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时评随笔

时评随笔

2016-09-04 10:38:4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时评随笔(共4篇)精彩时评“严实无缝”方显干部本色“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习总书记对干部在新形势下要适应新常态所提出的新要求。“三严三实”是干部必须牢记和践行的行为准则和品格尺度,它要求干部必须要忠诚、干净、敢于担当。干部要时刻践行“三严三实”,真正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永葆共...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时评随笔》,供大家学习参考。

精彩时评
时评随笔 第一篇

“严实无缝”方显干部本色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习总书记对干部在新形势下要适应新常态所提出的新要求。“三严三实”是干部必须牢记和践行的行为准则和品格尺度,它要求干部必须要忠诚、干净、敢于担当。干部要时刻践行“三严三实”,真正体现共产党的先进性,永葆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推进党的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现下,“四个全面”全面深化建设,反腐高压持续营造“风暴浪潮”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求,干部只有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核心要求,做到思想领先,严字当头、言行一致,内外兼修,真正实现“严实无缝”,才能提升自己的修为,切实体现干部本色,成为新形势下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四有干部”。

净德为基“不裂缝”。净德,即干净自己的品德,保持品德干净。为官先为人,为人必修德,只有清正廉洁,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坚持,才是一个共产党人该有的政治本色。净德就必须思想纯净,品德纯正,必须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为官的基本义务和职责。要以实现党的宗旨为目的,有一颗“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心,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做事时刻想着群众,决策部署时刻为了群众。要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面对权力带来的诱惑,要自觉远离低俗,杜绝低级趣味,坚决抵制“四风”,净好自身之德,筑牢思想防线,牢守道德底线,严守法律红线,严于律己,以党的“八项规定”、“十严禁”、“十不准”等禁令约束自己。严格家风,择友谨慎,修好亲朋道德教育主战场。要远离思想不净、动机不纯之人,要远离“亲朋情面之财物”的小意思,净化自己的道德环境,坚定党的信念,维持干部正气。德,是干部为官之基,只有思想干净,品德纯正,才能担负起为民造福,守则一方的重责,才能真正谋权为民,运权公正,用权廉洁,才能真正大公无私。牢记使命,勤学苦修提品德,不忘宗旨,树“莲”洁形象,真正做到工作无愧于心,服务无愧于民,思想无愧于心,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攻坚力量。

忠诚为轴“不错缝”。忠诚,即忠心诚实。作为党和群众的干部,要忠于党的事业,对党和群众诚实。要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忠诚乃是立身之轴,轴破,何以举步立身?干部必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坦坦荡荡,忠诚老实。要牢记党旗下的誓言,践行党旗下的诺言。要坚定政治信仰和信念,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胸怀坦荡,展现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即为官,就要自觉与党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及要求相一致,严格按照组织要求使用权力,要不折不扣的履行自身职责。要恪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坚决不搞小团体主义,严禁拉帮结派,禁止特权主义,杜绝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做出有损组织和干部形象的行为。忠诚为干部行为之轴,容不得有“错缝”存在,干部要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将忠诚作为自身修为提升的压舱石和羽翼,

要用忠诚练就一身铮铮铁骨,成就一生无悔事业。面对组织,要忠心耿耿,时刻践行党的宗旨,维护党的形象,促进党的事业,要用忠诚塑造一身公信,锻造一生“丰碑”不朽。

担当要责“无缝隙”。担当,即挑起责任。干部作为组织和群众的干部,就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责,敢于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殷切的寄托。担当既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党性修为。干部要有身为共产党干部、为人公仆的觉悟,要有强烈的行政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而不是受组织和群众质疑、批评的“尸位素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敢’就是勇挑重担,敢于迎难而上;大胆开拓,敢为天下先”,作为干部就应该有为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幸福奉献终生的准备。面对责任和困难,要迎难而上,敢于担责;面对歪风邪气等“四风”问题,要敢于斗争,绝不沦陷;面对群众利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对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决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可以做要把握好尺度;对于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必须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坚决不能说要拿捏好分寸。有关问题的对错标准,必须要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模棱两可是干部为官的大忌,尤其面对群众的问题时,必须坚持真相和事实,不能用谎言来欺骗群众。担当,是干部为官之要,也是为官之责,绝不能有“裂缝”,要知道干部好不好,全由群众说了算;干部职位保不保,全由群众做决定。一旦失足,那可真是要成千古恨了!

干部为官,必须要“严实无缝”,不断提升自身修为,践行“三严三实”,才能在腐败面前练就“铜墙铁壁”,才能在推进“四个全面”中练成“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获得“铁砂掌”。干部必须要坚持“严实无缝”,才能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重托,才能不负当初在党旗下的誓言,才能不违背当初为官的初心,当显干部本色。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 闻 涛

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致富的“金点子”

1年最多吃3顿肉;家里连一面严格意义上的“墙壁”都没有;所谓的“门”就是一块由竹篾编成的“板”;不少适龄儿童上不了学„„最近,通过媒体的报道,中西部地区的一些贫困角落令人心情沉重。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逾7亿人摘掉贫困帽子,“中国式扶贫”道路对人类减贫事业贡献巨大。与过去相比,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现在面对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可谓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座谈会,

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要求,特别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为下一步的扶贫攻坚战做出了部署,发出了动员令。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道出了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很有现实针对性。

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据介绍,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明显。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在一些地方,市场行情没摸清,本地特点又没把握住,通过行政力量,一窝蜂地兴起养兔热、种植热,结果在市场上栽了跟头,群众不但没富起来,还让大量投入打了水漂。可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的“金点子”。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贫困群众需要自力更生,各级干部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之所以总是“涛声依旧”,与一些干部找不准“穷根”,却热衷于大上项目、大造声势、撒胡椒面的做法很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确滴灌”,呼唤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呼唤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尤其是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组织,更要选对人、用对人,让那些懂农村、懂经营、有公心的人才为乡亲们脱贫领路。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5年多的时间内,让几千万人脱离贫困,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我们期待,沿着精准扶贫的路子,借助社会合力的推动,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将会是一个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25日 05 版)

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人民时评)

李 斌

吏治是政治的关键性问题,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盘活用好党员干部人力资源,让“好干部”成为党的核心战斗力,无疑是重中之重。“七一”来临之际,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剑指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在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方面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能上能下是人才流动的正常规律,也应当成为选拔任用干部始终坚持的原则。然而现实中,“能上不能下”却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显示,“能上不能下”排在干部任职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首。有的干部惯当“太平官”、不作为,虽然一再被组织提醒,但往往又很难受到处分,只要不犯大错误,就“风雨不动安如山”,助长为官不为的现象;还有的干部被问责后“免职不降级”,过一段时间又“官复原职”,仅仅伤到一点皮肉,这让问责制度威力大减。

能上不能下、有进没有出、庸劣者“稳坐钓鱼台”,常常造成干部队伍“稳定”有余、活力不足、责任流失的局面。论资排辈、照顾性安排、应付式问责等做法,让庸者轻松上位,堵塞了年富力强、廉洁有为的干部的上升渠道。某种程度上,“能上不能下”问题的存在,也是庸懒散浮拖等病症的病根之所在。因此,无论是“铁饭碗”“铁交椅”,还是“铁帽子”,都应是改革利剑之所向。

“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邓小平同志的话言犹在耳。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同时,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用之得当,能上能下,方能体现激浊扬清、选贤任能的用人取向。近年来,无论是“干部召回制度”,召回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回炉淬火”,还是公务员聘任制,采用合同制形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许多地方都对“铁饭碗”进行了改革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委原秘书长赵智勇、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许爱民等多名干部受到“断崖式”降级处分,被舆论视为干部制度改革在“能上能下”方面的新探索。

