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

2016-02-24 10:21: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一篇《爱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启示》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一篇
《爱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启示》

2010年8月

第26卷第4期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Aug.2010Vol.26No.4

《爱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启示

谢冬平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以主人公———小学生安利柯为主角的日记体小说的方式,书写了9个月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的情态,其中描述的师生之爱、家庭之情、爱国之志、朋友之谊,蕴涵教育的平等思想、教育的关爱倾注、教育的包容情怀等教育理念,对于当下的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爱的教育》;理念;启示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6531(2010)04-0080-03

一、《爱的教育》的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I206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以

主人公安利柯从小学四年级一个学年近10个月的学习

生活日记体例的方式,每月穿插1篇描写意大利少年(一)教育的平等及公益在《爱的教育》中,丘林学校四年级的一个班级儿童故事的每月例话,这些日记和故事构成了一本蕴中的学生有上层贵族的子弟,有绅士的孩童,有中产涵学校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疼阶级和普通劳众的子女,更多的是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爱、儿童之间纯真的友谊、少年对祖国的衷诚等内容生。学校的教师对于不同阶层的孩子并没有区别对待,的经典著作。《爱的教育》很快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不同阶层的家长也没有阻止子女间的往来,反而是鼓传播开来,被翻译成几十国文字,成为影响无数师生、励支持不同阶层的孩子玩耍、学习、赠与礼物,家长家长的优秀读物,成为享誉世界文学史和教育史的不和教师对于弱者的同情心都体现了教育的平等和公益朽之作。

纪20年代,通过比较英译本和日译本的原稿,用心斟性质。先生在开学初所说的“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在上个世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我一个都不愿意责罚你们,酌《心》、《考莱》、《爱的学校》、《一个意大利小学慰藉,为我荣耀!”[2]在“卖炭者与绅士”这则故事中,生的日记》、《情感教育》等书名,最终确定《爱的教绅士的儿子叫同伴———一个卖炭者的儿子“叫花子”,》的译著名,这本著作很快在《东方杂志》上连载,绅士不仅没有庇护自己的儿子,还要求自己的儿子向育

并由开明书局出版,给当时民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贫穷的卖炭者的儿子道歉,并且让他们俩坐一个课桌,震撼和影响。正如夏先生用惭愧和感激的眼泪翻译该绅士还真诚地与卖炭者握手致歉。主人公安利柯的父书,书中对爱与教育的表达给译者以无上的感动。夏亲暗示自己的儿子不要擦拭“小石匠”无意中弄脏的先生在译者序言中写道“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椅子,提示安利柯把自己的玩具小火车送给贫苦铁匠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的儿子泼来可西。书中没有蓄意的描写,没有刻意的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1]正是对直白和说教,但是体现了“学校里,人人是平等的”学校教育深刻的分析,夏丐尊指出对于学校的制度、的教育平等和公益。在学校里,教师和家长尊重每一教学方法的变换迎合,并未触及教育问题的根基,而个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尊重意味着教师和家长对于教育的情感投入,教育对生命的润泽却被人们长对于学生性格、家庭出身、种族的有教无类,尊重意期忽视,《爱的教育》基于教育的情与爱,呈现了一味着无所偏袒,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

系列诚挚而感人的教育故事,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理

念,既是对制度化、形式化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对

于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向善发展的深刻揭示。

收稿日期:2010-06-24

作者简介:谢冬平,女,湖南涟源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与教师教育。(二)教育的关爱与倾注在“我的女先生”这则故事中,主人公安利柯二年级的女先生到他家访问,安利柯记得这位女先生不

80

会忘记自己所教过的学生,只要是她教过的学生总记

得起姓名。每逢周二就带学生到博物馆去,把博物馆(四)教育的包容与宽宥教育是一项慢长的事业,慢长意味着学生发生的的知识说给学生听,女先生虽然身体不健,但坚持去身心变化不可能一朝一夕能达到,慢长就需要更多的看望生病的学生,晚饭后还常给学生补习功课,无论包容与宽宥。《爱的教育》开篇就写一名学生上课玩何时都热心地爱护学生、教导学生,并像学生的母亲耍洋娃娃,教师看见了,并没有责备,只是轻轻抚着一样对待学生。安利柯的父亲带他去看望自己八十四学生的头说:“下次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勿兰谛在教岁的老先生,父亲记得自己小学时期严厉而真诚的老室里嘲笑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说他是残废者,先生,而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位八十四岁的老先生还是鬼怪,并且用栗子壳向克洛西头上投掷,克洛西终记得四十四年前的学生的座位,学生的模样和表现,于被激怒,将墨水瓶对准了勿兰谛掷去,勿兰谛敏捷这位老先生把所有学生的成绩各取一纸,一直珍藏,地避过,墨水瓶正好打在了走进教室的教师的身上。

”卡隆起立追忆自己的为师生活和多年前所教的孩子,老先生说教师对学生们说“决不加罚,投掷者起立。

道“我好像在别一世界,无论好的坏的学生,我都同说是自己投掷的,克洛西说自己被欺侮才掷墨水瓶的,样地爱他们”。在《爱与教育》中,安利柯的父亲、母教师听了让欺辱克洛西的学生起立,四个学生起立,亲和姐姐都给安利柯写过信,信中流露出的是父亲对教师赞扬了卡隆的高尚精神,并对四个学生说“我饶

