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城堡寓意

城堡寓意

2016-05-01 14:56: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城堡寓意(共3篇)浅析卡夫卡《城堡》意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名:浅谈《城堡》的象征意义学生姓名:郭靖楠学 号:310712030204指导老师:徐欢颜专 业:汉语言文学年 级:中文07-2班学 校:河南理工大学浅析《城堡》的象征意义中文摘要:《城堡》是20世纪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城堡寓意》,供大家学习参考。

城堡寓意 篇一:《浅析卡夫卡《城堡》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浅谈《城堡》的象征意义

学生姓名:郭靖楠

学 号:310712030204

指导老师:徐欢颜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中文07-2班

学 校:河南理工大学(城堡寓意)

浅析《城堡》的象征意义

中文摘要:《城堡》是20世纪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品之

一。它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怪诞而生动世界。小说主人公K的土地测量员身份阴差阳错地得到了城堡当局的承认,因此被允许进入村子。然而K用尽毕生心血试图进入城堡终未能如愿,只是在最后弥留之际得到了城堡下达的决定:“虽然K无权要求在村中居住,但是考虑到某些次要情况,准许他在村里生活和工作。” ①《城堡》中的叙述处处洋溢着奇特而荒谬的气氛,在这个令人诧异的梦靥般的空间内城堡作为作者大笔墨筑刻的意象无疑倍显意味深长。本文为将从:权利与个人、天堂与距离、边缘与痛苦等方面挖掘卡夫卡笔下城堡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卡夫卡,城堡,天堂,边缘,象征意义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德语是其母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国立的公共机构—布拉格波西米亚王国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6月辞职回家疗养,养病期间除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外,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等国游玩。1924年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6月3日逝世在维也纳近郊的基尔林疗养院,享年41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却始终处在冷漠的家庭环境与残酷的社会现实相交织的夹缝中。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凭借自己的勤俭和智慧,经营一份生意兴隆的产业。事业的成功愈发助长了赫尔曼∙卡夫卡专横暴戾和刚愎自用的性格的发展。卡夫卡是其唯一的儿子,然而性格使然,他对卡夫卡的态度向来简单粗暴、蛮横专制。他干涉甚至主导卡夫卡每一次的人生选择,无论在学业、工作以至于爱情方面,然而他要求得到而且必须得到的是卡夫卡的绝对恭敬和服从。父亲这一类似暴君式的统治正是卡夫卡无法接纳和深恶痛绝的。因此,生活中父与子的关系笼罩着紧张恐怖的氛围,这使卡夫卡的内心痛苦不堪。他在一封长达42页的未寄出的《致父亲的信》中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对父亲的教育和统摄不乏厌倦的畏惧之感,细致入微的剖析出畏惧的由来,以及此种畏惧对自己人生产生的影响,通篇真诚炽烈的话语某种程度上亦是对威严冷漠的父爱的一种有力控诉。卡夫卡的母亲是位犹太妇女,性格忧郁而好冥想,她给予卡夫卡温和的母爱然而更多时候却忽视了儿子,一味沉浸在他人无法介入的个人世界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与卡夫卡年岁一起成长的是他内心巨大的、不可逃脱的孤独、恐惧、压抑、以及陌生感。卡夫卡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他颇有被囚禁之感,他感到压抑,被笼罩在囚犯的悲伤、虚弱、疾病和妄想之中,任何安慰都不能使他感到心安,因为那只是安慰而已,只是面对作为囚犯这样的残酷现实的一点脆弱而令人反感的安慰。问他到底想要什么,他无以对答,因为他——这正是他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对自由这个概念一无所知。”②

而就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而言,虽恰值奥匈帝国日薄西山之际,但其依然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战略,对内压制民主自由的政策,此外,表现在捷克人和日耳曼(城堡寓意)

人之间的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卡夫卡的现实处境正如德国学者安德尔的评价:“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教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也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经常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但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陌生。”③这段话深深道出了卡夫卡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作用于个人而对整其造成的不幸和悲哀。他是夹缝中的人,一个寂寞却倔强的独行者。他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存空间被家庭环境与时代背景无限挤压,仅留给他呼吸和思索的权利,因为他无力或者无法改变任何现实,不论是在父亲或是在世界面前他同样被忽略成一个发不出自己声音、听不到自己声音的抽象的生命符号。他在夹缝中通过那双深邃、忧郁、仿佛由于惧怕这个世界而极容易受伤的眼睛去洞悉外界的一切,他所看到的那个奇秒的、诡秘的、颠覆的、从未真切出现过的世界被灵动深刻的诉诸笔端,读者或惊讶于那个世界的不可言喻,或惊讶于卡夫卡想象的空前诡异,或惊讶于文本自身传达的多义和庞杂性。

