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包含数字的对联

包含数字的对联

2016-02-27 09:34: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包含数字的对联(一)《含气象 数字 方位类对联》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包含数字的对联》,供大家学习参考。

包含数字的对联(一)
《含气象 数字 方位类对联》

含气象 数字 方位类对联

含天文气象知识的对联

一、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二、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吓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

三、

相传明代江南有一个进士出身的知府,颇有文才。一次他外出郊游,有一位农夫手扶犁杖,在路旁出一上联求对: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是芒种;

知府不愧是进士出身,听完上联,沉思片刻,对出下联: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朝是大寒。

农夫用芒种,知府用大寒,各用了一个节气,对仗工整。

含数学知识的对联

一、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二、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此联与上面那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联文同样可以勾画出一副富有诗意的图画。上联的“千”是“五百”的两倍;下联中的“两”是“一”的倍数。

三、

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

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

这是运用出发的对联,上联中的“八”除二为“四”;下联中的使除二为“五”。读了这副对联,将我们带到济南的趵突泉旁、苏州的寒山寺内,欣赏那奇妙的泉水,与聆听那洪亮的钟声。读了这副对联,你或许会情不自禁的背吟“云舞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东西”趣对

“东西”两字本是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为东,日落的方向为西,“东西”就是东方和西方,也可以泛指方向。

“东西”除纸东方、西方外,还有其他的谐说,如指不同的方向,用作物品的代称,还可以引伸来指人或动物。表述在对联中成为趣话。

一、指方向

相传,有一个商人,父母去世后进行合葬时,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违背了当时的规矩。商人遍访亲朋好友求救,看看能用什么法子补救一下。大家一时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最后求到一位老先生门下。老先生想了想,对商人说:你在坟墓前竖一对石柱,我替你撰写一副楹联。商人立即照办。石柱竖好了,只见老先生挥笔写了:

生前既不离左右;

死后何须辩东西。

二、指物品

“东西”被用作物品的代称,是何时开始的呢?传说是从宋代开始的。这里有个典故。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有一天外出,遇到老朋友盛温和,盛温和提一只竹篮子,告诉朱熹说,要去买“东西”。朱熹问:“难道不能买南北吗?”盛温和答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金木类,我这篮子就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类,我这篮子就装不得,因此,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买“东西”从此流传下来。 虽然金木类不能如口,但“东西”两字泛指各类物品了,后来人们不但去买“东西”,而且还要吃“东西”呢!

三、指财物

明朝嘉庆年间,有一个太监奉命到杭州办事,受到管理该城北关的南工曹与管理南关的北工曹的盛情款待,觥筹交错,酒过几巡,太监已有几分醉意。此公雅兴不小,趁着酒酣耳热,想戏谑一下这 两个地方官。于是摇头晃脑,咬文嚼字,念出一则上联: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联中“东西”指财物)

两个地方官一听,太监借着联在揭他们的第,以怨抱德,甚为恼火。北工曹知道太监的底细,脑子一转,很快对出性下联: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四、指人

曹锟,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北洋军阀首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打败奉系后,曹锟以5000银元一票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 590人,被选为“大总统”,世称贿选总统。有人送他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此联将“民国”、“总统”两词分别嵌入联中四个分句之首,组成四个文言句式,自然贴切。将民国“总统”作为不是东西,给予辛辣的讽刺和唾骂,读来令人捧腹。联中“东西”指人。

五、指动物

清乾隆五十七年(1788年),京城工部失火,皇帝命大司空金简召集瓦工木匠重新建造。当时,京都中流传一则上联:

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

联中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个字统统用上,而且妥为安排,说明一件事。要对下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久久未有人对出。有位内阁中书舍人,与纪昀(纪晓岚)同乡,自己想对,又无佳句,想起了被称为楹联大师的老乡纪昀,意识登门求他对。纪昀春:“这亦不甚难对。”他略一凝思,微笑着说:“只是对出来有妨先生,您看怎么办?”中书舍人求对心切,忙说:“无妨,无妨,只要对得上就好。”纪昀随口对道:

北人南相,中书令什么东西。

联中窘“东、南、西、北、中”五方五字全部用来相对,也同样说明一件事,十分工巧。联文中“东西”指动物。

包含数字的对联(二)
《有关 数字 方面的趣味对联》

1.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2.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

横批是:“儿( 2)死(4)妻(7)散(3)”

3.水冷金寒 火神庙 大兴土木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南腔北调 中军官 什么东西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4.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六合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5.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6.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

其一, 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 靖皇帝,万寿无疆。

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

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 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

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此联词句与前联大 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⑵

7.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 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 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8.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 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 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 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

启用四 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 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 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解元的桂冠,就这样被这位穷秀才夺走了。

含天文气象知识的对联

一、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二、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吓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 三、

