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

2016-02-15 10:23: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一《六 国 论》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希望能帮助到你。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一
《六 国 论》

六 国 论

[北宋]苏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章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亡、与、始、或、事、兵、终”等多义词的义项。

2、体会“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学设想】

1、预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字词疏通、文本研习

【教学安排】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任选一项)

1、“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2、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那么,我们如何以史为镜呢?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是何以演变为一枝独秀的,苏洵是如

何用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论证技巧证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

二、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三、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描写“三苏”的诗歌对联:

(1)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

(3) 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4) 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

四、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史论。

五、文本研习:

1、文章的论证过程如何?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什么?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

明确:中心论点为首句。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赂秦”指韩、魏、楚,“不赂者”指赵、燕、齐。

3、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是针对谁而言的?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明确:文章的第3、4段着重于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句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语双关,似乎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告诫北宋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点明写作意图的句子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第四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

5、第四段已经总结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那第五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明确: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明·何仲默)

――“末影宋事,尤妙。”(明·陶望龄)

――“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言激切而淋漓。”(清·储欣) ――“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清·朱川许)

6、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六、字词句的整理:

(一)词语注音:

弊在赂(lù)秦 六国互丧(sàng)(sāng——丧事)

暴霜露(pù)(bào——暴露) 抱薪(xīn)救火 邯郸(hán dān)

与(yǔ)嬴(yù——参与) 殆(dài)尽 草芥(jiâ)

或未易量(liàng)(liáng——衡量) 洎(jì)下咽(yàn)(yān——咽喉)(yâ——哽咽)(二)古今异义词:

1、其实百倍(古:那实际情况,它的实际数目;今:实际上) ..

2、思厥先祖父(古:祖辈与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以至于;今:连词,引出某人或某事) ..

4、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

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刺客不行(古:不起身去秦国;今:不可以,水平差) ..

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以凭借;今:能够) ..

7、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古:前例、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

(三)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厌”同“餍”,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同“倘”,如果)

(四)词类活用: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坚持正义)

4、李牧连却之(“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6、并力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7、日割月削(“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五)特殊句式: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状语后置句)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六)一词多义:

1、“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丢失、失去)(亡羊补牢)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亡,逃跑)(亡命之徒)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亡国之音)

(4)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军队)

(5)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6)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死)

2、“得”:(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获得)(得陇望蜀、得鱼忘筌)

(2)然后得一夕安寝(得到)(得不偿失)

(3)此言得之(适宜,得当,对)

(4)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恩,感激)

(6)吾得兄事之(děi,必须,应该)

(7)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能够)(得过且过)

(8)诚不得已(能,能够,动词)3、“始”:(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

开始)(始终不渝)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刚刚,才)

(3)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开端,本源)

4、“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有的人)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4)不可或缺(稍微)

5、“与”:(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连词,和)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依附、攀附)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成)

(4)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和)(与虎谋皮)

(5)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随着)(与日俱增)

(6)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yù,参加,参与)

(7)求,无乃尔是过与?(yú,同“欤”,句末语气词)

6、“事”:(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侍奉、服侍)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服侍,侍奉)

(3)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事情)(事过境迁)

(4)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

(5)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事故,事变)(平安无事)

(6)不事稼穑(从事,做)(无所事事)

7、“兵”:(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兵不血刃)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

(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军队)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战争、作战)

(5)悉使羸兵负草填之(兵士)(兵多将广)

(6)兵不厌诈、纸上谈兵(军事)

(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战争)(兵连祸结)

8、“终”:(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最终)

(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后)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整,全)(饱食终日、终身大事)

(4)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完结)(寿终正寝)

(5)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始终)

(七)虚词整理:

1、“以”:(1)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2)秦以攻取之外(介词,凭借)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连词,才)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连词,来)

(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用)

(6)至丹以荆卿为计(介词,用)

(7)洎牧以谗诛(介词,因为)

(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词,用)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连词,表结果,以致)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介词,凭借)

2、“于”:(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介词,到)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介词,比)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介词,与)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

七、比较阅读:(与《过秦论》比较)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二
《六国论》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三
《六国论复习》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四
《六国论》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五
《六国论讲解》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六
《六国论经典》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七
《六国论》

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篇八
《六国论综合练习及答案》

《六国论》综合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

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被别人急救而成的威势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 .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8.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

C.则与斗卮酒 D.失其所与,不知

9.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义项

①“暴”的常用义:

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显露,暴露 d.晒

A.暴霜露,斩荆棘( ) B.暴秦之欲无厌( ) ..

C.暴殄天物( ) D.虽有校暴,不复挺者( ) ..

②“或”的常用义: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 d.若,倘若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

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 )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

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 D.项伯杀人,臣活之 ..

11.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3.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

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也。

14.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 )

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5.“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

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

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

D.六国人吃不下饭。

16.《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 ”。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 ___,两个分论点是:

一、 ;二、 。

18.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 。

19.翻译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③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⑩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以攻取之外 B。与战胜而得者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与战败而亡者 ..

C.犹抱薪救火 D。然后得一夕安寝 ..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2.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理”字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我知种树而已,理, 非吾业也

3.本段层次切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二)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② 诸侯之所大患 ③ 暴秦之欲无厌 ④ 以地事秦 ....

(2)下面句中的“而”字与“战胜而得者”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从本段看,秦国“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原因是( )

A秦国借口结盟而向六国索取 B秦国为扩展疆域而加强了外交攻势。

C六国屈从暴秦的强大武力。 D六国因战败而送给秦国。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 不曾 B.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免不了

C.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变革消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

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② 是谁之过与 ③ 李牧连却之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

A.①②词义不同 ③ ④词义相同 B. ①②词义不同 ③ ④词义不同

C. ①②词义相同 ③ ④词义不同 D.①②词义相同 ③ ④词义相同

(3)下列句子中居间关系属于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C 6. .①C②D 7.B 8.B与D

9.①c a b d ②c b a b 10.C 11.D 12.A 13.C 14.C 15.B

16.苏洵、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

1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9.(1)译: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

(2)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二、(一)1.B. 2.B 2.A 4.D(以散文为主,简杂骈句)

(二)(1)①失去 ②担心、 害怕 ③满足 ④侍奉 (2)A (3)C (4)略

(三)(1)D各出消灭 (2)A 亲近依附;为表疑问的语气词 :3、4都是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退后 (3)A BC 两项都是因果关系 D 假设关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六国论历史教训 历史的教训 中国历史的教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六国论的历史教训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3263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