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鹬蚌相争的思

鹬蚌相争的思

2016-08-15 11:10:3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鹬蚌相争的思(共6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寓意鹬蚌相争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你就会饿死。”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这时一个渔夫走来,于是渔夫便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这一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事...

篇一:鹬蚌相争的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寓意

鹬蚌相争

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你就会饿死。”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这时一个渔夫走来,于是渔夫便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这一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的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名叫南郭的处士听说了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事,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叶公好龙

从前有位叶公,特别喜欢龙。他屋内的梁、柱、门、窗,都请巧匠雕刻上龙纹,雪白的墙上也请工匠画一条条巨龙,甚至他家穿的衣服、盖的被子、挂的蚊帐上也都绣上了活灵活现的金龙。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叶公好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以后,很受感动,亲自下来探望叶公。巨龙把身子盘在叶公家客堂的柱子上,尾巴拖在方砖地上,头从窗户里伸进了叶公的书房。叶公一见真龙,登时吓得面色苍白,转身逃跑了。

【提示】

识别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宣言,而要看他的行动。叶公平时总说他爱龙,甚至作出很多爱龙的表现,但是,一旦真龙出现,他那怕龙的本质便立即暴露无遗了。

自相矛盾的道理

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狐假虎威的寓意 :狐假虎威意思是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有说 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相信。

刻舟求剑的寓意: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新寓意:与时俱进。

坐井观天的寓意: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揠苗助长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篇二:鹬蚌相争的思
鹬蚌相争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鹬蚌相争》第一课时

霍邱县白莲中心小学 范家会

一、教材分析

《鹬蚌相争》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 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寓言有很大的兴趣,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并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表演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鹬和蚌的图片)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就鹬和蚌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介绍。

3、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鹬蚌相争》的故事。

(二)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一读

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啄 夹各是什么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请学生按提示说一说,河蚌刚张开壳晒太阳,鹬( ),蚌( ),双方( ),结果( )。

(二)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

(1)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起来呢?

(2)它们是怎么争斗的呢?(指答读文)

2、展示课件:鹬蚌相争时的对话内容的文字片【鹬蚌相争的思】

3、指导学生朗读

(1)问:鹬被蚌紧紧夹住了,如果你就是这只鹬,你会怎么想? 追问:你要是这只鹬,你会怎么生气地说?(感悟,有感情朗读)

(2)问:鹬这样生气,蚌害怕吗?它表现得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毫不示弱)

(3)帮助学生理解“毫不示弱”

提问:“毫不示弱”你怎么理解?

(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小结:“毫不示弱”表示一点儿不比对方弱。)

(4)指导造句

“毫不示弱”用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试着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5)指导:你要是这只蚌,你会怎么毫不示弱地说?

(6)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

4、鹬和蚌谁也不肯放开谁,谁也不肯让着谁,双方互不相让,结果怎样呢?(被渔夫捉去了。)

5、请学生戴上鹬和蚌的头饰进行表演。

(三)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1、展示课件:鹬蚌相争的完整动画片。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全文,请学生思考: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3、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同桌互相演一演“鹬蚌相争”的故事。

(四)小结:学完课文,谈谈体会。

(五)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啄 (生气) 互不相让——>被捉 蚌——夹 (毫不示弱)

篇三:鹬蚌相争的思
2014《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第1篇: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文字简约,通俗易懂,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为推进故事的展开,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

本篇寓言最精彩的部分是“争”,为了深入理解“鹬”与“蚌”是怎么争的,我对学生进行语段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练习角色朗读,如:怎么“威胁”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是怎样的?等等问题都是在自由练读——师生合作——分组中解决的,用读达到了精讲之目的。在揭示寓意时依然是以读为主,怎样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体会“争”呢?我进行分组比赛,看谁“斗”得过谁?第一次是同学们站着“斗”,一部分学生读完,另一部分学生马上站起来接上。大家“斗志昂扬”。第二次是坐着“斗”,第三次是扒着“斗”,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声音是一次比一次小、弱,从而让学生们理解了“鹬”与“蚌”斗到最后都筋疲力尽了。鲜活地读出了鹬与蚌的“争”:它们为利益斗强——“你不松开壳,就等着瞧吧。”“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它们为利益斗狠——“干死你”“饿死你”。它们为利益斗,竹篮打水一场空。

