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孔子 教育

孔子 教育

2016-02-16 10:19: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孔子 教育篇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

孔子 教育篇一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 教育篇二
《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 2007-10-14 13:10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在历史上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而后者的落伍已经不需要在此作任何论证。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再把孔子作为政治家或者哲学家,而是作为教育家来看的话,就不难发现“至圣先师”这个称号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论语》的记述可知孔子实行因人施教的方针,而不是按照预设的大纲、教材授课孔子的仁绝非某种僵化的道德或政治理念的体现,而是让每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克服短处,发扬长处,完善自身的一个过程,是一种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这才是仁的本原定现代人喜欢对此做功利主义的解释 (所谓的“读书做官论”)。其实,此前还有一句:“君子谋道不谋食。”此后,则有“君子忧道不忧贫。”可见,禄指的是学习给人的益处,是一个暗喻,与现代人所理解的功利主义毫不相干。至于“耕者,馁在其中矣”则是指思想的贫困。孔子自己不想做官是众所周知的,阳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孔子出来做官 (21)。孔子也不鼓励学生们去做官。“义,同时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不应该用抽象空洞的观念将学生分成几个等次,因为这种做法有悖于人的价值与尊严。当孟武伯向孔子问起他的某些学生是否符合仁的标准时,孔子却仅仅介绍了每个学生的专长,而拒绝做出任何关于仁的判断,总是说“不知其仁也”(31)。人的能力固然有差别,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对于自己最合适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还表现在他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上事情做,都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对于孔子而言,人的固有价值始终是第一性的,是独立于其能力之外而存在的。老子关于“善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32) 的论述体现了同样的思想。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孔子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人,而不是一般的或典型的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孔子必须要因人施教,个别指导。换句话说,孔子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再者,孔子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通过主动追求来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作为与此并行不悖的另一方面,孔子的教育理念要求创造性的批判与超越,而不是顶礼膜拜;要求批判性的创造,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而不在于功利主义的抱负,老师也不应该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对学生作评价。与其保守的政治纲领相比,孔子的教育理念具有很

强的前瞻性。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有其传统的教育特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作为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科学,曾经经历过少年的沧桑?如今我们祖国的经济正以举世瞩目的速度腾飞,那么孔子创建的传统教育方法有无借鉴的必要呢?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为中心的,以和谐、平等师生关系为前提的他教育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自己也是这样,他说:“俎豆之事,吾尝闻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就很实事求是,不装腔作势。正因为关系平等和谐,学生虽常指出他的不是,孔子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曾说“起予者,商也!”又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可见孔子很乐意于学生有不同见解。《论语》云“伯牛有疾,子问之”,“颜渊死,予哭之恸”,反映孔子关心学生不仅止于学习、生活、病痛,而是无所不在。这就是他们师生感情的重要纽带。唐朝的韩愈所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至为推崇;今天我们主张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都是孔子教育实践的继承和发挥。孔子困材施教的方法,不仅体现在师生关系上,而且表现在教育的态度上。关系是平等的,但态度是严肃的因材施教的特点还表现在孔子一贯注意学生的个性、智能的差异上,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综上所述,孔子为了达到“仁”的同时,确定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教育观,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济世的贤人。他的教育方法数千年来成了中国教育家们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也成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经典之法。作为祖国文化的继承者,作为世纪人才的培养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在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伟大使命中,特别是在肩负素质教育这个战略重任的今天,更应自觉地、创造性地扬弃和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努力。首先,在道德方面,孔子思想重视伦理教化,建立以仁爱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在重视教化的思想指导下,孔子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要求:如父慈子爱,兄友弟恭、军敬臣忠,官府对民众宽厚施惠,民众对官府要易使,为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办公事要勤敏,对朋友信实,提出温、良、俭、让、刚、毅、木、讷、智、勇、谦、和等等其次,在教育方面,作为一名师范生,对孔子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影响更是耳熟能详。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

无类,诲人不倦"。在孔子之前,贵族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权,平民阶级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仅仅是局限在最高统治阶层范围之内的事,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学校的贵族化,阻碍了文明的普及与发展,也扼杀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一、孔子强调“学”与“习”的结合。《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学”的意思是由不会到会;“习”的意思是练习和温习。“时习”,就是时时刻刻去练习、温习。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地练习、温习;如果一暴十寒,浅尝辄止,是不可能掌握知识的。孔子的这种“学”与“习” 结合的主张,是由学而得知、由知到行的认识过程,也是正确理解知识、求得知识、检验知识的必要途径。二、孔子十分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孔子有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说明学习与思考必须统一起来的重要性。但是,他又指出:思必须以学为基础,“吾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主张由学而思,必须把前后学得的知识连贯起来。他对曾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三、孔子更为重视学与行的结合。孔子教育弟子,特别重视言行一致。他认为:能言者必先能知,能知者必先能行;如果只是口头上能说会道,没有行为上的相应表现,或讲的与做的不一致,则与不知者一样,是及其可耻的。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他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一个人应该先做要说的事,然后再说已做过事的话。他平时对弟子的批评,也都是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作为标准。他的学生宰予平时只能说而不能行,孔子就指斥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对颜渊能“安贫乐道”,孔子大加赞扬。

