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016-07-28 12:55: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各省居民,医药消费(共6篇)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3 1 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各省居民,医药消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 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

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 2010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886 亿元,同比增长 22.0%,比上年 同期加快 6.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3165 亿元,增长 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 24721 亿元,增长 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 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 涨幅继续放缓,PPI 涨幅出现回落 2010 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2.9 个百分点, 但比上半年回落 0.9 个百分点。9 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 1.3%,中成药价格上涨 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 涨 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0 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 6.9%(9 月份上涨 5.3%) ,涨幅比 上年同期高

3.7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8.3%(9 月份上涨 9.1%, 涨幅比上月回落 1.0 个百分点) ,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5.6 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 2010 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848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 业 370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04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65 元,同比增长 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3971 元,增长 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 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 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 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3.2 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

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人目不暇接,而所有改革的落脚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增强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0 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 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3.2.2 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4 月 6 日和 4 月 7 日,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和 (2009-2011 年) 》相继公布。前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后者是针对“看病难、 看病贵” 问题而制定的近期实施方案。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 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政府投入增加振兴行业发展 政府主导下的投入增加为做大做实医药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并间接带动个 人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医药市场将得以扩张,有助于振兴行业发展。 《意见》 提出: “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 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实施方案》提出: 。 “经初步测算, 2009-2011 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 8500 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 3318 亿元” 。具 体来看, 政府投入的增加将有效改善目前尚属薄弱的基层医疗建设, 有利于乡镇 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 从而间接带动医药二级市场发展, 有力支撑行业的增长。 此外,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源,而 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投入的增加将切实保障医药行业的创制能 力,有力提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医疗保障扩容拉动行业需求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疗保障体系覆 盖范围的扩大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 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 境和机遇。 《意见》提出: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全面覆盖城乡居

民, 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 90%以上。 ”此外, 《意见》首次提出: “积 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 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 ”这将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新机遇,为其更好地 发挥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3)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一直备受医药企业的关注。与 2008 年 10 月初的《征求意见稿》比较, 《意见》对基本药物配送和供应的内容 进行了彻底的改动:推翻了统购统销的思路,改为将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各省,将基本药物采购与各省药品挂网采购接轨。 (4)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规范 药品定价制度历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 府定价的思路和范围, 并在新药、 专利药以及仿制药的定价机制上做出了新规定, 有利于规范医药行业的价格监管。 《意见》还提出: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 成机制。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 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 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此外,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 企业自主定价行为,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3.3 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 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在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 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 也可能 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 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 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 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 生活性基础结 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 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 完 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 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 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 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 , 北京已投资 13 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 25 亿元、浙江杭州投资 100 亿。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只有少数 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投资项目数量少, 且多集中于低水

平的制剂如普通 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 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 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 技术水平、 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 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人口和经济环境

市场是由那些具有购买愿望又同时具有购买力的人构成的,因此,人口多少 直接决定市场的潜在容量,人口越多,市场规模越大。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不一样, 如老年人口对中药材的需求集中在心脑血管等疾病上;儿童则集中在退热,消化不良等疾病上。

经济环境是那些能够影响顾客购买力和消费方式的因素,是医药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 动产生影响。消费者收入增高,相对来讲,其购买力会增长。消费者支出模式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一个地区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市化程度对企业的投资、目标市场以及营销战略 的制订等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消 费行为。

②自然环境和技术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作为生产投入或受营销活动影响的自然资源。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 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都 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今社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设备的技术开 发包括原有设备的革新、 改装以及设计。技术的提高为医药营销提供了更为方便 的物质条件,如交通工具的发明,使运输更加便捷。

③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

政治环境可具体表现为国家 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如物价政策、财政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带来 影响。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企业来说,只有依法进行营销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④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伦理 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社会结构等的总和。人类在某种社会中生活,必然会形成 某种特定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民,不同的社会与文化,代 表着不同的生活模式。这种差异对企业营销产生影响。

(2)医药市场微观环境

医药市场微观环境是指与医药组织关系密切,能够影响到医药组织服务顾客 能力的各种因素。

①企业内部环境

公司是由各职能机构、相互联系,如计划、供销、制造、后勤等部门组成的 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单位。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科学、和谐与否,会 影响公司的整个经营活动。所有这些相互关联的部门构成了公司的内部环境。

②供应商

供应商是向公司供应它们生产产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企业,公司要 进行生产,首先就要有各种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的供应作保障。供应商对 公司的营销活动就形成了影响。

③顾客和竞争者

顾客就是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公司的目标市场。顾客是公司直接营销环境中 最重要的因素。 顾客是公司产品的直接购买者,顾客的变化意味着公司市场的获 得或丧失。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多数公司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是面对着垄断竞争目标 市场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已有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篇二: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投资规律

引子

回顾过去五年医药股的历史走势。医药板块过去五年的波动有三个大波段。08.10-10.10,两年大牛市,医保扩容,政府加大投入三年8700亿,新农合加大统筹。行业景气向好,09年多数企业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第二阶段,10.10-12.1,医药股大熊市,主要是政策全面收紧,包括:安徽孙志刚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模式被推广到全国,基层零差率也导致了一些混乱,加上抗生素分级管理的严格执行和发改委轮番调低最高零售限价。结果11年全行业收入增21%,利润增10%,行业指数降幅45%。第三阶段,2012.12到2013.3的小牛市,这波是纯粹的资金的行业配置偏好引起的行情,并没有明显的基本面因素支持。相比与白酒服装的明显不振,医药因其相对的确定性而备受青睐。行业指数涨幅约45%。

医药行业特性

医药行业有两个最大的特点:高度专业,高度监管。行业是典型的多头监管,包括卫生部(管医院和卫生事业)、商务部(管流通)、发改委(管药品价格和企业项目投资)、药监局(管药企和药品注册、生产)、中药局(管中药)、人保(管医保)。而且医保三大块(居民、职工和新农合),新农合由卫生部主导。更别提国务院的医改办、各省分支机构了,监管错综复杂。

从产业链条来看,也明显较长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种植甚至科研院校到中间的化药和中成药,再到经销商,医院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

产业链上各方的议价力也不同,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医院/医生,制药企业,最后是患者。产业的核心是医院/医生,患者能做的只有两个:第一生病,第二掏钱。患者没有任何的议价能力。

医药行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其细分子行业特别多。主要包括:原料药,化药(又分普药、专科药,仿制药和创新药等),中药(分为饮片和中成药),跨界的药用消费品(又包括日用品和保健品),生物制品(包括血制品、疫苗和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流通和医疗服务,共8个子行业。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医疗需求的来源就是我们会生病。产业第三个特点是病种繁多,设了19个大类和两个补充分类,下属一共2223个细分病种,这样就切分出来众多的细分市场。很容易理解,具体的病种不同,诊疗方法不同,市场容量和竞争都各不相同。这是医药行业复杂性的第三个来源。

我们拿房地产和医疗两个刚性需求做个比较。从城市居民的典型消费周期看,25-35是购房的高峰,50以后是医疗支出的高峰。住宅消费的特点是,大额,频次少,一次性的,一般发生于收入期,事前可预知,主动,买房是可以自主决策的,决策权在自己手里,买卖的信息比较透明,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锦上添花,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医药就不同,消费时间是老年后,额度有大有小,老年后基本都比较大。医疗需求事先是不可预知的,非常被动,生病了必须治,而且还没有决策权,是医生代为决策,信息非常不透明。对应的心理机制是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健康的效用曲线是高度损失厌恶的。疾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包括:病痛和不适,生活质量全面下降,心理压力,恐惧,时间损失和金钱损失。生病是健康的损失,健康的效用曲线,一定比财富损失的更陡峭。所以,消费者作为患者的时候,支付意愿最强,几乎不用怀疑。

现在看整体人口。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收入决定消费结构,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老龄化的初级阶段,看下面这张图(系列图抄袭自安信证券年度策略报告,致谢)。我们正处在快速老龄化的初始位置,刚刚起步,未来老年人的占比会越来越大,这是板上钉钉的趋势,谁都改变不了。

第二张图,发病率。我们认为环境恶化以及生活方式决定未来大病的发病率一定是持续上升的,这个很容易理解。

第三张图,日本厚生省的测算,70岁以后医疗支出占一生的一半。上述三个因素相乘,基本可以得到医疗总需求的趋势。

以上这三个因素相乘,就可以得到医药总需求的演化趋势。

我们来看实际医疗支出的趋势。全世界来看,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都是持续上升的。三条线,最上面是发达国家,比重在12%,发展中国家约6%。我们中国是多少呢?5%。是的,你没有看错!!!(歇斯底里效果更好) 2011年我国的占比是5%,处在发展中国家1995年的水平。我国的目标是2015年到

5.5%,2020年争取到6.5%。我们是总量的高富帅,人均的矮矬穷。

行业增速上,一般医药行业都是2倍的GDP增速,GDP是10,行业就是20左右,现在7-8,行业增速基本在15-20%之间。

关于研发,医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研发,我们看普华永道的一个分析结果。全球最大的前十一家药企,其研发项目的风险调整后的净现值与研发投入比,高的3.6,低的有0.7,低于1就属于毁灭价值型研发。大家可以看到,那些国内药企无比艳羡的国际巨头们,他们的研发也未必都能带来巨大的回报。右边图是研发项目的价值分布,有些公司是项目较少,但每个都是大项目。有些公司项目多,但都较小。

