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思乡内容

思乡内容

2016-03-13 10:17: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思乡内容(共4篇)思乡诗句思乡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君自故乡来...

篇一:《思乡诗句》

思乡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思乡内容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

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

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篇二:《思乡意象》

一、杜鹃——凄凉哀伤思乡之愁的象征

杜鹃,又名子规、布谷、杜宇、望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叫声最容易触动游子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思乡内容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二、沙鸥——飘零 伤感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南宋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同样表现了居无定所的情形。

清平乐令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感物伤怀思乡想家之作。但由其艺术手法来看,其内容之深刻,画面之丰富,手法之巧妙,给人感受之丰富不似一个初出笔坛的少女之作。

词的上片描写流落异乡,客居他所的少女思乡远望的画面。“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之际。”怀着难言的哀愁,少女寂寞孤独地倚在栏杆上,面对暮色笼罩下的群山,泪眼朦胧,遥望故乡。“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这句话意思是说少女泪眼朦胧地

望着她家乡江西的方向。上片短短四句,却把少女那种满腔哀怨的感情,满目思乡之泪,形象与情感、人与物、景与情深然一体。

词的下片,写思乡望远的少女内心丰富丽情感。受惊的沙鸥任意飞翔,而自己却流落异乡,有家难归一股难言的伤感顿上心头。“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雪花喻浪花。扑鹿,象声词,指沙鸥拍翅的声音。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实际上把少女离乡后的不自由与沙鸥自由翱翔作了对比,通过移情联想,她的无限伤感流露纸端。“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少女多想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却在转瞬之间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动,一幅少女思乡感伤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愉悦。

这首词妙语横生,妙意满目。语句不多但词意深远,给人留下广阔的联想,使人余味不绝。古人云“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骚”(《词人玉屑》),本词的境界几近于此。

三、猿啼——悲伤的感情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诗歌常见意象,猿啼——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李珣《巫山一段云》:“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行客至此,已自多愁,何况又听到催人泪下的猿猴悲啼呢!此为烘云托月法:猿啼为愁苦之人又增添了一层忧愁。

杜甫《秋兴之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音查,义斫)。……”《秋兴》写于杜甫晚年旅居夔州之时,诗中多写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这第二首的前两联,写的是:身在孤城,落日西斜,遥望北斗,思念京华,在这样的时候,听到几声悲切的长猿鸣啸,禁不住泪如雨下。

杜甫《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这首诗也是写于晚年夔州,作者身在“殊方”,流落异乡,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悲哭,不免落泪自伤。更何况看到从故乡方向飞来的白雁,就愈加触动了思乡之情。尾联是遥怜弟妹,伤时忧国。

还有,如韩愈《答张十一》:“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韩愈《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归目并随回雁去,愁肠正遇断猿时。”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楚辞•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孟浩然《宿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读者自可行参考。

篇三:《思乡诗句[1]》

思乡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思乡内容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

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思乡内容

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

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篇四:《关于思乡的名言警句》

关于思乡的名言警句: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3、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关于思乡的名言警句。——[唐]贺知章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关于思乡的名言警句。——[唐]李白

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14、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16、若为化作身千亿,
1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19、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20、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唐]白居易

21、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唐]白居易


思乡内容相关热词搜索:思乡内容的古诗 关于思乡的手抄报内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思乡内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思乡内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977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