”在每月例话的“少年笔耕”故事中,小学生儿子学习和成长的精神激励,母亲对儿子与人为善的恕你们。

教导,姐姐对弟弟学习情绪的引导和对父母亲的敬重。叙利亚每晚瞒着父亲和家人,夜里替父亲写杂志封条,这些故事和信笺传达的意旨都是教师、家长对于教育替家里增加收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尽管身心疲倦,无私的关爱,无尽的倾注,言传身教地教给子女、兄学习成绩下降,抄写的时候震栗不安,父亲愈发严厉弟、姐妹懂得如何与人为善,与人分享苦痛和喜悦,的苛责,但是为了不让家人知道,叙利亚仍然坚持抄勤奋刻苦地孜孜求学。

(三)教育的内发与外铄写封条。当父亲发现儿子原来是为了替自己抄写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只是钉住一样站《爱的教育》中所描写的小学生们的性格和家庭出着不动。父亲咽了泪对儿子说“你要宽恕我,我真对身各不相同,学业成绩和为人也不尽相同:聪敏的代不起你!”顷刻间,父子之情没有了代沟也没有了误洛西既是级长又是学业一等奖获得者,母亲去世而又解,只有包容和宽宥。

具有强烈正义感的卡隆,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

因为救人被扎伤的洛佩谛,驼背的耐利,友善的主人(五)教育的耕耘与收获如果说普通学校的基础教育需要师长很多无私的公安利柯,让同学和先生校长都头疼的勿兰谛。在这关爱,那么,作为学前教育的幼儿学校、作为特殊教些角色中,都有善良、真诚、正义、求知、顽皮等孩育的聋哑学校和残疾学校就需要更多默默的、无私的、

爱的教育》中,重点的篇幅是在丘林小童的先天品格,有人性善的内发品格,也有恐惧、任广博的爱。《

性等孩童的心智特点,这也是教育得以可能的先决因学,但是通过作者和母亲的参观,对于幼儿院、畸形素。但教育并不是任其先天素质的自由放任发展,而儿学院和聋哑学院也有记录。在幼儿院,孩童的活泼是在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下,对孩童各方面进行外铄,好玩和天真无邪,吃和玩都显得既闹又乱,但是幼儿使其成为一个完满的社会人。在《爱的教育》中,教院的教师毫无怨言,走来走去照料他们,母亲也不管育的外铄没有使孩童异化发展,而是促进了每个学生自己的衣服被幼儿弄破损,去拥抱一些幼儿,离开时,的向善发展:外铄的学校家庭并没有给学生们带来沉母亲手里握满了花,眼里闪着泪光。在畸形儿院,母重的课业负担、没有传授带有歧见的阶层和等级观念、亲让安利柯在外等候,不要进入畸形儿院,为的是不没有一味地渲染教育在时代背景下的无可奈何。相反,让畸形儿感到自己的不幸,畸形儿院里有先天各种畸学校和家庭抵制了种种不公和不平等,通过每位家长形病状的孩子,靠了学校的照料和适当的食物和运动,和教师的情与爱让每一个孩童得到了富有浓浓人情味有的孩子在慢慢恢复。畸形儿院里一位女教师是一个的教育,通过行动和参与,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年轻而温和的女人,脸上充满慈爱,做着神圣的职务每个学生在内发的基础上,得到了环境和教育的最佳和事业,令人动容。在聋哑学校,师生对于先天或后外铄,塑成了学生果敢、勇毅、坚强、正义的品格,天的聋哑孩童,运用了嘴型发音和握住喉咙和胸腔的实现了家庭、学校、学生的和谐发展。办法,教会了聋哑儿童说话、运算、地(下转第118页)

81

的头等难题。我认为经费的来源可以从两方面解决。是,借鉴国外和我们已经开始的诊所课程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对学校内部教学资源重新配置。比如,将现探索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之路,培养兼具理论性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整合,将模拟法庭、法学学生的毕和职业性的法律职业者,应当是我们所有法学教育者业实习、社会实践与开设的诸如《律师实务》之类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实践性课程在法律诊所的平台上进行整合,这样既节

持。法律诊所可以与政府的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密切合

作,既可以获得稳定的案源,又能获得政府资金的支

持。另外,可争取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律师协会对

法律诊所教育的认同,政府和司法部门对诊所法律教

育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这种教育模式是否能在中国得以参考文献:(社会科学版),2005,(6).[2]李晓安,武建英.初探法律诊所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2004,(9).等教育版),[3]左卫民,兰荣杰.诊所法律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5,(3).

[4]甄贞主编.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M].法律出版社,2002.58.约成本又简便可行。另一方面,是争取社会资源的支[1]甘露.法律诊所式教育可行性对策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健康发展。[5]杨欣欣主编.法律教育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法律出版社,

也许,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门真正的课程得到教2002.123.

