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2016-07-14 09:47: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共5篇)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实验题复习)1、如图是小军同学探究“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弹簧测力计每格表示0 5N.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c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根据a、b、c三次实验,他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一)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实验题复习)

1、如图是小军同学探究“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弹簧测力计每格表示0.5N.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a、c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根据a、b、c三次实验,他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根据图 和图d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在“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

中,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 ,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 3、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石块重为 N;(2)排开的水重为 N;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 (填序号);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B、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C、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实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与 的重力,得出结论.

1

5、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_的关系。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__(选填“碰

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选填“物体

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

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19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向 调(填“左”或“右”)

槽码

砝码盘

2

支点

调零

螺丝

游码

秤杆

秤盘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19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4)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

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实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砝码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19丙所示的案秤是个不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

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

8、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甲 乙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9、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3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使动

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__额外

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10、小强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不计绳重和摩擦)

(1)根据下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请帮助小强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当动滑轮重为 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11、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和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2、(1)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升高,从弹簧秤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2)比较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η甲 η乙(选填:>、<或=)。

(3)实验后小强猜想,对于同一滑轮组(例如图乙),它的机械效率也

可能不是固定的,于是他用实验进行了探究,并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小强应采用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 。

1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甲 乙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4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请计算出后两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2)、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② 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是为了控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 它们的机械效率 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5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二)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联考语文试卷(语文版)

语 文 试 题

(2015年6月26日上午8﹕30至10﹕30)(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臵上。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传说老君是个老顽童,不喜欢受束缚( ),他常常在闲(xiá)____之余偷溜到.

人间欣赏的隽( )妙风光 。一天,老君又偷偷溜到人间来到泉州清源山观景。当.

他凝( móu )____着这【 】的山景,闻着这【 】的花香,完全陶醉在这一切中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大火球朝惊慌失措的人们扑去,一时怒火冲天。老君打败了火精,但火精乘机逃之夭夭。他为了让火精不敢再来骚扰人民,便舍身化成一尊神像,从此,这位石将军便一直镇守在清源山脚下。造像逼真生动地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束缚( ) 闲(xiá)____ 隽( )妙 凝( móu )____ ..

(2)文段中两【 】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 绚丽 浓郁 B. 如诗如画 沁人心脾 C. 梦幻 绮丽 (3)画方框的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请给予改正。错:________ 正确:________(1分)

(4)“这位石将军便一直镇守在清源山脚下”的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①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④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 ⑤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 ⑥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⑦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乃石性坚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沉渐深耳。

⑨伯牙游于泰山之阴,____________,止于岩下,心悲,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第一千个球》父亲虽然对儿女要求严格,但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毯下的尘土》米妮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谁也看不出来,就连小矮人都“什么也没说”,可是米妮的内心却总是在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体现了她是一个_________的小姑娘。

4. 主题探究学习:桥(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桥梁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建筑物。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申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现代的桥又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地起桥(立交桥),贯通东西南北,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还成为现代化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后来也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材料二】洛阳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处,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材料三】安平桥位于晋江县安海镇西畔与南安水头镇交界处,是中世纪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东西走向,全长2255米。卧木为基,条石纵横相间筑成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墩计362个,上架1300余条石板,每间6~7条不等,净跨最大达8.6米。 “桥绳直抵平”,上臵三亭,两侧筑有护栏,并雕有狮子、蟾蜍望柱。桥两侧水中建有四方石塔4座,圆塔1座,桥首与中亭存有石将军4尊,并有历代维修碑记14方,中亭石刻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桥之入口处筑砖塔1座,高20.55米。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桥梁”有哪些具体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州古代建筑的各类桥梁共609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仅有100余座,比如 “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3分。特征2分,意义1分)

①两桥的共同特

征:

②两桥的建筑意

义: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讲“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你能说说这句话中“桥梁”的妙处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9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⑤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⑥者。竹节贞⑦,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

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⑧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体:体悟。⑥虚受:虚心接受。⑦贞:坚贞。⑧实:充实。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_________ ..

(3)夫如是 是:____________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 则思中立不倚者 荡倚冲冒 B. 香远益清 稍近益狎 ....