不管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企业,不同的企业他们采取的研发策略也不同。有自己做的,有外包的,有购买他人成果的,也有与院校合作开发的。具体看领域,自身科研实力、外部可得性和成本收益比。

关于行业增长,医疗行业是一个政策驱动型的行业,因为其高度监管,监管的重大变动就会带来行业格局的变化。宽松就是牛市,收紧就是熊市。比如招标政策,如果是“唯低价是取”的安徽模式,那就是寒冬,行业的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发改委的降价基本每年2-3波。未来行业的价格压力持续存在。

近两年医药行业最大的制度变革就是医改,我们认为,游戏规则的改变一定会带来蛋糕切分方式的变化,而这也是行业分析的重点。我们对整个医改的趋势做个鸟瞰,有如下的结论。首先,政府只会小幅逐步加大投入,如新农合和医院的基药补贴,整体依然是控费的思路。价格管制、压缩医院的药品费用是长期趋势。一个正确的可能性是在控制总支出增长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来协调医院零差率补贴太少的矛盾。关于医生,我们想说的是,他垄断了诊疗信息,手握处方权。因此,医生的利益要么在明面上由制度保证,要么在暗地里由各种回扣和贿赂保证。

2013年行业期待的变革有:第一付费制度改革,第二新基药目录,这个3月15号已经发布了,307变成520。第三中成药降价,主要是化药降完了。第四质价兼取,这个国务院办公厅14号文已经提了,但没细则,还得看各省招标办具体怎么个搞法。最后基药招标的上下左右联动。所谓上下,是大医院跟基层的联动,左右是相邻各省的价格关联。

对医改的整体判断是:效率和公平难以两全。从全球各国的医改历史看,都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日本施行全民医保,两年调一次价格,牺牲企业利益,整个医药板块估值极低。美国制度均衡,略偏向药企(其价格是市场化的)。

在这样的大的制度环境下,医药企业该如何应对呢?我们的建议是十个字:进目录,保价,放量,广覆盖。

首先你得想尽一切办法进各种官方诊疗指南(包括国外的),进各种目录,进不了基药进医保,进不了医保进各省的增补,能进多少进多少,很多药品都是先进增补再进基药。这是一场战争,进不了目录,竞争又激烈,基本死路一条。其次就是在招标中想尽一切办法维护价格,不是独家的可以考虑优质优价,各种奖励首仿GMP规范市场认证等,可以考虑质量分规模分,减少价格降幅。第三,在中标区域大力推广,争取放量。第四,广覆盖,不要过度精耕细作,在单一医院量不要做的太大。做的太大,医院药品排名上去了,医保的质疑和监管压力立马就来了。所以,要广覆盖,尤其是二线用药、辅助用药和类安慰剂药。

那么医改到底对投资有何影响,这张图给出了直观的解释,大家可以做参考。(图片抄袭自国金证券2012的行业策略报告):

小小总结一下,从老龄化需求到企业拿到手的利润,到底还有多远?

老龄化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蛋糕。

需求的支付意愿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剩下的两个外部因素就是医保,医保能释放,或者说撬动支付能力。第二个,药价管制。要分享这个蛋糕,药企必须做到:第一,选择市场大、竞争少的品种进行仿制/研发,最好独家。第二,顺利完成1-3期的临床并拿到新药批文。第三,生产管理拿到新版GMP证书和生产批件。第四,建立销售队伍和模型。第五,价格维护(比如政府公关、质量层次、招标策略等)。【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医药行业的投资规律

对过去几年医药牛股的梳理,我们发现,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牛股,多数是各领风骚两三年。业绩的成长性由品种决定,差公司好品种一样能成大牛股。而好品种的来源却各不相同,有时势造就的,有老祖宗传下来的,有政府给的,也有自己苦干出来的。

国内医药股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估值比较高,而且历史看一直比较高。首先,估值溢价率就是板块的PE除以大盘的PE,这个指标是衡量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行业的PE倍数是在下降的,但估值溢价仍保持高位,尤其08年以后。行业的高估值来源于医药行业的长期成长性。相对低估是战略性的行业买入时点。

经过分析,认为板块高估主要是由行业特征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大家可以回想银行、煤炭、白酒和医药这几个板块的估值。当然,跟白酒、银行比起来,医药板块业绩的成长性也许不算高,但可能增长的持续性要超过白酒和银行。

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的横向比较分析表明,当行业中长期的增速高于整体经济增速时,行业是存在溢价的,至少在医药板块看来是这样。增速差越大,溢价越高。当然还有资本市场的因素,投资者结构、市值大小和偏好等,也助推了医药股的高估值。

大家可能更想了解的是,这个高估值能不能持续?我们目前的看法是:如果估值过高,一定会调整,但估值溢价中短期不会消失。长期看,行业是不是能维持高增长的预期非常关键。如同银行,历史上实现了高增长,但大家普遍认为这个增速受制于各种因素难以维持,那么估值就一定会下来。假如说未来医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价格压力,使得全行业的增长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比如增幅降到10%一下,那么医药的高估值就一定会消失,比如日本。日本全民医保,每两年降一次价格,所以日本股市医药板块的估值甚至低于大盘,出现了估值折价。

我们以美国为例分析行业高增速跟高估值的关系。70-90年代,新药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医药公司发展很快,大药企基本完成了壮大和全球化的过程,享受高估值。93-94年,行业增速低,医药股折价交易。95-03年,受益于技术大爆发,行业高增长,高估值。05年以后,大量重磅新药的专利保护到期,药企逐渐面临困境,溢价消失,开始折价交易。

上图抄袭自招商证券的国际板点评报告《全球视角:国际板引发的中国医药股估值思考—风雨迷途,HOLD住成长》,个人觉得很能说明问题,推荐有兴趣的看原文。

医药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产业研究的诸多特征。医药产业链有这样几个特点:产业链复杂,高度监管,专业壁垒高,多样性强可比性弱,信息不透明,潜规则特别多,而且永远处于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那么相应地在研究中就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下而上,总量指标常常不靠谱。

2 行业跟公司差异较大,大公司数据更有指标意义。

3 治理规范、信息透明是医药投资的基本条件。

4 极端重视调研和同行交流。

5 警惕“黑马式研发项目”----重庆啤酒 vs 恒瑞。

6 回避各类概念股---癌症、HIV、生物、流感

7 研究员要求:知识全面--政策/学术/商模/市场都要熟悉,

重点覆盖--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兼备的企业。

8 行业的重点:政策、国内外行业趋势

9 企业的重点:品种 + 营销

为什么品种这么重要?

这是因为,一个药品身上,负载了太多的属性,包括:药学属性、市场属性,商业模式和监管属性,这些属性相互重叠,相互决定。具体包括,药学属性,病种,剂型,规格,质量,批文,竞争品种,渠道,目录情况,行政保护情况,使用频率,价格,销售模式等等。见下表,可粗略理解品种的复杂和重要性。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好品种?

所谓好品种,一般也称为重磅品种、重磅炸弹或大品种。我们觉得好的医药品种,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安全性强,疗效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正规药品,不安全,没疗效,肯定会被市场淘汰的。

第二,药品适应症必须是大病种,小病种市场容量小。这里列出了几个领域,供参考,心血管、肿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第三个条件,竞争比较少。最好是独家品种,有专利或行政保护,或首仿国外的重磅原研药。

第四,较高的价格,高价对应高毛利,高毛利才有跟医生/渠道的运作空间,容易产生渠道的利益粘性。

最后,有一些观察结论跟大家分享。相对于OTC渠道,医院用药更容易出大品种,这个部分是因为OTC市场化程度高,充分竞争,患者有决策权,而医院端因为有医生的关系,利益驱动力更大。第二,相对于口服剂型,注射剂更容易出大品种,如中药注射剂。第三,最好同一领域形成产品群,同一科室或相关科室协同互补,产品布局上最好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营销上也要聚焦品种,集中优势兵力打胜仗。有些公司好品种太多,主次不清,也难做大。资本市场上看,单一品种的公司业绩增速往往比多品种尤其几十上百个品种的公司要快(当然可能成长的持续性差,故单品公司的估值一般较低)。

如果我们按品种和营销两个维度分一个矩阵出来,可以将医药公司分为四大类:

品种强,营销强:恒瑞、天士力、白药

品种强,营销弱:中恒、昆药、同仁堂、片仔癀

品种弱,营销强:康芝 益佰 汤臣倍健

品种弱,营销弱:千金药业,桂林三金

品种的意义还在于,一个公司的品种结构可以决定公司的发展阶段。这是将上市公司按不同发展阶段来划分的一个框架:(本图来自国信证券医药组的2012策略报告)