从顶层设计出发,为整肃吏治、扫除歪风积弊提供制度依据,更好地发挥教育激励作用和警示督促效应,让“降级”和“退格”形成机制、化作常态,这正是《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初衷所在。对规范干部升降进出做出细致规定,通过录用、考核、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就是要使政治上守规矩、用权上干净、工作上有为、作风上实在成为清晰的干部任用标准,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建立权责对等的权力机制,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入制度性的压力和动力,引导干部更富担当精神和改革魄力,可以为事业发展储备人才、添续助力,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软环境。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让机关不养“闲人”“庸人”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生态,必将持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改革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29日 05 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治理村官腐败须双管齐下

刘成友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惩治村官腐败,必须高擎法治利剑,不断改革创新,做到双管齐下

“村官不算官,硬扛半边天”。这句话是对基层村干部的形象说法。这个群体的一言一行,对群众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近日,中央纪委网站发布通报,晒出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曝光的131起案例中,涉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案件有72起,超过处理总数的一半。去年一项统计显示,自2013年起全国各地公开村官违纪违法案件171起,其中涉案金额超过千万的案件有12起,总金额达22亿元。“小官巨腐”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千千万万村官为农村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点必须首先肯定。全国村级组织数量众多,村干部队伍甚是庞大。作为国家行政机器的末梢神经,他们直接面对农民,其廉洁与否,直接影响基层亿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

反腐不只是打“老虎”,“拍苍蝇”同样重要,因为“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的腐败”。某机构一项关于“2015年反腐期待”的社会调查显示,“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以76.4%的得票率成为群众的“最期待”。今年年初,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表示,对待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基层办法不多,打击震慑力度不够。其后,中央纪委多次表态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

应该看到,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是客观现实。一些村官法治意识淡薄,认为“村官”不是“官”,法律管不到;有的自视为“土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为所欲为。此次通报的最突出的案例,是北京市佛满村原支书郭小万挪用公款问题,在一年多时间里,竟然从村集体银行账户划转资金达1954万。调查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村官腐败多集中在土地补偿款、企业改制等方面;经济落后地区多发生在截留国家下拨款物、私分集体资产上。这些大大小小的“蚁穴”,与洪水巨浪一样,能摧毁千里之堤。

“说他是官,咋论都没官位;说他有威,咋摆都没地位;说他无权,咋干都不越位。”这样一段北方顺口溜,说的是村官在中国体制中的特殊性:身份是地道的农民,干的却是国家干部的工作。有学者指出:村官的实质性权力,一个来自政府系统,一个来自社会自治体。村官手握政府授予的资源管理权力,但监督和制约其权力的,主要还是社会自治体即村民,权力监管上的不对称,成为村官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惩治村官腐败,必须高擎法治利剑,不断改革创新,做到双管齐下。就前者来讲,村官尽管不是真正的“官”,可一旦被赋予官员才有的权力,就有责任用好权、当好家。要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让知法守法成为常态。不管是谁,不管贡献有多大,只要滥用权力、徇私舞弊,就要付出代价,受到惩治,以持续不断的反腐高压形成威慑。

治理村官腐败,还需克服“基层办法不多”的困境,探索创新治理方式。缺乏组织的个体村民,很难对村干部形成监督;而“民不告、官不究”,很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前些年,浙江在全省农村实行了村监督委员会制度,让监督看得见、摸得着,有效减少了村官腐败。有的地方则探索“一枚公章多瓣分头保管”的形式,也是分权制约、强化监督的“笨办法”,只要效果好,都可以探索尝试。在

新闻评论完整笔记
时评随笔 第二篇

新闻评论教程

第一章 绪论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新闻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新闻评论最早出现在报刊。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意义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地行驶。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题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两者互相配合,不可或缺。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新闻事实,重在真是客观,作者的倾向、感情、意见是包括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的。评论则是针对新闻事实,分析说理,直截了当地表 明作者的观点。

新闻评论对新闻所报道的重要事件或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议论,可以明确地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神话报道的主题,进而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评论还可以根据新闻报道中提供的事实,从某个侧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启发读者。所以,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而对评论作者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也应当更高。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 强烈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内容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时评随笔】

二、 鲜明的政治性【时评随笔】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据偶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即使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包括业务方面的问题,也要从理论、政策、思想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能就事论事。

三、 广泛的群众性

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任命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区中的要求和呼声的。

新闻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不仅内容上要符合群众的要求,而且论述方式上也要考虑读者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新闻评论的饿群众性,还要求新闻媒介尽量吸引广大群众关心的评论工作,参加评论的写作。是新闻评论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使它的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功能

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新闻评论是新闻舆论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

它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引导

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式、社会生活中的中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针砭时弊,从而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明确应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 解惑

它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对群众最关心、最焦虑而又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为他们释疑解惑。

三、 表态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表编辑部对当前的重要事件或问题表明态度。

四、 深化

新闻评论总是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限于就事论事。

第四节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一、 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们改造世界观和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

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还要求评论工作者加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

评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二、 学识渊博,精通业务

三、 培养深入朴素的作风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回顾和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报刊政论实践

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

列宁《火星报》

第二节 我国新闻评论的简要回顾

一、 西方殖民国家子啊我国宣传殖民主义的言论时期

我国近代报刊一开始就掌握在外国殖民主义者手里。《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在马六甲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万国公报》(1868年在上海创办,为美国传教士和英国传教士)、《申报》(1872年在上海为英国商人美查等人创办)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最早的报刊及其评论论坛是外国殖民主义者直接控制的,旨在传播西方文化,鼓吹殖民政策,宣传中国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道路。

二、 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宣传变法维新的言论时期

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我国宣传变法改良的第一份报纸,也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政论型报纸。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报纸则是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创办于19世纪90年代的上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时务文体”

在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诸多言论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变法通议》。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宣传民主、反对封建的言论时期。

由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筹办的《中国日报》,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机关报。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另一份重要报刊,可算是章士钊主笔的《苏报》。

1905年在日本东京由孙中山创办了同盟会中央机关报《民报》。着重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前夜,在国内出版的饿革命派报纸中,影响较大者要数于右任与1905年5月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

四、新民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和人民报刊逐渐兴起日益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进步的新闻事业,经历艰苦复杂的斗争,在全国取得胜利的言论时期。

李大钊,用白话文写作,标志着我国报刊评论开始了新纪元。

毛泽东,《湘江评论》,以评论为主的报纸。毛泽东的评论设计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不仅内容博大精深,思想十分深刻,而且在表达形式上没有八股气,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邹韬奋,《生活周刊》尤以小言论和答读者最受读者欢迎。

《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它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日报。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里,在国民党统治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评论家和报刊当属张季鸾与《大公报》。

五、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报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言论时期

(一) 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

在前十年(1957-1966)这一阶段,监狱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形势对国情的极左的错误估量,

致使报刊及其新闻评论特别是在政治问题上常常混淆了敌我矛盾,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乃至严重错误。

【时评随笔】

回顾反右派起期间的评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纵论政治形势、发动并阐明反右的方针和

策略;一是专题批驳“右派言论”

至于后十年(1967-1978),在这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浩劫中,党报及其新闻评论被推倒了两

个阶级、两条道路、两台哦路线斗争的第一线,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中国新闻评论史

上开始了一次历史大倒退。

多年从事《人民日报》评论工作的范荣康同志将“文革评论”称之为“四无评论”,即无中

生有,无须论证,无限拔高,无限上纲。

(三)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业已形成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报刊评论实事求的传统开始得到了恢复。

二是开始注重从人们的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拓展评论的题材,选取评论的议题和立论角