相传明代江南有一个进士出身的知府,颇有文才。一次他外出郊游,

有一位农夫手扶犁杖,在路旁出一上联求对: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是芒种;

知府不愧是进士出身,听完上联,沉思片刻,对出下联: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朝是大寒。

农夫用芒种,知府用大寒,各用了一个节气,对仗工整。 含数学知识的对联

一、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二、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此联与上面那副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联文同样可以勾画出一副富有诗意的图画。上联的“千”是“五百”的两倍;下联中的“两”是“一”的倍数。

三、

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

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

这是运用出发的对联,上联中的“八”除二为“四”;下联中的使除二为“五”。读了这副对联,将我们带到济南的趵突泉旁、苏州的寒山寺内,欣赏那奇妙的泉 水,与聆听那洪亮的钟声。读了这副对联,你或许会情不自禁的背吟“云舞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东西”趣对

“东西”两字本是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为东,日落的方向为西,“东西”就是东方和西方,也可以泛指方向。

“东西”除纸东方、西方外,还有其他的谐说,如指不同的方向,用作物品的代称,还可以引伸来指人或动物。表述在对联中成为趣话。

一、指方向

相传,有一个商人,父母去世后进行合葬时,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违背了当时的规矩。商人遍访亲朋好友求救,看看能用什么法子补救一下。大家一 时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最后求到一位老先生门下。老先生想了想,对商人说:你在坟墓前竖一对石柱,我替你撰写一副楹联。商人立即照办。石柱竖好了,只见 老先生挥笔写了:

生前既不离左右;

死后何须辩东西。

包含数字的对联(三)
《浅谈对联欣赏》

浅谈对联欣赏  ·余作田·儿时,家父讲过一个典故。说是古时有个才子,自小博学多才,聪慧过人。一日,他骑在父亲脖子上招摇过市。路人见了,忿忿不平,当即有人出句相讽:“子把父当马”。哪知小才子立即对答“父望子成龙”。言毕,扬长而去。路人皆惊,暗中佩服不已。父亲讲得漫不经心,三言两语,就此打住。我却听得惊奇万分,印象深刻,至今不忘。这就是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汉字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般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词或句)组成:前半部称为“上联”(或“出句”),后半部称为“下联”(或“对句”)。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对仗工整,短小精悍,且朗朗上口,易懂好记。无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市井布衣,大都十分喜爱这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对联的最大特点是对仗,即字数相等,字词相对。由于字数不限(有的对联字数不到十个,有的数百)因而活泼多样,内容广泛。既有关于风花雪月的景致描写,也有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还有对某些人物或社会现象的嬉笑怒骂,可谓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上千年来,先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联佳句。尤其是一些名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无论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还是历史沿革、人文景观,均多有涉猎,见解独到。往往信手拈来,便成佳对,且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其用词之精确,对仗之工整,意境之高远,思想之深邃,读来令人击掌叫绝。正基于此,对联及其相关习俗被中国国务院于二零零五年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名至实归。本文列举一些流传甚广、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对联样式及名家名联,供读者欣赏。由于史上佳作汗牛充栋,本文肯定挂一漏万。同时声明,作者乃业余爱好者,文中所列对联除个别对句外,其余全部出自他人之口(手),有的见诸文献,有的取自民间传闻,个别来源说法不一,无从查考,故无法一一列出参考文献和出处,只能略加点评,敬讫原作者和读者见谅。各位若有兴趣探讨对联的起源沿革、文字特点、格律要求、修辞技巧及欣赏更多的对联,请参阅相关专著或网站。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欣赏大量的名联佳作,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予以传承,发扬光大,当大有裨益。同时,若能于逢年过节、生丧嫁娶、落成开张、聚会活动之际,贴上几幅相关的对联,当能烘托气氛,突出主题,使之锦上添花,满堂生辉。对联形式五花八门,通常按字数、用途、修辞技巧等分类有所谓数字联、谐音联、嵌字联

