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白芷配伍禁忌

白芷配伍禁忌

2016-03-03 12:00:2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白芷配伍禁忌(篇一)《配伍禁忌》 中西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白芷配伍禁忌》,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芷配伍禁忌(篇一)
《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2009-02-06 09:02:44)标签:杂谈 中西药的配伍和使用2009-09-03 16:12近年来,由于疾病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地标升国标后,大量的中药制剂开始被临床采用,由于中药和西药各有所长, 目前在兽医疾病的防治中,中西复方药物的应用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二者连用在临床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中西医联合用药方面做出概述。中西药合方是我国中西兽药合璧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发挥中西兽药各自的特长 ,取长补短 ,提高防治效果。西药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很好的重复性,而中药好像从多靶点开始。因此有人打一个比方就是一个屋子里面有一堆苍蝇,西医就会采用一些高效的气雾剂直接对苍蝇作用,很快很有效很迅速,一下苍蝇就没有了。中医呢,发现苍蝇多是卫生条件不好,因此建议打扫卫生等环境管理开始。最终的结果是用气雾剂喷完后苍蝇没有了一会又会来一群,用中医的结果是虽然看起来苍蝇少了但是那些烦人的苍蝇要一下消除还需要时间。那么还不如中医去打扫卫生,西医来喷雾。这样有效结合就能很好很快解决问题。虽然这个比方不是很严谨,但是也大概表述了两种医疗体系下的差异。因此结合应该是满足市场要求的,如果只看到中西兽药合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就完全否定中西兽药合方制剂是不客观的。实践证明 ,中西兽药合方得当,用途防治效果相当好。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两种医学,医学就是解决疾病问题的,有差异只是思路而已。同样中西药也没有严格界限。中药,尤其是植物性中药和动物性中药 ,往往含有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化学成分 ,将这些化学成分分离提取出来 ,形成单一的化学物质 (或称单体 ),甚至人工合成或进行化学结构的改造,就变成了西药。如麻黄是中药 ,从麻黄中提取的麻黄素就成了西药;黄连是中药 ,小檗硷 (黄连素 )则被当成西药;常山是中药 ,常山酮就是西药 ;延胡索是中药等等。现在所谓的西药大多数都来源于天然物质 (中药 )。既然中药本来就是多种化学成分的复合体,为什么不可以将单一化学成分加入到其中而使兽药复方更加完善呢?况且除我国外 ,在世界其他国家如英国和德国 ,也在应用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配伍制成的复方药剂。实践证明 ,许多中西药复方制剂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这一点需要我们有关专家明白的,中药里面添加西药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要添加得当解决问题才是根本,而不是一味否定。一、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如上所述,中西医是两种文化下的结果,那么文化间的融合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那么中

西医之间的融合应该也是漫长的过程。既然是两种文化思维所指导下的两种医学就应该讲没有那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只有互相促进。难点在于中药和西药不能随意地加在一起。化学物质之间是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从药物的配伍规律来看,中药和西药配合在一起 ,既会产生功能相加、作用互补和毒性互制等有利的效应 ,也会出现作用相反、功能抵消及毒性加剧等不良后果。前者我们可充分加以利用 ,而后者则应尽力避免。但是这样的评价也仅仅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的认识下的评估,对中药来讲应该有失偏颇。但是这样的评价对目前来讲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如某些抗生素或磺胺与清热解毒中药合用,能增强抗菌效果 ,还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大大减少西药中毒的可能性,这些年比较成功的如维c银翘片对付感冒等,左旋咪唑与中药淫羊藿和黄芪配伍,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喹诺酮类与黄连或黄连素配伍可有效降低喹诺酮的耐药比率等。此外 ,在中西药之间还有许多未知的配伍禁忌有待探明。切实验证中西兽药合方制剂的应用和研究到目前为止还不很成熟,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不足 ,有关报道的依据有时也还不是太充分。所以目前来讲中西药结合目前临床有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存在的最大问题,解决的核心的是摆脱常规思维对中西医认识的思维定势。因此 ,在实际应用尤其是大批量广泛应用之前,应当进行严格的实验和验证。除做必要的药理和药化实验之外,尤其要经过反复的临床拆方实验,证明中西药合方确实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效果好才行。而且,临床实验的设计、实验方法、数据统计等应严格按规范操作 ,务必使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信度。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做,没有两三年乃至更长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企业应该做好心里准备而不是编数据。其次因为以上的原因导致大部分专家或者学者以及政府官员认为中药里面加西药是假药,不能做的,以至于好多优秀的组合都转入地下工作。包装上更不敢标注,导致用药困难,以至于中药里面加西药成为真正的洪水猛兽。兽药生产厂家出于利益目的,在生产中西兽药合方制剂时不标明成分,或只标出中药而隐瞒西药造成严重后果。这些年常见的使用中药出现的喹乙醇或者痢菌净、马杜霉素中毒等。二、配伍方法按照中医基本理论中西兽药配伍方法根据中药七情与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配伍。如增效配伍。药物配伍后 ,至少有一种药物疗效得到增强。如青霉素与金银花合用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再如蟾酥可使异烟肼治疗家禽腹