度。

三是报刊评论的品种不断增加,特别是个人署名的专栏评论竞相斗艳,满园春色。

四是经济评论开始普遍引起重视,数量大,品种多。

五是由群众直接参与的较为形象、通俗、可听可视的广播电视评论纷纷出台,业已形成了印

刷媒介评论和电子媒介评论相互并存协同,又互相竞争的兴旺发达的可喜局面。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 由大型为主向大与小结合,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大与小结合)

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专栏小评论的兴起并遍地开花

二、 评论与新闻互相结合的趋势(评论与新闻结合)

三、 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

五花八门的专栏言论的兴起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专家与群众结合)

言论群众化趋势的再一个标志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等电子媒介新闻评论的兴起与发育。

四、在说理叙述上由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想互相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形象化趋势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是跟新闻群众化的趋势相辅相成的。其次,这种情

况的出现也是随着连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好新闻好言论的活动的开展而得到推动发展的。再次,由于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的兴起,鉴于其可听可视,使得言论的论述在形象化和可感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促使着报刊评论适应并迎接这一挑战。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

五、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互相争夺受众进而竞争

共荣的发展趋势。

声像评论的共同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二是传播范围广,三是受众极为广泛,四是富有现场感

和参与性。(文字评论与声像评论结合)

第三章 选题理论的根据与要求

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论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

范围。

立论就是一篇评论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选择论

据和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纲”,起统领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第一节 选择和确定论题的根据

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

策精神。

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

声和要求。

三是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

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针对性、新闻性和时代感。

第二节 立论的基本要求

一、 针对性

(一) 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二)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三) 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

(四) 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

(五) 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理论的赞誉效应。

二、 新颖性

(一) 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

(二) 与错谬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三) 有新的由头或论据

(四)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1、 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

2、 从容易被人们胡适或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

3、 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

三、 准确性

【时评随笔】

立论的准确性包括:论点的准确;论据、引语的准确;语法、逻辑的准确;完整、准确地阐述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等等。

在写作实践中,违背准确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一) 概念、论断不准确

(二) 体罚、分寸的片面和绝对

(三) 不合法规

(四) 不合语法逻辑

四、 前瞻性

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一) 敏锐感

(二) 洞察力

(三) 预见性

第三节 调查研究——选题立论的前提

一、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选题立论的前提和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因为只有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才能产生实事求是的论断和结论。

其次,搞好调查还是提高新闻评论质量的关键

二、 调查研究的要求和途径

(一)调查研究的要求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要求

其次,要敢于正视矛盾,倾听不同意见。

再次,务求收集材料与分析研究相结合

(二)调查研究的途径:开调查会、专题调查研究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时评随笔】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标题

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或播出)的,用以提示文章(或节目)内容的简短文字。

一、评论标题的特点与功能

(一)评论标题的特点

新闻标题与评论标题存在着以下四点区别:

(1) 标题的任务不同:新闻标题是以具体的新闻事实为根据,目的在于提示新闻中最主要和

最值得注意的事实;评论标题是以标明论题范围和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为目的。

(2) 拟题的手法不同:新闻标题往往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方式,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

事实的概括与叙述之中,即使对新闻事实作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旨在帮助受众理

解新闻;在评论标题中,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意向往往直接表现出来,出叙述、

描写等手法外,还经常采用提问、感叹、反诘、商榷等方式做题,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

色彩。

(3) 标题的结构不同:新闻(特别是消息)的标题结构较为复杂,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

评论标题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极个别情况下才有辅题(多为副题)出

现,一目了然。

(4) 写作的要求不同: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前提下一般较为具体,句式上也较为完整;评论标

题则相对显得抽象,虚题较多,句式上也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

一个词组,一个词语,甚至一两个字,显得简捷、精炼。

(二)评论标题的功能

1、提示论题

2、体现论点

3、表明态度

4、引发兴趣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一)贴切【时评随笔】

第一层含义也是最基本的含义是题文一致,即评论的标题对论文范围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提炼、

对态度倾向的表述与评论的内容或思想相符。

第二层含义,诗词与的运用准确恰当,即标题制作遣词用句,不可望文生义,不可滥用辞藻。 第三层含义,是题意确切妥帖,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

(二)具体

(三)鲜明

(四)精炼

评论标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精炼,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结构简单,多用单行题;二是要文字简

约,要言不烦。

(五)生动

使标题生动的方法有多种

1、变换标题句式

2016媒体实习心得体会
时评随笔 第三篇

媒体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日报社

实习时间:2016年7月17日至8月17日共一个月

实习基本内容:在报社,我主要是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同时由于是经济部主要做经济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实习主要是:看报纸、写作新闻和新闻采访。 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是从7月17号开始的到8月17号结束,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在这一个月里我主要是做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方面的工作。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所有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而且第一天实习的时候超紧张,在报社都没敢去吃饭。不过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虽然不大,但是我还是挺满足的。

实习就这么开始了,可是实习似乎并不是很忙,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实习了两天后,到7月19号,我有了一篇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发表了,那个其实我也没做很多,多数都是老师做的。

在报社,主要是看报纸,各种类型的报纸,由于被分在经济新闻部,我会主要看一些经济类的新闻。了解一些经济的专业知识,在写作中体现。其实看报纸是一件很考验耐心的事情,需要静心看报纸。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 就当我完全对实习失去希望的时候,在第二个星期,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次采访,接着的几天采访任务很多,每天的采访时间很长。在这些采访后,我必须做的就是写稿子。

老师每天都会让我写一些消息,模仿报纸新闻,看报纸写消息。他让我在平时可以将一些通讯改写成消息,模仿报纸新闻的格式,套路的写作新闻。然后老师说,自己平时可以写一些散文,老师还让我跟着他一起写一些言论类的报道。这次实习总共有十几次采访,写作方面,尤其是对消息的写作得到了很多的锻炼。 1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教学实习材料

老师会经常让我写一写消息随着实习的不断推进,我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写新闻方面也由消息的写作逐渐向写新闻时评过度,学习到很多新闻消息和其它题材新闻的写作。实习中,我觉得我被锻炼最多的还是新闻采访方面。在实习中,我去采访了施工现场,采访过农作物的收成,采访过政府机关会议,采访过街道办。各个类别的人都有接触,在新闻采访中也接触了很多类型的人。

实习的主要工作是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在实习中,我主要是看报纸和新闻采访写作的工作。

这次实习我收益良多。实习中我了解到其实写稿子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多看报纸也是练习、学习写作新闻的一种方式,必须要先从会读开始,才能在报道中模仿精髓写出好的报道。再者,看报纸我知道了一些和书本上学到的差不多的东西,当然,在报纸的写作上也有很多和我们学到的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写作的语言上,一定要避开有争议的字眼,争取不带来矛盾等等。

写稿中我知道了写作新闻要把握好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适合报纸的整体风格,要和报纸的性质相符合,了解报纸的主要受众,迎合受众的要求。在消息的写作中要把主要的事件写进题目里;写作消息要把重要的东西写在前面,背景之类的可以写在后面,也可穿插其中;语言方面要注意所要发表的报纸的性质,避免矛盾词汇,说话要灵活圆润。在写稿子之前要对事件有准确的把握,真实准确的说出事件的全部。把报道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获得这一消息。写稿子的时候遇到自己不确定的信息不可以自己臆想,一定要想有关人员进行确认后方可下笔定稿,这个很重要。不管写消息还是写其他任何类型的新闻都要真实准确,用词巧妙。对于新闻的写作方面要处理好语言,应该用好语言,不能有激化矛盾的词汇语句出现。注意报纸的性质以及这份报纸的受众的喜好。这样才会写出大家都喜欢的报道而又不是水准,同时还能把事实呈现给读者,真实可信。

