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寂寂东坡一病翁

寂寂东坡一病翁

2016-03-22 11:51:4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寂寂东坡一病翁(共4篇)古诗阅读1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黄华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阅读训练】(1)第二联中的“布”和最后一联中的“徒”,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布:散布;...

篇一:《古诗阅读》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

阳春布(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黄华叶(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

【阅读训练】

(1)第二联中的“布”和最后一联中的“徒”,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布:散布;徒:空)

(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 ”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___”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青春) (恐)

(3)诗歌从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_____的思考,最终得出“ ”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人生价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晞:晒干。③焜:黄。④衰:读cui。

2对比阅读

[甲]七步诗 [乙]反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郭沫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萁在釜下燃,豆在( )中泣。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1.[甲]诗中,曹植巧比妙喻,诗中用“豆”比喻________,用“萁”比喻__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相煎”指 ________;

[乙]诗中的“豆” 成了________,“萁”变成了________。

2.[甲]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乙]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曹植 曹丕 曹植和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 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席上的佳肴 灰,成了“田中肥”

2.我俩本是亲兄弟,为什么煎熬这么急 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不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呢?

4.兄弟间不要自相残杀 “萁”那种成全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

3敕勒歌(北朝)民歌

( )川,阴山下。

天似( ),( )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 )牛羊。

4五绝·风 唐·李峤

解落( )秋叶,能开( )月花。

过江( )尺浪,入竹( )竿斜。

在括号里填入数字(三 二 千 万)寂寂东坡一病翁

5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1.这首诗中写颜色的词有:( )、( )和( )。

2.表示鹅的动作的词有:( )、( )和( )。

3.我会用音节写出后两句诗。

答案:1.白 绿 红 2.向 浮 拨 3.bái máo fú lǜ shuǐ,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纵笔三首①(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偶书的意思是

(4)回乡偶书的前两句有两组反义词分别是:

(5)回乡偶书中哪两句写了作者回到故乡时(近乡情怯)遇到的场景:

答案:1)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对比,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为后面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并交代了缘由。(意对即可)

(2)①第一首的“笑”哀婉备至,抒发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回到久别的故乡后悲喜交加的感情。寂寂东坡一病翁

②第二首的“笑”使真相大白,诗人脸色红润原来是喝酒的缘故;借“笑”表达了病老之哀和一生飘荡、官场失意的愁苦心情。(意对即可)

(3)有感而随意卸下来

7 对比阅读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 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 ,后者主要

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_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4.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中"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喻写纷披下垂的柳条。

B.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 呈浅黄色。"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曾诗中"解"读作"jiě",意思是散开、抛洒。“清霜”指秋天肃杀的严霜。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5.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

C.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颂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

D.两首诗都为七言绝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贺诗颂扬了唐王朝兴盛、光明; 曾诗抨击了北宋末年政治斗争之黑暗。

答案:

1.比喻 拟人 2.喜悦、赞赏 贬斥、嘲讽

3.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姻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

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4.D(“解”字是“„瞳得”、“矢口道”之意。)

5. D(贺诗没有颂扬唐王朝兴盛光明的明显用意。)

6.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首诗的作者喜悦、赞赏柳;第二首诗的作者贬斥、嘲讽柳。

7。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运用了比喻”、 “后者运用了拟人”也正确)

8对比阅读 【甲】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凉州曲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寂寂东坡一病翁

1、 请描绘【乙】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两句的场景。

2、 【甲】诗描绘了雄阔苍凉的边塞景物,【乙】诗刻画了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中很难得

到一次欢聚酒宴,试探究【甲】【乙】两首诗的主旨。

3、 凉州词一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

4、 下列对凉州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篇二:《山东省济宁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济宁市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模块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负荷 弹劾 干涸 一丘之貉 ....

B.须臾 舆论 逾越 自娱自乐 ....

C.溶化 金融 冗长 庸人自扰 ....

D.咀嚼 拮据 规矩 百废俱兴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默契 帷幕 放冷剑 魂牵梦萦

B.极致 贮存 破天荒 融汇贯通

C.蕴含 郁闷 故纸堆 欲擒故纵

D.诧异 抚慰 沾便宜 虚位以代

3.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我们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过程中,有时还会超出诗人创作时的原意, 出新的旨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都被后人赋予了新的 。所以,我们今天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在全新的意义上借用古典诗篇、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A.擅长 产生 寓意 B.擅长 生发 含意

C.善于 生发 寓意 D.善于 产生 含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这届世乒赛之前,李晓霞谈及比赛前景多少有些保留,倒是很多网友对她胸有成竹:....“晓光霞彩,再现辉煌!”“大满贯,搞定了!”