泻病的疗效明显增加。药物配伍时减少西药副作用如甘草酸与链霉素合用时,可大大降低链霉素的毒副作用。如辛夷花、苍耳子、防风、白芷、黄芩、桔梗、半夏等与磺胺类药合用治疗鸡传染性鼻炎。按照西医观点应该进行体外或者体内实验来印证。如理化性质方面如大环内酯类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导致部分分解失效,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再有药物与药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物质时也必然会影响吸收,如四环素然会对药物的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四环素类药与含有钙、镁、铝、铁等金属离子的天然中草药易形成溶解度小,不易被胃肠吸收的络和物 ,从而使含金属的离子的药物失效而降低疗效。四环素与含鞣质中草药虎杖、石榴皮、五倍子、乌梅等配伍 ,可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而影响吸收。以及药物连用后对其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等方面的影响。如: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时 ,因枳实能松弛胆道的总管括约肌 ,从而降低胆道内的压力,提高庆大霉素的有效浓度 ,影响药物的分布,提高疗效。合用后对药物转化的影响。如新霉素与乌梅、雄黄配伍,乌梅可使尿液酸化,则使碱性新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排泄增加。三、临床常见的中西药合用1、中药与抗生素合用青霉素与金银花、鱼腥草、青蒿、板兰根、蒲公英合用有协同作用 ,链霉素与骨碎补合用可以消除链霉素的耳毒性和过敏反应;庆大霉素与硼砂合用有增效作用;磺胺增效剂 ( TMP)与苦参、黄柏、蒲公英等合用 ,用于痢疾治疗有协同作用 ;呋喃口旦啶与山楂、甘草等合用可收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灰黄霉素与茵陈合用可以增加灰黄霉素的溶解度和吸收率 ,有协同作用。2、中药与抗寄生虫药合用甘草酸用能减轻酒石酸锑钾对胃肠道的刺激并能解除平滑肌痉挛起协同作用 ,敌百虫与大黄合用能增强对胆道蛔虫的驱虫效果。常山、中药与镇静药合用,柴胡与盐霉素合用治疗鸡球虫病等。氯丙嗪与地龙合用可以减轻氯丙嗪对消化系统和肝脏的不良反应,减轻毒副作用 ,戊巴比妥与灵芝、山楂、香附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环己巴比妥纳与蝉蜕、秦皮、附子、丹参等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3、中药与作用于消化道的药合用碳酸氢钠与广木香、高良姜合用可以提高胃肠溃疡的治愈率 ;氢氧化钠与黄芪、白芨合用可以发生相加作用提高疗效。但酶制剂不易与黄连、黄芩等合用 ,可使酶制剂活性降低,影响疗效。4、禁忌中西药联用必须严格把握配伍原则,分清药物的酸碱性,有无螯合物、络合物的形成及一种药物在体内形成的环境对另一种药物作用的发

挥、代谢产物的排泄有无影响。如黄柏的提取物,与四环素配伍后可产生毒性很大的化学物质,对动物健康造成极大危害。1.含重金属离子和Ca2+、Mg2+、A13+的药如朱砂、砒霜、龙骨、牡蛎、寒水石、明矾等中药不宜和四环素等药配伍应用,会影响疗效。也有学者发现,不同的中草药含微量元素不同,发挥作用不同,西药和这些微量元素结合,破坏了正常作用的发挥。 2.中药和西药的协同作用,如石决明、龙骨、牡蛎、石膏、蛤壳等含钙高的中药和洋地黄配伍有中毒的可能,不宜一起服用。 3.与鞣酸易结合的西药不能与含有鞣酸的中药一起应用,如大黄和利福平、硫酸亚铁、红霉素、维生素 B,不能一起应用,否则降低药物浓度,影响疗效。 4.酸性成分的中药可引起体内内环境的 pH值下降,影响部分西药在肾脏的排泄,出现毒性蓄积,对机体不利。如含有机酸的五味子、山楂、乌梅、女贞子与氨基甙类磺胺类药不宜同时应用。庆大霉素、新霉素与中药硼砂配伍可使其作用增强。 5.中药片剂和抗生素片剂相互拮抗,不宜同时服用。如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穿心莲片、黄连素片、双黄片、牛黄解毒片不能和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一起应用。6.如痢特灵与麻黄、丹参合方可产生毒副作用 ,导致血压升高;;麻黄与苯巴比妥有拮抗作用 ,合方会降低疗效。7.碱性西药如碳酸氢钠片、胃舒平片、氨茶碱、氢氧化铝与酸性中成药如山楂丸 (片)、乌梅丸、五味子丸、安胃丸、保和丸等同时服用 ,会因酸碱中和 ,降低药效。再如酸性西药环丙沙星、阿司匹林等与碱性中成药如乌贝散、痧气散、行军散同服将降低药效。综上所述 ,中西药之间的配伍 ,即不是简单的凑合 ,也不是机械地相加 ,而是有理论,有根据 ,有机的相结。在中西药配伍时,既要重视运用有益的配伍 ,以增加疗效及药物的稳定性,又要防止因配合而发生的配伍禁忌。避免给病畜造成痛苦和危害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1 中药注射液配伍常见的问题1.1 微粒的变化 吕氏等[1]将61种中药注射剂按治疗剂量配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发现:26种中药注射剂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00年版)标准,占实验总数42.6%。吴氏等[2]在净化环境下,用注射器按次临床用药量分别将中草药针剂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输液内混合,对药物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进行对照比较,发现输液中加入中草药针剂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不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1.2 热原反应的增加 当中药针剂与输液配伍后,热原的量可能累加到一定程度或配伍中污染均可导

