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2016-03-04 12:59: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共4篇)包含-”情”-字的成语包含-”情”-字的成语 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 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1▲爱博而情不专 △àibïãr...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包含-”情”-字的成语》

包含-”情”-字的成语.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

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 贫穷和爱,越

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1▲爱博而情不专 △àibïãrqíngbùzhuün △典故:对人或事物的

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

情不专。” △例子: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惭愧自己是个‘~’的人;虽者想着只选定

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朱自清《那里走》)

2▲暧昧之情 △àimâizhÿqíng △典故: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

断天下狐疑之狱。” △例子:而孤男寡女并外一室,不无~。(清·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五回) 3▲不近人情 △bùjìnrãnqíng △典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子: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

十二回)

4▲不情之请 △bùqíngzhÿqǐng △典故: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例子: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

(杨绛《冒险记幸》)

5▲不徇私情 △bùxúnsÿqíng △典故: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6▲触景生情 △chùjǐngshýngqíng △典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例子:人在~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7▲打情骂俏 △dǎqíngmàqiào △典故: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例子:高兴起来,简直不分主仆,~的搅做一团。(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8▲淡水交情 △dànshuǐjiüoqíng △典故: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9▲动之以情 △dîngzhÿyǐqíng △典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10▲睹景伤情 △dǔjǐngshüngqíng △典故: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

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11▲睹物兴情 △dǔwùxÿngqíng △典故: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

义必明雅。” 12▲对景伤情 △duìjǐngshüngqíng △典故: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出处:元·无名氏《集贤宾·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13▲多情善感 △duōqíngshàngǎn △典故: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14▲儿女情长 △ãrnǚqíngcháng △典故:指过分看重爱情。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中:“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15▲法不徇情 △fǎbùxùnqíng △典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

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16▲反哺之情 △fǎnbǔzhÿqíng △典故: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可谓慈孝矣。” △例子:他按月把钱寄给乡下的母亲,好让母亲从这~中来体会儿子对她的孝心。 17▲反面无情 △fǎnmiànwúqíng △典故:形容翻脸不认人。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第三十四出:“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

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 18▲风情月债 △fýngqíngyuâzhài △典故:比喻有关男女恋爱的事情。 △例子:司人间之~,掌人世之女怨男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19▲风土人情 △fýngtúrãnqíng △典故: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例子: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清·文康《儿

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20▲抚景伤情 △fǔjǐngshüngqíng △典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出处: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

途之泣。” 21▲甘心情愿 △günxÿnqíngyuàn △典故: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例子: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选集·愚

公移山》)

22▲感情用事 △gǎnqíngyîngshì △典故: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例子:~罗霄长叹一声:“小马!不是~的时候。”(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下集第一章) 23▲高情远致 △güoqíngyuǎnzhì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典故: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24▲故剑情深 △gùjiànqíngshýn △典故: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

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25▲含情脉脉 △hánqíngmîmî △典故: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

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

“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26▲豪情逸致 △háoqíngyìzhì △典故: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

逸致,飘飘若仙。” 27▲豪情壮志 △háoqíngzhuàngzhì △典故: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例子: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现见坚强。(茅盾《温故以知新》) 28▲红情绿意 △hïngqínglǜyì △典故: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29▲厚貌深情 △hîumàoshýnqíng △典故: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 △出处:《庄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 30▲怀土之情 △huáitǔzhÿqíng △典故: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31▲即景生情 △jíjǐngshýngqíng △典故: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例子:善咏物者,妙在~。(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 32▲寄兴寓情 △jìxìngyùqíng △典故:寄:寄托;寓:含;兴:兴致。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3▲见景生情 △jiànjǐngshýngqíng △典故: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

应变。 △出处:元·宫大用《七里滩》

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34▲矫情镇物 △jiǎoqíngzhânwù △典故: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 △出处:《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例子:仿佛羽扇纶巾,谈笑可以退敌,强学谢安的~,只怕真到紧急关头,拿不出谢安的

那一份修养。(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35▲近乡情怯 △jìnxiüngqíngqiâ △典故: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