B.李安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熏陶,两种文化在他身上发生激烈碰撞并最终融合在一起,使他执导电影时能够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 ....

C.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必须把这条红线深深刻画在头脑中,坚决落实到行动上,举一反三,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

D.浙江嘉定某电气有限公司要求员工春节加班,不批准任何回家过年的申请,员工怕来年工作不保敢怒不敢言,只得暗中向报社电话求助。 .....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龙湾的沙滩绵延近10千米,好似一条飘拂的白色玉带,湾内海水湛蓝,风平浪静,被誉为“天下第一湾”。

B.“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右翼政客们一再大放厥词,不仅丢光了日本国家和民族的脸,更丢尽了他们自己的脸,必将遭到全人类的唾弃。

C.“火星一号”计划在全球发起报名两周以来,已收到来自上百个国家的8万多名志愿者递交的申请,其中仅中国申请者就高达1万人之多。

D.由于湄公河流域涉及多个国家,各国执法部门跨界打击毒品犯罪受到主权、司法权等多种因素制约,亟需建立多国协作扫毒的长效机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孟子与邹鲁之风

王志民

孟子为战国时期邹国人,邹与鲁毗邻,但文化渊源并不相同。根据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考定:邹,也做邾,邾娄,是一个东夷土著的小国。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其为炎帝神农氏的苗裔,与黄帝后裔的鲁是两支不同文化。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鲁僖公之母称,“邾灭须句”为“蛮夷猾(乱)夏”,是“周祸”。次年,鲁国“伐邾,取须句,反其君”,则是“礼也”。可见在鲁人看来邹实为文化上的“异类”。细检《孟子》及以前的文献,都没有“邹鲁”并称的记载。这反映出在孟子之前,邹、鲁实际表现为两支不同质的文化。

“邹鲁”并称,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庄子与孟子同时而稍晚,这说明:在孟子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这应与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密不可分;“邹鲁之风”是以崇尚儒学、传习六经的士风为主的,充分展示出儒学故乡的特征;“邹鲁”并称,邹在鲁前,这反映出邹文化在邹鲁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响力。

鲁国本为周公封地,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春秋时期,鲁秉周礼,有“周礼尽在鲁”之说。孔子创立儒学,大办教育,更使鲁成为繁盛的文化重心之地。孔子去世后,“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故乡鲁国,成为儒家发源地和孔门弟子及后学聚居讲学之所。这对孟子产生了极大的文化吸引力。同时,孟子为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裔,与鲁国又有一种血缘的亲情。孟子葬母于鲁,曾住鲁守丧三年;其为子思门人的弟子,系统接受过儒学教育;孟子一生极崇拜孔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以传播孔学为己任,这都反映出鲁文化对孟子的培育和思想上的巨大影响。

然而,孟子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邹国度过,从孟母三迁教子到成年后“始而设教,继而周游,终而归老”,邹文化的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他思想的形成应该也与邹文化有密切关系。从现有历史文献考察,我认为其主体思想“仁政”的形成,与邹国文化传统具有直接关系。

战国之邹,附庸鲁国,国小力薄,但在文化上却渊源有自,丰富深厚。其为东夷土著,始终保持了夷人的文化传统。《说文解字》:“夷俗仁”。《后汉书〃东夷传》注引《风俗通》:“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由于资料缺乏,邹国是否一直沿袭这样一种“仁”俗,难于详考,但《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邹穆公在与鲁国冲突失败后,不忍处臵老百姓的仁义之举。贾谊《新书〃春秋》也记载了邹穆公仁政的具体举措:“无淫僻之事,无骄燕之行……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如子”,致使“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穆公死后,“邹之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刘向《新序〃刺奢》则记载,邹穆公说粮食本来就是老百姓辛苦种出的,作为国君,“取仓之粟移之于民”,是天经地义的。从邹穆公的作为看,邹国应有一种“仁”的传统习俗。邹国以弱小之国,安然存在于大国争雄间,与他们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有直接关系。在《论语》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但“仁政”二字却从未出现,论国君如何行仁政的话语也不多见。孟子久居邹国,“聚徒讲学”,出仕为官,四十余岁方才出邹,游齐、适梁、访滕、过薛,大谈仁政理想与治国之术,邹文化传统对他思想的影响应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是邹鲁文化的结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的出现和文化上的突出成就,又使战国时期的邹、鲁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形成了“邹鲁文化”或“邹鲁之风”。

(选自《国学网》,有改动)

6.下面关于“邹鲁之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及以前的文献中没有“邹鲁”并称的记载,说明在孟子之前,邹、鲁实际是两支不同质的文化。

B.《庄子·天下》篇记载,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在他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寂寂东坡一病翁

C.邹、鲁文化的结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又使邹、鲁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从而形成“邹鲁之风”。

