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2016-03-12 10:13: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月球为什么会发光(共5篇)月球观测好观测月球对广大天文爱好者和天文普及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月球的光学观测,实为一技之本。 由于月球的视面大,表面清晰可辨,可观测的项目多,而且通过认真的观测,比较容易获得观测成果,因此,月球观测是进行天文普及教育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活动。 380 年前,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后首先把望远镜指向了月球,...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月球为什么会发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月球观测》

好观测月球

对广大天文爱好者和天文普及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月球的光学观测,实为一技之本。 由于月球的视面大,表面清晰可辨,可观测的项目多,而且通过认真的观测,比较容易获得观测成果,因此,月球观测是进行天文普及教育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活动。 380 年前,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后首先把望远镜指向了月球,就获得了惊人的发现。过去,许多月面观测都是由素质极高的天文爱好者来承担的,其中不少人以此方面的成就跃居月面学家。

 观测项目 观测仪器的选择 观测地和天气的选择 观测方法

观测项目

因为月球观测的条件特别有利,所以观测项目十分丰富。现简述于下:

月面整体结构的观测 月球正面结构千姿百态,有十九个月海可见。每个月海都各具特色。绵延着十五个著名的山脉,它们巨峰突起,怪崖峥嵘。环形山更是比比皆是。

月相变化的观测 从月牙到皓月,一直倍受天文爱好者们的青睐。对月面明暗交界线区域的观测是挠有情趣的。在一年中,月面上每个区域要被明暗界线扫过25次,也就是要产生25次不同角度的阳光照射。 月面局部区域的特殊观测 比如对雨海环境的观测,对科希峭壁的观测,对哥白尼环形山、第谷环形山、阿里斯塔克环形山,以及它们的辐射纹的观测等等,奇情异景,跃然入镜。

月球天平动的观测 由于月球天平动的影响,月球在南北方向上(即上下方向)有±6。.7的变化,就象是在抬头和点头。在东西方向上(即左右方向)有±7。.6的变化,又象是在跳摇摆舞。因此,我们从地球上看到整个月面的59%。长期的目视观测你会亲有所感,长期的照相观测,你可以获得月面这种奇妙的留影。 月球视直径变化的观测 由于月球轨道是椭圆的。它和地球的距离总在变化之中,从地球上看到月球视直径也是在29'22-一33'26-之间变化的。凭肉眼绝对感觉不出,但是,从月球过近地点和远地点的照片对比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如果你的天文望远镜物镜焦距是1000毫米,那么,月球像的直径是在8.4-9.6毫米之间变化。

月球“灰光”的观测 所谓灰光,就是在弯弯的月牙时,太阳没有照到的月面部分也依稀可见,这是由于地球反射的太阳光照到月面上的缘故。

月食和月掩星的观测 如果你掌握了月球的一般光学观测,那么,遇到这两种天象时,你就完全可以得心应手的观测了。

观测仪器的选择

这里所说的光学观测,指的是通过天文望远镜的观测。那么,用什么类型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最理想呢

?

首先谈谈对光学系统的要求;因为月球属于有延伸面的天体,主要是观测月面的细节。所以天文望远镜的分辨本领要强才行。

分辨和望远镜的有效口径有如下的关系:6=140/D、D为有效口径,以毫米表示。若要分辨月面1角秒的细节,则望远镜的有效口径起码得140毫米才行。当然,这也绝不只是一味追求望远镜的口径大,聚光多。而前题是要求望远镜光学系统消除色差、球差和彗差。一般来说,较优良的折射望远镜物镜都是由两块透镜组成,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这三种差。

同时,折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通常在1/15~1/20。它们的焦距长,底片比例尺(也就是底片上天体的线大小)较大。而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往往在1/3.5~1/5,比折射望远镜大。反射望远镜产生的仪器散射光也比折射望远镜大。因此,一般说来,折射望远镜比反射望远镜更适合月球观测。施米特一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一卡塞格林式望远镜也适宜观测月球。诚然,质量好,并且视场较小的反射望远镜也可以观测月球。折射望远镜物镜口径不要小于5厘米,反射望远镜物镜口径不要小于10厘米。

其次,对机械系统的要求,最好是有跟踪的赤道装置。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上述各项系统观测。-、第三,对目镜系统的要求是应备有多种目镜。目视观测要定位绘图,有十字丝装置的目镜较理想。如果有动丝测微器就更好了。

观测地和天气的选择

为了尽量获得高清晰度的月面细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文望远镜的本领,观测地点和天气状况的选择是很关键的。

1、观测地点:望远镜不要直接架在水泥地面上。尤其是夏季,水泥地面的气流变化大。冬季也不要架在有雪水的地面上。观测地要尽量减小外界的震动和烟尘的污染。最理想的是望远镜处在居高临下,周围或观测方向上是草地、或水域、或泥土地的开阔区域。