育行政部门和法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还为时过早。但[责任编辑:何岩](上接第81页)冷空洞的教育不可能培育出温润的人格,而只有学校、理、历史等知识,在聋哑女孩奇奇阿的父亲看来,教家庭、社会多给学生一些关爱,多一些人性化的关怀,师就是圣人,就是天使,恐怕没有可以报答老师的东教育才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事业,才能给学生无限发展西。真正的教育只有默默无私的耕耘,关注作为水池的可能。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也认为:爱是本真教育中最重要的要素———水,而不是关注水池的形状,才所必须的,因此,在雅氏看来,没有爱就没有本真的会得到理想的教育收获,才能真正使作为教育对象的教育。[4]

学生身心向积极方向顺利发展。

二、《爱的教育》的启示(三)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人的先天的智能、后天的环境不尽相同,人的发《爱的教育》中,众多的小故事构成了近乎理想教展的顺序和发展方向也不同,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古育的境界,虽然在生硬的现实看来,有如幻影,但是希腊的哲人主张认识你自己。《爱的教育》所带来的夏丐尊说到“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启示是:教育不能抹煞每一个作为生命体的发展中的间要如此才好”[3]。爱的教育内容涵括教育平等、教育学生的特质,教育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并且充分保护关爱、自然教育、生命教育,成为一部世界教育史上他们的权益不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侵犯,从人格上和不可多得的教育经典,丰富了无数师生、学者的精神精神上无条件地尊重学生。

世界,也给予当下教育很多启示:

(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四)包容宽宥每一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或者无约束性,可能教育平等是当下教育的诉求,教育资源的平等、令教育者比较急切地想予以纠正,教师多采取纪律约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政策的平等都是教育公平的内束或者口头训诫等方式进行制止。而在《爱的教育》涵,但是如何在学校实现教育公平仍是教育界面临的中,师长们的包容与宽宥让学生体悟到真正富有情爱现实困境。《爱的教育》中没有教育不公和不平等,的教育,教育应该容许学生犯错,能让学生从内心深社会的不平等没有造成学校教育的不平等,人生而平处接受,在突出强调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今天,在教育等的天赋人权决定了教育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愈发功利的当下,教育对情感的培育,更多地应是以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内核所在。

(二)倾注师长每一份关爱包容和宽宥来实现。参考文献:

三联书店,2008.1,3.教育过程的漫长和学生成长的顺序和阶段性,决[1][2][3]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上海:

三联书店,1991.92.定了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悉心的关爱。冰[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

[责任编辑:何岩]

118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二篇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一部我们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使我们能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无法体会的东西。

它以日记体的形式,通过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来看周围所发生的事,观察他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社会环境,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各种高贵的品质,每一章节都把爱表现的淋漓尽致,每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都催人泪下,又带给了我们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思考。

读了《爱的教育》之后,我的感触颇深。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关于亲情的小故事,阅读之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与父母的相处。

安利柯的母亲劝诫安利柯要好好对待他的父亲,不要在父亲责骂他的时候顶嘴使父亲伤心,这些行为一定会使他在父亲去世之后的某一天后悔,增加自己对父亲的想念与后悔。安利柯母亲的话触碰到了我的内心深处。在平常生活中,虽然父母很爱我们,我们也同样深爱着父母,但我们依然免不了有矛盾发生。毕竟我们拥有不同的人生观念,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我们也会因为某些小事与父母生气,甚至是吵架、冷战,可是我们对对方的爱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以前自己也曾顶撞父母,说过一些令父母伤心的话,做过一些令父母痛心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就会对自己当时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如今不停地后悔却再也无法使那些过往改变。

在这世上,我们要感谢的人有很多,要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但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父母。父母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便开始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一生为我们操劳,为我们着想,为了能够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辛勤地工作。父母教导了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是我们生命中的启蒙老师,帮助我们度过人生道路中一个又一个的坎坷,安慰着我们走出人生中的不如意。父母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我们最该感谢的人也是父母。

父母的一生都是在为我们付出,为我们劳苦。父母为我们操劳了大半辈子,但是当我们长大,学会了坚强,真正学会了该如何回报父母的时候,却发现父母已是满脸皱纹,满头白发了。伴随着我们的长大,父母也渐渐地老去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渐渐地明白了父母的唠叨都是为了我们,父母常常会在唠叨中教给我们许多人生的经验,希望我们能少走一些人生中的弯路。虽然以前每当父母开始喋喋不休的时候就会不耐烦地随便应付几句之后便离开,但是现在我学会了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即使有的时候不愿意听那些重复了许多遍的话,我也不会再表现得像以前那样不耐烦。在读了《爱的教育》以后,我感悟出在平常的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才是正确的方法,怎么做才会既不伤害父母又让自己过的快乐,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

阅读了《爱的教育》之后,我感受到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和爱国之心,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这些能使我受益一生!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三篇
《《爱 的 教 育》.doc读书交流会》

《爱 的 教 育》读书交流会

福建省 仙游县园庄土楼小学 吴淑珍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读书体会,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读书交流会,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小作品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4、能以‚爱‛为主题,写写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阅读《爱的教育》一书,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受。

2、查阅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相关资料。

3、学生准备汇报阅读所得。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活动

师: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第六单元中《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线》《卡罗纳》等课文,犹如一首首‚爱的旋律‛,唱出了令

人感动的人间真情。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也颂扬了这样纯真的情感。一个月来,我们共同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今天我们来交流一下,分享一下读书的快乐和收获。

二、漫谈《爱的教育》

1、畅谈作者生平:

师:我们知道,《争吵》《卡罗纳》都选自《爱的教育》一书。对这部书的作者——亚米契斯,你们有哪些了解?

