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爱情佛教

爱情佛教

2016-08-16 11:26:0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爱情佛教(共3篇)佛教与爱情佛教与爱情佛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的道理,爱和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爱情佛教》,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爱情佛教
佛教与爱情

佛教与爱情

佛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的道理,爱和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可说是息息相关的。 感情虽然带给人很多温暖,但是可能充满痛苦;相爱的人,感情浓烈,如胶似漆分不开,一旦爱过了头,或失去了爱,就变成了苦;也有人以为只要不动情,就不会 为爱所苦,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硬生生地把它切断,既不合乎佛法的因果,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

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男女间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假如有一天,你的女朋友或男朋友突然跟你说:“对不起!我已经遇到更适合的人,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你会不会觉得晴天霹雳?觉得自己被背叛、被拋弃了?

曾有位年轻男子,因为感情触礁,非常痛苦,前来求助于我,他说:“如果是我要离开她,可能就不会这么苦,偏偏是她要离开我,而我不想离【爱情佛教】

开她,所以我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

失恋的人,常常悲观地觉得生不如死:“连我最爱的人都不要我了,我还活下去做什么?”有时候甚至还会骂说:“哼!你不要我,我本来就不想要你了。”或是“真是有眼无珠”。有时候在报上可以看到,有人为情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为情杀人,抱着“你让我这样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天下人 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对方杀了,甚至有的在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爱情是不能勉强的,既然如此,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舍,应该知趣地离开。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让自己陷入困境。话虽这么说,毕竟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一般的人,仍常常为情所苦,可见得要放下感情,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二、化解爱恨的方法

因爱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愚痴的行为,因为真正的爱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己想要就要。

假使对方已经明白拒绝你的感情,自己却还想尽办法,想把对方追回来;就好像赌输的人一样,心中不服气,老是想翻本,钱输光了就想办法再借,因此愈陷愈深,不可自拔。既然知道无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应该赶快撤退,就算是以此为戒,至少学到经验,也就够了,这样就是对自己慈悲。慈悲不仅是照顾别人,事实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我曾经见过一位女孩,在被男友遗弃时,希望自己能和男友同归于尽;后来,她知道男友早已另结新欢,铁定不可能再回头来爱她,于是便来告诉我,说她已经想通了:“既然因缘如此,为了让自己好好活下去,就不想痛恨他一辈子了。”

当爱情受到挫折时,应试着化解自己心中的愤怒、不平。像这个女孩所体会到的因缘,即是佛法当中“空”的观念,是最能够助人摆脱痛苦。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或释怀!

三、陷入痛苦的爱情

有一次,我的一个香港弟子来向我讨救兵,“我有了女朋友。”他说。“有女朋友应该很欢喜啊?”我问。然而,他却说他的女朋友太爱他了。“这不是很好吗?不就是你想要的爱吗?”“一点都不好!这让我和她在一起非常痛苦。”他无奈地说。

“你究竟爱不爱这个女孩?”我忍不住问他,“我是很爱她,但是我就像俘虏一样,被关起来,不自由!”为什么爱情要俘虏人呢? 很多情侣往往会说:“我爱你爱得要死!”或是喜欢说:“我是你的一半,你是我的一半!”明明是不同的两个人,却彼此互相要求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种“爱”都希望既要俘虏对方的人,也要俘虏对方的心;控制他的行动,还要控制他的心。

所谓“俘虏”,其实就是占有,就是把自我价值扩展到他人身上。男女间的爱,本来就是一种互相的占有。你想占有他,他也想占有你,因为都想占有,所以就分不开了,这样的“爱”到头来,却只让对方更

想逃走。

此外,很多人谈恋爱,其实是想找个依靠,也就是找靠山的心态。我要靠我的男朋友、我要靠我的女朋友、我要靠我的丈夫、我要靠我的太太;刚开始,依赖一下、靠一靠,可能觉得很温馨,可是,靠久了,对方可能就会想:“怎么老是要靠我?我好累喔!”

偶尔靠一靠是甜蜜的,但老是靠着,就会成了对方的麻烦和负担。即使在爱情的两人世界中,每个人都还是独立的自我,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每个人都怕别人变成自己的负担,如果不能够独立,只想要依靠或是指望另一半,就会成了对方的包袱。

四、如何经营爱情

昔日有位太太诉苦:“爱情应该是牺牲自己,奉献他人。我丈夫虽然口里说爱我,却从不奉献他自己,反倒要我奉献给他。我想,既然他不爱我,那我也不要爱他了。”为什么奉献爱情,却还有要求回报的附加条件呢?