2、天气:一般说来,雨雪过后的晴天,大气的透明度极佳,然而,宁静度往往极差,这时拍下的月球照片,远不如目视清楚。这就要观测者根据本地小气候的规律,掌握观测时机。

观测方法

从前面所述观测项目可以看出,我们主要观测的是月面形态。为此,只介绍目视观测和照相观测。

目视观测目的就是认识月面环境,了解特殊结构,'进而绘制月面图。什么样的月相最适宜目视观测呢?人们往往迷恋于满月的多姿,陶醉于它柔和的光辉。其实,这时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它光强刺眼,细节完全不清,月视观测最好的日于是弦月前后。这时月光抚媚,立体感很强,月面就像石膏艺术品一样,呈现在观测者面前。

目视观测用多大的放大倍率月镜呢?选择目镜主要考虑两点:其一,选择适当的放大倍率,而不是越大越好。我们知道,眼睛对目镜视场内细节的分辨本领约为2角分。如果你要观测月面1角秒的细节,必须把它放大到2角分以上才行。也就是要选用放大120倍以上的目镜。从衍射理论看,只要能看清天体望远镜就算

发挥了最大本领。要想再追求高倍率也无济于事。而且,由于大气抖动,要想看清0.2角秒以下的细节,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观测月球最好的放大率为有效口径的1.5-3倍的数值。显然,望远镜的有效口径越小,选用的放大率也相应的要低。其二,放大率越高,视场越小,视场越暗。一位月面学家说得好:-对月球的观测,清晰比大小更有价值。-因此,每次观测前,根据观测目的,选用几种目镜试一试,然后从中再定。 如果要绘图,首先应定比例尺,画出预定的月轮,绘出月面中央子午线和东西线。有条件的还要算出(或查出)、月球的球面位置:月球自转轴的方位角P,通过视面中央于午线的经度L0,视面中心的纬度B0。绘制时,要从靠近月轮中心区的特征开始。对一些重要细节结构,应用测微器测出位置和大小。

目前天文学家已编制出几种月面详图。天文爱好者们通过自己的观测对月面的认识会更深刻,更有意义。 照相观测只要有一般摄影常识,通过天文望远镜进行照相观测是不成问题的;照相观测可分为两类:全月面照相和局部放大照相。

关键是要弄清月亮在底片上成象的尺寸。这与所用望远镜的焦距有关。即有关系式:d=3F·tg(Θ/2),d为底片比例尺,F为物镜焦距;以毫米表示,为月亮在天球上的角直径,大约为30角分。若你的望远镜物镜焦距为1000毫米,则在焦平面处的月亮直径约9毫米。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120折反射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1500毫米,则月亮在底片上的直径约13毫米。

不同月相的露光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在天气较好,月亮的地平高度在20度以上的情况下,如果用21Din黑白胶片拍摄的话,露光时间可参考下表:

往往有人以为满月的面积是弦月的两倍,亮度自然也是两倍。实际上决不是这样简单的比例关系。测量表明,满月亮度是弦月亮度的12倍左右。若以满月的亮度为100计算,将月亮在几种位相角时的亮度列于下表: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这里只讲了一殷的情况,关键还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多练习,多总结,逐步摸索经验,提高水平,不断集聚成果。

第三课 月球

1、月相的成因

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明亮黑暗各半,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少,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月球圆缺不同的形状。月球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相是由于月球公转形成的。

2、月相 农历 每天月亮出没的大概时间、方位

朔月 初一 日出月出 日没月没

新月 初二,初三 傍晚见于西方

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中午月出 子夜月没

望月 十五,十六 日没月出 日出月没

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子夜月出 中午月没

残月 二十六,二十七 清晨见于东方

警察为什么知道小偷说慌

因为初一那天是新月也是朔月,朔月 初一 日出月出 日没月没。

篇二:《科普小报》

为什么月亮会发光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月亮的光亮,是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因为月亮上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基本上没有,所以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一部分被月球表面吸收

另一部分就被反射.这样我们就能看见月亮发光了.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1.我们看到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日光中其他色光多被海水吸收,人眼看到的主要是海水反射的蓝光。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复合而成,七色光波长长短不一,从红光到紫光,波长由长渐短,其中波长长的红光、橙光、黄光穿透能力强,最易被水分子所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纯净海水时,最易被散射和反射。又由于人们眼睛对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视而不见,而对蓝光比较敏感。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出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

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篇三:《月相(第1课时)》

《月相》(第1课时)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2、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四、教法选择学法引导

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问题解决式进行图像分析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学习结果;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分析图像并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五、教学器材准备

