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

2016-02-25 08:55: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一篇《谈_三国演义_的主题思想》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一篇
《谈_三国演义_的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二篇
《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国演义的主题

概括者:李云雁

这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从184年“汉末黄巾起义 ”写至280年“三国归晋”。详尽地演义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起、鼎立、衰亡的全过程。宣扬了——以“德”治国,以“义”处世,以“智”打天下的思想。揭示了“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乱世出英雄”的历史规律。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三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四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成就不仅表现在主题思想上,而且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形式和内容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融合在有机的整体中,艺术形式的丰满和完整,使主题思想更为突出鲜明,使作品放射出绚烂的光彩。万斯洛夫说得对:“艺术家在致力于创造形式时,同时琢磨着、洗炼着作品中形象的内容,而最后,也使这内容臻于完善。正因为如此,所以,掌握构成形式的技巧乃是创造深刻的、真实的艺术内容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形式的不完善会导致内容的不完善”(《文学理论译从》·第一辑)。万斯洛夫在这里有力地阐明了形式对内容的积极作用。《三国演义》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是这样,它主题思想上惊人的诱惑力是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式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如此优美动人的艺术形式,《三国演义》也不能在千百年的历史年代里,在广大的人民中,散布如此巨大的长远的政治影响。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事实为题材的小说,它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又和历史上的人物和事前对件有出入有差异。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和自然主义不同,在自然主义看来,艺术的真实性,完全表现在生活琐事的杂然并陈,死板地镜子般准确地反映现实。自然主义强调纯客观性,即描写的事实性和摄影性,他们认为只要把表面的东西记录下来就行了;结果自然主义把偶然的和次要的东西提到了主要地位,掩埋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扼杀了艺术的生机。巴尔扎克说:“艺术的任务不在于摹写自然.而在于表现自然„„否则,雕刻家照着女人塑一个石膏模型,并把这个模型摆在自己面前——你就会看到一个毫不相似的可怕的尸体,这时你势必去寻找雕刻工和艺术家,他们虽然没有作出准确的摹写,然而却传达了生命运动。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精神和全部意义”。《三国演义》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就符合这一原则.作者对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经过严格的分析和研究,扬弃了次要的和偶然的东西,选取了主要的、本质的、合平人物性格的东西。据《百川书志》说,罗贯中编《三国演义》是:“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人、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设百年,概括万事”(《小说旧闻钞》)。这一段话便深刻地阐明了作者选择和综合事件这一点。《丙辰札记》说:“这《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因此,我们决不要把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混为一谈,从文学的观点上看,《三国演义》比《三国志》要站得高、显得更真实、更丰满、它放射出闪闪的艺术亮光。 《三国演义》的事实不尽合乎《三国志》的记载,有几种情况,如张冠李戴:怒鞭督邮原是刘备的事,据《三国志·蜀书·先主本纪》一文中说:“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裴松之注引《典略》云:“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伺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史卒更诣伺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而《三国演义》却写成“张翼德怒鞭督邮”,并且采用了《典略》的某些情节附加在张翼德身上。当把怒鞭督邮的情节移置在张翼德身上时,便把Z张翼德那种爽朗、明快、直来直去的性格突出鲜明起来;把怒鞭督邮的情节从刘备身上摘下来,同时便把刘备那种仁厚、稳重、具有高度修养的个性强调出来了。通过怒鞭督邮这个事件的更动,便可以清楚地看到罗贯中的如何匠心经营地企图把他笔下的人物描绘得更生动、更真实、更令人信服。而这一点的更动,也正表现了罗贯中的艺术才能,他不惜违背历史上的某些事实,但他笔下的人物都比历史上的人物更为真实、更为性格化、更为生动感人。又如《王司徒巧使连环计》一节,并不见于《三国志》。陈寿在《吕布传》中曾述有此事:“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倚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公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浪迹续谈》说:“《三国志演义》言王允献貂蝉于董卓,作连环计,