孔子 教育篇三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化工学院 11化学(1)班 苏萍 学号:11070300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不是冰霜肃落、生意萧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发誓要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不死,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我们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在延迟的期待中需要老师多大的耐心和韧力。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无启迪。

二、孔子的教学观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孔子的教师观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孔子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严格而合理的。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古今中外,凡是在教学上成绩卓著受到学生敬仰的优秀教师,没有不符合孔子这两句话的精神的。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应重视自身的学识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矣改,是吾忧也。”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主张诲人不倦,认为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与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他认为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是诲人不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这表明孔子强调教师要为学生作表率,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去探视;颜回病逝,他老泪纵横。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孔子死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哭各复尽哀”,“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孔子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孔子,充分说明了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爱的教育。

五、孔子的课程观

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注重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以“文、行、忠、信”为核心内容。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知识的教育。孔子精心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学用书,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道德、伦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等课程。孔子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充分了表明了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借鉴孔子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观,或许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会起到深刻独到的启迪作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在这片沃土上必将绽放出万紫千红,必将茁壮出参天大树。

孔子 教育篇四
《孔子的教育之道韦志成》

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一)

作者:韦志成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一生活了73岁,却有40多年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创造了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教育的辉煌。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褒奖世界上对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目前,“孔学”方兴未艾,孔子学院达170多所,遍布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他的教育思想。关于孔子的教育之道,想谈十点学习的体会:

一 孔子善学

二 有教无类

三 “成人”之本

四 立身之才

五 因材施教

六 启发教学

七 文化传承

八 君子风范

九 师表万世

十 孔子之光

一 孔子善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圣人,他的英名给予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伟大人格给予中国人民挺立千秋的自信,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人类历久弥新的瑰宝。

“圣人”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孔子一介布衣,是怎样成长为圣人的呢?可以肯定地讲,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是靠学习成为圣人的。他的家庭“贫且贱”,“贫”,指没有钱;“贱”,指地位低下,没有资格上官府办的贵族学堂。

他3岁丧父,17岁丧母,成了一个孤儿,饱受了世人的白眼,尝够了凄风苦雨的辛酸。有一次,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想笼络人心,举办宴会邀请当地的知名人士参加。以孔子的身份,论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曾经是鲁国的陬邑(山东曲阜)大夫,这地位是够资格的。而且孔子正在自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个读书人,可以算个士。当孔子兴冲冲赴宴,竟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拦住了,凶狠地对他说:“你赶快走,季孙氏招待知名人士,就是不招待你!”这件事对孔子的打击很大,他感到孤零零的,社会好像抛弃了他!为此他发奋学习,自立自强。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六》)。“鄙事”,指干粗活重活,如打柴、挑水、种地、种菜等。历史记载,他做过“委吏”,仓库的保管员;他当过“乘田”,牧场的放牧管理员,打扫马厩,放牛牧羊;他还做过“儒”,当吹鼓手,为人司仪,替人家办理丧事(《述而·九》)。孔子就是这样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勤奋地学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艺的人。

一部《论语》凡20篇,486章,15918个字,贯穿始终的是学习之道。《论语》开篇,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破天荒地提出了人生在世学习第一、以学为乐的观点,创造性地建立了学习理论。孔子更是自己学习理论的实践者,他乐学上进,勤奋不已,好学、善学、学有所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的学习理论非常丰富,择其要者,主要有三。

(一)学而知之

人的智慧和知识究竟从哪里来?孔子认为,人的智慧和知识的获得途径,可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类型。他没有见过“生而知之者”,也否定

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述而·十九》),从而肯定“学而知之”(《季氏·九》),说明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人的智慧和知识是从学习中来的。如果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知识也还来得及;如果遇到困难而不去学习,那就没救了。这就从反面再次确认,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智慧和知识。

他曾经说,有一个粗人曾经向他提个问题,他也感到“空空如也,我无知也”,头脑空空的,什么也不知道。因此,孔子感悟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三十一》)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发愤忘食”,“学而不厌”,他一生引以自慰和自豪的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三十》),把“好学”作为人生的佳境,只有学习的成功才有人生的成功。

(二)学无常师

当人们惊叹孔子的学问渊博,“金声玉振,圣集大成”,询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向谁学习的?子贡回答:“夫子学无常师。”孔子的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而思齐焉”,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翻开孔子的经历,孔子明确拜师学过的人有许多。根据《论语》《史记》《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记载:他曾经风尘仆仆,专程到洛阳向老子学习礼仪,了解祭祀的礼节;向郯子请教古代官制,学习少昊以鸟名来命名官职;向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苌弘认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等。《三字经》说:“昔仲尼,师项橐”,说孔子还拜比他年纪小得多的项橐为师,当时项橐只有7岁。在学习面前,无论年长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他很善于学习,哪怕是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他就必定请那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唱,直到学会为止(《述而·三十二》)。有次他向鲁国乐师师襄学习弹琴,师襄教他一只曲子,他接连十天苦练不止。师襄说这只曲子你已经练得不错了,可以换新曲子了;他说,还没有掌握弹这只曲子的要领。他继续练习,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弹这只曲子的要领了,可以换新曲子了;他说,我还没有领会这只曲子蕴藏的内涵。又练了许多天,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这只曲子的内涵,可以换新曲子了;他回答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接着苦练,肃穆深思,直到有一天,他豁然开朗,高兴地对师襄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高瞻远瞩,好像是统治四方诸侯的君王。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听到这里,师襄赶忙离开座位,向孔子深深地拜了两拜,大吃一惊地说:“我的老师原先说过,这只曲子就叫《文王操》!”孔子终于体会到这只曲子的精髓。孔子学习专心致志、踏实认真可见一斑。

