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2016-03-19 09:39: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共3篇)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莫荣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意思,想必所有人不问自知,但如何看待其深意,对于现今这个信息时代,可想而知,又有另一番见解,那今天大家就随我一起来讨论一番吧。古代有一则神话,西汉淮南王刘安,热衷于炼丹修道,一心梦想得道成仙,八公向他传授丹经,为其炼...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莫荣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意思,想必所有人不问自知,但如何看待其深意,对于现今这个信息时代,可想而知,又有另一番见解,那今天大家就随我一起来讨论一番吧。

古代有一则神话,西汉淮南王刘安,热衷于炼丹修道,一心梦想得道成仙,八公向他传授丹经,为其炼制仙丹灵药,后来因朝廷的恩怨,被人诬告谋反,汉武帝派人前去捉拿刘安归案。

刘安获悉此事,连忙叫来八公商量对策。八公笑着对刘安说:“这是王爷功德圆满,上天要召王爷去了,”然后就让刘安服下已炼制好的灵丹仙药,顿时间,刘安跟着八公升天而去,院内的鸡犬们围扶着也跟着升了天。

此故事比喻一个人得势,跟他有关系的人等都会得到好处,其意带有贬义执意,贬斥他人之意。现今如果用其来形容某个人,显得很是无礼。

那另一种看法,又是什么呢?

前几个月,在学习LP中,有一个游戏叫“红黑”游戏,对于我自己,起初对待LP的看法出示的是黑牌,因为我不愿意接受这次学习,对其有抵触之意,同时,对老师也抱有怀疑的态度,看他能教出什么样来,但通过跟同学们的相处,老师的教导,我试图尝试着去接受,这一件事,主要是想去证实,这次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而对于红牌,我选择的是我们公司的张总,在一家

公司,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老板的决策,公司赚钱了,张总富裕了,才能带领我们大家一起富裕起来,大河有水小河流,这就是我们的另一番见解。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相由心生”,就跟苏东坡拜访佛印禅师的道理是一样的,“心中有佛便是佛,心中有屎便是屎”。

时间万物,包罗万象,褒贬之义在于人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任何事物的好坏,如何看待,都在于我们自己,没有对错之分,哲人说过,“我是一切的根源”。

篇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1 1 2 3 4 5 6 7 8 9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比喻一個人做官得勢,和他有關係的人也跟著沾光。 〈 〉 這 樁 婚 事 □ □ □ □ , 真 是 好 事 多 9 〈 〉 肯 去 也 罷 了 , 他 還 推 到 他 哥 磨 。 上 。 」 禮 , 央 前 任 寅 兄 與 我 說 : 『 二 位 老 師 , □ □ □ □ 。 』 誰 知 婁 昭 不 」 。 □ □ □ □ 皆 , 體 大 識 能 父 臣 , 定 鎮 事 臨 分 午 身 一 祈 了 , 備 智 中 有 學 信 來 篤 岱 老 瞻 張 李 : 「 「 志 : 燈 國 路 列 歧 周 東 〈 〉 8 〈 〉 李 白 與 韓 荊 州 書 : 「 □ □ □ □ , 則 聲 價 十 倍 。 」 7 〈 〉 賈 寶 玉 對 黛 玉 思 慕 心 切 , 今 無 奈 短 別 , 竟 有 □ □ □ □ 之 感 。 6 〈 〉 隋 煬 帝 遊 幸 江 都 , 命 楊 素 守 京 師 , 其 人 一 時 之 間 , □ □ □ □ , 權 傾 中 外 。 5 〈 〉 他 □ □ □ □ 的 指 出 時 下 年 輕 人 的 通 病 。 4 〈 〉 讀 書 一 定 要 選 擇 寧 靜 優 雅 的 環 境 , 若 市 集 塵 囂 、 燈 紅 酒 綠 處 , □ □ □ □ , 斷 然 不 可 。 3 〈 〉 有 一 群 人 專 門 造 謠 生 事 , 無 事 生 非 , 他 們 中 間 沒 有 一 個 是 好 人 , 真 是 □ □ □ □ 。 2 〈 〉 他 倆 夫 妻 雖 然 □ □ □ □ , 但 兒 女 個 個 都 博 學 詩 書 , 成 就 非 凡 。 1 ∗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 消息越傳越廣。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比喻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一心一德 一日三秋 一日千里 一無長物 一片冰心 齊心、一條心。同「同心同德、貫徹始終」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形容思念殷切,多用於對親人或好友的懷念。 (秋:代表一年。) 形容良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步神速或事業發展得很快。 完全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非常貧窮。 比喻人冰清玉潔、恬靜淡泊的性情。 . . . . . . . . .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比喻自己沒有主見, 任意附和他人。 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 泛指事情進行順利無阻 比喻突然達到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鼎,古代禮儀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此句形容說話很有分量。 10 一丘之貉 11 一帆風順 12 一步登天 13 一言九鼎 14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口,就是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 15 一呼百諾 16 一波三折 17 一柱擎天 18 一時之選 19 一針見血 20 一馬當先 21 一乾二淨 22 一貧如洗 23 一傅眾咻 24 一無所有 一人呼喚,百人應和。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盛多。 書法筆勢曲折變化。後用以比喻事情進行曲折多變不順利。亦形容文章結構的跌宕起伏多變化。 一根柱子撐天。用以比喻能獨力肩負重責大任。 當世傑出的人才。 比喻議論透澈而中