简单总结下行业的分析方法。第一看政策取向,基本的政策取向决定大波段,如各省招标情况,新版GMP改造,国务院56号文,14号文,基本药物目录,二次议价等。第二看行业判断,月度利润,相对估值溢价和市场情绪,三位一体。第三,看企业,首先是品种,单品决定短期的成长性,“传统+新上+在研”的多品种梯队决定长期成长性。第四,看营销实力,行话也叫运作能力。深入了解品种及竞品,深入了解不同渠道(药店、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乡镇卫生院等)的特质,了解患者,架构对口的营销策略和体系,管理并激励队伍,学术推广,引导处方习惯等。【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在不同的子行业里,“品种+营销”框架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血制品看浆站,服务看网点扩张,普药、原料药看规模看成本,出口定制看大客户看ANDA,疫苗和专科化药看产品,器械看渠道、性价比,消费型中药看品牌,稀缺中药看资源,中药注射剂看安全+渠道价差,保健品看品牌+渠道价差。总结不一定全面,大家可自行修剪。

行业风险:说实话有很多,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真的理解了医药行业的复杂多变性,你可能会觉得处处是风险。所有上述讨论的要素和经营要点、外部环境,只要有波动和不确定性,那就会构成风险。

结论和建议

从目前结构来看,认为选股的思路取决于持有时间,如果是中短期(1年以内):成长性为主,核心竞争力为辅。首先是小市值-单品种-高成长类型的,其次是细分行业水涨船高型的。如果是希望长期投资,或者战略性投资,那么选股思路就是核心竞争力为主,稳健成长,强者恒强。我们推荐两类:一是老牌中药,二是化药龙头。

最后回顾下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一,医药产业非常复杂,制度、医院、药企、患者四变量纵横交错。行业景气看政策,公司选择看品种+营销。

第二,2个数字:收入增速2XGDP,估值1.5-2.5X大盘PE。

第三,医药投资需要专业、聚焦,必须重视研究,重视对产业的理解。

第四,医药股行情的两大模式,一政策驱动的基本面,二资金偏好。

第五,优质医药股有长期投资价值,精选个股重配行业,10%底仓。

第六,战略建仓时机:行业悲观,股价低迷,市场开始忘记医药股的时候„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仿制药有望主导市场,专利药将大幅增长

仿制药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中流砥柱,并可能长时间保持这种势头。

非处方药行业有望伴随健康意识的提升和自我药疗的推行实现平稳上升

在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约占百分之八十的非处方药销售,鉴于其文化熟识度、较低的毒性和副作用,中药通常是许多中国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010年,中国非处方药销售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分别是修正药业、哈药集团、华润三九股份,琼森(Johnson & Johnson)和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分别排名第五位和第六位。

医药商业系列:

1、南京医药(600713)全国第4大医药流通企业;

2、第一医药(600833)上海市第2大医药流通企业;

3、国药股份(600511)公司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41家药品全国跨省零售连锁试点企业、8家药品电子商务试点企业之一。控股股东为国药控股(HK1099);

4、复星药业(600196)参股34.66%的国药控股(HK1099)保持中国药品分销第1地位;

5、中国医药(600056)在全国医药保健品行业进出口总额排名中资企业第1名,全行业排名第3名;

6、同仁堂 (600085)拥有近500家“北京同仁堂专卖店”及近千家形象专柜;集团还在全球的1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0家分店;

7、一致药业(000028)持国药控股广州公司100%股权,国控广州是国药控股在中国南部的核心企业,拥有800多家医药商业分销网络,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大中型城市;

8、嘉事堂 (002462)北京最大医药商业;

9、九州通 (600998)全国医药商业第三、民营医药商业第一;

10、英特集团(000411)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

11、浙江震元(000705)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也是浙江省大环内脂类药物生产基地,拥有全国独家生产的产品制霉素,是全球最大的罗红霉素生产厂商之一,公司所拥有的震元堂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在浙江地区声誉非常好,已形成医药连锁、纯销模式《中国证券网》

12、哈药股份(600664)“全国性品牌普药企业+区域商业龙头”,行业地位和规模优势突出公司是我们定义的工商一体区域龙头5朵玫瑰之一:产业链涵盖六大医药工业领域,是全国性的品牌普药公司;医药商业网络完善:拥有1000多家连锁药店,纯销、批发、零售业务分别约占哈尔滨市份额的80%、66%、76%,是唯一具有全省覆盖能力的商业公司,并有望在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张。

医院连锁系列:

1、通策医疗(600763)口腔医院连锁;

2、马应龙 (600993)肛肠医院连锁;

3、爱尔眼科(300015)眼科医院连锁。

首仿药系列:

1、恒瑞医药(600276)奥沙利柏、多西他赛、伊利替康;

2、恩华医药(002262)齐拉西酮,原研厂家辉瑞;

3、白云山 (000522)福泰(仿达菲);【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4、海南海药(000566)紫杉醇注射液、头孢西丁钠;

5、信立泰 (002294)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

6、上海医药(601607)仿达菲;

7、海正药业(600267)达菲中间体;

8、同仁堂 (600085)3个仿制品种已进入审批生产程序;

9、双鹤药业(600062)2009年3月27日正式推出了公司最新仿制药研发成果—“冠爽通用名:匹伐钙”;

10、长春高新(000661)艾塞那肽产品在国内首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该药被国际糖尿病专家列为四大潜力药物之首;

11、康芝药业(300086)瑞芝清(尼美苏利颗粒)。

独家中药系列:

1、云南白药(000538)白药系列, 国家绝密配方,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

2、片子癀 (600436)片子癀系列,国家绝密配方,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

3、沃华医药(002107)心可舒片, 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4、东阿阿胶(000423)阿胶系列,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5、精华制药(002349)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国家中药保密品种;

6、中恒集团(600252)血栓通注射液;

7、千金药业(600479)妇科千金片,两独家新品近期获批妇科产品线,公司在妇科用药研发领域持续投入,产品线逐步完善。现有产品中,千金片和千金胶囊均入选国家秘密技术保护项目,千金片可能入选基本药物目录。新产品中,逐步形成补血益母颗粒为代表的二线品种和千金止带丸等为代表的三线品种的梯队。

8、中新药业(600329)速效救心丸,国家级机密中药品种;致力于中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拥有国家机密品种1个(速效救心丸),国家秘密品种2个(牛黄降压系列),中药保护品种18个,独家生产品种82个,主导产品速效救心丸销售额超过4亿元,并拥有11个系列,21个剂型509个注册品种。由于大部分市场集中在OTC,目前公司主推产品多为医保目录产品,未来医药市场上的开拓势必带来业绩大幅增长。

9、广州药业(600332)消渴丸;

10、马应龙 (600993)麝香痔疮膏;

11、独一味 (002219)独一味系列;

12、金陵药业(000919)脉络宁注射液;

13、天士力 (600535)复方丹参滴丸;

14、华润三九(000999)999感冒灵、皮炎平、正天丸、胃泰,华蟾注射液,国家保密配;

15、九芝堂 (000989)驴胶补血冲剂、乙肝宁冲剂,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赤丹退黄颗粒,国家保密配方;

16、同仁堂 (600085)六味地黄丸;

17、太极集团(600129)急支糖浆;

18、桐君阁 (000590)桂枝合剂、四君子合剂、驱虫消食片,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19、海南海药(000566)枫蓼肠胃康颗粒剂,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0、嘉应制药(002198)双料喉风散;

21、桂林三金(002275)三金片,西瓜霜系列;

22、奇正藏药(002287)奇正消痛贴膏,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密品种;

23、西藏药业(600211)诺迪康系列;

24、羚锐制药(600285)通络去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

25、美罗药业(600297)伤科接骨片、鱼鳞病片、珠珀安神丹,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6、亚宝药业(600351)丁桂脐贴;

27、康缘药业(600557)热毒宁注射液、痛安注射液;

28、康恩贝 (600572)可达灵,国家中药保护独家品种。乌灵胶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9、江中制药(600750)复方草珊瑚含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

30、上海辅仁(600781)益心通脉颗粒、齿痛消炎灵颗粒;

31、三精制药(600829)双黄连系列;

32、武汉健民(600976)龙牡壮骨颗粒,首批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33、紫鑫药业(002117)补肾安神口服液,四妙丸;

34、北陆药业(300016)九味镇心颗粒;

35、红日药业(300026)血必净注射液,国家保密配方;

36、益佰制药(600594)艾迪注射液,国家保密配方;

37、福瑞股份(300049)复方鳖甲软肝片,全球第一个专业治疗肝纤维化药品;

38、汉森制药(002412)四磨汤;

39、太安堂 (002433)消炎癣湿膏、心宝丸、麒麟丸;

40、信邦制药(002390)六味安消胶囊、护肝宁片、益心舒胶囊;

41、紫光古汉(000590)古汉养生精;

42、贵州百灵(002424)抗乙肝病毒Y101、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胶囊;

43、佐力药业(300181)治疗心理障碍和改善情绪的综合治疗、调节产品,乌灵胶囊和乌灵菌粉。 独家疫苗系列:

1、天坛生物(600161)麻腮风三联疫苗为国内首创;

2、长春高新(000661)水痘、抗艾疫苗;

