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2016-07-26 12:23:2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共4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2016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势头,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9%,提高6.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提高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5%,提高3.2个百分点。此外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0%,财政总收入增长32.4%,增幅虽比去年同期略低,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一)产业发展来势较好。

农业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共出栏生猪138.77万头,同比增长2.0%。粮、猪等主宗农产品价格今年来一直较为稳定,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早稻、晚稻、晚优稻价格每50公斤分别为108元、122元、138元,分别上涨13.6%、24.5%、27.8%;生猪价格目前为每公斤15.4元,较春节前上涨5.5%,较去年同期上涨53.6%。主宗农产品价格看好,加之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预计今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57万亩,较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优质稻70万亩,超级稻17.25万亩。创建万亩高产示范片19个。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5.4亿元,同比增长3.3%。

工业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2.66亿元,同比增长42.6%;工业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20.1%。其中高加工度产业实现增加值41.22亿元,增长33.9%。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65亿元,增长57.6%。工业运行特点:一是重点产业贡献突出,拉动作用强。全市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4%、36.0%、74.3%。二是骨干企业来势较好。全市16家骨干企业有13家实现增产,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60.49亿元,增长43.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三是园区工业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全市园区一季度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7.89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九华示范区一季度完成产值过亿的企业有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家,一季度完成产值42.2亿元,增长70.4%。高新区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增长58.6%。

服务业平稳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均呈稳中求快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3.2%,旅客周转量与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21%与12.4%,旅游总收入增长40%。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4.6亿元,增长13.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点。

(二)需求增长保持强势

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引领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1亿元,同比增长36.9%。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是在建重大项目。一季度,全市投资完成额上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有19个,同比增加12个,完成投资额20.11亿元,增长82.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0.1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今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松动。但从目前我市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尚好。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81亿元,增长25.9%;商品房竣工面积32.22万平方米,增长68.1%;销售面积30.28万平方米,增长4.7%,实现销售额9.32亿元,增长28.4%。今年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抑制了刚性需求,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投资性需求也产生影响,从目前我市情况来看,老百姓持币观望的意愿增强,预计后期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房屋面积、竣工房屋面积增长可能会放缓,全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平稳运行的状态。

消费持续活跃。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46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27亿元,增长34.5%。农村消费市场零售额大幅增长主要受“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一季度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81万台,实现销售额1.75亿元,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增长90%以上;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售总量达2.77万台,实现销售额0.97亿元。

出口强劲恢复。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36亿美元,同比增长77.0%。其中出口总额2.09亿美元,增长79.9%。我市外贸企业已逐步摆脱金融危机时期的影响,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工业效益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89亿元,同比增长48.5%;

其中利润7.72亿元,增长47.6%。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41.9%,

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2.82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1亿元,增长32%。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稳定,增幅均在30%以上。

(四)经济增长活力增强

招商引资形势稳定。一季度,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1.31亿美元,增长4.4%;内联引资31.3亿元,增长52.6%。年初组团参加央企对接活动,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达140亿元。

非公经济较为活跃。一季度全市非公企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3.6亿元,同比增长23.1%,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完成39.2亿元,增长7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6%,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

园区发展势头喜人。至3月末,全市共有入园企业920家,其中投产企业634家。一季度全市园区共实现技工贸收入204.6亿元,增长81%;实现财税收入7.1亿元,增长42%。

(五)民生得到新改善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季度全市财政支出中教育、卫生、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4.9%、125.7%、30.6%;环境保护、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2倍、5.5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增长70.3%。

劳动就业稳步扩大。通过实施五大就业工程和开展“春风行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了就业。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9%。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0.6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2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02元,增长19.5%,其中工资性收入1197元,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达39.9%,增长24%,拉动农民收入增长9.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季度全市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实现了开门红,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隐忧和问题,值得重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隐忧

一是企业流动资金更趋紧张。一方面,今年以来,央行已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导致投放的社会信贷总量缩减。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虽较年初增加26.21亿元,但同比少增10.36亿元,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应收帐款大幅增长。至3月末,全市工业企业应收帐款达113.45亿元,同比增长49.6%。在货币政策趋紧,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应收帐款的过快增长,不仅使企业流动资金更趋紧张,同时也增添了企业经营风险,部分企业将面临资金链安全的压力。二是工业运行成本攀高,企业增效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国际铁矿石、石油、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导致企业购进成本和融资成本走高。据调查,一季度煤炭均价同比上涨15%左右,其中电煤上涨30%以上;汽油、柴油年内已两次调价,价格分别提高850元/吨和750元/吨。全市金融机构授信规模受货币政策调控影响后,贷款利率同比上浮5%-10%,加大了企业财务运营成本,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了挤压。

(二)新开工项目不足,投资后劲仍需加强。

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22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4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9.06亿元,同比减少46.1%。新开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上亿的项目为零,而去年同期有9个。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8.09亿元,同比下降24.5%。

(三)物价高位运行,后期潜在上涨压力较大。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以及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全市物价一直高位运行,1-3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5.0%、5.8%、5.5%,1-3月累计同比为105.4%。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和居住类,涨幅分别为9.1%、10.1%。食品类中涉及的16个种类,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鲜菜上涨19.6%,居各类之首;其次是粮食,涨幅为15.1%;此外油脂、干豆及制品、蛋类、肉禽及其制品涨幅分别达13.2%、11.8%、11.7%和11.6%。居住类中住房租金价格、水电燃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1.8%与5.9%。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当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国内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二是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粮价上涨将带动相关食品乃至蔬菜等农产品及工农业产品成本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物价上涨;三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需求增加,工资成本上升,各省的最低工资已经平均上调了15%-20%,工资成本普遍上涨,自然会推动产品价格普遍上升;四是国内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对房地产投资需求的抑制,可能使部分资金转向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针对目前我市物价情况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综合分析,我市后期cpi上涨的潜在压力较大,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费价格涨幅在5%左右。

三、对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的判断

从国际环境来看,虽然今年世界经济复苏一直受发达国家高失业率、欧美国家债务危机、西亚北非等国家动荡局势、日本地震等因素的制约呈现不确定性。而且,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油价持续上涨,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但是,世界经济并未因此呈现消极状态,全面持续复苏态势仍然保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4月5日公布的中期经济初评报告显示,除日本外的六个主要发达经济体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比预期强劲,尤其中国等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

从国内环境来看,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高位运行,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较大,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但是在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不会改变。一季度全国gdp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3%,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总体良好。

从自身发展情况看,经济发展的资源性约束、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仍是我市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但是,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建设,我市具备城市建设加速,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的氛围浓厚等其他中部城市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运行。