C.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水陆草木之花 D.志在登高山 贞以立志 ....7.解释下列语句。(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似贤,何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_ 、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__________ 、_________、心空、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9.从表现手法上看,【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节选)10—12题。(12分)

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上的爪子很长,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

如刺猬一样把身体蜷成一团,像一个球,然后静候敌人不耐烦地走开,这种“消极”本领,针鼹虽然也具备,并且运用,但针鼹的“绝活”是掘洞逃跑。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中国的穿山甲也不是它的对手。

当你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黄澄澄的针鼹,在慢悠悠地爬着,你呼喊着同伴,朝它走去。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

10.所选段文的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简要介绍这三个自然段作者的写作思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项文为什么把针鼹的特征介绍得如此清楚突出?请运用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加以探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8题。(23分)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3.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6分)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_______——→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说出文中第一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6分)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李想以前的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8分)

19.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悟空听说自己不在宴请之列,就把七仙女关起来,化作李天王的模样奔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

B. 在朱紫国,国王因惊吓得了重病。悟空给国王悬丝诊脉。悟空将一两大黄碾为细末;将一两巴豆碾为细末;将半盏锅脐灰碾细,和上半盏马尿,搓成 “乌金丹”。再请东海龙王降雨,化作无根水为药引送下,终于治好了国王的病。

C. 鲁滨逊减少了谷物种植面积,并派星期五和西班牙人回去联络,准备把其余西班牙人接到岛上。然后,他们可以共同造一条大船,开往巴西去。

D. 鲁滨逊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因为陶土太硬,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因为晒得太长时间了,太阳热力过猛而碎裂了。

20.根据下面选段,回答问题。(5分)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三)
2015-2016学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联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臵上。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传说老君是个老顽童,不喜欢受束缚.( ),他常常在闲(xiá)____之余偷溜到人间欣赏的隽.( )妙风光 。一天,老君又偷偷溜到人间来到泉州清源山观景。当他凝( móu )____着这【 】的山景,闻着这【 】的花香,完全陶醉在这一切中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大火球朝惊慌失措的人们扑去,一时怒火冲天。老君打败了火精,但火精乘机逃之夭夭。他为了让火精不敢再来骚扰人民,便舍身化成一尊神像,从此,这位石将军便一直镇守在清源山脚下。造像逼真生动地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束缚.( ) 闲(xiá)____ 隽.( )妙 凝( móu )____ (2)文段中两【 】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 绚丽 浓郁 B. 如诗如画 沁人心脾 C. 梦幻 绮丽 (3)画方框的句子有一处标点错误,请给予改正。错:________ 正确:________(1分) (4)“这位石将军便一直镇守在清源山脚下”的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③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④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 ⑤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 ⑥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⑦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乃石性坚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沉渐深耳。 ⑨伯牙游于泰山之阴,____________,止于岩下,心悲,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第一千个球》父亲虽然对儿女要求严格,但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毯下的尘土》米妮没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谁也看不出来,就连小矮人都“什么也没说”,可是米妮的内心却总是在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体现了她是一个_________的小姑娘。 4. 主题探究学习:桥(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桥梁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建筑物。故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申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现代

的桥又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地起桥(立交桥),贯通东西南北,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还成为现代化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后来也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材料二】洛阳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处,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材料三】安平桥位于晋江县安海镇西畔与南安水头镇交界处,是中世纪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东西走向,全长2255米。卧木为基,条石纵横相间筑成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墩计362个,上架1300余条石板,每间6~7条不等,净跨最大达8.6米。 “桥绳直抵平”,上臵三亭,两侧筑有护栏,并雕有狮子、蟾蜍望柱。桥两侧水中建有四方石塔4座,圆塔1座,桥首与中亭存有石将军4尊,并有历代维修碑记14方,中亭石刻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桥之入口处筑砖塔1座,高20.55米。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桥梁”有哪些具体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泉州古代建筑的各类桥梁共609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仅有100余座,比如 “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3分。特征2分,意义1分)

①两桥的共同特

征:

②两桥的建筑意

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讲“班干部是班主任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你能说说这句话中“桥梁”的妙处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9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

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⑤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⑥者。竹节贞⑦,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⑧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体:体悟。⑥虚受:虚心接受。⑦贞:坚贞。⑧实:充实。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_________ ..

(3)夫如是 是:____________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 则思中立不倚者 荡倚冲冒 B. 香远益清 稍近益狎 ....

C.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水陆草木之花 D.志在登高山 贞以立志 ....7.解释下列语句。(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似贤,何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_ 、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__________ 、_________、心空、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9.从表现手法上看,【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节选)10—12题。(12分)

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上的爪子很长,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

如刺猬一样把身体蜷成一团,像一个球,然后静候敌人不耐烦地走开,这种“消极”本领,针鼹虽然也具备,并且运用,但针鼹的“绝活”是掘洞逃跑。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中国的穿山甲也不是它的对手。

当你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黄澄澄的针鼹,在慢悠悠地爬着,你呼喊着同伴,朝它走去。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

10.所选段文的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简要介绍这三个自然段作者的写作思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项文为什么把针鼹的特征介绍得如此清楚突出?请运用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加以探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四)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5~2016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二年级数学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 ( 24分 )

1.一个数由3个千、5个十、2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它是 一个( )位数,读作( )。

2. 用0、6、1、5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

的数是( )。

3.与3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锐角、钝角、直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5.希望小学有学生803人,其中女生395人,男生大约有( )人。 6.推抽屉是( )现象,直升机的螺旋桨转动是( )现象。7.35是5的( )倍,27是( )的3倍。 8.□里最大能填几? 6×