肯。 趕在眾人之前,領先前進 完盡、什麼都不剩。 形容一無所有,十分貧窮。 一人教誨時,眾人在旁喧擾。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什麼都沒有。 25 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比喻一與得高望重的人接近後,自己的身分地位隨著增加。 2 1 2 3 4 5 6 7 8 9 一視同仁 一飯千金 一意孤行 一葉知秋 一語道破 一鳴驚人 一暴十寒 一諾千金 一擲千金 待人平等,不分高下 比喻報恩隆厚 謝絕一切請託,按照己意獨立處理公事。 〈 〉 讀 通 鑑 9 〈 〉 袁 論 卷 四 漢 宣 帝 : 「 憚 數 歲 之 勞 , 遽 , 期 事 主 之 速 情 效 , 慈 □ □ □ □ , 數 十 年 兵 連 禍 結 而 不 可 解 。 」 □ 。 」 □ □ □ 君 被 , 心 苦 平 」 生 。 人 □ 老 □ : □ 云 □ 謝 , 札 傾 寄 險 山 世 遭 。 , 功 性 有 在 專 其 , 詩 德 其 盛 稱 此 余 躬 「 : 「 : 卷 二 話 子 祝 詞 詩 二 園 氏 隨 徐 枚 堅 庭 黃 〈 〉 8 〈 〉 二 十 年 目 睹 之 怪 現 狀 :「 7 〈 〉 淮 陰 侯 韓 信 未 得 志 時 , 唉 ! 真 是 □ □ □ □ , □ □ □ □ , 詭 變 百 出 , 令 人 意 料 不 到 的 事 , 儘 多 著 呢 ! 」 。 話 佳 為 傳 , □ □ □ □ 來 後 , 飢 療 飯 贈 母 漂 受 曾 6 〈 〉 王 先 生 □ □ □ □ , 真 不 愧 是 詩 詞 名 家 。 5 〈 〉 「 然 才 不 出 眾 , 德 在 人 下 , 存 亡 去 就 , 如 □ □ □ □ 耳 。 」 4 〈 〉 「 余 遍 為 蒐 羅 , 僅 得 詩 三 帙 , 叢 殘 不 具 首 尾 , 于 諸 集 殆 不 過 □ □ □ □ 。 」 3 〈 〉 「 □ □ □ □ 渾 是 膽 , 家 無 四 壁 不 知 貧 。 」 2 〈 〉 以 小 明 大 , □ □ □ □ ; 睹 瓶 中 之 冰 而 知 天 下 之 寒 。 1 ∗ . . . . . . . . . 比喻由局部的、細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一句話就能說明事情的真相。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潛藏才華,一旦有機會施展時,果真令人驚訝、佩服。 比喻人做事缺乏恆心,時常中斷。 形容承諾信用高,一旦許諾別人,必定做到。 形容不惜金錢的豪舉。 一個心竅不通。後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 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後比喻遭受挫折或失敗後,無法再振作恢復。 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來。比喻毫無辦法。 本指繪畫中,龍在雲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不見全身;比喻事物零星片段,不完整。 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或形容零落不齊。 後用以形容運思敏捷,有才氣。 形容十分憤怒。 比喻君位。 許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多數中的極少部分,對大體沒有什麼影響。 雖歷經多次極大的危險,也不後悔。比喻意志堅定,絕不