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出处:唐·宋之问《汉江》:“岭

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6▲径情直遂 △jìngqíngzhísuì △典故: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出处:《歇冠子·著希》:“故君子弗径情而行也。” △例子: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的。(毛泽东《论持久战》) 37▲径情直行 △jìngqíngzhíxíng △典故: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出处:《歇冠子·著希》:“故君子弗径情而行也。” 38▲伉俪情深 △künglìqíngshýn △典故:伉俪:夫妻,配偶。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出处:明·沈得符《万历野获编》:“盖圣德仁厚,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伉俪情更

加笃挚。” 39▲揆情度理 △kuíqíngduïlǐ △典故:按照情和理估量。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例子:不怪;~想了去,此中也小小的有些天理人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

回)

40▲来情去意 △láiqíngqùyì △典故: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41▲离情别绪 △líqíngbiãxù △典故: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宋·欧阳修《梁州令》:“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42▲两相情愿 △liǎngxiüngqíngyuàn △典故:两方面都愿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

赘做个女婿。” △例子:搞合资企业必须~。 43▲流水无情 △liúshuǐwúqíng △典故: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 △例子:落花有意,翻成就无意姻缘;流水无情,倒做了有情夫妇。(清·钱彩《说岳全传》

第七十八回)

44▲略迹原情 △lûâjìyuánqíng △典故: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出处: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英君察相,尚能略其迹而原其心;感其诚而哀其遇。” △例子: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许他一个烈字。(鲁迅《坟·我的节烈

观》)

45▲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luîhuüyǒuyì,liúshuǐwúqíng △典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出处:《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46▲脉脉含情 △mîmîhánqíng △典故: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

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

“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47▲貌是情非 △màoshìqíngfýi △典故: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出处:《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48▲七情六欲 △qÿqíngliùyù △典故: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 △出处:《礼记·礼运》:“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49▲情不可却 △qíngbùkþquâ △典故:情面上不能推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闺臣、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紫菱情不可却,

只得应允。” 50▲情不自禁 △qíngbùzìjìn △典故: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例子:她又~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51▲情窦初开 △qíngdîuchūküi △典故: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52▲情急智生 △qíngjíshýngzhì △典故: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应变的好办法。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汤升情急智生,忽然想出一条主意。” 53▲情见乎辞 △qíngjiànhūcí △典故:心意在言辞中显露出来。 △出处:《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54▲情见乎辞 △qíngxiànhūcí △典故: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出处:《易·系辞下》:“圣人之情见乎辞。” 55▲情见势屈 △qíngxiànshìqū △典故: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

在劣势的地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

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

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56▲情景交融 △qíngjǐngjiüorïng △典故: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例子:好的诗篇必然是~,理在其中。 57▲情人眼里出西施 △qíngrãnyǎnlǐchūxÿshÿ △典故:比喻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 △出处:清·翟灏《能人编·妇女》:“情人眼里出西施,鄙语也。” 58▲情深潭水 △qíngshýntánshuǐ △典故:比喻友情深厚。 △出处: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9▲情恕理遣 △qíngshùlǐqiǎn △典故:恕:原谅;遣:排遣。以情相恕,以理排遣。指待人接物宽厚和平,遇事不加计较。 △出处:《晋书·卫玠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

喜愠之容。” 60▲情随事迁 △qíngsuíshìqiün

篇二:《论诗三十首 详细解析》

诗词名:论诗三十首 作者:元好问朝代:金 体裁:七绝 类型:

--------------------------------------------------------------------------------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家。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但是目前对全部《论诗三十首》作注解的,并不多见。笔者结合电大教学的需要,试图对之进行简要分析。

编辑本段《论诗三十首》的注解

第一首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汉谣,指汉乐府民歌。 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后来便以“什”指诗篇。 泾渭各清浑,泾水、渭水一清一浊,合流时清浊分明,泾渭各清浑即指泾渭分明。