照道理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无私的付出,但是多半的爱情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的不安全感有关。因此,要求情人对你做到全心的奉献,恐怕是很困难的事。也因如此,甜蜜的爱情,却往往是最痛苦的。

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对方真心的对待和付出,可是,这种心是“真心”吗?《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种种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从

佛法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说,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烦恼心。

古人说“相敬如宾”,虽是老生常谈,却是能够维系长久爱情的真正智慧。如果想避免吵架、误解,或者是想消融不断的期待、要求,在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不妨以尊重的心态,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去面对、解决,心中的纠结,其实在当下都能即得化解。 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贡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心、照顾、忍让包容,不去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相互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篇二:爱情佛教
佛教的爱情观

宽运法师:佛教的爱情观

(转自学佛网:

佛教的爱情观(上)

──和谐家庭.菩提眷属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望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此,我特别写了《佛教的爱情观》一文以作响应──世间上男女情感的问题,及由之而起的种种烦恼,可以说是数之不清,说之不尽,我们要如何面对?唯有以佛法平等、慈悲、柔软、清净等原则去处理,如此自然就能得到真确的解答。

《诗经》三百篇第一首《周南.关睢》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描述一位年青人,听到水边有一对水鸟(雎鸠)在一递一声的鸣叫,于是引起了无限的情思,想到自己所恋念的一位在河边采荇菜的姑娘。但他并没有因愁苦而失望,而是想象总有一天把这位「窈窕」──品德贞娴幽静的「淑女」迎娶过来,共同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爱情佛教】

这种朴实真挚的情感,编织成千百年来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可见两情相悦是有情繁衍的基础,海枯石烂是人类爱情的美好追求。但如何能发乎情止乎礼,其中所依据的是人心的善良本性与质量,由此而建立人生伦理的道德准则。

中国儒、释、道三家均以探讨人的价值为最高理想,而情感与欲望都属人之所有。儒家孔、孟讲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夫妇」一伦便是以爱情为核心。夫妇之道,依世间法来说,是天经地义之事。对此,佛教到底抱持何种态度,如何是佛教的爱情观?

欲爱与法爱.小爱与大爱【爱情佛教】

在原始佛教经论中出现的「爱」,主要是指贪求、渴欲、性爱等有染污之爱,可说是种种烦恼所以产生的根源。大乘经论中有所谓的无染爱、善爱或慈爱等,包括对亲人、师长之敬爱,以及关怀人类社会一切事物之广大胸襟。而《大智度论》卷七十二也说及欲爱、法爱的区分:

欲爱──指对妻子等的爱念所起贪欲。(此为「小爱」)

【爱情佛教】

法爱──慈爱一切众生所表现的慈悲心。(此为「大爱」)

大乘经论中强调慈爱一切众生为菩萨行。此种无染污的爱的本质,实与大乘菩萨道所特别强调的「慈悲心」或「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相等同。梵语「悲」(karuna)──原意为「呻吟」,后则由自己的病痛而引申为对他人的病痛与苦恼,有共感而生怜悯不忍之情。梵语「慈」(maitreya)──从「友」(mitra)而来,意指最深的友情。「慈」与「悲」两者都是对他人无条件的关怀与爱謢。

由此可见,佛教将爱情,转化为更具价值的一种宗教情感。然而正如《六祖坛经》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站在世间的立场,佛教与儒家一样,以人为本,非常注重人伦的关系,所谓「佛由人成」、「人成即佛成」,佛教积极且正面地肯定人间与人生的价值。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也就是说,「爱」,是生命的根源。

然而,这世间的「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具体地说,爱是有漏身心的渴望与欲求。爱如绳子,会束缚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更像苦海,所以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灭顶倾覆。

因此,爱与情及由此而来的婚姻,佛教认为是欲界生死之根本,是最难破除的烦恼。然而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社会习俗中,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论调,从而令年轻的学佛人在爱情与道情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与困惑。事实上,世上的爱情,虽然看似甜蜜,但堕入情网之中,往往是苦多乐少;很多时候,网内的人想要往外跑,而网外的人却要往内钻,在这个过程当中,寻寻觅觅,趺趺碰碰,可是人们依然是乐此不疲,很难做到挥慧剑斩情丝,总是情关难过,欲界难出。就是证到初、二果,也难免因一念男女情爱而再生于人间,何况是道前凡夫?

正如《维摩经》所说:「从痴有爱,是我病生。」一般学佛之人,虽有出离生死的愿望,却被许多与生俱来的爱欲与渴求所束缚;因此佛说八万四千法门,

无非是希望六道中的愚痴众生能看破红尘,透脱情网,返途归真。因此,学佛即是遵循如来教法,发愿自己与其他一切众生皆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求得永恒清净的解脱与安乐。这当中,最基本的就是要远离男女情欲的烦恼。

居家学佛.和谐家庭

纵观全部佛法,虽力说男女之爱为欲界生死之根,但并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爱情、婚姻一事,多由前生的习气和业因所决定,能有缘结为夫妻,大部份都是既定的业报。爱情婚姻固能障道,所以出家修行确是最好,若是业力所定,随顺因缘而结婚成家,亦可效法维摩居士,虽有妻子而不着五欲;如果夫妻二人能和谐共处,以佛法互相鼓励、增益,如此则不失为幸福家庭。释迦牟尼佛以一生补处菩萨示现成佛,是在成家之后再出家寻求解脱生死之道的,其中有着深刻的寓义──当时的悉达多太子,看见熟睡中的妃子耶输陀罗,丑态毕露而感悟世间美貌的虚幻与情爱的不实,因而更加强了出离之心。