、缺字联、同字异音联、异字同音联、倒顺联、长绝联等,下面列举一些常见形式。一、数字联这是一种相当常见、包含数字的对联。清朝爱国名臣林则徐任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书堂写有这样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现书于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大厅。)仅用十六个字,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联语》记载,南京燕子矶武庙,因年代久远,至清末仅存一武士偶像。有人出上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这里用“孤” 、“独” 、“一” 、“横” 、“匹”等不同的字表达单个的意思,用词老到,但一时想不出下句。后来,有一赶考书生于江边见两渔翁对钓,马上得出下联: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下联相应地用“两” 、“夹” 、“二” 、“对” 、“双”等字表达成双数目,可谓恰到好处。更为奇妙的是这样一幅对联: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含数字一至十,下联用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对之,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业绩表达得如此完整,真是匠心独运,出神入化,令人叹服。二、同字异音联山海关孟姜女庙有这样一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显然上联的“朝”和下联的“长”是一字多音。正确的读法应该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类似的对联还有不少,此处不再赘述。三、异字同音联明朝担山和尚作有一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同一朝代有个忠臣杨继盛(字椒山)用自己的名字题镇江焦山:扬子江头渡杨子,焦山洞里住椒山。还有一联可以倒读,但音同字不同: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四、谐音联唐代诗仙李白不畏权势,曾当面顶撞宠臣杨国忠。杨总想伺机报复。一次杨约李对句,三步之内对不出为输,李允。话音刚落,杨出上联:二猿截木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说完赶紧起步,欲羞辱李白。哪知话音刚落,太白立即对句:一马失足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杨进退不得,尴尬万分。清文学评论家金圣叹临刑前与子诀别,自题一幅绝对: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生离死别兼舐犊情深,令人嘘唏。另据相传,清代吴三进与友人一同吃饭。友出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思南与铜仁皆为地名,此处谐音为“

思男女子同人去”。是时恰逢厨师端上一盘鱼来,吴知道他祖籍上蔡,但在会理从业,故立即对曰:上蔡(菜)厨师会(烩)理(鲤)来。没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和过人的文学素养,哪能对得这般出色?类似的谐音联还有:独览梅花扫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上联与七个音符发音相似,下联与浙江方言数字一至七谐音。再举一近代例子。公元一九二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次年双十节,四川文人刘师亮贴出对联,表达一种对时局貌似欣喜、实则忧虑的心情:普天同庆,庆得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懂狂。五、嵌字联这是将特定的人名、地名等嵌入联中一定位置的对联表达形式。 例如: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葛)亮;风送幽兰,郁郁畹华梅兰芳。(诸葛亮字孔明,梅兰芳字畹华)民国参议院的对联是:参出民间疾苦议定治国方针宗旨、功能表达得一清二楚。一九二三年,曹锟通过贿选当上总统,有人忿而赋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此联用“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对曹予以无情痛斥,实在大快人心。抗战胜利后,陪都重庆有人写道: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整联全部使用国名和中国地名,仅用十二个字,就概括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浴血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支援帮助下最终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卫国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事实,不愧千古名联,必将永载史册。六、倒顺联顾名思义,就是正反读来完全一样的对联。最简单的如: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上世纪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发生内战,美国政府先后派出多人来华调停,有人出对描述当时的情形: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清乾隆皇帝与纪晓岚上一家名为“天然居”的茶楼喝茶,乾隆出: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纪对: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后人张琏对出更有意境的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类似的还有: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近代有人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人以“北京输油管油输京北”,或“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对之。以笔者愚见,用(南京)下关对上海似乎更妥:下关高架桥架高关下。(自来水与高架桥皆为现代日常生活用品,“海”、“水”为液体,“关” 、“桥”为固体。)七、长绝联一般的对

联字数从不足十个到数十。长绝联是指字数上百甚至数百的对联。这种长联洋洋洒洒,气势磅礴,非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力不能成就。昆明滇池边的大观楼有一幅声情并茂、气势恢宏的“天下第一长联”,为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登楼而作。原文为繁体字,无标点。现全联转载,以飨读者(标点为后人所加)。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襄。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后人有出更长的对联,但都不如这幅闻名遐迩

包含数字的对联(四)
《对联内容》

一、文化背景

1、起源:对联起源于诗,无诗不成对。

2、定义: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3、使用的场合: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学习对联的意义:

1、从文化上来说: 对联从个人来讲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字功底,从时代来讲对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了解、学习对联,有助于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2、从心里上来说: 对联是即兴之作,用来帖在门楣上,表达的是一种希望达到的状态。学习对联能了解当时人们的愿望。有历史的作用。 学习对联,就是要探索和提高人类的自然意识和民族意识,充分利用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

对联。 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两条长幅;要求两两相对。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起源于桃符,又叫楹联、楹帖、联语,俗称对子。是一种对偶文学。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也就是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早在中国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到了中国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中国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之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中国清朝开始,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中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的种类:大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两个长条幅,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横批(或称横额,横档、横幅、横披等),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不宜楹间贴挂的)等可以省去横批。

对称可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

对联,在中国习俗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古时候,人们为了驱走恶广,在门上贴门神,后又为了喜庆,春节时分,在门框上贴对联。因为对联它不仅仅是增添节日气氛的方式,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文明。至于今日,对联已有了新的喻意,它可以是人们表示对新一年的希望,也可以作为对恶人抨判的工具;它可以是对某一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以是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揭露。不管怎样,对联已不是增添气氛的工具,而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媒介。在历史文化中,闪烁着独特的色彩。

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化,也讲究文字的应用艺术。例如:

1、对联的对偶形式可分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真对。

2、对联应用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对联的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拆字,数字,偏旁等。

