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联系的观点举例

联系的观点举例

2016-09-21 13:56: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联系的观点举例(共5篇)体现联系观点的一组案例体现联系观点的一组案例一、联系的普遍性艾菊出嫁艾菊的娘家在欧洲,开起花来不仅漂亮,而且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于是它被引进到美国。艾菊出嫁美国后的确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成了美国人的心头大患。在美国西部,艾菊不仅侵吞了大量土地,而且在那里取代了当地的饲料草,毒杀了当地的不少牲畜,因...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联系的观点举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联系的观点举例(一)
体现联系观点的一组案例

体现联系观点的一组案例

一、联系的普遍性

艾菊出嫁

艾菊的娘家在欧洲,开起花来不仅漂亮,而且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于是它被引进到美国。

艾菊出嫁美国后的确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成了美国人的心头大患。在美国西部,艾菊不仅侵吞了大量土地,而且在那里取代了当地的饲料草,毒杀了当地的不少牲畜,因为艾菊含有吡咯烷生物碱,这也是它可以作药用的原因之一。1976年的空中拍摄发现,艾菊覆盖了美国西部1.2万平方公里。如果不控制艾菊,当地的其他植物可能就会没命了。于是,专家把艾菊的天敌红蛾(来自法国)和甲壳虫(来自意大利),一同引进到美国西部。红蛾和甲壳虫都以艾菊的花和种子为生,它们与艾菊是与生俱来相互制约的冤家。1988年艾菊在美国西部的覆盖量就减少了60%—90%,而且许多适应当地需要的植物,如饲料草,也恢复了生长。

评析: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引进物种必须考虑生态安全。艾菊生长在欧洲时,与它周围的天敌物种之间能够相生相克,维持了生态平衡。但它被移植到美国后,由于失去了天敌,打破了原有物种之间的生态链条,艾菊在美国成为了入侵植物。

该案例可以用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内容的教学。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印度洋海啸带来的思考

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引发海啸,剧烈震动后,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巨浪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在印尼、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科学家指出,这次海啸的危害之所以如此之大,除了地震的原因外,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许多做法是加重海啸损失的重要原因,比如当地为发展旅游业,近海修建密集的居住区,破坏能减弱海浪的红树林和珊瑚礁,使海边失去一些天然屏障,加大了海啸的破坏程度。灾难过后,人们不得不再次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情况会大大改变。

评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们虽然还不能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人们可以降低灾害的破坏,此次地震引发海啸,由于人类对红树林和珊瑚礁的破坏而加重了海啸的破坏力度。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自然界内部、人类与自然存在着普遍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对地震海啸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该案例可用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内容的教学。

2、“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事例较多,如:国家鸟巢体育馆的建设、京沪高铁的建设等,不再列举。

三、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拉你一把”

在沿海一带,渔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来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看看新奇,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吧。只见它认真、努力地往堤岸上爬,可不论它怎样执著、坚毅,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去。这倒不是因为它如何的笨拙,不会选择可以顺利爬上去的路线,而是它的伙伴们不容许它爬上去。你看——每当它爬离水面、就要爬上堤岸的时候,别的螃蟹就会争相地去拉它一把,而这一把恰好把它拉了下来。那么能爬到岸上,藏于岩石缝隙中的,一定是单独行动才上来的。

与此相反,在南美洲的草原上人们还看到发生在另一种动物身上的现象:秋日的一天,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草枯易燃,呼呼直窜的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的小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的无数蚂蚁被熊熊火势逼得节节后退,包围圈越来越小。此时的蚂蚁似乎无路可逃,只有承受这灭顶之灾了。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它们你拉着我、我拉着你,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越滚越快、冲向火海、冲下丘陵、冲进获得新生的小河。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那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更多的蚂蚁还是靠这相互“拉一把”而冲杀出的“惟一的血路”绝处逢生了。

评析:这两则关于动物的故事相映成趣。“拉一把”的方式和目的不同,其结

果也不同。螃蟹的“拉一把”,使得我不行,你也不行;我得不到,你也得不到。然而,蚂蚁的“拉一把”却大相径庭。这“一拉”,是命运的抗争,力量的凝聚,是以团结协作的手段,为共渡难关、获求新生所做出的必要保证。两种行为虽然是动物的本能,但蕴涵的哲理足以震撼人们心灵的警醒。临危之际,小蚂蚁从整体的大局出发,牺牲“小我”,顾全“大我”,确实令人敬佩。启示人们,做事应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该案例可用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内容的教学。