这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一首,表明了他写这组论诗诗的动机、目的和标准。元好问以《诗经》的风雅传统为“正体”,认为汉乐府和建安文学是这一传统的继续,他针对宋金诗坛上的一些弊病和“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的淆乱,以“诗中疏凿手”为己任,要在纵览诗歌创作的历史中正本清源,区别正伪,使之泾渭分明,从而廓清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二首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这首诗反映了元好问推崇建安诗人的具有雄浑刚健风骨之美的诗歌。他首推曹植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为诗中“两雄”,以“坐啸虎生风”形象地比喻他们的诗歌风格雄壮似虎。曹、刘是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钟嵘评曹植的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评刘桢“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艳,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标举曹刘,实际上是标举了他们所代表的内容充实、慷慨刚健、风清骨俊的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

西晋诗人刘琨,被认为“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有“清拔之气”(《诗品》)。元好问推出刘琨,正是从其可比建安诸子的慷慨悲壮,梗概多气的艺术风格着眼的。

第三首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邺:邺城,东汉末曹操的据守之地,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及其他文人环绕,形成了邺下文学集团。是建安文学的中心。

元好问认为西晋诗坛中继承了建安文风的有不少,建安风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也有了“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评张华诗语)的诗歌。建安风骨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歌风格,所以他以张华为例,认为张华虽然以其诗绮靡婉艳,文字妍冶而名高一时,但是缺乏豪壮慷慨之气,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奈若何”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不满情绪,对诗歌绮靡文风的发展的认识。 第四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田园居》等都体现了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旨趣和艺术特征。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两句表明,虽然陶渊明高卧南窗,向往古代,但他并不超脱,还是运用自然平淡的文笔反映了晋代的现实。这个观点深刻指出,陶渊明与晋代现实的联系并未超脱于现实之外。

第五首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这首诗评论了西晋正始诗人阮籍。阮籍所处时代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本有济世之志,但不满司马氏的统治,姑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做出了不少惊世骇俗的事情,世人以为阮籍狂、痴。但元好问深知阮籍“不狂”,看到了阮籍心中的“块垒”,认识到了阮籍诗中的真情郁气(“高情”)。元好问认为阮籍的诗笔纵横,如长江奔流,神与俱远,正是他高尚情怀、胸中不平之气的表现。这说明元好问认识到了写诗须有真情实感,反映了他对阮籍狂放品格的称许,对阮籍在黑暗统治下隐约曲折、兴寄深远的风格也是肯定的。

第六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第七首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首诗评论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描绘了开阔壮美而又和平安定的草原风光,有豪放刚健、粗犷雄浑的格调。元好问重视民歌,前两句他肯定、推崇这首民歌慷慨壮阔深厚的气势,推举它不假雕饰而浑然天成。

后两句点出了中原文化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敕勒本是北方一个游牧民族名称,居住地方在敕勒川(今山西北),元好问认为,看《敕勒歌》的产生和风格,是中原的慷慨豪迈的气魄传给了阴山下少数民族的艺术作品。《敕勒歌》表现了我国境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第八首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 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

第九首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费览观:费,费力。览观,阅读

难:(读第四声),祸害

这首诗是批评陆机。陆机和潘岳是西晋文坛齐名的代表人物。《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元好问认为“陆文犹恨冗于潘”,写诗如果争相绮靡、篇幅冗长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诗歌既然是传达心声与真情,意尽就该言止,不要太多太长,不须摇唇鼓舌,多所铺张。这里也体现了元好问注重诗歌真情实感,反对形式华艳的观点。 第十首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特,只是。

少陵,天宝中,杜甫客居长安近十年,住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微之,元稹字。

这首诗是元好问针对元稹评论杜甫的言论的再评论。元稹在为杜甫所写的墓志铭中特别推重杜甫晚年所写的长篇排律诗“铺陈始终,排比声律”,认为这方面李白连它的门墙也达不到。的确,杜甫在诗歌语言艺术上是很下功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誓不休”。杜诗格律严谨,对仗工稳,尤其是晚年的长篇排律更为精细,“晚节渐于诗律细”。这是优点,但是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过于雕琢和堆砌的副作用。如,后来宋代的江西诗派也杜甫为宗,但侧重于杜甫诗歌炼字造句方面的形式技巧,而忽略了杜甫诗歌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即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忧国忧民的进步思想和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忽略了杜诗多样化的风格和艺术上全面的成就。因而,元好问对元稹的批评是有现实意义的。