卡夫卡是灵魂的笔者。他对待写作的态度智慧、谦谨、执拗、挑剔。他为确切还原出时光、记忆、人物、梦靥或者故事等在某一瞬间单独或者交叉撞击在内心的感觉而写作,为确切复制出他所遇见和预见某种生命个体的生存状况而写作,为了从自己满意的创作中获得那纯粹的珍异闪耀的快感而写作。卡夫卡生前名不经传的原因也与此有关——他仅为心灵而写作,仅为生命而写作。在卡夫卡的日记、至女友密莱娜以及挚交马克斯的书信中无数次提及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写作对于他来说的意义。他在1912年1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在我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对写作的专注。当在我的这一有机体中清楚地显露出,写作是我气质中最能出成果的方向时,一切都朝它蜂拥而去,从而能博取在性生活、吃、喝、哲学思考、特别是音乐方面的乐趣的一切才能都荒废了。在所有这些方面我都已经干枯萎蔫了。这是必然的,因为我的理了理就其整体来说实在太少了,只有几种起来方能勉勉强强地位写作这一目的服务。这一目的当然不是我自动地、有意识地找到的,而是它自己产生的,现在只有办公室还在阻挠它,但这却是根本上的阻挠。”④他的作品在生前只发表了极少的一部分,并且他在遗嘱中郑重要求马克斯把他所有未发表过的手稿全部彻底销毁并且对于已发表过的作品永不再版。只是马克斯并未遵照卡夫卡的遗嘱而是精心整理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将其发表。这些著作包括卡夫卡三部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以及七十余篇中短篇小说,如《变形记》、《地洞》、《乡村医生》等众多名篇,还包括不少书信、日记、寓言、箴言、随笔、剧本等等,它们都是了解卡夫卡的性格、经历,走进卡夫卡式的世界的珍贵资料。这位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为后世打开一扇通往神奇荒诞但不失永恒魅力领域的文学之门。自五十年代起,在欧美地区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卡夫卡热”,随后波及世界各国的文学界,卡夫卡的写作手法瞬间被越来越的作家模仿和借鉴。而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人们对卡夫卡作品探讨的不断深入,毋容置疑,这位文学巨擘所折射的光辉将愈加璀璨夺目!

㈠、《城堡》的象征意义之——权利与个人

《城堡》写于卡夫卡生命的晚期1922年,它是堪称最完美的卡夫卡式小说的典型代表作,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创作智慧与精髓。《城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世界文学名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作品表层次的人物塑造、语言刻画、心理描写等方面,还是深层次的作品寓意及思想内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颠覆了于卡夫卡之前任何时代任何作家的小说创作手法。其颠覆性与多义乃至无解性是《城堡》影响力和文学价值超凡的根本因素。《城堡》描绘了一个怪诞的、难以想象的人类生存空间,其人物和故事令读者瞠目结舌但又无从质疑其真实性。作者一字一墨如同静物素描那般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每个人物每瞬间微妙的表情,每个场景中不同个体的每次情绪起伏,读者仿佛在欣赏一场被放慢速度播放的单调乏味但却引人入胜电影,书外的人完全被带入那个与现实世界迥异的空间,读者都狐疑的张望着村子里各种各样行为怪异的人,极想发问寻找到令自己迷惑不解然而影像模糊不确定的问题的答案,但无法开口,似乎怕打破村里人喧嚣的肃静。读者介于《城堡》和现实之间,而《城堡》的颠覆性和非逻辑性让我们难以完全忘记自己而扮演村子的一员,但卡夫卡的描述使我们好奇,我们如同K一样渴望进入那奇异的地方。但是对两个世界都深信不疑的我们只能在村子中扮演失声的没有身份的观望者,因为字里行间亲眼看到K心血的白白流失,我们不想悲剧复演,重要的是我们无从发问,因为读者和村民像天平的两个彼端,不可能相靠近。(城堡寓意)

《城堡》的第一段便直接地、不动声色地把小说中恒对立的双方引现出来。“K抵达的时候,夜已深了。村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城堡山笼罩在雾霭和夜色中毫无踪影,也没有一丝灯光显示出巨大城堡的存在。K久久站立在由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仰视着似乎虚无缥缈的空间。”⑤黑暗中的城堡仍旧显得庞大、神秘不可见。黑暗中的K在城堡山的映衬下或许只剩下比夜色更为黑暗的点,单薄、渺小、行动毕露。一出场城堡与K间就横亘着无可逾越的鸿沟。前者是矛盾的主导方而后者始终处于被主导的地位,无论后者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这个既定的事实,无法反转其地位,无法跳出可怕的怪圈,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表明K走进或靠近城堡当局的可能性根本为零。

城堡是这个村子最高的权利机构,它森严的集权统治似一张无形但硕大无朋的网牢牢严密的罩住村子里每个村民的心灵的任一寸地方,完全而统一的把城堡与村民间特定的唯一的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种植在每位凡是有思维有意识的村民脑海中。村子里的居民已习惯并且安于当局至高无上的绝对领导权,他们像基督教徒狂热地维护、爱戴、崇拜上帝一般,对任何与城堡有关(哪怕其间的关联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正面的人都有与此相同的感情。城堡办公厅主任克拉姆情人的身份给弗丽达带来无上的殊荣,村里人对她都有几分敬畏,仿似对待城堡的官员般。弗丽达举手投足之间更是不时流露出一种赤裸裸的优越感,和极其得意的自负感。正是这种自然流溢出的特别自负使K同弗丽达第一次见面便认定这个女人一定能解决关系到他的事情。顺理成章了有了下文中K与弗丽达的故事。与弗丽达有相似经历的是桥头客店的老板娘,她在年轻的时候曾三次被克拉姆叫去到他的房间,她从克拉姆那里得到了三样物件:一张信使的照片,一床毯子和一个睡帽。然而克拉姆为何事叫她,这三样物件是否属于克拉姆本人、她通过何种途径得到等均不详。然而这三件物品就真正囊括了她生命中的全部骄傲和幸福,她像呵护珍宝一样守着这三样东西,看似幸福实则悲哀、寂寞的度过了二十几载。因此老板娘对弗丽达如同对待自己亲生女儿般、如同对待那三件珍宝中的任意一件般,总也爱怜不够,因为她们都和克拉姆有过联系。而与村民这种维护城堡声誉和地位的强烈感情相伴产生的另一个意识便是极端的排外情绪。他们排斥没有获得当局承认的一切外来事物,他们认为一切触犯当局权威的行为都