動搖退縮。 形容人才眾多。 ˙ 10 一竅不通 11 一蹶不振 12 一籌莫展 13 一鱗半爪 14 七上八下 15 七步成詩 16 七竅生煙 17 九五之尊 18 九牛一毛 19 九死不悔 20 人才濟濟 21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到了臨死的時候,說的話是真誠的。 22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感嘆現在的人,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社會的風俗習慣日漸澆薄,每況愈下。 23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對某些事情,大家皆有一致的感受與看法。 24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人在生前建立功業,死後留下美好名聲。 25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那怎麼能行。 3 1 2 3 4 5 6 7 8 9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 一般人都不是聖人賢人,誰能沒有過錯,用以鼓勵犯錯的人要有信心改過。 〈 〉 9 〈 〉 明 小 史 : 「 不 知 不 覺 便 □ □ □ □ 、 四 五 作 隊 的 走 了 出 來 。 」 聽 見 , 。 」 下 共 分 天 有 斗 沒 一 也 得 們 我 他 , 了 □ 乾 □ 說 □ 嘴 □ 把 建 , 子 □ 曹 □ , □ 石 □ 一 職 有 卑 才 且 下 況 天 : 「 : 「 史 曰 小 嘗 明 運 文 靈 謝 〈 〉 8 〈 〉 兒 女 英 雄 傳 : 「 他 從 前 就 在 邳 州 衙 門 , 如 今 在 兄 弟 這 裡 , □ □ □ □ , 實 一 斗 用 。 」 。 」 開 不 在 7 〈 〉 左 傳 : 「 越 □ □ □ □ , 而 十 年 教 訓 , 二 十 年 之 外 , 吳 其 為 沼 乎 ? 」 6 〈 〉 王 惲 挽 李 子 陽 詩 : 「 筆 端 □ □ □ □ 倒 , 袖 裡 親 攜 太 華 來 。 」 5 〈 〉 隋 唐 演 義 : 「 正 是 積 毀 成 山 , □ □ □ □ 。 到 開 皇 二 十 年 十 月 , 隋 主 御 武 德 殿 , 宣 詔 廢 勇 為 庶 人 。 」 4 〈 〉 歧 路 燈 : 「 這 譚 紹 聞 也 覺 得 今 日 □ □ □ □ , □ □ □ □ , 心 中 老 大 的 不 安 。 」 3 〈 〉 「 韓 宗 伯 敬 堂 所 藏 曹 娥 碑 , 為 右 軍 真 跡 。 … … 筆 意 透 出 絹 外 , 神 彩 奕 然 , 乃 知 古 云 □ □ □ □ 不 虛 也 。 」 2 〈 〉 史 記 : 「 樊 噲 曰 : 『 大 行 不 顧 細 謹 , 大 禮 不 辭 小 讓 。 如 今 □ □ □ □ , □ □ □ □ , 何 辭 為 ! 』 」 1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比喻別人掌握生死大權,自己則任人宰割。 人浮於事 工作人員的數量多於工作的需要。 . 文 . . . . . . .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如果不作長遠打算,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態變化,很快的眼前就會有憂患的事情發生。 人微言輕 入木三分 因為地位低微,言論主張不受重視。多用於自謙之詞。 晉朝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版,墨跡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本形容筆力遒勁。後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精到生動。 入國問禁,入境隨俗 到達一個國家或一個陌生的地區,