□<31 90-35>8×□ 600>□99

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9

( )×8

) ( )

-36

+47

10.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只鸡重1998(

),约2( )。

11、找规律填数。1,2,4,7,11,(

), ( ) 二、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5320 B.1000

C.5200 D.4008

2. 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 D.不一定

3.45÷3读作( ) A.45除3 B.45除以3 C.3除以45

4.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接着画的图形是( )

三、我会判 (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 ) 2.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3.一个2分硬币重约1克。 ( ) 4.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 ( ) 四、我会算 (8+9+8=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8÷8 = 8×9= 320+70= 52-(22+9)=

56-29= 26+52= 170-90= 6320-320= 2.脱式计算。(9分)

48÷(2×3) 14+49÷7 850-(360+90) = = = = = =

3、估算。598+105≈ 114+289≈ 294+313≈

(6分) 986-405≈ 519-190≈ 705-614≈ 4、列式计算。(8分)

(1)72除以42与33的差,商是多少? (2)32与26的差乘5与4的和,积是多少?

五、我会画 (4分)

在方格里分别画出向右平移8格、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六、我会用(5+5+5+5+12=32分)

1. 小红今年8岁,妈妈40岁。4年前她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2. 我们学校有84个篮球,每班借6个,共有8个班。还剩多少个篮球?

3、一本书共有95页,小华已经看了59页。剩下的计划4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几页?

4、商店运来48筐苹果,25筐香蕉,两天后卖掉67筐,还剩多少筐水果?

5、统计图表。(12分)

下面是二年级(1)班和(2)班同学喜欢体育运动项目的统计表:

(1)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4分)

(2)填空:(4分)

表示( )人。

②喜欢( )运动的人最多,喜欢( )运动的人最少。他们相差( )人。

(3)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请提出问题并列式解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五)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

数 学 试 题(理科)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5931A.60 B.5 C.2 1D.60

21n

8、已知x+x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32,则展开式中含x项的系数是

(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A.5 C.10

B.20 D.40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i是虚数单位,若2+i

1+ia+bi(a,b∈R),则a+b的值是( )

A.1

2

.1 D.2

2、某小组有8名男生,4名女生,要从中选出一名当组长,不同的选法有( ) A.32种 B.9种 C.12种 D.20种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sin a)′=cos a(a为常数) B.(cos x)′=sin x C.(sin x)′=cos x D.(x-5

)′=-1-6

5

4、设随机变量X~B(40,p),且E(X)=16,则p等于( )

A.0.1 B.0.2 C.0.3 D.0.4

5、将5封信投入3个邮筒,不同的投法共有( )

A.53种 B.35种 C.8种

D.15种

6、已知曲线y=x3

在点(2,8)处的切线方程为y=kx+b,则k-b=( )

A.4 B.-4 C.28

D.-28

7、国庆节放假,甲去北京旅游的概率为11,13

4

5

假定三人的行动相互没有影响,那么这段时间至少有1人去北京旅游的概率为( )

9、如果函数y=f(x)在x=1处的导数为1,那么lim

fx+1-f1

x→0

2x

=( )

A.1

2 B.1 C.2 D.14

10、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中任取一点P,则点P恰好取自阴影部分的概

率为( )

A.1B.1145C.6

D.1711、设函数f(x)=13

-ln x(x>0),则y=f(x)( )

A.在区间1e,1

,(1,e)内均有零点

B.在区间1e,1



,(1,e)内均无零点

C.在区间1e,1

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

D.在区间1e,1



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

12、若函数f(x)=

1

e-x+m

的定义域为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1 C.m<-1

D.m≤-1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则a=________

14、在(2x-3y)10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________

15.6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一个小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________

16、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三个面上标有数字0,两个面上标有数字1,

一个面上标有数字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若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且成功概率P=0.5,求E(X)和D(X).

18.(本小题满分12分)喜羊羊家族的四位成员与灰太狼,红太狼进行谈判,通过谈判他们握手言和,准备一起照合影像(排成一排).

(1)要求喜羊羊家族的四位成员必须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2)要求灰太狼、红太狼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19.(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人各进行一次射击,如果两人射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8,计算:

(1)两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 (2)其中恰有一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3)至少有一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X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

(1)求X的分布列; (2)求X的均值和方差;

(3)求“所选3人中女生人数X≤1”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aln(x+1)+1

22-ax+1(a>0). (1)求函数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 (2)当a>1时,求函数y=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2-mln x,h(x)=x2-x+a, (1)当a=0时,f(x)≥h(x)在(1,+∞)上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当m=2时,若函数k(x)=f(x)-h(x)在区间[1,3]上恰有两个不同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相关热词搜索:2015学年第二学期校历 2016学年第二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片区联考"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48450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