四、措施建议

(一)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深入调研,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对基层企业,尤其是目前停产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抓好投资项目的落实与协调,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一是充分利用中央加大“三农”、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投入力度机遇,积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衔接和沟通,大力争取国家对市重点项目和产业的支持,确保中央投资稳定增长。二是继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招商引资力度,破解我市发展的资金瓶颈。三是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三)抓好节能降耗,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力度,重点培育扶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二是继续加强工业企业节能重点。组织实施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行“两型化”、低碳化改造。三是加强管理节能。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带动社会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核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把能耗增长的源头。

(四)抓好价格监控,遏制物价过快增长。

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调控物价的政策措施,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扶持粮食、油料、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米袋子”、“菜蓝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储运体系,保障农产品供给。二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串通定价、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三是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严控地方调价项目。四是完善因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确保困难群众生活稳定。

篇二: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2016交通运输委员会全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二五”发展的中考之年,也是全市交通运输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提升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交通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提速提效,2016年市政府7项民生实事工程、市交通委“三思三创”三大行动和“五个提升”52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交通运输不少重要事项上升到市委市政府层面统筹决策部署,全年有1个议题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7个议题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16个议题以市政府专题会议形式协调,13个重要文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刘奇书记、卢子跃市长、王仁洲副市长等市领导共183次对交通运输发展作出重要批示,联系交通重点项目的市四套班子领导也给予了我们大力关心和指导。回顾过去一年,运输交通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从规模看综合交通,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齐头并进。完成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4.96亿吨、167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5%和7%,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10.5万标箱,同比增长77%,新开行襄阳班列、恢复运行义乌班列。实现船舶交易市场交易额13.5亿元,安全引航船舶3万艘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8%,其中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82.6亿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全年建成重大公路项目15个,新增高速公路33公里、农村联网公路227公里,穿好高速公路实现建成通车。深入推进国省道提升工程,17个提升项目改造里程73.6公里。实施重大铁路项目4个,新增铁路里程65.5公里,杭甬客专建成通车,铁路南站正式投用,货运北环线、北站迁建工程按计划推进。建成万吨级码头泊位7个,北仑五期集装箱码头、梅山港区3#-5#集装箱码头加快建设,杭甬运河xx段正式通航。实施重点前期项目47个,杭州湾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开工建设。交通经济规模保持全市服务业之首,实现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58亿元,对GDp贡献度达到5.5%,新增行业企业2588家。全年实现全社会客货运量2.5亿人次、3.5亿吨,铁路客货运量1275万人次、2170万吨,机场旅客吞吐量545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9.5万吨。四方物流市场完成交易额10.9亿元,平台会员超过1万家。全市邮政营业场所达到279个,快递法人企业达到163家,交通与邮政合作共建80个农村货运网点和2个乡镇配送中心,初步搭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

(二)从品质看民生保障,公共交通、生态建设、安全生产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全市治堵工作部署,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全市完成公交客运量6.4亿人次,同比增长7%,建成公交枢纽站2个、首末站21个,市区新辟优化公交线路88条、更新公交车540辆,市公交总公司空调车比例达100%,市区公交分担率达到24.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名列全胜第一。完成春运、“十一”等重大节假日旅客发送1470万人次,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目标。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更新改造清洁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和集卡车2221辆,营运客车中高级车比重达到76%,营运货车重型车比重达到11%、拖挂比达到1:1.07,LNG船舶进入改造实施阶段,三大节能指标均超额完成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进公路边“三化”和“三改一拆”,新增公路绿化里程260公里,清理沿线垃圾1万余吨,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23.7万平方米,整治成效走在全省前列。全面铺开交通运输18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全年组织各类安全质量检查1万多人次,覆盖500多个项目、4000多家企业,全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9%、17%、13%和21%,各项指标均在可控制范围内。办理各类信访投诉1929件、1653人次,办结率100%,全行业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从亮点看改革创新,管理政策、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持续发力。开启新一轮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调整和研究工作,项目总数达24个。不断创新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建设的意见》,组建了事业性质的管理机构,明确了一系列融资保障措施。全年取得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3.8亿元。组织开展“三江交通杯”优质工程评选,推动“工地、工艺、管理”三个标准化创建,全市交通建设逐步从常规管理转入标准化管理。启动港口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行动,新增使用沿海岸线1210米,戚家山化工码头成为全省首个港口岸线“腾笼换鸟”项目。大力实施城市客运管理模式改革,妥善完成全市3124辆出租车营运权到期和市区1143辆个体出租车公司化改造,同步完善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至此市区所有出租车全部纳入公司化管理范围。正式投用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建成600个网点、投放15000辆自行车。全面完成甬慈线公交化改造,目前除南三县外已全部实现城区、城镇、镇村公交一体化“三个100%”,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率由65%上升到75%。首创实施绕城高速浙B车辆半价优惠通行和市区公交1小时优惠换乘,共有超过82.7万车次、2420万人次受益。持续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提前停止4个普通公路收费项目,至此全市普通公路收费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出台史上首个交通经济综合发展政策,下拨扶持资金超过5000万元,在全省首创发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和航运指数。不断深化行业依法行政,启动3个基层综合执法站所建设试点,首次组织委机关21批63人次赴一线执法执勤。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开展智慧交通四大平台和市级交通运输综合指挥中心筹建工作,指导申报8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先进、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速预检系统”作为全省首创用于公路治超,全市一类车辆维修企业全部完成质量追溯系统安装。

(四)从作风看自身建设,队伍面貌、行业文明、正风肃纪显著提升。按照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在市级部门全面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利用半年时间、召集9大类对象、召开64次座谈会,征集到有效意见建议125条,在此基础上照镜对标、深挖根源、即查即改,各级领导班子和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全年修订完善制度规定82个,减少文件、会议数量4.9%和14.3%,市级预算内单位“三公”支出下降20%。着力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市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三家单位恢复副局级,市运管局完成参公管理,11个县(市)区分别有9个组建了质监机构、7个成立了前期机构。大力实施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市级审批事项由81项减少到66项,向县(市)区主动放权14项,承诺办理时限压缩率由61%增至67%。高度重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开通xx交通政务微博,发布信息1350条、粉丝数超过1万名,全年共有1678篇报道获省级以上媒体和主流门户网站报道。积极推进行业文明创建,全市境内7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部完成改造,“文明礼让斑马线”范围进一步拓展,宁海“快递哥”获评“最美浙江人”。坚持不懈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一龙头,不断加强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回头看”,制订完善阳光执法、阳光工程、阳光收费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全年开展各类专项检查、考核评议、廉政教育座谈180余次,全系统反腐倡廉形势比较平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去年23号强台风“菲特”带来的百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交通运输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快速反应,靠前指挥,连续作战,共投入应急抢险人员1万人次、各类机械设备2600余台,组织应急货车136辆、运输救灾物资1220吨,6天间实施绕城高速免费通行和市区公交免费乘坐,共有8.8万车次、710万人次受益,为保障城市抗洪救灾和公众安全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交通工会、共青团、妇联、战备、老干部、综治、审计、后勤服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工作实现不同程度推进,余姚市众志成城抗击洪涝灾害,充分展现了交通人冲锋在前、敢打敢拼的精神风貌;慈溪市、象山县分别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和甬象线客运班线整合改造,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奉化市贯彻公交优先战略,一年内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增长68%;宁海县全力服务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营造了市县两级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江北区积极应用“四新”技术破解工程建设难题;鄞州区首创推动了普通公路养护标准向城市道路标准的靠拢;镇海区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加快推进危化品车辆服务中心和运输专用通道建设;北仑区大力开展联合治超和公路边“三化”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交流;大榭开发区投资最高、建设周期最长的大榭第二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在公路边“三化”和“三改一拆”上实现新进展,助推了景区整体面貌的提升。大交通口单位也形成了不少工作亮点,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局连续五年获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考核第一名,xx邮政管理局正式起步履行工作职责,xx电信深入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光纤到户能力实现全市重点乡镇以上100%覆盖;xx移动客户群全面突破1000万户,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在70%以上;xx联通正式进军电子商务,在淘宝网开出了第一家直营店铺。