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可原谅的。在村子人看来,K简直就是一个另类“你既不是城堡的人,也不是村里的人,你什么也不是。但是不幸的是你又确实是个人,你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多余的人,一个处处碍事的人,一个给人添麻烦的人。”⑥ “贵宾楼”酒店老板娘把K做出破格的冒犯城堡威严的举动,归因于K的无知。她因此劝说K:“你首先必须听听我的最后的忠告:无论你去哪里,您都要明白自己就是这里的一个最无知人,还是小心点好。”K却坦然说道:“我确实无知„„可是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所以我很愿意在这一段时间里尽我所能地坚持下去,继续保持这种无知的状态,并承担他的无疑会是很严重的后果。”⑦在城堡的权利面前K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能动性被无限忽视,更无人权可言,他甚至未被当做一个真正的人看待。然而不仅仅是K,村子里的村民在极度信奉城堡的权力的同时亦自我否认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他们是更加可悲的群体,燃尽自己一生的光华仅为证明他人他物比自己的尊贵与崇高,而所谓的尊贵与崇高却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但是他们乐意为此无视自己,甘做权力的附庸且骄傲的不亦乐乎,更是对生命的践踏,对人的践踏。他们嘲笑K无知,实则比K更加的愚昧,至少K始终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然而他如同在真空中固执地不停发出呐喊,无论试图听见自己内心声音的欲望多么强烈,终究徒劳。K和村民本质上是命运人相同的人,异化的世界中无限膨胀的权利侵占了他们全部的自由生存空间,他们无自我可言,他们共同的名字是城堡的被领导者,那些遥不可及的领导者们随意在白纸上写几个字就是那些被领导者的命运,以至被领导者们终日惶恐不安生怕冒犯了至尊的统治者,生怕下一个被宣判犯罪的会是自己。被领导者们更可悲地沦为精神家园的弃儿,在迷宫一样的城堡中永远被驱逐,直至生命终结。K又与村民有所不同,首先他来自外乡,作为城堡和村民的异类而存在,这种不被认可的身份使K的思维意识并未被当局的权威全全控制,K拥有狭小的自由活动的空间,并且他充分利用这窄隘的空间试图到村民都望而生畏的城堡一探究竟。其次,他一生中从未放弃过反抗和挣扎,城堡愈是据他千里之外,他的斗志愈是蓬勃,他人生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与城堡漫长的无望的斗争中,而结果仅悲哀地证明了人在权力面前无所谓人的不堪一击和微不足道。

㈡、《城堡》的象征意义之——天堂与距离

卡夫卡曾说:“我们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在天堂生活,天堂是为我们效劳的。我们的使命发生了变化;天堂的使命是否也发生了变化,无人相告。”⑧“天堂”是充满安宁、美好与和睦的地方,它是人类理想中的生存环境,人人皆渴慕到达但却无法企及。城堡正如人们难以抵达的天堂,它散发着神秘无穷的魅力令每个人希冀接近它,哪怕遥远捕捉到它的毫厘光辉都可令这个捕捉者天真而快乐的持久幸福。任意的没有被这个梦伤害的他和她都对城堡有种狂热的渴求。身份难辨真假,或者根本无身份无真假可言的信使巴纳巴斯,卑微弱小但又充满活力、始终没有停歇过努力满足自己某个欲望或虚荣的侍女培枇,从村子庄稼人中随意叫出的未被这个梦刺伤的孩子、壮年、老人等任何人等,他们潜意识中对城堡和天堂有同样炽烈的崇拜,以至于可以不顾一切、用尽手段地去和城堡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城堡是村里人的上帝,来自外乡的K被他们视为异教徒,K与村民和城堡之间横跨着不可逾越的距离,因此在村民看来K无权过问城堡的相关事宜,更不可有冒犯侮辱他们上帝的任何言行。村民在心中虔诚供奉并护卫着他们神圣的当局。但相同目标的驱使,培枇和这个非自己人的K竟成了盟友,他们已在对方身上搜索到对解决关系自己的事情有利的方面,所以对彼此来说他们交朋友是再

城堡寓意 篇二:《《城堡》读后感》

浅析《城堡》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摘要】卡夫卡的《城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从文学流派上划分这部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但它带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无论是荒诞的情节还是模糊的人物形象,包括叙事语言,都带有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城堡》卡夫卡 后现代主义 不确定性