半黑半白的乒乓球每人一个

六、教学设计

月有阴晴圆缺人人皆知。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天文现象,从小有许多的幻想和疑问,为什么每天看到的月相是不同的?而且月相在一个周期内总是有规律的变化的?所以学生对本内容充满了好奇心。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太阳、地球、月球的自身的基本情况,对月相的学习----日、月、地三者的关系有一定帮助。

由于初一学生知识贮备不足,对于地球、月球的运动却是没有知识基础,许多问题难以解释,因此这节课做好模拟实验,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探究、发现是非常重要的。要靠直观教具和动态图像来认识和理解,更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故本课教学设计模式以“问题——假设——探究——结论——拓展”为主线,分以下几个层次:

1.开门见山认识月相为何物。通过图像了解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圆缺变化。

2.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会有月相变化?如何形成?通过讨论、启发,推理出假设;月相的成因可能和月球绕地公转有关。

3.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模拟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随着月球绕地公转,月相确有圆缺变化。 4.实践知识理论化。通过动画演示和动态图像了解不同月相的名称、方位、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5.知识拓展和应用。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介绍农历与月相的关系,夜晚如何利用月相判断大致的时间和方向等实际应用。

通过观看“明月几时有”FLASH导入让学生先有“月相”的初步印象;月相的变化从以下三方面去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月相变化的顺序,月相变化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变化;

这些内容的教学也是为以后的月食的教学打下伏笔。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2:歌曲《水调歌头》

课间播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引起学生兴趣。 PPT3:对月亮的描述。

师:大家经常仰望夜空观看月亮吧,同学们能否把你们所见到的月亮形态描述一下 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二)探究新知

PPT4:出示月亮形态图,月相的概念。

师:月球的各种形态叫做月相。初步了解月相概念。 PPT5: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提出问题――月球为什么会有各种月相? 生:可能是被太阳遮住了......

师:同学们的观点各种各样,到底对不对还要通过实验验证。刚才有同学说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互位置关系,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吗?当月亮处于地球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一样吗?我们能始终看到整个月亮吗?

PPT6:知识铺垫。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为弥补学生的知识不足,便于探究。进行下面必要的知识铺垫: 师:为什么能看到月亮?

生: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而“亮”,所以始终只有朝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亮的,背着太阳的半个月球是暗的。

师:月亮是怎么运动的?

生: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所以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每天要发生一些变化。

PPT6:动画展示――日、地、月三者的运动关系、月球绕地公转的方向。

点击播放。我们看到的月球有时整个是亮区,有时整个是暗区,多数日子是部分亮部分暗,或亮暗各半,或亮多暗少,或亮少暗多。月球被照亮的部分就是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相。

师:月亮动到不同位置时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大家动手做一做吧。

学生根据教师指令,动手实验,同学们将各自手中的乒乓球举起,白色朝黑板。自己是地球上的观察的人,黑板模拟太阳,手中的乒乓球是月球。黑板、乒乓球和自己的位置不要求相同。

师:大家相互看看,你看到的乒乓球的白色部分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再想一想,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假设:可能是可能是月球、太阳、地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变化形成的?

师:对于假设,我们只能实验验证,验证一个修正一个,下面我们来验证这个假设。 PPT7:学生模拟实验1:

黑白半球的“月球”每人一个,学生模拟地球自转,手持乒乓球模拟月亮饶地球公转,乒乓球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统一前方黑板为太阳)。每人按图演示,重点观察前后左右四个点。我们中间的同学是地球上的观测者。

`画一画 你所看到过的月相

师:根据月亮的形状,可将月相分为哪几种?你能说出相应的月相名称吗?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讲解:在A位置,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这时的月相名称为新月,其实这时,我们在天空中看不到月亮;C位置,太阳和和月球地球大约成直角,这时称为上弦月;E位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地球上的人能看到整个月亮,为满月;G位时称下弦月。

教给学生记住上弦月和下弦月的方法:右侧亮的是上弦月,左侧亮的是下弦月。 学生模拟实验2:

根据前面四个位置的月相,你们想一想,如果在这四个位置之间再加四个位置,看到的月相可能会是怎么样的?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PPT8:画出你所看到的不同方向球光亮部分的形状图。

学生填图,师生交流观察结果。特别指出上弦月和下弦月的画法。 PPT9:出示实际的月相图片。

把真实的月相情景与我们的实验联系起来。

PPT10:把观察的结果与真实的月相图一一对号。再次学习月相变化的规律,起到巩固作用。 PPT11:小结为什么月相会变化?