致热原反应增加。1.3 混合液稳定性下降 中药注射液与输液及其他药物配伍后,可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呈现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氧泡等现象,使其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疗效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因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比如含有生物碱、皂苷、氨基酸等主要成分和一些未除尽的杂质,与输液或其他药物配伍后,可因pH值改变,发生氧化、水解、聚合等反应,而使混合液发生变化。1.3.1 配伍后混合液产生pH改变、浑浊、沉淀 周氏等[3]发现双黄连与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硫酸卡那霉素配伍后,溶液pH值升高,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有沉淀生成。赵氏[4]观察到,茵桅黄注射液与红霉素注射液混合后产生浑浊。殷氏等[3]发现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后有沉淀生成。陈氏[5]等认为,穿琥宁的主要成分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与硫酸阿米卡星、硫酸西索米星、硫酸妥布霉素些酸性较强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后,有沉淀生成。1.3.2 配伍后外观出现颜色变化 刘氏等[6]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在含有双黄连粉剂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氨苄青霉素,结果颜色即刻变深。张氏等[7]采用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分别加到含有双黄连注射液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颜色变为棕黑色。1.4 配伍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药效学改变 刘氏[8]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2h内稳定,4h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明显下降。解氏[9]等在清开灵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后,再配伍常用抗生素、维生素注射液时,发现与青霉素注射液、林可霉素、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2h后,有效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张氏[10]观察到茵桅黄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氯化钠和0.9%氯化钠注射液24h内,黄芩苷含量下降,认为药物配伍后,应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陈氏等[11]发现当茶碱及其衍生物与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时,后二者会严重抑制茶碱正常代谢,可致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氨苄青霉素与双黄连配伍后,经试验测定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用[12]。双黄连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配伍后,其混合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显著降低[13]。配伍后对血药浓度和药效学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需要调整剂量。1.5 不良反应增加 中药注射剂因成分复杂,再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反应难以预测,有的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后,可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合并用药愈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愈高。任氏[14]在清开灵

白芷配伍禁忌(篇二)
《白芷提取物》

白芷提取物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KinGreen】: 白芷提取物

【英文名称-KinGreen】: Dahurian Angelica Root Extract

【拉丁名称-KinGreen】: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原料别名-KinGreen】: 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臣,番白芷,兴安白芷,库页白芷,杭白芷,柱白芷或云南牛防风,川白芷,香棒,茞。

【产品来源-KinGreen】: 白芷提取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或杭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

【原料形态-KinGreen】: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圆锥形,具4棱。茎直径4~7厘米,茎和叶鞘均为黄绿色。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叶柄长,基部鞘状抱茎,2~3回羽状分裂,深裂或全裂,最终裂片阔卵形至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密生尖锐重锯齿,基部下延成柄,无毛或脉上有毛;茎中部叶小;上部的叶几仅存卵形囊状的叶鞘,小总苞片长约5毫米,通常比小伞梗短;复伞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萼缺如;花瓣黄绿色;雄蕊5,花丝比花瓣长1.5~2倍;花柱基部绿黄色或黄色。双悬果被疏毛。花期5~6月。果期7~

9月。白芷呈长圆锥形,长10-2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正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室。木质部约占横切面的1/3。气芳香,味辛。

【原料分布-KinGreen】: 白芷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栽培于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 Product—Brand 】: 西安金绿-Xi’an KinGreen

【化学成分-KinGreen】: 根含欧前胡骨酯(imperatorin),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别异欧前胡内酯(alloisoimpera-torin),别欧前胡内酯(alloimperato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异氧化前胡素(isooxypeucedanin),水合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 hydrate),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白当归脑(byakangelicol),新白当归脑(neobyakangelicol),珊瑚菜素(phellopterin),花椒毒酚(xanthotoxol),香柑内酯(bergapten)。

【供应厂家-KinGreen】: 西安金绿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流程-KinGreen】: 选材,煎煮、渗漉、回流、蒸馏、沉淀、静置、过滤、浓缩、干燥等过程。

【药理作用-KinGreen】: 1.抗炎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lg相当生药lg)4g/kg,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的炎症(P<0.01)。

2.解热镇痛作用:用蛋白胨皮下注射于大白兔背部造成的高热动物模型,1g白芷或杭白芷煎剂15g/kg,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8g/kg,对腹腔注射1%醋酸(0.l/kg)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作用与氨基比林8mg/kg类似,P<0.001。小白鼠热板法试验,给药前痛阈在30分钟以内者,灌胃给于白芷或杭白芷8g/kg,给药后60分钟,白芷及抗白芷对痛阈值明显提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01和0.01。