卡夫卡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高潮阶段,但他对现代主义颇有隔膜;他的创作虽然在许多地方得益于传统文学,但他并不愿意沿袭传统文学的旧习,恪守成规,他的创作在他那个时代是独特的、难以理喻的。卡夫卡甚至说过:“我同犹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与我自己几乎都没有共同之处。”正是卡夫卡的这种无所归属的独特性与难解性,迎合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不仅包含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发展,并走向极端倾向,具有荒诞、垮掉、彻底颓废之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先锋的”、“最新的”和现代化含义,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人文语境和文化倾向。它的另一特征就是深度模式的消解,即中心的消解。杜威·佛克马说:“现代主义者力求给他在其中生存的世界提供一种确实、可靠,虽则绝对个人的看法: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者似乎放弃了寻求一种仅为个体信念和理智所确认的对世界的再现的企图。”① 美国当代理论家哈桑则将后现代主义的这一特征概括为“不确定的内在性”, 即整个西方的话语领域,从社会政治、认识体系到个人的精神和心理诸方面,各种现存的概念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动摇和疑问,这一切又都因为人类赖以把握世界的符号象征系统(语言系统) 自身的文本虚构性已暴露无遗。

《城堡》所表现的不确定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它虚构了一个荒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所有人的价值观都颠覆了,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城堡”的恐惧中,却又想接近城堡;一旦接近了城堡,却又得罪了城堡里的高官,终生生活在等待惩罚的恐惧中;但这个惩罚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城堡”根本与他们无关,等待的尽头还是等待。这样的逻辑关系是可笑的,甚至根本不存在逻辑关系。因此整个故①杜威·佛克马,《后现代主义的诸种不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P447

事的发展是无序的,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出现,但是一但出现了又会被否定,这与后现代作家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非常相似。具体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叙述者情感的不确定。

第一,主题的不确定。所有的评论家都承认《城堡》是寓意性的,但没有人能确定 “城堡”象征着什么。有人说“城堡”象征着不可违抗的命运,象征着上帝;有人说“城堡”是卡夫卡对父亲的一种又爱又怕的情结,卡夫卡写《城堡》就是克服自己和父亲不愉快的经验;还有人说“城堡”是卡夫卡预言般看到的法西斯主义。随着“卡夫卡热”的不断升温,读者对“城堡”的象征寓意的解释更加丰富。社会学者认为,《城堡》是描写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是批评官僚制度的;存在主义学者认为,“城堡”是“命中注定的自由”;也有人认为,《城堡》描写的是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城堡》寓义的复杂性、多义性集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特征。(城堡寓意)

第二,形象的不确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卡夫卡并不着意刻画人物性格。从《美国》到《审判》再到《城堡》,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主人的名字变得越来越抽象化、符号化:起先是卡尔·罗斯曼,接着是约瑟夫·K,到最后《城堡》的主人公名字就是一个K。这种人物名字上的独特变化象征着人物性格的弱化和消亡。本雅明说:“他的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他所做的是, 让人摸不清经历者的面目, 把它隐藏在平凡琐事的中心, 使他显得渺远。姓名缩写K——他的作品《城堡》里的主人公以此为名——不过是人们通常可以在手帕上或帽檐内侧看到的标记, 而人们无法由此查明已消逝了的主人。”②在《城堡》中,K不但没有具体的姓名,他的出生背景、外貌着装甚至他的行为目的都是模糊的。K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但却无法接近城堡,他费尽周折,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了持久繁琐的拉锯战,甚至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但卡夫卡并没有交代他进入城堡的目的到底何在。

第三,情节的不确定。卡夫卡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情节荒诞、细节真实的特点,《城堡》也不例外。与《美国》、《审判》一样,《城堡》也没有结局。卡夫卡并非无力完成,而是情节的模糊性导致了“未完成”的必然发生。刚开始的时候,K成功地勾引了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还有两个助手和②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王炳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P339

信差巴纳巴斯为他传递城堡的消息,让人感觉K是有希望进入城堡的。但不管K费了多大的心思和努力,城堡都是可望不可及的。甚至后来助手都能进入城堡告状了K还在原地转圈。仿佛前面所有情节的铺垫都是为了新的情节出现损毁它时有足够的冲击力。最典型的一个片段是:一天半夜,K去见城堡的一位秘书埃朗格,他敲开其中一扇门,里面是张大床而几无空地,床上躺着的官老爷醒过来,二人交谈。从这位叫比格尔——也是一位秘书——的嘴中K更进一步得知城堡官员们的办事习惯和工作状况。不知说了多久,听得K有些犯困,小睡一觉醒来后,忽然感觉隔壁有人敲墙,并说让K赶快过去见埃朗格。原来埃朗格是在隔壁屋子。K出去见到站在门口准备回城堡的埃朗格,他只跟K说了短短几句便走了。但K一直停留在这空落落的过道上。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复并且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矛盾、交替的文学特征。

第四,情感的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不再试图去表现对世界的认识,既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冷静地观察批判外部世界,也不像现代主义那样的去痛苦地感悟内心自我。它注重展示主体生存状况,从而使读者成为小说的主体,可以随意地解读,进行再创造。《城堡》通过大量的对话来叙述荒诞的故事,但这些对话没有掺杂任何的情感因素。卡夫卡总是以最平淡、冷静的笔调来讲故事,甚至任何情节转折的地方都是不动声色的。读者试图揣测卡夫卡对K与弗丽达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态度却无从得知,因为卡夫卡根本就没有介入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是以一种非常大胆、非常冷漠的态度在叙事。