3、岳阳兴长(000819)胃病疫苗;

篇三: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015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中国医药行业概况综述——————————————————————————————4

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4

1、2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4

1、3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势——————————————————————————-4

1、4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4

1、5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5

2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走势分析————————————————————-5

2、1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5

2、2中国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升级关键期——————————————————————-5

2、3国内医药市场并购整合的主要趋势————————————————————-6

2、4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6

2、4、1中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6

2、4、2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

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8

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8

3、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9

3、2、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9

3、2、2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9

3、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11

4医药行业具体市场分析——————————————————————————————-11

4、1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11

4、1、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11

4、1、2生物制药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12

4、1、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12

4、1、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12

4、1、5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13

4、2中国化学药产品市场分析————————————————————————————13

4、3中国中药行业分析——————————————————————————————13

4、3、1中药行业发展的背景分析——————————————————————-13

4、3、2中药行业的行业分析——————————————————————————-14

5医药行业风险分析————————————————————————————————-15

5、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15

5、2国内宏观经济风险——————————————————————————————16

5、3国内经济政策风险——————————————————————————————16

5、4区域经济风险——————————————————————————————————17

6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18

7具体投资建议和重点企业个股分析——————————————————————-19

7、1具体投资建议——————————————————————————————————19

7、2具体企业个股分析——————————————————————————————19

7、2、1云南白药(000538)————————————————————————————-19

7、2、2恒瑞医药(600276)————————————————————————-22

1中国医药行业概况综述

1、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送来了东风,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行业起步于20世纪,经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家之一。

1、2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现如今,我国国内启动了新医改,国际市场产业转移带来机会,中国本土制企业也已经发展到上万家,政府逐步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使其更加规范化。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逐渐显现,具有巨大的潜力,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制药品将三分天下,成为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特点。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良好。

1、3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走势

医药板块的崛起,使其成为机构投资者追逐的热点,近期医药板块强势表现的原因有多方面,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使得我国医药支出加速增长,医保覆盖人群的扩大将支持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各种疾病等等,因此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人均医疗支出也将明显的增加,医药板块也将受到国家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未来三年农村的政府医疗合作补助还将要提高一倍,这些都将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业绩提升埋下好的伏笔。

1、4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供需状况

中国医药市场是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目前尚有1亿城镇职工和居民没有享有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结余率高达50%,全国8、78亿农民虽然开始享有每年100元的医疗保险,但是真正的消费尚未启动,较低的医疗保险基数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医疗商业保险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13亿人口,健康消费是最大的内需市场,这也是政府启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的医药市场前景广阔。

1、5推动中国未来医药市场的因素

纵观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推动我国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

(2)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药的使用。

(3)人口老龄化促使我国老年人用药将有较大增长。

(4)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医药市场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5)医疗改革——医药行业的最大机遇,自1985年我国推行医疗改革以来已近经历了5个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及完善了医疗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医药投入体系、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科技与人才保障机制、信息系统、法律制度等,全面提升人民的医疗水平。

(6)突发事件也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一个机遇,如2015年发生的汶川地震,2015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有可能会对医药产品产生井喷式的需求,在灾区救援工作和和灾后防止疫情的工作中,大量的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也形成了小股的医疗需求热。

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走势分析

2、1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

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持续增长仍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格局。09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速度同比增长17、96%,09年3月以来,医药行业利好的政策接踵而至,在各相关部门的推动与配合下,我国基本医药目录和价格总体成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从09年末,我国经济气温回升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医药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加强。

2、2中国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升级关键期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中国医药行业也逐步进入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因而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成长的关键阶段,从需求层面来看,将实现全民医疗保险,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是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和保险金额的提升;从供给层面来看,开始产生本土化大型企业,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逐步增多,中国的医药出口规模也将逐渐扩大,行业的增长使制药企业推动人们对新技术和新治疗模式的追求,与此同时,多家制药企业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药物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

2、3国内医药市场并购整合的主要趋势

我国医药企业并购与日俱增、规模不断升级和优化,一方面,通过兼并和重组,制药企业节省了费用,增强了技术实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市场份额,促进了产品和要素的市场流动,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相对于小企业而言,大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

能力更强了,医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更高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个好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谨慎地进行抉择,因为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在兼并重组的阶段也会引发该行业出现新的问题,例如管理责任机制、并购债务危机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权衡。

2、4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2、4、1中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和国民收入的逐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也同步提高,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医药市场总体需求将呈现上升态势。同时,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等长期有利因素将继续对医药经济的发展起支撑作用。从医药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医药市场的需求是人均收入的一个函数。人均收入的增长会带动医药产品消费的增加。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将以7%-8%的速度向前发展,按此速度计算,未来十几年,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将是目前的三倍。

我国每年净增加1700万人口,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医药市场消费团体,并且老龄化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医药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据有关部门计算,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比农村高出四倍,而药品消费的比例更高,所以这种人口结构上的变化也有利于医药市场需求的增长。另外,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不断降低,非食品消费比例将趋于增长。现在,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在逐年提高,预计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医药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我国正处在经历医疗体制、药品流通制度、药品定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理顺医疗管理、流通和保障体制,促进医药市场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因此有利于推动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业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

2、4、2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药行业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主要问题有:

(1)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缺乏规模效益,我国医药行业的首要问题是企业数量多,但平均规模效益不明显,研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2)研究开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生产的西药有99%是仿制生产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制剂工业落后于原料药工业,我国医药行业还没有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格局。现在研发方面的落后就意味着未来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劣势。

(3)经营管理与品牌形象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与世界大型制药企业相比,我国医药企业不但规模较小、创新能力较弱,并且管理水平较低,生产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的制度还不够科学,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还不够严格,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太高等均不利于医药市场的发展。

(4)营销管理和投入不够,尚未树立起成熟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国际知名企业每年投入巨资用于企业形象战略、品牌战略、广告战略、营销策略、售后服务和市场调研等工作,而我国医药企业多是采用高成本的广告战、价格战、会扣战等低水平甚至是违法的销售方法。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医药行业亟待兼并重组,重新整合行业内资源,通过资本运营,减少企业数量,提高生产规模,扩大规模收益,增加研发投入,做好未来行业规划,着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优势原材料药,进行产品创新,实现管理升级,革新营销模式,树立品牌效应,增强国际竞争力。

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201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86亿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65亿元,增长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4721亿元,增长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涨幅继续放缓,PPI涨幅出现回落

201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9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1、3%,中成药价格上涨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5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6、9%(9月份上涨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3%(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201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

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3、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人目不暇接,而所有改革的落脚点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增强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3、2、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5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3、2、2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4月6日和4月7日,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5-2015年)》相继公布。前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后者是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制定的近期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政府投入增加振兴行业发展

政府主导下的投入增加为做大做实医药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并间接带动个人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医药市场将得以扩张,有助于振兴行业发展。《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实施方案》提出:“经初步测算,2015-2015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具体来看,政府投入的增加将有效改善目前尚属薄弱的基层医疗建设,有利于乡镇

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带动医药二级市场发展,有力支撑行业的增长。

此外,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源,而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投入的增加将切实保障医药行业的创制能力,有力提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医疗保障扩容拉动行业需求

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医疗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此外,《意见》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这将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新机遇,为其更好地

发挥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3)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

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一直备受医药企业的关注。与2015年10月初的《征求意见稿》比较,《意见》对基本药物配送和供应的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动:推翻了统购统销的思路,改为将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各省,将基本药物采购与各省药品挂网采购接轨。

(4)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规范

药品定价制度历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定价的思路和范围,并在新药、专利药以及仿制药的定价机制上做出了新规定,有利于规范医药行业的价格监管。《意见》还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定价方法,提高透明度,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11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

企业自主定价行为,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3、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

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完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

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北京已投资13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25亿元、浙江杭州投资100亿。

(2)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投资项目数量少,且多集中于低水平的制剂如普通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9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技术水平、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4医药行业具体市场分析

4、1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

4、1、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

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来生产药物的方法。生物药物原料以天然的生物12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医药上已应用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来自微生物,每个产品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物制药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低污染的特征。

4、1、2生物制药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

近些年生物制药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并逐步为世人所关注。在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的治疗和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等比较有市场潜力。目前,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其发展趋势有如下的四个特点:企业投资渐趋谨慎、市场国际化、走联合开发之路和充分利用风险资本市场筹集所需的资金。

4、1、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

国外生物制药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尤其是美国,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还是在产品生产和市场上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由于生物技术在解决疑难疾病、寻找新药物途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各国都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

我国生物制药业以仿制国外的为主,企业自身没有投入高额的开发费,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业没有出现全行业的亏损状况,当然也没有出现盈利能力很强、能迅速成长的生物制药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生物技术已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特别是在农作物育种和基因工程药物研制方面。

4、1、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我国的生物制药业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在规模、技术水平、效益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开拓乏力、重复投资过多,行业无序发展等问题。生物制药的主要发展思路有:研究机构向厂家转让研究成果以获取新的研究开发资金,实现优势互补;另外加强试验研制和基地建设。其次,改进企业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国内生物药品一旦批准试生产后往往质量不稳定,究其原因之一是生产管理水平差,缺乏科学、严谨、完整的管理体系,无法保证产品的一13致性。最后,加强立项前的市场调查和项目评估,禁止乱上项目,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4、1、5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