前面环节设计好以后,我想让学生在学完这篇寓言后,我想让学生能更进一步体会鹬蚌相争的后果,进而体会出故事的寓意。最后让学生想象说话:鹬蚌被渔夫抓到了篓子里,渔夫会怎么想?鹬蚌又会怎么想?学生基本上能说到:渔夫很高兴,平白捡了个便宜。而鹬蚌则很后悔,早知道就不争吵了,最后进行总结:不要做无谓的争论,不要做鹬蚌一样的傻瓜。然后提了一个问题,鹬蚌不争会怎么样呢?老师得出结论: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引出历史故事:赵攻打燕国,燕王派说客苏代去说服赵王,请他不要攻打燕。苏代会怎么说呢?让个别学生扮演苏代,自己扮演赵王,其他同学做大臣。扮演苏代的学生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赵王听,然后让大臣判断,还打不打,并说明了理由。最后让学生说说寓意,这时孩子对于鹬蚌相争,第三者得利的寓意了解得更透彻。

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充当主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第2篇:《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揠苗助长》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故事大意,之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和感悟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鹬和蚌的对话,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词语想象鹬 和蚌的申请,从而对“互不相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引导血色很难过通过朗读体会渔翁所得之易,抓住“喜笑颜开”、“没费一点力气”、“一齐捉住”等词语指导朗读,收效更加明显。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鹬和蚌傻不傻?傻在那里?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他们不仅能帮助鹬和蚌出主意,而且找到了原因所在,真正内化了寓意。

第3篇:《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

在备课时我回忆起了孙老师执教的《学弈》一课,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效果很好,我也进行了尝试。

文言文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本节课我也大量地安排了读的环节,比如:理解之前的听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断句停顿,读出语气,学生练读,读流畅。表面看来学生会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出了一点“古味”,但仔细再学生的读中缺少点什么,那就是语气。学生朗读的语气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感悟,在正式讲课后我让学生理解了意思之后再指导读,那么读的语气就鲜活多了。所以要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尤其注意不要把对读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应培养学生自悟自读的能力,这样学生读的能力才会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音乐是充满感染力的,音乐能使使同学们投入到文章中去读得有声有色。

第4篇:《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古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而言,古文时空跨度太大,对故事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且古文深懊、难懂,远不如白话文易懂。因此,在学生的印象中,古文教学课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而对于第一次接触古文的小学六级学生来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尤为重要。

《鹬蚌相争》教学后,自我感觉在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教学设计注意切合学生实际。

学生学习接触古文,对文言文的知识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的一开头,老师化难为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鹬和蚌的图片)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据题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学中,根据本堂课的需要疏理出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注意朗读的指导。

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古文教学更是不可忽视。我是这样做的:

1.读准字音。

古文中有许多生僻字、异读字,如果不及时扫除这些障碍,将会对学生理解古文意思、领悟内涵造成一定的困难。学生只有在读准难读

篇四:鹬蚌相争的思
2015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反思一: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文字简约,通俗易懂,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为推进故事的展开,设置了鹬与蚌的对话。

本篇寓言最精彩的部分是“争”,为了深入理解“鹬”与“蚌”是怎么争的,我对学生进行语段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练习角色朗读,如:怎么“威胁”的?“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是怎样的?等等问题都是在自由练读——师生合作——分组中解决的,用读达到了精讲之目的。在揭示寓意时依然是以读为主,怎样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体会“争”呢?我进行分组比赛,看谁“斗”得过谁?第一次是同学们站着“斗”,一部分学生读完,另一部分学生马上站起来接上。大家“斗志昂扬”。第二次是坐着“斗”,第三次是扒着“斗”,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声音是一次比一次小、弱,从而让学生们理解了“鹬”与“蚌”斗到最后都筋疲力尽了。鲜活地读出了鹬与蚌的“争”:它们为利益斗强——“你不松开壳,就等着瞧吧。”“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它们为利益斗狠——“干死你”“饿死你”。它们为利益斗,竹篮打水一场空。

前面环节设计好以后,我想让学生在学完这篇寓言后,我想让学生能更进一步体会鹬蚌相争的后果,进而体会出故事的寓意。最后让学生想象说话:鹬蚌被渔夫抓到了篓子里,渔夫会怎么想?鹬蚌又会怎么想?学生基本上能说到:渔夫很高兴,平白捡了个便宜。而鹬蚌则很后悔,早知道就不争吵了,最后进行总结:不要做无谓的争论,不要做鹬蚌一样的傻瓜。然后提了一个问题,鹬蚌不争会怎么样呢?老师得出结论:争一时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最后引出历史故事:赵攻打燕国,燕王派说客苏代去说服赵王,请他不要攻打燕。苏代会怎么说呢?让个别学生扮演苏代,自己扮演赵王,其他同学做大臣。扮演苏代的学生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赵王听,然后让大臣判断,还打不打,并说明了理由。最后让学生说说寓意,这时孩子对于鹬蚌相争,第三者得利的寓意了解得更透彻。

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充当主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反思二: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

