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31,给予树学习目标

31,给予树学习目标

2016-09-24 12:00: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31,给予树学习目标(共5篇)...

31,给予树学习目标(一)
31、给予树学习单

《31、给予树》学生课堂学习单

编号:yw064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给予、试探”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说写结合,初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老师评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64课时

语 文 课 导 学 案

31,给予树学习目标(二)
教学目标.doc31、给予树

给予树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1,给予树学习目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

一、课题导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给予树)

2、大家都很聪明,知道这个字读“给(ji)”,是一个(多音字),那它还有个读音:(gei)。再看“予”,可是一个似曾相识的绳子,我们一起来写写(书空),和那个字特别像:(矛),但我相信,细心的同学们一定能区分它们,试一试(指读)。

二、大胆质疑,教师引导:

1、当老师在备课时,一读到这个题目,就觉得奇怪,不仅是读音、字形,还在于它的意思。你们觉得奇怪吗?你看这个题目,心中有没有疑问。

(学生关于课题提问)

2、是啊,看到这个课题,我们心中会产生许多疑问。好问,说明我们都在思考,说明我们都很聪明。孩子们,刚才老师听出来了,大家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

(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3、有了问题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进步,你们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我们就用嘴清晰的声音,读准课文中的每个字,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难读的生字,用笔和赤字清楚地标示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看看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在认真读书。

2、考考大家

【出示词语:分享(xiǎng)、仁(rén)爱、宽(kuān)裕、援(yuán)助)】

(1)先有拼音

(2)去拼音。(注意生字的前后鼻音)

3、词语读得这么准确。现在你最希望能读课文那段话?

四、释疑感悟,如愿以偿:

(过渡:了不得,不仅读得准确,而且还读得流利。我相信我们提出这两个问题一定能解决。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1、给予是什么意思?(给、送)

2、简洁明了。那让我们再次拿起笔来找找书上有哪些给予。比如——我读到:“我给每个孩子而是美元。”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给予。这是一种爱的分享。我就把这句话划下来。

3现在让我们说说,给予仅仅是“送”或“给”,更是一种——?

(板书:爱的分享)

4、多了不起啊!现在我们有信心去解决第二个问题吗?到文中去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关于给予树的句子。找到了读一读。

5齐读(屏幕展示金吉娅的话)

6、这段话虽然是描写“给予树”,但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给予树。没有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好好地读这一段话,细细地读,不放过关于给予树的任何一个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有一个和给予树有关的词语突然跳入你的眼帘,你要抓住它,想想这个词告诉了你什么?

(教学预设:

J “许多”或“卡片”:

1)的确,给予树上挂满了卡片,其中有一张就是这位陌生小女孩写的。卡片上有一个她的愿望。就是这张卡片,你看到了吗?上面写着什么?写得感人吗?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2) 把你写得读一读。

(3)小结: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梦想,他们都在给予树上摇曳着,似乎每一个愿望都在期盼着有人来帮助他们。

J“一直盼望”或“洋娃娃”或“圣诞老人”

(1) 这位陌生的小女孩一直盼望圣诞老人能够送给他一份礼物——(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她为什么如此盼望有一个洋娃娃呢?

(2) 她一直盼望着。晚上,她盼望——?梦中,她又盼望——?清晨醒来,她还是盼望——?

(3>从早上到晚上,从清醒到睡梦中,小女孩一直都在盼望有一个洋娃娃。洋娃娃就是她的梦想,洋娃娃就使她的——?而她的梦想此时此刻正在哪里?就在那棵给予树上又何止这样的一个愿望啊?

J “援助”:

(1)“援助”是个新词,谁能说说她是什么意思?

(2)谁援助谁呢?

(3)金吉娅和我们一样也根本不认识这女孩,他通过什么送礼物给这个陌生女孩? (给予树)(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这一句话)

(4)是啊,给予树就像一座桥梁,它让每一个愿望通过它得以实现,真是一棵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的给予树。

7、现在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 树?

8、小结:是啊,给予树就使一棵挂满心愿的树,是一颗充满梦想的树。能帮助我们的梦想得以实现的桥梁。现在你认为“给予”仅仅是“送给”、“分享”的意思吗?它还意味着什么?(如愿以偿)

五、 再次感悟给予

1、多美啊!一棵充满梦想的树;多神奇啊!一棵让人如愿以偿的树。当金吉娅站在如此神奇的给予树下,金吉娅会想些什么?