二、2016年交通运输工作要求、目标和任务

2016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了xx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路径,结合交通运输实际,经历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飞速发展,行业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不断凸显,增效益、提品质、强管理的任务不断加重,要打开科学发展新局面,只有也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可能实现。首先,转变部门职能对我们提出了新任务。与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相比,当前我们在行使政府职能、处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上,还存在着不少“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该放的没有放手、放开、放彻底,尤其是对资源要素的直接配置还比较多,“弹簧门”、“玻璃门”等隐性壁垒依然存在;该抓的没有完全抓好、抓实、抓到位,尤其是对市场的监管服务还不够有力有效,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建立。第二,加快转型升级对我们提出了新课题。转方式、调结构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势所趋、发展所需、现实所迫,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转型升级步伐已略显滞后,集中体现在发展层次还不够高,尤其是交通经济“小、散、弱”状况依然存在,不少低端市场高度饱和,中高端市场服务单一,很难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带来的冲击;发展质量还不够好,尤其是还没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行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运输结构、装备水平、管理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效率还不够优,尤其是行业创新驱动水平比较低,在科技研发、信息化应用、人才培育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第三,破解要素制约对我们提出了新挑战。随着xx城市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型“四化”的全面推进,要求交通运输继续保持适度超前规模,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全市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交通领域有一大批重大项目要开工、续建和建成,三年总投资接近600亿元,加上现有已建成项目的还本付息,今后一个时期资金保障压力空前巨大;需要的建设用地超过5.5万亩,接近全市到2020年土地规划空间总量的70%,要实现全额保障的难度也非常大。而像岸线、空域等稀缺资源,如再不合理规划利用,也将成为下步发展的严重制约。最后,回应群众期待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这些年来,我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城际、城市、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的出行需求更趋强烈,这也进一步凸显了当前民生交通发展的症结所在,集中体现在不同区域、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衔接还不够顺畅,公共交通运行还不够高效,安全质量领域还存在不少隐患,对此我们必须不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回应群众关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集中力量加快“综合交通、生态交通、智慧交通、满意交通”建设。“综合交通”是行业发展的统领,要求我们始终把交通运输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考量,立足“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定位,落实“大交通、大管理、大服务”要求,加快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统筹发展、协同发展、协调发展;“生态交通”是行业发展的前提,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一底线,按照“统筹、创新、优先”的原则,进一步集约利用资源、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文明出行,全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环保的交通运输体系;“智慧交通”是行业发展的引擎,要求我们坚决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好引领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三者关系,加强对科技信息运用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促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倍增”效率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满意交通”是行业发展的目的,要求我们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路线贯穿工作全过程,更加注重把民生理念融入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实现“路好走、走好路,车好乘、乘好车,货好运、运好货”目标,使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广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基于上述形势判断和发展方向,今年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坚持以提前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实施“十二五”综合交通系列规划为手段,以作风转变为保障,全力强化综合交通、生态交通、智慧交通、满意交通建设,深化打造国际强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级公交都市,为xx加快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当好先行官。

全年主要预期指标: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8.8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1.8亿元;实现全社会客运量2.4亿人、货运量3.7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5.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5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联运13万标箱,机场旅客货吞吐量574万人、9.9万吨,完成城市公交客运量6.4亿人,公交出行分担率提高3个百分点;完成交通产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5%;三大节能指标达到市政府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完成5方面15项任务,归纳起来是“五个强化”:

(一)突出“三个重点”,强化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创新。以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努力推动交通管理体制、市场监管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发展原动力。一是强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推进”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模式,积极探索、完善、提升大交通管理体制。研究理顺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管理职能,探索推进交通运输管理新模式。探索乡镇(街道)交通管理体制,力争在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围绕“整合资源、综合执法”目标,深化综合执法体制研究。二是强化市场监管机制改革。启动港口岸线资源有偿使用研究,推动岸线集约化、规范化利用。推广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实施服务外包。深化联合治超机制研究,探索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和路面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建设投资模式,重点引导社会资本通过BT、股权、债权、基金等方式参与交通设施建设和营运管理,实施公交用地综合开发,同时加大对BT项目的安全质量监管。三是强化公共服务机制改革。深化公共交通发展机制研究,整合力量推动“五个优先”。探索多元化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机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与骨干企业“共担共享、联合救援”的应急保障机制。按照“对等、配套、协调、同步”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港口、水运和道路运输领域,探索实现市、县审批同权;在路政、航道和工程建设领域,细化市、县分级管理规定,确保各项行政审批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二)坚持“三个引领”,强化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发展原则,启动实施交通重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发挥好规划、港口和网络枢纽的引领作用,巩固提升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一是坚持规划的统筹引领。对照“531”战略体系和实施进展,开展15个交通规划编制及研究项目,重点完成高速公路网规划、国省道线位规划、县乡公路网规划、xx-舟山港总体规划、铁路总图规划的调整、修订和修编,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启动“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和杭州湾交通二通道线位研究。二是坚持港口的龙头引领。以提升xx港口服务和竞争优势为目标,努力提供高效、便捷、增值的“一揽子、全方位”物流服务,吸引更多客户选择xx港中转货物。深化与全球航运巨头的战略合作,拓展国际中转新路径,发展南北沿海内支线和长江线。加强与内河港口的战略合作,扩大内河集装箱业务。积极争取2016年“中国航海日”举办权,增强港口影响力。大力推广集装箱海铁联运,完成国家级物联网试点建设,优化中西部海铁联运网络布局,提升现行班列运行质量。加强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对未开发岸线鼓励新建公用和多用途码头,对违规使用岸线实行专项整治,对老旧码头实施升级改造。三是坚持网络枢纽的基础引领。始终把健全集疏运网络和交通综合枢纽作为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要载体来推动,抓好“四个一批”建设。“开工一批”,即新开工重大项目12个,重点启动建设三门湾大桥及接线、梅山保税港区多用途码头、梅山港区进港航道、栎社机场三期等项目,力争动工建设杭甬高速复线xx段一期。“推进一批”,即开展重大续建项目30个,重点推进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xx货运北环线等项目,实施国省道提升项目13个,改造里程46.2公里。“建成一批”,即完成重大在建项目9个,重点建成铁路北站、梅山港区3#-5#集装箱码头、铁路xx南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开通条帚门航道,新增农村联网公路197公里。“生成一批”,即实施重大前期项目39个,重点做好高速公路石浦连接线、六横公路大桥、穿山港区中宅码头二期等前期工作,探索推进xx至余慈城际铁路、港口铁路支线、甬金铁路等前期工作。