正史中实无貂蝉之名”。“《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同不可考,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汉书通志》今亦不传,无以断之”(均见《小说旧闻钞》) 罗贯中综合了这几种事实,“据正史、采小说”,加以想象和虚构,并使之王允和吕布合谋,杀董卓和进貂蝉结成一环,于是便构成了王允献美人计一段精彩文字;王允巧设美人计,进献貂蝉,将奸女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旋涡中来,不仅仅说明统治阶级之卑鄙,把妇女放到政治赌场上来下注,同时也撕开了董卓和吕布的丑恶灵魂,为一个女人而互相撕杀,这就预示着两人都将破败。从艺术上说,貂蝉受计于王允,一再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又离间董卓和李儒的关系,她有哭,有笑,有献媚,有撒娇,有信誓旦旦,所有周围的人都以她的喜笑怒骂为转移,文笔以貂蝉为中心,有松有紧,有纵有收,有起有落,语动刺骨,句妙传神,比陈寿所述王允结吕布杀董卓事别具一番风味,说服力也强得多了。又许攸投曹操以及鸟巢断粮之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和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但对须攸之死无记载,《三国演义》是这样写许攸之死的:“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

罗贯中是最忌恨没有气节的人的,他热情地歌颂了沮授,歌颂了王修。沮授被杀,曹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厚礼殡殓,为建坟安葬于黄河渡口,题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王修布冠衰衣,哭于袁谭头下,左右拿来见操。操问之,乃青州别骂王修也,因谏袁谭被逐,公知谭死,故来哭之。操曰:”‘汝知吾令否”?修曰:“知之”。操曰:“汝不怕死耶?”修曰:“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畏死忘义,何以立世乎?若得收葬谭尸.受戮无恨”。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罗贯中借沮授、王修之事件、用曹操之口表彰了气节,正是这种精神.他置许攸于死地,即算有大功于曹操的,也得处以极刑,这样就加强了主题的倾向性。又如《刘玄德三顾草庐》一节亦不见于信史,陈寿在《诸葛亮传》一文中仅有如此的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裴松之注:“《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侍之,坐集即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共所欲言,备性好结眊,时适有人以髦中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眊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眊而言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公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公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词,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罗贯中根据裴松之的考证,舍弃了《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采取了刘备三顾草庐的说法,但三顾草庐的情况却毫无史料,于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的性格虚构出一大段文字来。这又是一节极为精彩和极为动人的文字,刘玄德一顾草庐,刘玄德二顾草庐,刘玄德三顾草庐,不仅仅是加强了和加深了刘备那种思贤若渴的美好的政治品质,更重要的是把诸葛亮那种闲散、旷达、高风亮节的性格作了出色的描写。罗贯中有声有色地描写了诸葛亮周围的环境,农夫如何受诸葛亮的影响,讴歌他的诗歌,又描写了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石厂元、孟公威那种闲散和超然物外的性格,

从侧面把诸葛亮那种闲散和超然物外的性格烘托出来。诸葛均和黄承彦所唱歌,尤其明显的是诸葛均所唱的歌:“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这简直是一个自我画像,是一种对清高人格的赞礼,同时又是一首对诸葛亮清高人格的颂歌。作者就是这样的,一步紧似一步、一层深似一层,而农夫、而朋友、而家弟、而岳父、以及山林、小桥流水、居住宅第的描写,循序渐进地布置出一个完全可以诞生出某种性格的境界来,之后才引出诸葛亮。在前面六七千字的叙述中,作者虽然没有写到诸葛亮,却笔笔落在诸葛亮身上,因此,在诸葛亮没有出现之前,读者对诸葛亮有了清楚的了解,诸葛亮的出现,读者完全可以理解,而且产生钦敬.爱慕之深情。作者就是这样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这当然是作者的天才艺术构思之光辉表现,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玄德三顾草庐》一段文字完全出自罗贯中之手,罗贯中是根据他生活的经验和理想的观念进行创造的,事迹并不见于信史,但这一大段文字对诸葛亮的描写是非常有力的,大大地抬高了诸葛亮的身价,而这种“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的高格确乎在以后的年代中产生了深刻的不可计及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这一大段文字是按照作者审美观念进行塑造的,这就必然包含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作者在塑造诸葛亮的典型性格的同时,便投入了作者自己的影子。