3.解痉作用:本品所含的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欧前胡素还能增加兔子宫的收缩力和蚯蚓肌的紧张性。东莨菪素对雌激素或氯化钡所致在体或离体大鼠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其ED50为0.09mg/kg。

4.对心血管的作用:本品所含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素对猫有降血压的作用,50mg/kg降低动脉压50%,作用维持时间为1.5小时。异欧前胡素与N-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可使猫动脉压降低的时间延长5-10倍。还能降低离体蛙心的收缩力。

5.抗菌作用:白芷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体外试验对11种菌株有抗菌作用;欧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MIC为100mcg/ml。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6.光敏作用: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以花椒毒素为最强,香柑内酯次之,异欧前胡素乙较弱。光敏活性物质可用来治疗白癜风。异欧前胡素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临床用红斑量测定证明有效。

7.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和自当归素具有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异欧前胡素的ED50 100μg/ml。

8.抗辐射作用:白芷甲醇提取物1g/kg于X线照射前5分钟腹腔注射,对小鼠皮肤损害有防护作用。

9.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景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

【毒性】 1.白芷煎剂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42.88g/kg;

醚提物灌胃小鼠的LD50为53.82g/kg;杭白芷小鼠灌胃煎剂的LD50为41.97g/kg;大鼠肌肉注射花椒毒素的LD50为160mg/kg、欧前胡素乙为335mg/kg、香柑内酯为945mg/kg。

2.欧前胡素乙每日给幼大鼠每75g体重2.5mg60天未见对鼠生长有明显影响,但可引起肝损害等。小量白芷毒素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等都有兴奋作用,能引起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呕吐等,大量可产生强迫性间歇性惊厥,继之全身麻痹。

【产品配伍-KinGreen】:1. 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2. 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3. 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4. 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名家论述-KinGreen】:1.李杲: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

2.王好古:白芷同辛夷、细辛用治鼻病,入内托散用长肌

白芷配伍禁忌(篇三)
《要药配伍归纳》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

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疥疮之要药:硫磺

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

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

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

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

理气良药:沉香

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

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

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

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

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

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

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

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

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

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

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

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

“呕家圣药”: 生姜

“疮家圣药”: 连翘

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治风通用药:防风

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夏月麻黄”:香薷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将军”:大黄

“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血中之气药”:川芎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 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

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

破伤风:防风蝉蜕 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全蝎蜈蚣

胃寒呕吐:丁香生姜 吴茱萸 高良姜 沉香

胃热呕吐:芦根竹茹 枇杷叶

胃火牙痛:石膏

阴署证:香薷

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项背强痛:葛根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太阳头痛:羌活

阳明头痛:白芷

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

鼻渊头痛: 辛夷 苍耳子细辛

引产: 天花粉

无汗骨蒸:牡丹皮

有汗骨蒸:地骨皮

梅毒:土茯苓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鸡眼赘疣:鸦胆子回

乳:芒硝(外用)麦芽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蚕沙

膏淋:萆薢

血淋:蒲黄

虚寒呃逆:丁香

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

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

肺胃出血:白及

手足皲裂:白及

脱发: 侧柏叶(外用)

阴疽流注: 白芥子

痨嗽及百日咳:百部

噤口痢:石菖蒲

休息痢:鸦胆子

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

口中甜腻:佩兰

排石:海金沙 金钱草 鸡内金 郁金 核桃仁

喉痹:络石藤 灯心草

口疮:吴茱萸

龋齿疼痛:筚拨

手足皲裂:白芨

失音:诃子 桔梗 胖大海

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 蜈蚣

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 白花蛇舌草 穿心莲金钱草半夏

退虚热:知母黄柏 牡丹皮 青蒿 白薇地骨皮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龟甲 鳖甲

利咽:薄荷牛蒡子 板蓝根 射干 山豆根马勃玄参 巴豆 牛黄 胖大海 桔梗

透疹:荆芥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升麻 葛根 浮萍芦根 紫草

升阳举陷:升麻柴胡 葛根 黄芪

亡阳证:附子 干姜

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

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

泻痢里急后重:木香

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

绦虫证:鹤草芽槟榔 南瓜子 雷丸 榧子 芜荑

风痰证:天南星

滑脱诸证:龙骨牡蛎

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

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 黑芝麻

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 沉香 磁石紫河车

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 柏子仁 核桃仁桃仁 决明子榧子苏子 冬葵子 栝楼 当归 何首乌 黑芝麻桑葚 肉苁蓉 胖大海 知母 生地黄锁阳 杏仁

烫烧伤:四季青紫珠 地榆 虎杖 侧柏叶

脱发:侧柏叶

疟疾:柴胡青蒿 草果 鸦胆子 槟榔 何首乌常山

胸痹:薤白

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 通草 漏芦 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