2、合作双赢

从前,有两个十分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但没有几天,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评析:一个人只顾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前两人没有把鱼竿和鱼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孤立的来看待,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结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后两人眼光长远,既看到眼前利益又看到长远利益,互相合作,最后取得成功。 该案例可用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内容的教学。

四、系统优化的方法

【联系的观点举例】

三人火堆

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有个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被冻死,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久便熄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也会熄灭,其他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没有人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

另有一群人点燃了第三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轮流捡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捡柴,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够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春天。

评析: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两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三个火堆,第三个群体发挥了优化组合的优势,他们在处理取暖与捡柴的矛盾时,采取了轮流制度,一半儿取暖,一半儿捡柴,既照顾了整体利益,又兼顾了个体利益,既考虑了长远利益,又照顾了眼前利益,他们办事情选择了最佳方案,实现了最优目标(让火与生命延续到第二年春天),他们的聪明之举不得不令人叹服!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请看看,第一、第二个火堆和群体,它们要么只顾取暖,无人捡柴,要么只知捡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种情况,对延续火与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终都导致了可悲的下场!

该案例可用于“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内容的教学。

联系的观点举例(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2011-08-22 19:51:17)

转载▼

标签: 分类: (精品)教案学案

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

教学设计

育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和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2.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把握整体和部分辨证关系的能力

(2)初步具有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学习任务分析】

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其逻辑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联系――学习的意义.重点是识记和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

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起逻辑结构是:系统的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做到的三个方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本目重点是让学生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相结合

【教学工具】网略资源、网略学案、网略练习反馈、黑板

【教学过程】——网略学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贯穿复习回顾)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赶赴地震灾区,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中国红十字会已紧急启动二级应急预案,并派救灾工作组奔赴灾区。根据目前灾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状况,中国红十字会紧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捐款捐物,参与到玉树地震灾害紧急救助当中来,为灾区民众奉献爱心。

【讨论答疑】抗震救灾的图片。以抗震救灾的精神感染学生,调动学习的积

极性。

请从哲学的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学生回答)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的每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教师顺势提问:什么是联系?联系的特点是什么?联系的特点各有什么要求?(学生口头回答复习知识点)

(2)为什么青海发生地震,全国的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在尽最大的能力支援?

(学生回答)青海是我国的一个部分,部分的变动会影响到国家的变动,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必须照顾到每一个部分。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影响。

【设计思路】这一部分承上启下,既回顾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又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且还通过当前的时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并得出答案,在讨论答疑中以回帖的形式回答、讨论,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简练。(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课下来完成)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2.请根据你对上图的理解,把每种情形各举一例,以利于理解:

3.教材58页“课堂探究”“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

一个部分?”

4.请根据自己的预习完成下图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教材58页课堂探究:木桶理论,说明构成事物的内部要素的不可或缺性。

2.系统和整体可不可以等同?为什么?

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教材59页课堂探究“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请大家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下图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生展示后在屏幕上展示规范答案。

2.请根据你对上图的理解,把每种情形各举一例,以利于理解:

在这一部分,学生列举了很多例子,大到国家小到自己的学习,思维很开阔。超出了我的预料,说明学生自学或者在合作的过程中能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相互转化这一部分不是很容易理解,我稍做了点拨,周村实验中学——高二级部——高二一班,高二级部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然后学生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很多的例子。

3.教材58页“课堂探究”“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个部分?”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手作为人体的一部分,一旦离开了人这个整体,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4.请根据自己的预习完成下图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学生展示后在屏幕上展示规范答案。

【网略课件展示】盲人摸象的错误是什么?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教材58页课堂探究:木桶短板理论,说明构成事物的内部要素的不可或缺性。

学生在这一部分很好的阐明了决定木桶容量的是短板,在事物的内部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整体,突出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2.你怎么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和整体可不可以等同?)

不可以。整体与部分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都具有整体性。不同点是:整体不一定具有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具备。

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联系的观点举例】

例:在足球比赛中,可把球队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呢?作为教练应该怎样配置队员的位置和安排战术?

系统都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关于第二问,学生的回答比较开放,但是基本大方向就是系统内部的优化组合。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这一部分的1.2题难度稍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实在不行就先讲再练。)

1.辨析:整体功能总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

比如说氢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合成水,而水具有氢和氧都不具有的功能;又比如说只有同时用两根筷子才能夹的到菜,只用一根筷子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2)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即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之和。

就拿大家比较熟悉的各种体育比赛来说吧,很明显,任何一种需要多人参与的体育比赛都需要参加的人齐心合力,否则,每个队员都只顾自己出风头是不可能使全队获得胜利的。这也没什么问题。

(3)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的和。即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当然还是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说明,即“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做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们不是通力合作,而是互相推卸责任,结果力量相互削弱,什么事也做不成。

通过教师举例子,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相关的原理,然后在就这一原理让学生再举例子。

2.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是什么?这一部分学生很容易找到知识点,但是在应用上不容易掌握,所以要从实例入手由学生总结理论,以加深理解、学会运用。

【多媒体展示】卡通形象:三个臭皮匠怎样顶个诸葛亮?或赛过诸葛亮? 学生讨论,然后有小组代表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所以我们常常说要拧成一股绳,集体的力量往往是不可战胜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得出结论: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多媒体展示】“三个和尚:动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如果你是其中的和尚你会怎么做?