要学习,就要善于向别人请教,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问学问,只学不问是不行的。他说,学习中不问“为什么”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卫灵公·十六》)。对大千世界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鼓励学生多提问,不耻下问,赞扬他们“善哉问”、“美哉问”、“大哉问”。《论语》中明确记载有一百多处是学生向孔子提问,从问国家大事的君、政、礼、仪,到问做人的仁、义、忠、孝;从问生死、鬼神、善人之道,到问君子、士、明、耻的要义;从问经营谋生之道,到问从事花圃农桑。人间万物,无所不问,学生在问中既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

(三)学无止境

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孔子总有一种紧迫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十七》)总感到学习追不上似的,又怕在学习中丢掉了什么。到了50岁,他还坚持学习《易经》。由于反复阅读,把竹简翻过来又翻过去,竟把穿竹简的牛皮绳子弄断了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由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述而·十六》)及至晚年,他仍然渴求学习,手不释卷,哪怕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六》),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学习目的上的学而知之,学习途径上的学无常师,学习深度和广度上的学无止境,是孔

子学习的三境,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总结一生学习的收获,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四》)这是孔子一生的学习历程和心路历程:我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办事能够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判明是非,七十岁做事能随心所欲却不越出规矩。这告诉我们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终生受用,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只有学习的精彩,才有人生的精彩。孔子的这段话,他的几个不同年龄的认知阶段,后来成为人生历程的代称: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天命之年,60岁——耳顺之年,70岁——从心所欲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人就活得越来越自由。

孔子就是这样以学习第一的态度,勤学好问,学而有成,最终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一介布衣成长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孔子的好学、善学、学而有成的精神,开创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的良好学风。

二 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教育在夏、商、周时代就开始了。当时,政府就有分工明确的官方教育机构,把教育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那时学校的名称分别叫做“庠、序、校”,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校有两种规格:一是国学,设立在天子所在的地王城。也就是首都,以及各诸侯国的国都;二是乡学,指地方学校,一般是小学,按地方行政区划分设立。

国学和乡学全部由官府承办。它的垄断性十分明显:第一,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只有官府办学,老百姓不能办学。宫学所接收的教育对象只能是贵族子弟。而平民子弟没有资格上学。第二。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官学控制了学校教育的教材书本,文化典籍,这些都保管在典藏库中。由专门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吏保管。这些保管书籍的官吏,同时也是学校的老师,身兼两职,“官师合一,可以世袭,一代一代往下传。第三,惟官有器,而民无器。只有官学里有教学场地和教具,如校舍、教室等,老百姓没有教学场地和教具。这种“学在官府”大一统的教育,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所带来的后果是:学校少。读书难。广大老百姓的子弟不能上学读书,引起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满。天子为了确保君位。不得不平息此起彼伏的战乱:各诸侯为扩大势力、争夺霸权而纷争不断,也无心顾及学校教育。这样,国学与乡学纷纷关门,官学逐渐消亡。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个新的阶层——士。突然崛起,显示了活跃蓬勃的力量。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以及从事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专长。来为权贵服务,不少权贵也养士成风。他们中有些人,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都聚徒讲学。如邓析、墨子等纷纷开办了私学。其间。孔子首创私学影响最大,他创办私学有三个原因:

第一,他自己的家庭贫贱,无法上官府的学校,在上学问题上,他有切肤之痛。他想创办私学,让平民子弟上学。第二,他想改变官府的用人制度。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1》)先进行礼乐学习而后再做官的人,

是乡野平民。已经做官而后进行礼乐学习的人,是有官位的世袭子弟。如果我来选用人才,我主张用先进行学习的乡野平民。这里,孔子明显地表现出对贵族特权、官吏制度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官吏制度。第三。通过办学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孔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要通过办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他曾借评论酒杯抒发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25》)觚,是装酒的酒杯,周朝的酒杯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腹部有四条棱角。现在制作的酒杯改成圆筒型,再也没有棱角了。这酒杯也不像酒杯呀,这是酒杯吗?现在都乱套了!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名义上虽然有一个统一的周朝。但是周天子已经控制不了天下的局势。诸侯一个个心怀鬼胎,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利欲熏心的权势者疯狂地追逐着权力。比如说。齐景公的哥哥不守君道,与大臣崔杼的妻子通奸,被崔杼杀死。在一片纷乱之中,景公即位。景公刚当国君没有几天,大臣崔杼和庆封一手遮天,把持朝政,他们又互相勾心斗角。接着,庆封又杀死崔杼而专权,拉帮结派,完全暴露出要取代景公的狼子野心。君臣之间、群臣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再如,卫灵公有个宠妃叫南子,她妖冶乱政,儿子蒉聩多次向父亲进言,把南子得罪了。蒉聩被迫逃到国外,卫灵公死后,按法定程序,应该是太子蒉聩继位,结果却把蒉聩的儿子辄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蒉聩不服,在晋国的支持下,带兵袭击儿子,儿子不得已仓皇逃到鲁国,蒉聩回国做了国君,这就是卫庄公。父亲与儿子刀枪相见,你死我活,这就是孔子概括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他一方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建国方略,寄希望于当政者运用前代圣君的治国之道,来协调、缓和君臣矛盾、君民矛盾、父子矛盾、兄弟矛盾,等等,希望建立一个以仁政为主体的、“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他想通过办教育来培养人才,来参与国家的治理,推行仁德政治,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此,他在沉寂的古老大地上破天荒地提出了教育宣言:“有教无类。”(《卫灵公·39》)类,类别,区分。只要有教育存在,就没有受教育对象的区别。这一“有”一“无”,向世人公开表明:孔子私学的大门向社会大众敞开,向平民子弟敞开,揭示教育权利的公平性,教育对象的普遍性,执行中不可动摇的坚定性。