梅毒:土茯苓

脾胃虚寒吐泻:砂仁

血淋涩痛:石韦蒲黄

乳痈:蒲公英漏芦 丝瓜络 远志

肺痈:鱼腥草薏苡仁 栝楼

肠痈:红藤败酱草 牡丹皮 络石藤 薏苡仁栝楼大黄

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 半夏 紫苏

暑湿吐泻:白扁豆

高血脂症:山楂蒲黄 姜黄没药

降血压:杜仲夏枯草 决明子 青葙子 车前子罗布麻地龙 青木香 大蓟 小蓟 马兜铃桑白皮 荠菜 臭梧桐 淫羊藿 山茱萸 稀莶草 山楂

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蝉蜕熊胆 赤芍 石决明 珍珠母 紫贝齿 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

清心利尿:连翘 关木通 瞿麦 竹叶 淡竹叶

虚火咽痛:玄参

阴虚外感:玉竹

安蛔止痛:乌梅

麻黄配桂枝: 风寒表实无汗证.

麻黄配杏仁: 风寒束肺喘咳气逆.

麻黄配石膏: 肺热咳喘.

桂枝配白芍: 风寒表虚有汗证

柴胡配黄芩: 少阳寒热往来生

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

石膏配知母: 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

知母配黄柏: 阴虚火旺

知母配川贝母: 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栀子配茵陈: 湿热黄疸

黄连配吴茱萸: 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黄柏配苍术: 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

白薇配玉竹: 阴虚外感

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

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

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白芷配伍禁忌(篇四)
《中药配伍》

中 药 配 伍

解表药的配伍

1、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桂枝配芍药,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如桂枝汤。

3、生姜配半夏治胃寒呕吐,如小半夏汤。

4、荆芥配防风治风寒证,如荆防败毒散。

5、羌活配防风、白芷、细辛等治疗外感风寒头身疼痛,如九味羌活汤。

6、薄荷配荆芥、连翘、银花等治疗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如银翘散。

7、桑叶配菊花、连翘、桔梗等治疗肺燥风温,如桑菊饮。

8、菊花配天麻、钩藤治疗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如天麻钩藤饮。

9、柴胡配黄芩治疗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证, 如小柴胡汤。

10、升麻配葛根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以及麻疹初期,疹发不畅诸证,如升 麻葛根汤。

清热药的配伍

1、石膏配麻黄

石膏甘辛大寒,能清肺热止咳喘;麻黄甘温发汗、宣肺平喘;两药相合可治肺 热喘咳、发热口渴者,如麻杏石甘汤。

2、石膏配知母

石膏甘辛大寒,能清热泻火;知母甘寒,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两药相合相 须为用,可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如白虎汤。

3、黄连配木香

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辛苦性温,功能理肠胃气滞而止痛; 两药相合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疗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如芍 药汤。

4、黄连配吴茱萸

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下气; 两药合用可治疗肝火犯胃所致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如左金丸。

5、金银花配连翘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两药相合, 相须为用可治疗风热外感,如银翘散。

6、牡丹皮配大黄

牡丹皮辛苦微寒,凉血化瘀,消肿疗痈;大黄苦寒攻下,活血化淤,祛肠中滞 留之淤血;两药合用可泻热破瘀,使肠中湿热淤血迅速祛除而治疗肠痈,如大 黄牡丹汤。

泻下药的配伍

1、大黄配附子、干姜

大黄苦寒泻下,附子、干姜辛热可温阳散寒,三药合用,附子、干姜可制大黄 苦寒之性,而存其泻下之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大便秘结,如温脾汤。

2、大黄配芒硝

大黄、芒硝都能泻下攻积,二者相配相须为用,治疗积滞便秘,如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3、京大戟、甘遂及芫花相配

京大戟、甘遂及芫花三药都能泄水逐饮,三药相配相须为用治疗水肿、臌胀、 胸胁停饮证,如十枣汤。

4、甘遂配牵牛子

甘遂、牵牛子都为泻下逐水药,二者相须为用治疗腹大水肿、二便不通。

祛风湿药的配伍

1、独活配羌活

独活微温,功能祛风湿、散寒止痛、发表,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治腰以下风 寒湿痹;羌活性温,功能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解表,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 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两药合用,走里达表,散风寒湿痹力强,治风湿痛痹, 无论上下均可。

2、独活配桑寄生

独活性温,功能散风寒湿止痛;桑寄生性平,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两药 合用,既祛风湿又能强筋骨,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佳,如独活寄生汤。

化湿药配伍

1、藿香配香兰

藿香性温,功能化湿和中,解暑止呕,兼以解表;佩兰性平,功能化湿解暑。 两药合用,既能解暑和中,又善解暑,且兼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 也无论有无表证,都可以用。

2、厚朴配苍术

厚朴性温,功能燥湿、行气、消积;苍术性温,功能燥湿健脾。两药合用,既 能燥湿行气,又能消积健脾,凡寒湿中阻或夹食积者均可应用。

利水渗湿药配伍

1、茯苓配猪苓

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两药合 用,利水渗湿力强,治疗水湿内停或兼脾虚者,如猪苓汤。

2、茵陈配栀子

茵陈苦微寒,功能清利湿热退黄;栀子苦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利湿退黄。 两药合用,清热利湿退黄作用强,治湿热黄疸效佳,如茵陈蒿汤。