D.“邹鲁之风”或“邹鲁文化”以崇尚儒学、传习六经的士风为主,充分显示出儒学故乡的特征。

7.有关邹文化传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影响,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文献资料记载,邹国应该有一种“仁”的传统习俗,从而影响了后来孟子“仁政”思想的形成。

B.邹国因为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所以能够以弱小之国,存身于大国争雄中,孟子对此应该感受深刻。

C.论语》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从未提及“仁政”二字,可见孟子的“仁政”与孔子没有关系。

D.久居邹国、四十余岁才出千分游历的孟子,一出邹就能大讲仁政理想,说明其思想只可能来自邹文化。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是东夷土著,曾被视为文化上的“异类”,但它文化渊源有自,并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B.鲁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孔子创立儒学,大办教育,更使它成为繁盛的文化重心。

C.孟子深受鲁文化影响,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以传播孔学为已任。

D.“邹鲁”并称而邹在鲁前,说明在邹鲁文化中,邹文化比鲁文化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李龙眠画罗汉记

[明]黄淳耀

①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一人跽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臵足旁,回顾微哂。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②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目皆下视,口呿不合。一人脱衣,双手

③捧之而承以首。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两童子首发鬅鬙,共舁一人以渡。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视长眉者。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老者努其喙,

④缬纹皆见。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

自得。

⑤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欤?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当即此意。

注:①李公麟,宋代著名画家,号龙眠居士,擅长画山水佛像。②呍:指口张开。③鬅

鬙:头发散乱的样子。④轩渠:愉快而笑的样子。⑤锡飞杯渡:锡飞,跨着锡杖飞行;渡,乘着木杯渡河。相传得道高僧可以凭法力锡飞杯渡。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顾微哂 顾:回头看 .

B.若重不能胜者 胜:能承受 .

C.出其履将纳之 纳:交付 .

D.故为此图以警发之与 发:提醒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B.①双手捧之而承以首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

C.①共舁一人以渡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D.①后世所传高僧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画中罗汉渡江艰辛的一组是

①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②②目皆下视,口呿不合

③一人脱衣,双手捧之而承以首

④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

⑤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

④⑥以一指探鼻孔,轩渠自得

12.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对著名画家李公麟所绘罗汉渡江图的记述,李公麟在图上共画了十八人,

包括十五个罗汉和三个童子。

B.文章按照未渡者、正渡者、已渡者的先后顺序,生动地再现了李画中的情景,罗汉

们神态各异,无一类同。

C.画中也有悠闲的罗汉,其中一个让童子抬着,一个让童子背着,他们的轻松与三位

童子的辛苦形成鲜明对比。

D.作者认为,传说中的罗汉能够“锡飞杯渡”,而李画虽然手法高超,但表现罗汉渡

江艰辛不符合佛教的本意。寂寂东坡一病翁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3分)

(2)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4分)

(3)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3分)

14.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回乡偶书》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贺知章于是年辞官归乡,时已86岁。《纵笔三首》作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苏轼此时由惠州再贬儋州(今湖南儋县),时年62岁。

(1)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儿童”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作答)(6分)

(1) ▲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 ▲ ,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3) ▲ ,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

忧劳可以兴国, ▲ 。 (欧阳修《伶官传序》)

(4)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苟以天下之大, ▲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五、(12分)

1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段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文化名人不同于一般的公众人物, 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有的 成为国民的精神领袖。 名人的故里不去开发他们的“精神价值”,而仅仅把他们当成聚敛财富的“摇钱树”,那是对名人本人的不尊重, 是对民族文化的亵渎。

17.以“微电影”开头,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不超过80字。(4分)

①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对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视频短片的称谓。

②微规模投资(每部几千元到上万元)、微周期制作(1到7天或数周)和微时(30秒到300秒)放映是微电影的几个基本特点。

③微电影虽然篇幅短小,但具备电影的基本要素,即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④微电影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悠闲状态下观看。 微电影 ▲

18.下面两幅图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旅游观念、方式,请分别进行解说。(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模范教师

许行

千不该万不该,到这鬼地方来看什么复式教学。县教育局这位女局长有些后悔了。眼前一道平时只踩着石头就可以过去的小溪,不知什么时候涨了水,不深不浅刚好把几块踩着过河的大石头给漫过了。

篇三:《2011届高三备考语文“好题速递”系列(27))》

2010年高三备考语文“好题速递”(27)