“有教无类”,虽然只有四个字,却完整地诠释着教育的含义:就其受教育对象来说,不分贫富贵贱,种族氏族,亲疏远近,智愚善恶,等等,受教育者没有等级差别,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普遍的、公平的、公正的。教育要为所有的人服务。这是人类平民教育的第一声春雷,为平民教育首开先河。

“有教无类”对自古以来“后进于礼乐”的教育传统,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决裂;对贵族的特权教育,表示了鲜明的反叛;对“学在官府”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平民教育宣言,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大众教育宣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精练、最有价值的教育宝典。孔子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中,成为伟大的教育改革家。 孔子是当时的知名人物,他30岁时在自己的家乡阙里创办了私学,在杏坛聚徒授课。根据《论语》及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他一生40多年的教育生涯,确实证明他践行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表现出5个特点,

1、面向天下收徒。孔子收徒的基本倾向是心怀天下,广收四海学子。有教无类,有着

极强的感召力,许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踊跃投奔到孔子门下。从地域来看,由于孔子的声名远扬,慕名而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主要是鲁国的,但也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几乎遍布天下,即当时的整个中国。比如,冉求来自鲁国,公冶长来自齐国,子贡来自卫国,子游来自吴国,司马耕来自宋国,颛孙师来自陈国,等等。

2、不分种族氏族。从民族看,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把“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这在当时华夏独尊把狄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看作非我族类的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着超前意识和革命精神,

3、不分贫富贵贱。对于孔子的学生成分、当时有人发出“夫子之门何其杂也”的感叹,说他的学生成分相当复杂。从学生的出身来看:有鲁国贵族上卿孟懿子、孟武伯,大夫南宫敬叔,家财万贯的公西赤,还有巨富商人“家累千金”的子贡。有一般读书人的子弟,如澹台灭明,生活困难窘迫,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绝大多数是平民的孩子:有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像穷居“陋巷”的颜回父子,有住房“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的原宪,有衣衫褴褛,“捉襟而肘见”的曾参父子,“衣若悬鹑” 的子夏,有出身贫寒的闵子骞、颛孙师,“卞之野人”的子路,还有“贱人”的子弟,冉雍(字仲弓)的父亲就是“贱人”,家中没有“置锥之地”,更为凄苦的是有的学生自己就是“贱民”,如冉伯牛、冉求等都是“贱民”,等等,这些寒门子弟终于能上学了。

4、三代同堂受教。从年龄来看,孔子接收学生完全没有年龄的限制。有年龄大的学生,如秦商,孔子只大他4岁,颜路(颜回的父亲),孔子只大他5岁:有年纪比较小的学生,如冉孺、曹恤等,孔子要大他们50岁:而公孙龙,孔子要大他53岁,相当于孙子辈的学生: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也都有。还有父子同堂的学生,如颜回与他的父亲颜路,曾参与他的父亲曾点,他们都是同窗受教。孔子的学校里,经常是三代同堂受教。

5、接收另类学生。这些学生或者自身有问题,如公冶长曾坐过监牢,孔子说“不是他的罪”,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有的学生,如司马桓魋的弟弟司马牛,他的哥哥司马桓魋曾经要杀孔子,孔子不计前嫌,冒着危险收他为徒。因为司马桓魋在宋国谋反,被国君镇压下去,他们全家四处逃窜,司马牛逃到鲁国,孔子收他为徒。

管中窥豹,以上可见孔子接收学生的一斑。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基本上做到了有教无类。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7》)“自行”,指有志求学来到孔子门下的人。“束脩”,带一把腊肉干,这是当时人们互相走动最普通、最一般的礼物。相当于今天,我们到朋友或熟人那里去,买点水果、点心什么的,一种礼貌和友好的表示。“未尝无诲”,没有不进行教诲的。可见他“有教无类”的诚恳态度,他创建的学校,没有人为的等级区别,完全向社会开放。在那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严格的礼乐制度下,他私学的大门向平民子弟敞开,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平等,这是一场伟大的教育革命。