生1: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了许多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成《军营生活》出版。

生2:亚米契斯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生3: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一经出版,即轰动意大利,仅出版的头两个月,该书就再版40多次。在它出版后的100多年里,已有100多种文字的译体。《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2、简介主要内容:

师:的确如此,《爱的教育》是一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伟大著作。谁能用几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生1:《爱的教育》一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全书共100多篇文章。它通过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

生2:《爱的教育》主要介绍安利柯的生活与学习。写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的劝诫启发的文章,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生3:这本书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小说讲述了一个个平凡却感人的小故事,抒写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3、回放精彩故事:

师:《爱的教育》是一部爱的赞美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那么,哪一个故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1: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有毅力的人无往不胜》。故事讲的是原本呆呆笨笨的斯塔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从这个故事中,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都能像斯塔笛那样专心、用功,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生:我最喜欢《打扫烟囱的小孩》这篇文章。故事讲的是一个打扫烟囱的小男孩把挣到的钱弄丢了,女校的同学知道后,纷纷为他捐钱,送他鲜花的感人故事。女生们的同情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穿着五颜

六色衣服的女孩把衣着破烂的小男孩围在中间,不断地往他手里塞钱,朝他身上插花的感人场面。

生2:《高尚的侠义行为》这个故事最令我感动。故事讲的是克洛西在被欺负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抓起墨水瓶朝弗兰提扔去,正巧砸到了老师。当老师质问时,卡隆勇敢地站起来代替克洛西承担错误。我觉得卡隆很了不起!

生:我喜欢的是‚每月故事‛《佛罗伦斯的小抄写员》。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长达四个月默默忍受父亲一次次的误解和越来越严厉的责备,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的事。叙利奥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帮父母挣钱养家,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呀!今后我一定以他为榜样,课余多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生3:我喜欢《帕都亚的小爱国者》(生朗读书中片段)多么有骨气的少年呀!他虽然衣衫褴褛,很需要那些别人施舍的钱,但他是那么高傲地说:‚拿走你们的臭钱,我不接受侮辱我们国家的人的施舍!‛

生4:每月故事《爸爸的小护士》令人感动。男孩西西洛代替母亲去照顾住院的爸爸,护士却把他带到一个陌生人的病床前。五天来,西西洛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爸爸‛。当西西洛的父亲来带他回家时,他还是决定留下来照顾病人,他说:‚我实在不忍心这样离开,……爸爸,请让我暂时留在这里吧!‛多么善良的西西洛!我感动得都流泪了呢!

生5:最令我难忘的是《穷爸爸 富爸爸》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诺比斯认为自己的父亲很有钱,就侮辱贝蒂的父亲是叫化子,结果诺比斯的父亲当场要求儿

子道歉,并和卖炭人握手,还让他们俩成为朋友。当我读到‚请他原谅你。照我的话说:‘我请您谅我说的话,我用愚蠢、卑鄙的言词侮辱了你的父亲。能和你父亲握手,是我父亲最大的荣幸。’‛这段话时,我觉得那位绅士很了不起,他能以自己言行,教育孩子要学会尊重他人。

……

师:我们被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感动,因为他们爱祖国、爱老师、爱家人、爱同学,让我们在读书、生活中学习‚爱‛,做个懂得付出与回报的人吧!

4、评点书中人物:

师: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生1:铁匠的儿子普雷科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他常遭到酗酒的父亲的打骂,却从不抱怨。他的孝行和勤奋好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生2:我喜欢安利柯。他活泼可爱,待人友善,富有进取心。我认为我们应该像他那样真心待人,那么同学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矛盾了。

生3:我觉得安利柯的父母很会教育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对安利柯循循善诱,很平等地将孩子所犯的错误讲明白,并且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建议及注意事项,而不像我们的父母,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我们一通。真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好好读读这本书。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四篇
《《爱的教育》阅读及答案》

《爱的教育》阅读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16分)

1、《爱的教育》是( )年代出版的刊物。

2、《爱的教育》原名( )。

3、《爱的教育》的主要体裁为( )。

4、《爱的教育》是( )作家( )在( )年写的一部( )。全书共( )篇文章。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30分,判断1分,改错2分)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生。 ( )

2.《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 ( )

3.我的朋友卡隆因为生病迟入学两年,他为人正直、厚道,常斥骂欺负别人的人。( )

4.“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这句话事校长说的。( )

5.“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老师对安利柯说的。( )

6.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

7.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

8.“78号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亲。( )

9.一名少年因为勇救落水同学而被市长授予公民勋章。( )

10.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 )

三、选择题(20分)

1.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2.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 )

A.洛贝谛 B.安利柯 C.铁匠的儿子

3.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4.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 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5.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谁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

A.一个聋子 B.全班同学 C.一个盲人

6.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7.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敬父母

8.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 )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9.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 )

A.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被车子压伤了 B.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

10.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是( )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四:问答题。(34分:14+10+10)

1、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结合

书中人物的故事来说,可以摘抄精彩的段落)

2、在书中讲述了100多个小故事,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对

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3、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你对“爱”的理解是:

答案:

一填空题:

1、《爱的教育》是(1886年 )年代出版的刊物。

2、《爱的教育》原名( 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3、《爱的教育》的主要体裁为( 日记)。

4、《爱的教育》是( 意大利)作家( 阿米琪斯)在(1868 )年写的一部( <军事生活>)。全书共(47 )篇文章。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4’)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生。 ( 对)

2.《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 ( 错)

3.我的朋友卡隆因为生病迟入学两年,他为人正直、厚道,常斥骂欺负别人的人。(错 )

4.“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这句话事校长说的。(错 )

5.“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老师对安利柯说的。(错 )

6.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是 )