采访让我知道了采访以一种聊天的方式更能使得双方放开坦诚相待,这样就会采访得到更多更有用的消息,真心挺好的。采访还让我知道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所说的话记下来,这样在写稿子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忘记信息而写不出重点,找不到好的角度。在会议采访中,观察最为重要,随时做好会议笔记,整理会议的过程。对于会议的走向要有个深度的把握,对于会议的高-潮要准确把握,对于会议中的突发事件要及时关注。

作为一个记者要上至领导下至劳动者都要进行深入体会,要承担好自己的职责,不怕苦不怕累,将最新的消息及时准确的反馈给人民。作为一个记者,强壮的体魄是必备的。要做好政府工作的宣传,让人民了解政府的工作。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很重要。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是采访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了解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中有话可说,让受采访者敞开心扉。记者要成为一个通才,必须要多看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2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教学实习材料

这次实习报社老师给我的是优秀,但是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不懂和不足的东西。实习中总共有包括《市区日供水量突破27万吨 供水部门积极应对用水高峰,“深度处理”二期投用改善水质》、《海滨大道55个项目 整治出新完工》、《80后建设者“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共17篇作品,发表于《连云港日报》多期的多个版面上。主要是A版和B版。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最新体会: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努力在平淡的工作中保持斗志,我现在发现思考总结是保持斗志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时常用文字梳理自己思想一步步成熟深刻的过程,能很好的起到自我激励的效果,从而保持斗志! 3

媒体实习心得体会 [篇2]

一、实习目的

重点参与和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影视包后期的制作。了解了影视的性质,为毕业设计做了个定位,为更好的做出这个毕业设计去学习了promire等软件,解决了毕业设计的技术问题。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宣传片剪辑的制作,和这使得我离影视后期这个行业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因此我更坚定了自己做影视后期这个行业的决心。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介绍

本人2016年7月10日到8月10日在山西和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实习,通过实习对影视后期的制作这方面市场的总体竞争环境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通过面试我进入了山西和信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一名实习生。刚开始我就主动要求,接触多方面的工作。想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来弥补在大学期间所欠缺的。山西和信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影视制作、电视栏目运营、品牌策划与推广、广告设计制作与发布、大型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的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而这方面恰好是我的兴趣所好。把自己的一些设计观念溶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是我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所追求的。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实习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为一个企业的推广宣传片做剪辑。对于影片的剪辑从开始的强劲斗志到后来的丧失信心,让我明白更多的关于专业的知识。作为企业形象宣传片,更多的是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的总体特征。而不是完全的体现个性化设计理念。接下来就是芦芽山景区推广的策划,我是第一次参与策划这方面的活动。在策划中,感受最多的是“品牌”两个字。

对于品牌的认识程度并不高的我,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更多整个行业的各个环节。提出确实可以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只单纯依靠概念的偶然性太大,容易抄袭,并缺少系统性与连续性。如果企业是品牌驱动型的,就可以依靠系统、科学的品牌管理,将概念转化的品牌核心价值在消费者心目中广泛传播,建立起强有力的品牌联想与品牌个性,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设计之前,就应该把“品牌”完善,在整体的品牌战略指导下整合宣传文案。在文案的大体方针下,设计动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对外的品牌宣传。

品牌的竞争定位: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才能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走向。 清晰而准确的定性分析对于制订营销宣传策略、确定音视频设计风格等营销行为都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我以此为鉴,在休息时间对品牌目标群体集中度做了较深的了解。品牌的传播集中度的定位:从传播的起点和终点,包括传递过程,都有一个集中的焦点。不要把品牌计划浪费在

太多的方面,而是集中在一个点上对受众形成最大的冲击,这样才能让相关的品牌工具发挥最大的功效。从策划、创意、文案写作、设计、拍摄、动画,到后期合成和媒体投放,贯穿始终的只有一点一滴集中,就越可能照亮目标。在实践中,品牌形象和品牌识别这两个概念经常被十分遗憾地混用。营销专家普遍认为,品牌识别更多反映的是品牌物理的、“硬”的特点;品牌形象则是人为赋予的、市场接受的、“软”的品牌属性。简言之,树立一个电视频道的品牌的目的,是围绕某种与品牌内涵相吻合的品牌形象去建立尽可能长期的品牌忠诚。创造一个品牌合适的形象需要长期的努力;纠正一个不恰当的品牌形象,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努力。不恰当的品牌形象,就是指品牌形象分散、多-维,而不是仅指负面的品牌形象。这种纠正实际上是自己以往的传递分散进行否定并抗衡,不但不事倍功效,而且是一种重复浪费。

四、取的的经验及收获

有关媒体工作者的素质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仅从我在电视台的实习经历,我自己最深的体会只有一点: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老话,但经久不衰。作电视媒体这一行,饿着肚子加班是家用便饭,熬夜写方案策划就是夜宵。三四月拍外景要顶着海边的大风。才几天功夫,我这副“弱柳扶风”的骨架便招架不住,叫苦连连,几乎到了形容憔悴、垂垂老矣的地步。后悔自己没有趁年轻时候锻炼锻炼。我是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可是却是最易疲倦的。

敬业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你绞尽脑汁出来的上百个策划方案,只会被选中一个。而为了这个方案你会搞到心力交瘁。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准备和精神状态,还是另寻高就吧。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把我拉回了现实。感谢公司对我实习期间的关照,让我学到的远远超出了一个月的价值!在实习期间开始真正接触和了解这个行业。当真正了解栏目包装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因为传媒品牌的重建是个巨大的工程,要创造高的收视率,要提高广告收益,需要对其它栏目的市场调查;需要对电视观众进行分析;以及创造适合自己频道发展的思路。在做设计的过程当中,我感受到了以前做作业时从未感受到的挫折,在遇到许问技术难点的时候不知如何解决,这让我觉得彷徨不安,此时此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太少,还好在总监以及同事的帮助下,将问题一一解决。这时我才明白团队的力量以及重要性。因此,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我也收获了许多。

媒体实习心得体会 [篇3]

一、 实习单位介绍:武汉碧海蓝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过长期积累高素质 高

水准的合作团队所建立的文化传播中心,所涉足的领域有:模特、歌舞推广、艺员经纪、商业演出、公益演出、形象设计、化妆造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活动策划,电影、电视等……形成了创建、发掘、培养、包装、输出一系列运做的经营模式。公司经历多年的发展,目前业务范围已遍及全国各地。服务的行业有:服装业、影视业、汽车业、地产业、通讯业、服务业等…… 碧海蓝天致力于发掘新人、推广新人,顺应市场需要对新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包装,人际推广真正做到模特、公司、市场“三为一体”,和-谐发展的最佳状态。模特类别有青年男女、儿童、老年人、中年人等,均有丰富演出经验。 公司旗下有一流的制作推广团队;行内专业的指导、造型教师组;众多的合作伙伴与强大的客户网络,以及无限的发展空间。本中心以湖北为发展中心,旨在开拓全国市场,制作为业务重点的公司,真正使公司走上了集团化、品牌华连锁发展的道路。总公司与各分公司之间资源共享,并为艺员提供强大、流畅的推广、发展平台。公司将以积极的心态,整合优势资源、构筑强势发展平台,以推广企业形象,文化理念为宗旨,善于从平凡入手,舒展个性,激发潜质,从而造就有前途的、高素质的时尚新秀。 碧海蓝天为促进中国时尚文化的发展和时尚产业走向世界,我们与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团体、专业公司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碧海蓝天的诞生,必将带领模特界以及时尚界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为客户提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服务。 碧海蓝天以“坚定、开拓、信任、时尚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传递时尚与美丽,走出国门,迈向国际。