《丙辰札记》说《三国演义》“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便十分明白地说明其艺术魔力:作者或者采取历史事实的一端、或者采取递换人物的历史事实,或者综合各种民间传说,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推想,以此去进行人物塑造,但无论采取这一种或那一种塑造典型的方法,总要求他笔下的人物更为生动和真实,总

是按照人物最高或然率行动那样去臆造和虚构,于是创造出一幅又一幅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来。《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被组织成—座无尽的画廊,在这座无穷尽的画廊中,交错出现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董卓或曹操、刘备或刘表、孙权或周瑜、孔明或徐庶、关羽或张飞„„,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感情洋溢,光芒四射;时而

使读者欢欣、时而使读者悲痛、时而使读者同情、时而使读者愤慨、时而使读者颠三倒四、惶惑迷离,我们不能不情不自禁地为《三国演义》振臂高呼,拍案叫绝。罗贯中就是以这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同时,在这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尖锐地表现了他自己,包括他的是是非非、善善恶恶、性格和

风貌。

《三国演义》是现实主义艺术,所谓现实主义,一般说来,就是按照现实已有的或者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生活样式去塑造形象,但是,作家在创造形象进行典型化的过程中,现实的生活材料往往是不够用的,作家还要按照自己所向往的和所企盼的生活样式去补充形象,这样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通常溶于一炉而创造出既充满着现实生活又生发出理想光辉的美丽而动人的形象。高尔基说:“优秀的艺术家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常常结合在一起的,,巴尔所克是现实主义者,但他也写了一些和现实主义非常有距离的作品,如《鲛皮》等小说。屠格涅夫、果戈里到契诃夫、蒲宁及其他我国大作家,同样也用着浪漫主义的精神写作品。这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特别是我国优秀文学上的特征,它在我们文学中给与了使全世界受到极明显极深刻的影响的力量和独创性。”毫无例外,在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是结合着的,《三国演义》就表现了这一特

点。《三国演义》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作家如何用现实主义手法去塑造形象上。同时发现在如何用浪漫主义手法去补充形象上。别林斯基说,浪漫主义形象有“情感和心灵的基地,从这个基地上产生一切对美好的崇高的模糊憧憬,它们力图从幻想创造出来的理想中得到满足”(俄文本《别林斯基全集》第二卷第二一七页),正是这样,浪漫主义给罗贯中以广阔的思想阵地,使罗贯中的希望和理想从形象中表达出来。

首先以董卓为例,《三国演义》描写董卓如何在阳城地方,时当二月,趁村民社赛,男女皆集的时候,令军士围住,杀人放火,掠夺妇女财物,并诡称杀贼大胜而归。又描写十七路诸侯兵临城下他被迫并胁帝迁都长安时,如何劫取财物,杀戮人民,焚毁宫殿。更为猖撅的是在长安的生活一节,罗贯中写道:“„„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投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廓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卓常设帐于路,与公卿聚饮。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筋,卓饮食谈笑自若。又一日,卓于省台大会百官.列坐两行。酒至数巡,吕布迳入,向卓耳边言不数句,卓笑曰:‘原来如此’。命吕布于筵上揪司空张温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百官魂不附体。卓笑曰:‘请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因使人寄书来,错下在吾儿奉先处,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众官唯唯而散”。董卓之贪婪、残暴有如此之极,他不惜“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原君》)。至于杀戮大臣,残杀人民.诛死降卒,其手段之狠、之辣、之残,实为历史上所罕见。而罗贯中所描绘的这一些事实,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均有所载,不过详略不同而已。就是说,罗贯中是按照写实的方法去塑造形象的。王允诛卓之后,李傕、郭汜兵犯长安,曾迂葬卓尸。陈寿《三国志·董卓传》有这样的记载:”葬卓于眉椁,大风暴雨震卓墓,水流入藏,漂其棺椁”。罗贯中根据这个事实写出丁一段非常精彩的文章:

(李傕、郭汜)又下令追寻查卓尸首,获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扫,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眉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李傕候晴再葬,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有意识做了某种程度的夸大,总的精神是寄托在苍天的震怒上,这种苍天震怒是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也就是说,罗贯中在这里作了漫画式的夸张,他不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揭露去批判董卓的罪恶,同时用浪漫主义手法予以强调和扩大,借以说明董卓逆贼,不但是老百性恨,——“百性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而且苍天也要惩处他,——“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通过这些浪漫主义的手法去补充形象,不仅使内容更为充实,思想性更为鲜明,倾向性更为突出,而且艺术形象更为丰满、更为完整。更为绚烂多彩了。

作者在写曹操时也采用了同样的于法。曹操是阴险、欺阼的典型,他的臭名昭著的处世格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已写尽了他内心的底蕴,、作者在描写这样一个人物时,大部分是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引,但也有一些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图进行虚构的。《左慈掷杯戏曹操》就是一例,陈寿的

《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引均未提到此人,作者为加强其“拥刘反曹”的主观意图虚构出来的。左慈说:“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让此位与之?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又说:“土鼠随金虎,奸臣一旦休”。并扬其沙石,起其所斩之尸,奔向演武厅来打曹操。通过这个情节清楚地看出作者思想上是如何敌视曹操,拥护刘备的。在《张永年反难杨修》一节,作者借张松之口猛力抨击了曹操,张松说:“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故于天下也”。按此事并不载于史传。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刘璋传》中仅说:“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陈寿在这里说张松疵毁曹操,是在刘璋的面前,并没有说当面疵毁。依据《汉晋春秋》:“张松见曹公,曹公方自矜伐,不存录松。松仍劝璋自绝”。习凿齿还有一个评沦说:“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这一些记载都可以证实,张松是当刘璋之面疵毁曹操无疑,而罗贯中却描写为张松面对面疵毁曹操,这显然是虚构。“华容逢关羽”和“割须弃袍于潼关”亦不载于史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裴松之引《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又,陈寿《三国志·武帝纪》载:“秋七月,公西征,与超等夹关而军。公急持之,而潜遣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河西为营。公自潼关北渡未济,超赴船急战。校尉丁斐因放牛马以饵贼,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循河为两道而南”。裴松之引《曹瞒传》说:“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辽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公等几为小贼所困乎’!”陈寿所载和裴松之注引仅能说明夺船避箭于渭水,而割须弃袍于潼关一节则为罗贯中所虚构。罗贯中就是这样的,既有现实主义的形象;如赤壁遇周郎、夺船避箭于渭水,又有浪漫主义的形象,如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并假张松之口,无情的抨击曹操,表现出了作家所想看到的形象,同时又加深了作品的倾向性。从艺术上说,感情凝聚,热量陡然上升,有如火山爆发,放出万丈光焰,不能不使人一唱三叹。

作者不仅在反面人物的造型上是如此,在正面人物的造型上也是如此。作者以其鬼斧神功之力,里里外外,枝枝节节,塑造了一个完整的、光辉灿烂的形象,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这个人物.不仅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是—个杰作,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典型创造的高峰。作者在诸葛亮一出场便布置一个足可以产生这种性格的环境。如三顾草庐的情节,并不见于正史,系出自罗贯中的创造。《赤壁之战》的情节,史传记载也与《三国演义》的描述大相悬殊。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说:“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曹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惧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看,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颂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魏书·武帝本纪》亦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十多死者,乃引军还”。《蜀书·先主本纪》也说:“先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五篇
《三国演义》

《 三 国 演 义 》导 读

泉港一中 黄胜男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一)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能力目标:

(一)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会学生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三、知识目标:

(一)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特色,汲取文学营养。

(二)把握《三国演义》丰富的历史内涵,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思路:

阐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列举《三国演义》的趣味点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必要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学,通过撰写阅读笔记、交流阅读心得、开展课题研究以提高阅读成效,组织阅读成效评价、展示阅读成果以促进阅读兴趣。

教学设想:

一、阐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介绍阅读方法、技巧等,以教师指导为主(学期初完成)。

二、名著阅读、笔记心得撰写及交流,以学生自主课外完成为主、课题研究的开展以

小组为单位完成(学期中开展)。

三、阅读成效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阅读成果展示,列入学生成长档案袋(学

期末完成)。

四、高一年学生在选修课完成,时间:一个学期。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读(课内完成)。

(一)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1、让学生交流所读过的名著,并谈谈读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2、让学生谈谈学习名著的好处。

3、教师介绍语文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附录中还明确列出了30部“课外阅读的推荐篇目”,“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4、教师归纳并补充点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培根有句名言“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余秋雨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名著其实是知识堡垒上的制高点。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锻炼自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手段。

一位考生在高考时,以“赤免之死”为题,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从而成为满分作文。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名著作基础是不能做到的。

(二)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1、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读的名著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2、教师列举《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第一奇书”,是一部解读中国人传统理念和民族精神的著作。它记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三国统一这一段历史,详尽地写出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团结、互相争夺的关系,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①《三国演义》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要爱护人民,决不可像曹操那样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奸诈毒辣的事。《三国演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女真民族向明朝进攻时,还是关外没有什么文化的精野民族,自然不会阅读《孙子兵法》之类的艰深书籍。他们的将领带领军队,行军打仗,方法和技术全靠从《三国

演义》中学习。据说,清代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使用"反间计",骗得明朝的崇祯皇帝杀了大将袁崇焕!

③《三国演义》在日本,得到了日本人的疯狂追捧。日本著名作家池田说,“在取之不竭的浩瀚的中国文学中,《三国演义》是格外闪耀着光芒的作品,我是从青年时代就一读再读的,是深受吸引的读者中的一个。”日本的企业家、商业人士还把《三国演义》的谋略作为管理的策略和经商的手段。

3、教师简介《三国演义》中的部分饶有趣味的情节。

诸葛亮博望坡初用兵时就大获全胜,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智算华容、智取荆州、计捉张任、妙设空城、巧布八阵等,尽显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之趣,就连勇猛有加的张飞也能智设疑兵、智取瓦口隘,鲁莽无谋的吕布也能辕门射戟为刘备解围。此外如描写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陵之战等一场场气势恢弘的战斗场面引人入胜。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让人百读不厌,越嚼越有味的名著。以至于不少三国迷强烈呼吁:开创三国论坛!

(三) 名著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1、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

缺乏耐心,急功近利。以为读一点书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来。一味求阅读速度,偏爱寻章摘句。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的阅读,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这样就终身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

2、介绍四种阅读方法。

①快餐式阅读法。

最初读的时候,着重对作品的总体感悟与把握,不要看任何参考资料,要直接读原文,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要特别重视与珍惜自己阅读的第一印象。《三国演义》描写了上起黄巾起义,下止西晋统一的历史故事。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快速阅读,初步把握小说的线索,感受生动引人的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②品味式阅读法。

在反复的独立阅读中,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后,再去读必要的参考资料,如除了了解作者罗贯中以外,还了解三国故事的流传史和小说的演义过程,以启发自己的思考,开拓阅读视野。然后在此基础上,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不仅注意作者“写什么”,更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反复揣摩作品的言语,行文结构与文体风格;并提倡对作

品的多样化的阐释。进行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细读,细心揣摩作者的语言与写法。 ③欣赏式阅读法。

重点阅读自己比较欣赏的章节、情节或人物。比如中国中国人智慧的象征诸葛亮,奸雄的代表曹操,忠义的化身关羽等人物形象。首先是“读”:不仅要默读,而且要提倡“朗读”,在朗诵中读出作品的情感与韵味。如有可能,一些诗歌与短文最好能背诵。在多读的基础上还要“多写”,一是要勤写“读书笔记”,要养成“每读书必动笔”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写法是自由的:读后感想,片断的分析,抄录选文中的佳句好词。还可以进行模仿性以至创造性的写作。