杜甫的晚年的长篇排律固然功力深厚,但多投赠之作,也非最精粹部分。元好问认为杜甫的排比铺张只不过是一种手法,元稹过分称颂这种手法,单把“排比铺张”当作不可逾越的藩篱,是错把似玉的石块当成连城璧了。这也体现了元好问反对过分讲求声律对偶以及对诗歌社会现实内容的关注。

第十一首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象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才能激发内心的感受,写出入神的诗句。如果一味去“暗中摸索”,临摹前人的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的(“总非真”)。这样,

元好问就在杜甫和杜诗的影写者们中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真、假诗人地界限。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这首诗评论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除了一些针砭现实的政治诗,其咏物抒情诗(包括爱情诗)往往情调幽美,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以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表现出朦胧多义的特点。元好问引用《锦瑟》中的诗句,正是因为《锦瑟》一诗词义隐晦,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都难以服众。在这首诗中,元好问表达了对李商隐诗歌含情深邈的向往,同时也对难以索解表示了遗憾和讽刺性的批评。

第十三首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这首诗是批评卢仝的追求险怪的诗风。中唐时追求险怪诗风的主要是韩孟诗派。韩愈的诗风的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他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景物;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怪幻诡谲的构思,创造匪夷所思的形象;以文为诗,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就生,因难见巧。韩孟诗派开一代诗风,在创造出雄奇险怪的意象,在反对传统锐意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难免流入另一种险怪艰奥,拼凑堆砌,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卢仝受到韩愈的影响,诗作过于好奇逞怪。元好问否定了这种诗歌风格,认为这种创作是“鬼画符”。

第十四首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这首诗批评重山林隐士诗轻贱台阁仕宦诗的现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识分子所谓嶙峋傲骨、孤芳自赏的精神风貌,认为台阁仕宦都是脑满肠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禄熏心、仁义礼智满口之徒的卖弄学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盗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学,或有借以自重。元好问借质疑三国时华歆掷金的典故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质疑。

第十五首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 “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第十六首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这首诗是评论幽僻清冷的诗歌风格。大凡万古言情之作,皆凄切如秋虫之悲鸣;抚写境象,也凄凉如山鬼的零泪。前二句泛叙古今悲情,构造出一片悲愁哀苦的境界。一般认为这两句是在说李贺,因李贺诗中常有“秋虫”、“山鬼”的意象;也有认为指李贺、孟郊二人,因

孟郊常以“秋虫”自喻。这两句可解释为泛说全体这类相似风格的诗人。 孟郊、李贺都穷愁不遇,作诗都好苦吟,诗风都较幽冷。 穷愁本是人生不幸,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处穷。元好问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应该是“厄穷而不悯,遗佚而不怨”(《杨叔能小亨集引》)。孟郊、李贺显然没有如此泰然,寒乞之声不绝于耳,诗境幽冷凄婉。元好问反对幽僻凄冷的诗歌境界,即他所说,“要造微,不要鬼窟中觅活计”(卷五十四《诗文自警》)。孟郊诗歌可谓造微,但他所得不过是秋虫之类幽微之物。李贺也是如此,有些诗篇正是从“鬼窟中觅活计”。孟郊、李贺的这种诗风,与元好问尚壮美、崇自然之旨相背,故元好问讥评之。 后两句“鉴湖春好无人赋,夹岸桃花锦浪生”,正如宗廷辅所说,是“就诗境言之”。“夹岸桃花锦浪生”是李白《鹦鹉洲》中的诗句,元好问借此来形容鉴湖(又名镜湖)春色,展现的是与孟郊、李贺迥然不同的开阔明朗、清新鲜活的境界。“无人赋”三字又表明,他的批评对象绝非孟郊、李贺个别诗人,而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晚唐贫士文人,特别是与孟郊近似的一些诗人。 由此可见,该诗是通过孟郊、李贺来批评中晚唐穷愁苦吟一派诗人,没有盛唐开阔明朗气象,而流于幽僻凄冷。