决定生物制药业发展前景的关键是新药的研究开发能力,虽然整体上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业的研究开发力量较弱,但有些领域的研究开发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等,根据这些技术所研制出的新产品将会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契机。另外部分药品价格预计价格会有所下降,但医药市场随之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大。生物医药板块整体行业将面临上升阶段,市场潜力巨大,投资回报

率相对较高,有明显的战略投资和风险投资价值。生物医药行业存在明显的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风险,投资决策要慎重。在众多涉足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当中,以生物医药为主业并已有相当业绩支撑的高科技公司,其余公司业绩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

4、2中国化学药产品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化学制药企业还无法与跨国大公司进行正面的竞争,并不等于国内的化学制药企业毫无投资价值而言。首先,国内医药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全球水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全球化产业布局的调整,给化学制药尤其是原料药企业预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化学制药本身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而利润却较为单薄,以上两个因素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差异将促使世界原料药的生产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化学制剂行业还不具备跨国制药巨头开发专利创新药的科研能力,但仿制药市场的快速扩张将给我国化学制剂行业企业带来机会,仿制创新的道路将会是一条可取的发展之路。化学原料药生产转移是国际医药市场的大势所趋,我国和印度由于生产成本较低成为国际原料药生产转移的首选地,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成为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4、3中国中药行业分析

4、3、1中药行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药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而且在整个医药行业内部,中成药工业的收益水平较高。另外消费者观念14的变化及绿色潮流的兴起也促进中药的发展。当今大众越来越注意保健,中医凭借其独到的保健理论和对人体系统的独到见解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中医药在减肥、美容、食疗等方面的优势正在为大众所熟知,其市场前景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治疗风湿、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或疑难疾病药物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

4、3、2中药行业的行业分析

我国中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如果以西药制药厂商的平均规模来看,即使那些品牌卓著、发展良好的国内的非上市中药企业的规模也是比较小的。

(1)产品的开发

①针对顽症的特效药开发

在当前的科技医疗形势下如艾滋病、癌症、糖尿病等,以及一些由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微生物和病毒引起的疾病使西医西药束手无策。这无疑为中医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②化妆品新药的开发:

疗效性护肤品一方面具有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强调护肤成分取自天然,无任何化学添加,这两项特质正是当今国际美容发展的主流。而且,中药的药效确切。如人参的益补气血,珍珠粉的嫩肤白面等,早已被国内及周边国家人民所熟知和接受。未来中药化妆品市场规模将逐步增大,中药化妆品也将成为中药行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③中药保健品的开发:

近年来,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非典过后,人们的自身保健意识大大加强,使保健品的年销售量上升了30%-50%,中药类保健品销量也大幅增加。中药类保健品正以绝对优势成为消费亮点。

(2)国外市场开发

“入世”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外国药材进入中国市场价格将会大大下降,我国所需要的进口药材将会得到满足。同时,中药出口形势看好,我国中药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众多国家的注意,美国自1994年以来快速接受了我国的中药,时兴用中药治病调养,中药在韩国的市场十分巨大,其次是日本等国,他们的中药进口主要来自我国。欧共体天然药物的发展迅速,超过了化学药品,澳大利亚15等国家不仅中药销售猛增,

①中药国外渐受追捧

其实,中国中医药的药效已获得外国人的高度认可,在美国加州唐人街就有数十家中药铺。除华人外,不少其他美国人也热衷于中医药,包括针灸、按摩之类。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与中国开展中药贸易的国家多达163个,其中出口国家154个,中药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亚洲仍是中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总额达8、56亿美元。欧洲居其次,出口总额达

2、09亿美元。

②饮片出口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着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中药饮片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只要中药饮片的药效得到承认,其跨过欧美药物的准入标准,进入国外市场是指日可待的。

5医药行业风险分析

5、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

医药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与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的面貌。世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实施垄断,我国医药将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以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这为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5、2国内宏观经济风险.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实行,财政支出方向有所调整。预计明年仍将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增加有利于长期发展的重大项目时,将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投资,增加对社会保障和城镇低收入群众的支出,增加对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工程和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快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续加大。货币政策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有利于缓解目前通货紧缩的趋势。在继续扩大消费信贷等方面加大改力度的同时,在从严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前题下,确有偿还能力的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的企业债券有望适当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也大大增强了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动力,消费者信心指数逐渐回升。但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农民增收难和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难点。工业增长保持强势,粗放化经济增长重新抬头需引起警惕。我国传统工业部门生产增速加快,在看到其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提高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需重视由此引起的能源消耗水平随之上升的负面影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又有重新抬头的迹象。

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升,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第三产业是我国目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产业,中央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和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有可能促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出现回升,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预计仍有所上升。

根据今年医药经济的走向和近年来的基本规律,明年医药经济产值、增加值应基本保持或稍高于今年增长幅度,经济效益会继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资金运营绩效会继续增强;医药商业会继续保持购销两旺的态势,但农村市场开拓较难,并且由于城镇居民中低保人群的增加,医药商业市场上结构性供需矛盾将会有所突出;

5、3国内经济政策风险

原料药方面,我国08年实施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对相关企业17较高的强制性标准,三年过渡期之后,环保投入可能翻番,企业面临空前的环保压力,迫使中小企业减产、停产,加速淘汰,市场份额更加向大型企业集中。原料药行业的发展如果不改变无序竞争的方式,将很难有较大的发展。化学制药方面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行业整顿的力度,严格医药企业和产品准入,健全医药企业推出机制,逐步解决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要通过监管政策和法律不断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技术

创新,鼓励同行业兼并重组,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生物制药产业方面,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国家政策对生物医药地位的确立,以及医改的继续深入将给生物医药产业带来快速增长的机会。目前该行业内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程度小,行业整合将会来临,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可投资性较强。

中药产业方面,我国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某些地区的新经济增长点。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中药产业的统筹规划,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资源、人才、技术优势促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建设,打造中药的“名厂、名店和名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4区域经济风险

我国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地区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各自为政,都在上项目、抢市场,相互间协调性差,造成了资源浪费。医药配送中心的建设有重复建设的案例。从进入前100名企业的区域和行业特征看,化学原料药行业收入的31、9%来自河北,其次是山东17、38%,黑龙江16、08%,浙江12、75%;而化学原料药利润的25、04%来自浙江,23、34%出自河北,12、32%是黑龙江企业创造,山东仅为4、68%。这表明浙江原料药企业的效益最好,而山东相对较差。化学药品制剂行业收入的31、03%来自江苏,14、88%为北京企业创造,10、73%18出自陕西;而行业利润的31、71%为江苏创造,其次是陕西15、55%,北京13、4%,上海10、02%。这表明进入前100名的陕西化学药品制剂企业效益好于北京。进入销售收入前100名的生物制药工业企业中,其中浙江企业创造的销售收入占31、54%,山东22、78%,江西15、51%,上海14、46%;在利润的省市分布上,山东为27、73%,江苏25、09%,上海和浙江分别为13、38%和12、69%。这表明山东、江苏生物制药企业效益相对较好。中成药行业进入销售收入前100名的企业来自17个省市,是所有行业中区域集中度最低的行业。其中重庆最高为18、01%,其次是天津14、42%,江西11、9%;利润也来源于17个省市,其中最高的广东仅为12、21%,其次是河北11、27%,吉林10、71%和北京10、21%。这表明,企业的规模与效益在中成药行业存在较大矛盾。进入销售收入前100名的中药饮片行业企业集中在5个省市,其中北京所占比例为31、98%,山东21、38%,广西16、67%,江苏15、71%和浙江14、18%;利润来自4个省市,其中北京46、57%,广西27、62%,山东13、18%和江苏12、64%。这表明区域间医药行业效益差异明显。

62015-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15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1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15年的8、25%。

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保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2015年,中19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9%,同时我国医药外贸总体运行良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3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2020年前中国也将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医药大国。

7具体投资建议和重点企业个股分析

7、1具体投资建议

医药行业未来2到3年将发生结构性变化,资源分配将越来越向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集中,中药现代化水平不断不能提升、生物制药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重新划分,具有优势品种、走学术推广之路的制药企业将在处方药市场占据强势地位,A股处方药强势企业是恒瑞医药、益佰制药、天力士、华东医药等等,OTC市场保持快速发展,药用消费品数的需求量在未来的增速惊人。在该领域经过市场积淀的优势企业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品牌企业。这些企业的股票都是值得投资的。

7、2具体企业个股分析

7、2、1云南白药(000538)

(1)最新运作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5日收购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次股权交易标的评估价值为2030万元,扣除应属于转让方清收清付的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债权及债务,以及所有权归属于转让方的存货价值等共计869、39万元后,以人民币1160、61万元的价格作为股权转让的总价款,收购完成后,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将成为云南白药集团全资子公司。本次收购将云南白药强有力的销售资源和品牌资源与外界优质生产资源整合,能迅速产生合力,缩短外用制剂自我发展创新所需的时间,达到双赢。