温里药的配伍

1、干姜配附子

干姜辛热无毒,功能回阳通脉、温中散寒;附子辛热有毒,功能回阳救逆。两 药合用,不但回阳救逆力强,而且温中散寒效佳,亡阳虚脱及中脏寒盛者均可 以用。

2、肉桂配附子

肉桂辛甘而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通脉;附子辛热,功能补火助阳、散寒止 痛。两药合用,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力强,肾阳虚衰、脾肾阳衰及里寒重症均 可应用。

理气药的配伍

1、陈皮配半夏

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辛温,功效燥湿化痰, 善行散水湿。两药相合燥湿化痰力强,凡痰湿滞中客肺均可选用。

2、枳实配白术

枳实辛苦酸温,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白术苦甘而温,功效补气健脾,燥 湿利水。两药合用,既补气健脾,又行气消积祛湿,治疗脾虚气滞夹积夹湿。

3、薤白配瓜蒌

薤白苦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瓜蒌甘微苦寒,善清 热化痰,宽胸散结,兼能润肠通便。两药相配,既能化痰散结,又能宽胸通阳, 常用于痰浊闭阻,胸阳不振的胸痹证。

止血药的配伍

1、大蓟配小蓟

两药均性凉,功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同用药力更强治疗血热出血诸证 及热毒疮肿。

2、地榆配槐花

地榆微寒,善清下焦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槐花微寒,善清大肠之火而凉血止 血。两药合用,可治疗血热出血证,尤宜痔疮痈肿出血及便血。

活血化瘀药的配伍

1、川芎配柴胡、香附

川芎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且上行头巅,下走血海;柴胡苦辛微寒, 功能善疏肝解郁;香附辛平,功能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三药合用既能疏肝

解郁,又能理气和血,凡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痛经、经闭及月经不调之证皆可 用之。

2、郁金配石菖蒲

郁金辛苦而寒,功能解郁开窍,清心凉血;石菖蒲辛苦而温,功能开窍醒神, 化湿豁痰。两药合用,既能化湿豁痰,又能清心开窍,治痰火湿热蒙蔽清窍之 神昏、癫狂、癫痫。

3、蒲黄配五灵脂

蒲黄性平,生用活血化瘀而止血,炒用收涩止血略兼化瘀;五灵脂性温,生用 长于活血止痛,炒用偏于化瘀止血。两药合用,无论生用炒用均能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

1、桔梗配杏仁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其药善升,能载药上行, 有“诸药之舟楫”之称;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其性善降。两药相合一升一降,能宣肺降气而止咳平喘。

2、白芥子配陈皮

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陈皮辛苦温,归 脾肺经,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两药合用,温肺化痰力强。

安神药的配伍

磁石配朱砂

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善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磁石益肾阴,潜肝阳,主治肾虚肝旺,肝火扰心之心神不宁。两药相配主治肾虚肝旺,肝火上炎,扰动心神或惊恐气乱,神不守舍所致的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及癫痫,如磁朱丸。

平肝息风药的配伍

1、僵蚕配全蝎 相须为用治疗口眼斜,如牵正散。

2、天麻配钩藤 二药均能平肝,相须为用常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 胀头痛。如天麻钩藤饮。

开窍药配伍

1、麝香配冰片

麝香配冰片组成凉开之剂,用于治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 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如安宫牛黄丸。

2、苏合香配麝香

苏合香配麝香组成温开之剂,用于治疗中风痰厥,惊痫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 者,常与安息香、檀香等同用,如苏合香丸。

补益药的配伍

1、甘草配大枣

二者均能补气健脾、解毒、缓解药性,常相配伍,用来补气健脾,缓解药性, 如桂枝汤。

2、黄芪配当归

黄芪为补气健脾要药,当归为补血要药,两药合用取气能生血之义,常治疗血 虚证。

收涩药的配伍

1、赤石脂配禹余粮 两药相须而用治疗久泻、久利,如赤石脂禹余粮汤。

2、莲子配芡实

两药皆归肾经,相须而用治疗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如金锁固精丸。

拔毒化腐生肌药的配伍

1、升药配煅石膏

升药配煅石膏为外科常用丹药,升药与煅石膏用量比为1:9称为九一丹,拔 毒力较轻而收湿生肌力较强,2:8称八二丹,3:7称七三丹,1:1称五五丹, 9:1称九转丹,拔毒提脓之力逐步增强。

2、砒时配淡豆豉 砒石配淡豆豉治疗经久不愈的寒痰咳喘如紫金丹。

白芷配伍禁忌(篇五)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白芷的主要应用》

白芷的应用,主要有如下五方面:

1.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与配伍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风热散(《仙拈集》)。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神仙飞步丹(《袖珍方》)。

3.鼻渊。本品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4.带下证。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5.疮痈肿毒。本品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大全良方》);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

白芷配伍禁忌(篇六)
《中药配伍重点》

中药学总结 一、圣药

1、“呕家圣药”: 生姜 2、“疮家圣药”: 连翘 二、通用药

1、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2、治风通用药:防风 3、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三、经典用语