(三)把握“三个导向”,强化交通运输民生服务保障。始终把群众期待作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最大动力,重点把握公交服务、生态文明和安全质量三大导向,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一是把握公交都市发展导向。按照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出台公共交通发展纲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根据轨道交通建设总体时序,做好1号线试运营筹备和启动,构建完成“四位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实施公交提速工程,新建公交首末站3个,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0条,新增公交车500标台以上,抓紧推进邱隘综合客运枢纽、东部新城综合停车场等前期工作。探索推行社区巴士、定制公交等形式,完善多层次公交网络服务体系。深入推动宁海、奉化等地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力争突破80%。巩固深化出租汽车公司化改造成果,强化行业服务质量监管,建成出租汽车服务中心1-2个,全面推出电召服务。开展第二轮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新增网点100个、投放车辆3000辆,使其加快成为市民换乘接驳和短距离出行的重要选择。精心组织好春运、“十一”等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的运输保障任务,着重提升铁路xx站综合运输服务能力,高效发挥疏运和衔接作用。探索加大绕城高速通行优惠力度,进一步发挥城市疏堵功能。二是把握生态文明发展导向。积极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建设,申报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区域性试点。加大“建、管、养、运”各领域生态建设力度,新增清洁能源车辆920辆以上,营运客货车单位能耗分别下降0.5%和0.9%,港口单位吞吐量能耗下降2%,实现路面旧料回收率85%、循环利用率50%,甩挂运输试点企业甩挂率达到1:1.8;持续开展公路边“三化”,建成绿色通道20公里,边坡复绿0.5万平方米。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性,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雾霾治理。三是把握安全质量发展导向。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快市本级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县两级公路抢险中心建设,提高公路的防灾抗灾设计标准。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设计双审制,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提升质量水平。推广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加大机械化、智能化、工厂化施工工艺应用,全面推广桥头跳车专项治理。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完成全行业18类1000家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三项岗位”人员100%持证上岗、其他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大力实施公路边“三改一拆”,重点做好高速公路与普通国省道沿线违法建筑拆除,完成潘火桥下空间区域综合整治。

(四)激发“三个动力”,强化交通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创新驱动、政策推动、示范带动的要求,不断完善交通经济市场体系。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科技项目全程规范化管理,提高资金补助针对性和项目实施实效性,力争在公路、水路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国内领先水平2项以上,推广科技应用成果6项以上。按照全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形成大格局管理模式。加强xx四方物流市场与国家物流公共平台的互联互通,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创新平台。大力培育电商物流发展,提高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强化政策推动。健全完善交通经济发展“1+X”政策体系,高质量编制交通经济发展白皮书和各类运价指数。助推各地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港区与物流园区联动发展,引导园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合作。组织交通物流发展水平评估,召开交通物流发展大会。抓住杭甬运河通航的历史性契机,逐步培育壮大内河水运市场。全面深化与邮政合作共建,不断扩大农村物流网点布局。大力开展“三江交通杯”等奖项评比,营造“以品牌树口碑”的市场氛围。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各级班子成员每人对口联系2家企业,每年深入联系点不少于2次。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建立交通建设市场信用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信用的动态全过程管理。实施道路运输行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避免市场盲目扩张、恶性竞争。在全市二类车辆维修企业中全面推广质量追溯系统,进一步整合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提高车辆救援效率。深化推广驾培行业公车公营模式,试点推行驾培行业统一收费。持续加大路政、运政、航政管理力度,对“企业、车船、人员”实施全方位监管和惩处。严格落实《xx船舶引航管理办法》和《xx引航服务规范》,阳光高效开展引航服务。充实交通运输协会力量,进一步发挥好第三方桥梁纽带作用。

(五)完善“三个机制”,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干部考核、文明创建、党风廉政三个机制入手,努力打造一支有定力、有毅力、有执行力的干部队伍。一是完善干部队伍考核机制。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启动公务员“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探索能上能下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促使能者上、不胜任者调整岗位。积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工作。选取3所高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充实交通引才和实习基地。二是完善行业文明创建机制。开启新一轮行政执法规范化三年行动,推动执法程序、人员管理、装备水平、文化建设的持续提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基层党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指挥力和凝聚力。强化“主动发声、主动引导”的宣传理念,更加注重在主题选取、形式选择、角度定位上下功夫,提高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应对能力。在重大应急宣传中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应对,形成“一盘棋”的格局。全力开展第四轮文明城市创建“决战年”行动,以实际面貌的改善取信于民。三是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加大对调查研究、文风会风、“三公”支出的规范控制,确保全年“三公”经费下降10%。坚持党风廉政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健全新一轮交通特色五年惩防体系建设,完善高危领域风险排控机制,探索实施“制度+科技+阳光”的风险防控模式,扩大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加大“正风肃纪”专项督查力度。

要完成上述任务,重点采取4方面工作举措:

一是以改革的精神抓中心。科学把握“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一原则问题,切实扭转“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固有思维,完善改革顶层设计,确保改革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正确处理部门与市场的关系,主动树立起转变职能、放权市场的理念;要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鼓励有条件的领域和地区先行先试、先闯先干;要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坚持在依法行政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兜住底线,稳步推进。

二是以坚定的信心破难题。行业发展中的要素制约、空间制约、体制机制制约这些共性困难躲不开、绕不过、推不掉,面对一场场攻坚战,胜败的关键在人,特别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意识,真正培育起想干事、能干事的坚定决心,建立起不为难压倒、不为险退缩的高度自信,激发起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勇气魄力,迎难而上,破难而进,把难点干成亮点,把问题干成经验,不断破除行业发展中的各类艰难险阻。

三是以高效的手段抓落实。明确定位各级各部门职责,市交通委机关主抓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计划、标准的制定,负责统筹、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各事业单位、县(市)区着力抓执行、抓实施、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深化实施“日安排、周计划、月交流、季汇报、年总结”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效能整合力和工作执行力。坚持服务基层、联系群众,重点加大对跨行政区域、跨横向部门的工作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指导、加强技术保障、强化配套服务。