(2)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与同行业相比,云南白药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都相当的高,云南白药具有超前的战略能力,其净利润增长连续九年超过20%。拥有独家品种,敢于不断提价,提前向药用消费品拓展。云南白药具有独到的产品设计能力,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但是唯一的不足是没有解决内部机制

(3)公司经营情况评述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52亿元净增9、5亿元,增幅为26、74%,其中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自产产品达到6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6亿元增长61、95%;利润的增长幅度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利润的快速提升得益于销售的有效增长和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实现利税8、01亿元,同比增长44、69%。在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全面超额完成预定目标的同时,公司经营规模、资产运行质量、收益率、市值等指标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盈利能力方面:集团2015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1、28%,比上年同期的8、73%上升了2、55个百分点。

费用管理方面:2015年上半年集团管理费用率为2、32%,比09年同期的3、21%下降了0、8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15、74%,比09年同期的16、95%下降了1、21个百分点。

公司生产经营是以云南白药系列产品和天然植物药系列产品为主,云南白药系列产品为独家经营;药品批发零售额在云南省排第一名。

(4)最近市场行情

云南白药的市场行情一直处于较高的增长态势,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来看,它都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个股,具体的行情显示如下:

从K线图上来看,近期云南白药的行情走势处于双轨道线内,按照以往走

势,它还将继续处于增长的态势。

云南白药基金面评价

7、2、2恒瑞医药(600276)

(1)最新运作

据恒瑞医药公布的2015年半年报:基本每股收益0、5251元,稀释每股收益0、5251元,基本每股收益(扣除)0、5226元,每股净资产3、9433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4、11%;营业收入1869405529、8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91141824、3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89308289、05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937362838、86元。

【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公司财务状况

恒瑞医药在制药行业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其每股收益在同业中是遥遥领先的,对于医药行业来说不仅目前的收益良好,而且未来的增长潜力也是很强势的。

(3)公司经营情况评述

2015年半年报公司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两大战略重点,整合内外资源,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9,405,529、84元,同比增长了30、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89,308,289、05元,同比增加了28、81%。

在销售方面,进一步细分目标市场,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确保销售稳步增长。

【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一是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建设,在市场开发上精耕细作,积极落实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社区辐射的策略。二是在加大传统优势产品推广力度的同时重点培育

新领域新产品的增长点,努力在新的治疗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在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公司合理调度,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成本,降低能耗,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恒瑞医药战略定位准确,主业净利润增长连续6年超过20%,它选择了仿制药向创新药逐渐过渡的发展战略和抗肿瘤药及手术用药大病种领域,在药物筛选和创新上有独到的能力,由于是民企,所以内部机制还有待完善。

(4)最近市场行情

K线走势图:

由于受到市场得关注,恒瑞制药的走势强于指数,从交易情况来看,上涨几率比较大。近几日上涨势头逐渐增强,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34、22元,目前股价与成本乖离有些大,股价处于上涨趋势,支撑位35、21元,中线持股为主,股票大方向依然乐观,因此,该投资该股票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第2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可谓喜忧参半。以下是对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2015年,医药类上市公司业绩丰收景象触目可见,仅有个别小伙伴掉队。

整体来看,2015年的业绩基本延续了2015年的平稳增长态势。在营收方面,30家公司中有27家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达九成。其中,中恒集团、华仁药业、新华医疗、嘉应制药等11家公司同比增幅在30%以上。

净利润方面,有24家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达八成。其中,华润双鹤、京新制药、华润双鹤、通化东宝等11家公司的增幅在30%以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嘉应制药完成对金沙药业64、47%股权的收购后,盈利能力提升立竿见影,其净利润跑出了1743%的增幅,实现净利润1、39亿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含税)。

虽然整体来看捷报频频,但优者恒优的现象并没有改观,小伙伴依然是“班级差等生”。在71、54亿元的净利润中,东阿阿胶、华润双鹤、华润三九、康恩贝四家公司就占去了37亿元,占比超过51%,剩下的蛋糕由余下的26家公司瓜分。

其中,东阿阿胶和华润三九可谓“双骑绝尘”,分别实现了12亿元的净利润;华润双鹤和康恩贝净利润分别为8、7亿和4、2亿元。根据公司的解释,除东阿阿胶外,其余三家“巨无霸”的业绩增长缘于主营业务的改善,此前的研发投入开始步入收获期,增添新的业绩增长点。而东阿阿胶主要依赖于主营产品的不断提价来保证业绩。

此外,有6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下滑。紫光古汉下滑超219%;广誉远紧随其后,下滑105%;天药股份、精华制药、紫鑫药业、舒泰神的下滑幅度均超过27%。

其中,紫光古汉亏损约1、64亿元,而上年度这一数据为盈利1、38亿元。公司将业绩亏损的原因归咎于“制药公司停产拆迁、重大诉讼判决和主营收入减少等”。2015年紫光古汉官司缠身,现在还有一起诉讼尚未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子行业医疗器械板块强势崛起,不但净利润较为可观,且增速都保持在25%以上。据多名投资人士分析,2015年医药领域的投资热点或在于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板块。

1、医药行业兼并重组将加速

在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5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认证推行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2015年兼并重组或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

“所有的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升行业成熟度,更有利于管理,更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所以对于药品零售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提升行业集中度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和管理,更方便为人民群众服务,卖好药,卖疗效,卖服务。不成熟的小药店被大药店收购、或者自行淘汰,那将是必然的。”吴延兵指出。

孙辉认为,总体来讲,药品零售业面临洗牌主要来自于政策导向(以新版GSP为代表)、降价危机、成本上涨、门店饱和、电商爆发、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给出的应对策略包括,寻求合适替代产品、尝试关联性转型、关注电商发展、资本运作顺应产业发展。

2、器械服务行业迎来“成长期”

政府工作报告给整个大医疗产业打开了空间,不过,相比此前已被市场关注的民营医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主题,医疗器械与医疗改革或将“独具魅力”。

华融证券分析师张科然认为,一方面,政府对药品价格和临床应用的管制将持续加强,制药行业势必分化。但另一方面,以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新经济形式在改革中受益最为明显,尚未面临系统性的政策压力,在医疗行业中亦属于“朝阳产业”,且在A股中标的较少,其享受高估值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在医改走向纵深、着力点在供给端的背景下,广州证券建议投资者把握政策趋势,积极关注受益于供给端改革的子板块。其投资策略也指向了市场空间巨大的医疗服务行业。

3、医药电商进一步深入发展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未来的商业是与顾客零距离的时代,传统企业要么触网要么死亡

,互联网经济时代传统中国制造必须思考的转型思路。

医药电子商务领域逐渐成为医药流通、医药制造企业向往的热土,以天猫医药馆为代表的医药电商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包括马应龙、广州药业、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九芝堂、上海医药、吉林敖东、太极集团在内的数十家上市药企的产品均已现身线上销售平台。

吴延兵表示,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已经证明电子商务的成功,不同点在于他们是日用品,那么对于药品来说,药品的本质属性也是商品,特殊表现在于安全性、有效性上,所以对于OTC药品、医疗器械乃至保健品在电子商务的前景是可以预测的。

在孙辉看来,O2O是当下最热的概念,是移动商务的集中体现,互联网与传统商务结合实现电子商务。“双十一”屡创神奇让人记忆犹新,期间一些药房电商旗舰店确实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并不代表说都要轰轰烈烈的去搞电商。实际上,医药电商起步较晚,在2015年才真正得到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截至2015年11月底,获得医药网上零售类C牌的114家企业中有近80家开展业务,同时,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城、国药商城也纷纷挂牌上线,相信这些大型专业电商平台的介入会大幅度推动交易量和参与人群。他建议传统医药企业应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多关注医药电商的发展,并结合自身条件尝试不同程度地参与。正因为行业各环节的关注,无形中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市场规模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容。“如果说,医药电商在2015年的15个亿只是试水,那么这场战争在2015年才真正开始,2015年将进一步爆发。”

4、2015年医药行业三大投资主线

“2015年,医药行业有三大投资主线:第一是医疗服务领域。特别是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随着不断进行并购、合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第二是医药类国企改革带来的机遇;第三是医疗器械行业将掀起新一轮并购浪潮。”多名医药投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孟利宁表示,2015年投资界对医药制造业的前景感到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打击医药商业贿赂的形势日益严峻;其次是从目前公布的年报来看,虽然多数公司取得增长,但增长幅度整体较小,业绩平淡;第三是广东基药招标唯低价是取的模式可能蔓延至全国。

多名投资者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看空医药制造业,对医疗器械行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从2015年8月份以来,医疗器械行业的走势很牛。孟利宁表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药品不能滥用,也千方百计压低药价,但医疗器械的“滥用”与价格虚高,目前还没有办法合理制止。

资深医药投资人士姜广策对医疗服务行业表现得情有独钟。他表示,目前国内很多行业都发生产能过剩现象,但医疗行业仍然发展滞后,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医疗行业发展严重滞后,去年以来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收购医院,也正是看到医院广阔的未来。