7.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错 )

8.“78号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亲。( 是)

9.一名少年因为勇救落水同学而被市长授予公民勋章。(是 )

10.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错 )

三、选择题(写序号4’)

1.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A)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2.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A )

A.洛贝谛 B.安利柯 C.铁匠的儿子

3.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A)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4.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B)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 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5.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谁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C)

A.一个聋子 B.全班同学 C.一个盲人

6.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A)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7.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A)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敬父母

8.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B )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9.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B)

A.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被车子压伤了 B.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

10.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是(A )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第四题孩子们回答得有道理即可,家长们可酌情给分。

如发现孩子很多不会,应让孩子继续认真再看两遍。测试不是目的,检查孩子是否认真读书才是目的。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五篇
《爱的教育习题》

《爱的教育》

一、选择题

1.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B)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2.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A )

A.洛贝谛 B.恩利科 C.铁匠的儿子

3.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A)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4.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B)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 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5.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谁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C)

A.一个聋子 B.全班同学 C.一个盲人

6.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A)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7.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A)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敬父母

8.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B )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9.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B )

A.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被车子压伤了 B.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

10.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是(A)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11.奈利凭着自己的力气爬上了垂直棒的最顶端(站到了垂直棒的横板上)。

12.《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 (A)

A. 小学生 B.中学生 C.大学生 D.叔叔

13.《爱的教育》的作者是哪国人: (C)

A.美国 B.英 C.意大利 D.法国

14.《爱的教育》是以第几人称来写校园生活的: (B)

A.第二人称 B.第一人称 C.第三人称 D.旁人转述

15.《爱的教育》写的是主人公安利柯的什么生 活: (C)

A.家庭生活 B.课余生活 C.校园生活 D.工作生活

16.主人公安利柯的老师是为怎样的男老师? (D)

A.脾气暴躁 B.很有耐心 C.身材矮小 D.身材高大

1

2

3

47.在同窗的朋友这篇故事里,少年绅士叫什么名字? 卡罗•诺比斯

48.安利柯的同桌是谁? 卡隆

49.我们班的班长又是谁? 德罗西

50.安利柯父母叫什么? 雅培脱•布狄尼

51.克莱蒂的爸爸是做什么生意的? 卖炭(柴)

52.奈利是个驼背吗? 是

53.安利柯的新老师是年轻还是年老?年老

54.安利柯有弟弟吗? 没有

55.《爱的教育》是特地奉献给( 答案:九岁到十三岁。)

56.《爱的教育》是一部( 答案: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

57.谁抱着罗伯弟,把他放在马车上?( 答案:校长。)

58.罗伯弟为什么会被车轮轧着他的一只脚的? (答案:为救准备被车撞到的孩子。)

59.卡罗纳送给卡拉布里亚男孩什么见面礼?( 答案:邮票。)

60.科罗西的妈妈做什么职业? (答案:蔬菜水果商。)

61.科罗西为什么抄起一个墨水瓶朝费弗郎蒂的头上砸去?( 答案:他们打他,欺负他,他气疯了。)

62.科罗西的墨水瓶打到了谁?( 答案:老师。)

63.二年级的女老师到校长那里问以前学生的什么?( 答案:问一问他们得了多少分。 )

64.帕多瓦少年为什么用钱砸向施舍钱给他的三位旅客呢? (答案:他们辱骂他的祖国。 )

65.清扫烟囱的男孩为什么不敢回去?(答案:他的钱丢掉了。)

66.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是( 答案:万灵节。)

67.卡罗纳的爸爸是什么司机?( 答案:火车司机。)

68.卡罗纳哪科最好?( 答案:数学。)

69.倍梯的母亲来到老师家送什么感谢老师为他儿子发奖品?( 答案:木炭。 )

70.科列帝一边运柴,一边在干什么?( 答案:复习功课。)

71.科列帝答应妈妈把八块铜币还给谁?( 答案:卖黄油的女人。 )

72.科列帝早上一起床就要温习什么? (答案:温习语法。)

73.我的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 答案:八位。)

74.校长是怎样教育无理取闹的孩子的? (答案:从不发火训斥他们,拉着他们的手耐心给他们讲明道理,并嘱 咐他们要知错改错。)

75.校长的儿子是( 答案:当志愿兵。)

76.很多孩子为什么嘲笑纳利?( 答案:因为纳利背有点儿驼。 )

77.纳利的妈妈送给卡罗纳什么礼物? (答案:一串饰着十字架的项链。)

77.老师把什么交给德罗西抄写?( 答案:每月故事《伦巴第的小哨兵》。)

78.卡罗菲最心爱的东西是( 答案:他那本集邮册。)

79.头场雪来临了,科罗西用什么装雪 (答案:书包。)

80.小泥瓦匠的父亲每天晚上要去干什么?( 答案:到夜校读书识字。)

81.小泥瓦匠的爸爸管儿子小泥瓦匠总叫( 答案:兔脸。)

82.谁每天第一个到学校?( 答案:校长)

4

83.卡罗菲用雪球打到了谁? (答案:一位老人。)

84.我的父亲为什么不让我擦掉沙发上的灰垢呢?( 答案:这样意味着责备小泥瓦匠弄脏了沙发。)

85.女老师柯罗密太太希望同学们要尊重她的( 答案:白发。)

86.有一位老师她的班像教学一样庄严、肃穆,所以大家都管这位老 师叫( )外号?(答案:“小修女”。)