四是以严明的纪律强队伍。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和生活纪律,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交通运输系统的政令畅通,决不允许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坚决查处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充分发扬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坚持领导班子带头,持之以恒查找纠正“四风”问题。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放在阳光下运行,使全系统始终筑牢“不碰红线、不越底线”的“两线”意识。

篇三: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2016水资源调查报告

水资源调查报告(一)

一、提出课题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深圳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其中深圳人引以自豪的东江引水工程的水资源现状也令人堪忧。作为一个处在改革浪潮前线的孩子,我们理应对深圳水资源现状有个基本了解。因此,我们五(1)班环保小组开展了一项名为“水资源现状调查”的社会实践研究。

二、课题意义

通过一系列调查、走访、参观活动,使得学生亲身了解到深圳水资源的现状,正确地认识到人与水资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迫切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和紧缺。“保护水源、从我做起”的观念在每个参与实践的组员心中树立起来。【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三、课题计划

3月1日-——10日:通过调查研究、确定课题、活动内容和方法

3月11日——20日:活动开始,分组进行资料调查、上网查询、调查水样、观察水质,为课题的进一步展开积累预备性知识。

3月21日——23日:活动过程。参观污水处理厂,作好记录、拍摄照片、完成观察记录。

3月24日——30日:通过上述调查,对深圳水资源的现状及治理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绘制小报、归纳本次活动感受、编写故事,向全校队员发出“保护水源、从我做起”的倡议。

三、课题实施

(一)调查水资源现状

1、查找有关深圳水资源的报刊杂志,组织大家观看歌曲MTV《清清东江水》、SZTV电视新闻片段及宣传短片《深圳河流状况》

2、上网查询深圳河、布吉河、观澜河、福田河、新洲河及深圳水库、西丽水库、石岩湖、铁岗水等的水质情况。查找和拍摄了很多照片、从中积累了很多感性知识。

3、以家庭住址分成调查小组,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调查住宅周围河水、湖水的情况并采集水样、拍摄照片资料。【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小结: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在全班内进行展示、讨论,得出了深圳水资源的大致情况和存在问题:

深圳水质量现状虽然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总体情况还是令人担忧。水中的漂浮物、垃圾等较少,但普遍存在水混、脏、臭的现象。在天然的河道中,只有极少数鱼类可以生存,有些小工厂还有肆意排放污水的现象。深圳五大河流域前些年动员官兵、团员、社会力量广泛清淤,水质有了改善,但是整个深圳河流域还需要进一步治理和控制。

(二)了解污水处理情况

在进行了初步调查后,同学们不禁提出了新的问题:那么多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江、河中去么?有多少污水可以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又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位于罗湖区的罗芳污水处理厂。

1、拍摄一系列处理污水的照片、了解污水处理的全过程。

2、现场采访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师,就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3、撰写观后记录、观察心得。

4、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了解到迄今为止,深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近况,对水资源有了近一步的认识和更深切的感受。

(三)完成网页展示活动成果

在3月下旬,我们把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感受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同学们积极投入其中,张涵宇、张苏炀等同学绘制了手抄小报:《水——生命之源》、《珍惜水源保护环境》等;刘海晶等同学根据现场采访记录撰写了采访录,更多的同学充分发挥想象编写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小散文、童话故事。吴中玉、刘奇他们在信息技术老师的辅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自主完成了“深圳水资源现状调查”的网页。在整个调查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加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活动以后,我们深切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贵和重要,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保护水源从我做起”的倡议。

水资源调查报告(二)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1、水资源总量年均趋少

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这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气候演变的趋势,我区亦然。水资源量趋少可以通过两项指标来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径流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减少首先表现在河道径流量的变少。我区河流几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头,因而无过境水量。本行政区域内所产生的降水量,除去蒸发量和流出水资源量外,即为我区水资源总量。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0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约为1、6亿立方米,下降了18、7%。经调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88m3/S,而现在每到枯水季节,索溪水库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条。黄龙洞断面最枯流量仅为0、19m3/S。其次,可用水资源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特种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在我国长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工业、农业、生活传统的供用水制度,唯独环境生态用水没有列入我国的用水制度。环境生态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质量的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用水。武陵源区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用水至少要达到占总用水量的20%,但我区生态用水占不到10%。就拿索溪河来说,河道用于维系水生态环境的必需水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干旱少雨季节,河道断流可以说是常见现象,更谈不上河道景观用水,由此造成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鱼虾等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更有甚者,近几年来,上游的金鞭溪径流量也逐渐减少,几近断流,令人揪心。

2、饮用水源地单一,缺乏饮水安全保障

城区饮用水源主要靠索溪水库保障,这种单一的供水水源模式为饮水安全埋下隐患,一旦发生不可预见的水源安全事故,城区供水将完全中断,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考虑筹建后备水源建设问题。

3、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已进行过的水质检测情况表明,我区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染,不仅地表水如此,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也是一样,如军地坪城区,通过水样分析,其大肠菌群数量至少要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0倍以上。水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河道生命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具体反应到索溪河,造成的是河床中的石头变黑,藻类等水生生物滋长,严重影响河道的容貌。

二、形成原因

(一)水资源总量减少缘由

1、降雨量减少

降雨量减少是造成水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受全球大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区也出现了少见的持续性干旱天气。经调查,我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7mm,但自20**年以来,降雨量分别为:20**3年1924、9mm,20**年为1530、3mm,20**年为1264、3mm,20**年为1291、8mm,以20**年为例,只占到正常年份的86%。

2、城镇用水多元化,用水量急剧上升

除传统的农业用水外,城市公共用水(含绿化、街道清洗、消防、城乡居民用水)、农村人畜饮水等用水呈大幅增长之势,仅索溪峪城镇每年约需水量为420万吨。1995年以前,我区城市公共用水每年的需水量为70万吨左右,至2016年为370万吨,用水量年均递增16%。2016年按人均每日180升来计算,仅外来人口用水总量就达216万吨,当年的净增用水量为32、4万吨。

3、水环境的维护未完全到位,水资源无序开发,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我区建区较晚,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未跟上,早期所建宾馆酒店基本上都是自辟水源,其中大部分是凿井取水。抽取地下水不仅取水方便(一般都在宾馆酒店院内),而且取水成本低廉,因而各大小宾馆竟相凿井取水,至20**年仅办过证的就达52家。肆意取水不仅造成供用水秩序混乱、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也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经调查,到20**年,部分水井因地下水超采已无法取到水。索溪河也因军地坪城区过量抽取地下水而径流量锐减。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地下水超采,可以说也是造成金鞭溪上游生态用水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20**年,地下取水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于同年出台了《禁止擅自取用地表地下水的通知》,区水务局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陆续封停了近40家取水单位。但受利益驱动,私采地下水屡禁不止,特别是2016年干旱以来,地下取水呈愈演愈烈之势。仅森林公园就有16家单位无证取水,其中地下水9家,地表水7家,总取水量近30万m3/年。可以想见,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护水资源,核心景区特别是金鞭溪,一遇干旱性天气则无充足水源,则何以成景,以何赏景。