“近期以来医疗板块有个显著的特点,资金集中在医疗服务领域,制药股被抛弃。”姜广策表示,国内医疗行业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三甲大医院垄断格局的打破和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医院会越来越多,民营医疗机构将蓬勃发展,主要有高端路线和专科化两条路线。

以上是对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的一些概述。

篇四: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016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政府主导、专业运作,责任共担、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机制创新”的原则,把维护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在新农合待遇的基础上,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消费水平及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覆盖全市农村的大病保险制度。利用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新农合、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的协同互补,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稳健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农村居民大病医疗费用负担,有效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资金筹集

(一)筹资标准。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新农合筹资标准、农村居民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情况、新农合实际补偿比及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进行测算,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2016年我市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确定为每人15元。今后,可根据新农合筹资标准和省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政策调整,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资金筹集标准。

(二)资金来源。从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新农合基金有结余的县(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县(区),在提高年度筹资标准时统筹安排大病保险资金,逐步完善新农合多渠道筹资机制。资金实行按季度拨付,在每季度第一个月月底前划拨到位。

(三)统筹层次。新农合大病保险实行市级政策统筹,全市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组织实施。

三、保障内容

(一)保障对象。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为市当年度新农合的参合人。

(二)保障范围

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新农合相衔接。参合人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经新农合补偿后,由大病保险对需要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再给予一定的保障。

高额医疗费用,以经新农合补偿后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50元)为判定标准,按就低原则取人均纯收入为9800元。

合规医疗费用是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具体参照《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范围(试行)》。

(三)保障水平

我市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赔付实行分段按比例赔付。参合人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经新农合补偿后,个人负担超出上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016年为9800元)以上的合规医疗费用,在20000元以内的部分按50%赔付;20000元以上的按60%赔付。补偿额度暂不设封顶线。

四、承办方式

(一)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方式。通过政府招标选定3家承办我市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招标主要包括承办期限、保障范围、赔付比例、盈亏率、配备的承办和管理力量等内容。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自愿参加投标,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自负盈亏,承担经营风险。

(二)规范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健全招标机制,规范招标程序。商业保险公司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赔付方案,依法投标。招标人(市卫生局)应与中标商业保险机构签署保险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3年。要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建立超额结余及政策性亏损的动态调节机制,合理控制商业保险机构盈亏率,切实保障参合人实际受益水平。年度资金结余或亏损在盈亏率(盈利率不超过4%,亏损率不超过5%,盈亏率具体由招标确定,盈亏率计算公式:(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资金总额-被保险人的赔付款-保险项目的管理成本)/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资金总额*100%。)比例以内的,保险公司自负盈亏;年度资金结余超出盈利率比例以上的部分,转入下一年度新农合基金专户,也可转为下一年度大病保险资金;年度资金亏损超出亏损率比例以上的部分,由招标确定新农合基金和商业保险机构分担比例。因违反保险合同约定,或发生其他严重损害参合人权益的情况,将依法追究责任。

(三)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基本准入条件。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保险公司总公司具有开展大病保险业务资质;保险公司总公司同意分公司开展大病保险业务,并提供业务、财务、信息技术等支持;在市县(区)设有完善的县级分支机构,具备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和较强的医疗保险专业能力;具有医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服务队伍;能够提供驻点、巡查、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业务专项管理、单独核算等服务;最近3年未受到监管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重大处罚。

(四)提升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管理服务能力。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获得的保费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安全,保证偿付能力。商业保险机构要切实加强管理,控制风险,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依规及时、合理向医疗机构或参合人支付大病保险赔付费用;要合理设置经办机构,明确岗位职责,配备医疗、财会等专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服务人员和相应的办公条件,专门负责大病保险运行监管、费用审核、资金结算、政策宣传,查处和办理咨询投诉案件等业务,保证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及时赔付。

(五)实现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与新农合补偿“一站式”服务。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要派驻2-3名以上医学等专业工作人员,与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联合办公,办理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赔付业务,协助、参与新农合运行监管。做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与新农合补偿的有效衔接,通过新农合结算信息系统,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确保参合人方便、及时享受大病保险待遇。经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授权,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可以依托新农合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以完善服务流程,简化赔付手续,实现市内、外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周期等与新农合补偿同步进行。

五、监督管理

(一)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保障参合人权益。卫生部门作为新农合的招标人,要通过日常抽查、业务公示、信息核对、投诉受理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商业保险机构按保险合同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参合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外泄和滥用,对违法违约行为及时进行处理。保险业监管部门要做好从业资格审查、服务质量与日常业务监管,加强赔付能力和市场行为监管,对商业保险机构的违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财政部门对利用新农合基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明确相应的财务列支和会计核算办法,规范拨付流程,加强基金管理。审计部门按规定进行严格审计。

(二)强化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管控。各相关部门和机构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监督管理,防控不合理医疗行为和费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商业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医疗保险机制的作用,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涉及医疗行为全流程、全方位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加强对相关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的监控。新农合经办机构要做好与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服务的衔接,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费用的管控。

(三)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要将与商业保险机构签订协议的情况,以及筹资标准、保障范围和标准、支付流程、结算效率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收支情况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完善群众参与监督管理的有效形式,畅通信访受理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商业保险机构要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统计报表和报告,并按要求公布大病保险资金收入情况、参保(合)人医疗费用补偿情况等信息。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是帮助城乡居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明确工作任务和进度,积极稳妥推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在市医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由发展改革、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保监、民政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细化配套措施,强化沟通协作,抓好措施落实,保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顺利推进。

(三)积极探索,加强评估。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循序推进,重点探索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资金管理、招标机制、运行规范等,每年对大病保险工作进展和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上报年度报告。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开展总结评估,加强考核评价,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督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大病保险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密切跟踪分析舆情,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大病保险工作进展与成效,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大病保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五: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016卫生局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现制定区卫生局“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要求,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平台,将“三好一满意”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和行风评议等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引导区属卫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争创人民满意卫生,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组织领导

区卫生局成立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区属医疗机构成立本单位“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

三、活动范围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四、重点内容

(一)服务好

1、改进服务态度,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要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用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要创建“居民满意窗口”,改善窗口服务,努力做到服务态度良好,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决杜绝服务忌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医务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供温情的服务,提高服务技巧和效用。

2、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要重点抓好收费、药房、门诊等窗口,从制订方便群众就医的业务流程、符合居民需求的工作制度入手,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美化服务环境,方便居民就医,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3、实行公开透明服务,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知情权。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为群众提供科室布局、科室特色、全科团队服务时间、诊疗流程等医疗服务信息,方便居民就医选择。通过电子滚动屏定期公开医药费用信息,努力提高收费公开透明度,使居民看病就医明白消费。

4、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对患者和家属关心的诊断、治疗、用药等问题要耐心地解释说明,多一些感情沟通,多一些人文关爱,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加强居民建档随访工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保证随访率大于90%。畅通投诉渠道,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投诉,定期收集意见,及时改进。

5、重点加强急诊抢救等有关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

(二)质量好

1、认真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各项制度落实,增强医疗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强化全科团队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注重质量检查和考核,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常规,狠抓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切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落实。

2、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制度和处方点评、处方公示制度,坚持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加强对抗菌药物等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医生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3、大力推行科室特色,促进医疗质量科学管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中心选择1-2个病种试行,积极稳妥把科室特色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4、加强医疗技术和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专业业务上,对技术精益求精,要“人人讲学习、个个比技能”,争当工作的排头兵。

(三)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培养和树立身边医德高尚、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专家坐诊、学科带头人等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医德制度规范。要继续认真抓好医德考评制度的落实,明确医、药、护、技各类从业人员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工作考核标准,通过现场推进、监督检查等形式,促进对医务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严肃行业纪律。要进一步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要在继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切实管用的制度办法和监管措施,深化长效机制建设。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药品、耗材统计管理。

(四)群众满意

1、积极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推进卫生纠风工作,及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群众满意”是医疗卫生行业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有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才能让群众满意。

2、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继续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同时还要针对群众在看病就医中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让群众能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带来的实效,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赢得群众理解和信任。

3、认真做好居民满意度调查,赢得居民满意。在活动中,要广泛组织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居民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要全面,不仅要包括门诊就诊的居民,而且还要包括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形式要多样化,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调查、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关注居民感受,听取居民意见,重视调查结果,积极落实整改,切实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赢得居民满意。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6月-7月初):宣传动员阶段。

开展宣传启动工作,让全体干部职工了解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全员参与的浓厚宣传氛围。

第二阶段(7月初-12月):组织实施阶段。

以实施教育为先导,以开展活动为载体,根据不同科室和专业特点,扎实推进。根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按照“边查边评边纠”的原则,采用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明查暗访、个别专访、问卷调查、专题剖析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找出本单位存在的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

第三阶段(12月-2016年1月):总结阶段。

总结全年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学习,对工作开展不力的部门、科室予以通报批评。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科室和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健全领导责任制,要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形成合力。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纳入各科室部门目标绩效考核中,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狠抓落实。