第十七首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这首诗是批评拘忌声病以成诗的人。讲究声律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对于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感有重要意义。但是对格律规定过于细密,过于雕琢,拘忌于声韵等形式,就会使文学创作受到很大的束缚。元好问崇尚自然天成的诗歌风格,不满那些对声律音韵过于雕琢的作品。后两句,元好问举出元结耽爱山中自然水声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没有人为配制音韵曲调的自然之声,也如天籁之音美妙。

第十八首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潮阳,今广东潮州,教材281页注释为“今广东潮阳”有误。

“诗囚”句,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诗囚,“为诗所囚”,指孟郊、贾岛作诗苦吟,讲求炼字铸句,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孟郊以穷愁为诗,至死不休,处高天厚地之大,而自我局限于穷苦之吟,真似一个诗中的累囚。“诗囚”二字,与“高天厚地”形成藐小与巨大的强烈对比,亦可见好问之别具匠心,造句用语新颖别致。“死不休”的夸饰手法,亦比“死方休”、“死即休”来得巧妙,勾勒穷愁不断,极深刻独到。

这首诗是评论孟郊的诗,元好问认为他根本不能与韩愈的诗相提并论。孟郊与韩愈同为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但有不同。孟郊一生沉落下僚,贫寒凄苦,郁郁寡欢,受尽苦难生活的磨难,将毕生精力用于作诗,以苦吟而著称。孟郊的才力不及韩愈雄大,再加上沦落不遇的生活经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使得他的怪奇诗风偏向个人贫病饥寒,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被称为“郊寒”。而韩愈的诗歌虽有怪奇意象,但却气势见长,磅礴雄大,豪放激越,酣畅淋漓。司空图说他“驱架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韩愈的这种气势雄浑,天然化成的诗歌风格正是元好问所崇尚的,而孟郊的雕琢和险怪的风格正是元好问所批判的。因此,元好问认为孟郊和韩愈不能相提并论,韩愈的作品如江山万古长存,与孟郊比,一个如在百尺高楼,一个如在地下。不过,在诗中元好问对孟郊也有同情之意。

第十九首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篇三:《成语词典E-F》

【阿世取容】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阿世媚俗】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阿时趋俗】迎合世俗和时尚。

【阿意取容】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阿谀取容】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阿党比周】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阿权膴仕】阿附权势,以求得高位厚禄。

【阿平绝倒】据《晋书·卫玠传》及《王澄传》载,玠好言玄理。琅玡王澄字平子,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后因以“阿平绝倒”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屙金溺银】喻生财有术。

【讹以滋讹】犹言讹以传讹。

【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峨冠博带】高冠和阔衣带。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装束。

【峨峨洋洋】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峨汤汤】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鹅王择乳】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

事见《祖庭事苑》卷五。

【鹅行鸭步】形容步态迟缓而摇摆。

【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在治学方法上,朱熹主张“先道问学”和“即物而穷其理”,即从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和“发明本心”,认为“心即理也”,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朱讥陆为“禅学”,陆讥朱为“支离”,并赋诗互相责难。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

【额手相庆】见“额手称庆”。

【额手称颂】同“额手称庆”。

【额手称庆】以双手合掌加额,表示庆幸。

【额外主事】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额蹙心痛】极度忧愁伤心貌。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扼吭拊背】掐其喉而击其背。喻控制要害,前后夹击。

【扼喉抚背】犹言扼吭拊背。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扼襟控咽】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搤臂啮指】汉王充《论衡·感虚》:“曾子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原留,参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

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后以“搤臂啮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恶衣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恶衣恶食】同“恶衣菲食”。

【恶衣蔬食】同“恶衣菲食”。

【恶衣粝食】同“恶衣菲食”。

【恶言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恶直丑正】谓使奸邪者改恶从善。

【恶直丑正】嫉害正直的人。

【恶贯已盈】同“恶贯满盈”。

【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语本《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孔传:“纣之为恶,一以贯之,恶贯已满,天毕其命。”