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学习《揠苗助长》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故事大意,之后,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和感悟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鹬和蚌的对话,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词语想象鹬和蚌的申请,从而对“互不相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引导血色很难过通过朗读体会渔翁所得之易,抓住“喜笑颜开”、“没费一点力气”、“一齐捉住”等词语指导朗读,收效更加明显。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鹬和蚌傻不傻?傻在那里?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他们不仅能帮助鹬和蚌出主意,而且找到了原因所在,真正内化了寓意。

反思三: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

在备课时我回忆起了孙老师执教的《学弈》一课,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效果很好,我也进行了尝试。

文言文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本节课我也大量地安排了读的环节,比如:理解之前的听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断句停顿,读出语气,学生练读,读流畅。表面看来学生会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出了一点“古味”,但仔细再学生的读中缺少点什么,那就是语气。学生朗读的语气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感悟,在正式讲课后我让学生理解了意思之后再指导读,那么读的语气就鲜活多了。所以要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尤其注意不要把对读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应培养学生自悟自读的能力,这样学生读的能力才会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音乐是充满感染力的,音乐能使使同学们投入到文章中去读得有声有色。

反思四: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古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而言,古文时空跨度太大,对故事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且古文深懊、难懂,远不如白话文易懂。因此,在学生的印象中,古文教学课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而对于第一次接触古文的小学六级学生来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尤为重要。

《鹬蚌相争》教学后,自我感觉在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教学设计注意切合学生实际。

学生学习接触古文,对文言文的知识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的一开头,老师化难为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鹬和蚌的图片)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据题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学中,根据本堂课的需要疏理出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注意朗读的指导。

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古文教学更是不可忽视。我是这样做的:

1.读准字音。

古文中有许多生僻字、异读字,如果不及时扫除这些障碍,将会对学生理解古文意思、领悟内涵造成一定的困难。学生只有在读准难读字的字音后,才能把文章读得字正腔圆。在初读这一环节,老师先让学生自读寓言,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寓言”的自读要求。之后,在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这一环节,又非常注意发现学生的读音错误,并及时纠正。

2.读出语气。

古文教学如果单纯地讲解古文意思,不但学生不易听懂,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效果适得其反。新课程改革倡导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古文教学尤需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第一句“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是故事的起因,比较难理解。老师从“方”字入手,通过师生对比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鹬和蚌的动作非常迅速、敏捷。第二、三句“鹬曰:‘今日不雨,时日不雨,

篇五:鹬蚌相争的思
国学经典名句

随笔吧为您精选国学经典名句请您欣赏。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鹬蚌相争的思】

1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2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鹬蚌相争的思】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8、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4、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3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3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3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0、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4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鹬蚌相争的思】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4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mda(心情随笔

4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5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鹬蚌相争的思】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5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5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5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6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6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6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6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6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6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1、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7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7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76、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77、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7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8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8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8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8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8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8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9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92、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9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9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10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0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10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1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10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国学经典名句

10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1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13、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1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1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11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119、不患人之不己知(人生感悟

1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以上是关于国学经典名句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篇六:鹬蚌相争的思
2014教师续聘申请书

第1篇:教师续聘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续聘领导小组:

我叫XXX,20xx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并连续被聘用至今。现上一3年的聘期已满,特此提出申请续聘。

在上一聘期期间,本人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的职责,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扎实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奉献,在上个学年度里,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此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继续聘任我为中学一级教师九级或八级岗位。若能批准,以后我会在这个岗位上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第2篇:教师续聘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自20xx年4月被学院聘为XXX已3年有余。在这几年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对XX这一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学院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我申请能够继续在XXX系奉献自己的力量。下面将这三年来的工作和思想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

在思想政治方面,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之于指导我的言行,衡量我的工作、思想和生活。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

在工作方面,我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折不扣的履行岗位职责。能够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发扬协作精神,圆满完成本职工作。认真完成教学工作。我先后承担了大学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回 顾过去的三年,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在此,我从内心深处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真诚地希望能继续在这 个岗位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院领导、老师们能对我的工作一如既往给予关怀和支持,在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大家给予批评和 指正。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第3篇:教师续聘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自从年3月被我院生物工程系聘为专职教师至今,已有4年有余,在这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中,使我对 高职教师这一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这份工作也有了更深的感情,所以我申请能继续在这个伟大的团队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下面将这几年来的工作和思想情况进行 汇报和总结:

首先,在思想上,这4年来,我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能积极参加各项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使自己的思想有较大的提高,并与年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其次,在工作上,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工作中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具有协作精神,能够积极履行职责,圆满完成本职 工作。1、认真完成教学工作。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年至今,我分别担任了、、、、四个年级的3门课程, 总课时达1500余节,除此之外还兼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2、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年至今,在 国家级刊发表论文2篇,主编教材1本,参加省级项目4个,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鹬蚌相争的思相关热词搜索:鹬蚌相争续写 鹬蚌相争的道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鹬蚌相争的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鹬蚌相争的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5608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