二、 实习过程: 从2016年1月11日到2016年2月11日我在武汉碧海蓝天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的策划部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武汉碧海蓝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我们部门的韩经理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第一周:刚进公司的前三天韩经理给我安排的工作是希望我结合之前在武汉电视台的实习经验再花些时间细致深入的领悟广告、公关、传播、媒介、会展这些活动的真正意义和策划重点。接下来的三天公司给我们这六位实习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实践和礼仪的培训以及系统的考核,这段时间虽然枯燥,但是对我的专业知识的增长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周:作为新员工的我这周还是在走着新员工要走的路。了解企业的发展,学习企业文化,熟悉文化传媒行业的规则,领悟有关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之道,掌握公关活动策划文案展开工作所需要的理论指导,这段时间我也确实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我明白了看似简单的活动背后需要很多环节的支持,每一个步骤想不到都会影响到活动的顺利进行。接着韩经理在这周末给我安排参与了为期五天的“武汉市首届现代国际家具博览会”大型活动的策划。因为是较为简单的开篇之作,所以我完成的还算圆满。 第三周:这一周刚开始韩经理就找到我说这次博览会的文艺演出方面演员出了很大的问题,他希望我可以接手这个部分。说实话,我倒是很喜欢做这方面的策划,做起来也是非常的得心应手的。于是我先参照了一下之前商家共同研讨出来的关于本次博览会所要突出的主流理念,然后策划了一场包含很多艺术表现形式的文艺表演。之后还做了一些善后的工作。这场活动做得还算精彩,得到了领导的很多赞扬。本周末我接手了自己的第二个活动的策划,这是一个关于武汉市青年路的青年国际公馆进行活动宣传的活动。 第四周:这周我几乎都是在忙青年国际公馆的策划。和该家公司的周经理细致洽谈了活动的细节后,又考虑到漫天而飞的房地产公司广告和新年春节活动的多样性,我就结合了当前最流行的相亲联谊活动策划了在25日下午三点在青年国际公馆售楼部举办春节联谊的活动,已达到让准业主们提前认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深入的了解项目,了解公司的目的。期间还参与了公司安排的我们所

有的实习员工去做关于大众对于文化传媒认知和喜爱程度的市场调查。实习工作也正式进入尾声。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在这段时间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得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得不到的宝贵经验,我想这对我以后的正式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

三、 实践结果: 在这短暂的一个月实习生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武汉碧海蓝天文化传

播有限公司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公司里很多人不是传媒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这一行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公司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这一行不一定非得传媒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 同时,武汉碧海蓝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营运部门。公关活动策划文案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公司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文化传媒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在公司的策划部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怎样做好一个活动的策划。最重要的就是策划书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其内容必须符合文化传媒活动的定义,即要努力做一件有意义的活动。面对一个新的活动首先要考虑他是要做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活动。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活动的策划书。即这样的活动做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不积极的。第三,必须要有所创新。现在的文化传媒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需要全新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还是有很多突破点的。

四、实践总结: 三十天的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段时间,我的感慨还是很多的。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当你走进社会时你才会发现你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对于你工作的应用还是很重要的,最起码起到了理论铺垫。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就算理论学习的再好,而实际应用中却有太多的可变因素,广播电视编导并不是只是完全的依靠理论,还有很多人情、技术、经验的元素掺杂在其中。做个编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所以,我们还需要时间和社会更多的磨练。 实习期间我还扩大了交际圈,结识了很多朋友,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哪些性格特征对于自己开展工作时的劣势,并予以了很好的修正。这短时间里我认识了一些良师益友,不管是从领导还是同事那里,我都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领导多次的表扬和同事的鼓励都让我觉得有所获得。我想,我会好好珍惜这段时间里的一切的。很高兴,我在实习期间表现得还算是正常,我已经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位置,摆脱以前自己支配队员的习惯,适应他人的派遣。 我还认为自己的心态也得到了历练。从校园走进社会的日子,我已经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在全新环境的应变。可以说,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众所周知,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压力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是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该躲也躲不了的。因此,我们要积极面对工作、生活给我们的改变。工作时要有工作的状态,生活中要有生活状态,但愿毕业后的我可以积极面对自己的工作生活。 开学在即,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最后的时机,多与老师沟通交流,不浪费一切可利用资源。给自己明确近期工作,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计划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点滴务实,时间合理,方向明确。 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使自己更适应电视编导工作的需要。

2015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
时评随笔 第四篇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

在2015年寒假,为了响应省政府和省团委的号召,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政府机关工作措施和流程,我校选派部分学子赴省政府和省内其他地市政府机关见习。在见习的工程中,大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公务员的工作、熟悉了政府机关部门的工作流程、提升了自己,而且还参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一)

2015级 社会工作专业 李启超 陕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

见习总结

——珍藏这份收获,再启程

四个星期的见习生活即将结束,自己很荣幸能够成为这第六批102名大学生进省政府的一员,同时我也很珍惜这次见习的机会,期待自己能够从这段经历中学有所得、行有所获。

首先,在这一个月中,很幸运通过这段经历获得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重新的认识。我被分到了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进行见习,初到局里时自己对这个部门的认识也很模糊,只见到局里老师整天忙着办理各种业务,办公室里总是会有形形色色的协会、商会等办理业务的人们。带我的老师首先让我从了解局里的基本业务入手,给了我一整套的关于社会组织的书籍和关于社会组织的一整年的文件,通过整整一个下午对文件的翻阅逐渐对部门的事务有了大致的了解,慢慢的从第二天起我一边翻阅老师给我的书籍,并且偶尔旁听办理业务的一些事项自己并做简单的笔记。我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经常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很少会有较高的认知度,然而随着自己对局里事务的了解并且在和老师的交流中认识到自己专业的价值体现,尤其在当下政府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发展良莠不齐,缺乏大量的社会工作人才投入到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建设中去。自己认识到专业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从书本上了解到的“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投入到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中去,使专业人才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两者的统一。

其次,使我重新认识了公务员这一职业,更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背后沉甸甸的份量。公务员这一个职业也许在很多人们的眼中,“清闲、安稳、收入好”成了它的代名词,也会逐渐的对于很多尚未深谙世事的学生们产生很多择业与选择上的影响。然而,这一个月的“公务员”经历,让我对这份职业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或许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被这个群体的工作行为所感动。很多人原来会说,公务员上班时间少、活轻松、而且工资好,通过这四个星期的经历我想说:“早上八点的上班时间,从来没有见到过局里的任何一位老师迟到,中午的休息时间而他们总是在电脑前敲打着各种文件和资料,下午五点半的下班时间但是加班到六点之后几乎是常态,难道这每天10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就是所谓的‘时间少、活轻松’?!” 然而深思起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缺少的是一份最起码的尊重,一种对于一份职业应有的尊重。我们深恶痛绝的聚焦着贪污腐败、公款消费等等这些负面信息的时候,一时过激甚至一言概之的使“公务员”这个群体颇具争议。但是,当我们去办理事务的时候他们却不会有任何的埋怨与抱怨,而是依旧任劳任怨的坚持在工作岗位,这些一直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的公务员们,负面信息的过分渲染使我们缺失了对他们最起码的尊重。四个星期的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我认识这份职业的责任与使命的份量之重,我相信公众的尊重与理解是对默默奉献的公务员们最大的回报。

最后,我想应该怀一颗感恩之心来感恩这段见习的经历。感恩这次见习中一直为我们协调与指导的各个部门的老师们,是他们不顾自己工作的辛苦,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才能使我们的见习活动顺利的开展,让我们这些高校中的大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到政府的工作并且锻炼自己。感恩这次见习其他高校的小伙伴们,这一段共同的经历让我们互相认识与交流,收获了一份特殊的友谊。心怀感恩,珍藏这份收获;莫惧前路,再启程,勇者无畏。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二)