2、是的,我也猜她一定这么想的。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的棒棒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怎样的?(沉默不语)

3、“沉默不语”什么意思?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提示:金吉娅本来可以用这二十美元和哥哥姐姐一样,彼此分享更多更好更漂亮的礼物。但是她现在失去了——? 放弃了——? )

4、 现在你还认为“给予”仅仅意味着我们能够如愿以偿吗?“给予”还意味着我们会有所——(板书:放弃、付出)

5、 让我们再申请地读一读金吉娅说的话,和她一起感受那种艰难的选择。

6、过渡:多么善良的金吉娅。当陌生的小女孩收到来自金吉娅那份礼物,她一直盼望的洋娃娃,欣喜若狂,快乐的小女孩。激动的小女孩会在她的日记中写下怎样的感谢之话呢? 7、当母亲听完金吉娅那压得很低的话之后,母亲又是什么举动呢?

当兄弟姐妹,听到金吉娅的之后,他们又会怎样的心情?

8、 同学们,此时此刻,“给予”对金吉娅而言,仅仅是失去和付出吗?更多的是——(板书:得到和收获)。金吉娅得到了——?金吉娅收获了——?

9、 同学们,此时此刻,“给予”对于金吉娅的母亲来说,又得到了什么?

“给予”对于我们,得到了什么?

10、 总结:是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吉娅,一个善良而愿意帮助别人的小姑娘,用她那二十美元给予我们的,可这一切,又何止二十美元啊!(读文章最后一句话)

11、 此时,你愿意用什么话来表达你对于“给予”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

孩子们,正是金吉娅的给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吧!(播放一组“希望工程”照片,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画外音:他们比我们更艰苦,更贫穷,更独孤,更需要我们的给予。那棵象征善良、同情、仁爱、体贴的给予树,现在给予树在哪里?)

《给予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点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金吉娅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2、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课前游戏:

1、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出示相应节日的图片):春节---儿童节---圣诞节

2、师: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老师发现一提起过节你们就特别开心.今天我们就上一课关于圣诞节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一、激qing导入,通读全文

1、(板书课题)师: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颗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爱的桥梁。(师画圣诞树,贴上心愿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

2、同学们的课文一定读得很好。边听边想,课文都写到了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一)学习1—3自然段。

1、师:好,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拿出笔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2、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自由读1—3自然段,学生交流:金吉娅究竟在想着什么?

3、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这句话。(表演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突出兴高采烈与沉默不语的对比,)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划出相关的句子

2、师巡视指导,指名读相应句子。

3、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孩子们最想过圣诞节,孩子们唱呀,跳呀,沉浸在幸福快乐之种,可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想想她可能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礼物,没有圣诞节的快乐„„;可能是„„,没有„„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对小女孩的同情。

4、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金吉娅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树前,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她。(指名读心愿卡)

生:快乐的圣诞节又到了,可是我总想哭,我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我要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孤单,请好心人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吧!(配乐)

师:噢,小女孩一直在盼望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时候,一直盼望着——(生答);晚上,面对着黑漆漆的屋子,她一直盼望着----(生答);甚至连做梦啊,小女孩都在想着洋娃娃。(配乐)

5、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在圣诞节她只想要她一直盼望的布娃娃。她的愿望触动了年仅8岁的金吉娅的心。带上我们的感受再读金吉娅说的话。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为金吉娅有一颗„„

生:善良的心。

生:仁爱之心。

生:同情心。

生:体贴的心。

师:是啊,因为金吉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才能感受到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的那一颗孤独的、无助的、需要关爱的心。

师:我们把金吉娅的这一颗心送到句子中,把她对小女孩的这一份爱融入到她说的话中。再读金吉娅说的话。(配乐朗读)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只是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吗?她送去的是什么?

生:是一份善良,一份关爱,一份同情„„

师:是的,是对陌生女孩的一份无私的爱。(板书无私的爱)

2、师:听,圣诞的乐意奏响了,给予树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另一个叫金吉娅的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梦想。如果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曾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3、出示课文“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谁来读读?(齐读)

4、师: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实现了吗?(理解“如愿以偿”)

三、深入解读,适度拓展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师:同学们,现在如果请你给“给予树”再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呢?

例:愿望树 感情树

爱心树 友谊树

师:那么,这样的一棵给予树到底应该种在哪呢?