應該問清楚那裡的禁令和習俗。 八斗之才 力挽狂瀾 原是對曹植的讚譽,後用來稱譽人的才學很高。 阻遏、扭轉異端邪說的橫行。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 寫字時,運筆的力量能穿透紙張到達紙的另一面。形容人的書法遒勁有力。後用來形容詩文立意深刻有力。 中國舊有十八種兵器的武藝。後多借代各項技能。 10 力透紙背 11 十八般武藝 12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比喻在旁指責監視的人很多,做事無論怎樣秘密,是善是惡,都逃不過眾人的眼睛和批評 。 13 十全十美 14 十年生聚 15 十室九空 比喻圓滿美好毫無缺陷的境界。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句踐為了復國,花十年時間繁殖人口,蓄積財富,而教以忠義之行,作戰之法。 十戶住家,有九家空無人居。形容大亂後,窮困散亡的淒涼景象。抱朴子: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16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 17 十年樹木 18 十羊九牧 19 十惡不赦 20 三人成虎 21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22 三十而立 23 三五成群 24 三元及第 25 三年之艾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栽植樹木需要十年,培養人才需要百年。 十隻羊,有九個牧人。比喻民少官多。亦可喻政令不一,無所適從。 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比喻謠言惑眾。 事態已經難以挽回,別無良策,唯有一走逃避了事。 三十歲始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 形容零散結集的樣子。 參加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 。 語本孟子˙離婁上: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比喻事須預先儲備。 4 1 2 3 4 5 6 7 8 9 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三心二意 三月不知肉味 三令五申 三生有幸 三年五載 三長兩短 三思而行 比喻行事沒有恆心,時停時續,不能堅持。 〈 〉 9 〈 〉 國 演 義 第 十 回 : 「 且 州 縣 之 民 , 與 明 公 何 讎 ? 殺 之 不 詳 。 望 □ □ □ □ 」 。 , 實 由 茲 起 。 」 人 亂 國 敗 , 。 成 延 將 拖 俗 不 淫 絕 , , □ 習 □ 陋 □ 革 □ 改 「 的 : □ 傳 □ 賈 曾 中 輒 □ □ 傳 動 文 苑 書 卷 一 九 有 主 張 , 向 來 極 唐 事 舊 做 他 〈 〉 8 〈 〉 今 天 他 在 會 議 中 □ □ □ □ , 絲 毫 沒 有 把 真 正 的 專 家 放 在 眼 裡 。 7 〈 〉 儒 林 外 史 第 四 回 : 「 知 縣 見 他 說 的 □ □ □ □ , 又 是 本 朝 確 切 典 故 , 不 由 得 不 信 。 」 6 〈 〉 「 他 捐 廉 棄 恥 , 向 權 門 把 富 貴 貪 求 , 全 不 知 □ □ □ □ 是 詩 人 句 , 隴 上 墦 間 識 者 羞 。 」 5 〈 〉 媽 媽 煮 了 滿 桌 的 好 菜 , 我 又 可 以 □ □ □ □ 一 番 了 。 4 〈 〉 戰 國 策 楚 策