2015级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温骏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

省政府见习赋

时维腊月,春节将至,长安繁饶,物华地灵。然吾辈幸甚,凡百又二人,几经磨砺,得此进陕西省政府见习良机,意欲发奋勤学,践行书卷所得,阔眼界、博学识,脱己思维旧锢,增长实用才干,明达主人之志,勇担社稷责任,是谓学以致用,正礼明责。

曾过政府,觉庄严神圣之地,恢弘高阁,望而生畏。今入大院,观西安事变遗址,思家国之宏志;阅鲁迅图书馆藏,日三省于吾身;游循环节能水池,叹科技英才福泽四方!斯地遍生辉熠,余瞻望而受励,益慕高厚,见贤思齐。自入省政府研究室以来,领导关怀,亦师亦友,取藏书以提阅,习公文、习哲学、习经济研究,皆精专之著,含英咀华,受用甚矣,余因得悟处室工作之要髓,修能存义,日用不匮,工作娴然,非敏而勤。因住所僻远,终日朝而往,暮而归,然惊觉吾师诸事躬亲,公务倥偬,午间不憩,清水醒面,弗敢稍怠,其兢业之精神,余睹之而自愧。思己力之不及,忧己智之不能,遂披星戴月而不知苦,从师左右,浸染高德,以中有足乐者,不觉身形之劳,体肤之乏也。

有谓之为公务者,茶报而已,在其高位,怡然闲隅。余以为不知者无知,不见者言虚,非亲身所历,空言且愚,何以信之。吾所在农村经济研究处,专涉农民、农村、农业之属,非狭目垂文,每有民生疑弊,皆重点立项,严以备之,周折于县镇际,躬行于泥沼间,入基层观民情,深调研以成文,所论入木三分,其旨为民立命,实为政策之源头活水。且为政清廉,正根而无斜鹜,惠风兰节,阔门以受监督。

见习以来,以“看听问学”为铭,谨言勤恳,慎思笃行,广阅卷专,强识博闻。又有师者,传道解惑,倾阅历以交言;指点迷津,用其心以为专。而同辈见习者,亦是卧虎藏龙,俊采星驰,皆有鸿鹄之怀。与胜友游,如坐春风,潜移默化而得敏思,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见其长,日有所赠。三五为群,言彼之所习闻,同侪共济,谋良策以消难。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砥之砺之,终有所获。

呜呼!光阴不驻,筵无不散,离别之际,草木皆情,然见习幸获,裨益终身,感念之意,自成于胸。临别作赋,不求粗见以为鉴,略抒鄙怀,但供来者以晓思。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三)

2015级 经济学基地班 赵嘉辰 陕西省政府研究室

纸上功夫?非也!

——我对“读报”的观察和理解

刚上班的第一周,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不少同学都谈起自己初到办公室时老师会说“你没事先看看报纸。”我不禁想到社会中很多人将公务员的日常形容为“一杯茶,一份报”,似乎甚是清闲。但是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工作和观察,我发现领导们办公时常常会喝茶来提神,而非茶馆中的闲适享受;每天的报纸阅读也是办公前的必备环节,却又不止一份。喝茶是现实需求,没什么玄妙,在这里我就根据我所观察到“读报”的谈谈我的看法。

领导都在看什么?

每天早晨刚上班,部门秘书处的老师就会将当天的报纸送达各个办公室。办公楼订阅的报纸种类比较多,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常见的有《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参考消息》。而《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和《参考消息》常被领导们阅读,特别是前两者更是“每天必读”.那么这数万言的报纸难道每天都要被一字不落的看完吗?当然不是。我所观察到的领导们阅读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六类:(一)头版新闻(二)中央文件(三)地方政府文件(四)时评信息(五)评论员文章(六)特别报道。

领导为什么要读报?

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这么多,那为什么领导们还需要专门花时间阅读报纸呢?互联网的发展下,手机、电脑逐步取代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源头,可为什么我们的公务员却依然保持着这个传统的习惯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公务员的平均年龄较高,不够新潮,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看似合理的解释却缺乏现实的支持。媒体是社会的“第三视角”,报纸是媒体的重要平台。如果缺乏与这一平台的信息对接,那我们的公务员必然会缺乏对全社会,甚至是所在地区的了解,对“百姓所难所急”的问题就会不敏感,增加了洞悉民情、把握民意、关注民生的障碍。

对此,办公室老师特别提到:“网络媒体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但是内容常常没有‘营养’,读起来淡然无味。纸质媒体特别是报纸立场鲜明、观点深刻,文字表述上意味深长,读起来别样精彩。而领导们读报纸的真功夫在于能够读出报纸背后的新闻。”《纸牌屋》这样的现实作品中就描写过美国国会山上的美国议员们将阅读《华盛顿邮报》作为每日的必修课。我也不止一次听到资深股民讲自己的秘诀只有两样东西:《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杜甫曾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报纸绝非只是那几张印了铅字的纸张,读报也绝非阅读纸上的故事、标语,而是透过纸于小处获知社会舆情、当下的民生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于大处对中央的指示精神深切领会,获知政策导向,(

领导们的读报方法

在此,我不得不提到发现的一些领导们读报的细节。读报时,领导们一般会拿三根笔:黑色签字笔、红色中性笔以及铅笔,在读报的时候他们大多使用铅笔进行批注勾画,重点关注的文章段落也会摘抄出来,而领导在批示一些文件的时候也主要用铅笔。而较多使用铅笔是因为其不容易损坏、绿色环保、经济节约的特点,所以在政府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读报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读”起来真不简单,读报不仅不是消遣享受,更是公务办公的关键环节。报纸早已成为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维他命”,也是公务员们的桌头要物。

也许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无法深入体会到读报的更精微处,我所观察和理解的也不尽全面,但是就读报这一习惯的培养就对我的能力培养起到莫大作用,也启示着我去发掘感悟工作生活的点滴。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四)

2015级 英语专业 周靖雯 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

见习心得

午后,我漫步在新城大院中,看着装有雨水收集系统的澄澈水池,享受片刻的宁静,想想自己今日见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如何改进错误,怎么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这都是一次次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心灵之旅。

记得刚到省政府时,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学生寒假到省政府见习启动会,领导们对我们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看听问学,这四个词是领导们给我们的忠告和建议。其实,细细想来,这四个字听起来简单,实则做起来不易。看意味着观察,我们要仔细观察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流程,了解政府的日常运作方式;听意味着不仅仅是听见,而是要听懂领导和老师们向我们安排的任务,将它们熟记于心;问则意味着要虚心向我们的指导老师求教,不懂就问,就拿我所实习的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来说,由于外事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质,我们凡事都要请示,不能自作主张。有可能我们的一次疏忽或者偷懒,都很有可能对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那么学,是这之中作为重要的一点,学公务员们做事严谨的风格,学公务员们对工作的细致认真。作为青年人的我们,我们要学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积累沉淀,多问多想多实践。

因为热爱英语,所以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寒假走进省政府见习,又机缘巧合地被分配到了外事办公室。还记得第一天见到姚红娟副主任,她告诉我们,“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对应中央的七个部门,我们也俗称‘七个婆家’”,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她说,“外办每年都很忙,同时也肩负着外交的重要责任。”每次走进外办的大门,都感觉自己有一种使命感,不仅仅是一名见习生,还是一名小外交官。不论是接电话、复印文件,还是发送传真,我都格外小心谨慎,这不单单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敬佩外办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尊敬我所做的这份工作。