【联系的观点举例】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没水喝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要素互不合作,有序性差。处于无序状态”。所以得出结论: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多媒体展示】设置活动:为三个和尚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使他们协调统一始终有水喝。比比谁的方案最有创意!

分组讨论之后,分小组说出自己的方案,教师简单评价。同学们设计的方案

都很好,很有创意,无论哪种方案,同学们都考虑了从整体着眼,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设计了一些方案,我们看他是怎么设计的:

【多媒体展示】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水缸就满了; 第二座庙:老和尚立了新庙规,三个小和尚,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道菜;谁水挑得少,没菜吃干饭,这一来,小和尚们争着挑水,一会儿庙里的水缸就满了。

第三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山上的竹子很多,咱们干嘛挑水呢!砍一些竹子,打通它,连成一个输水管,河边装一个轱辘。第一个和尚摇轱辘,水桶上去了。第二个和尚站在高处,把水桶里的水灌入水槽;第三个和尚在庙里接水,把水缸装满。三个小和尚分工不同,三天一轮换。

教师归纳总结: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靠的是协作、团结的精神,搞了“机制创新”。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这就是 “管理创新”。第三座庙的和尚用竹子做成输水管道,三个和尚靠技术创新解决了吃水问题。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以课本的探究五“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启发学生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冯湛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造出了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启发是首先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由学生上黑板构建知识框架图。然后教师在网略课件中展示自己设计的框架图,供学生参考。

五、网略练习,巩固落实

1.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 )

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但整体可以

联系的观点举例(三)
一、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1

2

3

4【联系的观点举例】

5

联系的观点举例(四)
《心理学》几种学习理论主要观点以及举例

《心理学》

几种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

1.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例子1:看到酸梅并吃进嘴里,感觉到酸味,口腔分泌唾液。几次吃酸梅的经历之后,看到酸梅,尽管没吃,口腔会自然分泌唾液。

分析:酸梅的刺激,使口腔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多次尝试后,“看到酸梅”和“分泌唾液”建立了联系,条件反射。

例子2:小孩子要把拆成一个个零件的玩具组装回原样,进行拼凑的时候,他会不断尝试零件的各种组合,放弃不能接洽的方式,保留接口合适的零件拼凑在一起,最终完成组装。

分析:小孩子不断尝试,零件能够、不能够拼凑起来,反馈给小孩“这种方法是正确、错误的”信息,使得小孩子保留正确的尝试。

主要观点: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条件反射”作用。另外,个体在尝试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通过环境给与的反馈,个体放弃错误保留正确尝试,从而建立正确联结,“操作条件作用”。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例子:食物端上桌,小孩子没洗手就伸手去拿,被妈妈打手背,并告知要饭前洗手。小孩去洗了手再回桌吃饭,被妈妈表扬,以后还能保持洗手习惯。

分析:打手背是一种惩罚形式,表扬则是对“饭前洗手”这个好习惯的强化。

主要观点: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对所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就是学习的关键。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例子:小孩子常常认为夜里有鬼怪出没,当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因为害怕而睡不着,但鬼怪也从未出现过。后来他认识到鬼怪并不存在,进行多次自我提醒后,渐渐不再害怕。

分析:小孩子从外界得到“鬼怪不存在”的正确认识,过去没有鬼怪的经验,加上自我心理暗示,而不再害怕。

主要观点: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4. 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例子1:去学校图书馆,走过宿舍到达二区,穿过孔子广场到达一区,图书馆就在一楼。记认路线之后,以后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走路,都能到达目的地。

分析:第一次的实践使大脑对去图书馆的路线有了印象甚至是清晰的认知,之后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能顺利到达图书馆。【联系的观点举例】

例子2:小孩子看到电视综艺节目里的人在跳舞,也会在电视机面前模仿其舞蹈动作。 分析:小孩子看到跳舞,被吸引之后会观察舞蹈动作,而跟着做动作使得小孩的印象更深刻,甚至学会一些动作。