(二)水质变差缘由

索溪河是贯穿我区全境的母亲河,不仅担负着城区供水的重要任务,也是水域风景的重要资源,是城市建设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湖南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索水最低应维持在二类水质水平。但索溪河水质总体维护在二类偏下,接近三类水质。造成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生活污染。索溪河生活污染不仅源头有,而且沿线都有。按照索溪河流域来区分,索溪河的污染源主要有五处:一是上游的森林公园管理处;二是水绕四门旅游服务区;三是袁家界旅游服务区;四是天子山索道及未拆迁的居民点;五是军地坪城区至河口村沿线。虽然在森林公园管理处和岩门村分别设置了两个污水处理厂,(

三、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是全面开展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建议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按照市政府2016第50次常务会议要求,尽早尽快拟定武陵源区水资源规划,由区政府组织审定、发布,就全区水资源按功能分区、性质、用途、保护目标、保护措施予以明确规定。特别是要做好饮用水源地规划,完善后备水源建设。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具体目标和依据,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继续贯彻退耕还林政策,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活动,巩固绿化成果。对于水土流失中、强度区域,要加强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的有机结合,突出植物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对于宜林地区,要全面绿化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森林植被的蓄积水能力,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另外,新开发的建设项目必须尽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植被破坏,必须坚决贯彻“谁破坏、谁负责恢复,谁破坏、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防止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

第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让全社会都关注水、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牢固树立水患意识,促进人、水和谐。

第四,要科学配置、合理调度水资源

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调度水资源是重要环节。索溪水库是我区饮用水源的基础和根本,其兴利库容为1711、18m3。索溪水库不仅承担城区公共供用水,还要兼顾抗旱、发电、皮划艇水上活动,更重要的还要确保河道生态用水。河道生态用水以2m3/s来计算,全年计200天,则生态总水量约为0、3亿m3。其来水总量为0、65亿m3,可调节容量仅为0、18亿m3。因此,必须进行科学调度,才能确保不挤占河道生态用水。

2、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

首先是严格控制自备水源。要继续贯彻好张武政函〔20**〕10号文件精神,按照《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对于自来水覆盖范围内能保障供水的,要严禁私采地表、地下水资源。已取用的,要予以查封。对于森林公园管理处区域,自备水源必须坚决取缔,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规划,逐步退出服务用水,保留管理用水,确保生态用水的主题。

其次,严治河道排污。要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尽可能扩大污水收集范围和处理能力。杜绝新增排污口的审批、建设,对于已建好的,要逐步污水回网。污水处理厂也要严格按有关规程操作,确保达标排放。对于索溪河沿线点、面污染,要进行综合整治,所有污染源必须实现达标排放。未达标的或治理后不能达标的,该封停的要封停,该拆迁的要拆迁。

第三,强化水质的监测,掌握水质变化动态,摸清水质变化原因,提出治水措施。建议由市水文局在武陵源区设立水文监测机构,对索溪河水质、水量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3、积极探索节水建设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和重视,节水已成当今社会的共识。面对我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节水,要作一项战略方针长期坚持。要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节水建设首先是完善水价调节机制。高水价调出高用水效率已是不争的事实。合理调价,不仅可调出水的商品意识、节水意识,还可调出水资源的科学配置,调出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积极推广节水器具。由政府积极引导、扶持节水企业,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新建旅游接待设施,一律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已建成的,要逐步改造到位。第三,积极推广中水利用技术,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要加大对雨水蓄积的投入力度,缓解农村集中供水的压力,确保河道、水系源头有充足的水量。【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水资源调查报告(三)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xx区水质型污染缺水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分布于xx河沿岸区域及xx、xx、xx等煤系地层区域,污染原因主要是xx河上游污水、沿河企业排放的废水以及煤炭等矿产资源停采后形成的地下水串层污染。

由此可见,如果不注重保护水资源水污染状况会更加严重。

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为了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召开的全国水利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怒诚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重视不够的局面,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

据了解,国家将在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采取实际步骤加强节约和保护工作。在计划上,改变以往单纯的工程计划方式上,将节约,水资源优化调度,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摆到重要位置,加快建设和发展。在体制上,切实加强流域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城市水务局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水资源科学配置提供体制保障。在管理上,制订和完善科学的管理科学和措施,充分利用水价,水资源等经济杠杆,采用有效的科技和经济手段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挥综合效益。在法治上,坚决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配套建设,特别是《水法》的修改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理水资源。在科研上,突破以往水利工程科学的科研模式,不仅要加强水利基础科学,而且要发展综合科学,交叉科学,不仅要研究水利工程特别是枢组工程问题,而且要紧紧围绕我国水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各种治理措施的相互关系,科学配置,促进水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紧密结合,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保护水资源,节约是关键。

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节约水资源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一方面要从企业开始,因为企业的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企业用水一次性的较多,如果企业不节约用水,即使工人用水节约也是没什么大的帮助的。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在不经意中你就节约了多水。在此,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常识:刷牙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0.6升。三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约水486升。

洗衣浪费:洗衣机不间断采用洗涤—注水—脱水—注水—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约水55升,每日洗4次,可节水220升。另外,衣物集中洗涤,可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洗涤剂过量投放将浪费大量水。洗浴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会浪费大量水。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时一边打开水塞,一边注水,浪费将十分惊人。

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比如脚踏车,感应式等)。搓洗时应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炊事浪费: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烧开水时间过长,水蒸汽大量蒸发。用自来水冲淋蔬菜,水果。

节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拭,再洗涤,可节水。

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洗车浪费:用水管冲洗,20分钟,用水约240升。

节水:用水桶盛水洗车,需3桶水,用水约30升。使用洗涤水,洗车水洗车。使用节水喷雾水枪冲洗。利用机械自动洗车,洗车水处理循环使用。

大家看了我的介绍都知道怎么样节约用水了吧!