(二)统筹安排,强化监督。要加强对活动的督导检查,保证活动扎实有效不走过场,工作中要搞好结合,要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各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合理规划,统筹安排。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医疗机构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思想发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大意义。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四)贴近实际,务求实效。对评议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纠而复发”,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处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深化评议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卫生工作人员服务、管理水平,务求取得新的成效。

篇六: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2016薪酬调查报告

薪酬调查报告(一)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20**年医药行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持续深入,今年将成为医药企业迅速扩大势力范围,提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年。在这个关键时点,“人才争夺战”也在悄然打响。年初,华东区某医药商业公司以三倍年薪挖角竞争对手同岗位人员;2月,华北区某医药公司以20%的薪酬涨幅激励核心团队,提高员工满意度;3月初,华南地区某生物制药公司在人才招聘会中,以高出同行业80%的薪酬标准招揽各界英才。虽然吸引和保留核心员工的方式有多种,毫无疑问,薪酬福利是权重最大的要素。在生物制药方兴未艾,中药技术二次创新,化学药物占据优势,医药商业规模扩容的今天,各类医药企业的薪酬水平到底如何?我们从北京众达朴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推出的《20**年一线城市医药行业薪酬福利调研及20**年预测分析报告》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生物制药研发人员薪酬水平较高

生物制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可以看到生物制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从众达朴信的一类城市医药行业薪酬报告来看,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专员、研发经理和研发部长的年度总现金中位值分别是:95685元,184585元和286873元。研发人员20**年的涨薪涨幅在15.8%,处于各职能前列。化学药物的研发人员薪酬水平略低与生物制药,研发经理的年度总现金为145328元,而中药企业的研发经理相应数据为128846元。

医药商业销售人员薪酬优势明显

未来几年,医药商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容、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药品批发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销售人员一直是医药行业离职率最高的职类,而对医药商业行业来讲,销售人员对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众达朴信薪酬调研报告中来看,20**年医药商业销售代表、销售经理、销售部长的年度总现金分别为89658元,223588元和387685元,生物制药的销售人员薪酬也逐年增加,销售经理年薪中位值为173560元,化学药物销售经理年薪中位值为165872元。国外销售和国内销售的薪酬差距依然很大,销售部长层级薪酬差距在35%-50%。

中药行业缩短薪酬差距

中药行业占医药行业约为22%份额,属于外商投资受限的行业,政策重点扶持,也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子行业。随着中药行业创新力度加大,利润逐年增长,薪酬水平也与同行业缩短了差距,中药行业的经理层级年薪范围在12-18万之间,较上一年度增幅14.8%.

各类型医药公司涨薪幅度预测

20**-20**年的医改,为医药行业长远发展建立了基石,医药行业市场被全面看好。根据众达朴信的监测数据显示,参与调研医药企业20**年实际涨薪幅度为13.2%,20**年预计涨薪幅度为12.6%,其中生物制药预计涨薪幅度为13.3%,化学药物预计涨薪幅度为12.8%,医药商业和中药预计涨薪幅度分别为12.2%和11.3%。其中研发、生产和销售仍然是涨薪重点部门。

福利项目不断完善

医药行业福利完善程度相对较高。由于制药企业大部分都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所以超过70%的企业提供班车和工作餐。超过60%的医药企业提供旅游、过节费、文体票等体现员工关怀的福利项目。未来几年,有30%的医药企业会提供弹性福利,这项政策会有效地保留和激励核心骨干员工,提高雇主满意度。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为2.86:1;然后降低到1997年的2.47:1;从1998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年扩大到3.23:1。近几年来,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因此,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的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2、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思想和过份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敢大胆地调整产品结构,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三是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准。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农民不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对市场需要什么,既不去研究,也不会去搞深入细致的调查,捕捉不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在组织农业生产时,不是先看市场后抓生产,而是今年的生产看去年,对市场判断不准把握不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赚钱种什么,种出什么就赔钱”。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4)农民的负担比较重。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孩子要上学会需要一笔很大的投资,现在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不一辈子像他们一样只是个农民,供一个子女上大学几乎要花掉农民家庭三分之二的开支;家庭长辈的供养也需要一笔的开支。除此之外,还有农作物每年的成本开支。家庭生活费,子女教育费,农业成本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的开支累加起来,对与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生活就难上加难了。

体会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让农民更多更早的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收入来自与农民,农民必须从自身做好。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管理。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可以增加农民的资源占有量,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尤其是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机制。

5、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一是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依法征税,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尽快取消农业特产税。二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探索对农民的补贴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和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薪酬调查报告(二)

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来,燕郊地区农民收入持续不断增加,年胜一年,对数据深入分析发现,村民们推陈出新,一改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多项经营的商品农业,另外农民思想也发生转变,不再固守土地,离乡务工也推动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自从镇政府提出“农民增加收入一个主要途径是调整 农业 产业结构”以来,乡党委、 政府 带领燕郊村民紧紧围绕 粮食 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调整,突出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大棚农业。在种植小麦,玉米的基础上,建设大棚生产基地,种植绿色生态食品,凭借燕郊是北京郊区的良好区位,大棚种植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相比前几年来看,2016年农业的比较收益大幅提高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由2500上升到3200。

农民增加收入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收入据20**年 统计 ,(劳动 力2966人,约占总人口20.4%。从调查情况来看,外出务工劳动力按每年最低纯收入2400元来算,全乡仅外出务工一项可带回资金712万元,人均498元。

在燕郊人民取得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弱势。

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但仍然过重,据调查,农民的收入主要支出于农业生产、 医疗 费、学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仍然要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另外是医疗费用支出,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动力缺乏,常常很快就会返贫。

另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虽然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生产 经营 管 理 技能、 文化 科学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既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也影响了劳动力的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只能做苦力和劳动密度高的行业,未能以劳动力产生劳动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不能显现。

农民经营生产方式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少数;二是 科技 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等技术,新种一种家作物要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去培育;三是管理粗放,缺少精细耕种的田间管理以及精确的经济核算,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从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改革把农民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产品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来看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农民信息不灵是农村的一大普遍现象,这就造成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加大。

薪酬调查报告(三)

20**年医药行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持续深入,今年将成为医药企业迅速扩大势力范围,提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年。在这个关键时点,“人才争夺战”也在悄然打响。年初,华东区某医药商业公司以三倍年薪挖角竞争对手同岗位人员;2月,华北区某医药公司以20%的薪酬涨幅激励核心团队,提高员工满意度;3月初,华南地区某生物制药公司在人才招聘会中,以高出同行业80%的薪酬标准招揽各界英才。虽然吸引和保留核心员工的方式有多种,毫无疑问,薪酬福利是权重最大的要素。在生物制药方兴未艾,中药技术二次创新,化学药物占据优势,医药商业规模扩容的今天,各类医药企业的薪酬水平到底如何?我们从北京众达朴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推出的《20**年一线城市医药行业薪酬福利调研及20**年预测分析报告》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生物制药研发人员薪酬水平较高

生物制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可以看到生物制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从众达朴信的一类城市医药行业薪酬报告来看,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专员、研发经理和研发部长的年度总现金中位值分别是:95685元,184585元和286873元。研发人员20**年的涨薪涨幅在15.8%,处于各职能前列。化学药物的研发人员薪酬水平略低与生物制药,研发经理的年度总现金为145328元,而中药企业的研发经理相应数据为128846元。

医药商业销售人员薪酬优势明显

未来几年,医药商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容、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药品批发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销售人员一直是医药行业离职率最高的职类,而对医药商业行业来讲,销售人员对其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众达朴信薪酬调研报告中来看,20**年医药商业销售代表、销售经理、销售部长的年度总现金分别为89658元,223588元和387685元,生物制药的销售人员薪酬也逐年增加,销售经理年薪中位值为173560元,化学药物销售经理年薪中位值为165872元。国外销售和国内销售的薪酬差距依然很大,销售部长层级薪酬差距在35%-50%。

中药行业缩短薪酬差距

中药行业占医药行业约为22%份额,属于外商投资受限的行业,政策重点扶持,也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子行业。随着中药行业创新力度加大,利润逐年增长,薪酬水平也与同行业缩短了差距,中药行业的经理层级年薪范围在12-18万之间,较上一年度增幅14.8%.

各类型医药公司涨薪幅度预测

20**-20**年的医改,为医药行业长远发展建立了基石,医药行业市场被全面看好。根据众达朴信的监测数据显示,参与调研医药企业20**年实际涨薪幅度为13.2%,20**年预计涨薪幅度为12.6%,其中生物制药预计涨薪幅度为13.3%,化学药物预计涨薪幅度为12.8%,医药商业和中药预计涨薪幅度分别为12.2%和11.3%。其中研发、生产和销售仍然是涨薪重点部门。

福利项目不断完善

医药行业福利完善程度相对较高。由于制药企业大部分都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所以超过70%的企业提供班车和工作餐。超过60%的医药企业提供旅游、过节费、文体票等体现员工关怀的福利项目。未来几年,有30%的医药企业会提供弹性福利,这项政策会有效地保留和激励核心骨干员工,提高雇主满意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各省居民,医药消费》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居民医药消费 居民医药消费行为调研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各省居民,医药消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各省居民,医药消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5191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