在意大利的概念, 但丁这样指出:“所谓俗语, 就是孩提在起初解语之时从周围的人们听惯而且熟习的那种语言, 简而言之, 俗语乃是我们不凭任何规律, 从模仿乳母而学来的那种语言。”(1)但丁又在民族语言中发掘纯正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 就是民族性的意大利语, 他把这种语言具有的特点标示了出来: 光辉的, 中枢的, 法庭的, 宫廷的。但丁在《论俗语》卷二第四章中说道: “我们记得, 我们往往把俗语写诗的人称为诗人”。(2)

但丁称得上是伟大的诗人,他的《神曲》用通俗的、最平凡的语言表达出了最不平凡的思想和内容,这才是真正的“诗一般”的语言。他作品中使俗语不因为“俗”而流失它的艺术含量, 从而保持了“俗”中之“雅”。他的俗语观在《神曲》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我们来看《神曲》地狱篇第三章的开始“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 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 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 正义促动我那崇高的造物主;/ 神灵的威力、最高的智慧和无上的慈爱,/ 这三位一体把我塑造出来。/ 在我之前,/ 创造出的东西没有别的,/ 只有万物不朽之物,/ 而我也同样是万古不朽,/ 与世长存,/ 抛弃一切希望吧,/ 你们这些由此进入的人。”(3)《神曲》中的大部分用词都是沿用至今的普通用词时,尽管但丁的《神曲》写于1307 年至1321 年之间的中世纪,但他的文字非常通俗易懂,语言朴实无华,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也不会觉得他的文字深涩隐晦。

俗语之所以更为可贵, 是因为对我们来说, 它是自然的, 而文言却是人为的

作家所说俗语即光辉的语言的特点:光辉的, 中枢的, 法庭的, 宫廷的,简而言之就是语言的高尚优美,既要来自民间又要规范。《神曲》中所用的语言,即是通俗的民间语言,却又不流于通俗,既是平凡的却又不失其诗意,使得《神曲》被普遍大众所接受,广为流传。可见俗语的成功运用,是《神曲》取得成功的关键。

《神曲》用平淡的语言传达了无穷的、“最不平淡”的寓意,但丁是一位真正的语言大师,他把文学的表现权利第一次交还给了人民大众, 这是但丁提倡创造高贵的俗语的重大进步意义所在。

二、四义说

《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难懂的作品之一。它的难懂, 一方面是由于它“百科全书”的性质, 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无所不在的寓言、象征。其以小见大的艺术特性和功力在某种程度上极具寓言的本质和神韵,这与其在语言方面的文论思想契合。

但丁提出了语言具有四重意义: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即所谓的“四义说”,对后代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他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文艺作品的意义,不应该是简单的,而应该是复杂的,需在字面意义这一浅表层次下传达出更丰富、深厚的意蕴,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言性。而《神曲》就是四义说的完美表现。

但丁指出《神曲》就字面意义而论, 全部作品的主题不外是亡灵的境遇。而《神曲》作为一部亡灵们的境遇书, 作品通过诗人幻游的形式, 借助诗人叙述者的身份, 讲述了彼岸世界中亡灵们的生活情景。在《神曲》中作品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但丁做了一个梦:他人生的中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看到一个小山的山顶有一抹阳光,想爬到山顶上去,但是前面出来了三个野兽,一狼、一豹、一狮挡住了去路。就在他往前走不了、后退也不能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他面前,这就是古罗马伟大的诗人———维吉尔。在维吉尔带领下,他游历了地狱、炼狱。然后他的女友贝亚特丽采就领着他游历了天堂。地狱、炼狱、天堂基本都是九层。在九层天上是天府,天府又被称为“幸福的玫瑰”。在这里但丁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三位一体的“上帝”。作品的字面意义非常简单,实际上《神曲》的字面义要比其他的叙述文字具有更进步的内容。

但丁曾在《致斯加拉大亲王书》中指出诗有字面的、寓言的、道德的、神秘的即神学意义上的四重意义, 而后面三种统而言之为寓言义, 即超越字面的象征意义。这个说法正与四义说相吻合,即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可统称为寓言义。

《神曲》的整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寓言,大量采用象征、隐喻、梦幻的表现手法。整部诗就是一场白日梦,以梦始,以梦终,可谓梦幻文学的典范。《神曲》是一个庞大的象征结构,充满隐喻意味,每个意象的寓意都是多层次的。比如,“黑暗森林”它象征意大利现实,也象征个人的困惑,民族的迷惘,人类的困境,同时也象征着人性的“无明”状态。“维吉尔”象征着“理性”;“贝亚特丽采”象征着“信仰”,地狱九层,象征的是自有人类以来人所犯的九大类错误,是人类出现以来所犯的各种错误的总结和形象刻画。《神曲》中给我们最深刻印象的是:上帝其实一直陪伴着作品中的“但丁”的。“但丁”不论是在地狱中,在炼狱中还是在天堂里,他不断地认识错误,不断地改正错误,不断地从低一级的天层向更高的天堂前进,永不停止,也不后退。其实在作者但丁看来,这就是上帝的精神的具体体现———上帝不在人身之外,而存在于人身之内。

然而,《神曲》这一故事所负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 但丁曾经这样概括说:“从寓言来看全诗, 主题就是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正的奖惩。”由此可见, 他所侧重的"寓言意义"显然是蕴涵了善恶选择及其道德指向的, 但丁带领我们游历的宇宙三界, 即是一个“通过寓意来不断建构的道德世界”。

但丁的“四义”说,最早触及到了文学作品意义上的结构层次,这个在文学理论中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毫无疑问,“四义”说对文学作品意义上的结构层次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意蕴层是文学作品的结构中最为深远的一层。但丁的作品“四义说”,具有超越中世纪特定时代的普遍意义,特别是在文学理论中,揭示了文学语言艺术意义的多层次性,为文学语言理论甚至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无疑具有深远影响。

总之,作为一个杰出的作家,他的文论思想综合体现了其学术修养。 但丁不仅仅只追求诗歌的思想性,他运用俗语所形成的“诗歌化”的语言,追求的是纯粹的诗歌语言表现形式,呈现给读者一种完美的“诗一般”的语言。他语言“四义说”的运用,使得其作品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特性和功力,在某种程度上极具寓言的本质和神韵。他的这些文论思想,在其作品《神曲》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使得他的创作在深

度上也表现出了新时代的曙光!

(1) 章安祺.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267页

(2) 章安祺. 缪灵珠美学译文集[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294页

(4) 论俗语( 第1 卷) [ A] . 西方文论选( 上卷) [M]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166.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但丁神曲天堂篇 但丁神曲天堂篇中文版 但丁神曲天堂篇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但丁神曲天堂寓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但丁神曲天堂寓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291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