非常遗憾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有严重的性别歧视。他竟把占入口一半的妇女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陷入男尊女卑的礼制传统观念之中。《泰伯·20》中就记载了一件事:谈到西周的建立时,周武王说靠的是有十位能干的大臣辅助自己。这十位能臣中有9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孔子只承认周武王有九个能臣,硬是剥夺了那位妇女作为能臣的地位。他还说,

孔子 教育篇五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教育的鼻祖,其思想主张

“仁”、“义”、“礼”、“智”、“信”,曾对整个人类文明与发

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发挥了巨大作用.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的,他办学是为了培养一大

批能够参加春秋后期政治改革活动的志士仁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

个"礼崩乐坏"、政治动荡的时代,孔子对此怀着极大的忧虑,不断深思

造成这种动乱的根源。孔子认为造成社会危机日趋严重的主要根源,

应该从人自身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去寻找。孔子的整个学说有一个最

主要的特点,就是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的高低,强

调人的内在思想可以塑造与改变的。他强调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

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并

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

上。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在经济

上出现了“私门富于公室”的现象,在政治上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在学术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学在四夷”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标志着春秋领主制的崩溃,意味着思想的大解放,神的世界的枷锁开始被打破,人的价值得到一定的尊重,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正如孔子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这新旧交替,思想解放的大变革时期,“士”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应运而生,成为变革旧制度的先锋战士也是势所必然。孔子作为士阶层的优秀代表,承历史之重托,拓社会之未来,首先提出“仁者,爱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颜渊的卓越认识,摆脱传统的束缚,为新士人的兴起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揭示了更高的人格,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人生世界。春秋末期,中国社会的现实使孔子深深认识到人的真正的作用。他指出:“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乱臣十人而宇宙平”;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穆公取百里奚“一霸天下”。然而,人才难得,“才难,不其然乎”。当时战乱纷纷,硝烟滚滚,“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而孔子迫切希望统一,希望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一统”的新社会。谁来实现这个统一,建立这个新社会呢孔子希望以“士”来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心目中的士又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承此重托呢从《论语》一书中不难发现,孔子认为:首先士必须有“仁”的理想和追求;必须有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其次,士必须有文化教养。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君子”应“博学于文”。再则,士必须遵纪守法。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士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如果孔子仅仅局限于这些条件,那他的认识还只是处于一种理想阶段。事实上,孔子并非局限于此,他认为士必须是既有远大政治目标而又能“躬行”的君子,是能够真正把“道”运用到实践中去革除时弊的人。孔子指出,士必须树立面对现实,顺应与变革现实,修养自身,努力进取的思想。《宪问》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曰:„恒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未仁乎‟子曰:„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叛主,大逆不道,斩之亦轻,然而孔子却大力称赞他。其原因就在于管仲能面对现实,顺应变革的潮流,爱民、惜民,以天下统一为己任。也许有人会问,孔子不是要“从周”吗不是要“克己复礼”吗殊不知孔子的“从周”是从周能“监于二代”之路;虽然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但这里的礼已不再是周礼,而是经过孔子吸收、改造并赋予了新时代内容的礼。因为孔子不相信鬼神而相信人,懂得“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且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等等。这与周礼明显对抗,为周统治者所不能容忍。限于当时的历史,孔子只能以复“周礼”

为名,行改革之实。正如西欧的文艺复兴,不是复兴古希腊文化,而是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开创道路一样,孔子是在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设计蓝图。他不但不是旧制度的保守派,反而是为实行新制度而努力不倦的激进者。天下不平就得治,天下无道就得变。假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尽管孔子在现实的斗争中采取了缓和式的战斗,但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有如此闪烁的思想,是无羞于时人,更无愧于后人的。孔子所需要的士就是他自己这样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变革,同时还是充满自信、积极进取的人。在积极地正视现实,努力进取的基础上,孔子要求士应该大胆地投身于社会之中,做一个能“躬行”的“君子儒”,而非“巧言令色”、有言无行的“小人儒”。因为孔子懂得政治目的的实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有实干能力并能去实干的人。所以孔子特别强调“躬行”,强调学以致用。故而《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学时而习之”。他要求士不但要读书,而且应该经常置身于实践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多见”、“多闻”,才能“寡尤”、“寡悔”,才能“择其善”,改己过,才能把所学的东西与改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过程中,士应该多行少说,先行后说,言行一致。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行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果是光说空话远不能及的。正因为如此,孔子极力反对那

种言行不一、夸夸其谈的人。子曰:“君子耻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极力赞赏那种用行动来说明一切的人。管仲为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因而赢得了孔子“如其仁,如其仁”的美誉;颜渊一切以行动来回答,孔子称赞他“三月不违仁”。可见在孔子那里,行动是达到“仁”的最好的途径。这样,孔子所要求的士必须是有“仁”、有“中”、有“艺”、守“纪”的人,是用行动把理想与现实联系起来的有知识有实干精神的人,从而使孔子的理想扎根于现实生活中,也因此使儒士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体现出革命性和生机勃勃的朝气,使儒家思想一开始就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孔子一方面大力推荐自己的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大胆地承担推动社会变革的艰巨任务。并且认为,越是艰苦的地方就越是士实践的好场所,作为士应该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在孔子的思想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观念:即人的才干、能力是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道”也只能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推行、发展和壮大,作为士也就是真正成为为“道”而奋斗的实干家”。另一方面,孔子自己也是“躬行”的典范,为行其道,验其道,不畏难苦,一生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地方,就把道传到那里。孔子就是这样一位以仁为己任,终生