1、“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2、“夏月麻黄”:香薷 3、“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4、“将军”:大黄 5、“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6、“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7、“血中之气药”:川芎 8、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 血瘀、血虚) 9、“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10、“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 11、“祛瘀生新”:桃仁 12、“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13、“风药中之润剂” 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四、病证选药

1、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

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

(肝肾虚亏) 桑寄生(肝肾虚亏)续

断(肝肾虚亏) 菟丝子(肾虚)

2、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

3、破伤风:防风 蝉蜕 天南星 白

附子 天麻 全蝎 蜈蚣

4、胃寒呕吐:丁香 生姜 吴茱萸

高良姜 沉香 5、胃热呕吐:芦根 竹茹 枇杷叶 6、胃火牙痛:石膏 7、阴署证: 香薷

8、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9、项背强痛:葛根

10、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11、太阳头痛:羌活 12、阳明头痛:白芷 13、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 14、鼻渊头痛: 辛夷 苍耳子 细辛 15、引产: 天花粉 16、无汗骨蒸:牡丹皮 17、有汗骨蒸:地骨皮 18、梅毒:土茯苓 19、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20、鸡眼赘疣:鸦胆子 21、回乳:芒硝(外用) 麦芽 22、诸骨鲠喉:威灵仙 23、吐泻转筋:木瓜 蚕沙 24、膏淋:萆薢 25、血淋:蒲黄 26、虚寒呃逆:丁香 27、寒疝腹痛:乌药 荔枝核 28、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 29、肺胃出血:白及

30、、手足皲裂:白及

31、脱发: 侧柏叶(外用)

32、阴疽流注: 白芥子 33、痨嗽及百日咳:百部

34、噤口痢:石菖蒲 35、休息痢:鸦胆子

36、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 37、口中甜腻:佩兰

38、排石:海金沙 金钱草 鸡内金 郁金 核桃仁

39、喉痹:络石藤 灯心草 40、口疮:吴茱萸 41、龋齿疼痛:筚拨 42、手足皲裂:白芨

43、失音:诃子 桔梗 胖大海

44、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 蜈蚣

45、毒蛇咬伤:紫花地丁 蚤休 白花蛇舌草 穿心莲 金钱草 半夏

46、退虚热:知母 黄柏 牡丹皮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龟甲 鳖甲

47、利咽:薄荷 牛蒡子 板蓝根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玄参 巴豆 牛黄 胖大海 桔梗 48、透疹:荆芥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升麻 葛根 浮萍 芦根 紫草

49、升阳举陷:升麻 柴胡 葛根 黄芪 50、亡阳证: 附子 干姜

51、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 52、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 53、泻痢里急后重:木香 54、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 55、绦虫证: 鹤草芽 槟榔 南瓜子 雷丸 榧子 芜荑

56、风痰证: 天南星 57、滑脱诸证:龙骨 牡蛎

58、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 59、乌须黑发:何首乌 女贞子 黑芝麻

60、肾不纳气之喘:蛤蚧 补骨脂 沉香 磁石 紫河车

61、润肠通便:火麻仁 郁李仁 柏子仁 核桃仁 桃仁 决明子 榧子 苏子 冬葵子 栝楼 当归 何首乌 黑芝麻 桑葚 肉苁蓉 胖大海 知母 生地黄 锁阳 杏仁

62、烫烧伤:四季青 紫珠 地榆 虎杖

侧柏叶

63、脱发:侧柏叶 64、疟疾:柴胡 青蒿 草果 鸦胆子 槟榔 何首乌 常山 65、胸痹:薤白

66、通经下乳:路路通 关木通 通草 漏芦 王不留行 穿山甲 冬葵子 67、梅毒:土茯苓

68、脾胃虚寒吐泻:砂仁 69、血淋涩痛:石韦 蒲黄

70、乳痈:蒲公英 漏芦 丝瓜络 远志

71、肺痈:鱼腥草 薏苡仁 栝楼 72、肠痈:红藤 败酱草 牡丹皮 络石藤 薏苡仁 栝楼 大黄

73、梅核气证:绿萼梅 紫草 半夏 紫苏

74、暑湿吐泻:白扁豆

75、高血脂症:山楂 蒲黄 姜黄 没药

76、降血压:杜仲 夏枯草 决明子 青葙子 车前子 罗布麻 地龙 青木香 大蓟 小蓟 马兜铃 桑白皮 荠菜 臭梧桐 淫羊藿 山茱萸 稀莶草 山楂 77、明目退翳:秦皮 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 蝉蜕 熊胆 赤芍 石决明 珍珠母 紫贝齿 枸杞子 木贼 78、扩瞳:青葙子