87.被卡罗菲的雪球打中眼睛的老雇员的侄子在我们学校上学,是一 位帽子上插头( 答案:红羽毛。)

88.老人将集邮册还给了卡罗菲,还送给卡罗菲什么?( 答案:三张危地马拉邮票。 )

89.德罗西朗读( )时,弗朗蒂在笑。(答案:纪念国王的悼词。)

90.正当老师把每月故事《撒丁岛的少年鼓手》的草稿交给卡罗纳抄 写时,弗朗蒂突然把( 答案:一个爆竹。 )

91.沃提尼嫉妒德罗西考了第一名,在老师宣布“德罗西满分,第一 名”时,沃提尼做了什么?( 答案:特意打了个很响的喷嚏。 )

92.波列科西来我家玩,我送给他什么玩具? (答案:小火车。)

93.谁来学校发奖?( 答案:督学。)

94.当我送小火车给波列科西时,他说以后要送我什么?( 答案:铁钉。)

95.七十八号犯人送给都灵老师什么礼物?( 答案:圆锥形木制墨水瓶。)

96.马戏团里有两个孩子,我父亲认识其中一个最小的,他是( )的儿子。( 答案:班主的儿子。)

97.班主为感谢我的爸爸为马戏团写了一篇文章,送我什么礼物? (答案:三四块糖果。)

98. 绅士送给走失的小女孩什么礼物?( 答案:一枚镶着钻石的金戒指。)

99.我四年级的老师生病了,我探望他时发现他家的墙壁上挂着 ( )。 (答案:许多照片。) 100.文中说盲童写字不用钢笔和墨水,而是用( 答案:一种金属穿孔器。 )

三、问答题

1、写出小说中五个主要人物。

恩利科 卡隆 代洛西 耐克克洛西

2、《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通过主人公恩利科的学年日记,歌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等做人的优良品德,歌颂了为他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对弱者和不幸者寄于同情,不畏艰难困苦的伟大精神。

作者: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九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让我们用心阅读,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

5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六篇
《亲子互动-爱的教育八句话》

亲子互动:爱的教育八句话

大道理要怎么说,孩子才爱听呢?电影电视中有不少好家长育儿有道,不妨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潜移默化教孩子的。

《狮子王》让他/她相信你们永远在一起

《狮子王》让他/她相信你们永远在一起

【亲子关系】狮王木法沙&小狮子辛巴

【双语对白】

Young Simba: We'll always be together, right?

Mufasa: Simba,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my father told me. Look at the stars. The great kings of the past are up there, watching over us。 Young Simba: Really?

Mufasa: Yes. So whenever you feel alone, just remember that those kings will always be there to guide you. And so will I。

小辛巴: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对吧?

木法沙:辛巴,我来告诉一些我父亲告诉我的事情。看那些星星。过去所有那些伟大的国王都在上面,看着我们。

小辛巴:真的?

木法沙:是啊。所以当你感到孤单的时候,记得那些国王会给你指引。我也一样。

【教育法则】长大后的辛巴有过一段迷惘的岁月,但童年时候父亲的这一番话在关键时刻指给了他正确的方向。你们也许并不一定真的就一直在彼此身边,但你要让孩子相信你是永远可以寻求庇护指引的港湾。

《火星的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引导

《火星的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引导

【亲子关系】养父大卫 & “火星小孩”丹尼斯

【双语对白】

David:

Dennis, can I just say one last thing about Mars? - which may be strange coming from a Science-Fiction writer - But right now, you and me here, put together entirely of atoms, sitting on this round rock with a core of liquid iron, held down by this force that seems to trouble you, called gravity, all the while spinning around the sun at 67,000 miles an hour and whizzing through the milkyway at 600,000 miles an hour in a universe that very well may be chasing its own tail at the speed of light; And admist all this frantic activity, fully cognisant of our own eminent demise - which is our own pretty way of saying we all know we're gonna die - We reach out to one another. Sometimes for the sake of entity, sometimes for reasons you're not old enough to understand yet, but a lot of the time we just reach out and expect nothing in return. Isn't that strange? Isn't that weird? Isn't that weird enough? The heck do ya need to be from Mars for?

大卫:丹尼斯,火星这事儿我再说最后一件事情好不好?听一个科幻小说作家说这话会觉得挺奇怪的——可是就像现在,我和你,都是由原子组合起来的两个物体,坐在这个铁水核心的圆形岩石上,被这种困扰你许久的动力拉扯着,与此同时我们还在以每小时六万七千里的速度绕着太阳旋转,以每小时六十万里的速度穿梭过银河,而这个巨大的宇宙说不定不过是在用光速追逐着自己尾巴的一个循环。抛开这些疯狂的状况不说,我们还都很清楚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寿终就寝——说白了就是我们知道自己早晚会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张开双臂接纳彼此。有时候是为了一些实在的归属感,有时候则是因为一些你还太小还不懂的原因,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愿意如此接纳另一个同类不求任何回报。这不是很奇特么?这不是很古怪么?这还不够古怪的么?为什么你还非要从火星来呢?

【教育法则】小孩子的想象力有时候夸张得可怕,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就像“火星小孩”丹尼斯一样一头逃避了进去不能自拔,很可能造成有偏差的人格。这时候就需要大人恰到好处的引导,纠正其错位的世界观。

《成长的烦恼》换位思考理解万岁

《成长的烦恼》换位思考理解万岁

【亲子关系】要去上班的妈妈麦姬 & 舍不得妈妈的小儿子本

【双语对白】

Ben: Mom, how come you had to go back to work?