孔子 教育篇六
《孔子的教育理念》

- 30 - 孔子的教育理念 、

-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既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夫子不愧为圣人虽然他提倡“有教无类”但他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显然孔夫子对于教育是很有一套的他知道人的资质有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因材施教。

对于孔门弟子孔子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鲁莽个性冲动孔子就告诉他凡事应多考虑曾参愚钝孔子就设法开导他等等。

在当时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从他开创私学的成功可见一般穿越千年放在当今 –

- 31 - 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法之科学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当今的教育形势与当时相比有天壤之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古代学习知识是为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而如今现实点说学习是为了今后的人生作准备是为了在职场PK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与摩拳檫掌的莘莘学子竞技是为了演绎人生中的纯真岁月的特别风采。

话说回来当今的教育形势也是导致当今教育方法改变的原因。

如今很多学校都是提倡特 –

- 32 - 长教育以培养某一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这种做法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对孔子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极好传承。 读《孔子》有感 高二9班 王永平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际影响没有谁能向他这 样带领中国文化走得如此长久如此之远------他便是孔子。

读孔子书籍它不仅能使我们增长文化知识还使我们在人世间学会怎样做人。 孔子为

- - 33 - 人博古通今德行高尚他凭自己的德行和学识赢得了弟子的敬爱子贡曾赞誉他说他的才华是不可逾越的日、月说他不可企及就好象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颜渊也曾赞誉他说他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的确从孔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能贪求快不能贪图小利欲速则不达贪图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很有意义的警示。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读孔子书籍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他说“天下无道上天将让孔子宣扬大道于天下”。

孔子认定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动力“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他一生的最好的概括。

读孔子有关的书籍让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每个人像孔子一样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以礼待人实事求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34 - 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诚信乃立人之本 高二九班 邹庆锋 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孔子告戒弟子做事不能贪求快贪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启示社会也好、个人也好、都不应该急躁冒进葬送了事业都不应该被眼前的小利蒙蔽了眼睛。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强调诚信他说人没有信用是绝对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 启示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处事之本。 缺乏诚信的人可以在一时一地取得成功。

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行的根本。

政府如果失去老百姓信任就不可能稳固。

此外诚信还是 - 35 - 全社会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如果人人都诚信很多社会问题就不会产生了。

《礼记中庸》说“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卑。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

它常常由平凡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颠峰的起点。

孔子的“仁、德”思想 高二8班 张媛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便讲究“克己复礼”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讲到“德”“为德不孤必有邻”的人与他做伙伴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表达了孔子的道德在社会的存在和“德”的无形也表现出了社会对德的看法如“道听而途说”为“德之弃也”。

- 36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的一种“仁”的思想告诉我们不要做任何自己不想做强加别人的人同时要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做到“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来取得别人的信赖和更好得役使别人正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及人的恕道。

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如此做到“德”“仁”众人赞之反对或不遵从“仁、德”使之弃外为众人弃之《论语》也有很多不符合现代的思想但大多数值得青少年借鉴做事“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不成大事”。

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交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37 - 读孔子对人生的一点感悟 高二8班 张素芳 人生或许不精彩人生或许不长久但人生可以像“论语”一样深奥。 几千年前春秋的动乱形成了百家争鸣叔颜的“野合”创造了孔子孔子的言形注成了《论语》《论语》的出现带来了儒家思想。

在那个时代能活下来的人便是奇人了但他不仅仅活了下来还将其思想传播了使其知识、文化源源流传那便是圣人-孔子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 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的人有很多但妇孺皆知万人敬仰的也恐怕只有孔子了。

孔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为了他那“仁”与“礼”的思想为了让春秋变得有序为了使百姓安宁为了使社会和谐为了他那政教伦理的观念他离开家乡离开了亲人不顾众人嘲讽在各地游说在各个国家周旋„„ 或许他是错的在那个春秋国与国之间只有战争只有利益之间弱肉强食有谁会想到 - 38 - “仁”有谁

会想到“礼”又有谁会想到要建立一个“礼乐之邦”呢没有。

在那个春秋国君只想保住自己的利益但谁又能分清什么是对错呢他孔子那个敢于为理想而付出实践的人那便是对的那便是勇者。

曾几何时他徘徊过曾几何时他悲伤过曾几何时他心酸过但在困境前他依旧坚强依旧坚持这便足矣证明他就是一个勇者一个成功勇者。

或许命运永远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勇者永远是孤独的永远是寂寞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又有谁能懂他呢有人会说他的弟子是啊他的弟子很多但有谁能真正懂他呢颜回吗子路吗伯鱼吗又或者是子贡不不是只有他自己才懂他他是一个寂寞者在拥有无尽智慧后的寂寞者。

风的思绪将我拉回现代化在这个夕阳西下的时刻我在时空的列车上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满头银发的成功者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满面忧伤的寂寞者。