卡夫卡创作中的不确定性与他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以及他的思想、宗教、语言的不确定性是分不开的。卡夫卡是一个生活在布拉格的说德语的犹太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则因为帝国的崩溃而被划为捷克斯洛伐克国民。他没有什么一般的爱国情绪,更不是奥匈帝国的卫道士,但当斯拉夫文化取代了帝国时代的多元文化时,他又感到非常失落。“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

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身份和归属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他创作中的不确定性。

卡夫卡在评价毕加索的画时曾说过:“艺术是一面镜子,它有时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城堡》也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它在现代主义的巅峰时期预言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参考书目

【1】

【2】

(城堡寓意)

【3】

【4】 叶廷芳,《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叶廷芳,《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杜威·佛克马,《后现代主义的诸种不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肖一为

2011年6月 于沈阳

城堡寓意 篇三:《卡夫卡的“城堡”之象征意义探寻 文 梁世玲》

城堡》是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的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仅有的三部长篇小说之一(另两部为《美国》和《审判》)。其中,《城堡》是卡夫卡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突出体现他的创作特色的作品。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作品中“城堡”所象征的意义孜孜不倦地探寻。阅读萨特与卡夫卡这两位大师,寻找他们思想的相似处,探索卡夫卡的“城堡”的象征意义。

(城堡寓意)

首先来看看让?保尔?萨特的这句格言:“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①我引用萨特的话开头是想借此来深入了解一下卡夫卡。对于卡夫卡,没有人敢说能真正读懂他,“阅读卡夫卡的作品就如走进一个迷宫”,②很多人都这么说,包括一些研究卡夫卡的专家、学者。其实,卡夫卡并不是有意为我们设置阅读障碍,也不是玩弄文字技巧与手法以显示他的作品有多深奥多时髦,他作品正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真实体会。在卡夫卡看来,这个世界是畸形的、扭曲的、令人窒息的,处在这个世界之内的卡夫卡了是恐惧的、逃避的乃至绝望的,卡夫卡以他那种独有的叙述方式将这种种深刻的感受表述出来。每一个人都有倾诉自己感情的方式,只是卡夫卡这种方式比较独特,让人颇为费解而已。

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另外一些大师如博尔赫斯、普鲁斯特、乔伊斯、卡尔维诺、阿兰?罗布—格里耶等这些20世纪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荒诞派、意识流、新小说派的时代先驱者。尽管他们的作品各自有各自的主题与风格,但他们之间也有某种的共通点:在这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形式。传统的说法是:内容大于一切。内容空洞无物,不管形式多诡异、辞藻多华丽,一切都是枉然,就如南朝那些浮艳的宫体诗被后世蔑称为“艳情诗”,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然而,在这里,似乎不见得很通行。罗伯特?格里耶甚至高声大呼:“这完全荒唐,我看一个好作家就是没东西可讲而又讲得很坏的作家。作家应当先没有内容这一概念,他只是在寻找一些还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本无东西要讲。”③的确,小说发展到今天,内容相对已经很成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现在小说里描写的事情几乎全都在几千年前已经发生过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的内容、性质相差不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小说家的。即使能把故事叙述娓娓动听也不过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能手,成不了真正的小说家。除了内容,小说还需要形式、技术。而这个关键的突破点在于创新。创新是现今各行各业都通行的代名词。科技要创新,思维要创新,影视要创新,音乐要创新,自然,小说也要创新。对小说来说,创新的重点毫无疑问就落在形式这方面。因此,格里耶有以上一说。事实也如此,小说界所做的各种尝试从而产生了表现主义、荒诞小说、新小说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新形式,让小说得以继承与发展。卡夫卡就是锐意进行小说形式创新的一批先锋大师之一。“卡夫卡的作品惯用象征、隐喻、夸张等曲折迂回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情节生动,语言简洁流畅,但故事怪诞离奇,无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不交代前因后果,跳跃性大,给人以梦幻、神秘、奇特的感觉。”④我之所以在这里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强调卡夫卡在形式方面的突破与成就,意在说明:对于卡夫卡的小说,我们是不适宜运用常规的阅读方式来阅读的。我们不要奢望能从他的小说里找到前因后果,而事实也证明,他的作品很多都是没有结尾的。柳鸣九在《自我选择——柳鸣九谈萨特》第一章“给萨特以历史地位——《萨特研究》编选者序”里(第30页)说道:“作者根本无意写出吸引人的故事,无意于设计完整的结构,而只求写出一种哲理性的认识:现实是荒诞的,如何才能更好地表现这种认识呢?最充分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写出人对这种荒诞现实的感受,而在不满、愤怒、厌倦、烦躁、反感等等否定性的感受之中,最能说明现实的性质、对现实最具有强烈否定的感受的,莫过于萨特所描写的„恶心‟、„作呕‟这种感受了。”这里他说的是萨特,其实,不然,他是在说很多个“萨特”。卡夫卡就是很多个“萨特”之一。卡夫卡与萨特一样特立独行,以奇特的形式来阐述现实世界给人的压抑、荒诞、厌倦等等消极的感受。因