四 : 臣 聞 鄙 語 曰 : 「 見 兔 而 顧 犬 , 未 為 晚 矣 ; □ □ 而 □ □ , 未 為 遲 也 。 」 3 〈 〉 銘 其 背 曰 : 古 之 慎 言 人 也 。 」 觀 周 , 遂 入 太 祖 后 稷 之 廟 , 廟 堂 右 階 之 前 , 有 金 人 焉 , □ □ □ □ , 而 子 孔 :「 觀 周 卷 三 語 家 子 孔 2 〈 〉 孫 子 吳 起 傳 : 約 束 既 布 , 乃 設 鈇 鉞 , 即 □ □ □ □ 之 。 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形容猶豫不決、意志不堅。 孔子在齊國聽得韶樂,三個月吃肉都不知味道。比喻專心一意,全神貫注。 . 三 . . . . . . . . 再三叮嚀告誡。 佛教指前三世修來的福分,今多用以謙稱榮幸之至。 數年的時間。 意外的變故。多指死亡。 反覆再三考慮,然後再做。後比喻謹慎行事。 ˙ ˙ ○˙ ˙ ˙ ˙ ˙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形容選擇領袖人物的重要和困難。 祝賀新年昇平的頌詞。 嘴巴加了三道封條,形容說話謹慎或不說話。 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 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1.國家將亡時充滿愁苦的音樂。禮記:亡國之音哀以思。2.淫靡的音樂。 形容非常辛苦。 10 三陽開泰 11 三緘其口 12 三顧茅廬 13 上行下效 14 亡羊補牢 15 亡國之音 16 千辛萬苦 ˙ 17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累積而成的。 18 千瘡百孔 19 口若懸河 20 口誅筆伐 形容損壞極大,殘缺不全。 說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比喻能言善辯。 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21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只是一段短時間,要用新眼光看待他,用於形容人進步或變化很大。 22 大刀闊斧 23 大快朵頤 24 大言不慚 25 大放厥詞 比喻處事興革果斷有魄力。 朵,動。頤,下巴。朵頤,指動著腮頰欲食的樣子。大快朵頤指飽食愉快的樣子。 不顧事實而妄言誇大。比喻不知羞慚。 發表誇張的言詞。 5 1 2 3 4 5 6 7 8 9 大相逕庭 大書特書 大智若愚 小時了了 尸位素餐 山珍海錯 指兩者的意見、言行等截然不同,相去甚遠,也指事物差異懸殊。 〈 〉 金 史 卷 二 十 八 禮 志 一 : 「 珠 貫 棋 布 , □ □ □ □ 。 」 9 〈 〉 歧 路 燈 第 七 回 : 「 小 人 貪 利 , 事 本 非 常 , 所 可 恨 者 , 銀 兩 □ □ □ □ , 不 曾 濟 國 家 之 實 用 耳 。 」 。 齒 不 的 人 別 來 招 會 只 , 切 一 空 目 、 □ □ □ □ , 損 , 滿 招 益 受 謙 〈 〉 8 〈 〉 □ □ □ □ , 不 長 一 智 , 在 多 次 挫 折 之 後 , 他 終 於 學 乖 了 。 7 〈 〉 韓 愈 請 上 尊 號 表 : 「 天 人 合 願 , □ □ □ □

篇三:《政治-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连云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密封线内。

2.请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一位外国朋友曾说,“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

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

变得多姿多彩了”。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根本上是因为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2.“拇指文化”是指用拇指打电脑、发短信、玩PDA,在流行时尚中,拇

指成为电子时代的代言人。这种文化表情达意有余,文化熏陶不足,更有不少商家推波助澜,而商业利益背后缺少社会责任和文化关怀。这告诉我们

A.应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B.拇指文化应予以取缔

C.文化市场同样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弱点

D.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不可避免的现象

3.在2013年“春晚”上,王铮亮演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和阿宝演唱的《张灯结彩》等节目吸引着观众的眼球,流行乐与民族乐并存,给观众带来了听觉享受。这说明

A.民族乐与流行乐走向融合

B.民族乐是高雅文化,流行乐是通俗文化

C.应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D.流行乐的价值大于民族乐

4.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②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有人说,大众文化就是眼球文化,只有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播才变得有意义。此观点没有看到大众文化是

A.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B.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文化