是啊我看到了孔子在那夕阳中他笑着离开了带着他那些未实现的梦离开了人世留给后人的只是无尽的遗憾和悲伤。

- 39 - 《论语》让我学会珍惜、懂得珍惜 高二8班张素芳 人生中或许有很多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但读来读去还是《论语》中那句“逝者如斯夫 - 40 - 不舍昼夜”最为经典。

年少的我在以前从来都未曾感觉时间过得太快然而现在时间想流水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回想四年前那个曾经拥有清纯背影的我也变了。

消失了消失在那林间的小路上消失在那梧桐树下消失在那落叶丛中。

但我想起以前我便会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不知孔子当时是何感想但我却因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所改变变得更加珍惜时间变得更有时间观念了。

有时间观念同时我又变的更细心一点从前忽略的亲情重新拾了回来。

说起来还应该感谢孔子无意之中我从《论语》中看到的一句话让我深深不能忘那是孔子所说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

”这句话让我对亲情有了重新的重视。

从前的我在家总是一个任性的女孩母亲说一句就顶一句而现在我学会了品味品味母亲的话语欣赏母亲的作品。

在家我变得更懂事一些了更珍惜亲情了。

在亲情的滋润下我变的和善了在每件事每件物品中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爱我相信《论语》反而让我学会珍惜更多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生活的快乐。 - 41 - 在人生中或许会有很多书对你有影响但我认为《论语》值得一读。 孔子“仁”与“礼”的辨证关系 高二9班 钟学友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就回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 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人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就是要达到和谐的境界。

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辨证关系。

按照儒家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的前提下和睦相处。

所以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和与礼的辨证法。

- 42 - 用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

说到底是毛泽东给我们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人生万象总是在矛盾中谋求调和与沟通而不是对立与分割。

有的人满口歌颂自然人生的美努力忘记一切缺陷与丑陋有的人却用显微镜来观察人生的斑点仿佛在世上只有虚伪残酷、麻木忘记了鸟歌虫鸣。

现代生活需要的不是对立我们更应该扩大胸襟和容人之量不要以狭隘的眼光去概括事物或者只一味的唱高调歌功颂德或者一味的唱反的反调挖疮疤。 应该真正跑到生活里把一切事都用宽大通达的眼光打量一番感受生命的和谐与美。

读《论语》后感 高二8班 邓苏红 - 43 - 《论语》讲述了孔子一生的经历一向以“仁”为思想核心主张统治者对人民“之以德齐之以礼。

”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且在教学实践中以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的教学精神。

以“知字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一直以来都流传着孔子的思想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国家。 在《论语》中感到做人的成功以克制自己尊重别人强调交友、环境对培养仁德的重要畅言勇于行仁、立志行人即能无恶以凸显仁是不假外求的自觉话不仁者的困顿。

而往往这些正是我们的困顿之处只要我们以仁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生活突然就觉得多了一份收获不到的尊重与赞扬。

读书即学习是我们人生的一个个阶梯因为学习一步比一步更高《论语》则讲到教学与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如“有教无类”自行束 以上生而知之者不愤不启予欲无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学’孔子鼓励人学习持之以恒把握时光只要肯学就不怕没有成果。

既学之后要力求深入沉潜涵养文而文之学问变成自己的就会觉得乐在其中。 确实 - 44 - 如此在以后学的道路中持之以恒是最坚定的通道。

读《孔子》的几点感悟 高二9班 卢海龙 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读他的有关书籍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孔子的一生虽坎坷但他的智慧最终落实为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

它常常由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和神奇。

它也意味着远方。

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读《孔子》书籍他不仅能让我们增长知识还能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 45 - “《论语》与人生”课题小结 张青山 一本《论语》一段人生一个社会把孔子的思想、修为和时代紧密地扭结了起来。

孔子是一个孤独的智者又是一个可悲的行者是一个人生经营的失败者又是一个立身处世的流浪者。

他的一生四处游说巅沛流离寄身无所最终草绳裹尸他的作为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戡乱春秋他的思想高于时代融入历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典范。

为后世人所景仰。

探讨课上面对一张张稚嫩的脸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他们以一支支拙嫩的笔涂鸦

成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随孔子去探讨人生探讨社会探寻历史。 虽然为时尚早但从这便起程了。

路很长但踩在了脚下从此应渐行渐远。

也许能穿越时空汇入时代社会的长河也许能翻起几片欢腾的浪花在你干涩的眼中在我浮躁的心中或在他那熙攘浮沉的人世间似沉鱼、落雁、惊鸿般地精采闪现。

倘能如此这堂课上得也便值了。

-

孔子 教育篇七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麻晓霜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人文系学前教育专业2009级2班 200903085

指导老师:李慧霞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世人所称颂。而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教育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关键词:私学;教学思想;因材施教

一、首创私学,广收门徒

(一)、最早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从事教育活动。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孔子本来也想从政,但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曾经多次谋求出仕,但遭到权贵的排斥,因此最终未得重用,甚至不得不出走国外。虽然鲁国的掌权者也曾经想拉拢他,但他认为他们不走正道,不愿合作,于是退而在家讲学。他是最早创办私学,进行私人讲学的人。孔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37-50岁之间,第三个时期是在他的晚年,即68-73岁之时。他的私人讲学非常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些弟子有许多是从远方慕名而来的。七十二位贤者,有的以学问闻名,有的成为当时诸侯国的卿相。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而设,所谓“学在官府”,不仅奴隶和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就是奴隶主下层也很少受到教育。