时光匆匆而逝,不变的是美好的记忆。记得第一天在启动会上,杨长亚副秘书长告诫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养育我们的父母,教导我们的老师。省政务公开办唐小鹏主任又说,作为见习生我们时刻都要不放松,要向指导老师多多学习,学习他们的办事方法、待人接物,要向他们多多请教自己的困惑,相信我们定会有所收获。外办人事处李老师带领我们三个新手,向我们介绍着有关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历史,他说,外事办公室位于2号楼,属于苏联建筑风格,历史久远。听到这里我们都不由得发出感叹,感叹它悠悠的历史,同时也在憧憬未来一个月在大楼内的见习生活。他的和蔼可亲顿时让我们不再那么紧张,就像家人那样,和他攀谈了起来。我们向他谈起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他向我们谈起了他们的常规工作,一路上轻松自在,大家很快便熟落了起来。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大学书本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此次省政府见习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宝贵的实践机会。我不仅耳濡目染了政府工作人员有序严谨的办事风格,更提升了干实事的工作能力,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如处理文字资料、会议记录等等工作方法,也了解了驻陕领事馆的相关情况、与陕交往的外国城市、友好使团、省政府外办领事处大事记等知识,这些都是以前从课本上学不到的。

我相信,省政府见习之旅将会是我们一生的美好记忆。更为重要的是,身为西大学子的我们,要秉承西大“公诚勤朴”的校训,脚踏实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五)

2015级 软件工程专业 王瑶瑶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我在这里,心在路上

这里,是满载责任的圣地;这里,是担负使命的殿堂;这里,是理想汇聚的天堂;这里,是三秦大地的希望!而我,是十几万陕西高校大学生中的一员,却很荣幸的在这里,有机会亲身体验最真实的政治。这里是陕西省政府新城大院,这里是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我在这里,心在路上。

我被分到了省知识产权局,首先这在省政府大院50多个部门中不算一个大的部门,也不是权力部门,起初我到了这里,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对此还不是那么了解,所以心中没有太多存在感。很荣幸,我被分到了办公室,办公室是一个综合部门,负责的事情比较多,但是由于年终考核在我来到这里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现在也没有太多的任务和工作,也没有那么的繁忙,但是每位老师却都各司其职,认真完成自己手头那份工作,并不闲暇,也并不无聊。而我知道,工作和繁忙的定义来自于自己,事情的多少也取决于自己,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乐于劳动的双手,自然事情不会太闲杂,慢慢的自己忙碌起来了,一些任务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因为老师们会越来越信任我们,而我们也越来越有自信,对于本单位便越来越有归属感和亲切感。

到一个地方,爱一方土地。当我们走入大门的那一刻,便要忘记部门之间的差异,谨记工作在眼下,锻炼在自己。

时间流沙般远逝,不知不觉,已在大院度过了将近两个半星期,对工作慢慢的熟悉与了解,对可爱的公务员们也逐渐的熟知和亲切。今天,师父为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即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西安代办处进行调研。这段时间,这次调研,我发现,一路上满满的都是爱。而这些爱,我想分为三个方面去一一阐述。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西安代办处位于高新区都市之门,一同见习的我和朱云鹏同学在师父的带领下,与代办处负责人董老师进行了接洽。首先,我想说,不论身处何地,公务员都有一份炙热的爱岗敬业的心,董老师其实是省知识产权局外调到代办处的,在给我们讲解他们的办公环境时,董老师很激动,也很骄傲,意义为我们介绍办公室办公设备的配备情况,当指着会议室的电视会议用到的电视时,董老师激动地说:“国家指导的好,给的力量足,对我们的工作很是支持,这些设备的配备之所以如此到位,都是国家政策好。”随后,董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代办处的由来,代办处的人员组成以及代办处专利申请的过程等等,提及西安代办处的历史,董老师很骄傲,他说:“西安代办处是全国第八家代办处,是199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置的。咱们的代办处,在省领导和省知识产权局支持下和指导下,现在正不断的实现工作上的突破。咱们的代办处是西北地区的核心,在全国那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看到董老师自豪到发亮的眼神,不禁被感染,也想起在办公室里,每个老师在聊到单位历史的时候,心中的那份挚爱和骄傲,于是,我好想明白了,这份爱,是他们对自己岗位的满足和热爱,是对自己工作的坚守和奉献。

(一) 公务员心存感恩

调研回来的路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与知识产权专业没有太多了解的工科生,我知道,政府给我们这个机会走进他们的工作环境,肯定不会是要求我们对工作内容和细节有多么的了解和熟知,而是感受政府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优良作风。经过一下午的了解,其实我对知识产权局的大体工作也有了浅层次的掌握,对代办处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我觉得我更应该说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段时间中,我的感悟和感想。说起感想,说起调研,说起这段时间,所见所闻告诉我:公务员心存感恩。为何这样评判,为何这样定义,一两次谈话便足以展示一切,第一次正式的谈话,是几个处室的老师们一起在办公室内说起,他们每个人都谈到自己是如何进入省政府的,有的是工作直接分配过来,有的是考试考进来,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之间都是“师生关系”,可能某位老师就是某位老师招进来的,他们之间心存感恩,他们与国家政策之间存在感恩,这种感恩,存在于言语,也长留于双眸。第二次长谈便是这次的调研,谈及国家政策,老师们也都很有感悟,他们对于国家和省级领导给予自己工作的支持,对于自己工作环境的阐述,无疑不透漏着他们的心时刻跟着党走,我突然觉得脑海中很火热,一个词突然出现在我眼前:信仰!他们有着对党的信仰,他们心存感恩。

(二) 见习大学生的幸福

时间是最美的照片。翻开这一集集相册,我发现,身边的人,愈发可爱,他们对我的爱,随处可见。

每日必有的关怀总是如期而至,每一天的生活那样的自然和亲切。初来的我,不知道工作的头绪,不懂得办公室的规定,索性有一颗爱学习的心,便不断的问老师一些问题,而他们,从不厌烦,总是为我耐心解答,慢慢的工作多了起来,老师们也会分给我一些小任务,哪里做的不对,他们总是细心的提醒,并教会我如何处理类似问题,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他们满满的爱。而师父对我更是关心,早上打扫卫生,我如果去用凉水洗抹布,师父总是又疼惜又责怪的说:“下次不许用凉水,太冰手了,记得用热水哈。”每次听到,总是觉得这个办公室真的好温暖,师父还总是带着我变吃货,下班后,师父习惯与我分享她的小零食,现在,我们两个已经培养室分享零食的小默契。于是这样的日子,总是充满着爱,这样的生活,总是因为美好的人而变得美好。而我作为一名到政府见习的大学生,感受到了来自于他们的那份爱。

调研给我的收获,除了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思考那人那事,更让我感受到:见习的日子充满爱。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六)

2015级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翟跻喆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宝贵的经历,一生的财富

时光要慢慢的追溯到一个月前,2015年的1月19日,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开始,数日的期盼,我终于迎来了省政府见习的到来。清晨,我们一行人怀着好奇与欣喜来到了省政府所在地——新城大院,初见一号大楼就带给我们一种庄严而又神圣的感觉,顿时我对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公务员肃然起敬。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新城大院并参加见习启动会。会后,我们就前往分配的机关单位报到,我被分配到了省国土资源厅。

国土的重要不言而喻,土地资源是我们国家根本,矿产资源又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管理好土地与矿产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我也有幸被分配到国土厅矿产开发管理处,能够亲身体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我相信这段经历我终将难忘。第二天,我来到矿产开发管理处报到,一路上我就一直好奇:这是什么样的处室?里面的领导会不会很凶呢?领导会不会不理我?工作会不会我做不了?种种疑问徘徊在脑海里,欣喜中带有些许不安,而当我来到处室后,陶处长热情与我握手,并将处室每位同志介绍给我,顿时我感觉到了大家的友好,原来领导也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的担忧也就烟消云散了。见习的第一天算是在平静中度过,但我却更加期待大家以后会为我安排哪些工作。