C.通俗的、多样的、人民能容易接受的文化

D.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6.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下列选项中属于落后文化的是

①愚昧、庸俗的文化 ②电脑算命 ③殖民文化 ④“法轮功”邪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家长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封

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建主义腐朽思想仍顽固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左右着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形

成彼此心照不宣并支配行为的“潜规则”。对此我们应该

A.用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教育 B.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C.与时俱进,抛弃传统思想 D.加以改造,坚决剔除

8.针对右面漫画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我们的对策应包括

①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④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央视《真诚沟通》栏目,以短小微观的视角讲述百姓自己的生活故事,

在看似平凡的故事背后,彰显的是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这反映了

A.文化作品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B.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发展要满足全体百姓需要 D.文化的力量蕴含在民族精神中

10.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1.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娱乐,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已等同于娱乐文化。如何在娱乐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提高素养,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不能只是“有意思”而没有任何意义,否则“文化快餐”只是一种“文化泡沫”。材料表明

A.文化的商业性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统一的

B.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已被赋予新的内涵

C.应该提供统一类型、统一风格的高品位文化产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D.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1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

化软实力。因此必须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就《文化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某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

B.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路径

2

C.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东西方比较

D.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反思

1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D.培育“四有”的公民

1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C.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16.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

国的建设需要我们

A.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B.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C.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表现:

①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充满信心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④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C.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D.普及科学知识和精神

19.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公益性的城

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单位外,应当逐

步地免费开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①有利于改造和抵制落后文化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0.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于戏谑中表达对目前我国交通秩序和交通文明现状的自嘲与质疑。提升国民交通文明素养应

①发挥教育在传播文明中的作用 ②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开展多种形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明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从个体内心追随美必须

A.做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B.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C.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D.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2.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兴国之魂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3.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坚持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一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价值导向。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选项属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要求的是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25.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③强基固本,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弘扬主旋律,消除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各种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26.“道德之问”是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国主义 D.增强诚信意识

27.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是

A.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B.加强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正能量

C.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D.发展大众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尚

28.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这是在强调

A.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B.提高道德修养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D.提高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9.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这表明

A.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B.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C.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文化水平修养

D.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影响

30.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有许多名言值得体味。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

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漫画《性本善》启示我们要

A.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D.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作出正确选择

32.“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

惯,便收获一种品格。”这启示我们,公民在道德建设中要

A.弘扬传统道德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树立远大理想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小事做起

33.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济南市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

4

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A.文化影响 道德修养 文化建没 B.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面向世界

C.色彩斑澜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 D.和睦相处 文化融合 文化竞争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目前我国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愿望愈加迫切,也更为多样化。”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繁荣,硕果累累、亮点频频,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如,我国电影产量由2007年的不到2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然而,广电总局有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其中,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翻拍尤其流行。

⑴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6分)

⑵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新时期如何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6分)

35.材料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说:君主制不是为自己的利益,关于君主制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如果人民对它不满意,它只有改革。

材料二:在英国,君主已经超脱于政权兴衰之上,王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象征意义对英国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⑴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看法。(6分)

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6分)

36.材料一:2013年6月7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这是两个世界大国换届后,中美国家元首之间首次面对面接触。安纳伯格阳光之乡庄园隶属南加州河滨县,该县县政委员会主席约翰·彼洛伊特,“让自己、孩子及家庭能拥有更好的生活,这是全世界人的梦想”,美国梦和中国梦在这方面有共通之处,但也面临各自的挑战和机遇。

材料二: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于11月6日举行。这次总统选举将先选举出选举人团,再由选举人团于2012年12月17日选举产生总统和副总统。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33个议席也会进行改选以产生第113届国会。最终,民主党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人米特·罗姆尼,连任美国总统。

⑴从国家的结构形式看,中美两国间的差异是什么?请简要描述美国这一形式的特点。(6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案、策略等。

5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道鸡犬升天图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0863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