【恶尘无染】谓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恶声恶气】形容说话态度粗鲁。

【恶籍盈指】犹恶贯满盈。

【恶不去善】谓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

【恶直丑正】嫉害正直的人。

【恶紫夺朱】原谓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古代以朱为正色,喻正统,故云。语本《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恶湿居下】讨厌潮湿,却又自处于低洼之地。比喻明知不可而不能改。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明理学家反对妇女改嫁的封建说教。谓贫困饿

死是小事,再嫁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语出《二程遗书》卷二二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讬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饿虎吞羊】形容迅猛贪婪。

【饿虎扑食】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遏恶扬善】①掩饰人之过失而褒扬他的长处。②指禁遏邪恶,褒扬善良。

【遏渐防萌】犹言杜渐防萌。

【噩噩浑浑】质朴忠厚貌。指上古之世。

【恩不放债】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恩同山岳】犹恩重如山。

【恩同再造】谓恩德之大犹如使己再生。

【恩重如山】恩德像山一样重。谓恩德极大。

【恩将仇报】谓受人恩惠却反而报以仇恨。

【儿女成行】可将儿女排成一行列。形容子女很多。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儿女情长】常谓过多的青年男女之情。南朝·梁·钟嵘《诗品》中:“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二十一回:“这一晚,把个沈国英旅长,闹得未免有些~,英雄气短。”

【儿女心肠】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

【尔诈我虞】互不信任,互相欺骗。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

尔诈,尔无我虞。”

【尔虞我诈】见“尔诈我虞”。

【迩安远至】语本《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后以“迩安远至”谓政治清明。

【二三君子】犹二三子。

【二分明月】唐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后因以表示美好的风光。

【二心两意】谓不专一,不坚定。

【二缶锺惑】谓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二惠竞爽】《左传·昭公三年》:“齐公孙灶(子雅)卒。司马灶见晏子,曰:‘又丧子雅矣。’晏子曰:‘惜也„„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杜预注:“子雅子尾皆齐惠公之孙也。竞,彊也。爽,明也。”后因以“二惠竞爽”为对人兄弟的称颂之辞。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二满三平】同“三平二满”。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发上冲冠】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

篇四:《有关亲情的句子

1、亲情,与生俱有,源于血缘,但又不囿于血缘。岁月的洗礼,会显现亲情的浓淡;物欲的考验,会证明亲情的真假。

2、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3、亲情不是浓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4、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亲情是厚重的抚摸,深情的凝望;亲情是一屡阳光,让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亲情是一泓清泉,让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5、亲情是最朴素最美丽的情,它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是那么的缠绵不绝余韵悠长。它不似爱情那样缘于两情相悦,也不是友情那样有着共同的需求,它和我们的血脉相连,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

6、亲情,是一盏明灯,给浪子回头照亮了道路;亲情,是一个避风港,给飘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亲情,是一碗心灵鸡汤,给受伤的心灵一声呵护;亲情,也是一把利剑,给不知悔改的人一招力劈华山。

7、泪水,看似平常的东西却有非凡的意义。有关亲情的句子。我们应珍惜泪水,珍惜亲情,珍惜父母的种种关怀。我们的父母是岁月的拾荒者,在我们身后拾起了我们遗落的爱和最初的纯真。在父母眼里,我们拈起一片红叶,她就拥有整片枫林的快乐;我们咽下一口苦水,它就坠入了无边的海洋。

8、高兴时,与亲人共享,愉快的心情充盈弥漫开来,占据的岂只是整个身心;忧伤时,淡淡的愁绪在亲人关切的眼神中如轻烟袅袅升起,飘走的不只是忧愁。失意时,亲人鼓励的话语是重扬生命之帆的动力;成功时,掌声,鲜花,美酒,奖杯献给亲人是最大的心愿。

9、亲情是什么?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是明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柔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严厉的责罚,督促我们改错。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我们依赖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拥有亲情,有如寒冷的小麦盖上了洁白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