④研究式阅读法。

在欣赏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阅读”,即进入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质疑与客观评价。要学会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写出分析性、研究性的文章。

3、介绍《三国演义》的一些阅读技巧。

①把握脉络分明的情节。

《三国演义》中由东汉一分为三——魏、蜀、吴,又三合为一——西晋,在这一分为三,三合为一的叙事中,又包含着魏、蜀、吴三家由创业到灭亡的相互对峙而又相互交叉的三条网络线,以及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等来去匆匆辐射线,从而波澜壮阔地展示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外交谋略和战争传奇。

②走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塑造出一个个都堪称是中国在陆孕育出来年气宇轩昂的人物形象:智慧之人——诸葛亮,仁德之人——刘备,霸道之人——曹操,刚毅果断之人——孙权。更有:信义英雄——关羽,真情的豪杰——张飞,英勇的战将——赵云等。

③了解高明的布局和气氛安排。

例如刘备三顾茅庐,一步一步把本书的主角诸葛亮从喧天的锣鼓声中引出场来;又例如“草船借箭”的写箭,“借东风”的写风,一步逼一步地扣得极紧。

④记诵经典的名言、名句。

譬如:“军中无戏言”、“挥泪斩马谡”、“死孔明吓走生仲达”、“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等令人浮想连翩。

二、组织学生自学、交流、研究(课外完成)。

(一)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间:上半学期。

阅读要求:

1、 整体感知:浏览《三国演义》全文,形成初步印象,感受小说主题。

2、 反复品味:精读《三国演义》,做读书笔记,摘抄小说精粹,写读后感。

每周写内容概括和读后感各一篇。内容概括的具体要求是:①只限于当周所阅读的内容;②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来写,一定要摆脱原著半文半白的影响;③不少于500字;④概括的最终效果,要达到让没读过原著的人,能明白《三国演义》的主要事件、人物特征、前因后果等;⑤对个别集中精力写读后感的学生,可以酌情减少或免去内容概括。读后感的要求是:①每篇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可以不受当周内容的限制;②重在“感”,不能是故事的重复;③力求有自己的见解,不求全不求深;④300字以上

(二)学生讨论交流,时间:下半学期。

讨论、交流要求: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每周最少要收四分之一的学生的内容概括和读后感作适当的点评。每周三下午第三节,由教师组织讨论、辩论。每次一个专题,专题由教师事先提出,讨论由学生主持、主要发言和记录,教师点拨引导。讨论的话题如:①《三国演义》的创作思想;②三国人物的阶层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③三国人物的出场;④三国人物的美与丑;⑤三国计谋的根据、实施及效果;⑥三国智慧与现代社会;⑦曹操;⑧刘备;⑨诸葛亮;⑩关羽与张飞。 部分讨论记录、辩论文章等以手抄报的形式在报栏上展示。制作如“《三国演义》网页”,包括了如下内容:①《三国志》,②《三国演义》,③研究论文,④精妙帖子,⑤三国军事,⑥三国文化,⑦三国史料,⑧图说三国,⑨三国论坛。

(三)学生课题研究。

1、组织形式:以在讨论交流中表现较突出的学生为组长,牵头组成《三国演义》课题研究小组若干,研究课题可根据学生阅读过程中思考的问题自拟,教师可提供一些参考的题目。

2、参考课题:如《“关羽崇拜”现象分析》、《“三国”中的“忠”与“义”》、《刘备的“仁”与曹操“奸”》、《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中的曹操比照》、《诸葛亮的谋略》、《“三国”的谋略与经商》、《三国的人物语言特色》等。

3、研究资料来源:图书馆、师生间的交流、网上查阅。

三、评价及成果展示。

1、过程性评价。

① 发放过程性评价表。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六篇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第七篇
《三国演义介绍》

相关热词搜索:三国演义主题曲 三国演义动画版主题曲 三国演义主题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国演义内容及主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6260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