79、清心利尿: 连翘 关木通 瞿麦竹叶 淡竹叶

80、虚火咽痛: 玄参 81、阴虚外感: 玉竹 82、安蛔止痛: 乌梅

五、配伍用药

1、麻黄配桂枝: 风寒表实无汗证。

2、麻黄配杏仁: 风寒束肺喘咳气逆。

3、麻黄配石膏: 肺热咳喘。 4、桂枝配白芍: 风寒表虚有汗证。

5、柴胡配黄芩: 少阳寒热往来 6、生葛配黄芩、黄连: 湿热泻痢初起

7、石膏配知母: 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

8、知母配黄柏: 阴虚火旺 9、知母配川贝母: 阴虚劳嗽 肺燥咳嗽

10、栀子配茵陈: 湿热黄疸 11、黄连配吴茱萸: 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12、黄连配木香: 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13、黄柏配苍术: 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

14、白薇配玉竹: 阴虚外感 15、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

16、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

17、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18、苍术配厚朴、陈皮: 湿阻中焦或夹食积

19、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 20、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

21、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

22、丁香配柿蒂: 虚寒呕逆 23、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

24、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

25、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

26、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

27、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28、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29、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

30、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

31、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32、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 33、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

34、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

35、、升麻:中气下陷诸证 36、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37、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

白芷配伍禁忌(篇七)
《桃花白芷酒》

桃花白芷酒

采集花苞初放的桃花300克,白芷40克同放于瓶中,加上等白酒1000毫升,密封,一个月后开封取用。每日早晚各饮桃花白芷酒1盅,同时倒少许药酒于手掌之中,双手对擦,待手心发热后,来回擦面部。本方能去除脸部黑斑,治疗面色无华、黑斑及产后脸色黯黑等,一般使用40~60天,可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

1、桃花性味甘、平,无毒,可消食顺气,痰饮,积滞,小便不利,经闭。本方单味减肥美容护肤,是极好的美容品。

桃花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能疏通经络,扩张末梢毛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供给,滋润皮肤。防止色素在皮肤内慢性沉淀,有效地清除体表中有碍美容的黄褐斑、雀斑、黑斑。

2、白芷: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5米。根粗大,直生,有时有数条支根。多生于河岸、溪边,以及沿海的丛林砾岩上。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禹白芷主产河南禹州一带。根入药。去须根,不能水洗。

别名: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臣,番白芷,兴安白芷,库页白芷,杭白芷,柱白芷或云南牛防风,川白芷,香棒,茞。

性味归经:气芳香,味辛、温、微苦。归肺、胃经。祛风散寒,活血排脓,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名家论述

①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

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

②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盖古人用药,既知药性之所长,又度药性之所短,而后相人之气血,病之标木,参合研求,以定取舍,故能有显效而无隐害,此学者之所殚心也。

临床应用

①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

②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A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B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C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D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

③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④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虚血热者忌服。

药方选录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白

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都梁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

⑤治鼻渊(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邪热循经上蒸,犯及鼻窍;或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或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等引起)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

3、细辛与白芷,均属于辛温解表药,都兼有祛风止痛作用之共同点,故常并用于治疗新久风邪头痛、风寒湿痹之关节疼痛,或寒邪侵袭所致的牙痛及眉棱骨痛等。但细辛有温化痰饮之效,还可用于痰液白而清稀的肺寒咳喘证;而白芷有消肿排脓之长,可用治疮疡,初起能散结消肿,溃后能排脓,为治疮疡或鼻渊的辅助药,还能治寒湿所致的白带过多。

白芷、细辛在头痛方剂中的使用也很普遍,两者常相互配伍应用,其使用频率仅次于川芎,临床药用剂量也较传统规定剂量明显增加。 白芷芳香上达,能通九窍,疗风通用,祛风止痛;细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能上达巅顶,能利耳目,走窍达骸,无微不至。所以,白芷、细辛二者伍用,有良好的祛风、散寒、止痛作用。

作为头痛治疗的引经药物,白芷走阳明经,善治头面部痛;细辛走少阳经,善治巅顶部痛。作为头痛的外治药物,白芷、细辛常配用研末,成为头痛证之鼻腔用药的首选药物。且细辛善治牙痛,既可单用或与白芷同用煎汤含漱,若胃火牙痛,则配石膏、黄芩等泻火的药物;白芷则为鼻渊头痛要药,常与细辛同用,或配伍苍耳、辛荑等药而成苍耳散。可见,白芷、细辛又同为治疗鼻源、齿源性头痛主药。白芷、细辛均辛温芳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又为治风寒偏正头痛所必用之品。白芷、细辛与川芎、羌活等药配伍,又组成著名的川芎茶调散。

关于细辛的临床用量,《本草别说》谓:“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由于古有“细辛不过伍”之说,历代医家不擅越此禁区。现代教科书亦遵之为旨,其用量多界定在1—3克。近年来已渐突破这一用药习惯其用量有递增之势,细辛用治头痛剂量从3克、5克、7.5克、10克逐渐往上递增,多者用至15

—18克,用至20克者也不乏其人。对细辛进行家免毒性实验后指出,热煎后细辛毒性减低,大剂量应用具有镇痛作用,临床上剂量从3克逐渐加至30克,入汤剂煎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未发现毒副作用,但对阴虚内热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减退者,无论煎剂、散剂,均应慎用。

相关热词搜索:白芷配伍 白芷的配伍 配伍禁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白芷配伍禁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白芷配伍禁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782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