师:为什么月相会变化?先由学生来小结,教师补充。 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月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3、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在变化。 师: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PPT12:电脑演示月相变化

师:月球绕地运动,地球绕日运动,使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而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

其实,月相变化是连续的,为了方便,我们取典型的四个点的月相进行研究。点击动画,可连续播放,也可以任意暂停进行分析。

举一种情况说明:月球在A位置时,刚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这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边背着地球,人类观察不到,表现在视觉上就是月亮从夜空中消失了。这时的月球称为“朔”或“新月”。

新月时就是农历一个月的第一天,称为初一,也叫朔,满月时,农历十五、十六,也叫望。 师: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PPT12:展示日、地、月三者位置变化关系,

着重演示新月、满月、上弦月、下弦月四个方位。课件分段演示:提醒学生注意看农历日期和月相的形态。

学生活动后,师生归纳得出结论 PPT13-14:月相形态与日地月位置 教师进行分析解释:

①、月球在A位置时,刚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中间。这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边背着地球,人类观察不到,表现在视觉上就是月亮从夜空中消失了。这时的月球称为“朔”或“新月”。

②、月球在C位置时,月球的右半边被照亮,表现在视觉上就是处于地球夜半球的人们,能够看到右半边亮着的月球,这时的月球称为“上弦月”。

③、月球在E位置时,地球刚好位于月球和太阳中间。这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边向着地球的夜半球,表现在视觉上就是月亮象一个银盘一样,全都亮了起来。这时的月球称为“望”或“满月”。

④、月球在G位置时,月球的左半边被照亮,表现在视觉上就是处于地球夜半球的人们,能够看到左半边亮着的月球,这时的月球称为“下弦月”。

归纳: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

(1)三者成一直线时 地——月——日:新月

月——地——日:满月

(2)三者垂直时 上弦月 下弦月

师:根据以上的学习,请大家来完成下表。 PPT15:表格 重点指出:月相是日、地、月三者相互运动而造成位置变化的原因形成的 PPT16:教师校对表格内容。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讲一讲,他们学了这节课后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或者还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提出以后继续探究。

(四)巩固练习:做书本课后题

(五)板书

第5节 月相

一、月相:月亮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二、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 1、 月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2、 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容量较大,分为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月相内容难度较大,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成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月相的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板图进行讲解。这种方法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直观情境的支持,非常抽象。学生往往对“农历日期——月相——升落时间”没有直观的感受,以至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

如何突破月相的教学难点呢?我经过仔细思考,对月相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是问题情境的创设: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不同的月相照片,明确“月相”的概念。然后问学生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当然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观念。比如,有学生说:“月相的变化是由于有什么东西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挡住了月球的一部分,所以发生了月相的变化。”这说明学生对月相的成因确实存在着诸多疑惑。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能看见“月有阴晴圆缺”但由于在白天天空比较明亮的时候,即使月亮在地平线之上,人们一般也看不见月亮,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教师应让学生带着众多的疑问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探究”。接下来用课件深入学生自主探究,月相变化的本质是由于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地球上的观察者所看见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不断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然后给学生看相关的flash动画,使学生进入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运动的“情境”。让学生“身在其境”从而获得主体认知体验,最后由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篇四:《月亮为什么会发光》

其实月亮的光是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地球人都知道的,他不像太阳那样产生核聚变。其实月亮也是会发热的,氦长遁刻墚灸蛾熏阀抹这个热可能不是你理解的是月亮自身产生的热,就像太阳把别的东西照一段时间后会变热一样,由于太远你没有感觉到,而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被太阳照射的一面会很快升温,阴面则相反,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迅速下降 提问者评价 谢,问题是有点傻。

篇五:《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

地球的位置每天都会 。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当地球没有挡住太阳光;在 。baidu,也就是完全的。hiphotos;月球 ://a://a;相互的位置都不一样,太阳光就照射到了整个月亮;太阳和 。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baidu,我们也就看到了不完整的月亮;地球 。/zhidao/pic/item/960a304e251f95cac9f907eec9177f3e6709525d,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之间。hiphotos。因绕着太阳转而改变;太阳 。baidu。jpg" esrc="http,是因为 、圆圆的月亮了;有时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弯的。/zhidao/wh%3D600%2C800/sign=60c1575eafc379317d3d8e2fdbf49b7d/960a304e251f95cac9f907eec9177f3e6709525d,所以每日并被月亮反射://a,地球挡住了部分太阳光;地球 。为什么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月亮是围绕地球转的。因为地球的位置每日发生变化;月亮 ,而没有挡住的太阳光就射向了月亮 。hiphotos。 。/zhidao/wh%3D450%2C600/sign=ab284bacb74543a9f54ef2c82b27a6b4/960a304e251f95cac9f907eec9177f3e6709525d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月球为什么会发光》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月球会发光吗 月球发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月球为什么会发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月球为什么会发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952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