Maggie: I didn't have to Ben, I wanted to. Ben, imagine you had to spend fifteen years in this house without ever going out to play. You'd

go crazy, wouldn't you? (Ben nods。) Well, believe it or not, a lot grown-ups feel the same way about work。

Ben: That's sick, Mom。

Maggie: Ben, I know this has been a big change for all of us. And I worry about not being here for you because, well, you're the youngest. And I worry about not being here for Carol because she's a girl and she needs her mother. And I worry about not being here for Mike to keep him from accidentally blowing something up. And believe me I worry about leaving your father here to cope with all you monsters。

Ben: You shouldn't worry so much ,mom, you'll make yourself crazy。 本:妈妈,为啥你非要去上班呢?

麦姬:不是我非要去,本,我想去来着。本,想想看如果你在这房子里呆了15年一点儿都不能出去玩儿,你会抓狂的,是不是?信不信由你,有很多大人对于上班这事儿的感受也一样。

本:这还真是有病咧,妈妈。

麦姬:本,我知道对我们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不能陪着你我也很担心,因为,你是最小的嘛;不能陪着卡萝儿我也担心,因为她是个女孩儿,总需要妈妈;当然我也担心不陪着迈克的时候他一不小心炸了什么东西。我也愁让你爸来收拾你们这些个小恶魔。

本:你不该这么愁的,妈妈,你会把自己给逼疯的。

【教育法则】六岁的本当然不理解妈妈为啥非要去上班不可,为啥不能在家陪着他。聪明的麦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本比较熟悉的情境和他解释,很快聪敏懂事的小本就会反过来体谅母亲了。换位思考从来就是沟通的绝妙方式。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榜样的力量

【亲子关系】一大家子爷爷奶奶 & 善良小孩查理

【双语对白】

Mr. Bucket: Charlie, Mum and I thought maybe you wanna open your birthday present tonight。

Mrs. Bucket: Here you are。

Charlie:

Maybe I should wait till morning。

Grandpa Joe: All together, we're 381 years old. We don't wait。 Mrs. Bucket: Now, Charlie, you mustn't feel too disappointed... you know, if you don't get the..。。

Mr. Bucket: Whatever happens, you'll still have the candy。 Grandpa Joe: Ah, well. That's that。

Charlie: We'll share it。

Grandpa Joe: Oh, no, Charlie. Not your birthday present。 Charlie:

It's my candy bar, and I'll do what I want with it。

巴克特先生:查理,你妈妈和我想你是不是应该今晚把生日礼物就打开了。 巴克特太太:拿去了。

查理:我还是等到早上吧。

裘爷爷:我们几个加一块都381岁了,我们可等不了。

巴克特太太:查理,你也不要太失望了„„那个,如果你没得到„„ 巴克特先生:不论如何,你还有巧克力吃。

裘爷爷:啊,好吧,该怎样就怎样。

查理:我们分吧。

裘爷爷:哦不行,查理,这可是你的生日礼物。

查理:这是我的巧克力块,我来决定怎么分。

【教育法则】穷苦的一家人住在倾倒的破房子,成天喝菜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统统挤在一张床上——但这一家子乐观正直的品行却深深影响了小小的查理,让他成为一个谦卑有礼,懂得分享与感恩的好小孩。

《识骨寻踪》善待他人的第一步

《识骨寻踪》善待他人的第一步

【亲子关系】FBI老爸Booth & 非婚生小孩Parker

【双语对白】

Parker: Hey,there's a bird's nest。

Booth: Where?

Parker: There。

Booth: Cool,huh? Hey, you wanna me to lift you up so you can see inside? Parker: How about I knock it down with a perfect spiral?

Booth: No,no,no... Come on,don't do that, you don't want to do that. That's somebody's home, okay, buddy? Somebody's alive in there. So you want me to boost you up so you can see?

Parker: Sure。

帕克:嘿,那儿有个鸟窝。

布斯:哪儿?

帕克:那里。

布斯:酷。要我把你举起来你看看不?

帕克:要不我用个完美弧线把它打下来吧。

布斯:不行不行„„不要那么做,不能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人家的家,明白不,伙计?有人住在里面的。想要让我把你抱起来看么?

帕克:好耶。

【教育法则】虽是不能朝夕相处的父子俩,FBI悍将Booth逮着机会就同可爱小儿子互动,并适时教导其友善待人。这一回就是从不要伤害小动物的家园开始,简单易懂的小道理,也许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小公主》伤心别离时用点小魔法

【亲子关系】将赴战场的上校Crewe & “小公主”莎拉

【双语对白】

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第七篇
《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

【摘要】家庭孕育了人的生命,也是爱的教育之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对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风气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也被蒙上了严重的功利色彩,加之“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唯学历之风愈演愈烈,升学竞争、就业压力过度膨胀。尤其在高学历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却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忽视孩子人格培养,致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爱和怎样去爱。本文从分析爱与爱的教育涵义出发,结合当代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之现状,深入探究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之问题及成因,试提出在家庭教育中重新构建爱的教育,以期对我国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家庭教育 爱的教育