4、对联中也有并列,转折,因果,选择等逻辑关系。

每一件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曲折的发展,虽然对联深受大众喜爱,它历史悠久,但与此同时,它也有坎坷曲折的辛酸历史。在对联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成熟时期

对联成熟于唐代,在宋元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广,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例如,游山玩水之时,可以即兴写作即谓之为胜迹联。自唐代后,春节贴春联逐渐变成一种民间的传统,对联发展在宋元时期最快,在此期间,有宋代黄山谷、苏轼等人的名类佳联,它

渗透到诗、词、曲、文、赋之中,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吸收了词曲语言变化的特点,对联的种类由此增多,从其发展看,这其间爱你更趋于成熟。

2、鼎盛时期

对联在明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此时对联名家辈出,如,郑板桥,袁牧,纪晓岚,阮元,林则徐,梁启超等。此外,还有专门的集子,如梁氏父子的《楹联丛话》,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等,他们在对联方面对后世影响巨大。正由于对联家、理论家以及对联作品不断涌现,对联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应用更加普及,达到了顶峰。在清代,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一同流传于一世。

3、低谷时期

从清末至1977年百年之中,由于外国入侵、战乱,经过历史的大变革,人们无精力研究对联,对联至此陷入低谷。但在民国时,仍有陶行知、郭沫若、郁达夫、蔡元培等文化名人,及孙中山、黄兴、李大钊、董必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家的反帝反封建对联流传于世,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齐头并进,尤其在“文革”十年间,对联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遭受破坏。

4、复兴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联文化逐渐繁荣起来,国家成立对联的专门学术组织,开辟了对联文化的又一个新纪元。

对联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对联可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学术联、格言联等等多种。所谓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的对联,其内容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一般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挽联是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

对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它通常包含浓厚的褒贬意义,如,一新任州官名曰田登,最忌讳百姓直呼其名,州民只好把“点灯”说成“点火”,元宵节来临田登布告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人们把此事概括为一幅对联:“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对联中包含着作者的聪明才智。再如,寇准与友游,乘兴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友巧对到:“眼中人为面前人”。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本人充分利用书籍、电脑,发动一切人脉关系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从中深刻感受到中国雄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包含数字的对联(五)
《有关数学对联》

有关数学的对联

1. 增减区间极值点

凸凹拐点渐进线

横批:导数应用

2. 内心,外心,垂心,心心驻点

重点,难点,疑点,点点归心

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定定凡心明哲理

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方方在路是前程

4. 平面三角,球面三角,鞍面三角,请不要恋爱三角

欧氏几何,黎氏几何,罗氏几何,切莫叹人生几何

5.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6.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 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四书五经三字两雅一心, 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7. 负角化正角,正角化小角,小角化特角,特角求出函数值

数值知终边,终边知象限,象限知符号,符号判断角终边

横批:三角函数规律

8. 加减乘除数论四算算得今日缘结连理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绘就明天情深鸳鸯

9. 点线面体构建今天幸福爱情花

诗词歌赋颂扬未来温馨恩爱图

10. 三角式方程式函数式式式推算新人极为般配

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文文歌颂鸳鸯美满姻缘

11. 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算尽

好合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容

12. 岁月有极限,当选准人生坐标

追求无最值,须解好生活方程

13.莫恋昔日单求导 且看今朝重积分

14.加法减法乘除法法法定连理

中线垂线平分线线线结丝萝

15.加减乘除法定代数百年和合

点线面体缘结几何偕老白头

16.数式计算九章代数规矩描绘连理枝

点线测量三角几何方圆合并丝萝

17.单项式,多项式,有理式,无理式,式式分明

分析法,综合法,类比法,反证法,法法重要

18.数有形,形加数,数形结合显神威

因导果,果索因,因果相连分得清

19.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定义证准判定准

有理方程,分式方程,解法灵活解题活

20.数里乾坤大 形中日月长

21.凹函数凸函数凹凹凸凸凸现代数情怀

假命题真命题假假真真真显几何人生

2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加减乘除难算尽

平行直线相交直线异面直线,线线点线面体岂包完

23.六千年数学,旷世传来,想初等代数,解析几何,集合理论,积分方程,何其博大精深,极目古今悠,莫惊疑数海茫茫,形山隐隐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仰割圆刘徽,算率冲之,流数牛顿,过桥欧拉,真是超凡入圣,放怀天地阔,须礼赞勋名赫赫,伟业煌煌

24.整数点寒星,分数苍茫,任六则运算,翻腾数海

圆形如满月,矩形浩渺,凭三大难题,叠砌形山

包含数字的对联(六)
《对联2013》

包含数字的对联(七)
《对联 汪红英》

相关热词搜索:包含克勤克俭的对联 包含结婚和生子的对联 包含景字对联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包含数字的对联”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包含数字的对联"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677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