10、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的亲情。她在那牵肠挂肚的惦记中,在那圣洁无私的呵护中,在那无怨无悔的奉献中。拥有这样的亲情,会使我们风雨人生变得风光怡人,使多舛的世界充满温馨。

11、亲情是多么平凡,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周围。亲情是多么可贵,正是它让我远离世界的孤独悲凉与困苦。我拥有亲情,我用心去感受,所以我每时每刻都是幸福的!有人说,幸福是一杯白开水,既平淡又必须,幸福不是高贵的玫瑰,它是万花丛中那一朵朵纯洁的茉莉花,微风轻轻拂过,满园都会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幸福常常是一幅烟雨图,清幽宁静,朦朦胧胧。所以,幸福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你需要静静地以一颗平常心去感受。

12、亲情,一个永恒的主题。正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伴着我们走过每一个难忘的日子,谱写着我们多彩的人生。透过那扇历史的窗户,我窥视,我看到了亲情,看到了那一幕幕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

13、简简单单,亲情只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的小巢。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轻快地钻进去,里面有一碗水,凉凉的,甜甜的,滋润我干渴的灵魂;里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里面有一张床,软软的,暖暖的,抚慰我莫名的忧伤;里面还有一盆花,一幅画,一首诗,缀着些叮咛,嵌着些嘱托??这就是亲情,一个小小的巢,使我不断地长大。

14、人总是要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我是很少流泪的,因为我认为我应该坚强的生活,可这一次,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无情的泪水还是流下来了。不,那并不是无情的泪水,那是有情的泪水,是我感动的悔恨的泪水。

15、俗话说的好?打是亲,骂是爱?,其实这是世人赋予父母的权利,因为世人明白,父母都是真心对待他们的儿女,从来没有一对父母会舍得让他们的儿女吃苦,受罪。他们情愿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也不过是想让他们的儿女能够不用受像他们一样的苦,因为他们已经受够了,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儿女来延续自己的苦痛,这就是父母最伟大的地方。

16、父母对我们来说是榜样,我们对父母来说是宝贝。我们做错了什么事,父母会原谅,而父母如果做错了什么事,他们在我们心中会跌价,会让我们觉得有耻辱感。这就是父母与作为儿女的我们的最大的差别。如果有人问我亲情值多少钱,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亲情无价?。

17、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睡;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水,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黑夜里的一轮明月,当你徘徊无助时,柔和的光芒和意蕴使你走出迷惘??每当想起母亲,心中就很温暖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18、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19、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她叫?亲情?。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自然拥有而习以为常,有时,我们在不经意中就失落了这与生俱有的宝贵财富。拥有亲情的人生是完美的,没有亲情的人生是残缺的,而拥有亲情却不珍爱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更是可悲的人生。

20、现在,终于读懂了亲情是有爱的地方,而且满满的都是爱。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多么可怜可悲的孩子。所以决定,好好爱你,像你爱我一样不容易却又必须好好爱着。暖暖阳光懒懒爬进窗,恍然你又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样明亮。有你,真好。

21、朦胧中感到父亲的关怀,徐徐的风儿撩起窗纱;隐约中听到母亲的叮咛,柔柔的雨儿爬上窗台。当我忧郁时,亲情给我安慰;当我迟疑时,亲情给了我鼓励;当我快乐时,亲情给了我祝福。

22、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情的船要靠在爱的港湾,亲情的楼要建在爱的基石;亲情的泉要流在爱的大地,亲情的星要亮在爱的苍穹,亲情的花要开在爱的园圃。

23、那脚印,那泪水,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珍惜泪水,珍惜亲情,珍惜母爱,我愿以自己实际行动报答母亲,让幸福之花在母亲的关怀,源自母亲那份无私的又是无尽的爱!

24、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来?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

25、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角落。虽然常常我们会因为它平常而忽视,常常因为它朴素而会忘记,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只有他们可以不计得失敞开胸怀的接纳我们。

26、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想起呵护,却永远如水般静静的流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27、亲情没有隆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香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亲情是饭桌窗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低回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

相关热词搜索: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 风云儿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尤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815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