而,我们要适应卡夫卡作品所运用的独一无二的形式,领略这种形式之下蕴含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卡夫卡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80后青年作家金瑞锋在《卡夫卡的寓言》中就说到:卡夫卡的小说从来都不试图以肯定、准确的形式告诉我们什么,有时甚至连寻找一些暗示的蛛丝马迹也是徒劳的,他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模糊又清晰的舞台,一个虚幻的舞台——梦境。在这个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可以理解的。

《城堡》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叫K的土地测量员在某天傍晚城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子,但由于没有城堡伯爵的拘留许可证,他一直被拒之于外。在这期间,K尽了一切努力,找过村长,找过城堡最高级官员克拉姆的信使,甚至勾引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直到第六天,他仍然进不了城堡。卡夫卡就以这短短的六天里所发生的事情为内容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将一件高度浓缩的事情极力拉伸,让人感觉足够有半个世纪那么漫长。而且,阅读这部作品,会给人一种压制、窒息、甚至崩溃的感觉。小说主人公K在各种关系中兜兜转转,眼睁睁看到一次次希望让他很有可能接触到城堡里的上层人物,但一次次希望却又会出乎意料地让各种看上去不是理由的理由而落空。于是,满腔的希望化作无边的绝望。但K仍旧不死心,他就像那些围绕着圈子一圈又一圈爬行的毛毛虫掉进一个怪圈而不可自拔,屡败屡战。因而,整部小说直到最后也没写出K是否能进得了城堡。小说突然中断,卡夫卡没有往下写,就像哽在喉咙的鱼刺,戛然而止,让人欲罢不能。在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注意的细节——不是理由的理由。这很让人费解。不过,我们可以借助萨特的一部小说《闺房密事》来理解。《闺房密事》是资产阶级中性荒诞家庭荒诞的揭示。⑤小说描述了一对夫妻,丈夫亨利患有阳萎症,妻子露露另有情夫,并且还有同性恋的女伴,但却没有离弃丈夫。后来露露终于出走了,竟然没有什么正当的出走的理由,既不因丈夫的性无能,也不是为了要和情夫私奔,仅仅由于亨利对待她弟弟的态度引起的。这真是个可有可无的理由。然而,故事再往下发展,更加荒诞的结局等待着我们。后来,露露在外面与情夫厮混几天后,又回到了丈夫的身边。至此,合法的婚姻生活与婚外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惯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丈夫与妻子的离合,情人与情人的离合,都是“无缘无故”的,即使有理由,也是“不是理由的理由”。夫妻关系、情人关系不是依靠****来维系,那么是不是某些情感或灵魂呢?这个尚待斟酌。总之,由作品来看,主人翁的行为都是荒诞的、麻木的、冷漠的、恶心的,或者我们甚至可以更大胆一点——否定以情感或灵魂来作为他们关系的维系线。他们的存在与离合,正如K那样永远进不了城堡,都是“不是理由的理由”。这个东西在操纵着一切,像缪勒(Max Muller)诠释的宗教那样:“宗教是一个勉强的努力,用以解释那些不可解释的事物,满足那些不可满足的热望。”⑥从某一程度来说,把这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理解为缪勒诠释的宗教也未尝不可。

另外,还有一个也不可以忽视的细节:据说,卡夫卡生前最亲密的朋友布罗德回忆说,他曾问过作者小说的结局。卡夫卡告诉他,土地测量员没有停止奋斗,但最终疲惫不堪而死,这时才从城堡里传来准许他在村子里生活和工作的决定。⑦但是,很奇怪,卡夫卡并没有把这个结局写完整。为什么呢?此时,我们很可能会联想到断臂的维纳斯、古希腊悲剧,猜想“唯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这个可能性。或许,这又可能是作者的故弄玄虚呢?而另外一些可信的史实资料作了这样的人解释:“事实上,从卡夫卡留下的某些手稿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部小说的内涵越来越复杂,到最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控制。再加上健康原因,1922年8月底,卡夫卡中断了《城堡》的写作。”⑧但不管怎样的结局与猜想,小说写到K来到城堡第六天——已经整整运用一部长篇小说的份量来叙述这短短六天里的K所遭遇的事情早已让我们忍无可忍了。我们因阅读的拖沓肆意地蹂躏了我们的思想、心灵。我们压抑、郁闷、愤懑却无处可泄。而我们从来没想到,这一切正好达到了卡夫卡的目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阅读卡夫卡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卡夫卡描写到这里为止已经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了——荒诞、恐惧、压抑与绝望,何必再执意写下去呢?搞不好的话,很可能变成画蛇添足。因而,

这个所谓的“断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城堡寓意)