1、你的观念得改变,一定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为了钞票,为了自己,为了孙子。

2、上面的很多的方法都在推广使用,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在实施。

3、还有一点,不要嫌麻烦,多弄些麻烦,多弄些水桶,水盆,重复使用就可以了。

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

篇四: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2015副市长在计划生育部署会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董仚生书记、潘东军市长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上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先讲几点意见。2016年度,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呈现出“一上升、三下降、三加大”特点。“一上升”:即出生政策符合率上升。2016年度全市出生政策符合率为80.14%,比目标值高1.14个百分点,比上年度提高8.57个百分点。“三下降”: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2016年度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53‰,比目标值低0.02个千分点。二是出生多孩率下降。2016年度全市出生多孩率为6.51%,比上年度下降3.68个百分点。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016年度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6.7,比目标值低0.3个基点,比上年度下降3.15个基点。“三加大”:一是打击“两非”行为力度加大。2016年度全市共查处“两非”案件361件(其中查处公立医院17例),处理违法人员102人,追究刑事责任20人,吊销医师证书46件,查处“两非”案件数是上年度的6.8倍。二是查处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名人富人违反政策生育力度加大。2016年度全市共查处违反政策生育的干部党员318人、名人富人140人,其中对30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开除公职21人,查处人数比上年度增加34.7%,征收社会抚养费2882万元。三是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力度加大。推进了市内“12+2”一盘棋管理,县市区之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经费互结;健全了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库,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入库率和流动育龄妇女信息入库率均达到95%以上;省际间协查信息反馈率、接受率达到95%以上;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逐步加强。在人口惯性增长势头依然强劲、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总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取得上述成绩,非常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也是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处在高位运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人口增长对人均指标、社会事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依然巨大,同时一些地方和少数部门出现了厌战松懈的不良情绪。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统筹解决。今年我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1386”发展战略,按照市委三届二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的部署,宣传先导,政策驱动,基础支撑,服务跟进,制度配套,建立健全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主要目标是:确保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2‰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6以内,查处“两非”案件256例。一、宣传先导要扭转部分群众根深蒂固的传统婚育观念和强烈的男孩偏好意愿、少数干部的模糊认识,必然要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把宣传教育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先导,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去,有效整合各种宣传教育资源,推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手段载体的不断创新,切实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加强国策市情宣传,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口意识。把人口理论学习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促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率先牢固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自觉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地方总体发展规划。在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开设人口课程,办好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研修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人口安全等方面的了解,强化人口忧患意识。2、普及计生法规,切实增强广大群众依法生育意识。加大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基本国策不改变”、“计划生育不放松”、“生育政策要稳定”的经常性宣传,澄清部分群众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让群众明白: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根本改变,依法生育是公民的权利,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公民的义务,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深入宣传各类利益导向政策,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特别扶助政策等惠民政策家喻户晓,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响应党的号召没有错,实行计划生育不吃亏”。3、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建设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培育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熏陶。继续开展人口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未婚青年普及国情国策和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其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努力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4、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宣传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营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舆论环境。同时,要选择一些典型案件进行反面曝光,以儆效尤。进一步办好电视台《人口·社会·家庭》等专题专栏,扩大社会影响;加强人口计生专业网站建设,及时更新信息,使之成为人口计生工作对外宣传的平台。另一方面,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政(村)务公开栏、板报墙报等各种阵地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各种人口和计划生育节日纪念活动,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部门联手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引导形成正确的人口计生社会舆论导向。二、政策驱动人口计生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主体即生育对象、人口计生工作客体即人口计生管理服务者两类群体的政策驱动,对人口计生工作主体按计划生育给予奖励扶助、违反计划生育国策法规给予惩处制约;对人口计生工作客体落实工作得力予以奖励、落实工作不力予以鞭策直至“一票否决”。1、完善奖励激励政策。对农村符合生育政策的育龄妇女,给予免费的孕前、孕中优生健康检查。鼓励晚婚晚育,对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女职工晚婚的,增加晚婚假;对女职工晚育的,增加晚育假和其配偶的晚育护理假。鼓励优生优育,对农村女方年满45周岁符合再生一胎条件、主动放弃生育二胎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技术服务。要加强利导政策与普惠政策的衔接,切实做好涉及个人和家庭利益的社会经济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对接,尽量避免简单地按人口数量分配各种集体福利、财政补贴和其他各种利益;确需按人口数量分配的,要争取通过提高标准或增加份额等方式适当照顾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不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吃亏,尽力防止发生“多生育子女多得利”的现象。如在村级各类集体经济收入分配、福利分红或旧村(居)改造时,按人均分配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多增加1人份额;按户分配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提高户均配额,以防止“按人头兑付”的惠民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的负作用。