经教中多处谈及恋爱与婚姻的问题,除了力说爱欲、家庭的过患,引导具缘者出家修行外,同时亦对

篇三:爱情佛教
佛家关于爱情的禅语

随笔吧为您精选佛家关于爱情的禅语请您欣赏。

1 . 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得到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

石头也笑了:可是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说:真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是习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你不再去追逐一个自己爱的人,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

石头抢过了佛的话:那我要是追到了我爱的人呢?会不会就……

佛说:因为她是你最爱的人,让她活得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的,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石头说:那我活的岂不是很辛苦?

佛说:这么多年了,你觉得自己辛苦吗?

石头摇了摇头,又笑了。

2 . 石头问:既然这样,那么是不是要善待一下爱我的人呢?

佛摇了摇头,说:你需要你爱的人善待你吗?

石头苦笑了一下:我想我不需要。

佛说:说说你的原因。

石头说:我对爱情的要求较为苛求,那就是我不需要这里面夹杂着同情夹杂着怜悯,我要求的是发自内心的爱我,同情怜悯宽容和忍让虽然也是一种爱,尽管也会给人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幸福,但它却是我深恶痛绝的,如果她对我的爱夹杂着这些,那么我宁愿她不要理睬我,又或者直接拒绝我,在我还来得及退出来的时候,因为感情是只能越陷越深的,绝望远比希望来的实在一些,因为绝望的痛是一刹那的,而希望的痛则是无限期的。

佛笑了:很好,你已经说出了答案!

3 . 石头问:为什么我以前爱着一个女孩时,她在我眼中是最美丽的?而现在我爱着一个女孩,我却常常会发现长得比她漂亮的女孩呢?

佛问:你敢肯定你是真的那么爱她,在这世界上你是爱她最深的人吗?

石头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

佛说:恭喜。你对她的爱是成熟、理智、真诚而深切的。

石头有些惊讶:哦?

佛又继续说:她不是这世界最美的,甚至在你那么爱她的时候,你都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但你还是那么的爱着她,因为你爱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靓丽,要知道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你对她的爱恋已经超越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也就超越了岁月。你爱的是她整个的人,主要是她的独一无二的内心。

石头忍不住说:是的,我的确很爱她的清纯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气。

佛笑了笑:时间的任何考验对你的爱恋来说算不得什么。

4 . 石头问:为什么后来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

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为了亲情……

石头摸了摸脑袋:亲情?

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

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他们,并且对他们负责、对他们好……

石头想了想,点头说道:亲情的确是这样的。

佛笑了笑:爱是因为相互欣赏而开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离不开而结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才会携手一生的。

石头沉默了: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宿命。

5 . 石头问:大学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女孩,那个时候我很爱她,只是她那个时候并不爱我,可是现在她又爱上了我,而我现在又似乎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感觉,或者说我似乎已经不爱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佛问:你能做到让自己从今以后不再想起她吗?

石头沉思了一会:我想我不能,因为这么多年来我总是有意无意中想起

6 . 一切皆为虚幻。

第一句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

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

《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

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

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佛说: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它既不是你失去的,也不是你没有得到的,而是你正拥有的!

7 . 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看了再多的爱情电影,再经典的爱情小说也只是惘然,爱情是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

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8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

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9 .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

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10 .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我也相信:真正爱1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11 .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12 .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amtired。

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13 .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现实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说自己喜新不厌旧,他们就像贪玩的孩子,总会瞅准一个空偷着出去玩玩,玩累了他们自然会回家。在外,他们可以风流快活;在家,他们也想做好丈夫好父亲。他们脑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举两得。他们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变心,但在现实利弊轻重的权衡之下,在结发之妻眼泪的攻势之下,在亲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严峻形势下,大多能改邪归正、痛改前非,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而女人,她们往往视爱情若生命,在她们骨子里,爱情这两个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数女人又都是怀旧的,如果没有伤及灵魂痛彻心骨的经历她们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而女人一旦决意放弃,那她曾视之为生命的那份爱情定已全然摧毁,她早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变了心绝了情,那是永远都不会回头的了。就如同那只飞离主人肩膀的鸟儿,一去不返。女人的爱,因为忠诚,所以毅然决然。

14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这种爱,是沉静;是一种内蕴深厚,隽永深沉的爱。它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山无棱,天地绝,乃敢与君绝”的壮烈誓言。这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爱;是携手一起慢慢变老,共守日落日出从容的爱。这种爱,是流泻指间清逸舒缓的琴音,涤荡浮躁的灵魂,舒展纷乱的心情,梳理出沉静平和的人生。

15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

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

以上是关于佛家关于爱情的禅语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相关热词搜索:佛教爱情故事 佛教爱情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爱情佛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爱情佛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5645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