卡尔维诺在《命运交叉的城堡》里借一位修道院院长的话说:你不了解这个世界。⑨同是“城堡”,这两位大师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是何其的相似!我们对这个世界缺乏理解,因而大师们就运用他们深刻的体会与经验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而他们所采取的方式不是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而是让我们去感受这个世界。感觉胜于一切。正如印象派所倡导的“怎么画比画什么更重要”而不再是“画什么比怎么画更重要”了。卡夫卡的《城堡》其实是他自己的城堡,一座凭借想象力在现实里构建起来的城堡,既虚幻又真实。关于“城堡”的象征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一句笼统的老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格里耶对他自己的作品《在迷宫中》各种评论一概不表示态度,也无异议。因为他觉得对于小说,只有一种说法并不好;每个人读后有各各不同理解,这很好。最怕的是只有一种唯一的、准确的理解。⑩这从侧面说明,卡夫卡的《城堡》的成功是无以伦比的。卡夫卡最亲密的朋友马克斯?布罗德认为:城堡正是神学家称之为“仁慈”的东西,是神对人(即村子)的命运的摆布,是各种偶然事件、神秘莫测的决定、天赋和宦官的效力,是无法得到和无法争取到的东西,它凌驾于所有人的生命之上。○11英国学者埃德理?谬尔则认为:《城堡》与《天路历程》一样,是一部宗教寓言。○12我国女作家残雪则认为它象征的是不可企求的目标——爱情。她认为是卡夫卡在与他一生唯一深爱的女人密伦娜分手之后的作品,小说中心意图是指爱情的虚幻和飘渺。○13而普遍性误解是官僚体制的象征,讽刺和批评官僚主义的僵化、冗杂,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浓缩”。○14以上这些观点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相当一致的认同,很多持异议或者保留意见。对于最后那一种观点,很多人都以为是正确的,因为从小说对城堡的描述,我们的确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其官僚制度的森严、僵化。但是不是这就是作者的真正意图呢?或者仅仅是一个表象呢?戈培尔说:“谎话重复了千遍也就成了真理。”这种观点与我国六七十年代那个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背景一结合起来就越来越被认同:卡夫卡的城堡不正好是这个反映么?多么凑巧,讽刺多么犀利,主题多么深刻。然而,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文学不是每时每刻都为政治服务的,如果这样的话,文学已经死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了。而且,据史实记载,1914年4月2日,卡夫卡的日记里只有两句话:“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15众所周知,那一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而卡夫卡在这天竟然还像平常一样外出游泳。更加奇特的是,他把一个无关紧要的个人细节与重要的世界崩溃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有力地体现出卡夫卡不是政府的御用文人,不必被强迫着去歌颂某些政治丰功伟绩,也不必刻意去鞭笞某些社会黑暗。他的写作与生存不被集体记忆或社会公论所左右,他坚守的是个人面对世界的立场。这么说,以上把城堡理解为官僚制度的象征这个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对于城堡象征的意义理解,我认为首先要从作品出发。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作品人物的安排、情节的设计本身就有很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首先,作品的主人公是作品中唯一一个没有具体人名的人。连伺女、助手、农民这些十分次要的角色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偏偏主人公没有,这难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最重要反而变成最不重要的,K不是一个人,只不过是一个代号罢了。在这个世上,往往认为自己很重要的人往往就是很不重要的,甚至一文不值。而K这个土地测量员的身份,“测量土地”引申为“叹息没有土地、盼望土地”。○16在这里,卡夫卡是否向我们暗示了一个“人存在这个世上的无价值与无安全感”的道理,抑或其他更深层的含义?其次,克拉姆这个人物的塑造。克拉姆是这座城堡最高层的官员,他在作品里几乎被神化的人物,从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仅K,甚至村里很多人,都只能在回忆或想象中将他的形象一点一点地串联起来的。当然,以这种方式来描绘一个人自然是难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或具体的形象的。正如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可望不可即,明明感觉到距离是那么的近,而到头来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这与这座城堡是如出一辙的。K永远见不到克拉姆,也永远进不了城堡。最后,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诡异的颇值思量的地方:

弗丽达自称(或公认)为克拉姆的情妇,拥有无上的荣誉,她怎么会舍得抛弃一切而在短短的时间内不顾一切地爱上K这个被人鄙视的外乡人呢?阿玛莉亚与城堡高级官员索尔蒂尼之间的情情怨怨全由她妹妹奥尔珈回忆而知晓,这到底可不可信?很可能奥尔珈在说谎呢?因为小说里面的人都那么冷漠无情、自私自利。还有K的两个助手起初从行为举止上看上去是那么天真幼稚,而当K把他们辞退之后,他们却好像瞬间成熟,变得冷漠残酷,并开始疯狂的报复。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作家的生活背景出发。一,作家的童年生活经历。有一位文学初学者问海明威:“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是什么?”海明威说:“不愉快的童年”。○17由此可见,童年作为人生最初的人生体验,常常在人的生活历程中。成为摆脱不去的情节,当他后来成为一个作家时,自然像幽灵一样,有形无形地会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游荡。作家的文学创作成为作家成年后的补偿和慰藉童年创伤的良药。卡夫卡的童年很不愉快。“他的父亲勤俭持家有道,但是教育子女无方。以至卡夫卡几乎终生与父亲不和,三十多年后仍然笼罩在幼年呵斥他的阴影中。”○18父亲在家绝对的权威几乎否定卡夫卡所做的一切,让他长期压抑而不知所措,致使卡夫卡后来在《致父亲》中写道:“我写的书都与您有关,我在书里无非是倾诉了我当着您的面无法倾诉的话。”○19父亲的压抑,母爱的缺席,学校教育的僵化以及卡夫卡自身孤僻的性格,都成为卡夫卡恐惧、压抑、逃避、绝望的童年的重要因素。这些在童年积累下来的消极的情绪与卡夫卡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多么一致。二、作家成年后的生活经历。作家成年的生活也并不完美,面临着物质与精神双重流浪。战乱、物质的贫乏、爱情、婚姻,一切像魔鬼那样在卡夫卡身边萦绕不断。卡夫卡对婚姻有着无名的恐惧,曾经与菲利斯?鲍威尔两度订婚,又两度解除,还曾与一个叫尤丽叶?沃里泽克的姑娘订婚,结果也解除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卡夫卡在《致父亲》里就作了解释:“那么,我为什么不结婚呢?个别的困难都有,而生活就是和这些困难作斗争。而最根本的、可惜游离于个别情况之外的困难则是,我精神上显然没有能力结婚。”○20究其深层原因,卡夫卡精神上的“无能结婚”正说明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与恐惧,他无法找到一处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婚姻对他而言正如城堡对K那样,一座让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城堡,让他无所适从,所以只能选择逃避。三,《城堡》的创作背景。1922年出卡夫卡被失眠造成的神经病困扰着,他请假到波西米亚北部的施宾德尔谬勒疗养。此时,他已经与一生爱得最深的那个女人密伦娜断绝书信来往,两人感情出现严重的危机,后来两人在秋天相会,或许这就是他神经发病的一个原因。在《日记》中他很形象地说:在雪中只不过发现了“一条没有意义的没有凡世目的的路。”他写了包括《饥饿的艺术家》在内的三篇短篇小说,接着着手写《城堡》。由此看来,《城堡》的创作的确与卡夫卡的情人密伦娜有一定的关系,残雪将“城堡”理解为卡夫卡对不可企求的爱情的壁垒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至少,这一次遭遇让他对生存、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此,总的来说,由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诡异奇特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的童年与成年后的生活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来看,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判断:这个所谓的城堡其实并不存在,正如我在开头引用萨特的话——“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为一切发生在卡夫卡或者K身上的事情,不管欢乐还是悲伤,希望还是绝望,都恍如一场梦、一种虚无。

正如萨特说的,城堡的过去可能是城堡,但将来不可预知,因而是不存在的。而现在,它仅仅是一个否定,一种摸不着的虚无。无怪乎K永远到达不了城堡,一个虚无的地点,有谁可以到达呢?从这个虚无出发,我们也可以猜想“虚无”里面的内容。虚无并不是一无所有。就如上面提到的“城堡过去可能是城堡”,基于这个出发点,那么这个城堡里面的内容一定是很丰富的。金碧辉煌,车水马龙,达官贵人,妃嫔如云。一些事物,好的,坏的,但它却是摸不着的,只能活在想象里。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到阿波罗把自己旅途经过的城市与记忆向可汗一一描述,但不管阿波罗的描述多栩栩如生,从他口中蹦出的城市多妙不可言,然而,可汗还是看不见的。他只能在阿波罗的记忆里揣摩那些王宫、兵营、磨坊、剧

院和市场会是什么样子的。同理,《城堡》里的K也只能像可汗那样遥遥观望那座城堡。如果他一味想靠近,那也只能徒劳。从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对K的阻力,不仅有自然的,也有社会,可能更会有其他另外一些难以名状的。但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终极目的:肯定要让K永远无法进入城堡。其实,一切都是虚无,城堡是虚无,存在是虚无。但是K不晓得这个道理,更多的K也不晓得,一辈子挣扎在这个“虚无“中,最终气衰而死。如果他们早认清这个血淋淋的事实,也不必做无谓的牺牲了。卡夫卡说:“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的也只能是他的视力注视方式所能及的那个部分。”K只能看到他视力之内的那个部分,他无法看得更长远更深刻;而作为卡夫卡的阅读者,也只能看到自己视力之内的那个部分。卡夫卡就如冰山一角那样,仅有一部分露出水面,更多还隐藏在水底之下,他吸引着我们孜孜不倦地去探索。

参考书籍与注释:

[1]《城堡》卡夫卡著,米尚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7

[2]《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柳鸣九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0

[3]《命运交叉的城堡》[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著,吕同六张洁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001年9月第1次印刷

[4]《卡夫卡——身体的位相》(日)平野嘉彦著;刘文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8

[5]①第一章“给萨特以历史地位”(第15页),《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柳鸣九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0

②、⑨、○11、○12、○13、○14“序”,《城堡》卡夫卡著,米尚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7

③、⑩《访问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徐知免,《当代外国文学》(季刊),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1985年第一期(总第十九期)

④、⑦《卡夫卡长篇小说全集》卡夫卡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9月1日

⑤第三章“来自恶心感与迷惘感——萨特小说集中译本序”,《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柳鸣九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0

⑥林风眠《艺术随笔》

⑧《地狱里的温柔:犹太歌手卡夫卡》/林和生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6 ○15谢有顺《先锋就是自由》

○16《卡夫卡——身体的位相》(日)平野嘉彦著;刘文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8

○17《海明威传》董衡巽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1-12

○18、○19、○20《致父亲:天才卡夫卡成长的怕与爱》/(奥)卡夫卡著;张荣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相关热词搜索:哈尔的移动城堡寓意 魔法城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城堡寓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城堡寓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838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