同时,加大对从事人口计生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力度。从今年起,市本级设300万元的人口计生奖励经费,主要用于奖励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街道)和先进个人。2、完善优先优惠政策。要整合各部门资源优势,做好人口计生政策融入、结合、渗透文章,使各方面出台的政策都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倾斜和照顾。如农村独女户和双女绝育户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承担。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子女参加初中升高中、中等职业院校考试,在考试成绩基础上加10分计入总成绩后,由教育部门优先录取。3、完善扶持救助政策。对年满60周岁、符合国家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妻,每人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奖励扶助金;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收养)子女,符合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规定条件的夫妻,自女方满49岁起,夫妇双方每月分别享受一定金额的特别扶助金,同时,符合低保条件的,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开展“关爱女孩阳光助学行动”,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二女、一女不再生育贫困家庭就读高中的女孩进行资助,每人每学年1000元;独生子女贫困生考取大专院校的,在享受其他入学资助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再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现金资助。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在承包土地、滩涂、水塘等项目时,给予承包金一定比例的减免优惠。在救灾救济中,对受灾户中的独生子女户和家庭困难的计划生育户给予重点帮扶救济;对患大病的农村计划生育贫困户实行医疗救助。4、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符合低保条件的,优先纳入农村最低保障范围。为符合条件的0—6周岁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二女户家庭每年办理一次30元的计划生育爱心保险。实施计划生育“绿色养老”项目,为农村一女、二女结扎户每户补助500元,栽植经济林苗木200棵以上。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助和个人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设立人口关爱基金,用于计划生育家庭遭遇临时性、突发性重大困难时的生活救助和保障。5、完善惩处制约政策。出现违法生育的,依法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逾期缴纳的依法加收滞纳金。对确实无法一次性缴交到位的,要分期分批续征,不得随意降低征收标准,不得“以罚代管”,不得“征收一次不再征、首征缺额不再征”。要总结和推广鄱阳、、横峰等地“非诉执行”经验,加强与法院等有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抚养费在调节生育行为中的关键作用。今年社会抚养费征收面要达到100%,首次征收到位率要达到60%以上。要深入开展干部党员、名人富人违法生育专项整治,对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居民的干部党员、社会公众人物和民营企业主违法生育的,依法以个人实际收入作为社会抚养费征收基数,按征收标准的上限确定征收金额。要严格执行计生情况审计核查制度,对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职工及其他当事人,不能提拔重用,不能评聘高于现任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得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类代表的候选人。出现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职工,除依法按上限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外,是党员的一律开除党籍,有公职的给予开除处分。违反计划生育的,5年内不得录(聘)用、招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人口计生政策驱动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工作考评、兑现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的县乡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三、基础支撑加强基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1、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人口计生系统领导班子,将敢抓敢管、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充实到人口计生系统领导班子中去;要足额配备乡、村两级计生专干、计生服务站人员和择优选任村计划生育中心户长、育龄妇女小组长,并保持计生队伍相对稳定;要加强县、乡分管领导和市、县、乡、村四级计生队伍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其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有人办事、办得成事。要深入开展计生干部“双推优”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一票优先”制度,为优秀人口计生干部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2、加强基层服务站所规范化建设。构建以市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乡镇中心站为骨干、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县级服务站要配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技术服务所必需的手术和检验、筛查设备,当前,各地要重点配备好“优生检测实验室”设备。要稳步推进乡镇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健全其宣传教育、优生指导、药具发放、孕情检查、信息咨询、随访服务功能,使各级计生服务站成为“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育龄夫妻之家”。要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以“三查四术”、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力争每年有一个县(市、区)和一批乡镇达到全国、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县和优质服务站的标准。3、认真落实“村为主”工作机制。以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万村(居)示范活动为抓手,建立“村为主”工作机制,推动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一是加强村级计生服务阵地建设。对村计生技术服务室进行改造升级,规范村计生服务室、活动室、人口学校建设,搭建一个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服务阵地。二是加强村级计生管理员正规化建设。对村级计生专干按照“年轻化、知识化、女性化”的标准进行选聘,加强培训,落实村专干、中心户长责任,打造一支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正规化村级计生队伍。三是加强村级计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健康检查、跟踪服务、信息收集、培训、议事、政务公开、值班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当年生育对象的申报、送证、服务工作;由各村(社区)与农户(居民)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落实外出、流入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实行承诺书制度;组织开展“三查”服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电子台帐档案,掌握各户的生产、生活、生育情况,及时做好奖励落实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送爱心活动,确保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信息化。四是加大对村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提高计生专干、中心户长待遇,促进村级计生队伍思想稳定和作用发挥。4、加强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计生”信息化服务平台(DFIS)建设,尽早实现DFIS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我市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构建统一的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形成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加快我市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四、服务跟进把优质服务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真正从广大育龄群众需求的角度来审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来筹划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的整个工作系统真正以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为中心而运转。1、加强公共服务。一是帮助群众安排好生育计划。根据已婚育龄群众的身体条件、健康状况,帮助群众选择在适宜的孕育年龄、最佳的受孕时机怀孕生育,尽可能地避开不利于胎儿发育的不良因素,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二是帮助群众办理好生育服务手续。变“坐等咨询”为“上门服务”,为符合政策、计划怀孕的已婚育龄群众上门提供政策咨询,办理生育服务手续。三是帮助群众衔接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手续。针对我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的特点,通过网上公布办事流程、发放“明白卡”、返乡高峰时节上门服务、电话预约等,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提供便利;加强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地计生部门的“两地协作”,积极为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提供协调、对接等便民服务。2、加强优生服务。一是大力普及优生科普知识。利用计生系统的服务网络优势,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预防遗传性疾病的能力和孕期保护意识。加强优生咨询,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培养健康行为,大力倡导科学婚检、孕期保健、营养素补充和疾病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二是积极开展“生殖健康进农家”活动。组织县站乡所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生殖健康技术服务,把科普知识、咨询指导、免费检查、避孕药具、随访服务送到广大农民群众家中,做到每个村一年有一次集中性技术服务,每位育龄妇女每年免费接受一次生殖健康检查。三是为农村符合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免费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大力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建立达标检验室,配齐优生检查专业技术人员,规范操作流程,确保该民生项目在我市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有效降低出生缺陷,促进我市出生缺陷预防模式向人群预防和孕前预防转变。3、加强节育服务。一是加大以长效措施为主的避孕节育方法的落实力度。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是生育政策执行到位的重要保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要着力纠正“两个偏向”:一方面是不重视落实补救措施的偏向,一些地方以不能大月份引产为借口,对政策外怀孕听之任之,甚至“放水养鱼”;另一方面是不重视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偏向,致使控制政策外出生的行政成本增加、工作量增多、难度加大。各地要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落实以长效措施为主的避孕节育方法,尤其是要落实好以二女户为重点对象的四项手术,解决好纯女户生多孩的问题。二是深入开展“四清理六落实”活动。“四清理”,即对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人口出生情况、违法生育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六落实”,即促进重点对象环孕情检查、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补救措施、社会抚养费征收、违法生育查处、人口出生统计落实,着力提高各项管理服务措施的到位率。三是全面加强孕前管理服务。加强环孕情检查,对所有环孕检对象由乡、村两级实行“人人跟踪、责任到人、限期落实、违者问责”的服务管理办法,确保环孕检率达到90%以上,确保政策外怀孕在大月份之前落实补救措施,实现“关口”前移。五、制度配套人口计生工作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政策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致力于建制度规范、按制度办事、依制度用权、靠制度管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以下4项制度是计划生育工作行之有效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1、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出生实名登记制度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科学有效途径。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导和鼓励孕妇到医疗、保健单位住院分娩;孕妇入院之后到出院之前,助产单位须按规定查验孕妇及其配偶的有效身份证明,填写孕产妇居民身份证上的信息及其配偶情况等各项记录及婴儿出生医学记录,并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出生实名登记工作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保健等助产单位须严格按规定做好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工作;公安部门把好新生婴儿入户关。在卫生和人口计生部门建立住院分娩实名登记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和工作联络制度,医疗、保健等助产单位,定期向所在县(市、区)的卫生部门报送当月住院分娩《出生医学登记册》,同时抄报一份给人口计生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对住院出生登记的人数进行分解核对,对查无此人的或信息记载不清的,及时进行核查追踪。2、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制度。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建立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孕情检测、孕产过程管理等制度,完善执业资质认证和B超使用准入制度。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管理,药监部门要加强引流产药物管理,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孕情监测和全程服务;市、县纪检监察、公安、卫生、药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敢于碰硬,集中力量严查“两非”案件,尤其是要严厉打击公办医院医务人员的“两非”行为。扎实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活动,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完善机制、“两非”督导、强化考评等方面综合施治,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3、流动人口管理“一盘棋”制度。流动人口是政策外生育的高发人群。据调查,我市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占政策外生育总人数的40%以上。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与我市外出人口集中地的业务合作,进一步完善“党建带计生”机制,通过在省外流动人口集中地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党支部、计生协会或计生服务驿站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力争流动人口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继续抓好以信州区为核心的全市“12+2”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市内“一盘棋”工作,加快与各地“一盘棋”的无缝对接,实行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4、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要完善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实施好“党政线”、“计生线”和“部门线”的分线考核、综合评估,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和“重点管理”制度,保持高位推动。要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事业经费投入,确保满足人口计生事业发展需要。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力度,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完善相关部门责任制,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良好工作格局。要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点督查内容,加大经常性考核力度,根据需要采取每月、每季或每半年对乡镇及计生责任单位考核排位一次的方式推进基层计生工作落实,杜绝“上热下冷”的现象出现。同志们,人口计生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人口计生事业新局面,为我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宁波市长刘奇 宁波市长刘奇简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刘奇市长,经济形势分析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5124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