主要观点:一个完整的行为应包括由外部环境所激发、经过某些中介变量、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和反应。在此过程中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被称为“认知地图”。另外,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并以各种形式来帮助模仿并习得社会行为。

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例子:毛概课,老师布置社会调查任务,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成立学习小组,符合课程范围下自拟调查主题,分工合作进行外出实践、完成论文,期末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分析: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自拟主题,是重视学习者意愿的表现;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外出实践则是学生挖掘自我潜能、实现自我的过程。

主要观点:强调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

联系的观点举例(五)
2015面试名言俗语类题型高分诀窍:亮明观点 结合实例完美阐述

【联系的观点举例】

面试名言俗语类题型高分诀窍:亮明观点 结合实例完美阐述

华图省考交流群:84713184

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之战,可以说是关系到能否成“公”的决定之战,是胜利到来之前的最后战役,考生一定要尽早进行备考,做到心中有数。华图教育研究发现,综合分析题是每年各省市备考题目之一,且多在试题考前位置出现,是考生展现自我,拉开差距的大好机会,但同时又是最难准备的题型。经中公教育专家研究发现,近几年来,几乎每个省份的试卷当中都出现了名言俗语类试题,而考生也普遍反映一遇见名言俗语类试题就束手无策,因此,现在就名言俗语类试题进行重点讲解,以帮助考生提高应对此类题目的能力。

名言俗语类主要以观点形式出现,主要考查考生对观点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包括古代现代名言警句、领导人语录、社会普遍看法、焦点人物焦点言论等。此外,按题中观点数量也可划分为“一家之言”型与“百家争鸣”型。

一、试题分类

顾名思义,“一家之言” 讲就是一个人的观点,在面试中出题的形式主要是“某人说:„„”、“有人说:„„”、“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等等。当代官员的语录、外国名人的语录或者历史经典的语录、俗语谚语等都是考查的内容,如“如何理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百家争鸣”则是就是几个人在说,以两个观点为例,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方对,一方不对;双方都对;双方都错;双方要辩证看待。通观面试题库,中公教育研究发现,面试命题以第一种情况和第四种情况为主。

二、解答技巧

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不论是“一家之言”还是“百家争鸣”,这类型的题目都不会有标准的对错,只要考生能够在理解话语的含义并自圆其说,再结合自身的情况或者人生经验进行作答即可。回答此类题目采用思辨性思维往往能获得高分,可以采用以下思路进行作答:

1、先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2、尽量找到着落点,找准切入点;3、把问题的两个方面分角度解释清楚;4、把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5、联系自身谈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

三、真题回顾

谈谈你对“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能谋一事”的理解。(2011年8月15日下午云南省昭通公务员面试真题)

【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从全局的角度来筹谋的人,也不能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的;不从长远的

利益出发,不从一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是不能筹划好一时之事的。告诫我们要树立立足全局,树立发展观念。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只有从整体上去考虑问题,才能明确各部分的职能,对每个部分在每个阶段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只有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念,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否则荣极一时也只是昙花一现。闯王李自成就是因为在推翻明王朝之后,没有统筹全局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对部下只顾自己利益而耽于享乐之事置若罔闻,才致使被清军坐享胜利。

当然,这句话也有它片面的地方。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谋一域者也不足谋全局,不谋一事者亦无法谋一世。”整体与部分是不能割裂的,部分的缺失同样会影响到整体的发展,脚踏实地将每一阶段的事情做好才谈得上长远的发展。就拿拆迁来说,虽然是为了使城市规划更合理,是从人民的长远利益去考虑,但是假如对部分群众的反对意见置之不理,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公务员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处理问题时,我一定会在大局观念、长远观念的指导下,协调好每一项关乎人民利益的工作,真正做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专家点评】此题就是典型的名言俗语类“一家之言“题,首先阐述了这句话的意思并指明含义—树立长远的观念,接下来则采用论点表述为什么要树立长远观念。第三段则开始辩证分析原话中片面性,最后结合自身。答题思路较为完整,既有历史典故又有现在的“拆迁”事实作为自己的论据,更加有力地支持了自己的观点。

名言俗语类试题要求考生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思路较为简单,但是考生要想答出特色、拿到高分却不容易,这需要考生在学习中加强自身的学习,可以多积累一些名言警句作为储备,也可以背一些有名人轶事或者有哲理的小故事来丰富作答的内容。此外,领导人的讲话,也需要考生们多进行关注,例如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在这两年的面试题中就屡屡出现,因此,考生要想取得顺利通过面试考核,这方面的储备是很必要的。

相关热词搜索:联系的普遍性举例 联系的多样性举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联系的观点举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联系的观点举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428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