寂寂东坡一病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C.遴选 凛冽 聆听 伶仃 ( ) B D.款识 质询 炙热 栉比 (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嗑碰 渲泻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 B.备至 缉拿 明信片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燥热 蛰伏 钓鱼竿 义气用事 沧海一笑 D.观瞻 秸秆 元宵节 黔驴计穷 稗官野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②住在交通便利的大城市好,移居有山有水的山村也不错。 ( ) ①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寻有利于亚太地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A.逐渐 固然 不仅 也 乃至 C.逐步 虽然 不仅 也 乃至 ①逆境激发起人开发时效的紧迫感 ②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缠身,不免杂事相扰,难以排除无效时间,降低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③而且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 ④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思索追求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B.逐步 虽然 即 又 乃至 D.逐渐 固然 既 又 乃至 ( ) 4.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12分,每小题3分)

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总的来看有两种思路。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部分,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地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按照这种定义,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就可以概括成: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弘扬科学主义。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关于“什么是科学方法”的总结概括。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的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词彰显的就是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然而,科学主义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无条件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

我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如果培养学生像搞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还有,对所有的对象,只注意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关注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是典型的科学方法,或称黑箱方法,因为科学要求一种可操作性,追求一种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话,那人际之间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能够用黑箱方法解决的。

还可以提出一种人们可能最不赞同的科学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效率的观点、从目标管理的观点、从操作的观点看,这确实是可接受的。而这些观点,又恰恰是科学方法所必须采纳的。但是,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

怀特海说得好,“科学从来不为自己的信念找根据,或解释自身的意义”,它的根据和意义必得从更一般的人类思想中找寻。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好度。

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的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不计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6.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肯定的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的一项是 ( )

A.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它崇尚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

B.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它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

C.科学精神在“追求真理”时,“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D.科学 精神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

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弘扬科学精神有两上思路,一个是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

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一个是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

B.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是高效的方法。

C.弘扬科学精神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另一

个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作者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

D.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 A.根据第一种思路,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就是科学主义。 B.“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彰显了科学主义的理想,有气魄,有力量,作者大为赞赏。 C.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今天,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D.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限度。由此可知,科学主义的错误就是把在

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加限制地广泛运用到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

9.概述作者否定科学主义的三个方面的论据。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①(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①苏轼被贬至儋州(今属海南省)时作。

(1)《回乡偶书》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对比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有一个“笑”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每空1分,多做则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小年不及大年。莫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庄子·逍遥游》

(2)乱花渐欲迷人眼,。最爱湖东行不足,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D2.B 3.A 4.D【[语言连贯]②④句对应,因④句前有“相比而言”承接②句,先谈“顺境”再谈“逆

境”;③句前“而且”表明是在④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谈“逆境”的作用;①句是对前三句的小结。因此顺序是:②④③①】

6.A 7.C 8.D

9.①忽略个体的特质,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像流水线生产一样培养学生。

②人人都有“内心世界”,不能用墨箱方法解决人际关系的许多问题。

③用原子弹、核试验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是荒谬的。

10.(7分)【(1)①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对比。②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晴寓自伤“老

大”之情。③为后面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并交代了缘由。(答对1点给1分。)/(2)(4分)①第一首的“笑”哀婉备至,抒发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回到久别的故乡后悲喜交加的感情。②第二首的“笑”使真相大白,诗人脸色红润原来是喝酒的缘故;借“笑”表达了病老之哀和一生飘荡、官场失意的愁苦心情。(答对1点2分)】11.【(1)小知不及大知/蛄不知春秋;(2)浅草才能没马蹄/绿扬阴里白沙堤;(3)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遗世独立;(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每空1分,错漏衍倒1字该空不给分)】

篇四:《代悲白头翁翻译赏析_作者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希夷。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代悲白头翁翻译赏析_作者刘希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代悲白头翁翻译赏析_作者刘希夷
[前言]
<代悲白头翁>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此诗虽是拟古乐府,但构思精妙,开拓了全新的意境。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怜惜这桃李花娇艳的颜色,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世事变幻无常,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几度变成了汪洋大海。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代”是“拟”的意思,<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十分繁华;繁华的都市盛开着艳丽的鲜花,满城****,生气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表现的是因为春光的流逝而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心理。“松柏摧为薪”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指陆地变成海洋,典出<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光禄池台文锦绣”两句,以历史上权臣贵戚的豪华奢侈,表现白头翁曾经历过的一段富贵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这一段通过描写白头翁从红颜到老病、从游乐到孤苦的生活,不仅表示了诗人对青春红颜、清歌妙舞的眷恋、向往,对垂老白头翁的怜悯、同情,同时进一步抒发了对美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性。
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两句感叹美貌的少女转眼之间将化作白发的老妇,惋惜青春难驻。“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两句,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蔼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应了所谓“诗谶”的说法。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寂寂东坡一病翁相关热词搜索:寂寂 东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寂寂东坡一病翁”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寂寂东坡一病翁"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144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