师: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的花园。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慈做阳光,精心地栽培给予树,让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永远垂着绿茵,开着芬芳的花,结着丰硕的果。 公开课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 来自费尔教育。 点这里回到顶部

过程预设:

(一)、通读——读通。

1、通读文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把你认为好的词语划下来。

【31,给予树学习目标】

2、检测初读效果。(分读课文、交流词语等等)。

(二)、引领入文。

1、从写妈妈心情变化的词句入手,体会妈妈心情变化的原因。

2、通过反复读文,体悟交流:“我”为„„而担心?“我”为„„而生气?从而引出疑问:“我”为„„而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3、猜测文本中“?”的内容。

(三)、对话悟文。

1、呈现文本二,自读感悟,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2、细读第四自然段,关注表达的条理性,用“本来„„后来„„于是„„”说说金吉娅选购圣诞礼物的过程。

3、师生情景表演,在角色转换中品读文本。

4、交流“我为„„而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的个别体会。【31,给予树学习目标】

(四)、回文提升。

31,给予树学习目标(三)
31给予树

博雅学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1课《给予树》第一课时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 签发者: 课型:预习+展示课

博雅学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1课《给予树》第二课时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编号:

主备人:温爱卿 审核人: 签发者: 课型:预习+展示课

31,给予树学习目标(四)
31给予树

31给予树

主备者:马晓霞 修改者:王琴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课前准备

①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②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课时(总第98课时)

【31,给予树学习目标】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了解圣诞节吗?

1.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3.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2)指名读课文。【31,给予树学习目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

四、指导写字

1.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2.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3.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总第99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

(1)读通课文,把不易读准的地方多读两遍。

(2)想一想,课文中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品词品句,互动探究

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这些句子都是写谁的?如果写妈妈请用“——”画,是写金吉娅请用“﹏﹏”,学生轻声读文,划有关句子。

1.揭秘“担心”,体会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担心”一词所在的句子。

(2)思考、讨论:妈妈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

2.揭秘“提醒”,体会母亲对孩子处事方法的关心。

(1)找相关句子,轻声读一读。【31,给予树学习目标】

(2)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要提醒孩子每人至少要准备四份礼物。

3.揭秘“生气”,体会母亲对孩子严中有爱。

(1)过渡:当妈妈带孩子们到商场去购物时,孩子们都很高兴。回来的路上我们发现妈妈很生气,这又是为什么呢?指读“生气”一词所在的句子。

(2)议论: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妈妈会往哪些坏处想。

4.揭秘“沉默不语”,体会金吉娅对陌生人的关爱。

(1)思考: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她有什么心事吗?

(2)金吉娅仿佛真的看到了这些情景,她被小姑娘的心愿感动了。她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

(3)于是,金吉娅果断地作出了决定,买了洋娃娃,送到援助中心。她会在卡片上写句什么话?(学生想象说话)

四、诵读悟情,体会爱心。

1.揭秘“如愿以偿”领会金吉娅的可贵品质,品味妈妈的感动及其原由。

(1)师生诵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2.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几个特别温馨的词。

(如:紧紧地拥抱 善良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五、感受挚爱,引申创作。

1.小女孩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想给金吉亚姐姐写几句心里话,你能帮助她吗?指名说一说。

2.新年快到了,你准备用什么方式给你周围的人送上你的祝福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

六、小结

七、作业设计。

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你打算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八、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金吉娅: 沉默不语、难过

妈妈: 担心、生气、被

感动

金吉娅真是一个 善良、仁爱的好女孩!

31,给予树学习目标(五)
给予树导学案

《给予树》导学案

班级 三年级 课题 31、给予树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理解“沉默不语”等重点词语 2. 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感悟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3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用心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他人和体贴他人的特点,感受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妈妈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学法指导: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学案自学】

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呢?

(2)从金吉娅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3、回忆课文内容,想想妈妈在这个感人故事中,她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把相关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 ( ( )

4、总结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孩子?

5、这篇课文体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_爱,试着想想这篇课文都体现了人世间的哪些爱?

【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要求:由小组长主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问题、疑惑,自学中有疑惑的同学争取在组内解决。

【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组长整理小组意见及问题,确定本组的发言人,展示自学成果、问题与疑惑。

【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解决不了,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悟?(可参照学习目标)

【达标测评】

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小练笔,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谢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31,给予树学习目标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31,给予树学习目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31,给予树学习目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515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