1.分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中爱的现状

1.1 家庭教育中爱的误区表现。

第一,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疼爱过度,为博得孩子欢心,不论孩子提出什么,哪怕是无理的要求,也都给以满足。在生活方面,父母事事包办,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最终养成孩子任性、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第二,放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在思想上认为“树大自然直,儿大自成人”。他们对子女的缺点和错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把教育子女的任务推给社会,只以供给孩子生活为自己唯一的任务。这就致使孩子不守规矩,没有礼貌,到处闯祸。

第三,专制型。这样的父母担心孩子出问题,不听取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教孩子。结果使孩子缺乏自主性,事事小心、胆怯。

第四,冷淡型。因夫妻离异或工作忙等原因,孩子没人关心,得不到应有的爱和教育,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嫉妒心强,不与人合作,性格孤僻,待人冷淡。

1.2 爱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忽视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爱的需要。首先,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的一切都是属于父母的,孩子干什么都得听父母的。他们常常不考虑孩子的意愿,自主地为孩子规划未来,强制性地对孩子进行超负荷的定向教育,从而剥夺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使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独立的个体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放任不理。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发芽滋长,以致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是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青少年最容易模仿和受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意志力不够坚强。长期的放任自流会使他们沾染上不良的习气,心灵的孤独会使他们产生种种不正常的心态。最后,独立的个体有爱的需要。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一样都有着对爱的渴望,都有着被关心、被爱护、被信任、被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被满足,孩子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奋发向上。父母的爱抚、关注可以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使孩子感到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人,家庭永远是自己最温暖、最安全、最值得留恋的地方。反之,爱的缺失会导致个体发展的偏向,甚至是病态的人格和畸形心理。很多事例都证明,大多问题少年就是因为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应给予的关爱与尊重而造成的悲剧。

第二,以个人经验取代理性的爱的教育。高尔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重要的是教育。毋庸置疑,天底下的每一对父母都爱孩子,这是由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的。但是这种本能的、自发的爱往往会陷入误区。现在许多家长不懂真正的教育,他们的许多做法是想当然的,而不是从教育规律出发、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我们是为你好”是时常挂在中国家长嘴边的话,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其出发点可能是“好心”,但好心未必就能得到好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人而异,不能主观假定。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迷失自我,甚至走向所期望的相反方向。

第三,以单纯说教代替爱的体验。有句古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多数家长们自认为经验丰富,希望孩子不必要去经历他们已经发现的痛苦或冒险,经常告诉孩子“你要做这个,那个不可以做”等等话语。但是,“话说三遍淡如水”,没完没了的说教,往往会让人产生听觉疲劳,甚至是极度厌烦。巴雷特说,一个人只能通过生活学习,不能通过推理学习。好奇是孩子的一大天性,他想自己做一做,试一试;如果家长束缚了孩子手脚,仅仅只是重复说“不可以”,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从内疚到不安的变化,对家长的说教感到不耐烦、反感、讨厌。如果被“逼急”了,他们还会产生“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2.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现存问题产生根源

2.1 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的影响。

首先,“父为子纲”是封建社会亲子关系的道德规范。其强调子女应向父母尽“孝”,而对“孝”的解释是“无违”,即孩子父亲在家中有绝对权威,子女必须绝对服从。这种教育模式一味强调家长的意志,完全忽视子女的独立意志,扼杀其创造精神和健全个性。其次,中国传统家庭的养育方式是以传统的理想人格模型引导下一代的。

2.2 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桎梏。

家长们重智轻德,重知识灌输、轻个性发展,重言教、轻身教,重批评处罚、

轻耐心鼓励,重形式训练、轻实践锻炼。为了使孩子能考高分,进重点,过分关注智力培养,而忽视孩子们的内心体验。

3.改善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的几点建议

3.1 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不是专治者,也不是奴仆,而应该是子女的良师益友。父母只有从小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选择,他们长大了才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尊重孩子,首先是要把他们当成一个和我们平等的人来看。只有平等教育下的孩子,其心态才是最平衡的。彼此平等,孩子才不会排斥,父母与孩子之间才不会有距离,也不会出现父母居高临下发命令、下指示的现象。其次,要尊重孩子的独立和隐私。独立和隐私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受到了伤害,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隐私被人窥探,孩子会觉得很难堪,觉得难以做人。最后,要尊重孩子的思想,不要随意曲解孩子。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尊重孩子的思想,是给予孩子的最高奖赏。

3.2 增加与孩子的交流。

现在家长最爱问孩子的问题是“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或者“今天都学了什么”“考试打多少分”等等。但又有多少家长会关心孩子今天快不快乐,遇到了什么困惑,有哪些烦恼?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进行情感沟通的需要,其实不然,两个月的孩子就有情感取向。法国心理学家约翰o格特曼曾呼吁:“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应当把感情上的交流视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因此,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婴幼儿就像宠物,只要给它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对情感的需求,就像庄稼需要阳光一样,缺少了它就会营养不良。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倾听是了解的基础。耐心倾听孩子的谈话是走进孩子心灵的重要途径。

3.3 言传身教,发挥父母的榜样。

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的语调、动作、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尤其是婴幼儿和青少年,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行下效,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本人首先应该做到。父母应当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只有在有爱的家庭中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不仅要给予子女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真诚地与孩子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建构良性的家庭教育,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家庭教育环境。

让我们一起践行“爱”的教育吧,帮助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尽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个公民的义务。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素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爱的教育道理 爱的教育懂得的道理 爱的教育家长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爱的教育给家长的道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614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