(二)不论出身,不分贵贱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学徒,提出“有教无类”,即一个人不管他出身如何,都有权接受教育。孔子收徒,学费很低,只要“自行束修以上”,就收为弟子。“束修”就是十条干肉。比较贫寒的平民,只有交得起十条以上的干肉做尊师礼,就可以接受教育。十条干肉,一般的家庭还是准备得起的。这样就突破了“学在

官府”的限制,为普及教育开创了先河。由于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一律施教, 使许多出身低微的平民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从而也就有了成贤的机会。由于孔子率先兴办私学,使得后来私人讲学的风气盛行。春秋战国时期“处士横议”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可以说与孔子开创私学有很大关系。孔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这是孔子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二、教学思想,为人称道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孔子在他一生的教学经历中,总结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既有关于“教”的,也有关于“学”的,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教学思想。其中有许多教学思想虽然时隔两千多年,至今仍有借鉴之处。对于学习方法,孔子主张要博学、多练、经常温习。《论语》开篇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要多学知识,而且要复习训练,否则,学过的知识就不能巩固。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复习巩固的意思。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旧的知识积累得多了,就能够产生新的见解。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这些话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巩固知识。孔子还认为,不仅要博学多练,温故知新,而且还要经常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曾说“吾尝终日而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里孔子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长时间的空想是没有好处的,不如学一些知识,再去思考。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要勤于思考,他对那种不认真思考的学生表示没有办法。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就是说,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考,要经常问个“为什么”。由此可知,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光思考不学习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得。孔子这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至今还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踏踏实实,认真学习

(一)、踏踏实实学习,不耻下问的求教

在学习态度方面,孔子主张一个人对待学习要老老实实,谦虚好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学习知识,弄懂了就是弄懂了,

没弄懂就是没弄懂,千万不可不懂装懂。在学习上,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一定要虚心向人请教。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要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可以向学生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孔子自己就是谦虚好学的典范。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向别人请教。

(二)、谦虚好学,求知欲强

《论语》记载,“子入大庙,每事问。”他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论语·子罕》像孔子这样博古通今的大教育家,尚且说自己“无知”,“空空如也”,其谦虚之态不言自明。孔子好学是人尽皆知的。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此,孔子说明,自己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而是通过好学才有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如丘之好学也。”这是孔子对自己好学精神的自白。孔子这种实实在在,谦虚好学的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教学方法,孔子主张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孔子启发教学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他的学生颜渊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启发教学到了让学生“欲罢不能”的程度,可见他的启发教学是多么的在成功。 四、教师在学习当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教师在学习中的启发

孔子认为,教师不能一言堂地老是向学生灌输,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和琢磨。这种启发教学的思想至今仍为社会所提倡。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学生求通而不得,产生一种求知欲;“悱”是指学生虽有会意而又表达不出来,处于一种似通非通、似懂非懂,而又急于弄通弄懂的状态。当学生进入“愤”、“悱”的境地,才是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机。在教学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地,以便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当举一而不能反三时,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而要他独

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在进行启发教学时,孔子往往采用“叩两端”的方法。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子原本对此问题不了解,但通过“叩两端”,即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终于把问题谈清谈透。孔子常用“叩两端”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孔子认识到,教学的意义不全在于灌输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今天仍然广泛运用。因材施教是孔子的又一个基本教学方法。

(二)、教师应学会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学生个性有差异,学习程度有高低。因此,他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程度高低的不同,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孔子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是孔子对冉有和子路两人“闻斯行诸”的回答。《论语》记载,冉有和子路提出同一个问题:听到道理后是否就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意思是,有父兄健在,怎么能够听了就干起来呢?而回答冉有则说“闻斯行之”,意思是听到了就去干。公西华不解其故,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孔子告诉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样,孔子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子路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子路未入孔门时,性格偏激、鲁莽。在孔子的教育熏陶下,逐步成为一个“君子儒”。在内乱中与人搏杀时,他的帽缨被击断,还念念不忘“君子死而冠不免”。现在看来,子路此举显得有些“迂”,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为了因材施教,孔子还实行分科教学。这在教育史上也是首开先例的。孔子分科教学培养了不少尖子人才,《论语》记载的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由于孔子坚持因材施教,因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教师规范方面,孔子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榜样。他认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自己行为不端,又怎能端正别人的行为呢?只要自己行为端正了,不怕别人不服从你,所谓“其身正,不

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正人先正己。教师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要不遗余力地教导学生。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孔子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真正做到了“默而记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化学生,从而深得学生尊敬,也受到后世的推崇。

五、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教学思想值得借鉴的实在太多,其他如乐道敬业,修己安人,教学相长等等,都值得好好吸收利用。孔子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如此之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这是他对教育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总之,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杰出的教育家,后人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不仅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他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今天来研究孔子的教育成就,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08

[2]郑玄.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08

孔子 教育篇八
《孔子的教育思想课件


孔子 教育相关热词搜索:孔子教育名言 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孔子 教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孔子 教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365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