刚开始,我只能做一些复印文件,收发传真的小事,但是我明白初来乍到的我必须从小事开始,打好基础才能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圣人老子不是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因此我非常在意处室领导和同志交给我的每件任务,每一次复印都要认真核查页数,检查是否有印刷错误;收发传真,我也会给对方回电话确认我已收到或者询问对方是否接收到。我的指导老师肖处长告诉我,在机关工作,就要学会每件事细心谨慎对待,学会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慢慢的,大家开始为我讲解矿管处的基本业务,我也很详细的记录并参与其中。因为我们处室是对外办公的,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咨询,我只有懂得这些,才能为处室出一份力,为大家分担一些事情,很快我就可以开始按照领导批示修改文件,整理一些档案资料,给市局通知事情,起草一些处室年终总结材料等等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融入了矿管处这个家庭中,与大家一起起早贪黑的工作,甚至有几次我和大家一起加班,准备矿产安全大排查的工作。虽然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我在工作中学到了许多,还记得见习启动会上,杨长亚秘书长告诫我们的几句话,坚定理想、努力奋斗,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心怀感恩、乐于奉献。在这几天的工作中,我不懂就问,提高工作效率,也了解到更多业务知识;通过观察,我学到了处室老师们待人接物方式;通过实践,我知道了公文要求严格,一字一句都要检查,层层把关,才能发布,也知道了机关工作要一丝不苟,谨慎处理,才能保证良好运行。

在见习期间,处室一位老同志因家庭原因辞职,处室集体为她饯行,难得这次机会让处室所有人聚在了一起,分管矿管处的雷厅长也前来助兴,而我也有幸参与到了这次聚会中。聚餐前,孙老师还神秘的告诉我要去咱们的老地方,当我们来到一家面馆,我才发觉机关的领导确确实实是以身作则,厉行勤俭,简单几样凉菜外加五大盘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感觉就是一家人在吃家常便饭,我切身体验到了什么叫集体如家的感觉。吃饭间歇之余,周处长还说出了肖处长15年前喝醉酒,骑车回家边撞边骑的经历,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在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我已经喜欢上这个和谐的家庭,下班之后大家也跟活宝一样,不再显得那么严肃,带给人无穷的温馨与快乐,但也却让我越来越不想面对见习的结束。最后雷厅长还告诫我要把握这次机会,好好实习,锻炼并提高自己能力。我也暗下决心,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思考,通过实践提升自己能力,不枉费省政府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机会。

一个月的时间甚是匆匆,尽管我心中有无尽的不舍,但是见习终究是要结束的,在这里我知道了许多政府基本工作,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体验到了公务员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更是认识了许多良师益友,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更加刻苦学习,弥补不足,争取早日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感谢这次省政府给予我们的见习机会,让我的这个寒假成为富有意义且不可磨灭的一段时光,我将怀揣梦想,一路向前,道长且艰,吾之脚步永不止。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七)

2015级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 惠灵子 西安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

走进政府大院,感受智慧型政府

曾几何时,每当人民群众提起“政府”时往往会将其与“严肃,低效率”等消极字眼联系在一起,可是在历经了二十多天的见习生活后,我对西安市市政府有了焕然一新的认识。短短二十天,市政府的各方面工作带给我最真实的视觉冲击就是——智慧。《墨子。尚贤中》写道“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己。”意思是说,若把国家交给不智慧的人来治理,那国家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治理国家如此,治理城市则更是这个道理,智慧往往能在政府做出决策时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市政府见习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政府工作的智慧。

一:管理严格,部门分工明确

政府大院安静庄重,整齐排列的大楼里集中了直属市政府的主要单位。高集中度的最大好处便是便于管理以及便于人民办事,这在大大省去人们办理业务的机会成本的同时也能提升人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在1月27日的公民代表进政府的活动中,作为见习生的我们参观了政府政务大厅的工作,与政府大院相比,政务大厅不仅高度集中了政府大院里的单位,也集中了一些公民办理业务时所需的政府下属单位。

除以上外,在我们各自见习的单位里,工作任务的分工也是相当明确的。大到机关党委小到信息、人事……每个岗位的设置都有它自己的作用,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正所谓“人尽其责”,严格的管理与明确的分工是智慧型政府的首要体现。

二:公务员队伍年轻化,学历高强化

拿我所在的单位举例——西安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这个单位百分之八十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且大多都是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在土地测绘与信息采集方面的专业能力是毫无疑问。因此,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化能为政府注入新鲜血液,使政府的建设时刻保持活力,高深的学历更能增强政府决策的专业性与正确性,促进城市的发展。我希望市政府能在此基础上,广纳贤士,让智慧者建“城”,让西安的明天更加辉煌!

三:政务公开化与透明化

在见习时,我每天都能通过自己收发文件的工作了解到有关政务信息公开化与统筹化的指示消息。政府的办公活动已逐渐透过网络报刊等平台公示于众,此外政府为达到更高层次的服务标准而举办的各项活动:比如公民代表进政府、市长信箱、投诉意见专栏等活动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的政府见习为我日后走进社会打开了一扇窗户,我愿意将我在这段时间中听到的、看到的、学习到的一切和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分享,并且也希望自己能将此次实践所学与理论所学相结合。祝愿西安市市政府逐渐向智慧型政府迈进!

省政府见习心得总结(八)

2015级 经济学基地班专业 李禹墨 西安市统计局

政府见习心得感受

在很多人眼中,公务员队伍是神圣而又神秘的。今年寒假,我有幸通过了层层选拔,成为了大学生政府见习生的一员,以一个见习生的身份去体验西安市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在见习中,我近距离地看到了的人民公仆的真实情况。

见习生活是从第一天的接见会开始的,在经过了有关公文处理规范的岗前培训后,我被分到了西安市统计局。在统计局实习的这些日子里,我通过政府看政府,了解到了事情民情,开拓了视野,也提高了个人才干。

人们常常用“一杯茶,一张报纸”来概括公务员工作的内容。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来到了统计局的综合处工作,每天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数据表格。统计局每年都要出版厚厚的一本年鉴,每天都要进行数据的搜集和核对,这就需要看许许多多的资料,因此统计局的领导与老师加班也已经是常态了。 而说起公务员的午餐,很多人会联想到大排筵席,大鱼大肉。但当我第一次和他们一起吃午饭的时候,看到的情境实在令我感动。在市政府里,公务员中午都在政府大院的饭堂打卡用餐。那里的饭菜和大学食堂并无区别。吃饭的方式也和大学中一样,一人一份,吃完了各人把自己的饭盘碗筷拿到统一的地方清洗。这一切,让我看到政府改善公务员形象的努力,感受到了公务员队伍的廉政之风,看到了党和政府这些年来廉政建设的成效。

虽然见习已经结束,但这短短数日让我认识和了解机关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及职能分工情况,对机关单位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公文方面的学习,主要包括公文的写作格式、要求,语言特点,公文的传送渠道、方式的认识和公文的整理归档工作,通过这实践,使自己对公文写作这一专业知识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促进了理论知识向实践动手能力的转化,使我受益良多。 而学习使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的使用,在我自己的就业天平上再加上一个砝码,增加我就业的资本。 相信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会努力的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在实践中求真知。我会带着自己的诚意和努力,继续接受各种挑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时评 时评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时评随笔”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时评随笔"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136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